假设某地强风的风速4出在1950年,背景设定在日本,会怎么样?

二战日本赢了会怎么样??_百度知道
二战日本赢了会怎么样??
我们会有什么后果日本建立了所谓的大东亚共荣圈回怎么样?,举国迁入大陆吗
如果二战日本赢了中国将正式成为日本的殖民地如果二战日本赢了中国将走向资本主义社会如果二战日本赢了亚洲日民将苦不堪言如果二战日本赢了世界大战将继续持续多年如果二战日本赢了香港不可能收回,澳门不可能回归,台湾~~看不到了如果二战日本赢了日本将更加脆弱如果如果……
其他类似问题
为您推荐:
其他8条回答
虽然日本全国的小孩都长期训练射击,用活人练习杀人的胆量,对内灌输高贵论提高士气,对中国灌输低贱论打击士气,但是,真正打起来,是长期的,日本吃不了那么多,就算是全军神枪手也不够用的,所以日本是赢不了的,日本人的智慧永远都在小事上,大的眼光一直没有
满清的状态 那时中国也不是汉人统治 这里我没有说满族人的不是 呵呵 只是就事论事
如果日本赢了,此贴就会改为:二战日本输了会怎么样?而且,还是用日文写的.
看看蒙元时候的汉人就知道了.
大使馆时光
历史不能假设
如果日本赢了,美国就会内乱
二战的相关知识
等待您来回答
下载知道APP
随时随地咨询
出门在外也不愁二战拉锯、日本国民一亿玉碎、美苏分治日本列岛,这些事件如果真实发生了,世界格局会如何演进……似乎怎么开脑洞都小不了。
前段时间写的。--------------------------------------------------------------------------------------------------异时空残酷血腥版二战,如果二次大战打十年如果轴心国没有犯下那些被他们的支持者感叹的错误,二战走向会怎样?这是很多历史爱好者都喜欢问的一个问题。在这个给轴心国开挂的剧本里,轴心国的战争准备会更充分,盟友也会更出色,很多具体的战术和战略也是对的,如果这样做的话,二战会怎样呢?作为作者,上帝模式给轴心国开的外挂大概有这些: 1.意大利人的战力会加强一档,国内的建设会强一档,公共教育也会更早开展。和德国的配合会更好。2.芬兰、西班牙和伊斯兰世界会参战,日本在亚洲会有更多的支持者。综合第一条来说,整个轴心国的盟友阵营的实力都会大大加强,轴心国阵营不止有德国和日本两个强大的战斗力。3.日本的建设状况会更好一些,满洲会提前20年拿到手。4.大庆和中东的油田也会在战前就进行进入开采状态。5.战争全程都没有早出原子弹,一方面是因为1944年曼哈顿工程遭到了轴心国的间谍破坏行动,整个曼哈顿工程在1944年开始陷入破灭状态,另一方面是因为美国重启后的研究方向出现了失误。所以直到战争结束也没造出核弹。同样,德国人也没造出来,因为海森堡的计算错了,而且德国投入的研发资源比美国更少得多。6.这里面只强化轴心国,不削弱同盟国,尤其是美国。在这个剧本里战争策源地的战前状态: 东方,日本在1911年,也就是清末的时候答应了孙中山的要求支援中国革命,并在此后合法从中华民国政权手上取得了满洲地区,开始了满洲建设。由于提前了20年得到满洲,加上没有被制裁,以及一战前英国人的大力支持帮助(虽然俄国这时因为重心放在欧洲而无法顾及满洲事务,但他们始终没有忘记要报日俄战争的大仇,而当时的英国对日本这个在日俄战争中击败过俄国的东方盟友下了重本),由于英国人的支持,所以日本的满洲初期建设很顺利,即使是一次大战也没有对日本的满洲建设有太大影响(因为美国没有制裁所以不断有原材料进口),到1930年代的时候满洲就已经有相当完善的工业和铁路体系,同时由于提前了50年发现大庆油田,在大庆油田资源的支持下,满洲和日本都变得富裕了很多,因此日本有更多的资源在一战结束后进行大规模机械化陆军的建设,并且筹备更大规模的造船计划加强自己的海军舰队。 西方,意大利在20年代法西斯刚上台的时候就开始了公共教育,并且由于中东油田提前50年被发现,导致意大利可以在一战后向美英法借贷进行国家建设,作为一战战胜国的意大利在一战结束后接手德国的土耳其和德国的欧亚铁路建设,并且成功与奥地利、匈牙利和南斯拉夫等前奥匈国家合作建设成功。得到了欧亚铁路的意大利获取了大量财富,同时由于意大利有更多财富和资源可以支援西班牙内战,所以弗朗哥比我们的历史上更快赢得了对共和政府战争,并且得到了大量资源及时进行战后重建以及发展军备,同时意大利海军也在30年代后期逐渐成为地中海规模最大的海上力量。 德国方面,希特勒还是成功的扭转了经济困局,并且和意大利、日本进行积极外交互动。到1938年,德国比我们这个位面的历史里有多的资源进行战争准备,而且有更为有效的动员计划(比如妇女会参与生产,在战争爆发后就会开始进入总体战状态),XYZ造舰计划的速度也更快,也已经进行到了Y。另外这里面的欧洲战场会推迟一年,在1940年9月才开始。 进入30年代以后,德国、意大利和日本三国都开始积极为战争做准备。 这里面日本上层有着更好的计划性,而不是走一步看一步了。首先,1930年代初期日本和中国发生纠纷的是华北事变,日本出兵占据了河北和山东,最终与中国签订互相尊重现实控制线的何梅协定,并且开始积极扩军备战,到1940年,日本和中华民国正式开战,日本始终保持伪军和日军2比1的比例投入作战,日军数量为100-150万,经过日本长期在满洲和华北建设训练的中国伪军数量为200-300万,这支日军+伪军组成的南下进攻兵力在1940年的上半年就压制了中国华北全境,随着南京政府在淞沪和日本主力对决失败后,日本短期内增加重兵,最终北方和南方两路日军一起攻入四川,在1941年下半年完全摧毁了撤退到四川的中国政府,国民政府最终流亡英属印度。日本于1942年初在云南的英属印缅边境停下了兵锋。 1940年9月,德国还是和英法开战了。德国人和苏联人迅速压制了弱小的波兰。随后德国人在对法国的作战过程里,没有犯下我们熟悉的各种错误,他们及时控制了法国舰队的剩余所有军舰,并且没有让各国盟军在敦刻尔克成功撤退,实力增强后的德国海空军协调更好,也给英国人制造了巨大的麻烦,虽然海狮计划还是没有能够成功实行,但英国为了保卫自己不被入侵受到的军力和物质上的损失会比我们熟悉的历史要增加很多,因此盟军的欧洲大陆反攻难度也会大很多。而这里面的意大利和德国合作协调更好,墨索里尼没有军事进攻希腊,而是通过德国牵线让希腊也加入了轴心国阵营。同时加上西班牙、罗马尼亚、匈牙利等国盟军,欧洲的轴心国联盟已经颇具规模。 随着法国的溃败,远东方面也有不小变化,日本在1941年也进占了法属印支半岛,西班牙和意大利也对法国宣战开始进攻法属北非,而日本在在1942年的时候实力日盛,加上与日本结盟的暹罗王国,此时的东南亚只有美英荷的势力范围还没有落入日本之手。 由于日本在1940年底就已经扩张到了中国西北地区,因此马家军向苏联发出求援,新疆的盛世才也邀请苏军入驻新疆抵御日军西进,随着苏军入驻新疆和中国西北,以及日苏中立条约签署,日本和苏联的远东势力范围界限就此划定。但苏联为了牵制日本不得不在远东投入更多的兵力,而且苏联不敢抽调这些部队参加西线作战,因为抽调兵力的话会有引起这个时间线里面有着更高机械化程度的日军的进攻可能。值得一提的是,由于日军的进攻非常猛烈,导致陕北的红色武装根据地也被摧毁了,红军不得不二次开始长征,最终在1941年初抵达了苏联已经实际控制的新疆,由于需要有人对中国革命失败负责的缘故,斯大林下令枪毙了绝大多数中国方面的领导人,所有连级以上的党政军官员都被处决了。随后苏联派遣了一批在国内学习的中国党员来到新疆,在新疆成立了以加入马教后的包尔汉、盛世才等人和俄国返回国内的几名中国党员为领导核心,并且有苏联内务部人员和苏军顾问参与的新共产国际远东支部。 除了德国之外,意大利因为战力加强不少,因此成功和西班牙一起打垮了北非的法国殖民地,德国派遣了一支比我们这个位面更庞大的非洲军团前往北非和意西联合作战,并且由于意大利和西班牙帮助,轴心国成功封锁直布罗陀,英国地中海舰队最终在几场大规模海战后由于得不到后勤补充(奇袭塔兰托还是发生了,但无法扭转实力对比和无法得到支援的困难局面),被轴心国击败后带着残余兵力放弃了地中海和红海区域,撤往了印度。失去了海上支援的英军无法抵挡轴心国联军的进攻,最终开罗被攻下,轴心国联军海陆配合之下也拿下了苏伊士运河的控制权。 苏伊士运河在1941年被轴心国打下之后,引起了伊斯兰世界的连锁反应,这个世界里凯末尔来不及留下他那句“千万要和英国人结盟”的遗言就在1938年去世,因此作为伊斯兰世界主要组成部分的土耳其和伊朗以及绝大部分阿拉伯国家,都在苏伊士运河被打下后加入了轴心国一方。这里面的中东石油开发比较早,战前就已经有了一定的规模的产量,这也是德国人投入大量资源到北非希望夺下苏伊士运河的原因。1942年初,轴心国得到了大部分中东石油资源,并且积极练兵准备为攻打下一个目标苏联做准备。这时候双方都相信苏联和欧洲轴心国阵营之间必有一战了。 1942年春,苏德战争爆发,这次先开始进攻希望先下手为强的是苏联,而轴心国情报系统则已经把苏联会在1942年以大雷雨计划进攻德国的情报报告了最高统帅部,希特勒和统帅部决定初期以防御消耗苏联进攻兵力,然后发动巴巴罗萨计划进行反击。 苏联在经过数次初期的进攻后反而丧失了大量机动兵力,德国开始进行巴巴罗萨计划的进攻。这个位面里面的德国和盟友们轴心国联军没有犯下我们熟知的一些重大错误,而且得到了中东石油基地的他们的补给后勤上也做得更好,有更多车辆和汽油可以支持机动作战和后勤补给,由于中东国家加入轴心国的缘故,轴心国还可以对苏联在黑海进行大规模登陆作战,而且因为希腊也是轴心国的缘故,德军也没有因为帮助意大利打希腊而失去大量空降部队,加上这里面芬兰也积极加入了轴心国,因此在这个巴巴罗萨计划里,补给更好、战力更强而且有足够空降部队的轴心国联军围歼了更多的苏军,苏联在大雷雨和巴巴罗萨里损失的大兵团比我们这个历史位面里多得多。 因此,1942年苏联无法抽调远东兵力支援莫斯科保卫战,补给比我们这个历史里充足得多的轴心国最终会全力进攻莫斯科和列宁格勒,苏联还是能够调集到其他地方的部队和人力、物资支援莫斯科和援救被轴心国联军海陆攻打的列宁格勒,在付出上百万人死亡后,1943年初苏联最大城市列宁格勒都沦陷,但莫斯科却成功守住。到这一步,斯大林和苏联高层们认为不能继续保留实力,决定投入手上所有可以调动的主力部队和资源,与轴心国联军在斯大林格勒进行战略决战。 同时,日本筹备多时的太平洋战争也在1942年末开始了,日本海军看到陆军取得了巨大成功后也对大本营提交了自己的作战方案,奇袭夏威夷就此开始。1942年12月一个星期日的早上,随着日本大使馆对美国国务院提交宣战之后不到2小时,对夏威夷的袭击开始了。这次日本对夏威夷的袭击里,携带了足够的重油,并且最终派遣了陆战队登陆彻底摧毁了美军在夏威夷的重油工厂和机场、码头在内的各种设施,同时美军的三艘航母也因为停泊在夏威夷而未能幸免于难。而这次夏威夷战役比我们的历史里打得更大也更久一些,日本在登陆攻击夏威夷与机场和炼油工厂埋设炸弹的同时,美军调集了附近太平洋舰队的残余兵力前往夏威夷,但前往夏威夷的美军舰队被有空中优势的日本联合舰队以逸待劳全歼,整个夏威夷奇袭造成了美军3万多人和大部分装备的损失。美国太平洋舰队可以说是在编制上被日本全灭了。 不过,美国本土的生产力还是没有受到影响,但太平洋的反攻作战的确变得更为艰难。美国花了至少一年时间才重建了太平洋舰队的攻击武力,日本则在大半年后发动了中途岛作战。而这里面的日本在太平洋的几次战术行动里也开了和德国人类似的外挂——半年后中途岛海战里日本的指挥官是小泽治三郎而非南云忠一,他以更为正确的判断摧毁了好不容易调来的美军航母组成的舰队,美军在中途岛惨败后反击时间只有更加延后。同时日本于1943年在瓜岛抢到了先机,筑好了工事并且配合大量海空力量支援岛上的日本驻军,最终失去机会的美军在瓜岛的反攻过程里伤亡了好几万人才并且打了两年多才成功获胜。 由于夏威夷被摧毁和太平洋舰队主力的彻底覆灭,以及中途岛海战的惨败,美军的太平洋反攻延迟不少,所以日本会在西太平洋和亚洲打得更为顺手,日军与中国伪军对英属印度和缅甸的进攻引起了印度反英派起义,最终英国人的殖民政权在日本进攻下完全崩溃。残余的英军纷纷从斯里兰卡转场撤往澳大利亚,到1943年末,轴心国成功实现了在伊朗东西会师的计划,整个欧亚大陆大半部分基本成为轴心国的地盘。同时日军由于有着更为充足的物资和海空力量支援,在东南亚的作战更为顺利,攻打新几内亚的科科达战役胜利后,日军开始进攻澳大利亚本土,太平洋战争全面升级为太平洋-印度洋战争。 随着美国生产机器的全面开动,盟军的反攻还是会到来的,但是因为轴心国几次重要战役里都打得不错(这点满足德粉日粉的幻想),因此美国乃至整个同盟国的反攻难度都会加大很多。1943年初,全球反法同盟军在美国宣告成立,包括美英苏三大国和自由法国、中国复国军等武装力量在内的同盟军和轴心国两大阵营正式开始对垒。随着美国参战,二战正式变为横跨三大洋的全球战争。美军太平洋舰队被日军在夏威夷和中途岛两次重创后,重建过程中的美国太平洋舰队长期作为西海岸防卫舰队存在无法发起反攻,除了运输较为有限的物资和人员到澳大利亚和新西兰之外,难以做出其他的支援。经过了两年的生产和准备后,美国首先把新西兰改造为西线战区的反攻大本营(对美国来说太平洋和印度洋战场是西线),然后把英国作为东线战区的反攻大本营(欧洲在美国的东面),外交上争取到了墨西哥和巴西加入同盟军,美国从1942年开始大量训练墨西哥和巴西军人准备投入大西洋反攻。1943年6月初的苏德战场开始了世界陆军史上规模最大的决战,一支比我们的历史上规模庞大得多的轴心国部队在斯大林格勒被苏军所围困,但由于这里面轴心国的后勤做的更好,并且已经有过在列宁格勒进行大规模城市巷战的作战经验,因此被围困的60多万轴心国部队有着更为充足的补给品用以坚守到援军到来,苏联对于这次作战空前重视,也投入了规模更庞大的军力希望围歼城中的轴心国部队,轴心国方面动用比我们所知道的历史上双倍军力前往救援,最终双方总共投入了超过600万人在这里进行战略决战(轴心国联军援兵200万,被困军力60万,苏联方面投入350-400万兵力到斯大林格勒作战)。由于轴心国拥有比我们的历史上更为充足的军力物资供应(中东的石油资源非常重要),加上成功攻占高加索油田的缘故,即使苏联投入了手上的预备队,但还是无法抵挡比我们这个位面庞大得多的轴心国援军。保卢斯的第六军团最终在围困9个月后被友军救出,但他部队损失比我们位面的历史上更为惨重,60多万被困部队只有10万多人活了下来,但这次保卢斯没有投降,相反还坚持到了最后,所以他反而成为了纳粹德军的传奇人物。整个战役经过了长达10个月的激战在1944年4月初落下帷幕,苏联在此场败中战损失了超过250万兵力,轴心国也损失达120万之多,但轴心国联军最终获得了胜利。 1944年夏,以德军装甲集群为主的轴心国联军在库尔斯克战役获胜,这场轴心国擅长的运动战里歼灭了大量苏联机动作战机械化部队,这一年下半年,轴心国于三年后开始了第二次莫斯科战役。欧洲的轴心国联军在库尔斯克战役获胜之后,日本也对苏联宣战,日本筹备以白俄复国军和日军联合进攻西伯利亚军区,以蒙古复国军和满洲国军和日军配合进攻蒙古,以中国伪军和日军一起进攻新疆,并且与伊朗的轴心国军队一起北上进攻苏联中亚地区。由于轴心国支援了日本大量资源的缘故,因此苏联的中亚远东军区损失巨大,而且难以获得支援,日本到1945年初攻下亲苏的马家军控制的中国西北和蒙古共和国东部以及南部地区,开始进攻新疆,苏军中亚军区和新疆联合抗击轴心国的进攻,对于苏联来说,这是他们最为危急的一年。斯大林号召全体民众拼死捍卫社会主义的最后希望,因此苏联把莫斯科城和周边地区变为一座巨大的堡垒和要塞,同盟国通过北方航线运输到苏联的有限物资大部分都被用于改善莫斯科的防御,苏联国防委员会调集了欧洲部分残余的绝大多数军力投入第二次莫斯科保卫战,全体苏联军民以决死心态抵挡轴心国大军的攻势。轴心国也投入了超过斯大林格勒的军力进行苏德战场的最终决战。在1945年上半年,轴心国的势力范围达到了鼎盛,整个欧亚大陆除去苏联范围外,大部分落入了轴心国阵营范围,德国的XYZ造舰计划成功结束,日本在控制了整个东亚、南亚和东南亚后,已经开始进攻澳大利亚(幸运的是有大量英美荷军涌入澳大利亚,因此澳大利亚虽然沦为战场,但依然有大量军力作战),轴心国看上去距离胜利是如此接近,但由于美国长期的庞大生产力支持,同盟军的反攻也就在这一年到来。随着小罗斯福1945年中来到澳大利亚宣告同盟军反攻讲话开始(这里面他的寿命会延长3年多),同盟军的全球反攻拉开了序幕。1944-45年盟军在印度洋进行了数次大规模的海上决战,虽然同盟国海军付出了比日本更大的损失,但最终在45年下半年开始逐渐夺回太平洋和印度洋战场主动权,恢复生产力后的同盟军,开始了第一次大规模反攻作战,随着数次印度洋和太平洋的大规模海战之后,同盟军的力量逐渐占据上风,美英加澳新墨巴联军成功在1945中年把日军赶出了澳大利亚(墨西哥和巴西总共出动200多万海外远征军参加盟军反攻作战),同时盟军在付出巨大代价后也在这一年攻下了瓜岛。与此同时,大西洋上的海军决战也开始进行,完成造舰计划后的德国海军和美英海军也经过了好几场大规模深海决战,为了掐断英国海上补给线和海狮计划的实行,德国投入了全部海军力量作战,但面对的是美国源源不断的生产力打造的庞大护航舰队。德国可以一次又一次依靠战术判断取得局部战役的优势,但无法扭转美国强大工业生产的军力优势。 1946年是同盟军全面开启反攻作战的一年,随着盟军在45年的海战逐渐赢得大西洋制海权,决定开始进行夺回北非的火炬行动,美洲各国和英联邦、自由法国组成的百万盟军从巴西出发成功登陆阿尔及利亚击败了当地的西班牙和意大利、德国驻军,盟军夺回北非和地中海的作战开始进行,为此德国不得不抽调大量苏德战场的南线军队投入北非和中东战场。同时经过1945年数场大西洋海战,强大的轴心国海军受到了巨大损失后,难以阻止盟军进行更多的大规模军事行动。苏德战场方面,经过长达大半年极为激烈的战斗,莫斯科最终还是在1946年春沦陷了,斯大林和苏联高层撤退到了乌拉尔山脉以东地区,但幸运的是,德军大部分的军力开始调往中东和北非与盟军作战,对此德军提出了和谈,斯大林最终拒绝德国的和谈提议,面对苏联政权最危险的时刻,他决定继续坚持作战到底,即使日本支持下的亚洲军队在对苏联的东方地区进行夹攻已经让苏联面对史上最大危机。这一年美军通过阿拉斯加开始对苏联进行陆上支援,超过100万美军带着御寒装备和充足的补给来到了远东协助已经损失了大量人力只能防守的残余地盘的苏军。对于盟军来说,1946年是激动人心的,这一年得到了美国生产力支援的盟军逐渐在北非收复失地,同时开始在印度洋和太平洋进行反攻作战,随着多场大型海战的进行,日本帝国海军在让美军受到比自己更多损失的同时也开始显现出国力上的不足,英联邦和北美各国组成的盟军在1947年初成功进行了苏伊士运河收复作战,并且开始在斯里兰卡登陆。得到了美军支援的苏联也夺回了西伯利亚铁路沿线的远东部分地区,盟军的反攻曙光开始出现。1947年的盟国开始进入全面逆转战局的阶段,经过两年多在中东和北非的作战,盟军开始逐渐击败大批南下调到北非和中东的轴心国部队,夺回中东的产油区,中东开始成为盟军反攻的决战场所,亲德的伊斯兰联军在“上面是真主,下面是元首”的感召下虽然作战奋勇但也被盟军击败。自由法国、英联邦和美洲联军在北非中东配合之下发挥了不小的作用。远东战场方面,盟军也开始夺回巴布亚新几内亚和印尼,并在菲律宾和马来西亚登陆。随着美军反攻的成功,一些被日军占领地区的势力开始转投盟军阵营。比如暹罗王国政府转而对日宣战,支持盟军的远东作战。进入1948年后,亚洲战区的盟军已经在印度和印支半岛登陆,同时随着大西洋制海权的获得,大批盟军登陆北欧加入苏德战场,48年下半年开始,掌握了制海权的盟军登陆巴尔干和亚平宁、伊比利亚三大半岛(但在登陆过程里伤亡都不小,因为德国人使用了新式蛙雷投入作战),轴心国依旧坚持作战。在1948年到1949年,美军先后攻下了塞班岛、硫磺岛和冲绳岛的日本列岛三门户,并在火烧东京之后筹备攻打日本本土的奥林匹亚行动。这一年的年末,小罗斯福总统在48年大选获胜后不久去世,在他领导国家作战六年以后,他没能看到战争的胜利就结束了生命,杜鲁门接替了他的职务领导盟国继续作战。 进入1949年后,随着各条战线的顺利进展,付出巨大代价后的盟军,终于夺回了整个中东和南亚次大陆,东西战场的盟军这次取代了轴心国军队于5年后在伊朗会师。盟国的全面反攻胜利态势已经显现。同年年中,盟军成功在西欧和台湾登陆,并在这之后不久逐渐解放法国,随着法国解放,意大利和西班牙的轴心国势力也逐渐在盟军打击下衰落,同时盟军在夺回西伯利亚铁路控制权后反攻中亚、乌拉尔山脉以东地区和西伯利亚以南,但德军以第聂伯河防线坚守和反击进行激战。中国政权在南亚次大陆、台湾和印支半岛和日本三门户被盟军攻下之后也决定跳反日本(此前中国也有大批仆从军在印度、印支半岛和东南亚与盟军作战),这一年欧亚大陆各条战线的进展都是巨大的。1949年年中,同盟国三巨头召开了雅尔塔会议,商定战后秩序。但由于苏联和英国的损耗过于严重,因此美国彻底按照自己的意图主导了会议。战争进入到了49年末,随着多年的作战,轴心国的人力和物力资源逐渐陷入不足的状态,但他们的实力比起我们这个历史上的1945年还是强大得多了,盟军在东西南三线同时对德国发动反击作战,并且在中国登陆对满洲国进行南北夹攻,大势已去的轴心国困兽犹斗之下依旧保持较强的战力,49年末日军和德军在法国和中国依旧发动大规模反击战,因此1950年初的欧亚大陆两端依旧充满了血腥。 1950年夏季到来了,战争已经打到了德国和日本的本土,整个欧亚大陆绝大部分轴心国的盟友都已经投降,随着对德国和日本本土作战行动先后开始,二战也进行到了尾声。纳粹德国最终于1950年9月下旬,也就是距离发动战争的1940年整整10年后,宣布对盟军无条件投降。一个月多后,日本帝国也宣布无条件投降,人类历史上跨度最广、参与人数最多、影响力最大、过程最血腥的战争就此结束了。战争结束这一年的冬天是可怕的,在短暂的庆祝战争胜利的喜悦后,大批国家的民众死于战后物资不足的饥寒和疾病之中,热带地区虽然没有过冬问题,但依然面临大规模传染病的流行。整场战争期间造成了全球超过2亿人的死亡,战争结束后的饥荒和物质匮乏时期还造成了战争地区各地超过1亿人的连带死亡。其中苏联、中国、印度、东南亚和中东地区死亡人数都相当庞大(中国和印度都有超过5000万数量的死亡)。为此美国在战后不得不花费大量资源用于各国的战后重建援助,横跨整个欧亚大陆的马歇尔计划作为史上最著名的援助彪炳史册。即使是作为头号战胜国的美国也耗费了超过260万军人的生命才赢得战争。但由于苏联在整个战场过程国力损耗巨大,加上是在美军的支援下才取得胜利,因此1949年的雅尔塔协议里苏联并未取得和我们这个位面的历史里一样高的战后地位,所以战后也没有爆发冷战(整场战争苏联死亡超过3000万人,加上战争中失去过首都在内的多数重要城市,国力损失严重,战后根本无力进行冷战)。但二次大战之后至少200多年内人类再也没有发生过大规模战争,这场史上最血腥的大战为人类带来了超过维也纳和会后百年和平近双倍的的和平时代,所以二战也被称之为“终结一切之战”,因为人类下次全面战争已经是太空殖民时代的故事了。 PS二战结束近百年后的2045年,已经整合为地球联邦的人类政府在月球建立了第一个殖民地,同时改元UC。这一年被称之为UC元年。到UC0079年一年战争爆发为止,自1950年之后的174年里,人类没有发生过任何全面战争。
已有帐号?
无法登录?
社交帐号登录
我是浪子天妖。}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疯狂的麦克斯背景设定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