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从高地上,以一定一射流初速度v0 流量将一个质量为吗

某人在高为h的平台上,以初速度V0水平抛出一个质量为m的小球,不计空气的阻力,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人对小球做的功是mgh+mVB.下落过程中重力对物体做的功是mghC.物体下落地时的速度大小为V0+D.物体落地时的速度大小为02+2gh
黑旗军0461
A、由动能定理可知,人对小球所做的功W=mV;故A错误;B、重力做功W=mgh;故B正确;C、由机械能守恒定律可知:mgh=mv2-mV;解得物体落地速度大小为:02+2gh;故D正确;故选:BD.
为您推荐:
A、根据动能定理求出人对小球所做的功;B、重力做功与路径无关,与首末位置的高度差有关.C、由机械能守恒定律可求得小球落地时的速度;
本题考点:
动能定理的应用;功的计算.
考点点评:
本题主要是考查了动能定理及重力做功的直接应用,知道小球在运动过程中只受重力作用,机械能守恒;在抛出过程中,由动能定理可求.
扫描下载二维码当前位置:
>>>一个人由高H=20m的高台上将质量为m=0.5kg的小球以v0=16m/s的初速..
一个人由高H=20m的高台上将质量为m=0.5kg的小球以v0=16m/s的初速度竖直向上抛出,则人对小球所做的功为______J;小球落地时速度大小为24m/s,整个过程中小球克服空气阻力做功为______J.(g取10m/s2)
题型:填空题难度:偏易来源:浦东新区模拟
根据动能定理得,W=12mv02=12×0.5×162J=64J.对全过程运用动能定理得,mgH-Wf=12mv2-12mv02,代入数据得,Wf=20J.故答案为:64J;&20J.
马上分享给同学
据魔方格专家权威分析,试题“一个人由高H=20m的高台上将质量为m=0.5kg的小球以v0=16m/s的初速..”主要考查你对&&功&&等考点的理解。关于这些考点的“档案”如下:
现在没空?点击收藏,以后再看。
因为篇幅有限,只列出部分考点,详细请访问。
1、功的定义:力和作用在力的方向上通过的位移的乘积。是描述力对空间积累效应的物理量,是过程量。 2、功的两个必要因素:作用在物体上的力;物体在力的方向上发生的位移。 3、功的定义式:W=Fscosα,其中F是恒力,s是作用点的位移,α是力与位移间的夹角(功的单位焦耳,简称焦,符号J)。4、功的计算 ①恒力的功可根据W=FScosα进行计算,本公式只适用于恒力做功; ②根据W=P·t,计算一段时间内平均做功; ③利用动能定理计算力的功,特别是变力所做的功; ④根据功是能量转化的量度反过来可求功。 力做功情况的判定方法:
一个力对物体做不做功,是做正功还是做负功,判断的方法是: (1)看力与位移之间的夹角,或者看力与速度之间的夹角:为锐角时,力对物体做正功;为钝角时,力对物体做负功;为直角时,力对物体不做功。 (2)看物体间是否有能量转化:若有能量转化,则必定有力做功。此方法常用于相连的物体做曲线运动的情况。变力做功的求法:
公式只适用于求恒力做功,即做功过程中F的大小、方向始终不变。而实际问题中变力做功是常见的,如何解答变力做功问题是学习中的一个难点。不能机械地套用这一公式,必须根据有关物理规律通过变换或转化来求解。 1.用求变力做功如果物体受到的力方向不变,且大小随位移均匀变化,可用求变力F所做的功。其平均值大小 为,其中F1是物体初态时受到的力的值,F2是物体末态时受到的力的值。如在求弹簧弹力所做的功时,再如题目中假定木桩、钉子等所受阻力与击入深度成正比的情况下,都可以用此法求解。 2.用微元法(或分段法)求变力做功变力做功时,可将整个过程分为几个微小的阶段,使力在每个阶段内不变,求出每个阶段内外力所做的功,然后再求和。当力的大小不变而方向始终与运动方向间的夹角恒定时,变力所做的功形:其中s是路程。3.用等效法求变力做功若某一变力做的功等效于某一恒力做的功,则可以应用公式来求。这样,变力做功问题就转化为了恒力做功问题。4.用图像法求变力做功存F—l图像中,图线与两坐标轴所围“面积”的代数和表示F做的功,“面积”有正负,在l轴上方的“面积”为正,在l轴下方的“面积”为负。5.应用动能定理求变力做功如果我们所研究的问题中有多个力做功,其中只有一个力是变力,其余的都是恒力,而且这些恒力所做的功比较容易计算,研究对象本身的动能变化量也比较容易计算时,用动能定理就可以求出这个变力所做的功。 6.利用功能关系求变力做功在变力做功的过程中,当有重力势能、弹性势能以及其他形式的能量参与转化时,可以考虑用功能关系求解。因为做功的过程就是能量转化的过程,并且转化过程中能量守恒。7.利用W=Pt求变力做功这是一种等效代换的观点,用W=Pt计算功时,必须满足变力的功率是恒定的。若功率P是变化的,则需用计算,其中当P随时间均匀变化时,。
发现相似题
与“一个人由高H=20m的高台上将质量为m=0.5kg的小球以v0=16m/s的初速..”考查相似的试题有:
34525416513243895896285226706354478一位滑雪者如果以v0=20 m/s的初速度沿直线冲上一倾角为30°的山坡,从冲坡开始计时,至3.8s末,雪橇速度变为零。如果雪橇与人的质量为m=80 kg,求滑雪者受到的阻力是多少?(g取10 m/s2)
解:可先分析滑雪者在斜坡上的运动情况。初速度为20 m/s,末速度为零,运动时间为3.8s。则根据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公式,可以求得加速度a。再根据牛顿第二定律,由已知的加速度a,求出物体受到的阻力如图建立坐标系,以v0方向为x轴的正方向,并将重力进行分解G1=Gsin30°,G2=Gcos30°在x方向上,Ff为物体受到的阻力大小;在y方向上,因为物体的运动状态没有变化,所以重力的一个分力G2等于斜坡的支持力FN 即G2=FN沿x方向可建立方程-Ff-G1=ma ①又因为 ②所以m/s2≈-5.26 m/s2,其中“-”号表示加速度方向与z轴正方向相反又因为G1=mgsin30°所以Ff=-80×10×N-80×(-5.26)N=-400 N+420.8 N=20.8 N,方向沿斜面向下
日14时28分,在四川汶川发生了里氏8.0级大地震,造成数十万人伤亡和大量建筑物破坏,数百万人无家可归。(1)在这次地震救援行动中,救援人员使用了一种雷达生命探测仪。它的工作原理是:雷达信号发送器连续发射_________(填“声音”、“光”或“电磁”)信号,对一定空间进行扫描,这种信号在空间中的传播速度是____________m/s,接收器不断接收被目标反射回来的信号并对返回信号进行处理,如果目标在动,则信号会有很灵敏的差异,被埋在废墟下的生还者身体的轻微运动和呼吸,都能被准确侦测到。 (2)地震时,由震源向四周传播的弹性波,称为地震波。地震波中的纵波使地面发生上下振动,而横波使地面发生前后、左右晃动。在距离震中数十公里的极震区,人们先感到上下颠簸,过数秒到十几秒后才感到有很强的水平晃动,而远在千余公里之外的株洲,我们只感到明显的水平晃动。据此可以推断_____________。(填正确答案的序号) ①地震波在传播过程中,既传播振动,又传播能量②地震波在传播过程中,只传播振动,不传播能量 ③地震波中的纵波在地壳中的传播速度比横波慢,但能量的衰减较快 ④地震波中的纵波在地壳中的传播速度比横波快,且能量的衰减也较快 (3)唐家山堰塞湖是这次地震引起的山崩滑坡体堵截河谷后贮水而形成的湖泊。堰塞湖的湖坝是由滑坡体或其他没有物理结构基础的土石方构成,受湖水冲刷、侵蚀、溶解、崩塌等作用,失去抗冲击能力,一旦决口,湖水便倾泻而下,形成洪灾。请你用物理知识简要说明由于堰塞湖水位上升而产生危害的原因。 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4)假设地震波中的上述两种波在地表附近的传播速度分别为 9 km/s和 4 km/s,位于成都的某地震观测站记录的两种波到达的时间相差25s。试求震源距离这个观测站多远?
雷达是利用无线电波测定物体位置的无线电设备电磁波如果遇到尺寸明显大于波长的障碍物就要发生反射,雷达就是利用电磁波的这个特性工作的,波长越短的电磁波,传播的直线性越好, 反射性能越强,因此雷达用的是微波, 雷达的天线可以转动(图甲).它向一 定的方向发射不连续的无线电波(叫做脉冲).每 次发射的时间不超过1ms,两次发射的时间间隔约为这个时间的100倍.这样,发射出去的无线电波遇到障碍物后返回时,可以在这个时间间隔内 被天线接收,测出从发射无线电波到接收到反射波的时间,就可以求得障碍物的距离,再根据发射电波的方向和仰角,便能确定障碍物的位置了.
实际上,障碍物的距离等情况是由雷达的指示器直接显示出来的.当雷达向目标发射无线电波时,在指示器的荧光屏上呈现一个尖形脉冲;在收到反射回来的无线电波时,在荧光屏上呈现第二个尖形脉冲(图乙).根据两个脉冲的间隔可以直接从荧光屏上的刻度读出障碍物的距离.现代雷达往往和计算机相连,直接对数据进行处理.利用雷达可以探测飞机、舰艇、导弹等军事目标,还可以用来为飞机、船只导航.在天文学上可以用雷达研究飞近地球的小行星、彗星等天体,气象台则用雷达探测台风、雷雨云.(1)雷达的工作原理是什么?如何能确定空中飞机的位置? (2)雷达在工作时,通过天线向______________的方向发射___________的无线电波,每次发射的时间若为1×l0-3s,则发射间隔时间约为_____________s.我们根据无线电波的发射方向、仰角、速度和发射无线电波到接收到反射回来的无线电波的时间间隔,就可确定障碍物的位置,如果无线电波的传播速度为c,从发射无线电波到接收到反射回来的无线电波的时间间隔为£,则障碍物到雷达站的距离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夏天,一位同学发现自己家的自来水管在“出汗”,就是在水管外有许多小水珠,这位同学认为是他家的水管破了,向外渗水,你认为这种解释对吗?如果不对,请你用所学知识来解释这种现象?
高考全年学习规划
该知识易错题
该知识点相似题
高考英语全年学习规划讲师:李辉
更多高考学习规划:
客服电话:400-676-2300
京ICP证050421号&京ICP备号 &京公安备110-1081940& 网络视听许可证0110531号
旗下成员公司当前位置:
>>>一位滑雪者如果以v0=20m/s的初速度沿直线冲上一倾角为30°的山坡,..
一位滑雪者如果以v0=20 m/s的初速度沿直线冲上一倾角为30°的山坡,从冲坡开始计时,至3.8s末,雪橇速度变为零。如果雪橇与人的质量为m=80 kg,求滑雪者受到的阻力是多少?(g取10 m/s2)
题型:计算题难度:中档来源:同步题
解:可先分析滑雪者在斜坡上的运动情况。初速度为20 m/s,末速度为零,运动时间为3.8s。则根据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公式,可以求得加速度a。再根据牛顿第二定律,由已知的加速度a,求出物体受到的阻力如图建立坐标系,以v0方向为x轴的正方向,并将重力进行分解G1=Gsin30°,G2=Gcos30°在x方向上,Ff为物体受到的阻力大小;在y方向上,因为物体的运动状态没有变化,所以重力的一个分力G2等于斜坡的支持力FN 即G2=FN沿x方向可建立方程-Ff-G1=ma ①又因为&②所以m/s2≈-5.26 m/s2,其中“-”号表示加速度方向与z轴正方向相反又因为G1=mgsin30°所以Ff=-80×10×N-80×(-5.26)N=-400 N+420.8 N=20.8 N,方向沿斜面向下
马上分享给同学
据魔方格专家权威分析,试题“一位滑雪者如果以v0=20m/s的初速度沿直线冲上一倾角为30°的山坡,..”主要考查你对&&从运动情况确定受力&&等考点的理解。关于这些考点的“档案”如下:
现在没空?点击收藏,以后再看。
因为篇幅有限,只列出部分考点,详细请访问。
从运动情况确定受力
从运动情况确定受力:1、知道物体的运动情况,应用运动学公式求出物体的加速度,再应用牛顿第二定律,推断或者求出物体的受力情况。2、分析这类问题的关键是抓住受力情况和运动情况的桥梁——加速度。3、求解动力学这两类问题的思路,可由下面的框图来表示。瞬时加速度问题的解决方法:分析物体在某一时刻的瞬时加速度,关键是分析瞬时前后的受力情况及运动状态,再由牛顿第二定律求出瞬时加速度。此类问题应注意以下两种基本模型。 (1)刚性绳(或接触面):可认为是一种不发生明显形变就能产生弹力的物体。若剪断(或脱离)后,其弹力立即消失,不需要考虑形变恢复时间。一般题目中所给的细绳(线)和接触面,在不加特殊说明时,均可按此模型处理。解决此模型的关键在于分析情景突变后的过程,利用过程的初状态分析求解状态突变后的瞬时加速度。 (2)弹簧(或橡皮绳):此类物体的特点是形变量大,形变恢复需要较长时间。在瞬时问题中,其弹力的大小往往可以看成不变。但当弹簧的一端不与有质量的物体连接时,轻弹簧的形变不需要时间,弹力可以突变。解决此类问题时需利用情景突变前的受力来确定情景突变后瞬间的受力及加速度。动力学范围的整体法与隔离法:处理连接体问题的方法有整体法和隔离法。 1.整体法将一组连接体作为一个整体看待,牛顿第二定律中是整体受的合外力,只分析整体所受的外力即可(因为连接体的相互作用力是内力,可不分析),简化了受力分析。在研究连接体时,连接体各部分的运动状态可以相同,也可以不同。当连接体各部分运动状态不同时,整体的合外力等于各部分质量与各部分加速度乘积的矢量和,即F合写成分量形式有:如果待求的问题不涉及系统内部的相互作用时,就可以采用整体法。 2.隔离法在求解连接体的相互作用力时采用,将某个部分从连接体中分离出来,其他部分对它的作用力就成了外力。整体法与隔离法在研究连接体问题时经常交替使用。
发现相似题
与“一位滑雪者如果以v0=20m/s的初速度沿直线冲上一倾角为30°的山坡,..”考查相似的试题有:
114651121755113823129489104213114427某人将一个质量为m=1kg的小球,以初速度V0=2m/s沿斜上方抛出,小球做曲线运动,落到地面.抛出时小球距离地面的高度为&H=0.6m,不计空气阻力,重力加速度为g=10m/s2,则:(1)人对小球做了多少功?(2)重力做了多少功?重力势能增加还是减少了?增加或减少了多少?(3)小球刚接触到地面时,其速度大小是多少?
(1)人对小球做的功等于小球动能的增加量,由动能定理得:人=12mV02=12×1×22=2J(2)重力对物体做的功为:WG=mgH=1×10×0.6=6J重力对物体做正功,物体的重力势能减少,重力势能减少了△EP=6J(3)小球在运动过程中只有重力做功,机械能守恒,取地面处重力势能为零.由机械能守恒定律得:2=mgH+12mυ20解得:υ==4m/s答:(1)人对小球做了2J的功;(2)重力做了6J的功,重力势能减少了,减少了6J;(3)小球刚接触到地面时,其速度大小是4m/s.
为您推荐:
(1)抛出过程中,人对小球做的功等于小球动能的增加量,根据动能定理列式求解人对小球做的功;(2)重力做功与路径无关,根据WG=mgh求解重力的功;重力做功等于重力势能的减小量;(3)对抛体运动过程运用动能定理列式求解末速度.
本题考点:
动能定理的应用;机械能守恒定律.
考点点评:
本题关键是对抛出过程和抛体运动过程分别运动动能定理列式求解;同时明确重力做的功等于重力势能的减小量.
扫描下载二维码}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如图 滑块以初速度v0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