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到什么时间出滴滴快车指派模式式

AA 用车、Uber、易到用车有什么区别?
这三者看上去都是向汽车服务的私人定制,那么他们的发展和优劣呢?
按投票排序
以下内容,基于2014年6月之前的体验++++++++++++++++++++++++++++++在魔都,没用过AA只能聊易到和Uber:=======以上为客观=======以下为主观私货==================Uber:体验:和司机聊过,90%为国外客户,我理解为Uber的老用户到中国时候,将Uber作为酒店租车服务的替代方案。由于都是租车公司的车,所以部分车辆是“兼职”状态。Uber开机时候接单。Uber关机时可能是在服务酒店客户。也因为是租车公司的缘故,司机的服务意识高于易到。包括问候、上下车开门,放行李,撑伞等基本服务都是能够达标的。由于面向国外客户,司机的英文水平大概也是有的。我就曾经与司机联系的时候,被司机直接开了英语模式。我猜Uber司机入职时,应该有过最基本的SOP培训。多数司机是有问必答,否则一句话不讲的。多数司机是不会自顾自听收音机而不问客户的。多数司机是会征求客户路线意见的。从用户感受来说,不差。当然也有遇到过司机一路都在联系第二天的婚车业务。我坐在后排就稍显不爽。问题:1.由于不支持预约服务,车辆又不够多。暂时没办法支撑某些商务用车场景,比如我朋友计划六月底来上海陪国外客户参加展会,不想自己开车。他想用Uber,但实际上Uber做不到机场及市区范围稳定的5分钟车到。就只能选易到或者至尊了。2.以魔都打车费用来看,Uber大概是翻倍的水平。就我个人来说,算贵。我的使用场景主要是:带小朋友(1岁)出行的时候,或者急着用车又扬招不到出租车时。但是,Uber有个很奇妙的机制,在用车高峰,会自动提价2-3倍。这个机制直接就让我在高峰时候指望Uber的想法泡汤了。出租的2倍价格,作为用车保障的溢价,还能接受。但6倍于taxi的价格,实在是吃不消了。所以说回来,还是车不够的问题。当然,如果UberX引入,这个尴尬局面大概会有所缓解。3.发票问题,这是个大问题。企业用户时效有障碍,个人客户价格有障碍,本来还有个大户,商旅客户市场的。商旅客户对于室内交通费用不是那么敏感,但对于发票及敏感。我曾经问过Uber发票的问题,说可以邮寄。但具体开的什么项目不得而知。各公司政策能不能报,就更是未知数了。这一点,反而不如一些常用黑车关系户方便了。易到:体验:分别在上海和三亚用过。都是预约接送机。因为是家庭出行,选择的都是舒适型。先后派到了A6L,帕萨特、别克君威、斯柯达昊锐、沃尔沃s40。其实是多个层次的车都有的。对于客户来说,偶尔一次“升级”感受不错。但每次品牌、车型都不一样,就会有一种车源路子比较野的感觉。易到和Uber在派车上有一点区别。Uber是直接派,不能选的。易到预约用车的话,是给名单,客户根据评分来选择司机的。易到的做法自然会更贴近客户需求。具体用车上,预约很准时,延误不加钱,很符合接送机服务的基础要求。但到细节服务上,易到没有什么标准服务的感觉。包括车内内饰,也经常会有私家车的感受。实际上也的确是私家车。这点对于部分乘客可能会有“黑车”的不适感。问题:1.车源问题:易到、Uber等服务模式热起来之后,是曾经有过运营资质问题的讨论的。大黄蜂还曾因为这个事情上了新闻。相信目前运营资质的问题应该不存在了,至少是摆平了。但是用私家车加盟,资质之外的服务问题还是很多的。比如有些带私车加入易到的司机,原本就是做“黑车”生意的。这就会导致司机有拉“私活儿”的习惯。比如我在三亚时,接机的师傅就在旁敲侧击的问计划玩什么景点之类的。我就顺着话头问了问日租不去景点的价格。司机报价是低于携程或者易到的,但是高于去景点包车的价格。其中原因就很明白了。这个问题,对于用户来说,半好半坏。对于易到来说,就完全不能算是好事了。私车带来的服务标准难以统一的问题,也是显而易见的。2.发票问题,和Uber一样,不再提了。没了。
噗噗,来答个玩玩,画脑图做到脑壳疼。易到、AA、Uber都是线上预约用车的短租平台,易到和AA都是国内的厂商,而Uber是个舶来品。对AA不是很了解,那就说说易到和Uber。1、车源:易到和Uber主要的车源都来自于租赁公司。2、覆盖区域易到在国内发端较早,目前在大陆已经覆盖了北上广深、杭州、成都等57个城市,Uber则覆盖北上广深4个城市。需要注意的是,易到的热门城市实际也是北上广深、杭州、成都这6个城市,在热门城市的覆盖度上,两者差异其实并不大,但是易到拥有更多长尾的城市,在本地化的业务扩展上,Uber还有很多需要努力的地方。3、价格价格上,肯定都是比出租车要贵的。易到用车提供时租、半日租、日租等模式,同时提供接送机服务,这些服务的模式定价是不同的,并且根据所在城市的不同,也提供了不同的价格标准,可以说,易到的本地化做的很到位,至少对当地的服务价格是做过调研和分析后才提供的价格标准。Uber的定价没有去对各种服务进行细化,而是统一的采用起步价+等待费用+公里计费的模式,同时有一个最低消费价格。从这里我们可以看出一些差异。易到用户对本地用户其实更了解,知道各种不同的模式针对的细分人群以及对这些人群的吸引力所在,Uber则是在定价上显示出自己统一服务体系的方针,这两种作法各有优劣:1)易到的作法细分了需求,这是优点,但劣势是用户有机会进行长时间的选择,而选择过多,其实是会带来用户流失的损耗作为代价,而由此带来的是用户的教育成本变高;2)Uber的作法看似一刀切,但是用户其实不需要思考过多,这对于使用过其服务的用户的教育成本是极低的,但对于未使用过的用户,则必须用户使用一次,才会产生概念。4、服务1)易到用车根据车型的不同提供了不同的服务——服务标准或许是统一的,但是用车这件事情,车辆的舒适程度与性能,其实也是用车服务的组成结构之一。2)Uber则没有对此进行明晰的区分。正是因为如此,所以易到用车有了覆盖更多层级用户的可能性,但是这种做法的缺憾在于,我们永远无法把各种类型的用户装在同一个篮子里,对低端用户的妥协往往意味着降低对高端用户的吸引力。而Uber则坚定的要占领高端用户私人短时用车的市场。5、对象易到除了提供个人用户的短时用车解决方案,也提供企业长期用车的解决方案,Uber目前还是像上文所述,着眼点在高端用户的短时用车上。综合来说,易到用车和Uber的市场有部分重叠,但相信各自在未来的发展中,会产生分化,对于高端用户竞争,两者会投入比较多的资源。而易到首先进入企业用车的领域,不知道会不会成功建立壁垒,阻止其他用车业务的介入。
看到积分爷答这个问题,呜哇哈哈哈,我一定要来搀和一脚,正好写世界杯的东西写到一脸XX的表情。没错,就是便秘的表情。uber的优势在于只做高端客户,问题也出现在只做高端客户上。作为洋米洋面和外国大轮船,uber想切入的蛋糕其实很大。大到什么程度呢?娱乐行业——照顾用户隐私。这一点uber的心得是不错的。如果你还记得韩红老师的尴尬,那么对uber必然会有相当程度的信任度。当然,也许uber现在没法承接韩红老师这样的客户,重要之处在于娱乐行业细分还是比较明显的,需求也会越来越旺盛。其他行业——中产甚至富人阶层不开自有车的理由有很多,他们也不在乎租车的花费。企业用车——解决了企业自有车的各方面顾虑。特别是现在越来越多被提上台面的“企业隐私”。弱点在于,uber能否打造足够强健的信用体系,能够将各种人为的意外因素压缩到可控范围之内。其中对于司机的素质培训和风险约定,是最重要的保证。租车行业,最难规范的基本上就是司机素质。特别是做高端客户,这个信用口碑是脆弱的,很容易被放大。uber在这方面,还有大量的本地化工作要做。AA用车除了接送飞机、时租、包车、预约等常规业务,还有意向针对家庭需求推出的定制化服务其实相当有亮点,但这同样是一把双刃剑,对于责任风险,目前无法进行准确判断。接送小孩上学和孕妇接送,都是非常敏感的服务地带,AA敢做、想做,先说一声“勇气可嘉”,但这两项爱心业务,最大的问题还是在“托付成本”和风险上。在我们国家,监护人制度和相关法律法规并不是特别完善,“接送小孩上学”业务,我理解为“无监护人在场的接送方式”——对监护人来说可以节省时间成本,但风险极大。如果没有记错,目前监护人与第三方监管人/机构有合理(只是相对合理)委托关系的,应该是只有学校和具备住院资质的医院。这里希望得到各位高人的补充。从这一角度来说,AA是在做好事,值得肯定,但合法与否,尚待商榷。特别是当大部分学校没有校车的时候,AA承担了部分校车的义务,这是值得鼓励的。孕妇接送同样,按照AA的说法,“车上将配备我们从专业机构聘请的孕期陪护人员”——这个资质如何规定,谁愿意进行资质出具、并承担由此产生的一系列风险,真不好说。如果硬要对孕妇所在家庭进行界定,则难以推广。这两种模式在城市面积越来越大的趋势下,会形成巨大的利益链条,先行者能得到可观收益,也要承担诸多负面效果。易到用车目前更多地考虑到普通业务的细化和优化,在普通业务进行深挖,试图在垂直市场形成巨大差异化,这是红海的竞争。现阶段,易到用车追求的是规模效应,从重点来看,更偏向于商务和旅游两个维度,定位是好的,关键在于执行力。有意思的是,易到用车现在有做“海底捞”的倾向——推荐最合理线路、可以和司机进行互动,降低道路陌生感,建立用户和司机之间的信任度,试图从“以人为本”的角度切入,打造过硬的租赁业务链条和双向信任机制,这为将来可以衍生的其他业务打下基础。租车这个行业,在硬件供应上,大家的起点和内容不会相差太多,至于特斯拉兜风或者法拉利 458城市体验,基本还是噱头居多。要实现市场下沉,规模做大,对线路和司机的信任更靠谱。说到底,最终还是C2C的标准。租车行业面临的难点,不仅仅是积分爷说的用户教育成本,在C2C的基础上,如果有可靠的信用体系,用户的教育成本将会转化为合理的收益。我个人认为,租车企业对信用体系的学习成本和构建成本,是未来市场竞争的成败所在。在专有司机这一块,AA租车在网站上有个人推荐,表述相对简单,为企业自己采写,真实度的确是有水分的。易到的司机情况,目前在网站上看不到,和uber一样,都是在APP上有。而且过于简单。但是三家公司的APP,注册方式都存在问题,而且问题很大。我在不同操作系统的手机上用过,这个涉及到用户体验的关键环节——特别是Uber的付费方式选择,无论是支付宝还是信用卡,都存在信息泄露风险。
主要说一下 Uber 和易道用车,我都是两家的用户。Uber的汽车来源完全是租车公司,而且网站上也只给了UberXL 和 UberBlack 两个选择,整体上都是偏高端,付费方式也很固定,基本上就是起步价+距离价格+等待时间价格,用户的可选择余地也不大,所以其实门槛较低,但是比较考验用户的钱包。实际体验是在上海使用 Uber 比打车要贵一倍以上(当然车确实好)。易到用车基本也是租车公司的车,但是我遇到过人说是自己的车,不是非常好核实真实性。易到用车主要是价格弹性更大,可定制化要明显做的更加优秀,甚至有专门的接机服务和企业租车。实际体验在上海价格比打车仅仅略贵20%到50%左右。以上的价格都是没有包含优惠卷,两家公司都有这类业务,基本上用了优惠卷都比打车还便宜,但Uber 有过非常不愉快的体验,就是有两次跳过了优惠卷直接用信用卡扣全款,而且遇到这个问题的用户还不是少数,更坑人的是 Uber 在中国的客服团队不足(还是根本没有?)所以投诉无门。Uber 的覆盖城市很少,基本上听人说也就是上海好用一点,别的几个城市的车型和车的数量都很少,而易到用车基本上覆盖了国内的主要城市。服务上两家其实差不多,除了 Uber 给水以外,但我也遇到易到用车很多司机也会给你。所以其实说服务意义不大。两家公司也都有高端车市场。Uber 更像是易到用车的子集。Uber 还有个问题就是App 的国内载入速度神慢,肯定是本地化处理的不好。如果真的这两家公司放在一起,确实是易到用车完胜。
谢张亮-Leo邀。我来谈谈Uber的一些特别的地方吧。想到哪里就说到哪里,没有先后重点顺序:1. 全球覆盖。意味着Uber的用户有了一个Uber App,在出国旅行的时候,无论是到巴黎,纽约,伦敦,米兰,东京还是首尔,无论当地语言如何,Uber用户都可以使用使用自己习惯的语言,来在当地使用Uber。2. 提供行程明细。用户下车后,一封含有起止地点,路线地图,时间,里程,联系方式等信息的行程明细就会自动发送到用户的电子邮箱,一切都清晰明了。3. 极少人工干预。不会出现到达地点时,需要司机手动输入里程是7公里还是8公里的不愉快争论或小龃龉。4. 司机不需要抢单。司机不需要时刻留意抢单导致精神高度紧张,也没有抢不到单的强烈的挫败感。 司机心情好,提供的服务自然会好一些。 5. 行程中无抢单等噪音声音打扰。当司机的移动设备开始接单后,一直到行程结束,都不会出现扰人的新单提醒声来干扰司机和用户。 6. 免费移动网络。每辆车都提供免费移动网络接入,且在一个城市基本保持密码的一致性,这样常客几乎可以做到无缝网络连接。 7. 免费瓶装水,移动设备充电器等是标准配备。8. 只做实时订车,不作预约。这样对司机来说,可以在休息的时候不需要打开移动终端不停惦记是否有单要抢,尽情和家人朋友享受休息的时光。休息好了,才能更好的工作。 而且,实时订车,做好了可以极大的提高司机的车辆利用率和收入水平。 9. 用户上车前无需事先输入目的地。事实上,Uber的应用程序为用户极大的简化需要的操作,只需找到上车地址,按下按钮,上车后告诉司机目的地。 然后享受旅程。 10. 所有司机的照片都是真人照片 (姓名,联系方式,车牌都是真实的),司机不使用其他照片,不使用昵称,确保信息真实可靠。 11. 精选车型。 UberBLACK品牌没有提供几十种车型供用户选择,相反,只有3种主力车型,奔驰奥迪宝马,几乎所有车辆都是黑色车身,所有车辆都是皮质座椅。这在硬件上为用户提供了服务的保证。 12. 就近指派。当用户按下按钮订车后,Uber系统会自动指派一辆距离用户最近的车辆,无需司机抢单,用户也不用花时间选来选去。13. 几乎没有4星以下司机。利用用户对司机的评分机制,Uber已经帮助用户筛选掉了4星以下的司机。 因为如果司机经常提供的服务是很好,或还不错,而一直都是4星评价,那么随着时间的积累,他会最终落到4星,从而可能被淘汰。 这样的机制保证了司机力求每次服务都力求五星。让用户享受每次旅程。也顺便说说Uber在努力提高的地方:1. Uber在逐步增加覆盖半径,比如最近已经在上海开始延展到古北和虹桥,以及浦东的陆家嘴。随着时间的推移,每天Uber都在增加车辆,会逐步拓展覆盖半径。 Uber进入上海的时间还短,从其他Uber已经运营了两三年的城市来看,比如纽约或旧金山,几乎在城市的任何一个地方,都能做到平均5分钟内,按下按钮,车辆驶来。 2. Uber应用程序的本地化。 我们在努力调整,增加一些本地功能,比如开始采用百度地图,比如引入支付宝等。但还需要做的更好。 希望以上对Uber的介绍会让大家对Uber有更多了解。 欢迎讨论。 谢谢。
我在深圳用過 Uber,在廣州用過易到和 Uber,在珠海用過易到,在北京用過易到。答題時間爲 2014 年 7 月底。1. 基本上我不太在意車型,也不太在意 app 裏的定位偏移,但比較在意服務質量。易到的司機培訓得比 Uber 好得多。懂得用「敬語」(「放心李生,我知道怎麼做的。」),會笑,不該說話的時候不說話。Uber 的司機,我遇到過一個表達能力很差而且不太認路的,還遇到一個看上去像是有可能把我們拐賣掉的。這都是直覺感受,但直覺感受對於服務業很重要。我遇到的易到司機都具備職業溝通能力,讓人有信任感。遇到的 Uber 司機經常讓人有「他是不是騙子啊?」的感覺。上次還有一個 Uber 司機服務結束後主動要求我給打五星,簡直荒誕。2. 易到似乎比 Uber 貴一些。
1、运营模式不同。uber和易到用车采取加盟制,AA打车采取自营制。所以在司机的标准化和管理力度上AA要强一些。也就说AA的服务是公司的总体服务水平,uber和易到是各个加盟公司的服务水平,看运气。2、发展模式不同。uber和易到的加盟制轻资本的特点,易于城市化的扩张,从一个城市很容易扩张到另一个城市,AA模式轻扩张,重资本,采取多元化思路,例如楼上说的接送小孩和孕妇,加大单个车辆的效用。3、资本计算方式。uber和易到的估计是按照市场占有率和车辆数量来计算,发展快,估值高。AA用车采用“车效”的计算方式,以求达到每辆车最大使用效率。所以公司的战略层面的打法是不一样的。
uber在中国做的是limo服务,真正意义的出租车市场并没有涉足。和海外不同。易到目前的业务更像uber在美国提供的出租车服务。但在产品上是limo的选择定制方式。舒适车型及以上的体验都很好,不逊于uberblack。aa租车没有用过,暂不评价
我体验过AA和易到用车,一般在北京用AA,外地用易到,以前在北京也用易到,后来AA出来了在qunar做了个促销,于是就用他了。对比区分车况AA据说都是自己的车,车都很新,用了几次发现车牌都是连着的,应该是自己的车为主。易到用车则是什么车都有了,多数情况下选的车和来的车不一样。有次去广州,定了帕萨特,来了辆奔驰C级车,只要120块钱,吓死我了。价格:AA相对来说价格便宜一些,至少在北京,接机是一价全包的,体验非常好。时租价格也不算贵,大约是出租车的1.3倍的样子。AA接机在qunar定比在他们官网APP定便宜不少。。易到算法很多,又是公里又是等候费又是时间什么的,反正算下来非常不好,有次晚上到上海,从虹桥到外滩附近被搞了220块。APP使用:AA早期版本体验很好,最新的这个版本体验很不好,主要是没有预约用车了,直接改成了随叫随到,但是会出现没有车的情况。另外帮别人订车也是一个很大的问题,不能提前计划。易到的APP体验还不错,风格简洁明了,翻转选车的方式也能一定程度上解决车辆不是自己的体验问题。服务AA用车的司机服务比易到的好不少,AA的司机明显是有训练的,有标准的服务,第一次用AA的时候,在机场由于误机的原因累个半死,司机竟然是在出口等的,帮忙拎行李什么的,到了车里发现司机提前知道我是一个人,特地把副驾驶往前挪到头,后排空间就大很多。水、鞋什么的不管什么车都是标配。偶尔会碰到“升舱”定帕萨特来奥迪啥的。易到用车司机服务差很多,两次在上海碰到抽烟的,路上边开边打电话的,走的路不对了我提醒了还很不爽的。最差的是司机从不会到机场出口,只在停车场等着。还是在上海的一次,司机在停车场楼下死活不愿意上楼,在找不到的情况下,我说到某个集合点的标志下等,司机不干。另外,很少碰到抢单的车号和实际车号相符的。基本上就这些了,仅供参考。
三者的模式大致相同都是向用户提供车辆的私人定制服务。目前来说AA用车采用直营车队模式,所有车辆司机统一管理,统一调度。确定了五大保障“车辆保障”所有服务车辆车况良好,及时保养,所有车辆均配有安全气囊、侧安全气帘及ESP车身稳定系统。“司机保障”确保司机驾龄符合要求,无事故记录,无犯罪记录,实名登记,家访考察。“运营保障”司机由专门的“运营管理”团队直接管理,每一个车队(10-15人)配备一名运营主管。“流程保障”订单确认信息详细的记录了服务司机的姓名、车牌号及联系方式,而所有的订单信息在后台也均保存完善。“技术保障”每一个车辆均配有GPRS定位系统,所有车辆的当前状况,行驶路线,后台一目了然。这样产生的问题是公司拓展慢,只能先做好一个区域后才能扩展下一个区域易到用车目前采用的是合作加盟机制,如果你有私家车那么你就可以过来了所以易到用车在扩展地点方面是比较快的。uber是商务租车的鼻祖,从国外传递到国内,本土化路程不好走,采用的是和当地租赁公司合作关系。
曾经凌晨五点叫过uber的车,后来听司机说他在车上睡觉忘记关掉系统了,不然那会是下班时间叫不到的,于是庆幸自己运气真的很好,因为那天有一个很重要的考试……如果赶不及,估计我的大学生涯就毁了……先说说我身为用户的体验吧,我是绑定支付宝帐号的,它会自动扣款,不用我任何操作,到了学校门口我就径直下车了。当时我是预约了6点,后来磨蹭迟到了约十分钟,包括我自己下楼去全家买早点的时间,司机来得很准时,直接停在小区门口,态度也特别好,不会因为凌晨很早就吵吵嚷嚷的,开来的是一辆奥迪,看到我过去还下车来给我开门。一路上司机挺专业的,那会是一月份大冬天的,他还会询问衣服穿的够不够,感觉挺温暖的。后来得知我是去考试的,下车的时候还给了几句祝福。整个过程没有一丝不快。所以对uber的印象一直特别好。后来有介绍给同学,打过几次,他们都反映不错。唯一不足的就是,车太少了,我在广州,那次凌晨是从海珠区的昌岗家里叫的,但是在学校就很难叫到,一般都是出去外面(广州大学城是单独一个岛屿)然后才会叫到,很少或者几乎没法在学校叫到车,希望接下来uber可以增加车辆。另外,价格方面大约贵出租车40%左右,因为司机的服务时间也要算钱的。另外两款还没有体验过。
我算是个专车重度使用者了,最先知道的是Uber。Uber、易到、滴滴、一号(快的)、AA我都用过。自从有了专车我就很少打的士和开车了。
先分别说说这几家专车给我的印象吧:
Uber:车型比较统一(在深圳坐的最多的Uber高级轿车都是Audi A6),车内干净简洁,司机态度大多数都很礼貌。每次行程完事之后都会有个行程单发到我邮箱。但是相比较其他专车而言,价格稍高,司机对路况不太熟悉,覆盖范围稍差。但我最满意一点的是Uber的付款方式,只要绑定信用卡或支付宝,只要卡里有钱,就不需要在下车之前付款或等待司机确认。
易到:各种车型都有,一般我用易到都是选择经济型,偶尔会选舒适型。最满意其覆盖的范围,车况参差不齐,司机态度普遍不错。但是在高峰期或者有时去交通路况较差的地方就不好叫车了。司机一般都对路况比较熟悉,价格适中。虽然可以绑定信用卡或者充值账户,但是每次下车都得等司机确认订单。
滴滴:车型也算比较统一了,司机服务也不错,付款就是微信支付,但比易到更为繁琐。价格中上。
一号:我用的最少的,就叫过5次。而且在市中心经常也叫不到车,看来车的数量很少。
AA:我不知道是我的卡有问题还是AA的移动支付端有问题,绑定信用卡总提示我信用卡信息错误,只成功绑定过一次平安银行的信用卡,其他的中行、工行、光大都失败。付款体验是上述这里面最差的。但在携程里接机送机我都用它。司机服务很不错,跟滴滴差不多一个水平。价格稍高,车的数量也少。
但这几家专车有一点我是不满意的,就是索取发票的方式。基本上都不能像出租车那样即时打印,这个对于部分需要报销的客户来说极不方便。
为啥不提一下pp租车咧?AA和易到都是和小租车公司合作。AA是自己培训,易到好像木有。uber直接和私家车司机玩,木有中间合作。先码到这里,回家继续。
前面很多好老的答案。2015年以后优步与其他打车软件的区别很明显那就是优步专注钱途远大的增量市场,而其他打车软件全部去争夺存量市场,一个天上一个地下。
模式现在看趋同,但各有侧重。重心不一样。
易到软件超烂,超慢,千万不要用
Uber的好处就是在全世界都可以用,但如果不是经常出国,也没什么用,国内几个城市感觉易到更接地气一些,不过易到的导航避不开拥堵,就曾在帝都遇到死心眼的司机非按照导航走,结果被堵半个小时一动不动...
个人觉得专车里面 uber比较模范 滴滴车比较多 神州比较专业 易道就比较差了
没人说定位么?uber直接停在你身边就能上车,易到和aa没用过。但其他的叫车app都要和司机通话,告诉在哪里什么的,超麻烦。唯一遇到的uber在app里操作完,根本不用说话,司机只要接单了,一会就停在你身边了,超神奇。就是哑巴都能用uber打车
Uber有没有提供给乘客人身意外保险呢?我体验过易到用车,每次乘车都会免费为乘客购买保险
已有帐号?
无法登录?
社交帐号登录关注吃喝新鲜事 优惠早知道
扫一扫,关注吃喝微信订阅号
吃喝玩乐网官方微信订阅号:吃喝玩乐全接触
无缝对接网站,实时在线,热闹无边
新鲜讯息推送,及时送达
福利折扣优惠送送送
微信里的吃喝玩乐
扫一扫,关注吃喝微信服务号
吃喝玩乐网官方微信服务号:吃喝玩乐网
无缝对接网站,实时在线,热闹无边
新鲜讯息推送,及时送达
功能强大的福利折扣优惠活动
微信里的吃喝玩乐
扫一扫,加入吃喝玩乐网友QQ群
吃喝玩乐网官方网友QQ群:吃喝大家()
莫道语聊斗图耍炫酷
亦能相亲搞基聊对象
一起吐槽玄摆吹新闻
君若装逼依然好朋友--3s
查看: 760|回复: 10
易到用车司机朋友请进。
签到天数: 12 天帖子精华吃喝币
南风, 积分 88853, 距离下一级还需 11147 积分
南风, 积分 88853, 距离下一级还需 11147 积分
在线时间487 小时
注册了易到用车司机端,昨天通过审核了,请问和跑滴滴相比利润怎么样?跑车的各种规矩有没有这么苛刻?还有是不是对拒绝订单没有限制,不像滴滴我不接单还扣成交率?麻烦各位大大说详细点。
亲,你的个性签名还空着哟,
签到天数: 94 天帖子精华吃喝币
南风, 积分 70808, 距离下一级还需 29192 积分
南风, 积分 70808, 距离下一级还需 29192 积分
在线时间914 小时
怎么注册的,
亲,你的个性签名还空着哟,
签到天数: 65 天帖子精华吃喝币
南风, 积分 78013, 距离下一级还需 21987 积分
南风, 积分 78013, 距离下一级还需 21987 积分
在线时间452 小时
不要乱抢单 抢了不跑要遭 扣100哇?& &改派更糟的多 扣500哇?&&
反正要求高的很&&利润确实比滴滴高点 专车跑更合适 遭投诉了和1星的后果很严重 我一个朋友已经被禁默了一个月
签到天数: 13 天帖子精华吃喝币
四筒, 积分 1657, 距离下一级还需 343 积分
四筒, 积分 1657, 距离下一级还需 343 积分
在线时间9 小时
我的也是刚过的,还没有跑过,那开空了试试
亲,你的个性签名还空着哟,
签到天数: 12 天帖子精华吃喝币
南风, 积分 88853, 距离下一级还需 11147 积分
南风, 积分 88853, 距离下一级还需 11147 积分
在线时间487 小时
add44 发表于
不要乱抢单 抢了不跑要遭 扣100哇?& &改派更糟的多 扣500哇?&&
反正要求高的很&&利润确实比滴滴高点 专 ...
是指派模式得嘛?我一打开就自动给我派单,派单我不接没影响嘛?
亲,你的个性签名还空着哟,
签到天数: 12 天帖子精华吃喝币
南风, 积分 88853, 距离下一级还需 11147 积分
南风, 积分 88853, 距离下一级还需 11147 积分
在线时间487 小时
奇迹岁月 发表于
怎么注册的,
装易到司机端注册。
亲,你的个性签名还空着哟,
签到天数: 35 天帖子精华吃喝币
八筒, 积分 16938, 距离下一级还需 3062 积分
八筒, 积分 16938, 距离下一级还需 3062 积分
在线时间298 小时
易道 普通型钱太少了 要和租凭公司合作 升级舒适型 ,总得来说 刷单的多,易道是客户选择车子,比如一个订单 5个司机抢&&客户喜欢哪个就翻哪个的牌子。
成都海川----
签到天数: 12 天帖子精华吃喝币
南风, 积分 88853, 距离下一级还需 11147 积分
南风, 积分 88853, 距离下一级还需 11147 积分
在线时间487 小时
ssuunn88 发表于
易道 普通型钱太少了 要和租凭公司合作 升级舒适型 ,总得来说 刷单的多,易道是客户选择车子,比如一个订 ...
原来是这样嗦,不像滴滴,啥子死猫烂耗子都拉过。
亲,你的个性签名还空着哟,
签到天数: 56 天帖子精华吃喝币
西风, 积分 160744, 距离下一级还需 39256 积分
西风, 积分 160744, 距离下一级还需 39256 积分
在线时间8433 小时
亲,你的个性签名还空着哟,
签到天数: 721 天帖子精华吃喝币
人有多大胆,地有多大产~
红中, 积分 1540162, 距离下一级还需 459838 积分
红中, 积分 1540162, 距离下一级还需 459838 积分
存款861500
在线时间7418 小时
亲,你的个性签名还空着哟,
五周年的荣耀!
在线时间大于1200小时的CHer,自动获得此勋章
实名认证用户即可获得此勋章.
发帖数达到3000贴的CHer,自动获得此勋章
抢到500次沙发楼的CHer,这个失效
注册一年以上且腐败值大于2。CHer,自动获得此勋章}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滴滴快车指派模式攻略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