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的世界战未停,难跌停板不断打开说明了什么

(1)性质:拿破仑对外战争打击了欧洲封建势力,侵犯了别国的利益。一战是帝国主义战争&范围:拿破仑对外战争范围在欧洲,一战范围在世界
(2)根本原因相同,都是帝国主义政治经济发展的不平衡&影响相同:战争都带来了深重的灾难
(3)因素:地区冲突、民族矛盾、宗教纷争、领土纠纷、霸权主义、恐怖主义等。焦点:巴以冲突,朝鲜和伊朗的核问题等。解决方式:在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基础上,在联合国的框架下,希望通过和平方式(协商或对话)来解决国际争端。
试题分析:本题考察学生对两次世界大战的认识,解题思路如下:
(1)根据所学知识,拿破仑对外战争有两方面的影响,一是把法国资产阶级革命的思想和精神带到欧洲各地,另一方面是侵略战争,拿破仑是在欧洲进行侵略,一战则是在世界范围内,是帝国主义战争。
(2)比较两次世界大战,说出相同点,既然是比较,就要找比较项,从战争的原因,结果,影响等方面去比较,从原因来看,两次世界大战都是因为帝国主义之间的政治经济不平衡造成的,都给人类带来了灾难等等。
(3)根据所学知识,当今世界威胁人类安全的因素很多,地区冲突、民族矛盾、宗教纷争、领土纠纷、霸权主义、恐怖主义等但主要是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当今世界关注的焦点是中东问题,朝核问题,伊朗核问题等,解决方式,在联合国框架内,通过谈判,对话,解决国际争端。
考点:拿破仑战争,两次世界大战
点评:本题难度较小,考察学生对历史知识的识记能力,两次世界大战给我们的教训是和平来之不易,我们要倍加珍惜,战后世界格局的变化是我们认识到,发展经济,增强国力是我们的首要目标,我们要坚持改革开放,为把我国变成一个文明富强的国家而奋斗。
请在这里输入关键词:
科目:初中历史
来源:贵州省毕节市2012年中考历史试题
材料解析题:
  材料一:八年抗战,艰苦卓绝。北起松花江,南到珠江两岸,四万万同胞同仇敌忾,用自己的血肉筑起了坚不可摧的长城。当此国难严重、民族生死存亡之时,在团结御敌的基础上,中国共产党与国民党获得了谅解而共赴国难……
  材料二:温家宝总理指出:中日两国有着2000多年的友好交往史,也有50年不幸的历史,日本军国主义发动的侵华战争给中国人民带来深重灾难,也使日本人民深受其害,以史为鉴,面向未来,就要汲取历史的教训,开辟中日友好合作的新道路。中日关系的不断改善和发展,这符合两国和两国人民的根本利益,也有利于亚洲和世界的和平与发展。
  材料三:1931-1945年,日本发动了长约14年的侵华战争,给中国人民带来深重灾难,但日本政府、日本一些右翼势力-再美化、歪曲、否认侵华战争,隐瞒对中国人民犯下的滔天罪行。比如参拜靖国神灶,篡改教科书,发表错误言论等。我们要警惕日本军国主义的死灰复燃。
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探究下列问题:
(1)中日两国关系源远流长。列举唐朝时中日两国友好交往的史实。(列举两例)
(2)列举20世纪30年代日本侵略者制造的两次侵华事变的名称。
(3)抗战爆发后,国共两党团结协作,共同抗日。列举国民党在正面战场和中国共产党在敌后战场抗战的著名战役及指挥者。(各列举一例)
(4)抗日战争以中国人民的胜利而结束,中国抗日战争胜利的历史意义是什么?
(5)如何理解中日关系要“以史为鉴,面向未来”。
科目:初中历史
来源:2013年新疆乌鲁木齐市高级中等学校招生考试历史
当今世界,海洋问题已成为世界最关注的问题之一。中国大陆海岸线长18000千米,沿海岛屿有5000多个,海疆安全形势日益严峻。回顾历史,世界各国的发展与海洋的关系值得我们认真探究。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古代篇]材料一 古罗马哲学家西塞罗说:谁控制了海洋,谁就控制了世界。
(1)为了争得地中海霸权,罗马同哪个国家进行了三次战争?公元2世纪把地中海变成内湖的是哪个国家?
  [近代篇]材料二 17世纪以后,英国走上了殖民争夺的道路。它相继打败竞争对手西班牙、荷兰和法国。到18世纪后半期,英国已经成为世界上最强大的殖民国家。
——人教版《世界历史》九年级上册
(2)17、18世纪,英国发生了在世界历史上产生重大影响的哪两次革命?在相继打败了海上强国后,18世纪后半期英国在世界上号称什么?
  材料三 新疆不复,于肢体之元气无伤,海疆不防,则心腹之患愈棘。
——李鸿章
(3)哪两次战争的失败使李鸿章有了“海疆不防,则心腹之患愈棘”的认识?此后,为了加强海防,在清政府的支持下,李鸿章采取了什么措施?最终结果如何?
  [现代篇]材料四 1950年,朝鲜内战爆发。美国悍然派兵侵略朝鲜。……美国飞机入侵中国领空,轰炸扫射中国东北边境城市;美国第七舰队入侵中国台湾海峡,阻止人民解放军解放台湾。
——人教版《中国历史》八年级下册
(4)材料所述战争结果怎样?美国第七舰队入侵中国台湾海峡,给中国造成了什么后果?改革开放以来,党和政府对台的基本方针是什么?
(5)根据所学知识,结合本大题内容,谈谈给你你启示。
科目:初中历史
、探究题(10分)
 两次世界大战备忘录古往今来战争不断。在古代,战争充满着强与弱以及不同文明间的矛盾与碰撞。在近代,战争充满着血雨腥风,对人民来说是一场无穷的灾难。经历了两次世界大战,到今天,地区性战争的星火仍然没有停息。战争是当前各国人民共同关注的大事之一,制止战争、维护世界和平成为世界人民共同的心声。
第一世界大战
第二次世界大战
3400多亿美元
(1)走进近代:在近代,战争给人民带来了无穷的灾难。就拿破仑的对外战争和第一次世界大战在性质、作战范围、三个方面的不同之处作一比较。(4分)
(2)对比两次世界大战备忘录:请你想想,第二次世界大战与第一次世界大战的相同点。(2分)
(3)关注现代与未来:在当前,战争频繁,动荡不已。威胁世界安全的因素有哪些?当今国际社会关注的焦点是什么?你认为应该如何解决当前的国际争端?(4分)
科目:初中历史
、探究题(10分)
 两次世界大战备忘录古往今来战争不断。在古代,战争充满着强与弱以及不同文明间的矛盾与碰撞。在近代,战争充满着血雨腥风,对人民来说是一场无穷的灾难。经历了两次世界大战,到今天,地区性战争的星火仍然没有停息。战争是当前各国人民共同关注的大事之一,制止战争、维护世界和平成为世界人民共同的心声。
第一世界大战
第二次世界大战
3400多亿美元
(1)走进近代:在近代,战争给人民带来了无穷的灾难。就拿破仑的对外战争和第一次世界大战在性质、作战范围、三个方面的不同之处作一比较。(4分)
(2)对比两次世界大战备忘录:请你想想,第二次世界大战与第一次世界大战的相同点。(2分)
(3)关注现代与未来:在当前,战争频繁,动荡不已。威胁世界安全的因素有哪些?当今国际社会关注的焦点是什么?你认为应该如何解决当前的国际争端?(4分)> 【答案带解析】(8分)2015年是第二次世界大战胜利70周年,回顾两次世界大战,它既给世界人民...
(8分)2015年是第二次世界大战胜利70周年,回顾两次世界大战,它既给世界人民带来了巨大的灾难,也引起世人对“战争与和平”的深刻思考。据此回答下列问题:材料一
日,……根据条约德国交出了1/8的国土、1/4的人口和300万平方公里的全部殖民地,承担1320亿金马克的战争赔款。废除德国义务兵役制,陆军总数不得超过10万人,莱茵河东岸50公里内不得设防。——《一战实录》材料二
第二次世界大战是一场规模空前的战争,他给世界人民带来了巨大的灾难。据估计,死亡人数约为6000万,物资损失超过40000亿美元。——《世界现代史》材料三
爱因斯坦在二战后期表示:致信罗斯福提议研制核武器,是自己一生中最大的错误和遗憾。他甚至懊悔当初从事科研,“早知如此,我宁可当个修表匠。”——央视《档案》(1)材料一中所述的条约是在哪一次国际会议中签署的?(1分)这次会议是哪一场战争的结果?(1分)(2)材料一涉及的“条约”与材料二讲述的“战争”之间呈现怎样的关系?(1分)两次世界大战性质有何不同?(2分)(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核武器研制成功并应用于实战对于二战进程有什么作用?(1分)爱因斯坦懊悔的原因是什么?(1分)(4)通过对两次世界大战的学习,你获得哪些启示?(1分) 
(1)巴黎和会(1分)一战(或第一次世界大战)(1分)
(2)“条约”为“战争”埋下祸根(1分);
一战是非正义的帝国主义争霸掠夺战争(1分),二战是正义的世界人民反法西斯战争(1分)。
(3)加速日本法西斯投降的步伐(1分) 原子弹给日本平民造成巨大的伤亡、财产损失和严重的核污染(1分,言之有理即可)
(4)珍爱和平,远离战争;科学技术应当应用于和平事业,造福人类,促进社...
考点分析:
考点1: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
一、★★国际反法西斯力量的联合
★(P.39)1、26国华盛顿会议的召开(1942.1)会议发表了《联合国家宣言》,标志着世界反法西斯联盟形成。
★★2、P.39--40雅尔塔会议的召开(1945.2)
(1)与会国家及代表:
美:罗斯福 & &苏:斯大林 & & 英:丘吉尔
(2)主要内容:
①彻底打败德国,对德国实行军事占领。(基本精神)
②决定成立联合国。
③苏联在德国投降后三个月内,参加对日作战。
二、★★P.40斯大林格勒战役的胜利,成为第二次世界大战的转折点(43.2)
三:★★(P.41)1944年6月美英盟军在诺曼底登陆,开辟了欧洲第二战场,使德军处在美英盟军和苏军的东西夹击之下,加快了德国投降进程。
四、★★P.41苏军攻克柏林(1945.4)和德国投降()欧洲战争结束。
五、P.42美国在日本(广岛和长崎)投掷原子弹,苏联对日宣战,出兵中国东北和朝鲜(1945.8),★★日本签署无条件投降书()
六、★★P.42二战的性质及其影响
1、性质:世界人民的反法西斯战争。
2、影响:空前浩劫,彻底改变了世界面貌,影响了世界历史的进程。
七、如何避免战争
1、加强国际友好合作,团结互助。
2、反对霸权主义、恐怖主义和新殖民主义。
3、发挥联合国的作用,用和平方式解决国际争端。
4、促进国家和地区经济共同发展和人类和平进步。
相关试题推荐
(10分)近年来,国际空难频发,马航MH370事件尤为瞩目,其背后,又是一场暗流涌动的大国政治博弈。材料一:英国航空调查局:马航坠毁MH370疑为“独狼”恐怖袭击——京华时报材料二:随着中国的崛起,美国的世界领袖地位受到中国前所未有的挑战,但马航MH370的失联又使得中国在科技实力方面受到种种的质疑,而这种质疑无疑将对美国的领袖地位再次得到提升。——中华网(1)飞机在20世纪成为人们最先进的交通工具,是哪国人率先取得突破?(1分)其机械动力来源是什么?(1分)(2)材料一中英国猜测马航MH370失联是由于遭受恐怖袭击,近现代史上哪一次恐怖袭击事件点燃了世界大战的火药桶?(1分)(3) 美国的资本主义“世界领袖地位”确立于何时?(1分)此后美国政府确立了怎样的全球战略?(1分)该全球战略在军事上的表现是什么?(1分)(4)早在20世纪70年代,美国的“世界领袖地位”在经济上遭到那两股力量的挑战?(2分)(5)综合上述材料,一个大国或“新的力量中心”的崛起需要具备哪些关键因素?(2分) 
(7分)海洋是国家发展的重要生命线,关乎国家的兴衰。材料一:丝绸之路……最重要的两条是陆上丝绸之路和海上丝绸之路。海上通道……后来……,瓷器出口渐成为主要货物,……宋朝,海上丝绸之路发展到鼎盛,法国人谢和耐曾说:“中国是当时世界上首屈一指的国家,其足以自豪认为世界上其他各地皆为‘化外之邦’”材料二:明中期海防松弛,倭患严重,沿海数千里同时告警。……1561年,戚家军在台州九战九捷——北师大版七年级教科书材料三:明末,荷兰殖民者侵占了我国台湾地区……在东南沿海坚持抗清的郑成功收复台湾,(将其作为抗清的基地)——北师大版七年级教科书(1)为材料一中“陆上丝绸之路”的开辟作出卓越贡献的人物是谁?(1分)“陆上丝绸之路”的开通有何影响?(1分)(2)依据材料一,瓷器渐成出口的主要货物,成为畅销世界的产品,使中国被冠以“瓷之国”美誉始于何时?(1分)(3)根据材料二,明中期“倭患严重”的原因是什么?(1分)(4)为了解决材料三反映的问题,清朝统治者采取了怎样的对外政策?(1分)该政策对中国最严重的后果是什么?(1分)(5)综合上述材料,针对海洋问题谈谈你的认识。(1分) 
《穹顶之下》是由原央视记者柴静自费拍摄的聚焦空气污染的深度调查视频,也是她辞职后首度公开亮相之作,你认为该纪录片反应的人类面临的共同挑战是(
)A.恐怖主义
B.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C.人口危机
D.环境污染 
初三学生小明暑假随爸妈去某地区旅游,发现当地大多数国家的居民拥有统一的护照、使用统一的货币。该地区最有可能是(
)A.东南亚
D.南非 
对两次工业革命相同之处归纳错误的是(
)A.机器的发明、改进和利用 B.都使主要资本主义国家进入帝国主义时代C.极大地推动了生产力的提高D.能源的更新或发现 
题型:综合题
难度:困难
Copyright @
满分5 学习网 . All Rights Reserved.}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跌停板不断打开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