达达的中国围棋等级分排名怎么上到1000分?

每年都听新闻联播说 某某地遇见50年一遇 100年一遇的 大雨 最近尤其听的四川地区比较多 当年年遇见这种50年一遇的大水,那么这种洪涝灾害还能称之为50年一遇么
百年不遇说的是很难碰到,其实是概率问题,就像买彩票一样,中奖概率很低,但是有人就是连续中奖,谈到概率问题,其实就跟运气挂钩了,就像有些人买了好几年的彩票,一次没中过,而有人第一次买,就中了!
关注这个问题很久了,作为“业内”人士,我觉得有责任把这个概念澄清,但一直没有找到完美的数据例子,故而拖延至今——虽然现在依旧没找到好例子,但我可以先把重要部分解释一下。&br&(补充和更新的内容只为深入探讨而加;对于大多数读者而言,这些内容实属画蛇添足)&br&(建议专业人士需要参考点&a class=&internal& href=&/people/er-zai-zi-28&&二崽子&/a&对本问题的回答,非常的专业详细,当中有实践的例子。)&br&(感谢诸多内行人士指点,让本文越来越严密。但希望对本文提出质疑前,先查看给出来的引文和链接。)&br&&b&首先,“百年一遇”就不是100年只能发生一次的意思。&/b&&br&什么叫“百年一遇”。表面的意思是统计上认为100年才会发生一次的事件——这就叫望文生义。“百年一遇”在专业上的实际含义却是“任意一年内都有百分之一发生概率的事情” (原此处下雨的例子不准确,故删。感谢匿名网友)&br&这个“百年一遇”是中文翻译后将词义扭曲加重的例子。美国从20世纪60年代开始使用100-year event这种概念用于风险评估,目的是评价“在百分之一概率事件下,工程项目的可靠性”。相应的其实还有10-year, 50-year, 500-year 和1000-year的使用——全部都是十分之一,五十分之一,500分之一,1000分之一发生概率的意思。&br&“百年一遇”绝对不是100年内只发生一次的含义。 对于100-year event更合理的翻译应该是“100分之一概率事件”。&br&“百年一遇”是一个极易让人望文生义而导致误解的词,媒体和某些“专业人士”滥用专业词导致了这种误解。即使专业领域里中常识的“百年一遇”在引用至公共媒体的时候至少需要做一个转换。&br&=====更新 1 ===========&br&中文中有两个常用词“千载难逢”和“百年不遇”,意思都是极为罕见的事件。然后当我们把100yr event翻译成“百年一遇”的时候,极容易让人与经验中的“千载难逢”和“百年不遇”关联起来,误认为100-year event是个“极为罕见的事件”,事实上却不罕见。 在英文中的100-year event是个专业术语,而常用语当中没有含有“100-year”来表述罕见的短语(英文中用One in the blue moon表示千载难逢),当在专业领域使用时不会让人误解,流入日常生活时候的误解也明显少很多,中文则不然。有人提出“百分之一概率事件”对于公众理解问题并不比“百年不遇”好。 这个我承认,翻译水平太有限,我未能想出更好的翻译来。将之作为一个专业术语,未知“百一事件”或者“百年事件”如何? 尽管不完美,依旧将这些词反复使用于本文,加引号以示其特殊。&br&&a href=&/people/HeyJo& class=&internal&&HeyJo&/a&建议了“年百一遇”,不知大家以为如何?&br&美国地质调查局的一段话:&br&&blockquote&In the 1960's, the United States government decided to use the 1-percent annual exceedance probability (AEP) flood as the basis for the National Flood Insurance Program. The 1-percent AEP flood was thought to be a fair balance between protecting the public and overly stringent regulation. Because the 1-percent AEP flood has a 1 in 100 chance of being equaled or exceeded in any 1 year, and it has an average recurrence interval of 100 years, it often is referred to as the &100-year flood&. The term &100-year flood& is part of the national lexicon, but is often a source of confusion by those not familiar with flood science and statistics.&/blockquote&
美国土木工程师协会(American Society of Civil Engineers)同样也指出英文的100-year event当中使用的这个回归期(Return period)会造成误解,而建议使用超越概率(Exceedance Probability)来代替。&br&专业人士参考:Water resources Engineering by David A. Chin, Prentice_Hall, 2000, 第257页,和 Hydrology handbook, by ASCE, 1996. 第8章Flood, 第483页。如果需要,我可以提供第8章的PDF文件。&br&=====更新 1 结束===========&br&&br&&b&其次,“百年一遇”事件经常发生。&/b&&br&假定刚才100-year event等于1%概率事件的意思你明白了。那么我们看看,这种事件在100年里的发生概率是多少。&br&如果一件事在一年里发生概率是1/T,那么不发生的概率就是(1-1/T),那么连续N年不发生的概率就是(1-1/T)^N。 刚才说是N年不发生的概率,那么,N年里至少发生一次的概率就是1-(1-1/T)^N。&br&公式:&br&&img src=&///equation?tex=P_e%3D1-%281-%5Cfrac+%7B1%7DT%29%5EN& alt=&P_e=1-(1-\frac {1}T)^N& eeimg=&1&&&br&看看100-year事件在100年里发生的概率,T=100,N=100 &img src=&///equation?tex=Pe%3D1-%281-%5Cfrac+%7B1%7D%7B100%7D%29%5E%7B100%7D%3D0.63& alt=&Pe=1-(1-\frac {1}{100})^{100}=0.63& eeimg=&1&&.也就是说这种事件在100年里发生的概率大于63%。&br&&br&100-year 事件在10年里发生一次的事件概率是多少?&br&&img src=&///equation?tex=Pe%3D1-%281-%5Cfrac+%7B1%7D%7B100%7D%29%5E%7B10%7D%3D0.095& alt=&Pe=1-(1-\frac {1}{100})^{10}=0.095& eeimg=&1&&&br&在任何10年里,发生100-year事件的概率都大于9.5%。&br&&br&求甚解人士看这些:&br&&a href=&///?target=http%3A//en.wikipedia.org/wiki/100-year_flood& class=& wrap external& target=&_blank& rel=&nofollow noreferrer&&100-year flood&i class=&icon-external&&&/i&&/a&&br&Chapter 6 in: H.P.Ritzema (Ed.), Drainage Principles and Applications, Publication 16, second revised edition, 1994, International Institute for Land Reclamation and Improvement (ILRI), Wageningen, The Netherlands. ISBN 90 &br&&a href=&///?target=http%3A///pdf/freqtxt.pdf& class=& external& target=&_blank& rel=&nofollow noreferrer&&&span class=&invisible&&http://www.&/span&&span class=&visible&&/pdf/freqt&/span&&span class=&invisible&&xt.pdf&/span&&span class=&ellipsis&&&/span&&i class=&icon-external&&&/i&&/a&&br&&br&&br&&b&第三,所谓的100-year 事件强烈依赖已有观测数据。&/b&&br&以降水量为例,20 mm/hr 的降水量对于某些沿海地区来说,可能只是5-year事件,但这个数值如果放在干旱地区,可能就是1000-year事件了。某一数值是属于“多少年事件”,都是依赖已有的降水观测数据。若10 mm/hr降水量是某A城市的“百年一遇”时,说明降水大于10 mm/hr在统计上是1%概率事件,但如果发现连续多年都有10mm/hr事件持续发生,那么就需要立即更新统计参数,将近10年的降水状况也加入统计参数的计算,然后结果就是10 mm/hr降水可能变为&10年一遇(10%概率)&或者是“20年一遇(5%概率)”了。 所以,持有的观察时间序列越长,这个概率值也就越准确。&br&=====补充 1 ===========&br&“百年事件”的数值会随自然状况的变更而波动。 例如,如果在全球变暖的趋势下,降水和气温的的“百年事件”的波动范围变大,意味着某些更大的降水,可能引来更大更高频率的洪水某一数值的“百年事件”的发生频率会增高;也可能某些地区气温升高却降水减少,带来更多“百年事件”的干旱。&br&除过气候的自然变化之外,人为影响也会影响“百年事件”。 同是“百年事件”的大降水并不一定就引来“百年事件”的洪水,因为受土壤吸水能力,蒸散发能力和河道输水能力而决定。
例如,2014年的凤凰古城被淹,诸多的专家认为是由于凤凰古城两岸被过度开发造成;占用河道,滩涂,岸坡以及大量设计不合理的风雨桥都是人为造成如此大洪水的原因。从任何水文或工程(Hydrology,Water resource engineering
或 Open channel hydraulics)的教科书上,都可以分析出这个结论——当然具体分析需知其上游水库放水和之前多月降水情况确定。&br&在不同的洪水量之下,河道两岸被淹的范围不同;如下图所示在100-yr,500-yr和1000-yr的洪水下淹没范围不同。凤凰被淹,其中一个原因就是大量的建筑已经修建于有较高洪水风险的范围内,不仅危及自身,同时增大了洪水量。&br&&img src=&/ea1ca27cfca49293aeb70a_b.jpg& data-rawwidth=&1021& data-rawheight=&860&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1021& data-original=&/ea1ca27cfca49293aeb70a_r.jpg&&&br&&br&40年前Victorov, P.的文章 &Effect of Period of Record on Flood Prediction.& J. Hydraui研究使用不同长度的观测数据对于10yr, 50yr,100yr-event的洪峰值估算的影响,有研究兴趣的人应该读过。&br&=====补充
1 结束===========&br&&br&&b&第四,不同地区发生“百年一遇”事件的概率相互独立。&/b&&br& 任何一个地区的“百年一遇”事件都独立于另一地区的事件。 也就是说,当河北发生“百年一遇”事件的时候,很可能北京也发生了另一个“百年一遇”事件。 假如,你在连续几年的新闻里听到多个地方都发生了一次“百年一遇”事件,不用太怀疑,这种事情的概率很高。&br&由第三,第四条衍生另一个结论:不同地区的“百年一遇”数值不能互换。
&br&PS:这条PS给有专业背景、看问题认真或者爱挑毛病的朋友。&br&地理学有条公理:距离越近越相似。 意味着,这里所说的“地区”存在地理上的相关性,意味着这种所说的“独立”并非绝对独立。 &br&&br&&b&最后,对于“百年一遇”这种说法,世界各国人都有相同的迷惑和怀疑&/b&。相应的看这些网站:&br&&a href=&///?target=http%3A//pubs.usgs.gov/gip/106/& class=& wrap external& target=&_blank& rel=&nofollow noreferrer&&USGS General Information Product 106: 100-Year Flood-It's All About Chance&i class=&icon-external&&&/i&&/a&&br&&a href=&///?target=http%3A//en.wikipedia.org/wiki/Return_period%23Return_period_as_.22expected_frequency.22& class=& wrap external& target=&_blank& rel=&nofollow noreferrer&&Return period&i class=&icon-external&&&/i&&/a&&br&&a href=&///?target=http%3A//en.wikipedia.org/wiki/100-year_flood& class=& wrap external& target=&_blank& rel=&nofollow noreferrer&&100-year flood&i class=&icon-external&&&/i&&/a&&br&&br&&b&总结:&/b&&br&A某地区某灾害的 “百年一遇”绝对不是一百年只发生一次的意思。&br&B 不同地区的“百年一遇”事件可能在连续的时间段里发生。&br&C “百年一遇”在偌大的中国,很可能年年发生。(谢谢指出错别字,已经改正)&br&(原来的D不够友好,故删除;但不影响对问题的分析)&br&&br&&br&PPS,这条PPS也给有专业背景、看问题认真或眼睛犀利的朋友。&br&上面说了很多“地区”。地区会因为所关心的问题不同而范围不同。如果说是地震,地区会以地质板块来划分;如果说是降水,会有一个降水分布图,然后划分地区;如果说是风,当然就有风场图。如果说洪水和干旱,可能就是按照流域来划分。&br&总之,地区并不是全等于一个城市,一个省或者任何一级行政单位。&br&&br&&br&PPPS:证明第三,第四的一个例子:&br&&img src=&/85b92dc95579dbb5e848a06c6e6bb82c_b.jpg& data-rawwidth=&774& data-rawheight=&319&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774& data-original=&/85b92dc95579dbb5e848a06c6e6bb82c_r.jpg&&上面这个例子来自&a href=&///?target=http%3A//water.usgs.gov/edu/100yearflood.html& class=& wrap external& target=&_blank& rel=&nofollow noreferrer&&Floods: Recurrence intervals and 100-year floods&i class=&icon-external&&&/i&&/a&和&a href=&///?target=http%3A//pubs.usgs.gov/fs/FS-229-96/& class=& wrap external& target=&_blank& rel=&nofollow noreferrer&&The &1OO-Year Flood&&i class=&icon-external&&&/i&&/a&, 用来说明第三点,根据不同时期的观测数据,得出来的“百年事件”差别较大。两个河流都在西雅图附近。 左图当快速的城市化之后,河流的流量大于城市化之前的流量,此时()的“百年洪水”的数值远大于时期的“百年洪水”值。
另一边的例子同在西雅图,但由于其上游修筑了Howard Hanson水坝,在有水坝之后的“百年洪水”的流量明显减少。&br&再回到左图来看,从的数据所计算出的“百年洪水”的量值为400cms(立方英尺每秒),并且在年之间,已经发生了一次这样的“百年一遇”的洪水。但是从年之间,超过“百年一遇”的洪水就有9次之多。由56-77年份统计的洪水风险就不再适用,而需要用更新的数据来分析,方能保民生于万全。&br&&br&原文引用,来自USGS, &a href=&///?target=http%3A//pubs.usgs.gov/fs/FS-229-96/& class=& wrap external& target=&_blank& rel=&nofollow noreferrer&&The &1OO-Year Flood&&i class=&icon-external&&&/i&&/a&&br&&blockquote&&p&&b&Big Floods Could Happen Again in Washington During Any Year&/b&&/p&&p&Rivers across the Nation seem to be rising to record flood levels almost every year. In Washington, more than one 100-year flood has happened on a few rivers in just the past several years. How can 100-year floods happen so often?&/p&&p&&b&Why Don't These Floods Happen Every 100 Years?&/b&&/p&&p&The term &100-year flood& is misleading because it leads people to believe that it happens only once every 100 years. The truth is that an uncommonly big flood can happen any year. The term &100-year flood& is really a statistical designation, and there is a 1-in-100 chance that a flood this size will happen during any year. Perhaps a better term would be the &1-in-100 chance flood.&&/p&&p&The actual number of years between floods of any given size varies a lot. Big floods happen irregularly because the climate naturally varies over many years. We sometimes get big floods in successive or nearly successive years with several very wet years in a row.&/p&&/blockquote&&br&&b&参考文献:
删除参考信息,以免有人说我装B。需要请私信。&/b&&br&&br&-----------------------正文结束,绝大多数用户不需要读以下内容------------------------------------&br&&br&*********回复某匿名用户*************&br&(1)你证明部分是正确的,证明了100-yr event是与“年”相联系的。所以我删除了我第一条当中“——与“年”没有直接关系”的句子,以求亲近正确。 但对于第一条的主旨没有大影响。且第一条最后一句下雨的例子的确引来新的误解,感谢指出,已经删除。&br&(2)你文中有这段指责&br&&img src=&/fece1f38e1f4308717ae_b.jpg& data-rawwidth=&591& data-rawheight=&137&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591& data-original=&/fece1f38e1f4308717ae_r.jpg&&&br&我没有说过百年一遇的概念是错误的,我也没有说过百年一遇与事件发生概率1%是不同的。 我认为百年一遇作为专业词要表达的意思就是1%的发生概率;错在“百年一遇”的翻译,这个翻译进入公众视野,一定会造成误解,因而建议改换说法。 &br&尽管我细细解释为什么在中文中“百年一遇”比英文中的&100-yr event&更容易造成误解,但美国专业人士与公众一样是面临“100-yr event”而疑窦丛生。1996年美国土木工程师协会(American Society of Civil Engineers)同样也指出英文的100-year event当中使用的这个回归期(Return period)会造成误解,而建议使用超越概率(Exceedance Probability,也就是1%概率)来代替。并且,这一建议也写入了水文专业大学和研究生常用的教科书内(Water resources Engineering by David A. Chin, Prentice_Hall, 2000, 第257页)。&br&我贴出这个文献出处供你检验, Hydrology handbook, by ASCE, 1996. 第8章Flood, 第483页。如果需要,我可以提供第8章的PDF文件。&br&作为专业词在行业内无论怎么用都可以,但转入公众视野的时候减少误解是我辈当尽之责任。&br&虽然行内工作多年,但断然不敢说是什么内行人; 更不敢将一己尊严寄托某专业词之兴废。&br&这个回答是2年前回答的,近期莫名受赞,的确诚恐诚惶,如履薄冰。这几天已经反复查阅书籍与同行讨论,以保所言不谬。&br&(3)你文中有以下观点&br&&img src=&/c05d09df6e3fba3abf55af_b.jpg& data-rawwidth=&607& data-rawheight=&322&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607& data-original=&/c05d09df6e3fba3abf55af_r.jpg&&&br&第一条已经回复。&br&第二三条,我接受。我也不认为“1%概率事件”能让公众更易理解,所以才有建议一说。 但如果我们未能尽心翻译而致人误解,又怎能责怪公众的科学和数据素养?更何况,将“百年一遇”理解错的行内人也绝非个例?&br&第四条,的确与地区挂钩。请重看说明和例子。&br&第五条,同意。&br&(4)你的回答中有如下内容:&img src=&/668bc900c46a11b14eca_b.jpg& data-rawwidth=&546& data-rawheight=&70&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546& data-original=&/668bc900c46a11b14eca_r.jpg&&&br&我猜我贴出来的链接和参考文献,因为期末考试的缘故你也未能一览。希望能看完后继续讨论。&br&尽管我贴出来的引用像你这样好学好思考的人都还没有读过,绝大多数的读者应该也没有读过了。所以呢,依你的愿望,我就删除了那些少人问冿的文献,相信有兴趣的人会直接私信我。 至于为什么都是些外文文献,实在是手边没有任何中文资料,我学习水文的过程也都是用外文书籍,这也是我唯一能获取的资源了。也正因我这里客观条件的约束,我才推荐&a href=&/people/er-zai-zi-28& data-editable=&true& data-title=&二崽子& class=&&&二崽子&/a&给出的例子。&br&的确,我们应该“更专业,更敬业,更认真”,但我不明白,为什么我引用了文献,写了公式就不专业,不敬业,不认真了?我也没看出来我哪一篇文献引用失当。 难道在文后恃才傲物、指责非专业者的科学素养比较专业?&br&&br&*********回复某匿名用户 结束*************&br&Log of update:
&br&01/13/2015 EDT 加入PPPS的例子;加入参考文献和计算过程的引用;加入对第三条100yr event对观察的依赖,PPPS的例子同样支持这一论点。&br&01/14/2015 EDT
删除少有人看的参考信息,需要者请私信,以免有人说我装B。添加ASCE对于100-yr event引来误解而提出换说法的建议;回复某匿名用户的指责;根据匿名用户的指责删除第一条中这句话“——与“年”没有直接关系”&br&01/15/2015 DET 删除第一条里下雨的例子,因为不准确而会引来新的误解,感谢匿名网友。 尽管之前已经给出诸多链接,但依旧大量评论者纠结于链接中直接说明的内容,故添加USGS原文。添加对评论指点的感谢。
关注这个问题很久了,作为“业内”人士,我觉得有责任把这个概念澄清,但一直没有找到完美的数据例子,故而拖延至今——虽然现在依旧没找到好例子,但我可以先把重要部分解释一下。(补充和更新的内容只为深入探讨而加;对于大多数读者而言,这些内容实属画…
&p&知乎日报上看了&a href=&///people/21e8b73c28d5bafd2dcd31d& data-hash=&21e8b73c28d5bafd2dcd31d& class=&member_mention& data-tip=&p$b$21e8b73c28d5bafd2dcd31d&&@舒乐乐&/a&的回答,从统计学上解释得很清楚,也很完善,我帮他举个例子,来说明一下是“100年一遇”怎么计算的。&/p&&p&
答案中Coconut在跟我做同样的工作,顺便待会会给出解释。&/p&&p&
首先说明一个概念,100年一遇 指的是 该大小的XX值在100年以内可能会发生,这个概念模糊了统计学的算法,舒乐乐已经将算法给出。我们不妨在水文学的专业内将概念换一下,重现期,意思是未来无数的年份里,每发生一次 大于或等于这个 XX值的 年份 平均为100年,就是说在下一个100年这个事件可能会出现一次,可能会出现多次,也可能不出现,只是发不发生的概率不一样而已。(其他变量都固定,比如某个地方,某条河,某个流域,都固定在同一个。)&/p&&p&
其次再要解释的就是,水文学中,洪水、暴雨强度、甚至风力强度,之类的出现规律,并不是按照我们日常所理解的正太分布出现,而是按照偏态分布出现,其规律呈现皮尔逊III型曲线的形状。曲线的形状,跟数据资料系列均值、曲率系数Cs及变差系数Cv相关。重现期的计算,往往要有调查系列,排频,配线,计算等过程。&/p&&p&
下面祭出大杀器,大学时期的水文学与水利计算的课程设计,来举例到底所谓的 “100年一遇”是怎么来的。&/p&&p&&b&案例:&/b&&/p&&p&
在太湖流域的西苕溪支流西溪上,拟修建FS水库,因而要进行水库规划的水文水利计算,本次课程设计的主要任务是确定FS水库的特征水位,具体内容包括:&br&1. 选择水库死水位&br&2. 选择正常蓄水位&br&3. 计算保证出力&br&4. 计算多年平均发电量&br&5. 选择水电站装机容量&br&6. 推求设计标准和校核标准的设计洪水过程线(洪水过程线推求)&br&7. 推求各种洪水特征水位并确定大坝高程&br&
其中第6项涉及到洪峰重现期的计算,直接跳到:&/p&&p&
本水库为大(II)型水库,工程等别为II等,永久性水工建筑级别为2级。下游防洪标准为5%,设计标准为1%,校核标准为0.1%,需要推求5%、1%、0.1%设计洪水过程线,第一步要计算不同频率下的洪峰流量。&br&1.推求p=5%、p=1%和p=0.1%的洪峰流量。&br&
按年最大值选样方法在实测资料中选取最大洪峰流量可得洪峰系列。特大值的处理:根据调查日在坝址附近发生一场大洪水,推算得潜渔站洪峰流量为1350m3/s。这场洪水是发生后至今最大的一次洪水。缺测年份内,没有大于1160m3/s的洪水发生。则使用统一样本法推求洪峰系列经验样本频率,将计算结果列于表14:&/p&&p&&i&表14
洪峰流量经验频率计算表&/i&&/p&&p&&img src=&/56af31d6447eee6cb7a89b_b.jpg& data-rawheight=&390& data-rawwidth=&579&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579& data-original=&/56af31d6447eee6cb7a89b_r.jpg&&其计算过程为:&br&由题意调查期 N==56,实测期n==24 &br& 除1922年为特大洪水外,实测期中1963年洪峰也视为特大洪水处理,则其经验频率&img src=&///equation?tex=P_%7BM%7D+& alt=&P_{M} & eeimg=&1&&分别为:&/p&&img src=&/ba321cda0d68e_b.jpg& data-rawheight=&49& data-rawwidth=&308& class=&content_image& width=&308&&&p&一般洪水经验频率&img src=&///equation?tex=P_%7Bm%7D+& alt=&P_{m} & eeimg=&1&&的计算公式为&/p&&p&&img src=&/e4fda5676e94_b.jpg& data-rawheight=&41& data-rawwidth=&182& class=&content_image& width=&182&&L表示实测期中的特大洪水个数,即可分别计算得出:&/p&&p&&img src=&/a59bf7eaa0c72ed35d5c626_b.jpg& data-rawheight=&144& data-rawwidth=&331& class=&content_image& width=&331&&用矩法估计统计参数:&br&均值 &img src=&/e77d4ea9d42cfd89280c4_b.jpg& data-rawheight=&52& data-rawwidth=&299& class=&content_image& width=&299&&变差系数&/p&&img src=&/696e9d1b6c3b9db8d61dd_b.jpg& data-rawheight=&59& data-rawwidth=&498&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498& data-original=&/696e9d1b6c3b9db8d61dd_r.jpg&&&p&求得变差系数后,按照曲率系数Cs=a*Cv来进行适配,与上面所求的实测与调查数据系列的排频进行比较,适配良好,则确定a的值,a的范围大概在2~3.5,部分地区可以到5;&/p&&p&则下面进行理论频率曲线的选配,选配表见表15:&/p&&img src=&/913ca88a145a950b516f6aa_b.jpg& data-rawheight=&546& data-rawwidth=&555&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555& data-original=&/913ca88a145a950b516f6aa_r.jpg&&&p&最左列数据为拟定频率,第一列为固定曲率(查表可知),&img src=&///equation?tex=K%3D%5Cvarphi+%2ACv%2B1& alt=&K=\varphi *Cv+1& eeimg=&1&&,&img src=&///equation?tex=Q%3DK%2A%5Cbar%7BQ%7D+& alt=&Q=K*\bar{Q} & eeimg=&1&&,配线图like this:&/p&&p&&img src=&/28fdffa2d476_b.jpg& data-rawheight=&341& data-rawwidth=&661&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661& data-original=&/28fdffa2d476_r.jpg&&则配线完成,第二次配线成果即作为此次配线成果,则经验频率计算表可得不同频率下的洪峰流量:&/p&&p&&img src=&/ebbe565eb281ac50bdb1_b.jpg& data-rawheight=&33& data-rawwidth=&440&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440& data-original=&/ebbe565eb281ac50bdb1_r.jpg&&&strong&即 20年一遇洪峰为896.5m3/s;100年一遇洪峰为/s;1000年一遇洪峰为/s。&/strong&&/p&&p&&strong&则如果这个地区发生一次洪水,洪水过程最大洪峰大于等于并接近1381.5个流量,即可说该地发生了百年一遇的洪水,就是这个意思。&/strong&&/p&&p&洪水过程线的计算后面还涉及到,一日洪量、三日洪量、七日洪量的排频计算,(如假设七日洪量数据缺少,可以用 七日倚一日、七日倚三日 分别计算线性关系,并采用线性关系最密切的那支,即可计算不同频率的七日洪量),排频配线方法同上,然后,不同时段采用不同洪量计算的放大倍比,总之,将实测的洪水过程线按照倍比放大或缩小,来计算不同频率的洪水过程线,计算过程涉及太长,直接列出结果,like this:&/p&&p&&img src=&/b9c88b213ceb8eb_b.jpg& data-rawheight=&811& data-rawwidth=&581&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581& data-original=&/b9c88b213ceb8eb_r.jpg&&1%、0.1%同理,略过,最后计算出来的结果像这样:&/p&&p&&img src=&/1de4a7dadb871c1980ec24_b.jpg& data-rawheight=&380& data-rawwidth=&577&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577& data-original=&/1de4a7dadb871c1980ec24_r.jpg&&即1000年一遇的洪水过程、100年一遇的洪水过程、实测的典型洪水过程、20年一遇的洪水过程,尖端位置的流量及这个洪水过程中的洪峰。&/p&&br&&p&总而言之,不管是多少年一遇,它是根据实测的数据系列,来进行计算并推算可能在 这个 重现期 内发生的 水文现象的 一个具体值的大小,是一个定值。比如100年一遇洪峰是定值,1000年一遇洪水过程是定值,等等。是按照统计学进行推算的一个数值。只要超过了,那就是发生了,没超过,说明发生的重现期低。&/p&&p&数值的大小主要跟历史资料的精度跟完善度有关。但总体来说,它只是一个推算值,统计出来的值,不是绝对准确的,也不是一个很可怕的数值。&/p&&br&&p&随着年份变化,实测资料数据会有延长,经延长的数据进行计算的,会较短数据系列计算的,准确度更高,在工程应用上,会更偏向采用数据系列更长的计算结果。&/p&&br&&p&就是Coconut给出答案中提到的,重现期也是工程标准一说。按照他的答案举例,一条河道洪水灾害频发,要建堤防,洪水标准按照保护对象来分,比如我所在的地区,保护重要城镇的河流,防洪标准为20年一遇,保护农田耕地的河流,防洪标准为10年一遇。这里说的20年一遇、10年一遇,是重现期,也是工程标准。&/p&&p&是这样,假设这条河,兴建堤防标准为20年一遇,根据水文排频分析计算的20年一遇洪峰为50m3/s,然后根据河道形态,对河道进行在50m3/s的洪水下进行水面线的推求,根据水面线的高程来确定堤防的高程,以此来完成堤防的建设。其中水面线的推求可根据曼宁公式,或者是一维、二维模型,现在常用的如 武汉大学水利水电学院 开发的准二维模型《susbed-2》和丹麦开发的二维模型《mike 21》等。(扯远了。。。)&/p&&br&&p&以上。&/p&&p&PS,这个案例并不是在回答这个问题,一是为&a href=&///people/21e8b73c28d5bafd2dcd31d& data-hash=&21e8b73c28d5bafd2dcd31d& class=&member_mention& data-tip=&p$b$21e8b73c28d5bafd2dcd31d&&@舒乐乐&/a&的答案补充专业案例,二是表明一个专业领域内部有自己的专业术语罢了。&/p&&p&由于媒体的滥用以及不正确引导,导致非专业人士的误解,确实有一点不太合适。但是专业术语本身就是为专业内部服务,并没有必要去改说法。想想,你觉得改一改简单,但整个行业的规范和高校教育也都要改,涉及的过程是非常麻烦且困难的。问题在于,有必要吗?&/p&
知乎日报上看了的回答,从统计学上解释得很清楚,也很完善,我帮他举个例子,来说明一下是“100年一遇”怎么计算的。 答案中Coconut在跟我做同样的工作,顺便待会会给出解释。 首先说明一个概念,100年一遇 指的是 该大小的XX值在100年以内可能会发…
已有帐号?
无法登录?
社交帐号登录
tomorrow is another day}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2016围棋等级分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