圣陡徒与使徒圣经的区别

圣斗士宙斯篇中十三使徒分别是谁_百度知道
圣斗士宙斯篇中十三使徒分别是谁
天界的圣斗士名为“天斗士“, 除主神宙斯外, 主要有十三人, 称为“天斗士十三使 徒 (the 13 emperors), 他们身穿之圣衣名为“天衣“(dress), 他们分别是: 大神(the king of olumpos) - 宙斯(zeus) 第一使徒: 太阳神 (sunburn)-appolo 第二使徒: 冥丽神 (pluto)-te=res 第三使徒: 海雄神 (neptune)-triton 第四使徒: 天空神 (uranus)-a=vell 第五使徒: 水浒神 (mercury)-lawrenthie 第六使徒: 金刚神(venus)-al=vioree 第七使徒: 光明神 (terra)-mephist 第八使徒: 木罗神 (jupiter)-alion 第九使徒: 土烈神 (saturn)-ishutar 第十使徒: 月影神 (valkyrie)-milla 第十一使徒: 战军神(malths)-spalltus 第十二使徒: 圣命神(messiah)-antales 第十三使徒: 火炎神 (mars)-faust太阳神阿波罗 &他和天神阿波罗其实是同一个人。在天界篇中,阿波罗是天斗士第一使徒,天界四神帝之第一帝,被誉为是“宙斯军最强の战士”。他统领着与“天界”接壤的太阳神殿,而神殿后的“日轮门”则是通往“天界”的唯一通道,其性质类似于冥界的“叹息之墙”。 冥丽神黛里斯 &黛里斯(Teres)是天斗士第二使徒,四神帝之第二帝。他负责把守天界第三域-冥蓬域。冥蓬域也就是传说中的众神的墓地。当神灵们去世之后,其灵魂就会在这个无限黑暗的世界中漂泊,永远被封印,所以黛里斯又被称作是“天界の冥王”。在天界篇中,他与一辉和瞬两兄弟对阵,三人都使出了各自的最大奥义,“梦幻波谱” VS “凤翅天翔”+“星云风暴”,不过最终还是一辉与瞬两兄弟笑到了最后,而冥丽神黛里斯则被送入了自己所管辖的“天空の冥界”,颇具戏剧性。 海雄神特里顿 &特里顿(Triton)是天斗士第三使徒,四神帝之第三帝。他负责把守天界第二域-海楼域。所谓海楼域其实也就是天空中的圣海,所以他也被人称为“天界の海皇”。在天界篇中,海雄神特里顿对冰河使出了超越“绝对零度”的一招——“佳能冷冻”(好像还是日本名牌哦~),把冰河给冻住了。不过冰河也没有示弱,“超绝对零度”也没能封住他,冰河燃烧小宇宙,破冰而出,不过可惜最后还是重伤晕倒了。海雄神特里顿后来与真正的天神海皇-波塞顿唱起了对手戏,二人各显神通,“气漩箭印” VS “三叉之鉾”,结果两人同归于尽。天空神阿维尔 &阿维尔(**ell)是天斗士第四使徒,四神帝之第四帝,他是天神宙斯的长子。他所掌管的是天界第一域-天空域,这里也是天界的第一道防线,若想从这里到达第二域海楼域就必须用爱神之琴开启“彩虹梯级”,方可入内。在天界篇中,阿维尔最后在雅典娜的面前自尽了,他以自己的死来帮助雅典娜表达其与父亲宙斯抗争的决心。在天界,论本领,他绝对在海皇和冥王之上;论地位,整个天界只有他才是宙斯的正统接班人,那他为什么又会成了天斗士十三使徒之一呢?为什么又刚好排在四神帝的最后一位呢?这个问题,也是后来沙加冥想了很久也没能参透的问题。其实其真正原因有二。第一,阿维尔把大地神的位置让给了雅典娜之后便失去了神职,确实需要另找岗位;第二,真正掌管天界第一域的天斗士,也就是真正的第四神帝——大地神伊卡洛斯早年被阿维尔派去了地界,执行一项绝密任务,所以阿维尔自己便接替了大地神伊卡洛斯的日常工作。 大地神伊卡洛斯 &其实伊卡洛斯(Ikalos)才是真正掌管天界第一域——天空域的天斗士,他才是正宗“原版”的天斗士第四使徒,四神帝之第四帝。大地神伊卡洛斯是天帝阿维尔的忠实部下,他早年接受了阿维尔的指派,下了地界执行一项绝密任务。原来,早在雅典娜转世之前,阿维尔就派了一个天斗士下到了地界,目的就是保护转世后的雅典娜的安全,而被派下来的那个天斗士正是大地神伊卡洛斯,而他也就是后来我们所熟知的射手座黄金圣斗士-艾欧里斯! &水浒神劳伦士 &劳伦士(Lawrenthie)是天斗士第五使徒,是天帝阿维尔的忠实部下。在天界篇中,他和金刚神亚维奥一起带回并埋葬了在地界自杀而死的天帝阿维尔。后来也是他和亚维奥两人利用“爱神之琴”为星矢等人架起了一道彩虹桥,使他们顺利到达了海楼域。 金刚神亚维奥 &亚维奥(Alvioree)是天斗士第六使徒,也是天帝阿维尔的忠实部下。其主要事迹请参考上面的水浒神劳伦士,大事都是两人一起干的,差不多。不过大家看到这个圣衣的外形是不是想起了瞬的仙女座圣衣呢?他是瞬吗?很可惜,他不是~光明神靡菲斯特 &靡菲斯特(Mephist)是天斗士第七使徒,大家看到他的圣衣和容貌是否想起了一个人呢?没错!当代处女座黄金圣斗士沙加就是天界光明神靡菲斯特!在天界篇中,沙加在参透了自己的真实身份之后还是决心继续效忠雅典娜,并伴随雅典娜和其他圣斗士一起,一路杀到了太阳神殿,前后共力毙天斗士数十人,可惜最后死在了太阳神阿波罗的手上。 火炎神浮士德 &浮士特(Faust)是天斗士第十三使徒。听到火炎神这个名字,再看看这个人的容貌,各位是不是又觉得很眼熟呢?没错,当代青铜圣斗士一辉就是火炎神浮士德!但是一辉在知道自己的真实身份之后,毫不犹豫地将自己的火炎天衣打得粉碎,和沙加一样再次肯定了自己是雅典娜的圣斗士,也只愿效忠女神一人。 木罗神阿里昂 &阿里昂(Alion)是天斗士第八使徒。在天界篇中,就是他下到了地界并告诉了瞬一辉的真实身份。他在单挑冥界三巨头的战斗中表现强悍:先是反弹了米诺斯的“宇宙木偶扯线”,然后又仅以一指之力便化解了拉达曼迪斯的绝技“灰暗警告冲击波”,而艾雅格斯更是连出手的机会都没有。最后,他以一记惊人的“铁达尼压迫”将冥界三巨头全部杀死了。他自己最后则是死在了恢复了第九感神念的一辉的绝招-“超级凤翅天翔”之下。 &土烈神艾修塔 &艾修塔(Ishutar)是天斗士第九使徒。在天界篇中,他化妆成了沙加的模样,以天界第七使徒-光明神靡菲斯特的身份独闯黄金十二宫。他以自己的绝招“视觉蜃景”攻破了穆的“水晶墙”并将穆一击击倒;之后又以一记名为“神秘之光”的“超光速拳”破了艾欧里亚的“闪电光速拳”,将艾欧里亚也瞬间打败。最后,无奈之下,穆、艾欧利亚和米罗三位黄金圣斗士一起向土烈神艾修塔使出了雅典娜的禁技——“雅典娜之惊叹”并与之同归于尽(貌似冥界篇里就是他们仨,每次都来这招还禁止什么玩意儿啊~)。 &月影神米拉 &米拉(Milla)是天斗士第十使徒。在天界篇中,就是他在沙加参透了自己的真实身份的同时来到了处女宫,告知了沙加的真实身份,并要求沙加和他一起重返天界为宙斯效力,沙加不从,于是二人便展开了较量。米拉使出了其终极绝招——“月影传说”,处女宫一时伸手不见五指,但是他却未能伤及沙加分毫。随后,沙加将米拉送入了“天舞宝轮”的完美结界之中。天舞宝轮随着沙加第九感神念的觉醒而变得无比强大,竟然直接剥夺了米拉的第九感,送米拉归西了。也许这就是宿命:光明终将战胜黑暗! 圣命神安塔利斯 &安塔利斯(Antales)是天斗士第12使徒。在天界篇中,他做了一件惊天动地的大事:杀死了复活的黄金圣斗士童虎。在中国庐山五老峰的庐山大瀑布前,他谈笑间便化解了同样领悟了第九感神念的童虎全力发出的“庐山百龙霸”。随后,他使出了一招“MESS AIREE”,使得童虎,这个几百年来一直对雅典娜尽忠职守,为保护大地而一直顽强战斗的忠诚斗士“再次”魂飞西天。看到恩师升天,紫龙爆走,瞬间领悟第九感,以一记超大号的“庐山升龙霸”让这位圣命神得以为童虎老师陪葬。 战军神斯波尔图斯 &斯波尔图斯(Spalltus)是天斗士第十一使徒。他掌管着所谓的“天界47士”,其中的“嘉利美特三骑士”(即天龙座尤利斯,天蛇座阿托拉斯以及天鸟座维兰尤斯)便是其中的最强者,个个都实力超群。在天界篇中,他与在冥界之役中大难不死的加隆对阵,场面异常火爆,“银河星爆” VS “各地十字架”,最终两人同归于尽(难道这是加隆的宿命吗?)。
其他类似问题
为您推荐:
使徒的相关知识
等待您来回答
下载知道APP
随时随地咨询
出门在外也不愁146.耶路撒冷与安提阿,在使徒时代,各为何种圣工的中心?
146.耶路撒冷与安提阿,在使徒时代,各为何种圣工的中心?
(徒十二章25节,十三章1节)
教会是在耶路撒冷开始建立的,所以耶路撒冷为初期教会的中心。在五旬节大会时(徒二章),有各国人士听闻福音,福音于是由耶路撒冷传出去。当使徒们选举七位服务的人员负责管理饭食之事的时候,其中有一位安提阿人尼哥拉被选上(徒六章5节),“安提阿”(ANTIoCH)之名首次出现在使徒行传。
司提反殉道后,门徒因受逼迫而四散,有些人也走到安提阿只向犹太人讲道,其中也有些信徒(可能是侨居国外的犹太人),也向希利尼人讲道,于是在安提阿便有许多基督徒。“基督徒”一名,也就从安提阿开始闻名(徒十一章26节)。
教会中心的耶路撒冷于是差派巴拿巴到安提阿去访问,巴拿巴则到大数找寻保罗一同到安提阿布道。约有一年之久,奠定了安提阿教会的基础(徒十一章22一26节)。
安提阿教会以后日渐兴旺,慢慢成为“国外教会根据地”与耶路撒冷等量齐观。不久,圣灵在安提阿要差遣人出去海外传福音,于是安提阿成为第一个“海外布道中心”(徒十三章1一4节)。巴拿巴和保罗是由安提阿被差出去海外传道,他俩成为“第一对”海外宣教师,后来保罗两次环游布道,均以安提阿为大本营(徒十四章26节,十八章22节)。
今日,任何地方均可成立教会,那教会所在地,可以比方为耶路撒冷。然后,教会应该在有基础之后,向外发展,派人到另一地方去传福音,那么,这差派人出去别处传道的教会便可以比方为安提阿了。每一成熟的教会均应有安提阿的精神,开创新的教会,不应以一个教会的人坐满礼拜堂为满足。(编辑: huanyouyin )
您可以使用“← | →”键快速翻页,或者进入模式!
事件进展:
相关文章:
猜你喜欢:
热门新闻排行本周本月&&(0)&&(2060)&&(1460)&&(1110)&&(420)&&(300)&&(250)&&(170)&&(120)&&(110)&&(100)您(@)目前可用积分:2600200跟帖回复
共获得打赏:
凯迪微信公众号扫描二维码关注发现信息价值
[原创]马牧西――圣者的使徒
11994 次点击
14:14:32 发布在
         &圣者的使徒            &&――记回族中医马牧西一.   在兰州,马牧西这个名字几乎是尽人皆知。他是一位回族中医,今年59岁,现在兰州市永昌路中西医结合医院坐堂,平均每天有120多位患者慕名而来找他看病。最多的时候他一天曾接诊过220多位病人。30多年来一直如此。到目前为止,他接诊的人数已经超过100万人次,这在医学史上不能不说是个奇迹。古今中外几乎没有一位医生能够接诊这样多的病人。读者不禁要问,他每天工作多久?接诊120个病人,平均给每个病人看病花多少时间?是的,他给病人看病平均时间不超过五分钟。走进马牧西的诊室你就会看到,诊室一圈坐着十来个患者,他们撸胳膊挽袖子身上扎满了银针,马大夫一边给他们做针灸治疗一边在为其他患者号脉,边号边说方子。两个助手为他写方子,一个写累了,再换另一个。替马大夫写方子不是件容易事,几乎是一刻不停,这个患者刚完,另一个就接上了,不一会,写字的手腕就酸疼起来,字也开始变形,写不好了。很多来他这里实习的中医学院的学生,因为吃不了这种苦,半道就吓跑了。在马牧西成名之初,这些工作都是由他一个人干的。我第一次见到他的时候就碰到这样的场面,诊室门前的小院里站满了人,不停地往诊室里面挤,一位后挤进来的患者家属哀求着说:“求求你,马大夫,我屋里的病得实在不行了,你再给加一个号吧!”马大夫伸出弯曲的手指,说:“我实在是没法再加了。求求你,明天早上再来吧,我的手已经成鸡爪子了,药方都开不了了。”当时已经是晚上八点多了,马大夫从早晨七点开始就坐在这里,已经13个小时没离开了。   我初次认识马牧西是作为患者家属。1988年,我爱人患了急性肾炎,之后转为肾病综合症,先后在兰石厂医院、甘肃省人民医院、兰州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省中医院就诊、住院、治疗,这些医院都是甘肃最有名的医院,到1989年,先后住了11个月的医院,病情没有丝毫好转。一般肾炎病人,用激素可以暂时控制尿蛋白流失,但是激素在我爱人身上丝毫不起作用,每天剂量用到60毫克,尿蛋白仍是四个+号,化疗、放疗都试过了,头发掉光了,病情依然没有任何起色,浑身浮肿,肿得手腕子裂开了口子,渗出了血珠。医生不得已,给她用利尿药,24小时内居然尿出了九公斤。当时我爱人对于治疗已经丧失了信心,张口闭口就要给我交代后事,我说,你放心,我就是自学中医也要把你的病治好。我开始到处为她寻找偏方,只要一听到哪里有治肾病的偏方,登上火车就走,这些偏方不但没有治好我爱人的病,病情反而越来越重了。抱着试一试的态度,我带着爱人来到了马牧西的诊室。马大夫见我爱人情绪低沉,号过脉开了方子之后,对我说,“这五副药吃完尿蛋白就减到两个+号了,不信你带她去医院化验一下试试。”当时我根本不相信,因为在此之前我爱人已经吃过150多副省内几位名老中医的药了,没有任何效果。吃完这五副药,我们又来找马大夫,马大夫问,去化验了没有?我说没有。马大夫说,这次吃完你去化验一下试试。吃到第九副药的时候,我拿着妻子的尿样到省人民医院化验了一下,尿蛋白果真成了两个+号。那是我爱人的病起死回生的转折点。也许是精神的力量,第一次去马牧西的诊室,我爱人行走都有困难,我专门向单位要了车,是我的一个同事和我一起架着她走进诊室的。十副药之后,她已经能够自己走动了。我用自行车带她去诊室,她可以自己上车。后来,她的病彻底治好了,上班了,中间虽有种种反复,都不是医药能够解决问题的。这里要告诉读者的是,我爱人现在依然健康地活着,她已经退休了,每天在家为我洗衣做饭。   二.   中医看病靠的是望、闻、问、切,其中最关键的是切脉。一个优秀的中医可以做到“病家不用开口,便知病情根源”。随着现代医学的发展,中西医结合已经成为一种趋势,中医也越来越多地依靠化验、X光透视、CT、超声波、核磁共振等西医检测手段检测病情,这样无疑增加了诊断的准确性,但是随之中医也在退化,越来越多的中医学院的学生已经不会切脉,而更多地依靠西医检测手段。马牧西却不是这样,他的诊断还是靠三个指头。我爱人第一次到他那里就诊,他号完脉说,你是左肾疼右肾不疼,这一语中的的结论让我和我爱人都很吃惊,这和西医检查的结果以及我爱人自己的感觉完全一致。   和我爱人一起去找马牧西看病的还有两位朋友,一位是兰州大学的女团委书记孙朝晖,给我爱人看完之后,马大夫摸了摸孙朝晖的脉搏,张口便说:“你是想儿子了。”一句话说得孙朝晖脸一红,因为她结婚几年了,一直没有孩子。马大夫给她开了一个方子,吃了不久她就怀孕了,现在孙朝晖的女儿已经大学毕业了。另一位是甘肃的著名作家张俊彪,他患的也是肾病,尿血,开始是两个+号,后来是四个+号,去马大夫那里的时候,用他自己的话说,已经满视野都是了。马大夫号完脉之后说,你的病主要是肝上的问题,肾的问题在其次。张俊彪大吃一惊。他和我爱人一样,也跑过很多家医院治疗,还专门到北京、天津的大医院看过,医生一直是按肾病给他治的。当时他的病情已经十分危险,如果不是碰到马大夫,疾病很可能会夺去这样一位卓有成就的作家的生命。张俊彪病好之后调到了深圳,一直担任深圳市作协主席至退休。   马大夫号脉的功夫有如神助,为了写这篇文章,我专门在马大夫的诊室待了一天,观察他怎样号脉看病。不一会,进来一位患者,马大夫一搭脉搏张口便说,你的血压是90――140,那位患者说:“我早晨刚刚量过,是100――140”,马大夫说,“现在是90――140 。不信咱们找个血压计量一量。”恰好患者中有一位带了腕式血压计,伸手递了过来,“看看马大夫说的准不准?”那位患者戴上血压计一量,果真是90――140 ,诊室里立刻一片喧哗,简直太神了!另一位患者坐下,马大夫把手往他脉搏上一搭,说:“你的胆没了。”患者说,是的,前不久患胆结石,手术时摘除了。   马大夫号脉,不仅能准确地说出病情病因,甚至能号出许多与病情无直接关系的身体症状。一位回民妇女来找马大夫看病,马大夫边号脉边说:“你超生了。”   那位妇女不好意思地反问道:“你咋知道呢?”   马大夫笑着说:“我咋不知道?你已经怀了五次孕,生过三个娃娃了。”   诸如此类的事情,经常让患者惊叹不已,诸如头一天喝了酒,吃过洋芋、粉条之类的生活细节,他也都能从脉象上看出来。一位患者吃着中药还在喝酒,马大夫很生气,说:“你这样子怎么能指望病情好转?”患者矢口否认,说他没喝酒,马大夫说:“算了吧,你昨晚上至少喝了半斤。”那位患者低头不语。   马大夫不仅脉功好,针灸功夫也不错,他每天从早到晚给人号脉开方子,也从早到晚给人扎针,他的诊室外面是排队等候叫号的,里面坐的几乎全是针灸治疗的病人。一批到时间走了,再换一批,直到诊室下班了,还有最后一批患者坐在那里等着拔针。   除了汤药和针灸,马大夫还自制了不少药丸、药片、药水,用以辅助治疗。有一年夏天,我的肝区疼得很厉害,到医院检查,查不出病因,医生也没法采取措施。我心里很害怕,担心会不会长什么东西,便来找马大夫。马大夫用纸包包了三片药给我,药片是土黄色的,有一分钱硬币那么大,马大夫说,回去吃了就不疼了。我问马大夫是什么病,马大夫说,按西医的说法,应该是肝神经疼。后来我问一些西医朋友,他们说根本没听说过有什么肝神经疼。第二年夏天我又患了急腹症,腹部莫名其妙地疼痛,既不是胃疼,也没有腹泻等肠胃方面的炎症,但是疼得直不起腰来,马大夫也是用几粒药片就把疼痛止住了。我的一位北京的朋友,腿上患皮肤病,痛痒难熬,多年医治无效,听说马大夫能治各种疑难病,便专程跑到兰州来找马牧西。马大夫给了他一瓶自制的药水,擦了不到一星期皮肤症状就完全消失了。   在马大夫的诊室里、家里,窗台上、墙根下到处摆着大大小小的瓶瓶罐罐,里面泡着各种各样的中草药,那都是他自制的药物,这些药不知治好了多少疑难病症。   马大夫在行医中,对各种偏方也不拒绝,有许多奇怪的偏方是出自他的手,例如,一位病人患膝盖水肿,马大夫在开药治疗的同时,让患者用豆腐敷膝盖,患者说效果很好;一位满脸长满青春痘的小姑娘,马大夫在开药治疗的同时,让她把黄瓜捣成泥敷在脸上,当她第二次来复诊时,痘痘不见了,像这样的例子举不胜举。   去年9月,我患了神经性耳鸣,跑遍北京各大医院,吃过中药,做过针灸治疗,都没什么效果,医生说这个病很难治,神经性耳鸣和神经性耳聋是亲兄弟,得了神经性耳鸣,十有八九会导致耳聋,有的医生直言不讳地告诉我,这个病迟早是聋,你就等着聋吧,聋了就好了,对身体也没什么影响。我不甘心,打电话给远在兰州(此时我已调北京工作)的马大夫,马大夫在电话上听我说了说症状,不一会,开了一个方子,用短信发了过来,我按照马大夫的嘱咐,吃了七副药,起色不大,又打电话给马大夫,问这个病有治没治,马大夫坚定不移地说,有治,你放心吃药,这个方子再吃七副,吃完我再给你换个方子。如果治不好,我坐飞机到北京来给你治。我又吃了七副药,之后马大夫换了方子,第二个方子只吃了四副,我就有点没信心了。此时刚好有个到成都出差的机会,我对单位领导说,出完差我要拐弯到兰州去一趟,看看病。我想让马大夫当面号号脉,再换个方子试试,谁知到成都待了两天,耳朵居然不响了。到了兰州以后,我对马大夫说,出来的时候是找你看病来了,现在是给你报喜来了。   在治疗我的耳疾的时候,马大夫还用了一个偏方,让我晚上睡觉时在耳庭里放两片葱白,我立刻想到耳聪目明这个成语,觉得有点搞笑,心想这是什么偏方,纯粹是心理安慰。事后回想起来,这个偏方也不是没有道理。当时耳鸣严重,像鸽哨一样从早到晚不停地响,自己的全部注意力都在耳朵上,搞得精神很紧张,耳朵总是热烘烘的像火烧一样,贴上葱白以后,立刻觉得十分凉爽舒适,不那么难受了,我猜想贴葱白不光是心理疗法,也是减轻病人痛苦的一种办法,大概贴黄瓜片、萝卜片也能起到这样的作用,贴葱白不过是要用耳聪这个谐音,显得更吉利,更容易对患者起到安慰作用。   三.   我认识马牧西是在25年前,那时他刚刚三十出头,个子将近一米八,身材魁梧,仪表堂堂,宽额头,深眼窝,大鼻子,下巴微微向前撅,明显带有西方人的血统,皮肤白皙、细腻得像个大姑娘,气色红润,气质上又像个能征善战的将军。眉宇间透着一股高贵之气,使我一下子联想到西方影视戏剧中那些王子的形象。中国民间历来有一种说法,大夫的精气神旺,才能镇得住药,像马牧西这样的气质,估计所有的药神、药鬼们都得臣服。   在马牧西的诊室和诊所走廊的墙上,到处贴满了人们送来的感谢信、表扬信、锦旗和牌匾,上面写着“妙手回春”、“手到病除”、“华佗再世”、“德昭技高”、“大医精诚”、“悬壶济世”等赞誉之词,有的干脆称他为“神医”。还有许多在他这里看过病的书法家、艺术家的书画作品和题字。记得有“杏林三月茂,人间四时春”、“梅花香自苦寒来”等。这些锦旗、牌匾、字画每隔一段时间就换一次,因为不断有新治愈的患者往这里送。马牧西并不希望这样,但是诊所要宣传自己、扩大影响,马牧西也不好反对,于是,他在那些牌匾中间挂上了一块大大的他自己定做的牌匾――来者吾师。   如今马牧西已经是誉满金城(兰州别称),家喻户晓,但是,走到今天这一步,他却经历了无数的艰辛。   马牧西没有上过大学,他是自学成才的。马牧西的父亲是中医,在他的家乡临夏一带很有名,曾经治好过无数疑难病症,深受广大穆斯林和各族百姓们的爱戴。马牧西小的时候,看着父亲给人号脉觉得好奇,也装模作样地去给人号脉,号完之后总是一个结论:脉搏跳动尚有力。有心的父亲并没有把这当做孩子的游戏,而是认认真真地教他背汤头歌诀,可是小孩子对那些枯燥的药名不感兴趣,他只对号脉感兴趣,让父亲教他号脉,父亲说,你不要急着学号脉,等基础打扎实了,我自然会教你。谁知他自己边看边摸索,很快就掌握了号脉的基本功。有时患者慕名而来找他父亲看病,父亲不在家,马牧西便伸手去给病人号脉,居然能说个八九不离十。父亲发现后,严厉禁止他这样做。父亲的禁令依然阻挡不住一个孩子的好奇心,上学的时候,闲暇时间他依然会给同学们号脉玩耍,而且说中过不少同学潜藏的病症。中学时代的马牧西,在同学中已经小有名气,同学们毫不怀疑,马牧西将来一定会成为一个好中医。   遗憾的是,马牧西没能考上大学。这不能全怪他,五十年代出生的这批人,正赶上文化大革命,中小学就没有正经上过几天课,加上边远地区教育条件差,绝大多数孩子是不可能有上大学的机会的。马牧西也不例外。中学毕业后,他在家待业没事干,开始刻苦钻研中医,把父亲读过的中医典籍基本上都读遍了,他听父亲说过,《黄帝内经》是中医的核心经典,便开始苦读《内经》,很快便把《内经》背会了。马牧西的记忆力极强,凡是在他那里看过病的人,第二次来找他,哪怕时隔多年,他都能叫出对方的名字。《内经》攻下来之后,其他中医典籍对他来说就容易得多了,那些汤头歌诀,他在不经意间已经烂熟于胸了。父亲不在家的时候,有人求上门来,马牧西已经可以代替父亲给人诊病开方了,父亲发现以后,再次对他发了火:你既无学历又无行医资格,怎么能随便给人开方子?   1974年,马牧西下乡插队,在公社合作医疗站担任赤脚医生,已经能够用中医方法治疗各种常见病、多发病。他边实践边学习,医术有了很大提高。两年后,他被招工招到了省建六公司。马牧西已经深深地爱上了中医这一行,他一面利用业余时间刻苦钻研中医典籍,一面利用各种可能的机会实践所学到中医理论。工友们有个头疼脑热,他便伸手去给他们号脉,告诉他们该吃什么药,采取哪些治疗措施,渐渐地,马牧西在建筑工地上出了名,有病没病的工友们都来找他号脉,有的是看病,有的想看看自己的身体状况,有的纯粹是出于好奇,来看看他号脉号得究竟准不准。在这种半工半医的过程中,马牧西的脉功有了长足的长进,已经能够准确地诊断病情,把握分寸了。到后来,不仅工友们来找他看病,连那些工友家属们也找上门来,经常是他正干着活便有病人来找他,有些病人病得很厉害,马牧西不得不放下手中的工作来为他们诊脉。在年轻的马牧西脑子里,还没有学历、行医资格、法律界限这些概念,有人劝他不要乱给人看病,这是要负法律责任的,但是马牧西心里有数,他开出的方子绝对不会把人吃坏。在他看过的病人中,还没有一例因为吃了他的药而有什么不良反应。   马牧西的名字不胫而走,吸引了越来越多的人来找他看病,也影响了他的正常工作。于是领导找他谈话,既然你这么喜欢中医,就换个单位吧,你不喜欢这里的工作何必在这受罪呢?那时的铁饭碗对于一个二十多岁的青年来说是十分重要的,马牧西一时还舍不得丢掉这份工作,但是来找他看病的人越来越多,他最终不得不辞掉了“铁饭碗”,调到省经济协作办公室下设的一家半官方半民间的医疗机构:甘肃名老中医门诊部。   此时的马牧西已经治好过不少疑难病症,在兰州声誉鹊起,名老中医门诊部的负责人也有所耳闻,他们愿意接受马牧西。可是马牧西既没有学历也没有行医资格,怎么安置他的工作?在名老中医门诊部坐堂的都是省内各中医院退下来或即将退休的老中医,或多或少都有点名气,即使一点名气没有,至少还有个主任医师的头衔挂在那里,让马牧西和他们一起坐堂诊病显然不太合适。于是门诊部领导决定先让马牧西在药房工作,然后再去疏通卫生管理部门,看能否解决他的行医资格问题。   马牧西一到药房,那些慕名而来的患者便找上门来,开始是一天三个五个,后来是十个八个,马牧西一边抓药一边给他们诊脉开方,谁知后来找他来看病的人越来越多,一个月以后,门诊部门前来找他看病的人已经排长队了。马牧西的行医资格问题还没有解决,怎么办?门诊部负责人请示领导,领导回答说:“改革开放时期,可以特事特办,有些政策界限可以突破,既然他会看病,就让他看,可以一边坐堂一边给他办理行医资格。”于是,在门诊部的大堂里,又给马牧西加了一张桌子,这是马牧西第一次以“合法”身份给人看病。   在马牧西来到之前,门诊部的生意一直是冷冷清清、不死不活,勉强能够维持。马牧西到来之后,前来就诊的人越来越多,门诊部的效益也越来越好。不到半年的时间,每天来找马牧西看病的人已经超过了150人,最多的时候一天达到200多人。要挂马牧西的号,已经不是件容易事,要么得早起排队,要么就得托人。我第一次带我爱人去看病,就是托了人去的。马牧西是临夏人,他刚成名的时候,从临夏、东乡等地慕名而来找他看病的人特别多,后来,他的名声已经远播全省,很多人千里迢迢从武威、张掖、酒泉、平凉等地专程跑来找他看病,面对这些父老乡亲,马牧西一个也不忍心拒绝,只要有人找来要加号他都给加,以至于在长达五六年的时间内,他每天要工作十三四个小时。门诊部早上八点上班,他七点便开始给病人看病。他初出茅庐,还没有助手,号脉、开方都是一个人干,那时电脑还没普及,开方要用复写纸,一式三份,写字必须用足力气,每到下午,握着圆珠笔的右手便伸展不开了。他的右手中指第一个关节,到现在还留着一个深深的窝,那是当年握圆珠笔留下的痕迹。他处理病人,就像《三国演义》中的庞统断案一样,眼看、耳听、手写、嘴发落,右手还没写完上一个方子,左手已经搭上了下一个患者的脉搏。马牧西最初行医的几年,一直是以这样的状态工作着。平时有点头疼脑热也不得不坚持,甚至发着高烧还来上班,他不来,那一百多号病人就得等到下一天,一想到那些比他病得更厉害的人,他在家里就躺不住了,在长达三十多年的时间里,马牧西除了去麦加朝觐或到外地出诊,几乎没有缺过一天勤。   四.   自从马牧西开始坐堂看病,门诊部那些名老中医脸面上就有点不好看了。因为每天来就诊的几乎全是找马牧西的,其他人的号加起来不足他的十分之一,有的人坐一天也没有一个患者挂他的号,有的病人本来是冲着名老中医来的,但是到了门诊部一看,马牧西这么有名气,干脆又改挂了马牧西的号。于是几位老中医一起找门诊部领导谈话,质疑马牧西的行医资格问题,有的还向门诊部提出了辞呈,既然有这么一位赫赫有名的马牧西,还要我们来做什么?   为了协调马牧西和老中医之间的矛盾,门诊部把马牧西的诊室迁到了马路对面的一个小院子里。这样就形成了一个更鲜明的对比,马路这边,宽宽敞敞的门诊大堂冷冷清清,七八位老中医坐在那里聊天,几乎一个来看病的人也没有,而马路对面的小院子里,从早到晚挤满了患者和他们的家属,有的站着,有的席地而坐,有的趴在诊室的窗子上张望,盼着早一点轮到自己,小院子里站不下这么多人,门外的马路上都是三五成群等着叫号的,连过往的汽车到这里都要鸣笛减速,一时成了南昌路的一道风景。终于有人按捺不住了,写信向卫生管理部门告状,举报马牧西非法行医。接着,街头巷尾便传出了各种攻击马牧西的流言蜚语,有的说马牧西是个骗子,有的说马牧西胆子太大,什么药都敢开,多大剂量都敢用,吃了肯定要出问题。原话说得很直白,“那么大剂量的药是给人吃的么?那是给牲口吃的。这样下去不死人才怪呢。”   卫生管理部门很快便派人到门诊部来进行调查。马牧西没有行医资格是事实,这个状一告即准,卫生管理部门下令取缔了马牧西的行医资格。马牧西又回到了药房。但是马牧西的大名已经传遍金城,他在药房抓药,人们还是不断找上门来请他诊脉,请他开方,门诊部前依然车水马龙。马牧西根本不能露面,一露面便被人们围住了。门诊部领导只好让他暂时回家休息一段时间。与此同时,门诊部又与卫生管理部门协商,希望给马牧西争取到合法行医的资格。卫生管理部门感到很为难,一方面,攻击马牧西的舆论沸沸扬扬,他们不敢担这个风险;另一方面他们也了解到,马牧西确实是一位深受群众爱戴的好医生,取缔马牧西的行医资格已经引起了广大群众特别是回族群众的强烈不满,经过省经协办和卫生管理部门反复协商,最后决定让马牧西参加当年省卫生厅职改办组织的职称考试。   日,马牧西顺利地考取了中级职称。现在,他可以名正言顺地坐堂行医了。马牧西在家闲居准备考试的时候,关于他的谣言也随之终止,可是他一出山,各种污蔑不实之词又接踵而来,反对马牧西的声音一浪高过一浪,有些有闲的人就是跟他过不去,非要把他搬倒不可。有的人甚至利用关系动用了合法媒体。另一方面,来找马牧西看病的人依然有增无减,门诊部专门为他租下的那个小院子,依然是从早到晚人声鼎沸,马牧西根本顾不上去解释那些流言蜚语,每天光是看病就已经耗去了他的全部精力,偶尔有些闲话传到他的耳朵里,他也只能苦笑着摇摇头,实在气不过的时候,便说一句:“我可以对每一个来这里看病的人负法律责任,如果把病人治坏了,我情愿去坐大牢。”   任何一位医生都不可能包医百病,有些病能治好,有些病就是华佗再世也治不好。三十年过去了,马牧西看过的病人已经超过了100万,他治好了无数病人,也有不少病人吃了他的药效果不大,或者没什么效果,但是从来没有一位病人因为吃了他的药而病情加重或者留下什么后遗症,在他行医30多年的时间里,没有出过一例医疗事故,没有和一位患者红过脸、吵过架,也没有任何一位患者找上门来说你把我的病治坏了。按说反对马牧西的舆论应该自生自灭了,但是事实却不是这样,三十多年来,反对马牧西的舆论几乎一天都没有停止过,这也许也是具有中国特色的一个奇怪现象。另一个奇怪现象是,反对的呼声这么高,来找马牧西看病的人数依然不减,三十多年来,几乎没有一天少于100人。现在来找他看病的,已经不仅仅是本省的患者和回族兄弟,而是来自全国各地,有山西、陕西的,有广东、四川的,有新疆、云南的,还有很多外国朋友。   五.   马牧西的处方特点是大方子、大剂量,他的方子一般用药都在二十味以上,多的时候能达到三十味,剂量之大,一般的药锅往往煮不下。攻击他最多的也是这个问题。我就这个问题采访过他,他说:“现在的中草药很多是大面积种植的,为了高产,大量地使用化肥,药效远不及野生的。药品市场开放以后,收购质量也大不如从前,以次充好的现象十分普遍,如果还按过去的剂量用药,很难达到预期的效果。”关于大方子和小方子的问题,中医史上一直是有争议的,医圣张仲景曾说过:药过十三百病不治。但是到了唐代,孙思邈就推翻了这个结论,采用大方子。正是那些敢于突破传统的医生发展了中医学,否则中医会永远停留在一个水平上,甚至倒退。作为初出茅庐又是这样一位有争议的医生,马牧西不敢这样说,只能默默地做,但是我想他治好了那么多别人治不好的病,一定是有自己独特的思考和创造的。   马牧西成名是因为看不孕症,不少结了婚没孩子的妇女吃了他的药都怀了孕,有了孩子,便一传十十传百地把马牧西的名字传开了。实际上马牧西最擅长的是治肠胃病、肝胆病,马牧西所有的方子都有炒三仙,这三味药是通肠胃的,他曾对我说,肠胃是交通要道,无论看什么病,先要把肠胃打通,肠胃不通,什么病也治不好。他不仅擅长肠胃病、肝胆病,治疗风湿病、腰椎病、红斑狼疮、过敏性紫癜等都是他的拿手好戏,还治好过许多普通人见所未见、闻所未闻的奇奇怪怪的病症。   由于马牧西的声名远播,很多高级干部和社会名流都来找他看病,一些远在北京、上海、深圳等大城市的患者或由于病重不能前来,或由于工作原因脱不开身,经常请他去出诊。他曾先后给国务院副总理方毅、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杨静仁等看过病,省军级以上的干部来找他(请他)看过病的不下百人,各界名流更是不计其数。马牧西无论到哪里出诊,总是周五晚上或周六上午走,周日下午必须赶回兰州,他心里还惦记着每天慕名而来的那一百多名患者,如果周一早上七点他不能准时坐在诊室里,门诊部就要乱套了。他曾多次到北京出诊,但是从来没有认真地游览过北京的名胜古迹,到现在为止,他只是对天安门有一点印象,其余的大部分地方都没去过,每次出诊总是来去匆匆,给人看完病登上飞机就走。   是什么力量支持他这样做呢?是为了钱吗?马牧西成名以后,很多人都以为他有钱,连我也这样认为。每天那么多人看病,光是挂号费提成就得多少?直到去年我再次见到马牧西才知道,三十多年来,他从没提过一分钱的挂号费,现在每天从他手上开出的药方价值三万多元,一年光是中药一项给门诊部创造的利润就多达200多万,他也没有从这些利润中提取过一分钱。他的收入只是每月八千元的工资。几年前,甘肃医药管理部门对于民营医院的挂号费出台过一个新规定,具有副主任医师以上职称的医生,可以提高到30元,但是马牧西一直压着不让提。马牧西深知西北地区百姓们的穷苦,看病规,看病难,很多人来一趟不容易。以马牧西现在的名气,挂号费就是100元也不算高,笔者曾在北京的一家民营中医院做过针灸治疗,挂号费就是一百元,更有那些电视上炒作出来的所谓“名医”把挂号费提到了上千元,但是马牧西的挂号费只有五块钱。由于马牧西坚持不准挂号费提价,医院一年仅在他的挂号费上的损失就是几十万。但是马牧西不拿这个钱,院方也无话可说。以马牧西现在的医术和他为他所供职的医院所做的贡献,年薪百万应该不算过分,但是他的年收入只有十万左右。许多患者朋友知道这个情况后都为他鸣不平,动员他去找院方谈判,提高工资待遇,但是马牧西抹不开这个面子。马牧西生就一副傲骨,也是个很有魄力的人,他的气质让所有的人都感到敬畏,无论是省长、市长,还是什么明星大腕,在他面前都得毕恭毕敬,但是在个人利益上,他却永远都张不开口。他不爱钱,朋友们相聚,一说到他的收入太低,他总是说,我没那么大需求,挣那么多钱有什么用?   既然不是为了钱,不是为了眼前的利益,那么是什么支撑马牧西这样做呢?我们可以从他每天的生活中去寻找答案。马牧西每天早晨五点多就起床做礼拜,吃过早点,七点钟之前就赶到了诊室。门诊部八点钟正式开始营业,九点多他已经看了四十个病人了。现在他有两名助手协助开方,处理病人很快,大约在一点钟的时候,就把120个左右的病人看完了。有时病人多一些,就要忙到两三点钟。现在的工作状况比他刚成名时略微轻松了一些,但是连续七八个小时的工作量依然是很繁重的,工作时间经常忙得连厕所都顾不得上,直到十一点左右实在憋不住了才去一趟。午饭都是在两点以后,下午是他的休息时间,可以喝喝茶、看看报,读一点业务书籍。但是下班之后,手机依然不停地响,不断地有患者或者患者家属打来电话问这问那,也不断地有朋友受人之托约他看病开方,所谓休息时间也得不到很好的休息。马牧西不抽烟、不喝酒、不会打牌下棋,没有任何不良嗜好。唯一要坚持的是每天下午日落之前准时到清真寺去祈祷,祈求世界和平,祈求真主保佑天下苍生都能过上幸福平安的日子。我曾问过马牧西,祈求世界和平是常年的主题还是临时性的,他告诉我是常年性的。马牧西是个虔诚的伊斯兰教徒,一年365天礼拜,从不间断,无论刮风下雨。他是穆斯林中的杰出人物,他的一举一动对周围的信众都有很大影响,因此便更加注意自己的行为,为周围的人们做出榜样。他曾经五次到麦加朝觐,这是一个穆斯林少有的殊荣,也是他工作和生活的主要动力。如果要问马牧西哪里来的那么大工作干劲,我认为首先是信仰给他的力量。马牧西成名以后,曾有不少朋友介绍他到北京、深圳等大城市发展,马牧西都婉言谢绝了。一位深圳的朋友,注册了一家民营医院,已经办好了营业执照,请他去坐堂,他坚辞不肯。马牧西的老家临夏是回民聚居地,兰州虽然已不是故乡,但是在小西湖一带仍有一个回民聚居区。西关十字有大清真寺,他家附近也有一个清真寺,早晚礼拜都很方便。离开这里,他找不到和周围人的共同信仰,找不到自己的精神支柱。   二十多年前,我初识马牧西的时候,曾建议他到北京去深造。马牧西反应敏捷、博闻强记,以他的天资,三两年拿下硕士、博士学位是不成问题的。马牧西没有听从我的建议,他对自己的人生另有打算,他离不开这块生他养他的土地,离不开时刻需要他的广大患者。是对穆斯林兄弟姐妹、对下层劳动人民的发自内心的爱支撑他走过了这三十多年的人生道路。   马大夫热爱自己的职业,给人看病时,不仅充满了对患者的爱心和同情,还有一股抑制不住的对待自己的职业的激情。在他的诊室里,我看到了这样的情形:当他给病人号过脉摸准病情之后,总是要稍微思索一下,仿佛一个大将军在斟酌自己的作战方案,这个方案往往在几秒钟之内就形成了,然后便像炮兵开炮一样,一口气开出药方:   丹参麦冬五味子枸杞子,枣仁远志黄连夜交藤!瓜蒌!白芍枳壳青陈皮!熟地当归大云山萸肉水牛角……   他一口气说完药名,两个助手都知道他通常用药的剂量,一般不用问,需要特别增减剂量的,他说完药名之后会单独交代。在开方子的时候,你可以看到他两眼放光,格外兴奋,方子开完,仿佛打完了一场硬仗,带着满意的笑容轻出一口气,便又恢复了平静。   我调离兰州已经十年了,这十年我一直没有见到马牧西,去年有幸两次见到了这位我最尊贵的朋友。十年不见,马牧西老了许多,头发变得十分稀疏,快见顶了,头上冒出了根根白发,当年王子般的风采已经逝去,脸上平添了许多岁月留下的皱纹。我在心里说,他老多了。看到马牧西这个样子,我心里很难过。他本可以保养得很好,作为一个中医,他完全可以把自己的身体调理得比常人更健康、更年轻,但是他常年忙于给别人看病,却很少注意自己的健康。由于常年久坐,他患了严重的颈椎骨质增生、腰椎骨质增生,心血管三处狭窄,西医建议他做支架,他没有做,一直用中药维持着。他的健康到这种程度,完全是累的,除了久坐之外,每天过度劳累之后,饥肠辘辘,暴食一顿午餐,也大大地损害了他的健康。见面之后,我反复告诫他要注意身体,并建议让医院出个通知,每天诊脉时留出两段休息时间,站起来活动一下,他笑笑说:“几十年都这样,改了不好,那样患者会以为我拿架子,来看病的人心情都很急迫,就算站起来也没法休息,看着满走廊的病人,心放松不下来。”我再劝,他便说:“注意了能多活几年?趁着身体还好,多做点有益的事等于是多活了。老了,干不动了,你想做事也做不成了。”   我说,“你不为自己着想,也不为患者想想?难道你就不想多活几年,多救活一些病人?”   马牧西笑笑不再答话。我知道,我的话他根本没听进去。我只能在心里默默地祝福他了。   如果读者朋友问我,你说的都是真的吗?我可以负责任地说,句句真实,我愿对文中的每一句话负责,如果您看了这篇文章之后慕名去找马大夫,请您见到他的时候,一定替我问声好。   日草稿   日改定
用手机看帖文,请扫一扫。用微信/易信等扫描还可以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延伸阅读|最新热帖
[晚来的猫咪]
[立志做贪官]
[司马百忌]
[丹东小哥]
有启发就赞赏一下
| 只看此人
| 不看此人
14:27:50 &&
”马大夫笑着说:“我咋不知道?
| 只看此人
| 不看此人
14:51:21 &&
圣者的使徒            &&――记回族中医马牧西
| 只看此人
| 不看此人
15:27:44 &&
到目前为止,他接诊的人数已经超过100万人次,这在医学史上不能不说是个奇迹。古今中外几乎没有一位医生能够接诊这样多的病人。
| 只看此人
| 不看此人
18:04:17 &&
我认识马牧西是在25年前,那时他刚刚三十出头,个子将近一米八,身材魁梧,仪表堂堂,宽额头,深眼窝,大鼻子,下巴微微向前撅,明显带有西方人的血统,皮肤白皙、细腻得像个大姑娘,气色红润,气质上又像个能征善战的将军。眉宇间透着一股高贵之气,使我一下子联想到西方影视戏剧中那些王子的形象。
| 只看此人
| 不看此人
23:24:18 &&
中医看病靠的是望、闻、问、切,其中最关键的是切脉。一个优秀的中医可以做到“病家不用开口,便知病情根源”。
| 只看此人
| 不看此人
0:41:46 &&
深圳有这样的“神医”么?如果有机会,去兰州认识一下也好愿圣灵引导。
| 只看此人
| 不看此人
9:04:02 &&
曾经有人介绍马牧西去深圳,他没去。
| 只看此人
| 不看此人
8:28:46 &&
像他这种气质,所有的药神药鬼都得臣服。
| 只看此人
| 不看此人
8:51:47 &&
请您见到他的时候一定替我问声好。
| 只看此人
| 不看此人
13:12:23 &&
像他这种气质,所有的药神药鬼都得臣服。
| 只看此人
| 不看此人
8:39:52 &&
二十多年前,我初识马牧西的时候,曾建议他到北京去深造。马牧西反应敏捷、博闻强记,以他的天资,三两年拿下硕士、博士学位是不成问题的。马牧西没有听从我的建议,他对自己的人生另有打算,他离不开这块生他养他的土地,离不开时刻需要他的广大患者。是对穆斯林兄弟姐妹、对下层劳动人民的发自内心的爱支撑他走过了这三十多年的人生道路。
| 只看此人
| 不看此人
11:44:07 &&
<img src="http://imgcdn.kdnet.net/UploadSmall//23090.jpg" alt="" border="0" / onclick="javascript:if((!(this.width<600))||(!(this.width<100)&&!(this.height=600 || (this.width>=100 && this.height>=100)){this.style.cursor='pointer';}if(this.width>=600){this.height=parseInt(this.height*600/this.width);this.width=600;}">马牧西先生和夫人在麦加。
| 只看此人
| 不看此人
9:11:01 &&
<img src="http://imgcdn.kdnet.net/UploadSmall//5035.jpg" alt="" border="0" / onclick="javascript:if((!(this.width<600))||(!(this.width<100)&&!(this.height=600 || (this.width>=100 && this.height>=100)){this.style.cursor='pointer';}if(this.width>=600){this.height=parseInt(this.height*600/this.width);this.width=600;}">在沙特阿拉伯出诊。
| 只看此人
| 不看此人
9:22:57 &&
在阿拉伯出诊。
本版块主题总数:208286 / 帖子总数:2202162
今日论坛共发帖:3050 / 昨日发帖:36192 / 最高日发帖:75754
跳转论坛至:
╋猫论天下&&├猫眼看人&&├商业创富&&├时局深度&&├经济风云&&├文化散论&&├原创评论&&├中间地带&&├律师之窗&&├股市泛舟&&├会员阅读&&├史海钩沉&&├舆情观察╋生活资讯&&├杂货讨论&&├健康社会&&├家长里短&&├旅游时尚&&├职场生涯&&├咱们女人&&├家有宝宝&&├消费观察&&├房产家居&&├车友评车&&├猫眼鉴宝╋影音娱乐&&├图画人生&&├猫影无忌&&├影视评论&&├网络剧场&&├音乐之声&&├网友风采&&├猫兄鼠妹&&├笑话人生&&├游戏天地╋文化广场&&├菁菁校园&&├甜蜜旅程&&├心灵驿站&&├原创文学&&├原创小说&&├汉诗随笔&&├闲话国粹&&├体育观察&&├开心科普&&├IT 数码╋地方频道&&├会馆工作讨论区&&├凯迪华南&&├凯迪西南&&├海口会馆&&├凯迪广州&&├凯迪深圳&&├北京会馆&&├上海会馆&&├河南会馆&&├苏州会馆&&├贵州会馆&&├杭州会馆&&├香港会馆&&├台湾会馆&&├美洲会馆╋凯迪重庆╋站务&&├站务专区&&├企业家园&&├十大美帖&&├视频创作&&├商品发布
快速回复:[原创]马牧西――圣者的使徒
本站声明:本站BBS互动社区的文章由网友自行帖上,文责自负,对于网友的贴文本站均未主动予以提供、组织或修改;本站对网友所发布未经确证的商业宣传信息、广告信息、要约、要约邀请、承诺以及其他文字表述的真实性、准确性、合法性等不作任何担保和确认。因此本站对于网友发布的信息内容不承担任何责任,网友间的任何交易行为与本站无涉。任何网络媒体或传统媒体如需刊用转帖转载,必须注明来源及其原创作者。特此声明!
【管理员特别提醒】 发布信息时请注意首先阅读 ( 琼B2- ):
;。谢谢!}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圣经电影使徒行传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