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一个词,叫刀剑不什么 比如像杀人不眨眼像刀剑神域一样的游戏。

长篇连载:《说不尽的宋朝》—说不尽的风云变幻荣辱兴衰(1)
我的图书馆
长篇连载:《说不尽的宋朝》—说不尽的风云变幻荣辱兴衰(1)
写在前面的话  当我选择这个题目的时候,我知道我做出了一个艰难的选择,不止是选择的过程艰难,选择之后的路会更加艰难。  选择的艰难是因为有顾虑,有顾虑是因为以下三点:  一、这是一个容易惹事的题目。  作为世界四大文明古国之一,中国有着五千年的悠久,从“夏商与西周,东周分两段”开始,一直到“宋元明清后,王朝至此完”,这五千多年的所有王朝和大小政权中,不论是奴隶社会,还是封建社会,如果要选出一个最受关注又最具争议的朝代,那一定非宋朝莫属。  从宋朝以后一直到现在,对宋朝的认识和评价就像对这个朝代的人、这个朝代的事、这个朝代的思想、这个朝代的文化一样,始终充满了争议,认为宋朝为华夏文明极繁荣极昌盛者有之,认为宋朝为中华民族极衰落极软弱者也有之,而且还在不断深化、不断翻新。对于这样一个题目,不论谁来写,不论怎么写,都不可能让所有人都认同和满意,反而是写得越多,争议越大,不同的声音越多,批评甚至咒骂者越多。  二、这是一个珠玉在前的题目。  中国人喜欢谦虚,每次交流讨论的时候,首先发言的那个人在发表意见之前都要讲一个成语“抛砖引玉”,把自己的意见比作砖头扔出去,希望引起大家的回应,纷纷把玉石抛出来,发表出更多更好的意见。但对于我而言,在选择这个题目,在开始动笔的时候却已面临珠玉在前,这块珠玉就是《明朝那些事儿》。  想当年,明月先生的《明朝那些事儿》珠玉一出,捧红了轻松说的方式,剩下的追随者纷纷大显身手,抛出来的却大多数都是砖头,有的甚至还是土坷垃。没办法,谁让《明朝那些事儿》的起点太高,一出手即被奉为经典,成为业界标杆,多少年来一直在被模仿,始终未被超越,每个使用白话轻松说的作品都会被拿来与之比较,你不想比较都不行。作为他众多粉丝之一,我实在不敢有超越的企图,也确实难有超越的能力。  三、这是一个被反复咀嚼的题目。  人民的好干部焦裕禄同志曾经说过“吃别人嚼过的馍没味道”,如果把宋朝比喻成一个大馒头,那它一定是被嚼过了无数次的馒头。且不说上千年来各种正史、私史、野史等史料记载,当今荧屏上改编电影电视剧,单是现代的文学作品数量之多,就让人有说之不尽、浩如烟海之感,不知从何读起的感觉。  这其中,既有职业选手(宋史研究领域专家学者)的作品,比如《细说宋朝》、《正说宋朝十八帝》、《王立群读宋史》、《两宋王朝》等等,也有业余票友的解读,比如《宋朝那些事儿》、《如果这是宋史》、《这才是宋史》,更别提网络上各种以宋朝为背景的戏说、穿越、YY作品了。  宋朝这块大馒头已经被咀嚼了无数次的馒头,任凭你再怎么咀嚼,他也是那一块馒头,总不可能从馒头里嚼出肉味来,也很难写出与众不同的东西来。  这三点顾虑一度像横亘在我面前的三座大山,动摇着我做出选择的决心,经过不知多少次的权衡,我终于坚定决心,做出了这个选择,是因为以下两点:  一、这是我一点小小的理想。  人总是要有些理想,有点爱好的。我自小喜欢、地理、政治、文学,有过要当作家、学家的理想,但很遗憾这种喜欢远没有达到痴迷的地步,而且喜欢的层次太浅,范围太窄,仅限于几本可怜的教科书和有限的课外读物,加上本人也没有过人天赋,什么博览群书、广泛涉猎、过目不忘、出口成章之类的词汇与我扯不上一丁点关系,这个理想也就随着年龄增长而湮没。  后来,一些同学朋友鼓励我说肚子里有点墨水,应该写点东西,可是现在翻回头去看看,跟很多、政治和文学爱好者相比,除了毕业论文、工作总结、领导讲话这套形式主义的东西,竟然没有动笔写过哪怕只有几千字的文稿,别说投稿发表,甚至连自娱自乐,自我消遣都没有,实在不知道自己这些年是如何浑浑噩噩度过的。  现在,我就把这篇文章当作自己一个小小理想的起点,至于理想的终点是什么,能否最终实现,我想这并不重要,重要的是我在享受这个追逐梦想的过程。  二、这是一个值得研究的朝代。  清代著名思想家、翻译家严复指出:“若论人心政俗之变,则赵宋一代最宜究心。中国所以成为今日现象者,为恶为善,姑不具论,而为宋人所造就,什八九可断言也。”  著名史学家陈寅恪也认为:“华夏民族之文化,历数千载之演进,造极于赵宋之世。后渐衰微,终必复振。由是言之,宋代之史事,乃今日所函应致力者。”  如果你能多读一些关于宋朝的史书作品,你就会发现,这句话同样适用于当今社会,你所知道的我们这个民族的优秀品格、劣根缺陷,都可以在宋朝找到影子甚至根源,宋朝几乎就是当今社会的一面镜子。  伟大帝王唐太宗说过“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人为镜,可以知得失;以史为鉴,可以知兴替”,至于大家从宋朝这面镜子中到底能看到什么,想到什么,悟到什么,就是见仁见智了。  既然选择了开始,那么就要有写作的原则,就像做人要有原则,要贯穿于一生一世一样,这个原则也要贯穿于写作的始终,我的这个原则大体有以下几点:  一、与文学相结合。  我写的东西不是教科书,不是论文,也不是演义小说,更不是穿越小说,而是建立在个人对理解基础上的重新编译和叙述,但不是虚构和改写,而是另一种风格的,用文学手法写就的,这一点是向《明朝那些事儿》学习和致敬的。  二、各种史料相结合。  关于宋朝的各种史料浩如烟海,没有人可以穷尽,基于性与文学性相结合的考虑,我写作的依据主要是正史,包括官修史书(如《宋史》、《实录》等),比如和私修正史(如《续资治通鉴长编》、《宋史纪事本末》等),然后是部分可信度较高的个人笔记,最后才是极少数的野史资料(如《宋史演义》、《飞龙全传》、《玉壶清话》等等)。  三、写实与写虚相结合。  写实的部分以正史为依据(其实对于宋朝来讲,正史有些内容的来源也是个人笔记,甚至是野史),写虚的部分则以个人笔记和野史资料为依据。  总的原则是,大是大非、关键性、重要性的内容以正史为依据,注重史实性,尽量论证事实真相,比如关于宋太祖之死,宋太宗即位;可有可无,无伤大雅的内容则兼个人笔记和野史为参考,比如关于花蕊夫人的传说,注重艺术性,主要目的为增加传奇色彩,渲染文学氛围,增添可读性和趣味性。  四、政治军事与经济文化社会相结合。  近些年有关宋朝的草根作品,多聚焦于政治上的权力斗争,军事上的征战讨伐,对经济、社会、文化和制度的关注较少,往往使得大家产生一种看戏的热闹感,热闹过后却不知道到底学到了什么,感悟了什么。  是丰满的,皇帝、文臣和武将虽是舞台上的角色,但经济、文化和制度才是的内涵,出于个人喜好,会在文章中加入很多这部分内容,我希望我的文章不但带给大家热闹,还可以带给大家知识、感悟。  最后还有一点说明:  我不是一个人吃饱,全家人不饿的单身汉,由于个人工作和生活原因,每天用于阅读写作的时间很少,没有给自己定指标,下任务,所以不能确保每天更新,也不能保证每天更新多少,只是希望一直坚持下去,把自己阅读过的、思考过的、感兴趣的东西写出来,与大家一起分享。  另外,受知识水平所限,其中可能会有很多疏漏、错误,也希望大家真诚的帮助我,支持我,只要不搞人身攻击,欢迎大家一切形式的交流、辩论、吐槽、拍砖、批评,包括激烈的批判。  时为日,此文正式开篇,距我离开大学校园已整整十年。  6月1日,我们相约青岛,相约母校,回忆,把酒言欢,适逢其会,无以为贺,谨以此文,献给中国海洋大学2000级旅游管理本科班的全体同学。  这算是不是礼物的礼物,不是纪念的纪念。
  楔 子  记得小时候看三国演义时,对其第一回开篇起语印象极其深刻,记忆犹新:“话说天下大势,分久必合,合久必分”。  罗贯中的这句话可谓一语道破中国古代乃至近代数千年分合之象,接下来他又回顾了中国封建社会前期天下统一与分裂之轨迹。  “周末七国纷争,并入于秦,及秦灭之后,楚汉分争,又并于汉,汉朝自高祖斩白蛇而起义,一统天下。后来光武中心,传至献帝,遂分为三国。”  由于罗贯中先生所写的《三国演义》只是三国这个时代,所以它的回顾也就到此为止了。  遵循他的逻辑思路,我们继续向后追踪:三国纷争而后归于晋。五胡乱华而后晋室南迁,十六国轮番登台,南北朝并立百五十年。后来天下统入隋唐,三百年后又复大乱。藩镇割据,五代十国,纷乱百余年。终由宋朝结束乱象,臻于大治,迄至元明清,八百年间天下再无分裂之局,直至列强侵华,王朝崩塌,社会剧变之后,军阀割据,华夏最后一个乱世在近百年前方才终结。  这段三千多年的中华,实际上包含了五个分裂的阶段,他们分别是春秋战国(约公元前770-221年)、三国(约公元220-280年)、东晋十六国(约307年-439年)、五代十国(约907年-979年)、军阀割据(约年)。  分裂和割据,当然不会给人们带来欢乐和幸福,相反他们是战乱、灾难的代名词,带来的往往是暴力、战争、纷乱、流血、牺牲,人民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  但俗话说的好“乱世出英雄”,越是乱世越容易诞生改变的风云人物,越容易发生激动人心的英雄故事,而毫无例外的是,再长久的分裂也不会永远延续下去,都会归于一个统一的王朝治世。  在这里,我所要讲给大家的就是发生在从分裂到统一,从乱世到治世以及其后三百年间的故事,这个故事的名字我并没有完全想好,出于简洁醒目的需要,姑且就叫做《说不尽的宋朝》吧。  说到宋朝,就不得不提它的前世,五代十国。  作为上最负盛名的分裂时期,五代十国的乱世之名可谓名符其实。  五代十国,顾名思义,就是五个朝代和十个国家。确切的说是中原地区五个前后交替的朝代和同时期其他地区前后并存的十个割据政权的合称。  这是学术上的说法定义。其中,五代指的是后梁后唐后晋后汉后周。十国指的是前后蜀、吴越、南唐,吴,北汉,南汉,荆南、湖南、武平、福建、燕。这些是大家耳熟能详,小学生都能倒背如流的常识。  关于这段的起点和终点,教科书上一般从907年唐朝灭亡算起,到979年宋朝灭掉北汉为终点,经历约72年。  这种精确的计算方法不能说不正确,但可以说并不准确。至少在起点907年前数十年,中原王朝已经陷入了分裂和割据状态,虽然大唐王朝名号犹在,但已经名存实亡,各大藩镇割据地方,征战不已,其混乱程度甚至超过五代十国阶段本身。  所以这是一时期的分裂实际上从唐朝末年(约820年)就已经开始,直至979年才宣告终结,持续一百六十年。那么这个分裂阶段又发生了那些事情,对后世产生了什么影响呢?  关于这个时代的评价,后世的史学家几乎是众口一词,什么藩镇割据、军阀混战、生灵涂炭、水深火热、人性堕落、道德沦丧、弑君杀父、礼崩乐坏、武夫当道、暗无天日等等这类充满贬义感情色彩的词汇,把五代十国搞成了中国上最黑暗、最暴力、最不堪回首、一无是处的混乱时代。对这些表面现象的描述虽有夸张之嫌,却也八九不离十。  至于这个时代到底有混乱,用文字是难以形容的了。为了更加直观生动的让大家认识这个时代的混乱,我们不妨用表格展示,让数据说话:
  从上表中我们可以发现,五代期间的中央政权再五十二年间,更换了五个国号,平均每个朝代持续10.6年,所谓“十年河东,十年河西”、“皇帝轮流坐,今年到我家”的说法在这里得到了完美的印证。只要你有实力,有兵马,不管出身如何,姓甚名谁,是华夏子孙还是少数民族后裔(所谓的胡、狄、蛮、夷等等),就可以用双手打拼自己的天下,正如著名军阀安重荣所说“天子,兵强马壮者当为之,宁有种耶!”  当然,当上了皇帝并不意味着你高枕无忧了,恰恰相反,登上皇位意味着你的屁股坐到了火山口上,因为据统计,在这53年间,共有14个“幸运儿”(其实未必是幸运,如果不当皇帝可能活得更长一些)过了一把皇帝瘾,平均每人享国3.8年。  更令人痛惜的是,窥伺你的皇位,时刻准备着寻找机会将你拉下马,置于死地的不是与你有着深仇大恨的死对头,而是你身边最为亲近的人。这些亲近的人可能是你的亲生儿子,可能是你的养子,也有可能是你的手足,你的大表哥小舅子,或者是你最为信任的的力不讲,或者是你曾经并肩战斗的战友。  总之,越是和你有着亲近密切的关系,越是有可能与你反目成仇,暗箭伤人,毫不留情的把你掀翻在地,夺去你的皇位,还要狠狠的踩上几脚,最后还要了你的性命。  这种情节很像是古龙的武侠小说,越是关系亲密,越是不可能的人,越有可能成为致你于死地的凶手,所有人你都不可不防。  可惜的是,即便你日防夜防,依然防不了别人明立暗中给你一枪,因为另一份数据显示,五代期间的十四位皇帝中,正常死亡(老死、病死、因敌对战争死亡)的只有6个,其他均为非正常死亡。  这里所谓的非正常死亡系指被臣属部将、子侄弑杀者,包括直接被杀者(比如后梁太祖朱温,被其子朱友珪弑杀)或者因造反叛乱身亡者(比如后唐末帝李从珂,因部将石敬瑭叛国,引契丹军队攻唐,导致李从珂自焚身亡)。  与此相对应,这些非正常死亡的皇帝,他们自己取得皇位的方式也不是什么合法途径,其中以篡位方式登上帝位的有7人,占50%,这里面又有5人弑杀父兄篡权,占篡位称帝人数的71.4%。
  由于皇位更迭过于频繁,大家彼此之间的关系有极其复杂,为了让各位不致被这段风云变幻的时代给搞糊涂,我对五代皇帝之间的关系进行了勾勒和呈现(其中标有×的表示非正常继位):    除了中原地区的五个朝代以外,其他地区的割据政权也不甘寂寞,他们这些地方武装地主,论起地盘大小、国力强弱都不如中原政权,但搞起政治斗争,阴谋战乱来丝毫不亚于中原王朝的大佬们。鉴于割据政权数量众多,而本文篇幅有限,在这里我就不一一介绍了,数据都已经列在表格中,请大家自行参阅。  总的来看,五代十国时代基本上就是在这一幕幕杀君弑父、相残的政治军事斗争中度过的,你方唱罢我登场,武力争斗几时休?依靠武力和非法手段取得了皇位,却也逃不过被人赶下台的命运,在这场反复循环的剧中,没有谁是永远的胜利者。  难道中国就要在这无休无止的混乱中永远沉沦下去吗?  不会的,规律不会允许这种现象的发生。  五代十国的混乱是人尽皆知,有目共睹的,但很少有人看到的是,五代十国分裂割据背后隐藏的统一动力和因素。五代十国的分裂割据既是对唐末藩镇割据现象的进一步加剧和发展,又是对这一混乱局面的整合和终结。  纵观整个唐末五代,军阀割据混战严重冲击了原来固有的社会秩序,彻底改变了社会各种力量的对比,并且从中酝酿了全新的统一因素。  从五代更迭就可以看出,相对其他地方割据政权,中原的政权始终保持着绝对的实力优势,并且以正统中央政府自居,一直维持着扩张地盘吞并其他政权的趋势。这与唐朝末期朝廷衰弱,地方强大,天下只知有藩镇,而不知有天子的形势相比是大不相同的。  从后梁到后唐,再到后晋后汉后周,经过数十年的正确更迭和大鱼吃小鱼,小鱼吃虾米的生存竞赛,地方割据势力不断削弱,中央政府实力不断增强,此消彼长之下,再加上人心所向,统一趋势已经不可阻挡。  所谓物极必反,乱极趋治,这个时候的华夏大地所需要的是一个英雄,这个英雄不是像美国大片中蜘蛛侠、超人、钢铁侠之类那样拥有特异功能,上天入地,无所不能,以一己之力拯救地球和全人类,充满个人英雄主义和浪漫主义色彩的超级孤胆英雄,而是一个领袖,一个具有战略眼光,顺应潮流,整合所有资源和有利因素来完成统一的使命的领袖。  幸运的是,这是一个呼唤英雄而诞生了英雄的时代,一个英雄辈出的时代。  在那些看似漫无边际、伸手不见五指的黑暗边缘,已经有一丝晨曦的光亮,带给人们希望,这点希望是从一个年份开始的。  后唐天成元年(公元926年),两个影响的人物先后离世,准确的说应该是驾崩。  按照礼制,只有皇帝死才能叫“崩”,而在这同一年驾崩的两位皇帝,都是不世出之豪杰,就是放眼百年,也难有人与之匹敌。  这两位皇帝,一个叫李存勖,一个叫耶律阿保机。  在过去的三十年,这对堪称宿敌世仇的对手,以各自的卓越天赋和韬略功勋深刻影响了的进程,建立起了不世之功勋。  一个是民族英雄,开国皇帝,统一契丹八部,征服渤海王国,东征西讨,威震大漠,各族臣服,南征北战,侵略汉地,中原震动,开创契丹帝国百年基业。  一个是无敌战神,少年得志,据河东之地,承父亲遗愿,北收幽燕,力阻契丹,南拒后梁,攻灭世仇,平定前蜀,入主中原,运筹决胜,无人可挡,创建了百战百胜的战神神话。  这两位天赋异禀的绝代豪杰也有过直接的对话,论军事才能,阿保机逊于李存勖一筹,双方虽未亲征,李存勖均以胜利告终,但伦治国安邦,驾驭群臣,阿保机则远胜李存勖。所以双方的结局也泾渭分明,一个开创百年基业,后继有人,一个众叛亲离,身死国灭,殊为可叹!  英雄已逝,事业犹在。在五代十国的年代,注定不缺乏英雄豪杰。  就在李存勖和阿保机离世的第二年,上天送给中国另一个英雄人物,一个绝不亚于两位传奇人物的新传奇,他将以更加卓越的才能,更加惊人的天赋,更加传奇的经历,接受交给他的使命,去结束五代十国的分裂混乱,创造更加辉煌的功绩和更加灿烂的文明!
  第一章 英雄诞生  传奇,从一声啼哭开始。  后唐天成二年(公元927年)七月,一声响亮的啼哭划破静谧的夜空,一名男婴呱呱坠地,出生在洛阳夹马营的一处宅院。  这家喜得贵子的男主人名字叫赵弘殷,而那名刚刚经历分娩痛苦的妻子和母亲姓杜。在此之前,他们已经生育过两个男孩,这名新生儿是夫妻俩的第三个儿子,作为孩子的父亲,赵弘殷给自己这个儿子取了一个响亮的名字:赵匡胤。  匡,匡扶社稷,胤,子孙相承。从名字来看,就可以知道这位父亲对对这个孩子寄予的期望,但期望总归是期望,要变成现实似乎是遥不可及,这个时候的赵弘殷一定不会想到,这个新生的婴孩和他伟大的名字注定将被写入。  在正式开始介绍本书的第一男主角之前,趁他还在襁褓之中嗷嗷待哺,让我们先来认识以下男主角的父亲和祖父们。  首先是赵匡胤的高祖父(太爷爷),赵脁。  赵脁在唐朝时做官,历任永清、文安、幽都三县的县令,虽然官职不高,好歹也是国家的正式公务员,县处级干部,从此奠定了赵氏家族的官宦生涯,并经过几代人的传承发扬,直至赵匡胤荣登九五之尊,建立赵氏天下。  其次是赵匡胤的曾祖父(老爷爷),赵珽。  赵珽同样投身仕途,从藩镇从事(这是一个节度使府的低级幕僚职务)干起,一步一个脚印,临死前混到了兼御史中丞。  按照唐代官制,御史中丞是御史台的长官,属于朝廷高级官员,但如果你认为这位赵珽老爷爷混到了朝廷高干的层次上,那就是看走眼了,因为他的这个御史中丞前面还有一个“兼”字,这个“兼”是兼职的兼,但意思却并不是兼职的意思,而是唐朝中后期富有特色官职特点之一“兼宪衔”,就是低品级官员在原本官职之外的加官,并不能提升其品级,连一点经济实惠也没有,说白了就是一个挂名的虚衔,除了当荣誉称号用来自我安慰外,一无所用。  所以,这位赵珽临死之前依然是低级幕职,他没能改变老赵家的前途命运。  再次是赵匡胤的祖父,赵敬。  赵敬历任唐朝营州、冀州、涿州三州刺史。在唐朝,刺史是一州的行政长官,大体相当于今天的市长、书记,属于正厅级的干部。考虑到古代史书中有传记人物要么是高级别的朝廷官员,要么是有非凡功绩或极高知名度,而这位刺史大人显然没有什么耀眼功绩,所以也没有资格被载入史册,我们对他的了解也只能到此为止了。  最后出场的是赵匡胤的父亲,赵弘殷。  赵弘殷出生在唐朝末年,籍贯河北涿郡(今河北)。虽然祖上时代为官,赵弘殷却没有走父辈们的成功之路,而是选择了从军。  在那个纷乱混战为主旋律,谁也不能保证自己的脑袋能长多久时间的五代十国,从军是一项极其危险的工作,却也是建功立业的快捷途径,关键前提是你必须足够勇敢、大胆,足够命大、幸运,能够在无数的战斗中幸存下来,并且遇到改朝换代的良好机遇,又跟对了有前途的领导。  所幸的是,赵弘殷基本具备了上述条件,他年轻时作战十分骁勇,擅长骑马射箭,打仗看人的基本功也十分扎实,因此受到更加能征善战的后唐庄宗皇帝李存勖的赏识,在后唐禁军系统任职,他也因此举家搬迁,离开世代居住的河北涿郡,落户首都洛阳,取得了京城户口。正是在洛阳,他迎来了第三个儿子赵匡胤的出生。  从赵氏家族家谱来看,虽然从赵匡胤往上追溯五代都是朝廷官员,勉强也算是官宦世家,但都是超不过四五品的官员,不算是高级干部,也没有辉煌的功绩,能得以青史留名,甚至被追封冠以僖祖、顺组、翼祖、宣祖等只有皇帝才有权享受的庙号,完全也是拜自己那争气的子孙所赐。  另外,我们大体也可以推断出,由于官衔品级限制,他们也没能在子孙的仕途上提供什么便利,自己的子孙都是从最基层干起,依靠自己的努力和勤奋,成就自己的事业,这一点在赵弘殷的身上体现尤为突出。
  从少年从军直到现在有了第三个儿子,自己已经度过了十多年的军旅生涯,换了好几任老板,直至现在特别能战斗的庄宗皇帝,他终于遇到一位真正可靠并且赏识他的老板,他认为论忠诚勇敢,自己不输于任何人,有着新老板的器重,自己的前途将会一片光明。  然而,他不知道的是,要想建功立业,特别是在军队中,在那个混乱的时代,光有我们前面讲过的足够勇敢、足够命大、足够努力是远远不够的,另外两项因素无疑更加重要,那就是天赋和机遇。  遗憾的是,赵弘殷同志的天赋资质实在一般,翻遍史书也没有关于他自幼聪颖,少年老成之类的记载,而他的机遇就更加没谱了,他所寄望的庄宗皇帝李存勖没几年就垮了台。  更遗憾的是,新上任的老板对他不怎么感冒,此后的十几年间,他并没有受到特别重用,直到后汉乾祐年间,才因战功升迁至护圣都指挥使,基本上算是熬资历熬出来的。  直到后周世宗在位期间,赵匡胤才又经过不断征战立功,终于升迁到禁军主力侍卫亲军马军左厢都指挥使,而那个时候,他已经50多岁,他的儿子,时年28岁的赵匡胤,已经担任殿前都指挥使,定国军节度使,军衔官职远胜其父。  当然,这些都是二十多年以后的事,至少在当时,赵弘殷是无论如何也想象不到的,别说儿子的命运,就是自己的前途也是一篇茫然。  后唐同光四年(926年)庄宗李存勖因魏博兵变被杀,明宗李嗣源即位。  后唐长兴四年(933)年,明宗李嗣源驾崩,闵帝李从厚继位。  后唐长兴五年(934年)闵帝李从厚被囚,李从珂继位。  后唐长兴七年(936年),末帝李从珂自焚,石敬瑭即位,建立后晋。  后晋开运三年(946年),契丹攻入开封,少帝石重贵被俘,后晋灭亡,刘知远于次年(947年)称帝,建立后汉。  短短二十年的时间,中原王朝三易其号,七位皇帝轮番登台,上演了一幕幕君臣反目,相残的惨剧,无数百姓流离失所,家破人亡,多少将帅重臣,前一日还大权在握,不可一世,后一天便人头落地,性命不保,甚至九五之尊,坐拥天下,一着不慎满盘皆输,落得个身首异处,江山易主。
  在这些风云变幻、改朝换地的时刻,没有天赋、没有地位、没有权力的赵弘殷自然没有当主角的戏份,甚至连个群众演员都算不上。  但作为旁观者的他,却从这些动乱中逐渐明白了一个道理,在这个兵连祸结的时代,即便是那些王侯将相也朝不保夕,今天为求自保而句柄谋反,弑君篡位,明天却要面临同样的境遇,一时的高官厚禄、富贵荣华又有什么值得羡慕呢?  想我赵弘殷,征战沙场屡立战功,却能保全性命,家不显贵却儿女绕膝,衣食无忧,妻贤家和,在如此乱世,封妻荫子何足羡,全家平安才是最大的幸福,做一名好丈夫,好父亲,才是自己最大的职责。  赵弘殷是这么想,也是这么做的,他确实是一个尽职尽责的好父亲,他用自己的一言一行给孩子们做出了榜样,虽不居高位,而身忧国家,虽屡受压制却为人正直,这边是赵弘殷给孩子们潜移默化的影响。  事实上,赵弘殷先生确实也没精力再去过多考虑自己的事业和前途了,因为作为一家之主的他,面临着一个非常严峻的问题:一家八口的吃饭问题。  俗话说,人是铁,饭是钢,一顿不吃饿得慌,虽然赵弘殷家里养着两个未来的皇帝,但眼前却只是两个只知索取无法奉献的孩子,长子赵匡胤长到十多岁的时候,这个家庭的经济已经比较拮据了,基本上是又缺吃又缺穿,勉勉强强维持个温饱。  虽然形势严峻,赵弘殷还是表现出了一个父亲的责任感,自己的事业并不如意,家庭的处境也非常困难,自己无法带给我孩子们锦衣玉食的富裕生活,但是自己会尽最大的努力去呵护、教养孩子们健康成长,让他们自己去打拼自己的未来。
  在父母的精心照顾下,赵匡胤健康茁壮的成长起来,虽身逢乱世,他依然有一个无忧无虑的童年。与很多男孩子一样,赵匡胤有自己热衷的游戏,不过这个游戏不是玩弹弓、打小鸟、爬大树,钻草窝,而是另一个非常流行的军事游戏——打仗。  话说打仗可算是一个十分悠久的游戏,自从人类有战争开始,战争便以游戏的形式进入了孩子们的世界。从木制的刀剑到仿真的枪弹,道具不断更新换代,受欢迎程度却丝毫不减,即便是现在的成年人十有八九都有玩这种游戏的经历。  在这种集体游戏中,总会有孩子自觉不自觉地成为将军的角色,指挥其他“士兵”作战,而赵匡胤正是这样一名演员,在游戏中他展现了一种特别的天赋,同他玩耍的伙伴都自觉接受他的指挥,以他为首领和将军。  虽然从统计学角度来看,小时玩游戏总当将军的孩子,长大之后真正成为将军的概率是极低的,但从管理学的角度来讲,这种从游戏中体现出的性格和能力特征对一个孩子的成长是非常重要的,而赵匡胤所体现出的这种领导气质和个人魅力将在他成长、成熟乃至成功的过程中发挥决定性的作用。  赵匡胤就这样在五代十国的乱世和相对安宁平静的家庭环境中逐渐成长起来,不知不觉到了二十岁,成了一个真正的大小伙子。  俗话说,男大当婚,女大当嫁,二十岁放在今天还不够法定结婚年龄,但在一千年前的封建社会,都算得上是晚婚晚育的年龄了。在父母之命,媒妁之言的安排下,赵匡胤娶上了同为官宦之家的媳妇贺金蝉,从此结束了自由快乐的单身汉生活,过上了夫唱妇随的二人世界。
  第二章 离家出走  如果事情一直这么发展下去,那么接下来就应该是生孩子、养育孩子,等孩子长大之后再给儿子娶媳妇,然后再等着抱孙子(或许是很多孩子和孙子),如果运气足够好,寿命足够长,赵匡胤到晚年可以过上妻贤子孝、儿孙满堂的幸福生活,尽情享受天伦之乐。  当然,与此同时,赵匡胤这个名字也就在几十年后从世间消失,百年之后甚至被自己的子孙所遗忘。  不过是,是不会容许这种假设的,它将给赵匡胤一次改变自己命运的机会,同时也是彻底改变自己的机会。  赵匡胤结婚之后,度过了一段颇为逍遥自在的日子,家中父母健在,弟妹尚幼,妻子贤惠,自己闲暇无事之时和几个朋友练练武功,打打拳,赌赌博,吹吹牛,生活的无忧无虑。  然而,日子一长,年轻的赵匡胤逐渐有些厌倦了这种生活,特别是随着家庭生活的日益窘迫,父亲事业停滞不前,辛劳的父母已经很难维持这个大家庭的全部生计,八九口人的生活一度到了一分钱掰成两半花、每日为填饱肚子发愁的地步,勉强维持温饱成为了一个十分现实的问题。  看看自己,年过二十,业已成家,身强力壮,精力充沛,却整日悠闲度日,连个正式工作都没有,不能为父母分忧解难,更别提建功立业了。  于是,在连续几个辗转难眠的夜晚,赵匡胤不断思索着自己的现在和将来:堂堂七尺热血男儿,理应胸怀大志,图谋建功立业,至少也要像父亲一样驰骋沙场,为国征战,为家奋斗,才能不枉此生,岂能像现在这样游手好闲,两手空空,一事无成!  当这种思索和冲动不断深入和积累时,一种大胆的想法突然冒了出来:我要离家出走,去寻找自己的梦想,成就自己的事业!  坚定了想法以后,赵匡胤没有再犹豫,在他二十一岁那年的某个日子,他毅然离开了自幼相依的父母,新婚不久的妻子,年幼可爱的弟弟们,离开这个并不富裕却的家。  他是不辞而别的,在那个不流行抛弃妻子、外出打工的年代,他不忍心让自己和家人承受离别的痛苦和不舍,他要一个人外出闯荡,好男儿志在四方!  不错,好男儿志在四方,但前方的路并不平坦,他甚至不知道自己的出走的方向。外面的世界很精彩,但外面的世界也很无奈。  从二十一岁开始追逐自己的梦想并不算晚,但前路坎坷,命运莫测,赵匡胤,你真的准备好了吗?
  由于缺乏足够的资料,加上赵匡胤同志也没有写过什么回忆录、自传、游记之类的个人专著,他离家出走之后的具体路线已经不可考了,我们只能从有限的资料中大体勾画出他游历的路线。  说是游历,这是一种比较书面文雅的说法,实际上赵匡胤离家在外的经历用流浪这个词来形容会更恰当一些。更确切的说,他是一名外出找工作的打工仔,去寻找自己梦想和事业的一名有志青年。  可能会有人怀疑,我前面的叙述有夸大渲染之嫌。赵匡胤离家出走无非是为了找一份工作,养家糊口甚至只能够养活他自己而已,对这个身无分文的穷小伙来说,说他胸怀大志,确实有马后炮之嫌。  但我仍然相信赵匡胤的确是有梦想的,如果仅仅为了挣钱养家糊口,他完全可以在洛阳这个大城市,在家附近找份工作,哪怕是重伤几亩地,给人当佃户,或者像他父亲一样投军当大兵等等。  作为一个强壮的劳动力,赵匡胤的选择很多,无论如何都能挣钱养家,混个温饱,这些也是当时很多年轻人的选择。  但赵匡胤没有选择任何一种方式,他选择了离家出走,这是一条比有家可靠,有老可啃要艰苦得多的道路,风险也要大多得多。  不过他知道,在这个世界上,风险总是与机会并存的,在这个混乱的时代,总是蕴藏着成功的机会,而机会是不会自动上家敲门的,他一定会在外面的世界中,等待着自己去寻找。  离开洛阳的赵匡胤面临着他人生第一个选择,外面的世界很广阔,东西南北,四面八方,自己应该选择哪个方向呢?经过短暂的思考,赵匡胤选择了西方,他决定溯黄河而上,去寻找属于自己的那个机会。  当他走到黄河古道上,眼见河水滔滔,奔腾不息,浩荡东去,不禁受到极大地鼓舞。男子汉大丈夫就应该像这气势磅礴的黄河,不论前方有多少艰难险阻,崇山峻岭,都毫不惧怕,绝不止步,哪怕千回百转,哪怕穿山越岭,依然奔着大海而去,向着那个最终的目标坚定前进。  不错,赵匡胤,你的前途正像着古老的黄河,你将面临的将是数之不尽、纠缠一生的困难和坎坷。  走吧,赵匡胤,从这里出发!向着你那未知的前途和命运,前进!
  后汉乾祐年间的某一天,复州防御使王彦超的府上来了一个不速之客。  要说这个不速之客也不是完全不认识的陌生人,虽然他从未见过这个人,却和他的父亲、自己的老同事赵弘殷算是有些交情。  既然是故人之子拜访,王彦超自然是要见一面的,而当他见到衣衫破旧、满面尘土、一副落魄模样的赵匡胤时,着实吃了一惊。  要不是这个家伙对赵弘殷家事了如指掌的话,他真是怀疑这是个图谋不轨的冒牌货,冒充故人之子来这里骗吃骗喝甚至骗取钱财的乞丐。  话又说回来,自己那位老同事赵弘殷虽算不上达官显贵,却是官宦世家出身,他本人又是禁军将领,最近也没听说他犯什么大事,怎么他的儿子落魄成这幅样子。  这也正是我们的疑问,聪明的赵匡胤在王彦超打量自己的眼光中看出了对方的疑惑,于是他如实向这位世叔详述了自己这些天的经历。  不久之前,赵匡胤怀着建功立业的一腔热情,离开汴京,开始了他追寻梦想的历程。然而,当他真的走出这一步,来到这个精彩的外面世界后,他却发现梦想与现实是有着很大差距的。  建功立业,志在四方,说起来确认容易让年轻人热血沸腾,可是这梦想中的功业,到底从何而起呢?  俗话说,万丈高楼平地起。要建立功业,就必须有一个扎实深厚的根基,此时此刻,自己离开家庭这个唯一的后盾,身如浮萍,准备四处漂泊,自己建功立业的根基又在哪里呢?  赵匡胤曾经很多次地想,当今这个乱世,到处都是时机,自己年轻力壮,智慧过人,又有武艺傍身(据说是太祖长拳的创始人),加上怀揣建功立业的伟大理想和敢打敢拼的创业热情,遇到赏识自己的伯乐,发挥自己的才干,建立一番功业并不是太难的事情。  然而,事实却是残酷的,自从离家出走几个月来,别说是建功立业,就是一份正式工作都没找着。随身携带的那点盘缠早就花光了,自己成了一文不名的穷光蛋。  没有钱花的日子自然不会好过,无论在哪个朝代都是如此。  所以赵匡胤这些日子真算得上是风餐露宿了,没有吃的,就向沿途人家讨要,或者挖一些野菜凑活着填饱肚子,没有穿的,身上这件衣服也甭换了,脏了破了,也得继续将就着穿。估计自己这副样子,要是站到难民或者乞丐堆里,自己的爹娘都认不出来。  不过,赵匡胤并不是娇生惯养的富家子弟,这种落魄困窘的生活自己还能坚持得住,但让他无法忍受的是自己梦想的失落。  当满足衣食住行、吃喝拉撒等等最基本的生活生存需要越来越成为自己的首要任务时,自己的梦想却越来越远。  难道我的一生都要在这种落魄困顿中度过吗?不!绝不!这不是我赵匡胤想要的生活。  但现实与梦想的差距,还是让赵匡胤的思想有了转变,既然建功立业的梦想一时难以实现,我就退而求其次,先找一份工作来喂饱自己的肚皮吧,至于梦想,暂时让它成为真正的“梦想”,暂时沉睡吧。
  游历在外的赵匡胤想找一份工作来养活自己,但当他降低期望转向现实时才发现,自己连找一份工作居然都不容易。  那个时候既没有职业介绍所、人才市场之类的中介机构,更没有招聘网站、猎头公司,找工作只能靠着自己毛遂自荐或者找人推荐,碰壁、吃闭门羹是家常便饭。  在那个兵荒马乱的时代,运气不好还可能碰见劫道的,没准连自己的身家性命都得赔进去。  最重要的是,当时正是五代十国、军阀割据混战之际,天灾人祸,战争频仍,在如此恶劣的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下,社会生产大幅度萎缩,社会经济遭到极大破坏,老百姓的生命财产安全受到严重威胁,保住自己的性命,能够活下去成为大多数平民百姓的人生目标和追求,自然也提供不了什么像样的就业机会,相反农民失地、居民失业的现象倒是十分常见。  中国人讲究在家靠父母,出门靠朋友。当无依无靠的流浪青年赵匡胤为着找一份工作发愁时,他无意中想起了这句话。  自己第一次离家出来闯荡天下,外头自然没有什么朋友。但自己的父亲赵弘殷在禁军打拼多年,倒是结交了不少朋友,现在二十年过去了,父亲的朋友中不乏坐镇地方的军政官员,或许自己可以到他们那里去碰碰运气。  既然这样,应该先去投奔谁呢?  想来想去,他首先选择了一个人:王彦超,时任复州防御使。  
  让赵匡胤感到宽慰的是,这位世叔对自己的态度还算热情,接待也比较周到,每天好酒好肉招待伺候着,没把自己当外人看。  感受到家庭般的赵匡胤十分,同时也提出了自己的小小要求:那就是希望在王彦超的手下谋一份差事。  这并不是一个过分的要求,在赵匡胤看来,这位世叔好歹也是一州军政长官,在这一亩三分地说话算数的人物。再说自己是出力找工作,并非是来白吃白喝的,加上父亲当年的交情,王彦超总会给这个面子的。  王彦超却不这么想,对他来说,赏一份差事确实是小事一桩。要说赵匡胤虽不是人见人爱、花见花开、车见车爆胎的超级帅哥,也是相貌端正、彬彬有礼、家教良好的官宦子弟,可偏偏他对这位前来投靠的故人之子非常不感冒,打心底里喜欢不起来。  或许是赵匡胤落魄困窘的样子和颠簸流浪的经历给他留下了太过深刻的负面印象,或者是他担心赵匡胤是在京城犯了什么事混不下去了才来投靠自己,总之王彦超出人意外的拒绝了赵匡胤的要求。  当然,对待故人之子即便拒绝也不能太过直接生硬,以免伤害对方尚且年轻脆弱的心灵。  于是在几天的精心款待后,精于世故的王彦超送给了赵匡胤一些银子做路费,并且语重心长地谆谆教诲了这位世侄,说了一番诸如“贤侄你前途光明,天资聪颖,在自己这个小地方实在屈才,难有作为,还是另谋高就吧”等等之类安慰性的话语,最终表达了自己的真实意图:对不起,我这里就不留你了,请你走吧。  赵匡胤是个聪明的年轻人,自然明白王彦超的心理,对方是不愿意接纳自己,才说这番奉承吹捧自己的话让自己体面的走人。  既然话已经说到这个份儿上,也就没有必要再赖在这里不走讨人嫌了。再说对方这些天热情款待,自己白吃白住了一番,已经非常感激了。  赵匡胤没有再强人所难,更没有摇尾乞怜,他向王彦超郑重表示感谢后便离开了复州。  送走了不速之客的王彦超在内心对自己这件事情的处理十分满意,自己虽然拒绝了这位远来投奔的故人之子,却也盛情款待,尽了地主之谊,而且以一个体面温婉的理由将对方拒绝,给足了赵氏父子的面子,自己这么做也算是仁至义尽了,想来这位赵大郎也不会怪罪自己。  
  王彦超的感觉基本是正确的,被扫地出门的赵匡胤确实没有忘记他的热情招待,但他更没有忘记对方不念旧情,对自己拒而不纳的薄情,以及在自己最需要帮助之际的冷淡和拒绝。  十多年后,当命运逆转,赵匡胤荣登帝位时,他依然没有忘记这段经历,因为无论如何,落魄之时被人瞧不起,被人拒绝的滋味总是不好受的。  其实,赵匡胤应该感谢王彦超,如果不是这次拒绝,自己将来的一切或许都会发生改变,自己的人生可能会沿着另一条完全不同的轨道前进,自己乃至整个国家的命运都会为之改变。  从这个角度讲,王彦超的这次不识货的拒绝,实在是影响进程的无比英明的抉择。这或许就是传说中的天意吧!  当然,对自己和被自己拒绝的赵匡胤将来的前途命运,当时的王彦超是绝对预料不到的,否则就是借他十个脑袋,他也不会拒绝这位落魄青年。只是让他想不到到的是,自己用来婉言拒绝赵匡胤的那些“奉承话”,居然误打误撞的成了真,而且在十几年之后挽救了自己的性命。
  第三章 闯荡江湖  离开复州的赵匡胤几乎没有太多时间来回味被拒绝的滋味,投靠故人找份工作谋生的计划落空,自己的下一站又将是哪里呢?  接下来的日子,赵匡胤又开始了四处的游荡。由于缺乏明确的目标方向,他一直在湖北境内转悠,希望能够碰碰运气,有一份馅饼能够从天而降,砸到自己的头上。他不相信诺大的天下,乱世的中原,竟然找不到自己安身立命之所,施展才华之地。  遗憾的是,现实就是那么残酷,无论怎么游荡,苦苦寻觅的机遇依然没有来到。无奈之下,有些心灰意冷的赵匡胤只得再一次走上了投靠亲友的道路,这一次他来到的是随州。  随州即今天的湖北随县,赵匡胤之所以来这里是因为时任随州刺史的董宗本也是父亲赵弘殷的老熟人。虽然上次被同样是父亲故交王彦超拒绝的经历让他十分不爽,但此时此刻也顾虑不了太多,对机遇的渴望,谋求一份工作的生存需要,远远胜过了对碰壁的担忧和吃闭门羹的尴尬。  可能是老天爷也觉得赵匡胤可怜,决定给他一次小小的机会。  上门拜访之后,赵匡胤发现自己之前的担忧完全是多余的,这位刺史大人不是一个不念故交旧情,狗眼看人的家伙。看到老上级的儿子在落魄之际不远千里来投奔自己,董宗本很是唏嘘感慨了一番,然后痛快的承诺自己一定竭尽全力为赵匡胤谋取一份称心如意的差事,并且表示让赵匡胤安心的住在自己家里,直至给他找到工作。  眼前这位与父亲年龄相当的刺史大人对待自己的热情让赵匡胤了,他看得出来董宗本对自己的关心热情和帮助都是真情实意,发自内心的,他与那位圆滑世故,老谋深算的王彦超完全不同,于是他安心住了下来。  流浪在外的日子是孤苦的,而现在衣食无忧的生活让赵匡胤再次感受到了家庭般的,他开始憧憬,或许在不久的将来,自己会很快拥有一份称心如意的工作,而自己将十分珍惜这份来之不易的机会,在不断的努力和加倍的勤奋下,自己将会建立一番属于自己的事业,这份事业将会取不断的成功,理想的实现将不再遥远。  然而现实又一次无情地击碎了寻梦青年赵匡胤的梦想。与上次不同的是,这一次是他自己选择了主动离开。  董宗本并非不念旧情的人,他确实在积极地帮助赵匡胤,但他的儿子却不是省油的灯,而是一个刺眼的灯。  话说这位董宗本有一个儿子,年纪与赵匡胤相仿,名字叫做董遵诲。请大家务必记住这个名字,因为在若干年之后的故事中他还会出现,再次扮演烘托男一号赵匡胤的超级龙套。  这位董大公子靠着自己的刺史老爹,每日锦衣玉食,养尊处优,又仗着自幼熟读兵书,胸中颇有些文韬武略,为人比较高傲狂妄,对一般人是绝对看不起的。这样的公子哥,官二代,对与自己年龄相仿却穷困潦倒,籍籍无名的赵匡胤自然更是看不到眼里,
  但偏偏自己的老爹似乎十分看重这个穷小子,不但让他在自己家里白吃白喝白住,而且为他费心张罗着找工作。于是,心里很不平衡的董家公子决定发挥自己的专业特长优势,好好找机会羞辱一下子这个落魄的穷小子。
  毕竟是有文化修养的人,董家少爷羞辱对方的方式也是很文明,很特别的。他是君子动口不动手,具体来说是“论兵战事”,也就是两个人摆龙门阵,侃大山,谈话聊天,聊天的内容就是军事战争方面,上至春秋战国,下至当朝近代,名将风采,经典战例,兵法计谋,战略战术,都是两人谈论的范围,其实说白了就是两个从来没有上过战场的年轻人在那里纸上谈兵。  董家少爷的如意算盘是利用自己深厚的军事学功底和雄辩的口才让眼前这个穷光蛋自惭形秽,从而彰显自己博学多才的光辉形象。然而他料不到的是,这个落魄的穷小子居然反客为主,针锋相对,结结实实给他自己上了一堂军事理论课。  要知道,赵匡胤是五代十国时期最为杰出的军事天才之一,读过的兵书或许不如这位公子哥多,但却无师自通,理论水平比董遵诲更胜一筹,加上两人年纪相当,赵匡胤也是年轻气盛,面对对方咄咄逼人的挑衅气势,也不给对方留面子了,几轮唇枪舌剑的激烈交锋下来,董遵诲居然理屈词穷,狼狈的败下阵来。  在以往的辩论赛中从不曾落败的董遵诲显然不甘失利,他又开始出招。  这一次,董遵诲不搞针锋相对的辩论了,这方面自己是处于绝对下风的,他对赵匡胤讲了一个梦境的故事,自称自己做梦梦见登上高台,忽然看见一条长达百丈的黑蛇,这条黑蛇又突然化作一条龙,腾空飞去,还有电闪雷鸣与之相随。  讲到这里,董遵诲提出了自己的问题:赵兄你看我这个梦有何预兆,应该如何解释,到底是吉是凶?  这位董家少爷可真是剑走偏锋,招出奇谋,赵匡胤既不是算命的先生,更不是解梦的周公,拿出这样的问题来刁难人,到底意欲何为,真是让人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  满腹疑问的赵匡胤也不知道如何应对,董遵诲这是唱的哪一出?他做的这个梦到底是真是假,他问自己这些问题打的又是什么算盘?也许,这位公子哥是以黑蛇化龙的梦境来自比自喻,吹嘘自己的前景如何美好如何光明,说来说去对方无非就是想让自己下不来台,从而获取内心的满足感和优越感,借此羞辱自己。  看着对方高高在上的表情和充满挑衅的眼神,赵匡胤突然感到一股恶心。他没有回答对方的问题,这种挑衅不值得自己回应,自己也不想继续整日和这种人为伍。  董遵诲之前一而再,再而三的仗势凌人,处处羞辱刁难,已经让寄人篱下的赵匡胤同学可怜的自尊心受到极大的伤害,虽说自己每次都能从容应对,没让对方站什么便宜,反倒吃了不少亏,但人在屋檐下,岂能不低头?这种寄人篱下,仰人鼻息的生活实在是让人无法忍受。  赵匡胤是一个自尊心极强的人,他年轻而胸怀大志,眼前暂时的落魄困顿并不能湮灭他的理想抱负,他可以忍受流浪时的风餐露宿,居无定所,衣不蔽体,食不果腹,可以忍受别人对自己落魄时的不闻不问,漠不关心,打量自己时嫌弃与鄙夷的目光,却无法忍受别人对自己人格和尊严的羞辱,所以热血的年轻人赵匡胤再一次选择了离开。
从随州不告而别之后,赵匡胤又一次站在了抉择的十字路口。  掐指一算,他离家出走已经有一年多的时间,一年来,他西出潼关,南下荆襄,走过沙尘滚滚的黄河故道,穿过饱经风霜的中原大地,辗转奔波千余里,受过别人的白眼,也得到过别人的帮助,却最终仍一无所获,一事无成。最初离家出走时的一腔热血,满腹豪情基本上已经消磨殆尽,建功立业的梦想却依然遥不可及,甚至愈来愈远。  特别是复州和随州的两次遭遇,让他真切体会到了人情冷暖世态炎凉。在这个生命如同草芥,感情好似白开水的世界,尊严和人格又有多少分量和价值呢?  面对困境,赵匡胤甚至想到了放弃。他想起了开封城内那个的家庭,严父慈母,娇妻幼弟,虽不富裕却足够温馨,远远胜过做一个四海为家的流浪汉。  但是,赵匡胤终究不是一个轻言放弃的人,失败的经历让他产生了挫折感,更激起了他性格中不甘失败,绝不服输的一面。复州和随州的不愉快经历固然让人郁闷,却也让他领会了这样的道理:在这个弱肉强食,无比纷乱的时代,要想赢得别人的尊重,只有依靠绝对的实力。只要能出人头地,建功立业,所有的人,包括那些以貌取人,趋炎附势的小人一定会对自己刮目相看。  经历了踯躅和徘徊的赵匡胤,最终还是选择了坚持,他要坚持下去,坚持去寻找那个属于自己的机会,寻找那个自己梦想开始的地方。  他要成功,要让那些嘲讽自己、羞辱自己、蔑视自己的人尊重自己、羡慕自己,甚至伏在自己的脚下仰视自己。  至于那个的家庭,我亲爱的家人们,我赵匡胤必须要混出样子再回家,这是我的梦想,也是我庄严的承诺。  坚定决心的赵匡胤思考再三,选择了沿汉水向西北进发。因为一直以来,他都是从北向南寻找机会,却几乎一无所获,现在转向西北去试试运气,或许是一个不错的选择。  经过十多天的跋涉,赵匡胤乘坐11路公交车来到了位于汉水中游的重镇——襄阳。  事实证明,转向西北确实是一个正确的决定,因为在这里,赵匡胤将遇到改变他命运的一个人,一个普通又特别的人,确切的说是一个和尚。  
  事情是这样的。由于赵匡胤身无分文,所以到了襄阳之后自然也没资格住宾馆客栈,只能找个地方将就过夜,不过这次他的运气不错,找到了一家免费的客栈——寺庙留宿,好歹不用露宿街头喝西北风了。  或许是老天也觉得之前对赵匡胤的挫折教育有些过了头,决定让他自己尝点甜头。在享受了吃喝住宿等一系列免费服务后,一个擅长算命看相的老和尚又主动上门提供了免费的看相服务。  这位兼职算命先生的老和尚仔细端详了赵匡胤那面无菜色、风尘仆仆、普通的不能再普通的脸(上的赵匡胤确实算不上英俊美男子,即便风华正茂时也不是),硬是从中看出了门道,并且告诉了赵匡胤这样一句话:“你命中有富贵,继续往北走,就会有机会了。”  对于算命看相这类封建迷信的玩意儿,赵匡胤一向是很不感冒的,不过老和尚的这句话却让他心中一动。要知道这位和尚并没有事先提问过什么问题,或者让自己提供生辰八字之类的资料,却能未卜先知,洞察自己的内心想法和去向,那就是寻找建功立业的机遇,看来还着实有几把刷子。  这还不算完,老和尚接下来的一句话更让赵匡胤又惊又喜,进一步坚定了他对这位兼职算命师的信心,老和尚说道“我会给你足够的盘缠,你继续坚定地向北走吧!”  襄阳寺庙里的这次经历让赵匡胤开始有些相信,自己可能真的要时来运转了,免费的餐饮,免费的住宿,免费的看相,甚至还有免费的旅费赞助。既然老天爷向自己露出了笑脸,真得扔给了一份小小的馅饼,自己有什么理由拒绝呢?  走吧!继续向北!赵匡胤,你的成功梦想虽然依旧飘渺,但你成功的起点已经不再遥远!  
  第四章 到黄河不死心
  带着对未来命运的无限憧憬,赵匡胤按照老和尚的指示继续北上。不过,让他有些疑惑的是,老和尚虽然指出了大方向,却没有帮人帮到底,给他贴心设计一条明确的旅行线路,估计是出于什么天机不可泄露之类的业内规则考虑。  所以,赵匡胤也没详细问,只好凭着感觉向北进发,至少他不再是像以前那样东撞一头,西碰一下,浪费时间和精力却没有任何成功的希望,现在他至少有个盼头了,他相信那个看相的老和尚是不会忍心忽悠自己一个落魄青年的。  既然选择了北方,那就坚持走下去吧!  赵匡胤就这样走啊,走啊,一直走到了一个无比熟悉的地方,停下了脚步。倒不是他不想走,而是暂时走不动了,摆在他面前的不是一座城池,也不是一条大道,而是黄河。  原来,赵匡胤从襄阳一路向北,不知不觉间已经到了黄河边上。粗略计算一下,他已经又走出了数百公里,基本回到了自己离家出走时的路线附近,而那个老和尚预言的机会却仍然没有出现。  本来,赵匡胤对老和尚的话还是比较相信和期待的,可最近的努力似乎没有换来预言中的机会,反而回到了原点。面对横亘在眼前,挡住自己去路,奔腾向东的黄河,自己又需要做一个选择了。  从离家出走到现在,赵匡胤在外面闯荡已经近两年了。两年的时间里,他像一个无头的苍蝇东奔西走,南下北上,到处寻找那个属于自己的机遇,吃遍了世间苦头,受尽了人家白眼,缺衣少食,冷嘲热讽,始终伴随着他不离左右。  这种经历与其说是闯荡,不如说是流浪,但赵匡胤却一直坚持着,承受着,为的就是心中的那个梦想,那个虽然模糊却十分坚定的梦想。  然而,命运的女神却始终未曾垂青于他,也未曾给他透露过任何关于自己前途命运的迹象征兆,就连那个惟一的神秘老和尚的预言,也像自己的梦想一样模糊。  向北,向北,而今我已经到了黄河,几乎回到了出发的原点,机会仍然没有出现,下一步,我到底要去往何方呢?  
&&&&& 现在,摆在赵匡胤面前的有两条路:一个是向东,这是一个自己十分熟悉的方向,沿着黄河一路向东,用不了多久就能回到汴京,那里有自己的家,那个虽不富贵却温馨幸福的家庭,家里有温柔贤惠的妻子,有慈爱有加的父母,有活泼可爱的弟弟,他们一定在盼着自己早日回家,赵匡胤仿佛能看见家中透出那昏黄色的灯光,想象得出家中那被窝的,感受得到家里传来的阵阵诱惑。  另一个是向北,坚持原来的方向,渡过横亘的黄河,继续向北走,去寻找那个不知在何处,不知道何时才能出现的梦想实现的机会。  这将是一个前途未卜的方向,或许自己会真的被那个和尚彻底的忽悠一把,即便走到国境线甚至偷渡到契丹境内也一无所获,说不定还会被当成间谍给斩首示众或作为强壮劳力被抓起来做苦工,从而客死他乡,再也找不到回家的路。  但也有可能的是,预言中的那个机会会在想象不到的时刻突然出现,让自己付出的全部努力终得回报,让自己的命运彻底改变。  客观的说,在当时那种情况下,前一个选择显然更加现实,而且毫无风险可言。在外漂泊两年,一事无成,两手空空地黯然回家,虽然面子上有些不好看,但也算不了什么丢人的事情,那年头出去混能四肢健全地活着回来,不缺胳膊不瘸腿,就是最大的幸运,全家人一定会体谅并且欢迎自己的,不管自己混到什么地步,家庭永远都是最温馨的港湾,随时敞开怀抱等待着自己的归来。  我曾经设想,若我是赵匡胤,很有可能会选择这一条道路,我无法抵抗流浪多年,孤苦伶仃之后家庭对我的诱惑。  可伟人毕竟是伟人,伟人的选择自然跟常人不一样,否则所有普通人就都能轻松地成为伟人了,经过慎重的考虑和艰难的抉择,赵匡胤最终选择了后一条道路,一条前途未卜的道路,那就是渡河,向前!  自古说:不到黄河心不死,不见棺材不落泪。可我赵匡胤到了黄河也决不死心,即便前路漫漫,无限艰难,我也要闯上一闯,我赵匡胤见了棺材也决不落泪,即便身遭横祸,不幸罹难,我也要勇往直前,为了心中的那个梦想,那个飘渺遥远,模糊虚无的梦想,哪怕有一丝希望,我也决不放弃,也要奋力前行。  怀着这样的想法和决心,赵匡胤毅然选择了渡过黄河。渡河之后,他已经进入到了山西境内,沿着既定的方向继续北上。然而,没过多久,又一道困难摆在了他的面前。这次出现的拦路虎既不是天灾,也不是山川,而是人祸——前面打仗了。  在五代十国的那个时代,打仗实在是再常见不过的事情,就如同吃饭喝水一样。偌大的中华大地,基本上是几天一小仗,数月一大仗,遍地开花,处处战场,当真算得上是打仗无处不有,打仗无时不在,但这次打仗似乎与之前的战争有所不同,当赵匡胤打听清楚交战双方和他们的各自主帅时,他突然意识到,自己的机会可能真的来临了。  现在,我们不妨先让本故事的领衔主演、男一号赵匡胤同学休息一下,他流浪两年,辗转千里,已经非常疲惫了。这段时间,我们有请两位配角登台为我们表演,他们就是正在前方交战的两支军队的主帅。  具体来说,交战的双方,一方是后汉叛乱的地方藩镇叛军,主帅是后汉河中节度使李守贞,另一方是后汉平叛的政府官军,主帅时任后汉枢密使、同平章事,他的名字叫郭威。
  李守贞,河阳(今河南孟县)人。要说这位仁兄,在上虽然没有什么辉煌的功绩,但在五代十国却是个风云人物。他先是跟随石敬瑭建立后晋,又在石重贵在位期间平定了杨光远叛乱,深得新皇帝的器重,成为朝廷炙手可热的实权人物。所以当后晋与契丹翻脸,耶律德光亲率大军南下兴师问罪时,年轻的后晋皇帝石重贵将统军御敌的重任交给了两位声望最高的将帅——杜重威和李守贞。  这两位主帅果然不负皇帝厚望,不过不是不负后汉皇帝厚望,而是不负契丹皇帝厚望,他们率领二十万后晋大军(这几乎是后晋的全部正规军了)与契丹军队对峙数十天后,在耶律德光许以帝位的诱惑下,居然投降了契丹,直接导致了后晋的灭亡。  从皇帝信任的三军主帅,到投敌叛国的汉奸,李守贞名字中的“守贞”二字变成了对自己绝妙的讽刺。  不过,这位仁兄的著名事迹还没有远远结束。一年以后,耶律德光受不了中原地区的强烈反抗,不得已退出中原,刘知远乘虚而入,占据汴京建立后汉,被外国老板抛弃的李守贞审时度势,非常务实地投降了本土老板刘知远的怀抱。  新老板刘知远也十分大度,不但没有惩治这个反复无常的汉奸,反而授以节钺,让李守贞做了河中节度使,依然手握兵权,节镇地方。当然了,享受这种待遇的不光李守贞一个人,永兴节度使赵思綰、凤翔节度使王景崇也是其中的受益者。  刘知远之所以这么做也是无奈之举,他这个皇帝基本上算是白白捡来的,并不像朱温、李存勖那样靠南征北战打下来的,当时其他地方的藩镇手握重兵,也都具备不凡的实力,自己若不善加安抚,赏以高官厚禄,确保他们的既得地位和利益,恐怕石重贵就是自己的前车之鉴。  应该说刘知远的这种绥靖安抚策略还是起到了一定效果的,有效期6个月。  刘知远实在是一个运气透顶的人,好运和霉运都透顶,他等待几个月捡来了中原王朝皇帝的宝座,却也只坐了几个月就一命呜呼,运气之好和运气之差都到了顶点,一句话,有做皇帝的命,却没有长寿的命。  接替刘知远继承皇位的是他18岁的儿子刘承祐,是为后汉隐帝。  看着乳臭未干的黄毛小子成了自己的新老板,那些之前还算恭顺听话的地方强藩心里开始不平衡了。刘知远怎么说还算是后晋实力最强的节度使,论军事实力还是个人手腕都算是当时的一流水平,而且对自己这些曾经的同事们笼络有加,处处厚待,勉强能压得住阵脚,所以他在位期间,地方藩镇们也没怎么闹事,可是如今皇帝换了人,朝廷也变了天,嘴上没毛办事不牢的皇二代要对自己发号施令,这些兵强马壮的藩镇们怎么肯服气?  在五代十国那个强者为王的时代,手握重兵的藩镇可不讲什么君臣之道、仁义道德,他们只用实力和拳头说话。  于是,后汉乾祐元年(公元948年)三月,怀着各种不服的永兴节度使赵思綰、凤翔节度使王景崇和河中节度使李守贞相互勾搭,结成了造反联盟,公然宣布反叛朝廷。  屁股还没坐热龙椅的隐帝刘承祐听说这个重磅的坏消息后慌了神,这个只有18岁的孩子恐怕还不知道如何舞刀弄枪,就遇到了这种棘手的重大事件,只能说他的运气实在像他老爹一样的不好。  不过还好老爹临终前给自己留下了几位顾命大臣,这些顾命大臣们都是跟随父亲多年,久经沙场的人物,对他们来讲叛乱和平叛都是司空见惯的事,无非就是带兵打仗,唯一不同的是打仗的对象不一样而已。  镇定下来的刘承祐一鼓作气,连续派出了白文珂、郭从义、常思等三路兵马分别讨伐叛军,希望能够一举奏功。  但这位年轻皇帝实在低估了叛军的战斗力,或者说高估了自己这几位将领的水平,事与愿违的是,前线传来的消息不是奏凯,而是久而无功,三路兵马与叛军交战,打了几个月都没有一丝进展,反倒是叛军越打越有精神,越打越有士气,造反联盟依然坚挺如初。
  事实上,后汉朝廷确实是低估了三镇造反联盟的实力和决心,李守贞、赵思绾、王景崇三个人,个个都是手握重兵,身经百战的老牌军阀,也都有过“辉煌”的过去,论声望、实力和谋略,并不下于朝廷那几个位高权重的顾命大臣们。  更为重要的是,这三位仁兄当时分别占据河中(今山西永济西)、永兴(今陕西西安)、凤翔(今陕西凤翔)三府,全部都是战略要地。三府中的永兴、凤翔属于关中地区,向来是易守难攻,河中则西靠黄河,占据水陆要冲,把守着山西进入关中地区的要害之地,进可攻,退可守,占据极大的地利优势。同时叛军拥戴声望实力最强的李守贞为秦王,作为造反事业的精神领袖,他们旗帜鲜明,动机单纯,团结一致,造反意志十分坚决,绝不是等闲之辈能够搞定的。  在这种情况下,被朝廷大军三路进攻,僵持数月却能岿然不动,毫发无损的李守贞已经在憧憬自己造反成功的美好前途了,他还没有意识到自己真正的对手还没有到来。  隐帝刘承祐眼见平叛之战久而无功,形势对自己似乎越发不利。因为自己刚刚登基不久,根基尚浅,一无资历,二无威望,一上来就遇到这样倒霉的事情,对他而言绝对是一个极为严峻的考验,如果战事就这样拖延下去,岂不显示自己这个新君无能?届时且不说三镇叛军如何,万一其他地方藩镇见风转舵,群起而应之,那时形势就不堪设想了。  不行,必须要进一步采取更加强有力的措施,迅速平定三镇叛乱,这就是刘承祐对形势做出的准确的判断。  为了达到这一目标,经过慎重考虑,刘承祐选择了那个唯一可能帮助自己达成目标平定叛乱的人——郭威。
  第五章 名将就是名将  郭威,字文仲,邢州光山(今河北隆尧)人,后周的创立者,五代十国时期最有作为的帝王之一。  三镇叛乱时,郭威时任后汉枢密使,朝廷的顾命大臣,他也是赵匡胤遇到的第一个改变他命运的人。  后唐天祐元年(公元904年)七月二十八日,郭威出生于河北隆尧。在那个兵连祸结,战火纷飞的年代,郭威的童年是没有多少幸福可言的。他3岁时随全家徙居太原,却在不久之后就失去了自己的父母双亲,他的父亲死于北方的军阀混战,被当时的幽州节度使刘仁恭所杀。  不到4岁的郭威或许还体会不到失去双亲的痛苦,即便有也会随着时间的流逝很快被记忆冲淡。  郭威童年时的这种遭遇在那个时代并不罕见,多少可怜的饿孩子和家庭在无尽的杀伐和战争中失去了所有的亲人甚至自己幼小的生命。相比而言,郭威还算是不幸中的幸运儿,虽然已经成了名符其实的孤儿,他却还有一个亲人可以依靠,那就是他的姨母。  在姨母的照顾抚养下,幸运儿郭威逐渐成长起来。  现代科学研究表明,环境对孩子的成长起着至关重要的熏陶作用。无数育儿领域的专家学者都反复强调,在缺乏父爱、母爱或者两者皆缺失的环境下成长起来的孩子往往容易性格偏激或过于孤僻,具有较强的攻击性,具体临床表现为不合群,爱打架,不爱学习,惹是生非,老师不喜,同学不爱,极具加入流氓团伙或黑社会组织的潜力。  与此相类似,研究也证明,这一现代研究成果在古代同样适用,郭威小朋友的成长就完美的验证了这一点。  郭威小时候读过书,略通书算,基本脱离了文盲,但他绝不是喜欢读书、乖乖听话、人见人爱的好孩子,他的主修专业和特长爱好是武术和打架,史书记载他长大后“身材魁梧,习武好斗”,是个谁也不敢惹的硬点子、街头小霸王。  不过话说回来,在那个时候听话的好孩子是没有市场的,读书上进也是没有前途的,还不如武艺傍身,至少能在兵荒马乱时保护自己的身家性命,在遇到车匪路霸抢劫时保护自己人身财产安全,打架时也能避免被别人欺负而做到打败对方,还是那句话,活下来,才会有成功的可能。  像郭威这样在乱世中干事创业的好苗子,如果一辈子老老实实种地,做一个勤奋踏实的农民,那可就浪费了一身的武艺才能。  还好,郭威同学不是一个闲得住、安于现状的人。18岁那年,他选择了投身军旅,在潞州留守李继韬帐下当了一名普通军卒。  在弱肉强食的军队里,好勇斗狠的强者郭威如鱼得水,也获得了大老板李继韬的赏识,甚至连违法犯禁的行为也能得到领导的庇护。  比如有一次郭威的勇猛实在有些过了头,居然乘醉在市场上耍酒疯闹事,与他人斗勇时公然杀了一名同样“以勇服人”的屠户(后来北宋期间的鲁提辖拳打镇关西颇有郭威的风采,我甚至怀疑水浒作者施耐庵的灵感就是由此而来)。  但就是这样,李继韬还是设法让郭威从军中逃跑,脱逃了法律的制裁,等风头过去之后又把他重新招致麾下,爱才之心实在让人。  在军队中逐渐成长强大起来的郭威后来又陆续更换了几任领导,从李继韬到李存勖,从李存勖到石敬瑭,直到隶属刘知远麾下,郭威的工作终于稳定下来,并始终追随刘知远左右,逐渐成为刘知远信任的心腹爱将,他的命运也随之改变。  从后晋天福二年(公元937年)拥戴石敬瑭建立后晋,到天福十二年(公元947年),刘知远的职位从后晋侍卫亲军都虞侯变成了后汉开国皇帝,始终追随刘知远的亲信郭威也因为他的忠诚和功劳得到了回报,官职从一名小小的牙将变成了枢密副使、检校司徒,成为朝廷重臣。一年后,刘知远病危临终之时,郭威又受托孤之命,成为隐帝刘承祐的顾命大臣之一。
  今晚完成任务。。。  睡觉之前,发上一张图片,关于永兴、河中、凤翔三镇的方位。本人不会手绘,只好在现成图上拿鼠标大体画了个示意图,具体位置与实际可能会有差距,其中的面积大小不表示三镇实际控制的地盘,粗糙之处,请见谅。  
  郭威的成长和成功绝非偶然,他虽然是行伍出身,年轻时还喜欢惹事生非,找茬打架,却绝不是一个头脑简单、四肢发达的粗莽武夫,他之所以受到刘知远的信任,除了十年追随的忠心耿耿外,更因为他所立下的汗马功劳,而这些功劳都源自于他过人的政治智慧和军事谋略。  概括地说,十年间郭威主要为老板刘知远立下了三件大功劳:  第一件功劳是聚财养兵。  后晋天福六年(公元941年),因功高震主而受到石敬瑭猜忌的刘知远改任北京(太原府)留守、河东节度使。  刘知远十分清楚石敬瑭此举的用意,他发扬自己低调做人的原则,处处小心谨慎,以免引火烧身,但同时也在闷声干活,做两手准备,利用河东这块地盘暗中发展壮大自己的势力,以备将来不日之需,在五代十国的政治舞台上,谁要是把赌注全部押在一场牌局上,那一定会输的很惨。  在此期间,作为得力干将的郭威接到了老板刘知远下达的一项重要任务:招降吐谷浑酋长白承福。  白承福是当时生活在今天山西、陕西边境地区的一位蕃民部落首领,趁中原混乱之时割据一方,兵强马壮,财大气粗,十分富裕,据说连喂马用的马槽都是用白银打造的,是一个名副其实的土豪酋长。  这样一支游离于朝廷控制范围之外的势力,要钱有钱,要枪有枪,当然是非常值得拉拢利用的对象,而肩负重任的郭威也没有辜负领导的期望,他成功的招降了白承福,使得刘知远顺理成章地收编了吐谷浑的精锐骑兵,进一步壮大了军事实力,为刘知远也为后晋朝廷立下了一件大功。  然而,这件事情还远远没有结束,刘知远和郭威的最终目的还没有完全达到。五年之后的后晋开运三年(公元946年),经过缜密侦查,郭威向刘知远密奏白承福等吐谷浑蕃族五部密谋叛乱,并且主动请求带兵讨伐。  这可是赤裸裸的诬陷坑害,要知道白酋长是个实在人,自从降了后晋,他的兵马就都被刘知远收编麾下,自己只领了大同节度使的空衔,完全处于刘知远的监控制之下,怎么可能赤手空拳就敢于谋反?  可是刘知远和郭威不管这些,谋反只是借口而已,目的就是要灭掉你。什么?你说你是冤枉的,那也没办法,宁可信其有,不可信其无,只好委屈你了。  在刘知远指示下,郭威亲自率兵“围剿平叛”,轻松剿灭了意图谋反五部的叛贼,合计四百余人,顺便还抄了他们的家,全部财产家资都给籍没充公。  有了大富翁白承福充公奉献的大量财产,刘知远有了充足的经费保障,为进一步招兵买马,扩充实力奠定了坚实的经济基础。
  郭威立下的第二件功劳是佐命拒降。  刘知远靠着小心谨慎躲过了大老板石敬瑭的猜忌和算计,但到了后晋第二任老板出帝石重贵继位后,这位小老板也不是等闲之辈,他表面上对刘知远器重有加,一再加官进爵,实际上却架空他的军权,处处猜防,所谓“密谋大计,皆不得预”,搞得刘知远十分郁闷,一度颓废。  这时,郭威作为刘知远的重要心腹骨干,充分琢磨透了老板的心理状态,趁此抓住机会,展示了自己的远见卓识。  郭威力劝刘知远利用河东山川险固的地理优势和民俗尚武的群众基础扩充实力,韬光养晦,伺机而动,史书的原文是这样记载的“河东山川险固,风俗尚武,士多战马,静则勤稼樯,动则习军旅,此霸王之资也,何忧乎?”  郭威的这句话可谓字字精华,完美概括了河东之地的优势所在,也集中展现了他高超独到的战略眼光,后来的的发展证明,刘知远正是凭借这一得天独厚的优势和正确的策略,坐拥河东,谋取中原,建立了后汉。  后晋开运三年(公元946年)十二月,契丹经过三次南下,几番大战,终于攻占汴京(今河南开封),灭掉了后晋。  在后晋与契丹作战过程中,刘知远始终坚持采取了坐观成败、相机行事的一贯策略,保全自己的实力,但当耶律德光入主中原称帝,下旨诏令各地节度使入京觐见朝贡时,刘知远却头脑发热犯起了糊涂。估计是被契丹大军灭亡后晋的威势给震慑住了,这位一直保存实力的军阀居然真的收拾行李,准备贡品打算进京面圣了。  危急时刻,郭威再次站了出来,他坚决反对老板入京,明确指出这是契丹皇帝精心设计的陷阱,不过是想将地方的实力藩镇诱入京城以图一网打尽,如果听命前往必然有去无回,轻则被扣做人质,重则个人性命难保,河东之地也将拱手让与他人。  在郭威的带动下,其他部将幕僚也纷纷劝阻,刘知远这才恍然大悟,回心转意,改派部下王峻奉表进京,把这件事给应付过去了,算是从死亡线上转了一圈,捡回了一条性命。  力劝刘知远利用河东之地韬光养晦,做强做大,拒降契丹,保全性命,这是郭威立下的第二件功劳。  凭借多年积累的忠诚和功劳,郭威已经成为刘知远最重要的将领和心腹之一,不久之后,郭威又遇到了新的机遇,立下了第三件功劳,也是最为重要的功劳——拥戴劝进。  后晋灭亡之后,郭威帮助刘知远制定的政治策略所发挥的作用终于彰显出来。契丹虽然入主中原,却因缺乏统治中原的经验,很不得民心,耶律德光的中原皇帝梦做的也很不舒坦。  这个时候迫切需要有一个有实力的人物站出来,以中原正统的身份举起反抗大旗,号召群雄,带领大家反抗契丹,而放眼天下,有这种实力的地方藩镇只有刘知远一人而已。  刘知远确实有这种实力,他也确实有这一方面的想法,但问题还是有的,他一贯以小心谨慎闻名,而小心谨慎过了头,关键时刻不敢挺身而出,就变成了优柔寡断了。这位刘知远明明眼馋皇帝的空缺,却还自奉后晋忠臣,自称不称帝位,不忍改晋。  所以在开运四年(公元947年,后晋已灭,我们暂时沿用这个年号)二月份,刘知远手下的将士们在太原向他争呼万岁,试图拥立他为帝时,刘知远还装模作样,命令左右严辞呵斥,坚决制止了这种置自己于不忠不义境地的不法行为。  这种既想当婊子,又要立牌坊的心态,一向是我国上很多政治人物的共同心理特征,他的亲信心腹们自然也是心知肚明,如果部下们就此放弃拥戴的念头,那就太不上道了。  在改朝换代的这一性时刻,郭威再次深刻领会了领导意图,他挺身而出,率领所有部属反复劝进,声称中原无主,号令群雄,天下归心,非您刘知远莫属,而且拥立态度十分坚决,一遍不成再劝,再劝不成还劝,一副您不即位我们决不罢休的势头。  如此反复表演若干次后,意志坚定、心如铁石的刘知远最终也被广大将士的热情和诚意了,为了驱逐外族(其实他自己也是沙陀部后裔)、平定四海的重任,为了满足众将士的迫切愿望,刘知远勉强接受了建议,在太原即皇帝位。  刘知远不是第一个被部将拥立为帝的人,当然也不是最后一个,不过他的一些作派还是比较与众不同的。为了将表演进行到底,表示自己对后晋的忠心,刘知远没有改国号和年号,甚至还把年号从“开运”改回了后晋的“天福”,表示自己是以后晋臣子的身份,继承了这个王朝的江山。  当然以他的小心谨慎和一贯策略,他更没有硬碰硬地公开和契丹叫板挑战,直接出兵攻打对方,而是在对契丹在口头上进行了讨伐,背后也支持反对契丹的民间力量,他自己则是继续按兵不动,等待机会。  同年三月份,受不了中原民众反抗的契丹皇帝耶律德光决定撤兵北还,顺便将后晋君臣百余人掳走,留下了一座空虚的汴京城,中原王朝随之出现了短暂的权力真空,这个时候刘知远才不失时机地捡了个漏,在当年六月迁都洛阳,改国号为汉,史称后汉。
  以上就是郭威同志过去十年间的光辉事迹和显赫功勋。凭着这三大功劳,刘知远要是不提拔重用的话,那可就太不够意思了。  事实上,刘知远对郭威不光是重用郭威的才干,而且非常信任郭威的忠诚。后汉乾祐元年(公元948年)正月,在位不到一年的刘知远病逝。临终之前,他指定杨邠、郭威、史弘肇、苏逢吉等四人为顾命大臣,要他们辅佐自己年18岁的儿子刘承祐继位。  能被先帝付以托孤重任,足见刘知远对郭威的信任程度,只是刘知远绝对想不到,自己的这份信任和重托却被辜负了,辜负他这份信任的,既有他的儿子刘承祐,也有他的顾命大臣郭威。  刘知远留下的顾命大臣和其他重臣,以自己当年的心腹将领为主,他们大都是蛮横无知,嗜杀成性,寡于谋略的武夫,真正能够担当左辅右弼之任的只有郭威一人而已。  刚继位的刘承祐虽然年轻,也十分知晓这一点,所以当李守贞为首的三镇叛乱,朝廷派兵镇压却久不见功时,他决定请郭威亲自领兵出征平叛。  当时的郭威已位居枢密使,掌天下兵马战事,为国平叛可以说是分内之事,责无旁贷,何况是皇帝大人想让他亲自出征,郭威更是没有理由拒绝。  于是,在乾祐元年(公元948年)八月,郭威义不容辞地接受了平叛的艰巨任务和光荣使命,以及皇帝赐给自己的新头衔——同中书门下平章事(这是五代时期宰相的职衔,往往加给德高望重之臣),再次跨上战马,亲征西北,督战诸路军马讨伐三镇。  郭威出征讨伐三镇时,后汉的平叛大军已经打了几个月却一无所获,之出现这种尴尬的局面,除了统军将领的军事指挥水平外,朝廷的平叛策略也很不合理。  河中、永兴、凤翔三处藩镇叛乱,都是有备而发,三地城池坚固,兵马充足,造反意志坚定,而且三个造反派头头都是身经百战的老将,军事作战经验十分丰富,一味强攻只会让他们做困兽之斗,换来的是更加顽强的反抗。  而年轻的刘承祐对付三镇叛乱的策略是针锋相对,他派出三支人马分别同时讨伐三镇,试图把这三把造反之火同时扑灭,一个也不放过,但这三路兵马却没有一个统一指挥的主帅,而且讨河中的主帅白文珂与讨永兴的主帅郭从义之间偏偏又不相容,两人拖拖拉拉,推推诿诿,消极怠工,自春至秋不肯攻战。  还好后来刘承祐回过味来,发现了自己的策略失误,才任命最能打的郭威为平叛军总司令,统一节度诸军。  面对僵持的战局,抵达前线的郭威并没有急于求功,而是在冷静分析局势之后调整了平叛策略,选择了一个正确的战略方向,那就是集中力量,先击河中。  要说名将的水平就是不一样,只要我们翻开西北地区的军事地图,就会发现这一战略方向决策的英明所在。  地图上,河中府(今山西永济)、永兴府(今陕西西安)、凤翔府(今陕西凤翔)自东向西,大体上呈一字排开,各自相距数百里,分别驻守着李守贞、赵思绾、王景崇三大统领,可谓气势非凡。  同时进攻三镇,多线作战,不利于集中优势兵力,显然是一个错误的选择,这已经被前期经验教训所证明。如果集中优势兵力攻其一处,则还存在一个三选一的问题:河中、永兴、凤翔三者只能取一。  攻凤翔,则要绕过东面的河中、永兴二镇,劳师袭远不说,李守贞、赵思绾一定会从背后袭击,搞个内外夹攻,后汉军必败无疑;  攻永兴更是自讨苦吃,永兴城池坚固,短时间内绝难攻克,一旦被其牵制住兵力,分居东西两边的李守贞和王景崇各自出兵,就把后汉军对给包了饺子,保管让你有来无回。  这样看来,除了攻击河中,郭威已经别无选择。
  战略主攻方向确定后,接下来就是战术的选择了。河中府是造反联盟的最前线,镇守河中的又是造反联盟的老大哥李守贞,其他两个都以他马首是瞻,可以说这是一块最难啃的硬骨头。  面对这个硬骨头,郭威没有急于下口,他再次冷静分析了河中府的位置特点,再次采取了正确的战术策略,那就是围城。  这条战术的具体执行是这样的,郭威命常思建栅于城南,白文珂建栅于城西,自己建栅于城东,同时为了保护这些临时工事,又征调2万壮丁修筑起了连垒。  在这里,我们先来普及一下古代军事作战的基础知识。所谓的“栅”、“连垒”都是古代作战时为了防御敌军而构建的临时性设施工事,栅多以木构,垒则以土建。这些工事一般都是防御性的,可以有效阻止或延缓对方军队的推进步伐,自己的部队则依托这些设施进行防御。  郭威的高明之处在于,他把用于防御的工事创造性地拿来用于围城作战,你的城池不是足够坚固吗?我毫不担心,反而还帮助你在城池外围再建起几圈临时城墙,使得河中府的城池坚固和安全系数再上一个台阶。当然,郭威是不会给自己制造麻烦的,因为与此同时,城内的军队想要出城的难度也增加了不少。  在郭威的妙计之下,这些原本是防御性的工事成了具有进攻性的军事设施,断绝着城内守军的希望。  城内的李守贞当然明白郭威的用意,“郭雀儿”(郭威年轻时在自己脖子上纹过一只飞雀的图案,因此得名“郭雀儿”)这是要用围而不打的战术消耗自己的实力,硬生生把自己给耗死、饿死啊!  不过李守贞也绝非等闲之辈,他的应对策略是固守待援,不时派兵外出骚扰。  李守贞的如意算盘是这样的,依靠河中城现有的兵力粮草,跟郭威的军队这样对峙下去,坚持上几个月是不成问题的。只要自己能拖住郭威的主力大军,西边的赵思绾和王景崇两位盟友一定会发兵救援,届时自己出城反攻,内外接应,一举击溃对方并非痴人说梦,而现在自己要不断派兵出城,去破坏对方在城外搭建的那些违章建筑,顺便骚扰一下郭威,显示一下自己的存在,让对方知道我李守贞决不会坐以待毙,束手就擒的。  抛却现实情况和实力对比不说,单从理论上分析李守贞的策略似乎是可行的。但很可惜,他的对手是郭威,一个强过他自己不知多少倍的军事天才,李守贞所想到的,郭威当然早就想到了,所以郭威早就有了相应的战术布置。  凤翔和永兴两地是河中府的盟友,自己即便不把这两处地方作为进攻重点,但也绝对不会放任他们不管,他已经分别派遣了另外两支人马前去攻打,能不能打得下来另说,只要能牵制住他们,让他们无力分兵救援河中府就是成功。  事实果然不出郭威所料,永兴的赵思绾、凤翔的王景崇看到老大被围,心急如焚,几度出兵想要救援河中,都被郭威派去的兵马给打了回去,就连王景崇好不容易从邻近的后蜀争取来的外援也数次被后汉军队打败。  屡战屡败之后,这两位仁兄分析了敌我力量对比,认清了眼前的形势,别说去救援河中了,现在自保都成了问题,还是先保住自己的命要紧,所以干脆退回了城里,再也不肯出头了。  失去任何救援希望的李守贞依然在坚守,但日子一天一天过去,却是一天比一天难过。慢慢地,河中府城内派兵外出破坏骚扰的次数越来越少,缒城逃跑和主动投降的士兵却越来越多,城内叛军的士气越来越低落。  郭威则是不慌不忙,他在河中府城西和黄河边上布置岗哨、巡兵,专门等着城内的守军逃出来,然后玩抓俘虏的游戏,一抓一个准儿,就连李守贞派出去求援的好几波人也都成了郭威的俘虏。  此时此刻,李守贞心急如焚,却又无可奈何,想突围却希望渺茫,想坚守却士气低落,至于投降,那是绝无可能的,从决心造反的那一天起,李守贞就知道了自己的命运,不成功,便成仁。  如果形势再这样下去,用不着郭威主动进攻,眼前的这座城池就得自行崩溃。现在,李守贞最希望的是郭威能够主动进攻,自己也放手一搏,双方来一场酣畅淋漓的决战,即便死也死个轰轰烈烈。  然而,城外的郭威却并不着急地依然故我,眼下的这种局面正是他计划之中的理想状态,岂能轻易放弃?  郭威下令各路兵马继续围而不攻,不管自己那些部将如何请战,情绪激烈,他都坚持严令三军不得妄动,否则以军法论处。就这样,战局在表面上陷入了僵持,而对峙双方的心态则正应了《围城》中的那句名言:外面的人想进来,里面的人想出来。  正是在这种令人窒息的僵持中,赵匡胤来到了河中,来到了他两年游荡生涯的终点,同时也是自己传奇事业的起点。
  第六章 命运转折  好了,趁着李守贞和郭威这两个配角进行对峙的时候,我们再次请出本书的男一号赵匡胤同志,他已经休整完毕,做好了大展拳脚的准备。在他看来,正在进行的叛乱与平叛战争,就是自己那个等待已久的机会。  带给自己这个机会的,当然不会是造反头子李守贞,而是平叛军总司令郭威。经过毫不犹豫的思索,赵匡胤选择了加入郭威的部队,成为了一名普通的士兵。  其实我相信,赵匡胤一直以来并不想当兵的。虽然他出身将门,虽然他武艺非凡,虽然他志存高远,但他并不愿意乐意参军,这与他的成长经历是分不开的。  从儿时有记忆开始,赵匡胤的生活就与困顿结下了不解之缘,从洛阳夹马营的童年,到东京开封府的少年,再到闯荡江湖的青年,赵匡胤就从来没有享受过平安富足的生活,造成这一切的源头就是那可恶的战争。  赵匡胤厌恶战争,自然也不愿意做战争的参与者。五代十国时期,由于军阀割据,战争频繁,军队士兵伤亡众多,为了募集充足的兵员,参军的门槛被大大降低,大量流氓无赖、饥民难民甚至犯罪分子都进入军队,加上大多数军阀治军不严,导致军队流氓化,流流氓士兵化现象十分严重。  多年来,赵匡胤所见所闻,都是战争和军队带来的灾难。打了胜仗,主帅就放纵士卒劫掠百姓以示庆功打赏,打了败仗军队溃散,四处奔逃的溃兵又到处骚扰百姓,不论是那个军阀的军队都难以做到纪律严明,令行禁止。  正所谓好男不当兵,好铁不打钉,面对如此弊端,身负大才,胸怀壮志又深受战争之苦的赵匡胤不想当兵也就在情理之中了。  事实上,如果真的想投身军旅有所成就的话,赵匡胤就不会四处闯荡寻找机会了。想参军打仗,家门口就能提供大把的便利机会,自己老爹干的就是武将一行,用不着老爹退休接班,他就可以在军队混口饭吃,而且以开封为中心的中原地区始终战乱不断,参军就业机会十分丰富,完全没有必要远走他乡投靠父亲的故旧,那些地方离家遥远不说,还没有多少仗可打,更别提以军事建功立业了。  然而,不想当兵的赵匡胤最终还是选择了参军,促使他改变初衷的是自己游荡两年的见闻和经历,以及那个带给他机遇和希望的人。  在很多野史资料记载、评书戏本和民间传说中,赵匡胤离家出走流浪在外的两年是极具个人英雄主义色彩和浪漫主义情怀的,而这则主要源自于赵匡胤传说中很深厚的武功修为。  在中国历代皇帝中,会打仗、能打仗的不计其数,但若要论起个人武功修为,赵匡胤自认第二,估计没人敢认第一,据说这位太祖皇帝是太祖长拳的创始人,还是绝门武器双节棍的发明者。  这并不是我胡诌八扯,太祖长拳是正儿八经的中华武术长拳系列中的一种,属于少林十八家中的一家,即便放在几百年后的今天也是中国武术界“六大名拳之一”,有不少的修炼者,就连著名抗倭将领戚继光也在他的《纪效新书》中留下了“古今拳家,宋太祖有三十二式长拳”的记载,对武术和感兴趣的朋友可以去尝试练习一下,用不着拜师学艺,到百度上就可以搜到练功秘籍,如假不包换,练到走火入魔也概不负责。  至于野史中记载赵匡胤使用的绝门武器盘龙棍,还真有人研究出了它的相貌形状,看起来就是现今双节棍的原型,有图为证。    有如此高超的个人修为,闯荡江湖的经历自然要十分精彩。于是,在很多演义小说和评书中,赵匡胤虽然一时困顿却不失英雄气节,仗着一身高超的绝世武艺行走江湖,杀贪官,除恶霸,路见不平一声吼,该出手时就出手,俨然一副江湖少侠快意恩仇的派头。  当然,这其中也少不了结交天下豪杰好汉,一见之下意气相投,磕头拜把子的精彩情节,更少不了爱慕,投怀送抱,英雄气短,儿女情长的浪漫故事,什么驼峰山义结金兰,勇斗恶霸地主韩通父子,千里送京娘之类的重头戏也是精彩纷呈,高潮迭起。  在民间,这些野史故事的受欢迎程度和传播范围远远超过了那些正儿八经,枯燥无味的正史记载,给宋太祖赵匡胤同志增添了不少人气。由于本文性质所限,关于这些精彩故事,我就不展开讲了,有兴趣的可以去找一些演义小说,看起来也别有一番风味。  当然了,这些故事都是我国广大人民群众丰富想象力和创造智慧的结晶,真实的一点也不浪漫。相反,非常残酷,对赵匡胤所处的那个时代而言,不仅是残酷的,还充满了暴力、血腥、悲惨,以及死亡。
  生活在那个时代的老百姓是不幸的,藩镇割据,兵荒马乱,战火不断不说,就连老天爷也舍弃了一贯的仁慈,给这片饱经蹂躏的大地火上浇油,大旱、蝗灾、水涝、黄河决口各类天灾轮番上阵,把可怜的老百姓折腾地死去活来,别说吃饱穿暖,就连人身安全都难以保障,说不定哪天就被军队拉去当了壮丁干苦力或者当大兵,又说不定哪天在战场上被不只是何方的敌人给干掉,而干掉自己的或许同样是被强行拉来当兵的壮丁。
  今晚更新完毕。  关于那个盘龙棍,其实俺也不知道图片中老大爷耍的那个棍子到底与当年赵匡胤使用的有多少差别,聊以娱乐。  另外,郑重声明,图片里的销售热线也与本人无关,绝无做广告的意思,购买有风险,投资需谨慎。
&&&&& 自从汴京出走,赵匡胤先向西北,再向东南,然后再回西北,整整闯荡两年,辗转数千}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像刀剑神域一样的动漫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