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帅和飞飞现在咋样的体重是39.92千克

身高165的宝妈都进来说说体重!想知道大家都多重?
来自妈妈帮社区:
妒忌又羨慕,我168,58kg管不了嘴巴~老公還天天讓我吃,一說減肥就誘惑我去吃好的。沒結婚的時候49kg,結婚以後就也直保持52kg左右。孩子都快9歲了就瘦不下來
我是166高我以前没生两个宝宝的时候是108斤生了第一个宝宝没减肥瘦到118生了第二个后140出月子132就保持到断奶也还是132今年五月份果断用了朋友说的早上必须吃中午随便,晚上只吃菜不吃饭不吃面条不吃猪肉其他肉吃,两个月后瘦到116就没变了他们叫我保持瘦多了不好看,但是我还想减到110斤,我觉得宝妈100斤真的没必要减了,太瘦不好看。
我163cm.结婚前是90斤,怀孕时142斤,宝宝生下来就130斤,哺乳期时就瘦到121斤(自己瘦下来的),现在减肥前50.4kg,第15天的体重分别是:48.2kg.现在还在减肥哦,争取到92斤左右!
你咋个瘦的嘛
我还可以,除了带孩子也煮饭洗碗的,就是一有空就去躺着,会瘦才怪了!
我除了带孩子其他都不做,也是整天躺床上,一点都不爱运动
我除了带孩子其他都不做,也是整天躺床上,一点都不爱运动
志同道合啊!
志同道合啊!
看到人家美眉穿的那么好看真心羡慕啊,我现在都成了大婶了
166体重54公斤
羡慕啊!我今天早上49.8kg,都给我兴奋坏了,什么时候到96就好了!
但是生完两个孩子肉有点松松的
身高165体重140!
身高168。体重130
真心伤不起啊
那宝妈是该好好打起精神减了,加油!只要能忍住嘴,肯定会瘦的!
生完孩子155现在131还在继续努力中,我目标没你那么高110就好
宝马加油哦!20斤很快的,2-3个月过午不食就瘦下来了!
身高165孕前体重一直在120~130之间。现在孕七个月150。。。老公说生完宝宝瘦到120以下要啥买啥。
肯定会的!
这样正好了、太瘦也不好看啦。
是啊!现在就顺其自然了,能瘦就再瘦2-4斤,瘦不了就保持这样也行
我身高167,體重110,寶媽說下我體重應該在多少呢
宝妈现在这样就挺好的,要是要求严格的话到105也行
确实是,因为我要喂我儿子吃饭所以经常会忍不住吃几口
我那时自觉的只要过了12点别人吃任何东西都跟我没关系了,所以也不想吃!喂孩子剩下的倒掉觉得可惜想吃下去算了,可又想到倒掉就是垃圾,要是吃到我肚子里就是肥肉,又要花不少时间精力减,所以我一般都狠狠心倒掉了!事后一想,幸亏倒掉了,不然吃了又该后悔了!
真好,我从来没有过100斤,要是只有100斤,睡着都得笑醒了!
我减肥前也觉得要是减到100斤都高兴死了,现在到了100斤就觉得很正常啊!要是到96斤左右那就高兴死了!人都不知足啊!
你具体怎么减的,一天几顿啊,每顿都吃多少,晚上一点不吃吗,我现在就115身高165,我大腿内侧很粗,想减掉但是不想运动
早上中午正常吃,吃什么都行,吃饱就可以,不要吃撑,都赶在12点以前,过了12点以后什么都不吃,水果也不行!只可以喝水!不运动也可以瘦的、只是瘦完皮肤会稍微松一点!
我宝宝也两岁了,我也115,
我现在减到100斤了!今天早上49.8kg
妈妈帮百科热门内容
微信服务号
礼包领取指南NO.1
关注妈妈帮服务号
即送育儿百宝箱
还有海量免费试用不要白不要!
礼包领取指南NO.2
第1步:扫码成功下载后,首页即可领取新人专属礼包。
第2步:填写收货信息,轻松领取帮宝适新生礼盒,更有机会获得?198帮Box大礼盒!
&&手机客户端&&备孕&&相同预产期&&同龄宝宝2017年2016年2015年2014年2013年2012年2011年&&同城(21个)(11个)(13个)&&妈妈兴趣&&宝宝兴趣&&特别关注&&非常有用
|||||
上海丫丫信息科技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沪B2- 沪ICP备号查看: 8310|回复: 77
隋飞飞~~~减肥成功ing~~~~~
在线时间 小时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
想减肥的亲们好好看吧。。。嘻嘻
真的是好久没下厨做过饭了,有好多原因。其中之一就是想减肥。
其实我本来也不是个胖人,脑袋一发热,就想减肥了。同时也想看看自己的能力有多大。
快有一个月没发自制美食帖了吧。真的是没做东西,
除了做早餐面包外。就是豆浆。
所以。我的减肥方法就是每天喝自制的五谷豆浆。吃水果。
早餐通常是一大碗豆浆,一个自制面包(面包大约是60克左右)
十点左右,喝杯奶茶,有助消化。多喝水。不要等了口渴时再喝哦。我的水杯基本不离手的。估计一天喝上一升水是没问题的。甚至还多。
午饭一定要吃好。喝好。鱼啊。肉啊。饭啊。菜啊。都可以吃。吃好吃饱为主。有时候我不吃主食,喝杯啤酒也行 。液体面包也能补充能量。但所有的东西都不能过量哦。
下午上班继续以喝水为主。三四点钟或者快下班时,吃点水果。苹果桃子葡萄之类的。让你晚上没有饥饿感。
晚餐继续豆浆,(早上自制的豆浆喝不完可以晚上喝!)水果。
当然晚餐大家偶尔也可以出去和朋友小吃一顿。还是不要过量。每种菜你都尝一口足矣了哈。
对了。减肥这段期间,饿的时候,我会吃巧克力的。呵呵。一天有时能吃两块那种14克的小包装巧克力。也没觉得发胖。
很短的时间,飞飞现在的体重是95斤。没有一点运动成分。如果再加上运动锻炼估计肯定会更瘦。。嘻嘻。。之前我可是100多斤哦。
我会继续努力!!
在线时间 小时
无图无真相
在线时间 小时
崇拜。绝对崇拜。
在线时间 小时
做那么好吃的饭还要减肥的女人
在线时间 小时
偶要看照片
在线时间 小时
我前两天清肠...两天不吃饭..只吃水果和喝酸奶...2天减了6斤...
在线时间 小时
头像被屏蔽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在线时间 小时
本周末我要实施~~~~~~~~~~~~~~~~~~~~~~~~~~~
在线时间 小时
主要还是少吃饭哈、、我一个月没吃晚饭了,不见瘦哇。。
在线时间 小时
看看,再好好学习一下~~
在线时间 小时
俗话说的好,真要胖喝凉水也会长肉。
在线时间 小时
呵&&该还的都要还会来的
在线时间 小时
我也要开始减肥了
在线时间 小时
在线时间 小时
废话少说,上PP!
在线时间 小时
在线时间 小时
飞飞美女就不能发张照片给大家看看
在线时间 小时
嘻嘻。。。为了不让大家失望。。我还是不发了吧。。网上总传飞飞是美女。。。我可真不是。。。
减肥是一定要自己坚持的。。
在线时间 小时
现在进入秋天了,再不控制体重,,到冬天可就一发不可收拾了哈。。。
哈哈。。。
在线时间 小时
这个年头照片也不靠谱了,来一段视频!
Powered by北师大版三年级上册数学教案
北师大版三年级上册教学设计
一、 本册教材的设计思路及内容:(一)数与代数
1、第一单元“乘除法”。主要学习百以内一位数乘两位数和一位数除两位数的口算。
2、第三单元“千克、克、吨”。主要学习质量单位——千克、克、吨。认识学习质量单位千克、克、吨;了解千克、克、吨的实际大小,掌握千克、克、吨之间的关系,结合生活实际解决与千克、克、吨有关的问题。
3、第四单元“乘法”。主要学习两、三位数乘一位数的乘法和连乘。
4、第六单元“除法”。主要学习两、三位数除一位数的除法和连除。
5、第七单元“年、月、日”。认识年、月、日,了解它们之间的关系;了解平年、闰年,并能判断平年、闰年。体会引入24时记时法的必要性,认识
24时记时法。(二)空间与图形
1、第二单元“观察物体”。学习根据指令搭立体图形、多方位观察立体图形。
2、第五单元“周长”。学习周长的概念,并计算三角形、平行四边形、长方形、正方形的周长。探索并掌握长、正方形周长的计算方法。(三)统计与概率第八单元“可能性”。学习事件发生的确定性和不确定性。能够列出简单试验所有可能发生的结果,知道事件发生的可能性有大有小。(四)实践与综合运用每一单元的教学内容中均配有题材具有现实性、趣味性、呈现形式多样的应用问题和实践活动,此外还安排了“搭配中的学问”、“交通与数学”、“时间与数学(一)”、“时间与数学(二)”四个专题活动。二、教材编写的意图及建议(一)教材内容的呈现体现了以学生的学习活动为主线。数学教学是数学活动的教学,是师生之间、学生之间交往互动与共同发展的过程。本册教材在呈现时,十分注重学生的活动,让学生在数学活动中学习数学,在活动中发展。比如在学习“千克、克”的认识时,教材让学生去感受这些单位的实际大小,建立这些单位的观念,让学生开展多种形式的学习活动,通过(1)“称一称,掂一掂”2袋盐的的质量,1枚硬币的质量和寻找生活中约重1千克的物体;(2)“估一估,称一称”1千克苹果大约有几个、一支铅笔大约有多重?(3)选2~3件物品掂一掂,估计一下有多重,再称一称。(4)实践活动:先估计再称量“我”的体重等等。(5)想一想:1千克的棉花和1千克的盐比较,哪个重?
(二)教材内容的呈现注重了层次性和思考性数学教材的呈现要符合学生的认识规律,要由浅入深,由易到难具有层次性。数学教学的内容要具有思考性,要重视培养学生的思考能力,如时间与数学(一),教材首先呈现一个情境“飞飞的父亲是一个火车司机,每工作3天休息1天,飞飞的母亲是一个飞机乘务员,每工作1天后休息1天。”要求学生从9月1日开始,标出父母的休息日,而飞飞是周六周日休息,思考:飞飞、父亲、母亲分别哪几天休息?哪一天飞飞和父亲同时休息?……接着要求学生(1)分别写出他们全部的休息日(2)讨论并填图,要求学生讨论并写出父子、母子、父母、全家的共同休息日。(3)观察9月份日历找规律。当学生建立模型后,去解决“1路车每隔3分钟发一次车,2路车每个5分钟发一次车,早上7时第一次同时发车,两路车同时发车的时间有哪几次?”
(三)注重数学与学生的生活经验密切联系,重视培养学生应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从学生现有的知识、能力和经验出发进行教学,要培养学生应用数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应该成为数学教学的一条原则。比如教学24时记时,从央视的节目预告:18:30大风车,19:00新闻联播,19:33天气预报……取信时间:第一次8:40,第二次14:00,第三次18:30等等从这些学生身边的事情出发学习,从学生熟悉的情境出发,让学生逐步的建立数学模型和应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达到培养学生数学能力的目标。
(四)努力形成综合实践活动的多样化和专题化“实践与综合应用”是数学课程标准的中的四个领域之一,在第一学段中要特别加强实践活动,本册教材精心设计了实践活动,拓宽学生进行实践性、创造性学习的课程渠道。通过一些精心设计的专题活动,让学生感受数学与现实的联系,培养实践能力。
(五)教材内容的呈现方式灵活多样,注重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良好情感三年级的学生以形象思维为主,因此教材运用了图片、游戏、卡通、故事、文字的多种形式,直观形象、图文并茂的呈现素材,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教材还引入了儿童喜闻乐见的卡通人物“淘气、笑笑和智慧老人”,设计了“数学故事、数学游戏的小栏目,这一切不仅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还可以拓宽学生的知识面,沟通与其他学科的之间的联系。在“整理与复习”部分,让学生对前一段学习进行“回顾与反思”通过提示,说一说学到了什么,通过“我的成长足迹”,对自己进行评价,等等,这样做,不仅发展学生提问题的能力,而且也获得进一步学习的动力。三、教学中要注意几个问题(一)新教材的突出特色是情境化教学与旧教材相比,新教材的突出特色是情境化教学。在生动有趣的数学问题情境中,学生愉快的探索数学,享受数学带来的乐趣。课堂教学中教师创设学生喜闻乐见的教学情境,使学生始终处于一种良好的愉悦的氛围中,从而调动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在课堂教学中要注重对学生进行引导,创设一定的乐学情境让学生通过观察、操作、讨论、思考发现并掌握知识,时刻把学生推到学习的主体地位。在具体教学中要注意:
1、从学生身边事情入手,从学生关心的事情做起,学生会感到亲切、自然、有趣,使学生认识到身边就有很多数学知识,唤起学生学习新知的兴趣。
2、设置悬念,创设合理的、学生感兴趣的问题情境。
3、抓住知识的“生长点”,合理创设认知情境。要设法创设学生认知过程中的新旧冲突,要抓住新知识的知识基储思维基础,促使学生积极主动地探索新知并形成完整的认知结构。
4、深入挖掘教材内容,巧妙创设操作情境。好动是儿童的天性,教师要注重挖掘教材内容引导学生动手操作,让学生在感性和理性之间架起桥梁。使他们因探索而产生兴趣。
5、练习中创设情境,发展能力,启迪智慧。通过采用学生较受欢迎的练习方式如数学游戏,小比赛、测量实物等,以及设计新颖别致,富有启发性,趣味性的练习题,都是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发展思维能力的有效途径。
(二)新教材体现的是在过程中学习数学,在过程中感悟数学,培养学生对数学问题自主解决的策略。
1、在学习过程中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在数学教学中,教师可以根据教材内容,学习目的、班级学生情况等,让学生通过预习、自学、发现问题,然后提出问题。这是学生主动求知的表现,同时也是培养“问题自主解决”的能力。
2、创设和谐课堂气氛,鼓励学生敢于“质疑”。
教师在教学中,必须创设宽松、和谐、民主的探索问题的氛围,使课堂充满生机和活力,让学生从畏学、厌学转到想学、乐学。必须满腔热情地激励他们大胆地发问,敢于质疑,即使他们的问题幼稚可笑,有的甚至茺诞,也要保护他们的这种热情,加以表扬鼓励。因为能提出高质量的问题也是从低质量的问题开始的。只要教师善于尊重学生、爱护学生、激励学生,学生就会逐渐养成敢于发问的良好习惯。那么数学的问题学生就自己懂得提,通过讨论就能把问题自己解决。
(三)注重培养学生与人合作的习惯、倾听的习惯。合作学习不仅仅是学习方式之一,更是一种良好的学习习惯。现代社会,许许多多的事情不再是某个人单枪匹马就可以完成的。譬如说,美国研究原子弹的“曼哈顿计划”,更是动用了成千上万个科学家,成千上万个单位才得以完成。没有合作,这个巨大计划的完成是不可想象。在小学阶段的学习中,教师传道、授业、解惑,可是学生所遇到的各种各样的疑难、困惑又怎么能寄希望于教师的全包全揽呢?而养成了良好的合作习惯,与人交流、向人学习就可以在一定程度上解决这个问题。倾听,分为两个方面,倾听教师授课、倾听同学发言。姑且不论在课堂上不倾听别人发言,任意打断别人发言是否礼貌的层面,只说不会倾听,又如何在课堂中获取更多的信息呢?倾听,是作为一个人,与人交际、与人合作必备的基本素质,倾听是进行学习所必需的,从一定意义上讲,不会倾听就不能学习,不会倾听就不能发展。
第一单元 乘除法一、教学内容(一)小树有多少棵(一位数乘整十、整百、整千数)(二)需要多少钱(乘数是一位数的口算方法)(三)练习一(四)参观科技馆(一位数除整十、整百、整千数)(五)植树(一位数除两位数)(六)练习二 二、教学目标
1、结合具体情境,感知乘除法计算与实际生活的密切联系,感受数学在实际生活中的运用,初步形成从数学角度观察周围事物的意识。
2、探索整十、整百、整千数乘一位数及两位数乘一位数(积在百以内)的口算方法,探索一位数除整十、整百、整千数及两位数的口算方法,体验算法的多样化,并能正确地计算。
3、经历从实际情境中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培养用乘除法知识解决简单实际问题的能力。
4、能结合具体情境,培养估算的意识和能力。 三、课程标准中相对应的知识技能目标
1、结合具体情境,体会四则运算的意义。
2、会口算百以内一位数乘、除两位数。
3、能计算三位数的加减法、一位数乘三位数、两位数乘两位数的乘法,三位数除以一位数的除法。
4、能结合具体情境进行估算,并解释估算的过程。
5、经历与他人交流各自算法的过程。
6、能灵活运用不同的方法解决生活中的简单问题,并能对结果的合理性进行判断。 四、教学重、难点:
1、能正确地口算整十、整百、整千数乘一位数及两位数乘一位数(积在百以内)。
2、能正确地口算一位数除整十、整百、整千数及两位数。
3、能正确解答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五、单元教学建议:本单元是在学生掌握表内乘除法的基础上展开教学,学习的内容主要是百以内一位数乘、除两位数的口算。在教学中要注意以下几点。 1、创设教学情境,引导学生探索口算方法。
2、提倡算法多样化,培养思维的灵活性。
3、注重联系实际,培养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教学内容:一位数乘整十、整百、整千数(小树有多少棵)教学目的:1、探索并掌握整十、整百、整千数乘一位数的口算方法,并能正确地进行口算。
2、结合具体情境,在讨论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培养学生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意识和能力。 教学重点:理解并掌握整十、整百、整千数乘一位数的口算方法。
教学难点:掌握整十、整百、整千数乘一位数的口算方法。教学过程:一、复习。
2、70、100里面有多少个十?500、2000各有多少个百?4000里面有多少个千?
3、4个十、11个十是多少?5个百、13个百是多少?6个千是多少?(复习数的组成,为口算乘法做准备。)二、新授。
1、创设情境,提出问题。(1)引导学生先观察主题图,理解图意,明确一共有几捆树,每捆有多少棵。(2)引导学生提出问题:如“小树一共有多少棵?”(3)学生独立列出算式,并解答。(4)小组交流。
2、探索口算方法。(1)20&3
=60中的“20”表示每捆有20棵,“3”表示有3捆,“60”表示有60棵小树。(2)20+20+20=20&3=60(可以用学具摆一摆)(3)3个20棵就是6个10棵,等于60棵。(4)因为2&3=6,所以20&3=60。(5)还可以理解成再写上一个“0”就可以得到计算结果。
20&3表示的意义与我们学过的表内乘法的意义相同,也就是求几个相同加数的和的简便运算。
4、找规律。(发现了什么?)
(2个百乘以3是6个百,是600)
2000&3=6000(2个千乘以3是6个千,是6000)师:刚才我们研究的算式有什么特点?(这些算式都是一位数乘整十、整百、整千数)师:你有什么好方法?(一位数乘整十、整百、整千数,可以先用乘法口诀算出乘数和被乘数零前面的数相乘的积,再看被乘数末尾有几个零,就在积的末尾添几个零。)思路:提出问题
算法多样化
建立数学模型
讨论算式的表示方法
类比推理。三、试一试。
1、4捆一共有多少棵?5捆呢?
2、30&4= 50&8= 9&600=四、练一练。
1、每箱草莓有40个,8箱草莓一共有多少个?
2、70&8 30&6 600&9
3、看图解决实际问题。(1)让学生理解图意,说说情境表达的意思,明确有几堆香蕉,每堆香蕉有几根,大象和小象每天各吃几根。(2)解决问题。先让学生独立思考,尝试解决问题,再交流。方法一:60&3=180(根),再计算200-180=20(根),说明够吃一天。方法二:60&3=180(根),再比较大小,因为180根比200根少,所以够吃一天。(3)解决问题(2),先找出“一个星期有7天”这个条件。(4)解决问题(3),因为培养学生提出问题的能力十分重要,所以要从不同的角度提出问题。问题一:一共有多少根香蕉?问题二:一头大象和一头小象每天吃多少根香蕉?问题三:它们3天吃多少根香蕉?………………五、数学游戏。通过生动活泼的数学游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巩固整十数乘一位数的口算。六、作业。书上第3页的第2题。
教学内容:乘数是一位数的口算方法(需要多少钱)教学目的:1、探索并掌握两位数乘一位数的口算方法,经历多种算法交流的过程,并能正确地计算。
2、结合具体情境,能用乘法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感受数学在实际生活中的运用。 教学重点:理解并掌握两位数乘一位数的口算方法。
教学难点:能用乘法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感受数学在实际生活中的运用。 教学过程:一、 复习。
23+23&&&&
34+34&&&&
31+31二、出示主题图。
1、引导学生说说图意,鼓励学生提出问题。一个游泳圈12元,买3个游泳圈需要多少钱?
2、引导学生尝试列式,解决问题,小组交流。
3、全班交流算法,组织学生讨论两位数乘一位数的口算方法。(提倡算法的多样化)方法一:12&3就是3个12相加:12+12+12=36(元)方法二:12&3就是3个10再加上3个2,10&3=30,2&3=6,30+6=36方法三:如果每个球是10元,3个球是10&3=30(元),每个球少算了2元,3个球还要2&3=6(元),一共要30+6=36(元)方法四:可以把12看成4&3,这样12&3可以变成4&9=36(元)方法五:12&3=6&2&3=6&(2&3)=6&6=36(元)方法六:学具操作…………
4、扩展:如果一个游泳圈120元,买3个游泳圈需要多少钱?120&3=
120是由1个百和2个十组成的,120&3是求:3个120是多少,就是3个百和3个20的和。计算时这样想:100&3=300,20&3=60,300+60=360。如果有的学生想出把120看作12个十,先用12&3,再在乘得的积后面补0,应给予鼓励。重点讨论两部分积的得出与求和
5、解决问题:买3个球需要多少钱?
15&3=学具操作中认识进位乘法,再进行口算与学具的对比。
15+15+15=45(元) 10&3=30(元),5&3=15(元),15+30=45(元)
6、引导学生说一说怎样口算两位数乘一位数。小结:一位数乘两位数,可以把一个因数分成整十数和一位数,分别和另一个因数相乘后再相加。三、应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小明买了2卷胶卷,每卷18元,每卷36张。小玲买了3卷胶卷,每卷13元,每卷24张。
1、谁买的胶卷拍的照片多?(同样多)、
36&2=72(张)
24&3=72(张)
2、谁买的胶卷合算?
18&2=36(元)
13&3=39(元)
(每卷36张的胶卷合算)四、作业。书上第5页的第1题。思路是:提出问题
→学具操作
→重点讨论两部分积的得出与求和→学具操作中认识进位乘法→再进行口算与学具的对比
教学内容:练习一
教学目的:1、在练习中,熟练掌握整十、整百、整千数乘一位数的口算方法,并能正确地进行口算。
2、能灵活运用不同的方法解决生活中的简单问题,并能对结果的合理性进行判断。
教学重点:结合具体情境,感知乘法计算与实际生活的密切联系,感受数学在实际生活中的运用,初步形成从数学角度观察周围事物的意识。教学难点:在实践活动中,巩固知识,运用知识。教学过程:一、 口算。
&& 40&8&&&&
14&5让学生说一说每一种口算乘法应该怎样算,并让学生说一说怎样才能算得快。二、图文应用题。
1、每箱苹果16元,每箱梨14元。买4箱苹果和4箱梨需要多少钱?你还能提出哪些数学问题?
16&4=64(元)
14&4=56(元)问题一:买4箱苹果比4箱梨多多少钱?问题二:如果有100元钱,买4箱苹果和4箱梨,够不够?问题三:买5箱苹果比6箱梨需要多少钱?……………………
2、一个足球要25元,一个篮球要36元,一个排球要18元,一个皮球要15元。问题一:买4个足球要多少钱?问题二:买6个皮球,100元够吗?问题三:买2个篮球,付100元应找回多少钱?问题四:小明只带60元钱,可以买哪些球?可以让学生独立解决这四个问题,然后对前三个问题反馈,最后研究第4题,应鼓励学生按照自己的想法设计购买方案。方案一:一个足球和一个排球。25+18=43(元)方案二:一个足球和两个皮球。25+15+15=55(元)方案三:一个排球和两个足球。18+15+15=48(元)方案四:一个篮球和一个排球。36+18=54(元)………………
3、小东的体重是23千克,爸爸的体重是小东的3倍,妈妈的体重比小东的2倍多5千克。小东的爸爸、妈妈的体重各是多少千克?先让学生说说“3倍”和“2倍”的含义,再列式解答。爸爸:23&3=69(千克)妈妈:23&2=49(千克) 49+5=54(千克)
4、三(1)班去秋游,每人交8元钱,全班40人。共收到:
钱数∕元
50 20 10 5 2
1张数∕张
1 6 4 12 18
14请你帮他们算一算,交来的钱数对吗?目的是引导学生用学到的知识来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三、综合实践活动问题。(怎样租车合算?)大轿车限乘客30人,面包车限乘客20人,有80人郊游,其中租1辆大轿车要50元,租1辆面包车要35元,怎样租车合算?
1、先要交流图中的信息。
2、讨论几种租车方案?
3、比较租车价格,发现租车的规律。方法一:2辆大轿车和一辆面包车。30&2+20=80(人)
50&2+35=100+35=135(元)方法二:1辆大轿车和3辆面包车。30+20&3=80(人)
50+35&3=50+105=155(元)方法三:4辆面包车。20&4=80(人)
35&4=140(元)方法四:3辆大轿车。30&3=90(人)
50&3=150(元)组织学生讨论从“省钱”的角度来看“哪一种租车方案最合算?”租车规律是租大车配合租小车。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体验数学在实际生活中的运用。思路是:交流图中的信息
讨论几种租车方案
比较租车价格,发现租车的规律
教学内容:一位数除整十、整百、整千数(参观科技馆)教学目的:1、探索并掌握一位数除整十、整百、整千数的口算方法,并能正确地口算,提倡算法多样化。
2、经历与他人交流各自算法的过程,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学会合作学习。 教学重点:理解并掌握一位数除整十、整百、整千数的口算方法。
教学难点:在教学中提倡算法多样化,培养思维的灵活性。教学过程:一、复习。
24&4&&&&&&&
12&4&&&&&&
45&9&&&&&&
90里面有( )个十。
400里面有( )个百。
5000里面有( )个千。
65里面有( )个十和( )个一。
78里面有( )个十和( )个一。二、出示主题图。
1、创设情境,提出问题。(1)引导学生先观察主题图,理解图意,明确60人乘2辆大轿车去参观科技馆。(2)引导学生提出问题:如“平均每辆车坐多少人?”(3)学生独立列出算式,并解答。60&2(4)让学生摆出准备好的60根小棒.提问:把60根小棒平均分成2份,每份是多少根?让学生实际分一分,然后小组交流,与同伴说说你是怎样想的,最后请一个同学到前面演示,说一说是怎样分的.
2、探索口算方法。(1)60里面有6个十,把6个十平均分成2份,每份是3个十,即30。(2)2&30=60,所以60&2=30(3)6&2=3,所以60&2=30………………
60除以2等于30,或2除60等于30。思路:能将数学问题转化为直观的模型
讨论分的方法
讨论思考方法→
讨论“6个一”与“6个十”分的方法
看算式说模型。
4、扩展。(1)600&2=?读法:600除以2等于几?或2除600等于几?口算方法:把600看成6个百,6个百平均分成2份,每份是3个百,即300。(2)6000&2=?
读法:6000除以2等于几?或2除6000等于几?口算方法:把6000看成6个千,6个千平均分成2份,每份是3个千,即3000。让学生独立思考或采取讨论的形式。指名说一说是怎样想的,并说出得数。
5、小结。口算一位数除整十、整百、整千数,可以把几十看成是几个十,几百看成是几个百,几千看成是几个千,计算的结果就是看成是几个十、几个百、几个千。三、练习。
8&4&&&&&&&
42&7&&&&&&&&&
80&4&&&&&&&
420&7&&&&&&&&&&
800&4&&&&&&&&
4200&7&&&&&&&&&
3000&5先让学生独立计算,再引导学生观察比较每一组的算式,用自己的话说说发现了什么?
2、一包糖共80块,如果分给2个人,平均每人分到几块?人数 平均每人分到的块数
8 学生自己填数
学生自己填数
结论:分的人数越多,平均每人分到的块数越少。
3、一本书共170页,我已经看了90页,还剩多少页没看?剩下的书,要在4天内看完,平均每天看多少页?
170-90=80(页)
80&4=20(页)答:还剩80页没看,还剩20页没看。
4、口算练习。
6000&3=&&&
6000&30=&&&
600&300=&&&
6000&300=&&&
6000&3000=四、作业。书上第9页的第1题。
教学内容:一位数除两位数(植树)教学目的:1、探索并掌握一位数除两位数的口算方法,并能正确地口算,提倡算法多样化。
2、结合具体情境,用除法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感受数学在实际生活中的运用。 教学重点:理解并掌握一位数除两位数的口算方法。
教学难点:在教学中提倡算法多样化,培养思维的灵活性。教学过程:一、出示主题图。
1、创设情境,提出问题。(1)引导学生先观察主题图,理解图意,明确有36人植树,每组3人。(2)引导学生提出问题:如“可以分成多少组?”(3)学生独立列出算式,并解答。36&3(4)小组交流。“与同伴说说你是怎样想的”
2、探索口算方法。(可以通过摆小棒来帮助思考)(1)12&3=36,所以36&3=12(2)30&3=10,6&3=2,所以10+2=12(3)可以通过摆小棒来帮助思考
36根小棒有3捆(每捆10根)和6根,也就是36可以分成3个十和6个一;先分整捆的,就是把3个十平均分成3份,每份是 1个十;再分单根的,就是把6个一平均分成3份,每份是2个一;最后再把每份中整捆的和单根合起来就是所求的结果。………………
36除以3等于12,或3除36等于12。思路:从整十数引入
模型比较异同
讨论先分谁
书写算式表示方法
看算式说模型
二、试一试。
46&2 &&84&4
88&4先让学生独立计算,再引导学生说说发现了什么。比如60&3和66&3。其中60&3只要算十位即可,而66&3,先要算十位“60&3”再算个位“6&3”
,最后将两个结果合起来得22。
2、有48个球,每盒4个,应该准备多少个盒子才能装完?
48&4=12(个)答:应该准备12个盒子才能装完。三、图文应用题。
1、一副手套7元,一双鞋子84元。(1)一双鞋子的价钱是一副手套的几倍?84&7=12(2)一双鞋子的价钱比一副手套贵多少钱?84-7=77(元)(3)你还能提出哪些数学问题?问题一:买一双鞋子和5一副手套共多少元?问题二:100元可以买几双鞋子和几副手套?问题三:2双鞋子和3一副手套共多少元?问题四:150元买一双鞋子后,还可以买几副手套?…………
2、铅笔盒每个5元,彩笔每盒6元,日记本每个4元,圆珠笔每枝2元,三角尺每个3元。王老师带100元钱给同学们买文具。(1)如果只买圆珠笔,可以买多少枝?(2)如果买10本日记本,剩下的钱可以买多少副三角尺?(3)你还能提出哪些数学问题?(可以以小组合作的形式,组内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碰到困难,教师可以参与讨论或全班交流。在这个过程中,应重视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四、作业。书上第11页的第1题。
乘除法教学内容:练习二教学目的:1、通过练习,巩固计算三位数的加减法、一位数乘三位数、两位数乘两位数的乘法,三位数除以一位数的除法。
2、能灵活运用不同的方法解决生活中的简单问题,并能对结果的合理性进行判断。
教学重点:通过练习,巩固计算三位数的加减法、一位数乘三位数、两位数乘两位数的乘法,三位数除以一位数的除法。教学难点:经历从实际情境中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培养用乘除法知识解决简单实际问题的能力。教学过程:一、填空。
320&&&&&&&&&&&&&&&
二、图文应用题。
1、每筐苹果60个,2个苹果装一袋,可以装多少袋?如果3个苹果装一袋,可以装多少袋?如果6个苹果装一袋,可以装多少袋?
60&2=30(袋)
60&3=20(袋) 60&6=10(袋)答:2个苹果装一袋,可以装30袋。如果3个苹果装一袋,可以装20袋。如果6个苹果装一袋,可以装10袋。
2、一种树苗每捆3棵,共36元,另一种树苗每捆4棵,共40元,哪种树苗便宜些?
36&3=12(元)
40&4=10(元) 12 & 10答:右边的树苗便宜些。
3、李老师给售货员100元钱,买3个球,找回了4元,每个足球多少钱?
100-4=96(元)
96&3=32(元)答:每个足球32元钱。三、在○里填上“&”,“&&/SPAN&”或“=”。
26&2先让学生用自己的方法判断两个算式结果的大小,再组织学生交流判断的方法,可以通过观察算式的特点来填符号,也可以通过计算得出结论。四、填表。被除数 320 64
96 2800除数 8 4 2 15
3 25 7商 600 4
五、生活实践题。小丽借了一本故事书,共150页,她3天看了60页,照这样的速度,一个星期她能看完吗?如果不能按时看完,请你给她提个建议。方法一:可以先计算:60&3
7天可以看: 20&7
=140(页)
140 & 150 ,所以看不完。方法二:她3天看了60页,照这样的速度,6天看120页,剩下30页一天看不完,所以一个星期她能看不完。六、作业。书上第13页的第8题。本单元要注意的问题:提供学生操作的工具→注重直观模型的建立→加强看算式说模型的练习
加强问题解决的方法指导
第二单元 观察物体一、教学内容(一)搭一搭(二)练习三 二、教学目标
1、在搭立体图形和多方位观察立体图形的活动中,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动手操作能力。
2、经历用正方体搭立体图形的过程,体验到:从不同的位置观察立体图形,所看到的形状可能不同。
3、能正确辨认从正面、侧面、上面观察到的立体图形的形状。
4、在搭立体图形的实践活动中,体验并初步学会用上、下、左、右、前、后描述正方体的相对位置。三、课程标准中相对应的知识技能目标
1、辨认从正面、侧面、上面观察到的简单物体的形状。
2、会用上、下、左、右、前、后描述物体的相对位置。四、教学重、难点:
1、知道从不同的角度观察物体,所看到的形状可能不同。
2、能正确辨认从正面、侧面、上面所观察到的立体图形的形状。
3、能根据一定的指令正确搭出立体图形,能正确运用上、下、左、右等描述物体的相对位置。五、单元教学建议:本单元是在学生二年级已学过的“从三个方向观察简单物体”的基础上,进一步学习从不同的位置观察立体图形,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在教学中要注意以下几点。
1、把实物观察与空间想象结合起来。
2、实物操作与空间想象结合起来。
3、提倡一个图形的多种实物摆放。
教学内容:搭一搭教学目的:1、在拼搭和观察立体图形的实践活动中,培养学生的观察、操作和空间想像能力。
2、在拼搭立体图形的实践活动中,体验并初步学会用上、下、左、右、前、后能词描述正方体的相对位置。
教学重点:能正确辨认从正面、侧面、上面所观察到的立体图形的形状。教学难点:能根据一定的指令正确搭出立体图形,能正确运用上、下、左、右等描述物体的相对位置。教学过程:一、操作活动一(根据指令搭立体图形)
1、通过多媒体演示“淘气”和“笑笑”
搭立体图形的过程,学生在观察的基础上说说游戏的方法,老师在适时提出游戏的规则和要求。
2、师生游戏。教师发出指令,学生尝试搭立体图形,进一步体验游戏的方法。指令有:“竖着摆3个”,“在下面的正方体的右侧放一个”,“在最前面的正方体的上面放一个”。
3、学生同桌间游戏。可以让一位学生发出指令,另一位搭立体图形,然后交换。
4、学生交流。教师在巡视中发现学生的典型操作活动进行交流。二、操作活动二(提问、判断并搭出立体图形)
1、师生活动示范。让一个学生搭一个立体图形,教师通过提问搭出同样的立体图形,再让学生说说游戏的方法。
2、学生同桌间开展游戏。要求学生用尽可能少的提问来搭出正确的立体图形。提问:你搭的立体图形用了几个正方体?从正面看是几个正方形?回答:用了3个正方体,从正面看是3个正方形。提问:从侧面看是几个?回答:2个。只能是这两个。提问:上面的方块在左边还是右边?回答:右边。是这个图形。
三、实践作业。请家长搭一个立体图形,然后让学生通过尽可能少的提问来搭出正确的立体图形。思路:复习三个方向观测的图形
三个正方体的拼搭
四个正方体的拼搭
根据指令进行操作
小结解决问题思路
教学内容:练习三教学目的:1、在拼搭立体图形的过程中,体验到:从不同的位置观察立体图形,所看到的形状可能不同。
2、能正确辨认从正面、侧面、上面所观察到的立体图形的形状。教学重点:能根据一定的指令正确搭出立体图形,能正确运用上、下、左、右等描述物体的相对位置。教学难点:在搭立体图形和多方位观察立体图形的活动中,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动手操作能力。四、作业。书上第17页的第4题。
第三单元 千克、克、吨一、教学内容(一)有多重(认识千克和克)(二)1吨有多重(认识吨)(三)练习四(四)搭配中的学问二、教学目标
1、结合具体生活情境,感受并认识质量单位克、千克、吨,了解克、千克、吨的实际质量。了解用秤可以秤物体的轻重。
2、掌握克、千克和吨之间的关系,并能进行简单的换算。
3、结合生活实际,解决与克、千克、吨有关的简单问题,感受数学与实际生活的联系。三、课程标准中相对应的知识技能目标
1、在具体生活情境中,感受并认识克、千克、吨,并能进行简单的换算。
2、结合生活实际,解决与常见的量有关的简单问题。四、教学重、难点:
1、能结合具体情境,认识克、千克、吨。
2、掌握克、千克和吨之间的关系,并能进行简单的换算。
3、初步形成克、千克和吨的质量观念,能结合实际正确应用质量单位。五、单元教学建议:本单元主要是让学生感受并认识质量单位克、千克、吨,教材安排先认识千克和克,再认识吨,最后安排了“搭配中的学问”的内容。在教学中要注意以下几点 1、数学学习活动要与学生的生活实际密切联系起来。教学中应以学生的生活经验为基础,所举的例子尽可能是学生经常能接触或看到的。教学时,结合具体的生活情境和学生的想像,使学生对1克、1千克、1吨多一些亲身感受。
2、创造条件让学生开展实际操作活动。1克、1千克、1吨到底有多重?教师要让学生在实践中去体验、去感受。要创造各种条件,准备充分的教具、学具和实物等,让学生进行猜一猜、掂一掂、称一称、算一算、说一说、比一比等实践活动,使学生感受克、千克和吨,建立明确的质量观念。
教学内容:认识千克和克(有多重)教学目的:1、结合具体生活情境,感受并认识质量单位千克和克,了解1千克和1克的实际质量,初步建立千克、克的质量观念。
2、掌握“1千克=1000克”,并能进行简单的换算。
3、体验数学与实际生活的联系,感受数学就在身边。 教学重点:在具体生活情境中,感受并认识克、千克,并能进行简单的换算。教学难点:初步形成克、千克的质量观念,能结合实际正确应用质量单位。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感知轻重。
1、游戏导入。请三位学生到台前做“背一背”的游戏(请一位同学背另两位同学,被背的两位同学轻重对比明显)。背的同学把感受讲给同学们听,让学生感受到人是有轻重的。
2、实践体验。教师再请学生掂一掂桌上或带来的物体,感受物体的轻重并互相说一说。二、实践体验、建立概念。
1、认识秤。教师先让学生说说要知道物体到底有多重,可以怎么办。再让学生说说看到过哪些秤,教师出示各种秤的实物或图片(也可以用多媒体出示),如台秤(盘秤)、天平、电子秤、弹簧秤、磅秤等。最后教师介绍本节课要用的台秤和天平。
2、建立千克的质量观念。(1)称一称。请学生用台秤或弹簧秤称一下两袋盐的质量,知道两袋盐正好重1千克。
掂一掂。小组内每位同学掂一掂两袋盐的质量,感受1千克。(3)估一估。请学生拿一个塑料袋装苹果,再掂一掂,估计一下大约几个苹果是1千克,然后再称一称,并互相说说1千克大约有几个苹果。(4)找一找。请学生在小组内找一找哪些物体的质量也大约是1千克,并称一称,掂一掂。(5)猜一猜。教师出示1千克棉花和1千克的铁,让学生猜一猜哪个重,然后让学生称一称验证,引导学生再度感知1千克,并感受到物体体积大不一定重。(6)拎一拎。教师让学生拎一拎2千克一袋的大米,感受2千克的质量。(7)说一说。教师让学生以千克为单位说说生活中熟悉的物品和质量。(8)小结:生活中常用千克做单位表示物体有多重。
3、建立克的质量观念。先让学生感受建立比千克要小的质量单位的必要性,再让学生通过称一称、掂一掂、找一找、说一说等实践活动,感受并建立克的质量观念。称物体质量时,教师可以用天平帮助学生称,主要应让学生感受到一些常见物品的质量,如一枚2分硬币、一枚纽扣、一片药等物体质量约1克,常见物品如1枝铅笔约10克、1个鸡蛋约50克等,并让学生说说生活中经常看到的以克为单位的物品。
4、单位换算。(1)让学生通过称一称、算一算等活动,理解1千克=1000克。如可以通过称2袋500克的盐,也可以称5袋200克的米等活动。(2)用“kg”表示“千克”,用“g” 表示“克”,并让学生说说在哪儿看见过这种符号。三、练习。
1、填上合适的质量单位。一个乒乓球重1( ) 一袋洗衣粉重1( )
一管牙膏重100( )
一只鸡重2( )一个小朋友重23( )
2、填上合适的数。
2 kg =( )g 4000 g
7 kg =( )g 8000 g
3、实践活动。我的体重
同伴的体重 一个土豆 我的书包 自选内容我的估计 测量结果
思路:比较中引出重量工具
体验千克、克的重量
认识重量工具
确立身边的参照物
估计物体的重量
纠正重量认识的偏差
教学内容:认识吨(1吨有多重)教学目的:1、结合具体情境,感受并认识质量单位吨,了解1吨的实际质量,初步建立吨的质量观念。
2、掌握“1吨=1000千克”,并能进行简单的换算。
3、结合具体情境,提高对物体质量的估计能力。 教学重点:在具体生活情境中,感受并认识吨,并能进行简单的换算。教学难点:初步形成吨的质量观念,能结合实际正确应用质量单位。教学过程:一、复习。
1、我们学过哪些重量单位?千克和克适合计量哪些物体的重量呢?
2、一袋白糖重( )千克 一个鸡蛋重( )克二、新授。
1、猜一猜。让学生猜一猜大象的质量,引出质量单位“吨”。我们以前学过重量单位千克和克。如果要计算一头大象有多重,要知道一艘轮船能装多重的货物,用千克和克做单位就会感到不太方便,所以人们又规定了一个比较大的重量单位吨。
2、看一看,算一算。(1)一头水牛重350千克,3头水牛大约1吨重。(2)一桶油重100千克,10桶油大约重1吨.
(3) 一袋面粉约重50千克,20袋面粉约重1吨.
(4) 我们每人大约重25千克,40人大约重1吨.(5)吨的国际单位符号是“t”
3、感知吨。(1)请一位体重为25千克的学生,再请一位学生背一背这位学生,感知25千克有多重。(2)想象1吨。一位同学重25千克,多少名同学的体重之和为1吨。(3)想一想1吨与40名25千克重的同学的体重一样吗?
4、简单的换算。(1)10个100千克是多重呢?10个100千克就是1000千克,也就是1吨。
1吨 =1000千克
1千克=1000克 1kg= 1000 g(2)观察吨、千克和克之间的关系,你发现了什么规律?(进率都为1000)(3)我们知道了吨与千克之间的进率后,你们能运用它解决一些问题吗?
5吨= ( )千克
8000千克= ( )吨
5、 说一说。让学生说一说生活中哪些物体的质量单位要用吨。如第1幅图的意思是这座桥最多能承受“50吨”的质量。三、巩固练习。
1、填一填。
6吨=( )千克
9吨=( )千克
4000千克=( )吨
27000千克=( )吨
2、曹冲称象。第几次
1 2 3 4 5 6 7
8质量╱千克
280 220 250 300 230 250 270
350船上的石头称了8次才称完,你知道这头大象有多重吗?四、作业。书上第22页的第2题。思路:估计重量
引出1吨概念的必要性
寻找1吨的参照物
确定不同物体重量单位
重量单位间的换算
教学内容:练习四教学目的:1、巩固千克、克、吨的认识,进一步建立千克、克、吨的质量观念。
2、结合生活实际,解决与千克、克、吨有关的实际问题,感受数学与实际生活的联系。
教学重点:结合生活实际,解决与常见的量有关的简单问题。教学难点:注重在实践活动中巩固知识,运用知识。 教学过程:一、填一填。
1、一个苹果重(100)克。
2、一个菠萝重(500)克。
3、一些梨重(1)千克。
4、一把香蕉重(2)千克。
5、一袋大米重50(千克)
6、一个贰分硬币重1(克)
7、一辆卡车能装货物4(吨)
8、一头牛重338(千克)二、连一连。菠萝 曲别针 足球 小狮子
200千克 400克联系生活中的实例,正确应用质量单位,有利于进一步了解千克和克的实际质量。可以让学生独立连一连,再说一说自己的想法。三、在○里填上“&”、“&&/SPAN&”或“=”。
5 kg 3kg 1 kg 300 g 9 kg 9000 g
800 g 10 kg 3kg 3 t 4000 g 4 t四、图文应用题。
1、一吨煤重320吨,每一辆车皮限量60吨,5节车皮够吗?
60&5=300(吨)
300吨 & 320吨答:5节车皮不够。(可以让学生独立观察思考,理解图意,并尝试列式解答。解答后,再组织学生交流,说说自己解决问题的思路。)
2、有6筐梨,每筐梨30千克。还有7筐苹果,每筐苹果20千克,一车最多装300千克,这些水果能一次运走吗?
30&6=180(千克) 20&7=140(千克) 180+140=320(千克)
300千克答:这些水果不能一次运走。
3、一头熊重180
kg,一头牛重120
kg,一头猪重90
kg,一头狮子重240
kg,一头大象重500
kg,一头羊重200
kg,它们要通过一座载重为1吨的桥,上面哪几只动物可以一起通过?(这是一个开放性问题。)答案一:任何两只动物都可以一起通过。答案二:任何三只动物也可以一起通过。答案三:四只动物如240+200+180+120=740(千克)
500+180+120+90=890(千克)………………答案四:五只动物能通过的只有一种情况,就是去掉大象。
200+180+120+90+240=830(千克)
4、一架天平配有3个10克的砝码,想一想,怎样才能知道多少粒花生约重50克?方法一:10克10克称,称5次。
方法二:先称2个20克,再称10克。方法三:先称30克,再称20克。…………五、思维训练。先把前两架天平的左右两边分别加起来,可以知道,左边3个梨和3个苹果的质量正好等于9个桃子的质量。所以,1个梨和1个苹果的质量正好等于3个桃子的质量。
教学内容:搭配中的学问教学目的:1、联系学生生活实际,训练学生有序思考能力。
2、在活动中,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和用数学方法解决问题的意识。 教学重点: 通过各种搭配活动,训练学生有序思考能力。教学难点:
在活动中,让学生感受到数学与现实的联系,培养实践能力,发展学生的综合素质。教学过程:教学内容:搭配中的学问教学目的:1、联系学生生活实际,训练学生有序思考能力。
2、在活动中,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和用数学方法解决问题的意识。 教学重点: 通过各种搭配活动,训练学生有序思考能力。教学难点:
在活动中,让学生感受到数学与现实的联系,培养实践能力,发展学生的综合素质。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
1、说一说我们午饭都吃些什么菜?
2、在配菜时要注意什么?
3、师:看来配菜中的学问还真不少,那好,今天这节课我们就以配菜为主题研究搭配中的学问。二、研究互动,探究学习:(一)研究星期一的配菜方法。
1、出示主题图(一),星期一的菜谱。
2、交流从图上获得的信息。一份盒饭含一个荤菜和一个素菜。
3、猜一猜,在星期一淘气可能吃到哪两种菜?
4、汇报交流。(1)淘气可能吃到哪两种菜?(可能吃到肉丸子和白菜;也可能吃到肉丸子和冬瓜)(2)淘气是否会吃到白菜和冬瓜?为什么?如果大家星期一都去吃盒饭,我们会吃到几种配菜?星期三菜谱荤菜:排骨&&
素菜:豆腐&&&
油菜(二)请你当厨师,研究星期三的配菜方法。
1、出示主题图(二),星期三的菜谱。
2、请你当厨师。(1)结合这张菜谱提供的信息,如果你是厨师,你会怎样配菜?为什么?(2)可以用学具摆一摆,配一配。(3)交流配菜的情况。
3、怎样搭配,才会不重不漏?(引导学生进行有序搭配)方法一:排骨和豆腐 方法二:排骨和油菜方法三:鱼和豆腐 方法四:鱼和油菜星期五菜谱荤菜:肉丸子&&
虾&&&&&&&&
素菜:白菜&&
冬瓜(三)小组研究星期五的配菜方法。
1、出示主题图(三),星期五的菜谱。
2、小组交流。方法一:肉丸子和白菜方法二:肉丸子和豆腐方法二:肉丸子和冬瓜方法四:虾和白菜方法五:虾和豆腐 方法六:虾和冬瓜一共有(6)种配菜方法。
三、应用搭配,解决实际问题。
1、帮淘气选路。先让学生说说图意,然后在独立尝试解决的基础上进行交流,重点是让学生说说思考的过程,适时进行“用字母表示搭配过程”的方法过程。
2、帮笑笑选一套衣服,你有几种方法?(2件上衣,2条裙子和一条裤子)
2&3=6(种)
答:有6种方法。
四、学生小结,畅谈收获: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说说你最成功的是什么?
以上网友发言只代表其个人观点,不代表新浪网的观点或立场。}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黄多多现在的体重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