叶问和叶问对阵拳王泰森森谁比较厉害?哪个功夫?厉害。

黄飞鸿、叶问、霍元甲谁的武功高?
【魏晋的回答(2486票)】:
中国有句俗话,叫做:“文无第一,武无第二”照字面意思理解则是指比武定胜负容易,拳脚之下见,而以文会友则难分高下了。我们这里讨论黄飞鸿、霍元甲以及叶问的武功高下,似乎有关公战秦琼的意味,但是若在的缝隙中寻找线索,似乎还是能找到一些端倪的……
不过,这三个人不能直接去比较和评价,他们不是孤立的个体,其实他们三人背后就是整个清末民国武林的状态,所以说他们三个之前,首先要说一说那个时代的宗师们,。
晚清十大高手排名中,黄飞鸿高于霍元甲
网上曾经出现过一个关于晚清十大高手的排名,当然这个排名也照顾了各个门派的利益平衡,分别是下面这些人:董海川、王正谊、黄飞鸿、霍元甲、王子平、杜心武、韩慕侠、燕子李三、孙禄堂、郭云深。通过排名可以看出,黄飞鸿与霍元甲均榜上有名,黄飞鸿排在霍元甲之前,然而榜上却无叶问,因为此时的叶问,刚刚随梁壁学完咏春拳,才是个二十出头的青年人。
(民国武林泰斗合影,左四为孙禄堂) (民国武林泰斗合影,左四为孙禄堂)
先说大宗师孙禄堂,他在十大高手中排名比较靠后,因为这个名单不单纯是武力值的排名,还照顾到了这些武林人士的后世影响和门派地位。为什么要说孙禄堂是“大”宗师?因为近现代中国武林,孙禄堂如果称第二,那么无人敢称第一。其实按理来讲他应该算清末宗师,然而他的主要事迹还是在民国以后。孙禄堂集形意、八卦、太极三技于一身,独创孙氏太极,武功高深难测,登峰造极。当时武林公认他是中国三百年来无人能及的真正高手。形意、八卦名家张兆东晚年对友人曰:“以余一生所识,武功堪称神明至圣登峰造极者,惟孙禄堂一人耳。”
可惜的是,老孙头一辈子生不逢时。年轻的时候四下找人切磋武功,结果错过了拳打洋人大力士的扬名立万流芳千古的时机。到后来,跟着徐世昌沉浮起落,也就是当了十几年保安队长,直到年近半百时,一辈子不得志的老孙头才捞到一点历史资本,什么资本?在花甲之年力挫日本天皇钦命大武士板垣一雄;古稀之年又一举击败日本5名技术高手的联合挑战。一代武林总宗师,百年不遇的武学奇才,就这样生不逢时,碌碌一生。混到现在,连个电视剧都没混上。
隐秘的八极拳宗师的江湖生涯
说到拳法,出招狠辣的是什么拳?很多人会说泰拳,没错。但是国产的八极拳,善用膝肘,出招稳准狠,胜似泰拳十倍。彼时有个八极拳宗师李书文,河北沧州人,擅长八极拳、劈挂拳、六合大枪,人称“六合神枪”李书文,是中国史上记载的外家绝顶高手。
李书文跟孙禄堂一样,一辈子喜欢跟人比武,但是他出手狠辣,鲜有败绩。武林人士对此颇为忌惮,既恨又怕。冯国璋就曾经请他去手下当武术教练,李书文在担任武术教练期间,与袁世凯卫队日本教官比武,大枪连挑四人。1910年,年近半百的李书文又在北京大败俄国拳王马洛托夫,后被张作霖聘为三军武术总教练。不过能够在军队里当教练,给当权者者当保镖靠吹是不行的,那都是玩命的买卖。李书文在教徒弟这点上,要比孙禄堂强不少,李书文的大弟子霍殿阁做过溥仪的武术教师和警卫官。关门弟子刘云樵当过蒋介石侍卫队教官和警卫,也是国民党著名的暗杀高手,最后将八极拳带到了台湾并且发扬光大。《一代宗师》中张震扮演的角色“一线天”原型就有一部分刘云樵的影子。
李书文(左)和弟子刘云樵(右)李书文(左)和弟子刘云樵(右)
但是李书文比起上文的孙禄堂,似乎还是差了一个档次。民国另一位武林高手李文亭在《拳术初阶》中有过这样的记载:“世人言近日善者,拳术以孙禄堂先生为绝,剑术以李景林将军为绝,枪术以李书文先生为绝。余与孙、李、李三位先生皆相识,时相过从。余虽不才,研究国术亦数十年矣,深知拳术为各门法术之基。孙、李、李三位先生之武艺于近代各占一绝,然究其根底,尤以孙禄堂先生为最。昔日余尝见孙先生徒手破彼之剑,破彼之枪,神勇绝伦。全赖拳术根基深厚耳。”
孙禄堂能空手破李书文的神枪,可见武功之高。
八卦门里英雄多,创建中华武士会
上面说到了《一代宗师》,就得说说里面的主角宫宝田,这也是个宗师级别的人物,因为他的一身功夫得自于八卦掌创始人董海川。宫宝田是真正的大内高手,曾经任清廷内宫护卫首领,加封四品带刀侍卫,先后任慈禧太后和光绪皇帝近身侍卫,清廷最后一任大内侍卫总管。1922年宫宝田应张作霖之邀担任东三省巡阅使兼奉军总教练。宫宝田有个徒弟叫王壮飞,不甚有名,但是王壮飞有个不记名弟子,叫张春桥,上世纪六七十年代的时候,就大大的有名了。
1912年宫宝田的同门师兄李存义和叶云表受霍元甲精武体育会的启发,创办中华武士会,一任名誉会长即使后来任民国总统的冯国璋。中华武士会号召北方武术界人士为民国效力,进一步可以登堂入室,封妻荫子,武人也可博一个出身,退一步的话,爱国救民的名声也能占上,日后开个镖局武馆,不愁无人登门。上文中出现的孙禄堂、李文亭等武林人士均执教于中华武士会。自此,“南有精武会,北有武士会”的格局开始形成,天津的中华武士会与上海的精武体育会遥相呼应,是当时最为著名的两大民间武术组织。
韩慕侠及其弟子合影,左五个高者韩慕侠,左六为周恩来韩慕侠及其弟子合影,左五个高者韩慕侠,左六为周恩来
后来中华武士会日渐壮大,李存义的弟子韩幕侠也执教于武士会,韩幕侠这个人,相信很多70后和80后应该熟悉的,小时候看过一部武打片叫《武林志》,里面东方旭大战俄国大力士达德洛夫让人印象深刻。这个东方旭的原型就是韩幕侠,他就曾在1918年在北京与设擂叫嚣的俄国大力士康泰尔比武,韩幕侠用八卦掌直接将康泰尔打飞。捎带说一句,韩幕侠后来在南开中学收过一个徒弟,叫周恩来。
广州精武会,黄飞鸿指点过霍元甲之子
1910年,霍元甲最初创办了精武体育会的目的是“习武强国”,聘请各地名师,公开教习武术。精武体育会最初作为南北武术交流的平台,开始为南方武林人士所熟知。最早的部分南派武林人士北上参加精武体育会,拉开了第一次南北武术交流的序幕。1919广东精武体育会成立,霍东阁(霍元甲之子)南下广州,与黄飞鸿等南派武师共聚一堂,并邀黄飞鸿表演了飞铊、林世荣表演双软鞭,堪称盛况空前。
霍元甲(左图)及霍东阁(右图右一)霍元甲(左图)及霍东阁(右图右一)
这应该是历史上黄飞鸿与霍元甲唯一能扯得上关系的地方,黄飞鸿见到了霍元甲的儿子,并且以长辈为其捧场,并没有任何拳脚方面的比试。此后精武体育会便在广东开花结果,遍设分会。
说黄飞鸿是集洪拳之大成者,并不为过,因为他精通铁线拳、工字伏虎拳、虎鹤双形拳和五郎八卦棍。据《洪家拳虎鹤派传承表》记载, 黄飞鸿的拳术第一部分来自其父黄麒英,另一部分则是来自广东十虎之一铁桥三梁坤的徒弟林福成,(这一段师徒关系被演绎成了《铁马骝》)。黄飞鸿先后被提督吴全美、黑旗军首领刘永福等聘为军中技击教练,并且曾与刘永福驻守台湾,与日军交锋。纵观他的一生,有记载的就有与人交手五次,除第一次交手是以四象标龙棍胜武师郑大雄左手钓鱼棍法,得“少年英雄”之名以外,均是以一敌多,不过打的是都是歹徒无赖之流。然而他战绩最显赫的一次却是一招击毙洋人的恶犬,名震香江。
黄飞鸿黄飞鸿
黄飞鸿年少成名之时,霍元甲还是个半大小子,直到24岁的时候击败了一位外乡武师。而且霍元甲所习练的燕青拳,讲究的是腰腿功,步伐灵活多变,腿法要求劲足力满,霍元甲在药栈期间,因为力大无比,一直被身边的人称为霍力士,于是他结合特点,对燕青拳加以改进,使拳法中花哨的套路变得更加实用,但并未与人交手,直至其去世前,才与日本武士有过一次正式交手,并将其臂骨磕断,此后没过多久,霍元甲就与世长辞。
若论对敌战绩和武功修为,黄飞鸿和霍元甲照上面那几位可就相去甚远了,黄飞鸿的洪拳一直是以身调气、以气催力,气势雄壮,刚劲猛烈。霍元甲的改良后称为迷踪拳的拳法,套路精练,一招一式常有出乎意料的变化,尤其注重攻防效果,虽是过于实用,却似乎缺了气势。
据传叶问的师父曾经教训过黄飞鸿
叶问和李小龙叶问和李小龙
叶问一辈子都与霍元甲和黄飞鸿没有有过什么交集,更遑论武功上分高下了。然而在19世纪末的广东佛山,黄飞鸿却是叶问师傅陈华顺的平辈,根据陈华顺后人陈国基讲他们陈家的家史,据说黄飞鸿是叶问师傅的手下败将,由于没有任何佐证,说法颇为可疑。而叶问本人于别人交手的记录也是寥寥无几,无非是在街上与同伴拗断巡警的一把枪,抗日时期与日本武士交手也是点到为止。
1928年,南京中央国术馆成立,武术被称为“国术”,为官办性质。中华武士会一批骨干自天津南下,参与中央国术馆的筹建。当时广东省主席李济深在南京观看了由中央国术馆组织的第一届武术国考后,深感提倡武术对中华民族的必要,回到广州后提议筹建两广国术馆,而此时的叶问还在国民政府的花捐局(向妓院收税)工作,所以他会出现在后面的金楼之战中。
李济深创办两广国术馆,最得意的事件就是“五虎下江南”,这“五虎”,包括自然门杜心五的徒弟万籁声,也是个国共两党通吃的人物。李济深组建两广国术馆其实是和当时广州分治有着密切的关系的。但是当时广州本地武术家面对政府背景的两广国术馆的建立则是另一个意见,此时的广州本地武术家基本被精武体育会收编,于是便怀疑这是北方武师强龙压境、裹胁收编南方武林抢地盘的的一个策略,就像当时南京政府之觊觎广东政权的一个试探。
但是好景不长,一开始依靠国民政府某些高层资助的两广国术馆,注定了难以摆脱政治的漩涡。两个月后,国民党内部纷争,拨给武馆的经费突然中断,失去了经济支持的两广国术馆被迫解散。
两广国术馆虽然解散,但是八卦掌、形意拳等北派拳师在广东扎下根来,民间的武馆蓬勃发展(可以参考电影《叶问》中的闭门切磋一段)。几乎就在同时,五十多家武馆挂起了招牌,前来习武的人越来越多,北派抢了南派的生意,故而有了金楼之战,金楼之战打的招牌是南拳北传,实际上还是南北武术的较量。作为花捐局的工作人员,当时南派武术界公推的人物,叶问在这时候不出手就不合适了,但是高手介入的战局,都是转瞬之间定输赢,后来怎么过招,没留下记录。不过由此可知,叶问的介入给南派武师挣回了面子,而中华武士会,似乎就从此淹没在历史的洪流之中了。
香港电影创造了“黄飞鸿”的黄金时代
黄飞鸿对后世的影响主要体现在电影方面,他的徒弟林世荣教出了个徒弟叫刘湛,那么刘湛的儿子叫刘家良。刘家良15岁时,刘湛带全家赴香港开设武馆授徒,次年刘家良投身电影,出演路人甲之类的龙套角色。武馆里的人凑钱拍摄了“黄飞鸿”系列电影的前4部,功夫少年刘家良跟着父亲,一脚踏进香港功夫电影最初的江湖。当然他不是演黄飞鸿,而是担任龙虎武师及替身,偶尔会演一些反派角色。这时候的黄飞鸿的表演者是关德兴,刘家良就一直这样重复着他祖辈的故事。直到1992年,徐克执导的新派武侠电影《黄飞鸿》邀请刘家良去做武术指导,刘家良看到李连杰连南拳北腿都搞不清楚,面对吊着威亚飞来飞去的黄飞鸿,刘家良愤愤的说:“非叫我十万洪拳弟子笑掉大牙不可!”,于是辞职不干。后来《黄飞鸿》公映,徐克特地送了他和关德兴两张电影票,面对电影院里山呼海啸的掌声,刘家良看着关德兴,两人默默无言。
关德兴和成龙扮演的黄飞鸿关德兴和成龙扮演的黄飞鸿
李连杰与赵文卓扮演的黄飞鸿
彭于晏(黄飞鸿之英雄有梦)饰演的黄飞鸿彭于晏(黄飞鸿之英雄有梦)饰演的黄飞鸿
刘家良和他导演的电影《洪熙官》(这个镜头恰好表现了洪拳对咏春,其实还有个略三俗的图,我不好意思放)刘家良和他导演的电影《洪熙官》(这个镜头恰好表现了洪拳对咏春,其实还有个略三俗的图,我不好意思放)
应邀放一个略三俗的图,其实也无所谓了,娶老婆千万别娶练过咏春的,除非你练过虎鹤双形
刘家良不但是洪拳大师,而且对咏春拳也有很深的研究,电影《叶问》上映的时候。刘家良就说,不是真的咏春,咏春不是这样打的。咏春拳创始人严咏春是女人,拳不能打太猛,那样的话很会难看的。所以咏春的马步,不是以攻为主,是以防为主。刘家良曾经拍过一部电影叫《洪熙官》,里面才拍出了咏春拳的精髓。
其实现在来看,咏春宗师叶问代表的并非是清末民国的时代,他代表的是民国之后的新旧文化的交替的时代。香港有个弥顿道,路边挂着好几个咏春拳武馆的招牌,沿着弥敦道一直走下去,走到太子,左手边就是大南街,当年叶问来到香港,就在在大南街上的港九饭店职工总会开始教习咏春的,他正式注册成立的第一个组织叫做「叶问国术总会」,就在尖沙咀的美丽都大厦,想来这些咏春武馆都是叶问弟子所开。但是让咏春走向世界的,却是1956年叶问收的一个叫李小龙的徒弟。如果没有李小龙,试问有几人知道叶问和咏春?李小龙在武术这条路上走的比叶问更远,他的创立的截拳道主要来自咏春,但其中融合了各种武术的优点,不仅中国武术,而是世界各国武术。而李小龙,最终让“功夫”这个词跨越了种族文化和语言,真正传到了全世界。随着截拳道和“功夫”的流行,咏春拳也在全球开枝散叶,大概是练习者最多的中国功夫。
少年子弟江湖老,到底谁是真宗师
清末民初,那个英雄辈出的传奇年代,有许多外国拳师本着毫不利己,专门利人的国际主义精神,为了中国的武术事业,不远万里的来到中国,并被中国武术家反复击败。不过根据记载,这些中外武师交手记录虽然有些值得商榷,但是有些记录,还是值得一看的。
韩慕侠在1918年以八卦掌胜俄国人康泰尔;
王子平在1919年以查拳胜美人阿拉曼、德人柯芝麦;
孙禄堂在1921年以形意拳胜日本人板垣一雄,1930年又在上海一次打胜6名日本武士;
佟忠义在1925年以六合拳胜日人山井一郎;
王芗斋在1940年以意拳胜日人八田一郎、泽井健一;
蔡龙云分别在1943年和1946年于上海两次打败俄国人马沙洛夫和美国人鲁索尔。
上图即蔡龙云击败马沙洛夫上图即蔡龙云击败马沙洛夫
再来看霍元甲,与他同时期的武林宗师都有着显赫的擂台战绩,他却没有什么太值得书写的战绩,因为那个洋人听见霍元甲的名字就吓跑了。他创建的精武体育会后来停止活动,近几年出于于利益的目的,又重新开张,无非也是借了霍元甲一个名头。表现霍元甲的电影或者电视剧,总也是距离真实的霍元甲相去甚远,甚至连基础的燕青拳都没有表现出来,实在是令人失望。
我们现在讨论他们三人武功的高低,其实讨论的还是整个清末和民国的武林,讨论的还是在那个大时代下这些武林人士身世浮沉。论阵前厮杀和擂台高下,霍元甲和叶问并不一定敌得过黄飞鸿,甚至霍元甲也不一定能敌得过比他小许多的叶问;若是论及爱国救民,怕是黄、叶二人又比不过霍元甲;但是论及设馆收徒、功夫传播,怕是谁也及不上叶问。其实我们这里讨论谁的武功高低,那些消逝在历史长河里的武林宗师们,他们经历的那些真真假假、虚虚实实,又岂能仅仅凭借技击之术,被后人一言定高下呢?
【季恩熙的回答(57票)】:
网上和民间流传的黄飞鸿照片,其实都并非他本人,包括这张,都是他第十个儿子黄汉熙的照片。对这个问题感兴趣的可以看看邓富泉先生关于“黄飞鸿真像”考究的文章。很遗憾一世传奇黄飞鸿并未留下遗照,连他的最后一任妻子莫桂兰也无丈夫真像。之所以黄汉熙的照片会被用来当作黄飞鸿,大概是因为虎妻莫桂兰曾表示“阿四”(黄汉熙)相貌跟父亲黄飞鸿最为酷似。
黄飞鸿20岁时,霍元甲8岁,叶问还没出生
黄飞鸿68岁(去世)时,霍元甲已去世15年,叶问32岁
这样描述有点绕,换个亲切点的说法吧,在遥远的19世纪,黄飞鸿是50后,霍元甲60后,叶问则是90后。目测三人也不属于同个朋友圈,特别是90后的叶大侠。所以,要让三人比武,的确很难。
但可以从不同维度看看几位大侠的“功力”!
1.武术成就
黄飞鸿:掌握双飞砣、子母刀、罗汉袍、无影脚、铁线拳、单双虎爪、工字伏虎拳、罗汉金钱镖、四象标龙棍、瑶家大耙等各种招式。还对洪拳进行了较全面的整理,现传下的一些拳术套路历久不衰,更是被列为中国高等体育院校教材内容之一。没点硬货,也不可能传这么久…
叶问:咏春拳。
发扬咏春拳,被赞誉为“一代宗师”。但是“咏春拳起于严咏春,衍于梁赞,传于叶问,盛于梁挺。”最大的功劳其实都不在叶先生身上。客观上讲,叶问是李小龙的恩师这件事其实比叶问本人的功夫闻名多了。
霍元甲:迷踪拳
在上海创办了中国最早的体育团体“精武体操会”,提倡尚武精神,但强身强国都是表面目的,背后也牵扯出各种政治势力,拉帮结伙的诸多问题。
由此可见,至少在武术的传承上,黄飞鸿&叶问&霍元甲
2.闻名事件
叶问:1950年赴香港,在港九饭店职工总会内传授咏春拳术,一举成名;
霍元甲:拳打西洋拳师、脚踢东洋武士,但事实是其实这样的:俄国大力士斯其凡洛夫和英国大力士奥彼音都曾跟霍元甲约定比武,但当两人私下了解到霍元甲武功高强时,都在比赛前逃之夭夭了… 看来霍大侠拥有着不打就能吓跑对手的技能啊。稍微查证下史料就会发现,霍大侠一生其实从未登过擂台,更无同海外武士交手的经历。
黄飞鸿:先后被记名提督吴全美、刘永福聘为军医官、技击总教习及广东民团总教练,并随刘永福在台湾抗击日军。还有“香港斗洋犬”等诸多著名事件。传统社会中的习武之人,没有真功夫是很难立足的。黄飞鸿能受到刘永福、吴全美、唐景崧等清朝廷武将的赏识,可见确有不凡身手。
先不考证黄飞鸿在战场的的具体功绩,军医也好,教练也好,从侧面都体现了黄师傅较好的人际关系,无论与官场上层或是民众。
所以,就这些事件的影响程度上看来,黄飞鸿&霍元甲&叶问
3.加分技能
神预测:笑言李小龙“短命”一语成谶,虽然是根据医学依据断言并非自己首创,但叶先生也算是心明眼亮。
霍元甲:宣传、公关能力,多次不战而胜吓跑对手,不管你信不信,反正对手和群众信了…
不战而胜后更是各种“借势公关”,报刊连篇累牍进行报道,很好的巩固了名声。
医术:当过军医,有医馆“宝芝林”,擅长治疗跌打损伤,后半生只肯做医生不再做武师,悬壶济世,治病救人。有趣的是你会发现很多功夫甚好的武师都不开设武馆,反而以开药店为生,比如开“赞生堂”的咏春拳祖师梁赞。这是武师们的生存哲学,“艺多不压身”,开医馆除了养家糊口,也可以广结人缘,韬光养晦,不愧是收敛锋芒的折中之计。
从技能的实用性来看,黄飞鸿&霍元甲&叶问
对了,黄飞鸿还有另一项特殊,克妻!前三任老婆都相继去世,于是第四任莫桂兰只好以妾的身份嫁予他。
4.来看看大侠们的业余爱好
叶问:饮茶、打麻将、斗蟋蟀、斗狗
黄飞鸿:舞狮
这项技能更是成功帮他找到了妹纸(在一次表演中布鞋飞出身外,正好击中了在台下观看的莫桂兰,为表歉意黄飞鸿登门道歉,于是成就了黄飞鸿与莫桂兰的这桩老少姻缘…)
(↑妹纸)(↑妹纸)
霍元甲:不详
黄飞鸿的综合能力绝对最强,也难怪相关影视作品拍了一百多部,创吉尼斯纪录。黄飞鸿电影中黄飞鸿的形象在不同历史时期都截然不同,可以从中窥探出历史文化的沿革,很有意义。
附上一份电影资料馆《黄飞鸿》电影片目
《黄飞鸿传上集之鞭风灭烛》导演胡鹏
《黄飞鸿传下集之火烧霸王庄》导演胡鹏
除去胡鹏导演一人拍的50部黄飞鸿电影,其他如下:
《黄飞鸿传大结局》导演罗志雄
《黄飞鸿义救海幢寺(上集)》导演凌云、王天林
《黄飞鸿义救海幢寺(下集)》导演王天林、凌云
《黄飞鸿正传》导演丁零
《续黄飞鸿传》导演丁零
《黄飞鸿七斗火麒麟》导演陈国华
《黄飞鸿沙面伏神犬》导演王天林
《黄飞鸿夫妻除三害》导演任彭年
王风导演了9部,胡鹏导演了4部
1970《黄飞鸿勇破烈火阵》导演罗炽
1973《黄飞鸿》导演何梦华
1974《黄飞鸿少林拳》导演郑昌和
1974《黄飞鸿义取丁财炮》导演王风
1976《陆阿采与黄飞鸿》导演刘家良
1978《醉拳》成龙主演,导演袁和平
1979《林世荣》袁和平导演
1980《黄飞鸿与鬼脚七》关德兴(76)。刘丹青导演
1981《武馆》刘家辉。刘家良导演
1981《勇者无惧》关德兴。袁和平导演
1991《黄飞鸿》李连杰主演,导演徐克
1992《黄飞鸿之二男儿当自强》李连杰主演,导演徐克
1992《黄飞鸿笑传》谭咏麟主演,导演李力持
1992《黄飞鸿系列之一代宗师》钱嘉乐主演,导演李钊
1993《黄飞鸿之三狮王争霸》李连杰主演,导演徐克
1993《黄飞鸿对黄飞鸿》谭咏麟主演,导演李力持
1993《黄飞鸿之铁鸡斗蜈蚣》李连杰主演,导演王晶
1993《黄飞鸿之男儿当报国》导演刘国伟
1993《黄飞鸿之四王者之风》赵文卓主演,导演元彬
1993《少年黄飞鸿之帖马骝》曾思敏(女演员反串黄飞鸿)主演。袁和平导演
1993《苏乞儿》袁和平导演
1994《醉拳2》成龙主演,导演刘家良
1994《醉拳3》季天笙主演,导演刘家良
1994《黄飞鸿之五龙城歼霸》赵文卓主演,导演徐克
1997《黄飞鸿之西域雄狮》李连杰主演,导演洪金宝
1981——1991,中间间隔了10年,未有黄飞鸿作品诞生。从97香港回归至今黄飞鸿电影又停搁了十多年,个中原因不得而知。但黄飞鸿形象是绝不会从此消失的,今年,黄飞鸿电影终于又要再次登上大银幕了,其实这算是第一部在内地公映的3D黄飞鸿影片,《黄飞鸿之英雄有梦》将由彭于晏饰演成为一代宗师前的黄飞鸿。不过这个版本能否翻开黄飞鸿电影系列的新篇章只能拭目以待了。
【许青君的回答(25票)】:
不搞个圣杯战争把他们召出来叉一叉那不过都是嘴炮,又没打过谁知道哪个更强
【知乎用户的回答(66票)】:
那就来点有用的吧
1关于孙禄堂:第一名没有说与那个日本武士“比武”的时间,还好我有幸找到了这个故事的完整版
这个故事更玄幻,反手一点打退出几米开外,我也是信了,不过关键的是这个:1921年,这个年份减轻了我很多工作,因为孙老自己有一本著作《拳术述闻》这个故事更玄幻,反手一点打退出几米开外,我也是信了,不过关键的是这个:1921年,这个年份减轻了我很多工作,因为孙老自己有一本著作《拳术述闻》
这里面大概记载了孙老幼时到明国17年(1928年)间的经历与心得,我在这里面连日本两个字都没找到,我已经不需要多说什么了吧。这里面大概记载了孙老幼时到明国17年(1928年)间的经历与心得,我在这里面连日本两个字都没找到,我已经不需要多说什么了吧。
Ps.如果有人会使用“全国报刊索引的”的话可以把日《大公报》的原稿找出来,那天孙老逝世《大公报》刊载了一个悼文,对孙老的生平做了一个简介,下面是我在百度上找的,出处不知道可不可靠
2关于板垣一雄,下面是日文wiki的搜索结果2关于板垣一雄,下面是日文wiki的搜索结果
这四张图贴出来我是想说关于“板垣一雄”我实在是不知道哪冒出来的。另外诸君请看百度词条这四张图贴出来我是想说关于“板垣一雄”我实在是不知道哪冒出来的。另外诸君请看百度词条
大正天皇特技勋章是个什么东西?200磅90公斤就是这么个货?大正天皇特技勋章是个什么东西?200磅90公斤就是这么个货?
3关于武术与格斗
特意要说一下李小龙,没错外国人尤其是格斗家也很尊重李小龙,但不是因为他那些不知道哪冒出来的冠军头衔,而是因为其截拳道不拘泥于传统,抛弃形式注重实用的理念。武术家就是武术家,格斗家就是格斗家,武术家创造技巧,格斗家使用技巧,加上去一些无聊的履历只会给我们的武术抹黑。
可以去看看MMA规则的比赛,比如中国的CKF,比如美国的UFC,看看技巧是怎么被运用到实战里的。日本现在已经是MMA赛事规模的第二大国了,日本选手也取得了不错的成绩,为什么他们可以把柔术那么好的运用到比赛中,而我们的武术还只在我们YY里面,为什么张铁泉李景亮豁了命去参加比赛,我们直播里还是“武林大会”这种舞蹈比赛。
目前只有这么多了,今天在日报里看到了第一名的答案,我整个人都不好了,日报的编辑就是这个水平么,还是说其实日报的定位是“故事会”?,也就是1年前,我身边的人都还不知道知乎的时候,我对知乎的答案深信不疑,现在呢,越来越多得在微博上看到来自日报的分享,慢慢知乎已经成为在朋友圈装逼的工具了,我相信“知乎日报”这个app的推出要承担很大的责任,日报显著的降低了知乎的门槛,从日报到知乎入门变得友好了,于是有大量的“水友”出现了。我想起来一个新教徒告诉我的他关于“上帝悖论”的答案:上帝是存乎逻辑之外的。太厉害了,这句好一处已经没有辩论的必要了。同样,现在的知乎呢,信口开河,不用证据,不用出处,信是应该的,不信就是XXX,各种花式扣屎盆子,还有讨论的必要么。
【陈昕燃的回答(22票)】:
我不想多说。其实真正的高手都是几乎没怎么留下影视印象的。比如韩慕侠,这是个真正跟外国人打过擂台并且连夺外国高手十一枚金牌的中国武术高手
【霍元甲那个是纯粹凭借着身板吓跑俄国人的,而且那个俄国大力士也只不过是当时俄罗斯一个街边混混骗子,四处招摇撞骗撞到中国来了,偏偏不巧碰到霍元甲了。霍公一生没上过擂台,虽然我因为受到八十年代那部《大侠霍元甲》的影响也很喜欢霍元甲,但是事实确实如此】
你说王正谊也许没人知道,但是他还有另一个绰号,就是“大刀王五”。这个人在当时是相当有名的,是镖行的人,但是刀法也堪称精湛中的精湛,当时的京城无人不知无人不晓,外国人都怕他的刀,而且此人侠肝义胆更是让他朋友极多,可以参见《神州第一刀》这部电影。
还有“神力千斤王子平”,此人后来的事情我不多说了,胜任新中国武警格斗技术总主席。而且这也是个有两次跟外国人打擂的记录的,当然不用我多说也是赢了的,最重要的是此人跟马凤英马凤图等众武术家合编了《破锋八刀》,将中国传统的大部分刀法编纂成适合普通人在几天之内就能学会并且上了战场立刻就能用威力无比的能力,就可瞧见他的水平了。
至于霍元甲,叶问,黄飞鸿。我就不多说了,只想说,真正的高手,真都不是他们。噱头太多
【猜火车的回答(6票)】:
怎么感觉他们都不如一龙呢,过几天就KO个格斗强国的拳王玩玩
【电波的回答(6票)】:
这三人中,霍元甲战斗力最高,此人在当时的时代算是个超大块头,且在本地有一定的真实的!实战记录,能打,敢打,是个硬茬。(民国大仙们如孙禄堂等人一打一百的实战记录都是徒子徒孙们瞎吹的,所谓内家拳都是嘴炮,理论像修真,实用像坨屎)
黄飞鸿排第二,他会的功夫种类很多,技术传承发展得也比较好,从武术技术的继承和传承上来说,也是比较牛的。但是他没什么像样的战绩,估计就像电影里那样,在佛山一代应是出类拔萃滴——还是本人的老观点,那时代的人跟现在专业练拳的比都是战五渣,何况黄师傅本就是开药店为生,一生穷苦,生活压力极大,拿他的副业跟现代天赋异禀一大堆陪练的运动员比是欺负人,就没必要苛求什么了,毫无疑问也是一个当时的人才。
叶问在此三人中倒数第一,首先他是最轻量级,同样练得差不多的水平肯定打不过前两位,(认为可以超越量级的传统迷们可以散了,你们咋不去打泰森呢?),其次此人除了名气以外,各种指标都比较平庸,以至于拍电影美化他的人都挖不出他有啥光辉事迹,最后拍出来的闪光点就是意淫殴打日本人和开拳馆教徒弟(其实叶问曾短暂地当过日伪时代的警察),叶问就是运气好,碰到了个李振藩找他学拳,以李振藩开放的思想、叛逆的精神,若当年去学了蔡李佛,日后也会变成一个推行MMA的李小龙,那就没叶问什么事了,沾光的就是菜问洪问之流的一代宗师了。叶问老年时代有练拳视频,看了果然是——不咋地,老一套,其实他也是李小龙所批判的那类只知道闷头练自己的玩意儿的老拳师罢了。
【熊群的回答(1票)】:
这个应该是叶问武功最高,详请参考《逝去的武林》
【张义文的回答(2票)】:
儿童喜欢问奥特曼与孙悟空谁厉害,作为成人也有自己的乌托邦啊~哈哈
【常捷的回答(1票)】:
谁更厉害不知道,但三人都是为中国武术做出贡献的人物。
以叶问为例,通过他的传播,使现今世界上具有超过200万的咏春弟子,咏春成为世界上最有影响力的中国拳种之一。一代宗师名副其实。
楼上有的人认为这种结果依赖于他最著名的弟子李小龙,其实最根本的原因,是叶问为咏春建立了合理、开放的传承体系,这使得自叶问之后咏春门下高手、名师辈出,李小龙也是这种体系的受益者,并进而为咏春的传播起到推波助澜的作用。
叶问传承咏春拳上取得了巨大的成功,有三方面原因:有教无类、实战为王、同门竞争。
有教无类:在叶问之前,传授武术是一项费心费力的活,每个老师能够带的徒弟十分有限,而老师也要生活,所收学费就自然不菲,这使的以前学习咏春的人往往都是一些富家子弟(包括叶问本人)。但叶问将咏春的体系简化为小念头,寻桥,标指三套拳,再加上六点半棍法、木人桩和八斩刀,降低了收生门槛,扩大了收生规模,贩夫走卒皆可学拳,叶问又熟知英语,打破传统成见,广收在港洋人为弟子,为咏春在海外传播打下基础。
实战为王:如果叶问只是将拳术标准化、简单化,收的弟子多,那今天的咏春不过是另一个太极拳翻版而已,因为同样做法太极拳也曾经做过,但与太极拳逐步演化为一种健身运动不同,叶问在普及咏春的过程一直强调咏春的技击性,注重对实战有一定帮助的木人桩训练,鼓励门下弟子讲手切磋和走上擂台,尽可能保留了技击武术的独特吸引力,这是咏春拳馆开遍世界,以致进入多国警察、部队训练中的的重要缘由。
同门竞争:异于大多的传统武师,叶问不那么重视传承脉络的严谨性、唯一性,生前很少强调某某弟子是自己的传人,叶问弟子一旦出师,就可以天高任鸟飞、自立山头,这种结果导致咏春门内纷争不断,甚至有某弟子奉师命与师叔比武、将师叔KO了的事件,各人都强调自己是咏春正统。但最终结果是,由于门派内存在竞争,每一个支系都非常重视自己体系的开枝散叶,不断扩大连锁分店,改进丰富咏春的理论和教学方法,提升对学拳者的吸引力,全力培养、扶植自己门下的精英,使咏春在叶问之后呈现出百花齐放的景象。
【胡咏的回答(5票)】:
黄飞鸿——李连杰;叶问——甄子丹or黄秋生;霍元甲——李连杰。
so,黄飞鸿与霍元甲旗鼓相当,二者功夫强于叶问。
【洛小宁的回答(3票)】:
战力排名如下。
【本尊】&黄飞鸿
【本尊】&叶问
【本尊】&陈真
【小龙哥】&霍元甲
【李连杰】
这样的画面很和谐!呵呵
我压十三姨赢。
飞鸿怕老婆。
黄飞鸿叶问相差年纪,飞鸿可以小时候就欺负叶问。
叶问和小龙哥之间,我只能说小龙哥是个孝顺的孩子。
小龙哥和李连杰,呵呵呵 怕是李连杰大叔也是个谦虚的高手。。。
哈哈 这个问题 太可爱了。
【你猜的回答(1票)】:
现在好多人就只知道武术的套路。根本就不知道套路是干什么的~以为和人打就这样~唉
【茸茸的回答(0票)】:
武功无高低,人有高低。┑( ̄Д  ̄)┍
【MiracleUnerwood的回答(0票)】:
叶问吧,习武之人,并且随着时代进化营养跟进,感觉体力什么会好点。
而且,他可以打十个!这是关键。
【莹贼的回答(0票)】:
李小龙和狼打架谁能赢。 坐等折叠
【行者zilong的回答(0票)】:
【圆木熊的回答(0票)】:
任何争端要建立在无法完成的条件上才会有无限遐想!
&&&&&本文固定链接:
【上一篇】
【下一篇】
您可能还会对这些文章感兴趣!
最新日志热评日志随机日志}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叶问3拳王泰森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