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设计防总预警大洪水水的考验,它真能"包管一切"吗

(百年恒顺酒销售)
注册 09-7-18行业 政府行政来自 tel:
清华水利教授驳“三峡包管一切”:防洪能力没那么强
清华水利教授驳“三峡包管一切”:防洪能力没那么强
07:15澎湃新闻
原标题:学者周建军:三峡不能包管一切,应避免拦中小洪水
三峡水库蓄水13年,迄今尚未经历过设计大洪水的考验,它真能“包管一切”吗?
今年很可能发生“98+”大洪水的背景下,这座1998年洪灾之后建成的世界最大水利枢纽备受关注。
就三峡水库防洪相关问题,澎湃新闻专访了长期研究三峡工程与长江防洪问题的全国人大代表、清华大学水利系教授周建军。
周建军所在的清华大学水利系河流研究所是国内著名的河流研究基地之一,他本人参与和承担了三峡工程泥沙、防洪、生态环境、调度运行与长江防洪等科研课题,在泥沙数学模型研究和应用等方面取得成绩,并在三峡等工程中予以应用。
周建军师从中国已故著名水利专家、中国科学院院士林秉南,林曾长期担任三峡论证和国务院三峡建设委员会办公室三峡工程泥沙课题专家组组长。
专访中,周建军发言犀利,称有一种观点认为“三峡可包管一切,有三峡后万事大吉”,但实际上三峡防洪能力没那么强,它主要保荆江安全,“这在三峡防洪能力论证结论中已经是明确的”。荆江是长江自湖北省枝城市至湖南省岳阳县城陵矶段的别称,全长约360公里。
他还说,现在大家期望越来越高,觉得三峡不仅要保荆江安全,还要保城陵矶安全,近年甚至还冒出一个三峡要拦中小洪水的任务,理由是不能让老百姓每年上堤去防洪。
周建军认为,这是很危险的想法,因为这样会占据三峡大量库容,明显增加了荆江的风险,不符合三峡主要用于防大洪水的原则。
“三峡防洪能力没那么强”
澎湃新闻:三峡的首要任务是防洪,您认为防洪任务完成得怎么样?
周建军:三峡蓄水13年,具有一定的防洪能力,但是迄今还没经历过设计大洪水的考验。
长江中下游防洪目标是防御1954年那样的大洪水,而三峡只拦大洪水,主要保荆江安全。即再出现1870年那样的特大洪水,荆江也不会出现毁灭灾害。1870年洪水时,枝城流量110000立方米/秒,宜昌30天洪量1650亿立方米。由于荆江大堤远高出荆北平原,防毁灭性灾害就是保荆江大堤不溃。
过去尽管已经拦过很多次洪水,但都不是真正需要三峡做的。长期以来把拦洪标准降低了。按道理说,这些洪水不需要三峡去拦,三峡真的需要一次大的洪水检验。
其实,三峡的防洪能力没那么强,它主要保荆江安全,这在三峡防洪能力论证结论中已经是明确的。只是,现在很多机构和专家都不说,不愿意把这话讲出来。最后,给大家的印象是三峡可包管一切,有三峡后万事大吉。
澎湃新闻:您认为三峡防洪能力“没那么强”,如何解释?
周建军:一,三峡为河道型水库,实际防洪库容应该按照动态库容来计算;二,拦洪多了,水库回水线会超过库区移民线;三,城陵矶水位现在抬高很多,荆江和洞庭湖仍沿用以前的水位进行防洪规划,实际风险提高了。
设计按照静态库容来算,三峡水库有221.5亿立方米的防洪库容。但三峡是一个河道形的水库,汛期防洪期间,实际上水库里水流流速很快,水面坡降比较陡,因此按照动态库容来算更符合实际。这样一来,三峡就只有180亿立方米左右的防洪库容,相差40来亿。
或者说,尽管水位维持在一个数值,但这只是坝前水位,离坝较远地方水位早已经高了。从某种意义上说,在没有拦洪的时候,就已经有一大部分空间被占领了。
另一方面,按照动库容推算,三峡坝前水位还没有到175米,可能170米左右时,库区在涪陵附近回水线就开始超过移民线了。水位一旦到175米,就有可能翻过防护堤导致涪陵进水。所以,考虑回水线可能超过移民线这一限制因素,水库实际的有效防洪库容还要再减掉一截。
此外,城陵矶水位是三峡防洪规划的一个重要基准,依据是1954年洪水时的洪水位。但是,经历了60多年的变化,河道淤积等已经使水位比那时高出1.7米到1.8米。不能小看这个幅度,它既抬高了洞庭湖水位,也抬高了荆江水位,因此就降低了三峡实际的防洪作用。特别是下游水位顶托使荆江水位抬高,三峡调节的效果更差。
三峡水库一角
长江中下游一定要常过安全洪水
澎湃新闻:如果遇到大洪水,三峡如何调蓄防洪?
周建军:三峡有枝城和城陵矶两个调度方案。枝城方案就是用三峡调度控制荆江洪水流量,使沙市水位不超过44.5-45米;城陵矶方案则要求三峡先把最低的145-155米之间的防洪库容先用于保证洞庭湖口的城陵矶水位不超过34.4米,之后的防洪库容只用于保荆江,也就是再转入枝城方案。
由于城陵矶附近超额洪水很大,上述控制只对小洪水有用,且这样会占据三峡大量库容,明显增加了荆江的风险。这不符合三峡主要用于防大洪水原则。
现在大家期望越来越高,觉得三峡不仅要保荆江安全,还要保城陵矶安全。而且,近年还冒出一个拦中小洪水任务,理由是不能让老百姓每年上堤去防洪,太辛苦,社会成本太高。
所以,近年都把枝城本该下泄56700立方米/秒到60000立方米/秒流量的洪水,非要控制在40000立方米/秒左右。我做过估算,1998年洪水,如果控制流量下调到45000立方米/秒,需要三峡拦洪360亿立方米!
问题在于,有中小洪水在三峡里垫了底以后,后面大洪水要真来了,三峡防洪库容就更小了,且常年拦中小洪水还会使下游河道泄洪能力萎缩。
现在尽管中游河道冲刷下降,但洪水水位是上升的。长江中下游河道一定要常过一些安全洪水,安全洪水就是接近设计流量的洪水,这样泄洪能力才能保持。
平常,荆江的行洪流量不能够减小得太多,要让堤防经受些考验才便于发现隐患并即时修补。即使出的问题较大,在三峡保护之下也翻不了天。大不了让三峡拦一下,把流量降下来,赶紧修补。只有这样,才能保证大洪水的时候,堤防不出现大问题。
澎湃新闻:一旦发生全流域性大洪水,是启动城陵矶方案还是枝城方案?
周建军:按现在做法,要谨防手忙脚乱。因为洪水来之前只能看到眼前的事,后边的事情未知。洪水初期会按照城陵矶方案调度,等到后面如果不行了再保荆江。但是,由于前期已经占用了很大部分防洪库容,三峡又受很多约束,泄放腾空库容又要解决一些难题。如果这种局面出现,保荆江也有可能面临一定的挑战。
要想真正做好,一定要把住原则,就是调度按枝城方案保荆江,城陵矶附近超额洪水靠蓄滞洪区消化。而且,由于三峡防洪库容太小,还应该努力通过调度增加防洪库容。三峡既然防洪第一,洪水来之前为什么不能提前预泄、让下游河道提前多泄洪水呢?
三峡水库长600多公里,洪水传递时间长,入库洪水到坝前需要一天多时间,而且重庆以上入库洪水比较准的预报时间是三天。所以完全可以提前预泄,把三峡水位先降下来。我和老师林秉南先生当初就建议,最大可降低10米、坝前水位到135米。这样三峡防洪后劲就会更足。同时,还可减少水库泥沙淤积。
长江当前最大的问题就是清水冲刷
澎湃新闻:包括三峡在内的水库建成以后,清水下泄造成荆江河道冲刷严重。除了崩岸,还可能出现哪些问题?
周建军:崩岸不是太大的问题,是在河道冲刷过程中必然的适应过程。但是崩岸的一个后果是危及堤防,要密切注意。河床横向需要维持一定的坡度才稳定,现在一些地方已经冲刷下切20多米深,横向坡度一下就变陡了,在一定情况下必然出现周边坡岸滑落,就是崩岸。
因河流地基沉降、变形幅度很大,基础非常复杂和薄弱,钢筋混凝土堤防破坏更快、危险更大,因此只能采取可以适应大幅度变形的土堤。
但土做的江河堤防不能够受水流直接冲击,堤前滩地是保护堤防安全的屏障。滩地可以降低堤前流速,使主流离开堤防,堤防就安全。如果出现崩岸,几百米甚至上公里幅度垮塌,就有可能把原在河滩后面的堤防直接暴露到主流冲击下。一旦崩岸大了就会把主流引到堤边。在大洪水期间这种垮塌发展很快,是来不及抢险的,所以极其危险。
除了崩岸,最大的问题是河道大幅度下切,改变了荆江与洞庭湖的关系(江湖关系),这对长江中游防洪很不利。因为荆江河段冲刷,上面来同样洪水走荆江的流量更大,从“三口”(松滋口、太平口、藕池口)分出的洪水少了。加上城陵矶水位抬高严重,也从下游顶托,使荆江洪水位抬高。现在监利同流量洪水位比过去高了许多,加上走荆江的流量更大,综合水位更高。如果前期不珍惜三峡防洪库容,万一控制不住就可能翻堤。
长江中游在过去十多年里,冲刷掉了15亿立方米泥沙。荆江从枝城到城陵矶这段约300多公里,主河槽平均降低了2.11米,几乎降低了一个姚明。河道冲刷下切会改变荆江和洞庭湖的相对高程。本来是平行、并联的河湖系统,现在河道降低,相对来说湖就升高了,同等情况下洞庭湖分洪量越来越小,还有系列的生态环境问题。今后河道清水冲刷还会更厉害,洞庭湖这种不利情况还会加剧,值得重视。
长江当前最大的问题就是清水冲刷,长江中下游是冲积河流,天然河槽靠泥沙冲淤维持平衡。水库大量拦截泥沙后,下游河道沙量极度不平衡,必然冲刷河槽。
避免或者缓解这一问题有三个办法:一是把水库库尾淤积的粗沙通过疏浚转移到下游、抑制冲刷,二是增加引清水入洞庭湖(特别是中等流量洪水)降低荆江的冲刷能量,三是必须避免三峡拦中小洪水。
澎湃新闻:那如何去改善这种“江湖关系”?
周建军:改善“江湖关系”就是要增加生产用水、改善生态环境和保证江湖防洪安全。全面实现这些目标的根本是不要让荆江出现严重冲刷,维持正常但安全的河道水位,同时要尽量增加进入湖区的水量。
为了改善江湖关系,最有效的办法就是要抑制荆江冲刷和更多向洞庭湖分安全流量。我和老师林秉南先生曾经建议,扩大松滋口&引清水入洞庭湖&,同时建闸门控制分洪、形成调节机制。
如果每年分入洞庭湖水量恢复到亿立方米,洞庭湖的生态环境面貌一定不是现在这个样子,而且只有这样才能避免荆江在未来几百年的清水冲刷中河型转变和长江中游格局突变。这是“釜底抽薪”减少荆江冲刷和改善湖区水资源和生态环境(即改善江湖关系)的综合措施。希望有关部门能够重视和认真研究一下。
三峡集团:我们枢纽没问题 防洪能力万年一遇加10%
17:08澎湃新闻
三峡水库。 澎湃资料
原标题:三峡集团:我们枢纽没问题 防洪能力万年一遇加10%
“2010年、2012年是区域性洪水,不算太大,可以说前面没有遇到大洪水,特别是全流域的大洪水。”三峡集团枢纽运作部主任王海近日在接受澎湃新闻()专访时表示,预测6到8月有可能出现全流域的洪水,三峡水库可能面临建成以来最大的考验。
今年防大汛背景下,位于湖北宜昌的三峡水库备受关注。根据水利部批复的长江三峡水利枢纽调度规程,防洪系三峡水库的首要任务。
“应对可能发生的大洪水,我们今年的消落计划比往年要快一点,同期库区水位比往年低一两米。”王海强调,即使出现1998年大洪水的状况,“我们认为,也有信心能够发挥防洪作用”。
据三峡集团公司官网6月12日发布的消息,6月5日14时,三峡水库水位消落至145.79米,提前5天完成了汛前消落计划。水库水位累计消落28.77米,消落水量213.1亿立方米,为迎战可能到来的大洪水做好了准备。
长江水利委的实时水情表显示,6月12 日20时,三峡水库水位为145.33米,且出库流量大于入库流量,水位仍在降低。
今年按“比较大的汛期洪水做的调度方案”
位于湖北省宜昌市的三峡水库,是世界最大的水利枢纽工程,被认为是长江流域防汛体系中的“中坚堡垒”。
三峡水库控制流域面积约100万平方公里,防洪库容221.5亿立方米,目前已具备按175米水位正常运行条件。
长江防总常务副总指挥、长江委主任刘雅鸣日前强调,当前长江流域已经进入主汛期,6月下旬还将迎来梅雨季,长江流域防汛工作到了关键时期。以三峡水库为核心的上游水库群联合调度既是重点也是难点,要将防洪调度摆在首位,统筹兼顾发电航运等。
5月12日,三峡集团枢纽运作部主任王海向澎湃新闻表示,三峡有防洪、发电、航运、供水、生态等综合效益,但防洪是综合效益中最大的一个,“始终在第一位”。
他说,三峡集团是一家国企,执行国家防汛部门下达的调度命令。三峡集团每年汛前都会编制汛期调度方案,报长江防总批复。今年的方案4月份就上报了,“我们是按照可能发生比较大的汛期洪水做的方案,预报是洪水可能会比1998年更大一些。”
王海告诉澎湃新闻,受此次厄尔尼诺事件影响,今年一到四月三峡来水比往年同期平均偏多50%,预测6到8月有可能出现全流域的洪水,三峡水库可能面临建成以来最大的考验。
来自水利部的消息称,早在2010年,刚建成的三峡水库就经历过考验:那一年洪峰超过1998年洪峰极值,7万立方米每秒的洪峰被三峡水库牢牢拦住,仅以4万立方米每秒的流量“轻巧”出库。1998年要严防死守,2010年则轻松过关。
但在王海眼里,2010年以及2012年的洪水对三峡来说都算不上考验。三峡建成以来出现最的大洪水就是2010年的70000立方米每秒和2012年的71200立方米每秒,这个流量是入库流量,影响不大。 “2010年、2012年是区域性洪水,不算太大,可以说前面没有遇到大洪水,特别是全流域的大洪水。”
王海认为,今年很可能遇到全流域大洪水,三峡大坝会按照设计情况发挥比较大的作用,尽量避免或减少分洪区运用。
已腾出200多亿立方米防洪库容
2016年3月,气象水文部门预测,受超强厄尔尼诺事件影响,今年气象年景偏差,汛期发生大洪水的可能性较大。
按照国家防总领导的指示,长江防总研究决定从4月25日起三峡水库加大下泄流量,提前消落水位,尽早腾空库容以迎接可能发生的大洪水。
三峡水库自4月下旬开始加大下泄,水位持续消落。4月27日20时,三峡水库出库流量达到17000立方米每秒,为近期峰值,也创下了历史同时刻的最高纪录。
与此同时,受长江上游局部地区强降雨影响,从5月7日凌晨起,三峡水库入库流量持续快速上涨,至5月8日8时,已达17800立方米每秒,为1992年实施此项监测以来历史同时刻最高纪录。
此后,纪录一再被刷新:5月10日2时,三峡水库入库流量达到19500立方米每秒;6月2日14时,入库流量涨至25000立方米每秒。
5月14日14时,三峡水库提前消落至155米以下,5月26日14时三峡水库提前消落至150米以下。
据三峡集团公司官网消息,6月5日14时,三峡水库水位消落至145.79米,到达国家防总批准的汛期运行水位,这标志着三峡水库提前5天完成了汛前消落计划。水库水位累计消落28.77米,消落水量213.1亿立方米,为迎战可能到来的大洪水做好了准备。
而三峡水库水位一旦消落至145米,就会腾出221.5亿立方米的防洪库容。
王海介绍,相较于往年,三峡水库消落计划要快一些,同期库区水位比往年低1-2米,但入库流量比往年偏大一些,今年1-4月来水比往年同期平均偏多50%。
长江水利委的实时水情表显示,6月12 日20时,三峡水库水位为145.33米,且出库流量为16800立方米每秒,大于入库流量的15500立方米每秒。
遇超千年一遇洪水就要保三峡枢纽安全
王海向澎湃新闻介绍,现在三峡水库主要起作用在长江的荆江河段和城陵矶河段。其中,荆江是长江自湖北省枝城市至湖南省岳阳县城陵矶段的别称,全长约360公里。
按照不同的洪水级别,三峡水库221.5亿立方米的防汛库容被分成了三部分:
一是如果三峡水库上游洪水不大,荆江河段还不需要用到三峡的防洪库容的时候,城陵矶河段发生洪水时,三峡水库可以为城陵矶防洪,将水库水位运用到155米,有56.5亿立方米防汛库容。
二是当三峡水库水位达155米以上,就只能为荆江河段防洪。王海说,这就把荆江河段防洪能力从十年一遇提高到百年一遇。沙市附近河段(属于荆江)碰到百年一遇的洪水,三峡水库水位可以运用到171米。
三是按照国家防总2011年批复的《长江洪水调度方案》,碰到百年以上千年一遇的洪水,三峡水库水位在171-175米时,包括1870年同等大的洪水时,三峡水库可控制枝城站流量不大于80000立方米每秒,并配合蓄滞洪区运用,保证荆江河段行洪安全,控制沙市水位不超45米设计水位。
“遇上超过千年一遇乃至万年一遇的洪水,如果水库水位运用到175米了,我们就保三峡枢纽安全。”王海介绍,如果三峡上游相关水库都碰到极限情况已经蓄到防洪水位,为保三峡水库安全,“上游来多少水,我们就放多少水”。
王海说,不用担心三峡枢纽本身的安全,三峡枢纽本身的防洪能力是万年一遇加百分之十,枢纽本身没问题。
责任编辑: 叶丽雅 PX033
[ 本帖最后由 my0511雁 于 16-6-14 09:50 编辑 ]
16-6-14 09:49
注册 03-2-4
拆除大坝,恢复生态,是对大自然的尊重!
16-6-14 10:23
& 清华水利教授驳“三峡包管一切”:防洪能力没那么强&nbsp&nbsp
请在打开的新窗口中支付完成打赏
我已完成支付打赏
支付失败重新支付
打赏金额:
Powered by
0.013467 s
梦溪论坛的帖子由网友发布并不代表网站官方之意见及观点。如需转载本论坛文字及图片请注明出自梦溪论坛,商业用途需征得作者本人同意!
发帖、回帖拥有个人空间
上传及分享相册精彩内容推荐人民网6月12日电:据外交部网站消息,日前,在第八轮中美战略与经济对话闭...
创意广告微电影讲述:用手机看下载视频无法观看? 点这里1960年盲人游泳项目...
光大银行云缴费获“十佳互联网金融创新奖”...
&中超最佳阵容:国安两将 恒大鲁能上港
&《恶第四季》电视剧全集在线观看
全媒体产品
电子杂志:
官方微博:-
官方微信: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点击分享此信息:
友情链接:
All Rights Reserved
(任何引用或转载本站内容及样式须注明版权)清华水利教授驳“三峡包管一切”:防洪能力没那么强
07:15 澎湃新闻
三峡水库原标题:学者周建军:三峡不能包管一切,应避免拦中小洪水三峡水库蓄水13年,迄今尚未经历过设计大洪水的考验,它真能“包管一切”吗?今年很可能发生“98+”大洪水的背景下,这座1998年洪灾之后建成的世界最大水利枢纽备受关注。就三峡水库防洪相关问题,澎湃新闻专访了长期研究三峡工程与长江防洪问题的全国人大代表、清华大学水利系教授周建军。周建军所在的清华大学水利系河流研究所是国内著名的河流研究基地之一,他本人参与和承担了三峡工程泥沙、防洪、生态环境、调度运行与长江防洪等科研课题,在泥沙数学模型研究和应用等方面取得成绩,并在三峡等工程中予以应用。周建军师从中国已故著名水利专家、中国科学院院士林秉南,林曾长期担任三峡论证和国务院三峡建设委员会办公室三峡工程泥沙课题专家组组长。专访中,周建军发言犀利,称有一种观点认为“三峡可包管一切,有三峡后万事大吉”,但实际上三峡防洪能力没那么强,它主要保荆江安全,“这在三峡防洪能力论证结论中已经是明确的”。荆江是长江自湖北省枝城市至湖南省岳阳县城陵矶段的别称,全长约360公里。他还说,现在大家期望越来越高,觉得三峡不仅要保荆江安全,还要保城陵矶安全,近年甚至还冒出一个三峡要拦中小洪水的任务,理由是不能让老百姓每年上堤去防洪。
1/8三峡水库。 澎湃资料原标题:三峡集团:我们枢纽没问题 防洪能力万年一遇加10%“2010年、2012年是区域性洪水,不算太大,可以说前面没有遇到大洪水,特别是全流域的大洪水。”三峡集团枢纽运作部主任王海近日在接受澎湃新闻()专访时表示,预测6到8月有可能出现全流域的洪水,三峡水库可能面临建成以来最大的考验。今年防大汛背景下,位于湖北宜昌的三峡水库备受关注。根据水利部批复的长江三峡水利枢纽调度规程,防洪系三峡水库的首要任务。“应对可能发生的大洪水,我们今年的消落计划比往年要快一点,同期库区水位比往年低一两米。”王海强调,即使出现1998年大洪水的状况,“我们认为,也有信心能够发挥防洪作用”。据三峡集团公司官网6月12日发布的消息,6月5日14时,三峡水库水位消落至145.79米,提前5天完成了汛前消落计划。水库水位累计消落28.77米,消落水量213.1亿立方米,为迎战可能到来的大洪水做好了准备。长江水利委的实时水情表显示,6月12 日20时,三峡水库水位为145.33米,且出库流量大于入库流量,水位仍在降低。今年按“比较大的汛期洪水做的调度方案”位于湖北省宜昌市的三峡水库,是世界最大的水利枢纽工程,被认为是长江流域防汛体系中的“中坚堡垒”。三峡水库控制流域面积约100万平方公里,防洪库容221.5亿立方米,目前已具备按175米水位正常运行条件。长江防总常务副总指挥、长江委主任刘雅鸣日前强调,当前长江流域已经进入主汛期,6月下旬还将迎来梅雨季,长江流域防汛工作到了关键时期。以三峡水库为核心的上游水库群联合调度既是重点也是难点,要将防洪调度摆在首位,统筹兼顾发电航运等。5月12日,三峡集团枢纽运作部主任王海向澎湃新闻表示,三峡有防洪、发电、航运、供水、生态等综合效益,但防洪是综合效益中最大的一个,“始终在第一位”。他说,三峡集团是一家国企,执行国家防汛部门下达的调度命令。三峡集团每年汛前都会编制汛期调度方案,报长江防总批复。今年的方案4月份就上报了,“我们是按照可能发生比较大的汛期洪水做的方案,预报是洪水可能会比1998年更大一些。”王海告诉澎湃新闻,受此次厄尔尼诺事件影响,今年一到四月三峡来水比往年同期平均偏多50%,预测6到8月有可能出现全流域的洪水,三峡水库可能面临建成以来最大的考验。来自水利部的消息称,早在2010年,刚建成的三峡水库就经历过考验:那一年洪峰超过1998年洪峰极值,7万立方米每秒的洪峰被三峡水库牢牢拦住,仅以4万立方米每秒的流量“轻巧”出库。1998年要严防死守,2010年则轻松过关。但在王海眼里,2010年以及2012年的洪水对三峡来说都算不上考验。三峡建成以来出现最的大洪水就是2010年的70000立方米每秒和2012年的71200立方米每秒,这个流量是入库流量,影响不大。 “2010年、2012年是区域性洪水,不算太大,可以说前面没有遇到大洪水,特别是全流域的大洪水。”王海认为,今年很可能遇到全流域大洪水,三峡大坝会按照设计情况发挥比较大的作用,尽量避免或减少分洪区运用。已腾出200多亿立方米防洪库容2016年3月,气象水文部门预测,受超强厄尔尼诺事件影响,今年气象年景偏差,汛期发生大洪水的可能性较大。按照国家防总领导的指示,长江防总研究决定从4月25日起三峡水库加大下泄流量,提前消落水位,尽早腾空库容以迎接可能发生的大洪水。三峡水库自4月下旬开始加大下泄,水位持续消落。4月27日20时,三峡水库出库流量达到17000立方米每秒,为近期峰值,也创下了历史同时刻的最高纪录。与此同时,受长江上游局部地区强降雨影响,从5月7日凌晨起,三峡水库入库流量持续快速上涨,至5月8日8时,已达17800立方米每秒,为1992年实施此项监测以来历史同时刻最高纪录。此后,纪录一再被刷新:5月10日2时,三峡水库入库流量达到19500立方米每秒;6月2日14时,入库流量涨至25000立方米每秒。5月14日14时,三峡水库提前消落至155米以下,5月26日14时三峡水库提前消落至150米以下。据三峡集团公司官网消息,6月5日14时,三峡水库水位消落至145.79米,到达国家防总批准的汛期运行水位,这标志着三峡水库提前5天完成了汛前消落计划。水库水位累计消落28.77米,消落水量213.1亿立方米,为迎战可能到来的大洪水做好了准备。而三峡水库水位一旦消落至145米,就会腾出221.5亿立方米的防洪库容。王海介绍,相较于往年,三峡水库消落计划要快一些,同期库区水位比往年低1-2米,但入库流量比往年偏大一些,今年1-4月来水比往年同期平均偏多50%。长江水利委的实时水情表显示,6月12 日20时,三峡水库水位为145.33米,且出库流量为16800立方米每秒,大于入库流量的15500立方米每秒。遇超千年一遇洪水就要保三峡枢纽安全王海向澎湃新闻介绍,现在三峡水库主要起作用在长江的荆江河段和城陵矶河段。其中,荆江是长江自湖北省枝城市至湖南省岳阳县城陵矶段的别称,全长约360公里。按照不同的洪水级别,三峡水库221.5亿立方米的防汛库容被分成了三部分:一是如果三峡水库上游洪水不大,荆江河段还不需要用到三峡的防洪库容的时候,城陵矶河段发生洪水时,三峡水库可以为城陵矶防洪,将水库水位运用到155米,有56.5亿立方米防汛库容。二是当三峡水库水位达155米以上,就只能为荆江河段防洪。王海说,这就把荆江河段防洪能力从十年一遇提高到百年一遇。沙市附近河段(属于荆江)碰到百年一遇的洪水,三峡水库水位可以运用到171米。三是按照国家防总2011年批复的《长江洪水调度方案》,碰到百年以上千年一遇的洪水,三峡水库水位在171-175米时,包括1870年同等大的洪水时,三峡水库可控制枝城站流量不大于80000立方米每秒,并配合蓄滞洪区运用,保证荆江河段行洪安全,控制沙市水位不超45米设计水位。“遇上超过千年一遇乃至万年一遇的洪水,如果水库水位运用到175米了,我们就保三峡枢纽安全。”王海介绍,如果三峡上游相关水库都碰到极限情况已经蓄到防洪水位,为保三峡水库安全,“上游来多少水,我们就放多少水”。王海说,不用担心三峡枢纽本身的安全,三峡枢纽本身的防洪能力是万年一遇加百分之十,枢纽本身没问题。
实时热点13:3810:1308:1307:32
凤凰原创11-0911-0511-0511-0210-30
手机凤凰网学者:三峡不能包管一切&应避免拦中小洪水_低碳生活我喜悦网_新浪博客
学者:三峡不能包管一切&应避免拦中小洪水
&作者:刘霁 陈兴王
三峡水库。 澎湃资料
  三峡水库蓄水13年,迄今尚未经历过设计大洪水的考验,它真能“包管一切”吗?
  今年很可能发生“98+”大洪水的背景下,这座1998年洪灾之后建成的世界最大水利枢纽备受关注。
  就三峡水库防洪相关问题,澎湃新闻()专访了长期研究三峡工程与长江防洪问题的全国人大代表、清华大学水利系教授周建军。
  周建军所在的清华大学水利系河流研究所是国内著名的河流研究基地之一,他本人参与和承担了三峡工程泥沙、防洪、生态环境、调度运行与长江防洪等科研课题,在泥沙数学模型研究和应用等方面取得成绩,并在三峡等工程中予以应用。
  周建军师从中国已故著名水利专家、中国科学院院士林秉南,林曾长期担任三峡论证和国务院三峡建设委员会办公室三峡工程泥沙课题专家组组长。
  专访中,周建军发言犀利,称有一种观点认为“三峡可包管一切,有三峡后万事大吉”,但实际上三峡防洪能力没那么强,它主要保荆江安全,“这在三峡防洪能力论证结论中已经是明确的”。荆江是长江自湖北省枝城市至湖南省岳阳县城陵矶段的别称,全长约360公里。
  他还说,现在大家期望越来越高,觉得三峡不仅要保荆江安全,还要保城陵矶安全,近年甚至还冒出一个三峡要拦中小洪水的任务,理由是不能让老百姓每年上堤去防洪。
  周建军认为,这是很危险的想法,因为这样会占据三峡大量库容,明显增加了荆江的风险,不符合三峡主要用于防大洪水的原则。
  “三峡防洪能力没那么强”
  澎湃新闻:三峡的首要任务是防洪,您认为防洪任务完成得怎么样?
  周建军:三峡蓄水13年,具有一定的防洪能力,但是迄今还没经历过设计大洪水的考验。
  长江中下游防洪目标是防御1954年那样的大洪水,而三峡只拦大洪水,主要保荆江安全。即再出现1870年那样的特大洪水,荆江也不会出现毁灭灾害。1870年洪水时,枝城流量110000立方米/秒,宜昌30天洪量1650亿立方米。由于荆江大堤远高出荆北平原,防毁灭性灾害就是保荆江大堤不溃。
  过去尽管已经拦过很多次洪水,但都不是真正需要三峡做的。长期以来把拦洪标准降低了。按道理说,这些洪水不需要三峡去拦,三峡真的需要一次大的洪水检验。
  其实,三峡的防洪能力没那么强,它主要保荆江安全,这在三峡防洪能力论证结论中已经是明确的。只是,现在很多机构和专家都不说,不愿意把这话讲出来。最后,给大家的印象是三峡可包管一切,有三峡后万事大吉。
  澎湃新闻:您认为三峡防洪能力“没那么强”,如何解释?
  周建军:一,三峡为河道型水库,实际防洪库容应该按照动态库容来计算;二,拦洪多了,水库回水线会超过库区移民线;三,城陵矶水位现在抬高很多,荆江和洞庭湖仍沿用以前的水位进行防洪规划,实际风险提高了。
  设计按照静态库容来算,三峡水库有221.5亿立方米的防洪库容。但三峡是一个河道形的水库,汛期防洪期间,实际上水库里水流流速很快,水面坡降比较陡,因此按照动态库容来算更符合实际。这样一来,三峡就只有180亿立方米左右的防洪库容,相差40来亿。
  或者说,尽管水位维持在一个数值,但这只是坝前水位,离坝较远地方水位早已经高了。从某种意义上说,在没有拦洪的时候,就已经有一大部分空间被占领了。
  另一方面,按照动库容推算,三峡坝前水位还没有到175米,可能170米左右时,库区在涪陵附近回水线就开始超过移民线了。水位一旦到175米,就有可能翻过防护堤导致涪陵进水。所以,考虑回水线可能超过移民线这一限制因素,水库实际的有效防洪库容还要再减掉一截。
  此外,城陵矶水位是三峡防洪规划的一个重要基准,依据是1954年洪水时的洪水位。但是,经历了60多年的变化,河道淤积等已经使水位比那时高出1.7米到1.8米。不能小看这个幅度,它既抬高了洞庭湖水位,也抬高了荆江水位,因此就降低了三峡实际的防洪作用。特别是下游水位顶托使荆江水位抬高,三峡调节的效果更差。
  长江中下游一定要常过安全洪水
  澎湃新闻:如果遇到大洪水,三峡如何调蓄防洪?
  周建军:三峡有枝城和城陵矶两个调度方案。枝城方案就是用三峡调度控制荆江洪水流量,使沙市水位不超过44.5-45米;城陵矶方案则要求三峡先把最低的145-155米之间的防洪库容先用于保证洞庭湖口的城陵矶水位不超过34.4米,之后的防洪库容只用于保荆江,也就是再转入枝城方案。
  由于城陵矶附近超额洪水很大,上述控制只对小洪水有用,且这样会占据三峡大量库容,明显增加了荆江的风险。这不符合三峡主要用于防大洪水原则。
  现在大家期望越来越高,觉得三峡不仅要保荆江安全,还要保城陵矶安全。而且,近年还冒出一个拦中小洪水任务,理由是不能让老百姓每年上堤去防洪,太辛苦,社会成本太高。
  所以,近年都把枝城本该下泄56700立方米/秒到60000立方米/秒流量的洪水,非要控制在40000立方米/秒左右。我做过估算,1998年洪水,如果控制流量下调到45000立方米/秒,需要三峡拦洪360亿立方米!
  问题在于,有中小洪水在三峡里垫了底以后,后面大洪水要真来了,三峡防洪库容就更小了,且常年拦中小洪水还会使下游河道泄洪能力萎缩。
  现在尽管中游河道冲刷下降,但洪水水位是上升的。长江中下游河道一定要常过一些安全洪水,安全洪水就是接近设计流量的洪水,这样泄洪能力才能保持。
  平常,荆江的行洪流量不能够减小得太多,要让堤防经受些考验才便于发现隐患并即时修补。即使出的问题较大,在三峡保护之下也翻不了天。大不了让三峡拦一下,把流量降下来,赶紧修补。只有这样,才能保证大洪水的时候,堤防不出现大问题。
  澎湃新闻:一旦发生全流域性大洪水,是启动城陵矶方案还是枝城方案?
  周建军:按现在做法,要谨防手忙脚乱。因为洪水来之前只能看到眼前的事,后边的事情未知。洪水初期会按照城陵矶方案调度,等到后面如果不行了再保荆江。但是,由于前期已经占用了很大部分防洪库容,三峡又受很多约束,泄放腾空库容又要解决一些难题。如果这种局面出现,保荆江也有可能面临一定的挑战。
  要想真正做好,一定要把住原则,就是调度按枝城方案保荆江,城陵矶附近超额洪水靠蓄滞洪区消化。而且,由于三峡防洪库容太小,还应该努力通过调度增加防洪库容。三峡既然防洪第一,洪水来之前为什么不能提前预泄、让下游河道提前多泄洪水呢?
  三峡水库长600多公里,洪水传递时间长,入库洪水到坝前需要一天多时间,而且重庆以上入库洪水比较准的预报时间是三天。所以完全可以提前预泄,把三峡水位先降下来。我和老师林秉南先生当初就建议,最大可降低10米、坝前水位到135米。这样三峡防洪后劲就会更足。同时,还可减少水库泥沙淤积。
  长江当前最大的问题就是清水冲刷
  澎湃新闻:包括三峡在内的水库建成以后,清水下泄造成荆江河道冲刷严重。除了崩岸,还可能出现哪些问题?
  周建军:崩岸不是太大的问题,是在河道冲刷过程中必然的适应过程。但是崩岸的一个后果是危及堤防,要密切注意。河床横向需要维持一定的坡度才稳定,现在一些地方已经冲刷下切20多米深,横向坡度一下就变陡了,在一定情况下必然出现周边坡岸滑落,就是崩岸。
  因河流地基沉降、变形幅度很大,基础非常复杂和薄弱,钢筋混凝土堤防破坏更快、危险更大,因此只能采取可以适应大幅度变形的土堤。
  但土做的江河堤防不能够受水流直接冲击,堤前滩地是保护堤防安全的屏障。滩地可以降低堤前流速,使主流离开堤防,堤防就安全。如果出现崩岸,几百米甚至上公里幅度垮塌,就有可能把原在河滩后面的堤防直接暴露到主流冲击下。一旦崩岸大了就会把主流引到堤边。在大洪水期间这种垮塌发展很快,是来不及抢险的,所以极其危险。
  除了崩岸,最大的问题是河道大幅度下切,改变了荆江与洞庭湖的关系(江湖关系),这对长江中游防洪很不利。因为荆江河段冲刷,上面来同样洪水走荆江的流量更大,从“三口”(松滋口、太平口、藕池口)分出的洪水少了。加上城陵矶水位抬高严重,也从下游顶托,使荆江洪水位抬高。现在监利同流量洪水位比过去高了许多,加上走荆江的流量更大,综合水位更高。如果前期不珍惜三峡防洪库容,万一控制不住就可能翻堤。
  长江中游在过去十多年里,冲刷掉了15亿立方米泥沙。荆江从枝城到城陵矶这段约300多公里,主河槽平均降低了2.11米,几乎降低了一个姚明。河道冲刷下切会改变荆江和洞庭湖的相对高程。本来是平行、并联的河湖系统,现在河道降低,相对来说湖就升高了,同等情况下洞庭湖分洪量越来越小,还有系列的生态环境问题。今后河道清水冲刷还会更厉害,洞庭湖这种不利情况还会加剧,值得重视。
  长江当前最大的问题就是清水冲刷,长江中下游是冲积河流,天然河槽靠泥沙冲淤维持平衡。水库大量拦截泥沙后,下游河道沙量极度不平衡,必然冲刷河槽。
  避免或者缓解这一问题有三个办法:一是把水库库尾淤积的粗沙通过疏浚转移到下游、抑制冲刷,二是增加引清水入洞庭湖(特别是中等流量洪水)降低荆江的冲刷能量,三是必须避免三峡拦中小洪水。
  澎湃新闻:那如何去改善这种“江湖关系”?
  周建军:改善“江湖关系”就是要增加生产用水、改善生态环境和保证江湖防洪安全。全面实现这些目标的根本是不要让荆江出现严重冲刷,维持正常但安全的河道水位,同时要尽量增加进入湖区的水量。
  为了改善江湖关系,最有效的办法就是要抑制荆江冲刷和更多向洞庭湖分安全流量。我和老师林秉南先生曾经建议,扩大松滋口"引清水入洞庭湖",同时建闸门控制分洪、形成调节机制。
  如果每年分入洞庭湖水量恢复到亿立方米,洞庭湖的生态环境面貌一定不是现在这个样子,而且只有这样才能避免荆江在未来几百年的清水冲刷中河型转变和长江中游格局突变。这是“釜底抽薪”减少荆江冲刷和改善湖区水资源和生态环境(即改善江湖关系)的综合措施。希望有关部门能够重视和认真研究一下。
低碳生活我喜悦网
博客等级:
博客积分:0
博客访问:51,676
关注人气:0
荣誉徽章:}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重庆大洪水惊现大水怪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