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自我的世界为你留住春天住着一群

听寂寞在唱歌:孤独的鲸⑴在北太平洋,有这样一个声音独自存在了二十余个寒暑。声音的基本频率是50-52赫兹,类似男低音的最低声部,或略高于大号的最低音。以52赫兹为主的声音一直在重复:3-10秒的声音重复几次为一组,每一组又多次重复,构成歌声的系列。歌声从不会重叠,而且只有唯一来源。有时一天之中歌声的时间累积起来会超过22个小时。⑵这样的歌声自1989年被发现起,每年都会被美国海军的声纳系统探测到。在追踪它12年之后,人们可以确切地知道声音的主人平均每天旅行47千米,却无法知道它旅行的目的:在北太平洋里,它的行踪或东西,或南北,或毫无头绪,但它从不留恋某处,从不长期驻足。没有人看见过歌声的主人,人们只能把它叫做“52赫兹”。科学家们认为它是一头鲸,因为这样低沉、重复的声音与人类了解的鲸歌的规律相同。⑶“52赫兹”唱的是什么歌呢?全世界不同海域的蓝鲸,都有属于自己群体的独特歌声,人们可以根据这些独特的歌声来辨别不同的鲸群。它也许有着复杂的社交作用,是基本的通讯手段。比如在蓝鲸中,“快游”大概是几声短啸加上一声长吟的重复,而“去吃东西”则是不同的唱法。要想融入鲸群,唱歌不走调是一个最基本的要求。可是,20年来,“52赫兹”的歌声竟完全不在调上:它不属于人类已经记录过的任何一群鲸。“52赫兹”是孤独的,没有来自一个同伴的回应。“52赫兹”这些年来到底是经日不休地诉说着孤独的悲哀,还是一路高歌为自己鼓劲助威,谁也不知道。从发现“52赫兹”至今,20多年过去,“52赫兹”也老了,它的频率渐渐降低,现在只有50赫兹左右。它到底是谁?谁也不知道。我们唯一能确定的就是这个声音会在将来某一天彻底消失,那时如果我们还没有找到答案,就再没可能知道答案了。⑷鲸歌逐渐低沉,还发生在很多其它的鲸群里。对全球7个海域的蓝鲸的10种歌声长达50年的记录显示,所有海域的蓝鲸歌声的频率都在降低。没有人知道蓝鲸们降低歌声频率的确切原因,也许是全球变暖的影响——由于中上层海水水温升高,水中声音传播的速度提高了0.3米/秒。另外,由于一些海域的噪声污染,蓝鲸不得不提高歌声的音量,才能达到原有通讯效果。所幸,我们暂时不用担心这些沉重的鲸歌,会在某天像“52赫兹”的声音那样消失。捕鲸已经在大多数地方被禁止,这些巨大的生物被保护了起来。⑸如果我们善待这颗星球,蓝色的海洋里,就会一直有鲸歌相伴,就总会有人被它们吸引,希望去听懂它们。但愿某一天我们真能听懂鲸歌,不被自身物种的言语局限,我们在这颗星球上,才不孤独。【小题1】“52赫兹”是孤独的吗?为什么?(3分)【小题2】从说明方法的角度分析第⑶段中画线句子的作用。(3分)【小题3】下列说法,符合文意的一项是(3分)A.“52赫兹”每天唱歌的时间累积起来会超过22个小时。B.全世界不同海域的蓝鲸,都有属于自己群体的独特歌声。它肯定有着复杂的社交作用,是基本的通讯手段。C.“52赫兹”很容易被声纳系统长期追踪,相比之下,其他的鲸群通常作为一个群体来进行追踪。D.对全球7个海域的蓝鲸的10种歌声长达50年的记录显示,所有海域的蓝鲸歌声都在慢慢消失。【小题4】请根据文意并结合下列链接材料,说说你由“52赫兹”及相关信息而生发的认识和感悟。(3分)材料一:由于航运业产生的大量海洋噪声,且人类大量地向海洋中倾倒垃圾,大约有10万种化学药品也通过污水的排放和空气到达海洋里,难以分解的有机氯化物增加了海洋有机物含量,海洋污染越来越严重,并且带来了严重的后果。材料二:日本有400余年商业捕鲸的历史,是目前世界上最大的捕鲸、食鲸国。对鲸鱼的屠杀,从每年的9月份一直持续到次年3月。由于人类的捕杀,目前全世界13种鲸鱼中已有至少5种濒临灭绝。 - 跟谁学
在线咨询您好,告诉我您想学什么,15分钟为您匹配优质老师哦马上咨询
搜索你想学的科目、老师试试搜索吉安
在线咨询您好,告诉我您想学什么,15分钟为您匹配优质老师哦马上咨询& > && >&& >&听寂寞在唱歌:孤独的鲸⑴在北太平洋,有这样一个声音独自存在了二十余个寒暑。声音的基本频率是50-52赫兹,类似男低音的最低声部,或略高于大号的最低音。以52赫兹为主的声音一直在重复:3-10秒的声音重复几次为一组,每一组又多次重复,构成歌声的系列。歌声从不会重叠,而且只有唯一来源。有时一天之中歌声的时间累积起来会超过22个小时。⑵这样的歌声自1989年被发现起,每年都会被美国海军的声纳系统探测到。在追踪它12年之后,人们可以确切地知道声音的主人平均每天旅行47千米,却无法知道它旅行的目的:在北太平洋里,它的行踪或东西,或南北,或毫无头绪,但它从不留恋某处,从不长期驻足。没有人看见过歌声的主人,人们只能把它叫做“52赫兹”。科学家们认为它是一头鲸,因为这样低沉、重复的声音与人类了解的鲸歌的规律相同。⑶“52赫兹”唱的是什么歌呢?全世界不同海域的蓝鲸,都有属于自己群体的独特歌声,人们可以根据这些独特的歌声来辨别不同的鲸群。它也许有着复杂的社交作用,是基本的通讯手段。比如在蓝鲸中,“快游”大概是几声短啸加上一声长吟的重复,而“去吃东西”则是不同的唱法。要想融入鲸群,唱歌不走调是一个最基本的要求。可是,20年来,“52赫兹”的歌声竟完全不在调上:它不属于人类已经记录过的任何一群鲸。“52赫兹”是孤独的,没有来自一个同伴的回应。“52赫兹”这些年来到底是经日不休地诉说着孤独的悲哀,还是一路高歌为自己鼓劲助威,谁也不知道。从发现“52赫兹”至今,20多年过去,“52赫兹”也老了,它的频率渐渐降低,现在只有50赫兹左右。它到底是谁?谁也不知道。我们唯一能确定的就是这个声音会在将来某一天彻底消失,那时如果我们还没有找到答案,就再没可能知道答案了。⑷鲸歌逐渐低沉,还发生在很多其它的鲸群里。对全球7个海域的蓝鲸的10种歌声长达50年的记录显示,所有海域的蓝鲸歌声的频率都在降低。没有人知道蓝鲸们降低歌声频率的确切原因,也许是全球变暖的影响——由于中上层海水水温升高,水中声音传播的速度提高了0.3米/秒。另外,由于一些海域的噪声污染,蓝鲸不得不提高歌声的音量,才能达到原有通讯效果。所幸,我们暂时不用担心这些沉重的鲸歌,会在某天像“52赫兹”的声音那样消失。捕鲸已经在大多数地方被禁止,这些巨大的生物被保护了起来。⑸如果我们善待这颗星球,蓝色的海洋里,就会一直有鲸歌相伴,就总会有人被它们吸引,希望去听懂它们。但愿某一天我们真能听懂鲸歌,不被自身物种的言语局限,我们在这颗星球上,才不孤独。【小题1】“52赫兹”是孤独的吗?为什么?(3分)【小题2】从说明方法的角度分析第⑶段中画线句子的作用。(3分)【小题3】下列说法,符合文意的一项是(3分)A.“52赫兹”每天唱歌的时间累积起来会超过22个小时。B.全世界不同海域的蓝鲸,都有属于自己群体的独特歌声。它肯定有着复杂的社交作用,是基本的通讯手段。C.“52赫兹”很容易被声纳系统长期追踪,相比之下,其他的鲸群通常作为一个群体来进行追踪。D.对全球7个海域的蓝鲸的10种歌声长达50年的记录显示,所有海域的蓝鲸歌声都在慢慢消失。【小题4】请根据文意并结合下列链接材料,说说你由“52赫兹”及相关信息而生发的认识和感悟。(3分)材料一:由于航运业产生的大量海洋噪声,且人类大量地向海洋中倾倒垃圾,大约有10万种化学药品也通过污水的排放和空气到达海洋里,难以分解的有机氯化物增加了海洋有机物含量,海洋污染越来越严重,并且带来了严重的后果。材料二:日本有400余年商业捕鲸的历史,是目前世界上最大的捕鲸、食鲸国。对鲸鱼的屠杀,从每年的9月份一直持续到次年3月。由于人类的捕杀,目前全世界13种鲸鱼中已有至少5种濒临灭绝。听寂寞在唱歌:孤独的鲸⑴在北太平洋,有这样一个声音独自存在了二十余个寒暑。声音的基本频率是50-52赫兹,类似男低音的最低声部,或略高于大号的最低音。以52赫兹为主的声音一直在重复:3-10秒的声音重复几次为一组,每一组又多次重复,构成歌声的系列。歌声从不会重叠,而且只有唯一来源。有时一天之中歌声的时间累积起来会超过22个小时。⑵这样的歌声自1989年被发现起,每年都会被美国海军的声纳系统探测到。在追踪它12年之后,人们可以确切地知道声音的主人平均每天旅行47千米,却无法知道它旅行的目的:在北太平洋里,它的行踪或东西,或南北,或毫无头绪,但它从不留恋某处,从不长期驻足。没有人看见过歌声的主人,人们只能把它叫做“52赫兹”。科学家们认为它是一头鲸,因为这样低沉、重复的声音与人类了解的鲸歌的规律相同。⑶“52赫兹”唱的是什么歌呢?全世界不同海域的蓝鲸,都有属于自己群体的独特歌声,人们可以根据这些独特的歌声来辨别不同的鲸群。它也许有着复杂的社交作用,是基本的通讯手段。比如在蓝鲸中,“快游”大概是几声短啸加上一声长吟的重复,而“去吃东西”则是不同的唱法。要想融入鲸群,唱歌不走调是一个最基本的要求。可是,20年来,“52赫兹”的歌声竟完全不在调上:它不属于人类已经记录过的任何一群鲸。“52赫兹”是孤独的,没有来自一个同伴的回应。“52赫兹”这些年来到底是经日不休地诉说着孤独的悲哀,还是一路高歌为自己鼓劲助威,谁也不知道。从发现“52赫兹”至今,20多年过去,“52赫兹”也老了,它的频率渐渐降低,现在只有50赫兹左右。它到底是谁?谁也不知道。我们唯一能确定的就是这个声音会在将来某一天彻底消失,那时如果我们还没有找到答案,就再没可能知道答案了。⑷鲸歌逐渐低沉,还发生在很多其它的鲸群里。对全球7个海域的蓝鲸的10种歌声长达50年的记录显示,所有海域的蓝鲸歌声的频率都在降低。没有人知道蓝鲸们降低歌声频率的确切原因,也许是全球变暖的影响——由于中上层海水水温升高,水中声音传播的速度提高了0.3米/秒。另外,由于一些海域的噪声污染,蓝鲸不得不提高歌声的音量,才能达到原有通讯效果。所幸,我们暂时不用担心这些沉重的鲸歌,会在某天像“52赫兹”的声音那样消失。捕鲸已经在大多数地方被禁止,这些巨大的生物被保护了起来。⑸如果我们善待这颗星球,蓝色的海洋里,就会一直有鲸歌相伴,就总会有人被它们吸引,希望去听懂它们。但愿某一天我们真能听懂鲸歌,不被自身物种的言语局限,我们在这颗星球上,才不孤独。【小题1】“52赫兹”是孤独的吗?为什么?(3分)【小题2】从说明方法的角度分析第⑶段中画线句子的作用。(3分)【小题3】下列说法,符合文意的一项是(3分)A.“52赫兹”每天唱歌的时间累积起来会超过22个小时。B.全世界不同海域的蓝鲸,都有属于自己群体的独特歌声。它肯定有着复杂的社交作用,是基本的通讯手段。C.“52赫兹”很容易被声纳系统长期追踪,相比之下,其他的鲸群通常作为一个群体来进行追踪。D.对全球7个海域的蓝鲸的10种歌声长达50年的记录显示,所有海域的蓝鲸歌声都在慢慢消失。【小题4】请根据文意并结合下列链接材料,说说你由“52赫兹”及相关信息而生发的认识和感悟。(3分)材料一:由于航运业产生的大量海洋噪声,且人类大量地向海洋中倾倒垃圾,大约有10万种化学药品也通过污水的排放和空气到达海洋里,难以分解的有机氯化物增加了海洋有机物含量,海洋污染越来越严重,并且带来了严重的后果。材料二:日本有400余年商业捕鲸的历史,是目前世界上最大的捕鲸、食鲸国。对鲸鱼的屠杀,从每年的9月份一直持续到次年3月。由于人类的捕杀,目前全世界13种鲸鱼中已有至少5种濒临灭绝。科目: 初中语文难易度:最佳答案【小题1】是的。“52赫兹”的声音独自存在了二十余个寒暑,从不会重叠,而且只有唯一来源;它没有来自一个同伴的回应;它不属于人类已经记录过的任何一群鲸,“52赫兹”的行踪与任何已知鲸群的运动规律都没有显著联系。(3 分,判断1分,分析2分)【小题2】运用举例子的说明方法(1分),运用通俗易懂又有代表性的例子来说明,使说明对象更清晰。(2分) 【小题3】C (3分) 【小题4】示例:海洋污染越来越严重,且存在大量的捕食活动,鲸鱼濒临灭绝。我们应保护、善待鲸鱼,能一直有鲸歌相伴。(3分,联系材料2分,结合文本1分)解析【小题1】试题分析:找到与问题有关的文字段即第一段和第三段,从中抓住关键信息“独自存在了二十余个寒暑”“唯一来源”“ 它不属于人类已经记录过的任何一群鲸。“52赫兹”是孤独的,没有来自一个同伴的回应”即可解答。考点: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C。【小题2】试题分析:首先要了解“说明方法”有哪些,再抓住句中“比如”“而”来理解分析,即有两种说明方法:举例说明,比较说明。“作用”即要回答说明方法是怎么突出事物某一特征或问题的。考点:分析常见的说明方法及其作用。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C。【小题3】试题分析:抓住各句主要意思,找文中找到与之关联的内容仔细比较,有错即排除。第一段说“有时一天”,不是“每天”,A错;第三段说“它也许有着复杂的社交作用”,而不是“肯定有”,B错;第四段说“所有海域的蓝鲸歌声的频率都在降低”,而不是“慢慢消失”,D错。考点: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C。【小题4】试题分析:抓住材料中“海洋噪声”“倾倒垃圾”“屠杀”等重要文字信息,从“海洋环境的严重污染”“保护海洋生态环境”“保护海洋动物”这个方面谈感想。考点:对作品进行个性化阅读和有创意的解读。能力层级为探究F。知识点: 初中语文综合库,现代文阅读,说明类文本阅读相关试题大家都在看推荐文章热门知识点
关注我们官方微信关于跟谁学服务支持帮助中心分明不是一个世界的何必自讨没趣,这句话说自己还是他人_百度知道
分明不是一个世界的何必自讨没趣,这句话说自己还是他人
我有更好的答案
分明不是一个世界的何必自讨没趣,这句话说的是自己。
其他类似问题
为您推荐:
自讨没趣的相关知识
等待您来回答
下载知道APP
随时随地咨询
出门在外也不愁这是个机器人猖狂的时代,请输一下验证码,证明咱是正常人~请在这里输入关键词:
科目:高中语文
阅读下面的两篇文章,回答问题。
  石奢者,楚昭王相也。坚直廉政,无所阿避。行县,道有杀人者,相追之,乃其父也。纵其父而还自系焉。使人言之王曰:“杀人者,臣之父也。夫以父立政,不孝也;废法纵罪,非忠也;臣罪当死。”王曰:“追而不及,不当伏罪,子其治事矣。”石奢曰:“不私其父,非孝子也,不奉主法,非忠臣也。王赦其罪,上惠也;伏诛而死,臣职也。”遂不受令,自刎而死。
  李离者,晋文公之理(法官)也。过听杀人,自拘当死。文公曰;“官有贵贱,罚有轻重。下吏有过,非子之罪也。”李离曰:“臣居官为长,不与吏让位;受禄为多,不与下分利。今过听杀人,傅其罪下吏,非所闻也。”辞不受令。文公曰:“子则自以为有罪,寡人亦有罪耶?”李离曰:“理有法,失刑则刑,失死则死。公以臣能听微决疑,故使为理。今过听杀人,罪当死。”遂不受令,伏剑而死。
(选自《史记·循吏列传》)
(1)下列句子中,加粗的词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无所阿避。避:避免。
B.不私其父。私:偏袒。
C.自拘当死。当:判罪。
D.傅其罪下吏。傅:附,归给。
(2)下列各句句式不同的一项是
A.石奢者,楚昭王相也。
B.杀人者,臣之父也。
C.故使为理。
D.不私其父,非孝子也。
(3)判断下列概括的对错,正确的用“T”,错误的用“F”。
①石奢之父杀了人,被石奢追到。石奢放了父亲,然后判自已死罪。拒绝楚王赦令,自刎而死。
②李离因下吏错听案情,误杀犯人,把自己囚禁起来自判死罪,不委过下吏,不接受晋文公对自己的开脱,自杀而死。
(4)石奢、李离两个人的共同点是什么?你怎样看待他们的这些特点?
科目:高中语文
来源:新教材新学案 配合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 语文②必修(人教版) 人教版
阅读下面的两篇文章,回答问题。
  石奢者,楚昭王相也。坚直廉政,无所阿避。行县,道有杀人者,相追之,乃其父也。纵其父而还自系焉。使人言之王曰:“杀人者,臣之父也。夫以父立政,不孝也;废法纵罪,非忠也;臣罪当死。”王曰:“追而不及,不当伏罪,子其治事矣。”石奢曰:“不私其父,非孝子也,不奉主法,非忠臣也。王赦其罪,上惠也;伏诛而死,臣职也。”遂不受令,自刎而死。
  李离者,晋文公之理(法官)也。过听杀人,自拘当死。文公曰:“官有贵贱,罚有轻重。下吏有过,非子之罪也。”李离曰:“臣居官为长,不与吏让位;受禄为多,不与下分利。今过听杀人,傅其罪下吏,非所闻也。”辞不受令。文公曰:“子则自以为有罪,寡人亦有罪耶?”李离曰:“理有法,失刑则刑,失死则死。公以臣能听微决疑,故使为理。今过听杀人,罪当死。”遂不受令,伏剑而死。
(选自《史记·循吏列传》)
下列句子中,加粗的词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无所阿避。  避:避免。
不私其父。  私:偏袒。
自拘当死。  当:判罪。
傅其罪下吏。 傅:附,归给。
下列各句句式不同的一项是
石奢者,楚昭王相也。
杀人者,臣之父也。
故使为理。
不私其父,非孝子也。
判断下列概括的对错。
①石奢之父杀了人,被石奢追到。石奢放了父亲,然后判自己死罪。拒绝楚王赦令,自刎而死。(  )
②李离因下吏错听案情,误杀犯人,把自己囚禁起来自判死罪,不委过下吏,不接受晋文公对自己的开脱,自杀而死。(  )
石奢、李离两个人的共同点是什么?你怎样看待他们的这些特点?
科目:高中语文
来源:安徽省省城名校2012届高三第二次联考语文试题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题。
  皇甫嵩,字义真,安定朝那人。父节,雁门太守。嵩少有文武志介,好《诗》、《书》,习弓马。初举孝廉、茂才。太尉陈蕃、大将军窦武连辟,并不到。灵帝公车征为议郎,迁北地太守。
  初,钜鹿张角自称“大贤良师”,奉事黄老道,畜养弟子,跪拜首过。符水咒说以疗病,病者颇愈,百姓信向之。角未及作乱,其弟子济南唐周上书告之,于是车裂元义于洛阳。角等知事已露,晨夜驰敕诸方,一时俱起。皆着黄巾为标帜,时人谓之“黄巾”,亦名“蛾贼”。杀人以祠天。角称“天公将军”,角弟宝称“地公将军”,宝弟梁称“人公将军”。所在燔烧官府,劫略聚邑,州郡失据,长吏多逃亡。旬日之闲,天下响应,京师震动。
  帝发天下精兵,博选将帅,以嵩为左中郎将,持节,与右中郎将朱俊各统一军,共讨颍川黄巾。俊前与贼波才战,战败,嵩因进保长社。波才引大众围城,嵩兵少,军中皆恐,乃召军吏谓曰:“兵有奇变,不在众寡。今贼依草结营,易为风火。若因夜纵烧,必大惊乱。吾出兵击之,四面俱合,田单之功可成也。”其夕遂大风,嵩乃约敕军士皆束苣乘城,使锐士间出围外,纵火大呼,城上举燎应之,嵩因鼓而奔其陈,贼惊乱奔走。
  嵩与角弟梁战于广宗。梁众精勇,嵩不能克。明日,乃闭营休士,以观其变。知贼意稍懈,乃潜夜勒兵,鸡鸣驰赴其阵,战至晡时,大破之,斩梁,获首三万级,赴河死者五万许人,焚烧车重三万余两,悉虏其妇子,系获甚众。角先已病死,乃剖棺戮尸,传首京师。
  嵩温恤士卒,甚得众情,每军行顿止,须营幔修立,然后就舍帐。军士皆食,嵩乃尝饭。吏有因事受赂者,嵩更以钱物赐之,吏怀惭,或至自杀。
  五年,凉州贼王国围陈仓,复拜嵩为左将军,督前将军董卓,各率二万人拒之。王国围陈仓,自冬迄春,八十余日,城坚守固,竟不能拔。贼众疲敝,果自解去。嵩进兵击之。卓曰:“不可。兵法,穷寇勿追,”嵩曰:“不然。前吾不击,避其锐民。今而击之,待其衰也。所击疲师,非归众也。国众且走,莫有斗志。以整击乱,非穷寇也。”遂独进击之,使卓为后拒。连战大破之,斩首万余级,国走而死。卓大惭恨,由是忌嵩。
  明年,卓拜为并州牧,诏使以兵委嵩,卓不从。嵩于是上书以闻。帝让卓,卓又增怨于嵩。及后卓秉政,初平元年,乃征嵩为城门校尉,因欲杀之。有司承旨,奏嵩下吏,将遂诛之。及卓被诛,以嵩为征西将军,又迁车骑将军。复拜光禄大夫,迁太常。寻李傕作乱,嵩亦病卒,赠骠骑将军印绶,拜家一人为郎。
(选自《后汉书·黄埔嵩朱俊传》)
对下列句子中加粗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太尉陈蕃、大将军窦武连辟   辟:征召,荐举
所在燔烧官府,劫略聚邑    略:夺取,掳掠
嵩因鼓而奔其陈,贼惊乱奔走  陈:通“阵”,军阵
诏使以兵委嵩,卓不从     委:推卸,推诿
下列句子中,加粗的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于是车裂元义于洛阳   于其身也,则耻师焉
符水咒说以疗病     属予作文以记之
俊前与贼波才战,战败  余与四人拥火以入
所击疲师,非归众也   公子畏死邪?何泣也
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黄埔嵩少年时代便志存高远,喜读《诗经》《尚书》等儒家经典,同时也深得父辈遗传,娴习弓马射猎,堪称文武兼备。
黄埔嵩爱恤士卒。每到一地,如果将士们还没有安顿下来,他就不入自己的营帐休息,看到将士们吃饱喝足,他才会吃饭。
以波才为首的黄巾军作乱于颍川郡,朝廷任命黄埔嵩、朱俊为将,征讨颍川的黄巾军,朱俊首战获胜,黄埔嵩则坚守长社县。
骄横一时的董卓被诛杀后,黄埔嵩重获朝廷赏识,先后任征西将军、车骑将军,拜为光禄大夫。病逝后,获赠骠骑大将军称号。
把原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嵩乃约敕军士皆束苣乘城,使锐士间出围外,纵火大呼,城上举燎应之。
(2)军士皆食,嵩乃尝饭。吏有因事受赂者,嵩更以钱物赐之,吏怀惭,或至自杀。
科目:高中语文
来源:山东省济南一中2012届高三5月冲刺仿真语文试题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题。
  为将之道,当先治心。泰山崩于前而色不变,麋鹿兴于左而目不瞬,然后可以制利害,可以待敌。
  凡兵上义;不义,虽利勿动。非一动之为利害,而他日将有所不可措手足也。夫惟义可以怒士,士以义怒,可与百战。
  凡战之道,未战养其财,将战养其力,既战养其气,既胜养其心。谨烽燧①,严斥堠②,使耕者无所顾忌,所以养其财;丰犒而优游之,所以养其力;小胜益急,小挫益厉,所以养其气;用人不尽其所欲为,所以养其心。故士常蓄其怒、怀其欲而不尽。怒不尽则有余勇,欲不尽则有余贪。故虽并天下,而士不厌兵,此黄帝之所以七十战而兵不殆也。不养其心,一战而胜,不可用矣。
  凡将欲智而严,凡士欲愚。智则不可测,严则不可犯,故士皆委己而听命,夫安得不愚?夫惟士愚,而后可与之皆死。
  凡兵之动,知敌之主,知敌之将,而后可以动于险。邓艾缒兵于蜀中,非刘禅之庸,则百万之师可以坐缚,彼固有所侮而动也。故古之贤将,能以兵尝敌,而又以敌自尝,故去就可以决。
  凡主将之道,知理而后可以举兵,知势而后可以加兵,知节而后可以用兵。知理则不屈,知势则不沮,知节则不穷。见小利不动,见小患不避,小利小患,不足以辱吾技也,夫然后有以支大利大患。夫惟养技而自爱者,无敌于天下。故一忍可以支百勇,一静可以制百动。
  兵有长短,敌我一也。敢问:“吾之所长,吾出而用之,彼将不与吾校;吾之所短,吾蔽而置之,彼将强与吾角,奈何?”日:“吾之所短,吾抗而暴之,使之疑而却;吾之所长,吾阴而养之,使之狎而堕其中。此用长短之术也。”
  善用兵者,使之无所顾,有所恃。无所顾,则知死之不足惜;有所恃,则知不至于必败。尺篓当猛虎,奋呼而操击;徒手遇蜥蜴,变色而却步,人之情也。知此者,可以将矣。袒裼③而案剑,则乌获④不敢逼:冠胄衣甲,据兵而寝,则童子弯弓杀之矣。故善用兵者以形固。夫能以形固,则力有余矣。
(选自《古文观止》)
  [注]
  ①烽燧:即烽火,古代边防报警的信号。白天放烟叫“烽”,夜间燃火叫“燧”。在这里泛指军队的警戒工作。
  ②斥堠:古代用来瞭望敌情的土堡,这里指放哨、瞭望。
  ③袒裼:脱去上衣露出身体。
  ④乌获:古代大力士。
对下列句子中加粗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麋鹿兴于左而目不瞬  瞬:正视
邓艾缒兵于蜀中    缒:系在绳子上放下去
夫然后有以支大利大患 支:应付
使之狎而堕其中    狎:轻视,忽视
下列句子中,加粗的词的意义和用法全部相同的一项是
夫惟义可以怒士
赵王岂以一璧之故欺秦邪?
怒不尽则有余勇
于其身也,则耻师焉,惑矣
知理而后可以举兵
置之地,拔剑撞而破之
吾之所长,吾出而用之
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
以下六句话分别编为四组,全部属予阐述“养士”的用兵之术的一组是
①为将之道,当先治心。
②故一忍可以支百勇,一静可以制百动。
③夫惟义可以怒士,士以义怒,可与百战。
④小胜益急,小挫益厉。
⑤用人不尽其所欲为。
⑥善用兵者,使之无所顾,有所恃。
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文章蕴含了朴素辩证法思想,给人以深刻的启示。作者认为“凡兵上义”,正义的战争,才能激发士气,才能百战不殆;逐“利”的战争,即使一时不为所害,但从长远看,会弄到不可收拾的地步。
作者认为,“兵有长短,敌我一也”,要想取得战争的胜利,为将者要避实击虚,用我方的长处,与敌人对抗,将我方的短处,隐蔽起来,使敌人心生疑虑而退却。
文章结尾,作者以生动的比喻说明了物质准备的重要性:手中有武器,遇到猛虎也敢斗;手中无武器,见了壁虎之类的小虫,也会吓得脸青眼黑,唯恐避之不及。
文章以“为将之道,当先治心”为全篇纲领,先后提出多条用兵意见。全文层次分明.言简意赅,文笔洗练,又多用排比与对偶,增强了气势;而战例和设喻的插入,又增强了形象感和说服力。
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故虽并天下,而士不厌兵,此黄帝之所以七十战而兵不殆也。
(2)知理则不屈,知势则不沮,知节则不穷。
(3)冠胄衣甲。据兵而寝,则童子弯弓杀之矣。
科目:高中语文
题型:单选题
下列句子中,加粗的词的意思与现代汉语不同的一组是A.一边又要差夫,索应付B.白什么改了姓C.你丈人教村学D.两字功名}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扛得住 世界就是你的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