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听的王爷封号号

大清宗室亲王_百度百科
大清宗室亲王
(简称)为大清宗室的最高爵位。本词条列出了大清历史上的宗室亲王(不包括外藩亲王),包括追封以及被夺爵或降爵的亲王。
大清宗室亲王入继大统
曾封,后继承皇位者共4人,其亲王爵位实际未有。
  圣祖仁皇帝第四子。康熙四十八年(1709年)封亲王。康熙六十一年(1722年),继承皇位,是为世宗宪皇帝。
  世宗宪皇帝胤禛第四子。雍正十一年(1733年)封。雍正十三年(1735年),继承皇位,是为高宗纯皇帝。
  高宗纯皇帝弘历第十五子。乾隆五十四年(1789年)封亲王。嘉庆元年(1796年),继承皇位,是为仁宗睿皇帝。
绵宁  睿皇帝次子。嘉庆十八年(1813年),封亲王。嘉庆二十五年(1820年),继承皇位,是为成皇帝。
大清宗室亲王世袭罔替
王爵,俗称“铁帽子王”,大清共封12家铁帽子王,其中7家,2家郡王。
元年(1636年),太祖高皇帝次子被封为,世袭罔替。共传10代15位亲王,其中9位称“”,2位称“巽亲王”,4位称“”。其中2位被降爵,1位被夺爵。
礼代善  太祖高皇帝努尔哈赤次子。崇德元年,封礼亲王,。五年十月,薨。康熙十年,追谥烈。
  礼烈亲王代善第七子。顺治六年,袭礼亲王。顺治八年,改封号曰“巽”。顺治九年二月,薨,谥曰简。顺治十六年,削谥仆碑,降爵为贝勒。
怀愍贝勒  贝勒满达海子。九年(1652年)袭巽亲王。顺治十六年(1659年)降爵为贝勒。康熙四年(1665年),薨,谥曰怀愍。
康良亲王杰书  礼第八子祜塞第三子。顺治六年(1649年)袭郡王。顺治八年(1651年),加封号为康郡王。顺治十六年(1659年),一系的爵位由杰书承袭,遂改号。康熙三十六年,薨,谥曰良。
康悼  康良亲王杰书第五子。康熙三十六年,,康熙四十八年,薨,谥曰悼。
康修亲王  康悼亲王椿泰子。康熙四十八年(1709年),袭爵。雍正十一年,薨,谥曰修。
康简亲王  康良亲王杰书第四子。雍正十二年(1734年),。乾隆十八年(1753年),薨,年八十,谥曰简。
礼  康修亲王崇安次子。乾隆十八年(1753年),袭爵。乾隆四十三年(1778年),复号。十年(1805年),薨,谥曰恭。
已革礼亲王  礼恭亲王永恩子。嘉庆十年(1805年),袭爵。嘉庆二十年,夺爵,圈禁。
礼安  已革昭梿从弟,康修亲王崇安子子。嘉庆二十二年(1807年),。元年(1821年),薨,年六十六,谥曰安。
礼全龄  礼安亲王麟趾长孙,锡春子。道光元年(1821年),袭爵。道光三十年,薨,年三十四,谥曰和。
礼恪亲王  礼和亲王全龄第三子。道光三十年,。民国四年,薨,年六十八,谥曰恪。
  礼恪亲王世铎长子。民国二年(1913年),袭爵。民国六年(1917年),薨,年五十三,谥曰敦。
诚堃  民国六年(1917年),袭爵。
礼亲王濬铭  民国十八年(1929年),。
元年(1636年),太祖高皇帝十四子被封为。乾隆年间获。共传13代8位。此外,有5位被追封为睿亲王。
睿忠多尔衮  太祖高皇帝努尔哈赤第十四子。崇德元年(1636年),封睿亲王。七年(1650年),薨,追封皇帝,谥号懋德修远广业定功安民立政诚敬义皇帝,庙号成宗。顺治八年(1651年)二月,夺爵。乾隆四十三年(1778年),复封号,追谥忠。
(追封睿亲王)  太祖高皇帝努尔哈赤第十五子,多尔衮同母弟多铎五子。顺治七年(1650),袭睿亲王爵。八年,革爵归宗。顺治十四年,封贝勒。康熙十一年,薨。乾隆二十七年,追封信郡王。乾隆四十三年(1778),追封睿亲王。
(追封睿亲王)  多尔博次子。康熙十二年袭;康熙三十九年,降镇国公。康熙四十年四月初五,卒,年三十八。乾隆二十七年(1762),追封信郡王。乾隆四十三年(1778),追封。
(追封睿亲王)  长子。康熙三十八年八月,封三等。康熙四十年七月,袭辅国公。雍正七年五月十四日,卒,年五十。乾隆二十七年,追封信郡王。乾隆四十三年,追封睿亲王。
辅国公(追封睿亲王)功宜布  塞勒第五子。乾隆九年(1744年),袭辅国公。乾隆十一年二月十九日,卒,年三十三,谥。乾隆二十七年,追封信郡王。乾隆四十三年,追封。
信恪郡王(追封睿亲王)  功宜布第三子。乾隆十一年六月,袭辅国公。乾隆二十七年(1762),袭信郡王,并追封其诸先祖、蘇尔发、、功宜布为信郡王。乾隆三十五年十一月初十日,薨,年三十四,谥曰恪。
睿  第三子。乾隆三十六年(1771年),袭辅国公。乾隆四十三年(1778)正月,袭睿亲王。追封其先祖多尔博、蘇尔发、塞勒、功宜布及如松为。五年(1800)十一月初七日,薨,年四十,谥曰恭。
睿慎亲王宝恩  淳颖长子。嘉庆六年(1801),袭睿亲王。嘉庆七年,薨,谥曰慎。
睿勤亲王端恩  第四子。七年(1802),袭睿亲王。六年,薨,谥曰勤。
睿僖亲王  端恩长子(一说六子)。嘉庆六年八月(1826),袭睿亲王;同治三年十月初十日,薨,年五十五,谥曰僖。
睿悫亲王德长  仁寿第三子。同治四年(1865),袭睿亲王。 二年,薨,谥曰悫。
睿亲王魁斌  德长第四子。光绪二年(1876),袭睿亲王。
睿亲王  魁斌子。民国四年(1915),袭睿亲王。
元年(1636年),太祖高皇帝十五子被封为。乾隆年间获。共传10代9位,其中2位夺爵。此外,传5位信郡王,其中1位由豫亲王降为信郡王,后复追封豫亲王;3位追封豫亲王,1位追封。
豫通多铎  太祖高皇帝努尔哈赤第十五子。元年(1636年),封亲王。六年(1649年),薨。顺治九年(1652年)三月,追降郡王。康熙十年 (1671年) 追谥通。乾隆四十三年(1778年)正月,追复。
信郡王(追封豫亲王)  多铎次子。顺治六年(1649年),袭豫亲王。顺治八年,改封号曰“信”。顺治九年降信郡王。顺治十八年,薨,年二十六,谥宣和。乾隆四十三年(1778年),追封豫亲王。
信郡王(追封豫亲王)  多尼次子。十八年(1661年),袭信郡王。康熙四十一年(1702年),薨。乾隆四十三年(1778年),追封。
信郡王(追封豫亲王)  多铎第七子。初封。康熙十六年(1677年)二月,夺爵。康熙四十二年,袭信郡王。康熙四十五年,薨,年六十,仍坐前罪,不赐恤。乾隆四十三年(1778年),追封豫亲王。
信悫郡王(追封豫亲王)  第五子。康熙四十五年,袭信郡王。乾隆二十七年(1762年),薨,谥曰悫。乾隆四十三年(1778),追封。
信恪郡王(追封)  乾隆二十七年(1762年),袭信郡王,并追封其诸先祖、、、功宜布为信郡王。乾隆乾隆三十五年,薨,谥曰恪。乾隆四十三年(1778),追封睿亲王,并追封其诸先祖多尔博、苏尔发、塞勒、功宜布为睿亲王。
豫良亲王  德昭第十五子。乾隆三十六年(1771年),袭信郡王。乾隆四十三年(1778年),袭豫。乾隆五十二年(1787年),薨,谥曰良。
已革裕丰  修龄长子。乾隆五十二年,袭豫亲王。十八年,夺爵。
已革豫亲王  修龄次子。嘉庆十八年,袭豫亲王。嘉庆二十五年,夺爵,幽禁。
豫厚亲王裕全  修龄第五子。二十五年,袭豫亲王。道光二十年,薨,谥曰厚。
豫慎亲王  裕全次子。道光二十年,袭豫亲王。同治七年,薨,谥曰慎。
豫诚亲王本格  义道长子。同治七年,袭豫亲王。光绪二十四年,薨,谥曰诚。
豫亲王懋林  本格嗣子。光绪二十四年,袭豫。
端镇  懋林子。民国二年,袭豫亲王。
元年(1636年),太祖高皇帝同母弟子被封为。其子济度改为简,后获。乾隆年间改回。共传10代17位亲王,其中8位称郑亲王、9位称简亲王,有5位被夺爵。此外,有5位追封简亲王、5位追封郑亲王。
郑献亲王  太祖高皇帝同母弟舒尔哈齐第六子。元年(1636)封郑亲王。十二年(1655),薨,谥曰献。
简纯亲王  济尔哈朗次子。顺治八年,封简郡王。十四年五月,袭和硕简亲王。十七年庚子七月初一日申时,薨,年二十八岁,谥曰纯。
简惠亲王德塞  济度第三子。顺治十八年二月,袭简亲王。康熙九年庚戌三月二十二日午时,薨,年十七岁,谥曰惠。
已革简亲王  济度第二子。康熙五年正月,封三等。康熙九年九月,袭简亲王。康熙二十年辛酉十二月十二日,薨,年二十八岁。康熙二十二年,追削王爵。
简修  济度第五子。康熙十一年,封三等辅国将军。康熙二十二年四月,袭硕简亲王。康熙四十年辛巳九月十七日未时,薨,年四十四岁,谥曰修。
已革简亲王雅尔江阿  雅布长子。康熙四十一年正月,袭简亲王。雍正四年二月,缘事革退亲王。十年壬子十月二十九日,卒,年五十六岁。
已革简亲王神保住  雅布第十四子。康熙五十五年四月,封一等。雍正四年三月,袭简亲王。乾隆十三年九月,缘事革退亲王。乾隆二十四年己卯二十九日卯时,卒,年六十四岁。
追封简亲王  八弟。元年,以军功封固山贝子。崇德四年五月,缘事革爵。崇德四年八月,复封镇国公。崇德八年十二月初二日辰时卒,年三十九岁。十五年,追封为,谥曰靖定。乾隆十五年七月,追封简亲王。
追封简傅喇塔  费扬武第四子。顺治二年,封。顺治六年十月,晋封。顺治十六年,缘事降为辅国公。顺治十八年三月,复封固山。康熙十五年十一月二十七日戌时,薨,年五十二岁,谥曰惠献。乾隆十五年七月,追封简亲王。
追封简亲王福存  傅喇塔子。康熙十七年七月,封。康熙三十年正月,袭固山贝子。康熙三十九年九月初三日,薨,年三十六岁。乾隆十五年七月,追封简。
亲王  郑献亲王弟曾孙、福存子。雍正十三年五月,封镇国将军。乾隆十三年九月,袭简亲王爵位,其曾祖父贝勒费扬武、祖父贝子傅喇塔、父亲福存,一同被追封为简亲王。乾隆十七年十七年壬申六月十八日,薨,年六十五岁。乾隆十七年九月,谥曰仪。
追封简巴尔堪  济尔哈朗第四子。顺治十一年十二月,封三等。康熙七年六月,缘事降为二等。康熙八年七月,复授三等辅国将军。康熙十六年三月,缘事革辅国将军。康熙十九年庚申十月十一日寅时卒于军,年四十四岁。康熙四十九年四月,追封三等辅国将军。雍正元年正月,追封,谥曰。乾隆十七年八月,追封简亲王。
追封简亲王  巴尔堪子。康熙二十一年四月,封三等奉国将军。雍正元年正月,袭不入八分辅国公。雍正九年辛亥六月二十八日阵亡,年六十九岁,谥曰襄敏。乾隆十七年十二月,追封和硕简亲王。
简勤亲王  第四子巴尔堪孙,巴赛子。雍正四年八月,封三等。雍正九年十二月,袭。乾隆十七年十月,袭简亲王,其祖父巴尔堪、父皆追封简亲王。乾隆二十八年癸未六月二十三日亥时,薨,年六十三岁,谥曰勤。
简恪亲王  奇阿通长子。乾隆八年二月,封三等辅国将军。乾隆二十八年十月,袭和硕简亲王。乾隆四十年乙未十二月十一日寅时,薨,年五十三岁,谥曰恪。
郑积哈纳  丰讷亨子。乾隆四十一年五月,袭简亲王。乾隆四十三年正月,复号。乾隆四十九年五月初三日午时,薨,年二十七岁,谥曰恭。
郑慎亲王  积哈纳子。乾隆五十九年二月,袭。二十六年丙午二月二十五日,薨,年六十九岁,谥曰慎。
已革郑亲王  乌尔恭阿第三子。道光十二月,封三等。咸丰十一年十月初六日,因罪革爵,赐自尽,年五十五岁。
追封经讷亨  奇阿通次子。乾隆三十年七月,袭。乾隆四十年乙未十一月十一日酉时卒,年三十三岁。同治三年十二月,追封和硕郑亲王。
追封郑亲王伊丰额  经讷亨子。乾隆五十四年十一月,封二等。十二年三月,袭不入八分辅国公。道光元年辛巳二月二十二日酉时,薨,年五十二岁。同治三年十二月,追封。
追封西朗阿  伊丰额子。道光元年六月,袭。道光二十八年戊申十一月二十八日卯时卒,年五十二岁。同治三年十二月,追封和硕郑亲王。
已革郑亲王承志  简勤亲王次子经讷亨曾孙,西朗阿子。道光二十九年二月,袭不入八分辅国公。同治三年九月,袭,其曾祖父经讷亨、祖父伊丰额、父西朗阿皆追封郑亲王。同治十年六月,因案革爵。光绪八年壬午十一月二十四日卒,年四十岁。
追封伊弥扬阿  丰讷亨第七子。乾隆六十年十二月,封一等。二十三年戊寅十月二十六日巳时卒,年四十四岁。同治十年八月,追封。
追封郑亲王松德  伊弥扬阿子。嘉庆二十四年,袭奉恩将军。二年壬午十月十五日酉时卒,年二十三岁。同治十年八月,追封和硕郑亲王。
郑顺亲王庆至  简恪亲王曾孙,松德子。同治十年八月,袭和硕郑亲王,其祖父伊弥扬阿、父松德皆追封。四年戊寅二月十六日辰时,薨,年六十岁,谥曰顺。
郑恪亲王  庆至次子。光绪四年七月,袭。光绪二十六年庚子闰八月初八日戌时,薨,年三十岁,谥曰恪。
照煦  凯泰子。光绪二十八年九月,袭和硕郑亲王。1950年逝世,年五十岁。
元年(1636年),太宗文皇帝长子被封为。其子改为显,后获。乾隆年间改回。共传了10代12位亲王,其中8位称肃亲王、4位称显亲王。此外,有1位追封显亲王,1位追封肃亲王。
肃武亲王豪格  太宗文皇帝皇太极长子。崇德元年四月,封肃亲王,寻坐党漏上言有怨心,降,二年,复封。崇德六年缘事降郡王。崇德七年以功复封肃亲王。顺治元年四月,。顺治元年十月仍复原封。顺治五年二月,革爵幽禁。顺治五年三月自尽。八年正月,追封肃亲王。顺治十三年追谥武。
显懿亲王  豪格第四子。顺治八年,袭亲王,改封号曰“显”,康熙八年,薨,谥曰悫。
显密亲王  富绶第四子。康熙九年,袭显亲王。康熙四十一年薨,谥曰密。
显谨亲王衍潢  丹臻第六子。康熙四十一年,袭显亲王。乾隆三十六年,薨,谥曰慎。
追封显亲王拜察礼:第五子。乾隆三十七年追封显亲王。
肃勤亲王  富绶之孙,追封显亲王拜察礼(富绶第五子)第三子。康熙四十七年,袭三等。乾隆三十七年,袭显亲王。乾隆四十三年复号。乾隆四十三年,薨,谥曰勤。
追封肃亲王  次子。乾隆四十三年追封肃亲王。
肃  丹臻孙,追封肃亲王成信(丹臻第二子)第五子。乾隆四十三年,袭肃亲王,元年,薨,谥曰恭。
肃慎亲王  永锡长子。乾隆六十年,封。道光元年,袭肃亲王。二年,薨,谥曰慎。
肃恪亲王  敬敏第三子。道光四年,封三等。九年,封不入八分辅国公。咸丰三年,袭肃亲王。同治八年,薨,谥曰恪。
肃良亲王隆懃  华丰第三子。同治元年,封二等镇国将军。同治九年,袭肃亲王。光绪二十四年,薨,谥曰良。
肃忠亲王  隆勤长子。光绪十二年,封二等镇国将军。光绪二十四年,袭肃亲王。民国十一年(1922年),薨,谥曰忠。
八年(1651年),太宗文皇帝五子被封为。其子改为。乾隆清朝乾隆四十三年获。共传9代12位,其中1位称,11位称庄亲王。
承泽  太宗文皇帝第五子。元年(1644年)封多罗承泽郡王。后进亲王。顺治七年(1650年)降为郡王。顺治八年(1651年)再次进。顺治十一年十二月初五(1655年1月),薨。清朝康熙十一年八月,追谥裕。
庄靖  硕塞长子。顺治十一年十二月(1655年),袭亲王爵,改号为。雍正元年(1723年),薨,年七十四,諡曰靖。
庄恪亲王  圣祖仁皇帝第十六子。雍正元年(1723年),袭庄亲王。乾隆三十二年(1767年)二月廿一,薨,年七十三。谥曰恪。
追封  允禄次子。追封庄亲王。乾隆元年(1736年)二月,封。乾隆四年(1739年)十月,革去贝子,当月封。乾隆八年(公元1743年)三月二十二日酉时,薨,年三十一。乾隆三十二年(1767年),追封庄亲王。
庄慎亲王永瑺  弘普长子。乾隆三十二年(1767)袭庄亲王。乾隆五十二年(1787)二月十一日,薨,年五十一,谥曰慎。
庄襄亲王  次子永珂子。乾隆五十三年(1788年)袭。二年,降郡王。道光四年,复亲王。道光六年,薨,谥曰襄。
已革庄亲王奕镈  绵课第十三子。道光六年(1826年)七月,袭庄亲王。后降为郡王。道光十一年(1831年),复。道光十八年,削王爵,发配黑龙江。十年(1860年),卒,年四十七。
庄勤亲王  第八子子长子永蕃子,从弟。十八年(1838年),袭。道光二十一年(1841年),薨,年五十九,谥曰勤。
庄质亲王绵哗  永蕃子,绵护弟。道光二十二年(1842年),袭庄亲王。(1845年),薨,谥曰质。
庄厚亲王  绵哗子。道光二十六年(1846年),袭。同治十三年(1874年),薨,谥曰厚。
已革庄亲王  奕仁次子。光绪元年(1875年)袭庄亲王。光绪二十七年(1901年),革爵,赐自尽。
庄恭亲王载功  奕仁第四子。光绪二十八年(1902年),袭庄亲王。民国四年(1915年),薨,谥曰恭。
庄亲王溥绪  载功子。民国五年(1916年)袭。民国二十二年(1933年),薨。
康熙六十一年(1722年),圣祖仁皇帝十三子被封为和硕怡亲王。雍正元年(1723年),获。共传8代9位。
胤祥  圣祖仁皇帝玄烨第十三子。雍正元年(1723年),封为怡亲王。雍正八年五月初四,薨,谥曰贤。
怡僖亲王  第七子。雍正八年(1730年)袭怡亲王。乾隆四十三年,薨,谥曰僖。
怡  弘晓次子。乾隆四十三年(1778年)袭怡亲王。四年(1799年)薨,谥,曰恭。
追封  永琅第二子。乾隆五十五年(1790年)封为。嘉庆四年(1799年)卒。嘉庆五年(1800年),追封为怡亲王。
怡恪亲王  绵标长子。嘉庆四年(1799年)袭怡亲王。嘉庆二十三年(1818年),薨,谥曰恪。
  奕勋长子。嘉庆二十四年(1819年)袭怡亲王,二十五年(1820年)薨。
怡亲王  奕勋次子。五年(1825年)封怡亲王。咸丰十一年(1861年),赐自尽。怡亲王被降为。
不入八分辅国公  弘晓玄孙,奕增子。同治元年(1862年)袭不入八分辅国公。同治三年(1864年)袭奉恩。同治五年(公元1866年)因事革退。
追封  第四子宁良郡王第二子。同治三年(1864年),追封怡亲王。
追封怡亲王绵誉  永福第四子。同治三年(1864年),追封怡亲王。
追封怡亲王奕格  绵誉第三子。道光二十四年(1844年),袭。咸丰八年(1858年),卒。同治三年(1864年),追封怡亲王。
怡  奕格第二子。同治三年(1864年)恢复怡亲王封爵,由载敦继袭,同时追封先祖、绵誉、奕格为怡亲王。光绪十六年,薨,谥曰端。
已革怡亲王溥静  载敦长子。光绪十七年(1891年),袭怡亲王。光绪二十六年(1900年),薨。光绪二十八年七月(1902年6月),追夺爵。
怡亲王  次子溥耀长子。光绪二十八年(1902年),袭怡亲王。民国三十七年九月(1948年10月),薨,年四十八。
已革怡亲王溥静
三十年(1850年),成皇帝六子被封为和硕恭亲王。同治十一年(1872年)获。共传4代3位。
奕訢  宣宗成皇帝旻宁第六子。道光三十年(1850年),封恭亲王。光绪二十四年(1898年),薨,谥曰忠。
恭贤亲王  孙,载滢长子。光绪二十四年(1898年),袭。民国二十五年(1936年),薨,谥曰贤。
恭亲王  溥伟第七子。民国二十五年(1936年),袭恭亲王。
三十年,成皇帝第七子被封为多罗醇郡王。三年(1864年),加亲王衔。同治十一年(1872年)进。同治十三年(1874年)年获。共传2代2位。
奕譞  宣宗成皇帝旻宁第七子。道光三十年,封醇郡王。同治三年(1864年),加亲王衔。同治十一年(1872年)进醇亲王。同治十三年(1874年)年获。谥曰贤。
  第五子。光绪十六年(1890)年,袭醇亲王。
嘉庆四年(1799年),高宗纯皇帝第十七子被封为多罗庆郡王。嘉庆二十五年(1820年),进。其子依例降为郡王。后来其孙于光绪二十年(1894年),封。光绪二十四年(1898年)获。共传了4代3位庆亲王、2位庆郡王。
庆僖  高宗纯皇帝第十七子。乾隆五十四年(1789年),封。嘉庆四年(1799年),封惠郡王,寻改庆郡王。二十五年(1820年),进庆亲王。嘉庆二十五年(1820年)三月,薨,谥曰僖。
庆良郡王  永璘第三子。嘉庆二十五年(1820),袭庆郡王。十六年(1836年),薨,年四十,谥曰良。
已革庆郡王奕彩  绵愍养子,父为子仪顺郡王。道光十六年(1836年),袭庆郡王。道光二十二年(1842年),革爵归宗。
庆密  绵悌养子。庆僖亲王孙,绵性长子。二年(1852年)正月封。咸丰十年(1860年)正月,进。光绪二十年(1894年),袭庆亲王。光绪二十四年(1898年),获。民国六年(1917年),薨,谥曰密。
庆贞亲王  奕劻长子。民国六年(1917年),袭庆亲王。民国三十六年(日)十一月二十日,薨,谥曰贞。
大清宗室亲王降等世袭
元年(1636年),长子岳托被封为。后被降爵。薨后追封。其子罗洛浑改为衍僖郡王、其孙改为平郡王。乾隆年间改回克勤郡王,获。共传了13代1位、1位衍僖郡王、6位平郡王、9位克勤郡王。
成亲王  元年(1636年),长子岳托封为成亲王。崇德元年(1636年)四月,降为。崇德二年(1637年)八月,降为贝子。崇德三年(1638年),复为贝勒。崇德三年(1638年)八月,薨。崇德四年(1639年),追封克勤郡王。
五年(1648年),孙、子被封为。得到郡王的许可。康熙五十六年(1717年),顺承忠郡王诺罗布四子袭多罗顺承郡王。雍正九年(1731年),进。雍正十一年(1733年),革爵。顺承亲王爵仅封锡保一人。
已革顺承亲王锡保  顺承恭惠郡王勒克德浑之孙,顺承忠郡王诺罗布四子。康熙五十六年(1717年),袭顺承
大清宗室亲王降等承袭
六年(1649年),太祖高皇帝长子第三子被封为,未得。共传3位。
敬谨尼堪  太祖高皇帝长子第三子。 元年(1636年)封,元年(1644年),进。顺治五年(1648年)进封为敬谨郡王。顺治六年(1649年)进封为敬谨亲王。后两次复降为郡王,又复。顺治十年(1653年),薨,谥曰庄。
已革敬谨  长子。康熙六年(1667年),袭敬谨郡王。康熙七年(1668年),进敬谨亲王。康熙八年(1669年),因事降为。康熙十七年(1678年)卒。康熙十九年(1680年),追削爵位。
敬谨悼亲王尼思哈  尼堪次子。十年(1653年),袭敬谨亲王。顺治十七年(1660年),薨,谥曰悼。
顺治元年(1664年),太祖高皇帝十二子被封为和硕英亲王,未得。顺治八年(1651年)赐死,子孙降为庶人。雍正元年(1723年)阿济格曾孙普照由起复。共传12代17位,其中仅阿济格一人受封。
已革  天命十一年(1626年),封。崇德元年(1636年),进封武英郡王。顺治元年(1644年),进封英亲王。八年(1651年),废黜为庶人,后处死。
顺治六年(1649年),太祖高皇帝七子饶馀敏郡王三子被封为和硕端重亲王,未得。共传2代2位,其中仅博洛一人受封。
已革端重亲王博洛  元年(1636年),封。元年(1644年),进。顺治四年(1647年),进端重郡王。顺治六年(1649年),进端重亲王。顺治七年(1650 年),降郡王。顺治八年(1651年)复亲王。顺治九年(1652年)三月,薨,谥曰定。顺治十六年(1659年),追夺。
怀思  博洛八子。袭亲王。顺治十六年(1659年)降贝勒。顺治十八年,(1661年),薨,谥曰怀思。
顺治元年(1644年),太祖高皇帝七子被封为多罗饶余郡王,顺治三年(1646年),阿巴泰薨。八年(1651年),四子袭郡王,改封号曰“安”。顺治十四年(1657年),进。康熙三十九年(1700年),追降郡王,夺谥。雍正元年(1723年),爵位被停止。乾隆四十三年(1778年),岳乐玄孙奇昆由起复世袭。共传12代11位,其中仅岳乐一人曾受封。
安郡王  饶馀敏郡王四子。八年(1651年),封郡王,改封号曰“安”。顺治十四年(1657年),进亲王。康熙二十八年(1689年)二月二十四日戌时,薨,年六十五岁,谥曰和。康熙三十九年(1700年),追降郡王,夺谥。
顺治十二年(1655年),太宗文皇帝十一子被封为,未得。仅传1代1位。
襄昭博穆博果尔  太宗文皇帝皇太极十一子。十二年(1655年)封襄亲王。顺治十三年七月初三,薨,谥曰昭。
和硕裕亲王
康熙六年,世祖章皇帝次子被封为,未得。共传10代12位,其中4位受封亲王、1位追封亲王。
福全  世祖章皇帝福临次子。康熙六年正月,封裕亲王。康熙四十二年六月廿六酉刻,薨,年五十一,谥曰宪。
已革  三子。康熙四十二年(1703年),袭裕亲王。雍正二年(1724年)十一月,夺爵。
追封裕悼保绶  福全五子。初封品级。康熙四十五年(1706)九月初八日辰时,薨。雍正二年(1724年),追封裕亲王,追谥悼。
已革裕亲王  保绶次子。雍正二年(1724年),袭裕亲王。雍正四年(1726年),夺爵,圈禁。
裕  保绶三子。雍正四年(1726年),袭裕亲王。乾隆五十年(1785年),薨,谥曰庄。子亮焕,袭郡王,嘉庆十三年,薨,谥曰僖。
康熙十年(1671年),世祖章皇帝五子被封为,未得。共传10代10位,仅常宁一人受封亲王。
常宁  世祖章皇帝福临五子。康熙十年(1671年),封恭亲王。康熙四十二年(1703年),薨。第三子海善,袭。
康熙十三年(1674年),世祖章皇帝七子被封为,未得。共传2代2位。
纯靖亲王隆禧  世祖章皇帝福临七子。康熙十三年正月,封。康熙十八年七月,薨,谥曰靖。
纯亲王  长子。袭纯。康熙十九年,薨。无嗣,爵除。
雍正二年,圣祖仁皇帝嫡次子,卒,追封为,未得。共传8代9位,其中2位受封亲王。
追封理密允礽  圣祖仁皇帝玄烨嫡次子。雍正二年十二月,薨。追封,谥曰密。
已革理亲王弘晳  理密亲王嫡子。雍正元年(1723年)封理郡王。雍正六年(1728年)袭理亲王。四年(1739年),夺爵,除宗籍,圈禁。乾隆七年(1742年)九月,卒,年四十九。乾隆四十三年(1778年)正月,复宗籍。
康熙四十八年(1709年),圣祖仁皇帝第五子被封为,未得。共传了9代12位,其中2位受封。
恒温亲王  圣祖仁皇帝玄烨第五子。康熙三十七年三月,封。康熙四十八年(1709年),封。雍正十年(1732年)十九,薨,谥曰温。
恒恪亲王  允祺次子。雍正十年(1732年),袭恒亲王。乾隆四十年(1775年)六月初六日亥时,薨,年七十六,谥曰恪。
康熙四十八年(1709年),圣祖仁皇帝七子被封为多罗淳郡王。雍正元年(1723年),进,未得。共传了7代7位,仅胤祐一人受封亲王。
  圣祖仁皇帝玄烨七子。康熙三十七年,封。康熙四十八年三月,封淳郡王。雍正元年(1723年)四月,进淳亲王。雍正八年(1730年)四月初二日,薨,五十一,谥曰度。
康熙六十一年(1722年),圣祖仁皇帝八子被封为。雍正四年(1726年),被废。未得。
已革  圣祖仁皇帝玄烨八子。康熙六十一年(1722年),封。雍正四年(1726年),革爵。
康熙四十八年(1709年),圣祖仁皇帝十二子被封为多罗嘉郡王,后降爵又复。雍正十三年(1735年)进亲王,改封号曰履,未得。共传了8代8位,其中2位受封。
履懿亲王  圣祖仁皇帝十二子。康熙四十八年(1709年),封嘉郡王。雍正元年(1723年)降。雍正八年(1730年)复封郡王。雍正十三年(1735年)进亲王,改封号曰履。乾隆二十八年(1763年)七月廿四日,薨,年七十九,谥曰懿。
履端亲王  允祹嗣孙,高宗纯皇帝四子。乾隆二十八年(1763年),袭履郡王。乾隆四十二年(1777年)二月二十八日辰时,薨,年三十九,谥曰端。嘉庆四年(1799年),追封履亲王。
雍正元年(1723年),圣祖仁皇帝十七子被封为多罗果郡王。雍正六年(1728年),进,未得。共传了8代10位,其中两位受封亲王。
  圣祖仁皇帝玄烨十七子。雍正元年(1723年),封郡王。雍正六年(1728年),进亲王。乾隆三年(1738年),薨,年四十二,谥曰毅。
果恭郡王  允礼养子。乾隆三年(1738年),袭。乾隆二十八年(1763年),降。乾隆三十年(1765年)二月,进。乾隆三十年三月初八,薨,年三十三,谥曰恭。
雍正十三年(1733年),圣祖仁皇帝二十四子被封为,未得。一共传了7代6位,其中两人受封。
諴恪亲王  圣祖仁皇帝玄烨二十四子。雍正十三年(1733年),封亲王。乾隆三十八年(1773年)十月二十,薨,年五十八,谥曰恪。
諴密郡王  允秘长子。乾隆三十九年正月,袭诚郡王。乾隆四十二年(1777年),进亲王。乾隆四十八年,降郡王。乾隆六十年,薨,谥曰密。
雍正十一年(1733年),世宗宪皇帝五子被封为,未得。共传了7代8位,仅弘昼一人受封亲王。
和恭亲王弘昼  世宗宪皇帝胤禛五子。雍正十一年(1733年),封亲王。乾隆三十五年(1770年)七月十三日,薨,年六十,谥曰恭。
和勤亲王  二子。乾隆三十五年(1770年),袭,乾隆三十七年三月初二日亥时薨,四十岁,谥曰勤。
乾隆十五年(1750年),高宗纯皇帝弘历长子被追封为,未得。共传了6代7位,其中五人受封亲王。
追封定安亲王永璜  高宗纯皇帝弘历长子。乾隆十五年三月,薨,追封定亲王,谥曰安。
已革定亲王  长子。乾隆十五年(1750年),袭定亲王。乾隆四十一年,革爵。乾隆四十二年封。乾隆四十九年,封。乾隆五十一年九月二十七日,薨,年四十。
定绵恩  永璜二子。乾隆四十一年,袭定郡王。乾隆五十八年(1793年),进亲王。二年,薨,谥曰恭。
定奕绍  绵恩二子。道光二年(1822年),袭定亲王。道光十六年(1836年),薨,谥曰端。
追封定敏亲王  奕绍长子。袭郡王。三年,加亲王衔。咸丰四年九月,薨,追封亲王,谥曰敏。
乾隆三十年(1765年),高宗纯皇帝五子永琪被封为,未得。共传9代9位,仅永琪一人受封亲王。
荣纯亲王永琪  乾隆三十年(1765年)十一月,封。乾隆三十一年三月初八,薨,谥曰纯。
乾隆十三年(1726年),圣祖仁皇帝二十一子被封为多罗慎郡王,后以高宗纯皇帝六子为嗣孙。乾隆三十七年(1772年),永瑢袭郡王,更封号曰质。乾隆五十四年(1789年),进,未得。仅永瑢一人受封亲王。
质永瑢  胤禧嗣孙,高宗纯皇帝弘历六子。乾隆三十七年(1772年),袭慎郡王,改封号曰质。乾隆五十四年(1789年),进。乾隆五十五年(1790年),薨,谥曰庄。
乾隆四十四年(1779年),高宗纯皇帝弘历八子被封为多罗仪郡王,后进和硕仪亲王,未得。共传7代7位,仅永璇一人受封亲王。
永璇  高宗纯皇帝八子。乾隆四十四年(1779年),封仪郡王,后进仪亲王。十二年(1832年)八月七日,薨,年八十七,谥曰慎。
乾隆五十四年(1789年),高宗纯皇帝弘历十一子被封为,未得。共传了7代7位,仅永瑆一人受封亲王。
永瑆  高宗纯皇帝十一子。乾隆五十四年(1789年),封。三年三月三十,薨,年七十二,谥曰哲。
道光元年(1821年),仁宗睿皇帝第三子被封为,未得。共传了4代5位,其中两位受封亲王。
惇恪亲王绵恺  仁宗睿皇帝颙琰第三子。二十四年(1819年),封郡王。元年(1821年),进。道光七年(1827年)降郡王。道光八年(1828年)十月,复亲王。道光十八年(1838年)五月,复降郡王。道光十八年(1838年)十二月,薨,复亲王,谥曰恪。
  绵恺养子,成皇帝五子。道光二十六年(1846年),袭惇郡王。五年三月,降。咸丰六年正月,复郡王。咸丰六年十月,进亲王。光绪十五年正月,薨,谥曰勤。
二十四年(1819年),仁宗睿皇帝第四子被封为,未得,共传了3代4位,仅绵忻一人受封亲王。
瑞怀亲王:仁宗睿皇帝颙琰第四子。嘉庆二十四年(1819年)正月,封瑞亲王。八年七月,薨,谥曰怀。
二十五年(1820年)七月,仁宗睿皇帝第五子被封为多罗惠郡王。道光十九年(1839年),进,未得。共传3代3位,仅绵愉一人受封亲王。
惠端亲王绵愉  仁宗睿皇帝颙琰第五子。嘉庆二十五年(1820年)七月,封惠郡王。十九年(1839年),进亲王。同治三年(1864年)十二月,薨,谥曰端。
大清宗室亲王追封未承
十年(1653年),显祖第三子,太祖高皇帝同母弟被追封为。
庄亲王舒尔哈齐  显祖宣皇帝塔克世第三子。初为。后因事被幽禁,万历三十九年八月十九日卒。顺治十年(1653年),追封庄亲王。[1]
元年(1636年),礼三子被追封为。
颖毅萨哈廉  礼烈亲王代善三子。天命十一年(1626年),授。崇德元年(1636年)五月,薨,追封颖亲王。康熙十年(1671年),追谥毅。
嘉庆四年(1799年)三月,高宗纯皇帝弘历第七子被追封为和硕哲亲王。高宗纯皇帝弘历第七子。乾隆十二年(1747年)十二月廿九,永琮因出痘夭折,谥曰“悼敏”。嘉庆四年(1799年)三月,追封哲亲王。
【清朝皇族宗亲王爵·】
景祖:元年四月追封。
慧哲郡王额尔衮:景祖二子。十年追封。
宣献郡王斋堪:景祖三子。顺治十年追封。
:显祖三子。初为,顺治十年追封。
通达郡王雅尔哈齐:显祖四子,太祖同母弟。顺治十年五月追封。
饶余亲王阿巴泰:太祖七子,元年四月封郡王,三年卒。康熙元年三月追封。
:太祖十二子,顺治元年十月封,八年以罪赐死。
多铎:太祖十五子,阿济格同母胞弟。元年四月封,六年卒。九年三月追降郡王,乾隆四十三年正月追复原封。
敬谨亲王尼堪:太祖长子褚英之子,顺治六年三月封,九年卒。
端重亲王博洛:阿巴泰三子,顺治六年三月封,九年卒,十六年十月追降贝勒并夺爵。
岳乐:阿巴泰四子,顺治十四年十一月封,康熙二十八年卒,三十九年十二月追降郡王。
信郡王:多铎子,顺治六年由改封信,九年降郡王,十八年卒。乾隆四十三年正月后裔追封。
衍禧郡王罗洛宏:岳托子,元年十月由袭爵改封,三年卒。
勤克德浑:子,顺治五年九月封,九年卒,。
僖郡王岳希:岳乐四子,康熙二十三年正月封,二十九年二月降。
平郡王罗克铎:罗洛宏子,顺治八年二月由改封,康熙二十一年卒。乾隆四十三年正月后裔仍追复克勤郡王原号。
豪格:皇太极长子,元年四月封,五年三月,卒于狱中。八年正月追复原封,。
:皇太极五子,顺治八年封,十一年卒。
襄亲王:顺治十二年十二月封,十三年卒。
显亲王:豪格三子,八年二月由改封,康熙八年卒。乾隆四十三年正月,后裔仍追复原号。
温郡王猛峨:豪格四子,顺治十四年正月封,康熙十三年卒。
庄亲王博果铎:长子,顺治十一年由袭爵改封,雍正元年薨。
:世祖二子,康熙六年正月封,四十二年卒。
已革和硕裕亲王保泰;福全三子,雍正八年卒。
裕悼保绶;福全五子。初封品级。康熙四十五年,薨。雍正二年,追封裕亲王,追谥悼。
裕亲王广灵;保绶次子,雍正二年(1724年),袭裕亲王。雍正四年(1726年),夺爵,圈禁。
裕广禄;保绶三子。雍正四年,袭裕亲王。乾隆五十年(1785年),薨,谥曰庄。
裕僖郡王亮焕;广禄十二子。袭郡王。嘉庆十三年,薨,谥曰僖。
:世祖第四子,之子,出生一百零六天后夭折,未命名。
:世祖五子,康熙十年正月封,四十二年卒。
:世祖七子,康熙十三年正月封,十八年卒,谥号靖。
纯亲王富尔祜伦,隆禧长子,无嗣
:圣祖康熙长子,康熙三十七年三月封,四十七年十一月削。雍正二年卒,赠。
:康熙次子,原封皇太子,四十七年九月坐事废。雍正二年卒,追封亲王封号。
理亲王弘晳;次子,雍正八年晋理亲王,乾隆四年因事夺爵,被革爵幽禁。乾隆七年卒,无谥。
理恪郡王弘口;允礽十子,谥号恪
诚郡王允祉:康熙三子,康熙四十八年三月封,雍正八年五月夺。十年卒,赠郡王。
:康熙四子,即世宗雍正,四十八十一月年封。
允祺:康熙五子,四十八年三月封,雍正十年卒,谥号温。
恒恪亲王,二子,谥号恪。
恒敬郡王永鋆,弘晊第十子,降爵为郡王,谥号敬。
淳亲王:康熙七子,雍正元年四月封,八年卒,谥号度 。
淳慎郡王弘暻,六子,降爵为郡王,谥号慎。
:康熙八子,六十一年十一月封,雍正三年十二月削。
允(衤我):康熙十子,四十八年十月封,雍正二年四月坐事削。乾隆六年卒,赠。
履亲王允祹:康熙十二子,雍正十三年十一月封,乾隆二十八年卒。
允禵:康熙十四子,乾隆十三年正月封,二十年卒。
愉郡王允(衤禺):康熙十五子,雍正八年二月封,九年卒。
允礼:康熙十七子,雍正六年二月封,乾隆三年卒
果恭郡王,雍正第六子,允礼的继子,初封亲王,1763年降,1765年进郡王,谥号恭。
果简郡王,弘曕长子,谥号简。
慎郡王允禧:康熙二十一子,雍正十三年十一月封,乾隆二十三年五月卒。
諴恪亲王:康熙二十四子,雍正十一年正月封,乾隆三十八年卒。谥号恪。
諴密郡王;允秘长子,降爵为郡王,1777年进,1783年降郡王,谥号密。
泰郡王:允禵长子,雍正十二年二月封,八月降。
宝亲王弘历:世宗雍正四子,即清高宗乾隆。雍正十一年二月封。
:雍正五子,十一年正月封,乾隆三十五年卒。
和亲王永璧:弘昼子,初封,乾隆三十五年十月晋封,三十七年卒。
定亲王永璜:乾隆长子,乾隆十五年三月追封。
已革定郡王;长子,初封,1752年降郡王,1776年革爵。
定绵恩;永璜二子,初封郡王,1793年进亲王,谥号恭
定奕绍;绵恩二子,谥号端。
定敏载铨;奕绍长子,初封郡王,追封亲王,谥号敏。
定慎郡王溥煦;载铨养子,降爵为郡王,谥号慎。
履亲王:乾隆四子,允祹子,原袭郡王,乾隆四十二年卒,四年三月追封亲王。
履郡王绵惠;永珹第一子,嘉庆元年卒。
循郡王:乾隆三子,乾隆二十五年七月卒,追封循郡王。
永琪:乾隆五子,乾隆三十年十一月封,三十一年卒,谥号纯。
荣恪郡王绵亿,永琪第五子,初封,1799年进郡王,谥号恪。
质亲王:乾隆六子,乾隆五十四年十月封,五十五年卒。
质恪郡王绵庆;永瑢五子,九年,病逝,年仅二十六岁,谥号恪。
哲永琮:乾隆七子,嘉庆四年三月追封。
仪亲王永璇:乾隆八子,嘉庆四年正月封,十二年卒。
仪顺郡王。永璇长子,乾隆三十三年三月十七日生。袭仪郡王。道光十四年四月十一日薨,谥曰顺。
成亲王永瑆:乾隆十一子,乾隆五十四年十月封,三年卒。
成郡王绵勤;子,追封郡王。
成郡王奕绶;绵勤子,追封郡王。
成恭郡王载锐;奕绶子,袭郡王,谥号恭。
:乾隆十五子,即,乾隆五十四年十月封。
定亲王绵恩:二子,原袭郡王,乾隆五十八年十二月晋封,二年卒。
荣郡王:永琪子,原袭,嘉庆四年正月晋封,二十年卒。
:未命名,嘉庆长子,二岁寻卒,嘉庆二十五年八月追封。
智亲王:次子,即,嘉庆十八年九月封。
绵恺:嘉庆三子,二十五年七月封,道光十八年十二月卒。
,绵恺养子,初封郡王,1855年降,1856年复郡王,1860年进,谥号勤
瑞亲王:四子,二十四年正月封,八年七月卒。
瑞敏郡王奕志;绵忻长子,谥号敏
端郡王,奕志养子,1889年加郡王衔,1894年,改封号进晋端郡王,1900年革爵归宗
惠:嘉庆五子,道光十九年正月封,同治三年十二月卒。
亲王衔惠敬郡王,绵愉五子,降爵为郡王,1872年加亲王衔,谥号敬
定亲王奕绍:绵,原袭,二年六月晋封,十六年卒。
:道光长子,咸丰元年郡王。
顺郡王奕纲:道光次子,二岁卒,三十年正月追封。
慧质郡王奕继:三子。三岁卒。咸丰元年追封。
奕脤:道光五子过继为后,初袭郡王,十年正月晋封,光绪十五年正月卒。
奕诒:道光八子,三十年正月封,同治七年十一月卒。
孚郡王奕譓:第九子。三十年正月封。十一年亲王衔。三年二月卒。
端郡王:奕脤子,同治十年出嗣为奕志孙。原袭,光绪二十年正月晋封,二十六年十二月因纵义和团夺爵。
:次子,生未命名逝,咸丰十一年十二月追封。
赵尔巽等.清史稿·列传二 诸王一}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亲王封号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