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角重生打了一套九龙战甲,他去大皇帝封地无法收货的路上收了一頭白虎,回去的之後他爹說龍是皇家用的,又給他照著白虎

《西周宗法制度》
《西周宗法制度》日期:
西周宗法制度不容侵犯—— 试论礼公为一世祖之一从西周的宗法制度看先人确立文公不能作为一世祖的合法性武王在大会诸侯,推翻了商纣王的残暴统治之后,为了巩固天子的地位,在分封了一大批姬姓诸侯的同时,还分封一部分商王室的小宗和一大批联盟内的诸侯建国,所以在西周整个分封史中,出现了周姓封国和异姓封国并存的局面。异姓封国的国君,基本上是一些颇具政治和经济实力的大、小宗家族,他们对稳定周王朝统治有着一定的影响力,而这些被周天子重封的诸侯,出于人伦上的感恩和政治上的站队需要,基本上是在接受封分的同时,就以爵(邑)为氏,以昭显世族的威望和向周天子示忠。商纣王的叔叔箕子,因不满纣王的残暴而率族迁往辽东一带。周王朝建立后,为稳定辽东局势,封箕子为朝鲜王,其亦成为鲜族的一世祖。又如同是商纣王朝的微子被周天子分封到林地,亦成为林氏的一始祖。类似情况在异姓受封(重封)之诸侯比比皆是。而同姓诸侯的分封情况则不然,西周的宗法制度是三代中最严谨的宗法制度。其一确定的嫡长子继承制度,一举克服了汤代的择“贤”继承和商代的兄终弟及、叔亡侄继的弊端,确立了继承人中的特定性和不可争议性,使西周在近十代200余年的周王更迭中得到了稳定和平稳过渡。其二是制定了规范性的礼乐制度。周公在辅佐成王的前阶段,花费了大量人力、物力和精力,制定了大宗和小宗天祭、地祭、明堂、禾祭、宗祭等大大小小20多种祭祀活动,并将其规范化、制度化,各种祭祀的内容和乐曲、时间和地点,奉献的牲畜和祭品的种类、数量及摊派,参加祭祀人员的身份等级到祭祀的规模,都做了详细的规定,任何人都不得违背。这种系统在气势上充分展示了周天子的威仪,在道德的制高点上经常给各诸侯以警醒,从而震慑不轨的诸侯,有力地维护了西周王朝的统治。三是为确保周王室核心层的血缘纯洁性和维持王室成员的中坚力量,制定了“三世不氏”、“五世则迁”和“百世不迁”等宗法制度,即:王的儿子曰王子,王子之子曰王孙。所谓“三世不氏”的规定,是我们的母族,伟大的政治家、军事家、文学家、音韵家、易学家周公旦(姓名为姬公旦,氏名周公旦)为周王室固根强本而制定出来的非常重要的宗法规定,可以想象,如果没有“三世不氏”的规定,按照有的人认为封爵即命氏的说法,周王室的王子基本上都有封爵或封邑,都变成了游离王族(宗)之外的小宗,那么按当时人均寿命来看,周王室只能存有天子、嫡长子(太子)、嫡长孙(太孙)微不足道的三人及年幼未被受封的王弟,那么王室的团队何在?王室的中坚何存?王室的日常活动又由何人承担?王室人头这样稀少,何以震慑八方?显然,“三世不氏”宗法规定,使王室聚集有几十人甚至数百人的精英团队,这才能巩固王朝的统治和方便对整个王朝的治理。王之支子(含庶出的王兄、王弟、嫡出的次子(支子)封为诸侯,诸侯之子称公子(或世子),公子之子称公孙,公孙之子为士。与其对应的是,王子(不含嫡长子)诸侯,公子——卿——大夫,公孙——大夫,公孙子——士。按照“三世不氏”的规定,士方可立氏。同时,周王朝封爵(邑)与命氏的程序是不同的,封爵(邑)是上对下的奖赏(现代语言为任命),氏是王对小宗的认可(现代语言叫备案),所谓封爵(邑)与封氏是绝不可混为一谈的。同时,封爵(赐爵)与封氏(命氏)在时间上是有先后的,可以同时,也可以由上代甚至是上几代人封爵,几代或下几代人命氏;在性质上来说是根本不同的范畴,封爵是上对下的行文,命氏是下对上的请求。所以有的人认为文公肇封詹侯时就等于宣王给文公封为詹氏这一论点是不能成立的。其四,规定了封地的范围,周王朝将爵位分为公、侯、伯、子、男五等,五等之外是士,其本姓爵一般封在王畿之内,即以天子所在地为中心,大约处于西安至洛阳一带,四方各达到500里左右(也就是1000里长宽左右),约为100万平方里。公爵封地约为160平方里,侯爵约为120平方里,伯爵约为90平方里,子爵约为60平方里,男爵约为40平方里,士在30平方里以下。上述封地的经营权主要是指在封地范围内的井田及城邑,其中的山林、湿地、草场是王室公共的财产,诸侯不享有所有权。同时,需要指出的是,周天子在裂土封疆时,所有权和经营权是分开的,如封姬宫文为安西侯时,本身就没有邑地的(安西可能在今甘肃安西县,当时可能是军事重地,同时已被严狁侵占,待考),而是将詹国的赋税由文公食禄,故称食采于詹国。同时,周天子为了制约异姓诸侯的异动,也将有才能的、深受天子信任的支子封到王畿之外八畿中具有战略地位的险胜、丰润之地,其封地一般大于王畿内的封地,具体国土依山川形势所定,以取平衡和震慑之意。如当年的晋国其封地就大大超过160平方里,以至后来三家分晋,所以魏、赵、韩均能延续到战国之末,并有战国七雄的地位奠定了强大的基础;又如吴的苏浙之地;燕的晋北之地等等,都是战略要地。而异姓爵(邑)的封地均在王畿之外的八畿之中,其面积按传统的辖地予以承认或割让,面积也会比王畿内同姓诸侯的大。其五,还有全国的国土封国九畿,诸侯国拥有军队的数量,诸侯国建城的规模和天子诸侯配有妻妾人数、乐队的级别和人数等等都作出了明确的规定,等等。周王朝的宗法制度是全面的、规范的、明示的,集前三代宗法制度之大成,在当时的历史条件下是先进的、实用的。综上所述,文侯作为姬王朝的同姓爵,氏名叫周文,按“三世不氏”的宗法制度规定,于情、于理、于法,只能是王室(姬姓周氏)中的核心层成员,是不可以立氏的,他们的氏号是周即国号,只有到四世的父公(詹父)才能立氏改姓,在周王朝宗法制度下才被允许的。但由于詹父之故(详见笔者《试论礼公为一世祖之二》文),只能由第五代的礼公来承担命氏这个任务。而文公、华公、显公如要立氏,则是违法的,是要被杀头或放逐的。故此,有的人认为文公是詹姓一世祖的说法是难以成立的。 参考史料:《左传》、《春秋》、《国语》、《史记》、《礼记》、《诗经·大雅》、《诗经·小雅》、《百氏起源注》和北大、复旦、吉大等有关大学校刊及百家姓、话说百家姓等网站。 礼公87世裔孙 詹有祥 拜撰
西周宗法制度的几个问题一、 宗法制度的含义所谓宗法,是指一种以血缘关系为基础,标榜尊祟共同祖先,维系亲情, 而在宗族内部区分尊卑长幼,并规定继承秩序以及不同地位的宗族成员各自不同的权力和义务的法则。这种制度是由氏族社会的父系家长制演变而来的。宗法建立在宗族的基础之上,宗族由若干个同血缘的家族集合而成,由家族而家族,再集合成宗族,结成乡社,进而成为国家的基石,这是中国古代社会结构的基本事实。在宗法制度下,家族—宗族是以血缘关系为纽带、以统治和服从为内核的政治、经济和道德的共同体。 二、 西周时期的宗法制度1. 嫡长子继承制。在宗法家族社会里,嫡长子地位很高。嫡长子在政治、经济等方面有优先继承权。自夏王朝至清王朝近4000年里,立皇帝有一条规矩:“立嫡以长不以贤”,鲜有例外。例外的,几乎都是有其他原因,非正常的 ,如王室斗争。2. 大宗和小宗。《礼记·大传》记载如下:“别子为祖,继别为宗,继祢者为小宗。有百世不迁之宗,有五世则迁之宗。百世不迁者,别子之后也;宗其继别子之所自出者,百世不迁者也,宗其继高祖者,五世则迁者也。”一世 二世 三世 四世 五世 六世长子·继别为大宗·百世不迁别子 长子·继祢为小宗·五世则迁庶子·二世宗子之弟 长子·继祢为小宗庶子 长子·继祢为小宗长子·继祢为小宗 庶子3. 宗统和君统的紧相结合。郭沫若主编的《中国史稿》中的说法可以作为对宗法制度的解释:所谓宗法制度,就是用“大宗”和“小宗”的层层区别把奴隶主贵族联系起来。周王自称为“天子”、即上天的儿子,既是政治上的共主,又是天下的大宗。其王位由嫡长子继承,世代保持大宗的地位;嫡长子的兄弟们则受封为诸侯或卿大夫,对周王而言处于小宗的地位。诸侯在其封国内又为大宗,其君位也由嫡长子继承;嫡长子的兄弟们再分封为卿大夫,又为各封国的小宗,而卿大夫在其本宗族的各个分支中则又处于大宗的地位。诸侯在其封国内又为大宗,其君位也由嫡长子继承;宗法制与国家政权合二为一,在家族-宗族内部起到维护父家长统治权力的作用,在意识形态领域具有道德制约的作用,对国家和社会具有维系秩序的功能。1 三、 宗法制度对中国社会的影响1. 形成了中华民族重视人伦、重视亲情、重视家庭生活的传统。重视巩固血缘联系、重视家谱、族谱,有利于维护社会的和谐稳定。这是许多外国民族所没有的。2. 形成了中华民族重视祖先、重视传统、重视统一的民族精神。今天,海内外华人都自称为炎黄子孙,并以此为荣。大陆每次举行黄帝、炎帝、大禹等祭祖活动,海内外炎黄子孙来者如潮。中华五千年文明是世界上四大古代文明中唯一没有中断的文明,与这一制度密不可分。今天,我们炎黄子孙无论是何种信仰、来自何地何界别,但“反台独”、“反藏独”、“反疆独”,维护统一的思想高度一致,也与这一制度的影响息息相关。 2
西周的宗法制度、法律形式及礼与刑的关系(一)、西周时期的宗法制度: “从广义上说,’宗’是指宗族,’法’是指规范体系,’宗法’即是宗族内部的规范体系。”宗法制度是以血缘关系为纽带,家族组织与国家制度相结合,以保证血缘贵族世袭统治的政治形式。西周宗法制度三原则:嫡长子继承制。《春秋公羊传》隐公元年:“立嫡以长不以贤,立子以贵不以长”。意谓王位的继承者必须是正妻所生长子,无论其贤与不肖;如妻无子,则不得不立贵妾之子,不管其年龄大小。小宗服从大宗、(按照周代的宗法制度,周天子为天下惟一的共主。周天子立嫡子为继承人,分封其余庶子为诸侯。诸侯立嫡子为继承人,封其余庶子为大夫。大夫立嫡子为继承人,其余庶子则为士。士立嫡子为继承人,其余庶子则为庶人。周天子居全国为大宗。诸侯对大夫为大宗,对天子则为小宗。大夫对士为大宗,对诸侯为小宗。士对庶人为大宗,对大夫为小宗。上面的一级只直接臣属下面与之相近的一级,隔了一级的臣下称为“陪臣”,不直接臣属)。各级家族组织共同向周天子负责。西周的“封邦建国”,即常说的“裂土封王”。实行之的目的是“众建亲戚,以藩屏周”。把自己的同姓兄弟以及与之有缘亲关系、或在灭商战争中功勋卓著的功臣分封到各地,代理王室管理这些地区。在各诸侯国内,诸侯也依例分封自己的子侄为卿大夫。周初封国七十一,其中同姓之国四十、兄弟之国十五。主要的封国有鲁、卫、晋、齐等。周朝还把部分商人的后代封到宋国,把夏朝之后封到杞,称“二王之后”。这些封国在自己的封地之内,享有有限的自治权力,但在政治上必须以周天子为共主。周天子掌握着朝聘、会盟和征伐的权力,各诸侯国对周王室负有纳贡、拱卫的义务。如此,自天子、诸侯、卿大夫、士以至于庶人,形成一个个金字塔式的政治结构。分封制有以下优长:第一、作为一种制度,分封制实际承认了包括商朝人在内的异族人生存的权利;第二、旨在维护王室统治的分封制,实际形成的是周王与诸侯共治天下的局面。何休说:“王者居土而诸侯分职,俱南面而治,有不纯臣之义”(《公羊传解诂。隐公元年)。各诸侯国有自己的领土、军队和民众,是实体性的政权存在。王朝要使诸侯有效的捍卫王室,必须向他们让渡权力,而诸侯要想保证自己的存在,必须捍卫王朝的权益。制度极富弹性,双方各取所需。从而形成天子与诸侯共治天下的局面。第三、分封制是一个激发历史创造力的制度。在群雄并立的情况下,诸侯国有一种竞争的压力。每一个分封出去的国家都必须自力更生才能开辟生存和发展空间。据〈左〉〈史〉记载:封于墟的卫国是用商政;封于夏墟的晋国则是用夏政,鲁国大兴变俗之风,齐国广开渔盐之利。(二)、西周的法律形式: 传统的有誓、诰、命等,“诰”、“命”、“誓”,由字的构形来看,皆从“言”,显然原来是一种“口头号令”。君主的“君”字,象形为一只持权杖的右手和一张发号施令的嘴,更是形象的表现了“口头约束号令”的遗迹。誓词,带有军令的性质;诰:指周王对诸侯和下级官吏的训话;命:指周王就具体事务临时向行政机关发布的命令。最重要的是“礼”,以礼为主要表现形式的习惯法占相当比重。①周公制礼(周公,名姬旦,文王之子,武王之弟)据载:武王克商两年便死了。继位的成王诵年幼。由周公辅政。荀子说他“履天子之籍,听天下之断”,可见权力是很大的。周公当国共七年,至第六年时,制礼作乐,制定了一整套的经济政治制度。第七年还政于成王。②吕刑(据说由吕国的司寇吕侯所作)③ 遗训(先王留下的遗制、后世谓之“祖宗之法”)④殷彝(天生烝民,有物有则。民之秉彝,好是懿德。彝即常理。商朝的某些法律)⑤ 九刑 (周有乱政,而作九刑)九刑有两种含义,一是周朝的刑书,二是五刑加上赎、鞭、扑、流。另外,周朝还有烹刑,《史记·齐太公世家》:“(齐)哀公时,纪侯 之周,周烹哀公”。据《逸周书·尝麦解》,该“九刑”为“刑书九篇” 。《汉书·艺文志》收录有“《周法》九篇”,可能就是“九刑”。“九刑”早已逸失,只有《左传·文公十八年》引周公《誓命》转载其片断内容:“毁则为贼,掩贼为藏,窃贿为盗,盗器为奸。主藏之名,赖奸之用,为大凶德,有常无赦。”按照这一刑书规定,毁坏法度谓之贼罪,隐匿贼人是为赃罪,窃取财物属于盗罪,偷盗名器构成奸罪;凡主使藏匿罪犯,使用所盗器物,均属重大犯罪,一律以常刑严惩,不准随意赦免。从这些内容来看,“九刑”的主要立法精神,在于严厉打击危害国家统治与社会秩序的刑事犯罪。(三)、 西周时期礼及礼与刑之关系 。1、“礼”之起源。“礼”字的初文早在商代甲骨文中就已出现。写作(上曲下豆),战国以后加上“示”旁,示表示天垂象给人看。日、月、风、雷都是上天的垂示,是天意象征。所以示这个字就表征了天与人、神与人之间的一种互动关系。后来(上曲下豆)简化成为礼。《说文》:“礼,履也,所以事鬼神而致福也。”王国维《观堂集林·释礼》,根据甲骨文中的“礼”字断言:礼是用两块玉盛在器皿中去作贡奉,表示对先祖与上帝的敬意,请求赐福保佑。中国先民极重祭祀,所谓“国之大事,唯祠与戎”。礼字初文从双玉、从鼓之形,意谓祭祀时以玉为敬神求福的主要礼品,鼓作为乐器也在祭祀时派上用场。玉帛和钟鼓是中国古代祭祀活动的主要表达形式。礼字的本意即在鼓乐声中“行礼以玉”。“玉”的价值连城,代表人的虔诚,鼓乐则为表达这种虔诚场面造成一种庄严而隆重的氛围。据王国维先生的考证,礼有两意,一指“行礼之器”;二指祭祀活动(奉神之事)。(参见《观堂集林·释礼》卷六)。由此可见,礼的渊源为上古祭祀活动,反映的是先民对天地鬼神等异己力量的敬畏之心。它至迟在商代就已出现。商代人以敬鬼神而著称,考古发掘的甲骨卜辞和大量的牺牲遗骨、祭器是商代进行祭祀活动的历史见证。不过,商代人还没有形成整齐划一的礼的规范,详细情形也无从推知,孔子在春秋末叶就有“文献不足征”的遗憾了。郭沫若《十批判书·孔圣的批判》:“礼之起,起于祀神。其后扩展而为对人,更其后扩展而为吉、凶、军、宾、嘉等各种仪制”。照此说法,礼最初是调节人神关系,继而扩展为和谐人际关系,最后扩大为整合社会关系,成为严格的社会行为规范。2、“礼”之作用。礼形成整齐划一的规范,并全面介入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是在西周,其关键人物是周公,习惯上有所谓“周公制礼作乐”的说法,也称周礼。周礼网罗万有、纲纪群伦,涉及道德、教化、司法、政治、军事、行政等各方面,确定君臣父子、上下尊卑的关系以及国家的大政方针。是西周统治者制定的一整套经济、政治制度和道德规范、礼节仪式的集合体。它实质上起着国家根本大法的作用。《左传》昭公二十五年,子产说:“礼,天之经也,地之义也,民之行也。天地之经而民实则之”二十六年,晏子说:“礼之可以为国也久矣,与天地并”,可见,礼的地位是很高的。《礼记·曲礼》认为礼是“定亲疏、决嫌疑、别同异、明是非”的依据,《左传》隐公十一年则说礼起着“经国家、定社稷、序民人、利后嗣”的作用。礼还有积极预防犯罪的作用。《礼记·经解》:“以旧礼为无所用而去之者,必有乱患。婚姻之礼废,则夫妇之道苦,而淫辟之罪多矣。乡饮酒之礼废,则长幼之序失,而争斗之狱繁矣。丧祭之礼废,则臣子之恩薄,而倍死忘生者众矣。聘觐之礼废,则君臣之位失,诸侯之行恶,而倍畔侵陵之败起矣。”具体而言:首先,礼不仅划分了统治阶级与被统治阶级的界限,而且是统治阶级内部进行权力再分配的尺度。其次,礼不仅是占统治地位的社会意识形态,约束着人的视听言动,而且支配着人的思维方式,塑造着的心理结构。第三、礼成为立法司法的指导原则,具有法律的权威。并常常以法律或高于法律的面貌出现。3、礼之基本原则礼的基本原则是 “亲亲”、“尊尊”。“亲亲”是亲爱自己的亲属,特别是以父权为中心的尊亲属,它指涉的是家庭伦理;“尊尊”是尊敬和服从自己的上级,特别是一国之君,它指涉的是社会伦理。“亲亲”是宗法原则,旨在维护家长制;“尊尊”是等级原则,旨在维护君主制。“亲亲”的要点是“孝”,尊尊的要点是“忠”。“亲亲”和“尊尊”既是礼的基本原则,也是西周立法的指导思想。与此相适应,孝和忠既是伦理道德规范,又是法律规范。礼支配了整个西周社会政治、经济和社会生活的运作。4、“礼”之分类:吉礼(祭祀之礼)、凶礼(死丧、凶荒之礼)、军礼(出征、田猎之礼)、宾礼(朝见之礼)、嘉礼(冠婚、饮食、宾射之礼)。5、礼与刑的关系: (1) 礼与刑是西周法律体系不可分割的两个组成部分,皆为调整社会关系、规范人之行为而设。(2)礼与刑地位不同。礼是刑的精神真谛,刑以礼为指导原则,又以强制手段维护礼的尊严。礼是纲,刑是目,纲举目张。(3)礼是一种积极的规范,正面、积极地规范人们。刑则处于消极被动状态,对一切违礼行为进行处罚。(4)礼者禁于将然之前,法者禁于已然之后(《大戴礼记》)一为事前的预防,一为事后的补救。(5)“礼之所去,刑之所取”,礼所不容,刑必禁之,礼之所允,刑亦不禁。(6)“礼不下庶人,刑不上大夫”,庶人并非不受礼的约束,贵族犯罪也并非不受法律制裁。前一句说的是庶人以下“遽于事而不备物”(《礼记。曲礼》郑注),即忙于劳作,又不具备贵族的身份和礼所要求的物质条件,因而不可能按贵族的各种礼仪行事,这些礼也不是为他们而设,但这绝不意味着庶人可以不受礼的约束。后一句原指大夫以上犯罪,在一定条件下可以获得某些宽宥,如周礼所谓“八辟丽邦法”。他们一般不处以残损肢体的肉刑,必须处死者乃在郊外执行,遇到诉讼可以不必亲自到庭,委托代理人打官司。而之所以如此,首先源于宗法制度,大家同属贵族,有不同程度的血缘关系,这是亲情方面的考虑;其次、在等级森严的社会,贵族阶层需要在被统治者面前保持整体的尊严,如果对贵族实施肉刑,留下一个终身性的耻辱标志,这是不体面的。而在闹市行刑,也不免让被统治者笑话。这是政治方面的考虑。但这些礼遇绝不等于大夫以上犯了罪可以不受法律惩罚。又按,《白虎通德论》谓“礼不下庶人”为酬酢之礼,《焦氏笔乘》断此论于诸家为胜。(酬酢 chóu zuò. 宾主互相敬酒(酬:向客人敬酒,酢:向主人敬酒)。
中国宗法制度 1、教学目标:(1)掌握家庭、家族、宗族三个概念的含义。(2)对传统家族观念和基于家族观念的伦理思想进行客观辨析。(3)了解宗法制度的形成、演变和特点。(4)了解宗法制度对封建社会的维系及对国民心理的影响。2、教学时数:3课时。3、思考题:(1)简要说明家庭、家族、宗族的区别和联系。(2)举例说明古代社会的家族观念。(3)为什么说中国封建社会的人伦关系是以家族为本位的?(4)简要评析儒家的孝道观。(5)“三纲五常”的内容是什么?请作出你的评述。(6)通过对国与家、君与民的关系的分析,试述“家天下”政权模式得以长久传承的原因。(7)有学者提出家族意识在当下仍有现实价值,例如东亚家族企业是经济活动很活跃的成分,对此,你看法如何?(8)为什么说宗法制度在周代已经完备?(9)为什么说与奴隶制相适应的宗法制,到了封建社会又演变为封建宗法制?(10)宗法制对封建秩序的维系起了什么作用?(11)宗法制对国民性格的塑造有哪些影响?4、课外阅读文献:(1)徐扬杰著:《中国家族制度史》人民出版社,1992。(2)王玉波著:《中国古代的家》商务印书馆,1997。(3)冯尔康著:《中国古代的宗族与祠堂》商务印书馆,1996。(4)葛兆光著:《古代中国文化讲义》(第二回“从婚礼丧仪想象古代中国”、第三回)复旦大学出版社2006。(5)吕思勉著:《中国制度史》(第八章)上海教育出版社,1985。5、讲授提纲:第一节 家族的产生与家族观念一、家族1.父系家族内部包容了若干个个体家庭,家族内部持有同姓一家族的观念。在中国长期的封建社会中,父系家族中拥有父权和夫权的家长,即拥有掌握家族所有财产和支配家族所有成员的绝对权利。2.农业型的自然经济是血缘纽带无法割断的根本原因。在血缘(家族血亲)、地缘(农村乡社)、业缘(农耕经济)的共同作用下,同一家族的成员长期生活和劳作于同一地区,世代繁衍,家族本位成为根深蒂固的群体意识。二、家庭结构与家族观念1.中国封建家庭的结构是以父子、婆媳为主轴的典型的父子型家庭;家族关系以亲子的血统关系与夫妻的婚姻关系为基本构造。2.就血缘关系言家族成员的关系受制于血缘关系。3.就姻缘关系言,它决定着家族的绵延。娶妻须由家族中主要成员过问和决定,所娶女子的贞操对全家族负责,以确保家族血缘世系的纯度;家族中女性处于从属地位;同一家族中的女性,地位有高下之别。4.古代社会的家族观念:(1)血缘观念。重视巩固血缘联系、维护世系血缘纯度,重视家谱、族谱,反映了古代中国人“万世一系”的血缘观念。(2)门第观念。“门第”是指封建时代地主阶级内部家族的等级,以族姓、门户、地望为标志;姓氏作为家族的符号,有高低贵贱之别;显贵之家称为“世族”、“世家”、“高门”等,卑庶之家则称为“寒门”;门第观念曾渗透到政治生活和社会交往中,维护了贵族门阀的特权。(3)孝悌观念。儒家伦理以孝悌为本,并将报恩事亲之孝,纳入维护父家长制的轨道;孝父与忠君相联系,对父辈的道德与义务,被推演为臣民对君主的绝对服从;提倡孝道既强调血亲观念,以加强家族内部的凝聚力,又移孝于忠,以维护封建等级制度和专制主义的中央集权。三、以家族为本位的人伦关系1.“五常”:君臣、父子、夫妇、兄弟、朋友这五种关系;“三纲”:“君为臣纲、父为子纲、夫为妻纲”,它是五常的纲纪。2.人伦十义:父慈、子孝、兄良、弟悌、夫义、妇听、长惠、幼顺、君仁、臣忠。3.以家族为本位的人伦思想,重家族而轻个人,重群体而轻个体,重人治而轻法制。历史上曾有效地维护了等级秩序,束缚了个体的独立意识和创造意识;另一方面,当社会动荡分裂之际,又以其凝聚力和向心力,对社会整合起过一定的积极作用。 第二节 宗法制度的形成、演变与影响一、宗法制度的形成与演变1.宗法是中国古代社会规定嫡、庶系统的法则。2.宗法制源于原始氏族时代,于商代逐渐形成,到周代逐渐完备。西周时期,已确立了嫡、庶之分和大宗、小宗制度。3.西周的社会组织,是一个亲疏严明、系统显然的血缘实体。(1)确立了亲亲、尊尊的规则。(2)宗分大宗、小宗。嫡长子为全宗族的大宗,旁系庶子为小宗。(3)大宗、小宗的关系是等级从属关(4)礼起到维护等级次序的作用。4.奴隶制瓦解后,曾适应奴隶制的宗法制演变为封建宗法制。(1)统治集团上层仍按血统亲疏承袭特权,皇位的继承以嫡长子继承制为原则。(2)封建宗法制与封建礼教伦常思想相结合,一方面作用于权力、财产的再分配,一方面又制约着嘉、宾、婚、丧、祭乃至日用起居等生活形态。二、宗法制度对封建秩序的维系1.分散的宗族组织是封建专制政体赖以存在的基础。村社构成中国社会的细胞群。村社中由家庭而家族,再集合为宗族,组成社会。族长、宗长往往既是庶民的剥削者,又是乡村基层行政的治理者,集族权与政权于一身。2.封建宗法制具有维护封建等级、界定尊卑贵贱的作用。宗法制强调尊卑有别、贵贱有等,与父家长制政治模式吻合不悖。三、宗法制度对国民性格的模塑1.倾心于安居乐业,缺乏创业意识。2.崇敬祖先。3. 尊重传统。 中国科举制度 1、教学目标:(1)了解科举制度的起源与演变。(2)掌握“九品中正制”、“明经科”、“进士科”、“秀才”、“举人”、“进士”、“院试”、“乡试”、“会试”、“殿试”、“八股文”等名词概念的含义。(3)准确评价科举制度的历史作用和负面影响。2、教学时数:3课时3、思考题:(1)何谓“察举”制?它对隋唐科举制的形成与确立有何影响?(2)何谓“九品中正制”?(3)为什么说科举考试在唐代进入了鼎盛期?(4)明清科举考试的程序是怎样的?(5)科举制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培育和维系起了哪些作用?(6)科举制的实行对中国古代的知识分子有何影响?(7)举例说明唐代科举与唐诗繁荣的关系。.(8)以北宋散文家的策论为例,说明科举考试对于文风变革的促进作用。(9)简述科举制度的负面影响。(10)中国科技的近代落伍与科举制度本身存在的缺陷有何关系?4、课外阅读文献:(1)许倬云著《中国古代社会史论——春秋战国时期的社会流动》(第二、六章)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2)陈茂同著:《中国历代选官制度》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4。(3)何怀宏著:《选举社会及其终结》三联书店,1998。5、讲授提纲:第一节 科举制度的起源与演变一、科举制度的起源1.周代官吏的录用,主要采用世袭制,国君和宗室贵族按大宗、小宗的规则分封官职、爵位和食邑,官爵和食邑世代相袭,因此世袭制又称“世卿世禄”制。春秋战国时期,不少诸侯国为实现霸主之业,打破世袭制,按照“选贤任能”的原则录用官吏,一是实行客卿制,二是养士之风盛行,从而促进了人才的流动。2.汉代以察举制和征辟制选拔官吏。“察举”是指中央和地方高级官员将经过考察的优秀人士推荐给朝廷,以备录用,又叫“荐举”;“征辟”指朝廷或三公以下召举布衣之士授以官职。皇帝征聘社会知名人士叫“征”,三公以下高级官吏聘布衣为自己幕僚属官叫“辟”。3.魏晋南北朝以九品中正制为选官制度。曹丕即位为魏文帝后,采纳吏部尚书陈群的建议,建立“九品官人法”,朝廷选择“贤有识鉴”的官员兼任本郡“中正”官,考察各地士人,按其品德才识的高下,分别评定为上上、上中、上下、中上、中中、中下、下上、下中、下下9等,每10万人推举1人,作为吏部录用的依据。二、科举制度的确立与演变1.隋炀帝大业二年(606)设进士科,实行以试策(时务策)取士,这是科举制的真正开端。2.唐代科举考试进入鼎盛期,唐代科举分常科和制科两种。诸科目中以明经和进士两科最受士人注目。明经科主要考对经义的记诵。进士科考时务策五道,帖一大经,唐玄宗时将诗赋列入考试内容。进士及第经过吏部选试,合格后授予官职。3.宋沿唐制,对科举的内容和形式作了改革。4.明清科举考试的程序为院试、乡试、会试和殿试,分别录取秀才、举人、进士并评定甲第,考试内容以八股文为主。 第二节 科举制度的历史作用一、科举制度与知识阶层的流动1.科举考试向社会全面开放,作为制度本身具有一定的公正性。文人士子不论出身、地位及家产,都可自由报名考试,无须官员举荐,录取与否的唯一依据是考试成绩。不重门第,只重才学,从而打破了魏晋以来门阀世族垄断选举的特权。2.考试制度造就了竞争机制,寒门士子苦读修身,以真才实学科举入仕。3.科举制度推动了知识阶层自下而上的社会流动,这种流动在人事上保证了文官体系有源源不断的后备力量。二、科举制度与教育发展1.科举考试向社会各阶层开放,大大调动了各阶层读书做官的积极性,通过学习提高自己的人文素质,有利于民智的开发。2.促进了学校数量的发展。学校教育是应考的主要渠道之一,科举与学校教育的密切联系,刺激了官学与私学的发展,在一定程度上推动了教育的普及化和平民化。三、科举制度与儒家经学1.唐代《五经正义》作为官定教科书和科举考试所遵依的范本,不仅有利于考试内容和评阅标准的统一,而且通过科举考试的价值导向,使教育服务于政治,将儒家思想全面推进到社会各层面。北宋以后《四书》地位上升,《四书》与《五经》为官定教科书。科举考试与儒家经学结合,一方面儒家文化凭借科举制度的力量绵延传承,另一方面科举的制度优势令中国传统思想文化在儒家学说的框架内,难以求得更新与发展。四、科举制度与诗文创作1.唐诗的繁荣与科举制度有着某种因果联系:诗赋取士制度的推行,扩大了诗歌创作队伍,促进了诗歌技巧的讲求;行卷之风有助于文学作品的传播,也有助于文学新人被社会所接受。2.宋代科举由唐代的重诗赋转向重经义及策论,排斥纯粹的训诂章句之学,偏重于义理的阐发,对于文风的新变具有积极影响。 第三节 科举制度的负面影响一、思想的同化和僵化1.科举考试的内容限于经学、文学、史学等学科,而与国计民生及与社会生产力发展密切关联的科技文化则遭排拒;文官候补队伍数量庞大,他们娴于治经,能熟练地写诗作赋,但知识结构较为单一,思维空间也较狭窄;另一方面却难以形成一支崇尚学术自由和思想自由的独立的科技人员队伍。二、主体意识的丧失1.由道、德、功、名、利、禄交织在一起的科举求仕之路,是君主政治为文人士子设计的实现人生价值的途径。科举求仕者或注重功业,或贪图利禄,目的有别,而实现目标的路径则相同,他们大都有着企盼知遇的心态,极易养成依附于王权政治的人格。2.明清科举考试对知识分子的创造性思维束缚更严。许多应试者成为善于考试却不能独立思考的驯服工具。中国服饰文化 1、教学目标:(1)了解中国古代纺织业所取得的辉煌成就。(2)了解中国传统服饰的在不同历史时期的演变及其民族特色。(3)了解中国传统服饰中凝聚的制度文化和观念形态的因素。2、教学时数:3课时3、思考题:(1)简述中国古代纺织业所取得的辉煌成就。(2)以服饰变迁为例,说明民族文化的交汇是一种双向互动。(3)以唐代服饰的创新求变为例,说明唐朝对多元文化的兼收并蓄。(4)为什么说中国服饰至清初又出现一大变迁?(5)为什么说服饰文化中凝聚着制度文化和观念形态的因素?(6)何谓“五服”?为什么说五服制是中国礼文化的组成部分?(7)中国传统的服饰制度有哪些鲜明的特点?4、课外阅读文献:(1)高汉玉、屠恒贤主编:《衣装》,上海古籍出版社,1996。(2)周迅、高春明著:《中国古代服饰大观》(第二至第八编、第十二编),重庆出版社,1995。(3)周锡保著:《中国古代服饰史》中国戏剧出版社,1984。5、讲授提纲:第一节 纺织技术的发展产生服饰文化的物质基础主要是织物,古代麻织、丝织和棉纺织工艺达到很高水平。(一) 麻织1. 传说:伏羲氏养蚕织 绵;神农氏“教民桑麻以为布帛”2. 远古主要纺织材料:(1)葛(2)大麻(汉麻)(3)苎麻(中国草)(二) 丝 绸1、 周代蚕桑和丝织得到长足发展,东周时期已有足踏织机。2、汉代丝织成就辉煌,丝织衣料总称“缯帛”,可细分为缟、素、纨、锦、罗、纱、绢等近20种,1972年湖南长沙马王堆汉墓出土大量丝织品。3. 唐代丝织技术进一步提高发明双面锦织造法。4. 宋元时期创造了织金工艺,锦缎中用金配色,图案富有鲜明的立体感。5. 明清丝织工艺精美绝伦,杭州、嘉兴、湖州等地以丝织品闻名天下,民间刺绣工艺也得到空前发展。(三)棉纺织1. 棉花的传入:西汉以后从非洲和印度传入。2. 南宋时期江南地区的棉纺织业已较为普及。3. 宋末元初棉纺织业与丝织业同步发展。4. 元代中期棉纺工具有重大改进。(1)搅车代替铁锭,4尺绳弦大弓代替小竹弓,生产效率成倍增长。(2)发明了水力带动的水转大纺车。(3)纺织专家脱颖而出如上海松江的黄道婆。 第二节 中国传统服饰的变迁(一)从上衣下裳到深衣1、五千年前,上衣下裳的形制大致形成,到了商周上衣下裳制已经定型。华夏族上衣形制多为交领右衽 、袂长而肥大。关于领、衽(衣襟)、袂(衣袖)、缘(衣的饰边)。2. 周代上衣款式种类。“襦”(“长襦”与“短襦”、单襦与复襦);亵衣(中衣、私);裘、袍。3. 商、周时期下身穿的衣服称为“裳”。“凡裳前三幅,后四幅也。”(《仪礼·丧服》)。裳的样式。4. 春秋战国前的裤。绔或胫衣的形制特点。5. 春秋战国时期社会动荡分化带动了服饰变革。深衣式袍服作为服装的主流款式开始流行。深衣不是礼服,尊卑共服。形制特点:(1)上衣下裳连为一体。(2)无男女式样区别。(3)上窄下宽,与后世的袍成筒状不同。(4)系腰带,上不及肋,下不及髋6. 汉代衣装形制基本为深衣制丝帛品种多样,锦锈、印花、敷彩等工艺发展,(二) 汉衣与胡服并存魏晋南北朝战争频繁,南北民族大融合,出现了汉衣和胡衣并存、胡衣汉化的现象。1. 东晋时玄风盛行,衣式宽松博大2. 女性服装从深衣向衣、裳分开发展3. 北方胡服流行4. 衣装纹饰体现了多元化文化的影响。纹饰受佛教文化影响:缠枝纹、忍冬纹、桃形纹、生命树等;纹饰受西部风情影响:对马、对狮、对羊、骆驼等。(三)新潮的唐代衣装唐代国力强盛、文化开放,有助于服饰文化的创新求变。1. 唐代女装:摒弃宽袖大袍、交领掩胸的传统款式,女性穿着开放大胆,还喜着男装。2. 唐代男装:较多保留传统款式,局部变化(流行圆领袍)胡服仍是男子喜穿的服饰。(四) 清初的服饰变革1. 清代以前,宋、明服饰仍承袭汉衣定制。2. 满清入关建朝后,中国服饰又出现一次大变迁。(1)男子:强令剃去前半部头发,后半部垂发辫。服饰为开衩长袍,下着长裤,衣袖狭窄(袖口装有剑袖,又称“马蹄袖”)。明代的瓜皮帽仍然流行(2)女子:民间汉族妇女多沿袭旧制。南方袄衫,下配长裙;北方妇女多穿长裤;满族妇女穿本族旗袍,外罩马甲。(五)配饰、首饰与面妆1. 配饰(1)玉——中国古代最重要的配饰。古人认为玉是阴阳集于一身的山川之精英,又是品德的象征。(2)腰带——妇女丝编,文武官员革制。(3)香囊、佩巾和彩缕也深受喜爱。2. 首饰(1)簪——骨簪、玉簪(玉搔头、碧玉簪)、金银簪等。(2)钗——由簪演变而来,簪单股,钗双股。(3)胜——新嫁娘多以胜为首饰;步摇——簪上垂珠。(4)耳饰——环与坠。(5)项饰——串珠与璎珞。3、手饰——指环和手镯。指环又称“约指”、“戒指”把指环作为定亲信物的风俗南北朝时由关外传入。手镯又称“钏”。4、发式常见的有:高髻式、拧旋式、盘叠式、结椎式等。5、面 妆粉脂——始于战国,粉是米粉或铅粉,脂是胭 脂,用于面部,使肌肤白皙,两颊双唇红艳。眉黛——始于战国,“黛”是画眉所用的青黑,颜料眉形:西汉流行广眉、八字眉、远山眉;唐代流行柳眉等。贴花子——又称“靥面妆”。用极薄的金片、银片等材料,剪成星月花鸟等花样贴在额上或两颊。 第三节 中国服饰文化的制度形态中国古代的服饰制度,以尊卑等级关系为基础,早在西周,已形成了冕服制度。(一) 冠服制度1. 冠类周代贵族戴的冠主要有:冕和弁。只有天子、诸侯、卿大夫可以戴冕,而且只用于重大典礼活动。弁是仅次于冕的男式皮质礼帽,用于一般正式场合。秦汉统一中国后,对冠式作了礼仪典制的规定,冠式成为官职和品秩的标志。魏晋南北朝的冠服多承袭汉冠制度,但庶民戴的头巾开始上层流行隋唐后,官员朝服与公服的冠戴和服饰搭配都有定制。其中典型冠式为进贤冠;宋代幞头方顶硬脚,两脚平展很长。元代冠服分蒙制和汉制两类:汉制袭用宋制,蒙制戴用大檐帽。明朝则以乌纱帽最为著名。清代帽顶以珠玉宝石为饰,称“顶珠”,一至三品官员帽后还饰有金花或孔雀翎。2. 服装与饰品类周代帝王和官员都以冕服为朝服,头戴冕,身穿有纹饰的袍。纹饰包括:日、月、星、龙、山、火等图案。唐代官员着圆领官袍。唐代形成品色衣和章服制度品色衣制度:以色彩区别品秩的高低。规定帝王的服色为赫黄,饰龙纹,称为“龙袍”;三品以上官员衣紫;四、五品衣绯;六、七品衣绿;八、九品衣青。章服制度:官员进出宫门须带鱼符。“用鱼袋盛之随身鱼符者,以贵贱,应召命,,,,皆盛以鱼袋,三品以上饰以金,五品以上饰以银。(《新唐书·车服志》)宋朝不再使用鱼符,但仍佩带鱼袋明朝官服以“补子”为饰,补子纹饰定为九品,饰于官衣的前胸后背。清代官服采用满制,以补子为饰仍沿用明制,所绣图案有所不同。(二) 丧服制度丧服:死者的亲属为哀悼死者而穿戴的特殊衣帽。中国古代丧服称为“五服”: 斩衰:丧服中最重的一种服制。服期三年齐衰:服期为一年、五个月、三个月不等大功:服期为九个月小功:服期为五个月缌麻:服期为三个月中国饮食文化 1、教学目标:(1)了解中国饮食文化的悠久历史和博大精深的特点。(2)了解与阐述中国四大菜系的基本特色。(3)能举例阐述中饮食文化所包含的独特的民族特色。2、教学时数:3课时3、思考题:(1)中国饮食文化发展的物质基础是什么?(2)为什么说中国烹饪具有区域性的地方特色?(3)中国人视野中的美食大体应具备哪些要素?(4)为什么说中国茶文化中包含有丰富的人文意蕴?(5)简述中国传统的饮酒习俗。(6)《礼记》说:“礼之初,始诸饮食”,试述你对这一说法的理解。(7)中国饮食文化与养生文化关系密切,举例说明这一具有中国民族特色的文化现象。(8)中国古典美学的发生与饮食有无关联?为什么?(9)试述中国饮食文化中所包含的哲学思想。4、课外阅读文献:(1)王仁湘著:《饮食与中国文化》人民出版社,1994。(2)王学太著:《华夏饮食文化》中华书局,1993。(3)于民著:《春秋前审美观念的发展》中华书局,1984。(4)姚伟钧著:《中国传统饮食礼俗研究》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1999。5、讲授提纲:第一节 饮食结构与烹饪技艺(一) 主食中国人饮食结构中的主食是谷类,“谷”是禾本科粮作物总称,可细分为“五谷”、“六谷”、“九谷”等。秦代以前,主食的加工主要有做成干粮、饭和粥三种。汉代有了石磨,主食的加工除粒食外又有了粉食。(二) 副食中国人饮食结构中的副食为菜肴。菜肴古称“肴羞”、“肴核”。“菜”是蔬菜和可食野菜的总称;“肴”指鱼肉之类的荤菜;“羞”或作“馐”,指美味的食品;“核”指各类水果。先秦时蔬菜栽培处于初始阶段,食菜多取自野生。西汉起不仅野生蔬、果被大量人工栽培,而且培植和引进了许多新品种。蔬菜、果类在古代中国人的食物结构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除家畜、家禽外,古人常食野生动物。汉墓出土的《庖厨图》,画中绘有牲畜宰杀的场景,画面中不仅有牛羊等家畜,还有野兔、活鳖等野生动物。(三) 烹饪先秦烹饪方法已丰富多样,《周礼·天官·膳夫》所记录的“八珍”堪称当时馔肴珍品。周代“八珍”包括煎、烤、煨、煮、腌制、糟制、腊制等。秦汉以后经历代烹饪家和美食家的探索与创新,各地名馔佳肴丰富多样,各类食谱纷纷问世,较著名的有《崔氏食经》、《梁太官食经》、《食珍录》《食经》、《食谱》等。传承至今的中国四大菜系包括鲁菜、川菜、粤菜、苏扬菜。中国饮食文化把烹饪和饮食视为艺术,烹饪讲究色、香、味、形的完美统一,美食还要配以美名、美器等。秦汉以后,饮食文化专家编撰有各类食谱,著名的有北魏的《崔氏食经》、梁朝的《梁太官食经》等,其中记录了不少烹饪方法。中国四大菜系:鲁菜:选料考究,清、脆、嫩、鲜、醇;川菜:百菜百味,麻、辣、酸、鲜、香;粤菜:博采众长,清、爽、鲜、淡、香;苏杨菜:讲究刀工、配色和造型,以清淡鲜嫩,爽口味醇为特色。 第二节 茶文化与酒文化(一)茶文化1、茶的发现和饮用 。“神农尝百草之滋味,水泉之甘苦,令民知所避就,当此之时,日遇七十毒,得茶而解。”(《神农本草经》)古代,人们最初口嚼生食茶叶,以后以水煮鲜茶叶羹饮;周代,人们把茶叶晒干以随时水煮饮用;唐代,蒸青和炒青法被普遍采用,这一制茶工艺沿用至今。2、茶的分类和传播中国茶叶的原产地:巴蜀地区(四川、云南、贵州等地),战国时传到长江中游地区,西汉至三国传到长江下游地区,茶的饮用和种植迅速扩展到全国。公元7世纪前后,中国的种茶、饮茶法和饮茶风尚向周边国家传播。17世纪,中国茶叶已传播到世界各地。茶的种类:绿茶:钱塘龙井、常州阳羡、福建柏岩等;红茶:安徽祁红、云南滇红、广东英红等。其中,武夷岩茶、莫干黄芽、安化黑茶、闽北白茶、福建茉莉大毫,分别为乌龙茶、黄茶、、黑茶、白茶、花茶中的名品。3、民间茶俗茶俗——民间在婚姻、祭丧、敬客等场合,形成以茶为礼的各种习俗。婚礼中茶为重要饮品,唐以后民间把订婚称为“受茶”;结婚成为“吃茶”;订婚的礼金成为“茶金”;彩礼称为“茶礼”。以茶祭祀的习俗起于南朝。客来敬茶是传承至今的习俗。4、文人与茶茶长于高山云雾之中,沐天地之精气,以高洁、清新、玄幽、平和为秉性,颇合文人宁静致远的清高意趣。茶的秉性又与文人士大夫其心所尚的儒释道精神息息相通,品茗被视为一种生活情趣,一种精神追求。(二)酒文化1、酒的流变酒的产生与流变与生产力的发展有密切的关系。原始人穴居野处,野果含有糖分,经酵母菌分解,产生酒精,这就是最早的天然果酒。随着农业文明的出现,谷物酿酒取代天然果酒。大约5000年前的龙山文化早期,中国先民已经掌握了谷物酿酒技术。到了商代,饮酒之风盛行,在商朝遗址中考古学家发现大量酒器。周朝酿酒业成为庞大的独立手工业部门。而秦汉时酒肆作坊遍布都市和乡镇。到了西晋,人们把药用植物加入酒中,制成药酒。唐朝时,地方名酒品类繁多。各地名酒已成林郎满目的态势。到了距今800多年的宋金时期,白酒诞生。河北青龙县就于1975年出土金代铜制烧酒锅。白酒生产的关键是掌握科学的蒸馏方法。至此,低度的米酒、果酒和烈性的白酒在中国都已齐备。2、饮酒习俗节日饮酒:春节除夕夜,年长者守岁相邀饮酒为乐;正月初一,长幼依次拜贺,敬屠苏酒;清明扫墓,以酒祭奠死者;社日祭土地神,畅饮春酒。人生礼仪活动:诞生礼、成人礼、婚礼和丧礼皆饮酒。在中国,殷勤劝酒历来被视作表达情意的重要形式。 第三节 饮食礼俗和饮食观念(一)饮食与礼俗《礼记》认为:礼仪风俗源于饮食活动。周代仪式饮食最为繁复,祭祀神灵、分封诸侯、报捷献俘、检阅军队都要举行宴飨。 饮食活动中的礼仪规范:尊卑有序、长幼有礼,讲究座次上菜时,主人让,客人取。如周代有“三饭”之礼,即客人先用饭三小碗,然后主人请其食肉饭后客人自理餐具。饮食禁忌:“入竟而问禁,入国而问俗,入门而问讳。”(《礼记 · 曲礼》);例如关于筷子的使用忌:长短筷、杂色筷、断筷、插筷、舔筷、叨筷、拜筷(双手夹筷合手而拜)等。(二)饮食与养生观饮食疗法:周代已有专管宫廷饮食的食医;《黄帝内经》记载的13种药方中,有2个食疗法;唐末产生我国第一部食疗专著《食疗本草》。食疗特色:因人制宜:根据食性和患者的状况,辩证施食;因时制宜:根据时令和水土的不同,选择有利于养生的食物。(三)饮食与审美观中国古典美学的产生与饮食有着密切的关系,人们最初的美感和快感主要来自于美味,即审美欲求从属于物质的欲求。《吕氏春秋 o 本味》中提到的美的对象,都是色美味鲜的食物。饮食与诗、画具有同构性。钟嵘用“滋味”揭示中国诗歌的特质;司空图以“咸酸外之味”来表达对文学作品的审美体验;(四)饮食与中和观《中庸》:“中也者,天下之大本也。”对五味调和的追求,五味之说源于五行(水、火、木、金、土),五味:咸、苦、酸、辛、甘。宴席的社交功能古代朝堂祭祀的宴飨,乡村民众的乡饮酒礼。饮食文化不是指个人在餐饮上做出的某种选择,而是指人们在饮食活动中连续重复的群体实践,它以共同的历史背景和民族文化为基础。(五)饮食与娱乐投壶:始于春秋战国;宴上设一壶,宾客依次投矢其中,中者胜,负者饮酒;行酒令:推一人为令官,其他人轮流说唱诗词,违令或负者饮酒;流觞曲水:三月初三,聚会溪边,置杯于溪流之中,取而饮之;猜单双:将钱币、瓜子等小物件握于手中,让人猜单双数;联诗:酒席上由一人先背一句诗,其他人依次接联诗句。中国建筑文化 1、教学目标:(1)了解中国传统建筑发展的大致脉络(2)了解与阐述中国传统建筑的民族特点。(3)掌握中国园林基本的美学特征。2、教学时数:3课时3、思考题:(1)为什么说中国古建筑的特征在西周已具雏形?试举例说明。(2)秦汉的宫殿和皇苑有何特点?(3)为什么说魏晋南北朝时期佛教的广泛传播,赋予中国建筑以新的风格和内涵?(4)为什么说中国的塔具有本民族的鲜明特点?(5)里坊制与街巷制有何不同?(6)为什么说明清建筑代表了中国古典建筑文化的顶峰?(7)为什么说中国传统民居发展到明清已形成了鲜明的地方特色?(8)举例说明中国传统建筑崇尚中轴的布局理念。(9)以四合院布局为例,简述中国传统建筑中包含的人文意蕴。(10)举例说明中国传统建筑在布局组合上的内向性特征。(11)试述中国园林的美学特征。(12)任选一个角度,试述中西建筑文化的不同特点。4、课外阅读文献:(1)史建著:《图说中国建筑史》浙江教育出版社,2001。(2) 陈从周著:《园韵》上海文化出版社,1999。(3)宗白华著:《美学散步》上海人民出版社,1981。5、讲授提纲: 第一节 中国建筑的历史文脉(一)先秦:中国建筑的萌芽与雏形1、半地穴式的原始建筑。西安半坡原始聚落遗址表明,早在6000年前中国建筑已经萌芽,以木材为主要建筑材料来构成线的组合,以及表面的装饰性塑痕,表明原始初民已将审美意识体现在建筑之上。2、公元前21世纪到秦统一中国前,这时期的先民不仅创造了灿烂的青铜器文化,也进行了大规模的都城、宫室、宗庙、陵墓等土木工程的营建。中国古建筑的特征至少在西周已具雏形。《考工记》所记述的都城布局理论对以后各朝的都城规划产生过重要影响;高台榭的宫殿营造法,对后世的宫殿营造影响很大;四合院的住宅布局以规整的单体围合,组织成整体的建筑组群,均衡对称的平面组合与内向性是中国传统建筑文化的重要特征,这一特征至少在周代已经基本成形。(二)秦汉至宋元: 雄浑与清奇的交响1、秦代建筑:秦始皇陵、阿房宫和长城:中国建筑雄浑的前奏。2、汉代宫苑:在秦代的基础上又融合了壮伟的时代音调。3. 魏晋南北朝建筑:魏晋南北朝区域文化的融合、南方的开发、玄学的流行和佛教的传播赋予建筑文化以新的风格和内涵。秦汉建筑雄浑的古典风格至此变调为清奇素朴,宗教建筑和园林建筑则为这时期建筑文化增添了神奇一笔。佛教建筑的主要类型有寺、塔和石窟寺三种。园林从皇家苑囿向文人写意园林的转型,标志着园林从早期的物质享乐,开始向林泉放逸的精神满足过渡,开启后世文人园林的先河。4. 唐代建筑:唐代首都长安是中国古代最为壮观的城市,城市营建规划周密,棋盘形封闭式的里坊制度,给人以理性、严谨和秩序感,体现了封建集权为了严格社区管理而加以严整规划的政治色彩;中唐以后里坊制逐渐向宋代的街巷制过渡。长江和运河沿岸的扬州、成都等街市繁华,十里长街,高楼林立。唐代宫殿大明宫群殿依山而建,气势磅礴,布局协调,是大唐风范的典型写照。唐代佛教建筑数量多,分布广。园林建筑随士人对山水自然审美趣味的变化而同步变化发展,城市园林面积不大,重在近观静赏,于有限中感受心物相融的超然之乐,基本奠定了后世士人园林的发展方向。5.宋代建筑:宋代建筑风格变唐代的宏大庄重为细腻柔和。两宋宫殿建筑以精致复杂、细腻柔和为特色,布局精巧而富于变化,木作做工及雕饰、彩绘细腻丰富。北宋李诫所著《营造法式》是当时世界上最完备的建筑学专著。宋代城市布局变封闭的里坊制为开放的的街巷制,开启了中国封建社会后期城市布局的基本格局。宗教建筑和园林较隋唐五代有明显进步。园林建造蔚成风气,尤以城市园林更为盛行;公共自然景区经奇思妙想的规划,别具意境,最著名的当推杭州西湖十景,自然与人文相映成趣,画意与诗情水乳交融,堪称大手笔的写意杰构。(三)明清: 壮丽与精致的古典顶峰1、两朝帝都——北京北京城是明清两朝的帝都,城市布局之严谨周密、宫殿建筑之壮丽伟巨,均代表了中国古典建筑的杰出成就。规划设计一依以宫殿为主体、中轴对称的传统原则,重要建筑布列于长约7.8公里的中轴线上,井然有序又起伏跌宕,擒纵开合中尽显空间与建筑的变化之妙。紫禁城是世界上现存规模最大、保存最完整的古代宫殿建筑群。中国宫殿建筑从秦汉之雄浑粗放、唐宋之伟岸典雅,发展到明清,其整体设计、工程技术和艺术效果都达到古典的顶峰。2.北方皇家园林和南方私家园林(1)皇家园林: 北京的圆明园、颐和园和河北承德的避暑山庄。其中圆明园规模宏大汇萃着中国园林精华、西洋古典楼景。(2)南方私家园林:苏州的拙政园、留园、怡园、耦园等。南方私家园林占地不多,但布局、设计和造园手法丰富精巧;中国古典园林的细微主义,在此演绎得淋漓尽致。第二节 中国建筑的人文意蕴1、 群体的和谐性(1)中国传统建筑的平面布局大多体现出严谨纵直的“中轴”理念,在井然有序中层层扩大,左右延展,呈现和谐对称的态势,崇尚中轴的理念和依恋大地的情结,使建筑布局折射出井井有条的秩序感和对称均齐的和谐性。与西方教堂等宗教性建筑相比,它淡化了缘自宗教信仰的神密与突兀,更偏重于对尘世的依恋和冷静的理性。(2)中国传统建筑不仅体现了世俗的理性精神,而且渗透着传统的伦理精神,昭示了中国文化重伦理秩序及群体和谐的特点。2、 组合的内向性中国传统建筑平面布局的内向性格表现为对墙的关注,如城墙、坊墙、院墙。四合院式以内向的房屋围合成封闭的院落,形制独立于外部世界,内部自成系统,建构的是以家庭为单位的伦理和空间秩序,在人文意蕴上折射出民族心理的内敛性和向心力。3、 阴阳的融合性以《易传》为代表的阴阳对立统一的哲学思想,对中国建筑有着多方面影响。山之南为阳、以山之北为阴,阳为刚,阴为柔。中国建筑一般都坐北朝南,即背阴向阳。受“阴阳合德”及“中和”思想的影响,中国古代建筑在体量和尺度上注意“适形而止”,不追求过分的高大。美学上注重刚柔相兼之美,如宫殿建筑的屋顶面积大,屋檐宽,坚实的立柱将其刚直有力地擎托而起,整体上呈阳刚之美;立柱与屋顶之间则设置斗拱,斗拱与屋顶向上向外夸张卷起的飞檐翘角,形成飞动、轻巧、跳跃的阴柔美;大屋顶和立柱的阳刚,与斗拱和飞檐翘角的阴柔,合构成阴阳融合、刚柔相济的造型。4、中西建筑比较 第三节 中国园林的美学特征1、曲折含蓄之美(1)曲折含蓄亦即传统艺术理论中的“隐”与“藏”。中国园林追求曲折含蓄、变化有致的美学品格,尤忌园内景观整齐划一,一览无余。造园手法上善于通过迂回曲折、山水相间的空间序列布局,使园中楼阁掩映,山石错落,曲水逶迤,竹木婆娑。为使重点空间欲露先藏,善于用花木、围墙、假山、漏窗等略阻视线,营造曲径通幽、柳暗花明又一村的意趣。(2)整体布局上曲奥多变的序列轴线,在于细部营构上的山求奇,水求曲,廊求回,路求幽。2、疏密相间之美(1)景点布设上通常采用疏密相间的手法,移步换景,张弛有度,景色连绵不断,但和谐中有变奏,流畅中有间歇,给人以忽张忽弛、忽扬忽抑、似断实续的节奏感和韵律美。(2)空间布置上分主次,讲节奏,重层次,主景密而次景疏,主景与主景之间巧用曲径、曲桥、曲廊连接,使疏密相间,节奏起伏有致,游人徜徉其中,移步换形,景随行异,欣赏节奏有张有弛,始终保持着悠闲的情绪。3、天趣盎然之美(1)中国造园理论格言:“虽由人作,宛自天开”。园林艺术是具有实用功能的综合性艺术,在有限的空间内,综合了自然山水和人工建筑。自然与人文的关系上讲求“天开”与“人作”的完美融合,人工建筑与自然环境统一成和谐之妙,从而达到再造和浓缩自然美的境界。(2)中国园林既有画的意趣,又满蕴诗的情韵,诗情与画意交融,合构成深邃的意境。园林不仅可览可赏,融入了审美情趣和空间意识,而且可品可思,寄托了精神意趣和人生理想。园林作为物质功能和精神功能兼具的统一体,其意境的特征在于写意化的自然美和诗画一般的空灵美,它使置身其间的人们,获得生命情调的心灵感悟和直觉体味。4、诗情画意之美 中国宗教 1、教学目标:(1)了解原始宗教的基本形态与基本特征(2)大致了解佛教世界观和人生观。(3)基本掌握佛教对中国文化的多方面影响。(4)了解道教的基本信仰及其对传统科技、文艺及民俗文化的影响。2、教学时数:3课时3、思考题:(1)何谓图腾崇拜,试举例说明。(2)原始宗教有哪些表现形式和基本特征?(3)从殷商到周朝,人们的宗教观发生了怎样的变化?就宗教信仰而言,如何理解王国维所说的商、周间的变革,“是旧文化废而新文化兴”?(4)儒学是不是宗教,学术界历来有着不同的看法,试就此谈谈你的看法。(5)孔子的天道观是否具有理性主义的色彩?试对此作简要分析。(6)为什么说儒学发展到董仲舒已被神学化了?(7)宋代理学中是否也包含了带有宗教色彩的内容?试举例说明。(8)为什么说缘起论是佛教最基本的世界观?其主要观点有哪些?(9)简述佛教人生观的基本内容。(10)何谓“禅宗”?其主要理论是什么?为什么说禅宗的创立标志着佛教的进一步中国化?(11)佛教对中国文化的影响是多方面,任选一个角度,对此作简要说明。(12)道教的来源杂而多端,在其酝酿和形成过程中,主要采纳了哪些本土的思想文化资源?(13)从东汉末年迄于明清,道教的发展经历了哪几个阶段?(14)简述道教的基本信仰。(15)任选一个角度,阐述道教与传统科技、文艺及民俗文化之间的联系。(16)在中国特定的社会条件下,历史上的宗教表现出哪些基本特点?试作论析。4、课外阅读文献:(1)乌丙安:《中国民间信仰》上海人民出版社,1998。(2)葛兆光著:《古代中国文化讲义》(第四、五、六、七、十一、十二回)复旦大学出版社2006。(3)任继愈主编:《中国佛教史》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8。(4)方立天:《中国佛教与传统文化》上海人民出版社,1988。(5)汤用彤:《隋唐佛教史稿》中华书局,1982。(6)赵朴初《佛教常识问答》上海辞书出版社,1999。(7)曹伯韩著《国学常识》(第八章)三联书店,20025、讲授提纲:第一节 中国早期的宗教信仰一、原始宗教1.宗教起源于原始社会,原始宗教的产生,以神灵观念为标志。根据考古发现和文献记载,中国在远古时期流行有自然崇拜、鬼魂崇拜、图腾崇拜、生殖崇拜等原始宗教形式。2.自然崇拜包括对自然物和自然现象的崇拜。3.鬼魂崇拜的产生是因为先民相信人死后灵魂不灭,死者的灵魂将继续生活在幽冥之界,据考古发现,2万年前的先民已有了灵魂不灭观念,产生了鬼魂崇拜。4.祖先崇拜信仰祖先所代表的经验、智慧和权威,将随其灵魂而永存,成为一种超自然的力量而护佑氏族成员。随着祖先崇拜习俗的传承,民族始祖成为民族种姓的象征,他们经古史传说的神化,被奉为神人或圣人,夏族的禹、商族的契、周族的后稷都是原始民族的始祖。5.自然崇拜和祖先崇拜经结合而产生图腾崇拜。“图腾”一词的意义是族徽标记,上古民族的祖先一般以动植物为图腾。6.生殖崇拜是基于重视氏族或部落的人口繁衍而产生的对生殖力的崇拜。7.原始宗教的基本特征:自发性;广泛的参与性;为人生的功利性目的。二、正统宗教的产生1.正统宗教是人为的宗教,它的产生以阶级和国家的成熟为前提。殷商去古未远,其尊神重鬼的取向仍保留着部分原始宗教的习气。周人灭商,宣告以嫡庶制为核心的宗法制的确立。周代统治者将国家政治体制与宗法血缘关系以及发端于原始宗教的祖先崇拜、天神崇拜巧妙地结合起来,完成了政治制度的转型和文化模式的转换。2.周人的宗教观在继承夏、商旧有的鬼神信仰的同时,强化其道德内涵,将“天命”与“人德”结合,周代政治的重要原则是“敬天”和“保民”。敬天是政治的第一要务,保民就是承受天命,中国人文思想中以民为本的观念即萌发于此。3.自发的宗教转化为人为的宗教,除体现在周代宗法制和宗教制相结合,使神权政治化外,还体现在郊社等宗教活动中。这类活动既有宗教信仰的意义,也有宣示德政、严明等级、巩固地位的政治意义,神灵崇拜中渗透着政治色彩。4.正统宗教在西周已经成型,周人将宗教与伦理、宗教与政治融为一体,基本完成了原始宗教向正统宗教的转型,体现出宗教人文化、伦理化的鲜明倾向。 第二节 儒学中的宗教色彩一、孔子的天道观1.孔子既对鬼神敬而远之,又敬畏天命,其天道观呈现两重性特征,即重教化而轻鬼神,既强调听天命,又主张尽人事,表明孔子天道观中的神学色彩已经淡化,在理性主义与宗教观念的二元对立中,理性主义占据主导地位。二、董仲舒对天信仰的阐说1.董仲舒对“天”信仰作了全面阐说,认为“天”具有至上性和绝对性,有意志和情感,宇宙中的一切都是天意的体现,提出的君权神授、人道源于天道、天人感应等观点,使孔孟所倡导的治国以礼、为政以德的政治学说神学化。2.谶纬神学的盛行,“谶”是宗教性的预言,“纬”是方士化的儒生所编集的附会儒家经典的各种著作。原本带有宗教色彩的儒学经董仲舒的改造和方士化儒生的附会臆说而被神学化。他们所构建的理论宗教色彩浓烈,政治理性却相当有限,这都意味着正统宗教在汉代已经完全成熟。三、朱熹的天理论1.在朱熹的思想体系中,“天理”作为最高的本体论范畴得到充分的论述,其中的神学性质表现为:理是宇宙之本,“天理”是一个超越世间万物的绝对本体;天理至善至美,具有道德属性;宗教式的修养方法与佛教禅宗主张本体的性净自悟相接近,带有明显的宗教色彩。2.具有宗教色彩和功能的儒学仍体现了世俗性、普世性和人文性的鲜明特点。即不主张离俗出家,注重现实,倡导有为;不虚幻地构造彼岸世界,引导人们脱离现世而关注来世;没有明确的宗教组织及其教徒,其主干力量是极力走仕途以参政济世的儒生。儒学有神学化的一面,更有人文性的特点。 第三节 佛教与中国文化的交融一、佛教的基本教义1.佛教的基本教义是“缘起论”和“四圣谛”。2.“缘起”即“诸法由因缘而起”,世界上的一切事物和现象都是互为条件、互为因果、相互依存的,因和缘就是关系和条件,离开了因和缘,就不可能有任何事物和现象的存在。“缘起”有11义,其中最重要的是无造物主、无我、无常和因果相续。缘起论是佛教最基本的世界观,总的看法是世界是变化的,此即“无常”;变化是有条件的,此即“缘起”;因缘聚则物在,因缘散则物灭,一切都是无常的,因此任何存在都是空幻不实的,真正不变的只有佛性。3.四圣谛是佛教的人生观,其基本观点是人生的本质就是痛苦,人生痛苦的原因是欲望,摆脱痛苦之道就是断绝欲望,修成正果,涅槃寂灭。4.佛教认识论的基本观点是以“道”为认识对象,主张在体认道的虚无时,要排除一般的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静坐澄心,最大限度地平静思想和情绪,让心体处于无智无欲的虚空状态,使个人内心的纯粹意识转化为直觉状态,如光明自发一般,产生万物一体的洞见慧识,透过当下事物的外形和表象直契事物的本体。5.佛教的修养论主要为“六度”、“八正道”、“三学”。“六度”指的是布施、持戒、忍辱、精进、静虑、智慧。“八正道”包括正确见解、正确思维、正确语言、正确行为、正确生活、正确努力、正确动机和正确的心神专注。八正道又可归结为“三学”,即戒、定、慧。佛教要求教徒恪守上述的行为方式和行为规定,从而从生死此岸到达涅槃彼岸。二、佛教的中国化过程1.佛教于两汉之际由西域传入中国内地,东汉末到魏晋南北朝是佛家在中国的发展期。教义的流行可分为两个阶段,前期以般若学为主,用“空观”看世界,认为一切事物和现象都是空幻不实的;后期以涅槃学为主,主要讲如何成佛、成佛的理据以及成佛的阶段等。2.隋唐是佛教发展的鼎盛期,出现了天台宗、三论宗、法相宗、华严宗、律宗、禅宗和净土宗等佛教宗派,其中禅宗和净土宗因简便易行,信仰者众多,流布也最为广泛。3.禅宗为中国佛教所独创,被视为佛教中国化的典型,故禅宗又被称为“中国禅”。禅是“禅那”的简称,汉译为“静虑”,意思是静中思虑,一般叫“禅定”。禅宗的创始人是惠能。禅宗的理论主要有四:第一,主张人人皆有佛性,求佛不假外求,而应直指心性,即到自己内心去找,“即心即佛”,“见性成佛”。第二,主张顿修顿悟,认为佛性本有,心性本净,无须渐修渐悟,只要顿悟本性,即可“立地成佛”。第三,提倡不诵经义、不习禅定的简易修持方法,摆脱经典教条和繁琐仪式的束缚,不重偶像崇拜,而尚单传心印,要求个人专注在一法境上一心参究,以期证悟本自心性,这叫“参禅”。第四,主张即事修行,修行无须出家,“若欲修行,在家亦得,不由在寺”,所谓“悟在刹那间”、“悟在担水砍柴间”。禅宗的创建是中国佛教史上带有根本性的变革,繁琐的佛教修行经改造而简便易行。禅宗讲顿悟成佛,秉承了中国传统的注重直觉与顿悟的思维方式;讲人人都有佛性,人人都能成佛,与中国儒学“人皆可以为尧舜”的人性论学说相契合;禅宗破除了偶像和佛经的权威,混同了出世间与世俗间的界限,在一定程度上消解了佛教的神圣性,这些都是中国佛教能够与本土的儒学与道教在相互排斥的同时又相互吸收的内因之一。4.宋代以后理学成为中国封建社会后期的主流,理学的最大特点是儒、佛、道“三教归一”。一些佛教学说经儒学化而被摄入理学的思想体系中。如佛性论讲人皆有佛性,有佛性者皆能成佛,理学讲心性,主张去欲存理,成贤成圣;佛教讲“止观”、“定慧”的宗教修持,理学讲“主敬”、“立诚”的伦理实践;佛教以“空观”看世界,理学将其改造为人伦物理的“实有”之道。宋明理学援佛入儒,既表明佛教的进一步中国化,同时也表明三教合流已成为历史趋势。5.历史上佛教还先后传入中国的少数民族地区,其中藏传佛教俗称喇嘛教,是中国佛教的一支,主要传播于藏族、蒙古族等地区。三、佛教对中国文化的影响1.对中国传统哲学尤其是宋明哲学的影响。华严宗的“理事无碍”论认为,理在一切事物中,每一个事物都包含着理,事有分限,理则无分限,二者相互依存,交融无碍,这一学说对朱熹创立“理一分殊”论有着直接的启发;朱熹的“一旦豁然贯通”的修养论,脱胎于禅宗的“顿悟”说;陆九渊强调本心的“自作主宰”学说,吸收了禅宗“佛性在心中”的思想;王守仁的“心外无物”说,源于禅宗的“心性生万物”等。2.对中国传统伦理道德的影响,中国佛教既承袭了印度佛教戒律中所包含的伦理精神,又逐步接受源于儒学的忠孝仁义等道德价值取向,从而丰富了中华道德规范:一是孝道论;二是慈悲观;三是善恶观;四是因果报应。3.对中国古典诗歌的影响。佛经转读与文人对诗歌声律的研究相结合,发现了四声的规律。将四声规律运用到文学创作中,便诞生了永明声律说,从而为唐代近体诗的形成奠定了理论和创作上的基础。自禅宗创立以后,佛教以禅入定、由定生慧,进而进入物我冥合的“无我”之境的思维方式,对诗人的意境创造有着直接的影响。禅宗对唐以后的诗歌评论中的“妙悟说”等也产生过影响。4.对中国通俗文学的影响也很广泛。唐代流行的变文、俗讲等说唱俗文学,均植根于宣扬佛教教义的深厚土壤。佛教为小说、戏曲提供了丰富的创作素材,对古代小说、戏曲的立意的也有间接的影响。5.对中国艺术的影响。佛曲从西域传入后,中国僧人将梵音佛曲加以改编或新创,形成融汇中外的宗教音乐。佛教音乐的旋律以远、虚、淡、静为特色,是中国民族音乐的组成部分之一。佛教绘画在中国绘画史上有着重要的地位,如敦煌莫高窟壁画场面宏大,色彩富丽,线条飘逸自如,人物栩栩如生,面部表情多呈安祥之状,形神兼备,体现了高超的艺术造诣。佛教雕塑在中国雕塑史上留下了大量的艺术精品,从敦煌、云冈、龙门石窟到遍布各地的大小寺庙,佛像、菩萨像、天王像及罗汉像等琳琅满目,千姿百态。6.对中国建筑的影响。寺院、塔、石窟等佛教建筑传入中国后,经改造和发展,融入了中华文化的因素。 第四节 道教与中国社会一、道教的起源与发展1.道教形成于汉代,其来源包括:原始巫术和宗教;神仙传说和方士方术;谶纬神学和阴阳五行学说;2.东汉末年形成以神仙信仰为核心、以长生久视为人生目的的道教,由张角、张道陵分别创立的太平道和五斗米道是道教形成的标志。3、东晋南北朝道教学者的代表作有:东晋葛洪所著《抱朴子》等。南北朝时北魏道士寇谦之改革旧天师道,创立北天师道;南朝道士陆修静创立南天师道。陶弘景也是南北朝时期南方道教的重要人物,开融通调和儒、佛、道三家的先河。4.唐宋两朝的统治者都提倡和扶植道教,道教繁荣,涌现一批著名的道教学者,其著述丰富了道教理论,促进了医学、药物学、养生学及哲学等的发展。在三教调和的思想文化背景下,道教的发展呈现新的特色,道教的养炼和儒家的修身、佛家的禅定相沟通,神仙的形象淡化了超世、不死、飞升等超然色彩,被世俗化为带有人文色彩的高蹈自由的化身。5.唐宋以后,北方有王重阳创立的全真道,主张敦品励行、修心养性的渐修教化,三教合一,成为影响最大的教派。元代另一个主要的道教宗派是正一道,它由南、北天师道及其他宗派合流而成。其后道教宗派正式分为全真、正一两大教派。全真道重内修,信奉该道的道士须出家;正一道重符箓,信奉该道的道士可以不出家。6.明代编纂的正、续《道藏》共收道书1476种,多达5485卷,使道教经典得以保存和传播。明代中叶以后资本主义萌芽,以长生久视为人生目标的道教趋于衰落。进入清代以后,统治者采取重佛抑道的政策,疏远并断绝了道教与封建皇室的联系,道教进一步衰落。但是道教的斋戒超度、符咒驱邪、祈禳福祸、导引推拿等迷信和养生活动,则渗透到民间世俗生活中,成为民俗信仰的一部分二、道教的基本信仰1.神学创世论与多神信仰。道教接受了道家宇宙生成演化的理论,将道家所论之“道”改造成有人格意志的至上神,称为“大道”,宣称老子就是大道的化身,此即太上老君。太上老君开天辟地、化形降世、辅助帝王、传经授戒、教化生民的系列故事即为道教的“创世纪”。道教一元宇宙观和多神信仰的特点:(1)至上神的名号虽然与时变化,但它作为“道”的化身是不变的;“大道”生成宇宙及万事万物是道教最基本的教义。(2)道教徒以太上老君是创世主为基本信念,同时又崇拜其他各类神仙,从而构成道教的多神信仰。(3)与人世间的严分等级一样,道教神谱中的众仙也有等级划分。(4)神仙所以肉体、精神两不灭,是因为修得道果,“德”即得道,成仙得道是由神仙信仰而派生的道教人生目标。2.炼形养生与心性修养。能否长生成仙是得道与否的重要标志,得道的方法分为炼形养生与心性修养。炼形养生又可分为炼外丹与炼内丹两种,前者指烧炼和服食外丹,后者指在呼吸、导引等炼形养生术的基础上发展而来的的内丹术;道教的修内丹学说,既包含中医脏腑经络学说的某些成分,又不无宗教神秘主义的色彩。心性修养的主要方法有修持守一法等,“一”就是生成宇宙和万物的“大道”,“守一”要求人们摆脱外物引诱和情欲纷扰,心性纯一,使自己的德性与自然相契,从而到达合于自然的“真人”道德境界,所以道教伦理以纯真、本然、宁静、无为、合乎自然为善,以智巧、文饰、追求欲望满足等为恶。三、道教与中国文化1.对医学的影响。道教医学以内丹术为主要内容,内丹术从理论和实践两个方面,丰富了中国传统医学的宝库。理论上的贡献之一是对人体中的气、气化、气血、经络等的探索;贡献之二是养命与养性理论;贡献之三是道教医学道德观2.对医疗方法的影响。道教医学在长期的临床实践中,摸索出一整套方药、针灸、推拿、食疗等医术;在养生手段方面,总结出一整套调息、按摩、导引、行气等养生术。3.对制药学和古代化学的影响。道教的外丹术,既深化了对药物性质的认识,也推动了制药学的发展,晋代以后,含有多种药物成分的膏剂大量出现,并逐渐成为中医外科的主药。炼丹术是中国古代化学的滥觞。4.对音乐的影响。道教音乐用于斋醮仪式,包含了独唱、吟唱、齐唱、鼓乐、吹打乐和器乐合奏等多种音乐形式。曲式和情调着意表现神仙意境,风格多样;道教音乐吸收包容了宫廷音乐和民间音乐,一些曲调还从道观流向民间,如流行于陕西、山西的道情调、流行于浙南地区的大词,即由道乐衍生而来。5.对绘画的影响。道教绘画的创作题材以神仙为主,神仙画注重画面气氛的渲染,道教版画随着民间信仰的需求,在明代以后得到长足发展,内容多为门神、财神、土地神、灶神、福禄寿星等,从形式、构图到技法都洋溢着浓郁的民族特色。6.对建筑的影响。道教建筑称为“道观”,道观的平面布局深受中国庭院式民居的影响,中轴对称,与一般的中国建筑相比,道观更注重风水,大多坐落于蔚然深秀的幽山清水之间,追求清虚幽静,在文化意蕴上别具清幽的特色。7.对文学的影响。小说方面,道教的流行直接促成六朝志怪小说的繁荣,唐传奇中的部分作品仍未离搜神志怪的传统,明清的大量神魔小说多表现神仙济世的主旨。诗歌方面,促成游仙诗的兴起和山水诗的繁荣。8.对民俗文化的影响。对城隍、土地爷、灶君、门神、财神等道教俗神的崇拜,几乎遍及各地,渗透到千家万户。 小结:宗教在中国古代社会所呈现的特点:1、兼容性,中国文化兼容并包的传统,使中国社会能够兼容不同的宗教文化,从而形成本土和外来多种宗教长期并存、互相融通的格局。2、宗法性。在宗法封建制的制约下,中国古代宗教也体现了一定的宗法性色彩。如佛教中“沙门(佛教徒)不敬王者,不拜父母”的规定,经宗法伦理观念的改造,变为礼事君王,孝养双亲,使之与宗法社会相协调;淡化悲观厌世思想,突出因果报应、轮回转世学说,把积善积德的伦理规范纳入宗教实践中。道教主张出世精神与在世功德统一、炼形养生与心性修养并重,与宗法社会内圣与外王结合的传统相符;道教的神仙系统等级明晰,是宗法等级制的宗教化反映。3、王权高于神权。中国历史上佛、道二教一度繁荣鼎盛,但并未出现神权超越王权的局面。宗教始终依附于王权而存在,并接受政府的管理。传统社会的封建王权以儒学为思想文化的正统,同时又受容不同的外来宗教,允许不同的宗教多元并存,表明宗教并未对一元化的专制政体构成威胁;外来宗教曾对中国社会产生过广泛的影响,但并未取代中国文化,也无损于中国本民族文化的独立性格。
课 题:汉字与宗法制度授课教师:湛江师院基础教育学院 王向前授课时间:2013年 月 日学 科:汉字与文化年 级:二年级课 时:2课时 一、教学目标1、理解王、冠、盟与古代礼制;2、理解侯、礼、宗、祖、巫、卜与古代祭祀;3、理解臣、妾、民、宰与奴隶制度;4、理解葬、吊、墓、坟、俑与丧葬习俗;5、掌握上述重点汉字的字形构成和本义;了解其引申义。二、教学内容分析(一)重点5(二)难点5三、教学手段与方法多媒体教学;讲授法、例证法。四、教学过程一、王1、甲骨文作 ,金文作 ,字形像锋刃向下的斧形。斧是远古时代狩猎和采集生活的最重要的劳动工具,也是在部落之间的冲突或战争中的一种重要的武器;部落首领所使用的斧钺逐渐成为力量和权威的象征;于是表示兵器的“王”便用来指称最高统治者。王左杖黄钺,右秉白旄以麾。——《尚书·牧誓》(大斧象征王权)《说文·王部》:王,天下所归往也。董仲舒曰:“古之造文者,三画而连其中,谓之王。三者,天、地、人也,而参通之者,王也。”孔子曰:“一贯三为王。”(董仲舒《春秋繁露·王道通三》:古之造文者,三而连其中谓之王。三画者,天地与人也,而连其中也,通其道也。取天地与人之中以为贯而参通之,非王者孰能当是。)——(1)从春秋到西汉的主流政治思想——王权至上。(2)古代哲学把“三”看成是化生万事万物的根基,而那一竖,是把三画贯通起来的通天立地的君王。2、词义演化(1)wáng①夏商周三代最高统治者称“王”。先王之道,斯为美。——《论语·学而》溥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诗经·小雅·北山》 又,战国时诸侯国的统治者称王。今王欲民无衣紫者,王请自解紫衣而朝。——《韩非子·外储说左上》 王顾左右而言他——《孟子·梁惠王下》又,封建社会皇族或功臣的最高封爵。立信为齐王。——《史记·淮阴侯列传》②朝见天子。莫敢不来享,莫敢不来王。——《诗经·商颂·殷武》(享:进贡。)③古代对祖父母辈的尊称。少君乃言与其王父游射处。——《论衡·道虚》(王父:祖父。)(2)wàng①称王,统治天下。伊尹相汤,以王于天下。——《孟子·万章上》吾与诸侯约,先入关者王之,吾当王关中。——《史记·高祖本纪》②封,,,,为王。宜悉王诸功臣。——《后汉书·刘玄传》 【(1)夏商周三代最高统治者称“王”。三王——夏禹、商汤、周文王。(2)春秋时期周天子称“王”。《诗经·小雅·北山》:溥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3)战国时期诸侯国的最高统治者也都称“王”。《孟子·梁惠王下》:王顾左右而言他——当齐宣王被问到天下没有治理好,谁应该负责时,无言以对,于是看看两旁的人转而谈别的事情。形容故意岔开话题,回避应该回答的问题。(4)秦汉以后,帝王改称为皇帝,“王”便成为皇族或功臣的最高封爵。王公——指王爵和侯爵,泛指有显贵爵位的人。王孙——本指封了王的子孙,后来成为贵族子弟的通称。(5)“王”由本义引申为一族一类中居于首位的。(首领、头目)(特别大的——蜂王)射人先射马,擒贼先擒王。——杜甫《前出塞》(六)(后比喻做事情要抓住关键的人或事。)(6)一个人在某一方面或某一领域做得最好也可叫“王”。养鸡大王(7)最强的。王牌——在桥牌等游戏中最强的牌叫王牌。比喻强有力的人物、手段。(8)三大姓之一。王婆卖瓜,自卖自夸。王祥卧冰(晋朝)——比喻子女孝顺父母。】 二、侯1、甲骨文作 ,金文作 ;甲骨文、金文上面半包围的像张开的布(箭靶),下面是箭(矢),组合在一起,表示箭靶。《说文》:春飨所射矦也。从人从厂,象张布,矢在其下。古代有三种射礼:(1)大射。这是春祭前选择参祭人员的礼仪。《周礼·天官·司裘》郑玄注:大射者,为祭祀射。王将有郊庙之事,以射择诸侯及群臣与邦国所贡之士可以与祭者,,,,而中多者得与于祭。(2)宾射。是天子与故旧朋友欢聚的礼仪。《周礼·春官·大宗伯》:“以宾射这礼,亲故旧朋友。”贾公彦疏:宾射之礼者,谓行燕饮之礼,乃与之射,所以申欢乐之情。(3)燕射。是慰劳群臣的射礼。《周礼·冬官·梓人》郑玄注:燕谓劳使臣,若与群臣间暇饮酒而射。三种射礼所用的箭靶皆称“侯”。侯是一块挂在绳上的正方形的布,大射之侯中心有皮做的鹄,宾射的侯中心为五彩的“正”,燕射的侯则依不同等级饰有鹿豹熊等。2、词义演化(1)本义是古代箭靶,用皮革或布制成。终日射侯,不出正兮。——《诗经·齐风·猗嗟》(正:靶心。)大侯既抗,弓矢斯张。——《诗经·小雅·宾之初筵》(抗:举。张:开弓。)(2)相传上古天子以大射封侯,故引申为爵位名,五等爵的第二等。一说为假借。王者之制禄爵,公、侯、伯、子、男凡五等。——《礼记·王制》五侯九伯,女实征之。 ——《左传·僖公四年》王侯将相宁有种乎?——《史记·陈涉世家》 三、礼(禮)1、甲骨文作 ,金文作 ,字形为豆中盛放着两块玉。豆是祭祀时放置祭品的器具,王即“玉”字,说明古代有以玉祭祀的习俗。《周礼·春官·大宗伯》:以苍璧礼天,以黄琮礼地,以青圭礼东方,以赤璋礼南方,以白琥礼西方,以玄璜礼北方。(礼:祭祀。)《说文·示部》:礼,履也。所以事神致福也。甲骨文、金文的“礼”是个会意字,小篆的“礼”左边加了个“示”,是个形声兼会意的字。(“示”的本义是祭祀对象,在甲骨文中,是天神、地祇、先公、先王的通称,像用木牌或石柱充当的神主形象。)2、词义演化(1)本义指祭祀鬼神的活动。又置寿宫、北宫,张羽旗,设供具,以礼神君。——《史记·孝武本纪》(2)表示恭敬,以礼相待。甘茂,贤人也。,,,,愿为王臣,今王何以礼之?——《战国策·秦策二》 王以上卿礼管仲。——《史记·周本纪》(3)礼节、礼仪等道德规范。夫礼者,所以定亲疏、决嫌疑、别同异、明是非也。,,,,行修言道,礼之质也。——《礼记·曲礼上》(质:根本。)引,礼制,法度。出若入若,天下莫不平均,莫不治辨,是百王之所同也,而礼法之大分也。——《荀子·王霸》(朝廷外面如此,朝廷内部如此,天下就没有人不协调一致,就没有什么不治理得好好的,这是历代圣王共同的政治原则,也是礼制法度的要领。)(4)礼物。及受礼,唯酒一斗,鹿肉一柈。——《晋书·陆纳传》(柈:同“盘”。)(5)书名,指《周礼》、《仪礼》、《礼记》。 【(1)本义指祭祀鬼神的活动。(2)引申指社会的行为准则和道德规范。(祭祀活动从参加人员、祭品、时间、地点、方位到一系列过程,都是依严格而固定的程序进行的,它实质上显示和规范着现实社会的等级、亲疏等社会关系。)礼,经国家,定社稷,序民人,利后嗣者也。——《左传·隐公十一年》(经:治理。)进退有度,尊卑有分,谓之礼。 ——《汉书·公孙弘传》(3)礼仪(共同遵守的仪式)。五礼:吉礼、凶礼、军礼、宾礼、嘉礼。(吉礼是祭祀的典礼;凶礼主要指丧礼,还包括对各种天灾人祸的哀悼;军礼是军事活动的礼仪;宾礼是朝见天子和诸侯之间会见的礼仪;与喜庆宴饮有关的仪节统称为嘉礼。)(4)由祭祀敬神而引申出一般的表示敬意的礼节、礼貌的意义。敬个礼(5)引申为表示敬意的物品。送礼(6)膜拜。烧香礼佛,礼拜。】 四、宗1、甲骨文作 ,金文作 ,小篆作 ,外像房子,里面的“示”是祖先的神主(牌位)。有祖先神主的建筑,当然是祖庙了。《说文·宀部》:宗,尊祖庙也。从宀,从示。2、词义演化(1)本义是祖庙。既燕于宗,福禄攸降。——《诗经·大雅·凫鹥》(燕:通“宴”,饮酒。攸:所。鹥:yī古书上指鸥。)(2)引申为祖先。若不获命,而使嗣宗职,,,,虽遇执事,其弗敢为。——《左传·成公三年》(嗣:继承。宗职:祖宗的职位。)(3)帝王世系,始祖称祖,继祖者称宗。(周人)祖文王而宗武王。——《礼记·祭法》唐朝开国之君庙号为高祖,继之者为太宗。宋朝亦是。(4)又由祖庙引申指同族,宗族。凡同祖之家族都叫宗,同祖必同宗。 (虞)公曰:“晋,吾宗也,岂害我哉?”——《左传·僖公五年》(5)又由祖庙引申为根本,本源。不知而自以为知,百祸之宗也。——《吕氏春秋·谨听》(6)又引申为动词,尊奉,尊崇。祖述尧舜,宪章文武,宗师仲尼。——《汉书·艺文志》诸葛大名垂宇宙,宗臣遗像肃清高。——杜甫《咏怀古迹五首》(五)(宗臣:为后世所尊崇的大臣。)(7)指朝见,归往。春见曰朝,夏见曰宗。——《周礼·春官·大宗伯》江汉朝宗于海。——《尚书·禹贡》 五、祖1、“祖”字本写作“且”。甲骨文“祖”字皆写作“且”,金文多数也写作“且”,可见“祖”是在“且”上加“示”旁生成的后出字。“且”字甲骨文作 ,本为切肉的案板,用木段做成,中二横指刀痕。甲骨文有时写作 ,像案上有肉形,“夕”指肉块。“祖”的本义是祭祀祖先的宗庙。《说文·示部》:祖,始庙也。“且”表示“祖”,一般认为是假借,也可能是古时简陋,所谓宗庙就是有且摆肉而已,故“且”引申指“祖”。2、词义演化(1)祖庙,宗庙。左祖右社,面朝后市。——《周礼·考工记·匠人》(2)祖先。数典而忘其祖。——《左传·昭公十五年》(春秋时期晋国的籍谈出使周朝,没有答好周王的问题,周王讽刺他。意思是籍谈说起国家的礼制掌故来,把自己祖先掌管国家史册的职守都忘掉了。)(3)某种事业或派别的创始人称“鼻祖”、“祖师”。(汉代扬雄《方言》:鼻,始也。梁益之间谓鼻为初,或谓之祖。)第一祖摩诃迦叶。——道原《景德传灯录》(卷一)(4)初,开始。浮游乎万物之祖。——《庄子·山木》(5)效法,尊崇。秦必祖张仪之故谋。——《战国策·韩策二》五帝三王皆祖黄帝。——《论衡·奇怪》(6)出行前祭路神。公将往,梦襄公祖。——《左传·昭公七年》荣行,祖于江陵北门。——《汉书·临江闵王荣传》 六、巫觋1、“巫”字小篆作 ;字形像一人甩动两袖舞蹈之形。《说文·巫部》:巫,祝也。女能事无形,以舞降神者也。象人两袖舞形。(1)巫是女性;(2)巫是与神沟通者;(3)巫与神沟通的方式是舞蹈。2、“觋”是男巫。《说文巫部》:觋,能斋肃事神明也。在男曰觋,在女曰巫。从巫,从见。按:氏族社会,集团内所有人地位平等,故人人皆可通过舞蹈与神灵沟通。私有制产生后,统治者剥夺了一般劳动者通神的权利,这就产生了专门与神沟通的巫,最早的巫就是部落酋长,文献中记载的商汤亲自焚身祷雨就是一证。3、词义演化(1)本义是女巫、男巫。出户而巫觋有事。——《荀子·正论》王怒,得卫巫,使监谤者。——《国语·周语上》(2)古代以祈祷为人治病的人。巫医。天子病鼎湖甚,巫医无所不致,不愈。——《史记·孝武本纪》 七、卜兆占商代为鬼神时代,因为那个时代笃信鬼神,其具体表现就是占卜。那时战争、风雨、收成、生育、疾病、做梦等无论大事小事,都要占卜一下,看看吉凶。占卜的材料是龟的腹甲、背甲和牛的肩胛骨。占卜时先在甲骨的背面钻出一些小坑,然后灼烧小坑,使甲骨正面因热而出现裂缝,占卜者即依据这些裂缝的多少、曲折、走向等来判断吉凶。灼烧甲骨小坑用的是荆木条,古称“楚焞”。1、(1)“卜”字甲骨文即有,与今字形同。《说文卜部》:卜,灼剥龟也。象灸龟之形。一曰象龟兆之从横也。(从:同“纵”。)段玉裁注:灼剥者,谓灸而裂之。,,,,直者象龟,横者象楚焞(jùn)之灼龟。(2)灸灼后甲骨表面出现的裂纹叫“兆”,“兆”字甲骨文作 ,正像裂纹形状。(3)“占”本义也是卜问吉凶,字形由“卜”和“口”组成,加“口”表示讯问吉凶。《说文·卜部》:占,视兆问也。从卜从口。2、词义演化(1)卜①本义是以火灼龟甲取兆,以预测吉凶祸福。尔卜而筮,体无咎言。——《诗经·卫风·氓》(筮:用蓍草占卜。) ②泛指占卜。乃行卜,卜者知其指意,曰:“足下事皆成,有功,然足下卜之鬼乎?” ——《史记·陈涉世家》③引申为预料,估计。我固}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三国乱世封地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