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1世界人口最多国家排名的国家排名

下表资料摘自联合国于2000年发布的预测报告,反映了年世界移民趋势。据此完成1~2题。&
1、世界人口迁移的主要趋向是
A、从发展中国家向发达国家迁移B、从北半球向南半球迁移 C、从西半球向东半球迁移 D、从内陆国家向沿海国家迁移
2、移民外迁的主要动因是寻求
A、更高的社会地位B、更多的休闲时间 C、更高的收入D、更优的自然环境
为您推荐:
扫描下载二维码根据材料,回答30-34题.联合国人口基金日在伦敦公布“2001年世界人口形势报告”,对当前世界人口增长、生存状况与环境质量以及人类的可持续发展进行了分析.报告说截止到2001午,世界人口已增加到6l亿.报告预测,未来50年,世界人口将增加到90亿.根据预测,人口减少和人口超过l亿的国家最多的洲分别是(  )A.北美、亚洲B.欧洲、亚洲C.拉美、非洲D.亚洲、非洲
欧洲是世界上人口自然增长率最低的大洲.一些国家的人口自然增长率接近于零,有的甚至出现负增长.亚洲是世界人口最多的大洲,亚洲于2000年统计人口达到36.72亿,约占世界总人口的60%,有六个国家人口超过一亿,即中国、印度、印度尼西亚、ri本、孟加拉国、巴基斯坦.据此可知,人口减少和人口超过1亿的国家最多的州分别是欧洲、亚洲.故选:B.
为您推荐:
全世界共有七个大洲,它们是亚洲、欧洲、非洲、北美洲、南美洲、大洋洲和南极洲.我们所在的大洲是亚洲,西面是欧洲,西南隔苏伊士运河与非洲为邻,东隔白令海峡与北美洲相望,东南是大洋洲;在西半球图上,最主要的大洲是美洲,即北面的北美洲和南面的南美洲;在南极点附近的大洲是南极洲.
本题考点:
七大洲的地理分布和概况.
考点点评:
该题考查欧洲与亚洲的人口,并结合亚洲政区图,把亚洲人口过亿国家的位置落实到地图上.
扫描下载二维码知识点梳理
:一般指的是人口在两个地区之间的空间移动,这种移动通常涉及人口居住地由迁出地打迁入地的永久性或长期性的改变。1、按地理范围划分国际人口迁移是指人口跨国界并改变住所达到一定时间(通常为1年)的迁移活动。国际迁移在历史上曾不断发生,其中规模最大的是15世纪地理大发现以来从旧大陆向新大陆的迁移高潮。近代国际迁移的主要方向为:①欧洲继续向新大陆迁移;②非洲黑奴被迫贩往美洲;③中国人、日本人、印度人开始迁往东南亚、美洲、大洋洲等地。后,国际迁移的特点发生变化:持续了数百年向新大陆的迁移已近尾声;由迁往发达国家的外籍工人越来越多;因区域性政治冲突频频爆发而不断产生国际难民。国际人口迁移的特点:二战前:由旧大陆迁往新大陆 集团性、大批量;二战后:由发展中国家迁往发达国家 短期流动。2、按迁移方向划分国内迁移较为经常和普遍,主要形式包括:①边疆垦殖迁移。因地区间经济发展不平衡,资源枯竭地区人口相对过剩,人口迁移伴随新土地的开发而产生。近代美国西部、苏联西伯利亚和中国东北等地的开发,都吸引了相当规模的移民并持续了一段时间。因各国国情不同,垦殖迁移有时自发进行,有时采用有计划的或军队屯垦方式;②乡村人口向城市集中。是现代国内迁移中更为普遍和显著的一种。其实质是农业人口转变成非农业人口,与工业聚集、商品经济的发展有着密切联系。18世纪产业革命后,西欧、北美的城市成为大工业所在地,大量乡村人口涌入城市。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向城市的迁移浪潮遍及全世界。发达国家因农业现代化所需劳动力减少而引起,且乡村与城市的发展水平日益接近;发展中国家现代城市发展较晚,农业人口多,城乡差别大,故带来失业增加、城市环境恶化等问题。我国国内人口迁移的特点:古代:由自然条件差的地方迁往自然条件好的地方,大批迁移;现代:建国到80年代中期:由东部迁往西北和东北部分 有计划、有组织;80年代后:由西部迁往东部,由农村迁往城市,自发迁徙,量大。
整理教师:&&
举一反三(巩固练习,成绩显著提升,去)
根据问他()知识点分析,
试题“下表资料摘自联合国于2000年发布的预测报告,反映了2001...”,相似的试题还有:
根据联合国2000年预测,在未来半个世纪内,高收入国家预计每年接收200万移民。未来世界主要的人口迁出国和迁入国见下表,据此回答有关问题。(1)根据上表,世界人口的主要迁出国与迁入国各有什么特征?&&& 迁出国_______________,迁入国_______________。(2)造成这种人口迁移的主要原因是什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人口和城市化问题一直是各国关注的重要问题。20l0年4月,美国开展新一轮人口普查工作。2010年11月,中国开始开展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工作,主要调查人口和住户的基本情况,包括性别、年龄等。这引发了世人对中、美两国及世界人口问题的关注和思考。根据以下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中国2000年、2050年(预测数据)我国人口的年龄性别结构图。材料二:美国人口增长及人均寿命变化示意图(年)。材料三:美国人口密度示意图。材料四:美国人口构成情况。(1)根据材料一中2000年的数据分析,A、B、C三个年龄段人口比重较小的主要原因分别是什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根据材料一中的信息分析,2050年与2000年相比,最突出的人口问题及可能带来的影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根据材料二、三、四,简要概括美国人口的特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据统计,全世界科技移民的40%被吸引到了美国,在全美从事科学和工程项目工作的人员中有72%出生在发展中国家。试说明当今国际人口迁移的主要流向及最主要的原因并分析人才迁移的影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下列关于人口迁移的错误叙述是
A.人口年龄与迁移有密切关系,青年人口具有较大的迁移需要
B.受全球经济一体化的影响,国际人口迁移数量大为减少
C.加拿大是世界重要的移民迁入国
D.人口迁移受文化程度的影响,一般文化程度越高,迁移距离越远近年来,世界各地陆续兴起“汉语热”和“儒家文化热”。在年短短六年时间里,仅美国学习汉语的人数就翻了十倍。世界上越来越多的人学习汉语和研究儒家文化的根本原因是
A.世界上越来越多的人认识到汉语及儒家文化的重要作用 B.中国经济实力的增强和国际政治地位的提高C.文化对经济具有反作用D.中华文化博大精深、源远流长
麦轩√妖鷎
为您推荐:
扫描下载二维码请在这里输入关键词:
科目:高中政治
题型:阅读理解
(08宁夏卷39)阅读资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20世纪80年代以来,联合国政府间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IPCC)组织数百位科学家经过长期的观测、调查、实验和分析探讨,先后发布了四个“气候评估报告”。1990年报告称“近百年气候变化可能是自然波动,或人为活动,或二者共同影响的结果”;1995年报告指出,人类活动对地球气候和气候系统的影响已经可以“被检测出来”;2001年报告认为,“新的更强证据表明,过去50年观测到的大部分气候变暖可能归因于人类活动”;2007年报告强调,“人类活动很可能是气候变暖的主要原因”,并将这种可能性从2001年的约66%提升到90%以上。
材料二:虽然中国的人均二氧化碳的排放量相当于美国的14%,世界平均水平的65%,但面对全球气候变暖和中国国内严重的环境污染以及能源紧张情况,中国政府高度重视资源节约和环境保护。胡锦涛主席在APEC第十五次领导人非正式会议上向国际社会庄严承诺,中国将全力落实应对气候变化国家方案,在发展经济的同时努力减缓温室气体排放,并提出了坚持合作应对、坚持可持续发展、坚持公约主导地位、坚持科技创新等四点应对全球气候变化的建议。
材料三:气候变化与工业生产带来的污染有密切的联系。在发展经济的同时,我国近年不断加大对工业污染治理的投资力度,政府通过政策引导企业减少污染排放,避免“先污染后治理”。
表3& 中国工业污染治理投资来源构成
投资总额(亿元)
国家预算内资金(%)
企业自筹(%)
国内贷款(%)
利用外资(%)
(资料来源:根据《中国统计年鉴2006》数据计算)
(2)胡锦涛主席向国际社会所作的庄严承诺以及提出的建议是如何体现我国外交政策的?
科目:高中政治
来源:政治五年三年联考分类练习:当代国际社会(部分有解析)
题型:综合题
(2008·宁夏文综39)阅读资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 20世纪80年代以来,联合国政府间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IPCC)组织数百位科学家经过长期的观测、调查、实验和分析探讨,先后发布了四个“气候评估报告”。1990年报告称“近百年气候变化可能是自然波动,或人为活动,或二者共同影响的结果”;1995年报告指出,人类活动对地球气候和气候系统的影响已经可以“被检测出来”;2001年报告认为,“新的更强证据表明,过去50年观测到的大部气候变暖可能归因于人类活动”;2007年报告强调,“人类活动很可能是气候变暖的主要原因”,并将这种可能性从2001年的约66%提升到90%以上。?材料二 虽然中国的人均二氧化碳的排放量相当于美国的14%,世界平均水平的65%,但面对全球气候变暖和中国国内严重的环境污染以及能源紧张情况,中国政府高度重视资源节约和环境保护。胡锦涛主席在APEC第十五次领导人非正式会议上向国际社会庄严承诺,中国将全力落实应对气候变化国家方案,在发展经济的同时努力减缓温室气体排放,并提出了坚持合作应对、坚持可持续发展、坚持公约主导地位、坚持科技创新等四点应对全球气候变化的建议。?材料三 气候变化与工业生产带来的污染有密切的联系。在发展经济的同时,我国近年不断加大对工业污染治理的投资力度,政府通过政策引导企业减少污染排放,避免“先污染后治理”。?表 中国工业污染治理投资来源构成? 年份投资总额&&&&国家预算内?&&企业自筹?&&&&国内贷款&&&&&&利用外资&&?其他(亿元)&&&&&资金(%)&&&&&(%)&&&&&&&&&&(%)&&&&&&&&(%)&&&&&&(%)&&&&&&&&&&20012002200320042005174.48&&&&&&&&
20.83&&&&&&&&&&
4.29&&&&&&&&&
38.46&&&&&&&& 4.14&&&&&&&&—188.37&&&&&&&&22.28&&&&&&&&&&
4.25&&&&&&&&&
23.12&&&&&&&&
3.85&&&&&&&&—221.79&&&&&&&&
8.45&&&&&&&&&&&
64.00&&&&&&&&
11.32&&&&&&&& 3.06&&&&&&&&—308.11&&&&&&&&
4.50&&&&&&&&&&&
73.81&&&&&&&&&
9.42&&&&&&&& 1.49&&&&&&&&—458.19&&&&&&&&
1.70&&&&&&&&&&&
78.93&&&&&&&&&8.51&&&&&&&&
1.55&&&&&&&&—(资料来源:根据《中国统计年鉴2006》数据计算)?(1)结合“气候评估报告”关于地球变暖原因的描述,说明人类追求和发展真理的特点。?(2)胡锦涛主席向国际社会所作的庄严承诺以及提出的建议是如何体现我国外交政策的?(3)分析表中数据,指出我国工业污染治理投资来源的变化趋势以及导致这种变化趋势的成因。?(4)运用所学经济知识,提出政府在引导企业减少污染排放方面可采取的调控手段和措施。
科目:高中政治
来源:2014届北京市高一下学期第二次月考政治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根据联合国2001年统计资料,在过去的30年间,最不发达国家的数量从25
个增加到49个;世界绝对贫困人口从5年前的10亿增加到49个;世界绝对贫困人口从
5年前的10亿增加到现在的12亿;发达国家与300个最穷国家的人均收入相差至少70
倍。根据这一材料可以得出的合理推论是
①南北发展日益不平衡&&&&&&&&&&
②贫富差距是危害当今世界和平的潜在因素&&&&
③世界多极化趋势明显&&&&&&&&&&
④国际经济旧秩序损害着发展中国家的利益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科目:高中政治
题型:单选题
根据联合国2001年统计资料,在过去的30年间,最不发达国家的数量从25个增加到49个;世界绝对贫困人口从5年前的10亿增加到49个;世界绝对贫困人口从5年前的10亿增加到现在的12亿;发达国家与300个最穷国家的人均收入相差至少70倍。根据这一材料可以得出的合理推论是①南北发展日益不平衡&&&&&&&&&&②贫富差距是危害当今世界和平的潜在因素&&&&③世界多极化趋势明显&&&&&&&&&&④国际经济旧秩序损害着发展中国家的利益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中国人口最多城市排名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