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拿练健身气功易筋经六分钟某一节要求练7分钟是反复练吗

卫生部-推拿练功之易筋经
分享这个视频的人喜欢
热门视频推荐
热门日志推荐
同类视频推荐
北京千橡网景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文网文[号··京公网安备号·甲测资字
文化部监督电子邮箱:wlwh@··
文明办网文明上网举报电话: 举报邮箱:&&&&&&&&&&&&
请输入手机号,完成注册
请输入验证码
密码必须由6-20个字符组成
下载人人客户端
品评校花校草,体验校园广场医院药学:易筋经锻炼对推拿专业学生心理及PFI指数、心率的影响 推拿练功之易筋经
Time: 09:06:26
来源:湖南中医药大学,湖南 长沙 410007;基金项目:湖南省科技厅基金项目(03SSY4046)
作者:王超 李江山
【关键词】& 易筋经功法 哈佛台阶健适指数 SCL-90自评量表
  易筋经功法的具体要求是&调身&、&调息&和&调心&。&调身&指采用一定的肢体姿势锻炼,&调息&指调整呼吸,&调心&指意念的训练。整个练功过程就是通过这三者的有机结合,对肢体和内脏起调整锻炼的作用。笔者采用SCL-90自评量表及哈佛台阶试验,对本校推拿专业学生易筋经锻炼前后心理及生理情况进行了调查。现将研究结果总结如下。  1& 一般资料  1.1& 观察对象  选择湖南中医药大学2004级针灸推拿专业学生作为观察对象,共58人,其中男25人,女33人,年龄18~23岁,平均年龄(21.3&0.81)岁。均为全日制在校生,身体情况良好,无系统训练史。  1.2& 练功内容  以徒手练功易筋经为主[1],采取静止性用力和肢体运动相结合。要求松静自然,心平气和,意守丹田。每周锻炼6个学时,分3次课完成,经4个月后结束。  1.3& 检测方法  1.3.1& 心理调查&  应用SCL-90自评量表[2],要求受试者从无、轻度、中度、相当重、严重5个严重程度对躯体化、强迫症状、人际关系敏感、抑郁、焦虑、敌对、恐怖、偏执、精神病性等9个因子症状进行心理健康状态的自我评定。开始评定前,先由工作人员把总的评分方法和要求向被试交代清楚。  1.3.2& 哈佛台阶试验&  受试者随事先录制好节拍的录音磁带的节律以30次/min频率上下50 cm高的台阶,持续上下5 min。如有中途20 s不能跟上节拍者,则应立即停止并记下实际登阶时间,然后,用听诊器在心前区听心音或用手指轻按颈总动脉测定负荷后1~1.5 min、2~2.5 min、3~3.5 min的心率或脉搏值并记录。最后将测量的登台阶时间和3次心率数值代入以下公式。& && 哈佛台阶健适指数(PFI)=[登台阶运动持续时间(秒)/2&恢复期3次心率之和]&100[3]  1.4& 统计方法  SCL-90自评量表分别考察9个因子的症状均分,练功前后由专人专项测量心率及PFI。数据统计作配对t检验。  2& 结果  2.1& 易筋经对推拿专业学生心理的影响  (见表1)表1& 各因子分练功前后比较(略)注:练功前后比较,*P<0.05,**P<0.01(下同)&&&   由表1可见,易筋经锻炼后,SCL-90自评量表中躯体化、强迫、抑郁、焦虑、恐怖及偏执6个因子表现出非常显著差异(P<0.01),敌对因子症状亦有显著差异(P0.05)。提示易筋经功法对推拿专业学生心理活动有积极的影响,能帮助缓解心理紧张,但对性格特征和个性特点则影响不大。  2.2& 易筋经对推拿专业学生哈佛台阶健适指数及心率的影响&&   从表2可以看出,通过练习易筋经后,反映心脏机能状态的心率较锻炼前显著减缓(P<0.01);心血管运动功能(PFI)也有显著升高(P<0.01),提示易筋经锻炼有明显改善、增强心血管系统机能的作用。表2& 推拿练功对PFI及心率的影响(略)  3& 讨论  呼吸调整和躯体放松能帮助缓解心理紧张;肢体姿势锻炼能改善躯体器官功能,从而缓解躯体不适症状;而意念的训练又将受试者的注意力有效集中,并分散了对负性情绪与行为的关注。受试者在练功后焦虑性明显降低,情绪的紧张性得到了缓解;抑郁情绪降低,愉快的情绪进一步增加;恐怖因子分降低,从一个侧面反映了易筋经锻炼提高了情绪的舒畅度。由此可见,易筋经能调节情绪,特别是能改善一些负性情绪,具有养性的功效。强迫与偏执因子属于行为范畴,两个因子分的改善说明易筋经能较好地培养个人控制能力,起到修身的作用。心情的改善,又使得躯体症状进一步得到改善。SCL-90中人际关系敏感因子虽已有部分量变,但却未有显著改变,笔者认为,这是因为人际关系是个体在长期人际交往中建立起来的,并表现为相对固定的人际交往模式,要改变并非易事。  心率作为心脏活动的生理指标,不仅能客观反映身体的生理功能变化,且在机体运动中反映运动负荷(即强度、时间、数量、性质等等)。易筋经是动静结合的一种传统功法,练习时需肌肉持续性等长收缩。收缩下的肌肉在工作一定时间后,由于耗氧量增加而处于缺氧状态,其毛细血管开放,这时整个工作肌血供量大大增加。肌肉收缩也使交感神经相对兴奋,加速了内脏组织血液向外周循环,以维持工作肌较高血供需要,因而整个外周循环血量大幅度提高。此外,练功时呼吸调节及意识训练,也有助于使上述状态保持一定持续性。外周循环血量持续增多,回心血量增加,提高了心肌的前负荷。与此同时,肌肉持续性收缩使动脉压相对保持在较高水平,相应提高了心脏的后负荷[4]。肌肉持续收缩锻炼之后,是全身肌肉放松的静站,此时外周血量减少,动脉压下降,心脏前后负荷减小,心脏做功减少,心肌耗能也相应下降。此外,通过&调息&、&调心&,练功者大脑意识相对入静,引起副交感神经相对兴奋,心率下降,有助于心肌充分休息。整个易筋经锻炼过程中,这种心肌的锻炼和休息是反复间歇进行的,也是使心功能增加的最佳训练手段之一。  本研究结果亦显示,推拿专业学生心率较锻炼前有显著减缓,提示心输出量增加,心舒张期延长,给心脏提供了较大功能储备。PFI为反映心血管运动功能的指标之一,从统计数据看,PFI由中上提高到良好(大于80为良好),也提示易筋经锻炼可提高心血管的功能。
【参考文献】&   [1] 王国才.推拿手法学[M].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  [2] 张明园.精神科评定量表手册[M].长沙:湖南科学技术出版社,.  [3] 范振华.运动医学[M].上海:上海医科大学出版社,.  [4] Roca J. Left ventricular dynamics and plasma catecholamines during isometric exercise in patierts following cardiac transplantation[J]. Eur Heart J,):928.
本文来自网络,不能作为诊断及医疗的依据,不代表本网站立场,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免费下载PDF全文
本网站所有注明“来源:中医园”的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于中医园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转载时须注明“来源:中医园”。本网所有转载文章系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一般都来源于网络分享,不希望被转载的媒体或个人可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进行删除处理,同时内容不能作为诊断及医疗的依据,不代表本网站立场。
相关资料下载
相关在线视频
相关中医知识
中医园手机平台
手机扫一扫
关注中医园微信号副主任医师
本站已经通过实名认证,所有内容由赵东奇大夫本人发表
当前位置:
& 大夫个人网站
& 文章详情
《实用中医推拿学》 罗才贵等
推拿练功(一)(转载)
&推拿练功概述
&&& 推拿练功是指推拿医生根据推拿操作技能的基本要求,吸收各流派功法之长,将一些传统的练功方法运用于推拿技能的学习、训练和临床之中,以达到锻炼体质、增进内力、提高技能的目的的锻炼方法。
推拿练功是推拿医生的基本功。推拿的疗效,主要取决于手法操作,而手法操作的关键,在于其达到有力、均匀、柔和、持久、深透的要求。为此,推拿医生必须具备良好的身体素质、充沛的工作精力、精深的内力修养以及灵活的关节和敏锐的指感。推拿练功的训练,主要集中在指力、臂力和腰腿部力量以及对力的感受、把握和运用上。在方法上,尤其重视肌肉等长收缩的训练,以适应手法运用的需要。推拿各流派都很强调练功,许多推拿名家之所以能有所成就,除了医道高明、勤于临证外,与他们刻苦练功、深具内功修养也是分不开的。另外,推拿练功还具有一定的保健作用,可用于某些病证的治疗、康复和预防。
第一节&&& 指力训练八法
&&&&&&& 指力训练八法是一套指力练习方法,功法操作简单,久练能增强手指、腕关节的力量。
&&&&&&& 1.双手擒龙
&&&&& 【预备姿势】两脚分开站立,与肩同宽,马步蹲桩,含胸拔背,气沉丹田。
&&&&& 【动作】两手置于腰间,然后两手握拳伸出,小指、无名指、中指、食指依次卷屈握紧,拇指末节压在食指和中指的第二节指骨上,前臂旋后,拳面朝上,肘关节微屈。见图13-1。每次练功时间为5~10分钟。每次练功时间为10~15分钟。
&&&&&&& 2.十指伏虎
&&&&& 【预备姿势】两脚分开站立,与肩同宽。
&&&&& 【动作】身体向右转侧,右脚向右前方跨出一步,成右弓步。两手从腰间同时伸出,肘关节微屈15度左右,五指自然分开,拇指向外,十指上挑,虎口撑圆,其余三指微屈向上,掌心内含,呈球面状,五指相向用力,双脚十趾抓地。见图13-2。每次练功时间为10~15分钟。
&&&&&&& 右式相反,动作同上。
&&&&&&& 3.软打麒麟
&&&&& 【预备姿势】两脚分开站立,与肩同宽,全身放松。
&&&&& 【动作】先伸出左手,肘关节微屈,垂腕,十指放松,向左甩10次。再伸出右手,向右甩10次。见图13-3。
&&&&&&& 4.鲤鱼摆尾
&&&&& 【动作】将右手食指、中指、无名指按在沙袋或枕头上,用指端接触沙袋,摆动腕关节,以带动指间关节,作节律性的摆动,力量要均匀,左右交替练习。见图13-4。每次练功时间为5分钟左右。
&&&&&&& 5.雄鹰铁爪
&&&&&& 【动作】 将拇指、食指、中指、无名指及小指指端叩打在桌子或其他物体上,往下叩打时五指散开,往上提起时五指收拢,左右交替练习。见图13-5。每次练习时间不限。
&&&&&&& 6.金刚插指
&&&&&& 【动作】 取一桶绿豆、大米或小麦,双手交替往绿豆或大米或小麦里插,插时五指指间关节及掌指关节要伸直,初练时插掌次数要少,逐步适应后,渐次增加插掌次数。见图13-6。
&&&&&&& 7.力卷千斤
&&&&&& 【预备姿势】两脚平行站立,隔一拳宽。准备一擀面杖粗的木棍,中间用一细绳系一砖头。
&&&&& 【动作】双手平举,握住木棍两端,转动木棍,细绳将砖头提起,然后又将木棍反向转动,放下砖头,如此反复练习。在转动木棍时,肩、肘关节不要活动,仅腕关节作掌屈、背伸运动。见图13-7。
&&&&&&& 8.指抓华山
&&&&& 【预备姿势】两脚分开站立,与肩同宽,马步蹲桩。准备一个罐子,罐口直径为8~14厘米,罐内盛装适量的砂子。
&&&&& 【动作】以一手抓住罐口,提起然后放下,罐底不要落地,如此反复多次,两手交替练习。然后五指抓住罐口,前臂旋前、旋后,反复多次练习。随着练功时间的增加,不断增加罐中砂子的重量。见图13-8。
第二节&&& 易筋经
&&&&&&& 易筋经是我国民间流传甚广的一种健身锻炼方法,历来深受练功家的重视,是最为常用的推拿练功方法之一。从字面上看,“易”是改变之意,“筋”指与骨关节相连的肌肉、肌腱等组织结构,“经”指方法,易筋经即是一种强筋健骨、改变肌肉质量、增进内力的锻炼方法。历史上易筋经流派较多,本节介绍的是一指禅推拿流派沿用的易筋经十二势。其特点是动作与呼吸相配合,始终采用静止性用力,不迸气。呼吸方式有自然呼吸、顺腹式呼吸和逆腹式呼吸3种,一般由自然呼吸开始,逐步过渡到腹式呼吸。
一、基本要求
&&&&&&& 练习前,须宽松衣带,穿软底布鞋或胶底球鞋,平心静气,集中注意力。练功过程中,做到刚柔相济,用力适度,切不可用僵力。训练量因人而异,可选择其中若干动作或整套动作进行练习,但总的训练量以微微汗出为度。动功锻炼结束后,还可结合静功练习,一般采用盘坐式,要求松静自然,腹式呼吸,意守丹田,将注意力集中于脐下1寸左右的下丹田部位,两眼内视丹田,随着呼吸运动仔细体会腹壁的起伏变化。但用意不可过度,宜似守非守,循序渐进,否则会适得其反,欲速则不达。值得注意的是,要取得好的练功效果,必须天天坚持练习,持之以恒。对于体质虚弱者,可适当减轻训练量。练习结束后或中间休息时,不可当风,并作适当活动,如散步、活动关节等,但不要做剧烈运动。
&&&&&&& 二、易筋经十二势
&&&&&&& 1.韦驮献杵(第一势)
&&&&& 【原文】立身期正直,环拱手当胸。气定神皆敛,心澄貌亦恭。
&&&&& 【预备姿势】并步站立,头正身直,目视前方,头如顶物,口微开,舌舔上腭,下颌微收,含胸拔背,直腰蓄腹,收臀提肛,松肩虚腋,两臂自然下垂于身体两侧,中指贴近裤缝,两臂不可挺直,两脚相靠,足尖并拢。心平气定,神情安详。
&&&&& 【动作】
&&&&& (1)左脚向左横跨一步,与肩同宽,两膝微屈,足趾抓地。两臂同时外展至水平位掌心向下。肘、腕自然伸直。
&&&&& (2)掌心向前,慢慢合拢于胸前,曲肘,两臂与腕徐徐内收,腕、肘、肩相平,十指朝天。
&&&&& (3)两臂内旋,指间朝内对胸,与天突穴相平。
&&&&& (4)两肩徐徐拉开,双手在胸前成抱球状,肘略垂,十指微屈,掌心内凹,指端相对,约距4~5寸,身体微前倾,意守丹田。见图13-9。
&&&&& (5)结束时,先深吸一口气,然后徐徐呼出,并慢慢放下两手,恢复预备姿势。
&&&&& 【要领】练习时应全神贯注,心平气静,各部肌肉松紧适度,做到似动非动,似静非静,似实非实,似虚非虚,即所谓“动中静,静中动,实中虚,虚中实”,使体内气血运行自如,练习日久,自觉气向下行,藏气于少腹丹田部。
&&&&& 【按语】本势是易筋经训练的基础。以韦驮献杵姿势形象地比喻练功时内外两方面的要求,锻炼重点在三角肌、肱三头肌、前臂旋后肌群、伸肌群、肛门括约肌。久练可增强上述肌群的气力,可增加持久力和悬劲,临床进行手法操作时则不觉劳累,达到手随心转,法从手出的境界,从而取得较好的治疗效果。病人锻炼此势则可使气机协调,血脉通畅。初练10分钟,一周后每周延长5分钟,可增至30分钟。久病体弱者酌情而定。
&&&&&&& 2.横担降魔杵(第二势)
&&&&& 【原文】足趾挂地,两手平开,心平气静,目瞪口呆。
&&&&& 【预备姿势】同韦驮献杵。
&&&&& 【动作】
&&&&& (1)左脚向左横跨一步,与肩同宽,两手用力向下按,掌心朝下,指端向前,肘须挺直,两目平视。
&&&&& (2)两手翻掌上提至胸,拇指桡侧着力,徐徐向前推出,高于肩平。
&&& &&(3)两手同时向左右分开,以拇指桡侧着力为主。两臂伸直,一字分开,肩、肘、腕相平,翻掌,掌心向下。见图13-10。
&&&&& (4)两膝挺直,足跟提起,前掌着地,两目圆睁,牙齿紧咬。
&&&&& (5)结束时,先深吸气,然后徐徐呼出,并慢慢放下两手及两足跟,恢复预备姿势,闭目片刻。
&&&&& 【要领】两手平开,与肩相平,足跟提起,脚尖着力是关键。这样就会觉得两肩沉重,如负重担。练习日久,可只用脚趾点地,意念集中于掌心与趾尖,心平气静,其外部征象似目瞪口呆。如两目乱视,口动气粗,就会适得其反,甚至出现站立不稳,徒劳无功。
&&&&& 【按语】本势可与韦驮献杵势相接。锻炼重点在三角肌、腓肠肌、趾伸肌群、股四头肌、
肛门括约肌、咬肌、眼轮匝肌等。久练能增强气力,协调气机,强壮身体,调节身体平衡性。初练3分钟,一周后每周增加2分钟,可增至20分钟。体弱者酌情而定。
&&&&&&& 3.掌托天门(第三势)
&&&&& 【原文】& 掌托天门目上观,足尖著地立身端;力周腿胁浑如植,咬紧牙关不放宽;舌可生津将腭抵,鼻能调息觉心安;两拳缓缓收回处,用力还将挟重看。
&&&&& 【预备姿势】& 同韦驮献杵。
&&&&& 【动作】
&&&&& (1)左脚向左横跨一步,与肩同宽,平心静气。
&&&&& (2)两手同时上提至胸前,旋腕转掌,四指并拢,掌心向上,内凹,指端相距1~2寸,不高于肩。
&&&&& (3)两手上举过头,同时翻掌,掌心朝上,指端相距约1寸,四指并拢,拇指外分,微触或对着天门(前囟门)处,两虎口相对成四边形。见图13-11。
&&&&& (4)头略向后仰,两目注视掌背,两膝微挺,足跟提起,前掌着实,咬牙致耳根有振动感。
&&&&& (5)结束动作同韦驮献杵。
&&&&& 【要领】& 两目上视掌背,实指内视,不需过分仰头,意从天门观两手背。初学者一时难以做到,需要一个过程。如果不守此意,过分仰头,可致头昏脑胀,且站立不稳。初练者可不抬足跟,练习日久,要求将足跟逐步太高,直至不能再升为止。足跟抬起时要微微向两侧分开,使阴跷收而阳跷开,三阳脉之气血上升,合络督脉,督脉阳气均衡,背后三关自然流畅,姿势也就平稳了。此外,全身要充分放松,使气血随心所指,两臂切忌贯力,否则不能持久,提肛、咬牙、舌舔上腭以通督、任脉。
&&&&& 【按语】本势可与横担降魔杵相接。主要增强上肢各肌群、腓肠肌、提肛肌的气力,提高整体协调稳定性。患者忌练此功。初练3分钟,一周后每周加2分钟,至20分钟后,每周加1分钟,一般30分钟左右即可。体弱者酌减。
&&&&&&& 4.摘星换斗(第四势)
&&&&& 【原文】只手擎天掌覆头,更从掌中注双眸;鼻端吸气频调息,用力收回左右侔。
&&&&& 【预备姿势】同韦驮献杵。
& 【动作】
&&&&& (1)右足向前跨半步,两足相隔一拳,成前丁后八式。双手同时动作,左手握空拳,靠于腰眼(第二腰椎旁),右手垂于右下肢内侧。
&&&&& (2)左腿弯曲下蹲,右足尖着地,足跟提起离地约2寸,身体不可前倾后仰,左右歪斜。
&&&&& (3)右手五指并拢弯曲如钩状,屈腕沿胸上举,至身体右侧,于额右前方约一拳远。
&&&&& (4)指端向右略偏,头同时略向右侧抬起,双目注视掌心,紧吸慢呼,使气下沉,两腿前虚后实,虚中带实,实中带虚。见图13-12。
&&&&& (5)结束时,紧吸慢呼,同时还原至预备姿势。左右交换,要求相同。
&&&&& 【要领】单手高举,五指须微微捏齐,屈腕如钩状。肘向胸前,指端向外,头微偏,松肩。两目注视掌心是关键。舌舔上腭,口微开。呼吸调匀,臀微收。前腿虚中带实,约负担体重的30%~40%,后腿实中求虚,约负担体重的60%~70%。换步时,前足向后退半步,动作左右相同。
&&&&& 【按语】本势可与掌托天门相接。较其他各势为难,在推拿练功中占重要地位。久练能增加腕屈肌群、肱三头肌、下肢屈伸肌群及提肛肌的张力,自觉掌心发热、发麻。初练2分钟,一周后每周增加1分钟,至10分钟后,据具体情况增加,一般15分钟即可。体弱多病者勿练此功。
&&&&&&& 5.倒拽九牛尾(第五势)
&&&&& 【原文】两腿后伸前屈,小腹运气空松;用力在于两膀,观拳须注双瞳。
&&&&& 【预备姿势】同韦驮献杵。
&&&&& 【动作】
&&&&& (1)左脚向左平跨一步,距比肩宽,足尖内扣,屈膝下蹲成马裆势,两手握拳护腰。随势上身略前俯,松肩,直肘,昂头,目前视。
&&&&& (2)两拳上提至胸前,由拳化掌,成抱球势(上身势同韦驮献杵),随势直腰,肩松肘屈,略低于肩,头端平,目前视。
&&&&& (3)旋转两掌,使掌心各向左右(四指并拢朝天,拇指外分,成八字掌)。随势徐徐向左右平分推,至肘直。松肩,挺肘,腕背伸,肩、肘、腕相平。
&&&&& (4)身体向右转侧,成右弓步,面向右方。两上肢同时动作,右上肢外旋,屈肘成半圆状,手握空拳用力,拳心对面,高不过肩,双目注拳,拳高约与肩平。肘不过膝,膝不过足尖。左上肢内旋向后伸,作螺旋劲,上身正直,塌腰收臀,鼻息调匀。见图13-13。
&&&&& (5)结束时,深吸气,徐徐呼气,同时还原至预备姿势。左右交换,姿势相同。
&&&&& 【要领】两腿前弓后箭,前肘微屈,似半弧形,高不过眉,肘不过膝,膝不过足,后肘微屈内旋。两肩松开蓄劲用力内收,作螺旋劲,即如绞绳状,双目注视外劳宫,上身微向前俯,重心下沉,口微开,舌舔上腭,鼻息调匀,少腹藏气含蓄,运气归纳丹田。
&&&&& 【按语】本势可与摘星换斗相接。久练,可增强两臂旋后肌群、旋前肌群和五指的气力。本着“左阴右阳”的规律,以右手领先,不可反之。两拳空握尽力,心念只想掌中,如同拽着九条牛的尾巴向后拉一样。初练3分钟(即左右各1分半钟),一周后每周增加1分钟,一般至8分钟左右即可。
&&&&&&& 6.出爪亮翅(第六势)
&&&&& 【原文】挺身兼怒目,推窗望月来;排山望海汐,随息七徘徊。
&&&&& 【预备】同韦驮献杵。
&&&&& 【动作】
&&&&& (1)两手握拳提至腰侧,拳心向上。
&&&&& (2)两拳缓缓上提至胸变掌,拇指桡侧着力,掌心向上,向前推出,掌侧相距2寸,高与肩平,两手缓缓旋腕翻掌,拇指相接,四指并拢,肩、肘、腕、掌相平。两手十指用力外分,使劲贯于指端,两目平视,头如顶物。
&&&&& (3)十指用力上翘外分,肘直腕曲,两目视指端,挺胸,足踏实,膝含蓄,气欲沉,握拳7次。见图13-14。
&&&&& (4)用力收回,恢复预备姿势。
&&&&& 【要领】握拳护腰,伸掌向前,拇指桡侧着力,开始时轻如推窗,继而推到极点则重如排山倒海,这时要挺胸拔背,两目睁开,不许眨眼,集中心念于两掌中,如观明月。练习日久,会感觉有月在前,不可追求。握拳7次,用力收回。收拳时要吸气,推掌时要呼气,犹如海水还潮,落汐归海。
&&&&& 【按语】本势可与倒拽九牛尾自然相接。主要锻炼两臂屈伸肌群和十指功夫,久练之会气行随意,使劲由肩臂循肘腕贯于指端,以增加推拿手法的功力。初练时推收可快一些,逐渐变缓。初练1分钟,一周后每周增加1分钟,至7分钟后酌情增加,一般增至15分钟后即可。
&&&&&&& 7.九鬼拔马刀(第七势)
&&&&& 【原文】侧身弯肱,抱顶及颈;自头收回,弗嫌力猛;左右相轮,身直气静。
&&&&& 【预备姿势】同韦驮献杵。
&&&&& 【动作】
&& &&&(1)右手上举过头,掌心朝天,肘关节伸直,指端向左,继之下按,指端向前,头略向前俯。
&&&&& (2)左手旋臂向后背下按,掌心朝前,指端向右。
&&&&& (3)颈部用力上抬,使头后仰,右手掌用力下按,肘弯尽力,二力抗争,两目向左平视,背后五指欲紧按。见图13-15。
&&&&& (4)结束时,深呼吸,随呼收回。左右交换,要求相同。
&&&&& 【要领】上举下按,肘部欲直,上举之掌,指端向对侧,旋腕翻掌,抱颈用力下按,头后抬用力与之抗争,目须平视对侧,下按之掌,指端向前,掌心朝下。始终气沉丹田,不可升降,& 自然呼吸,使颈、胸、肩放松,气机平静,意念集中于后背。
&&&&& 【按语】本势可与出爪亮翅自然相接。旨在锻炼肱三头肌、项肌、肩胛提肌及掌指的气力。练习日久,可同时提起足跟。患者勿练此势。初练1分钟,一周后每周加1分钟,至5分钟后可据具体情况酌情增加。一般10分钟即可。
&&&&&&& 8.三盘落地(第八势)
&&&&& 【原文】上腭坚撑舌,张眸意注牙;足开蹲似踞,手按猛如拿;两掌翻齐起,干金重有加;瞪睛兼闭口,起立足无斜。
&&&&& 【预备姿势】同韦驮献杵。
&&&&& 【动作】
&& &&&(1)左足向左横开一步,较肩为宽,足尖微向内收。屈膝下蹲,两手叉腰。
&&&&& (2)两掌心朝上如托物,沿胸徐徐上托与肩平,高不过眉,两手相距1尺左右。
&&&&& (3)两掌翻转,掌心朝下,慢慢下压,五指自然分开,虎口朝内,如握物状,悬于膝上或虚掌置于膝盖,上身稍向前俯。见图13-16。
&&&&& (4)上身正直,前胸微收,后背如弓,两肩松开,两肘内裹,两目直视,收腹提肛。
&&&&& (5)结束时,深呼吸,随呼气恢复预备姿势。
&&&&& 【要领】三盘是指两手、两膝、两足之间犹有三盘。练功时协同用力,勿使三盘坠地。前胸微挺,后背如弓,两肘略内旋,头如顶物,两目直视,舌舔上腭,& 口微开,鼻息调匀,提肛,重心放在两足,尽量屈膝90°,不过足尖,意守丹田。
&&&&& 【按语】本势可与九鬼拔马刀自然相接。是推拿医生的必修功法之一。锻炼得法能使神贯于顶,气注丹田,全身气血周流不息,使两臂沉静,精力充沛,尤其能使股四头肌、腰背肌气力加强。初练2分钟,一周后增加1分钟,至5分钟后,每两周增加1分钟,至8分钟即可。
&&&&&&& 9.青龙探爪(第九势)
&&&&& 【原文】青龙探爪,左从右出,修士效之,掌平气定。力周肩平,围收过膝;两目注平,息调心谧。
&&&&& 【预备姿势】左脚向左平跨一步,与肩同宽,两手成仰拳护腰。头正身直,头端平,目前视。
&&&&& 【动作】
&&&&& (1)左上肢仰掌向右前上方伸探,掌高过顶,随势身略向右转侧,面向右前方,松肩直肘,腕勿屈曲,右拳仍仰拳护腰。目视左掌,两足踏实勿移。见图13-17。
&&&&& (2)左手大拇指向掌心屈曲,目视拇指。
&&&&& (3)左臂内旋,掌心向下,俯身探腰,随势推掌至地。膝直,足跟勿离地,昂首,目前视。
&&&&& (4)左掌离地,围左膝上收至腰,成仰拳护腰。左右交换,要求相同。
&&&&& 【要领】两手握拳在腰侧,左从右出拳化掌,& 目注掌平勿过眉,拇指内屈四指并。肩松肘直气实掌,俯身探腰推及地,围收过膝足勿移,左右轮换要求同。须意守丹田,神贯拇指。
&&&&& 【按语】本势可与三盘落地自然相接。是专练肺、肝胆、带脉的动作,久练之可起到疏肝利胆,宣肺束带之功效,增加两臂的蓄劲和手指功夫,是一指禅推法的入门功法之一。初练3分钟,每周增加1分钟,至7分钟后,每二周增加1分钟,至10分钟后,可据情况适当增加。
&&&&&&& 10.卧虎扑食(第十势)
&&&&& 【原文】两足分蹲身似倾,屈伸左右腿相更。昂头胸作探前势,偃背腰还似砥平。鼻息调
元均出入,指尖着地赖支撑。降龙伏虎神仙事,学得真形也卫生。
&&&&& 【预备姿势】同韦驮献杵。
&&&&& 【动作】
&&& &&(1)左足向左跨出一大步,右足稍向左偏斜,成左弓步。
& &&&&(2)两手向前,五指着地,掌心悬空,后足跟略微提起,头向上抬。见图13-18。
& &&&&(3)前足收回,足背放于后足跟之上,胸腹微收,抬头。
&&& &&(4)全身后收,臀部突起,两肘挺直,头昂起,向前运行,约离地2寸。此时两肘弯曲,右足尖着地,全身向前,然后臀部突出,成波浪形往返动作,势如卧虎扑食。
&&& &&(5)结束时,随呼吸徐徐起立。左右交换,要求相同。
&& 【要领】头向上抬,不可过高或过低,两目注视前方,两肘和两膝伸直时不能硬挺,切忌用力过猛,应蓄力待发,吸气时全身向后收缩,臀部突出,胸腹内收,呼气时将身向前推送,力求平衡,往返动作,切勿屏气,量力而行,紧吸慢呼。
&&&&& 【按语】本势可与青龙探爪相接。练习日久,可增加手指功夫及上肢屈伸肌肉和腰腹肌群的气力。初练时掌心可与五指同时着地,经过一个时期的锻炼,在臂力增强的基础上,再用五指着地,掌心悬空,并逐渐减为拇指、食指、中指三指着地,拇指、食指二指或仅拇指着地。初练左右各起伏4次,以后每周增加2次,至10次即可。体弱者勿练此功。
&&&&&&& 11.打躬击鼓(第十一势)
&&&&& 【原文】两掌持后脑,躬腰至膝前,头垂探胯下,口紧咬牙关。舌头微抵腭,两肘对平弯,掩耳鸣天鼓,八音奏管弦。
&&&&& 【预备】同韦驮献杵。
&&&&& 【动作】
&&&&& (1)左足向左横开一步,足尖内扣,与肩同宽。两手仰掌徐徐向左右而上,成左右平举势。头如顶物, &目向前视,松肩直肘,腕勿屈曲,立身正直,腕、肘、肩相平。
&&&&& (2)屈肘,十指交叉相握,掌心抱持后脑。勿挺腹凸臀。
&&&&& (3)屈膝下蹲成马步。
&&&&& (4)直膝弯腰俯身,两手用力使头尽向胯下,两膝不得屈曲,足跟勿离地。见图13-19。同时鸣天鼓左右各24次。
&&&&& (5)结束时,直腰松手,两手随呼吸恢复预备姿势。
&&&&& 【要领】两手抱头,十指相握,力与项争,足勿移动,两膝勿屈,两腿下蹲,上身欲挺,打躬前俯,使头向胯,两膝勿挺,力在肘弯,舌舔上腭,不可屏气。
&&&&& 【按语】本势可与饿虎扑食自然相接。本势有并步、八字步、蹲裆步等数种步法。为锻炼腰、腿、项、臀的基础功,对按法、抖法很有帮助。初练2分钟,一周后每周增加1分钟,至10分钟即可。患者禁练此功。
&&&&&&& 12.掉尾摇头(第十二势)
&&&&& 【原文】膝直膀伸,推手至地,瞪目昂头,凝神一志,起而顿足,二十一次,左右伸肱,以七为志。更作坐功,盘膝垂眦,口注于心,调息于鼻,定静乃起,厥功维备。
&&&&& 【预备姿势】同韦驮献杵。
&&&&& 【动作】
&&&&& (1)两手仰掌由胸前徐徐上举过顶,双目视掌,随掌上举而渐移,身立正直。
&&&&& (2)十指交叉相握,旋腕反掌上托,掌心朝天,两肘欲直,& 目向前平视。
&&&&& (3)仰身,腰向后弯,上肢随之而往,目上视。
&&&&& (4)俯身向前,推掌至地,昂首瞪目,膝直,足跟勿离地。见图13-20。
&&&&& (5)结束时,随呼吸徐徐恢复预备姿势。
&&&&& 【要领】十指交叉相握,上举肘须直,身向前俯,掌须直推至地,以膝直、肘直为要,昂首,瞪目。
&&&&& 【按语】本势可与打躬击鼓自然相接。能舒通经络,强健筋骨,增强腰和手臂的气力,为锻炼易筋经的主要基础功,也是易筋经的结束功法,看似简单,实际上能使全身十二经脉、奇经八脉通达调和,达到舒通气血的作用,使人练功后有种轻松愉快的感觉。初练往返3次,每周增加2次,至15次后视具体情况增减。
第三节&&& 少林内功
&&& 少林内功原为武术练功方法,内功推拿流派将其引紧入推拿练功之中,逐渐成为推拿练功的重要内容之一。
一、基本要求
少林内功锻炼讲求以力贯气,所谓“炼气不见气,以力带气,气贯四肢”,要求运用“霸力”,即肌肉静力性收缩,下肢挺直,两股用力内夹,足跟踏实,五趾抓地,脚尖内收;上肢要求凝劲于肩、臂、肘、腕、指,四指并拢,拇指分开,成八字掌;躯干挺拔,挺胸收腹,下颏内含;呼吸自然,不能屏气,气往下沉,外紧内松,刚中有柔,刚柔相济。动作协调,力达四肢腰背,气随力行,注于经脉,使气血畅通,荣灌四肢九窍、五脏六腑,阴阳平复,而达扶正祛邪之目的。一般先练裆势,待达到要求后,再结合上肢动作进行练习,训练量由弱渐强,循序渐进,坚持不懈,才可取得较好的练功效果。
&&&&&&& 二、基本档势
&&&&&&& 1.站裆势
&&&&& 【动作】
&&&&& (1)并步站立,左脚向左横跨一步,稍宽于肩,足尖略收成内八字,五趾着地,运用霸力,劲由上贯下注于足。
&&&&& (2)前胸微挺,后臀内蓄,两手后伸,挺肘伸腕,肩腋勿松,四指并拢,拇指外分,两目平视,勿左顾右盼,精神贯注,呼吸随意。见图13-21。
&&&&& 【要领】做到三直四平。即保持臂、腰、腿用力伸直;头、肩、掌、脚尽量水平,两脚内扣,运用霸力。夹肩、挺肘、伸腕、翻掌、立指。挺胸收腹,舌舔上腭,呼吸自然,两目平视。
&&&&& 【按语】本势为少林内功基本功之一,重在锻炼趾骨肌、股薄肌、长收肌、短收肌、大收肌、背阔肌、大圆肌、三角肌后束、桡侧腕长伸肌、拇长伸肌、指总伸肌等。
&&&&&&& 2.马裆势
&&&& 【动作】
&&&&& (1)并步站立,左脚向左平开一步,屈膝下蹲,足踵距离较肩为宽,两膝和脚尖微向内扣,两脚跟微向外蹬,成内八字形。
&&&&& (2)两手后伸,肘直腕伸,拇指分开,四指并拢,或两手平放于两胯处,虎口朝内。挺胸收腹,微微前倾,重心放在两腿之间,头如顶物,目须平视,呼吸随意。见图13-22。
&&&&& 【要领】沉腰屈膝,挺胸收腹,两目平视,呼吸自然。
&&&&& 【按语】本势是锻炼下肢的基本功,所谓练“架力”的功夫,以半腱肌、半膜肌、股二头肌、缝匠肌、股薄肌及腓肠肌为主,并通过骶棘肌、腹直肌、腹外斜肌、腹内斜肌和腹横肌等的作用,以挺胸收腹,将重心放在两腿之间,从而达到健腰补肾的作用。
&&&&&&& 3.弓箭裆势
&&&&& 【动作】
& (1)并步站立,身向右旋,右足向右前方跨出一大步,距离可根据自己身体高矮调整;在前之右腿屈膝半蹲,膝与足垂直,足尖微向内扣;在后之左腿膝部挺直,足略向外撤,脚跟着地,成前弓后箭之势。
&&&&& (2)上身略向前俯,重心下沉,臀部微收,两臂后伸,挺肘伸腕,掌根蓄劲或两手叉腰,虎口朝内,蓄势待发。见图13-23。
&&&&& 【要领】前弓后箭,用劲后沉,挺胸收腹,呼吸随意,虚灵顶劲,全神贯注。
& 【按语】本势锻炼以髂腰肌、股直肌、阔筋膜张肌、缝匠肌、半腱肌、半膜肌、股二头肌、腓肠肌和股四头肌为主,使前腿屈髋屈膝,后腿挺直。
&&&&&&& 4.磨裆势
&&&&& 【动作】
& (1)右弓步,上身略向前俯,重心下沉,臀部微收,两手仰掌护腰。
& (2)左手化俯掌屈肘向右上方推出,掌根及臂外侧运动徐徐向左方磨转,同时身体随之向左旋转,右弓步演变成左弓步,左手变仰掌护腰。见图13-24(1)。
&&&&& (3)右手化俯掌屈肘向左上方推出,掌根及臂外侧运动徐徐向右方磨转,同时身体随之向右旋转,左弓步演变成右弓步,右手变仰掌护腰。见图13-24(2)。
&&&&& 【要领】前弓后箭,重心下沉,上肢蓄力,磨转时以腰为轴。
&&&&& 【按语】本势锻炼以三角肌、冈上肌、冈下肌、小圆肌为主,蓄力于掌根、臂外,徐徐向左或右方磨转。
&&&&&&& 5.亮裆势
&&&&& 【动作】
&&&&& (1)弓箭步,两手自腰间向前上方推出亮掌,指端相对,掌心朝上,目注掌背,上身略前俯,重心下沉。
&&&&& (2)换步时向后转,两掌收回由腰部向后,左右交替练习。
&&&&& 【要领】蓄力上举亮掌,目注掌背,换步后转时,两掌收回后伸。
&&&&& 【按语】本势锻炼以冈上肌、三角肌、斜方肌和前锯肌为主。
&&&&&&& 6.并裆势
&&&&& 【动作】
&&&&& (1)并步站立,两足跟微微向外蹬,足尖并拢,五趾着实,用力宜匀。
&&&&& (2)两手挺肘伸腕,微向后伸,掌心朝下,四指并拢,拇指外分,目须平视。见图13-25。
&&&&& 【要领】同站裆势。
&&&&& 【按语】本势为少林内功的基本功之一,作用与站裆势类似,运动量稍轻。
&&&&&&& 7.大裆势
&&&&& 【动作】
& (1)并步站立,左足向左横开一大步,膝直足实,成内八字。
& (2)两手后伸,肘直腕伸,四指并拢,拇指分开,虎口相对,成八字掌。见图13-26。
& 【要领】同站裆势。
&&&&& 【按语】本势为少林内功的基本功之一,作用与站裆势类似,运动量较大。
&&&&&&& 8.悬裆势
&&&&& 【动作】
&&&&& (1)并步站立,左足向左横开一大步,屈膝半蹲,两足距离较马裆势宽。
&&&&& (2)两手后伸,肘直腕伸,四指并拢,拇指外分,动作与马裆势相同,故又称大马裆。
&&&&& 【要领】同马裆势。
&&&&& 【按语】本势为少林内功的基本功之一,作用与马裆势类似,运动量较大。
&&&&&&& 9.低裆势
&&&&& 【动作】
& (1)并步站立,足尖靠拢,五趾着地,足跟外蹬,略呈内八字。
& (2)屈膝下蹲,上身下沉,臀部后坐不可着地,故有蹲裆之称,同时两手握拳前上举,肘要微屈,掌心相对,目须平视。见图13-27。
&&&&& 【要领】屈膝下蹲,上身下沉,臀不着地,握拳上举,拳心相对,两肘微屈。
&&&&& 【按语】本势锻炼以半腱肌、半膜肌、股二头肌、缝匠肌、股薄肌、腓肠肌、髂腰肌、股直肌、阔筋膜张肌和缝匠肌为主,屈膝屈髋,使上身下沉,同时以其拮抗肌,即股四头肌、臀大肌、股二头肌、半腱肌和半膜肌收缩,使身体保持平衡。
&&&&&&& 10.坐裆势
&&&&& 【动作】
&&&&& (1)两脚交叉,盘膝而坐,脚外侧着地,上身微向前俯,故又称之为坐盘功架。
&&&&& (2)手掌心朝下,腕背伸,使身体平衡,两目平视。见图13-28。
& 【要领】盘膝而坐,脚侧着地,上身微前俯。
&&&&& 【按语】本势锻炼以臀中肌、臀小肌后部肌束、梨状肌等为主,使髋关节外旋,呈坐裆势。
&&& 三、基本动作
&&&&&&& 1.前推八匹马
&&&&& 【动作】
& (1)取站裆或指定裆势。屈肘,直掌于两胁。
&&&&& (2)两掌心相对,拇指伸直,四指并拢,蓄劲于肩臂指端,两臂徐徐运力前推,以肩与掌成直线为度。胸须微挺,臂略收,头勿盼顾,两目平视,自然呼吸。见图13-29。
&&&&& (3)手臂运动,拇指上翘,指端力求与手臂成直线,慢慢屈肘,收于两胁。
&&&&& (4)由直掌化俯掌下按,两臂后伸,恢复原裆势。
【要领】指臂蓄力,立指运气慢推,两目平视,呼吸自然。
&&&&& 【按语】本势为内功推拿的基础功法,以练肱三头肌为主。
&&&&&&& 2.倒拉九头牛
&&&&& 【动作】
&&&&& (1)取站裆或指定裆势。屈肘,直掌于两胁。
& (2)两掌沿两胁前推,边推边将前臂渐渐内旋,手臂完全伸直时,虎口朝下。四指并拢,拇指用力外分,腕、肘伸直,力求与肩平。
& (3)五指向内屈收,由掌化拳如握物状,劲注拳心,旋腕,拳眼朝上,紧紧内收。见图13-30。化直掌于两胁,身微前倾,臀部微收。
&&&&& (4)由直掌化俯掌下按,两臂后伸,恢复原裆势。
&&&&& 【要领】直掌旋推,劲注拳心,肘腕伸直,力求肩平,紧紧后拉,呼吸自然。
&&&&& 【按语】前推时以肩胛下肌、胸大肌、背阔肌及大圆肌用力为主,化掌握拳后拉以肱二头肌、肱桡肌及旋前圆肌收缩为主。以上两势,两手自胁肋两侧向前推出,使气行于中焦,故能健脾和胃,促进胃肠功能,人体化生有源,气血充沛,对于食滞不化、嗳气、胃脘胀痛、肠鸣等症有较好的防治作用。
&&&&&&& 3.单掌拉金环
& (1)取站裆或指定裆势。屈肘,直掌于两肋。
&&&&& (2)右手前推,边推边将前臂内旋,虎口朝下,掌心朝外,四指并拢,拇指外分,臂欲蓄劲,掌侧着力,肘腕伸直,松肩,身体正直,两目平视,呼吸随意。
& (3)五指内收握拳,使劲注掌心,旋腕,拳眼朝上,紧紧内收,化直掌护肋。见图13-31。左右手交替练习。由直掌化俯掌下按,两臂后伸,恢复原裆势。
&&&&& 【要领】& 同倒拉九头牛。
&&&&& 【按语】在上势的基础上,可加强臂肌的锻炼。
&&&&&&& 4.仙人指路
&&&&& 【动作】
&&&&& (1)取并裆势或指定裆势。屈肘,仰掌于腰部。
&&&&& (2)右仰掌上提至胸前立掌而出,四指并拢,拇指伸直,手心内凹成瓦楞掌,肘臂运动,掌劲立向前推出,力要均匀。见图13-32。
&&&&& (3)推直后屈腕握拳,蓄劲内收,边收边外旋前臂,仰掌于腰部,左右掌交替练习。
&&&&& (4)由仰掌化俯掌下按,两臂后伸,恢复原裆势。
&&&&& 【要领】仰掌上提,立掌胸前,手心内凹,如同瓦楞,臂指运动,用力前推,旋腕握拳后拉。
&&&&& 【按语】前推时通过骨间掌侧肌、拇长伸肌、蚓状肌等收缩,使四指并拢,拇指伸直,手心内凹成瓦楞掌,肘臂运力,向前推出。以上两势,凝劲于肩、臂、肘、腕、指,旋腕前推,翻掌空抓,可以激发十二经脉经气,有健脑开窍,行气活血,疏通经脉的作用,对神经衰弱,肢体麻木,筋骨不利以及颈、肩、掌、指各关节劳损有较好的防治作用。
&&&&&&& 5.凤凰展翅
&&&&& 【动作】
&&&&& (1)取弓箭裆或指定裆势。屈肘,两手徐徐提至胸前呈立掌交叉。
&&&&& (2)立掌化为俯掌,缓缓用力向左右外分,两臂尽力伸直,形如展翅,四指并拢,拇指外分,指欲上翘,头如顶物,两目平视,上身微倾,切勿抬肩,呼吸随意。见图13-33。
&&&&& (3)旋掌,屈肘内收,两侧蓄劲着力,徐徐收回,使掌心逐渐相对,处于胸前交叉立掌。
&&&&& (4)掌化俯掌下按,两臂后伸,恢复原裆势。
【要领】立掌交叉,用力外展,劲如开弓,肩肘腕平,蓄劲内收。
&&&&& 【按语】外展时以桡侧腕屈肌、尺侧腕屈肌、掌长肌、指浅屈肌和指深屈肌用力,化立掌为俯掌,通过三角肌、冈上肌等上臂肌群收缩,使两臂用力缓缓向左右外分,其形如凤凰展翅。
&&&&&&& 6.风摆荷叶
&&&&& 【动作】
&&&&& (1)取站裆或指定的裆势。屈肘,仰掌于腰部。
&&&&& (2)屈肘,掌心向上,四指并拢,拇指伸直,向前上方推出,至胸部左掌在右掌上相叠,运劲向前推足,然后缓缓向左右外分,肩肘掌平,成直线形,拇指外侧着力含蓄,使两手平托成水平线,头如顶物,目欲平视,呼吸自然。见图13-34。
&&&&& (3)仰掌慢慢合拢,右下左上,交叉相叠,再收于腰部。
&&&&& (4)仰掌化俯掌下按,两臂后伸,恢复原裆势。
&&&&& 【要领】仰掌交叉前推,外旋挺肘拉开,肩肘腕掌平齐。
&&&&& 【按语】本势通过肱三头肌等收缩,运劲前推,然后以三角肌、冈上肌等上臂肌群为主,缓缓向左右外分,使两手平托成水平线。以上两势,上臂运劲前伸、外屈,使胸廓尽量张开,上焦气机得以舒展,起到宽胸理气,调整气机,强心宣肺的作用,对心肺疾患有一定的防治作
&&&&&&& 7.两手托天
&&&&& 【动作】
&&&&& (1)取悬裆或指定裆势。屈肘,仰掌于腰部。
&&&&& (2)两掌上托,掌心朝天,缓缓上举。指端着力,肩松肘直,两目平视,头如顶物。见图13-35。
&&&&& (3)掌根外旋,四指并拢,分向左右,蓄力徐徐而下至胸部,旋腕变仰掌收回护腰。
&&&&& (4)由仰掌化俯掌下按,两臂后伸,恢复原裆势。
&&&&& 【要领】仰掌上托,掌心朝天,指端运劲,松肩挺肘,两目平视。
&&&&& 【按语】仰掌上托时,以三角肌、冈上肌、斜方肌、前锯肌等用力为主,蓄力上举,犹如托天。
&&&&&&& 8.霸王举鼎
&&&&& 【动作】
&&&&& (1)取弓箭裆势或指定裆势。屈肘,仰掌于腰部。
& (2)仰掌缓缓上托,掌心朝天,过于肩部,掌根外展,指端由左右向内旋转,虎口相对,犹托重物,徐徐上举,肘部要挺,指端相对,四指并拢,拇指外分,两目平视,呼吸自然。见图13-36。
& (3)旋腕翻掌,指端朝上,掌侧相对,拇指外分,蓄力而下,渐渐收回腰部。
& (4)仰掌化俯掌下按,两臂后伸,恢复原裆势。
&&&&& 【要领】仰掌上托,过肩旋腕翻掌,指端相对,挺肘上举,回收旋腕翻掌直下,指端朝上,掌侧相对。
&&&&& 【按语】上举时以桡侧腕长伸肌、桡侧腕短伸肌、尺侧腕伸肌及所有伸指肌收缩,使腕关节尽量背伸,挺肘缓缓上举。以上两势,掌臂徐缓向上推动,引清阳之气上行于巅顶,营养脑髓。同时发力向上,振动肌肉、筋腱、体表、脏腑,故对体虚头晕,及胃、肾气虚等症有一定防治作用。
&&& 9.平手托塔
&&&&& 【动作】
& (1)取大裆或指定裆势。屈肘,仰掌于胁部。
&&&&& (2)两掌慢慢向前运劲推出,边推拇指边向左右外侧倾斜,保持掌平,犹如托物在手,推至手与肩平。见图13-37。
& (3)拇指运劲向左右外侧倾斜,四指着力,屈肘缓缓蓄劲收回于两胁。
& (4)由仰掌化俯掌下按,两臂后伸,恢复原裆势。
&&&&& 【要领】仰掌运劲前推,大指外下倾斜,肘直掌平托物。
&&&&& 【按语】前推时以冈下肌、小圆肌用力为主,使前臂外旋,保持手掌平行。
&&&&&&& 10.顺水推舟
&&&&& 【动作】
& (1)取马裆或指定裆势。屈肘,直掌于两胁。
& (2)两直掌运动徐徐向前推出,边推边掌根外展,虎口朝下,四指并拢,拇指外分,& 由外向内旋转,指尖相对,肘欲伸直,腕欲屈曲,似环之形,头勿低,身勿倾,力求掌肘肩平。见图13-38。
& (3)五指慢慢向左右外旋,恢复直掌,四指并拢,拇指运劲后翘,指端着力,屈肘蓄力而收,置于两肋。
& (4)由直掌化俯掌下按,两臂后伸,恢复原裆势。
& 【要领】直掌运劲慢推时,旋腕指尖相对,挺肘形似推舟。
&&&&& 【按语】直掌前推时以肩胛下肌、胸大肌、背阔肌、大圆肌及上臂肌群蓄力,边推边内旋前臂,同时通过桡侧腕长伸肌、桡侧腕短伸肌、尺侧腕伸肌及所有指伸肌的收缩,背伸腕关节,待推足后其形似环。
&&&&&&& 11.单凤朝阳
&&&&& 【动作】
&&& 1.取并裆或指定裆势。屈肘,仰掌于腰部。
&&& 2.左仰掌旋腕变俯掌。屈肘由胸之左上方运力外展,再缓缓运向右下方,屈肘运动上抄作半圆形,收回护腰。见图13-39。
&&& 3.右手动作与左手相同,唯方向相反。
&&& 4.由仰掌化俯掌下按,两臂后伸,恢复原裆势。
&&&&& 【要领】旋腕化掌,蓄力外展,缓缓下运,形似半圆。
&&&&& 【按语】由仰掌化俯掌,以三角肌、冈上肌及手臂肌群运力,推足后再以胸大肌、背阔肌、三角肌、肱三头肌长头等为主运力,缓缓运向右下方。以上3势,臂、腕平推、外展,用力柔和、均匀,劲力俱自胸背而出,有利于肝、胆之气运行,对胸胁满闷、气郁脘腹之证有较好的防治效果。
&&&&&&& 12.海底捞月
&&&&& 【动作】
& (1)取大裆或指定裆势。屈肘,仰掌于腰部。
& (2)两手仰掌上提,经胸徐徐高举,并向左右分推,旋腕翻掌,掌心朝下,同时腰向前俯,腿不可屈,脚用霸力,两掌由上而下逐渐相拢,掌心向上似抱物,蓄劲待发。见图13-40。
& (3)两臂运劲,掌心指端着力,慢慢抄起,用抱力缓缓提到胸部或仰掌护腰,上身随势而直,目须平视。
& (4)由仰掌化俯掌下按,两臂后伸,恢复原裆势。
&&&&& 【要领】仰掌上提,胸上高举,左右分推,旋腕翻掌,腰俯腿直,掌心向上,似如抱月,两臂运劲,指端着力,慢慢抄起。
&&&&& 【按语】仰掌以冈上肌、三角肌、前锯肌、斜方肌为主运力,将两臂缓缓上提,并通过三角肌和冈上肌等使两臂向左右推分,旋腕翻掌后腹肌收缩,使身体微向前俯,同时以胸大肌、背阔肌、大圆肌等蓄力,将两掌由上而下,再由下而上慢慢抄起,形似海底捞月。
&&&&&&& 13.顶天抱地
&&&&& 【动作】
(1)取大裆或指定裆势。屈肘,仰掌于腰部。
&&&&& (2)仰掌上托,过于肩部,悬腕翻掌,掌根外展,指端内旋相对,徐徐上举。见图13-41(1)。
&&&&& (3)悬腕翻掌,慢慢向左右外分下抄,同时身向前俯,两掌逐渐合拢,拇指外分,两掌相叠,右掌在上,掌背尽量靠底待发。见图13-41(2)。
&&&&& (4)两掌如托重物缓缓提到胸部,成仰掌护腰,上身随势伸直,目须平视。
&&&&& (5)两仰掌化俯掌下按,两臂后伸,恢复原裆势。
&&&&& 【要领】仰掌上托,过肩悬腕翻掌,掌心朝上,指端相对,两翻掌外分下抄,身向前俯,两掌合拢相叠,如抱物上提。
&&&&& 【按语】仰掌上托时以桡侧腕长伸肌、桡侧腕短伸肌、尺侧腕伸肌及所有伸指肌的收缩,使腕关节尽量背伸,挺肘缓缓上举,推足后以桡侧腕屈肌、尺侧腕屈肌、掌长肌、指浅屈肌、指深屈肌和拇指屈肌等为主运力,旋腕翻掌,通过骶棘肌的作用,身体随势伸直。
&&&&&&& 14.怀中抱月
&&&&& 【动作】
&&&&& (1)取悬裆或指定裆势。屈肘,仰掌于腰部。
&&&&& (2)两仰掌由腰部上提,化立掌在上胸交叉,缓缓向左右外分,肘欲直,指端朝向左右,掌心朝前与肩平。
&&&&& (3)两指端向下,掌心朝内,慢慢蓄劲,上身略前倾,两手势如抱物,由上而下,再由下而上徐徐抄起,仍直掌回收,交叉于胸前。见图13-42。
&&&&& (4)立掌化俯掌下按,两臂后伸,恢复原裆势。
&&&&& 【要领】仰掌上提,立掌交叉,左右外分,掌心朝前,腕肘肩平,指端向下,掌心朝内,上身略向前倾,呼吸自然。
&&&&& 【按语】以胸大肌、背阔肌、大圆肌及二头肌等为主运力,将两臂由下而上徐徐抄起,其势如抱月。以上3势,蓄劲于腰背,在此基础上,分掌抄包,仰俯曲身,均可激发任、督两脉经气,因任、督脉俱起于胞中,故能益气养血,通调阴阳,对于体虚衰弱,,闭经,带下及阳痿,遗精症有较好的防治作用。
&&&&&&& 15.力劈华山
&&&&& 【动作】
& (1)取弓箭裆或指定裆势。屈肘,在胸部成立掌交叉。
& (2)两立掌缓缓向左右分推,两肩松开,肘部微曲,四指并拢,拇指后翘,掌心向前,力求成水平线。
& (3)两臂同时用力下劈,连续三次,头勿转侧摇动,两目平视,待劈完最后一次,仰掌护腰。见图13-43。
& (4)由仰掌化俯掌下按,两臂后伸,恢复原裆势。
&&&&& 【要领】立掌交叉,左右分推,用力下劈,两目平视。
&&&&& 【按语】& 以斜方肌、背阔肌、胸大肌、大圆肌、肩胛下肌及上臂肌群等蓄力,连续用力劈砍三次。蓄力于腰腿,继而运劲于两臂,自上而下劈动,可利三焦气机,对于胸闷、脘胀及腹部不适等三焦诸症有防治作用。
&&&&&&& 16.三起三落
&&&&& 【动作】
& (1)取并裆或指定的档势。屈肘,直掌于两胁。
& (2)两膝屈曲下蹲,同时两手前推,掌心相对,四指并拢,拇指运劲后伸。保持原势要求,头勿随势俯仰摇动,两目平视。见图13-44。
& (3)两掌用劲后收,同时慢慢起立,待立直时两掌正好收至两胁,往返三次,须用劲均匀。
& (4)由直掌化俯掌下按,两臂后伸,恢复原裆势。
&&&&& 【要领】指臂蓄力,前推下蹲,用劲后收,随之立起。
&&&&& 【按语】屈膝下蹲时以髂腰肌、股直肌、阔筋膜张肌、缝匠肌、半腱肌、半膜肌、股二头肌、缝匠肌、股薄肌和腓肠肌为主运力,使身体下沉,同时要求肩臂运力徐徐前推。蓄劲前推,气行中焦,健脾和胃,加强腰腿气血运行,对内脏虚弱等有较好的防治效果。
&&&&&&& 17.乌龙钻洞
&&&&& 【动作】
& (1)取大弓箭裆。屈肘,直掌于两肋。
& (2)两直掌并行,掌心相对,徐徐前推,边推掌心边向下逐渐化成俯掌,指端向前,上身随势前俯。两足内扣。见图13-45。
& (3)推足后旋腕,蓄力而收,边收掌心边慢慢朝上,由俯掌化仰掌护腰。
& (4)由仰掌化俯掌下按,两臂后伸,恢复原裆势。
&&&&& 【要领】直掌渐化俯掌前推,上身随势前俯,推足渐化仰掌,蓄力而收。
&&&&& 【按语】以肩胛下肌、大圆肌、旋前圆肌和旋前方肌收缩,边推掌心边向下,由直掌化俯掌,上身随势前俯。推足后以冈下肌、小圆肌和旋后肌为主运力,边收掌心边朝上,化俯掌为仰掌护腰,上身随势而直。
&&&&&&& 18.饿虎扑食
&&&&& 【动作】
& (1)取大弓箭裆。两手仰掌护腰。
& (2)两仰掌化直掌前推,同时两前臂内旋,两腕背伸,虎口朝下,腰随势前俯,前腿得势后腿使劲勿松。见图13-46。
&&&&& (3)五指内收握拳,旋腕,拳眼朝天,屈肘紧收,成仰掌护腰。
&&&&& (4)由仰掌化俯掌下按,两臂后伸,恢复原裆势。
&&&&& 【要领】仰掌旋推,腰向前俯,劲注拳心。
&&&&& 【按语】前推时以旋前圆肌和旋前方肌为主运力,化仰掌为直掌,同时以肩胛下肌、胸大肌、背阔肌和大圆肌收缩使前臂内旋,桡侧腕长伸肌、桡侧腕短伸肌、尺侧腕伸肌及所有伸指肌收缩,使两腕、背、腿、腰也随势前俯。推足后,握拳旋腕,屈肘紧张,身体随势而直。以上两势采取弓箭裆势,意取前弓后箭,尽蓄全身之力,配合腰背前俯,伸臂劲推,使意气力相融一致,久练此势对全身伤痛、关节屈伸不利以及各种慢性疾病都有较好的防治作用。
第四节&&& 八大劲
&&&&&&& 八大劲是一套通过动静结合来进行全身锻炼的传统功法,属武当气功中的内功法。演练此功时,要求心与意合,意与气合。久练此功,可使周身轻灵,遍体舒适,气机通畅,精神倍增。其特点是动作简朴实用,不尚浮华,但按要求练习却颇花气力,最能增长功力。
1.双手托天
&&&&& 【预备姿势】两腿直立,稍宽于肩,肘屈曲,双手自然置于腰间,沉肩坠肘,气沉丹田。见图13-47。
&&&&& 【动作】
&& &&(1)右脚向左脚靠拢,划一弧形,然后挪向前侧,继而左脚向右脚靠拢,划一弧形,然后挪向前侧,两脚尖略向内扣,微呈八字。
&&&&& (2)腰间两拳变掌,力贯指端,顺两腿前内侧缓缓向下插伸,至两内踝,然后两掌合抱,见图13-48。
&&&&& (3)十指略分,呈提物之势,两手如负千斤重物,缓缓上提,至两侧太阳穴处,翻掌。见图13-49。&&&&&&&&&&&&&&&&&&& &&&&&&&&&&&&&&&&&&&&&&&&&&&&&&
&&&&& (4)两上臂外旋,同时两手内收回到肩两侧,身体略向左旋,两掌分别向两侧插出,再翻掌,掌心朝下,呈弧线两臂下沉,如抱球状。再顺身体前方提起至腰间,收回两拳。
&&&&& 【要领】两掌推出上举时,两肘关节保持屈曲20度状,整个动作中,两足十趾抓地,一呼一吸为1息,共60息后,再行收势。
&&&&&&& 2.双龙出洞
&&&&&& 【预备姿势】同双手托天。
&&&&&& 【动作】
&&&&& (1)两脚站立,与肩同宽,先进右脚,向左划一弧形,再向右前方(同第一节),再行左脚划弧,两膝屈曲,站马步桩。
&&&&& (2)先向右侧微侧双肩,再将两拳一起抖击出,将双拳收回约20厘米,拳变掌插出。见图8-50。
&&&&& (3)掌指、指间关节屈曲,如握球状,两手缓缓分开,如拔千钧,直至肩关节不能再分为止,腰部略向右侧拧转,收回双拳。
&&&&& (4)收势同上式。
&&&&&&& 3.铁牛犁地
&&&&& 【预备姿势】同双手托天。
&&&&& 【动作】
&&&&& (1)两手握于腰间,右脚向前,呈弓步势,先将右手握拳置于地上,再将左手握拳置于地上,右足再移向后,与左脚平行。见图13-51。
&&&&& (2)双拳撑地,双足尖着地后,躯干保持平衡,抬头,目视正前方,& 自然呼吸默数60息。见图13-52。
&&&&& (3)收势:先上右脚,再上左脚,双拳收回,同时双拳向头顶上方击出,双拳变掌插出,双臂呈弧形,向外下方分出,在腰间收势。
&&&&& 【要领】铁牛犁地,是用双拳或手指端支撑在地,双足尖大姆趾支地的练功方式,练功时,要求保持身体笔直,不可腰部后凸或腹部前挺,头尽力上抬,目视前方,要保持呼吸自然。
&&&&&&& 4.犀牛望月
&&&&& 【预备姿势】同双手托天。
&&&&& 【动作】
&&&&& (1)先出左脚,站立成弓步,出右拳,与肩平行打出,再用左掌插出,左掌抱右拳,头部从右侧向后拧转,目视右足后跟默数100息。见图13-53。
&&&&& (2)双脚由弓步变为马步,同时左手抱拳移到身体正前方(变马步),然后收到腰间。
&&&&& (3)再向右站立成弓步,出左拳打出,再将右手掌插出,右手抱住左拳,头从左向后拧转,目视左足跟部,默数100息,然后由弓步变马步,左手抱右拳,移于身体前方,双手收回腰间。
&&&&& (4)收势:同前,双拳变掌迭放丹田部按下。见图13-54。
&&&&& 【要领】犀牛望月是左右转换单掌抱拳的练习方法,头部拧转,目视后足跟部,此势可增加双臂及腰项部肌肉的力量,也可使桩基坚固,要求前弓后绷,双手用内劲,全身肌肉绷紧,呼吸自然。
&&&&&&& 5.力拔千钧
&&&&& 【预备姿势】同双手托天。
&&&&& 【动作】
&&&&& (1)身体向左侧转,脚向左侧站立成弓步,右拳向左下方打出,身体略向前外俯,继而拳变掌插出,然后沿前腿内侧徐徐向腰际拉回。见图13-55。同时脚步由弓步变为马步,手收回腰际。
&&&&& (2)双足变弓步,再将拳与肩平行向左前方打出,右拳变掌插出,平行分拔,直至不能再分拔为止,将拳拉回,仍变马步。
&&&&& (3)再将右拳向左上方打出,变弓步,拳变掌插出,由前上方拉回腰间,仍变马步。
&&&&& (4)左右交换,要求相同。
&&&&& 【要领】力拔千钧是左右交替练习两膀的分拔力量,在手掌进行分拔时,脚步随掌一起变动,不是单纯用手臂的力量提拉分拔,而是周身上下浑然一体,应用整体力量,在分拔提拉时要求力贯指端。
&&&&&&& 6.掌插华山
&&&&& 【预备姿势】同双手托天。
&&&&& 【动作】
&&&&& (1)两拳置于腰间,右拳变掌,向下插出,收回,再向侧方插出收回,再向头上方插出。
&&&&& (2)左掌同右掌,向下方、向侧方、向上方插出。见图13-56。双掌交替共做10次。
&&&&& (3)收势同前。
&&&&& 【要领】掌插华山是左右交替练习掌指力量的方法,要求掌指关节、指间关节绷紧,利用肩带及腰部的惯性弹抖力量,将掌插出。
&&&&&&& 7.鞭击昆仑
&&&&& 【预备姿势】同双手托天。
&&&&& 【动作】
&&&&& (1)右拳变掌,向左下方甩击,左膝弯曲,右腿绷直,成扫堂步。
&&&&& (2)右手掌向右上方打出,同时变马步。见图13-57。
&&&&& (3)右手掌向右后方甩击,再向右侧方甩击。
&&&&& (4)左手掌甩击方式同右掌。
&&&&& 【要领】鞭击昆仑的功势,要求肩、肘、腕、指间关节完全放松,上肢松弛,形同软鞭,挥舞打击时利用甩动的惯性,气势雄烈恰如长鞭抽击昆仑山。
&&&&&&& 8.猛虎抓食
&&&&& 【预备姿势】两脚直立,与肩同宽,距离墙壁60厘米远,面对墙壁。
&&&&& 【动作】
&&&&& (1)双臂前举,抬起与头部平齐,十指指端紧贴墙壁。
&&& &&(2)两手沿墙壁下抓,同时屈膝、屈髋下蹲。见图13-58。
&&&&& (3)站立,两手收回,置于腰间再重复抓墙动作。
&&&&& 【要领】猛虎抓食动作时,要求十指指端紧贴墙壁,同时,力贯指头,均匀用力向下抓,开始可选用较光滑的墙壁练习,适应后,再在比较粗糙的墙壁上练习,以避免损伤手指。
与医生电话交流
网上免费问医生
看更多新文章>>
1.扫码下载好大夫App
2.在知识中添加您关注的疾病
3.添加成功后,最新的医生文章,每天推送给您。
发表于: 00:09
赵东奇大夫的信息
赵东奇大夫电话咨询
赵东奇大夫已经开通电话咨询服务直接与大夫本人通话,方便!快捷!
网上咨询赵东奇大夫
在此简单描述病情,向赵东奇大夫提问
赵东奇的咨询范围:
颈肩腰腿痛以及相关中医内外妇儿皮科常见病、多发病。}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易筋经比赛6分钟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