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北,京都议定书和巴黎协定,巴黎,什么游戏

去台湾感受台北的魅力,25个真实描述让你爱上台北!去台湾感受台北的魅力,25个真实描述让你爱上台北!魔都上海滩百家号作者介绍:韩良露(日-日),生于台湾高雄,籍贯中国江苏,是台湾著名作家、美食家、记录片导演、广播节目主持人与文化推广者。台北曾经是很喧嚣的城市,但在过去二十年间台北人学会了安静,在咖啡馆轻声细语,街头汽车也甚少按喇叭,餐馆里少人大声说话划拳吃酒…1台北的魅力,不是爱人一见钟情式的,有人也许会对巴黎或京都有此等感受,对台北则少有;台北也不似纽约、东京、香港般令人惊奇;不若布拉格、巴塞隆纳、佛罗伦萨般让人惊艳;也没有上海、布达佩斯、布宜诺斯艾利斯有教人感伤的沧桑。台北的魅力,是伴侣的好,要先认识这座城市,慢慢熟悉了,台北就会成为人们舍不得离开的地方。曾经或长或短离开过台北的人,往往是较懂得台北之好的人,想想这世界有哪些城市会让人们在夜间九、十点(甚至还有半夜十二点的),可以去眼科、牙科、皮肤科等等诊所看病的,不要怪这些医生太爱赚钱,台北是喜欢给人方便的城市。方便本来就是城市文明的基础,但是很多大城市其实并不太方便,住过伦敦、旧金山、巴黎的我就知道在这些城市看病多不方便。2台北算是相当安全的城市,少有对陌生人抢劫、凶杀、性侵的危险街区,白日寂静的街区通常很祥和,入夜后冷清的街区也大多不太让女士恐慌。台北人在购物中心、咖啡馆,很少必须随时严防随身的物品被抢走或摸走,当然大部分时间是不能留昂贵的笔电或手机在桌上,但衣服、小包包会被偷的比例不高。3台北人的街头暴力倾向不高,大打出手、大声叫骂的场面少见,(但在纽约、巴黎、上海却常见)。虽然不如东京、京都人那么谦恭有礼,但台北人也没有压抑的冷感。台北人是有温度的,常常微笑迎人,喜欢和陌生人说话,有礼貌,但不会拒人以礼(如伦敦人)。台北人也善于服务,不似东京人像礼貌机器人,也不像纽约人随时讨较多小费的伪善服务;台北的服务大多不是训练有素的(太制式训练的服务令人看了累),台北人最好的服务是发自真心的友善,巴黎人、香港人的服务也真心,是真心的粗鲁及冷淡。4台北的建筑风貌虽谈不上美,但好在多花样,艋舺残存大稻埕保存的清代、日殖历史建筑、大安区的日式平房、民国以来的三四层老式公寓、让台北仍有新旧夹杂的城市肌理与趣味,站在台北街头看天际线,会感恩这座城市在过去六十年并未因都市更新而遭破坏如香港。5台北幅围与人口不大不小,故无超级大都会的紧张与压力,东京、纽约的城市节奏让人喘不过气。但台北也不会小到让居民感到无聊或沉闷。台北是适中城市,如巴黎,城市的大小让居民彼此易于交往。在巴黎或台北要探视父母与亲戚往来,和好友聚餐,大家都好安排,不像在洛杉矶或北京,城市大到人们必须相忘于江湖,城市会因距离的疏远而疏离。6台北市民活动的时间坐标很多元,清晨五、六点和夜晚九、十点都有人在城区小公园里打太极拳、跳元极舞,从早到晚也都有人骑微笑单车漫游不同的街区,坐咖啡馆的人也越来越多了,上午送孩子去上学的母亲在咖啡馆小聚谈学校的事,晚起的情人在咖啡馆吃三明治,下午文青们在咖啡馆对着笔电遨游网络世界,连高中生也懂得去甜点咖啡馆享受小确幸,晚上咖啡馆是同事朋友闲嗑牙之地,深夜的咖啡馆变成咖啡吧可以喝杯红酒。台北也有二十四小时书店,每个时段都有不同的人进出,深夜到凌晨的诚品最特别,有一群互相认识的夜猫子书虫神出鬼没,台北人在凌晨或深夜慢跑,往往深夜较容易撞见忙碌的社会名流。7台北是早餐非常丰富的城市,想想世上其它著名的美食城市,如巴黎、京都、纽约,早餐你能有什么选择?在台北你可以吃清粥小菜、豆浆烧饼油条、米粉汤加黑白切、咸粥配红糟肉、旗鱼米粉搭炸豆腐、意面馄饨汤、寿司味噌汤、芋头排骨小肠冬粉、蚵仔面线、泡饼花生汤、煎蛋饼配奶茶、肉松吐司木瓜牛奶、糯米饭团、肉羹花枝羹鱿鱼羹面米粉,当然,想国际都会一点的人,也可选可颂牛奶咖啡、培根太阳双蛋加咖啡、枫糖松饼奶茶、鲑鱼班迪克蛋马芬配英式早餐茶、美式汉堡黑咖啡──台北的早餐是如此包罗万象,让人多了早起的动力。8台北离自然不远,想想世界上其它名城,有多少能在半小时到一小时的路程内,可以去看火山硫磺喷气、去北投、乌来洗温泉,去阳明山国家公园森林浴、去淡水海边游泳看台湾海峡出海口、去爬海底化石形成的军舰岩、去三峡游彷佛阿凡达电影中的峻山峡谷,去看隐藏在深山中的瀑布幽池、近郊小山的古道幽径、数百年的农家石头聚落、美丽的有机茶园、曾是水返脚的汐止古道茶房、东北角海潮侵蚀的壶坑礁岩,几乎无人的海岸沙滩、几百年的老榕树矗立在偏乡的小学操场上…在台北要保有自然的心并不难,只要愿意给自己一上午或一下午的闲情出外走走即可。9台北温罗汀、康青龙街区的独立咖啡馆让人惊叹,几乎三五步就有一家,让香港、澳门、新加坡、吉隆坡、上海、北京等地迷恋咖啡馆的旅人恨不得能在台北待上半年天天上不同的咖啡馆。台北的独立咖啡馆很有文化脑容量,店内会有小架摆放城里各种或主流或边缘的文化活动手册,店内常设主人自己的书架,放置的书常比金鼎奖出版品更具文史哲品味,旅人如有一双默默聆听的耳朵,独立咖啡馆内的话题也都很文艺,更有特色的是开店的主人,都有自己的人生想法,和他们谈话,往往比和心理医生或牧师更让人有所领悟。10台北曾经是很喧嚣的城市,但在过去二十年间台北人学会了安静,在咖啡馆轻声细语,街头汽车也甚少按喇叭,餐馆里少人大声说话划拳吃酒、街上很少见人吵架、捷运里对着手机大喊大叫者也很不多、摩托车的汽缸也不再那么轰轰隆隆、街区的里长也比较不敢大开喇叭通知各种里民事务,连街头运动时示威的民众有的也开始以静坐代替大喊大叫。台北人变安静了,是因为心比较安静了吗?整体社会的青春贺尔蒙降低了,台北从青年城市变成壮年城市,开始懂得反省,于是台北慢慢安静下来。11台北虽然还不算非常干净的城市,至少不如京都和新加坡干净,却比香港、上海、北京、伦敦、巴黎、纽约、罗马干净,台北人是怎么学会了不随手乱丢垃圾,不随地吐痰、不把捷运车厢当垃圾场,不把脏乱往家门外丢。许多十年二十年来未返国的归侨,到台北的第一印象都是天空变清爽了。如今天气好时天色蔚蓝,街道明显看出有人天天打扫,许多小巷人家会清洗自己家门前的巷道,公园里没人乱留下各式废弃物,连示威后的街头垃圾也不多。台北人变文明了,但台北的干净也不给人洁癖之感,不会像京都、新加坡有种随时在防疫的感觉。12台北是宽容的城市,天主教堂、基督教会、伊斯兰寺院、佛道寺庙都可以在一条新生南路上,少有人公开抨击他人信仰,基督徒也会去慈济静思轩买东西,佛教徒也听圣诞音乐。台北各教各道的信徒们和平相处的程度远胜过许多号称民主的西方城市。台北大概是不会发生宗教战争的城市。此外,台北市民对男女同志友善的程度也远远超过纽约、伦敦、东京、罗马,除了某些职业,台北同志出柜的压力较小,对多元成家方案的支持度也较高,西门町的红楼广场同志相聚放松的程度更胜伦敦苏荷区。金马奖颁奖典礼上蔡明亮公开亲颊他的终身同志伴侣李康生,这样的场面可能在好莱坞奥斯卡颁奖上发生吗?蔡康永亦是男女老少主流、边缘都接受的大众名流,会不会有一天台北人也会选出公开出柜的男市长或女市长?13台北虽然如香港、北京、上海、纽约、伦敦、巴黎般房价过高、贫富差距过大,好在台北仍有多元选择。台北租房租金相对划算,小吃小馆夜市等等平价美食是其它只有昂贵美食的城市无法比的。除了极少数人外,一般台北人也不过分重视精品衣着,台北的虚荣指数比起香港、上海、纽约、巴黎都低。台北的阶级意识也不高,虽有社会名流,但在大部分小市民意识中,名流过的日子也不见得多让人羡慕,台北好在非压力指数过高的人人努力向上爬的菁英名流的阶级社会。14台北乐游,时间多比钱多重要,和不少城市比起时,台北交通费不高,博物馆、美术馆的门票也不贵,又有许多免费的活动,随便翻阅台北当月的文娱信息,台北人只要有闲,上百场免费的演讲、导览、展览、音乐演出等着你上门。15台北在过去二十年逐渐去官僚化、去权威化。问问台北人,现在还有多少人会怕总统、市长、警察、区公所职员等等。台北人的自在、自主感远超过大部分美国人。除了少数街区,台北的流氓也比二十年前少多了,是经济不振让黑道也没得混了吗?台北人绝对比上海人、北京人、罗马人、纽约人、香港人等等更不怕黑白两道。16台北宜过小日子而非大生活,炒作金融指数者在香港、纽约或未来的上海可能更如鱼得水,香港人常觉得台北人不够国际化,但台北人的归属安全感却也远胜过香港人。台北人如今不流行海外移民了,反而流行海外移民回归,也许为了健保,也许为多元美食或丰富的文化,或为相对平价的生活开支(台北可比纽约、旧金山、伦敦、巴黎、香港等地便宜多了,也许也快比北京与上海便宜。)?17台北不宜走马看花,因景点有限,101大楼不再是世界第一高,如何能跟艾菲尔铁塔比,自由广场也比不上纽约的时代广场,忠烈祠换卫兵也不如伦敦的白金汉宫;淡水河夜景当然比不上香港的维多利亚海港,但台北却宜细细品味过生活。18台北人的饮食口味越来越多元,除闽南台菜外,大江南北的外省菜:江浙菜、四川菜、湖南菜、湖北菜、北平菜、天津菜、云南菜、陕西菜、山西菜、山东菜、广东菜、东北菜都吃得到,口味之丰富,有几个华人城市比得上?还有五十年日本殖民留下的和汉食堂和各式日本料理,老韩侨与韩国人开的新旧韩菜,越侨的越南菜,泰缅侨的泰缅菜,马侨的马来西亚菜,还有新加坡菜、印度菜、斯里兰卡菜、西藏菜、尼泊尔菜,以及近二十年来日趋流行的意大利菜、美国菜、法国菜、西班牙菜。做为一个中型都市,台北的饮食选择,比起国际大城如伦敦、巴黎、纽约、东京毫不逊色,比起京都、罗马、马德里、旧金山、上海更多采多姿,尤其因台北城市不大,城里多元餐厅的密度高,台北真不愧是老饕的城市,加上大部分餐厅的价格比起其它国际大城便宜,台北外食美味并不需要太深的口袋。19台北也好在都市计划分区实施得并不彻底,不像有的西方城市,有的街区入夜后彷佛鬼城,空空荡荡的大街极其荒寂,台北的大街小巷小弄从早到晚都很温馨,巷弄人家有绿树点缀处清晨都听得到几种鸟类的鸣啼,上午下午偶尔还会听到收报纸修理纱窗的到府服务叫声,巷弄不仅宜人居也宜猫居,邻居的猫会在别人家的阳台上蹓跶躺卧,许多一楼家门前都有自己摆放的小盆栽园地,门墙上爬着牵牛花,院子里种着木瓜树和九重葛,台北住家颇有小野趣,看得到主人动的手脚,反而比庭园设计师的规画来得更有人味。20台北并非四季分明的城市,最遗憾的是冬季不飘雪,也因此好在冬日不会太严寒,跟其它亚热带城市比较,台北还算有小季节。春秋虽短,却也春光明媚,阳明山有樱花、杜鹃花可赏;秋高气爽,郊山的芒草金黄亮丽;夏季炎长,好在有午后的雷阵雨,市内仍有亭仔脚的店家可在廊下躲雨避暑;冬日寒流来袭,茶馆里的暖炉座上喷着热水气的铁壶以及可以围炉吃涮涮、麻辣、酸白菜、沙茶火锅,让台北的冬天好惬意。21台北晚近的捷运,盖得比大多数城市不那么深入地底(想想东京、伦敦那些地下十来层的地铁就累),让台北的捷运比较与人亲近,不让人会有幽闭恐惧。台北的捷运也很年轻,像十来岁的青少年,比起老态龙钟的伦敦、巴黎的地铁,台北捷运可真是清爽干净、活力四射。台北捷运除了在跨年夜或新线启用免费搭乘期间,即便上下班都不会太过拥挤,不像香港或纽约那么紧迫,在离峰时段,台北捷运的车厢还算空敞,颇有搭郊线小火车之感。观察台北捷运车厢的乘客,也少见其它大都会那般疲惫、紧张、疏离、压抑的表情,只要有位子,台北人都可以一派轻松坐在车上,或看书、玩手机、聊天、发呆、看人、打盹、傻笑等。台北捷运车厢内都挺干净的,不像纽约、伦敦、巴黎的地铁内有种兵荒马乱逃难感,乘客也不必互相提防,怕扒手更怕深夜冷清车厢有人打劫。台北捷运最大好处在平价,不像伦敦贵到平民会不敢搭乘。22台北旅客中,最懂台北之好的是香港人,他们来台北看比较松的城市街廓、吃比较多元且平价的台北小吃,如今港客都懂得去剥皮寮后吃一碗周记肉粥,拜完霞海城隍庙,再沿着迪化街去凉州街吃卖面炎仔,中山堂旁的雪王手工冰淇淋不少港人大胆吃肉松、猪脚等口味。除了日本人排队要吃鼎泰丰小笼包外,香港人可比日本人更懂欣赏永康街上的担仔面、蚵仔面线、葱抓饼等等。因同文同种,香港人除了上诚品,也会到温罗汀一带的独立书店、二手书屋买丰富的台湾出版品。康青龙一带小咖啡店中,也有越来越多的港客懂得欣赏台北独特的文青咖啡。23台北宜于步行,健脚者可如尤里西斯般从早到晚漫走全城,台北真的不大,我就曾在某年除夕上午,从城中走到艋舺再走到西门町,再前进大稻埕,再走到大龙峒,然后继续前行圆山、中山、华山再往东区、信义区,一整天健行了十几个小时,中间还包括吃面、喝果汁、咖啡馆小坐等等。对我而言,走台北的街道,不仅是用脚步阅读城市的历史,也可回顾我自己的生命史。台北的街道亦是我个人的、家族的、友朋的、情人的、伴侣的生命街道。不善于健行踏察者,台北的捷运也把城市分成了一些较小的街区,有老城区、不老不新的,也有较新的地区,一趟花二、三十元,就可以置身在具有不同市民气质的街廓,可以吃到不同生活族群风味的食物,可以看到不同年代的日常建筑。见到的大多是平常的、平凡的人事物,但台北的不凡就在许多街区还能保存在地感的存在,而世界有许多城市,都已过分商业化、工业化、观光化、一致化时,台北的不凡隐藏在新旧夹杂、历史交替、传统现代交融的日常生活中。24台北人穿着并不以品味着称,却也不见得是坏事,市民可以轻松地人穿衣。而不必紧迫盯人地衣穿人。大部分的市民都穿得很随意却各式各样,有明显的公务员式穿着、欧吉桑欧巴桑打扮、妈妈装、老公主小公主装、大汉漫不经心运动装、熟女轻逸悠闲装、青年学子廉价却不失创意装、白领男女时髦装等等…台北城里的衣着颜色很混杂,黑白蓝灰红黄绿橘紫咖啡粉红等等都有,不像东京或伦敦,大多是黑白蓝灰,虽说有品味,却是压抑的品味,不免扼杀了某些人类的天性。台北也不太以衣着断人,也不太相信人要金装这件事,在金融理财与五星饭店服务的人往往穿得比他们的贵宾客户要好。台北虽然也有精品服饰,但奇怪的是在街上不太容易看到穿名牌的人,也许这些人都不坐捷运、公交车、也不在路上走,台北街头打扮的共同特色就是随意。不仅打扮随意,四季穿着也随意,冬天时有人穿大衣戴绒帽披围巾,也有人穿运动衫套薄夹克,台北不是衣着风格强烈的城市,对年轻的市民而言这样的地方当然不够炫,但对年纪大的或看过其它世面的人而言,台北却是可以穿衣小隐于市的人。25台北极有潜力成为华人或亚洲最有魅力的旅游城市,开玩笑吗?凭什么台北可以赢过东京、京都、香港、曼谷、首尔、澳门、新加波?没错,台北的旅游建制都不如以上这些推广国际观光已久的名城,因此台北过去的魅力指数并不够高,但世界在改变,人们对旅游的期望也在改变,未来城市的魅力在提供不一样的、多元的、真实的、常民生活感的、亲切的、方便的、在地文化的、有历史感的、新旧夹杂的、传统与现代混合的旅游经验。台北比较不商业化,兼具农业、手工业、工业、后现代感的新旧街区、本地市民普遍具有的历史人文意识,市民在做生意时为了赚钱也为了赚生活的人情味,兼具华人文化根源与新潮的人文积累、饮食口味的传统与创新等等。台北或有赢过昂贵、人情味淡薄的东京、京都、赢过过度工业化制式的新加坡、香港、赢过平价但混乱的以西方旅客为主的东方奇幻曼谷、赢过不够亲切、速度越来越快,消费也越来越贵的首尔,如何让台北真正的魅力浮现,关键就在开放的自由行,不要以团客景点套装行程阻挡旅客真实体验台北生活的小隐之好。本文由百家号作者上传并发布,百家号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百度立场。未经作者许可,不得转载。魔都上海滩百家号最近更新:简介:生活在这座梦幻的城市,与魔都共同成长!作者最新文章相关文章#跟我玩台湾#【在台北也能秋赏古都,京都人气美食展[哆啦A梦花心][哆啦A梦花心]】“秋冬和风节京都美食展”10月4日于忠孝SOGO展开,每年都创造话题与参观购买人潮的京都美食展,现场还有日本文化体验、和服体验、雅致和风来店礼、京都限定满额抽等等活动,吸引消费者参观、购物...[心][心]快戳文看看去>> http://t.cn/RVP75ZR
同时转发到微博台北有什么「鲜为人知但很有意思」的景点? - 知乎<strong class="NumberBoard-itemValue" title="1被浏览<strong class="NumberBoard-itemValue" title="5,835分享邀请回答2.7K193 条评论分享收藏感谢收起1.3K141 条评论分享收藏感谢收起穷游大洋洲
富士河口湖
 ·  14:40
很久之前就想来日本看樱花,遇上清明假期刚好有时间,就和男票来了趟说走就走的樱花之旅。去日本前被告知,今年的樱花提早开了。很多地方都开过了,这个对行程产生了一定的影响。所以后来我们每天都去地铁站,看樱花开放的示意图来玩。和服体验早上从大坂出发前往京都,用时大概一个多小时。一早去了哲学之道晃悠,看着时间就过去花见小路去和服体验。穷游的店很好找,google map输入“花见和服”就能找到。我订的是10:30-11:00的,去到那边10:17,老板登记了我们的信息,让我们坐着等一下。一楼进去的小厅展示的全是京都特色伴手礼,琳琅满目。看到每一样都超想买,一一的问了老板相应的店铺,老板也很有耐心解答。等了十来分钟,终于到我们咯。先去三楼挑衣服,我订购的是女生致美和服和男士和服。女生的衣服各色各样,选择困难症的我都挑了好久。男生的和服款式不算多,颜色搭配比较简单,但胜在男朋友是行走的衣架子,穿起和服比我好看。男朋友一会就选好了,一整套搭配好的,选的也是我觉得好看的配色。我选完和服,选腰带,选里衬,选挂绳,选手提篮,选鞋子。个人物品会有一个黑色的包包给你装,我把大衣鞋子背包都放进去了,拿了钱和护照放到小手提包里。然后就各自去对应的楼层换衣服。女生换衣服前先去个厕所吧,换完之后上厕所很麻烦。挑和服的小姐姐是会说中文的,和服老师是纯正的日本人,只能用简单的英文沟通。我在和服里面穿了件贴身的短袖,和一条打底的短裤。和服老师会让你先自己穿了里面那件白色里衬,其实就是日本的内衣,这也是换衣服的地方不可以拍照的原因。穿完里衬,发型老师就会帮你做头发。从发型书里面挑自己喜欢的,我说我脸大想老师推荐一款瘦脸的发型。事实证明还是相信自己的眼光吧,老师推荐的发型把我弄得太成熟了。。。穿和服大概用了十几二十分钟,老师很熟练。各种带子绑在腰上,感觉要透不过气。租了和服,如果时间和预算允许,其实蛮建议请摄影师跟拍的,可以请穷游这边的,也可以再某宝上找。因为都不远千里来到京都了,不拍一辑美照有点浪费。我们因为订得晚,想约的摄影师没有档期了,只好自己带相机拍。后来发现自己拍跑来跑去好累,而且合照少的可怜。换完衣服都十二点多了,男朋友早就换好了在楼下等我,并贴心的让老板帮忙在想去的餐厅定了位置。虽然路程不是很远,但是穿了和服是在不好走路,就打了的士去。怀石午餐瓢树是一家怀石料理餐厅。微风吹起门口的帘子,配上安静的环境,真有一种岁月静好的感觉。怀石料理的最大特色,就是配合季节,以当造蔬菜为主,河鱼河鲜为辅,极少见肉类,素材与调味十分清简。因记取“怀石”之原意,强调量少、精致、考究,直接呈现食物的本味,与内在韵致的绵延悠长。穿上正式的和服来吃怀石料理真的很有feel。食客在食材和器皿中看到四时的变化,对应季食物有了念想,享用时也对时令有所感怀。对自然的崇尚与互动通过食物得到了表达。春天的鲷鱼和笋,很好的诠释了旬的定义。这张照片的男票好像这家点的店主,哈哈哈哈。饭后,我们回到了花间小路散步。建仁寺漫步顺着花见小路,来到建仁寺。建仁寺位于京都祗园花见小路与八坂通之间,相传是由荣西禅师于1202年建成,是日本的第一座禅宗寺院。很多人穿着和服来这里拍照。建仁寺里人不多,是京都闹市中的一处清静之地,隐于闹市的大隐之地。茶道体验逛了一阵,快到三点。我们就回去Q-HOME上茶道课,穿着和服是在不好走,赶到的时候老师已经穿好和服在二楼等我们了。老师是中国来的留学生,来日本学习茶道,十分亲切又有耐心。来之前就很想去学,对比了某宝和airbnb上的茶道体验课,价钱穷游有优势(2人一共390元,在穷游商城预订的),但我更多的是看中其中文教学。其他的茶道体验,有的是日文的,有的是英文的。学习茶道的过程其实很简单,了解其中的“道”才是学习的主要目的,中文教学更方便我们交流。而且,我和男朋友都是属于问问题比较多的人。。。先上几张老师演示茶道的图茶道品茶很讲究场所,一般均在茶室中进行。接待宾客时,待客人入座后,由主持仪式的茶师按规定动作点炭火、煮开水、冲茶或抹茶,然后依次献给宾客。客人按规定须恭敬地双手接茶,先致谢,尔后三转茶碗,轻品、慢饮、奉还。点茶、煮茶、冲茶、献茶,是茶道仪式的主要部分,需要专门的技术和训练。饮茶完毕,按照习惯,客人要对各种茶具进行鉴赏,赞美一番。最后,客人向主人跪拜告别,主人热情相送。十六世纪末,千利休继承历代茶道精神,创立了日本正宗茶道。他提出的“和敬清寂”,用字简洁而内涵丰富。“清寂”是指冷峻、恬淡、闲寂的审美观;“和静”表示对来宾的尊重。整个茶会期间,从主客对话到杯箸放置都有严格规定,甚至点茶者伸哪只手、先迈哪只脚、每一步要踩在榻榻米的哪个格子里也有定式,正是定式不同,才使现代日本茶道分成了二十来个流派。对于日本人对“物”对自然的敬畏之心,对于“室”的人与景的映衬,对于“礼”的恪守,以及人与人“一期一会”的崇敬,都包含在”茶道“的文化里。老师给我们讲解完,就给我们示范做茶的整个过程,再让我和男朋友每人做一遍,耐心指导更正。喝茶的同时,还有每人一个的小点心。上完课之后,真的觉得受益匪浅。如何能更懂一个城市,不仅在于体验当地人的”衣食住行“,更是体验其文化,体会其思想。之后你会发现,很多看似有点难以理解的东西,都能找到合理的解释。不得不提!!上茶道课和做茶的时候,是要用日式的姿势跪着的。听老师讲解的时候,老师提醒我可以以自己舒服的姿势坐。我之前觉得,老师都跪着给我们上课,我盘腿而坐的姿势会显得对老师不尊重。后来跪久了,真的要别人扶着才能起来,脚又痛又麻呀。第二天去玩,觉得膝盖好疼,后来发现长了一个小包。所以特此提醒广大穷游er,这方面可以量力而行,老师的提醒还是要听的。上完茶道课,我们溜达了一阵,就还了和服去吃晚餐。还和服必须是在下午的五点半前,超时是要收费的,所以广大要去京都租和服的小伙伴要问好还和服的最迟时间,这样好安排自己的行程。最后以当晚的烤肉晚餐结束这篇游记吧!店名牛串,距离高岛屋十分钟的步行距离。吃完还能去高岛屋购物呢,但是高岛屋是晚上八点关门。想去的朋友提前规划好时间哦!希望我的游记能对大家的京都之行,略有帮助,嘻嘻。
 ·  22:50
D5:京都一日游。今天开始正式京都游。同样的,睡了懒觉,出门的时候都十点多钟了。今天下雨,天气预报一直到星期四都是雨,星期五我们的计划是离开京都前往东京,那个时候,天晴了。出发前,朋友给了我一份她去年六月到京都路书,那成了我们京都之行的宝典(懒惰的我们,自己什么都没有做,对于京都,女儿只想去奈良看小鹿)。许是岛国的缘故,一下雨,就冷冷冷,真冷!穿上了羽绒服,外套,还是冷。女儿查了地图,从住的地方前往祗园,步行只需要二十多分钟,于是我们决定走过去。很多店都没有开门,发达国家都如此吗?不到11点,开门的店很少很少,有些店甚至要到12点才开!路上也很安静,行人很少,一直到走过新京极(下午到晚上八点繁华的新京极,此时也安静无比),人便多了起来,偶尔也能听到乡音。朋友推荐白川小道,就在我们去祗园的路书,我和女儿决定先去白川小道,据说是亚洲最美的小道之一,基本没有人,偶尔有些车驶过,很安静,小河两边的商家没有开门,路边的樱花绝大部分没有开,偶尔有那么一两株,早早地绽放了笑脸,是想更引入注目吧?一只白鹤飞了过来,停在屋顶(想到手机照效果也不好,就没有照),感觉即使下着雨,也是一个好运气(谁让我们遇见了仙鹤呢,开心)。还有的屋顶停留着一只白头翁吧?在想象中看见满树的樱花,种了一棵草,要在京都樱花盛开的日子再来一次!这般安静的小道,真的是值得多呆一呆,多感受感受的。住在这儿的人,应该也是幸福的吧。轻轻而慢慢地走过白川小道,前行,我们到了祗园,人也很少(有点奇怪喔,为么子人这么少呢?)。很安静,女儿看到卖和纸,明信片的了(心头所爱),买了几样。再往前走,就是円山公园,往里走的就是我们二人,我们沿着里面走了一段,就往回走了。日本的路面好多是砂砾路,防滑,不容易摔跤,觉得很好。虽然下雨,但路上几乎没有泥浆,依旧十分干净。偶尔绽放的一两株樱花,在细雨蒙蒙中,别样的风味。这种的竹筒接水在日本的寺院很多,天守阁也是,据说是沿袭了传统。离开円山公园,前行,来到了知恩院。能度娘的东西我就不再感叹。知恩院几乎没有什么人,我和女儿撑着伞,静静地走着,心不由自主的平静下来。走出知恩院,我们决定前往青莲院。很安静的道路,慢慢走着,感受那份静谧,是一种难言的幸福。青莲院的门前的盘根错节的大树,守护了许多年了吧?今天,我们选择了路过青莲院。沿着青莲院往下走,下一个我们的目的地是哲学小道。道路旁边有一小店,里面又有许多日式的盘,碟,杯等。我们毫不犹豫地走了进去,看见了几个心仪的杯子,这一次,没有犹豫,我们买了下来。继续向前,路过一建筑工地,虽然早听说了日本的建筑工地是封闭式的,并且像搭积木一样建设房屋。但这是第一次亲眼所见,能够保持干净整洁,这些细节方面确实做的很好。我给女儿说,日本有很多东西值得我们学习,不论我们喜欢不喜欢,但他们有许多值得我们学习的地方:干净整洁的街道;建筑房屋;狭窄的道路,却并不堵车(人守规矩,道路通行设计合理);任何时候电梯总有一边是给赶路的人......哲学小道是幽静的,是美丽的。走在小道上,我也成了哲学家了走过哲学小道,来到一家小店吃午餐。没有人,只有我和女儿。我们进去的时候,老板娘正描着口红呢!后来来到了银阁寺,人开始多起来了,两旁满是小店,有些店已经有中文的广告了,相较其它地方而言,同样的东西,这儿的小店要贵上30-40%,看来天下乌鸦一般黑啊,都坑游客。我和女儿找了一个咖啡馆喝咖啡,吃了一点糕点当做午餐,也顺带休息一下。有些累了,女儿和我决定坐公交去清水寺,问了店里的店员,店员很热心地告诉我们该在什么地方坐车,还帮我们兑换了零钱。清水寺,该怎么说呢?人多了起来,不是一般的多,而是很多,路的两旁是商店,这儿听到的乡音很多,穿和服体验的人也很多。清水寺门口人太多,想照一下大门也都是人头,一看见人多,我们就全没有了想进去的年头,再一次放弃人们打卡很多的点转往宁宁小道,还是有不少人,只要人多,我们基本就放弃了。雨开始变得大了起来,我和女儿走向了石塀小道(朋友说这小道基本照不到没人的时候),我们很幸运,因为下雨天冷的缘故,因为清水寺太有名的缘故,石塀小道居然没有人,很安静地走着,享受难得的清静。(当我们走出石塀小道,遇到了一对母女,台湾或香港人吧,声音之大,站在巷口照相,真有点让我们脸红。石塀小道到处写着请勿喧哗,在静静中体会美,也请勿照相,请谅解我还是照了三两张)静静地感受了石塀小道,我们步行回家,在新京极附近的大超市,买了许多蔬菜,当然还有肉,水果,回去煮成一锅汤,女儿感叹:终于吃到蔬菜,真好!第一天,体味京都,感受京都,在热乎乎的一锅汤里结束!不幸的是我觉得自己感冒了!赶紧吃药,希望明天会好一点!
 ·  00:32
一直在计划着2018年的元旦在哪里跨年,正好近期办理了5年日本签证,一时心血来潮,距离元旦只有一个礼拜,我们全家决定去日本,先在3个月内刷个签证,于是急忙做行程,订了机票酒店。日本我已经去过两次了,但是老史是第一次去,便选定了最具有日本特色的关西地区,大阪、京都、奈良三地五日的行程。下面是我之前去日本北海道的帖子,欢迎点击:【花海、深山、大海、森林、温泉--八月北海道自驾深度体验】http://bbs.qyer.com/thread-.html签证篇-五年签证攻略这次办的是日本五年签证,老史是主申请人,我和孩子是副申请人,在准备材料时还是颇费周折,比预期的要晚了一周,以下是我的心得,供各位参考。首先是确定主申请人。对主申请人的条件要求是最主要的,可以带随签人,随签人必须是直系亲属,包括配偶、子女和父母。 主签人最主要的是看收入,年收入要达到50万以上,年缴税金额达到9万以上,其他就是护照、户口本、单位在职证明、签证申请表等。我和孩子作为副签证人,我是在职人员,孩子是自由职业者。如果是在职人员,需要提供单位在职证明,刚开始我以为作为副申请人,只要证明和主申请人的关系就可以,但是在北京地区,需要提供单位在职证明。如果是自由职业者,则需要提供当地居委会出具的居住证明,需要带户口本、房产证和身份证到居委会开具。一般居委会都有此项服务,非常方便,当时就可以拿到。日本的签证不需要面签,材料提供齐全后,9个工作日即可出签。五年签证的签证页是有照片的,如果是单次签证,则没有照片。另外,最主要的是,从签证之日起,需要在三个月内去一次日本,否则签证就作废了。去过一次后五年内就可以自由进出了。
194 个浏览
 ·  09:12
如果你到京都的时间,和离开京都的时间,比较尴尬,不早不晚。又不是什么购物达人,对京都车站商圈的百货和商铺兴致缺缺。那么,在车站把行李寄存后,去东本愿寺玩吧。从车站出发,走路12分钟,即达。时间如果够宽裕,还能搭个西本愿寺。他俩很近,也真的都很“寺庙”,和尚还在念经,世人还在许愿,寺庙还不收门票。京都虽然寺庙多,但很少能见到和尚的。似乎多数都已沦为旅游景点了。如果你平时看日剧,再受点山下智久饰演的帅气和尚影响,想窥探下日本“娶妻生子”的和尚真容,就一定不能错过本愿寺,甭管他是东本愿寺还是西本愿寺。东西本愿寺从游玩体验来说能混为一谈吗?当然,因为两寺“长”得像极了,从寺庙的建筑到格局,好像一对双胞胎。如果不是西本愿寺的木地板旧一点,有原木结节的痕迹提醒脚下的不平。建筑物的“腰围”少许小点。仅从游玩观感来说,难以区分彼此。从东本愿寺玩到西本愿寺之后,在下超级为京都人肉疼的。两寺的建筑大,占地广,衬着四周的现代建筑,特别浪费和霸道。以东本愿寺为例,院内的大师堂是京都最大的木造建筑。没有比较没有感觉。用故宫最大的木砖解构建筑太和殿做比较,大师堂比太和殿还要壮。数字来说话:东本愿寺:长76米,宽58米,高38米。太和殿:长64米,宽37米,连台基35米。而且,为了让这雄壮的建筑不显得憋屈,中日都选择用宽广无遮掩的院子来做陪。第一眼的感觉,壮观极了。但是,在玩了两个一模一样的本愿寺之后,真是从惊叹到肉疼啊。日本佛教如此盛行,宗派林立,同样壮阔的地盘,建个其它门派的寺庙,不一样的风景,打个擂台,也好玩些啊。想法是美丽的,现实是残酷的,能跟本愿寺打擂台的,也只能是本愿寺。东西本愿寺本是一家人。兄弟俩,祸起萧墙,分了家产,才从西本愿寺分出东本愿寺。即使分了家,还能圈那么大的地,还是因为人多势众。净土真宗走平民路线,只要会念“阿弥陀佛”,平日做好事,就能成为信徒,信徒人人平等。时至今日,净土真宗已经成为日本最大的佛教流派。而这种理念落到建筑上来说,就是要在庙堂里装下更多的人。寺庙的偶像部位较小,信众祈祷的场地较大。于是,就有了京都最大的木造建筑:大师堂。净土真宗势力大,但本愿寺的号召力更强。打着“本愿”的招牌,天下无敌。那是寺庙在佛界,给信众们投的一份保底投资保险。这份“本愿”保险要从阿弥陀佛说起,话说在阿弥陀佛还未成佛前,也会和普通人一样发个誓,起个愿。这种愿望被称为本愿。佛主总共许下四十八个要实现的愿望。本愿寺认准了第十八个愿望:念我佛者,若不往生,不取正觉。就是:你只要信我,如果死后不能去往西方极乐净土世界,我就不能成佛,陪着你一起,直到你能够进入极乐世界。净土真宗+本愿寺,这个双层诱惑力,就太大了。本来在“生存不易,识字罕见” 日本古代,信仰就是一个奢侈品。读懂佛经,信仰神佛,只有贵族才玩得起。但如果会念“阿弥陀佛”就被认可信佛,这就将门槛直接降低为零,不但人人都可信,临时抱佛脚也可信。本愿又保证你信仰成功,死后进入极乐世界。这条对“不得已”干恶营生的人特别管用。比方说关东地区以打鱼为生的渔夫,在比如说,干“杀人越货”的海盗,盗贼。这个不是信口开河,因为后来的历史证明了,由恶营生组成的本愿寺僧兵集团,是日本地方军阀“大名”的梦魇。能想出“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的人,也的确不同凡人,极有个性。他就是两个本愿寺都在庙堂上供奉的,共同的祖先,开创净土真宗的见真大师:亲鸾。牌匾“见真”下的偶像雕塑,即为此人。真的,一个思想上有着“异见”的人,在行为上也会对规矩不屑一顾。所以,他还开创了日本和尚娶妻生子。如果不是明治维新后,为了扩充人力资源,政府要求和尚娶妻生子。那么今日日剧演得“帅气和尚爱上我”,就只能是净土真宗的独家专属了。亲鸾自己就带头,娶妻生子,还让自己教派领袖 “门主”地位可以世袭。世袭的门主随着一代代的传承和稳固,在教派内的地位比阿弥陀佛还高。这也导致今天你玩本愿寺,会发现,大师堂的规模比阿弥陀佛堂要大。于是,最大建筑归属大师堂,也是有讲究的。亲鸾的门主地位传到第八代,出了一个中兴之主:莲如。莲如是一个宗教恐怖主义者,提倡通过“佛战”,进入西方极乐净土世界。能发展信众不是他最厉害的本事。最厉害的是,他会看风水,他为本愿寺成为日本“和尚王”,找了一块绝无仅有的风水宝地。他和自己的祖宗亲鸾一样,不走寻常路。当有头有脸的寺庙都要占山为王的时候,他反而选择了一个海边小渔村建石山本愿寺。当时的渔村,蛮荒的。但是,这个渔村位于大陆前来的船队停泊的港湾中。莫欺少年穷,占着交通要道的渔村,今天有个显赫的名字:大阪。到了战国时期,只用了50年不到的时间,石山本愿寺已经不是普通大名的梦魇,而是“日本大魔王”织田信长的梦魇。有句话叫:一将功成万骨枯。对于日本人来说,战国时期是一个类似中国三国的时期。英雄辈出,凭能力说话。在这样的时代里,最厉害的是“日本大魔王”织田信长。而本愿寺,和织田信长的战争,打了十年。僧兵厉害,但莲如选的地方也真的难打。在海边,川流环绕的地方,遇上涨潮,就是泥沼。攻方特别吃亏。最后,织田靠断了粮草,逼着当时的门主显如坐下来谈判。以本愿寺放弃这块地方,撤退换来生存。这块宝地也没闲着,被织田的继承者丰臣秀吉拿来盖大阪城了。有人没地的显如和丰臣秀吉和解后,被丰臣安排到了京都。建起了西本愿寺。但和尚王的实力太强大了,一直被当权者忌惮着。显如死后,一母所生的长子教如和三子准如争门主之位。最后以长子教如出走,在本愿寺以东建寺,称为东本愿寺。三子准如继承本愿寺,后被称为西本愿寺。留下今天的格局。虽然分了家,但是人还是多的让人顾忌。今天依旧在游玩的时候能感觉出来。两寺的围墙外围都有护城河。相对于京都城中将军居住的二条城,两寺护城河浅浅窄窄的就像一个摆设。摆明了人多不怕你围攻。东西本愿寺虽然相对于其它寺庙,历史较短。但短有短的好处,越靠近近代,工艺越发达。两寺的建筑细节,特别是后来经历火灾又重建的东本愿寺,特别精巧细致。从唐门到飞檐,都有着安土桃山时期追求的绚烂感。西本愿寺的建筑比较悠久,建筑老,有老的趣味。在从大师堂到阿弥陀佛堂的廊道上,有前人刻的印记,寻找起来也是趣事一件。庭内的银杏树,其中一株已经老态龙钟的需要支架依靠了。据说有着四百年的历史。其实西本愿寺是藏了宝贝的。一个古老的能剧舞台和在庭院里的飞云阁。问题是,我是临时起意去的,没有预约,就没有贸然前往了。关于舞台与飞云阁的故事,留个念想吧。不过我有我的不期而遇,那天正好遇到有小学生的短期研修课程,一群才剃度的小孩子穿着袈裟,排着队做仪式。超级可爱。围在旁边的父母,拿着手机跟着拍摄,很有生活的味道。其实不论寺庙还是教堂,宗教场所本来就是以前人的社交中心。只是这个时代的我们,将社交中心放在了购物中心。有的时候,我会想:几百年后的人们会不会认为,我们信仰的是拜物教呢?Shopping mall是我们的寺庙,店铺是祷告室,模特是偶像崇拜,市场部及带着软文的自媒体是传教士。至于经济学家,那是原教旨主义者。这就是我们时代的“和尚去哪儿了呢?”。但是,无论我如何想,我还是拜物教的一员。没有在东西本愿寺附近找吃的。我在西本愿寺大门对面去买大萝卜了。那里有京渍物西利的本店。京渍物是一种像腌菜的小菜。但保质期没有腌菜那么长。本店的品种多,还可以试吃。最爱就是叫“大根”的大萝卜,有点酸脆。从此之后,凡是有友人去关西,我都口水嗒嗒的舔着脸问,能帮我带根大萝卜吗? ------------- 扫一扫二维码,关注公众号 -------------------- 更多攻略见公众号 馒头渣炒蛋 -----------
247 个浏览
 ·  11:56
从 Sakura Terrace Hotel 出发是早餐后的十点,胖头鱼和我徒步北上到一公里外的京都站。在那里,等着我们的是早已钦定了的宝马坐骑——自行车。之所以是北上,一方面是 Sakura Terrace Hotel 位于京都站以南,且地势较低;另一方面,虽然一路上多有起伏,但大体上以爬坡为主。在这早已过了早高峰的路上,不见来去匆匆的上班一族,只见成群结伴的麻雀飞过。Kyoto - 1 图片来源:微信公众号:小猫钓鱼儿取车处的小哥一脸帅气,简单介绍后将我的 MTB(Mountain Bike)和胖头鱼的 Comfort Bike 银轮推给我们。骑上坐骑,属于京都的一日骑行游算正式开始了!(租车细则相见文后交通案内)Kyoto - 2 图片来源:微信公众号:小猫钓鱼儿从京都站出发是需要一些时间跟着地图走的,因为不同于京都别出的交通。京都站作为京都现代城的中心,各种道路分类繁多又各有指向。京都站不但有着 JR 的停靠,更是京都塔所在地。围绕着 JR 的贯通,京都站楼上是综合型大型购物中心,地下是下沉式美食城,周围环绕着现代化写字楼使得古都京都一点不逊色于任何一座现代化城市。风驰而过的 JR 带动着周围县城人流的迁移,而作为交通枢纽的集散中心,不仅仅是周围的配套餐饮及购物工作一应俱全,购物中心高层的观光走廊更是为游客 提供了京都塔的最佳观赏点。Kyoto - 3 图片来源:微信公众号:小猫钓鱼儿骑出京都站附近不远,两旁的建筑渐渐变矮,路上行走的车辆行人渐渐变少,好似“刹那间”就从都市到郊外的变迁。通过七条通路,途径道路两旁已然不见了现代化城市的喧嚣,有的是颇具历史感的褪色墙壁和庄严肃穆的东本愿寺。思绪瞬间陷入了三岛由纪夫《金阁寺》里主人翁沟口无意间偷窥到女子挤出自己的奶水给马上要奔赴中国战场的丈夫喝的诀别之中……绕开大马路,穿入巷间里弄。在起伏不断的道路上,我们惊奇的发现无论是 MTB 还是Comfort Bike 都配有三挡变速器,以更好的适应因地势陡增而带来的骑行乏力。虽然说是Comfort Bike,但其实就是国内的女士自行车,但同样配上变速器的小细节这点很日本。好奇心作祟,我们又比对了刹车片的设计。不同于国内绝大多数自行车以 U 形刹车倒挂在前轮后轮上方的模式,日本租来的两辆车(后来还比对了环余吴湖的车)的刹车片是分开独立的固定在前后轮左右的两个支撑架子上的。虽然是外行,但简单物理常识让我知道,倒挂 U 形的设计,使得刹车时候以夹紧轮骨以达到减速的效果;而日本的此种设计是以各自固定的支架为基础一起向内挤压轮骨已达到减速效果。先不说只管来看,倒 U 本身需要更多的零部件。就多年骑车的经验:每次换刹车必须一对一起换;每次倒 U 刹车久了需要重新拧紧中间固定螺丝;时间久了后倒 U 无法保持足够正中,导致总有一个刹车片会磨损到轮骨;或者因为受理不均后左右刹车片磨损不一……以上种种麻烦都是在将刹车片固定到左右支撑架上后不会发生的。Kyoto - 4 图片来源:微信公众号:小猫钓鱼儿单纯的我最初以为,不要说尖端科技,简简单单一个自行车刹车片的设计就已见底蕴。这种差距是技不如人?还是技太胜于他人?后来,回国后和同事分享这个趣闻,同事告知我国的江浙两地就是日本自行车的主要承包生产地,这种自行车都是我们造的。这样一来,前面的问题不攻自破,各位自有公断。我理解从供应链的角度,或者是从成本收益角度单独去改变行业已成定局的刹车片设计可能会得不偿失。但是,我惊讶的是从客户体验,从至少人的角度这么简单却造福那么大的事会没有哪怕一家自行车厂商做?果真是当资本开始展现出其自身的主体性时,一切与之相关联的运作都围绕着资本所展开。Kyoto - 5 图片来源:微信公众号:小猫钓鱼儿金阁寺附近停好车,购票后随胖头鱼一道踩着碎石路步入寺庙。寺庙景区的门票很别致,在白色长方形纸上由毛笔和印章撰写而成,别具日本特色。而通向金阁寺的碎石路一如所有寺庙一般,走在上面沙沙作响。相传这是为了洗礼参拜者所身负的污秽与名利,以达到静心参拜,潜心修行。当然,也有文中提到此举为了让主人知道有人到访,起到防范作用。穿过碎石路就到了一方水面前,金阁寺一如你我所料矗立于湖水之中。此刻,套用三岛由纪夫笔下沟口的话就是:“金阁啊!我终于来到你身边住下了。”Kyoto - 6 图片来源:微信公众号:小猫钓鱼儿这里人流明显加大,大家都安静有序选择不同角度,时机来把自己与金阁寺定格在现代电子设备所勾落出的框框内。虽然此举再平常不过,但细细想来总觉得充满了怪诞。人们旅行,不应该是为了去见异乡人,睹他国景,遇见更好的自己么?也许很多人会觉得眼前的金阁寺不过如此,但是金阁寺在我眼中,她早已有了自己的模样。即便经验事实上京都金阁寺与《金阁寺》并非对应关系,但我对金阁寺的概念是源于三岛:“金阁犹如夜空中的明月,也是作为黑暗时代的象征而建造的。因此我梦幻的金阁以涌现在其四周的暗黑为背景。在黑暗中,美丽而细长的柱子结构,从里面发出了微光,稳固而寂静地坐落在那里。不管人们对这幢建筑物做什么评语,美丽的金阁都是默默无言地裸露出它的纤细的结构,必须忍受着四周的黑暗。”————三岛由纪夫 《金阁寺》行文至此,相信不少读者会觉得笔者矫情做作,附庸风雅。明明金阁寺就是水中一座几层小楼而已 ,为何会有如此之多的瞎逼逼?用王家卫在《一代宗师》里借宫二小姐说出对武学的理解来回答是:看山是山,看山不是山,看山还是山;用康德在《纯粹理性批判》里的回答是:思维无内容是空,直观无概念是盲;用可能被称为玄学的黑格尔的观念论来回答: A 既是 非A (翻译成人话就是:不要以为你以为就是你以为,也不要以为就不是了)。《金阁寺》里沟口对金阁寺的执念和自身受到这种执念的制约以及最后烧掉金阁寺的结果,实乃在 A 与 非A 的规定与互相制约后达到了融合的统一和扬弃。最初,金阁寺作为定在在一定时间内成为了沟口的意识形态(不想用此词但找不到更好的替代)并影响着沟口的所思所想所为;这也是第一个阶段“看山是山”,沟口在小说《金阁寺》最初的形象是因金阁寺而与众不同,而一切思想活动都与自身观念中的“金阁寺”相伴。而后的“看山不是山”则是随着沟口入住金阁寺成为其弟子,在朝夕相处之中,有了对眼前现实的金阁寺与心中金阁寺的对照,以及接重而来的沟口自身不断经历成长使得自己对于“金阁寺”本身的理解发生着潜移默化的改变。这种渐变构成了一种内在的紧张,其典型体现是“你以为并非你以为”,即看山不是山。而纵观整部小说,沟口在最后放火烧掉金阁寺的行为,则预示着一种紧张之后的扬弃。“金阁寺”从最初观念中的金阁寺,到沟口入住后真是接触的金阁寺。“金阁寺”这个概念本身因为时光的流逝,和主人翁沟口的经历在不断丰富其自身。而“金阁寺”作为概念不断丰富自身的动态过程本身势必会打破原来金阁寺概念的边界,而这种边界最初正是界定何为金阁寺的规定。总结下里就是,金阁寺最初只是金阁寺(见山是山),而后金阁寺的概念在扩充的过程中否定了之前金阁寺的概念(见山不是山),但经历了边界的更迭后,新的金阁寺必定包含了以前最初概念的“金阁寺”和当中过程中并不是“金阁寺”的概念而达到了现在最全面的“金阁寺”的概念。然而!如此更迭在生生不息的不断持续中螺旋上升,而此动态过程本身才是“金阁寺”概念本身。Kyoto - 7 图片来源:微信公众号:小猫钓鱼儿生活毕竟还有眼前的苟且,无需太多人类群星闪耀时的指引也无不可。去清水寺的路上是梯度陡增的爬坡赛段(30度的坡肯定有),即便是强壮如胖头鱼,高效如日本自行车的搭配也抵不过大自然赋予此地的物理属性——陡。在不得已下车推行的时候,眼前从路边住宅出来一中年日本阿姨,阿姨左脚踩着踏板,右脚地上等了两下,就像我等凡人平底地车的方式借着惯性,轻巧的跨上自行车而后自然而然地骑车远去……留我们于身后望其项背。真的是没有对比就没有伤害……Kyoto - 8 图片来源:微信公众号:小猫钓鱼儿清水寺下来是一路下坡的惯性竞速,恕我物理造诣只停留在加速度 a=gsin@ - μgcos@ 的阶段,但为何我就是跑的比胖头鱼快?本着不走走过的路的原则,我们决定绕道顺着 Kyoto 的下鸭川(Kamo River)而下。也许正是这样的无心插柳,让我们收获了京都最美的风景。Kyoto - 9 图片来源:微信公众号:小猫钓鱼儿鸭川的形态是“丫”字,由 Kamo River 和 Takano River 在 Kamogawa Park 交汇。这里地势较两岸低,河水汇流后河面较之前更加宽阔,使得本应急促的水流依旧平缓,河面在微吹拂下泛起层层叠叠的涟漪,水草随风摇晃相得益彰。川两岸是公园形式的草地和少量座椅,随处可见的是在此跑步锻炼的京都当地人,和坐在椅子上架着画架作画的姑娘,真可谓“你在画中看风景,看风景的我们在看你”。而让我们放慢步伐的不止眼前的景,更有川里游的,岸上蹦的,和天上飞的各色水鸟(真的是去动物园不用买票还没栏杆的既视感),伴随着不绝于耳的鸟鸣,在心里陈信宏已经唱起了“晚风吻尽荷花叶,让我醉倒在池边……”在这闹中取静的下鸭川特别适合“脱下长日的假面,奔向梦幻的疆界”。Kyoto - 10 图片来源:微信公众号:小猫钓鱼儿Kyoto - 11 图片来源:微信公众号:小猫钓鱼儿如果说远离京都站的京都已然一派古都气息,让所谓现代文明的高楼大厦显得简单粗暴。那么下鸭川要算是室外桃园般的氛围,使得人类可以好好反思自己对大自然的破坏了……如果套用芥川龙之介在《烟草与魔鬼》中的讽刺就是“引进西洋善的同时,也引进了西洋的恶,这都是再自然不过的事了。”那么该用怎样的反思来对待京都本身之于下鸭川呢?在临上岸前,看着奔流不息的河水,当年背过的 NCE4 里 Bertrand Russell 的文字被唤醒了:Some old people are oppressed by the fear of death. In the young there is a justification for this feeling. Young men who have reason to fear that they will be killed in battle may justifiably feel bitter in the thought that they have been cheated of the best things that life has to offer. But in an old man who has known human joys and sorrows, and has achieved whatever work it was in him to do, the fear of death is somewhat abject and ignoble. The best way to overcome it -so at least it seems to me- is to make your interests gradually wider and more impersonal, until bit by bit the walls of the ego recede, and your life becomes increasingly merged in the universal life. An individual human existence should be like a river: small at first, narrowly contained within its banks, and rushing passionately past rocks and over waterfalls. Gradually the river grows wider, the banks recede, the waters flow more quietly, and in the end, without any visible break, they become merged in the sea, and painlessly lose their individual being. The man who, in old age, can see his life in this way, will not suffer from the fear of death, since the things he cares for will continue. And if, with the decay of vitality, weariness increases, the thought of rest will not be unwelcome. I should wish to die while still at work, knowing that others will carry on what I can no longer do and content in the thought that what was possible has been done.而如果你非要问我为什么每次都能想这想那,甚至写出数千字长文?我想用乔布斯先生在斯坦福的演讲回答你:None of this had even a hope of any practical application in my life. But ten years later, when we were designing the first Macintosh computer, it all came back to me.観光情報:1. http://kanko.city.kyoto.lg.jp 京都观光Navi,网站上有详细的京都景点,交通,近期展览、活动的介绍等。2. 金阁寺(鹿苑寺)介绍http://www.shokoku-ji.jp/k_about.html3. 本愿寺介绍 http://www.hongwanji.or.jp4. 鸭川介绍http://www.pref.kyoto.jp/kamogawa/交通案内:1. http://www.city.kyoto.lg.jp/kotsu/page/.html 京都交通(包括市内巴士、地铁线路图,可下载 PDF 文件至本地)2. http://www.kctp.net/pc/en/
租单车的网站Kyoto - 12 图片来源:http://www.city.kyoto.lg.jp/kotsu/cmsfiles/contents/70/omote0215.pdf与大阪不同,京都市内一共只有两条地铁线,东西向的地下铁东西线和南北向的地下铁乌丸线。胖头鱼已经是第二次去到京都,这一次为了租单车方便,于是住宿安排在了京都站以南的 Sakura Terrace。和其他寸土寸金日本城市一样,京都市内有很多窄路。此外,坂道、神社?、古寺古建筑组成的京都是一个相对慢节奏且极具和风特色的城市。第一次游京都时,胖头鱼购买了京都两日票,可用于免费乘坐两条地铁线以及市内大多数的巴士。在京都,巴士的覆盖面和使用率远远高于地铁。租单车,最初只是胖头鱼看到朋友圈的一个广告,但是对于喜欢骑行出去玩的金甲猫,这便成为了一个非常有吸引力的旅行方式并促成了我们这一次的日本之行。因为没有经验,所以我是找了旅行社代理,提前提交了自己的信息(护照上的姓名、使用时间、取车地点等)。骑在京都,在我们尝试之后发现了这其实是一种非常普遍的交通方式。我们这次选的这家KCTP (Kyoto Cycling Tour Project) 就是一家很大的租车连锁店,即使不通过代理,也可以很容易得在他们官网进行预约。网站支持英语和繁体中文,当天给我们安排车辆的小哥英语也是非常不错的。我选的是他们家的推荐款,Comfort Bike 银轮,因为介绍中提到车身非常轻,支持变速等。对于自行车比较有要求的金甲猫则选择了 MTB 山地车,然而就坐垫的舒适程度而言,Comfort Bike 名副其实。Kyoto - 13 图片来源:http://www.kctp.net/ Comfort BikeKyoto - 14 图片来源:http://www.kctp.net/ Moutain Bike事实证明,他家的推荐非常良心,在京都这样路面平稳但是坡道较多的市区,银轮是最适合的单车!可以通过变档在坡道轻松起步,车身轻也是保证了一天的体力。非常重要的一点是,银轮的车座面积大,使得臀部的压强减小,而山地车的坐垫小,这让金甲猫尝到了苦头。对于预约,可以提前 3 天在 KCTP 的官网上填写表格,包括姓名、邮箱、联系方式、租借日期、租借地点等信息。建议根据自己选择的住宿地点,选择最近的租借地点,一般的租借单车可使用时间是 9:00 - 19:00,需要在指定时间之前将单车归还到你所选择的交还地点。所以,你可以根据自己晚上的安排,沿途选择最方便的交还地点。在租车点的工作人员核对信息安排车辆之后,他们会给予你常用的京都骑行注意事项。这对于习惯了右行的人来说,一定要注意切换自己的骑车习惯——在左侧骑行。另外,由于市内很多小路,骑行道经常和人行道在一起,注意根据自己的能力控制车速。对于停车,工作人员给到的说明上包含了大部分景点的停车位置,有些免费,有些收费,可以提前查看景点停车场指南。Kyoto - 15 图片来源:微信公众号:小猫钓鱼儿如果你喜欢骑行,不妨在京都安排一天时间,便捷得租辆单车,沿着鸭川感受京都的景色。文:金甲猫
后期:胖头鱼
239 个浏览
 ·  11:19
周三 晴 北京-大阪-京都从首都国际机场T3搭乘国航8:40起飞的班机,当地时间12:40到达关西国际机场T1航站楼(国际到达在1F)。从下机口到入境大厅需要坐只有一节车厢的小火车接驳, 很快到达入境大厅。在大厅的一端早有好几排工作人员在等待,招手示意我们过去确认护照和按双手食指指纹。然后办理入境手续(实际上检疫一般是没有的),外籍旅客(我们这些非日籍的)要提交入境卡(尽量在飞机上填好,住址和电话一栏必填,填写入住第一家酒店即可),护照的薄膜套要取下。然后到转盘取行李,把机上填好的申报表(一个家庭填写一张就行了)和护照一起交给海关官员,扫描完护照就可以出关了。填写入境卡和申报表参考这位的帖子,说明的非常详细:http://go2jp.cn/disembarkation-card-2016之后坐电梯上二楼向西,过天桥到达JR关西机场站(或者从一楼到达口出来穿过广场然后再上二楼)。到了二楼之后,蓝色的JR站非常醒目,对面的玻璃房子里就是办理预约ICOCA套票的地方,有很多的柜台,大部分都贴着中文服务,把打印的预约单递给柜员,他会跟你确认ICOCA卡的样式,交待注意事项,很快就拿到了最近发车的车票。我们买了13:44发车的票,售票处对面就是进站口,进站后坐扶梯下楼就是站台,非常近,不用太着急。下面这个表是我们航班到达之后一段时间的列车发车安排,最左列为“时”其它列为“分”(蓝色为我们要坐的HARUKA列车,每30分钟一班)。网上预约的Holle Kitty和风神雷神,现场买的话就没有这种卡面,只有蓝色企鹅的。套票就是一张这种ICOCA卡加一张单程到京都的特急券,一共3600日元,其中特急券1600日元,比单买要便宜很多,ICOCA里面是2000日元(日后就用来乘坐各种交通工具,其中含押金500)如果你本身有ICOCA就直接到售票机买特急券。进站时把特急券投入票口,它会从另一端吐出来,千万收好了,行驶过程中和出站时都会查票。下站台时有辆车停在那里我们就上去了,后来看见车门上的路线图没有京都,又拿着票去找驾驶员问,他说是下一趟,幸亏车还没有开,我们赶紧下车到站台继续等待,每趟列车会严格按照时刻表发车,因此按照票面上的发车时间耐心等待。因为订的套票为自由席(可以订指定席,不过好像没人订),只能坐4-6号车厢,大家都在车门位置依次排队。列车会准时到达和发车,车和票长这样,注意千万别上错啦。(我的票忘了拍全身照,出站的时候还被收了,所以在网上找了一张一样的,时间不对凑合看。)关于ICOCA+HARUKA套票的其它一切,都在JR西日本的网站有详细说明http://www.westjr.co.jp/global/sc/车内是这样的,基本都会有座位,行李可以放在车厢两端。75分钟后,列车准时到达京都站,下车后就近找了电梯,出来是个数码超市,工作人员在扶梯口收了车票就算出了站,出超市门正好位于京都站的西北角的大街,按照google给出的路线,向北沿西洞院通步行约2km到达酒店(本来是要坐公交的,但是看导航说时间差不多,就决定走着去)。窄窄的街巷两边的住宅保留着京都原有的风貌,到处可见盛开的绣球花。在京都入住酒店:Mitsui Garden Hotel Kyoto Shinmachi Bettei(三井花园饭店 京都新町别邸)604-8212 京都府, 京都, Nakagyo-ku Shinmachi dori, Rokkaku-cho 361, https://www.booking.com/hotel/jp/mitsui-garden-kyoto-shinmachi-bettei.zh-cn.html下午四点左右办好入住手续,放下行李稍作休整,轻装出发去伏见稻荷大社。步行向东,坐地铁乌丸线到京都站换乘JR奈良线(按指示牌走到了8-9站台,后来用手机上的导航终点的“稻荷”字样向列车员询问才知道是10站台)。出了车站就是景点,虽然已经下午5点左右了,但是游人依然不少。丰臣秀吉于1589年捐赠的大鸟居矗立在最醒目处,本殿台阶前左手边是御手洗,绕过去就是千本鸟居的起点,狐狸作为神明稻荷的使者,其雕像伴随着神殿和鸟居。临近山脚下的鸟居排布密密匝匝,人也是乌泱乌泱的,越往山上走鸟居越稀松,人也变少了,花儿静静开放,茂密的枝叶下是猫咪的栖息地。鸟居分岔口左侧被拦住,才拍到了这张没人的照片。沿着鸟居覆盖的小路可以走到山顶,但是大多数人并没有这个打算,走得差不多就沿着另一侧的小路往山下走,这时候服务设施都已经关门了,四周静悄悄的。出景点到了路口往右手边跨过铁路后走不远,找到这家大众点评口碑非常好的小店(店名叫翔龙),一人吃了一碗面(正好是夏至)。返程注意要过天桥到对面站台候车,古老的车站给人亲切的感觉。到京都站换车时导航有点反应不过来,索性出了车站来到广场看看京都塔夜景。睡觉前定好第二天的行程,计划是先去金阁寺,然后按顺时针方向均匀选择了一些其它景点,主要是被列为世界文化遗产的,因为我们的日本通建议去了金阁寺就没必要去银阁寺了,并且说伏见稻荷大社和金阁寺必去,其它可随意。出发前本想去岚山的,但这个季节没有红叶所以就放弃了。周四 晴 京都因为对周边环境不熟悉,所以早餐在酒店一层餐厅吃的,在餐厅门口先买单,餐食为西式加日式,品种还算不少,但是一人2450日元确实太贵了。金阁寺9点开门,我们8点半左右出发,先在酒店前台买了两张巴士一日券(500日元/张),在京都这一天全靠它了。如果酒店前台没有一日券,则可到各大地铁站和巴士枢纽站的自动售卡机购买,但一定要看清楚,不要买错。按照google导航到公交车站,因为日本的车行方向是靠左的,因此在确认方向之后,要选择前进方向的道路左侧车站上车,不然就会坐错方向。京都巴士站牌上一般都有线路和时刻表。京都的公交都是从后门上车,前门下车,车前方有滚动LED显示屏,有英文和汉字站名,都可以看得懂,报出下车站名后,就近按下车铃(随处都是)通知司机。一日券首次使用时(第一次下车时),将磁卡插入图中第4个黄绿色的口(颜色跟一日券一致),卡片会从前面出来,并在票的背面自动打印上使用日期。把票收好,当天接下来乘车时就不用插卡了,只要出示给司机看一下卡片背面日期即可,当然只限公交车,用一日券的这天,你可以把Google导航偏好设置为公交。金阁寺金阁寺(也叫鹿苑寺)是世界文化遗产,景点非常小,游人非常多,并且有很多的学生,我们开玩笑说这里是爱国主义教育基地。下鸭神社从金阁寺出来坐公交去下鸭神社,相比人头攒动的金阁寺,这里非常清静。鸡年守护神,右下角落款“鸭社”有一对新人在办日式婚礼,亲友们盛装在门楼下合影。按属相进行祈愿河合神社从下鸭神社大门楼后面沿着石子路朝高大的鸟居方向走,右手边有个小神社,叫河合神社,是专门针对女性的,求美貌啥的。金戒光明寺接着坐车去平安神宫方向,下车后就近先去了金戒光明寺,这里是个佛教寺院,建筑很具日本特色,色彩以黑白为主,非常庄严肃穆,因为日本人死亡是由寺院打理的,寺院所以周围布满墓碑,然并不影响人们到此游玩,一个年轻妈妈在寺院三门下陪她的宝宝玩耍。平安神宫接下来步行去平安神宫,这里完全是另一番景象,整个神社气势恢宏壮观,人气也比较旺,大门对着的神宫道上竖立着巨大的鸟居,神宫道两边是宽阔的绿地广场。这时候已经到了中午,我们决定去位于京都中部的锦市场,它每天营业时间是中午十一点至晚上五六点,每周三休市,所以这个时间去比较合适,顺便把午饭解决了,当然还是坐公交去啦。锦市场锦市场彩色顶棚下的小路两边布满小商铺,出售各种新鲜蔬菜水果和海鲜,各种油炸食品、烤制的海鲜供食客享用,虽然好吃的很多,我们只尝了尝烤大虾。在这里吃东西一定要在摊位前吃完,并且把垃圾扔到这家摊位的垃圾桶里再走,不然的话可能没有地方扔,日本的垃圾桶非常少,而且大部分只针对可回收垃圾。最后还是用大众点评找到一家位于市场的端头三条通路边的回转寿司店。清水寺吃饱了,继续坐巴士前往清水寺,因为周边聚集着二三年坂、祇园、八坂神社等景点,可以用人山人海形容,穿和服的大部分是中国小姑娘。清水寺人太多,主景仁王门大台阶上站满了人,只好照个顶子。对着清水寺的松原通两边布满商铺。一休庵是个餐馆沿三年坂向北走,途径石屏小路、高台寺……,最后到达八坂神社八坂神社从八坂神社这个门出来正对着四条通,走到马路对面左手边,坐公交三站到达酒店附近的四条西洞院站(其实很近,但是实在不想走了),回酒店之前,在“四条西洞院食堂”吃晚饭,真的是个食堂,进去后拿个托盘自己从柜台里拿装好盘的菜,主食有米饭和面条,吃完后要把餐盘送到食堂中间那个窗口,这里只收现金。周五 晴 京都-大阪晴明神社在京都住的地方离二条城很近,所以早饭后步行过去,到了二条城门口才8:15,可是景点8:45才开门,所以沿着路继续向北,早晨的太阳晒到身上就是滚烫的,路边遮阳棚下的小店铺还没开始营业,只有一对老夫妻在做着开门的准备。走了二十分钟到了晴明神社,工作人员还没有上班,静悄悄的院子里,桔梗花绽放着。神社的马路对面有个711,到里面买了点面包酸奶当早点,顺便给IC卡充了值。有一条小溪顺着道路的东边流过,溪水旁的树荫下有些小石凳供人们休息,坐在上面听潺潺流水,凉爽而惬意,大概是知道有人就会有吃的,一只鸽子飞到我们脚下讨要食物。最近大量《阴阳师》玩家“求出SSR”的祈愿……,受托我们也凑个热闹,工作人员是个小姑娘,听说我们要把绘马带走,马上拿了小包装袋,告诉我绘马背面可以写上任何愿望,然后挂在视线以上的地方。非常神奇的是,远在北京的女儿几乎在同时如愿地抽到了SSR。把在京都的交通总结了一下,仅供参考。京都二日路线示意图二条城沿路返回二条城,门票600日元,城门刚经过整修,似乎又是一个爱国教育基地—有很多学生。二条城是德川家康下令兴建,幕府将军在京都的行辕,下图中这个做工精美的门称“唐门”,里面的那建筑是“二之丸御殿”,为木结构,游客需要脱掉鞋子才能进入,入口两侧都有鞋架,当然你可以用袋子提着鞋。御殿外面的院子的园林设计风格眼熟。小小的元离宫二条城被大石块堆砌的城墙和护城河包围。城内的樱之园种有“樱花王者”称誉的八重樱,可惜过了季节。赶在12:00之前退了房,带着行李,步行到附近的乌丸站,乘阪急京都线到梅田站(7站)换乘御堂筋线(各停天王寺)1站到淀屋桥站,步行几分钟分钟就到了在大阪的酒店。酒店距离地铁四桥线肥后桥站(Higobashi Station)仅有1分钟步行路程(出了酒店门左转路边就有一个出入口)。在梅田站换车时顺便吃了个午饭。所以到考迪亚大阪酒店的时间刚好可以直接入住。https://www.booking.com/hotel/jp/hotel-cordia-osaka.zh-cn.htmlHotel Cordia Osaka(考迪亚大阪酒店)3星级酒店 550-0002 大阪府, 大阪, Nishi-ku Edobori 1-3-25,入住时间15:00 - 00:00 时,退房时间11:00时之前,日本酒店客房的窗户都不可打开,据我原来的导游说是怕有人轻生。大阪城时间还早,坐京阪本线去大阪城,下车步行的过程中遇到花朵们。没登天守阁,从底下就能看见阁楼顶子下的玻璃窗里站满了人。走过这个极乐桥,沿路出了公园的东门,是大阪商业园区,乘坐长崛鹤见绿地线地铁三站就到了心斋桥。大丸百货北楼13层的鳗鱼饭非常地道。提醒一下心斋桥大丸百货大楼退税在南楼四层,一般买化妆品5400元以上可以退税,买其它种类东西要问问销售,另外注意护照和信用卡一定要是一个人的,不然退不了,一起的几个人可以就用一个人的护照和卡购物,这样退税也简单一点,不论你是用卡还是现金消费,退税都是给现金,分账也方便,税点是10%(好像是2017年4月才调高的),退6.9%。下图是退税处,旁边有个伊藤园,渴了可以买点喝的。周六 多云 大阪 –姬路-神户-大阪姬路城朋友圈里在日本居住过的同事提到姬路,一时兴起决定要去看看,查看线路的时候发现与神户在同在大阪的西方向,而且去姬路的车在神户三宫也有停靠站,因此做了如下安排:先去姬路城,返回的时候游神户。线路选择了JR的东海道、山阳本线(直达且价格最低)。从我们的酒店出发向北,步行约二十分钟到达JR大阪站,从南侧的入口上扶梯到二层,继续坐扶梯到三层的JR中央出入口,在这里你可以给icoca充值,进站后经过询问列车员在5站台排队乘车。下图可以看出可以使用IC卡,到姬路的票价是1490日元。线路沿海岸线架设,乘车过程中你可以饱览沿途风景,还可以看到明石海峡大桥Akashi Kaikyo Bridge。选择前进方向的右手边出站,沿着车站的指示牌走,到了外面就能看见姬路城了。姬路城看上去和大阪城十分相似,但规模要大很多,门票是1000日元,内含登天守阁,售票员会询问是否加40元买个含好古园的套票。听说人很多需要排队,但是因为去的比较早,没有遇到排队的现象,登上天守阁可欣赏姬路城(也叫白鹭城)的全景和建筑特色。到广场可以拍个全景好古园从姬路城大门出来向右手方向走即可到达好古园,套票截止到次年3月底,这里非常清静,樱花季应该会是另一番景象。好古园借景造园,园内抬头即可远望天守阁,有多处分别命名的独立院落,精致且幽静,处处池塘锦鲤,更有长达1m以上的大鱼。这里果树花卉种类繁多,入口处有近期开花的植物说明。还可以动手盖个印章留念。在JR姬路站对面的购物中心逛了muji和药妆店,在姬路的路边第一次看到了流浪汉,手上的袋子里装满压扁的易拉罐。中饭在购物中心楼上餐厅吃的定食。饭后还是坐JR东海道、山阳本线(6站台)到达神户三宫站。生田神社先去了著名的生田神社Ikuta Shrine(据说求姻缘很灵),神社已被现代建筑团团包围。说实话日本的神社大同小异,逛几个代表性的就可以了。神社后院的生田之森有几棵参天大树还挺醒目的,走得有点累,在树下路椅坐了一会儿,被蚊子咬了好几个包。继续暴走,下一站神户塔Kobe Port Tower。路过美利坚公园大鱼雕塑。登塔俯瞰神户港Port of Kobe和马赛克摩天轮Mosaic Ferris Wheel。神户港塔美利坚公园神户港美利坚公园的草地上坐满年轻人字母雕塑前拍照的人们排起了长队晚饭必须是神户牛肉,从大众点评找了一家叫“神源”的烧烤店,转来转去就是找不到,徘徊时引起一个小姑娘的注意,用中文一字一顿问“去 哪 里”,然后把地址输入自己手机把我们带到了店门口,真心感受到日本人的热心,路上她说明年要到中国吉林学习中文,听说我们来自北京,问北京热不热,其实我们真心不想麻烦别人,可是说的话她却听不懂,到了店门口她要离开的时候我说“你太可爱了(听不懂),卡哇伊(鞠躬道谢)”。店里面的布置太像中国的风格了,吃饭的大部分也都是中国人。估计都是被大众点评忽悠来的。点了一份全牛,盘子上画着一头牛,分成17个部位,每个部位有两块肉,不含税25000,真心贵,不过肉的口感确实很好,自助烧烤,就着冰啤酒,这么一大盘肉被我俩都给吃光了,真大肚汉。酒足饭饱,轻车熟路,回到大阪的酒店才8点多,路上下起了雨,看预报说第二天还有雨,真庆幸将这趟长途的行程安排在了今天,否则也许不能成行,那岂不是遗憾。周日 雨 大阪-奈良往返早晨从酒店出发,还是先坐四桥线(各停住之江公园)到难波站(3站5分钟180元),然后换乘近铁奈良线到奈良站(准急15站45分钟,快速急行的车只停8站,票价都是540元),最后步行1.5km到达奈良公园。你可以选择快速急行的车,每十五分钟一趟,停靠的站比较少,但人比较多,一般的车要让急行车先行,赶时间的话也可以在途中的大站转乘快速急行的车,非常随意方便。奈良公园远远的路边开始出现梅花鹿和卖鹿饼的小摊了,游人们忙着买饼喂鹿,小鹿们则对手拿脆饼的人围追堵截,为了引起注意,它们还会用牙咬住人们的衣服或者背包轻轻撕扯,有头小鹿从一名游客手中抢得一张旅游地图,死死咬住不松嘴,还不停地咀嚼着,连工作人员拿它都没办法,还有一头鹿抢到一个塑料袋,幸亏有个猛男老外抓住它的角,才算抢了回来,有个小男孩刚买了饼还没来得及打开,就被小鹿打翻在地,满地的碎饼加上鹿粪,狼藉一片。春日大社春日大社是一座位于奈良公园内的神社。旧称春日神社。建于和铜二年(710年),下着雨,特殊祈祷还需要买票,就没进去。在外面转转,遇到一户办喜事的,盛夏季节,新娘身着里三层外三层的传统礼服,上台阶时需要打伞那位姑娘帮忙提着裙角,走近了没好意思照。东大寺东大寺门前人头攒动,小鹿也混杂其中,基本都是中国游客,恍惚到了国内的景点,很不局气的还需要买票,还是决定不进去了。既然奈良公园号称日本最大的公园,那就到处走走转转吧,园内据说有1200头梅花鹿,因此又有鹿园之称,确实到处可见鹿的身影,下次应该到了公园深处再买饼喂鹿,就不会出现刚才混乱的场面了。公园内的酒店都有供游人使用的卫生间,人们还可以在大堂稍事休息,虽然游人很多,但没有拥挤和排队的现象。酒店外草坪上也是鹿的栖息地,它们优哉游哉地吃着青草,不受任何干扰。树上的大蜗牛走到哪儿吃到哪儿,到了日本还是要吃寿司。黑门市场因为要买卷发棒,在返回大阪的路上从日本桥站下了车,误打误撞进了黑门市场,发现这里的美食品种似乎比锦市场还要丰富。去了之后才知道,日本桥电器街实际不是我理解的意义上的那样,这里大部分的店铺经营的内容基本都是跟游戏及动漫有关的商品,生活电器并不是很多,很多店铺都已经关门了,看上去不是太景气,走遍了街道两边的商铺总算是在一家比较大的店里买到了女儿指定的卷发棒,比网上代购肯定便宜一些,但是要满一定的金额才可以免税,尴尬的是往往你买的东西刚好差一点点,而且商品是分类的(比如药妆类就不能跟电器计算在一起),最终凑了一个数字体温计。蟹道乐国内发来了新的化妆品需求,再次来到心斋桥,大丸百货买货退税很顺利,接下来就是吃了,虽然是周日下午饭点,蟹道乐也不用预定,要了一份服务员大姐推荐的fresh定食(6000多日元,没有被要求每人必须点一份),坐在靠窗的位置,看着川流不息的人群,品尝美味。米饭是现场蒸的,熟了以后,服务员把蟹肉倒在上面说“mix”,并做搅拌的动作。一份套餐也没有多少东西,如果饿的时候来吃肯定吃不饱。来之前其实也看了网上的评价,心想来都来了就感受一下吧。本来想去梅田蓝天大厦Umeda Sky Building看夜景的,天气不好就免了,回酒店把买的东西打包装箱,睡觉。周一 晴 大阪-星际之门关西机场酒店因为订的是一早的飞机,怕赶不上所以提前一天要从大阪到位于机场附近的酒店。10点钟退了房,还是在肥后桥坐四桥线到难波站(180日元),没有发现有直梯通地面,提着箱子进出换乘真的很累,南海本线空港急行到临空城りんくうタウン站(760日元),除了特急列车,其它都是自助买票,在每个车站购票机上面都会挂着各条线路的大图,图上都会标注到各站的钱数,先投币然后输入钱数(不像国内是选择车站)、选择人数,投入的钱数要不少于票的总价(多了会找零),票面上即打印出临空城字样,进站之后拿着票跟列车员确认,他翻开手中的一大卷运营图,认真地看了看,指着6站台说“number six”,这时6站台的车已启动出发,只好等下一班,不一会我们身后就排起了长队,这趟列车是专门通往关西空港的,而临空城是空港前一站,因为人挺多的,老弱病残专座也被坐上了,南海电铁的车看上去比较古老,车上没有LED显示屏,就靠车长用日文广播报站,听不懂,全靠google确定位置。出乎想象的是,大部分推着箱子的人都在临空城下了车,出3号口直通星际之门关西机场酒店2层,我们坐电梯到一层办理入住手续,。https://www.booking.com/hotel/jp/star-gate-kansai-airport.zh-cn.htmlStar Gate Hotel Kansai Airport(星际之门关西机场酒店)4星级 598-8511 大阪府, 泉佐野, Rinkuoraikita 1, 日本办理入住时,一定要预定第二天的机场接送巴士(服务人员会询问是否需要),确定时间后,你会拿到一张写着发车时间的乘车券。往返关西国际机场(Kansai International Airport)的免费班车/发车时间。- 从机场出发:17:55,18:55,19:55,20:55,21:25,21:55,22:25和22:55。 从酒店出发:05:20,05:50,06:30,07:00,07:30,08:00,08:30,09:00,10:00。只有05:20和05:50的班车停靠在2号航站楼。虽然14:00才可以进入酒店房间,但酒店提供24小时行李免费寄存,先办了入住手续,拿了写着号码的椭圆形行李牌,到临空奥特莱斯购物中心逛逛,车上遇到的那些推箱子的人大部分都是来这里购物的。从酒店二层经过天桥直通购物中心,非常方便。一通买买买之后,在购物中心的大起水产吃了最爱的回转寿司,回到酒店也到了可以入住的时间,到房间放下战利品,稍事休息,继续投入购物大战,电梯上遇到一家人,抱着宝宝推着空箱子去购物,可想而知将是一场大买特买。在GAP店旁是服务中心,到哪用护照领个优惠券,拿张卖场地图就可以随心所欲地购物了,在这里买日本本土的品牌价格还是很划算的。逛累了坐下来看看大海,远眺一下关西机场和跨海大桥,也是很惬意的。在二楼美食街吃了拉面之后结束了购物,回酒店打包休息。窗外夜色迷人。周二,晴 大阪关西-北京乘坐机场接送巴士就在酒店一层大堂门外,司机在发车前几分钟到达,把乘车券给司机后你就可以上车了,行李由司机负责装车,有一个旅行团跟我们同一趟车,到了发车时间,司机广播准备出发了,领队发现人没到齐,司机并没有像我想象的那样按时出发,而是下车等待,直到那对老夫妻慌慌张张赶来才发车,行车的时间大约是十几分钟,还好在飞机起飞两小时前到达了机场。关西机场网站:http://www.kansai-airport.or.jp/cn/route/intdep/index.html关西机场国际出发流程:按图中1-4顺序前往4楼的国际航线出发大厅,在您将搭乘的航班的所属航空公司柜台前进行登录,国航的柜台前排起了长队,幸亏又开了几个柜台,所以我们很快办完登机手续。 在出境检查(南北各一个,应该都可以,但是只有一边排着队,就跟着排)柜台,出示护照、机票后,办理出国安全检查手续。关于外籍旅客(只限需要再入国的人),需要持有出境卡。(请取下护照的薄膜套,出示护照),经过海关工作人员时,把钉在护照上的退税单子叠整齐放在他面前的纸箱里。在机场咖啡厅简单吃了点东西后,搭乘红色Wing shuttle(AGT),前往登机门。预定使用的登机门将在当日决定。到达机场后,向航空/旅行公司职员或是根据航班揭示板进行确认。你可以把剩下的零钱花在机场免税店,买些伴手礼,跟在外面买的价钱一样还直接免税,不像其它地方还要凑够5400元。周二返回北京的国航早班飞机(9:00起飞)人非常少,飞行时间2小时40分钟很快就过去了,北京时间上午10:40准时落地,回到温暖的家。ICOCA本次行程所有交通(除HARUKA)均可以使用ICOCA,建议一定要预约一个,而预定ICOCA&HARUKA套票既解决了从关西机场到京都大阪等城际之间的快速交通,同时又给旅游过程中的乘车带来便利。预约网址http://www.westjr.co.jp/global/sc/ticket/icoca-haruka/很快就会收到回复的邮件,收到邮件需要打印并携带,到机场后到JR柜台办理时提交。ICOCA可使用的范围(可覆盖以上的行程)推荐阅读“小气少年的部落格”的攻略, 下表是根据文章的内容进行归纳总结的,事实证明,只要选择正确,完全可以做到节省开支。最后祝大家旅途快乐!
2302 个浏览
 ·  23:09
本游记的适用人群:1. 初次去日本;2. 完全不会日语,只会一些简单的英语;3. 纯旅游,对购物不感兴趣;4. 乘坐公共交通工具,在当地小餐馆吃饭,体验当地人的生活。为了方便大家尽快找到需要的内容,下面抛弃传统游记按时间叙事的模式,改为按旅行要素展开为四个章节:行前准备、交通、食宿、景点。一、行前准备1. 签证(至少提前半个月准备):日本单次签证从提交使领馆到出签需要7个工作日左右,加上资料准备和旅行社处理的时间至少需要提前半个月开始准备,具体方法网络上很多,这里就不赘述了,可参考 https://www.zhihu.com/question/ 。2. 机票(建议提前一到两周订购):和订国内机票流程一样,可以通过订票网站订购,也可到航空公司官网订购。我这次从香港到东京坐的是捷星航空,从大阪到香港是香港快运,价格1000出头,都属廉价航空。机票订购后记得将行程单打印出来带上,以备查验。3. 住宿(建议提前半个月到一个月预订):我是8月中旬出行,去日本的游客比较多,比较热门的住宿和餐馆都需要提前预订。比如这个旅馆 http://hotels.ctrip.com/international/2195105.html 属于日式民宿,提前一个月预订时就发现很多天已经被预订了。住宿预订后也最好把预订信息(入住酒店的名称、地址和联系方式)打印出来带上,入境日本时很可能会核对,至少入境当晚的住宿信息是必须的(入境卡上需要填写)。4. 网络通讯:我是联通的手机号,日本漫游通话是每分钟三块钱左右,上网是1MB一块钱,可以办理上网套餐,不过不建议办理,因为国内手机号在外漫游仍然使用的是国内网络,会导致一些 APP (如 Google Maps )无法使用。推荐办一张日本电话卡或者租用漫游 WIFI,这些网上都可以直接买到。5. 现金:很多商铺都支持刷卡,不过对于小额花费还是以现金为主。比如自助售货机、地铁售票、餐馆,很多地方只能用现金。现金可以在日本当地兑换,也可以在国内银行兑换。相对来说国内银行汇率更优惠。6. 其他的一些辅助工具:手机推荐安装以下 APP :Google Maps -- 乘坐日本交通必备,可以查询几乎所有路上交通路线及乘坐点(地铁、公交、大巴、新干线)。Google 翻译 -- 查看日文提示信息,辅助与本地人交流,便利店的东西或者旅馆里的提示信息很多只有日文,另外如果需要跟日本人进行一些复杂的交流只能通过日语,日本人大多英语也不好。另外建议随身携带纸笔,把要去的目的地中英文都记录下(最好记录英文,因为英文发音和日语是一致的),以备不时之需。二、交通1. 深圳 -& 香港去香港搭乘飞机可以直接使用护照通过口岸,我这次是从深圳湾口岸搭乘跨境商务车过关的,到达深圳湾口岸直接在巴士售票处即可买到票,票价150人民币。司机会提前发一张入境香港的卡片,填好后连同护照一起在过关时给边检人员检查即可。车程大约一个半小时,直接到达香港国际机场1号航站楼。去2号航站楼也很方便,走路几分钟即可来回。2. 香港 -& 东京和乘坐国内航班一样,到达航站楼后先去值机柜台取登机牌,只不过这里是通过护照领取。我在柜台取登机牌时还需要检查回程的机票行程单,所以最好提前准备好机票行程单。得到登机牌后经过安检,出境护照检查,找到登机口后就可以准备登机了。我出发那天机场人不算多,从安检到登机口估计只花了半个小时左右。我这次乘坐的是捷星日本航空的飞机,乘务员只会日语和英语,不过相比到东京遇到的当地人乘务员的英语还算很流利的啦。由于是廉价航空,飞机上饮食和水都是需要付费的,我并没有看到很多人购买,大概是因为航程短吧(香港到东京只需要4个小时左右)。飞机起飞后便会发放入境卡和申报单两张卡片,入境卡是外国人入境都需要填写的,申报单是用于申报一些特殊物品的,两张卡片都可填一下,如果填错了也没关系,入境时还可以重新领取填写。这班航空是降落在成田机场第3航站楼,东京共有两个机场,另外一个叫羽田机场,羽田机场离市区近,不过航班较少。到达航站楼后首先是入境检查,需要护照和在飞机上填的入境卡,我到的时候有人提前核对入境卡,如果有问题可以在旁边重新填写。入境时需要按指纹,脱帽,摘眼镜照相,完成之后是安检,把行李、护照、申报单给对方就行,我行李少,都没打开看下就通过了,看到旁边有些行李多的是需要开箱检查的,不过遵从安检员指令应该就没事。安检结束后便成功入境啦。成田机场离市区还有几十公里的距离,大概有三种交通工具可以进入市区:Skyliner、Sky Access 和其他列车,价格由高到低,速度由快到慢。我选择的是折中方案,乘坐 Access ,到达市区大概要1个小时左右,票价差不多1000日元,而且 Access 可以直接刷西瓜卡(日本的公交一卡通),不需要再额外买票很方便。乘坐 Access 需要到第2航站楼,根据路标指引行走即可,大概要花十来分钟,西瓜卡可以到 JR 检票口附近的自助售卡机上购买, JR 检票口就在 Access 检票口旁边,如果找不到也可以问检票口附近的协助人员。售卡机如图所示。3. 东京市内换乘和北上广一样,市内交通基本都可以靠地铁解决,不太一致的是日本地铁运营公司众多,所以不同线路之间的换乘相对麻烦一些,不过路面指示都很完善,只要多看路标就没多大问题,个人感受其站台的复杂度也就和北京的地铁差不多。我大概总结了以下几点需要特别注意的地方:1. 出发之前记下目的地的名字,乘坐的线路名称及方向,特别要注意它的假名和英文,比如海鸥线的路牌就只有假名和英文,如果按汉字去找的话就会大费周折。2. 使用西瓜卡时需注意入站后是不能在相同的车站刷卡出站的,如果发现进错了车站需要向检票口旁的工作人员求助,让他帮你消除入站记录。3. 有些特别的车次是需要单独买票的,一般这些车次都会有“有料”的特殊提示,如果要乘坐这些列车需要提前在检票口旁的售票机上买票,每条线上“有料”车和普通车一般都是存在的,正常情况下坐普通的就可以。4. 售票机一般支持日文和英文界面,大多数情况下推荐使用日文界面,因为英文界面的站名更不好识别。5. 地铁站旁几乎都有自助的包裹存放柜,一般几百日元存放一次,旅途中使用很方便。6. 如果使用周游券需要特别注意所要乘坐的车次类别,JR 券不能坐 Metro 地铁,Metro 地铁通票也不能坐 JR 。4. 东京 -& 富士山东京到富士山河口湖大致有三种途径:普通电车(就和坐地铁一样)、大巴和新干线。乘坐大巴是最普遍的一种方式,在新宿、涩谷都可以乘坐前往河口湖的大巴,票价1800日元左右,一般半个到一个小时一班。如果不是节假日可以到车站再买票,只要告诉售票员出发时间、目的地、票数就可以了,}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巴黎上车台北到站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