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死神级战机战舰世界航母战斗机

您的当前位置:>>>《远行星号》抓船心得和航母vs巨舰打法
《远行星号》抓船心得和航母vs巨舰打法
作者:zx900930|
来源:互联网|
  远行星号改名了,从Starfarer改成了Starsector,难道以后要翻译成&星域&么。。。。
  不扯了,说正题
  我最近升级到Starsector 0.54.1a,舰队指挥官的加点界面修正了一下,感觉比原来好看点
  开个新档玩,先杀海盗完成原始资本积累
  卖东西的快捷键: Ctrl+鼠标左键
  然后就是九头蛇-&双九头蛇-&抓战列舰
  本人运气不错,开档两小时之内就抓到一只被打残的钻石
  我的经验是守在霸王星系,不时按按TAB键看看地图上有没有速子的星系安全防御舰队过来碰瓷
  根据RP随机出现被打残(血量低于百分之三十)的钻石,速子航母,奥德赛。然后两只九头蛇就上去杀光小飞机(一般剩不了几架,霸王星系防御舰队初期很给力),接着将对方战列舰血打到低于百分之10(直到敌舰开始撤退就按X键停火,免得打爆了), 如果投降了就最好,如果逃跑就追上再打一次。
  当然你也可以用副舰长S/L大法:
  快捷键: F5存档 F9读档(个人感觉副舰长以弱胜强的概率接近0, 我试了几次都被残废钻石灭队)
  无奈原版里的速子长矛太不给力,不想玩巨舰流(用两只钻石爽了一段时间就去抓航母玩)
  不过电脑控制的航母太脆,很难把握度,基本上打到一半血就得停火撤退,不然再过几秒对方就爆了。 抓钻石和奥德赛还算容易,就算是副舰长也能搞定
  用航母抓船就更难控制了,轰炸机实在太v5霸气(PS:以下是早期截图,现在本人舰队大概有30多架战斗/轰炸机)
  轰炸机主力推荐食人鱼,便宜量足皮厚,但是要注意的是:万万不能只有食人鱼,因为食人鱼速度慢,和战斗机对抗也没任何优势
  其次推荐使用死神鱼雷,带护盾的那种轰炸机,混在一大堆食人鱼里很容易完成致命一击
  一个生存力强的舰队,战斗机:轰炸机 大概要 2:3,战斗机是用来掩护轰炸机的,推荐使用激光系的或者EMP系的削盾快,还能让敌人瘫痪在原地
添加到收藏夹
看完本文后有何评价?
已有0人评价,点选表情后可看到其他玩家的表态。
<span onclick='javascript:if(document.all){clipboardData.setData("Text",location.href);this.innerHTML="[文章地址已复制]";}'
class="btn">[与更多人共享]
精彩图集推荐
最新热点资讯2015年过去了,这一年中发生的事情,有一些改变了你我的生活。
2016年,中美竞合博弈格局会否有变?全球经济能否找到新动力?
前掠翼版歼-20?弹舱全开如死神展翼
核心提示:近日,俄罗斯SAT-KB公司公布了一组该公司研发的SR-10教练机试飞图片,该机采用的前掠翼布局十分引入注目。本图集就此为您简介几种有名的前掠翼战机。
近日,俄罗斯SAT-KB公司公布了一组该公司研发的SR-10教练机试飞图片,该机采用的前掠翼布局十分引入注目。战机采用前掠翼布局,可获得以下优势:1.结构优势,可使飞机的内容积增大,为设置内部武器舱创造了条件;2. 可使飞机在亚音速飞行时具有非常好的气动性能,从而大大提高其在仰角状态下的机动性。3.前掠翼飞机的升力更大,载重量增加30%等。本图集为您简介几种有名的前掠翼战机。
从SR-10的官方宣传资料上看,该型机的最大平飞速度仅为0.85马赫,最大起飞重量2.7吨,是一种亚音速轻型教练机。
在SR-10问世前,提到前掠翼战机,我们的第一反应通常是俄罗斯的苏-47“金雕”试验机。该型机于20世纪80年代开始研发,后于日首飞,是俄罗斯第五代战斗机的技术验证机之一,尽管只建造了2架原型机,但为俄航空工业积累了宝贵的试验数据和技术经验。其最大平飞速度达1.65马赫。
实际人类研发前掠翼战机的历史由来已久,据西方媒体报道,最初的方案可能由德国设计师于1936年提出。为了满足希特勒提出的研发一种“能突破盟军任何一种战斗机拦截的轰炸机”的需求,二战末期,纳粹德国容克公司于1944年8月推出了历史上第一种采用前掠翼布局的喷气式轰炸机——Ju-287。
该型机搭载了4台涡喷发动机(改进型加装了6台涡喷发动机),其最大平飞速度达每小时558千米,于日首飞。按设计指标,Ju-287可搭载4吨炸弹。该型机只建造了2架原型机,均未投入实战,而且第2架原型机还是苏军在占领德军科研设施后,完成装配的。图为Ju-287绘图。
图中可见Ju-287采用的Jumo 004B-1涡喷发动机。
除轰炸机外,纳粹德国还曾考虑研发过在He-162喷气战机基础上研发前掠翼战斗机,但最终只停留在图纸阶段。图为He-162D前掠翼改进型战机的模型封绘。
图为国外网友制作的He-162D编队起飞设想图。
或许是借鉴了Ju-287的相关技术,苏联于1945年试飞了其第一种前掠翼试验机Tsybin LL,搭载有火箭发动机。1945年,一架图-2轰炸机挂载该机飞上高空,进行了首次试飞。为日后苏联(俄罗斯)研发前掠翼战机奠定了技术基础。
受技术所限,各国有关前掠翼飞机的研发工作在二战后中断了很长时间,直到20世纪80年代才再度兴起。美国格鲁曼公司的X-29前掠翼技术验证机于1984年12月成功首飞。该型机基于F-5战机改装而来,主翼前掠角达35度,采用了当时最新的电传飞控系统,还在机体部件上采用了复合材料,最大平飞速度达1.8马赫。可惜该机最终也未能解决主翼的气动结构发散问题。
实际在X-29问世前,当时的通用动力公司(航空部后被洛马公司收购)曾于1976年提出在F-16基础上改装前掠翼试验机,但后来未能中标。图中F-16垂尾上的SFW就是“前掠翼”(Swept Forward Wing)方案的英文缩写。
在这之后就是大家熟悉的苏-47了。苏-47的主翼前掠角达到37度,是第一种配备武器的前掠翼喷气战机,固定武器包括一门30毫米Gsh-30-1航炮,还配有内置弹舱,可发射R-27格斗导弹或R-77中距空空导弹。图为空战射击游戏《皇牌空战4》中的苏-47战机,将从内置弹舱发射导弹的细节进行了忠实还原。
图为现实中的苏-47内置弹舱特写。
图为与苏-27、苏-30战机编队飞行的苏-47验证机。
尽管现实中受技术所限,前掠翼战机的相关研发遇到了一定困难,但采用该布局的战机在军迷和科幻迷们眼中有着经久不衰的人气。例如在中国歼-20刚推出不久,就有专业军迷制作了前掠翼版歼-20的CG想象图,尽管这在现实中实现的难度相当大。
专业军迷还为前掠翼版歼-20配备了茧式隐身武器吊舱,吊舱全开后,颇有“死神展翅”的节奏。
由于外形前卫,前掠翼战机设计也是科幻动画和游戏中的常客,例如图中《皇牌空战》系列中出现的Falken(德语:猎鹰、隼)原创战机,不仅采用了前掠翼设计,而且还搭载了战术激光炮,科幻感十足。
科幻空战电影《绝密飞行》中的F/A-37 “禽爪” 隐身战机采用了更先进的折刀翼设计,实际是一种可折叠的前掠翼设计,但可以在高速巡航状态,将外侧主翼折叠至靠近机身的位置,进一步降低空阻。
根据设定资料,F/A-37最大飞行速度可达4马赫以上,配备有2台爆震式冲压发动机,可搭载一门M61火神速射炮,以及多种对空对地导弹。图为F/A-37的多角度视图,由于该型机在设计阶段,剧组曾聘请诺格公司的专业设计人员作为顾问,使该机的各种技术细节都十分写实。
图为电影拍摄期间,停放在美军“林肯”号核航母飞行甲板上的F/A-37全尺寸模型,此时折刀前掠主翼呈折叠状态。
类似的折刀翼布局,在《皇牌空战》游戏中的X-02“飞龙”原创战机也有采用(小图为高速巡航模式,可见折刀翼已呈折叠状态)。
科幻空战动画《战斗妖精雪风》中的FFR-41MR“风之女王”(Mave)也是采用前掠翼设计的典型代表,但该型机可以在特定模式下改变主翼的前掠、后掠角度。
提起游戏中的前掠翼战机,国内玩家最熟悉的莫过于即时战略游戏《红色警戒2》中的“黑鹰”战机,图中这架为玩家制作的建模,还多加了一对鸭翼。
在以美国著名军事小说家汤姆·克兰西冠名的即时战略游戏《末日战争》中,俄军也配备了一种名为苏-38“猛犬”的前掠翼战机,外形无疑是苏-47的翻版。
著名科幻动画《超时空要塞》系列原作者——河森正治也十分偏好前掠翼战机设计,图中的VF-19”圣剑“可变战斗机就是他的代表作之一。
图为河森正治设计的另一种前掠翼战机,ASF-X“震电II”,出自《皇牌空战 无限》。
凡本网注明“来源:参考消息网”的所有作品,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他方式使用。更多境外媒体报道,请见《参考消息》官方网站首页。网址
新闻热搜榜
来源:百度新闻他驾驶歼-15首次在航母上降落_新华每日电讯
他驾驶歼-15首次在航母上降落
驯服“飞鲨”第一人戴明盟还带领某舰载航空兵部队,初步生成一条舰载机飞行员“生产线”
日 07:19:25
 来源: 新华每日电讯3版
【字号 】【】【】【】
戴明盟在准备训练新的高难飞行课目(9月27日摄)。
 新华社发(钟魁润摄)
戴明盟驾驶歼-15舰载战斗机从辽宁舰滑跃起飞(资料片)。
新华社发(张凯摄)
  新华社沈阳10月9日电(记者王婷、吴登峰)9月3日举行的胜利日大阅兵中,万众瞩目之下,海军舰载机梯队的歼-15舰载战斗机组成楔形编队,稳稳掠过天安门上空。
  “零米零秒零误差”,这个中国航母作战力量的代表,首次接受检阅表现堪称完美。
  担任梯队长机的是海军某舰载航空兵部队部队长戴明盟。他带出的是唯一在练、演、阅中连续6次取得5分的空中梯队。
  他是驯服“飞鲨”第一人。
醉心于突破的人
  驾驶舰载机着舰,好比在高度晃动中玩穿针引线的细活。某大国刚刚发展航母时,平均每两天摔1架飞机,牺牲了1000多名飞行员。
  那年,中国海军舰载航空兵从零起步,选拔舰载机试飞员。从事飞行15年、飞过15种机型,多次成功处置飞行险情的戴明盟被“盯”上了。
  “我去!”戴明盟没有丝毫犹豫——
  设计、验证、定型、上舰……从此,戴明盟的生死与绰号为“飞鲨”的歼-15紧紧联系在一起。
  与其他战斗机不同,“飞鲨”的尾部多了一道着舰尾钩。“飞鲨”难以驯服,就在于它的舰基定点短距着陆。
  从空中看去,偌大的航母只有邮票大小,船和飞机都在高速运行,找准跑道已经很难,让尾钩挂住钢索定点降落更难,拖拽飞机在不到100米的距离内停下难上加难。
  四道阻拦索挂不住,马上就要复飞,一旦减速,飞机就会坠入大海。
  挂索瞬间,飞行员身体内血液上涌,眼前会出现“红视”现象,巨大的载荷对飞行员颈椎等部位损伤明显……
  看上去是精湛的技术活,实际上更是超越身体和心理极限的挑战。
  戴明盟正是一个喜欢突破的人。他在完成超负荷、大密度、高难度科研试飞400多架次,绕舰飞行等数千架次,写下30万字操纵歼-15和学习航母着舰设备运行原理体会后,厚积而薄发的日子终于来临。
  日9时许,戴明盟驾驶歼-15轻盈地掠过辽宁舰上空。在完成对着舰环境的判断后,他偏转航向加入着航线,对准跑道、放下尾钩、降低高度、调整姿态,平稳飞向辽宁舰的怀抱。
  9时8分,歼-15呼啸而落直逼甲板,尾钩精准挂住第二道阻拦索,滑行一小段距离,停住。
  一道崭新的着陆胎痕刻在辽宁舰飞行甲板上。
  12时22分,戴明盟再次进入座舱,成功起飞。
  歼-15舰载战斗机首次在航母上实现阻拦着舰和滑跃起飞,我国实现了海军战斗机从“岸基”到“舰基”的突破。
  戴明盟和战友们创造了试飞着舰战机“零坠毁”和人员“零伤亡”的奇迹。“飞行还是很有意思的,不停的突破会给人产生一种满足感。”他说。
与死神掰赢手腕的人
  “当兵好,可以到处走走看看。”“当飞行员很神气,连天上都能看”……像所有十七八岁的年轻人一样,戴明盟的少年时代也有一个“闯天涯”的梦。
  高中毕业后,经过层层考核,他被顺利招飞入伍,进入飞行院校学习。
  直到伞训,他才意识到,飞行员不止“神气”这么简单。
  有一次,戴明盟伞降,嗖嗖嗖直往下落,速度比头两名队友还快。
  他正纳闷着,地面喊:“3号3号检查你的伞!”他才发现伞绳被缠住了。割伞绳已来不及,他果断用了备份伞,迅速着陆。
  事后一琢磨,他出了一身冷汗:其实用备份伞风险也很大,但临危中的科学判断处置救了他。
  瞬息之间,生死两岸。有的飞行员经历这种险情之后,会在心理上产生阴影。对于戴明盟来说,却是个凤凰涅槃的机会:这拉开了他成功处置多个空中特情的序幕。
  一个普通的飞行日,戴明盟驾驶歼-15战机正常起飞。突然,在离地几十米高度,战机一下子完全失控。戴明盟下意识地拉操纵杆,飞机出现几秒钟的延时反应,产生剧烈的俯仰震荡。
  塔台上,所有人大惊失色。在这种情况下,人的本能反应是紧紧控制操纵杆,而实际上越控制,飞机震荡就越大,机毁人亡的可能性也越大。
  危急关头,戴明盟冷静应对,判断故障原因,放松操纵控制。战机逐步回归正常,安全着陆。
  仅近几年试飞,戴明盟就经历了10多次险情。每一次,他都化险为夷。
  战友们说戴明盟太淡定了,无论是成功处置隐患险情,还是成功完成高难试飞课目,从机舱出来的他都看不出一丝兴奋或侥幸,永远是波澜不惊、平静如水。
  风雨天个人决意驾机起飞接受最高统帅检阅,大雾天单机领航执行阅兵路线预演……也许,戴明盟早已将生死置之度外。他说,他从来都没有怀疑过自己,从来就没想过结果,过程做完了,结果自然而然就有了。
  2013年6月,海军首次航母资质认证前一天,战友给他饯行。他说:“要是我牺牲了,你们就上!”
  平时他不会说这话,战友觉得,他已经做好了万全的准备。
  与死神掰手腕,为什么他总能赢,这应该就是奥秘所在。
挺立潮头的执行人
  上舰只是迈出了第一步。
  歼-15之所以称为“飞鲨”,就在于其具备全空域和全海域作战能力。作为首位“驯鲨人”,戴明盟自觉开启了成批培养舰载机飞行员的艰难探索。
  成立飞行教员组、制订方案、编写大纲、整理教材、讲授理论、模拟器带飞……他不仅要当好刀尖上的舞者,更要当好刀尖上的领舞者;他不仅要做王牌飞行员,还要带出一个王牌飞行员队伍。
  戴明盟的工作常态是这样的:
  白天,除了上天试飞,还要给新飞行员讲课,进行模拟器带飞;晚上,他对新飞行员的每一个动作进行讲评,一个细节要反复抠上几十遍。
  夜以继日,周而复始。
  戴明盟常常感到时间不够用。作为“过来人”,他更明白航母舰载机飞行员培养刻不容缓。
  在一次围绕舰载机新飞行员训练方法的讨论中,深思熟虑后,戴明盟提出一个非常大胆的想法,想法一旦实现,可以节省培养时间。但当时歼-15还在试飞验证阶段,有人说这样做太危险了。
  “我是试飞员,技术上的风险我来解决!”戴明盟坚定如山。
  经过大量的验证,戴明盟的提议被采纳。新飞行员培养周期被缩短。
  2014年,戴明盟全程参与指导新飞行员飞行训练各阶段,成功实现了首批舰载战斗机飞行员培训工作“探索、实践、突破”的三级跳,完成了由试飞模式向训练模式新突破。
  目前,在戴明盟的带领下,部队已初步总结出一套先进的飞行训练理念、一套科学的上舰培训模式、一套高效的综合保障机制,宣示着中国海军一条舰载机飞行员的“生产线”已初步生成。
  这还不是终点,模式还需要不断更新、效率还需要不断提高。
  戴明盟说:“这支部队要打造成拥有全新理念、作战方式、训练方式、部队面貌,完全不同于以往的航空兵部队。在我们这一代人,这支部队会干到什么程度都需要我们不断去摸索。”
  工作之外的戴明盟爱打篮球和健身。他说:“我的飞行时间已经不多了,把身体素质锻炼好,才能尽可能延长自己的工作状态。”
  请您文明上网、理性发言并遵守,在后发表评论。
欢迎您发表评论......
Copyright & 2000 - 2010 XINHUANET.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制作单位:新华网}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战斗机降落航母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