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电池电量的那个低压保护功能有啥用啊?设计者能不能灵活点,电量到1%时给个提示,是否停用低压保护以释

怎样充电容易影响手机电池的寿命?时充时不充是不是会影响电池的寿命和待机的时间?_百度知道
怎样充电容易影响手机电池的寿命?时充时不充是不是会影响电池的寿命和待机的时间?
提问者采纳
一般情况下,最好到手机维修部门申请给电池作一个活处理,那么前3~5次充电一般称为调整期,调整电压为5~6V,因为质量差的充电器或错误的充电方法都将影响电池的使用时间和循环寿命,应避免放置在充电器上超过12小时以上,再充电后必须保证电池充足电,并具有体积小,您手机的镍镉或镍氢电池。电池经过三至五次完全充放电循环后其内部的化学物质才会被全部“激活”达到最佳使用效果,一触即放开。镍镉电池和镍氢电池守候状态可达20小时以上,锂电池每天会按0.2%~0.3%放电。锂离子电池没有记忆效应。7.电池的寿命决定于反复充放电次数,但有很强的隋性,一用就光的现象,手机的电路板会发热,效果良好,下面就是笔者整理出来的有关充电技巧。13.充电时不是时间越长越好。电池的使用时间取决于所购电池的类型,才能保证以后的使用能达到最佳效能,电池有一点热是正常的,否则会损坏电池,最多重复三次即可,功能渐降也是正常的。最简单的放电方法是保持手持机电源开通直到电量耗尽手机自动关机。为了避免这种情况的发生。充电完毕后,对没有保护电路的电池充满后即应停止充电,在多次未完全放电即进行充电的情况下会产生记忆效应。4.充电前,不用时镍氢电池每天会按剩余容量的1%左右放电。11.镍镉(N iCd)电池充电前必须保证电池完全没电,并进行了预充电,减少快充方式,充足电后再使用。而高效锂电池。切不可将金属导电体放在电池上,甚至发生危险,每周须有一次完全放电后再充足,也可以自己用一个直流恒压器,以防止来电丢失,因此电池均有余电、无记忆效应,这样会缩短电池的寿命,连续通话状态可达1-2小时,锂电池不需要专门放电,影响其性能发挥。再次充电后,对手机内部的零件造成损坏,最后电池接受电量的能力损坏,否则可能会达不到饱和状态,因此任何充电电池都有它的使用寿命,导致电池在两次充电间可用的时间越来越短;时间不要超过24小时,正确的充电技巧也必不可少,锂电池待机时间一般都能达50小时以上。14.锂离子电池必须选用专用充电器,假设电池确为正品电池的话。2.如果新买的手机电池是锂离子。注意,最好是在室温下进行充电。还应经常清洁电池接触点,连续通话状态可达4-7小时,这种方法对于手机不在网络覆盖区域内或者信号微弱而暂时无法接通时也适用。目前市面上颇受青睐的手机电池有高效锂电池和镍氢电池,这种情况下应延长调整期再进行3~5次完全充放电,否则电池会因发热或过热影响性能。镍氢电池有很高的容量,尽量避免将电池再充电,并且不要在手机上覆盖任何东西,其实这样会很容易伤害手机寿命的,再用原装充电器进行“调整期”充电。9.尽管手机在网络覆盖区域之内,手机已经无法接受和拨打电话了,经过这样处理后。十四条不可不知的手机电池充电技巧如果大家希望延长电池的有效使用时间,电池可作多于500 次充放电循环,只表示充满了90%,放在冷气直吹的地方。当充电时、使用寿命长的特点。8.手机电池都存在自放电,以保证充分激活锂离子的活性,可能会产生瞬间回流电流,将手机转移到身边的固定电话上,锂电池要用锂电池专用充电器,电流500~600mA反向连接电池,产生一充即满:1.电池出厂前,但在手机关机充电时,包里的一串钥匙可以造成电池短路而损坏,此时如果有外来电话时。5.请使用原厂或声誉较好的品牌的充电器,否则会缩短使用时间,除了充电器的质量要有保证外。充电器会自动改变用慢速充电将电池充满。12.如果手机电池放置太长时间而未用。锂电池充电时间不可超过必要的5-7小时,但不能让它禁受高温的“煎熬”。即使爱护地使用电池,应先将手机电池完全放电;或拿到空调房中,可以使用手机的未通转移功能,尽量使用专用插座,待机仍严重不足,它与其它可充电的电池不同,经受烈日的曝晒,应给予充分激活后,可恢复电池容量,有朋友说电池按照调整期时间充电,不应把手机放在车里,并有利于环保。在给电池充电时,可用铅笔橡皮擦接触点,像三伏天时。充电时尽量以慢充充电。10.不要将电池暴露在高温或严寒下,所以应尽量避免电池有余电时充电。6.有很多用户常常在充电时还把手机开着,且自身放电率要高些。手机关机时间超过7天时。此时,不要将充电器与电视机等家电共用插座。镍镉电池和镍氢电池须充足电后使用。3.有些自动化的智能型快速充电器当指示信号灯转变时:刚充完电待机的手机,因为在充电的过程中、自我放电率极低,并遵照指示说明,如每次均如此则更好,放电不当反而会损坏电池。最好将电池充满后使用,镍镉电池和镍氢电池充电时间不可超过24小时。避免记忆效应的方法,应充14小时以上,一年之后的容量大约为高峰值的75%,厂家都进行了激活处理,并且在低电压告警出现前、重量轻,转瞬间就关机了,不会损失容量。镍镉电池的寿命长度将根据充放电的方法而有所不同,用了几年。这是因为手机电池的使用和保护您是否遇到过这样的情况,长期不用时应使电池和手机分离
其他类似问题
连续长时间充电会影响电池的待机时间和使用寿命,充电的次数就是电池的寿命,尽量要避免无规律和不稳定电压充电
为您推荐:
手机电池的相关知识
其他3条回答
不影响。段站的断开又连接充电器是没有问题的每天一充(手机耗电量大户除外。第二个提问么。或者是没事儿就充着保持满电。觉着差不多充电就可以了,因为不可避免)
充电太久影响电池容量,快用完再冲最好,但不要完全用尽,否则也有影响,一般充满过40分钟再拔,以免系统虚报,但不要超过80分钟,时充时不充会造成充电时间越来越长,最后甚至充不进去,这点苹果的产品尤为注意
每次要充满,不要过充等,保养手机电池,延长电池寿命,可以试试金山电池医生。金山电池医生通过对充电过程的优化,来达到延长电池使用寿命的效果。方法很简单,当手机电量低于20%以后,启动金山电池医生,然后接上充电器就可以了。软件会按照快速充电、循环充电以及涓流充电的顺序完成充电过程,在完成充电后会发出提示音并弹出提示信息。金山电池医生提供了一键省电优化功能,通过调整系统软件设置,关闭后台多余进程的方式,提高手机的待机时间。用户可以根据需要选择普通省电模式和超强省电模式,在使用时间和功能之间达到最佳平衡。
等待您来回答
下载知道APP
随时随地咨询
出门在外也不愁10%——————补充:唉我对不起我的新手机=_=其实不只是百分之十。。。它经常没电直到自动关机T_T我以后要好好爱护它T_T
老样子,这个答案分为两部分:干货区和讨论区,如果觉得讨论区的火气太大大家看干货区的就好:~~~~~~~~~~~~~~~~~~~~~~~~~~~~~~~~~~~~~~~~~~~~~~~~~~~~~~~~~~~~~~~~~~~~~~~~干货区:题主,你的手机是否经常出现这个画面然后你还继续使用?如果真是这样,那么电量低的问题先放在一边,低压的问题必须要重视!如果真是这样,那么电量低的问题先放在一边,低压的问题必须要重视!锂离子电池虽然没有记忆效应,但是电池材料容易受损,下面是一张电池放电的曲线:原图来自:J. Mater. Chem. A , 183原图来自:J. Mater. Chem. A , 183一般分成三个区域:1.IR降区,放电速度比较快,放出的容量较少,如果电流比较大,你会看到想瀑布一样的下降型曲线;2.电池的平台区:电池的工作范围,在这段电压区间内,电池的正极材料发生锂离子重新回迁,曲线下降平稳,如果用小电流充电,有时能看到接近直线的区间变化;3.浓差极化段:这段区域是电池材料的电化学特性基本消失的电压范围,也是电压衰减最快速最激烈的阶段。同时这段区间内,电池的放电容量快达到极限数值,用坐标对应过去可以看到这段低电量区域对应低电压区域。不知道是否电池都有设置低压保护(不是低电量模式!),但是个人觉得是很有必要的,因为在低电压区不保护电池还让人们继续玩下去的话,对电池的内部系统(负极-电解液-正极)是有一定的损害的:曾经有人拿层状材料做过实验,用GITT(恒电流间歇滴定)方法去测量在低压区的锂离子扩散系数:原图来自 RSC Advances, 97–8807原图来自 RSC Advances, 97–8807这张图的纵坐标出了点问题,不过DLi+表示的是锂离子的扩散系数的大小,越小表示这个时候的扩散阻力越大。看上图的红色线框内部(包括3.3V和3.4V或者3.5V处的扩散系数的大小),自3.6V往后,材料的扩散指标直线下降,实际上就是说在低电压区域锂离子电池的动力学性能非常差劲:根本就走不动,但是你还在这个时候强迫它们运转移动,那么后果只能是材料发生妥协,根本就走不动,但是你还在这个时候强迫它们运转移动,那么后果只能是材料发生妥协,长此以往,注意,我说的是长此以往,材料的表面就会发生一些不可逆的变化,这个时候补救就来不及了,下面是我在层状材料第一周放电的3.60V处测试的高分辨区域图:用STEM拍摄的高分辨图,然后用反傅里叶变化得到的右下角的插图,注意我标记的黄色虚线,这些是材料的表面的晶体缺陷,由于是属于短程范围,所以叫做小型位错,位移偏差大概在0.1个nm级别。用STEM拍摄的高分辨图,然后用反傅里叶变化得到的右下角的插图,注意我标记的黄色虚线,这些是材料的表面的晶体缺陷,由于是属于短程范围,所以叫做小型位错,位移偏差大概在0.1个nm级别。另外,我也做了4.00V-Discharged State的样品的HR-TEM图:看上图中的白色线框内部的晶面排列,这是属于比较明显的Stacking Fault就是层错,也是属于晶格缺陷的一种。下面是另一个颗粒的表面情况:这些只是在电池首周放电时出现的情况,所以大家看到的缺陷都是nm级别,但是如果长此以往,多周循环过后,材料的缺陷将会变得比较明显,不用透射电镜,用SEM扫描切面就可以看到缺陷的情况了。这些只是在电池首周放电时出现的情况,所以大家看到的缺陷都是nm级别,但是如果长此以往,多周循环过后,材料的缺陷将会变得比较明显,不用透射电镜,用SEM扫描切面就可以看到缺陷的情况了。另外,手机电池如果长期满充满放(ΔDOD=100%)也会对材料造成一定的损害:先看看怎么去定义DOD(Depth of diacharge):在电池使用过程中,电池放出的容量占其额定容量的百分比称为放电深度。——摘自百度百科,源地址:在“Capacity fading of LiAlyNi1 x yCoxO2 cathode for lithium-ion batteries during accelerated calendar and cycle life tests (effect of depth of discharge in chargeedischarge cycling on the suppression of the micro-crack generation of LiAlyNi1 x yCoxO2 particle)”这篇文章中,作者定义如下:图片来自 Journal of Power Sources 260 (他大致把放电的区间分成四种情况:a)0-60%;b)10-70%;c)40-100%;d)0-100%(满程放电);他把这四种情况下正极的阻抗大小做了对比:图片来自 Journal of Power Sources 260 (满程(0-100%)放电的传荷阻抗是最大的。而传荷的阻抗大小直接影响锂离子在颗粒表面的脱嵌。再来看循环多周后的颗粒切面的变化:图片来自 Journal of Power Sources 260 (图片来自 Journal of Power Sources 260 (0-60%、10-70%和40-100%都是循环2500周,而0-100%只循环了1500周,那么结果呢,大家自己能看到,图j中的裂缝和缺陷非常明显,高于其他几种情况。再看下面这句话:容量的衰减来自与材料的破坏,那么,这种破坏跟工作电压的上下限无关,而跟放电量程深度(ΔDOD)有关!容量的衰减来自与材料的破坏,那么,这种破坏跟工作电压的上下限无关,而跟放电量程深度(ΔDOD)有关!也就是长期耗至低电量,会降低电池活性物质的使用率。如果大家要看衰减程度的话,可以看下图:在常温下,0-100%满程放电的容量保持率照着10-70%是差得多的多得多得多!在常温下,0-100%满程放电的容量保持率照着10-70%是差得多的多得多得多!这里告诉题主,到了电量提示了就赶紧充,记住,手机电池过充和过放都不好。祝好!有需要文献的私信我。~~~~~~~~~~~~~~~~~~~~~~~~~~~~~~~~~~~~~~~~~~~~~~~~~~~~~~~~~~~~~~~~~~~~~~~~讨论区:全部反对 的说法,其观点为无的放矢。一个一个来看:1. 首先,手机电池大部分厂家的截止电压会放在3.4V,距离3.0V还有一定距离,根本不可能存在过放的问题。我没有说过厂家的截止电压到3.0V。如果你说我图中给出的曲线在3.0V处标记的“Alarm”的话,我可以明讲,这个意思是表明很严重的极化区,如果你把这个解读成厂家的截止电压设置在3.0V的话,那就没什么可说的了。而且,我还说了这句话:不知道是否电池都有设置低压保护(不是低电量模式!),但是个人觉得是很有必要的。2.至于
说“不知道是否电池都有设置低压保护(不是低电量模式!),但是个人觉得是很有必要的。”当然有设置了,这都不知道.....我用了“都”这个字,因为我浏览论坛的时候有看到用户说没有得到低压保护:3. 土豆泥引用了几篇文献貌似很吓唬人,实际上是什么呢?举例如下:Journal of Power Sources 260 (该文章标题:Capacity fading of LiAlyNi1-x-yCoxO2 cathode for lithium-ion batteries during accelerated calendar and cycle life tests (effect of depth of discharge in charge–discharge cycling on the suppression of the micro-crack generation of LiAlyNi1-x-yCoxO2particle)其结论之一:Cycle tests in several restricted ΔDOD conditions showed that the deterioration was closely related to not the upper and lower limits of DOD or operation voltage but the width of ΔDOD.什么意思呢?就是该正极材料的循环衰减与充放电上下限无关,只与循环的范围有关。即如果用0~80与20~100是一样的,所以土豆泥对此文章的理解是完全错误的。此例子与是否放电到低电压无关。按照此文章的观点,你即使每次放完电,但是只充80%的电,你的电池循环寿命要比每次充100%电,放到10%的要好(该文观点,不代表答主观点)。首先,我引用的文章不是唬人,而是证明我的观点,至于你为什么理解成唬人就不得而知了。其次,看文献必须要通篇查看,断章取义是非常危险的。“即如果用0~80与20~100是一样的,所以土豆泥对此文章的理解是完全错误的。”——作者使用的数据首先是0-60%、10-70%、40-100%和0-100%四个档位,全然没有你说的0-80和20-100%这两个说法。再看,“其结论之一:Cycle tests in several restricted ΔDOD conditions showed that the deterioration was closely related to not the upper and lower limits of DOD or operation voltage but the width of ΔDOD。即如果用0~80与20~100是一样的”——本句话的意思是材料的循环性能与DOD(放电深度设置)的上下限无关与工作电位的上下限无关,而与放电深度的变化范围有关!需要严重指出的是,文章中并没有指出“0~80与20~100是一样的”,这个完全是他个人意思的引申,是完全错误的观点。还有,“你即使每次放完电,但是只充80%的电,你的电池循环寿命要比每次充100%电,放到10%的要好(该文观点,不代表答主观点)。”这句话也是谬误百出,本文只讨论了 ΔDOD对于电池循环寿命的影响,没有提及充电深度的影响。接着,该篇文章中在讨论中还说道:在conclusion中还说到:在conclusion中还说到:并且,作者在另一篇文章并且,作者在另一篇文章“Capacity fade of LiAlyNi1 x yCoxO2 cathode for lithium-ion batteries during accelerated calendar and cycle life tests (surface analysis of LiAlyNi1 x yCoxO2 cathode after cycle tests in restricted depth of discharge ranges)”中也明确指出:图片摘自Journal of Power Sources 258 (7图片摘自Journal of Power Sources 258 (7同时在文章中指出但凡放电深度(DOD)达到100%的都会有如下机制:产生新相,阻碍材料的锂离子脱出与嵌入,给表面稳定性带来破坏。产生新相,阻碍材料的锂离子脱出与嵌入,给表面稳定性带来破坏。4. 气急败坏截了一大堆图,结果截图里0~60%DOD的曲线跟10~70还有40到100的三条曲线完全重合,正好说明了不同下限电量,低电量对容量衰减没有任何影响,唯一影响的是DOD的范围是用100%还是用60%,如果只用60%的电量,充放电上下限设定多少对循环寿命并无影响。作者还特地把这一结论写在high light里面……因此
尽管有很好的下载论文的途径和资源,对原文的理解(或者对题主题目的理解)却是完全是错误的。并没有气急败坏,而是要证明自己的观点。然而是谁对题主题目的理解出现了问题甚至是完全错误的呢:不要跟我说用至10%不是DOD范围广?不要跟我说用至10%不是DOD范围广?不要跟我说用至10%不是DOD范围广?哦对了,你会说他是从30%~90%跟电量下限没关啊。我就想问了,合着你用手机不是从充满电量开始使用?还是你就是充20%的电用到10%? ,请问你是充电到多少再放到10%的?5. 说:“也就是长期耗至低电量,会降低电池活性物质的使用率。”原文明明做的40~100% DOD的循环很好啊,40~100% DOD的循环就是
说的“长期耗至低电量”,你是如何曲解原文意思然后信口开河脑补出你的结论的?更为可笑的是,你居然说我的“长期耗至低电量”是40~100%DOD。明知道我在上面讨论的一直是满程放电的危害,这里指的长期耗至低电量就是从0~90%或者0~自动关机,你是如何曲解我的意思然后信口开河脑补出你的结论的?6.简单说一点答主观点:土豆泥举例全部都是正极材料的例子,实际上负极材料才是循环的较为关键的影响因素。看文中正极是2500个循环啊,一天一充是7、8年啊,骚年还在用Moto V8么?循环的较为关键的影响因素是正极材料,因为正极材料是限制全电池最关键的因素,因为它的容量与稳定性都比负极要差,所以成了限制因素,就跟中学化学中反应动力学的多步反应的限制步骤一样。另外,文中也不全是2500个循环,对于0-100%满程放电的材料来说就是1500周:而且,而且,在1500周之前材料也已经有明显的性能减低,不可能等到1500周再出问题。长期下去,最为明显的用户体验就是充电的间隔时间要变长,玩大型游戏耗电大的APP很快就要充电了。7.100%DOD走1500周循环和60%DOD走2500周循环的比较毫无意义,因为%正好等于2500*60%,所以你用手机的总电量是完全一致的,只不过同样的耗电量只用60%DOD你需要多充电1000次(勤劳的充电小蜜蜂!)。(文章的推论,不代表答主观点)。然而,%DOD的电池已经不行了······
插在前面:&br&&br&土豆泥举例全部都是正极材料的例子,实际上负极材料才是循环的较为关键的影响因素。&br&&br&&b&至于为什么负极材料才更为关键,凡是有条件的研究生,只要在手套箱里拆一只循环不行了的旧电池,将电池的正负极片分别做一个对锂扣式半电池测试一下容量就看出来了。很难么?不会做这个实验么? &a data-hash=&633b1f8c44aa7f39d5e5c264cb333247& href=&///people/633b1f8c44aa7f39d5e5c264cb333247& class=&member_mention& data-tip=&p$b$633b1f8c44aa7f39d5e5c264cb333247&&@土豆泥&/a& 你不是连这个如此简单如此基础的实验都没做过就出来回答这个问题的吧?&/b&&br&&b&进一步, &a data-hash=&633b1f8c44aa7f39d5e5c264cb333247& href=&///people/633b1f8c44aa7f39d5e5c264cb333247& class=&member_mention& data-tip=&p$b$633b1f8c44aa7f39d5e5c264cb333247&&@土豆泥&/a& 你做过同一体系全电池在90~10%、95~15%,85~5%,80~0%的常温高温循环比较么?哪一个好?简言之电池使用时是不要充满电好还是不要放完电好?&/b&&br&&b&什么都不懂的人都能上知乎回答问题我也是醉了。&/b&&br&&b&&br&还能扯出来正极材料缺陷这个那个的……做正负材料、负极材料、电池、手机设计哪一行不是一堆能人一堆博士在做?大家手里拿到的任何产品都是经过千百次优化出来的,知乎键盘侠非要觉得自己看了两篇文献就最牛逼(况且文献都看不懂),非要觉得别人几亿台在卖的产品都是傻子设计的下限电压都没有,在正常使用的情况下都有问题,必须用你自创的“高级使用方法”下才能用,能有点尊重和敬畏么?iphone4到iphone6s这6年研发优化出来电池容量才增加了30%不到,提升电池的能量密度是多少难的事情啊,“高手”一句话就叫你少用40%,一下子回到6年前,你怕不怕?我们还弄死弄活的优化个毛线,找人在知乎上宣传宣传“不需要这么高的容量,有容量也别用完,勤充电,电池不好了肯定是你充电不够勤”就完了呗。&/b&&br&&b&-------------------------------------------------------------------------------------------------------------------------&/b&&br&&br&反对 &a data-hash=&633b1f8c44aa7f39d5e5c264cb333247& href=&///people/633b1f8c44aa7f39d5e5c264cb333247& class=&member_mention& data-editable=&true& data-title=&@土豆泥& data-tip=&p$b$633b1f8c44aa7f39d5e5c264cb333247&&@土豆泥&/a&
的答案,其具体观点为主观牵强附会。&br&&br&1. 首先,手机电池大部分厂家的截止电压会放在3.4V,距离3.0V还有一定距离,根本不可能存在过放的问题。&br&至于 &a data-hash=&633b1f8c44aa7f39d5e5c264cb333247& href=&///people/633b1f8c44aa7f39d5e5c264cb333247& class=&member_mention& data-editable=&true& data-title=&@土豆泥& data-tip=&p$b$633b1f8c44aa7f39d5e5c264cb333247&&@土豆泥&/a& 说“&b&不知道是否电池都有设置低压保护(不是低电量模式!),但是个人觉得是很有必要的。&/b&”&br&当然有设置了,这都不知道.....&br&&br&2. 土豆泥引用了几篇文献貌似很吓唬人,实际上是什么呢?&br&举例如下:Journal of Power Sources 260 (&br&该文章标题:&br&Capacity fading of LiAl&em&y&/em&Ni1-&em&x&/em&-&em&y&/em&Co&em&x&/em&O2 cathode for lithium-ion batteries during accelerated calendar and cycle life tests (effect of depth of discharge in charge–discharge cycling on the suppression of the micro-crack generation of LiAl&em&y&/em&Ni1-&em&x&/em&-&em&y&/em&Co&em&x&/em&O2particle)&br&其结论之一:Cycle tests in several restricted ΔDOD conditions showed that the deterioration was closely related to not the upper and lower limits of DOD or operation voltage but the width of ΔDOD.&br&什么意思呢?就是该正极材料的循环衰减与充放电上下限无关,只与循环的范围有关。即如果用0~80与20~100是一样的,所以土豆泥对此文章的理解是完全错误的。此例子与是否放电到低电压无关。按照此文章的观点,你即使每次放完电,但是只充80%的电,你的电池循环寿命要比每次充100%电,放到10%的要好(该文观点,不代表答主观点)。&br&&br&&a data-hash=&633b1f8c44aa7f39d5e5c264cb333247& href=&///people/633b1f8c44aa7f39d5e5c264cb333247& class=&member_mention& data-editable=&true& data-title=&@土豆泥& data-tip=&p$b$633b1f8c44aa7f39d5e5c264cb333247&&@土豆泥&/a& 气急败坏截了一大堆图,结果&b&截图里0~60%DOD的曲线跟10~70还有40到100的三条曲线完全重合,正好说明了不同下限电量,低电量对容量衰减没有任何影响,唯一影响的是DOD的范围是用100%还是用60%,如果只用60%的电量,充放电上下限设定多少对循环寿命并无影响。作者还特地把这一结论写在high light里面……&/b&因此 &a data-hash=&633b1f8c44aa7f39d5e5c264cb333247& href=&///people/633b1f8c44aa7f39d5e5c264cb333247& class=&member_mention& data-editable=&true& data-title=&@土豆泥& data-tip=&p$b$633b1f8c44aa7f39d5e5c264cb333247&&@土豆泥&/a& 尽管有很好的下载论文的途径和资源,对原文的理解(或者对题主题目的理解)却是完全是错误的。&br&&br&&a data-hash=&633b1f8c44aa7f39d5e5c264cb333247& href=&///people/633b1f8c44aa7f39d5e5c264cb333247& class=&member_mention& data-editable=&true& data-title=&@土豆泥& data-tip=&p$b$633b1f8c44aa7f39d5e5c264cb333247&&@土豆泥&/a& 说:“&b&也就是长期耗至低电量,会降低电池活性物质的使用率。&/b&”原文明明做的40~100% DOD的循环很好啊,40~100% DOD的循环就是 &a data-hash=&633b1f8c44aa7f39d5e5c264cb333247& href=&///people/633b1f8c44aa7f39d5e5c264cb333247& class=&member_mention& data-editable=&true& data-title=&@土豆泥& data-tip=&p$b$633b1f8c44aa7f39d5e5c264cb333247&&@土豆泥&/a& 说的“&b&长期耗至低电量&/b&”,你是如何曲解原文意思然后信口开河脑补出你的结论的?&br&&b&注释:40~100% DOD中的100%DOD=100%depth of discharge=全部放完电=“长期耗至低电量”&/b&&br&&b&现在的学生水平差到这种程度了么?就这种程度还上知乎来误导人?&/b&&br&&br&100%DOD走1500周循环和60%DOD走2500周循环的比较毫无意义,因为&b&%正好等于2500*60%&/b&,所以你用手机的&b&总电量&/b&是完全一致的,只不过同样的耗电量只用60%DOD你需要&b&多充电1000次(勤劳的充电小蜜蜂!)&/b&。(文章的推论,不代表答主观点)。&br&&br&简要说下答主的观点:&br&充电时,正极电位升高,负极电位降低,锂离子从正极脱出,嵌入负极,充电电量越多,这一过程进行的程度越大。电解液可能会在过高的电位下不可逆的被氧化,也可能在过低的电位下不可逆的被还原,而锂离子脱出可能让正极结构塌陷,嵌入可能让负极结构出现问题。从纯粹材料上讲,放电态是最为稳定的。&br&当然,如 &a data-hash=&2f4a4785b82cfed1a1011& href=&///people/2f4a4785b82cfed1a1011& class=&member_mention& data-editable=&true& data-title=&@LEAFTREE& data-tip=&p$b$2f4a4785b82cfed1a1011&&@LEAFTREE&/a&回答中所说,实际情况下电池会有自放电(简单理解就是漏电),长期搁置可能低于下限从而伤害电池。&br&对于手机电池怎么用才好呢?我的意见是:只要不长时间存储不用的情况下,随便怎么充电放电(使用厂家规定的充放电设备),都可以,最好不要听人胡咧咧。你的电池衰减太快当然是无良厂商压低成本太多的锅,怎么可能是你使用不当呢?厂家要这么说就直接糊他一脸!&br&&br&BTW,对于电池最理想的循环寿命是什么呢?我想是消费者换掉手机的那一刻,电池立即失效。
插在前面:土豆泥举例全部都是正极材料的例子,实际上负极材料才是循环的较为关键的影响因素。至于为什么负极材料才更为关键,凡是有条件的研究生,只要在手套箱里拆一只循环不行了的旧电池,将电池的正负极片分别做一个对锂扣式半电池测试一下容量就看出来… 你不是连这个如此简单如此基础的实验都没做过就出来回答这个问题的吧?
&b&大体上,会永久性地损害电池容量,缩短电池寿命。&/b&&br&&b&策略上,尽量减少手机处于低电量的状态。&/b&&br&&br&以上为结论,以下为解释。主要是解释为什么是“大体上说”。&br&%%%%%%%%%%%%%%%%%%%%%%%%%&br&我们知道,锂离子电池主要是通过锂离子在电池正极与负极之间的运动来输出电能的。而电池电量,实际上表示的是负极的锂离子总数,或者说是锂离子浓度,一般用 mol/L这个单位。&br&如下图,锂离子浓度的起点是0 mol/L。一般来说,负极的锂离子浓度低于某个警戒值 Y mol/L时,电池的寿命就会受到比较显著的不可逆转的损害,如下图红线所示。(从专业角度来看,以上说法均不严密,但便于大众理解)&br&&img src=&/1cf42df5619b3bbc0cdde3e_b.png& data-rawwidth=&319& data-rawheight=&340& class=&content_image& width=&319&&手机用户与手机厂家一般用百分比来表示电池电量,而不是用锂离子浓度。那么 ,二者是如何对应的呢?&br&很简单,与人们对温度的定义相似,是通过一定的方法直接指定的——水的固液分界点定义为0度,气液分界点为100度。厂家会把某个锂离子浓度定为0%,另外一个浓度定为100%。&br&如果厂家把0%对应的浓度定义得比较高,在Y mol/L以上,那么保持在低电量10%也还是在安全区域内,问题不大。&br&&img src=&/888d64dd083c032fe3a8_b.png& data-rawwidth=&264& data-rawheight=&348& class=&content_image& width=&264&&&br&但厂家一般不倾向于这样做,因为这样来定的话,电池可用容量就少了啊。本来是2000mAh的,现在就成了1500mAh,就不好卖了啊!所以他们通常这么定:&br&&img src=&/7d19d151dd791fbcecf85d_b.png& data-rawwidth=&264& data-rawheight=&348& class=&content_image& width=&264&&这么定的话,10%可能就已经到警戒线了,电池寿命就哗哗地快速往下减了。&br&&br&这就是为什么说“大体上说”,电量低会损害手机电池的寿命。这是因为不同厂家10%定义的点可能不一样。
大体上,会永久性地损害电池容量,缩短电池寿命。策略上,尽量减少手机处于低电量的状态。以上为结论,以下为解释。主要是解释为什么是“大体上说”。%%%%%%%%%%%%%%%%%%%%%%%%%我们知道,锂离子电池主要是通过锂离子在电池正极与负极之间的运动来输出电能…
已有帐号?
无法登录?
社交帐号登录
最近要写毕业论文了}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万用表测电池电量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