剑落地的方向比位置更重要就更重要了

人人网 - 抱歉
哦,抱歉,好像看不到了
现在你可以:
看看其它好友写了什么
北京千橡网景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文网文[号··京公网安备号·甲测资字
文化部监督电子邮箱:wlwh@··
文明办网文明上网举报电话: 举报邮箱:&&&&&&&&&&&&新家长时代:方向和过程比起跑线更重要!(上)
不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这句话几乎成了每一位父母的育子圣经。如果把孩子的成长比成长跑,那么,我们到底要把孩子培养成什么样就是长跑的方向,用什么样的方法、措施让孩子跑赢就是长跑的过程,方向就是跑的对,过程就是跑得快。在起跑线、过程和方向中,起跑线是最不重要的,过程和方向才是我们培养孩子成长的重点。
但遗憾的是,起跑线几乎成了家长唯一信条,方向与过程却几乎无人问津。一个原因可能是方向与过程比起跑线更难理解,更难做到,另一个原因就是在我们这个变革的时代,无论是素质的全面发展、应对高校自主招生,还是申请国外名校,方向与过程都来自那些处于先锋群体的孩子们自发的探索与实践,学校、老师还走在传统教学的老路上,对社会的变化没有主动的应对,对孩子的自发实践与素质发展也没有人去概括、总结,后来的孩子只能在摸索中寻找方向和过程。为此,我写出了《新家长时代》一书,也是总结孩子的十几年的成长和一些重点学校的改革实践,期望能够帮助大家辨别方向,掌握过程,迎接新时代的挑战。关于起跑线,我在书中提出了家庭教育的三个误区和
“不愿担责,不去担责,不会担责”的三个倾向,这里,再和大家说说过于关注起跑线给家长带来的认识上的三个误区:
误区1:过于功利。孩子在幼儿园也好,上学也好,回到家后,父母最愿意问的事情就是,今天学到什么了?老师对你怎么样?孩子的成长,从身体的长成,心灵的培育,思维的拓展,到兴趣的发现,能力的提升,有很多需要父母去观察,去引导,而相当多的父母还是把知识的学习看得很重。其实在互联网时代,知识是不值钱的,在哪儿都能学。过于功利的另一个表现是缺乏对孩子成长的全面规划,而对孩子在学校的成绩、排名过于重视,可以说,家长不但没有消除应试教育对孩子成长的影响,反而把应试教育的弊端发挥到极致。只要到书店看一看,在“剪刀加浆糊”的教辅书柜台前人满为患,而对教育理论、素质发展、经典阅读方面的书籍甚至很少有人愿意去了解。
2月2日光明日报发表了一篇《课外辅导班火爆,提前学习扼杀孩子积极性》的文章,指出:继保险、房地产之后,教育培训类广告已成为手机用户最常收到的又一类垃圾短信。课外辅导机构以“应试”为旗帜:“考什么就学什么!独家秘笈、独家试题、百状元推荐工具,一线名师课程体验!20%时间提高80%成绩”等等。“现在的课外辅导机构就是瞄准了家长希望孩子考高分的心理,去年一个寒假,我为孩子补习花了一万多元钱,其实也没什么效果。”一位家长告诉记者。效果不好,却又不得不继续上课外辅导班,成为中小学生的生活常态。然而,在起跑线的自我安慰与抱怨中,很少有家长愿意抽出一点时间研究当下孩子成长环境发生的变化,从而为孩子找到真正的素质成长的方向。
误区二:过于关心。如果说过于功利还可以归于家长的无奈,过于关心就真的说不过去了,结果就是家长的溺爱反而害了孩子。我们到处都可以看到的一个镜头是,大人围着孩子喂饭,场面够温馨,营养是够了,但殊不知这样却限制了孩子肢体能力、触觉和思维的发展。美国的孩子为什么把蛋糕抓得满脸都是,不是家长不关心,是有道理的。有一年冬天,看到6、7个家长带孩子滑冰车,冰车不是那种几十年前孩子们玩的只能放下两只脚的单刃冰刀,其实就是一把下面带冰刀的椅子。但有意思的是,没有一个孩子是在自己滑,不是被家长推着就是抱着,理由是孩子不会滑。不用说孩子后天运动能力的开发,就是那点先天的基因也快在父母的关心中退化掉了。
误区三:过于担心。父母与孩子不能有效沟通,已经成了孩子成长中的最大难题。我在《新家长时代》用了一章进行了探讨。这里,再把网上流行的一个段子推荐给大家。
一位做电视企划与采访的年轻人,常常需要加班,日夜颠倒。妈妈经常唠叨:要记得吃饭,别太晚睡,开车要小心等等。有一次年轻人采访证严法师,她说:如果一个父母常常担心他的孩子,他的孩子就会没有福气,因为福气都被父母担心掉了。如果父母希望他的孩子有福气,就要多多祝福他的孩子。有一句话叫“心想事成”,你的愿有多大,实践的力量就有多大。一个妈妈如果相信:她的孩子有能力去面对他自己的生活困境与难题,那么,相信就是一个“祝福”,而她的孩子也会因着这样的祝福而蒙福。相反,如果一个母亲老是觉得她的孩子不懂事,不会照顾自己,一定会吃亏上当,过分地担忧子女的课业、工作、婚姻、健康,那么这个“担心”很可能就成了“诅咒”。爱你的孩子,与其担心,不如祝福!妈妈常常是一家的灵魂人物,她掌握了一个家庭的气氛,如果没一个快乐的妈妈,就很难有一个快乐的家庭,孩子也很难有快乐的成长。所以,从现在起,就要把担心丢掉,让祝福常在。
方向:孩子到底要长成什么样?
孩子成长的方向比起跑线更重要。通俗点说,方向就是孩子到底要长成什么样?那么,我们到底要把孩子培养成什么样呢?
如果说一个10岁小孩会两门外语,我们会觉得不太可能,但还有远胜于此的。英国一名年仅10岁的华裔女孩能说10种语言,并在有5000多名学生参加的英格兰西北地区“小小语言家”比赛中夺得冠军,被誉为最年轻的语言天才。女孩在台湾出生,母语为闽南语。有意思的是,这不是个案。网上流传一个段子,说有一个中国孩子在耶鲁大学校园遇到一个外国学生,那个学生用日语问他,你是日本人吗?在得到否定回答后,又用韩语问:你是韩国人吗?再次得到否定回答后,又用汉语问:你是中国人吗?这时,我们的孩子就问:你到底会几门外语?这个学生回答:8门。我们的孩子回到宿舍后,迫不及待地对室友说,我今天遇到一个人,能说8门外语。室友平静地回答:我也会8门外语。
其实,到底有多少人会8门外语不是最重要的。有个孩子在参观了耶鲁大学后感叹道:在耶鲁校园匆匆走过的每一个看似普通的学生,他们每一个人都身怀绝技。对素质教育,我们很熟悉,也很陌生。熟悉是因为常听到,陌生是因为抽象看不到。实际上,耶鲁大学的每一个学生,都是素质全面发展学生的一个具体标杆,让你能够看到素质教育发展的方向。更重要的是,这种素质不是上大学后才开始培养的,大学录取的标准已经全面体现了对素质教育的追求。
有一所美国大学在回答谁能来到这所学校时说:如果用一句话,就是他们(申请者)对任何事情都充满激情。他们进取主动,果敢坚定(motivation,
determination),他们热心公益,互助支持(public-spirited, supportive of one
another),他们喜欢合作多于竞争,他们学习刻苦但并不忘记娱乐休闲。如果用一个词,就是“好奇”,他们对这个世界的一切,小到一个村庄,大到整个寰宇都充满兴趣,他们对学习永不满足,时刻激情洋溢。这里,激情、主动、坚定、热心、合作、好奇等等,都是名校最看中的要素,也是一个人人格的具体内涵。
美国名校到底喜欢什么样的学生?如果简单地阐述美国大学的录取条件,其实就两条,一个是你的学校成绩,但分数不是越高越好,成绩标准很多孩子都能轻松达到。另一个就是看你是一个什么样的人了,人格素质是决定你能否被录取的关键。那么,招生人员到底期望找到申请者什么样的个人素质呢?
关心他人:愿意付出自己的时间做一些社会服务工作,如辅导功课以及体谅、照顾、同情他人的感情等精神层面的事情。
自信:处理复杂、困难局面的能力。
创造力:解决问题的思考方式,以及在艺术方面的才华,诸如戏剧、音乐、写作、美术、舞蹈等等。
坚持:对一项任务,一件事情不做完不罢休的性格品质。
热情:在活动中表现出来热心与渴望。
自我认知:就是通过自省来认知自己的领悟能力。
学术潜力:适应大学学习的能力。
首创精神:开始一项新工作或承担责任的能力。
求知欲:对学术课程、思路、人、趋势等等的好奇心。
领导力:鼓舞其他人共同合作达到双方目标的能力
成熟:责任感强,值得信任。
思想开明:处理与你不同的思路、不同的人、不同的情形的态度。
乐观:在看起来是负面的情形中发现积极的方面。
组织能力:这个还真说不好,相信大家都能理解。
抗争逆境:处理危急难题的能力,诸如离婚、死亡、疾病等等。
承担风险:对不确定的问题善于处理,以达到自己的目标。
幽默:轻松化解困难境况,善于让别人开心。
目标明确:对大学教育的积极追求。
按照这个标准,我们还可以把这份人格品质内涵的单子继续扩展。美国前总统里根小的时候,他的父母传授给孩子们的是宽容、公正、慷慨、忠诚和自制的美德。他妈妈每次讲完故事,总会重复一句话:“一个人只有具有良好的品德,才能成大事”,由此也培养了里根乐观、温和、自信和勇敢的精神。这里,宽容、公正、慷慨、忠诚、自制、乐观、温和、自信和勇敢都是一个人人格品质的体现。
我们常说素质教育,但素质教育的内涵到底是什么,好像到现在也没有一个统一明确的说法。无论清华、北大等一流大学的自主招生,还是东北育才、人大附中等重点中学创新型教育改革,都把招收、培养“基础扎实,知识面宽,创新实战能力强,有社会责任感、团队精神和卓越人才培养潜能的优秀学生”作为指向标准,这里,创新能力、社会责任感、团队精神等等都是人格品质的具体表现。所以,素质教育也好,教育改革也好,其标准和目标与美国名校的要求是一致的,都强调个人的人格素质。可以说,美国大学的录取标准就是素质教育的标尺,由此,可以直观、简单地说,美国大学的录取标准就是孩子培养的方向。
问题:我们的教育到底怎么了?
可以看出,孩子成长与学生培养的方向与标准没有什么秘密,那么,为什么我们的教育就培养不出来高素质,符合社会需求的人才呢?为什么“钱学森之问”成为上至总理、下自百姓普遍关注的问题呢?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我们的教育出了问题。简单说,有三大问题:
1、拼命---受教育能死人,这应该是天方夜谭,但于我们,大学生自杀都快变得不是新闻了。近日华中科技三连跳,有博士生,有即将毕业的大学生。随便上网一搜,类似事件多的触目惊心。
&2、拼爹---择校费北京最高25万元,这是最近的一则新闻。择校的根源在于教育的垄断,公立资源办学标准本该一样,但我们偏要办上几所重点,择校自然应运而生。从世界范围看,优质教育一般由私立学校提供,而我们学校只有政府一家独办,家长就更无其它选择余地了。
3、伤心----给所谓表现差的孩子戴绿领巾,说明老师对孩子的最基本的一点怜悯之心都没了,教育已经变成了伤害。给孩子教育的人不懂教育其实已经是一个普遍现象了,学校成为传授课本的机器,离育人越来越远了。
三个问题不是危言耸听,其实还有更严重的。大家可以在网上查看一下武汉大学学生的万言书,相信每一位家长都会受到震撼,看了你就会知道,我们的教育在很大程度上已经丧失了孩子成长与教育的功能了。
为了形象地理解这三个问题,建议大家在网上看一部印度电影《三傻大闹宝莱坞》,最好看两遍以上。
三大变化:新时代为什么要强调方向?
寒窗十几载,孩子到底要长成什么样?在应试教育的评价体制下,高分是学生优秀的标志,但“高分低能”早已成了社会、家长和孩子永远的痛。孩子的教育与成长如同产品生产,归根结底要符合社会的需求,虽然应试教育体制还不能马上改变,但社会对孩子需求的标准却正在发生着巨大的变化,突出表现在就业应聘、国内高校自主招生、国外大学名校申请三个方面,分数作为优秀学生唯一评价标准的时代正在过去,素质全面发展的“高分高能”已经成为新的衡量标尺。
----就业应聘:从业务因素到非业务因素的“变”
一个大学毕业生在网上晒出了自己就业应聘的详细过程。他说,无论外企还是国企,无论金融还是经济,无论技术还是管理,招聘通常包括笔试和面试。笔试一般分为非业务笔试和业务笔试,面试一般分为无领导小组讨论、业务面试和非业务面试。而非业务笔试、面试、小组讨论主要考察反应能力、应变能力、综合素质和性格特征等等。很显然,一个刚刚毕业的学生很难单靠业务因素或者学校成绩取胜,因为在决定录取与否的天平上,非业务因素占据着更多的分量,而这恰恰是被应试教育抛弃的东西。
2011年“中国大学生求职状况报告”统计了应届生眼里最“雷人”的招聘试题,农业银行全国笔试“荣登榜首”。试题覆盖天文、地理、生物、人文等五花八门的内容,让众多求职者的复习全部落空,他们无法理解银行的试题为什么与金融无关?天津卫视播出一档招聘节目,八位企业家做评委,现场签约。节目分自我介绍、才艺展示和随机问答三个环节。选手表现各异,但有一个共同特点,就是没有一个选手提及自己的学校考试成绩。从笔试到面试,从内容到形式,都在告诉我们一个重大问题,社会对“好学生”的评价标准正在发生改变,综合能力渐渐成为致胜的核武器。
----自主招生:从一元标准到多元标准的“变”
社会“出口”的用人标准如此,高校
“入口”的录取标准也在改变。清华大学2012年自主招生新政“新百年计划”正式公布,面向全国招收“志向远大、追求卓越、品学兼优、素质全面”的应届高中毕业生。2011年高考,教育部在云南、海南试点综合评价、多元录取制度;华约、北约等34所高校组成四大自主招生联盟,北京大学“元培班”等类似的办学模式如雨后春笋般诞生,而招生标准都指向一个:基础扎实,知识面宽,创新实战能力强,有社会责任感,团队精神和卓越人才培养潜能的优秀学生。
2011年北京大学自主招生面试题目包括讨论水资源短缺、全基因组测序、普罗米修斯盗火与燧人氏钻木取火的文化寓意等题目,纵横古今中外,囊括政治经济、文化伦理、现实未来,开放而富于想象力,是对学生知识面的宽度和深度、批判性思维、学术好奇心、发展潜能和社会责任感等非智力因素的综合考察。
高考风声乍起,立刻吹皱基础教育一池春水。东北育才、人大附中等一批国内优质高中已经开始了基础教育改革的新尝试,钱学森班、创新实验班、科学实验班纷纷应运而生。2011年3月1日,光明日报以“能力培养的新探索”为题登载了人大附中创新人才培养模式调查报告,值得每一位父母朋友思考研究。上海市提出基础教育测评要引入国际眼光,“育分”更要“育人”,要从完全的应试教育转到多元的素质教育。
高考的“变”是绝对的。在《年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颁布后,国务院又决定实行十大教改试点,“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成为教育改革的核心目标:“教育观念落后”需要变,“课业负担过重”需要变,“素质教育推进困难”需要变,“就业创业能力不强”需要变,“高考一考定终身”需要变,可以说,应试教育的坚冰已经开始融化。
----国外名校申请:从同质化到个性化的“变”
2011年高考的最轰动新闻恐怕是全国17名高考状元弃北大、清华而就读港校。其实,几年来,申请国外名校已经成为最优秀高中的最优秀学生的优先选择,申请人数年年呈爆炸式增长,凭借出色的个性特点和综合素质,到国外读高中、读本科名校已经成为汹涌澎湃的留学主浪潮。
选择国外名校,首要原因不是国外的学校好,而是国内的教育出了问题。中国科技大学前任书记说,没有特色几乎成了我国高校共同的“特色”。每年几百万千篇一律的毕业生被从高校生产线上复制出来,不单单是就业的艰难,教育的悲剧,更是孩子在人生成长中不可挽回的损失。
可以看出,以分数为唯一标准的传统“好学生”正让位于综合素质全面的时代“牛人”。上学时种下的是“瓜”,毕业时社会收获的却是“豆”,那么,这颗“豆”到底是什么呢?概括点儿说,我认为可以表述为
“三质”:人格品质、个人素质和学术潜质。人格品质包括自信主动、关心他人、热情乐观、克服困难、承担风险等,展现的是个性;个人素质包括学习力、表达力、沟通力和领导力,展现的是能力;学术潜质包括学校成绩和学术研究能力,展现的是专业潜力。“三质”
还可以再细化为七条标准:健康协调的身体,优异的学习成绩,熟练的外语水平,较强的阅读、演讲、写作表达能力,积极完善的人格,一定的领袖潜质和领导力,至少有一门感兴趣并研究较深的特长或领域。达到这七条标准就是新时代的优秀学生,就是社会需要的高分高能的“牛人”。对于这7条标准,我们稍后展开讨论。
&如果说传统应试教育下的学生是“高分低能”,那么,素质教育下的学生就是“高分高能”;应试教育用分数一个维度来描述,只见分,不见人。素质教育用人格品质、个人素质和学术潜质三个维度来描述,展现的是立体、生动、具体的人;应试教育强调同一性,生产标准件,把一个个材质各异的孩子训练成整齐划一的螺丝钉。素质教育强调多样性,开发专用件,把孩子思想中闪现的智慧火花点燃成五光十色的火焰;标准件论吨卖,价格越压越低,专用件论个卖,个个待价而沽;应试高分可以靠老师的考试来训练,素质高能必须靠“新家长”的打磨来锻造。
对每一个孩子个体来讲,应试教育向素质培养转变的临界点已经到来,父母再也不能把应试教育的弊端作为无可奈何的借口,唯一的选择只有改变。改变才有希望,改变不是将来时,而是现在时,父母行动晚一天,孩子的成长就少一天。
发现天赋:父母最重要的是做什么?
面对外部环境的变化,父母首先要学会应对。在孩子全面素质的开发与培养上,父母最重要的是要做什么呢?
国内一位年轻的知名经济学家在回顾自己的经历,谈及孩子的培养时说了这样的观点:越早地发现孩子的天赋,孩子就会越早地获得成功和幸福,遗憾的是,有的人一生也没有发现自己的天赋,找到自己喜爱的职业或事业,甚至没有多少父母能够认识到发现孩子天赋是自己的首要职责
发现天赋有什么用呢?女儿东北育才学校的一位学姐从美国耶鲁大学放假回家,在谈到如何选择专业的事情时,她说美国老师对此给出的劝告是:首先要选择你喜欢的东西,因为你喜欢的东西,你才最有可能做得好。然后,再按照你喜欢的事情去找工作,这样,你的职业发展才最有可能成功。然而,当她来到一门商业管理课程的课堂时,却发现绝大部分人都是来自大陆的学生。耶鲁大学有2000多门课程供新生选择,如此多的学生不约而同地选择同一门课程,显然,不是按照自己的爱好来选择的。在专业选择上,我们往往还是按照就业和收入等要素,优先考虑所谓的“热门专业”。
什么是天赋?简单说,你喜欢,能坚持做,又能做好的事情就可能是你的天赋。有意思的是,天赋的英文是GIFT,和礼物是同一个词。可以说,孩子的天赋就是上帝的礼物,每个人都有,关键是需要发现。
那么,天赋到底有多重要,怎么发现,下面我们就重点来谈一谈。
想起一个有趣的事情。大概在女儿上小学四年级的时候,去过一个英语外教班。老师是一对阿拉伯裔美国母女。母亲的课讲得非常好,但印象最深的还是如何写自我介绍。自我介绍我们经常用到,经常写,但却最容易千篇一律,最难写出新意,因此,也很难让别人记得住,分得清。记得在这位母亲讲解的范文中,除了姓名、年龄等基本要素外,还有这样的话:当我一个人在家的时候,听到敲门声,我会很害怕;当我的宠物如何如何的时候,我会很伤心。还有当我的玩具如何如何的时候……很多类似的话,我已经记不清了。那时,我头一次知道,自我介绍竟然还可以这样写,不单单要让大家知道你是谁,更重要的是让大家知道你不是谁。
我们常说,民族的才是世界的。那么,对于一个人来讲,独特的才是集体的。女儿在进入新加坡国立大学的头一个月,所有的新生被分成若干个小组,每个小组由上一届的学生作领队,通过各种活动来熟悉环境。在活动结束的时候,领队写了一篇文章,对15位同学逐一进行了印象描述。语言极其诙谐搞笑,但对每一个人特点的把握却极其到位。要知道,这个领队也仅仅是比新生高一届,可以看出,独特的个性和才能对孩子快速融入新环境,并被大家接受、记住是多么的重要。
更重要的是,独特的兴趣、爱好和才能可能是决定孩子未来发展的核心要素。当年李开复以全州数学冠军的身份进入哥伦比亚大学“数学天才班”,后来,从选修的计算机编程课,他体验到编程语言的神奇和魔力,发现计算机才是自己的挚爱。独特的才能不仅让他自己事业成功,还让世界因他而不同。
奥巴马总统在上任前给两个女儿写了一封信,他把发掘潜能,挑战自我看作是学校最重要的责任。奥巴马说:“我要让所有儿童都在能够发掘他们潜能的学校就读。这些学校要能挑战他们,激励他们,并灌输他们对身处的这个世界的好奇心。我要他们有机会上大学,哪怕他们的父母并不富有。而且我要他们能找到好的工作:薪酬高还附带健康保险的工作,让他们有时间陪孩子、并且能带着尊严退休的工作。”
把发掘才能作为教育的责任,不是奥巴马一时心血来潮,而是他作为父亲的成熟思考。而作为总统,他又会怎么说呢?2009年9月,奥巴马总统给全国的学生,下至幼儿园,上到大学生,上了开学第一课,主题讲教育的责任。而他对教育责任的解释竞然是:你们中的每一个人都会有自己最擅长的东西,每一个人都是有用之才,而发现自己的才能是什么,就是你们要对自己提出的责任,教育提供了发现自己才能的机会。
奥巴马接着说,或许你能写出优美的文字,甚至有一天能让那些文字出现在书籍和报刊上,但假如不在英语课上经常练习写作,你不会发现自己有这样的天赋;或许你能成为一个发明家、创造家,甚至设计出像今天的iPhone一样流行的产品,或研制出新的药物与疫苗,但假如不在自然科学课上做上几次实验,你不会知道自己有这样的天赋;或许你能成为一名议员或最高法院法官,但假如你不去加入什么学生会或参加几次辩论赛,你也不会发现自己的才能。
才能也好,潜能也好,兴趣也好,爱好也好,简单点儿说,就是天赋。所以,不要以为到了学校就是受到了教育,不要以为考了高分就是完成了教育,教育的过程首先是发现孩子天赋的过程。父母也好,学校也好,最大的任务,首要的职责就是帮助孩子发现他们各自独特的天赋,而绝不是把每个人都培养成一模一样的学习标兵。反之,父母也好,学校也好,最大的失败就是没有帮助孩子找到他们有天赋的地方。
因为,一个孩子最大的价值不是与别人的相似之处,而是与他人的不同之处。孩子与别人的差异越大,他成功的可能性也就越大,那么,他对这个世界的贡献就越大,他生活得也就会越幸福。以培养精英著称的美国大学名校,在招生的宣传中经常会看到一句话:Make a
Difference。这是他们对申请者的要求,也是他们的培养目标,但我一直不知道该怎么翻译这句话,也许叫“与众不同”,也许像李开复的书名一样叫“让世界因你不同”。不管怎样,理解它的意义才是最重要的。
那么,到底怎样发现孩子的天赋?孩子的天赋到底是什么,孩子喜欢的就一定是他的天赋吗?
发现天赋的过程实际上在孩子上学之前就开始了。沃伦·巴菲特在六岁的时候就显现了一代投资大师的潜质,他发现自己对数字统计和信息分析情有独钟。他和小朋友在大街上玩耍的项目之一就是记录下过往汽车的车牌号码,以备有朝一日作为警察破案的线索。在教会医院的病床上,在玩一种指纹游戏的玩具时,就想到要把所有修女的指纹采集下来,他认为这些人中总会有人犯罪,到那时只有他才能证明谁是那个犯罪的人。70年之后,2009年11月,在纽约哥伦比亚大学召开的主题为“让美国继续伟大”的公开集会上,主持人问巴菲特:MBA(工商管理)毕业后进入真实的商业世界时,有什么东西可能是MBA教育中所缺少的呢?70多岁的巴菲特回答道:“我六、七岁的时候就知道我对投资有兴趣,应该说我很幸运,那么早就找到了自己感兴趣的东西。”
孩子在很小的时候,可能还不能有意识地发现自己的天赋,而父母就如同孩子的教练,要承担起这份职责。重庆的一位家长,给孩子报了六个技能培训班,却没有一个是孩子喜欢的。孩子不愿意学,竟然写出承诺,今后绝不为此报怨父母。我钦佩这位家长的用心和执着,但更重要的是要在日常的点点滴滴中发现孩子喜欢什么,然后再去引导和培养。要相信,每一个孩子都有自己擅长的东西,关键是要抓住那些发现才能的机会。
女儿在高一时准备申请美国的高中,申请材料中需要一封父母的推荐信。开始觉得十分奇怪,让父母推荐自己的孩子,那谁不写好的呀。其实,这自卖自夸的事一点儿也不简单。如何反映出孩子的优势,又能给招生老师留下深刻的印象呢?我们知道,独特的才能是最能反映孩子个性的东西,但很多父母往往更热衷于参加这个补习班,那个培训班,喜欢和大家做一样的事情,别人学什么,我也学什么,唯恐被落下,而恰恰缺乏对孩子日常行为的观察和训练,反而把孩子最独特、最优秀的潜质给忽略了。
在极度的搜肠刮肚之后,我们还是一筹莫展,没有任何思路,不知从哪儿下笔。断断续续之中,女儿的妈妈回忆起了几件事,有的是我头一次知道,有的事又一次让我们忍不住心酸,忍不住流泪。最后,选取了女儿给我们印象最深的几件事情,几个片断,完成了这封推荐信,基本上没有评论,也没有结论,有的只是真实的形象、具体的细节。在这里与朋友们分享几段,希望对您有所启发。关于这次的申请结果,远远超出了我们的期望。当时学校申请的截止日期已经过去几个月了,原本只是想尝试一下,结果在学校当年奖学金已经发放完毕的情况下,学校通过多个渠道给提供了每年2万美元的奖学金。
【父母推荐信的题目:怎么最好地描述你的孩子?】
你总是让我意想不到,我永远相信你
描述我的女儿?我真的从来没有想过。和其他同学一样,她一直在准备申请美国大学,直到最近才有了去美国读高中的想法。或许,这可能让她的梦想变得更近。
描述我的女儿?我真的不能相信,几个月后,那个和我朝夕相处十几年的女儿会到一个如此遥远的地方,一个可能巨大地改变她人生的地方,一个与她的梦想相连的地方,就像一只断线的风筝飘到大海的另一端。中午,我一个人孤单地坐在办公室,女儿小时候的一件往事突然涌入脑海,我难以自控,泪流满面。
女儿四岁的时候,我们打算送她去幼稚园。当妈妈骑自行车带她出门时,她高兴极了。看了几家幼稚园,由于每家都要收一笔很大的建园费,妈妈就不准备让她入园了。回家的路上,女儿突然问妈妈,“妈妈,为什么他们谁都不要我呀?”
“我的方法和答案又不一样”—— 一个思维活跃的女孩。女儿四年级的时候,班主任建议她考育才,说她思维活跃,尤其在数学课上,总有让人意想不到的新思路和新想法。我注意到她有一个习惯,在做作业的时候,从来都不事先看答案。有一天,她兴奋地对妈妈喊,“妈妈,我刚解出一道难题,绝了,我的方法和答案又不一样”!
“为什么回来这么早啊?”—— 一个对未知世界充满好奇的女孩。2000年我在澳大利亚学习的时候,每次我给她妈妈打电话,她总是着急地问一些问题,像学校生活,水族馆,教堂什么的。女儿也很喜欢米老鼠,当我们告诉她准备带她去游览香港迪士尼时,她甚至都不相信。她几乎走遍了每一个景点,一直到晚上闭园。在新加坡参加SAT考试的时候,她妈妈晚上带她返回住处时,她就问妈妈,我们就在这儿停留一个晚上,为什么这么早回来呀。最后,终于劝说妈妈和她到夜间野生动物园一直兴奋地玩到很晚。
“为什么她一直和我说话,但却没有捐呀”—— 一个做事永不放弃的女孩。女儿初三的时候,学校的一个同学得了白血病,她和同学们一起去市中心募捐。回来的时候,她又疑虑又怨恨地问我,“我和一个阿姨从街的这头一直走到另一头,我说了同学得病的事,她也一直和我说话,但最后没捐,为什么呀”。我就告诉她,重要的是你一直没有放弃,你已经做的非常好了。
在发现孩子天赋的过程中,妈妈的观察力往往最敏锐。有一个朋友的孩子也一直在准备申请美国大学,在准备材料时非常苦恼,找不出孩子闪光的亮点。尽管孩子的学习成绩超好,可是这也反映不出独特的性格呀。有一天,孩子妈妈突然说,孩子小时候非常痴迷画画,尤其是人物素描画得非常好。接着又想到孩子小时候的想象力非常好,小学刚开始学电脑打字时,就自己在电脑上写科幻小说,好像讲了一条小鱼的故事,还给小说起了一个名字《水晶之城》。顺着这条思路,父母仔细回忆、分析,孩子性格也逐渐清晰,材料的准备也就水到渠成了。
在这里,我们如此看重天赋,不是在比谁更聪明,而是强调每个人都有天赋,当然,发现天赋是一个极其艰苦的过程。有时,需要相当长时间的坚持与寻找;有时,喜欢的事情也不一定就是有天赋的地方,甚至很多人一辈子也不知道自己的天赋在哪里;有时,也有的人迫于父母、老师或社会的压力放弃了自己的天赋;有时,还要在承认自己在某些方面没有天赋之后重新寻找自己的天赋,这可能是一件更困难,更揪心的事情。
女儿初一时在家长会上发言后,发现自己对公众演讲情有独钟,随后的几年,演讲已经成了她独特的才能和爱好。不但在申请美国大学面试时受益匪浅,而且在进入新加坡国立大学后立刻就找到了用武之地。在成功地竞聘新加坡教育部全额奖学金项目新生欢迎晚会主持人后,又主持了清华大学赴国立大学交流培训班结业欢送晚会。在进入大学后不久,她就参加了国立大学的国际演讲俱乐部,在第一次的自我介绍——“破冰”演讲中回忆了自己演讲才能的发现和坚持的历程,在以后的文章里,我会把这篇演讲稿贴出来。
另一个例子我觉得也很有代表性,很多父母朋友可能都会面临相同的困惑。
我的小外甥在一所普通学校读初三,毕业时考不考重点高中成了一个问题。我说,孩子已经没有大的把握考进最好的高中,更难在重点高中成为最好的学生。可以简单地做个比较,女儿的小妹在读初三时,她的托福成绩已经考到了111分,在全国的高中生里也处在顶级水平,而小外甥的英语水平只能说是在入门级。很显然,在你不擅长的方面继续和人家对抗只能是浪费自己的成长成本,所以,后来就决定让他去读职业学校。其实,在职业学校能不能学好,能不能喜欢,能不能成为他的同伴中最好的学生我们心里也没底,唯一的底气就是孩子姥爷说过的一句话:这孩子学什么东西一看就会,不用教,做起来非常像样儿(看看,发现天赋有时也是很简单的事)。果然,在半学期里,四、五项单项技能竞赛轻松地就能获得第一名,期末时还被同学票选为优秀学生。当然,不能说他已经发现了自己的天赋,但可以说,距离发现自己的天赋更近了,至少他不用忍受在普通高中学习吃力、升学前途无望的痛苦了。
如果我们对发现天赋的重要性还是有所怀疑,那就再来反思一个事情。2011年2月,电视台播发了一条大型就业应聘会的新闻,企业提供岗位一万多个,而大学毕业生仍然反映就业难,症结在哪里呢?企业需要招到有经验的成手,而刚毕业者却没有经验是多年来的一道“魔咒”,而这次招聘会则反映了另一个新“魔咒”:很多应聘者都有三、四次的“跳槽”经历,企业却都希望找到“稳定”的员工。对于“跳槽”的原因,除了未来的发展空间和待遇外,应聘者普遍都谈到一个问题,就是希望找到自己喜欢和符合自己兴趣,适应自己特长的工作。这个理由绝对无可厚非,但还远远没有引起父母、学校的注意。引导孩子发现自己的兴趣首先是父母的责任,也是学校和老师的职责,如果像耶鲁大学的教授那样,告诉孩子应该怎么做,并且提供给孩子实践的机会,孩子就大可不必在毕业后用几年的时间,在实际工作中来发现自己的兴趣所在,耽误自己职业发展的宝贵时间了。
学校和老师我们还管不了,首先开发自己吧。在发现孩子的才能和兴趣上,父母有三个方面需要注意:
一个是热情、细心地寻找。无奈的是,大部分的时候,孩子都在学校学着一些不感兴趣的东西,所以,要注意拓展孩子的视野和接触空间,有“世事洞明皆学问”的好奇感,让整个世界都成为孩子求知的天地。比如查阅资料、上选修课、听新闻、看电影、旅游、读书、参加各种活动等等,试着在日常生活中发现那些孩子喜欢做,善于做,能够持续坚持做,又往往能做好的东西,特别是不能忽略那些独特、不太起眼的事情,要善于发现显露出的“苗头”或“潜质”。
第二个是不让出现的机会溜走。电视剧《玩酷青春》表现一个青春少年在追逐自己梦想的过程中和母亲“考大学”的正统思想发生的冲突。演员吕丽萍凭借“平凡罗妈妈”的角色获得第47届台湾金马奖影后,罗妈妈就是很多父母的影子。男主角的扮演者曾说过一句话:我们所喜爱的事情可能就是将来要做的事情。喜爱一件事恰恰就是展现自己兴趣和才能的过程,父母需要做的就是甄别和支持,而不是像罗妈妈一样拿出的是“大棒”。
第三个是要摘掉有色“眼镜”。我们这个城市有一所地方大学,和清华、北大绝对不可同日而语。但在一次全国大学生的创意创业大赛中,这所大学的参赛项目却击败了包括清华、北大等一流大学在内的代表队,获得大奖。项目的5个主角不是那种传统听话的好学生,但却都有着自己的执着和业务绝技,他们都对自己各自的领域有着超出寻常的兴趣,他们是因为感兴趣才做,而不是为比赛才做。所以,父母对这类学生不但应该给予宽容,还应给予鼓励。
发现天赋的重要性现在已经不是我们认不认可的问题,而是已经进入实践层面了。北京市五所中学从2010年秋季开始开设实验班,选拔标准是:学生在某一领域具有浓厚的兴趣甚至达到痴迷、迷恋的程度,有着扎实的基础和超越同龄人的学习潜力,且在此领域具有超常的认知能力、思维能力、敏感性和创造性,并有超乎寻常的学习内在动力。
有人说过,我们在生活中并不创造天赋,而是发现天赋。对于孩子,发现天赋的最好人选是父母,发现天赋,就是最好地帮助孩子成长,发现天赋,就是父母应该承担的首要职责。
已投稿到:
以上网友发言只代表其个人观点,不代表新浪网的观点或立场。}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选对方向比努力更重要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