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龙州旅游科甲七连算防御战部队吗?

龙州起义旧址龙州起义及第八军的成立日,参加起义的部队包括左江军委领导下的警备第五大队900人和各县农军1000多人在龙州举行工农兵群众大会,宣布成立中国工农红军第八军,简称红八军,建立左江革命委员会。龙州起义和成立红八军并没有得到中央的批准,因此是在中共广西前委(后称红七军前委,书记:陈豪人)的具体领导下临时举行的。不过由于龙州的国际地位,其政治影响更大,也得到中央领导人的热情赞扬。可是因为具体参加起义的领导人在政治上的软弱和军事上的短视,起义前准备工作做的很不到位,起义后对旧军官的改造也显得优柔寡断。因此虽然起义暂时取得了胜利,可是红八军很快就失败了。
龙州建制始于公元前221年,是中国南大门历史悠久的古城。1885年从入侵中国时,民族英雄以龙州为基地,抗击法国占领军,取得镇南关大捷。后,法在龙州设领事馆,1887年龙州被辟为通商口岸。1891年,为抵抗外来侵略,广西提督苏元春在龙州西南八里的将山建筑小连城,有城堡炮台,蜿蜒5公里余。1913年改龙州县,曾改名为龙津县、丽江县,1961年复称龙州县。2003年,与龙州镇合并为龙州镇。龙州县辖5个镇、7个乡:龙州镇、、水口镇、金龙镇、响水镇、八角乡、、、、、、。
1982年第三次人口普查,全县有4人,其中男性116575人,女性116189人,总人口比第二次人口时增加63307人,增长37.36%,平均年增长2.08%。截至1985年末统计全县有44783户,24390人,其中男性121029人,女性121361人。&
地理位置& 位于自治区西南部,左江上游,与水口河汇合处,与越南高平省毗邻。地形& 地形以龙州盆地著称,一般海拔约200米,最高峰大青山海拔1046米。气候& 地处南南沿,气候暖和湿润,属南亚热带季风气候,四季如春,各种资源极为丰富。
矿产资源:主要矿产有铜、铁、锰、大理石等,其中以藏量较为丰富。动植物资源:龙州县国家级弄岗自然保护区内物种丰富,有动物620多种,植物1282种,其中最为珍贵的有国家级保护动物、“花族皇后”金花茶、有千年树龄的“枧木王”等。旅游资源:有“南疆长城”之称的,、、、花山壁画、、等。沿边资源:有国家一级口岸——,国家二级口岸——,3个边民互市点,具有优越的沿边开放优势。&
&农业& 龙州县气候温和,雨量充沛,光照充足,其独特的南和丰富的土地资源非常适宜发展热带、亚热带作物生产。龙州县传统农业生产以水稻、玉米、甘蔗、花生、、香蕉、为主。经历了近30年的发展,蔗糖业已成为该县的支柱产业,全县甘蔗种植面积达40万亩,年产原料蔗160万吨左右,年产糖20万吨左右,年创税6000多万元,占全县财政收入的45%。近两年多来,龙州县农业部门充分发挥本县的资源优势,扬长避短,在稳定粮食生产的基础上,积极调整种植结构,拟定了乌龙茶、墨西哥菊叶薯蓣、山黄皮、桄榔粉等特色产业,并从产业的现有基础、发展前景、发展的可行性、农民增收、财政增长等因素进行综合分析,最终确定把市场潜力大、符合龙州发展实际的乌龙茶、菊叶薯蓣两大产业作为新的支柱产业来培育。县委、县政府还决定,把和墨西哥菊叶薯蓣两大产业列为龙州县“十一五”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规划中重点实施的特色农业产业。计划于年用4年时间,种植乌龙茶面积达2万亩,培育乌龙茶加工龙头企业5至10家。投产后实现年产茶青2万以上,年种茶产值6000万元以上,加工产值2亿元以上,县财政收入2000万元,农民每年人均增收250元。目前,全县乌龙茶种植面积已达1200多亩,已备耕待种450亩,建成了3家乌龙茶加工企业,并成功制出了高品质的乌龙茶,种茶的经济效益开始显现。把龙州建成全国最大的种植、加工基地,广西惟一的墨西哥菊叶薯蓣种植、 加工基地。计划用4年时间,龙州县种植墨西哥菊叶薯蓣面积5万亩,实现农业产值超亿元,工业产值2.5亿元以上,年财政增收3000万元以上,农民人均增收350元。工业& 龙州县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共有30多家,已基本形成了农副产品加工、冶炼、电力、制药、废旧加工等多个行业,工业化有了一定的基础和规模,全县已经形成了、建材等一批主导产业。蔗糖加工是龙州的支柱产业,已经形成了一定的规模。龙州要实现“工业强县”的战略目标,必须要抓好糖业的综合利用和深加工,拉长产业链。县委、县政府打算全力支持龙州制糖业龙头--做强做大。首先,要支持南华集团完善技术改造和扩建工作,提高技术装备水平,进一步扩大企业生产能力。其次,要围绕蔗糖综合利用和深加工,支持南华集团投资年产20万吨能源、投资3000万元的甘蔗有机复合肥料厂以及精糖加工等新项目尽快开工建设,加快下游产品开发,把产业链向高附加值、高技术含量的产品延伸,提高甘蔗资源的利用率,使蔗糖业形成“资源-产品-再生资源”的生态循环系统。做好新优势产业的规划,扶持传统优势产业做强做大。一是不断深化改革,理顺好企业改制后的各种关系,为企业发展创造有利条件。二是协助抓好企业技改工作,鼓励企业扩大市场融资,增强发展后劲,降低生产成本,提高企业竞争力。三是抓好煤电油运工作,为企业开足马力生产做好后勤保障。加快工业园区基础设施建设,不断增强整体服务功能。首先要抓紧做好规划评审工作;其次加快工业园区路网、电网和给排水系统建设,不断完善相关配套设施,为企业入园创造有利条件,吸引更多的客商到龙州来投资置业。边贸& 龙州县边贸发展概况:龙州地处广西西南部,全县13个乡镇,其中有5个乡镇与越南谅山、高平两省的长定、石安、广和、下琅、重庆5个县接壤。边境线长达184公里,设有5个边民互市点,一个国家级口岸和一个地方级口岸。水口关是国家一级口岸,距越南高平市64公里,离驮隆镇仅10公里;科甲关属地方口岸,距越南下琅县17公里;那花边民互市点东距越南谅山市90公里,西离高平市70公里,纵深至越北工业重镇太原市110公里 水口口岸,地处谅山、高平、太原三市的三角交叉地带,具有良好的贸易条件。自古以来,龙州就是重要的对外通商商埠,中越两国的边境贸易从不间断。直到七十年代末,由于两国关系发生变化,边境贸易才一度中断。
1983年以来,经上级批准,龙州县先后开设了横罗、科甲、那花、水口和布局等5个互市点。1993年12月,又恢复建立国家一级口岸水口关。1992年龙州县成立了边境经济贸易管理局,2002年更名为龙州县经济合作事业局。从此,龙州县边境贸易进入了规范化管理轨道。特别是近几年来,龙州县抓住机遇,根据本县的实际情况,千方百计用好上级给予边贸优惠政策,大力发展边境贸易。一方面制定优惠措施,抓好边贸基础设施建设,做好协调服务工作,招引内地客商到龙州开展边贸。一方面鼓励和发动个体客户及边民积极参与边贸经营,促进了边贸的繁荣。
&龙州县风景秀丽,境内神奇的自然景观和历史胜迹,集战争特点、民族特色、南国风光和于一身,历史沉淀和文化底蕴深厚,旅游资源丰富。自然景观弄岗自然保护区& 龙州县境内的弄岗国家级,总面积15163亩,保护区内有植物1282种之多,其中陇呼枧木高48.5米,胸径2.99米,单株材积达106.7立方米,堪称枧木王,为世界之最。动物资源达281种,珍稀动物有白头叶猴、黑叶猴、猕猴、大灵猫、、冠斑犀鸟等。1980年定为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平均海拔400米,最高海拔700米,每平方公里山峰平均数30个,最多80个,森林覆盖率为70%,是中国最大保存最完好的原始地貌保护区。& 位于龙州至金龙公路民建村附近,距10公里,海拔700米左右,公路沿山势盘旋而上,成九曲十八弯之势,至山顶驻足四望,但见青山如浪,连绵不断,云萦雾绕,千姿百态,满眼尽是绿翠,如是春季,放眼尽是万紫千红,美不胜收,脚下公路,又如盘龙蜿然而下,时隐时现,大有“神龙见首不见尾”之韵味,及至山下,几成,又见山下村落,散布如棋,缕缕坎烟,隐隐田园,真如世外桃源。 位于金龙镇以南2公里处,蓄水量1300万平方米,水面面积近2000亩,成狭长形迂回于崇山峻岭中。库区植被丰富,飞禽走兽时有出没,充满野趣,加之风光秀丽,山光水色,令人陶醉,游人可泛舟观光,享垂钓之乐,亦可寻山野之乐趣。 丽江风光& 左江段又称丽江,由发源于越南的和平而河在龙州镇汇合起,著名的宁明花山崖壁画所在的明江,是其支流,在上金街汇合。该风景区属国家级风景名胜区——花山风景名胜区的中心景区。丽江西岸属喀斯特地貌,群山嵯峨,连绵不断,风光秀丽,传说优美,充满神秘色彩,是发祥地之一。丽江两岸有崖壁画21个点39处78组,崖葬两处,其中棉江花山壁画和悬棺崖葬为自治区级文物保护单位,其壁画规模仅次于宁明花山,还有闻名西南的我区八大名刹之一的紫霞洞天,沿江村落,民风淳朴,田园风光,恍如桃花之源,堪称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典范,极具古文化考察和旅游观光价值。民俗风情& 龙州县境内居住着壮、汉、苗、回、瑶等12个民族,人口占95%,壮族文化底蕴深厚,壮族的民居、民俗、民风、民情、民歌等,都是极好的生态旅游资源。歌圩节& 全县共有23个歌圩日,43个点,歌圩活动主要集中于农历三、四月间,最大歌圩日是农历四月十三的龙州歌圩,兼有唱彩调、赛龙舟、抢花炮活动,此时各地群众汇集,一求风调雨顺,二是青年借此机会物色对象寻找配偶,三是以歌会友。& 每年的农历正月十一,龙州县金龙镇双蒙村板池屯(美女村)的“侬垌节”都会隆重举行。那一天,天刚刚亮,板池屯附近村屯的男女老少就早早起床,忙着换新衣作打扮,经过一番的精心打扮后,就三五成群的从四面八方涌向板池屯,赶一趟新年“侬垌节”。当天,在板池屯村头巷尾热闹非凡。由金龙镇和屯里组织的、斗鸡、唱山歌、、篮球比赛、拔河、踢毽子、打、跳民族舞蹈等活动都围满观众,并不断传出阵阵喝彩声。最富有民族特色的要数山歌对唱了,这也是最受男女青年欢迎的节目,因为在这里,他们不仅可以一展歌喉,有的还以山歌传情觅到知音、情侣。现在的山歌对唱中,可以听到歌唱党的好政策、歌唱好、歌唱美好新生活、宣传“”重要思想等内容的山歌。美女村&& 位于金龙镇以北5公里处的板池屯,又名“长寿村”,村民因得益于优质山泉,故容貌较好,又多长寿,八十岁高龄者比比皆是,金龙镇的各种风俗在此都有体现。该村四周平坦开阔,村落有序,农作物质优量多,村民生活较好,所以各种保留得较完整,其民风及语言有壮、傣族特点,善织绣、对歌,服饰为壮族的“长衫”居多,亦有露肚脐的“短衫”。相传该村祖先系聚居地迁来, 历经千百年和当地壮民通过通婚等交往,兼具两族特色,该村亦有“小西双版纳”之称。一九九五年该村已被辟为旅游点,游客不绝。
红色革命中国红军第八军纪念馆& 该纪念馆位于县城龙州镇新街,又名红军楼,由、左江革命委员会旧址和新建的展览陈列大楼构成。军部旧址为一幢法式三层楼房,砖墙、本板楼层;左江革命委员会旧址为一幢中式二层砖木结构楼房,同志一九二九年到龙州布置起义前期工作,一九三0年领导胜利,创建红八军时,在此办公和居住,为红八军的指挥机关。此期间,邓小平同志于门前种下两株柏树,现仍葱郁遒劲,生机勃勃。邓小平同志在一九七一年、一九七八年曾两次问起这两株柏树的生长情况。新建陈列展览楼为三层钢筋混凝土结构,现代建筑风格,收藏和陈列红八军将士的史物。军部旧址和左江革命委员会旧址&& 一直保护得很好,解放后曾作为县人民银行驻地,一九六三年二月被列为自治区级文物保护。一九八五年,建成纪念馆,并于二月一日龙州起义五十五周年之际举行开馆典礼,自治区政协主席覃应机到龙州为纪念馆开馆剪彩。一九八八年定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复原了当年的会议室和邓小平卧室。二00一年六月被中共中央宣传部定为全国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之一。中山公园& 位于龙州镇利民街,此地原为“马伏波营垒遗址”,自一九0五年庄蕴宽以太平思顺道台兼任边防督办驻龙州时,在此建“篑山”始,历任边防督办、军政要员都喜于园内山明水秀、湖光山色、自然仙境而修建有一山、建五亭、一池、二湖、三洞、两桥以及动物园、中山纪念堂、等,一九二七年韦云淞将军驻师龙州县,将之建成公园,并命名为“中山公园”以纪念孙中山先生。全园分为虎石、别有洞天、天桥、篑山四个景区,文物古迹小连城& 又名将山炮台,位于龙州县彬桥乡,距县城龙州镇3公里。其山脉绵长,最高海拔310米,占地1.4平方公里,是一处重要的国防要塞,有“南疆长城”之称。小连城景区由保元宫和群组成。保元宫建于主峰南山腰一天然大溶洞内,整个宫规模宏大,造型精巧,金碧辉煌。炮台群沿山峰修建布置,炮台间有城墙相连环护,举目但见炮台林立,炮眼森然,宛如龙盘虎踞,仿似铜墙铁壁。小连城自民国前期便成为一个旅游胜地,留有 为数众多的,1981年8月被定为自治区级文物保护单位。
陈勇烈祠&& 位于龙州镇南门街,又名“追忠祠”,是为在中法战争中牺牲的名将陈嘉而建的祭祀专祠。该祠占地近万平方米,现存前殿、揽秀园和昭忠祠及前面大院,有石砌宽台阶直通河边,大门旁的古炮尚存两门。该祠气势威武,飞檐盘龙,门首雕花,典型中国古建筑风格,是一座保存较好,具有较高的历史、科学、艺术价值的清代建筑,一九八一年八月定为全区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法国领事馆旧址& 位于龙州镇利民街,四周皆为民居。该馆为两幢长方形法式建筑,建于1896年,层高5米,砖墙,石质地板,旋梯和楼板全用红木精制,铣铁皮盖顶。四周是大拱门,拱门内为2米宽走廊,每幢建筑面积876平方米,总面积1752平方米,建筑周围全由高大樟木环护,时为地区第一座外国领事馆。&
&清光绪至民国年间,龙州、上金二县的交通运输,陆路有:龙——南(龙州至镇南关)、龙——水(龙州至水口关)、邕——龙(今南宁至龙州)公路,县境路长63公里,县城利民街先后设有铁路局、公路局、站和私营的德利、卯琼电(汽)车公司。水路有平而河、水口河、左江和明江,县境内航道177.9公里,城区先后设有利济局、电船公司和西南水上运输处。民国23年,设有西南航空公司(又称龙州航空公司)飞机场,航线有龙州——南宁——梧州——广州,龙州——河内2条,航程643公里。 &解放后,人民政府努力发展交通运输事业。干线公路逐步扩展完善,公路从少到多,纵横交错,城乡沟通。至1988年,全县公路总长583.03公里,比解放前增加8倍,其中干线公路225.23公里,地方公路357.8公里。全县13个乡镇全部通汽车,520个村委会有492个通车,占94.4%。按人口平均每万人有20.5公里,按平均密度计每100平方公里有公路22公里。水路因拦江筑坝修建水利及水电工程,航道受阻,因此,水路只能搞短途运输。目前通航河道尚有69公里。&
&桄榔粉& 是广西传统特产,采用桂西南深山丛中特有的桄榔树加工制作而成,是森林营养食品中之珍品。据 、《海药本草》等古书记载:“桄榔粉味甘平,无毒,作饼炙食腴美,令人不饥,补益虚赢损,腰脚乏力,久服轻身辟谷。”桄榔粉具有无脂、低热能、高纤维等特点,并含有铜、铁、锌等多种人体必需的微量元素,有去湿热和滋补之功能,对小儿疳积、发热、痢疾、症等有功效,该食品食用方便,鲜美爽口,老幼皆宜,是早餐、夜宵等居家旅行的营养佳品。山黄皮果& 又称“鸡皮果”,是我国南特、稀、优水果之一,果实含有18种和多种人体需要的微量元素,果实可生吃,亦可制成果干、果脯、果酱、果汁,香纯可口,酸甜适中,与鸡、鸭、鱼、牛等肉类烹调可去异味,增加香味,具有消腻开胃、增进食欲的功效。2001年北京中国国际农业博览会上,山黄皮果被评为名牌产品。水口镇以其独特的环境,特别适合山黄皮果生长,目前,全镇山黄皮果种植面积达230亩,年产量20万吨。大红八角&& 大红八角是龙州的主要特产,龙州县八角乡因盛产八角而得名。龙州是大红八角的产区,人工栽培已有400多年的历史,年产八角500万,龙州大红八角个大、色着好、香味浓郁,质量上乘,产品远销欧美和港澳台地区。龙州大红八角2002年被评为南宁地区名牌产品。青竹鱼& 原产于中越界河,肉质肥美、鲜嫩爽滑,是制作鱼生片、的最佳原料。 龙州枧木砧板&& 龙州砧板采用亚稀有木材枧木制成,枧木木质坚硬,结构紧密,韧性强,耐腐蚀、无虫蛀,有木中之王的美称。龙州砧板为圆形,直径多为33至42厘米,厚度在4厘米左右,砧板色泽红润,平滑如镜,木纹坚细,即使用利刃斩剁,也不见刀痕,因而被誉为厨具中的珍品。壮锦 壮锦以其花纹图案别致,色泽鲜丽,坚固耐用,有浓厚的民族特色而驰名中外。壮锦是用棉线作经,五彩色线作纬,采用通经断纬编织而成。它经历了从单色到五彩斑斓,图案花纹从简单到繁缛的发展变化。
广西最早的古航道之一&&& 龙州历史上水路交通方便,境内早就开辟了左江流域等航道。秦34年(公元前213年)又从零陵开辟经广西的漓江、浔江、郁江、左江过龙州通往越南的水路航道,到光绪至民国期间,左江、平而河、水口河成为广西通往越南的水运要道。龙州——梧州——南宁——广州——香港客货运输十分繁忙。1964年以后,左江航道因陆续兴建则受阻,加上陆上交通不断发展,四通八达,龙州水路航运逐渐走向衰落。广西最早构筑的炮台& 11年(1885年)至22年(1896年),广西边防督办苏元春为保卫边疆,先后组织军民在龙州水口、下冻、武德、金龙、彬桥等边境险要山峰修筑77座炮台,使龙州成为广西境内构筑炮台时间最早、数量最多的县。其中为保卫龙州城而建于县城西约3公里处将山上的小连城炮台群闻名海内外,有南疆之称。广西最早的与越南进行民间贸易关口& 由于龙州与越南高平省接壤,中越两国当地来往频繁,在龙州海关设立前97年的清57年(1792年)龙州境内的水口关、平而关就成为当时广西最早与越南进行民间贸易的关口。今日的水口关已是一个现代化的口岸。广西最早设置的海关& 清光绪15年5月初三(日),清政府在龙州成立的龙州海关,是广西最早设置的海关。龙州初址在县城南门街陈勇烈祠,署内机构有税务司、副税务司,其中设秘书、税务、会计、稽查四课及关警队。 古炮台广西最早的军官学校&& 光绪30年11月(1904年12月),广西边防督办郑孝胥奏请清政府同意后,在龙州开设广西第一所军官学校——。校址设在龙州县城南门街陈勇烈祠。光绪32年10月学员毕业后,学堂停办。广西最早通汽车的道路& 中法甲申战争后,越南沦为法国殖民地。法国以越南为基地不断向中国云南、广西扩张,致使中国西南边疆出现危机。从光绪11年(1885年)底开始,广西提督苏元春根据两广总督的意旨,有计划、有步骤地组织戍边官兵和边民,在中越边界中方一侧,修筑军路千余里,改善边关的交通状况,其中全长55公里的龙南军路是重要的干线之一,道路修通后,同时改变了以往只靠水路运输商品的状况。清末民初,法国小汽车从越南驶入,进入客货运输。龙南军路成为广西最早修建的通汽车的道路。广西最早设置的领事馆& 当时的《中法越南条约》,光绪15年1月24日(日)法国在龙州设立领事馆,是外国在广西设置最早的领事馆。当时领事馆内设领事1人,文案、医生各1人,首任领事安迪。光绪二十四年(1898年)移馆址至龙州江南岸,占原龙州火车站两幢房为领事馆署,虽经百年沧桑,领事馆楼房还保存完好。广西最早的铁桥1& 913年,龙州当局慕集资金修建龙州铁桥,从越南购买钢材水运到龙州,历时两年,1915年铁桥竣工。该桥由中国黄英(广东南海人)设计承建,桥长123米,宽3.8米,高26米,单孔跨径106米下承式钢行梁结构。是广西第一座公路钢铁结构大桥。1940年7月,日本侵略军从南宁第二次进犯龙州前夕,军队以阻遏日军进犯为名,将铁桥炸毁。现只剩下岸边的桥礅。广西最早的电报局之一& 光绪10年3月(1884年3月)龙州电报局成立,局址设在该县驮苗街北帝庙,当时由丹麦人莫赖任开办委员,为领班。光绪9年(1883年)法国武装侵略越南北部,严重威胁我国南边疆的安全,战争迫在眉睫,两广总督张树声奏请清政府把北京至的有线电报延至广西龙州,以沟通北京和龙州边防前线的联系,使中国南北“发递急报,弹指千里可达”,改变原来依靠驿站数月才能往返的局面。至光绪10年10月5日(日)建成,接通由广州至龙州的有线电报线路,同时投入使用,成为广西最早的电报局。广西最早的水文站&& 光绪23年(1897年),在龙州现内江边设立的龙州水文站是广西最早的水文站。当时立有木桩标尺,派专人定期监测,解放后轻多次改建现已成为具有现代水平的水文站。广西最早的长途电话线路&& 1919年,广西督军谭浩明组织完成架设从南宁到龙州的长途电话线路,并投入使用。这是广西最早的线路。如今,电信业在龙州已得到迅猛发展,在街头的电话亭也可以同世界各地通电话。广西最早的火车站、铁路局& 光绪21年7月(1895年8月),法驻华公使施阿兰照会清廷总理衙门协助修铁路,总理衙门电请广西巡抚派员勘测,绘图3张(龙州到鸭水滩17公里,鸭水滩至凭祥24公里,凭祥至镇南关19公里)咨送总理衙门。光绪22年8月(1896年9月)动工兴建,两年后完成了龙州铁路局、龙州火车站等首批工程。光绪25年(1899年)秋,苏元春又与法商费务村公司博浪澄续立铁路合同10条,指定路轨宽1米,用其公司旧车厢和旧铁轨,清政府不同意,铁路遂停办。昔日的火车站房顶已芳草凄凄。广西最早的陆军学校& 光绪34年(1908年),广西部院在龙州创办的,是广西最早的陆军学校。旧址在现龙州县党校处。当时吴大驿、蔡锷曾担任过教官。清宣统元年军校迁往南宁。广西最早的民用航空线路&& 1934年5月在龙州成立(又称龙州航空公司)同时成功开航了广州——梧州——南宁——龙州的往返航线,该航线是广西最早的民用航空线路。1936年7月,增辟龙州——河内国际航线。飞机初航时只航运邮件,随后才增加客货运输业务。1938年9月,日军入侵广州后,龙州至广州航班停航。广西最早的汽车运输公司之一&& 1923年,在龙州县城利民街私人开办的,经营龙州至越南的客贷运输业务,是广西首次用汽车经营业务的公司之一,图为当年华利汽车公司旧址。广西机械化最早的工业企业&& 光绪25年(1889年)广西边防督办苏元春在龙州县城西郊双凤山创办龙州制造局(兵工厂),购进德国克鲁伯工厂生产的机械设备,生产子弹及修理枪炮。这里广西最早用机械进行生产的工业企业。1914年广西督军陆荣廷将该局机械搬往南宁,龙州制造局随即停办。现制造局遗址已不复存在。广西最早的官办银行& 龙州开辟为后,市场货币流通,金融业逐渐兴起,光绪30年(1904年)4月,广西最早的官办银行——新龙银号(银行)在龙州成立。随后,新龙银号又在南宁、广州、设分局,开设存、放、汇业务,还印制发行光绪、纸币。1921年8月粤军陈炯明攻陷龙州,县城被洗劫一空,新龙银号被迫停办。广西最早的政法专科学校& 光绪32年(1908年),广西边防法政学堂在龙州开办,它是广西最早的政法专科学校。该校校址在龙州城龙江南岸,由于种种原因次年停办。广西最早培养外事人员的学校& 由于龙州开放得较早,常有办理,1927年,在龙州开办的广西边务学校。这是广西最早以授外文为主的专门培养边务外事人员的学校。
为本词条添加和相关影像
互动百科的词条(含所附图片)系由网友上传,如果涉嫌侵权,请与客服联系,我们将按照法律之相关规定及时进行处理。未经许可,禁止商业网站等复制、抓取本站内容;合理使用者,请注明来源于。
登录后使用互动百科的服务,将会得到个性化的提示和帮助,还有机会和专业认证智愿者沟通。
您也可以使用以下网站账号登录:
此词条还可添加&
编辑次数:32次
参与编辑人数:14位
最近更新时间: 09:27:40
贡献光荣榜
扫描二维码用手机浏览词条
保存二维码可印刷到宣传品
扫描二维码用手机浏览词条
保存二维码可印刷到宣传品客人越多主人家就越有面子,场面十分热闹。客人走的时候,热情好客的主人还要送上一些农家特产,受邀者大都高兴而来,尽兴而归。
&&&&当天,笔者受邀来到村民黄伟家,这位与新中国同龄的壮族老农正在宰羊,两个小孩在看电视。黄伟说,过去不到节日是很少杀猪宰羊的,即便是节日,餐桌上也只是简单的几个素菜。如今只要有客来,家里都会盛情款待,色香味俱全的鸡、鸭、鱼、肉等荤菜摆上餐桌。过去亲朋好友来做客得沿崎岖小路走上大半天,如今都是开着摩托车或小汽车顺着宽阔的公路奔驰而来。今年他家养了20多只羊,还有5头母猪、30多头小猪,每年都有2万多元的收入,日子越过越红火。
&&&&据村委会介绍,近年来,科甲村通过农村电网改造建立了通讯基站,接通了有线电视,短短几年,实现了水、电、路、训、视“五通”,并建起了小学、村卫生室、村级保健所、文化活动室等,群众生产生活条件大为改善。(隆艳英)
责任编辑:铁血聚合阅读 &
龙州县位于广西西南部,距广西首府南宁市200公里,东邻崇左市江州区,南接宁明县、凭祥市,东北面与大新县相连,西北与越南接壤,总面积2317.8平方公里,总人口27万,辖12个乡镇,123个村(居)委会,有壮、汉、瑶、苗、回、侗等民族,壮族人口占总人口95%。龙州是一座具有1290多年历史的边关商贸历史文化名城。1889年,龙州...
照片摄于广西贵港市新世纪广场,那年那月,不少贵港子弟奔赴疆场,同时,贵港市也是解放军某师驻地,当年自卫还击战的主力师之一。
感谢贵港网友提供的照片,因工作时间问题,未能跟着老兵出发前去龙州。
今日,来自全国各地的原对越自卫反击战退役老兵及烈属到崇左龙州县开展清明祭扫活动。我们一起来看一下活动图片:
37年前,为了保卫祖国,维护我国西南边疆的稳定,中国人民解放军对越...
[原创]攻打越侵占龙州科甲的战斗经过,给大家阅读当年的广州军区出版的《战士报》
[align=left][b][color=black][face=楷体_GB2312][size=14](日
广西龙州)[/align]
龙州县烈士陵园祭拜战友
1985年的5月份,我们团(53801部队)奉命前往广西前线对越南进行自卫反击作战(中越边境自卫炮击战),当时我们是从驻地摩托化行军到达一个XXX火车站装车,经衡阳过柳州、南宁、到崇左一路连夜赶往前线。到达目的地后,我们团被编入广西前线指挥部(简称“前指”)边防一团,那...
今年八月一日是中国人民解放军建军八十六周年纪念日!!借此机会,特编写[学军史、铸军魂]系列文章,此前分别介绍了八一南昌起义、秋收起义、广州起义、黄麻起义、湘南起义、朱毛井冈山会师和平江起义,今天介绍邓小平、陈豪人、张云逸等同志在广西百色组织领导的武装起义。
广西,地...
广西龙州某村,从买猪肉体现出的道德
龙州县上降乡纯仁村那荷屯有个“无人菜市”――由于多数青壮年劳动力均外出打工,且农活繁忙,菜市的肉、菜均无人值守。这个路边菜市存在了三四年,从来没有发生过只拿肉菜不给钱的事。 10月10日上午9时许,记者来到那荷屯。“菜市”这个肉摊在一棵大榕树下面,这里是那荷屯的中心地带...
烈士陵园的每一个坟前都有一朵黄菊一束香,即使他们的亲人没有来到。
清明到龙州烈士陵园祭拜先烈,碰到广东、湖南等地的烈士亲属也来祭拜,以及武警广西总队李将军委托县中队祭拜79年牺牲的战友。听到年轻战士的宣誓真的很震撼,我整个脸都是热的。我在想79年命令出击的时候场面...
我爸当年也参加了自卫反击战
18岁 新兵训练3个月结束就开战了
如果我没记错
日上午11时30多分开战的吧
先是越南开的炮
我爸当年是在广西宁明县爱店边防站
[img]http://img11.itiexue....
12月11日,百色市田东县平马镇百谷红军村农民合唱团在演唱原生态民歌《红军歌谣》。
当日,纪念百色起义、龙州起义80周年文艺演出在广西百色市森林广场举行,来自解放军总政治部歌舞团等单位的演员及各界代表6000人相聚百色,重温80年红军情。新华社记者...
[color=#F73809] 十一期间我到了广西龙州的79年对越自卫还击战的烈士陵园,终于实现了自己想去看看那些为国捐躯的英雄们的心愿[/color]http://pic2.itiexue.net/pics/_50.jpg[/...
广西沿边——龙州科甲
科甲位于龙州武德镇内,沿镇而入,不远右侧为边防连队营房,再往前,一条路成Y字分叉,一座废弃的边防检查站压在Y字的交会点上。Y的右侧前出,先经我方边防检查站,然后到界碑,往外就是通往越南。新界碑911号、912号、913号也位于其中。当时所了解...
记自卫还击战牺牲的第一个女兵———郭容容
雷应川(.26,湖南永江人,瑶族)42军125师375团1连班长,战斗英雄。葬于广西龙州烈士陵园。
兰延春(.17,广西忻城人,壮族)42军126师378团6连卫生员,战场救护模范。葬于广西龙州烈士陵园。
广西靖西烈士陵园
云南 蒙自烈士陵园
广西凭祥法卡山烈士陵园
[img]http://pic
战斗英雄---王息坤 潘细腊
1979 对越自卫反击战
一男子驾驶挖掘机在广西龙州县水口镇一工地施工时,不幸压着地雷,双腿被炸伤。
炮兵70师,是我的老部队~~!! 79年2月 641团就在广西龙州作战~~~!!我在炮三连~~!!
79年3月下旬撤离阵地前留影的D~~~!!!
图为警方查获非法入境务工人员。 蒋高丽 摄
中新网崇左2月23日电 (蒋高丽 廖敏佳)广西龙州县公安局23日通报,2月20日,龙州县公安局水口边防派出所民警巡逻时,在龙州县水口镇旧街便道附近,查获6批共123名非法入境越南人,其中男45人,女78人。
  警方通...
[size=16]牛
情(1)[/size][B][/B]——《自卫还击》参战老兵扫墓记
自从1979年二三月间中国对越自卫还击作战结束之后,有一个地名便深深地镶刻在162师参战老兵的记忆之中,不管世事如何变迁,...
前几天到广西龙州红八军军纪念馆看了看,拍了好多古董级的枪弹图,馆里也没介绍,特发到这让大伙看看都叫些什么?
中越边关探秘之旅__南宁——凭祥——德天——龙州——靖西~~
这是被称为“中越边关探秘游”的线路,凭祥友谊关,地理位置险要。经过近年的开发,现已被评为国家“4A”级景区,每天经这里出入境越南的客人和到这里参观的游客络绎不绝~~
[img]http...
周永校烈士
广东省佛山县人,1978年3月入伍。485团7连战士,日牺牲,22岁。三等功。中共党员。广西龙州县烈士陵园。
本人想了解一下那场战斗的详细的情况,希望知情人给与解答,谢谢!
中国人民解放军炮兵第一师,在解放军预备炮兵序列里,是名符其实的老大哥,号称“天下第一师。”是一支具有光辉历史和优良传统的部队,成立于战火硝烟的解放战争时期东北战场,番号是:“东北野战军炮兵纵队,”《毛泽东选集》上就有她的大名。1949年1月,更名的番号;“炮兵第一师”。...
10月26日,在广西南宁,韩醒在家里调一把天琴的音色。天琴是壮族古老的弹拨乐器,壮语称“鼎叮”,主要流传于广西西南部与越南交界的龙州、宁明和防城一带,至今已经有上千年历史。 2003年,壮族老人韩醒在深入广西龙州考察当地民间流传的古乐器天琴后认为,这种民间乐器在文...
广西新闻网讯(记者 曹哲虎 通讯员 石佰华 实习生 王强) 俗话说“祸从口出”。近日,在龙州,一名不谙世事的9岁男童,只因谩骂了一名染了性病的妇女,竟招来一场杀身之祸。大家在谴责妇女恶行的同时,也为9岁男童的悲惨命运感到惋惜。虽然犯罪嫌疑人得...
寻找在一九八四年广西龙州县念下战区原八团四营全体参战官兵,本人是四营十三连的一班长。回首三十年的心愿,望能觅得曾共战的战友相聚在“八一”! 联系人:许嗣强
[img]http://img7.itiexue.net/143
广西)龙州县一名智障女子,长期被一个村屯的多名男子轮奸。龙州县警方抓获同一个村屯的5名男青年后,该屯还有4名涉案嫌疑人逃跑。8月10日,因涉嫌强奸罪,5名已落网的男子被龙州县检察院提起公诉。  深夜街头遭遇色狼
  今年18岁的阿慧是龙州县人。让家人烦恼的是,阿慧精神...
广西龙州烈士陵园位于龙州县上龙乡弄平村弄平屯,距县城5公里,是土地革命时期红八军龙州起义的所在地,原名自善烈士公墓,于一九七九年三月为安葬对越自卫反击作战牺牲的烈士而更此名。
龙州烈士陵园唯一的一位女烈士,也是自卫还击中牺牲的第一位女烈士,她的名字叫郭容容...}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广西龙州烈士陵园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