草原上野外生存技巧经验

美军野外生存手册(下)
我的图书馆
美军野外生存手册(下)
17、热带求生
你也许会把热带想像成一个丛林密布的地区,人必须披荆斩棘才能开辟出一条道路,而且,丛林里步步危机。这是一个误解。热带大多数地区都开发过了,只有一小部分是丛林(雨林),最大的危险来自昆虫和陡峭的地形。雨林里大多数地上覆盖着次生植物,就像荒弃的田地里生长的植物一样。
热带地区是指北纬23.5度和南纬23.5度之间的赤道地区。热带地区包括雨林、半常绿季节性森林、热带灌木旱生林、以及热带稀树大草原。
如果你具备了以下条件,可以增强你在热带地区生存的几率——
●知道如何操作这本手册中提到的种种技能。
●有应急的本领。
●能够聪明地运用这本手册提到的原则。
●了解这些地区的气候、地形,以及植物和动物的生长情况。
●知道存在的危险,以及如何克服这些危险。
●保持求生意志。
17.1 雨林
分布 热带雨林分布在美洲、亚洲和非洲。几乎所有的热带雨林都被赤道一分为二。有些热带雨林里会分布有山脉、高原,有的甚至可能有半沙漠地带。
特征 热带雨林具有以下特征:
●年降雨量很高,可达100英寸(254厘米)或更高,并且一年内降雨时间分布均匀。
●有五层植物空间。
●大多数树木是常绿的,而且大多很粗,直径10英尺(3米),枝叶茂盛。
●树干通常很细,绿色的,很光滑,一般没有裂纹。
●有大量的蔓生植物和气生植物。
●在下层植物中鲜有草本植物、禾本植物以及灌木。
●在生长良好的热带雨林,植物的树叶通常极度相似。
乔木是热带雨林里的主要植物,最高的乔木平均高度可达150英尺~180英尺(46~55米),偶尔可能还会看到300英尺(91米)高的参天大树。树干通常笔直而纤细,树枝通常都长在树木顶端附近。大多数树木都有凸缘似的侧枝。大多成熟的热带树木都有很大的、皮革似的深绿色树叶,无论形状、大小或纹理组织都很像月桂树的树叶。
其他植物主要是木本植物,其形状、高度都跟乔本植物差不多,包括蔓生植物和气生植物,蔓生植物和气生植物生长在其他乔本树木的树干上、树枝上。还包括竹子,竹子是巨大的禾本植物。在有些地区,竹子可以长到20~80英尺(624米)高,形成无法穿越的植丛。
雨林里有许多攀缘植物,多数具有粗粗的、长长的木质茎干,有些紧紧地吸附在支持它们的树上,而大多数则爬到树木冠层,像缆绳一样,或者悬挂在树上。
下层丛林包括木本植物——秧苗和树苗,灌木以及幼嫩的木本攀缘植物。在原始的、未开发的雨林中,下层丛林通常比较稀疏,你可以朝任何方向自由行走。但是在河边的丛林或者林中空旷的地方,大量阳光照射到地面,植物非常茂密,通常是无法穿越的。
在热带雨林,你很少看到一片地方只有一种植物或者几种植物,通常植物的分布是很散乱的,因此当你发现某种植物的部分是可食的之后,你需要搜寻相同的植物。
热带雨林地区全年都是类似仲夏的天气,植物在一年里也都差不多,但是还是会有某个阶段比之其他阶段有更多的植物开花,更多的嫩叶发芽。不过最重要的是,植物生长和再生长在持续不断地进行,有些花朵在任何时候都可以看到。
雨林最基本的面貌是单调,因为巨大的、醒目的彩色花朵不常见。大多数树木和灌木的花朵都很不起眼,通常是绿色的或白色的。
在原始热带雨林中部寻找食物很困难,因为果实和坚果通常都长在高高的树上,够不到,而其他的植物类食物又很稀少。不过,在雨林的边缘地带、林中的空旷地带、以及废弃建筑物的附近都会有大量的可食植物。下面列了一些雨林里能找到的可食植物:
●竹子热带杏仁桄榔
●香蕉印度枳巴托科李
●香蒲果阿豆美洲商陆
●香附子腰果气生马铃薯
●睡莲菱番樱桃
●可可椰子野无花果罗望子树
●聂帕榈野葡萄芋头
●稻水莴苣铁树
●番荔枝扁形棕榈椤
●甘蔗热带薯蓣
丛林里的许多动物都是很好的食物来源。可在地面寻找刺猬、豪猪、食蚁兽、鼠类、野猪、鹿以及野牛。在树上寻找蝙蝠、松鼠、老鼠以及猴子。可用第7章介绍的方法和技术来捕捉猎物。
如果你靠近溪流,可以捕鱼或其他水生动物。记住,鱼类在热带气候下很容易腐烂,而且热带地区的贻贝在夏天是有毒的。
丛林行进。一般情况下,丛林求生的关键在于行进。救援队在和你取得联系之后,可能无法马上接你走,你可能需要走数千米到一个可以接载的地点。
但是,决定离开你所在的位置,准备出发前,你必须考虑——
●你现在所处的位置被发现和获救的可能性。
●你的身体状况。
●可用的食物和水。在多数丛林里,食物和水都很充足。
●你的导航装备以及你使用它们的能力。
●你的个人装备和衣服。
对丛林行进最有帮助的辅助物是:
●一把砍刀,可以开路、获得食物,还可以用来制作木筏。
●指南针,帮助辨别方向。
●治疗发烧和感染的药物。
●结实的鞋可以保护脚部,使行走更轻松。
●吊床,减少了在地面之上准备一张床的时间。
●蚊帐,保护你不受昆虫叮咬。
在丛林里寻找出路时,你应该寻找最安全、阻碍最小的路线。在选择路线时,你的处境、天气情况、地形是你需要考虑的主要因素。
阻碍最少的路线常常是水路。如果可能,要尽量避免越野穿行。找一条溪流,沿着溪流往下游走,走到较大的水域时,扎营,准备信号,等待搜寻飞机。如果一个星期之内还没有和救援队取得联系,应继续沿着溪流朝下游走,然后重新扎营。
沿着溪流行进可能需要涉水、绕路、穿过稠密的植物等。在山地,溪流可能会弯弯曲曲,植物可能非常浓密,可供观察的地点很少,而沼泽湿地也很常见。然而,即使在陌生的野外,沿着溪流行进还是有一些优势:它提供了一条明确的路线,这条路线很可能会通向人的居住地;能提供水和食物,你还可以乘小船或木筏在溪流上行进。
如果你在山脊附近,你很可能会发现在山脊上行进比在山谷里行进要容易得多。比起山谷,山脊上较少有植物、溪流和沼泽需要穿过。山脊还可以带路,可以给你提供观察地点,你可以找出陆标。另外,山脊上通常会有野兽的足迹。不过,如果该地区有敌人,要小心隐蔽自己。
要计划好每天的行程,要留下足够的时间和精力去搭建一个安全的、舒适的营地。在继续行进前,要确保自己已经获得了充分的休息和睡眠。你行进的速度有多快,取决于:
●天气情况(气温、阳光、风和雨)。
●你的身体状况,以及同伴的身体状况,如果有。
●地形(斜坡的角度,立足点的类型)。
●该地区敌人的位置、特征、数量,以及他们是否知道你的位置。
●你所携带的装备量(只带你需要的)。
●你的食物需求(如果可能,应沿途打猎、收集食物)。
在决定出发前,要察看一下天气情况。从云层结构可以预测天气。
只能在白天穿越丛林,除非你的情况不允许。避开密集的灌木丛和沼泽地。朝一个方向前进,但是不要直线前进。在丛林里行进,植物障碍很多,需要协调身体各个部位来避开植物:侧一下肩膀、挪一下臀部、弯一下腰等。根据植物的类型和浓密程度调整你的步幅和速度。
在穿过密集的植物时,动作要慢、要稳,不过还需要不时停下来聆听周围的动静,辩明方位。声音在丛林里可以穿得很远。
用一根树枝或棍棒来分开植物,免得碰上火蚁。
不要试图抓住树枝或藤条来爬坡或越过障碍。它们可能长有刺人的荆棘或尖利的刺,而且它们可能支撑不了你的重量。
遇到木头时,如果可以绕过去,就不要翻过去。绕着走节省了你的体力,也减少了受伤的可能性。
不管你面前是什么样的树木和灌木,不要把你的目光盯在最近的眼前。不要看着丛林,要看穿丛林。应间或弯腰看看地面。通过培养“丛林之眼”,你可以避免刮伤、擦伤、迷失方向。而且你还会获得自信。
许多丛林动物会沿着野兽踩出的道路活动。这些路可能会蜿蜒迂回,但是它们经常通向水源或开阔地。上路行进之前,检查一下敌人以及可能会伤害你的动物情况。敌人或土著很容易观察到路面的情况,在路面布置埋伏也很容易,因此应该尽量避开道路,除非你实在没有其他路可以走。
如果你沿着道路行进,一定要经常检查方位,确保道路通向你所要到的地方。小心那些被动过的地方,那里很可能是一个陷阱或圈套。
如果路上有很明显的障碍,如一根绳子或一块草垫子,那就不要走这条路的方向,他很可能通向一个捕捉动物的陷阱。
营地 在热带地区,黄昏持续时间不超过三十分钟,夜幕很早就会降临。因此,要在日落前选择好地点,扎好营地。
在选择扎营地点时:
●不要太靠近小溪或池塘,特别在多雨的季节里。无论是本地的,还是上游带来的,大雨可能会毫无预兆地导致洪水瞬间爆发。
●不要将营地安扎在干枯的树木,或者有干枯树枝的树木底下,它们可能会落下击中你。
●不要将营地安扎在野兽行走的路上,也不要安扎在水洼附近。可能会有动物出现,危及你的安全。
将营地附近的下层灌木砍去,给自己一些活动空间,同时可以给火堆通风换气,还可以减少昆虫侵扰,消灭蛇的藏身之所,而且会使空中搜索人员更容易看见你。
(1) 半常绿季节性森林
分布着热带半常绿季节性森林的地区有:
●南美洲。哥伦比亚和委内瑞拉部分地区,以及亚马逊盆地。
●非洲。肯尼亚西南沿海的部分地区,坦桑尼亚以及莫桑比克。
●亚洲。印度东北部,缅甸大部分地区,泰国,印度支那半岛,爪哇岛,以及其他印度尼西亚群岛的部分岛屿。
美洲、非洲的半常绿季节性森林的特征和亚洲的季节性森林特征一致。这些特征为:
●有两个树层,上层树木平均高度为60~80英尺(18~24米),下层树木平均高度为20~45英尺(6~14米)。
●树木直径平均为2英尺(0.6米)。
●有树叶凋零的干旱季节。
除了西米、聂帕榈、可可椰子,这个地区生长的可食植物和热带地区一样。
(2)热带灌木林
热带灌木林分布在以下地区:
●美洲。墨西哥西海岸,尤卡坦半岛,委内瑞拉,以及巴西。
●非洲。非洲西北海岸,以及非洲内陆南部地区——安哥拉,赞比亚,坦桑尼亚,以及马拉维。
●亚洲。土耳其斯坦和印度。
热带灌木林的主要特征为:
●旱季和雨季界限明显,两个季节的长短会随着年份变化。降雨多数为电闪雷鸣的倾盆大雨。
●在旱季,树木树叶都落了,光秃秃的。树木的平均高度为20~30英尺(6~9米)。有些地方的下层丛林纠缠着长在一起。
●地面上除了长有一些束状丛生植物外,几乎是光秃秃的。极少见到禾本科植物。
●大多数植物都长有刺。
●每隔一段时间就会发生火灾。
在热带灌木林的旱季,很难找到食物。主要的食物种类来源于以下植物部分:块茎、鳞茎、球茎、木髓、树脂、坚果、种子以及谷物。
在雨季,植物类食物要丰富得多,你应该寻找以下列出的植物。
●合欢树金合欢树野菊苣仙人果
●龙舌兰野无花果圣约翰面包树
●杏仁杜松罗望子树
●猴面包树海滨藜睡莲
●野山柑腰果热带薯蓣
(3) 热带稀树大草原
热带稀树大草原分布在:
●南美洲。委内瑞拉部分地区,巴西,以及圭亚那。
●非洲。撒哈拉南部(非洲内陆北部地区以及苏丹南部地区),黄金海岸(西非国家,加纳旧称。译者注)北部地区,尼日利亚大部分地区,扎伊尔东北部,乌干达北部地区,肯尼亚西部地区,马拉维部分地区,坦桑尼亚部分地区,津巴布韦,莫桑比克,以及马达加斯加西部地区。
热带稀树大草原的特征为:
●它们只位于南美和非洲的热带地区。
●它们看上去像广阔、繁茂的牧场,中间长着一些树木。
●禾本科植物呈束状生长,经常超过6英尺高,一束草与另一束草之间的界限非常清晰。
●零星分布的树木通常矮小、粗糙,很像苹果树。
●土壤通常是红色的。
南美洲的稀树大草原通常有一个很长的旱季,相对地,雨季就很短。在这些大草原上,长着高高矮矮的禾本科植物,雨季来临时,草丛间点缀着鲜艳的各色花朵。这些禾本植物所结的谷粒,以及雨季生长的季节性植物的地下部分是该地区主要的植物类食物来源。
非洲有两类稀树大草原:高草类,以及束草类。
高草类大草原分布在热带雨林周围地区,里面生长着粗糙的、5~15英尺(1.5~4.5米)高的禾本植物。除非当地居民在干季烧掉这些草,否则草原几乎是无法穿越的。
非洲稀树大草原大部分都是属于束草类大草原,草的平均高度为3英尺(0.9米)。
大草原上既长有矮小的树,也有大树,最大的树是猴面包树。
17.2 热带地区的危险
尽管热带地区有毒蛇和其他大型动物,但是它们只是一小部分危险。最大的危险来自昆虫,它们有些传播疾病,有些昆虫的叮咬有毒。伤口的感染,即使是擦伤那样的小伤,也是很大的危险。
蚊子、扁虱、跳蚤、螨、水蛭、蜘蛛、蝎子、蜈蚣、羌螨、黄蜂、野蜂、以及蚂蚁,它们生活在潮湿的热带地区。采取以下措施来防止这些昆虫的叮咬:
●尽量避开那些可能是昆虫滋生的地区。
●使用常用驱虫剂,如果有的话,涂抹在所有暴露于外的皮肤上,以及衣服的开口处。
●衣服穿严实,特别是晚上。
●将裤脚塞进靴子,将袖子放下,并扣上纽扣,将领子上的纽扣也扣好。
●戴上手套,如果有,要戴上防蚊头罩。
●将营地安扎在远离湿地的地方。
●如果有蚊帐,睡觉时用蚊帐罩好,如果没有蚊帐,睡觉时用泥浆涂在脸上。
扁虱和跳蚤是吸血寄生虫,因此它们只寄生在温血动物身上。一些扁虱和跳蚤身上携带着传染病毒。扁虱通常聚集在草丛里,它们会爬到你的衣服上或身上,可用刷子刷掉它们,每天要检查皮肤上是否有扁虱,一天至少检查一次,如果它们叮在你的皮肤上,按照前面说明的步骤去除它们。
跳蚤在干燥、充满灰尘的建筑物里很常见,它们可能潜伏在你的脚趾甲下面,或者进入你的皮肤,在那里产卵。用消过毒的小刀挖出跳蚤,保持伤口清洁。在印度和中国南部,老鼠身上的跳蚤会传播腹股沟腺炎。在鼠群中发现一只死老鼠,通常意味着一种瘟疫。跳蚤还可能会传播斑疹伤寒热。
在热带许多地区,特别是在马来亚和印度尼西亚,老鼠还携带着能够传播黄疸以及其他疾病的寄生虫。
在远东的许多地区,小红鼠携带着一种伤寒热病毒,它们居住在泥土里,洞穴离地面几英寸。在很高的草丛里,砍伐光了的丛林里,以及河岸边,小红鼠也很常见。不要直接躺在或坐在地上。扎营时,要清理地面,并用火烧一下。用驱虫剂处理衣服。
水蛭在潮湿的下层丛林很常见。植物上、地上、水里,你都可能会看到水蛭。它们能够穿过鞋上的小孔或者爬到鞋的顶端。
蜘蛛、蜈蚣、蝎子在热带地区也很多。一些蜘蛛有毒,最大的蜘蛛叫做狼蛛,它很少咬人,但是浑身长满又短又硬的绒毛,如果你碰到它们,皮肤会相当疼痛。蜈蚣会用头部长得像腿似的尖牙蛰人并注射毒液,被蜈蚣蛰的感觉就像被黄蜂蛰一样。蝎子尾部有毒腺,尽管有些蝎子并不致命,但是大多数蝎子咬了之后,会产生剧痛,并导致严重不适。蝎子一般藏身于石头底下或枯树的树皮底下,晚上它们还经常躲在鞋子里面。所以在穿戴之前,一定要先检查袜子、鞋和衣服。睡觉前检查床铺上有没有害虫,被任何害虫咬了都可能导致红肿和疼痛。
羌螨、黄蜂、野蜂以及蚂蚁都是可能会伤害到你的害虫。许多咬人的蚂蚁生活在热带树木的树枝和树叶上。悬挂在红树树枝上的蔓生植物上几乎都有咬人蚂蚁。不要在蚂蚁洞附近或蚂蚁活动的路边扎营。
任何时候都不要赤脚走路。鞋可以保护双脚不被爬虫、扁虱叮咬,而且可以保护伤口,减少其受感染的机会。
在热带地区的水域要小心鳄鱼。它们喜欢躺在岸边,或者浮在水面上,只有双眼露出水面,就像一块木头一样。在涉水、洗浴以及靠近水边时都要小心,尤其是显然有鳄鱼的地方。任何时候都要避开它们,如果你必须到水里去,不要扑打水面,这会惊动鳄鱼。
在咸水流域,如入海口、海湾、或者泻湖,那些攻击人的鲨鱼可能会游至海岸附近。许多生活在热带海洋浅水区域的鲨鱼都曾攻击过人类。身长超过4英尺(1.2米)的鲨鱼可能是很危险的。并不是所有的鲨鱼都会把鳍露出水面。生活在浑浊的水里的梭鱼也会攻击人类。
僧帽水母是咸水里的另一种危险。这些长得像水母的生物有刺人的触角,触角可长达50英尺(15米),被它们刺了以后会产生剧痛,甚至可能会使被刺者残废。
太平洋上的岛屿每天都会有很规律的潮汐现象。但是附近水域的暴风雨会打断正常的潮退,使高潮和低潮的时间延长。在每一次潮水变化间,大量的水进出环礁水湾,不要试图游泳或者乘木筏通过较深的水道,要等到水面平静之后或者退潮之后再过去。尽量不要被涌来的潮水冲到远离海岸边的礁石上,潮水冲过礁石时,有一股力量使得行走困难,对游泳者很危险。
冲浪并不危险,除非你很虚弱,或者暴风雨造成的海浪已经超过8英尺(2.4米)高。在撞到礁石前,海浪都不会中断,而且它们向海边移动的周期非常清楚。如果你必须游泳,那么可以利用大的海浪之间的平静间隙。迎头冲进海浪,如果你在浅水中,面前的一个大浪马上就要断开,潜入水中,抓住一块岩石,坚持住,直到浪头过去。利用海浪逐渐减弱的力量将你带到岸边。
你已经读过你可以获得的海洋食物,不过你还必须小心热带海岸边的一些危险。
许多生活在礁石附近水域的鱼类肉中含有毒素,有些鱼类你以为是可以吃的,如红鳍笛鲷和梭鱼,但是如果是从环礁或珊瑚礁附近获得的,那么它们就有毒。有些鱼类会用刺或“牙齿”将毒素注入粗心大意的人的体内。
不要赤脚走在珊瑚礁上。珊瑚,不管是死的还是活的,都能割裂你的脚。看上去无害的海绵以及海胆上长有细细的刺,是由石灰或硅石组成的,它们可以刺入你的皮肤并引起溃烂。小得几乎看不见的石鱼不会给你让路的,它的脊刺有毒,会给你带来极大的苦恼,甚至可能会导致死亡。医治方法同医治被蛇咬伤的方法一样。
在热带水域,探测黑黢黢的洞口时要用棍子,不要用手。当在泥质或沙质河底的河水里或海岸边行走时,不要随意迈步,要沿着水底慢慢移动脚步,避免踩到黄貂鱼或其他有尖刺的动物。
锥形蜗牛,或者头部又长、又细、又尖的蜗牛也有毒。它们生活在多岩石的海岸边或者受保护的海湾里,多发现于岩石底下,或者珊瑚礁的裂缝里。所有锥形的蜗牛都要避免用手去碰。
用手拿大的海螺时也要小心。它们有刀锋般尖利的暗门,在它们试图逃跑时,可能会突然刺出来,刺穿你的皮肤。
如果你必须穿过暗礁的深水部分,应仔细检查礁石边缘处,看看有没有鲨鱼、梭鱼或者海鳗。海鳗藏身于珊瑚礁黑暗的洞里面,它们受到打扰时会表现得非常凶猛。
18、北极和亚北极地区求生 
当你想到北极和亚北极地区时,可能会联想到严寒的天气。这些地区的确会有很长一段时间,天气极为寒冷。但是就温度而言,这些地区更为明确的定义是:
北极——一年中最温暖的月份,平均温度不超过50华氏度(10℃)。
亚北极——一年中最温暖的四个月平均温度不超过50华氏度(10℃)。
在温带高山和高原地区也会有非常寒冷的天气,以下提供的寒冷天气生存信息同样适用于这些地区。
18.1 寒冷的环境特征
寒冷的气候是一种很强的自然力量,即使你认识到它的危险以及能够利用它的一些个别特征,它还是可能会成为一个可怕的对手。忽视或低估这股力量可能会导致死亡。
在寒冷地区,冷风降温会增加危险,这是流动的空气吹在暴露在外的人体皮肤上引起的结果。举例来说,风速为15节的风在气温为15华氏度(9℃)下造成的严寒温度,其效果和零下10华氏度(23℃)的无风空气温度造成的效果一样。你会发现风速越大,严寒温度就越低。
在寒冷的环境中,天气和温度的变化很快。这些变化会影响你的速度,增加行进的困难。例如,雨、雪或者温度的升高都可能使你无法继续前进,或者使前几天还很容易翻越的地形变得非常危险。
在寒冷地区获得生活基本所需——食物、水、避身所——要比在温暖环境中困难得多。即使你已经有了这些基本必需品,你还必须有足够的衣服保暖,以及求生的意志。
和其他任何环境中一样,在寒冷的环境中,你首先需要考虑的是处理、医治你的及同伴的伤口或疾病。
18.2 健康危害
健康时,人体内部的中心温度(躯干温度)保持在98.6华氏度(37℃),因为四肢和头部没有躯干那么多组织的保护,因此它们的温度会稍有不同,可能达不到98.6华氏度。
人体有一个控制系统,能够自动反应、调节,使身体保持温度平衡。影响体温平衡有三个主要因素:产生热量、热量散失和蒸发。热量产生的速度是由人体温度和环境温度之间的差别决定的。不过比之产生热量,人体更容易散发热量,出汗能够帮助保持体温平衡。出汗散发热量的速度可以和用力产生热量的速度一样快。
颤抖能使身体产生热量,同时也会导致疲劳,而后者反过来导致体温下降。身体四周空气的运动会使身体热量散失。经计算,一个人赤裸地站在没有冷风的寒冷环境中,只要他能够尽力颤抖,他就能将体温保持在血液凝固点左右,从而使自己不至于被冻僵。但是一个人不可能永远颤抖下去。
同样经过计算的是,一个人在寒冷的环境中休息,只要将能穿的防寒衣服都穿上,也能很好地将体温保持在凝固点之上。但是如果不想再这么继续挨冻下去的话,那么他必须活动或颤抖。
下面是一些在寒冷环境中可能发生的伤病:
低温症 人体温度下降到95~77华氏度(35~25℃)之间就会导致低温症,或者气温降至冰点左右时,也会引发低温症。为了防止体温过低,应该尽量避免会导致人体热量散失的活动。
低温症的症状表现为行动迟缓、身体协调能力下降、判断力减弱等。如果病人体温降至77华氏度(25℃)以下,死亡几乎是不可避免的了。
要想医治低温症,就要使病人身体重新暖和起来。如果有可能,应将病人身体的躯干部分浸入100~110华氏度(37.8℃~43.3℃)的温水中。
警告:将病人整个身体放入温水中使之体温回升只能在医院里进行,因为很可能会导致病人心跳停止或休克。
使病人体温回升最快的方法是温水灌肠法,直接将温水灌入病人体内。另一个方法是将病人和另一个温暖的人一起裹在暖和的睡袋里,两个人都必须赤裸。如果病人是清醒的,给他喝热的糖水。最好的卡路里来源之一是蜂蜜或葡萄糖,如果没有蜂蜜和葡萄糖,用糖、可可粉或类似的可溶增甜剂。
警告:不要强迫没有知觉的病人喝水。
治疗低温症时,有两个危险:体温回升太快和体温回落。体温回升太快会使病人血液循环出现问题,最终导致心脏衰竭。体温回落是指病人从温水中出来时体温急遽下降,发生这种情况是由于病人体温回升之后,血液开始重新循环,四肢里面停滞的血液又回到躯干部分,从而导致体温重新下降。使身体躯干部分变暖,而不刺激外围的血液循环会减少体温回落的影响。如果可能,应将病人的躯干部分放入热水中,这是最好的治疗措施。
冻伤 冻伤是由于组织冻僵而造成的伤害。轻度冻伤只涉及皮肤,冻伤的皮肤灰暗,略呈白色。深度冻伤会延伸至皮肤以下的组织,组织变硬、变僵。脚、手以及暴露在外的脸部特别容易冻伤。
如果你和其他人在一起,防止冻伤的最好办法是互助。经常检查同伴的脸,也要让同伴经常检查你的脸。如果你孤身一人,应不时用戴着手套的手捂住鼻子和脸的下半部分。
如果手脚失去知觉,表明你已经患了冻伤。如果失去知觉的时间还不长,那么冻伤可能是轻度的,否则,要假定冻伤是深度冻伤。
冻伤解冻之后又重新冻结会导致更严重损伤,没有经受过专门医疗训练的人无法处理。
战壕足病和足浸病 这种病是由于在冰点气温下,长时间——数小时,甚至数天——暴露于潮湿的环境中引起的。这种病发生之后,脚部会变得冰冷、肿胀,并且外表呈现蜡状。行走困难,双脚感觉沉重、麻木。神经和肌肉是主要受损的地方,不过也可能会生坏疽,严重时,肌肉会坏死,最后可能不得不将整个脚或腿切除。防止这种病最好的方法是保持双脚干爽。带上备用的袜子,用防水的包装包好。湿袜子可以放在身上慢慢焐干。每天洗脚,并换上干袜子。
脱水 在寒冷的天气中,裹着厚厚的衣服,你可能意识不到你体内的水分正在流失,因为你厚重的衣服吸收了水分,这些水分最后蒸发到空气中。你必须饮水补充流失的水分。在寒冷的天气中,你对水的需求跟在温暖气候下是一样的。检查你是否脱水的方法之一是检查尿液在雪上的颜色。如果尿液使雪呈深黄色,那你已经开始脱水,需要补充水分了。如果雪是浅黄色或者无色,那么你体内水分处于正常平衡状态。
低温多尿症 暴露于寒冷的天气中,排尿会增加,这也会减少你的体内水分,必须及时补充水分。
日光灼伤 暴露在外的皮肤即使大气温度在冰点之下也可能会被日光晒伤。阳光照射在雪、冰和水上,光线会从各个角度反射到敏感的皮肤上:嘴唇、鼻孔以及眼皮。暴露于阳光之下同样的时间,高纬度比低纬度更容易引起晒伤。当你暴露在阳光中时,用防晒霜或唇膏涂抹在脸上。
雪盲 这是由于明亮的阳光照射在冰雪之上产生紫外线辐射引起的眼睛疾病。雪盲的症状表现为感觉眼里有沙子、眼睛疼痛,从而使眼球运动加剧、流泪、眼睛发红、头痛等,这些症状随着继续暴露于阳光之下而不断加剧。长时间暴露于这样的光线之下会导致永久性眼睛损伤。治疗雪盲时,用纱布把眼睛包好,直到症状消失。
你也可以戴上太阳镜来预防雪盲,如果没有太阳镜,可以临时做一副:在纸板、木头、树皮或其他可用材料上切两道裂缝。在下眼睑上涂上煤灰也能够帮助减弱强光的照射。
便秘 因为寒冷拖延通便、吃脱水的食物、饮水太少、不规律的饮食习惯等,都可能引起便秘。尽管便秘不会影响你的正常功能,但是还是会让你不舒服。增加水的摄入,每天至少喝2夸脱(2.3升)的水。如果可能,多吃水果及其他帮助通便的食物。
18.3 卫生
尽管在寒冷的天气中,洗澡有点不切实际,而且不舒服,但是你必须这么做。洗澡能够预防皮疹,而皮疹会引发更多严重问题。
在有些情况下,你可以洗雪浴。抓一把雪擦洗身体汗水容易积存的地方,如腋下、大腿根部、前胸、后背等,然后擦干身体。如果无法洗澡,定期擦拭身体的这些部位。如果条件允许,要每天洗脚,换上干净的袜子。每星期更换内衣至少两次。如果没有办法清洗内衣,脱下它之后,抖动几下,然后放在空气中晾一两个小时。
如果你和当地土著在一起,或者使用别人曾使用过的避身所,应该每天晚上检查身体和衣服,看有没有虱子。如果衣服上发现了虱子,要用杀虫粉处理衣服。如果没有杀虫粉,可以将衣服挂在冷空气中,然后拍打、拂拭,这样会去掉虱子,不过无法去掉虱子的卵。
衣物和装备
你不但必须有足够的衣物来防寒,还必须知道如何最大程度地利用这些衣物来保暖。例如,你应该将头部包起来,没有保护的头部、颈部、手腕、脚踝等都会流失大量的体热。
有四个保暖的基本原则,你必须遵守:
●衣服要穿得宽松,并且要分层。衣服和鞋袜太紧会限制血液循环,使冻伤更容易发生,同时会减少衣服和衣服之间的空气量,从而降低其隔热的功效。多穿几件薄一点的衣服比只穿一件同等厚度的衣服效果要好,因为衣服和衣服之间会形成不流动的空气层,这些空气层能够隔热保温。同时也便于脱和穿,热了马上脱掉一件,防止过多出汗,冷了马上加一件,增加温度。
●避免热度过高。如果热度过高,你就会出汗,衣服会吸收汗水,这样会从两方面影响你的体温:湿度降低了衣服的隔热保温性能;汗水蒸发导致的冷却作用会使体温下降。要调节衣服的厚度,使自己不要出汗。你可以部分敞开大衣或夹克,或者脱掉里面的一层衣服,或者脱掉手套,或者脱下大衣的帽子或减少头部的包裹等等。热度过高时,头部和手部是很有效的散热部分。
●保持衣物干燥。在寒冷的气候下,你里面的衣服会由于出汗而潮湿,外面的衣服如果不防水,粘在上面的雪霜被体温融化,也会弄湿衣服。如果有的话,外面要穿防水的衣服,它能够阻止大部分雪霜融水。进入热的避身所之前,刷掉身上的雪和霜。不管采取怎样的预防措施,你总是会有弄湿衣服的时候。这时,弄干衣服会成为主要的问题。在行进时,把潮湿的手套和袜子放在包裹上面。在冰点气温下,有时风和阳光会吹干和晒干衣服。或者你可以将手套和袜子贴身放好,不要折叠,你的体温会焐干它们。在营地里,可以把潮湿的衣服用晾绳或临时做的架子挂在帐篷顶端。你还可以生一堆火,这样可以烘干每一件衣物。烘干皮革制衣物时要慢,不要太着急。如果没有其他办法弄干你的靴子,可以将它们放在睡袋的外层和衬里之间,你的体温会帮助烘干它们。
●保持衣物干净。从卫生和舒适的角度来说,这是很重要的,而在冬天,从保暖的角度,这也同样重要。有尘土和油脂的衣服会大大降低其隔热性能。如果衣服之间的空气层被挤压或者被填满,身体的热量会更容易散失掉。
在寒冷的气候下,厚厚的羽绒睡袋是最有用的生存工具。一定要确保羽绒干爽。如果湿了,其隔热性能将大大降低。如果你没有睡袋,可以自己做一个。准备一块降落伞布或类似材料,去找一些天然的干燥材料,如树叶、松木针叶或者苔藓等,将干燥的材料放在两层降落伞布之间,这样就可以做一个睡袋了。
其他重要的生存物品还包括:一把刀、放置在防水容器中的防水火柴,最好还附有一块打火石、一个耐用的指南针、地图、手表、防潮布、手电筒、望远镜、墨镜、应急多脂食品、收集食品的工具、信号装置。
18.4 避身所
你携带的装备和所处的环境决定了你需要搭建的避身所的类型。
注意:在极冷的天气中,不要使用金属——例如飞机机身——来做避身之所。金属会将你产生的那么一点点热量导出避身所之外。
在第8章中描述的树坑避身所可能是最容易搭建的避身所了,而且在有些情况下,树坑避身所也是最有效的。
用冰雪搭建避身所通常都需要冰镐或冰锯这样的工具,而且需要很多时间和精力。
如果打算在避身所里生火,一定要留通风口。
一定要确保避身所入口处没有积雪或其他障碍物阻挡,它们可能会使你必要时无法迅速离开避身所。
睡觉之前切记要熄灭炉子或灯。一氧化碳非常危险,它无色无味,是由黄色的火苗产生的,所以,如果你看到火苗呈黄色,要检查通风装置。
在不通风的避身所里生火可能会引起一氧化碳中毒。即使在通风的避身所里,不完全燃烧也会导致一氧化碳中毒。一氧化碳中毒通常没有症状,你会毫无预兆地昏迷和死亡。不过,有时可能会伴随以下症状:觉得太阳穴上有压力、眼睛有灼烧的感觉、头痛、脉搏猛烈跳动、困倦、或者恶心。一旦发现以上任何一项症状,应赶紧到外面呼吸新鲜空气。
火在寒冷的天气中尤为重要,它不仅可以烹调食物,还可以取暖,还可以融化冰雪获得水。
用前面介绍的方法生火,不过如果你在敌方区域,记住,火发出的烟雾、气味和火光可能会暴露你的行踪,而周围的树木、岩石反射的间接火光也是一个危险。在寒冷、无风的天气中,烟雾会笔直上升,在白天像烽火一样明显,但是晚上能够帮助掩盖气味。在较暖的天气中,尤其在树木繁多的地区,烟雾多贴近地面,白天不容易被发现,但是这样气味散播得也快。
如果你在敌方区域,应砍那些生长较低的树枝当木柴用,不要砍倒整棵树。倒地的树木在空中很容易被发现。
所有的树木都可以燃烧,但是有些树木燃烧时会释放出更多的烟雾,例如松柏科树木,它们含有树脂和柏油,比起落叶树木,它们燃烧时会释放出更浓、更黑的烟雾。
极地的高山地区基本上没有什么材料可以用来当木柴,你也许会找到一些草和苔藓,但是非常少。海拔越低,可用的薪材就越多。在林木线以上,你也许会能找到一些灌木柳和矮小的云杉。
在林木线之内,薪材就很丰富了:
内陆地区云杉很常见。云杉是松柏科树木,在春季和夏季燃烧时会释放出大量烟雾,但是在深秋和冬天,云杉燃烧时几乎没有烟雾。
美洲落叶松也是松柏科树木,它是松木科中唯一一种秋季落叶的树木,针叶落光了的它看上去很像枯死的云杉,但是在它光秃秃的树枝上有很多疙瘩似的芽和松果。燃烧时,它会释放出大量烟雾,因此是很好的发信号方法。
桦树是落叶树木,燃烧起来很快,火势很猛,就像浸过石油或汽油似的。大多数桦树生长在河边或湖边,但是在远离水域的较高地区也会偶尔发现一些桦树。
极地的柳树和杞木通常生长在湿地或湖泊、溪流附近。这些树木燃烧又快又猛,没有多少烟雾。
干的苔藓、草以及灌木柳是其他可以当作薪材的材料,在冻原地区(开阔的、没有树木的平原)的溪流边常常有很多。把草或其他矮小植物捆成一束或拧成一束,这样它们会烧得比较慢,可以提供更多热量。
如果废弃的汽车或坠毁的飞机上有燃料或燃油,可以拿来利用。将这些燃料储备在油箱里,只在需要时才取出一点使用。在严寒的天气中,燃油会冻结,因此如果没有爆炸的危险,要趁它们还没有冻结之前从车辆或飞机中汲取出来。如果没有容器装载,就让燃油流在雪地或冰上,需要时挖出使用。
警告:在温度极低的情况下,不要让裸露的皮肤接触到石油petroleum、油oil或润滑油lubricants(POL),它们的液体状态具有欺骗性,因为它们能够导致冻伤。
一些塑料汤匙、防护帽帽檐、防护罩,还有泡沫橡皮,很容易被一根燃着的火柴点着,并且可以持续燃烧足够的时间来帮助生火。例如,一把塑料汤匙可以燃烧十分钟之久。
在寒冷地区,使用火无论是取暖还是煮饭都会产生一些危险。
火燃烧时会不知不觉侵蚀周围物体的表面,因此生火时不要离避身所太近。在雪地避身所里,过多的热量会融化隔热的冰雪层。
避身所里面的火堆如果没有充分的通风换气会导致一氧化碳中毒。
取暖或烘干衣服时,如果不小心会烧着或烤焦衣服和装备。
对于逃生者来说,手掌大的火是比较理想的,它需要的燃料很少,但是能够产生相当的热量,而且足够热,可以加热液体。
在封闭的避身所里,一根蜡烛也能产生足够的热量。
如果要做饭,一小堆火和一个炉子就足够了。在极地地区,流浪者炉子特别适用。用一个马口铁罐头盒就很容易做一个这样的炉子,还可以保存燃料。
一个支撑在叉状树枝上的简单吊架也可以用来煮饭,将炊具吊在上面,悬在火堆上面。
一堆热煤炭是做饭最好的加热方式。交叉放置薪材的火堆产生的煤炭能够均匀释放热量。
在极地地区,有多种途径可以获得水。你的位置和当时的季节决定你应从何处获得水,以及如何获得水。
由于气候和环境的因素,极地地区的水源要比其他地区的水卫生得多。但是,在饮水前,你还是应该先将水净化一下。
在夏季,最好的水源是淡水湖泊、小溪、池塘、河流、以及泉水。池塘或湖里的水可能会稍微有点污浊,但是依然可以使用。小溪、河流以及冒泡的泉眼里的流动水通常都是干净的,可以饮用。
夏季,在冻原地区发现的呈棕色表面的水也是很好的水源,不过净化前,你可能需要先过滤一下。
可以将淡水结成的冰雪融化成水。但是在饮用前,一定要确保它们已经完全融化。冰雪在嘴里融化会吸收体内热量,并且可能会导致体内因寒冷而受伤。
你可以用体温来融化雪。将雪放在水袋里,然后将袋子放在几层衣服之间,这个过程比较慢,但是你可以在行进时、或者没有火时使用这种方法。
注意:如果有其他可饮用水水源,不要浪费燃料来融化冰雪。
如果有冰,融化冰比融化雪更好,因为一杯冰融化后获得的水比一杯雪融化所得的水多,而且冰融化得比雪快。
你可以把水袋、食品罐或者临时做的容器放在火边来融化冰雪。先放少量的冰雪在容器里,等它融成水之后,再往里面添加冰雪。
另一个融化冰雪的方法是将冰雪放在一个多孔渗水材料的袋子里,然后将袋子悬挂在火边,袋子下面放一个容器接水。
在寒冷的天气中,睡觉前不要喝太多水。半夜从温暖的睡袋里爬出来去解手,意味着减少了休息时间,增加了暴露于寒冷中的时间。
18.7 食物来源
极地地区有几种食物来源。食物的种类——鱼类、动物、禽鸟、或植物——以及获得食物的难易程度取决于季节和你的位置。
鱼类 夏季,很容易从海岸边、小溪里、河里或湖里抓到鱼类以及其他水生动物。可用第7章介绍的方法捕捉它们。
北大西洋和北太平洋海岸的水域里水产丰富。你很容易就能找到小龙虾、蜗牛、蛤、牡蛎和王蟹等水生动物。在高潮水位和低潮水位差别很大的地区,低潮时,你很容易发现贝类。可以在潮水退后形成的平坦沙地上挖掘,在退潮形成的水洼以及近岸的礁石上寻找。在高潮水位和低潮水位差别不大的地区,暴风雨造成的海浪也经常将贝类冲到海滩上。
生活在阿留申群岛以及阿拉斯加南部海域的多刺海胆的卵是非常美味的食物。可在潮水形成的水洼里找寻海胆。把它放在两块石头之间,挤碎它的壳。海胆的卵是鲜黄色的。
多数北方鱼类和鱼卵都是可食的,除了北极鲨鱼以及杜父鱼卵。
双壳类动物——如蛤蜊、贻贝等,通常比螺旋型壳类动物——如蜗牛——要美味。
警告:黑贻贝是北方最常见的软体动物之一,在任何季节都可能含有剧毒。有时在贻贝组织里发现的毒素跟士的宁一样危险。
海参也是可食用的海洋动物。在它体内有五条长长的白色肌肉,吃起来味道跟蛤蜊肉差不多。
在初夏,胡瓜鱼会在海边的浪花里产卵,有时你可以用手将它们捞上来。
巨藻是一种长长的带状海草,它以及其他小一点的、生长在近岸岩石上的海草也是可以食用的。仲夏季节,你还经常能从海草上发现鲱鱼卵。
海洋冰上动物。几乎所有的北极海岸地区都能发现北极熊,但是在内陆地区基本上见不到。如果可能,要尽量避开北极熊,它们是所有熊类动物中最危险的。它们是不知疲倦、聪明的捕猎者,有极好的视力和特别敏锐的嗅觉。如果你必须杀死一头熊来做食物,接近它时要特别小心,射击时要瞄准它的脑袋,子弹射在其他地方几乎杀不死它。熊肉在吃之前一定要烹制。
警告:不要吃肝,因为它含有大量危险的高浓度维生素A。
无耳海豹的肉也是美味之一。不过,接近一头无耳海豹并杀死它需要一定的技术。春天,海豹经常躺在它们呼吸用的冰洞附近的冰面上,它们会每隔三十秒会抬头查看是否有它们的敌人——北极熊出现。
可以用爱斯基摩人的方法接近海豹:趁海豹睡觉时,从它下风方向慢慢向它接近,如果海豹动了,应立刻停止前进,像它一样平躺在冰面上,不停抬头低头,并且微微扭动身体。用身体侧面朝前接近海豹,手臂贴紧身体,尽量使自己看上去像另一头海豹。海豹透气的冰洞边缘很滑,并且朝里倾斜,海豹只要稍一动就能滑进水里。因此,要尽量接近海豹25~50码(23~48米)内,并且要迅速杀死它(瞄准头部)。尽力在海豹滑进水里之前捕捉到它。冬天,死海豹通常是可以浮于水面的,但是要把它拖到冰上面上来很困难。
如果你有擦伤或皮肤损伤,不要让海豹脂肪和皮肤触碰到你的伤口,因为你可能因此患上所谓的“肥手指”,你的手指会肿胀得非常厉害。
记住,有海豹的地方通常就有北极熊,北极熊是众所周知的海豹杀手。
有须海豹和海象生活在大块浮冰之上。海豹的好奇心很重,你有时可以将它们吸引到射程之内。海象很懒惰,但是近距离时它们会变得相当危险。最好用船接近它们。最好将海象和海豹杀死在冰上,而不是水里,这样你比较容易拿到尸体。射杀海象时要对准它头部以下的颈部。从海象身上,除了肉,有时还可以得到乳汁。杀死一头海象之后,你可以给它挤奶,一头海象通常可以得到16夸脱(18升)的乳汁,还是这头海象,一个小时之后再挤,差不多还可以得到相同量的乳汁。
警告:有须海象的肝脏不能吃,它跟北极熊的肝脏一样,含有高浓度的维生素A。
陆上动物。在极地地区的某些区域生长有驼鹿、北美驯鹿、石山羊和山区野羊、麋鹿、和熊等陆地动物。
驼鹿经常发现于灌木浓密的地方,它可能会向人猛冲。冬天,爬到小山或者树上,你也许会发现动物的“烟”(身体水分蒸发凝结成的水雾,看上去像一小堆火冒出的烟),这股“烟”可能就是驼鹿身上发出的。
北美驯鹿的踪迹在北极地区迁移不定,阿拉斯加、加拿大北部地区、格棱兰西部地区、以及西伯利亚都曾发现它们的踪迹。冬季,它们在冻原地区进食;夏季,它们会迁移至海边或高山上。
冬季,山区野羊会迁移到海拔较低的地区,到山谷中的地面觅食。它们很机警,很难接近。站在比它们高的地方,趁它们进食时从顺风的一边接近它们,这样你也许会有机会走到足够近的地方射杀它们。
麋鹿生活在格棱兰岛北部地区以及加拿大群岛上,它们的足迹和粪便很像牛的足迹和粪便。一旦受到惊动,麋鹿会聚集到一起,如果有其他动物接近,雄麋鹿可能会向接近者猛冲过去。
熊很危险,特别是当它受惊、受伤时,或者和小熊在一起时。如果你发现一大片被破坏的草皮,那很可能是熊曾在此挖掘树根或者寻找地鼠。不要朝熊开枪,除非你确信能杀死它。要瞄准耳朵根部、颈部、或者肩后。熊在冬天会冬眠。
极地地区还有狼出没。
在亚北极的南部地区有树木生长,能发现豪猪。豪猪以树皮为食,所以,如果你发现被剥得光秃秃的树枝,那么你很可能会在这里发现豪猪。
雷鸟、猫头鹰、以及大乌鸦是极地地区冬季仅有的鸟类,它们在林木线以北非常稀少。雷鸟、猫头鹰与其他野禽一样美味。大乌鸦太瘦了,不太值得费劲去捕捉它们。雷鸟会根据环境改变颜色,这使它们很难被发现。石雷鸟总是成双成对地出现,很容易接近。柳雷鸟生活在河边低地的柳树丛中,它们总是群聚在一起,很容易捕捉。夏季,所有的极地鸟类都有2~3个星期的脱毛阶段,这个阶段的鸟类不怕人,很容易捕捉。可用第7章介绍的方法捕捉它们。
要趁猎物还温暖时将它们剥皮、屠宰。如果你没有时间给动物剥皮,贮存前至少要去除猎物的内脏、味腺和生殖器。如果时间允许,将肉割成一片一片的,并分别冷冻,需要时就取出一片。将所有动物的脂肪都留下,除了海豹的脂肪。冬天,猎物在室外会很快冻硬。夏天时,你可以把动物贮存在地面的冰洞里。
植物 尽管没有树木,冻原地区在暖和的季节还是有很多植物生长的,不过比之温暖气候中的植物,这里的植物都很矮小。例如,极地柳树和桦树与其说是树,不如说是灌木。
有些极地植物吃了以后可能会中毒,应只选择那些你知道可以食用的植物,如果不确定,要用可食性通用检验法检验。
18.8 行进
在极地地区生存或逃生,你会遇到很多障碍,障碍类型以及其危险性取决于你的位置和季节。你应该——
●避免在暴风雪中前进。
●穿越薄的冰层时要小心,可以平卧在冰面上匍匐前进,这样可以分散你的重量分布。
●过河时,要等到河水水位最低时。正常的结冰、解冻作用可能会使水位在一天中相差6.5英尺~8英尺(2~2.5米)。而结冰、解冻过程可以发生在一天中的任何时刻,这取决于河流到冰川的距离、温度、以及地形。在河水边扎营时也要考虑到水位的变化。
●考虑到极地清澈的空气,它会影响你对距离的估计,低估距离比高估距离更常发生。
●尽量避免在“乳白天空”的环境下行进。颜色失去对比的情况下,你无法对天然地形做出判断。
●过雪桥时,只有和水流障碍呈直角的雪桥你才可以通过。用棍子或冰镐找出雪桥上最坚实的部分,为了分散重量,你可以爬过去,或者穿上雪鞋或滑雪板。
●在天色尚早时就要开始扎营,这样你才能保证有足够的时间在天黑前就能搭建好避身所。
●应考虑将河流——不管是结冰的还是未结冰的——作为行进之路。结了冰的河面上通常没有松软的积雪,因此比陆地上更容易行走。
●在有厚厚积雪覆盖的地区行走时要穿上雪鞋。12英寸(30.5厘米)或以上的积雪会使行走非常困难,而且如果鞋袜湿了,还会导致战壕足病或冻伤。如果你没有雪鞋,可以用柳树、布条、皮革或其他适合的材料自己做一双。
没有雪鞋或滑雪板,在厚厚的雪地上行走几乎是不可能的。而且雪地上留下的深陷的足迹会给所有追踪者提供极好的线索。如果你必须在厚厚的积雪中行进,那么要避开积雪覆盖的河流。厚厚的积雪具有隔热的效果,可能会阻止雪下的水面结冰。如果是在有山的地区,要避开那些可能发生雪崩的地方。在有雪崩危险的地区,应选择在凌晨行进。在山脊上,雪会在背风的一面积聚起来,形成垂悬的雪堆,称为雪檐。雪檐经常会延伸出山脊很远,如果踩在上面,可能会断开。
有很多不错的方法可以预测天气的变化。
风 你可以将几片树叶或草扔到空中,或者观察树顶来辨别风向。辩明了风向之后,你就可以预测即将到来的是什么天气情况。迅速移动的风表明不稳定的大气层,说明天气很可能要变化。
烟 上升的烟柱又细又直说明天气晴朗,如果烟柱很低,或者水平运动,说明暴风雨即将来临。
鸟类和昆虫 在沉重、潮湿的空气中,鸟类和昆虫飞得要比平常低,这表明很可能会下雨。暴风雨来临前,大多数昆虫的活动变得频繁,但是蜜蜂却是在天气晴朗之前变得忙碌起来。
低气压 风速缓慢,甚至察觉不到,空气沉重、潮湿,这些都表示了低压气峰。出现低压气峰,天气一定会变糟,并且可能会持续好几天。你可以“闻到”和“听到”低气压:滞缓、潮湿的空气使得荒野的味道比高压时要明显得多。另外,比之高气压,在低气压下的声音会更加清晰,传得更远。
19、远海求生
地球表面大约75%的地方被水覆盖,而其中70%左右是海洋。所以,作为一个军人,你可以假定,某一天你会穿过茫茫水域。而且总是存在这样的可能性:你所乘坐的飞机或船只失事,要求每个人都登上救生筏或救生艇。
19.1 逃生
在远海求生,你需要面对海浪和海风,你也可能会遇到酷热或严寒。为防止这些环境危害造成严重后果,你必须尽快采取预防措施,利用可用资源保护自己不受天气、酷热、严寒或湿度的伤害。
但是,保护自己免受天气伤害只是基本需求之一,你还必须能够获得水和食物。满足了这三个基本需求将会帮助你防止产生生理及心理的问题。不过,你还必须知道如何处理可能遇到的健康问题。
在海上生存取决于:
●你对你的求生装备的了解和使用能力。
●你应用装备对付遇到的危险的特殊技术和能力。
●你的求生意志。
你登上船只或飞机之后,应找出有哪些生存装备,在哪儿,以及它的组成部分。例如,有多少救生用具、救生艇或救生筏?它们放在哪儿?它们都包括了哪些生存装备?它们装载了多少水、食物以及药品?
如果你还需要对其他队员负责,你必须知道他们在哪儿,以及确保让他们知道你在哪儿。
如果你乘坐的飞机落入海中,一旦弃离飞机,要按照以下步骤行动。
不管你是在水里,还是在救生筏上——
●要尽快离开飞机,到它上风的位置,但要停留在附近水域,直到飞机沉下去。
●离开燃油覆盖的水面,以防燃油着火。
●尽力寻找其他幸存者。
如果你在水里,要往救生筏游过去。如果没有救生筏,应努力找一块漂浮的飞机残片,攀附在上面,放松自己。知道如何放松自己的人在海水中几乎没有溺毙的危险。人体的天然浮力至少能够使头顶浮在水面上,不过还需要一些动作来使脸部浮出水面。
仰浮于水面所消耗的能量最少。背朝下平躺在水上,手臂放在身体两边,用手掌拍打水面,你的头部会部分浸入水中,但是脸部会露在水面之上。
另一个保持漂浮的方法是脸朝下,双臂伸展开来,双腿指向水底。呼吸的时候,双手往下按水,将头抬出水面,吸一口气,然后再低下头,让双臂恢复成伸展的姿势。
在求生情况下,建议采用下列游泳姿势:
●狗爬。如果你穿着衣服或者穿着救生背心,这种姿势是最好的,尽管速度慢,但是不需要太多力气。
●蛙泳。这种姿势用于水下游泳,或者需要穿过水面的油层或残骸时,或者海浪很大时,应该采用这种姿势。对于长距离的游泳,蛙泳可能是最好的姿势,因为这种姿势能使游泳者保持体力,并且能保持合理的速度。
●侧泳。这是很好的放松泳姿,因为只需要一只手臂来维持动力和浮力。
●仰泳。这是极好的放松泳姿,在其他泳姿中需要运用的肌肉可以用这种泳姿来放松。如果有水下爆炸的可能,那么也要采用这种泳姿。
当你处在水面油层燃烧的水域时:
●扔掉鞋和有浮力的救生背心。
注意:如果你有未加压的二氧化碳救生背心,要留着。
●遮住鼻子、嘴巴和眼睛,立刻潜入水里。
●浮出水面呼吸之前,在水下能游多远就尽量游多远。
●浮出水面呼吸时,要使身体的上半部分浮出水面,当你上浮时,手要大幅度挥动,使水花四溅,驱散火苗。吸气时尽量顺着风的方向。
●呼吸完之后,先将脚潜入水中,然后继续上面的步骤,直到远离火苗。
如果水面被油污染,但是没有着火,将头部抬高,避免油进入眼睛,将救生用具系在手腕处,拿它当筏用。
如果腿部或腹部抽筋,应伸展并按摩抽筋的肌肉,直到不再抽筋。但是如果抽筋严重,你可能无法伸展肌肉。
如果你在救生筏中:
●检查所有人的生理状况,如果有需要,实施急救。如果有,服用晕船药。呕吐,不管是由于晕船,还是其他原因,都会增加脱水的可能性。
●尽力打捞所有漂浮的装备:给养、饭盒、热水壶以及其他容器、衣服、座垫、降落伞,以及其他任何可以帮助你的东西。将打捞上来的物资固定在救生筏上,要确保这些物资当中没有尖利的边角,以免刺穿救生筏。
●如果有其他救生筏,那么应将救生筏系在一起,不过两个救生筏之间要相距25英尺(7.6米)。如果看见飞机或听见飞机的声音,应将救生筏拉到一起。对于飞机上的救生人员来说,发现靠在一起的救生筏要比发现分散的救生筏容易得多。
●找到紧急无线电收发机,使之进入操作状态,其上有操作说明。只有当友好的飞机可能出现于该地区时才能使用紧急无线电收发机。
●将其他信号装置准备好,使之可以随时发射。如果在敌方区域,要避免使用会惊动敌人的信号装置。
●检查救生筏的充气情况,看有没有漏气或者可能会被磨坏的地方。确保主浮舱气体充实(很圆,但是不要像鼓一样绷紧)。定时检查救生筏的充气情况。热空气会膨胀,因此应炎热天气要放掉一些空气,如果天气很凉,应适当增加一点空气。
●放下海锚,或者拖一个东西在救生筏上,例如水桶,或者一卷布。海锚可以帮助你停留在逃生点附近,使得搜救人员更容易发现你。要用布将拖锚的绳索包裹起来,以免擦坏救生筏。海锚还可以帮助保持救生筏头朝着海风和海浪。
●在暴风雨天气中,应立刻装上天篷和风挡。在20座的救生筏里,要使天篷保持直立,尽可能使救生筏保持干的状态。所有的人都要坐着,最重的人坐在中间。
如果是在寒冷的天气中:
●穿上防寒服。如果没有防寒服,则尽量多穿衣服。保持衣服宽松、舒适。
●小心不要让鞋或其他尖利的物体划破救生筏。将修补工具箱放在触手可及的地方。
●装上风挡和天篷。
●保持救生筏里面要的干燥。用帆布或者衣服垫在下面隔温。
●和其他人抱在一起以保持体温,要适当运动保持血液循环。将多余的油布、帆、或者降落伞盖在队员身上。
●如果有,将最好的配给给那些因为严寒而不舒服的人。
如果是在炎热的天气中:
●装上遮阳板或天篷。留足够的空间通风。
●将所有能遮盖的皮肤都遮盖住,以免被阳光灼伤。如果有,要将防晒霜涂抹在所有裸露的皮肤上。眼皮、耳朵后面以及下颚下方的皮肤很容易被日光晒伤。
要冷静考虑你的处境的各个方面,再决定你和你的同伴该采取什么措施生存下去。
清点所有的装备、食物和水,检查可能会被海水损坏的防水物品,包括指南针、手表、六分仪、火柴和打火机。
定量配给食物和水。
给每个人分派任务,例如,水的收集人、食物的收集人、了望员、无线电操作员、信号员,以及汲出积水的人。记住——并且提醒其他人——协作是生存的关键之一。
记航行日志。记录导航系统的最后方位、弃船的时间、人员的姓名和身体状况、配给一览表、风、天气、海浪的方向、日出日落的时间,以及其他航行数据。
如果你落入不友好地区的海域,要采取特别措施防止被敌人侦查到,通常来讲,最好不要在白天行动,应放下海锚,等待夜幕降临再划桨或升起帆,在救生筏里尽量使身体低平,将伪装服蓝色的一面穿在外面,在试图引起经过船只注意之前,一定要确定该船只是友好的或中立的。如果被敌人发现,应立刻毁掉航行日志、无线电、导航设备、地图、信号装置、以及枪炮。如果敌人开始用枪扫射,应立刻跳下救生筏并潜入水中。
19.2 食物和水
在海上获取食物和水比起在陆地上会有更多的麻烦,不过你还是可以使用一部分相同的方法。
食物 远海鱼类大多数是可以吃的。自己制作鱼钩和鱼线可以捕捉到足够多的鱼供你食用。你可以用鞋带、降落伞吊绳或从衣服上抽下来的线来做鱼线。小鱼会聚集在救生筏水下的阴影中,可以捕捞它们,用它们来做鱼饵捕捉更大的鱼类。做一个捞网来捞鱼、蟹、和小虾等。在晚上,有些鱼类,特别是飞鱼会跳到救生筏上,成为你现成的食物。晚上,可以用手电筒照射在水面吸引鱼类。用一面镜子将月光反射到水面上,同样可以吸引鱼类。
鸟类有时会被救生筏吸引,将救生筏当作可以栖息的地方。如果一只鸟落在救生筏上,等到它的翅膀完全收起来之后再去抓它。或者你可以用放了诱饵的钩子来捕捉鸟类。
在远离海岸的海水中,有时也会发现有海草漂浮在水面上。海草含有丰富矿物质,但是如果你的肠胃不适应海草,可能会引起严重腹泻。每次只能吃少量的海草。
水 如果救生筏上有蒸馏器,应阅读其使用说明,然后立刻设置好蒸馏器。如果筏上不止一个蒸馏器,应按照筏上人员的需要设置蒸馏器的数量。用结实的绳子将蒸馏器牢固地绑在救生筏上。
如果还有海水淡化工具,要在蒸馏器无法使用,并且急需水时再使用淡化工具。
可以使用防雨布来收集雨水。如果防雨布上有海水结晶形成的盐霜,应在海水中清洗一下,这样防雨布上就不会有太多盐危害你的健康。晚上,要将防雨布绑成阳伞型,使其边缘部分朝上,这样可以收集露水。下雨的时候,要尽你所能收集和饮用雨水。
如果水供应不足,要经济而有效地使用。
19.3 海上疾病以及治疗方法
在海上,你可能会得晕船症或海水疮,或者遇到其他陆地上也会发生的身体疾病,例如脱水或日光灼伤。这些问题如果不进行治疗可能会变得非常危险。
晕船症是由于救生筏的晃动引起的恶心、呕吐现象,它可能会导致:
●身体水分严重流失,极度疲劳。
●失去求生意志。
●其他人也开始晕船。
●将鲨鱼吸引到救生筏附近。
●其他不明情况。
治疗晕船症时:
●清洗病人和救生筏,去除呕吐物及其气味。
●让病人不停地吃东西,直到恶心症状消失。
●让病人躺下休息。
●如果有,给病人服用抗晕船药。
注意:有些幸存者说,竖起天篷或者盯着地平线看,可以克服晕船。也有些人说跟着救生筏游一小会儿对治疗晕船也有帮助,不过游泳时要特别小心。
海水疮是由于皮肤上的伤口持续触碰到海水而引起的伤口溃脓。疮口可能会结痂鼓脓,不要试图揭开痂或者挤出脓水。如果有淡水,可用淡水冲洗疮口,然后让疮口自由风干,如果有消毒剂,可在疮口上涂抹一些。
脱水是由于以下原因造成的:呕吐、腹泻、水摄入量减少、出汗、饮用含酒精的饮料、流血、排尿,或喝了海水。要有规律地定时喝水,保存体力。
便秘是救生筏上常见的疾病。不要服用泻药,因为泻药会使脱水更加严重。尽量多运动,如果有,要饮用足够量的水。
在飞机失事、弃机的过程中,或者在海水中,眼睛也可能会受伤。如果有异物进入一只眼睛,那么两只眼睛都要包扎好,因为一只眼睛运动会影响到另一只眼睛。不要试图取出异物。
如果火舌、烟尘或其他污染物进入眼睛,应立刻用海水冲洗眼睛,如果有淡水,再用淡水冲洗,如果有,应抹上眼药膏,如果情况严重,应将两眼包扎起来,包扎18~24小时,或者更长时间。如果天空和水面的强光使你的眼睛充血、红肿,将眼睛稍稍包一下。尽量戴上太阳镜防止这些情况发生。如果没有太阳镜,可以用布或者绷带自己做一副。
海上生存中,日光灼伤是最严重的伤病之一。
当人在低于人体温度的海水中时间过长时会导致低温症。即使在救生筏上,如果一个人感到寒冷,也可能会引发低温症。低温症症状和治疗方法已经在前面介绍过。
救生筏上也可能会发生冻伤和足浸病。
19.4 海洋生物
不管你是在水里还是在船上,你都可能在附近看到很多海洋生物。其中有些可能会对你产生影响。
鲨鱼 鲨鱼就是一种可能会跟你有关的海洋生物。尽管鲨鱼的种类有325种以上,但是就目前知道的而言,只有20种左右会攻击人类,其中最危险的四种是大白鲨、灰鲭鲨、虎鲨和双髻鲨。其他一些会攻击人类的鲨鱼还包括:灰鲨、蓝鲨、柠檬鲨、沙鲨、角鲨、公牛鲨、以及白鼻鲨。
一些大型鲨鱼——如鲸鲨和姥鲨——以浮游生物为食,对人基本上没有危险,但是,任何体长超过3英尺或4英尺(0.9~1.2米)的鲨鱼都应该被视为危险的。
在所有的海洋里都可以发现鲨鱼的踪迹。很多鲨鱼在深水里生活和捕食,有些鲨鱼则生活在水面附近,你很可能会发现后者,因为它们高高的背鳍经常会伸出水面。鲨鱼经常会游入浅水水域,甚至会进入河流入海口,但是大多数鲨鱼还是在远海水域活动。
在北极和南极地区也有几种鲨鱼,不过那些生活在北纬40度到南纬40度之间的鲨鱼最可能对人类产生危险。证据显示,热带和亚热带水域的鲨鱼比之温带水域的鲨鱼更具攻击性。
大多数鲨鱼一般以活着的动物为食。所有的鲨鱼都有贪婪的胃口,它们利用视线、气味或声音寻找食物。它们会研究漂浮的物体,尽管鲨鱼一般的食物是健康的动物,但是它们更倾向于袭击受伤的或衰弱的动物。它们的嗅觉非常发达,水中的血液会使它们兴奋。它们对水里传播的震动非常敏感。鱼儿在鱼钩上的反抗,受伤或垂死的动物在水里的挣扎,动作不协调的游泳者在水里的运动,甚至另一头鲨鱼接近猎物的快速、激烈的行进,都比血的气味更容易将很远的鲨鱼吸引过来。它们也会被不寻常的声音吸引,如水下的爆炸声。
当鲨鱼张开大口猛冲过来袭击猎物时,它几乎可以从任何位置咬住对方,而无需转动身体使侧面向上。大白鲨以及其他一些种类的鲨鱼,它们的下颚向前伸出很长,可以很轻易地咬住漂浮的物体,不需要扭动身体。
鲨鱼更愿意从人身上撕咬下较小的碎片,以便于吞咽,而不是咬掉人的整条腿或胳膊。它们可以在人躯干上咬出很深的伤口,一口就可以咬下一大块肉。
大多数鲨鱼造成的伤口都呈半月形,在没有撕碎的肉上,经常会有较小牙齿留下的清晰咬痕。
鲨鱼可能会单独捕食和攻击,但是大多数有关鲨鱼攻击的报道都提到不止一条鲨鱼。小型鲨鱼喜欢成群行进,攻击猎物时也是群起而攻之,一头鲨鱼发现了猎物之后,附近水域的所有鲨鱼会立刻赶过来加入攻击行列。大多数鲨鱼是同类相食的,它们吃掉自己的伤残同类就跟吃掉其他猎物一样毫不犹豫。
鲨鱼一天24小时都在捕食,不过回顾那些幸存者的报道,多数鲨鱼接触及攻击都发生在白天,特别是傍晚,出现的比率更高。你可以采取一些保护措施对付鲨鱼。
如果你在水中:
●靠近其他游泳者。几个游泳者围成一圈可以360°观察鲨鱼的踪迹,比起单独一人,能更好地避开鲨鱼。如果遭到鲨鱼攻击,几个人在一起的反击能力也要强一些。
●时刻警惕鲨鱼。要始终穿着衣服,包括鞋。证据显示,在一群人当中,那些部分赤裸的人最先受到攻击,通常是脚部。而且,如果鲨鱼擦过你的身边,衣服可以保护你的皮肤不被擦伤。
●小便时要将尿液一阵一阵地排出,使得尿液在排尿间隙能够消散掉。大便时,一次排出少量的粪便,并且将粪便扔得越远越好。
●如果你不得不呕吐,要吐在手上,然后扔得越远越好。
如果在水中,并且鲨鱼正在逼近:
●适当地制造喧哗阻止鲨鱼,这样你可以保存体力,一旦鲨鱼攻击,有更多的力气反击。
●在水下大声叫喊。一些潜水员说这种方法有时可能会吓走鲨鱼。
●将手指并拢,微屈,使成杯状,然后拍打水面,这样发出的声音很大,可能会吓走鲨鱼。
●可以用脚、用棍子对付鲨鱼。如果能够,要击打鲨鱼腮下或者眼睛。如果打它的鼻子,可能会滑过鼻子,碰到它的牙齿,从而使自己的手受伤。
如果在救生筏上,并且看到了鲨鱼:
●停止钓鱼,如果在看到鲨鱼之前已经有鱼上钩,让鱼跑掉。
●不要在水里杀鱼、洗鱼。
●不要把垃圾扔到水里。
●不要把手脚伸到水里。
●保持安静,不要动。
●将手脚以及装备都放到救生筏里面去。
●尽快停止一切行动。如果鲨鱼数目众多,要一直等到晚上再活动。
如果你在救生筏中,并且鲨鱼正在逼近:
●如果可能,射杀它。
●朝鲨鱼附近的水里射击,水里的剧烈震荡可能会吓走鲨鱼。
●用你能找到的任何东西击打鲨鱼。如果用桨,小心不要弄断桨。如果直接用手打,那么受伤的更可能是你,而不是鲨鱼。
海豚 知道如何分辨鲨鱼和海豚会帮助你减少恐惧。海豚游泳时可能会将它弧形的背部或者背鳍露出水面。它一会儿潜入水中,一会儿又浮上来呼吸,不停地重复这个过程。而鲨鱼露出水面的部分比较平,而且停留的时间比较长。鲨鱼和海豚跳跃的姿势也不同。观察者还发现,海豚出现的地方,鲨鱼就会消失。海豚好像很喜欢撞击救生筏,不过它们那么小,生存者无需惊慌,你可以用桨把它们赶走。
鳐鱼 你可能会把生活在热带水域的大型鳐鱼或者蝠鲼的鳍当成两条并排的鲨鱼。如果两个鳍周期性的同时消失,那么这就是鳐鱼的鳍了。在深水里,所有的鳐鱼对游泳者都不会造成伤害,但是如果在浅水,不小心踩到它,它很可能会具有危险性。
鲸鱼 鲸鱼的出现可能会引起慌乱,因为它们的体型太大。但是根据救生筏上的人的经验来看,不用担心鲸鱼会攻击你。鲸鱼不受打扰时,它们只是很悠闲地游泳,但是它们有很顽皮的习惯,喜欢冲救生筏发出喧闹声,或者轻推救生筏,这可能会使你感到不安。它们呼吸时发出的低沉、持续的声音以及尾巴拍打水面发出的巨大响声也很吓人。
19.5 筏上生存技能
立刻抛下海锚。不要试图用救生筏航行,除非看见了海岸,或者在不友好的水域里。记住,大多数成功营救是在弃船或弃机7天之内。7天之内,救生筏是航行不了多远的。
瞭望 任何时候都要保证至少有一个了望员,了望员负责观望陆地、过往船只或飞机、残骸、海草、鱼群、飞鸟,以及检查救生筏是否有磨损或漏气。每2小时至少换一次班。
行进 不管你做什么,救生筏都会移动,移动路线取决于风、海流,以及你如何使用桨、舵、锚和帆。
如果海流朝你的目的地流动,而风向却不是,那么应放下海锚。蜷缩在救生筏里,使风的阻力减到最小。在远海水域,水流一天移动的距离很少超过6~8英里。
救生筏没有龙骨,所以救生筏无法迎风行驶,不过可以顺风行驶。多座救生筏(除了20座救生筏)可以成功地朝偏离风向10°的方向行驶。不过不要轻易行驶救生筏,除非看到陆地就在附近。
如果风向是朝着你的目的地吹,那么要充足救生筏的气,坐直,收起海锚,升起帆,用桨当舵。
在多座救生筏里(除了20座救生筏),应把帆直立在救生筏前端,利用桨做桅杆和横木。
如果没有常规的帆可用,可以用防水的油布或一两张厚厚的降落伞布来做一张帆。
如果救生筏上没有桅杆插孔和桅座,可以将桅杆牢牢绑在救生筏前面的座位上,用东西垫在桅杆底部,防止磨损或刺穿救生筏。可以用鞋来做桅座,将一只鞋的前端插入座位底下,用鞋的后跟部分当桅座用。
不要将帆下沿的两端固定住,要用手抓住系在两端的绳子,这样,突然袭来的暴雨或狂风就不会撕裂帆、弄断桅杆,或者倾覆救生筏了。
小心不要让救生筏翻身。在恶劣的天气中,一定要在船首放下海锚,所有的人都要低下身体,用重量压住救生筏,尤其是迎着风浪的那边。不要坐在救生筏边上,不要站起来,在没有提醒其他人之前,千万不要有任何突然的动作。不要将鱼线固定在自己手上或救生筏上,大鱼可能会弄翻救生筏。
在波涛汹涌的大海里,将第一个救生筏的船尾和第二个救生筏的船首系在一起,将海锚在第二个筏的船尾处放入海中。连接两个救生筏的绳长要大约25英尺(7.6米)长,可以根据海面的情况适当调整绳子的长度。拖锚的绳子也要长,当救生筏位于浪尖的时候,要调整海锚的绳子长度,使海锚仍然能够位于波谷。在极为恶劣的狂风暴雨天气,要准备好一个备用的海锚,这样,一旦原来那个锚的绳子断掉松开了,可以马上使用备用海锚。
海锚不用的时候,要把它绑在救生筏上。如果救生筏翻了,海锚可以马上支撑住救生筏。
可以用救生筏底部的扶正手柄将筏重新扶正(除了20座救生筏)。尽力调整你和救生筏的方向,使你和救生筏都处于顺风的位置,抓住扶正手柄,将救生筏另一端抬起来,并翻过去。20座救生筏的正反两面是相同的,所以不存在扶正的问题。
救生筏扶正以后,如果有好几个人在水里,需要一个人压住多座救生筏(4到7座)的一端,其他人逐个地从另一端爬上去,可以抓住座位用力将自己拖上去,如果有梯子,可以从梯子上上去。如果没有其他帮助,上筏的最佳位置是从尾部上去。如果有风,上筏时要背对着风。20座的救生筏配有一个专门的充气登筏平台。
上单人筏时,要从较窄的一面爬上去,尽量使身体保持水平,滑进去。
了望员必须仔细地观望陆地的踪影。
在晴朗的天空中,如果大多数云彩都在移动,而其中却有一团静止的堆积云,则表明该云下可能有陆地。堆积云经常盘旋于陆地上方或者稍稍偏离陆地,在陆地下风位置。
在热带地区,浅的礁湖水面或者珊瑚礁反射的阳光常常会使天空呈现青色。
在极地地区,如果云层中有较浅颜色的映象,那么很可能底下有冰面或者积雪覆盖的陆地。这些映象与开阔的水面在云层中造成的深灰色映象差别很大。
深水呈现深绿色或深蓝色,如果海水颜色较浅,则说明水也较浅,这表示陆地可能就在附近。
有雾时,或者下雨时,或者晚上,你可以通过气味和声音来探测陆地。海边红树林沼泽地和淤泥地发出的霉味以及木头燃烧散发出来的气味可以传至很远。浪花拍击岸边发出巨大的声音,在远没看见浪花之前就能听到它的咆哮。从一个方向持续不断地传来海鸟的叫声,说明它们所栖息的陆地可能已经不远了。
比起在远海,陆地附近通常会发现更多的鸟。黎明时分鸟儿飞来的方向以及它们黄昏时飞去的方向可能就是陆地的方向。白天时,鸟儿到处觅食,它们的飞行方向没有什么特别的意义。
在热带地区,可能会产生海市蜃楼的现象,特别是中午时。注意不要将海市蜃楼当成陆地。只要稍稍调整一下观望的高度,海市蜃楼现象就会消失,或者它的外观和高度会改变。
你还可以根据波浪的运动方式来探测陆地,波浪接近陆地时会被折射回来。跟着波浪前进,图上标“X”的水面会因为波浪间的相互作用产生轻微的漩涡,朝着平行于漩涡水面的方向前进,你就可以达到陆地。
如果你是游泳上岸:
●穿上鞋,并至少穿一层衣服。采用侧泳或蛙泳的方式,以保存体力。
●如果波浪不大,可以骑在一个小一点的浪上,随着它向前游,在浪减弱快要消失时潜入水中。
●如果波浪很高,那么要在两个涌向岸边的波浪之间游向海岸。如果往海洋方向的波浪朝你涌来,应面对它潜入水中,等它过去了,继续在下个一波谷中游向岸边。
●如果你被很大的回头浪拖入水里,要尽力离开水里,游向水面,然后依照上面的方法继续向岸边游。
●如果你上岸的地方有很多岩石,找那些波浪能冲刷过去的岩石,避开浪花四溅的地方。慢慢游向岩石,因为你需要体力攀上岩石并坚持住。
●选择好上岸地点之后,要选择一个大的波浪,等它碎成小一点的浪花之后,跟在碎浪花后面前进。应面朝岸边,使身体呈坐姿,脚部朝前,比头部低2~3英尺(0.6~0.9米),这样当你登上或撞到水里的大石头或礁石时,脚会吸收部分冲击力,从而减缓整个身体受到的冲撞。
●如果跟在波浪后面没有能够到达岸边,那么要用手而且只用手往岸边游。当下一个波浪来临时,使身体呈坐姿,脚朝前。重复以上步骤,直到上岸。
●在长满海草的背风面,海水会平静得多,上岸时可以利用这一点,不过不要穿过海草,要从海草上面慢慢游过去,前进时,抓住海草往下划水。
●在穿越岩石暗礁时,做法如同你在多岩石的海边上岸一样。并拢双脚,双膝微屈,使身体放松呈坐姿,减缓撞到珊瑚礁上的冲击力。
如果是乘坐救生筏上岸:
●单人救生筏上岸在多数情况下没有危险,但是如果拍岸的浪花太高就会有危险。不要着急。应仔细选择登陆地点。当太阳很低,并位于你正前方时,不要试图在这种情况下冲上岸。尽量在岛屿的背风面登陆。留心观察拍岸浪花的缺口,朝缺口方向前进。避开珊瑚礁和岩石崖壁。在淡水河流的河口不会有珊瑚礁。避开激流或巨潮,它们可能会将你冲到大海里,离岸更远。你可以对海岸发信号,或者四面观察,寻找一处倾斜的海滩,那里的浪花会小一点。
●如果你必须穿过浪花才能达到岸边,应放下桅杆,穿上衣服和鞋,避免被岩石割伤。要调整好救生背心,冲好气。在船尾处放下海锚,将拖锚的绳子放到最长。用桨不停调整海锚的位置,尽量使绳子拉直,这样能使救生筏一直朝着海岸的方向前进,并且能够阻止海浪从船尾掀翻救生筏。有从岸边回退的大浪过来时,可以用桨帮助救生筏冲过大浪。
●海浪的运动可能没有规律,速度可能也随时会变化,所以要根据实际情形调整措施。穿过浪花最好的办法是一半人坐在救生筏的一边,另一半人坐在另一边,面对面坐好。当浪花冲过来时,一半人划船直到冲过浪尖,然后另一半人接着划向岸边,直到另一个大浪冲过来。
●对抗强风大浪时,必须尽可能让救生筏以最快的速度冲过浪尖,避免救生筏侧向或者被大浪抛上抛下。如果可能,应尽量避免在大浪碎开时碰上它。
●如果海浪强度适中,并且没有风,那么救生筏冲上海浪时速度最好不要太快,如果速度太快,过了浪尖之后它会突然下降。如果救生筏被浪打翻了,要紧紧抓住救生筏。
●接近海岸时,将救生筏冲上一个大一点的海浪,然后用力划水向岸边前进,尽量跟着这个海浪,划得越远越好。一直到救生筏触碰到了地面才能跳下救生筏,然后将筏靠岸。
●如果有选择的余地,最好不要在夜间上岸。如果你有理由相信岸边有人居住,那么应和岸边保持一定距离,并发送信号,等待居民出来将你带上岸。
●如果遇到海冰,只能选择那些大的、平稳的大浮冰上岸。要避开流冰,它们可能会倾覆。应避开小浮冰或者那些看上去明显在分裂的浮冰。用桨或用手使救生筏和冰的边缘保持一定距离,以免筏和冰摩擦。把救生筏拖到冰上,远离冰的边缘放好。保持救生筏处于充气状态,随时可以使用。任何浮冰都可能会突然裂开。
20、系绳结
在生存困境中,你需要会系不同的绳结,以及知道在哪种情况下该系哪种结,例如制作罗网、野外应急武器,以及搭建避身所都需要使用绳结。
将同等粗细的绳子两端系在一起时,用方形结。方形结越拉越紧,但是很容易解开,只要抓住绳结中绳子的两端,将它们扯开就行。
注意:潮湿的绳子或粗细不等的绳子,不要用方形结系在一起,那样会不结实。
用抓结可以将一根吊索系在爬索上。吊索受到重力时,抓结会紧紧地将吊索固定住,但是不受力时,吊索可以在爬索上上下或左右移动。编织渔网时,你也可以使用这种绳结。
将绳子系在杆子、柱子或其他类似物体上时,可以使用卷结。这种结可以打在绳子的任何部位。但是为了使绳结结实,你必须使绳子受力而绷直,或者将绳子在卷结中心部位以下再绕支撑物一圈。环绕一圈再系两个半结将绳子的一端系在杆子、柱子或其他类似物体上时,可以先用绳子绕支撑物一圈,然后再打两个半结。
单套结有很多种用法。如果你想打一个单环,并且在承受拉力时环不会变小,那么单套结是最好的选择之一。
如果想将两根粗细不一的绳索、两根潮湿的绳索、两根管状尼龙绳或者两根皮带系在一起时,使用双死结。
 1、战斗手语
(著名反恐怖部队——德国GSG?9边境警察部队的战斗手语,该手语也是西方通用的一种战斗语言。)
成人 手臂向身旁伸出,手部抬起到胳膊高度,掌心向下。
小孩 手臂向身旁伸出,手肘弯曲,掌心向下固定放在腰间。
女性嫌疑犯 掌心向着自己的胸膛,手指分开呈碗状,寓意是女性的胸部。
人质 用手卡住自己的脖子,寓意是被劫持的人质。
指挥官 食指、中指、无名指并排伸直,横放在另一手臂上。
手枪 伸直大拇指及食指,互成90度,呈手枪姿势
自动武器 手指弯曲呈抓状,在胸膛前上下扫动,像弹奏吉他一样。
霰弹枪 发信号的是手持霰弹枪的队员,只需用食指指指自己的武器便可。
门口 用食指由下方向上,向左再向下,作出开口矩形的手势,代表门口的形状。
窗户 用食指由下向上,向右,向下再向左作出一个闭合矩形的手势。
听到 举起手臂,手指间紧闭,拇指和食指触及耳朵。
那里 伸开手臂,用食指指向目标。
掩护我 把手举到头上,弯曲手肘,掌心盖住天灵盖。
放催泪弹 手指分开呈碗状,罩住面部的鼻子和嘴巴。
集合 手腕作握拳状,高举到头顶上,食指垂直向上竖起,缓慢地作圆圈运动。
推进 弯曲手肘,前臂指向地上,手指紧闭,从身后向前方摆动。
明白 手腕举到面颊高度并作握拳状,掌心向着发指令者。
发现狙击手 手指弯曲,像握着圆柱状物体放在眼前,如同狙击手通过瞄准镜进行观察一样。
赶快 手部作握拳状态,然后弯曲手肘,举起手臂作上下运动。
看见 掌心稍微弯曲并指向接受信息的队员,手指间紧闭,将手掌水平放置在前额上。
检查弹药 手执一个弹匣,举到头顶高度,缓慢地左右摆动。
向我靠拢 伸开手臂,手指间紧闭,然后向自己身躯的方向摆动。
指令已收到 伸开手,大拇指和食指呈圆形状,同“OK”的手势相同。
下来 手臂向身旁伸出,手肘弯曲,掌心向下摆动至腰间高度。
撤退 胳膊垂直向下,握拳向后摆动。
安静 作握拳手势,竖起食指,垂直置于唇上。
单纵队 举起手臂,手肘弯曲,手掌垂直,前后作劈砍动作。
双纵队形 手肘弯曲,手举起至头部,并且作握拳状,食指和中指伸出作钩状,前后摆动。
横向纵队 手部作握拳状,水平横向伸出手臂。
V字队型 前臂和身体垂直,手掌左右向下摆动。
2、刀刃的材料
440-C: 美国制之优质不恴钢材,含铬量高达16-18%。最初被应用於外科手术刀具及船舶业,耐蚀性及耐恴能力极优;韧性强。现更广泛应用於手制刀及优质厂制刀具。含碳量约1%(440系分A,B,C,及F级;C级及F级含碳量最高,而A级刖刖较少)。经熟处理後可达HRc58之硬度。
154CM: 美国制之优质不恴钢材,铬含量达15%,钼含量达15%,钼含量达4%;故定名为154CM。乃近代手制刀之一代宗师R.W.Loverless率先所采用。加工性极优,耐蚀性,刀锋耐损性及韧性皆强,但售价较高,故只见被应用於手制刀具。含碳量约1.05%,经热处理後可达HRc60~61之硬度。
ATS-34: 日本“日立金属工业”针对美制154CM而开发之优质不钢,用料和成份与154CM相近,而各方面之性能皆达至154CM之标准,且犹有过之,但价格则较廉,被业内认定为最佳刀具钢材之一,现已成为手制及优质厂制刀具应用之主流。经热处理後可达HRc60~61硬度。
AUS8(8A): 日本“爱知制钢”所开发之优质不钢材,耐蚀性,刀锋耐损性及韧性皆达优异水平,多被应用於日本制之优质刀具。AUS钢种分为10A(含碳量约1%),8A(含量0.8%)及6A(含碳量约0.6%)三种。8A经热处理後HRc58~59之硬度。
D2: 金属机械加工用之耐磨工具钢材D2,属风硬钢(Air-Hardeningsteel);被广泛应用砍伐刀或猎刀次制作,含碳量高达1.5%,含铬量亦高达11.5%,经热处理後可达HRc60之硬度,但相对地廷展性(韧性)较弱,耐能力亦不甚佳,钢材表面亦难作镜面磨光处理。
Hi-SpeedToolSteel(高速工具钢): 高度加工制成成之工具钢材,含碳量高,而含铬量则低(约4%),故打磨钢材表面之光泽较暗,经热处理後可达HRc62之高硬度,但耐性能不甚佳。
CowryX(RT-6): 日本大同特殊纲(株)於1993年开发之超级粉末系合金钢材,为近代日本冶金技术的新突破,现已被日本刀匠们应用於大型砍伐刀具,钢材含碳量高达3%,经热处理後可得HRc67之高硬度。
CowryY(CP-4): 日本大同特殊钢(株)於1993年开发之优质粉末系合金钢材,含碳量达1.2%,更罕有地混入金属元素‘钶‘达0.2%,经热处理後可达HRc63之高硬度,却仍保有极佳之延展性能。
A-2: 金属加工用之高韧性耐磨工具钢材A-2,属风硬钢,含碳量颇高,约1%,经热处理後可达HRc57之硬度,铬含量约5%,经打磨後钢材表面光泽较暗,耐蚀性优,延展性(极强),刀锋之耐损性亦佳。
VG10: 日本“武生特制钢”之「V金10号」不钢材,乃「V金」,系钢材之最优级别,含碳量约1%,含钼1.2%及钴1.5%,经热处理後可达HRc60-62之硬度。VG-10加工性优,韧性及耐蚀性皆强,多被应用於日制之优质刀具。
BG-42: 极优质之不钢材,含碳量1.15%,含钒量则高达1.20%;故钢材组织微粒细密,经热处理後可达HRc60-61之硬度,加工性优,耐蚀力极强,韧性亦佳。BG-42最初被应用於航天工业,作为制造滑轮及机轴等之材料,因价格颇高,於制刀业则多被应用於刀匠之手制刀具。
SANDVIK: SANDVIK公司是北欧制钢及五金工业之翘楚,120C不钢材乃SANDVIK之优良钢种之一,含碳量约1%,含铬量约14%,经热处理後可达HRc56-58之硬度,加工性优,朡性,北欧出产之名厂刀具多以SANDVIK之钢材制作。
1095: 高碳钢中最优质者莫过於1095,其含碳量达1.03%,经热处理後可达HRc58-60之硬度,韧性十分好,但不耐,多被应用於传统之欧洲式猎刀,大型砍伐刀及军用刀。如二次大战时美国“着明之KA-BAR军刀便是以1095作为刀身材料。
W-2: 高碳工具钢材被命为W型者为水硬钢(Water-HardeningSteel),为工具钢中最廉价者。W-2钢材(经热处理)容易达至高硬度(HRc65),兼且容易局部硬化,兼且容易局部硬化,以使邻近各部位硬得可以耐磨,而又可以软得容易制造,加工性极优良,故用途广泛。但W-2耐力很差,故钢材之表面多以涂层保护,以防蚀。
O-1: 油硬级(Oil-Hardeningtypes)之工具钢材最广泛被使用,而其中最佳者是O-1型,其高锰伴同铬与钨可增加硬化能,使钢材可不需剧烈之水淬(代之以嵹鵐的油淬)也能硬化至高硬度(HRc62)水平。O-1钢之加工性佳,但韧性及耐力则较弱。美国着名刀匠Randall便多以O-1工具钢作其刀身之材料。
ZDP-189: 日本‘日立金属工业‘於1996年开发之粉末系新钢材,其研发目标与‘大同特殊钢(株)之CowryX钢材一脉相承,优良加工性之超硬合金钢,ZDP-189含碳量达3%,含铬量亦高达20%,经热处理後可得HRc67之高硬度,加工性极优,金属组织微粒比ATS-34及440-C更均一细密,耐蚀性及朡性皆,故‘日立‘对外宣称ZDP-189乃「跨向21世纪之次世代刃物钢」。
GIN-1(G-2): 日本‘日立金属工业‘之「银纸一号」钢材,为「银纸」系钢材之最优级别,钢材特性与‘爱知制钢‘之8A相近,但硬度则比8A稍软(HRc57-58),价格较廉。
ATS055: 日本‘日立金属工业‘继ATS-34後所开发之优质尸刃物钢材,为ATS-34之改良品种。ATS-34含钼量约4%,故能耐极高温度,适应范围较广(可适用於制作机械零件,如机轴,滑轮,气舱阀等)。ATS-55则减低了钼含量至0.6%,但亦加入了0.4%之钴。此毕令钢材本身减低了耐热性却增加了朡度(更适用於制刀业)。整整体而言,ATS-55性能稍逊於ATS-34,但比同厂之G-2较优。
CPM440V: CPM(CrucibleParticleMetallurgy)粉末系钢材乃美国Crucible原料公司开发之新一代刃物钢,厂方曾声称CPM440V乃超级钢材(Supercustomknifesteelofthe90‘s)。虽然CPM440V之含碳量比传统的440-C多出近一倍,经热处理後得出之硬度却只为HRc57-58,皆因受其他所含原素之影响(5%之钒,17%之铬)。其真正杰出之处在於保留刀锋之耐损性及延展性(朡度)这两方面,CPM440V之售价颇高,故多应用於手制(刀匠手作)刀具。
CPM420V: 美国Crucible原料公司於1996年再次研制出较CPM440V更高一级之CPM钢材:CPM420V,它比CPM440V多出近一倍之钒及钼含量,故能保有更优越之刀锋耐损性及耐蚀性(比CPM440V优胜25-50%之多)。经热处理後可得之硬度则与CPM440V相等。CPM420V之售价颇昂贵,比ATS-34高出一倍。
420J2: 420系钢材之碳含量低於0.35事无补,经热处理後所得之硬度只得HRc52-55,而耐损性等各方面之性能并不太出众。因较容易切割及打磨,故适宜於用作大量生产之厂制刀具,420钢亦因碳含量低而耐力极,故亦是生产潜水刀具之理想钢材。
425m: 420系钢材之改良(Modified)品种,定名为425M,将含碳量提高至约0.55%,并加进1%之钼,经热处理後可违较理想之硬度(HRc58),却保留了420系钢材之优良加工性,故极宜应用於厂制刀具。美国着明之BUCK及GERBER两大刀厂已於90年代选用425M作为其刀身材料。
3、枪械名词解释
枪机后坐式 枪机和枪管在发射时不扣合,依靠枪机的惯性关闭枪膛,枪机在膛内火药气体作用下后坐,而枪管则不动。这种自动方式的最大优点是结构简单,经济性好;缺点是不能调整火药气体能量的需用量,而且有枪管尾部排出的有害烟雾,对射手有害。
自由枪机式 枪机和枪管完全无扣合,只能靠枪机较大的质量和复进簧力阻止发射后弹壳过快的向后运动。这种自由方式仅适用于小威力自动武器,如手枪,冲锋枪等。
半自由枪机式 半自由枪机实是枪机上有某些附加机构以大延迟开锁的目的。它的一个重要特点是当膛内压力很高时这些附加机构能够提供相当大的阻力,使发射后的弹壳不致退出弹膛过多,以免炸壳。随着膛压降低,阻力亦下降。如德国的G3自动步枪就采用这种自动方式。半自由枪机与自由枪机相比的一大优点是闭锁机构大大减轻了。
枪管后坐式(退管式) 当弹头在膛内运动时,枪机和枪管牢固的扣在一起,共同后坐,制至弹头飞离枪膛,膛内火药与体压力降低后才完成开锁动作。这种自动方式的武器特别是用于配备装甲车辆内,因为它可以使膛压相当低时再开锁,这样车体内不致遭受更多的火药气体污染。枪管和枪机在发射后共同后坐的距离等于或大于该枪所使用的枪弹长,称为枪管长后坐,如射击后;枪管和枪机共同后坐一段距离,然后开锁,枪机靠惯性继续后坐完成退壳,拱弹,闭锁,击发等动作称为枪管短后坐。
导气式 利用膛内导出的火药气体推动活塞,带动枪机框,枪机等后坐,完成自动动作。导气式武器的最大优点是可以根据需要借助气体调整器调整导出的火药气体量,这样可以减少射击时的故障率。目前我国轻武器广泛采用这种自动方式。
导气管式 属于导气类型,但不使用活塞。火药气体由导气孔逸出后流经导气管,将其能量直接传给枪机框,然后带动枪机开锁后坐。美国的M16步枪,我国的改进型12.7mm大口径机枪,都是采用这种发式。这种方式的优点是可以减轻活动机件的重量。弹道气管在射击一段时间后容易产生污垢,残渣,如不及时擦拭,可能发生故障。
口径 枪,炮管的内直径。线膛武器指两条相对阳膛线之间的距离。口径通常以毫米计算,20毫米以下的称枪,20毫米以上的称炮。
膛线 亦称来复线,枪膛内呈螺旋形凹凸的线。凹下的部分称为阴膛线,凸起的部分称为阳膛线。膛线的作用是使弹头旋转运动,以保持飞行稳定,提高命中精度和增大侵彻力。我军现有武器的膛线都是有旋线。
滑膛 不刻制膛线的光滑身管内壁,滑膛武器可以射击霰弹,箭形弹和尾翼稳定弹等。
火身轴线 通过火身(如枪管)中心的设想的直线。
缠角 在膛线上的任意一点的切线与枪管轴线的平行线的夹角。我国1954年式手枪,1956年式突击步枪和1953年式重机枪等枪的缠角均为5度42分
缠度 膛线按缠角在枪管内缠绕一周前进的缠度称为导程。导程对口径的倍数称为缠度。我国步枪机枪的堂线的导程为240毫米,约为枪口的3.15倍,即缠度为3.15。
枪机机构 轻武器的枪机机构通常可用来完成送弹,闭锁,击发,开锁,退壳等动作。
加速机构 在某种类形的自动武器中,使其机构动作加速运动的一种机构,如在枪管短后坐式武器中,除手枪外,一般都采用加速机构将枪管的一部分能量传给枪机。
闭锁机构 闭锁机构的主要作用,是在武器发射时闭锁枪膛,顶住弹壳,防止火药气体向后逸出并保证准确可靠的发射。
扳机引力 武器成待发状态后,扣压扳机使之击发所需之力。扳机引力要适中,太大,易变更瞄准位置;过小,则易偶发。
扳机护圈 般位于机匣下方,半圆形或半卵形,其作用时保护扳机,防止偶发。
闭锁间隙 又叫弹低间隙。武器闭锁后,当枪机与机匣上的闭锁支撑面紧贴,枪弹以斜肩或底沿与枪管紧贴时,枪弹底面与枪机弹底窝平面之间的距离称为弹底间隙。若枪弹底平面与枪机弹底窝平面紧贴,则枪机匣上的闭锁支撑面之间的距离称为闭锁间隙。
导气管 连接于导}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野外生存技巧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