艾斯凯尔和平衡杆的总重力与他受到的重力和什么是平衡力一对平衡力

相关热词搜索:
频道总排行
频道本月排行
威海广播电视台 版权所有 未经书面授权 不得复制或建立镜像
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AVSP) 鲁备2009001号 中华人民共和国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鲁ICP备号
网站热线: 邮箱 : 网络实名:威海传媒网 网络设计/系统支持:威海传媒网“钢丝侠”艾斯凯尔: 战胜了自己,就战胜了一切
中国青年报
艾斯凯尔在走钢丝。资料图片
为了挑战“欧洲空中大师”弗雷迪&诺克,新疆“达瓦孜”第六代传人艾斯凯尔要向人类极限发起新的进攻了。这回他瞄准了地势险峻的喀斯特世界自然遗产核心地——重庆武隆景区的天生三桥。
3月30日,一场名为“奔跑吧,钢丝侠 武隆天坑高空飞人国际大赛”的钢丝极限赛事将在天生三桥天坑顶部举行。在这场世人瞩目的巅峰对决中,艾斯凯尔将和瑞士的弗雷迪&诺克及意大利的扎瓦塔3位世界顶尖钢丝高手齐聚于此,在深逾350米的天坑之上角逐最强者——“钢丝侠”的桂冠。
高空行走的“荣誉之战”
主场作战的艾斯凯尔是位维吾尔族汉子,个子不高,皮肤黝黑。44岁的他如今是6项高空行走吉尼斯世界纪录保持者,其创造的38.86秒的高空百米跑钢丝世界纪录至今无人能够超越,有“世界空中飞人”的美誉;弗雷迪&诺克是22项高空行走世界纪录的创造者,曾在7天内连破7项世界纪录;扎瓦塔出身著名杂技表演世家,是高空倒走钢丝与行走陡坡钢丝两项吉尼斯世界纪录拥有者。
弗雷迪&诺克曾于去年11月参加央视《挑战不可能》节目,在海拔3500米的阿尔卑斯雪峰上完成长达374米的极限高空钢索行走,一举拿下最高海拔钢索行走以及钢索距离地面直线高度最高的两项世界纪录,被誉为人类挑战极限的又一次巅峰奇迹。
艾斯凯尔在得知老朋友老对手诺克取得成功后,随即表示希望找到一处更为险峻且从未被成功跨越过的地区向诺克发起挑战,并表示要借此机会打破自己所保持的跑钢丝世界纪录。与此同时,常年活动在澳洲的扎瓦塔也主动要求参赛,于是这场高空行走的“荣誉之战”宣告打响。
和以往户外高空挑战不同的是,这次的武隆天坑高空飞人国际大赛举行地天生三桥天坑,是典型的喀斯特地貌。天坑的坑壁陡直,跨出第一步脚下就是悬崖峭壁,没有缓冲的斜坡,坑底没有水,对于走钢丝者来说,无疑危险系数会直线上升。而且,此次3位世界高手不仅要将惊险刺激的拿手项目依次表演呈现,还将首次把比赛赛制从走钢丝升级为跑钢丝。
春节前,艾斯凯尔就已经进入赛前集中训练阶段,教练给他安排了体能、平衡力、耐力等一系列的训练。艾斯凯尔对这场较量充满信心:“如果当天的天气情况良好,钢丝搭建完全符合要求的话,我这次会把自己38.86秒的高空百米跑钢丝世界纪录提高到三十五六秒。”
2002年,为庆祝北京申奥成功一周年,于北京八达岭长城2008米的钢丝上成功跨越;2005年7月,在河北古武当山金顶挑战绝对离地高度1480米的吉尼斯世界纪录成功;2010年,于山东梁山创下倒走百米钢丝1分49秒世界吉尼斯纪录;2013年5月,在温州三国飞人挑战赛上再次刷新高空百米速跑世界吉尼斯纪录,将这一纪录提高到38秒86;日,于云南石林首创热气球走钢梁新的吉尼斯世界纪录,38.35秒走完18米钢梁……艾斯凯尔的人生简历,就是挑战各种纪录的经历。出生在新疆喀什英吉沙县的艾斯凯尔,6岁开始学走钢丝,10岁正式登台演出,30多年的职业生涯里创造了无数高空奇迹,高空快跑、蒙眼倒走、热气球走钢梁等新型表演形式都是他对于“达瓦孜”这项技艺的首创。
“达瓦孜”是新疆维吾尔族一种古老的民间传统绝技,“达”在维吾尔语是“悬空”之意,“瓦孜”是指嗜好做某件事的人。“达瓦孜”的特点是把多种多样的杂耍技艺搬到数十米高空的绳索或钢丝上演练,兼具体育和杂技的双重性。日,“达瓦孜”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和很多“达瓦孜”艺人不同,艾斯凯尔并没有出生在“达瓦孜”世家,但四五岁就开始显露出对极限运动的热爱,身上的一些伤疤就是那个时候爬上爬下时留下的。父母一直反对艾斯凯尔走钢丝,可直到去世都没能拦住这个倔强的儿子,“他们打过我,也骂过我,但是我没听他们的。”艾斯凯尔相信人的命运是不可预测的,不管走不走钢丝,意外每天都有可能发生。母亲早逝,艾斯凯尔那时最大的心愿就是让父亲看到他成功挑战吉尼斯世界纪录。父亲2005年去世前,看到了儿子在北京八达岭长城2008米的钢丝上成功跨越,父亲那时候脸上的笑容一直留在艾斯凯尔心里。
“经历过很多大场面”
蒙住双眼、头顶饮料瓶,手拿10公斤重的平衡杆,在离地面150米的高空倒走钢丝……日,艾斯凯尔在中国最高双塔建筑——万达泛亚国际金融大厦成功完成离地150米高、距离约100米长的“高空蒙眼倒走钢丝”的挑战。为了记录这一惊心动魄的过程,有媒体甚至首次采用无人飞机对挑战活动进行了全程拍摄。大量市民提早两三个小时来到昆明双塔下,等待艾斯凯尔的出现。
正式表演开始前,天空突然阴沉下来,并刮起了风,钢丝晃起来。天气对于这种高空挑战的成败有着决定性的意义,风、雨、雷电都会使得一场挑战变得困难重重,伴随着更多不可预知的危险。更令人担心的是,绝对高度300米的昆明双塔在两栋塔楼之间形成一个自然风口,瞬时风力可以达到地面风力的两倍。
为了保障安全,艾斯凯尔团队20余人提前半个月到场架设钢丝,整个钢丝架设呈“大”字结构:中间横拉一根钢丝,再用多根钢丝从两边进行拉扯固定,防止晃动。这些钢丝是在云南市场上买的,花了1万元左右。“如果长度和跨度不是很大,我们就在市场上买。钢丝买回来后,我们会进行处理,会涂一些防滑的东西。”艾斯凯尔说,如果场地没有特殊情况,天气也允许,用一般直径22毫米的钢丝就行,跨度较大,钢丝直径还得加粗,“每次我们用的钢丝都是自己准备的,因为别人不知道我们的要求,比如力度要拉多大、钢丝的间距是多大,这些都需要经验。拉扯过的钢丝不能再使用,挑战完,只能拿回去给徒弟们练习用,不能再用在挑战活动中了”。
傍晚6点05分,神情轻松的艾斯凯尔朝底下的人群挥了挥手,接过工作人员递来的平衡杆,轻盈地走上钢丝,开始第一次挑战。通过现场的LED显示屏,人们清楚看到艾斯凯尔面带笑容,走到半路,还在高空中挥手向观众示意,不过5分钟便完成了顺行挑战,紧接着,他双眼蒙上红色头巾,头顶一瓶饮料,倒着往回走。5分钟完成一半,稍作停顿,调整重心,头上的饮料瓶晃动了一下,好险!在艾斯凯尔从钢丝上踏入大楼入口的一刹那,整个万达中心都沸腾起来。
2015年秋,大家忙着庆祝抗战胜利70周年的时候,艾斯凯尔也做了一件特别有意义的事情——在温州永嘉百丈瀑景区进行70天极限高空生存挑战。从10月17日到12月25日,他在百丈瀑景区悬崖上一间不足10平方米的木屋独自度过了70天,每天在垂直高度128米的百丈瀑上空横渡250多米的钢索,完成1200多米的高空行走。从上钢丝的一刻起到下钢丝,他的吃住行全在上面,食物等生活用品会有工作人员送上去,他要面临很多问题,最严重的就是寂寞。
“吃过晚饭,晚上9点就睡觉了。因为没有电视、电脑,非常寂寞,有时想家会想得失眠。还有一点难熬的,就是吃不惯温州的饭菜。”艾斯凯尔说,后来一个在温州市区开烧烤店的新疆老乡看到报道后,专门给他送来很多馕,每周送一只羊腿,还送来烧烤架,这样他才吃上新疆特色的饭菜。
挑战期间,艾斯凯尔每天早晨5时30分就起床锻炼身体,随后给自己做早餐吃。吃完再睡觉,上午10时起来运动,换表演服准备表演。有时一些外地游客在下面喊,说没有时间再看下午的表演,希望加演一场,他就再走一遍。每天开始表演前,艾斯凯尔的团队都会花3个小时检查钢索上的螺丝。
虽说此前曾有过26天、37天、49天的成功挑战经历,但70天是艾斯凯尔从未挑战过的数字。山上本来就比平地上冷,艾斯凯尔70天没有脱衣服睡觉,洗澡也只是烧盆热水擦一擦。挑战期间,他最怕下雨。雨天里表演完,衣服都湿了,洗了也晒不干。有时也想放弃,但看到那么多游客为他鼓掌,有人还专程从外地赶来看表演,就咬牙坚持着。“挑战最后一天,我特别紧张,虽然我从6岁就开始表演,也经历过很多大场面,但还是怕最后一天出意外。当我挑战成功回到小木屋时,我的眼泪就出来了”。
一次挑战接着一次挑战
日上午,在湖南平江石牛寨国家地质公园现场上万名观众的见证下,艾斯凯尔上演了惊天绝技——在毫无安全保护措施的情况下高空蒙眼倒走钢丝。
长达750米的缆索从石牛寨景区门前一直以30度的坡度延伸到景区大茅寨山顶,中间没有任何支撑杆,缆索距地面最高处250米。高空走钢丝一般每隔15米左右就需要用斜拉钢丝固定,但因石牛寨大茅寨缆索距地面高达200~250米,无法密密麻麻搭设钢丝固定缆索,此次大约每隔28米才搭设一根钢丝固定缆索,缆索摇摆幅度肯定要大一些。
上午10点10分,经过简单热身后,脚穿软底靴的艾斯凯尔用红布蒙着眼睛,手持6米长20斤重的平衡杆,开始踏上设在石牛寨游客中心的钢丝起点。
从石牛寨城楼上空150米的高度开始,钢丝绳开始出现近30度的坡度。站在钢丝绳上的艾斯凯尔紧握平衡杆,做了短暂调整之后开始进入倒走爬坡阶段,行进速度明显放缓了很多。10时46分,艾斯凯尔终于走过了距离地面200米高的悬崖峭壁。此后,他时不时停下来进行调整。在距离终点三四十米时,艾斯凯尔突然失去重心,跌入距离地面10米左右的丛林中。约10分钟后,救护人员找到了他,幸好只有几处擦伤。
“对于我来说,没有走不过去的钢丝绳。战胜了自己,就战胜了一切。”艾斯凯尔说自己的高空钢丝生涯里有过3次命悬一线的经历,除了石牛寨这次,2005年在武当山遭遇雷击的经历他多年以后想起来还心有余悸。当时艾斯凯尔已经走出100多米,感觉那个闪电把自己整个人都粘在了钢丝上,300米的钢丝走了一半的距离,向前走也不是,向后走也不是。幸好钢丝平衡点贴有胶布,靴子的底是牛皮,起到了一定的绝缘作用,不然后果不堪设想。2009年在福建天目山那次,遇上钢丝结冰,脚一滑从离地十几米高的钢丝上掉下来,幸运的是挂在树干上只受了轻伤,后怕的是再往前走脚下就是50米深的低谷了。
日,艾斯凯尔在云南石林用时38.35秒完成运动中“热气球18米快速行走”,创造了又一项吉尼斯世界纪录。当日早上6时30分许,经过工作人员近一个小时的准备,两个热气球缓缓升起,热气球之间有一根特制的钢梁,艾斯凯尔要从这根长18米、直径50毫米的钢梁上通过。由于热气球在空中摇摆不定,再加上高空风力气流影响,钢梁颠簸晃动厉害,不仅身体难以保持平衡,行走中还有踩空危险。
7点35分,挑战开始了。“钢梁晃得太厉害了,感觉脚下打滑踩不稳,多走一步可能就要掉下去。”艾斯凯尔说,因为钢梁不停旋转晃动,自己身体难以保持平衡,所以只能坐在钢梁上一点点蹭回起点。经过短暂的调整后,艾斯凯尔开始正式挑战,这次,艾斯凯尔手持平衡杆,优雅地在高空中行走,并随着钢梁的转向而调整身体方向,一个新的吉尼斯纪录诞生了。
一年前在石牛寨挑战“蒙眼倒走钢丝”宣告挑战失败的经历,给艾斯凯尔心里留下了一些阴影,他希望用难度更大的挑战去扫除心里的阴霾。在艾斯凯尔看来,“达瓦孜”是一个富有挑战精神的运动,通过多年来不断的经验累积,他希望能将“达瓦孜”发扬下去,让更多的人知道这项民间艺术。
这些年,随着“达瓦孜”艺术上的日趋成熟,技巧也有了重大突破。除了表演俯仰身躯、前进后退、盘腿端坐、舞蹈翻腾,又创造了一些更难的动作,比如在高空钢丝上小顶倒立、劈叉、骑独轮车、蒙眼行走、飞身跳跃等一系列惊心动魄的创新性高难技巧。但与此同时,“达瓦孜”技艺的传承也出现困难,高难度、高危险的表演要求从艺者具备极强的身体平衡能力和良好的心理素质,因此有兴趣学习者往往难以达到项目既定要求,由此造成“达瓦孜”传人难觅的状况。再加上现代文艺娱乐活动的冲击,“达瓦孜”的演出市场近于萎缩,这一古老杂技艺术日益陷入濒危局面。因为两次亲眼目睹了父亲从钢丝上掉下来的情景,艾斯凯尔的儿子拒绝子承父业。
从新疆来到云南已经5年了,并且跟昆明本地的演出团体签订了为期10年的合同,艾斯凯尔有了在云南定居的打算。每天早上他六七点起床,然后锻炼,晚上10点就休息。“我每天都要做几百次的深蹲,比较喜欢爬山和走路,平时我不爱坐车,基本都是靠步行。”蒙眼倒走对方向感要求特别高,这方面艾斯凯尔特别自信:“我天生方向感就不错,只要去过的地方就不会找不到。”
一次又一次地挑战自己的极限,成了艾斯凯尔的生活常态。
&&欢迎拨打未来网新闻热线010-或发送新闻线索至邮箱。关注"麻辣未闻"微信公众号,可直接对话记者,曝料线索。
编辑:新语
版权所有:共青团中央网络影视中心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5108号 京ICP备号-1&&|&&&&|&&客服电话:010-&&&&&&&&&&&&&&&&&&&&&&&&&
当前位置:&>&&>& > 正文
“钢丝侠”艾斯凯尔: 战胜了自己,就战胜了一切
时间: 09:44:31&&&&来源:中国青年报&&&&
  艾斯凯尔在走钢丝。资料图片
  【讯】为了挑战&欧洲空中大师&弗雷迪&诺克,新疆&达瓦孜&第六代传人艾斯凯尔要向人类极限发起新的进攻了。这回他瞄准了地势险峻的喀斯特世界自然遗产核心地&&重庆武隆景区的天生三桥。
  3月30日,一场名为&奔跑吧,钢丝侠
武隆天坑高空飞人国际大赛&的钢丝极限赛事将在天生三桥天坑顶部举行。在这场世人瞩目的巅峰对决中,艾斯凯尔将和瑞士的弗雷迪&诺克及意大利的扎瓦塔3位世界顶尖钢丝高手齐聚于此,在深逾350米的天坑之上角逐最强者&&&钢丝侠&的桂冠。
  高空行走的&荣誉之战&
  主场作战的艾斯凯尔是位维吾尔族汉子,个子不高,皮肤黝黑。44岁的他如今是6项高空行走吉尼斯世界纪录保持者,其创造的38.86秒的高空百米跑钢丝世界纪录至今无人能够超越,有&世界空中飞人&的美誉;弗雷迪&诺克是22项高空行走世界纪录的创造者,曾在7天内连破7项世界纪录;扎瓦塔出身著名杂技表演世家,是高空倒走钢丝与行走陡坡钢丝两项吉尼斯世界纪录拥有者。
  弗雷迪&诺克曾于去年11月参加央视《挑战不可能》节目,在海拔3500米的阿尔卑斯雪峰上完成长达374米的极限高空钢索行走,一举拿下最高海拔钢索行走以及钢索距离地面直线高度最高的两项世界纪录,被誉为人类挑战极限的又一次巅峰奇迹。
  艾斯凯尔在得知老朋友老对手诺克取得成功后,随即表示希望找到一处更为险峻且从未被成功跨越过的地区向诺克发起挑战,并表示要借此机会打破自己所保持的跑钢丝世界纪录。与此同时,常年活动在澳洲的扎瓦塔也主动要求参赛,于是这场高空行走的&荣誉之战&宣告打响。
  和以往户外高空挑战不同的是,这次的武隆天坑高空飞人国际大赛举行地天生三桥天坑,是典型的喀斯特地貌。天坑的坑壁陡直,跨出第一步脚下就是悬崖峭壁,没有缓冲的斜坡,坑底没有水,对于走钢丝者来说,无疑危险系数会直线上升。而且,此次3位世界高手不仅要将惊险刺激的拿手项目依次表演呈现,还将首次把比赛赛制从走钢丝升级为跑钢丝。
  春节前,艾斯凯尔就已经进入赛前集中训练阶段,教练给他安排了体能、平衡力、耐力等一系列的训练。艾斯凯尔对这场较量充满信心:&如果当天的天气情况良好,钢丝搭建完全符合要求的话,我这次会把自己38.86秒的高空百米跑钢丝世界纪录提高到三十五六秒。&
  2002年,为庆祝北京申奥成功一周年,于北京八达岭长城2008米的钢丝上成功跨越;2005年7月,在河北古武当山金顶挑战绝对离地高度
1480米的吉尼斯世界纪录成功;2010年,于山东梁山创下倒走百米钢丝1分49秒世界吉尼斯纪录;2013年5月,在温州三国飞人挑战赛上再次刷新高空百米速跑世界吉尼斯纪录,将这一纪录提高到38秒86;日,于云南石林首创热气球走钢梁新的吉尼斯世界纪录,38.35秒走完18米钢梁&&艾斯凯尔的人生简历,就是挑战各种纪录的经历。出生在新疆喀什英吉沙县的艾斯凯尔,6岁开始学走钢丝,10岁正式登台演出,30多年的职业生涯里创造了无数高空奇迹,高空快跑、蒙眼倒走、热气球走钢梁等新型表演形式都是他对于&达瓦孜&这项技艺的首创。
  &达瓦孜&是新疆维吾尔族一种古老的民间传统绝技,&达&在维吾尔语是&悬空&之意,&瓦孜&是指嗜好做某件事的人。&达瓦孜&的特点是把多种多样的杂耍技艺搬到数十米高空的绳索或钢丝上演练,兼具体育和杂技的双重性。日,&达瓦孜&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和很多&达瓦孜&艺人不同,艾斯凯尔并没有出生在&达瓦孜&世家,但四五岁就开始显露出对极限运动的热爱,身上的一些伤疤就是那个时候爬上爬下时留下的。父母一直反对艾斯凯尔走钢丝,可直到去世都没能拦住这个倔强的儿子,&他们打过我,也骂过我,但是我没听他们的。&艾斯凯尔相信人的命运是不可预测的,不管走不走钢丝,意外每天都有可能发生。母亲早逝,艾斯凯尔那时最大的心愿就是让父亲看到他成功挑战吉尼斯世界纪录。父亲2005年去世前,看到了儿子在北京八达岭长城2008米的钢丝上成功跨越,父亲那时候脸上的笑容一直留在艾斯凯尔心里。
  &经历过很多大场面&
  蒙住双眼、头顶饮料瓶,手拿10公斤重的平衡杆,在离地面150米的高空倒走钢丝&&日,艾斯凯尔在中国最高双塔建筑&&万达泛亚国际金融大厦成功完成离地150米高、距离约100米长的&高空蒙眼倒走钢丝&的挑战。为了记录这一惊心动魄的过程,有媒体甚至首次采用无人飞机对挑战活动进行了全程拍摄。大量市民提早两三个小时来到昆明双塔下,等待艾斯凯尔的出现。
  正式表演开始前,天空突然阴沉下来,并刮起了风,钢丝晃起来。天气对于这种高空挑战的成败有着决定性的意义,风、雨、雷电都会使得一场挑战变得困难重重,伴随着更多不可预知的危险。更令人担心的是,绝对高度300米的昆明双塔在两栋塔楼之间形成一个自然风口,瞬时风力可以达到地面风力的两倍。
  为了保障安全,艾斯凯尔团队20余人提前半个月到场架设钢丝,整个钢丝架设呈&大&字结构:中间横拉一根钢丝,再用多根钢丝从两边进行拉扯固定,防止晃动。这些钢丝是在云南市场上买的,花了1万元左右。&如果长度和跨度不是很大,我们就在市场上买。钢丝买回来后,我们会进行处理,会涂一些防滑的东西。&艾斯凯尔说,如果场地没有特殊情况,天气也允许,用一般直径22毫米的钢丝就行,跨度较大,钢丝直径还得加粗,&每次我们用的钢丝都是自己准备的,因为别人不知道我们的要求,比如力度要拉多大、钢丝的间距是多大,这些都需要经验。拉扯过的钢丝不能再使用,挑战完,只能拿回去给徒弟们练习用,不能再用在挑战活动中了&。
  傍晚6点05分,神情轻松的艾斯凯尔朝底下的人群挥了挥手,接过工作人员递来的平衡杆,轻盈地走上钢丝,开始第一次挑战。通过现场的LED显示屏,人们清楚看到艾斯凯尔面带笑容,走到半路,还在高空中挥手向观众示意,不过5分钟便完成了顺行挑战,紧接着,他双眼蒙上红色头巾,头顶一瓶饮料,倒着往回走。5分钟完成一半,稍作停顿,调整重心,头上的饮料瓶晃动了一下,好险!在艾斯凯尔从钢丝上踏入大楼入口的一刹那,整个万达中心都沸腾起来。
  2015年秋,大家忙着庆祝抗战胜利70周年的时候,艾斯凯尔也做了一件特别有意义的事情&&在温州永嘉百丈瀑景区进行70天极限高空生存挑战。从10月17日到12月25日,他在百丈瀑景区悬崖上一间不足10平方米的木屋独自度过了70天,每天在垂直高度128米的百丈瀑上空横渡250多米的钢索,完成1200多米的高空行走。从上钢丝的一刻起到下钢丝,他的吃住行全在上面,食物等生活用品会有工作人员送上去,他要面临很多问题,最严重的就是寂寞。
  &吃过晚饭,晚上9点就睡觉了。因为没有电视、电脑,非常寂寞,有时想家会想得失眠。还有一点难熬的,就是吃不惯温州的饭菜。&艾斯凯尔说,后来一个在温州市区开烧烤店的新疆老乡看到报道后,专门给他送来很多馕,每周送一只羊腿,还送来烧烤架,这样他才吃上新疆特色的饭菜。
  挑战期间,艾斯凯尔每天早晨5时30分就起床锻炼身体,随后给自己做早餐吃。吃完再睡觉,上午10时起来运动,换表演服准备表演。有时一些外地游客在下面喊,说没有时间再看下午的表演,希望加演一场,他就再走一遍。每天开始表演前,艾斯凯尔的团队都会花3个小时检查钢索上的螺丝。
  虽说此前曾有过26天、37天、49天的成功挑战经历,但70天是艾斯凯尔从未挑战过的数字。山上本来就比平地上冷,艾斯凯尔70天没有脱衣服睡觉,洗澡也只是烧盆热水擦一擦。挑战期间,他最怕下雨。雨天里表演完,衣服都湿了,洗了也晒不干。有时也想放弃,但看到那么多游客为他鼓掌,有人还专程从外地赶来看表演,就咬牙坚持着。&挑战最后一天,我特别紧张,虽然我从6岁就开始表演,也经历过很多大场面,但还是怕最后一天出意外。当我挑战成功回到小木屋时,我的眼泪就出来了&。
  一次挑战接着一次挑战
  日上午,在湖南平江石牛寨国家地质公园现场上万名观众的见证下,艾斯凯尔上演了惊天绝技&&在毫无安全保护措施的情况下高空蒙眼倒走钢丝。
  长达750米的缆索从石牛寨景区门前一直以30度的坡度延伸到景区大茅寨山顶,中间没有任何支撑杆,缆索距地面最高处250米。高空走钢丝一般每隔15米左右就需要用斜拉钢丝固定,但因石牛寨大茅寨缆索距地面高达200~250米,无法密密麻麻搭设钢丝固定缆索,此次大约每隔28米才搭设一根钢丝固定缆索,缆索摇摆幅度肯定要大一些。
  上午10点10分,经过简单热身后,脚穿软底靴的艾斯凯尔用红布蒙着眼睛,手持6米长20斤重的平衡杆,开始踏上设在石牛寨游客中心的钢丝起点。
  从石牛寨城楼上空150米的高度开始,钢丝绳开始出现近30度的坡度。站在钢丝绳上的艾斯凯尔紧握平衡杆,做了短暂调整之后开始进入倒走爬坡阶段,行进速度明显放缓了很多。10时46分,艾斯凯尔终于走过了距离地面200米高的悬崖峭壁。此后,他时不时停下来进行调整。在距离终点三四十米时,艾斯凯尔突然失去重心,跌入距离地面10米左右的丛林中。约10分钟后,救护人员找到了他,幸好只有几处擦伤。
  &对于我来说,没有走不过去的钢丝绳。战胜了自己,就战胜了一切。&艾斯凯尔说自己的高空钢丝生涯里有过3次命悬一线的经历,除了石牛寨这次,2005年在武当山遭遇雷击的经历他多年以后想起来还心有余悸。当时艾斯凯尔已经走出100多米,感觉那个闪电把自己整个人都粘在了钢丝上,300米的钢丝走了一半的距离,向前走也不是,向后走也不是。幸好钢丝平衡点贴有胶布,靴子的底是牛皮,起到了一定的绝缘作用,不然后果不堪设想。2009年在福建天目山那次,遇上钢丝结冰,脚一滑从离地十几米高的钢丝上掉下来,幸运的是挂在树干上只受了轻伤,后怕的是再往前走脚下就是50米深的低谷了。
  日,艾斯凯尔在云南石林用时38.35秒完成运动中&热气球18米快速行走&,创造了又一项吉尼斯世界纪录。当日早上6时
30分许,经过工作人员近一个小时的准备,两个热气球缓缓升起,热气球之间有一根特制的钢梁,艾斯凯尔要从这根长18米、直径50毫米的钢梁上通过。由于热气球在空中摇摆不定,再加上高空风力气流影响,钢梁颠簸晃动厉害,不仅身体难以保持平衡,行走中还有踩空危险。
  7点35分,挑战开始了。&钢梁晃得太厉害了,感觉脚下打滑踩不稳,多走一步可能就要掉下去。&艾斯凯尔说,因为钢梁不停旋转晃动,自己身体难以保持平衡,所以只能坐在钢梁上一点点蹭回起点。经过短暂的调整后,艾斯凯尔开始正式挑战,这次,艾斯凯尔手持平衡杆,优雅地在高空中行走,并随着钢梁的转向而调整身体方向,一个新的吉尼斯纪录诞生了。
  一年前在石牛寨挑战&蒙眼倒走钢丝&宣告挑战失败的经历,给艾斯凯尔心里留下了一些阴影,他希望用难度更大的挑战去扫除心里的阴霾。在艾斯凯尔看来,&达瓦孜&是一个富有挑战精神的运动,通过多年来不断的经验累积,他希望能将&达瓦孜&发扬下去,让更多的人知道这项民间艺术。
  这些年,随着&达瓦孜&艺术上的日趋成熟,技巧也有了重大突破。除了表演俯仰身躯、前进后退、盘腿端坐、舞蹈翻腾,又创造了一些更难的动作,比如在高空钢丝上小顶倒立、劈叉、骑独轮车、蒙眼行走、飞身跳跃等一系列惊心动魄的创新性高难技巧。但与此同时,&达瓦孜&技艺的传承也出现困难,高难度、高危险的表演要求从艺者具备极强的身体平衡能力和良好的心理素质,因此有兴趣学习者往往难以达到项目既定要求,由此造成&达瓦孜&传人难觅的状况。再加上现代文艺娱乐活动的冲击,&达瓦孜&的演出市场近于萎缩,这一古老杂技艺术日益陷入濒危局面。因为两次亲眼目睹了父亲从钢丝上掉下来的情景,艾斯凯尔的儿子拒绝子承父业。
  从新疆来到云南已经5年了,并且跟昆明本地的演出团体签订了为期10年的合同,艾斯凯尔有了在云南定居的打算。每天早上他六七点起床,然后锻炼,晚上10点就休息。&我每天都要做几百次的深蹲,比较喜欢爬山和走路,平时我不爱坐车,基本都是靠步行。&蒙眼倒走对方向感要求特别高,这方面艾斯凯尔特别自信:&我天生方向感就不错,只要去过的地方就不会找不到。&
  一次又一次地挑战自己的极限,成了艾斯凯尔的生活常态。
编辑:闫洛生
中原经济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 本网注明来源为中原经济网―河南经济报、中原经济网的稿件,版权均属于河南经济报社,未经河南经济报社授权,不得转载、摘编使用。
2. 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原经济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
3. 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同本网联系。邮箱:
&&新浪微博
&&腾讯微博
??????????}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巫师3艾斯凯尔结局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