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么原来你也在这里歌词使用了补签原本9天的现在变成了22天了,怎么现在是22天了都加不到500财富值的呢签到1

这是 2015 年 1 月 26 日提的问题,描述的事实并不成立,但可能存在误解的用户不少,我们先保留原问题让大家方便查询。因为涉及到知乎团队的职责范围——版权保护,所以还是有必要给大家一个正确的信息:&br&&b&&blockquote&把原文链接和侵权链接发到 ,并表示同意知乎帮助您维权,知乎会 24 小时内回复,3 个工作日内有处理结果。&/blockquote&&/b&关注版权保护的知友往下读,让我解释下知乎如何做到对用户版权的有效保护:&br&&br&从 2014 年 12 月开始,经过多轮沟通,知乎团队和微信官方建立了侵权内容快速处理通道。所有被侵权的知乎用户不必走原先复杂的举报流程,直接把原文链接和侵权链接发到 ,并表示同意知乎帮助您维权(对,著作权维权需要授权我们,否则知乎代表不了您)。知乎侧核实整理收到的侵权内容,提取发布时间,进行相似度初步核实,并且提供知乎对用户身份的背书,发送给微信专门对接人员,微信侧通过系统识别,进行批量快速的处理。&br&&br&对接刚刚三周,根据目前举报量可以按周 1 或多次请微信批量处理,随着数量增加可随时提高处理频率。微博等平台也和知乎有类似的快速处理机制,目前可以有效运行。&br&&br&上个月发现的 &a data-hash=&dfc50c73beacfbc29658& href=&///people/dfc50c73beacfbc29658& class=&member_mention& data-editable=&true& data-title=&@陈柏龄& data-tip=&p$b$dfc50c73beacfbc29658&&@陈柏龄&/a& 和&a data-hash=&d9adc24d8a761eebf51e9e87a635fa87& href=&///people/d9adc24d8a761eebf51e9e87a635fa87& class=&member_mention& data-editable=&true& data-title=&@warfalcon& data-tip=&p$b$d9adc24d8a761eebf51e9e87a635fa87&&@warfalcon&/a&等老师上百篇侵权链接已经通过这一机制得到处理。感谢微信团队、微博团队相关同事的配合。2015 年知乎会有法务、产品、运营和技术多方面力量来解决互联网版权保护问题,请对我们保持信心!
这是 2015 年 1 月 26 日提的问题,描述的事实并不成立,但可能存在误解的用户不少,我们先保留原问题让大家方便查询。因为涉及到知乎团队的职责范围——版权保护,所以还是有必要给大家一个正确的信息:把原文链接和侵权链接发到 ,并表…
俄罗斯人做的,俄罗斯人在外留学的都很抱团,他们一到美国的某个图书馆就会把书仔仔细细的扫描出来给国内的人用。然后就造福咱了
俄罗斯人做的,俄罗斯人在外留学的都很抱团,他们一到美国的某个图书馆就会把书仔仔细细的扫描出来给国内的人用。然后就造福咱了
来自子话题:
更新了部分内容&br&----&br&我脾气很好的说一下:&br&mika是国外知名的创作歌手-脾气超好又敬业的出名老好人。&br&whyme刚出的时候 就有人指出抄袭问题了&br&-当然 此处我不是在直指演唱的这位歌手抄袭,毕竟可以她还是有理由开脱的-其不知道mika这首著名金曲,也不能求全责备的-大概应该责怪其曲作人-有一万个可以开脱的理由-只是,我就不信不知情的这位歌手到现在还被“蒙在鼓里”,躺尸不说话就是无辜?是不是该公开澄清一下,而不是得过且过呢?&br&此种心态还是蛮不好的,希望对此也可以有开脱之由吧。&br&mika的妹妹在中国留过学,他自己也学中文,来过中国多次。 早就知道这事很自然。 然而 他们一家并没有对此采取制裁措施,包括现在。 &br&他在演唱会现场十分轻描淡写带过一句 并没有明说:抄袭二字(尽管事实如此)并不想挑事,特意留了情面-若是我是抄袭的涉案者我应当是感激涕零的。&br&&br&他到了中国,而此地又有在中国知名的歌手抄了他一首,他刚出道时的超人气的歌曲( 他本来就是创作歌手 自己写歌 靠的就是自己创作 )只是想指出一下事实,无可厚非。&br& 另一方面他开唱之前说一段话 为的是拿来过渡前一首 到lollipop这首歌的演唱。多看看他过去的演唱会,他演唱会都是会引入一下,互动粉丝,他从来做的很好。卖个关子再唱 这是为了逗粉丝活跃气氛。&br& 老实说他一点都不在意这一抄袭事件,一是他这首歌是全世界流行金曲级别的,whyme的知名度,也就是在大陆了-也许这就是为什么敢大胆抄的原因?或许说应当庆幸其知名度仅在大陆?&br&&br&另外,国外大牌歌手(除去某些国家)没那么些个国内的没实力的歌手靠炒作那么不单纯,是有炒作,但看多了那些心机婊明星,也不要胡乱揣度每个明星都是如此。他从来是一个很随和很随和的人,甚至可以清晰感受到,他接受访谈回应抄袭时,在有意在顾及这位同行的感受与颜面以及会受到的影响。总觉得此次是腾讯的标题以及某些营销号挑起标题党的胡骂,对Mika发表过分而可笑的言论,算是Mika莫名其妙躺枪。&br&一没料到会这么取标题 很莫名其妙,二很正当的原创维护版权的事却被一些人进行抹黑。&br&他本人知道了会觉得很不知所措吧,一直很想来中国表演-来了,带病,高音,奋力唱跳,全程活跃气氛,一如既往非常敬业又格外拼的演完了第一次的中国演出,原本应受到关注的东西,全被标题里一句乱发挥的“指责xxx抄袭”夺去了,他的才华和对粉丝的回馈呢?希望他不要知道这些低级纷争,希望他一直保持他对中国的好奇和喜爱。&br&&br&最后 就有人否认抄袭的方面- 老实说 07年全世界爆火的歌 中国那么多人不知道 国际上认为理所当然的事 中国那么多人现在也还不承认 尴尬症都要给我逼出来了…&br&&br&最近看到这位中国歌手与某公司合约到了,又签了个英国唱片公司&b&&u&?&/u&&/b&心里挺高兴的,也许这般就难再闹出抄袭这样的事了。
更新了部分内容----我脾气很好的说一下:mika是国外知名的创作歌手-脾气超好又敬业的出名老好人。whyme刚出的时候 就有人指出抄袭问题了-当然 此处我不是在直指演唱的这位歌手抄袭,毕竟可以她还是有理由开脱的-其不知道mika这首著名金曲,也不能求全责备的…
来自子话题:
受不了了,能不能好好回答问题?&br&还有人担心这个问题让更多人知道B 站,导致 B 站被封的。我想说,这真是杞人忧天了。以 B 站现在的用户数和流量,还真以为党中央没人上 B 站啦?&br&&br&正式回答问题:B 站,是指 Bilibili,一个弹幕视频网站(现在加了直播、画友和游戏中心)。&br&&br&但凡在 B 站上传过视频的 up 主,都知道 B 站上传视频分外链和直传两种。(见下图)&br&&img src=&/af12f0f555ce32add9ab5958445fcfd7_b.jpg& data-rawwidth=&988& data-rawheight=&645&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988& data-original=&/af12f0f555ce32add9ab5958445fcfd7_r.jpg&&&br&&b&外链:&/b&外链又分为新浪源、优酷源、腾讯源。&br&&br&举个栗子:&br&&a href=&///?target=http%3A///video/av1774863/& class=& wrap external& target=&_blank& rel=&nofollow noreferrer&&【单身狗慎入】经典表白镜头混剪&i class=&icon-external&&&/i&&/a&&br&这个就是一个外链的视频,腾讯源。视频最早的出处是 youtube,出于某种你懂的原因,国内看不了。然后有人翻译并搬运到国内的视频网站,再由我 up 到 B 站,所以在 B 站能看到这个视频。&br&&b&但是这个视频还是存在于腾讯的服务器上。&/b&&br&&br&&b&大多数存在版权争议的视频,都是外链。需要去面对版权问题的,也是新浪、优酷和腾讯,而不是B 站。&/b&当然,在新浪、优酷和腾讯上的视频因为版权问题被删除时,B 站上也看不到了。&br&&br&&b&直传&/b&:直传的视频大多数都是 up 主们自己拍摄制作(也有利用现有素材制作的)并上传的。&br&&br&还是举个例子:&br&&a href=&///?target=http%3A///video/av1782381/& class=& wrap external& target=&_blank& rel=&nofollow noreferrer&&【自制多P】抖森读诗,耳朵已怀孕!&i class=&icon-external&&&/i&&/a&&br&这是我用抖森的读诗录音做的一个视频,像这种 up 主们自己制作的视频,基本不会存在版权问题。&br&&br&所以 B 站上没有存在版权争议的视频了吗?不是,版权争议的视频有的。&br&&b&如果一部有版权的电视剧或者番,up 主没有版权却直传到 B 站,那么它是侵权的。&/b&&br&&br&&br&---&br&以上已经完成答题了,多扯一句,对于版权这事,我的态度大致是这样的:&a href=&/luckystar/& class=&internal&&在中国,有些错误是无可奈何的&/a&。&br&这是我对版权的一些认识,写在自己的专栏了,有兴趣的小伙伴可以去看看:&a href=&/luckystar/& class=&internal&&在中国,有些错误是无可奈何的 - Luckystar Says - 知乎专栏&/a&。
受不了了,能不能好好回答问题?还有人担心这个问题让更多人知道B 站,导致 B 站被封的。我想说,这真是杞人忧天了。以 B 站现在的用户数和流量,还真以为党中央没人上 B 站啦?正式回答问题:B 站,是指 Bilibili,一个弹幕视频网站(现在加了直播、画友和…
这个问题未必不好,但是我不太想看到数字音乐的从业者问这个问题。&br&&br&重要的不是「什么样的人会付费下载音乐」,而是「付费下载」这个行为有什么样的价值,需要从业者们重新定义。&br&&br&举个我自己的例子,我暂时没有付费下载音乐的经历(事实上我很久没下载过音乐了),但是我会买正版 CD 唱片。唱片这个东西,说白了我根本用不到,就是一种收藏而已,而且唱片能比 mp3 更稳定的保存。&br&&br&但这不是主要原因,我购买唱片最本质的原因是为了炫耀,或者说潜在的炫耀机会。我曾经扫描过大部分收藏做成 mp3 跟网友分享,也曾经假惺惺的说「唱片和老婆恕不借人」——其实特别欢迎别人问我 xx 唱片你有没有。&br&&br&我说这些是因为,一件商品表面上的使用价值和人们为什么购买它,可能没有任何关系。左小祖咒卖 500 块的时候,我第一秒钟就知道他要火,因为他找到了人们需求的点。&br&&br&回到问题,「什么样的人会付费下载」,取决你怎么贩卖。最不可能的原因就是想听音乐的人要购买音乐,事实很明显——你休想扑灭盗版。&br&&br&如果你在付费人群中随机发放与韩庚共进晚餐的门票,他的粉丝就会付费下载。&br&&br&如果你跟网游合作随机发放限量装备,玩家就会付费下载。&br&&br&如果你雇佣公知在微博上宣扬付费下载是普世价值,不付费是五毛,爱宪政的小青年们就会付费下载。&br&&br&如果你能在付费用户的 qq 上点亮一颗硕大无朋的星星,低龄用户们就会付费下载。&br&&br&所以,这取决于售卖者的策略,而不是听众既有的习惯,因为我们的习惯,是免费。现阶段正版能提供的不可被盗版替代的价值,最明显的可能就是优越感。问题在于如何外化这个优越感,让人能看到,让听众像果粉一样支持正版鄙视越狱,借由虚荣的驱动形成有利的氛围,这可能很重要。&br&&br&ps: 与此相关的,我有个看法不知道有没有道理。一直以来对知识产权消费形成最大阻碍的因素,可能不是费用本身,而是渠道。渠道不通畅会阻碍人们付费。中国的音乐家无法打动听众掏钱吗?我不这么看,我不相信中国没有 10 万人愿意付钱给周云蓬下载他的《牛羊下山》,问题是,我们不知道如何付钱。当当和卓越让我购买了更多的正版图书,其中的一些如果不是可以点个按钮送到家,我是不会去买的。音乐也是同样的道理。所以我挺希望豆瓣在豆瓣阅读之后能试试「豆瓣聆听」,说不定很多原创音乐人会因此发财的。
这个问题未必不好,但是我不太想看到数字音乐的从业者问这个问题。重要的不是「什么样的人会付费下载音乐」,而是「付费下载」这个行为有什么样的价值,需要从业者们重新定义。举个我自己的例子,我暂时没有付费下载音乐的经历(事实上我很久没下载过音乐了…
不要跟阶级明显比自己低的人在一起工作
不要跟阶级明显比自己低的人在一起工作
来自子话题:
Cy~说好今天生日不答题的 ┬_┬&br&&br&&p&其实在去年今日阿里跟腾讯就在音乐版权上各自为营,直至2015年7月国家版权局对音乐版权的侵权方责令下架才告一段落。最终的结果是网友们想在线听到正版音乐,只能去阿里的虾米天天和腾讯的QQ音乐,言下之意就是如果你想听全目前的正版华语流行音乐,那么你至少得装俩个App。&/p&&p&目前&b&&u&虾米+天天(阿里阵营)&/u&&/b&和&b&&u&QQ音乐(腾讯阵营)&/u&&/b&是国内手握音乐版权最多的两个巨头,其中阿里系的版权拥有如:&u&&b&滚石、华研、寰亚、BMG、相信(以及一些非独家授权的公司)&/b&&/u&,如果你对上述唱片公司不太熟悉,那么你肯定熟悉&b&&u&五月天、李宗盛、梁静茹、刘若英、林宥嘉、S.H.E、张震岳、田馥甄&/u&&/b&等歌手。这些歌手的音乐合法授权都在阿里阵营中,也就是说目前合法的收听与下载渠道都来自阿里系的虾米和天天动听。&/p&&p&腾讯系的QQ音乐则与阿里刚好各自分了半块蛋糕,其拥有的合法授权来自杰迷熟知的&b&&u&杰威尔、华纳、YG娱乐、索尼、福茂、英皇&/u&&/b&等,体量与阿里可谓是手心手背。所以,很多喜欢听音乐的朋友都会发现部分音乐App一夜间很多歌曲都被下架变灰,归其原因就是他们没有歌曲版权啦。&/p&&p&综上所述,阿里系的优势在于积累了大量经典曲库,尤其是以“滚石”一家就足以涉遍不小的华语音乐疆域。而腾讯系则拥有着如华纳杰威尔与部分国外曲库,这确实让很多歌迷万分纠结,就好像一只脚踏在李宗盛的山丘,另一只脚踏在周杰伦的红尘客栈。&/p&&p&不过虾米这边一直在完善独立音乐人的区块,如果你真的看清未来国内流行音乐的趋势,那么必然懂得这块独立音乐的市场是不容小觑的,比如虾米的寻光计划以及之前90后的挖掘合作,以及今年马啪啪陈粒等人火爆的趋势,都可以看到独立音乐的市场越来越好,音乐节越来越多,对于国内音乐及娱乐产业都是非常利好的。&/p&&p&回到题主的困惑:&/p&&blockquote&&b&当阿里与腾讯各握自家版权的时候,我们该如何最方便、最效率、最优雅的听歌?&/b&&/blockquote&&p&下面分享一些我的办法:&/p&&p&1、如果你是一个华语流行音乐的老歌迷,而你又是从小听着李宗盛、梁静茹、五月天、刘若英、罗大佑长大的,又恰好喜欢追随独立小众的新生代独立音乐人,那么建议装虾米就够了,而且像孙燕姿等歌手的歌曲在虾米也是有授权的;&/p&&p&2、如果你是一个周杰伦、张韶涵、张靓颖的资深歌迷,而且经常用QQ空间和微信分享自己的音乐状态,经常关注欧美韩流的音乐,那么QQ音乐就可以满足你了;&/p&&p&3、如果你想两者兼具,最好把虾米和QQ音乐都装上,虽然切换App这种令人精分的事儿简直反人类,但也正好可以借此机会普及一下正版音乐的授权归属,比如你在虾米音乐看到有李宗盛的歌曲,但是QQ音乐没有,那么很明显腾讯那边是没有李宗盛歌曲的版权。以此类推,歌迷可以通过此法清晰辨别歌手的歌曲版权归属。&/p&&br&&p&如果你追求大而全,全而无损,损而必删,那么个人建议就老老实实地购买正版音乐,自己收集正版的本地曲库,然后再用相对不错的设备和环境专注听正版专辑,用最纯粹的心态去支持正版音乐,而不是奢求一款坐拥百万盗版曲库的APP问世(这已经不可能了) 。&/p&&br&&p&&b&提醒&/b&:&u&QQ音乐等其他音乐App上被下架的歌曲,都可以在虾米上找到,反之都可以在阿里和腾讯两边的曲库里找到被下架的曲目。&/u&&/p&&br&&p&&b&题外话:&/b&&/p&&p&我特别怀念小时候一个人捧着随身听听磁带CD的感觉,不论盗版正版与否,至少那时候我们是愿意为音乐付费的,愿意为一首好听的歌曲花钱,愿意无休止地买两节五号电池听两个晚自习,虽然我们都知道买步步高复读机不是用来听英语的,我们也知道买小霸王学习机不是用来学习的,但那时候的一切,我们都愿意用钱购买,而不是总想着投机取巧下载盗版音乐。&/p&&br&&p&每一首歌曲的背后都凝聚了每个音乐人的心血,你听到李宗盛的《山丘》,你不知道他背后不知改过多少遍歌词,你也不会知道老李第一版的编曲是否有Open Tuning的动机,你也不知道为了录好一首歌要重复多少次,更不知道为了混一首歌有多么的难。&/p&&br&&p&就是这么一首《山丘》,大多数听到这首歌其实都是“免费”听到的,我相信老李也希望自己的作品被更多人听到与认可,但我也相信纵横江湖这么多年的李宗盛怎会不知有多少家“音乐APP和音乐平台”盗版了自己的歌曲进行商业盈利,甚至有选秀歌手用他的作品去商演。如果说去虾米听李宗盛可以支持老李,那么我愿意为此装个虾米支持他,其实这就是支持音乐人的一种体面的方式。有时候不是这些音乐人愿意跟每个人谈版权,而是版权意识应该成为常态化,应该成为每个人的本能,而不是心存侥幸苟且偷生。&/p&&br&&p&如果你问我如何优雅的听歌,那么最优雅的就是用你力所能及的方式去支持每位像李宗盛这样的音乐人,&b&比如至少你听歌应该去正版的渠道,比如你有钱了至少应该唤醒自己的版权意识,不要一副我用盗版我骄傲的态度,因为你的态度会影响你身边的人&/b&。我想,这世间最优雅的买卖便是你花了不到一顿饭钱就买了一本别人用一生智慧写下的书,书籍如此,音乐何尝不是?&/p&&br&&p&谨以此希望每位知友都能在力所能及的情况下支持正版音乐~&/p&
Cy~说好今天生日不答题的 ┬_┬其实在去年今日阿里跟腾讯就在音乐版权上各自为营,直至2015年7月国家版权局对音乐版权的侵权方责令下架才告一段落。最终的结果是网友们想在线听到正版音乐,只能去阿里的虾米天天和腾讯的QQ音乐,言下之意就是如果你想听全…
&u&不作任何道德评判,也不表达对任何一方当事人的个人好恶&/u&&br&&u&仅就三方当事人的陈述和当前所展示出的相关证据表达一些观点。&br&&/u&&br&一、首先简单归纳一下三方对争议的陈述内容&br&&b&1.咖小西的主要观点:&/b&&br&(1)猫力在微博和与出版社沟通的过程中都未声明争议摄影作品的著作权人。&br&(2)猫力作为《猫力乱步》一书的作者,未经照片拍摄者咖小西同意,通过前次商业合作的相关渠道获取照片原图的行为有违职业道德和法律规定。&br&(3)争议作品的授权委托是基于“首次印刷10万册”的,而本书于上周已经二次印刷并卖到十几万册。&br&(4)明确诉求:要求删除照片、主张争议作品的署名权。&br&&b&2.瘦肉的回应及主要观点:&/b&&br&(1)微博使用争议作品是为履行商业合作的义务,虽未主动署名,但若咖小西提出,仍会署名。&br&(2)争议作品属于人像摄影作品,著作权归属为咖小西,但肖像权归属为猫力和瘦肉。Crocs的商业合作后咖小西丧失著作权,目前的争议照片著作权人应为肖像权人。&br&(3)咖小西基于争议作品从出版社获取版权费用的行为属于“以营利为目的使用肖像权”,而未经瘦肉我本人与猫力的授权同意。&br&&b&3.出版社观点:&/b&&br&(1)作为《猫力乱步》一书的著作权受让方和出版方、发行方,上海浦睿文化传播有限公司与摄影师咖小西之间是基于争议作品的授权人与被授权人关系(授权合同为证)。&br&(2)授权合同为图书上市之后两个月补签&br&(3)疑似认同咖小西老师在《猫力乱步》一书出版时享有部分图片的著作权&br&(4)已经署名并支付版权费用(图片为证)。&br&&br&二、从三方的陈述中&b&可以基本认定以下无争议事实&/b&:&br&1.争议摄影作品系因咖小西受Crocs委托与猫力和瘦肉的一次商业合作而产生,双方均从此次合作中获取相应报酬,并且合作已经结束。&br&2.争议作品属人像摄影作品,作品的肖像权人为猫力和瘦肉,拍摄者为摄影师咖小西。&br&3.猫力作为《猫力乱步》一书的作者及争议作品的肖像权人未经争议作品拍摄者咖小西同意,将争议作品于自己的图书作品中使用,但是图书上市两个月后补签了将争议作品授权与出版社使用的协议。&br&4.“封面摄影”和“内页摄影”均已署名,但是内页摄影究竟是那几张照片为咖小西拍摄并未明确,而且微博使用争议作品时也未署名。&br&5.拍摄者咖小西已经获得授权争议作品使用的版权费用共7500元,但已在合同中明确“《猫力乱步》一书再版时,该授权协议需重新签订”。&br&&br&三、争议主要焦点:&br&&b&1.《猫力乱步》一书中使用的17张争议作品是否经过拍摄者咖小西同意?&/b&&br&&b&2.拍摄者咖小西是否拥有争议作品的著作权?如是,该著作权是否应前次的商业合作结束而丧失?&/b&&br&&b&3.咖小西从出版社获得授权费用是否须经过争议作品的肖像权人授权?&/b&&br&&b&4.“再版”究竟应当如何界定?&/b&&br&&br&&br&四、基于以上进行的分析及观点:&br&1.根据我国《著作权法》第2条和第11条的规定,&b&争议作品的著作权应归属于拍摄者咖小西无疑。&/b&而且这一点通过授权协议,以及瘦肉和出版社为其署名并向咖小西支付费用的行为都可以得到证明。&br&2.著作权包括人身权和财产权。著作权人身权的内容有:发表权 、署名权 、修改权 、保护作品完整权;著作权财产权包括:1、复制权2、发行权 3、出租权4、展览权5、表演权 6、放映权 7、广播权8、信息网络传播权 9、摄制权 10、改编权 11、翻译权12、其他著作财产权。根据法律规定,著作权本身是有时间限制的,但是著作权人身权中的署名权、修改权和保护作品完整权并不受法律限制。&b&因而瘦肉所言咖小西的著作权与Crocs的商业合作后就丧失的观点,并没有法律依据支持。而且就算丧失,咖小西也不会丧失对争议作品的署名权,而这也是咖小西的主要诉求。&/b&&br&3.《猫力乱步》一书中使用咖小西拍摄的17张照片虽未获得同意,但&b&事后补签了授权协议书,视为咖小西对《猫力乱步》一书使用其摄影作品的同意和追认。&/b&&br&4.将争议作品作为图书内容出版这一行为本身就表明肖像权人同意作品的使用,咖小西从出版社获得的稿费是基于授权争议作品的使用而得到的合理报酬,无须再经肖像权人授权。&br&5.我国著作权法确有规定:&b&图书出版者重印、再版作品的,应当通知著作权人,并支付报酬。&/b&授权协议当中也有明确约定。但是明显被授权人出版社与授权人咖小西之间,对于“再版”这一概念的认识有分歧。此处须双方出示更多相关证据才能明确界定。&br&&br&以上。&br&答主仅就目前所能了解的纠纷相关材料作出法律方面的分析,&br&也许不够全面,欢迎补充和指正。&br&&br&&br&好了,&br&答主滚去看集TVB睡个午觉继续准备求职材料...&br&&br&--------------------------------------------------------------------------------------------------------------------------------------------&br&既然题主对问题有补充那我的回答也跟着补充一下:&br&&b&1.关于委托与半委托的问题。&/b&&br&
这个问题我觉得尹词已经回答得非常清楚了。我也看到过余秋辰所述那段博客上的内容,“不完全委托”只是一种为便于现实情况分析的表述,并不是著作权法上的专有概念。此处之所以有必要讨论“委托”,我认为只是为排除肖像权和著作权冲突时的一种情况。即,本纠纷中,争议作品并非猫力委托咖小西拍摄,如果是委托关系,而且双方有明确约定著作权为肖像权人所有,那拍摄者才不再享有著作权,但本纠纷不属于这个情况。(也正因为如此,所以我才会在第三点“无争议”事实部分先明确争议作品的来源)。&br&&br&&b&2.关于“再版”的界定问题以及授权协议效力和责任承担的问题。&/b&&br&
(1)之前我回答问题的时候就对“再版”这个争议点不太了解,所以谨慎起见未作过多阐释。一方面,我没能找到明确的依据印证出版法声明中关于“再版”和“加印”的区别的陈述;另外一方面,我认为界定 这个概念主要是关系到咖小西是否能再次获得报酬的权利,而他本人对报酬的问题并未要求,从诉讼的角度来讲,私权利人自己未主张的一般别人也不会主动去为他主张,所以我就没再展开讲(当然还有一个重要原因是因为我懒*^__^*)。&br&
尹词的回答中也已经对这几个概念进行了区分,她认为“加印”就是“重印”。又~因~为谨慎起见我也去百度了一下,重印和再版的区别确实跟她所说一样,但是没有明确找到“加印”与“重印”究竟是什么区别。&u&合同中只约定了“再版”须重新授权,而著作权中规定“重印”、“再版”需通知作者并支付报酬。如果“加印”=“重印”,而且咖小西是要主张因“重印”的知情权和获取报酬权利受侵害的话,就有明确的法律依据支持。&/u&但是他现在并未主张这两项权利,只是要求署名,著作权中的署名权并不因为“加印”“重印”“再版”这几个概念受影响。&br&(2)不能因此而认为合同不严谨。因为这份授权协议一基本要素完备、二无歧义、三不与法律规定相违背,所以不能认为是合同不严谨。没有将“加印”的问题约定清楚,只能认为是协议当事人自己的疏忽或者对相关定义的不明确,因此相关责任也自然应由当事人自己承担。
不作任何道德评判,也不表达对任何一方当事人的个人好恶仅就三方当事人的陈述和当前所展示出的相关证据表达一些观点。一、首先简单归纳一下三方对争议的陈述内容1.咖小西的主要观点:(1)猫力在微博和与出版社沟通的过程中都未声明争议摄影作品的著作权人…
来自子话题:
&img data-rawwidth=&594& data-rawheight=&816& src=&/ab4d117f0ea_b.jpg&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594& data-original=&/ab4d117f0ea_r.jpg&&&br&感谢&a href=&///people/48e303c9e67f68afcd07ce& data-hash=&48e303c9e67f68afcd07ce& class=&member_mention& data-tip=&p$b$48e303c9e67f68afcd07ce&&@墨香&/a&提供高清图源(≧?≦)
感谢提供高清图源(≧?≦)
这么穷还要玩游戏?回家看辫子戏去吧。&br&&br&&br&&br&&br&&br&=============================================&br&如果我说的“穷”这个字,刺激到你了,证明我得逞了。&br&&br&不不,我不认为你真的穷,&br&我就是想刺激一下“穷即合理”,偷还正当“的人,让人心里不舒服就行了。&br&&br&这些人穷的不是钱,是没有尊重别人的习惯,再有钱,心境仍然活在有便宜就占,不花钱就比别人机灵的下层社会里。&br&&br&中国这环境下确实穷,渠道不方便,玩个盗版,无可厚非,但是,别嚣张,人家起诉你,就是偷,人家不起诉你,就是嗟来之食,别忘了,人穷一时,志穷一世。
这么穷还要玩游戏?回家看辫子戏去吧。=============================================如果我说的“穷”这个字,刺激到你了,证明我得逞了。不不,我不认为你真的穷,我就是想刺激一下“穷即合理”,偷还正当“的人,让人心里不舒服就行了。这些人穷的不是…
来自子话题:
从push价值来看,买正版是不是应该?是。&br&从人类历史来看,出现黑市是不是常见情况?是。特别是市场不健全的情况下,哪国都会有,没有任何人比别人高尚。&br&&br&从正还是玩破解的事情吵这么多年,其实也就是这样两个道理。你们自己怎么选,是你们自己的事情。当然,在做选择的时候,还有很多其他的原因会影响最终的决定。在全世界大多数的地方,玩正版不光是法律和道义的要求,从任何国家老百姓都最关注的实用主义的角度来说,玩正版意味着方便省事,并能享受到各种增值服务。&br&&br&但在神奇的土地上,这一点不见得成立。甚至于对于很多普通人来说,他们不像知乎国里生活的那些人,他们外语水平不好,不会翻墙,甚至还有很多人不懂得网购的门道,更不会拥有几国护照或者签证能随时说走就走,这些人他们不去网上下载免安装汉化版,他们怎么玩?&br&&br&这里头,有道义上的问题。但绝大多数人根本就没有想这个道义上的问题。道义上的问题,应该是管理屁民的那个机构通过其政策去引导屁民的。但是那个机构在干什么呢?在考虑是不是要把从外面接进来的蒸汽小管也掐掉。&br&&br&所以你们看到,最高的良知不一定等同于眼前的选择。说白了叫做人在屋檐下,谁能不低头。&br&&br&所谓“不给你也不能偷”这个说法,是人们对于一个理想秩序的追求。游戏这种没有了也能活的东西,你当然可以这么说。但你看看历史上,若是连吃的东西都没有的时候,大概也就没人还能坚持这句话了吧。&br&&br&当然也不是没有。也有人能。日后他们的姓名前会加上一个Saint,被安置在一些宏伟的建筑里。外面挂上一个牌子:此图镇楼。&br&&br&但我们还是应该存着一些高尚的信仰。如果你有那个财力,有那个门道,就还是买正版吧。不说问心无愧,起码实在的便利你是能享受到的,也不用烦这次是不是又要重新刷系统之类的了。&br&&br&PS:我觉得这个题目完全就是拿来秀阵营的。以后认准了谁是守序谁是混乱,谁是善良谁是邪恶,打炮也有准头了。&br&&br&至于我本人,我的阵营是会变的,所以你们不要猜。&br&&br&就像这样:&br&&img src=&/be3bc8d703bfe84decaf_b.jpg& data-rawwidth=&440& data-rawheight=&579&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440& data-original=&/be3bc8d703bfe84decaf_r.jpg&&
从push价值来看,买正版是不是应该?是。从人类历史来看,出现黑市是不是常见情况?是。特别是市场不健全的情况下,哪国都会有,没有任何人比别人高尚。从正还是玩破解的事情吵这么多年,其实也就是这样两个道理。你们自己怎么选,是你们自己的事情。当然,…
首先关于抄袭,当年看过唐七和郭敬明,知道是抄袭之后全部转黑。&br&这是原则,你凭什么把别人的东西拿来换取自己的利益?&br&还什么高三啦 高考啦 放过。所有给抄袭洗地的都是垃圾&br&&br&其次,我是自招考上理想的大学的,参加自招的同学,有的是希望自己可以有plan B,保险;有的是因为高考总分没有优势所以寄希望于这一条路。我们付出了很多,我和我的高中同学,大多是靠着数理化竞赛获得自招资格的,我觉得这一类自招艰难得多辛苦得多。&br&&br&王同学是有才华是有能力可其他人不是吗?这对与她竞争的同学公平?因为她成为二等奖的明明是靠着自己的努力和才华的人,凭什么被一只抄袭狗夺掉原本应有的荣誉和认可?&br&&br&犯了错要认,挨打要立正。别想着洗地和开脱,抄了就是抄了我管你是不是高考了管你是不是真有才华,真有实力干嘛不自己写而去抄?&br&&br&第一次答题,不想让朋友认出来所以匿了,我自己语文不好,敬佩并欣赏着能够写出好文章的人,&br&?
首先关于抄袭,当年看过唐七和郭敬明,知道是抄袭之后全部转黑。这是原则,你凭什么把别人的东西拿来换取自己的利益?还什么高三啦 高考啦 放过。所有给抄袭洗地的都是垃圾其次,我是自招考上理想的大学的,参加自招的同学,有的是希望自己可以有plan B,保…
来自子话题:
&b&美国地区教材价格虚高是事实。&/b&&br&&br&这个并不代表美国教科书更有料,这其实是个经济问题。虽然我很不专业,但是楼上有些答案我觉得有点偏。瞪了一眼我头上非常不圆的美国的月亮,我决定回答一下。&br&&u&Houghton Mifflin Harcourt,&/u&&br&&u&McGraw Hill, &/u&&br&&u&Pearson&/u&&br&这三家出版商,是北美教科书三巨头,从小学初中高中(ETHI)到大学,粗估占据了80%的教科书市场&br&参考这篇讲大学课本价格的 [&a href=&///?target=http%3A///bschools/content/aug2009/bs900.htm& class=& wrap external& target=&_blank& rel=&nofollow noreferrer&&出处&i class=&icon-external&&&/i&&/a&]&br&&img src=&/944f1eb88c1c930dcd0bf8_b.jpg& data-rawwidth=&595& data-rawheight=&412&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595& data-original=&/944f1eb88c1c930dcd0bf8_r.jpg&&[&a href=&///?target=http%3A//www.aei.org/publication/the-college-textbook-bubble-and-how-the-open-educational-resources-movement-is-going-up-against-the-textbook-cartel/& class=& wrap external& target=&_blank& rel=&nofollow noreferrer&&图片来源&i class=&icon-external&&&/i&&/a&]&br&从上图看,美国78到12年,CPI涨幅250%的情况下,教科书价格涨了812%。&br&&br&回答问题的话:&br&1. 价格高是因为&br&&u&①出版商可以用价格歧视牟利&/u&&br&&u&&i&②教授抽的版税高 -&这个点我查了资料补充了一下,&b&这个不是书价格高的原因&/b&&/i&&/u&&br&&u&③教材零售业抽头高&/u&&br&&br&①&br&这三巨头,怎么操作的价格呢,首先&br&&blockquote&At some point during the 1970s, books started to get expensive. Publishers capitalized on professors’ willingness to adapt new editions of a book every two or three years. Textbooks became less about educating the masses and more about exclusivity and profitability. By the 1990s, the textbook market was an oligopoly, and prices skyrocketed.&br&&b& - &a href=&///?target=http%3A///why-are-textbooks-so-expensive/& class=& wrap external& target=&_blank& rel=&nofollow noreferrer&&Why Are Textbooks So Expensive?&i class=&icon-external&&&/i&&/a&&/b&&/blockquote&A. 作者有更版本的需求&br&不断更新版本,这是个大问题,比如说曼昆的经济学原理,每隔两年加一些时事分析的经济应用进去,改几道作业题,就得更一版。有些稍微冷一点的入门类统计/数学教材尤甚,改练习题的数字,这么一改,老师讲课如果用的是不同版本,就没法留作业了,只好规定“必须买新版教材”,必须买新版教材,就是一笔开销。&br&教材本来的流通性是非常大的,二级市场发达得不行,各个大学的跳骚市场主要也是卖书的。但是一旦书发了新版本,旧版本立刻就不值钱了。所以一次次更新版本,就是把书的经济效用榨了一遍又一遍。&br&当然,能这么干的书,写的一般也是有点水平的。&br&&br&B.供需结构是决定购买品种的和花钱的不是同一个人&br&这个产业掏钱买书的是学生,决定买哪本的是老师。所以需求曲线非常的不弹性,学生是没办法决定买不买,买哪本的。老师挑课本是不看价格只看内容的,于是给了出版商抬价的空间。价格怎么涨,学生也得买。当然,老师和学生是有商量对策的(比如有的课就不要求真的买课本了,看讲义就行)但是,老师不能说“你们用电子版吧”这种话(至少不能直着说),而且老师替学生想这么多的,也不是最大多数。&br&&br&C.学生支付能力强,值得价格歧视&br&另一个涨价的动力是,学生的支付力确实强,美国这种大学本身就贵(而且如果比照的话,近三十年大学学费的增长水平简直吓人,30年前很多能上大学的家庭现在不一定上得起[&a href=&///?target=http%3A//trends.collegeboard.org/college-pricing/figures-tables/tuition-fees-room-board-time-4-15-selected-years& class=& wrap external& target=&_blank& rel=&nofollow noreferrer&&Tuition and Fees and Room and Board over Time, 1974-75 to 2014-15, Selected Years&i class=&icon-external&&&/i&&/a&],这个表格里面的学费是换算成2014年购买力了,可见着实涨了三倍有余。).&br&所以这其实就是&b&价格歧视&/b&。反正不管多贵,学生也付得起,那就照着贵来。租赁教材的价格没有涨得这么夸张,或者直接去图书馆借,所以不那么富裕的学生还是有办法,有钱,想买真书?那就抱歉了,宰你一刀。而且旧书新书买起来价格差不多,很多人就买新的了。&br&这个是垄断么?总有个都市传言,说美国教科书市场是三巨头因为再少一个就是寡头垄断要受罚了。不知真假。&br&&br&补:为什么没有新的公司加入竞争呢?&br&这些已经在行业里的巨头,如果价格受到挑战,自己调整的余地是很大的,只要多分利润给作者,作者是不会选择小书商的(教科书销量本来就小,薄利多销也没什么意义),争不到版权是出不了教科书的。譬如如果现在书价格200刀,每年卖200本,新公司用100刀undercut,也只能卖300本,这赚的钱不抵另辟渠道+争取作者版权的开销的。在K-12市场里面,虽然同类书籍更多,但是大出版社基本上已经把自己的系列弄成标准了,跟学校也有合作的。&br&&br&②关于教授出书的版税&br&具体能赚多少呢?我也不是很清楚,都说是10%-15% &a href=&///?target=http%3A///How-much-money-does-the-author-of-an-academic-textbook-earn& class=& wrap external& target=&_blank& rel=&nofollow noreferrer&&How much money does the author of an academic textbook earn?&i class=&icon-external&&&/i&&/a&&br&而且版税收入这个问题是人跟人区别太大,科目,书,区别也大。有的教授出书能赚的多,但是买书的不一定是学术用途了已经。有的学科本身学的人就少,买的人就更少了...&br&&a data-hash=&e80de8ad579e169e56059& href=&///people/e80de8ad579e169e56059& class=&member_mention& data-editable=&true& data-title=&@水户夕歌& data-tip=&p$b$e80de8ad579e169e56059&&@水户夕歌&/a& 说的是非常对的,出书的教授,拿着工资,是更希望知识传得广,而不是多挣几个钱(每本书赚单价的10-15%)的,我现在用的很多教材都是官网放免费的pdf,如果想买也可以买hardback这种。&br&&br&↓这个例子里面IAN AYRES在建议能够&b&学校给学生提供教科书,折价包含在学费里&/b&。&br&&blockquote&[A]t the moment, professors’ incentives in choosing textbooks are in some ways more distorted than doctors’ incentives in choosing drugs. You see, I earn a $10.30 royalty on every copy of my textbook that a student buys. Instead of just trying to get the best book for my class (and to do so I should weigh both quality and price), I might also consider assigning my own book and increasing my profit. - IAN AYRES&br&&a href=&///?target=http%3A////opinion/16ayres.html%3F_r%3D1%26scp%3D1%26sq%3Dayres%professor%2520ordered%2522%26st%3Dcse& class=& wrap external& target=&_blank& rel=&nofollow noreferrer&&Just What the Professor Ordered&i class=&icon-external&&&/i&&/a&&/blockquote&我觉得这是个非常好的解决办法,学校作为更大的机构,跟书商的议价能力更强。&br&但是最后他说他那年把用他自己书的课获得的版税推给学生了。我觉得这个做法很不明智,相当于白白让书商捞了其他的钱,两败。&br&&br&所以我觉得&br&A. 出版商定价虚高,出书的教授得到的收益并不一定影响有多大(对比其他书的出版业&br&B. 其实教授大部分还都是希望读的人多,而不是赚小钱的。但是出书途径比较单一因为行业基本上垄断了,如果自己印的话,lecture note类的东西,很难传到别的学校去用。&br&&br&③教科书零售市场的抽头比较高&br&不光是出版业,现在课本零售价里面,学校书店的抽头也大了许多(模糊记得好想是30%)。能观察到事实是,美国大学近30年来,学校放弃盈利能力差的资产,学校书店近乎被Barnes & Noble 一家吞干净了&br&--------------&br&补:现在排名第一的答案那张表里面有,零售抽头28%&br&--------------&br&&br&关于课本零售业具体的经济解释:&br&&a href=&///?target=http%3A///science/article/pii/S0805& class=& wrap external& target=&_blank& rel=&nofollow noreferrer&&Competition in the retail college textbook market&i class=&icon-external&&&/i&&/a&这篇文章给了课本零售业的一些点:&br&1. 大学分散带来的地理隔离,没有太多别的选择(现在有亚马逊了&a href=&///?target=http%3A///3028855/why-cant-e-books-disrupt-the-lucrative-college-textbook-business& class=& wrap external& target=&_blank& rel=&nofollow noreferrer&&Why Can't E-Books Disrupt The Lucrative College Textbook Business?&i class=&icon-external&&&/i&&/a&)&br&2. 学生对课本的需求非常的不弹性,教授选书时候对价格不敏感(他们拿的都是免费版&br&3. 书内容的相似性,卖家数量少,很同意price-fixing,搞串通定价(并不一定是故意串通&br&4. 每人买的量有限,所以购买者没有强烈的寻求其他购买渠道的意愿&br&5. 学校只给自己的书店课本目录,好让他们进货&br&......等等, 这些导致了在学习卖的教科书会更贵,贵得离谱(有的书能过一倍地贵)。而且他们有要更高抽头的资本,因为基本上是一个学校的独家销售渠道。&br&&br&大概就是这样吧。这就是为什么美国很多人手里的书都是印度版...&br&&br&--------------------------&br&补充:查了资料,填补了②里面没说和说漏了的地方&br&5.20补充:补全了关于学费的资料,改了改几个语法(我的语文真是退步得不行不行的)和错字。&br&赚了好多赞,不代表我说得对,建议大家批判地看(因为我引的资料也不太严谨,不能全信)
美国地区教材价格虚高是事实。这个并不代表美国教科书更有料,这其实是个经济问题。虽然我很不专业,但是楼上有些答案我觉得有点偏。瞪了一眼我头上非常不圆的美国的月亮,我决定回答一下。Houghton Mifflin Harcourt,McGraw Hill, Pearson这三家出版商,是…
来自子话题:
一直强调眼泪与辛苦,是想说:连抄都觉得好累吗?
一直强调眼泪与辛苦,是想说:连抄都觉得好累吗?
来自子话题:
&b&支持正版 ≠ 支持现有知识产权法&/b&。&br&使用了、享受了,就要给钱,这是交易,是天经地义,但是还有些道理同样正确却总被忽视:&br&1) 钱主要应当付给创作者;&br&2) 创作者死后再收点钱,可以,但不能收半个世纪那么长;&br&3) 给钱应实现的客观效果之一是保护和鼓励了创作者的创作意愿;&br&4) 法律是为了保护创作者的权利,不是为了使普通人破产。&br&&br&中国法律基本上是保护不够,美国却已走到了另一个极端,中国法律的完善也要当心这种极端。&br&以下现象见于 NHK 纪录片《知识产权的保护到底是为了谁》[1][2]:&br&1) 人们购买已作古上百年的音乐家的作品,养活的却是老不死的唱片公司;&br&2) 在 90 年代之前,唱生日歌都侵犯了迪斯尼公司的版权 [3];&br&3) 音乐创作也难以回避已有素材,现有法律甚至已经直接妨碍音乐创作;&br&4) 一单身母亲因下载 24 首曲子被诉获判赔偿 22.2 万美元。&img src=&/e31b8a4d8be8cedac2c5d10_b.jpg& data-rawwidth=&1024& data-rawheight=&576&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1024& data-original=&/e31b8a4d8be8cedac2c5d10_r.jpg&&&img src=&/2c9ef7fdcbfa2f_b.jpg& data-rawwidth=&1024& data-rawheight=&576&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1024& data-original=&/2c9ef7fdcbfa2f_r.jpg&&&img src=&/86d7e51a6e2dc1c6c78c573_b.jpg& data-rawwidth=&1024& data-rawheight=&576&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1024& data-original=&/86d7e51a6e2dc1c6c78c573_r.jpg&&&br&[1] &a href=&///?target=http%3A///subject/4899560/& class=& external& target=&_blank& rel=&nofollow noreferrer&&&span class=&invisible&&http://&/span&&span class=&visible&&/subjec&/span&&span class=&invisible&&t/4899560/&/span&&span class=&ellipsis&&&/span&&i class=&icon-external&&&/i&&/a&&br&[2] &a href=&///?target=http%3A///v_show/id_XMjIxMzEyMjEy.html& class=& wrap external& target=&_blank& rel=&nofollow noreferrer&&[道兰][NHK纪录片]知识产权的保护到底是为了谁&i class=&icon-external&&&/i&&/a&&br&&a class=&video-box& href=&///?target=http%3A///v_show/id_XMjIxMzEyMjEy.html& target=&_blank&&
&img class=&thumbnail& src=&/CD9AD67CB2302DA73AEF99503CF-5E5E-7F6B-AF17-B9A3DCBB7BFF&&&span class=&content&&
&span class=&title&&[道兰][NHK纪录片]知识产权的保护到底是为了谁&span class=&z-ico-extern-gray&&&/span&&span class=&z-ico-extern-blue&&&/span&&/span&
&span class=&url&&&span class=&z-ico-video&&&/span&/v_show/id_XMjIxMzEyMjEy.html&/span&
&/a&&br&[初稿:]&br&[更新:]&br&[3] 实际上生日歌的版权至少将延续到 2030 年,见楼下马小褂的评论。维基百科也有介绍,&a href=&///?target=http%3A//en.wikipedia.org/wiki/Happy_Birthday_to_You%23Copyright_status& class=& wrap external& target=&_blank& rel=&nofollow noreferrer&&Happy Birthday to You&i class=&icon-external&&&/i&&/a&。
支持正版 ≠ 支持现有知识产权法。使用了、享受了,就要给钱,这是交易,是天经地义,但是还有些道理同样正确却总被忽视:1) 钱主要应当付给创作者;2) 创作者死后再收点钱,可以,但不能收半个世纪那么长;3) 给钱应实现的客观效果之一是保护和鼓励了创作…
来自子话题:
我原来一直很疑惑,次文化圈子的逼格如此高,大家毕竟都不想让自己心爱的二次元女友被油腻的师姐玷污呢呢呢呢。但怎么就是没人站出来收我们的钱呢?&br&&br&&img src=&/92f68b6e7b2e4e4ef155edda2016b86a_b.jpg& data-rawwidth=&351& data-rawheight=&220& class=&content_image& width=&351&&&br&b站终于站出来,检验自己的用户质量了。&br&&br&&b&我一直认为,保护版权,广告终究是邪道。收费才是正义!&/b&&br&&br&因为用广告来保护版权,我个人认为终究是恶性循环。观看广告的观众也只会越来越麻木,广告的效果就会越来越差,广告的单价就会越来越低,广告就会越来越多。&br&&br&而在中国,内容收费的推进,在我看来可以说只能从二次元这样的次文化圈开始。&br&&br&这样捐赠(又类似众筹)的形式我是真心挺喜欢的。&br&&br&有钱的多捐点,没钱的少捐点,再没钱的,多宣传下也不错。捐赠的用户能赢得尊重(没有贴片广告的b站一部分是由我们的捐赠来维持的),自我价值能得到满足,因为有美好的事物是因我们的支持而存在的。我也认为会有越来越多的番剧观众加入到「承包」的行列中来。这应该算是一种良性循环吧。&br&&br&&b&不强制剥夺那些暂时没有能力付费的人们获得美好事物,又让有能力付费的人体现自己可以让美好事物继续存在下去的价值。这是我能想到的最温和,最理想的正版推进的方式了。&/b&&br&&br&&br&我也希望针对UP主的打赏功能也可以尽快上线,知乎的存在证明了很多有非常高价值的内容可以是免费的。我希望b站可以证明次文化圈里有价值的内容同样是可以给作者带来利益的。
我原来一直很疑惑,次文化圈子的逼格如此高,大家毕竟都不想让自己心爱的二次元女友被油腻的师姐玷污呢呢呢呢。但怎么就是没人站出来收我们的钱呢?b站终于站出来,检验自己的用户质量了。我一直认为,保护版权,广告终究是邪道。收费才是正义!因为用广告…
这个问题,我就引用上学时我的老师,也是我最尊敬的老师之一,王迁老师的话吧。
&br&&br& “著作权”与“版权”这两个术语从词源来看存在很大差别。
&br&&br& “版权”(copyright)是英美法系的概念。从其英文原词可以看出,版权的最初意思就是“复制权”,是为了阻止他人未经许可复制作品、损害作者经济利益而由法律创设的权利。英美法系国家从未将版权看成所谓的“天赋人权”或“自然权利”,而是将它视作鼓励、刺激创作作品的公共政策的产物。与此相适应,版权的侧重点也在于保护作者的经济权利。作品长期以来被单纯视为作者财产,而与作者的精神、人格关系不大。因此,版权可以像其他有形财产那样自由转让。同时,雇员在受雇期间为了完成雇主交付的任务而创作的作品,也被视为是雇主而非雇员的财产,其版权由雇主享有。有的英美法系国家甚至规定在这种情况下视雇主为作者。
&br&&br& “著作权法”是大陆法系的概念,其原意为“作者权”(author's right)。与英美法系的版权法相比,大陆法系的著作权法将作品更多的视为作者人格的延伸和精神的反映,并非普通的财产。因此大陆法系的著作权法更为注重保护作者的人身权利。对著作权的转让施加较多限制,对人身权利则一般不允许转让和放弃。有的大陆法系国家甚至不允许著作权转让。同理,对于雇员为了完成雇主交付的工作任务而完成的作品,一般情况下雇员仍然能够原始取得著作权,雇主只能通过合同受让或者被许可使用其中的著作财产权。
&br&&br& 但是,随着两大法系的主要国家均加入了《保护文学艺术作品伯尔尼公约》(简称《伯尔尼公约》)以及两大法系之间的相互借鉴和融和,“著作权”和“版权”在概念上差别也在缩小。……不过,版权制度与著作权制度的诧异毕竟没有消失。
——《知识产权法教程》(第二版),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王迁著,P29。
&br&&br& 顺便说一句,我国的法律主要是从日本“借鉴”过来的,而日本又是接受的德国法律体系,而德国是典型的大陆法系国家。因此我国虽然在《著作权法》上面规定了“著作权”和“版权”系同义词,但是在叙述时还是按照大陆法系国家的特点使用“著作权”的说法。
这个问题,我就引用上学时我的老师,也是我最尊敬的老师之一,王迁老师的话吧。 “著作权”与“版权”这两个术语从词源来看存在很大差别。 “版权”(copyright)是英美法系的概念。从其英文原词可以看出,版权的最初意思就是“复制权”,是为了阻止他人未…
来自子话题:
看到这个问题,忍不住来回答一下。&br&hadoop权威指南第四版英文版中的声明如下:&br&
This book is here to help you get your job done. In general, you may use the code in&br&this book in your programs and documentation. You do not need to contact us for&br&permission unless you’re reproducing a significant portion of the code. For example,&br&writing a program that uses several chunks of code from this book does not require&br&permission. Selling or distributing a CD-ROM of examples from O’Reilly books does&br&require permission. Answering a question by citing this book and quoting example code&br&does not require permission. Incorporating a significant amount of example code from&br&this book into your product’s documentation does require permission.&br&所以O‘REILLY的书中的代码,为了引用、回答问题,这样的目的放到网上是不需要和他们联系的。在自己的程序中使用一些代码也无关紧要。但是不能copy了书去卖,如果在你的产品里包含了大量的书中的示范代码,也是需要他们批准的。&br&&br&再来看《Java编程思想》的声明:&br&
本书的所有源代码都能以保留版权的免费软件的形式得到,他们是以单一包的形式发布的,访问&a href=&///?target=http%3A//www.MindView.net& class=& external& target=&_blank& rel=&nofollow noreferrer&&&span class=&invisible&&http://www.&/span&&span class=&visible&&MindView.net&/span&&span class=&invisible&&&/span&&i class=&icon-external&&&/i&&/a&网站便可获取。为了确保你获得的是最新版本,这个发布这些源代码和本书电子版的网站是一个官方网站。你可以在课堂或其他教育场所发布这些代码。&br&
保留版权的主要目的是为了确保源代码能够被正确的引用,并且防止在未经许可的情况下,在出版媒体中重新发布这些代码(只要说明是引用了这些代码,那么在大多数媒体中使用本书中的实例通常不是问题)。&br&
在每个源码文件中,都包含下述版权声明文字:&br&
//:! Copyright.txt&br&
This computer source code is Copyright 2006 MindView ......(我就不继续打下去了。)&br&&br&还有《C专家编程》英文版的声明:&br&
All rights reserved. No part of this book may be reproduced or transmitted in any form or by any means, electronic or mechanical, including photocopying, recording or by any information storage retrieval system, without permission from Pearson Inc.&br&这个还是比较严厉的。连拍照存自己手机里都不让,连抄在纸上都不让。。。&br&&br&&br&总的来说,只要你并没有使用他们的代码直接获利,或者损害他们的利益,是不会有任何问题的。不用特意跟出版社取得联系。如果不放心的话,可以看一下书前面的声明。&b&知识在于分享,一个问题不应该被解决两次,如果你知道答案,最好的做法是告诉那些还不知道的人,尽管你并不要求任何好处。&/b&&br&&br&&br&&b&--------------------------------------------------------------------------------------------------------&/b&&br&&b&如有需要,以上回答不需要我的许可便可转载。转载请注明出处。&/b&&br&&br&&br&最后,翻了好多书,字都是一个个打出来的。如果觉得有帮助,请帮我点个小赞。谢谢
看到这个问题,忍不住来回答一下。hadoop权威指南第四版英文版中的声明如下: This book is here to help you get your job done. In general, you may use the code inthis book in your programs and documentation. You do not need to contact us forpe…
问题是「下载 PDF 电子书看违法吗」。首先必须明确两点&br&&ol&&li&PDF 只是一种文件格式,是否侵权(违法)取决于文件的内容,而非存储文件的格式。&br&&/li&&li&只讨论电子书下载,那么侵权与否要看内容本身是否受著作权(版权[1])保护,以及获取这个文件的方式。&br&&/li&&/ol&&br&讨论版权保护与是否违法的问题,实际上 pdf 是无关信息。换成 epub, mobi, txt 等格式都不影响结果。不过我认为没必要修改原问题,因为 pdf 是最常见的一种电子出版物分发格式,而且这是一个不了解著作权相关知识的人很可能问出来的问题,去掉 pdf 字样反而会影响他们未来看到这个问题的机会。为方便搜索,我已经把其他几种格式补充到了问题说明中。&br&&br&言归正传,既然是不是违法要看内容是否受著作权保护,和获取内容的方式,就先说说生活中我们一般能遇到哪些情况。&br&&br&绝大部分国家[2],作品在完成后即自动享有著作权,无需申请和官方认证。因此一般可以假定日常能接触到的全部文字作品都是受著作权保护的,然后可以排除以下情形:&br&&ul&&li&作者主动放弃著作权保护。如使用创作共用协议(&a href=&///?target=http%3A//creativecommons.org/& class=& wrap external& target=&_blank& rel=&nofollow noreferrer&&Creative Commons&i class=&icon-external&&&/i&&/a&),或通过其他方式声明让渡或放弃自己享受的著作权保护。&br&&/li&&li&作品发表或作者身故后若干年(一般 50-70 年[3]),著作权保护失效。&/li&&/ul&&br&再说获取方式。著作权的初衷是保护作者的权益。判断是否侵权并不直接对等于个人在获取时是否付费。&br&&ul&&li&通过正规渠道,购买实体书或电子书,明显不侵权。&br&&/li&&li&作者或授权方出于推广等目的免费发放或提供免费下载,这样的方式获取电子书也不侵权。&br&&/li&&li&从非授权渠道(如盗版站、资源站),即使付费下载,也属于侵权。&br&&/li&&li&&b&通过其他非授权的渠道免费获取受著作权保护的电子书,当然属于侵权&/b&。&br&&/li&&/ul&在下载之前,看一看网页上有没有提供作者、出版社、版权协议等等信息,就足以判断自己的行为是否可能构成侵权(违法)了。尤其是在美国,法律相对健全,不能在明显位置找到这些信息,基本可以肯定是违法的。&br&&br&有些情形是非常安全的,可以放心下载。比如&a href=&///?target=http%3A///questions/194812/list-of-freely-available-programming-books& class=& wrap external& target=&_blank& rel=&nofollow noreferrer&&开源和提供公开下载的技术书籍&i class=&icon-external&&&/i&&/a&,属于作者主动放弃相关权益。比如已经进入公有领域的很多古典名著(&a href=&///?target=http%3A//www.gutenberg.org/& class=& wrap external& target=&_blank& rel=&nofollow noreferrer&&古腾堡项目&i class=&icon-external&&&/i&&/a&),属于著作权保护过期失效。具体判断依然要看下载页面上提供的版权信息。还有 &a data-hash=&bbb5f2af501cde5dc3777d& href=&///people/bbb5f2af501cde5dc3777d& class=&member_mention& data-editable=&true& data-title=&@李巨格& data-tip=&p$b$bbb5f2af501cde5dc3777d&&@李巨格&/a&
回答中提到,由大学图书馆购买,免费提供给本校学生下载使用的。&br&&br&到这里其实还不能算完整地回答了问题。我无意在此普及著作权相关的知识,知乎上已经有很多各种角度和层次、由浅入深的回答[4]。上面的说明也已经可以帮助大部分人判断使用什么方式,下载什么样的电子书是合法的。正版的教材价格有多高昂不可承受、身边有多少人(包括当地人)在使用盗版获得的内容、实际的监管是否严厉,这些都不是判断行为本身是否违法的依据。使用这些依据来判断,真的会把自己推到很危险的境地而不自知。&br&&br&但现实中确实有很多人在使用盗版下载的电子书,怎么看这件事呢?&br&&br&美国教科书定价高是事实,先不评判。本地学生对此也有很大不满,因此才出现了像 &a href=&///?target=http%3A//en.wikibooks.org/wiki/Wikibooks%3AWelcome& class=& wrap external& target=&_blank& rel=&nofollow noreferrer&&Wikibooks&i class=&icon-external&&&/i&&/a& 这样的开源项目。由志愿者(主要是大学教授和高年级学生)合作,原创编纂各学科的教材,替代现有收到版权保护的、价格高昂的教科书,免费提供给全社会使用(按前面的分类,这同样属于作者本人主动放弃相关权益)。在 Google 上直接搜索「freely available textbook」,也能找到大量合法的免费教材(也有少量非法内容,需要小心)。开源和免费的教材中有高质量的内容。不过不可否认,比起大牌儿传统出版社,整体水平还是低很多。&br&&br&单纯的下载行为,目前实际监管还是比较宽松的。主要还是因为经济价值太小,人群分散,取证困难。依据美国法律,非法下载最高可处罚每部作品 3 万美刀[5],情节严重的每部作品 15 万美刀。但目前鲜有真正的处罚发生。已经做出的处罚,集中于大量分发和依靠提供非法下载获利的情形。这也很容易理解,因为实际获利更容易取证,对版权方的伤害也更大。&br&&br&被折叠的很多回答都提到了,下载非法电子书的现象很常见。我个人对此也持相对开放的态度。但这件事情毕竟是严肃的,我只有这样几条建议,希望大家明白就好:&br&&br&&ul&&li&不要声张或过于公开的谈论。毕竟是违法的事情,之前说了,正版教材有多贵,身边有多少人用,都不能把这件事合理化。&br&&/li&&li&&b&重要:不要参与分发。&/b&不要把自己拥有的电子书,即使是合法购买的也一样,公开提供给其他人(开源作品除外)。中国的学生更要注意,不要在华人同学的小圈子里共享电子书,非常危险。&br&&/li&&/ul&希望这些内容能够对刚刚走出国门,还不了解外国当地法律的同学有一定帮助。欧洲的情形会和北美有一定区别,部分国家的政策宽容些,部分更严。请以当地法律为准,不要想当然的做一些事情,把自己暴露在没有必要的风险之中。&br&&br&最后,看完了上面的内容,「在美国下载一本用于盈利的话属于违法行为吗」这个子问题应该已经不用我再回答了。如果是出于盈利目的,那情形比上面提到的单纯下载使用可就要严重得多了,而且已经有无数的真实判例存在。如果内容属于公有领域,可以公开获取,或者是开源的,那取决于不同情形,对外提供收费下载仍然有可能是违法的。&br&&br&&br&References:&br&[1]: 在中国大陆,著作权和版权是混用词,意义近似。中华人民共和国的《著作权法》第五十六条(2001年修订后版本)中,规定“本法所称的著作权即版权”。一般在严谨的场合使用「著作权」。&br&[2]: 所有伯尔尼公约(&a href=&///?target=https%3A//en.wikipedia.org/wiki/Berne_Convention_for_the_Protection_of_Literary_and_Artistic_Works& class=& wrap external& target=&_blank& rel=&nofollow noreferrer&&Berne Convention&i class=&icon-external&&&/i&&/a&)签署国,共 167 个国家,包括中国、美国等。&br&[3]: 取决于各地法律,实际计算很复杂:&a href=&///?target=https%3A//en.wikipedia.org/wiki/List_of_countries%2527_copyright_lengths& class=& wrap external& target=&_blank& rel=&nofollow noreferrer&&List of countries' copyright lengths&i class=&icon-external&&&/i&&/a&&br&[4]: &a href=&/topic/& class=&internal&&著作权法 - 热门问答&/a&,知乎话题页。&br&[5]: &a href=&///?target=http%3A//www.copyright.gov/help/faq/faq-fairuse.html%23p2p& class=& wrap external& target=&_blank& rel=&nofollow noreferrer&&U.S. Copyright Office&i class=&icon-external&&&/i&&/a&, &a href=&///?target=http%3A//www.copyright.gov/docs/regstat090903.html& class=& wrap external& target=&_blank& rel=&nofollow noreferrer&&Register of Copyrights' testimony before the Senate Judiciary Committee&i class=&icon-external&&&/i&&/a&.
问题是「下载 PDF 电子书看违法吗」。首先必须明确两点PDF 只是一种文件格式,是否侵权(违法)取决于文件的内容,而非存储文件的格式。只讨论电子书下载,那么侵权与否要看内容本身是否受著作权(版权[1])保护,以及获取这个文件的方式。讨论版权保护与是…
空洞的讲盗版是违法行为,多么对不起良心,无益于解决题主的困惑。&br&&br&其实在那些发达国家,应该公平地讲,支持正版的成本并不是很高。但是如果你使用盗版,那么将会付出非常惨痛的代价。这两方面一推一拉,自然人们就都往使用正版的方向上去走了。&br&&br&上周我去纽约出了一趟差,在那里,在街边的小摊买一份盒饭(是印度的咖喱米饭那种)大概需要六美元,一瓶可乐的价钱是一块五,一瓶依云矿泉水的价格是两块。在苹果的音乐商店当中,一首歌的价格是一块,一个普通应用的价格是一块或者两块,一张专辑或者一部电影的价格是十块钱,大致相当于一杯大杯的星巴克咖啡。如果定价门槛是这样的,我觉得不管以什么样的理由,支持正版并不是件难事。&br&&br&在中国苹果应用商店当中,一款正版的应用售价六块钱或者十二块钱,大致相当于两瓶可乐或者一碗盖饭。在收费音乐网站和中国移动的手机彩铃当中,一首歌曲的价格大概在一块钱到两块钱,相当于买一罐可乐。我不觉得这应该是一个特别值得费心思要去规避的成本。所以事实也显示,这样的微小的付费,确实推动了正版在中国用户当中的普及。&br&&br&(你去文学网站,千字1毛钱,这其实也是正版啊。只是太草根了,以至于你可能从未注意到。)&br&&br&另一方面,打击盗版和打击使用盗版者,在国外是执法非常严格的,在美国和日本都有中国的留学生或者其他人员被抓。这个就不展开说了。&br&&br&最后一点,就算是美国的大爷大妈们,如果他们是在中国定居,也会养成买盗版碟的习惯。因为中国的正版数字媒体市场并不发达,不一定能买到所有的东西,更不用说有些国外的影片根本就没有渠道购买。另外一方面,盗版又是如此触手可及,价格低廉,而且打击盗版的措施也没有跟上,你买也不会有人把你抓起来关你两天。这是反方向的一推一拉,就把原来是正直的人们拉到了盗版那里去。&br&&br&所以我感觉题主在中国的环境下提出这个问题是很正常的,如果到了其他的,像我所说的那样是具有“正向推力”的环境,自然也就不可能问出这样的问题了。
空洞的讲盗版是违法行为,多么对不起良心,无益于解决题主的困惑。其实在那些发达国家,应该公平地讲,支持正版的成本并不是很高。但是如果你使用盗版,那么将会付出非常惨痛的代价。这两方面一推一拉,自然人们就都往使用正版的方向上去走了。上周我去纽约…
已有帐号?
无法登录?
社交帐号登录}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一场雨把我困在这里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