纽约mmr双子大楼楼4之间距离

当前位置: &
【特别策划】镜面双子-全球双塔建筑赏析
一扇打开的窗、窗外扑闪着翅膀的蝴蝶、湖水中倒映出的蝶影、湖面上两只交颈的天鹅、天空中飞翔而过的大雁、乡间小路上随手捡起的一片落叶……大自然无时无刻无处不在向我们“炫耀”着它的对称之美。古希腊哲学家毕达哥拉斯是这种对称之美的极端拥护者,他认为“美的线条和其他一切美的形体都必须有对称的形式。”或许是来自于大自然的灵感,自古,这种对称之美就被广泛运用于建筑之中。太原永祚寺、苏州姑嫂塔、海南姐妹塔、泉州东西塔、临猗雁塔、蒲城双塔等等,都是最好的诠释。其中,蒲城双塔夜影更是被列为蒲城八景之一,更有诗曰:“巍峨双塔插苍穹,幻影分明夜色中,高出女墙虹饮阔,远横金界月当空。”斗转星移,尽管人们的审美一直在变,但对“对称的建筑和空间”却一直情有独钟。当前,受地块面积和容积率的现实约束,更是让双塔建筑成为了开发商们的“新宠”。与超高层的霸气外漏不同,双塔更讲究和谐之美,在城市空间布局上具有更强的融合性,具有很强的表达意向。德国建筑设计师丹尼尔·里伯斯金曾说,建筑是一种语言,与历史相关,与灵魂相关,是一种发自内心、灵魂深处的精彩故事。在漫漫的历史长河中,每一座双塔都是一个跃动着独特韵律的音符。本期,《安家》精选出全球25大双塔建筑,并邀请业界人士给予精彩点评,将这25个音符串成一段音乐,弹奏出别样的“双子之恋”,以飨读者。特邀点评设计师:世界最高的双塔452米建筑名片名称:国家石油大厦 双峰塔 Petronas Twin Towers建筑类型:写字楼地点:马来西亚吉隆坡KLCC(Kuala Lumpur City Centre)区的西北角投资商:马来西亚石油公司投资额度:20亿马币设计公司:Pelli Clarke Pelli Architects建筑事务所设计师:西萨·佩里 (Cesar Pelli)高度:452米层数:88层简介:Petronas Twin Towers第41至42层中间架有高达170米的石油大厦天桥,方便两楼之间穿梭来往。双塔的楼面构成及其优雅的剪影给它们带来了独特的轮廓。其平面是两个扭转并重叠的正方形,用较小的圆形填补空缺。设计师点评何彦葵:曾有杂志编辑向法兰克盖瑞询问其对解构主义的看法,后者明言拒绝,并自称为实用主义的最后一人——确实是,其作品内的功能空间无不切割分明——但恐怕没有一位杂志编辑,会向一生在实用主义里翻腾的西萨o佩里问同样的问题,这位建筑师的作品外型是如此的理所当然,以至于根本没人将其归类在什么风格主义当中。西萨·佩里所代表的实用主义和去形式话主张,在当代建筑花枝招展的围攻之下,显然是不太受现今市场所待见。在挥舞着个人风格图章大楼的战场里,他可算是不怎么体面地匍匐前进,但也就是匍匐在地,所以才能将地域性的风格实而不华地融入现代建筑的语汇当中,让其作品自然而然地伫立在应在的土地上,而不是随便哪个城市。链接:西萨o佩里的设计更接近现代建筑运动的主流,他讲求材料的真实表现,他赞美钢与玻璃,虔诚而艺术地表现现代建筑技术的各种成就。他的建筑语言往往更为纯净。广州双塔:遥遥相望的双子432米 建筑名片广州西塔(广州国际金融中心)建筑类型:集写字楼、酒店、购物中心、会议中心、酒店式公寓于&& 一体的建筑综合体地点:广州市珠江新城西南部开发商:越秀地产股份有限公司投资金额:2.8亿欧元设计公司:由Wilkinson Eyre Architects(威尔金森艾里)建筑事务所和华南理工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设计高度:432米层数:地上103层、地下4层广州东塔(周大福中心)(建设中)建筑类型:主要为包括五星级酒店、国际化公寓、国际标准的甲级写字楼和商场地点:广州市珠江新城的中心地段开发商:香港周大福集团投资金额:超过100亿人民币设计公司:由纽约KPS建筑事务所(Kohn Pedersen Fox)设计高度:530米层数:116层设计师点评傅平:广州双塔的东塔和西塔由不同的开发单位建设,东塔尚未完成。它们和小蛮腰(广州电视塔)构成了广州的新地标。从高度和占地范围来说,东西两塔都在很大范围内是城市的天际线主要内容,从花城大道南望,东西两塔左右对称,视线尽头是广州电视塔,恢宏壮丽。有争议说广州的商业环境支撑不起500多米高摩天楼的租金,但是开发商想必也是算过账的。毕竟成为城市的象征,也是很大的诱惑。母子塔式设计354.6米建筑名片名称:阿联酋大厦 Emirates Towers建筑类型:写字楼、酒店地点:阿联酋迪拜商务区中心的 Sheikh Zayed 路投资商:Sheikh Maktoum设计公司:Norr建筑事务所高度:阿联酋办公大厦354.6米、卓美亚酒店309米层数:阿联酋办公大厦54层、卓美亚酒店56层简介:两栋大厦以母子塔式设计,外墙以玻璃帷幕和白色墙砖为主。建筑设计源自阿拉伯伊斯兰教的意念,即以地球、太阳和月亮作为设计概念,并以简单的结构如三角、圆柱、长方来表达。设计师点评傅平:阿联酋大厦是上世纪末的建筑,不同于现在很多造型夸张的高层建筑,它的城市形象很规矩。四周的边框挺拔有力,边框之内的墙体根据高度不同有所变化。远观效果整体,近看有细部。但是建筑的造型其实更多采用的是现代理性的设计手段,采用的是普适的几何构图原则,不容易让人联想到阿拉伯建筑,需要细部设计来补充。不过要让现代建筑体现民族特色,在世界都是难题,因为现代建筑材料、格局、功能都与古代有了巨大变化。上海国金中心:对称与不对称的完美融合259.9米建筑名片名称:上海国际金融中心 Shanghai IFC建筑类型:办公楼、酒店、商场地点:中国上海浦东新区世纪大道8号 开发商:香港新鸿基地产发展有限公司投资金额:80亿港元设计公司: Pelli Clarke Pelli Architects设计师:西萨·佩里(Cesar Pelli)高度:南座249.9米、北座259.9米、连接建筑85米层数:南座53层、北座56层亮点:两座高楼外形雄伟,在高度及造型上采用极富特色的不对称设计,错落有致,形态各异,却又浑然天成,极富雕刻艺术的美感。设计师点评傅平:上海的天际线越来越丰富了,曾经的庞然大物东方明珠现在看上去也很纤细。国际金融中心的设计节制、干净。几个写意的斜面,就将方形高层变成了钻石状,造型手法潇洒利落,不拖泥带水,体现了大师的控制力。两栋塔楼高度近似,立面手法一致但并不完全相同,不同于其他很多双胞胎般的双塔建筑,国际金融中心的双塔组合在形成整体感的同时又带有明显的差异,消除了完全一致带来的刻板,犹如两个不同的高富帅,穿着同一品牌的服装,轻松地站在上海街头,吸引着人们的目光。东京都市政厅:丹下健三的建筑血脉& &243.3米建筑名片名称:东京都市政厅 Tokyo Metropolitan Government Building地点:东京都新宿区西新宿二丁目8番1号投资额:1569亿日元设计师:Tange Kenzo(丹下健三)高度:第一本厅大厦243.4米,第二本厅大厦163米层数:第一本厅大厦地上48层,地下3层;第二本厅大厦地上34层、地下3层亮点:建筑外立面上对应于内部功能采用了横纵长的窗和格子窗,唤起了人们对于江户时代以来东京传统形式的回忆。设计师点评何彦葵:10点琴声消停后,钢琴家离开位置回到工作人员室,这时上来观光的客人本来就所剩无几,都厅45层的展望室顿时安静无声。开放式的礼品部与景观盆栽错落置于展厅中央,卖着各种手办纪念品,如果你对这没兴趣那就只能向外望,看着被各个新建大楼遮挡的东京夜景。都厅一楼的长廊作得恢宏大气,但因为完全开放,来往的下班族横穿纵越,丝毫感受不到官府衙门的存在。电梯门口大隐于市,没有盘查,服务人员也不多问,直接进入电梯便能登上展望厅。2005年逝世的丹下,其建筑血脉渗进这片土地,孕育着各种当代建筑,坐落在都厅周遭,遮挡到视野的帷幕大楼群,就是最好的明证。链接:丹下健三的建筑信条是虽然建筑的形态、空间及外观要符合必要的逻辑性,但建筑还应该蕴涵直指人心的力量。所谓的创造力就是将科技与人性完美结合。而传统元素在建筑设计中担任的角色应该像化学反应中的催化剂,起加速反应的作用。可持续设计典范 240米建筑名片名称:巴林世贸中心 Bahrain World Trade Center建筑类型:酒店、购物中心、餐厅、健身俱乐部等地点:巴林首都麦纳麦市(Manama)市中心的中央商务区投资额度:一亿五千万美元设计公司:英国Atkins(阿特金斯)设计师:Shaun Killa (肖恩o奇拉)高度:240米层数:50层亮点:塔楼像一对风帆,优雅地迎接着从海面持续不断吹来的海风。更令人瞩目的是,在50层、高240米的塔楼之间安装了3台水平轴发电风车,使世贸中心成为世界上首先为自身持续提供可再生能源的摩天大楼。璀璨的梯形玻璃双子229米建筑名片名称:时代华纳中心& Time Warner Center建筑类型:集合了写字楼、商业、住宅、酒店、娱乐休闲的城市综合体地点:美国纽约曼哈顿区Columbus Circle(哥伦布环岛)的西边投资商:美国著名开发商Related公司联合阿波罗地产顾问(Apollo Real Estate Advisors)、时代华纳集团(Time Warner Inc.)、文华东方酒店集团(Mandarin Oriental Hotel Group)共同投资建设投资额:11亿美元设计公司:SOM设计师:David Childs(戴维o蔡尔兹)高度:229米层数:55层设计师点评傅平:时代华纳中心是典型的商业高层建筑,平面规整,提供最大的使用空间。体型上采取了逐段收缩的手法,裙房为内凹的弧形,双塔和弧形形成稳定的构图。外立面是通常的玻璃幕墙,没有多余的构件,不同于国内的高层建筑热衷于表皮的复杂处理,时代华纳中心表现出的是实用为主的建设逻辑,这也是大多数高层建筑的建设原则。资料显示起初方案的高度比现在高接近一倍,由于对中央公园形成遮挡,所以减低了高度。可见纽约市对市内环境的重视。港汇恒隆广场:稳重的双塔综合体225米建筑名片名称:港汇恒隆广场& Grand Gateway建筑类型:商业、写字楼、住宅、服务式寓所地点:中国上海徐汇区虹桥路1号投资商:香港恒隆集团投资金额:51亿人民币设计公司:美国凯里森建筑事务所高度:225米层数:51层设计师点评傅平:港汇恒隆广场是面向大众的综合体,其造型符合其定位。有比较多的装饰,裙房部分采用欧式的立面划分,是常见的商业建筑立面。高层部分的玻璃幕墙有比较多的进退和细部,夜景灯光设计也比较华丽。作为商业建筑,港汇恒隆广场不会让人望而却步,但是个性模糊。性感双子179.5米建筑名片名称:梦露大厦 The Absolute Tower建筑类型:高级公寓地点:加拿大密西沙加市开发商:Fernbrook Homes、Cityzen Development Group设计公司:北京MAD建筑事务所设计师:马岩松高度:1号楼179.5米、2号楼161.2米层数:1号楼56层、2号楼50层设计师点评姜海玉:设计寻求某种更合乎自然的生活方式,在建筑中没有多余的死角,人们可以恣意安排自己的舒适空间。连续的水平阳台环绕整栋建筑,传统高层建筑中用来强调高度的垂直线条被取消了,整个建筑在不同高度进行着不同角度的逆转,来对应不同高度的景观文脉。The Absolute Tower可以唤醒大城市里的人对自然的憧憬,感受到阳光和风对人们生活的影响。 &凹凸设计相呼应179米建筑名片名称:太平洋广场大厦& Pacific Plaza Towers建筑类型: 高档住宅公寓楼地点:菲律宾达义市投资商:Metro Pacific集团设计公司:Arquitectonica 和Recio + Casas建筑事务所高度:179米层数:53层亮点:Pacific Plaza Towers建成后,超过Salcedo Park Twin Towers,成为菲律宾最高的建筑楼。Pacific Plaza Towers整座建筑物建在面向天然礁湖边的小山坡上,拥有美丽的海滩。设计师点评傅平:太平洋广场大厦不同于其他的双塔建筑,缺乏一定的凝聚感。两栋板式高层短边相对,给人的印象就是两栋离得比较近的楼,而不是一个有力的建筑组合。建筑作为公寓,为了最大限度地争取采光、景观资源,板式造型是最为合理的。在自然风光优美的地方,居住建筑不会刻意追求本身的标志性,当它的房间能提供最好的视野,它的立面自然就会看起来很舒服。这两座大厦就是这样的,简洁、大气,以基本的体型凹凸变化表达出彼此的呼应,但也没有想要夺人视线,在这个地方,大楼是为人们享受美景环境服务的。芝加哥之窗179米建筑名片名称:马里纳城& Marina City建筑类型: 集住宅、写字楼、酒店、购物中心、电影院和溜冰场、游泳池于一体的建筑综合体地点:美国芝加哥,斯提特街和迪尔磅街之间投资商:Metro Pacific集团投资额:3600万美元设计师:美国德裔著名建筑师Bertrand Goldberg高度:179米层数:65层设计师点评傅平:上世纪中叶,混凝土是建筑师乐于表现的混凝土材料。混凝土传递出工业化的力量和速度,与钢材和玻璃一起,随着战后的大规模建设,改变着城市面貌。马里纳城形似玉米棒,外露的混凝土结构鲜明有力。质朴的材料和图案化的韵律结构给这座居住综合体一种亲切的环境感觉。马里纳城底部停车,上部居住,配以商业、生活服务设施的建筑设计影响了国际范围的住宅设计,不管从美学价值或是使用价值,马里纳城都引领着那个时代。在光洁的金属表皮、玻璃幕墙大行其道的当代,马里纳城看似粗陋,实则浑然天成的混凝土结构反倒更有生命力和人情味。魏利金:这对建筑最大的亮点在于将地下停车改在地上,也是我很欣赏的建筑之一,表面凹凸(实际上相当于设置了很多导流槽)体形优化措施,均可以有效地降低横向风荷载作用,对扰乱横向风振非常有利,从而取得明显的经济效益。我认为这个建筑一定是建筑与结构不断交流、沟通碰撞的结果。将停车库放在地上,不仅使用方便,而且可以大大节约工程成本。我们知道地下结构的造价几乎是地上结构的3~4倍之多。目前在国内有的地方已经开始尝试这种做法。洛杉矶靓丽的天际线174米建筑名片名称:世纪广场大厦 Century Plaza Towers建筑类型:写字楼地点:美国洛杉矶投资商:Trammell Crow 公司设计公司:Keating Khang Architecture建筑事务所进行的整修设计师:美籍日裔建筑师雅玛萨基(山崎实)(Minoru Yamazaki)高度:174米层数:44层设计师点评方静:山崎实(Minoru Yamasaki)虽因其最著名的建筑作品纽约世贸中心双子塔被炸而为世人所熟知,但其本人真的算不得上是一个悲情建筑师。在现代主义风格遍行天下的上世纪六七十年代,他凭借纤细、典雅的个人设计风格,充满反思性的建筑哲学理念,以及横跨东西方的文化背景,用自己的作品为当时冰冷的现代主义“高大上”建筑注入了一丝脉脉温情。而今纽约双子塔典雅绝伦的哥特式幕墙已无处考校,但世纪广场大厦仍矗立在洛杉矶市中心,其成熟且经典的双塔形式,简洁而纯净的立面设计,依旧是现代主义建筑中的经典作品也是当代建筑师学习的绝佳范本。链接: Minoru Yamazaki,美国已故日裔建筑师。雅马萨基的许多建筑作品都做到融汇东西古今,并且有一种典雅、细巧的个人风格。纽约最高的110层的世界贸易中心大厦是雅马萨基最重要的作品之一。魅力蓝色双子173.7米建筑名片名称:Concourse at Landmark Center,&the King and Queen &双塔建筑类型:写字楼、酒店等地点:美国亚特兰大的CBD中心区,洲际285和佐治亚400高速路的交接处投资商:Concourse公司设计公司:由Thompson、Ventulett、Stainback& Associates建筑事务所设计共同操刀完成高度:一个高173.7米、一个高168.6米层数:两幢楼均为34层设计师点评董小平:这是一栋有着23年历史的老房子,但从今天来看这个项目,它一点都没有老的意思,说明当年建筑师的手法是多么老练,甲方的决策是多么准确,以及施工团队是多么精良,造就了这样一座历久弥新的优秀建筑。Concourse at Landmark Center为一组双塔式建筑,但其高度及顶部都有所不同,还是比较罕见的,立面采用了几何形体相互转动穿插的手法,使得不论从哪个角度都会给人以不同的展示。本项目更受欧洲古典建筑三段式的影响,它主体简约,顶部丰富,底部扎实。连接式超高层双塔173米建筑名片名称:梅田蓝天大厦 Umeda Sky Building建筑类型:写字楼、商业地点:日本大板府大阪市北区新梅田城内投资商:Takenaka集团设计公司:Hiroshi Hara建筑事务所设计师:原广司高度:173米层数:地上40层、地下2层亮点:梅田蓝天大厦被半透明玻璃所覆盖,最引人入胜的是顶部建造的空中庭园(Floating Garden)。步入最顶层的露米蓝天步道(Lumi Sky Walk),即可接触室外空气,尽情欣赏360°的风景。设计师点评何彦葵:在央视大楼竣工的16年前,梅田蓝天大厦已安稳地站立在日本大阪,这两个同样挑战水平发展的高层建筑,前者大火,后者大震,相似之处恐怕只有各自经历了不同的劫难。16年对建筑来说短似须臾,但也足以让人们对建筑的期望膨胀失控。都市视野的大主题媚惑着人们对于建筑的想像,好似这些概念一旦成真,都市便能即刻得到升华——可惜华丽的设计背后,没有人的存在,便不存在升华的可能。梅田蓝天大厦的外型古矬,但不妨碍他成为一个实体的交互媒介,搭着距地150米的手扶梯上到空中花园,这份人与建筑互动的实践,在高层建筑的版块中,彷佛留在20世纪的余音里,不再出现。一座有趣的双塔172米建筑名片名称:力宝中心& Lippo Centre建筑类型:甲级写字楼地点:中国香港金钟道89号开发商:信和置业设计公司:王欧阳建筑事务所(香港)设计师:保罗o鲁度夫(Paul Rudolph)高度:塔1高172米、塔2高166米层数:塔1共46层、塔2共42层设计师点评傅平:很难说力宝中心好不好看,但是它确实是很有趣,整栋建筑像乐高拼插玩具,即使在摩天楼鳞次栉比的香港,也是独树一帜。香港的建筑密度很高,在狭窄的街道上走着,两旁是高耸的摩天楼、密集的广告牌,猛一抬头,看见如此造型好玩的建筑,颇有惊喜之感。力宝中心给节奏紧张的香港商业区带来欢快的意味,已经成为著名的旅游景点,建筑师不仅成功地达到了建筑商业目的,也让城市环境更丰富,增加了建筑的社会价值。魏利金:由外立面来看,两个塔的体形、高度基本一致,主体结构还是比较规则的,对结构设计来说难度不大,但由于两个塔距离较近,外立面幕墙凹凸不规则,会对结构的抗风设计造成一定影响,特别是互相干扰的群风效应及风振影响;香港的基本风压是相当大的,50年一遇基本风压0.9KN/m2(相当于14级以上台风);我想这个建筑结构设计的重点应该是抗风设计,特别是结构舒适度控制问题。“绿色”双塔& 155米建筑名片名称:德意志银行总部大楼& Deutsche Bank Headquarters建筑类型:住宅公寓、零售中心地点:德国法兰克福投资商:美国Gerding Edlen公司投资额:1.5亿美元改造设计公司:ABB ARCHITECTEN高度:155米层数:东塔38层、西塔40层亮点:新德意志银行总部大楼经过更新后成为一座“绿色建筑”,大楼在许多方面达到了生态和可持续发展的标准,以自身的行为对当地气候的保护作出了贡献。设计师点评雷霆:德意志银行总部大楼曾是欧洲最大的办公建筑,由ABB设计,建于1984年。作为经典的现代主义作品,传承了现代建筑典型的特征:精巧、简洁、理性、高效。但同时,也延续了早期现代建筑的不足:冰冷、隔绝、自我,缺少与城市的关联、人性化空间和宜人的环境。2010年由马里奥·贝里尼完成的改造以“人、自然、环境”为核心的设计理念,建立了新现代主义建筑对人、城市、空间、环境、能源的新型关系,树立了传统现代建筑向新现代建筑成功转型的标杆。跳动的音符137米建筑名片名称:Bellevue Towers建筑类型:住宅公寓、零售中心地点:美国华盛顿贝尔维尤市投资商:美国Gerding Edlen公司设计公司:美国MG2设计公司高度:137米层数:43层亮点:建筑设计师通过对建筑外形的巧妙处理,使得外立面的阳台既突出于又紧嵌于建筑外面。如果站在街道的视角上仰看曲线的外立面,阳台的形式6层一组呈垂直变化,从而形成建筑外立面上跳动的音符。设计师点评樊军:美国华盛顿州的贝尔维尤市的Bellevue Towers共有543户住宅单元,底层为临街商业。如此高的建设密度可以想象该项目用地是寸土寸金的,但建筑师在有限的基地内不但为城市成功打造了新的天际线和标志物,同时也营造了一个更加活力四射的商业体验街区,而让我最欣赏的是建筑师在塔楼大堂临街一侧设计了一个精心布置的景观绿化,跌水,放置了现代雕塑、休闲长椅的小型广场,开敞的落地窗使得外界也可以观赏到这个大堂及里面所展示的艺术品,使内外空间融为一体,建筑师在拥挤狭窄的城市核心地带打造了一片自然、艺术、人文的都市环境。迪拜国际金融区地标135米建筑名片&名称:阿联酋金融大厦Emirates Financial Towers建筑类型:写字楼、豪华公寓、DIFC Mall地点:阿联酋迪拜国际金融区DIFC投资商:阿联酋国际控股集团Enahaa和迪拜的麦格集团MAG共同投资建设投资额度:1.2亿美元设计师:新加坡著名建筑师Timothy Seow高度:135米层数:27层亮点:Emirates Financial Towers由两座高27层的椭圆形大楼组成。大楼由一条外观极具时代感、距离地面 85公尺的悬空玻璃走道连接起来。设计师点评魏利金:这对建筑外形为椭圆形状,在建筑上部有一个弱连接的连廊连接(我相信一定是滑动连接),但感觉两个楼距离较近,建筑的群风干扰效应会比较明显,好在平面为长椭圆形,会比其他体型好得多。这个连廊并不能协调两侧建筑共同工作,所以对结构设计来讲就是个多塔结构,设计没有太大的技术难度。结构的安全性、经济合理性比较容易满足。倾斜度远胜比萨斜塔115米建筑名片名称:欧洲之门& Puerta De Europa建筑类型: 写字楼地点:南北纵贯西班牙马德里的卡斯蒂略大道投资额:2.1亿美元设计公司:纽约莱斯利o罗伯逊建筑事务所设计师:约翰o布奇和菲利普o约翰逊高度:115米层数:地上27层、地下3层设计师点评傅平:如果将两座塔顶部水平伸展出来,在空中相连,就和北京的央视大楼很像了。欧洲之门和央视大楼都是地标建筑,从一开始就追求独一无二的视觉震撼。欧洲之门建成于90年代中,比央视大楼早了十几年,虽然也是倾斜的,但比央视的结构仍简单得多。这种建筑美不美,见仁见智,至少欧洲之门遵循了对称的构图原则,和道路的关系也符合“门”的定位。在建设过程中,想必也解决了很多技术难题,如结构计算、内部的机电系统、电梯配置。这些看起来很夸张的建筑,在被一些人指责劳民伤财的同时,也确实让城市变得有个性,同时推动建造技术的发展。所以只要不是浪费纳税人的钱,开发商愿意投资违背力学直觉的建筑,是很有意思的。魏利金:从结构技术角度看,这个建筑最大的难度就是倾斜,而且是沿建筑的一个角部倾斜。这就更给人一种视觉上的“摇摇欲坠“感,这样的建筑实际上是反力学的,这个貌似不稳定的建筑,是否能经受地震和大风的袭击,一定是人们议论的话题。对结构来说具有一定的挑战性,不仅需要保证地震及风荷载下的结构的安全性,就是正常使用阶段,要保证结构的整体稳定也是要付出巨大代价的,所以说这样的建筑就很难谈结构的经济合理性了。科幻电影中的未来建筑99.5米建筑名片名称:多伦多市政厅 “新月”双塔& Toronto City Hall地点:加拿大安大略省多伦多皇后西街100号投资额:3100万加拿大元设计师:芬兰建筑师Viljo Revell高度:东大楼高99.5米,西大楼高79.4米层数:东大楼27层、西大楼20层设计师点评傅平:60年代是现代建筑蓬勃发展的年代,线条简洁、几何化的混凝土和钢材、玻璃组成的建筑代表着未来。多伦多市政厅是这个阶段成功的作品,形式感极强,弧形的两座建筑围绕圆形会议厅,令人联想起民主、包容等内涵。建筑的外侧实墙面,内侧玻璃墙面形成的对比,都是为了突出建筑的独特和标志性,高低弧形板楼和会议厅的组合简洁有力浑然天成,充分展现了现代建筑的材料优点和造型特点。据说市政厅曾多次作为未来的建筑在科幻电影中出现。对于市政厅这种城市重要公共建筑,形式大于内容其实无可厚非,当然现在国内的贫困县政府山寨白宫、山寨天安门等现象是另一回事。魏利金:建筑平面是由两个弧形建筑组成一个半敞开的平面布置形状,弧形建筑可以比较好地解决高宽比较大建筑的平面外整体稳定问题及长宽比比较大的建筑扭转问题、横风向风荷载问题,但会对抗风设计带来一些不利影响,特别是涡流风,互相干扰的群风效应会加大。充满灵性的双子82米&建筑名片名称:双子塔 Twin Trees Towers地点:韩国首尔的东南部设计公司:韩国BCHO建筑事务所设计高度:82米层数:17层亮点:Twin Trees双子塔的设计灵感来自于韩国古老的桦树,其有机且具有雕塑感的树干形态就好像是流动的泉水充满灵性。在水平方向上,建筑师在波动的立面上夸大了凹陷和凸起的部分,让整座建筑看起来更加具有韵律,更加动感。设计师点评傅平:这座建筑的造型由来,如果不加解释,很难让观众联想到树根,这并不是否认建筑师的灵感来源,只是建筑在简化提炼以后的造型,取一个非解释不能理解的具象的名称,似乎不是很有必要。对于商业高层建筑来说不算很高,高宽比较小。这座建筑巧妙地在立面上制造了几个凹陷,打破了建筑本来高宽比相近的体型,使建筑在视觉上分成了几个互相联系在一起的体块,消解了本来这个体量的高层建筑通常会出现的呆板。流动的幕墙横向外构件,使建筑表皮更加整体,使玻璃幕墙后的建筑分层不太明显,令建筑更具雕塑感。世界贸易中心: 追思411.5米建筑名片名称:世界贸易中心 双子塔 World Trade Center建筑类型:写字楼地点:美国纽约州纽约市曼哈顿岛西南端投资商:纽约和新泽西州港务局集团投资额度:预计30亿美元设计师:美籍日裔建筑师雅马萨基&&&&&&&&&& (Minoru Yamasaki,日本名为山崎实)高度:411.5米层数:110层设计师点评魏利金:这对建筑曾是世界最高的建筑之一,在2001年震惊世界的911事件中,世界贸易中心两座主楼在恐怖袭击中相继崩塌,必将成为世界建筑史上永久的记忆。反思如今遍地开花的超高层建筑,我们的设计仅仅满足正常使用的安全,满足抗震抗风设计还是不够的,超高层建筑还应满足突发事件下的消防设计,满足防止连续倒塌的问题。
安家推荐阅读
copyright ©2013 /
安家传媒集团版权所有}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合肥市政府双子大楼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