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戏cad图形打印不出来制造出来为什么会有菱角,为什么一些高配置游戏菱形会没那么

恋爱中的人梦见菱角,意味着可能与感情方面有关,因为它是水生植物,梦境中与水有关的东西,多与感情有关,又有一首歌叫采红菱,暗示感情的交流与美好。梦见菱角,容易胡思乱想的一天!平静的开头,却往往因为你这种心理,无端生出许多麻烦来呢!给自己安排一份抄写或记录的任务吧,工作/学业性质的简单通常能帮助你静下心来。奋斗中的人梦见菱角,要得到收获(果实),就要排除险阻(外在的硬壳)。青少年梦见紫菱,预示着气概不凡才华出众。原版周公解梦:梦紫菱,吉。梦食紫菱,为头角峥嵘之兆。缙绅得此梦,应为紫袍客;士人得此梦,当做紫微郎。《梦林玄解》梦紫菱,主有头角峥嵘之兆。《断梦秘书》
更多解梦请关注大师微信号》》》jiemeng_2280com
07-2407-2406-0407-2407-2405-1709-1207-2407-2409-24> 菱角的功效与作用 健力益
菱角的功效与作用 健力益气的佳品
&  &很多人都喜欢吃菱角,它可是健力益气的佳品,大家对菱角有多少了解,那么大家都知道菱角的功效与作用吗?估计很多人都不是很了解,下面就来一起了解下吧!
  菱角的功效与作用:
  1、抗癌,菱实的醇浸水液对癌细胞的变性和组织增生均有抑制作用。
  2、补脾益气健脾,强股膝、健力益气
  3、缓解皮肤病,辅助治疗小儿头疮、头面黄水疮、皮肤赘疣等多种皮肤病。
  4、减肥,菱角利尿、通乳、解酒毒,是减肥的辅助食品。
  5、红菱角晒干研末,空腹服10克,红痢用老酒送下,白痢用米汤送下,治痢疾。
  6、鲜菱蒂(菱柄),搽擦患处,一日数次,治赘疣(青年性扁平疣、多发性寻常疣)。
  7、鲜菱草茎(去叶及须根)120克,水煎服,治小儿头部疮毒,亦可解酒。
  8、老菱角煤炭存性,研成细末,用麻油调敷患处,治头面黄水疮。
  9、菱角粉10-50克,白糖适量,水煎成糊状食用。有清暑解热,除烦止渴,益气健脾,解酒毒作用。适用于因酗酒引起之口苦、烦渴、咽痛等症。
  10、菱角、诃子、薏米、紫藤瘤各10克,水煎服,一日两次,治食道癌、胃癌。
  11、生菱角肉煮成褐色浓汤,每日用20-30个菱角。汤作2-3次分服,可治子宫癌、胃癌。据日本报道,此方长期服用,屡有收效。
  12、菱角粥:大米100克,煮粥,煮至半熟时,加入菱角粉30-60克,同煮熟,用适量红糖调味食用。有健脾益胃,补气防癌作用。适用于慢性泄泻,营养不良,年老体弱等症。并有防治胃癌,食道癌,子宫癌作用。
  菱角的选择:
  选择优良品种是高产的基础,也是争季节、早占领市场、提高经济效益的关键。如以生食为主,可选菱角大的早、中熟品种(两角菱),分期分批投放市场。以高产为主,可种植熟期晚的乌菱品种。同时因菱角种性易退化,必须注意选择菱形饱满、充实度高、果皮充分硬化、无病虫害的菱角留种。
  &以上就是关于:&菱角的功效与作用 &健力益气的佳品&的分享,希望对你有帮助。  感慨了这麽多,是因为真正美轮美奂的该要出场了!    ——纯装饰玉和玩赏玉——这才是最终体现出了所有顶级技巧的    希望大家在欣赏、赞叹的同时,也能有所体会……
  牌形玉佩      牌形玉佩品种很多,一般多呈长方形,稍厚,有些是直接可以佩带,有些却要嵌镶后才能佩带,此种玉牌多琢单面纹饰。    宋代牌形玉佩形式多样,大多不做边框,镂空技法运用广泛。元代的牌形佩则多做有边框,联珠纹边框连珠粗大厚实,内部纹饰往往高于边框,透雕深琢,层次分明,器表有钻砣痕。    明代牌形玉佩比前代的牌形玉佩稍厚,多呈长方形,器体较小,用浅地隐起的技术来突出主要纹饰,四周留有较窄的边框。佩面上的纹饰,出现了一批描绘文人山水及诗文词句的画面。较为流行的是,在佩饰的正面雕琢摹仿当时名画家沈周、文徵明等人的山水画;佩的背面则镌刻着诗句或印款,确有一种高雅脱俗的韵味。也有器面饰龙、螭、鸟纹的。明人陆子冈善制玉牌,且技艺高超,无人可比,故称“子冈牌”,后世仿制他作品的人很多。    牌形玉佩发展到清代,尺寸较明代加大,造型一般呈委角椭圆状或方形,图案琢磨细致规整,几乎无一草率之处。花蕊、叶脉以及虫鸟的须翅,均刻划得清晰可见,抛光精工,常呈现出一种极佳的温润细腻而又柔和的油脂光泽。清代中后期,牌形佩日益厚重粗笨,不但边框宽阔,而且上端的附加纹饰也更加复杂凌乱,有时佩的下端还增添了一些小型的装饰。图案内容除继承明代传统外,还出现了戏剧人物、小说故事的画面,器表雕琢细腻,平滑光洁,边框加宽。除传统造型的牌形佩外,还有其他造型的玉佩,如工字形牌、方形牌、菱形牌等。总体来讲,清代晚期的牌形玉佩制作多粗糙不精,大不如前。    白玉工字佩  明  高2.7厘米  估 价:RMB 4000  玉质洁白无瑕,呈工字形,上浮雕各种花纹,线条流畅,雕刻精美。    白玉福如东海锁牌  清早期  7.6×5.8厘米  估 价:RMB   器呈锁状,中心琢“福如东海”四字,边缘透雕花卉纹。繁华而不失稳实。    白玉莲花牌子  清  直径5.8厘米  估 价:RMB 10000  玉质洁白无瑕。浅浮雕一出水芙蓉,秀美圣洁,超凡脱俗,富君子之范。    白玉云龙转心牌  清  5.6×5.3厘米  估 价:RMB   此件玉牌玉质滋润,继承古代玉璧造型,一面乳钉一面卷云,外透雕缠枝围绕玉壁,中心有一转心,全器为整料所制。白玉工字佩白玉福如东海锁牌白玉莲花牌子白玉云龙转心牌
  子冈款白玉山水诗文牌子  清  4×0.5厘米  估 价:RMB 45000  成交价:RMB 45000   两块牌子以一块玉料制咸。明清玉雕装饰融入了一些文人画色彩的内容,追求风雅和闲情逸致。此牌子即为这类型作品的代表。    子冈款白玉宜子孙佩  清中期  高5.7厘米  估 价:RMB 5  牌首为双龙戏珠纹,主体纹饰为童子戏蝶,艺精美。    白玉经文纬武牌  清乾隆  高13.5厘米  估 价:RMB 3  阳线雕“经文纬武”4字,底以汉、满两种文字刻“乾隆御制”款,雕工精湛。    白玉雕麒麟送子牌子  清中期  8.2×4.8厘米  估 价:RMB   镂雕花卉,中间为麒麟送子图案。刻工精细,寓生贵子。子冈款白玉山水诗文牌子子冈款白玉宜子孙佩白玉经文纬武牌白玉雕麒麟送子牌子
  附:子冈牌    牌子,俗称别子,为明、清两代流行的一种坠饰,形状多为矩形、圆形、椭圆形。牌顶上有孔可以穿带。此类玉牌以明代苏州工匠陆子冈所做最有名,因后世仿制者众多,遂得“子冈牌”之名。明代子冈牌常见的形制上首多为透空的云头、龙头、花卉、螭虎、蝙蝠等。牌子一面刻画、一面刻字并镌名款,画与字均属明代吴门画派中文徵明的风格,所画题材习用人物山水、亭台楼阁及花卉等;纹饰与文字一般用阳纹雕琢,地子浅而光平,纹饰细腻秀雅。明代子冈牌虽多刻“子冈”款,但几乎无一是陆子冈的作品,大多是明末的仿品。清代子冈牌数量甚多,形式主要仿明代,此时出现了一些新的特点,首先是图案的文化画色彩淡化,“八宝吉祥”、“老人拜石”、“婴戏图”等吉祥意义图案和“武松打虎”、“苏武牧羊”等故事性题材流行,文字主要刻戏文、吉语。清代雕工比明代更精细,有时显得过于繁琐。明清除子冈牌外,还有其他形式的玉牌,形式很多,两面刻画、两面刻字的均有,这些玉牌,旧亦归于“杂佩”类中。
  肖生玉雕      肖生玉泛指一般动物型玉雕,而非仅指十二生肖玉。自新石器时代至清代玉器,肖生玉几乎是一个永恒的题材,一直为人们所津津乐雕。表现手法从反映动物的特征、习性,到动物的整体刻画,以及赋予其的吉祥寓意,由简到繁,自浅至深,生动传神。    早期肖生玉雕    玉龙  红山文化  高26匣米  这件玉龙是中国己发现的时代较早的龙的形象之一,从其首部特征来看,吻部较长,鼻部前突,并上翘起棱,端面截孚,有两并排的鼻孔,有猪首特征。这件玉龙用墨绿色玉制成,琢磨精细,具有相当高的艺术价值。    玉鸮  红山文化  头顶雕有两个圆弧形耳,耳下浮雕圆眼.嘴部呈弧形,双翅展开,尾端平齐。有交插透孔,应是一件佩挂的器物。玉龙玉鸮
  圆雕玉龙  商  5.6×8.1厘米  玉料呈墨绿色,局部有浅褐色沁。器圆雕而成,玉龙张口露齿,“臣”字形目,头顶有一对柱形角粘于颈上,双爪足,背有扉牙,身饰菱形鳞纹,短尾卷于身侧,呈伏卧状。玉龙下颏正中有一对钻的小孔,可供系挂用。此器为所见商代玉龙中惟一一件圆雕作品,且制作精致,身形五宫清楚可见,对了解玉龙和龙文化的产生发展,特别是商代玉龙的具体形态,有重要的价值。    双兔  商  长3.75厘米;长3.7厘米  半透明灰青玉。双兔作蹲伏状,身上是细致阴刻图案,各带一孔。刀工简约,风格古朴。    玉鸟  商  高2.4厘米  玉鸟作停立状,圆目勾嘴,长尾和翅膀均施阴刻线条,底部素平,并分为两份。鸟嘴与胸部各有穿孔。    玉龟  商  长5厘米  灰青玉,表面大块钙化,底有朱砂痕,此龟龟壳平滑,壳下露四肢,排列不均称,状约爬行,其中一面有破损,头下钻有小孔。    玉鸟  商晚期  长4厘米  黄褐斑灰青玉。此鸟展翅作飞翔状,翼上有方形云纹。大头、圆眼,尖嘴、歧尾。嘴部有一横孔。圆雕玉龙双兔玉鸟玉龟玉鸟
  玉龙纹鉴定 (一)    新石器时代至西周    龙纹在玉器上出现是从新石器时期开始的,一直到清代,经过了几千年的变化,形成了各时代独有的特征。我国最早的玉雕龙纹,可以说是出现在新石器时期的红山文化。新石器时期龙纹的特点是:龙首长,似马头,吻部前伸,略往上翘,无耳,长角(长鬣)后披,眼睛突起似凤眼,又像梭形眼,也可称菱形眼。整体浑圆,没有棱角;通体为圆柱形,光素无纹,只有点缀的网纹,形制厚实古朴,这是新石器时期的重要风格特征。多是青黄玉质制成,玉质略软,刀法雕琢简拙粗犷。商代龙纹的特点为:龙身似蛇而短,尾部呈勾卷状,只雕一足;头有独角,角似柱形或蘑菇头形,称兕形角;眼睛多作“臣”字眼、目雷纹眼或斜方格眼,且多雕成张大嘴的姿态,以表示凶猛。商代早期的龙纹玉雕多为薄片状,阴刻线有单线条和双线条两种,线条以直线为多,有棱有角,在龙的身上出现的纹饰,有重环纹、单环纹和云雷纹。西周时龙纹的特点是龙纹身体变得细长,身上的纹饰也较复杂,线条多弯形或弧形,这时期的重环纹、云雷纹等纹饰很盛行,在龙的背部出现的脊齿纹比商代时期的密,而且很盛行这种纹饰;龙的兕形角渐渐消失,出现了像头发一样的角,还有云纹式的耳形角;眼睛仍有斜方格眼和“臣”字眼,但“臣”字眼的眼角线拉长,有的拉长再勾卷,形成了西周自己独有的风格。此外这时期大多不刻划龙足,龙身上的纹饰呈图案化,起着装饰作用。
  春秋至汉肖生玉雕      春秋战国时期玉雕技法在继承西周的基础上又有了一些新的创新。春秋时期主要表现在:用极薄的光素小玉片镂雕成成对的龙、虎、兽形饰片,其玉雕形象生动准确,同时用细直阴刻线雕琢出双勾蟠虺纹或云纹,较稀疏处加以雕琢圆圈纹,使图案均匀分布器身。战国时期玉雕器物多在边线卜加阴纹或阳纹纹线,纹样满而密,除少数兽鸟纹饰外,器物表面皆雕满纹饰,不留空白。    两汉时期,圆雕动物形玉器数量仍然很稀少,但有一些精品存世。陕西咸阳渭陵附近出土的西汉时的玉羽人奔马、玉熊、玉鹰、玉辟邪等充分显示了汉代圆雕的高超技艺。玉羽人奔马中奔马足踏流云,羽人背有双翅,骑在马上作遨游状,整体的构思和雕工皆已相当成熟。汉代玉马在传世品中亦不乏精晶,马的造型风格与甘肃武威雷台汉墓出土的铜马一致,马嘴、腮、鬃、臀略加夸张,体态矫健,神情威猛,颇为传神。    汉至魏晋时期,玉异兽多作为玉镇用。在古代,人们不用座椅饮宴吃饭,皆席地而坐,或坐于坐榻之上,因此需用坐席。而坐席的前部,一般都放上铜镇或玉镇,这一习俗,在战国时期就有。汉代出现的动物圆雕,躯体劲健,虽然肢体、毛发、羽翼等的表现手法还保留一些早期图案化残余,但其雕刻出的线条粗而准确,整体己基本趋向写实,反映出受当时雕塑艺术的影响。    西汉后期,还出现了使用密排短阴刻线雕琢动物的肘部(如螭虎纹的肘部)以及鹰的羽梢等的表现手法。这种线条雕刻刚劲有力,弥补了平面雕所表现的图案立体感不足的弱点。这种雕刻技法是前所未见的,并一直沿用到东汉、南北朝。凡是汉代精细器物上都有刻线细如毫发的“游丝毛雕”。    兔  西周  3.2×2.3厘米  半透明浅青玉质。此兔双耳竖立,身体伸展。造型流畅自然,四肢雕工细致。前肢有钻孔。    壁虎  西周晚期  13.2×2.6厘米  此壁虎作匍匐状。器身边沿呈锯齿形,面部饰以抽象线条,身上还刻有模仿尺度的线条。嘴部带扁平穿孔。    龙形玉佩  战国早期  龙是玉佩中最基本的样式,战国时楚国与中原都流行这种“S”形玉佩。兔壁虎龙形玉佩
  玉辟邪  西汉  4.5×5.8厘米  青白色玉料圆雕而成。辟邪昂首挺胸,双眼前视,张口露齿,头两侧有耳,顶有独角,颌下长须垂于胸前,长尾蜷曲垂于地,前足生有肉翅,作半卧半起状。圆润流畅的线条,白色的玉料和原有的紫红色玉皮,增加了玉辟邪的光彩。    玉熊  汉  4.8×8厘米  玉熊紧闭双唇,双耳贴于脑后,圆而有神的双目直视前方,匹足交错呈漫步行走状。腮边,腿侧仅雕刻数刀鬃毛,却产生了鬃毛满身的效果。玉熊还突出了体态和头部特征的刻画:作者用简练的刀法,雕刻出熊肥胖举摇的体态,憨厚而可爱的神情。此为一件难得的玉雕作品。    玉双虎镇  西汉  长5.5厘米  估 价:RMB 5  圆雕兼浅浮雕双虎,姿态雄浑,线条挺劲。    白玉卧马  汉  长8.3厘米  估 价:RMB 000  玉质洁白莹润。马呈跪卧歇息状,姿态悠闲,温顺可爱。    玉奔马  汉  4.8×8厘米  此奔马用透明柔润的白玉雕成。奔马昂首嘶呜,张口露齿,鼻部隆起,双眼前视,双耳竖起。马肋阴刻线雕双翅,马尾高扬,一前足悬空抬起,处于欲停欲奔的状态。骑手头束巾,身穿短衣,细腰喇叭形衣摆,上身直立,双手紧挽缰绳。长方形底座上雕刻云纹支撑奔马的足和尾,衬托出奔马凌云遨游太空的神姿。玉辟邪玉熊玉双虎镇白玉卧马玉奔马
  玉龙纹鉴定 (二)    春秋至汉    春秋战国时期,龙体周边以双阴线挤出阳纹线,更突出了龙形的轮廓。春秋战国时期玉龙特点:龙纹身体更长了,呈曲折形,似英文字母的“s”,我们称之为“S”形或“双S”形龙;龙身上多饰以谷纹纹饰,这是春秋战国时期出现的新纹饰,战国时期广为流行,春秋时期常用的卧蚕纹,纹饰突起,立体感强,刀工讲究;龙纹中的角,有一条基本规则,即“商代没角不是龙,西周有角没有足,晚周角形似耳形,战国与耳全无异”;龙纹的眼睛见不到“臣”字眼了,开始出现单线或双线雕的圆形眼与角度浑圆的方形眼和单凤眼,其双线雕手法是外圈线细,内圈线粗,使眼睛突起,更显有神,形成浅浮雕。汉代的龙形渐渐向盘龙发展,并趋向具有四足兽的体形。王充在《论衡》中写道:“世俗画龙,马首蛇尾。”这就是汉代龙纹的写照。汉以前的龙纹就是单纯的龙纹,而这时期龙纹常与螭虎纹、凤纹配合在一起构成图案。龙纹常出现在璧上,佩上。汉代因螭虎纹开始盛行,龙纹渐渐就少了。此时龙角是出现在云纹耳后面,近似鹿角一样的长角,有的勾卷,还有的分岔后再分别勾卷。眼睛多杏核眼,加长眼梢,到了汉代晚期,多是眼睛的下眼皮下垂。汉代玉龙的鉴定要抓住龙的头形和眼形的特点,其次汉代有“游丝毛雕”的工艺,即阴刻线细如毫发,似续似断,我们从图中的龙纹身上可以看到这种汉代盛行的纹饰。
  魏晋至唐肖生玉雕      魏晋南北朝时期玉雕出现一些新品种和新风格,与佛教题材有关的玉雕开始出现。传世品中还偶然可见玉雕狮子,与同期石刻佛座下狮子很相似,明显受到佛教雕刻的影响。此时期圆雕艺术品也偶然见到,例如天津博物馆所藏的一件青玉卧兽的造型特点是:体大而头较小,两只耳朵雕琢在玉兽的颚顶部,两腮部突出微微外翘,夸张性很强,给人以凶猛有力的感觉,整个躯体与马相类似。其玉兽在雕琢技法上继承厂汉代风格,采用勾撤刀法,刀法简练,所刻线条刚劲有力,整个玉兽躯体磨制得匀净光滑,威武雄壮,展现了艺术家经过想像、夸张雕刻出来的象征祥瑞的“灵兽”形象,与同时代的石刻艺术有相近似的风格。综观魏晋南北朝时期玉雕风貌,它一方面继承了汉代玉雕工艺的直平雕刻刀法,另——方面又实现了刀法由粗简向精湛发展的转变,并且完全摆脱了汉代玉雕工艺古朴粗略的做法,从艺术构思和雕刻技巧上来看,都进入了一个更加成熟、更加完美的发展阶段。    隋唐时期圆雕艺术品在考古发掘中发现不多,传世品中尚能见到一些圆雕。唐代动物形玉雕有狻猊、鹿、鹭鸶、牛、马、羊、鹰、雁、孔雀、鹤等,但此时期的龙凤纹和前代相比有很大的改变。唐代的雕琢方法除继续保留运用传统的镂雕、圆雕等手法外,大量地使用阴刻线,例如表现动物的腿毛,喜用较密集的阴刻线装饰,无论是粗线或是细线,刀法均纹丝不乱,在造型上注重起伏,能表现出内在的美感,强调突出动物形体的肌肉、动态、力量和体积感,基本上和同时期的石刻雕塑手法相同。唐代还流行一种盘结状动物造型。如盘状骆驼与马,而猫科动物也常见相类形态,不过盘结的玉马则甚为罕见。    玉辟邪  南北朝  高4.5厘米  估 价:RMB   圆雕,作跳跃状,昂首,两角。辟邪与天禄是并用的,一角的叫天禄,两角的叫辟邪,有辟除邪恶之意,故有制为小形之器。有小伤。    玉兽  隋唐  5.8×2.2厘米  此件玉兽,全身没有纹饰,全以砣具琢磨而成;玉质青玉,而全身受土浸斑驳,底部中间砣磨的凹槽和穿孔方式及造型等,和南北朝之后的动物类似,应为隋唐时北方少数民族所雕之玉。玉辟邪玉兽
  白玉透雕行龙佩  唐  12×1厘米  估 价:RMB 100000  成交价:RMB 176000   古人按龙的动态分行龙、升龙,降龙、蟠龙,坐龙等。此件玉龙呈行走姿态,故称行龙。长鼻长发,雕三爪,厚唇上举,龙牙与上唇呈梳子形。嘴角超眼角,尾梢缠后腿。背面素平,有6对对打的斜孔,是为镶嵌饰。玉质洁白莹润,雕琢细腻生动,整体玲珑剔透,是唐代玉龙中罕见的精品。    白玉瑞兽  唐  长4.5厘米  估 价:RMB   成交价:RMB 15400   此器作静卧状,雕刻刀法粗犷有力、简洁,造型优美,为唐代玉雕中的精品,因平底亦可做镇纸使用。    玉鼠  唐  长5.3厘米  估 价:RMB   此件玉鼠,圆雕,作蜷伏状,两眼圆睁,两耳直竖,一副小心谨慎模样。线条简练有力,器身匀净光滑。    骆驼  唐晚期  6.2×3.8厘米  此件玉雕雕一小兽伏骑于骆驼上,以空心管钻眼,呈突出状,好似胡人双眼,而大脚板也是唐代较为惯用的雕法。雕者的巧妙构思,善用其黑斑质地雕成小兽,使此玉兽和骆驼的色泽分开,相映成趣。玉质呈润糖色,有柔光与老化现象。白玉透雕行龙佩白玉瑞兽玉鼠骆驼
  记号    顺便提醒版主:吃饱了撑的啊,颜色那么刺眼
  留爪。
  玉龙纹鉴定 (三)    魏晋至唐    魏晋南北朝时期,战乱频仍,社会动荡,故这一时期的墓葬出土的玉器很少,并且玉饰的体积极小,大型玉礼器和成组玉佩饰几乎没有发现。所以研究玉器的古书中极少见到这一时期玉器的著录,几乎形成了断代期。从迄今所见到的少量玉雕龙饰看,其基本延续了汉代玉龙的风格。唐代玉雕图案完全摆脱了汉代式样,这时期玉雕注重神韵,龙纹也表现得威武雄壮,昂首奋鬣,俯仰翻腾。这时期龙纹的几个特征是:一、龙身似一条粗大的长蛇,身体两侧刻有两条阴刻线,四腿四爪、爪子臃肿有力;这时期玉龙身上开始出现似鳞纹样的纹饰及斜方格纹,纹饰从颈部直至尾部;尾为秃尾,没有什么装饰。二、这时期龙的头形长,张嘴吐舌,嘴极大,张开后嘴角超过眼角,龙嘴之大,是以前年代从来没有过的。三、唐代龙腿的小腿部分在关节处有山羊胡子状的腿毛。宋代龙一般雕刻得活泼精细,还有一些简单古朴的,但不像唐代龙那么粗犷有力。宋代镂雕的立体感加深,纹饰上下交搭,侧视如剪影。宋代龙的头形与唐代基本相同,但这时期龙的嘴没有唐代张的那么大,嘴角不超过眼角,基本上嘴角在眼睛的三分之二位置;雕工线条硬,嘴出现了棱角;龙的上唇翘得很高,下唇微微翘起;同时在龙额后面开始出现两根细长角,两角的尽头往上方卷勾,这种纹饰在宋代以前很少见到。
  作者:爆玉米花 回复日期: 00:52:04 
  顺便提醒版主:吃饱了撑的啊,颜色那么刺眼  ——————————————————————————  我是个善良的人,所以,替斑竹开脱一句:  估计她是想醒目些……  而且,我看那版务章程里写的,好像是每种颜色都用代表的意义,也许她是不知用什麽色好了吧?!
  宋元肖生玉雕      宋代纹饰比起唐代大大丰富了。北宋继承了唐代的传统,向富丽繁密的方向发展,南宋则趋干精巧秀雅。辽金时受两宋影响,但也有地方特色,豪放有余。最常见的题材是龙凤,还有孔雀、鹦鹉、鹭鸶、鹤、雁、鹊、雀等。    辽金时期的北方游牧民族喜欢狩猎,玉雕中出现了海东青(鹘)捉天鹅和山林熊鹿的图案,这是北方特有的题材,图案为荷叶、莲花、水草及一只天鹅颈钻于水草之下、一只小如鹦鹉的海东青欲吃鹅脑等,这类图案又称为春水图案;以山林熊鹿为题材的图案为山石、柞树、群鹿等,我们称之为秋山图案。这些图案表现的天地极为广泛,不仅有广阔的自然视野,而且造物天然,各具形态,反映出了北方游牧民族的狩猎生活。    如果说唐代玉器气韵生动、形象夸张的话,那么宋辽金玉器则既能突出表现对象的内心世界,又能准确地掌握细节的变化,做到所制玉器起伏自然、转折合理、真实精练,所以以“形神兼备”来概括这一时期玉雕工艺的特点是适宜的。    元代玉器中也有为数众多的、带有北方民族特色的玉雕器物。常见的玉雕纹饰有鹿、虎、螭虎、鹤、龟、龙、凤、雁等,内容丰富多样,题材广泛,尤以描写北方民族浓厚生活气息的作品最为突出。雕刻技法中既有粗又有细,粗的雕琢刀法浑厚,颇有仿古风味;细的器物又确实是细得出奇。    宋元时期流行各种鱼形佩、鸟形佩,较为引人注目的是玉龟类作品。龟类题材的玉雕早在新石器时代红山文化遗址中就有出土,以后的各代多有玉龟雕刻,而且各种玉龟都能给人一种神秘感。观赏陈设的圆雕和动物明显增多,往往寓有谐音古语和民俗内容。例如:鱼表示“喜庆有余”,羊表示“吉祥”等。    白玉云龙佩  宋  长8.5厘米  估 价:RMB 12000  宋代玉龙略如唐代,但形体较细瘦,上唇稍作长方形,嘴角与外眼角长度接近,龙身周围如意形云朵小而密。此云龙佩镂雕一行龙穿梭子花枝之中,龙身光素无纹,背脊出齿。姿态起伏优美,绐人以不同以往的全新之貌。    玉鸭  宋  长4.7厘米  估 价:RMB   此鸭呈蹲伏状,前望,眼嘴及翼施以线刻,器底平滑。    白玉栖凤佩  宋  3.4×1.6厘米  估 价:RMB 45000  此玉雕描绘一只在栖息的凤鸟,翼及尾部羽毛以简洁的线条刻划而出。    玉狮  宋  长12厘米  估 价:RMB 7  成交价:RMB 77000白玉云龙佩玉鸭白玉栖凤佩玉狮
  玉瑞兽  元  长10.5厘米  估 价:RMB   成交价:RMB 39600   此兽作行走状,嘴部前凸,两眼圆瞪,腹部刻有羽冀,雕琢粗放,形象生动,颇富生活气息。    白玉麒麟  元  长6厘米  估 价:RMB   此麒麟纵身昂首行走于卷云上。长角扬发,颌下有须,似龙非龙。雕琢精细,极富动感。    墨玉巧作海马驮书  元  长4.2厘米  估 价:RMB 1  借助玉材的不同颜色,巧妙地雕出逼真写实的造型,构思巧妙。    玉象  元  长4.5厘米  估 价:RMB 1  成交价:RMB 17600玉瑞兽白玉麒麟墨玉巧作海马驮书玉象
  玉龙纹鉴定(四)    宋元时期    宋代龙素身的多,在身体两侧也是用阴刻线刻划出两道边,把龙的立体感表现出来,但两条边线比唐代的边线雕得粗。龙腿很长,尤其是后腿,曲折度大,可看起来显得无劲,不像唐代的那样有力;宋代龙腿的关节处有钩形腿毛,也有呈飘浮状并长于唐代的腿毛;在小腿部位有短阴线表示腿上的汗毛,爪子一般是3个或4个。宋代龙纹的尾巴尽头处有少数出现了好像火焰一样的装饰物,这种装饰物到明代龙尾上出现得就多了。这时的辅助纹饰云纹多种多样,它不像唐代云纹那么肥硕,云纹尾部拉长卷云纹式样也多样化了,还出现了龙纹旁边有山石作陪衬的纹饰。元代的玉龙盘旋曲折,上下翻腾,气势磅礴,很有气派。工匠多用深雕和三层透雕相结合的手法,把龙在云中穿行,上下翻腾表现得活灵活现,给人以动感。元代龙纹的风格特征:这时期龙额后面有两根细长角,龙眼睛是丹凤眼,粗眉紧靠在眼上面,给人以眉毛压着眼睛的感觉,目光熠熠,一副凶猛的样子。这时期的龙有一个特点,即龙是侧龙,但同时又多出现两只眼睛。龙嘴与宋代的作品相似,上唇也是往上翘,呈勾云式,但嘴张得没有唐代的那么大。元代的龙发细长向后飘浮,线条自然优美,龙的躯体呈细长颈,鼓腹、秃尾,龙颈是用粗阴线斜刀断开,以使龙头更加突出。这是元代玉雕的一个特征,无论什么飞禽走兽,都这么雕刻。
  明清肖生玉雕      明清两代玉雕业繁荣,圆雕玉动物种类、数量明显增多,形体也较前代大。这一时期雕刻的动物,形态生动,肌肉饱满,风格写实,细部也仔细雕琢,力求逼真。从特点看,明代动物雕刻略显粗壮,雕饰简洁,不大注重细部造型,一般兽头较小,头部、面部棱角较多。清代动物形体合乎自然比例,琢制细腻,所用题材大都具有吉祥寓意。    明代常见到的动物图案有:龙、蟒、凤、仙鹤、斗牛、飞鱼、狮、虎、鹿、羊、马、兔、猴、鹅等。明代玉雕图案有谐音隐喻之意。如马背上踞一猴为“马上封侯”;两支绶带喻为“双寿”;羊表示“吉祥”;鱼表示“有余”;雀鹿喻为“爵禄”;蝠鹿表示“福禄”;等等。总的讲来明代雕琢刀法刚劲有力,线条棱角分明,但磨工较差,有的玉雕器物表面磨得非常光亮,我们称之为“玻璃光”,但在转角处或细部处理上较为粗糙。    清代涌现大量圆雕玉制艺术品,随着玉材来源的不断增加,玉器制作有愈来愈大的趋势。有圆雕动物,如麒麟、鹿、羊、象等,但这些玉雕作品主要是用于室内陈设。    清代玉器制造的全盛时代是乾隆时期,继承了前代手工的琢玉技巧,雕琢技术精益求精,数量品种、加工技术、装饰纹样等各个方面均已达到玉器发展的顶峰。这一时期堪称是中国玉雕发展史上的一个高峰。    玉狮  明  长7厘米  估 价:RMB 000  圆雕巧作而成。卷发,目光炯炯,口露獠牙,做工粗犷,但威猛之势尽现。    墨玉双鱼  明  8×3.5厘米  估 价:RMB 18000  此件双鱼,俏色玉琢制而成,圆雕鱼嘴上翘,吻部隐起宽阔唇线,圆眼。尾分叉外撇,琢工精巧,套器抛光程度较好。白玉泛青的玉质。鱼形丰满隐起的双圈大眼炯炯有神,大尾夸张,具有请代玉鱼特征。    玉马  明  长11.3厘米  估 价:RMB   成交价:RMB 19800   玉马作静卧回首状,雕工精细,尤其是表现马的筋骨部位及腹部、臀部丰满,神态自若,是明代玉马中的上品。有绺。    碧玉凤  清中期  长10.2厘米  估 价:RMB   凤作扭首回望状,颈部细长,腹部肥硕。羽毛尾冀雕琢精细,线条流畅。    玉马  清中期  长10.8厘米  估 价:RMB   成交价:RMB 13200   玉马作跪卧回首状,玉质洁白,马鬃两侧分开,马尾雕刻于左侧,通体光素,抛光独特润滑,是清代玉雕中的精品。小伤绺。玉狮墨玉双鱼玉马碧玉凤玉马
  白玉鸠鸟  清  5.5×1.2厘米  估 价:RMB 10000  玉质滋润,纹饰细腻,自然古朴,器形小巧。雕刻娴熟,古朴典雅。    白玉双獾佩  清  长4.7厘米  估 价:RMB 8000  器作双獾嬉戏状,四肢相撑,獾首对望,调皮生动,寓意“合欢”。    白玉龙形佩  清  8.5×1厘米  估 价:RMB 8000  玉龙与花枝相互缠绕,龙身阴刻鳞纹,体态浑圆有力。材质洁白纯润,雕工细腻。    白玉灵犬  清  11×2.5厘米  估 价:RMB 28000  犬作回首望状,前对足前伸,后对足蜷缩,尾细长回卷紧贴于身体,一副悠闲自得样。通体光素洁净,玉质温泪有光泽。白玉鸠鸟白玉双獾佩白玉龙形佩白玉灵犬
  玉龙纹鉴定 (五)    明清时期    明代龙头刻划的刀口深,脸雕得又长又宽,大多是侧面脸,但两只眼睛都露出来了;眼睛为圆眼,是用小圆管钻一圆深槽,以中间的小圆乳钉为眼睛,突出很高,俗称“虾米眼”。明代龙纹的眼睛还有斜线形、竖线形和平线形。发型的典型特点是短发,从根部就向上前方冲。明代中晚期龙纹的腿的小腿部分很细,中间刻有密集的短阴线,小腿好似一木棒直直的,没有骨骼感;在大腿与小腿之间的关节处有刀口很深的卷云纹,并在关节后面出现似山羊胡子样的腿毛;爪子为风车状,有3至5爪之分,但多见的是四爪龙、五爪龙。明代基本上看不到素身龙,整个身体用斜格纹来表示鳞纹,身体瘦长,尾部有装饰物,有的是云纹装饰,有的是火焰纹装饰。但明代的做工比其他任何年代都显得粗糙。清代龙纹有仿古代风格的龙,也有本时代风格的龙。清代龙纹头额宽阔饱满,龙角的距离宽,龙头比明代短,发型不规律,好像从头的四周长出,到处乱飞,用“怒发冲冠”来形容是再恰当不过了;眼睛也是凸雕圆眼,做法同明代一样,但在乳钉四周又打磨,比明代细致;此外眉毛出现锯齿眉,而腮部也是用锯齿纹来表示的。龙身的鳞纹更写实、更形象化了,尾部装饰种类繁多,有枫叶形、火焰形和锯齿形等,腿毛除了山羊胡子状,又出现了锯齿纹;此外清代龙爪子也是3至5爪,但雕刻刀法软,不像前几代那样有力。清晚期龙头扁短,没有神韵,纹饰琐细,比较呆板。
  附:“洋庄”伪古玉    清末民初时的北京,人们称专做洋人玉器生意的商家为“洋庄”,以卢芹斋和黄浚两人最为有名。“洋庄”伪古玉大致可分为4类:第一类是仿清末以来自陕北榆林府不断出土的牙璋和大刀;第二类是仿民国十七年时在洛阳金村大量盗掘出土的战国玉器;第三类是仿江浙出土的良渚文化玉器;第四类是专仿迎合洋人口味的动物形圆雕。
  O_O  分页喽!
  坐沙发板凳地板
  靠,全坐了……
  刚才去看掐架直播了,现在回来继续贴,这部分完了去睡觉!
  玉花果佩      玉花果佩有各式各样的品种和造型,一般是对自然界植物的如实写照,或稍加变形、夸张,作图案化处理。唐代已广泛采用植物花草来装饰玉制器物,至宋代时,开始出现单独的花果玉饰。    葫芦、瓜和扁豆      葫芦、瓜、扁豆是玉器雕刻中的常见题材。葫芦是一种草木植物,我国早在新石器时代就有种植。我国人民自古以来就对葫芦就有着深厚的感情,一是它可食用,如《诗经·小雅》有载:“幡幡夸瓜叶,采之烹之”;二可入药,具有消肿除烦,治热润肺的功效;三可作器用,即古称瓢葫芦者,至今仍然有一些地方在使用。古代夫妻结婚入洞房饮“合卺”酒,卺即葫芦,其意为夫妻百年后灵魂可合体,因此古人视葫芦为求吉护身、避邪祛祟的吉祥物。而葫芦又因谐音“福禄”,其造型被引用到玉雕艺术创作中并在明清时期达到高潮,取福禄绵长、子孙万代之意。    瓜初生时甚小,而后乃盛大,瓞即小瓜。因蝶与瓞同音,故后人称颂亲友子孙昌盛,往往画瓜、蝶来代表瓜瓞绵绵。而玉雕瓜瓞(蝶)绵绵在清代非常盛行,取子孙万代,子孙昌盛之意。    玉扁豆,亦是此意,取扁豆多子多福之意。把扁豆造型运用到玉雕工艺中来,显示出了中国古代玉工独具的匠心和高超的表现手法,使作品更加生动逼真。    白玉留皮葫芦佩  宋  高4.7厘米  估 价:RMB   玉佩由玉留皮镂雕而成,构图繁密,情景生动,琢工精湛。    白玉留皮瓜瓞绵绵佩  清  高5.4厘米  估 价:RMB 10000  青白玉质,线条流畅,雕琢粗犷有力。    白玉瓜瓞绵绵佩  清  6.5×3厘米  估 价:RMB 30000  此玉佩为白色质地,上深浮雕瓜瓞绵绵的图案,构图巧妙,线条严谨流美,精工细作,为玉云器中之佳品。白玉留皮葫芦佩白玉留皮瓜瓞绵绵佩白玉瓜瓞绵绵佩
  白玉雕瓜瓞绵绵坠  清  5×2。8厘米  估 价:RMB 12000  玉质洁白,雕工有力,构图繁密。寓子孙万代、连绵不断之意。    青玉透雕福禄万代佩  清  高6厘米  估 价:RMB 10000  玉质洁白细润,采用镂雕技法琢制而成,器形秀巧,雕刻细腻。    青玉留皮云蝠葫芦佩  清  高5.7厘米  估 价:RMB 10000  蝙蝠栖息于硕大葫芦之上,形态生动,玉质纸润,琢工精美。    白玉活心葫芦佩  清  高7.3厘米  估 价:RMB 18000  纯白玉质,色泽温润,葫芦中心雕成转心,精致而巧妙,工艺精细。白玉雕瓜瓞绵绵坠青玉透雕福禄万代佩青玉留皮云蝠葫芦佩白玉活心葫芦佩
  松鼠葡萄和荔枝      葡萄旧俗表示五谷不损,以喻丰收、富贵。葡萄成串则寓“多”之意,鼠在十二时辰中为子,寓“子”之意,合为“多子”。在清代玉雕作品中松鼠葡萄这一题材运用很多,纹饰多疏密对比有致,且利用天然皮色巧饰,颇具匠心,雕琢出有色彩变化的生动形象,反映了人们对美好生活的祈盼,因而成为当时的吉祥之物。    以荔枝为纹饰图案的玉雕作品自宋代已开始出现,也是当时人们喜爱用的一种纹饰。宋代玉带饰、金带饰均有“丝头荔枝”、“剔梗荔枝”等名目,是一定官僚品级的标志。周密《志雅堂杂钞》中说北宋宣和制荔枝带“枝皆剔起,叶皆有咏”。荔枝和枝叶相互叠压,布局层次分明,富于立体感,这种深层透雕的创新手法一直影响到辽、金、元,明清时期的雕琢方法较之有很多不同之处。荔枝纹取其谐音“利”,寓意着“一本万利”。反映了人们祈求财富的美好愿望,也体现出玉必有意、意必吉祥的特点。    白玉雕松鼠葡萄佩  清  高6厘米  估 价:RMB 18000  白玉随形浮雕松鼠葡萄图案,松鼠俏皮可爱,葡萄浑圆饱满,雕工精细,制作精美。    墨玉巧雕松鼠葡萄坠  清  高5厘米  估 价:RMB   玉质色泽黑白分明,巧雕一只松鼠卧于黑色葡萄枝之上。构思巧妙,雕琢精细。    白玉镂雕松鼠葡萄佩  清  高6.2厘米  估 价:RMB 16000  白玉纯净,所雕葡萄串连成对,松鼠小巧灵动,活泼可爱。    白玉松鼠葡萄挂件  清  高5.2厘米  估 价:RMB 1  镂空圆雕松鼠和葡萄串,松鼠体态修长,葡萄颗粒饱满,侧面一叶片,玉色洁白带黄褐色皮。白玉雕松鼠葡萄佩墨玉巧雕松鼠葡萄坠白玉镂雕松鼠葡萄佩白玉松鼠葡萄挂件
  石榴、蟠桃和佛手      佛手、蟠桃和石榴分别寓多福、多寿、多子之意,取材于“华封三祝”的典故。玉雕石榴据出土实物,最早出现于唐代。石榴又称若榴、安石榴,原产于伊郎、阿富汗等国。据《博物志》记载,石榴是汉时张骞出使西域时带回中原种植的。石榴深受世人喜爱,因为它是象征着多子多孙、家庭兴旺的一种吉祥物,其“榴开百子”的寓意已是众所周知了。此外,文物图案中也有萱草和石榴放在一起者,则称“宜男多子”。这些题材为清代常出现的吉祥主题。  因佛手有菩萨之手之说,又与福谐音,因此玉雕中以佛手象征多福。蟠桃则寓意为“寿”,传说东方有桃树,以核作羹,食之益寿。石榴果实多子,新婚置于室则子孙兴旺,因此以蟠桃,佛手、石榴纹寓意福、寿、子三多,是民间祈求家族兴旺的占祥纹饰,也是玉雕中常见的题材之一。    白玉石榴  清  长7.6厘米  估 价:RMB 70000  白玉圆雕,石榴造型硕大,枝叶环绕,形象生动。    白玉蟠桃摆件  清  7.5×5.5厘米  估 价:RMB 4  雕一桃枝,上结三果,叶片翻腾,叶脉清晰,玉质洁白,局部黄褐色斑。    白玉三果摆件  清中期  长10.7厘米  估 价:RMB   白玉圆雕三瑞果,佛手由枝叶生出许多弯曲的“指尖”,桃果上栖息一张翼的蝙蝠,石榴由交织的枝叶围绕。整体形象天然,细节处理精到,玉质润白,略有黄褐色斑。    白玉圆雕佛手  清中期  12.5×7×5厘米  估 价:RMB 000  白玉润泽,略带黄褐色。圆雕佛手,枝叶环绕,佛手一半部分镂空,八个佛手“指尖”自然伸展。白玉石榴白玉蟠桃摆件白玉三果摆件白玉圆雕佛手
  荷莲      以荷莲为题材的玉雕作品在宋、元时期就已流行,明清一直延续下来,只是制作上有很多不同之处。    荷花为多子植物,又名莲花、水芙蓉,别称泽芝、菡萏。自古以来人们赞颂荷莲的诗文有很多,《古今图书集成·草木典》中就收集了400多首,由此可见古人对荷莲是情有独钟的。莲的品质诚如宋人周敦颐《爱莲说》所云:“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人们崇尚其纯洁高贵的气质,同时又取其寓意,象征连(莲)生贵子,来表达人们的美好愿望。古人爱莲一是因其品行高洁,二是因其为多子植物,符合人们祈求子嗣繁衍的传统。后来人们又以其吉祥寓意而衍生出各种寓意,如“一品清廉”、“喜得连科”、“并蒂同心”、“因荷得藕”、“本固枝荣”等。旧时官分九品,一品最高,莲谐音廉,含为官清廉寓意,“一品清廉”就是指虽然官高位显,但更要廉洁奉公,不贪污,不受贿,这是千百年来人们对从政者道德操守的基本要求。由此可见,古人对寓教于乐的重视。    白玉圆雕莲蓬  清  7.6×3.6厘米  估 价:RMB   白玉质地,圆雕莲蓬图,带有木底座。    白玉莲蓬  清中期  长7厘米  估 价:RMB   白玉雕双莲蓬状,形象逼真。    白玉莲藕  清  18.2×6厘米  估 价:RMB 6000  玉质洁白无瑕,仿生雕莲藕,形象生动逼真,富有趣味,表现丰富精美,线条流畅滑润。    白玉藕节形摆件  清  18.2×6厘米  估 价:RMB 3  玉质洁白,局部略带黑点,圆雕一藕节,上环绕梗茎,结荷花、荷叶和莲蓬。白玉圆雕莲蓬白玉莲蓬白玉莲藕白玉藕节形摆件
  松、竹和梅      松、竹、梅被称作“岁寒三友”。宋代以后图画、瓷器图案中多见此类纹饰,玉雕作品中也逐渐出现了以此纹饰为图案的作品。苏东坡曾诗:“凤泉两相乐,松、竹三益友。”“宁可食无肉,不可居无竹。又如文与可画梅、竹、石题:“梅寒而秀,竹瘦而寿,石丑而文,是三益友。”竹、松经冬不凋,梅则耐寒开花,故有岁寒三友之称。由此可见古人对“岁寒三友”推崇备至。  梅花具有凌霜傲雪的品性和疏影横斜的韵致,故很受古代文人的青睐。特别在宋、元时期,咏梅之风盛行,人们都借物咏怀,以梅喻志。  陶渊明是东晋大诗人,曾任江州祭酒,彭泽令等职,因其不满当时士族地主把持政权,辞官归隐。不为五斗米而折腰。曾作《归去来辞》,文中有“三径就荒,松菊犹存”句,体现了诗人不畏权贵、不与黑暗势力同流合污的高风亮节,同时赞美了松菊的精神。而“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更是陶诗中的名句。  竹自古以来一直被人们赋予性格坚贞,刚强志高的品性,历代文人吟诗喻其为“虚心向上,风度潇洒”的君子,具有高雅脱俗之含意。    白玉松竹梅坠  清中期  高4厘米  估 价:RMB   白玉透雕松,竹,梅相互缠绕图,别具风格。玉质洁净,雕工精美。    白玉雕高节长寿佩  清  高7.2厘米  估 价:RMB 18000  玉质洁白无瑕,仿生透雕竹、鸟,立意新颖独特。    白玉竹节形镇纸  清  高6厘米  估 价:RMB 1  竹节形,正面浮雕两株较细的竹竿,上有竹叶,玉质洁白。    白玉镂雕竹节花鸟佩  清中期  高5.3厘米  估 价:RMB   白玉质地,竹节形,上镂雕花鸟图案,构图精美,雕工精湛。白玉松竹梅坠白玉雕高节长寿佩白玉竹节形镇纸白玉镂雕竹节花鸟佩
  其他花果佩      玉雕凌霄花最早出现在宋代,采用折枝镂空手法精雕而成,花朵妩媚娇嫩,并以纤柔的细阴线刻划出花筋叶脉,极富生命力。金代玉雕凌霄花以镂雕表现层次,以浮雕突出重点,整体结构和谐均衡。元代的凌霄花玉嵌饰亦以透雕琢制,4朵交叉缠绕,两侧卷以藤蔓,较宋代略显肥厚。纹饰一般背面光素,其上有6对可供嵌缀的穿孔。明清时期的凌霄花玉嵌饰更趋写实、俏丽。    灵芝极被中国人推崇,称之为仙草、瑞草。灵芝在古代甚为难得,故灵芝被古人认为是天地精气所化,其出现是国家祥瑞的征兆。灵芝更被道家称为灵丹妙药,食之可长生不老,贯通神明。如此灵验之物,其吉祥寓意自然被运用到艺术创作之中,尤其明、清两代,吉祥玉雕多出现灵芝图纹。以灵芝、水仙、石头、竹子为图案,称“芝仙拱寿”;以天竺、水仙、灵芝组成图案称“天仙寿芝”;以天竺、水仙、绶带鸟为图案称“天仙拱寿”。    牡丹从唐代开始就成为人们热衷赞扬的百花之王。宋以后,随着吉祥图案的盛行,古人又把牡丹花作为富贵的象征。此后,出现了许多牡丹纹装饰图案,如白头富贵(白头鸟、牡丹)、长命富贵(牡丹、寿石)、玉堂富贵(牡丹、玉兰)、满堂富贵(牡丹、海棠)、富贵耄耋(牡丹、猫)、富贵有余(牡丹、鲤鱼)等,丰富多彩。    兰花也是玉雕中的常见题材。兰是百姓最熟悉喜爱的芳草。兰花最早的含义是爱的吉祥物。屈原在诗歌中将兰喻为君子,故后人又把兰理解为君子高洁、有德泽的象征。如兰桂齐芳(兰花、桂花)喻德泽长留,经久不衰,也就是把恩惠留给后辈子孙,亦用来称颂别人的子孙昌盛。兰后来又引申出多层含义,如美好的文章称“兰章”,对别人子弟的美称叫“兰玉”,对友情契合而结拜成兄弟称“金兰之好”等。    此外,还有菱角、蘑菇、葵花、宝相花、海棠等样式的花果佩。    白玉透雕凌霄花佩  宋  高9.3厘米  估 价:RMB 18000  玉质洁白,透雕凌霄花图,构思巧妙,图案精美,雕工精湛。    白玉透雕凌霄花带饰  宋  高8厘米  估 价:RMB 35000  此带饰由多重凌霄花组成,采取透雕的方法,雕工精细,线条流美。    青玉雕凌霄花纹穿带饰  辽  高6厘米  估 价:RMB 2  青玉质地,采用镂空手法精雕而成,花朵妩媚娇艳,以阴刻线划出花筋叶脉,极富生命力。成对出现,更是难得。白玉透雕凌霄花佩白玉透雕凌霄花带饰青玉雕凌霄花纹穿带饰
  白玉镂雕花卉佩  清  5×1.5厘米  估 价:RMB 5000  成交价:RMB 15000   阴刻兼镂雕一折枝花,芬芳吐蕊,极富生机。    白玉灵芝坠  清中期  高5.7厘米  估 价:RMB 1  灵芝寓意吉祥。此灵芝坠为白玉质地,色泽莹润,雕刻精美,是人们喜爱之物。    白玉菱角佩  清  长5.1厘米  估 价:RMB 6000  此玉佩为白色质地,呈菱角形,形象奇特巧妙,自然逼真。    白玉蘑菇坠  清中期  长5.4厘米  估 价:RMB   玉质洁白无瑕,仿生雕刻双蘑菇图,线条精细分明,以细阴刻线雕蘑菇背纹,透雕茎部,形象生动。    白玉福至心灵佩  清  7.5×2厘米  估 价:RMB 8000  成交价:RMB 10450   白玉雕刻,雕工精细,构图精美,形象富有生命力,玉质莹润可爱。白玉镂雕花卉佩白玉灵芝坠白玉菱角佩白玉蘑菇坠白玉福至心灵佩
  鉴定玉器的科学方法      除了目鉴之外,还可以用科学方法来帮助我们鉴别古玉和仿古玉:一、普通化学分析;二、光谱分析;三、极谱分析;四、激光显微光谱分析;五、原子吸收光谱分析;六、X射线荧光光谱分析;七、电子探针;八、红外吸收光谱分析;九、核磁共振分析;十、电子自旋共振分析;十一、穆斯堡尔效应等。    仿古玉器鉴定      在“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的社会中,皇帝的一切嗜好、愿望就是天意,皇帝有权力无限地满足自己的占有欲和各种癖好!宋代宫廷开始仿制古玉器,皇宫中设有玉院,专门生产时用玉器和仿古玉器,南宋高宗时期还曾专门编了百卷《古玉图谱》,详细地描绘了他所占有的古代玉器的纹饰,器形。上行下效,搜觅古玉器、仿制古玉器之风从此大盛。古玩界对于仿古玉有这样的口诀:“唐仿战国,宋仿汉,元仿唐,明仿宋,清乱仿。”这说明仿古早已有,但是这种仿古通常是仿照先前的形制和器形进行制作,与后世的造假在性质上有着根本的区别。如宋代,廓外有纹饰的璧并非宋代创始,宋代的玉工其实也不过是仿古而已。廓外有纹饰的璧应始于战国。战国以前的玉璧大多数素璧,偶有一些商代玉璧饰弦纹或龙纹。战国至汉代的玉璧以谷纹、蒲纹和云纹居多,间有螭纹、龙凤纹和花鸟纹的玉璧。后代龙凤纹大都是仿汉代的,镂雕的穿透也是仿汉代的。宋仿玉器始终比不上战国和汉代的雄浑刚劲。 清代仿古玉器很多,尤以乾隆与光绪年间较甚。如清代作“介圭”,竟然顶部作凸出圆弧形,即非上端尖起作等边三角形,亦非平顶。清代古玉专家吴大澄所藏的所谓“谷圭”,也是后世的制品。有些背面还有阴线刻的篆体仿古制。另一些清代仿古玉器,浮雕花纹线条均匀突起,十分清楚,与古代用解玉砂等法造成的双勾阳纹与隐起压地完全不同。    古玉辨伪要点      玉器之所以要辨伪,因为有些玉器貌似某代作品,而实际上是后人仿作或伪作。仿制古玉始于宋代,此后历代绵延不绝,至清代,尚古之风更将仿古玉制作推向高潮。作伪者的目的是为了赢取利润,以假充真,蒙骗收购者。伪作制作年代从现有实物看,自明代迄今都有。玉器中尽管有仿制和伪作两种,但从鉴定的角度看,都属于辨伪的范畴,其辨识方法也是一致的。鉴别古玉真伪,一定要掌握各时代玉器的玉质、工艺、纹图及沁色特点。     玉器沁色辨伪    仿造或伪造的古玉,都是想达到与某一年代作品相似的目的。不过仿者尽管手法高明,也仍然会留下某些不同时期各自的风格特点。就古玉的沁色来讲,古代玉器,凡出土品,除新疆和田玉等玉制品外,大都有深浅不一的沁色,有的其表面甚至已呈石灰质或鸡骨白色,有的沁色十分丰富,有特殊的美感。需要指出的是,这些丰富的沁色,都是长期形成的,有的已达数千年之久,因此受沁的颜色都比较自然,受沁的程度也比较深。伪造古玉者,为达到上述沁色的所谓古色效果,便用蒸、煮、烧、烤、酸碱浸泡,甚至涂绘颜色等手法,摹仿古玉的沁色。总之,后仿者和伪造者是以快速法或涂绘法所为,故其各种沁色即使仿得天衣无缝,也只能侵及表面,与古玉自然形成的沁色有明显差异。     软玉类别与鉴识      软玉简称玉,是我国应用广泛而又历史最悠久的玉料,是仅次于翡翠的名贵品种,按颜色可分为自玉、黄玉、墨玉、青玉、碧玉等。白玉是软玉中高档的玉料,比任何一种玉料都细腻滋润,呈白色或灰自色。白玉的品种大致可依其质色分为羊脂白、梨花白、雪花白、象牙白、鱼肚白、鱼骨白、糙米白、鸡骨白等。其中又以细润莹白的羊脂白玉最为名贵,黄玉呈黄色、橙色或黄刀绿色,硬度略高,产出稀少。黄玉颜色多为淡色,色浓者少有:因此以栗色黄和蜜蜡黄者为上品,优质黄玉也很珍贵,不次于羊脂白玉。墨玉也称黑玉,呈黑色,其黑色或为点状,或为云状,或为纯黑之色。优质墨玉如同有美丽花纹的上好大理石。青玉是一种较为含混的玉料,呈淡青绿色或深闪绿青色。其性状如自玉,但不如白玉美。以鲜青绿色为优质。碧玉呈绿色、深绿色或暗绿色,少有颜色鲜艳者。其质地不如其他软玉均匀洁净,黑斑、玉筋特别明显,以颜色鲜明、质地纯正为上品。软玉品种丰富,艳丽多彩,其品质应以质地细腻、纯净坚密、颜色鲜艳、无杂质、无瑕斑、无裂纹、无棉柳、块形完整者为优质,其成品抛光面应是油脂光泽,柔和滋润,明亮而无瓷性。     纹饰辨伪      如果说造型是认识古玉的宏观世界,那么饰纹是古玉鉴定的微观世界。造型是基础,是初加工;装饰是精琢,是锦上添花。无论是鉴定出土玉,还是传世仿古玉,纹饰都是重要依据。伪造玉器者,常用光素旧玉器改作纹图以求高价出售。因此,辨伪者不能仅看一个方面,而要作全面考察,哪怕一点细小的地方也不放过。例如那种用光素日玉器改作的饰纹玉器,虽然玉料和饰纹仿作得很像,但是,因为刻琢纹图与玉器制造并非同一时代,所以刻纹处与没有刻纹原表面沁色和熟日程度是不同的,即刻处色新,原器未刻纹的地方表面色旧。     新玉      “新玉”是民国以来所制玉器的总称,也称“现代玉”。民国时期,玉的制作承袭清代风格,间或有一些适合西方人口味的制品。制玉机构也均为民办小作坊,所制之玉时代特征极不明显。1949年以后,尤其是50年代后期,形成规模生产,从而使我国的玉加工行业发生重大变化,形成把写真、玲珑、工巧摆在首位的现代玉器雕像风格,制作出大量有经济价值而又做工精巧的玉雕制品。改革开放以后,随着内地经济的发展及与海外经济、文化交流的加快,收藏古玉渐成时尚,从而促进现在仿古玉生产的发展    玉器养护法     在中国,玉器有着悠久的历史和独特的涵义。玉,包含着古人无穷无尽的理想追求和精神向往。古往今来,人们把一切美好的东西以玉喻之,更把生命的理念寄托于玉。古玉之美,在于它的材质自然之美,更在于它的造型之美、雕琢工艺之美和内在蕴含之美。大凡出土之旧玉,多遭土的侵蚀,带有各种色沁,收存后需以盘功使它恢复本性。古玉一经盘出,往往古香异彩,神韵毕露,逸趣横生,妙不可言。但古玉也有畏忌:一畏火,“常与火近,色浆即退”。强光的持久照射亦应尽量避免,尤其出土不久的玉器,受光热后色更易变淡。二畏冰,“常与冰近,色沁不活”。三畏惊气,“佩者不慎,往往坠地,如落砖石之上,重则损伤,轻则肌理含有裂纹,其微细如发,骤视之而不得见”。古玉所忌为:一忌油,“旧玉地涨未足,常粘油腻,则清光不能透出,故佩玉者,把玩日久,恐被油沁,脑油鼻油则尤甚,必须用滚水洗之,方能退油,盘者倘用鼻油摩擦,是爱之反不如毁之之愈也”。二忌腥,“玉与腥物相接,即含腥味,且伤玉质”。平时可将古玉置于软囊盒中珍藏,一般温湿度条件即可,但应避免因气候变化过剧产生裂纹。如器物断裂,应用环氧基树脂或聚醋酸乙烯乳剂涂于其上黏结,缺失部分则可将合成树脂掺滑石粉塑刻或翻模成所需之形,进行黏合修补,为使颜色一致,在填科中可加入造当颜料,也可在修复后着色。器物表面如有小块缺陷或脱落,可用封蜡调配色料加以充填,再以柔和的铭黄打磨剂予以抛光。
  哦!发完喽!睡觉啦!
  最后再顶一次!
  大家好像都对我之前那个写诗的提议不感兴趣……  那我就自娱自乐吧!  反正这栋楼是我盖的,自己歪会儿,没人有意见吧……
  长相思    天也高,地也遥  载育人间尽艾蒿  枯荣岁岁朝    生嚎啕 死寂寥  且渡浮生梦一遭  碧波日日潮
  上边那个是今天(啊,是昨天),刚写的,那没想好题目,谁来帮忙起一个!
  再贴一个前一阵写的,那会影视版热烈讨论《之治》vs《长歌》,感慨之余就写了一个……
  小重山·旧        一曲清音入九幽  盛衰皆谱尽 笑王侯  错将功过与人谋  时辰到 黄土掩高丘        逝者不知愁  霓裳瀛岛挂 景空留  可堪梦里阙神州  蹉跎罢 玄牝弄沉浮
  近来好上填词了,虽然比写格律诗还要费脑子,不过乐趣也多些……  写的不好,大家随评!(主要是增加点谈资嘛!免得都是我一个人贴大段……)  楼下的,给第一首起个名字!
  留爪留爪。  一直喜欢玉,白玉!不过自我怀疑属于叶公好龙型的,大概不能做玉的知音吧?在网上看到和氏璧的“复制“图,那绿光惨惨的样子差点没把我震晕了,唉。。。    上面的小词不错,有曲的味道,芦苇怎么样?
  俺叫“芦苇“的那手,“生嚎啕 死寂寥“特别有元曲的味道,喜欢收尾。上阕最后一句稍嫌生硬。瞎说的,表打我。
  最喜欢玉,强帖留名
    终于可以收藏了,太感激LZ了,您辛苦!回头送您朵小红花~~    一面学习,一面帮顶~~  
  学习啦
  喜欢.....
  大灰不是狼您好,看了您的文章,特别佩服,您对玉器的理解和参悟,看起来的确为下了非常大的工夫.您这个帖子,可以说是精华中的精华,无意看到此贴,却留恋往返.我们网站正在做一个专题的帖子,感觉您这个帖子特别符合风格,希望您能来看看,同时,如果您愿意,我们会在即将出版的杂志上刊登您的文章!/mbbs  您可以先看看
  大灰不是狼您好,看了您的文章,特别佩服,您对玉器的理解和参悟,看起来的确为下了非常大的工夫.您这个帖子,可以说是精华中的精华,无意看到此贴,却留恋往返.我们网站正在做一个专题的帖子,感觉您这个帖子特别符合风格,希望您能来看看,同时,如果您愿意,我们会在即将出版的杂志上刊登您的文章!/mbbs  您可以先看看
  内行人看门道,外行人看热闹  我就纯粹看热闹  看前面楼主的话还是学生,我还以为楼主至少也是位60岁以上的高人呢,果真是英雄出少年啦。  PS,我也想买玉,曾到什么恒生、周六福之类的地方去看过,好贵呀,偶素穷人,只想买块玉来戴戴,说不定还真可以避邪
  作者:花易飘零人易老 回复日期: 10:45:36 
    内行人看门道,外行人看热闹    我就纯粹看热闹    看前面楼主的话还是学生,我还以为楼主至少也是位60岁以上的高人呢,果真是英雄出少年啦。    PS,我也想买玉,曾到什么恒生、周六福之类的地方去看过,好贵呀,偶素穷人,只想买块玉来戴戴,说不定还真可以避邪    ------------------------    玉是可以定惊,辟邪的。但是不要去周大幅那些地方买。太贵了。可以去一些玉器专卖店,或者先上网了解一下这方面的知识再说。
  记号.好文
  知识贴~  留名!
  楼主你有很多图我都看不见
  转贴..
  ……太强了。
  我没坐上分页SF...  怨念啊....
  xiandingzaikan
  俺是看热闹地……
  作者:大灰不是狼 回复日期: 0:05:59 
    有时候,会设想,古时玉匠雕玉时的心态:        昆仑山下,喀什河边,怀揣囊饼的采玉人,历经了多少个日出日落之后,终于遇到了一块美玉。只见他,激动地捧起来,小心的用布包好。回程的路上,那块揣在怀里,已被体温捂的有些温热了的,仿佛已经不再是一块石头,而是维系了全家温饱的或多或少的几钱银子。这,便是他们这些靠着神山的养育而得来的收成。左右着这收成好坏的,不是老天爷的脸色,而是那些会说汉话的收玉者所带回来的,他们毕生也未必去到过的中原地界里,达官贵人们的喜好……    出西域,入皇城,一条玉石之路,自打人们以桑麻蔽体时,就开始跋涉。路程的长度不会变换,纵使沧海已成了桑田。只是,由渴求,变为贪婪的心,促使商队加快了脚程。    在我触摸着她之前,曾经由过了多少双手传递?有的敬畏,有的垂涎……而今,我将把这璞,孕育成飞天,还是神猿……    打磨她,如同十月怀胎,从混沌初开,直至成为那个有手有脚的婴孩。雕琢她,用我所有的心力,还有这一身被众人赞叹的技艺。刻上最华美的纹饰,载满最吉祥的祝福,就像是在打扮着我那即将出嫁的明珠……    终也到了这一日,有人来了,要娶走你这豆蔻梢头的二月初,也许是王侯公子,莫不是墨客名优。我只但愿:他也能真心待你,哪怕你是出于乱石,最终还将归于尘土……  ---记得建国后政府曾经把珍藏的四块巨型玉石找人雕刻成形。只记得其中一件是花篮。不过网上没找到图片。四件成品真是鬼斧神工啊。那参予雕刻的玉匠感觉应该是无比的幸福吧。既有巧夺天工的技艺,又有举世罕见的玉古让他们身手。天作之合莫过于此。想像他们当时满怀难以言表的幸福感手指轻轻地在玉石上滑过时应该就是上文这种感觉吧。
  china open——cope晋级决赛!  太有戏剧性了!  果然是:时也命也运气也!
  作者:1deal1 回复日期: 15:41:29 
    转贴..  ————————————————————————————  如果你指的是理论部分的话,那是当然的!(图片肯定也是转载的,不然我哪里有这个本事,去各个博物馆自己照下来……)  因为,纵使是我自己写,也不会有太大区别。最多就是文学性会强些,可那对于我的初衷来说却是偏颇了的……  原理知识这种事,和文学创作不同,没什麽独创性,所以也就只能说“发现”,不能说“发明”(就算,是你先发现的,也要有“可重复性”才会被学界所接受)。更何况是这种,自远古就流传下来的……  我没有注是“转载”,是因为,当中也已经加入了我自己感想和见解。只是,我把这些单独写了出来,而不是揉在一起。再者,我的题目就是“赏析”,欣赏与分析,又不是什麽有情节有观点的文章,只有学以致用的优劣,没有转不转载的区别吧?  哎,说了这麽多,也许有人会觉得我是在开脱吧?可我真的觉得,“转载”这两个字出现在我的楼里很别扭……其实,不用你说,各位看官们也都知道理论和图片都是贴的。可也看的出,我不是只是为贴而贴的,是理解了并热爱着的。无缘无故的看到这两个字,我实在是觉得这是对我劳动的蔑视!
  作者:花易飘零人易老 回复日期: 10:45:36 
    看前面楼主的话还是学生,我还以为楼主至少也是位60岁以上的高人呢,果真是英雄出少年啦。    PS,我也想买玉,曾到什么恒生、周六福之类的地方去看过,好贵呀  ——————————————————————————————  上面那个写的激动了点……(要淡定啊,要淡定!)  看到这个话,心情好多了呢!(我是个经常“间歇性精神失常”的家伙……)被你这麽说,我也当作是赞扬了,真是谢谢了。看来我多年的努力没有白费。只要用心,总会被人肯定的!  说到,什么恒生、周六福之类的地方,我还真不太清楚……没怎麽进去过(卖珠宝的专柜我很少去,记得的就是本命年去了趟百货大楼,买个金坠子)……  不过,我总觉得那种地方卖“翡翠”多些吧?好像和田玉市面上多是专卖的?四川。我记得初中毕业时去过一次九寨沟,不少买翠的,可大都是B货!  我在前面写了些买玉的技巧,你翻到p1看看。还有问题再问。  另外,所谓的“压惊避邪”传闻的色彩重了些,不过,“人养玉,玉养人”倒是比较平实的心态……
  作者:珊蔓006 回复日期: 10:30:52 
    大灰不是狼您好,看了您的文章,特别佩服,您对玉器的理解和参悟,看起来的确为下了非常大的工夫.您这个帖子,可以说是精华中的精华,无意看到此贴,却留恋往返.我们网站正在做一个专题的帖子,感觉您这个帖子特别符合风格,希望您能来看看,同时,如果您愿意,我们会在即将出版的杂志上刊登您的文章!/mbbs  —————————————————————————————  那个谁不是已经指出了:本楼的理论本分及图片是转载的!  如果,你要再次转去,我是没意见啦……  只是……………………  啊啊啊啊啊  我在你这个论坛上也有注册啊啊啊啊啊啊!!!(玉器社区)  给我加“文物币”吧!!!!
  作者:燕子飞时 回复日期: 03:50:58 
  大概不能做玉的知音吧?在网上看到和氏璧的“复制“图,那绿光惨惨的样子差点没把我震晕了,唉。。。      上面的小词不错,有曲的味道,芦苇怎么样?  上阕最后一句稍嫌生硬。瞎说的,表打我。  ————————————————————————————  千万不要说这麽泄气的话!  被你提到了和氏璧的“复制”品,我也来了兴趣,去查来看。才发现,之前我说错了……  原来,和氏璧不是绿松石,而是拉长石作的!可是,不是有人说是产自襄樊吗?怎麽,报道却里说在神农架开采到拉长石?  不过,总之,那不是什麽玉啦!虽说,绿松石归为中国名玉,可其实也不是真正意义上的玉石。就更不要说拉长石了。  所以,不要这样就不自己否定了!缘分这种东西……    还有,谢谢你为我的词起题目,虽然不太合我意。只是这句“上阕最后一句稍嫌生硬”,还真是被你说中了呢!做我的知音吧!  那一句确实是有点凑上去的……填词很难啊!又要注意平仄,又要关注韵脚,还得考虑意义……不过,我喜欢!    你说像元曲?是想到了“碧云天,黄叶地”了吗?hoho~谢谢夸奖了
  那个,和氏璧的“复制”品,确实是不太好看!就像之前那位说的“绿光惨惨”的一枚国玺……  可是考虑到,有人也许会勾起了兴趣。我贴几张“拉长石”的图片好了!    先介绍一下    拉长石(光谱石)(labradorite):  拉长石属斜长石亚种,颜色多变化,从无色到黄色、浅灰至深灰色。硬度6,相对密度2.69-2.72,通常为2.70,透明、半透明到不透明。三斜晶系,二轴晶正光性,折射率1.56-1.57,双折射率0.009,常含有特征的内含物,内含物由不透明的金属矿物组成,可呈片状或拉长状。  具变彩的拉长石由两种长石相的超显微连生体所构成,一部分是低钠长石结构的纯钠长石,另一部分为富钙的斜长石。在特定方向观察可见带有蓝色、绿色、紫色、黄色等色彩,也称&光谱石&。产于芬兰具鲜艳的晕彩效应的拉长石亦尔光谱石。  看似素雅的青灰色表面散发出奇幻的蓝色和黄绿色光芒,就像是蝴蝶翅膀般充满了神秘感。拉长石宝石呈半透明,在某个特殊方向呈现蓝, 绿,橙,红色和其他颜色变彩,这些具有方向性的光彩称为彩虹(labradorescence), 正式根据拉长石的英文名称来命名的,转动拉长石,从不同的方位可观察到艳丽的色彩,这是由于光的干涉作用而产生的。    拉长石是否就是和氏壁?  在矿物学上,拉长石的化学成分为一定比例的钠长石、钙长石,它具有玻璃和珍珠的光泽,硬度和翡翠相似。由于拉长石中钠长石分子在钙长石晶格中,呈细小包裹体,作定向排列,在光线照射下,从不同侧面就可看到不同色彩了。  月光石,则是这种拉长石的工艺名称。  那么,和氏璧是否确定无疑就是月光石呢?现在还难以下结论。因为,使人难以理解的是,为什么从卞和发现和氏璧以后的2000多年中,没有人在荆州地区拾到第二块和氏璧,另外,为什么楚国的玉匠却不识楚地荆山所产的和氏璧。最重要的是,和氏璧原先是一块外表有层“皮”包裹的“璞石”,它和月光石的特点不太相符。  据矿物学家称:月光石多见于伟晶岩及某些火成岩晶洞中,生成巨大的自然形晶体,是无&璞&之&玉&。而且,类似&侧而视之色碧,而正视之色白&的宝石,除月光石外,尚有天河石、玻璃蛋白石等宝石。而以玻璃蛋白石与和氏璧更为接近。国内报刊曾介绍过豫南山区找到过玻璃蛋白石矿床,然而,此山虽属故楚地,但无法考证其为“楚山”或“荆山”。 因此,和氏璧究竟产于何地,是什么宝石,还有待学者们进一步证实。    当然,最理想的是找到当年卞和的那块和氏璧。    地质学家章鸿钊则认为和氏璧的学名为拉长石,并对拉长石的特性作了比较详细的论述,认为“和氏璧为宝石性质的拉长石,具有碧绿和洁白的闪光,转动一定方向,方能出现。”  以后高级工程师郝用威在神农架的附近发现了国内少见的分异完好的基性小岩盆中心,出产斜长岩巨大的自然晶体,其中有斜长石之变种月光石闪耀着异样的色彩。这一发现,把前人推定的和氏璧的产地更具体了,也为章鸿钊的观点提出了最新的佐证。拉长石原矿拉长石原矿拉长石图鉴拉长石图鉴
  真漂亮  很喜欢玉
  那你可以把这篇文章可以同步发到那里,我给你做个专题呦  呵呵  你要发到中国文物之门,我绝对给你加币哦
  学习了,关注中……    看到养玉的常识,不禁可怜俺家那块,曾经不小心掉到了瓷砖地板上,心疼啊……    佩服楼主认真的态度。我就做不来,呵呵。
  记号一个  慢慢看
  楼主给的报价比想象中低的多阿。请问,那些价格是哪问的阿?  另外,哪有比较正规的买玉场所?早就想买了。
  作者:百色恐龙 回复日期: 18:39:16 
    楼主给的报价比想象中低的多阿。请问,那些价格是哪问的阿?    另外,哪有比较正规的买玉场所?早就想买了。  ————————————————————————————  有报价的都是拍卖会上的,各大馆藏的是不会定价的,因为既然不会拿出来卖,也就没这个必要,那是真正的“无价之宝”。  估价,就是拍卖时所谓的“底价”的标准。你觉得比想象中低的多,是因为你一般看到的都是成交价。一群人,为了各自的目的,不惜血本的抢一个东西,结果……可想而知!所以,要练眼力,要看拍卖之前的报价。  当然,这比玩家私下交易的价格也还是高些(至于,高多少嘛)……总之,真要说起来可就复杂多了!(出土的那些,基本就是无本的买卖!家传的卖的是个感情和典故。海外回流的最黑!本来就是抢去的,还用“再被外国人买去”,来要挟国人!)  说道“哪有比较正规的买玉场所”……其实,正规的也不少吧,像是要牌子专卖之类的。可就是,价钱……还有就是现在“翡翠”比较火,和田玉的检验标准又比较乱!  看到我的楼里这麽多人问我哪里能买到物美价廉的……可大家又是全国各地的……(北京的我还能伸的上手)  不如,你们说打算要多少钱的,我在北京帮你们找找看吧!
  要是真的有多些人说要卖……我就去taobao开个网店好了!(只是想想……)  不过还是觉得,做买卖不适合自己……从来都是去那里买东西,还真没想过自己卖东西……
  作者:珊蔓006 回复日期: 16:27:54 
    那你可以把这篇文章可以同步发到那里,我给你做个专题呦    呵呵    你要发到中国文物之门,我绝对给你加币哦  ————————————————————————————  你的意思是说,我去玉器社区开个帖子吗?还是发去别的版块?  那等我把这边告一段落吧(还有一部分没贴完)。  哎,两边贴会很累的……(而且,之后我还有不少想贴的)  等我过去开帖了,记得多加币给我啊!
  技术贴  爪个
  继续——玩赏玉
  玉雕人物      玉人是直接反映人类自身形象和面貌的作品,无论是神化了的人物还是现实中的人物,都具有一定的历史背景。玉人指单个的人物造型,如全身形象、半身形象、人首、人面等,也指其他器物中作为图案的人物纹。玉人除可用来装饰外,有些也具有祭祀、辟邪的功用。    新石器时代及商代玉人    新石器时代玉人佩着重刻划人物的大眼、大鼻、大嘴;线条简单,均无眉毛的刻划,额与眼的分界不明显,眼睛多为橄榄形和圆形,皆以单阴线刻划纹饰。玉人上均有穿孔,位置不一,孔是用于佩带时系绳用的。从制作工艺上看,已出现切割技法,雕琢有平雕、圆雕、透雕;纹饰中阴线与阳线都已出现。    圆雕人物形玉器始见于商代。殷墟妇好墓出土的商代晚期玉人可视为这一时期的代表作。商代玉人常见面部下凹,高颧骨,大眼、大鼻,大嘴突出,相反鼻梁下塌,嘴唇很厚并上翻;眼睛多数为“臣”字眼,还有橄榄形眼、椭圆形眼,一个突出的特点是前额窄小突出,这是其他年代所没有的。多跪式,双手放在双腿上。人物雕有素身裸体形象的奴隶,也有衣着华丽、用阴阳纹线组成衣纹、腰间束带的奴隶主形象。发型以短发为主,即白头顶向四周下垂剪齐,这是商代流行的一种发式,还有的在头上戴圆箍形(左支右页),(左支右页)前连着卷形冠。    商代还有一种扁平玉雕,呈扁片状,做成璜形。这是当时盛行的一种佩饰,上饰一头带高冠、身体蜷缩的整身人物纹。另外还有一种形式是在璜形器上只雕一人头,除了眼、眉与外,其他部位都不明显,完全是一些图案纹饰。    新石器时代及商代玉人      新石器时代,由于所用的生产工具都是由石器制成,器物的做工受到限制,器物开片大多厚薄不均匀,往往一边厚一边薄,甚至出现开片时错位的痕迹,而且造型不规整,如圆形的器物不够圆等。商朝青铜工具的使用,使琢磨玉器的技术得到进一步的提高,能开出比较均匀而薄的玉片。西周玉器的做工,重视对纹饰的布局,线条渐趋繁复,以略带弧形的线条为主,较多地使用长弧线,阴纹纹饰开始出现互相勾连,阴刻线一面磨成坡状,有斜刀的痕迹,俗称“一面坡阴线”。春秋纹饰在西周晚期出现互相勾连的基础上,又出现了卷曲相连的纹饰,布局满而密,不留空白。战国玉器刀工精细,器物边角垂直锋利,磨工精良,器物表面,尤其是阴线槽内光泽强烈,孔洞内壁匀称光滑。汉代玉器物的做工特点是善于运用阴刻线,线条豪放,但没有战国时代的做工精细。器物棱角琢磨圆滑,穿孔器物的孔洞内壁往往不够光滑,常留有拉丝痕迹。唐代玉器刻工精细,细线条多。宋元时代玉器,南方刻工细腻工整,北方刻工刚劲有力。明代玉器刀工粗壮,浑厚有力,生动活泼,写生味浓厚,出现了浮雕、镂空做工,还有双层甚至三层的镂雕。清朝玉器精雕细琢,形象逼真,大量巧作作品问世,刻划线条精细,磨光平滑,立体感强,花果的枝叶脉络雕刻明显,栩栩如生。镂空、半浮雕、浮雕三种雕法盛行。嘉庆以后的玉器,其雕工慢慢趋向粗糙失真和呆滞。    玉羽人  商晚期  11.5×8.7×0.8厘米  质呈赭红色。玉雕人作侧身蹲坐状,形象奇特。粗眉,臣字形眼,半环形耳,钩喙,头戴高羽冠。冠后连接3个长圆形的活环。两手拱于胸前。这种连结活环的商代玉制品,尚属首次发现。    阴阳直立玉人  商晚期  12.5×1厘米  玉料呈淡灰色。器半圆雕而为,两面饰纹略异,其中一面形作一男性像,一面为女性像,皆裸体,梳角形发髻,呈直立状。器于人双足下有一榫,原似作某器之柄用。整体直立式人,早在红山文化中已见,惟作两面不同性别直立人者极罕见,此为其惟一的一件,对了解当时制作玉人的手法和当时的社会文化有重要酌价值。    殷墟妇好墓玉人  商晚期  高7厘米  黄褐色,圆雕跪坐式玉人。头顶有发,戴圆箍形冠,前沿出卷筒。双手扶膝,腰间饰套叠式菱格纹。臀部刻蚕纹,下肢有勾云纹,腰左倾向后斜出分枝尾式柄,神态庄重,造型奇特,是商代玉人的珍品。玉羽人阴阳直立玉人殷墟妇好墓玉人
  人面纹黄玉饰  商  高6.2厘米  估 价:RMB 0000  成交价:RMB 693000  土质呈黄色,上雕人面纹,雕工精湛。    凤羽冠人形玉佩  商  长10.2厘米  灰青色,片雕,侧平视蹲踞形,头上有凤羽冠,大眼睛,直鼻,嘴略前倾,曲臂,拳手放于胸前,臀上刻圈叉纹,并穿一孔,下肢贴臀,有足但无脚趾刻画,足下有榫,全身饰勾云纹。刀法粗放有力,风格神奇伟丽,是凤羽冠人形玉佩的代表作。    跪式玉人  商  高8.5厘米  黄褐色,圆雕跪坐式玉人。头型比例大,头顶有直发和发辫一条。前视,肩窄,胸前饰兽面纹,两臂、下肢及臀部饰蚕纹,双手扶膝,赤足,身下有孔,可供插嵌。形象娴静大雅,造型显得神奇秘奥.人面纹黄玉饰凤羽冠人形玉佩跪式玉人
  西周及春秋战国玉人      西周的玉雕在工艺上、造型上都继承了商代的风格,但仍不失它自己的时代风格。人形佩的睑部,不像商代那样面部下凹,到了西周晚期更近乎于平;值得注意的是眼睛,它是在“臣”字眼的基础上变化为眼梢长出眼眶,并勾卷,也有的是两边眼梢都长出眼眶,在眉毛中刻小短阴线纹的。身上的纹饰不像商代的线条硬,它是弧线多于直线,雕刻做工不如商代的精细。    西周人形璜多见两边对称纹饰,此种人形璜的发型是从前面向后梳过去,眼睛接近“臣”字眼,耳朵比较写实,张着嘴,身上的纹饰流畅自然,非常潇洒,在两边人的头顶各有一穿孔。这时期的人形佩以片状的为多,但已不拘于璜形佩了,这些人形雕刻的各部位灵活多变,不再那么图案化了,有蹲踞式,还有立式。在人物的腰下中间出现斧形装饰物,有可能是表示腰中下垂的飘带,也可能就是服装纹饰,这种斧形装饰在西周前后都很少见到。    春秋战国时期的玉人佩,脸形接近西周风格,但发型截然不同;身上的纹饰精美细致,似小蛇在相互盘绕,都呈“S”形,这是春秋时期一种典型的纹饰腰带也着意刻划得很细致,腰上的纹饰可称为席纹,像编织的席子一样,这种纹饰是这时期出现的新图案。人物的发型是用细阴刻线表示的,刀法纤细密集,但丝丝不乱,其发式有扇形的,也有长发披肩的,还有从顶部再往两边勾卷的,但更多的是牛角形式样,这是中山国流行的发型,有一种性崇拜的意味。睑部五官给人的感觉是比前几代清秀,线条若隐若现,简单而舒展。人物服饰雕琢华美,给人以绸缎质地的感觉,多见斜方格纹,有些近似干西藏的长袍,人物雕刻得气质高雅怡然,好似贵族。战国时期还出现了超脱世俗的新品种——玉雕舞蹈人佩。    戴龙冠玉人佩  西周  长6.4厘米  白玉质,洁白无瑕,手感细腻,整体形象为一蹲踞状头戴龙首形酌圆雕玉人。玉人菱形眼,长鼻,双手抚膝,造型别致;上端的龙方形目,张口,头顶有角,角上钻一极细之孔。    白玉人面饰件  西周  长7厘米  估 价:RMB 8  成交价:RMB 79200    玉雕人头  春秋  玉人头戴冠,双眼近似“臣”字,鼻头突出,张嘴状,双耳下各有一穿孔。    白玉镂雕舞人  战国  长5.9×1.7厘米  估 价:RMB 000  成交价:RMB 275000  宽袍大袖,衣着瘦长,呈片状平雕。借助舞姿,手在头上用长袖盖住头顶,另一只手在下面,面部五官雕刻得秀美淡雅,舞人好似在旋转,神形毕肖。戴龙冠玉人佩白玉人面饰件玉雕人头白玉镂雕舞人
  汉代玉人      汉代的人物形玉佩,较常见的有两种:玉舞人和玉翁仲。玉舞人是汉代常见的佩饰,多琢舒袖舞人形象,即文献上记载的“翘袖折腰”,以透雕和阴刻线琢成。汉代舞人在造型方面注重抓动态,强调舞女的韵律和气势。雕刻刚劲有力,多用立刀,粗细线并用。衣着简化,作风粗犷之中又显活泼生动。  翁仲在汉代一般雕成一老者持立状,老者长须大袍,头戴平冠。汉翁仲采用汉代风格“汉八刀”的雕琢方法,其色苍古,面部只琢眼和口,仅用三至五刀短阴线雕成,呈倒“品”字形,有的就是素面脸,连眼、口都不刻划,睑为长圆形,睑过于圆的多是后仿的,尤其民国时期有大量仿翁仲,仿品阴线较粗,刀口边沿有崩裂现象。  汉代玉翁仲的颈部和腰下都用撤刀法,使颈部和腰下部出现平塌,呈三角形斜平面,这样使头部更为明显,腰部有轮廓感,服装下摆呈鸡笼状,这是汉代翁仲的风格特征,后仿的则把整个身体做成直筒状。汉代玉翁仲多数无胡须,目前所见的有胡须的翁仲均为后仿,且胡须用阴线表示,阴线较粗,做工没有汉代的味道。   汉代翁仲穿孔为“人”字形,从头顶直到腹部,再分两路由腰部两侧出来,呈“人”字状的绳子也是从头部而下至腰的两侧系一结,这样翁仲人悬挂时就可以立着。后仿的穿孔有的从上至下呈直孔状,为通天孔;也有的为倒“丁”字孔,是从头顶至腰部两侧,不是“人”字孔。    坐形白玉人  汉  玉人脸型清瘦,长眉短须。束发于脑后,头戴小冠,冠带扎于颔下。身穿右衽长衣,宽袖,腰系方格纹带。凭几而坐,双手置于几上。底座下阴刻铭文5行10字:“维古玉人王公延十九年”。    青玉人  东  汉高6厘米  估 价:RMB   成交价:RMB 23000坐形白玉人青玉人
  附:汉代玉翁仲及其仿品    翁仲是一立式人像,身穿长袍,有冠,双手相执于身前,是汉代的新品种。为什么要雕翁仲人呢,传说秦朝有个叫阮翁仲的人,身长1丈3尺,气质端勇,异于常人,带兵守临洮,威声震匈奴,秦始皇非常赏识他,死后为他铸造铜像,放置在咸阳司马门外。后世人认为用玉雕琢翁仲佩带在身上,可以借助他的灵威来避邪,所以汉代民间普遍佩带翁仲玉佩。后来宋、明、清、民国时期都有仿制品。汉代的玉翁仲,造型古拙凝炼的真品极少。坊间所售的都是仿品,但后仿者却多自以为是,管窥蠡测。 东汉时广陵王刘荆墓出土的玉翁仲,是个年轻人,可后世竟把北京十三陵和南京明孝陵明代的石雕文官当做是翁仲,玉工以之作为蓝本仿制,琢出一个老态毕呈的明代老文官。
  附:战国与汉代玉舞人的区别    玉雕舞人起源于战国,盛行于汉代。战国与汉代玉舞人都呈片状平雕,既有单舞人也有双舞人,均有穿孔,都是作为佩带在身上的装饰品,舞姿基本上是长袖舞。但它们仍有不同点:就人物的发型来说,战国舞人发型雕刻极为精细,发型在头顶部呈扇形,两边披下,鬓角鬈曲,发根整齐,丝丝入扣,着意刻划出了女性秀发之美;而汉代则把发饰放在次要位置,不注重发型的修饰,头部没有雕刻,平顶,借助舞姿一手在头上,用长袖盖住头顶,另一只手在下面。战国玉舞人面部五宫雕刻得秀气淡雅,给人以俊秀文雅的感觉;而汉代是用简单的几刀阴线勾出眉、眼、鼻、嘴,雕琢粗糙,但给人以淳朴的美感。服饰是战国与汉代玉舞人区别最明显的地方,战国刻划的形象是宽袍大袖,衣着瘦长,领缘较宽,绕襟随身躯旋转而下,尤其是袖口、裙边、腰部上的飘带多刻蜷曲弯勾的纹饰,使我们看到了战国服饰的华丽及用料的讲究,舞人好似在旋转,苗条秀丽,高贵潇洒,神形毕肖;而汉代舞人服装却没有过多的纹饰,只用简单的几道阴刻线来表示衣纹,没有细节雕刻,突出的是用高度夸张的形体姿态,表现的是手舞足蹈的大动作。汉代舞人的长袖是直筒,上下基本一样粗,呈现的是单纯简洁的整体形象,以及粗线条、粗轮廓的构图方式,生动地显示出汉代艺术朴实无华的特点。
  宋元玉人      宋代玉雕出现了一种世俗化倾向,最典型的是玉雕童子,在传世品中数量极大。形状—般多大襟中式衣服,外加以襟坎肩和肥裤,手执荷花,这是宋代最流行的题材。宋代人物童子多雕有大脑壳,或将发式雕成双髫式,或在头顶雕一桃形的童子头;手多作拳头形,雕刻方法是手与袖子用两道阴线连贯下来,再用两条短横阴线作为手与袖子的分界线。脸部鼻子为葱管小鼻,鼻子自上直下,从两眼内眼角直通嘴部,小嘴;耳朵刻划明显,位置较靠前,接近腮部。此外宋代玉人脸部的独特特点,就是在眼睛上面,靠近耳朵部位有—“八”字眉。服饰都是中国式衣服,衣纹有素的,也有斜方格纹或米字纹;在衣服的关节活动处用几道阴刻线来表示褶纹;还有身穿长坎肩的,坎肩的纹饰似织锦纹,很华丽,也有的在人背后雕出衣服下摆呈拆角状,这是从宋代才开始出现的。    元代玉人的主要特征是开脸像猴脸,它是用粗阔的阴刻线勾勒出眉、眼睛、嘴和鼻子,线线相连。特别要指出的是元代在刻划眼睛卜出现了眼珠(用一短阴线在圆弧形的眼内表现),这是其他年代少见的特征;此外其眼梢部位是圆形的,而宋代的眼梢呈尖形。鼻子在靠近眼睛部位呈细狭状,形成了上细下宽的楔形鼻子,不像宋代那样上下一样宽,元代玉人的鼻子是鼻子头凸起,鼻梁略低于鼻子,鼻翼不明显。    元代玉人服饰以着蒙古服装占多数,这可能是因为元代是由蒙古族统治而造成的,玉雕人物身着中式对襟,瘦身短裙,窄袖,脚登马靴;衣服上褶纹不如宋代细致,阴线条粗而深,不挺拔,带有弧线,线条显得软。人物颈部用断刀法(就是在人物脖子的位置,用粗犷的阴线雕刻),使脖子呈深凹状,以便把头部托起,这是元代的一种雕刻手法,无论是人纹、兽纹、飞禽、还是龙纹,颈部都用这种雕法。    白玉舞人  宋  高5.9厘米  估 价:RMB 3  自玉略泛黄,直筒长袖,粗线条、粗轮廓,朴实无华。玉雕舞人源于战国,盛于汉代。汉以后逐少见,宋时仿古之风大起,从此件舞人一袖盖住头顶、一袖下垂,用简洁阴刻线表示衣纹及手舞足蹈的大动作来看,此玉器可能是宋时仿汉的一件玉雕。    白玉抱猫童子  宋  5.5×3.5厘米  估 价:RMB 10000  成交价:RMB 35000  圆雕一童子,怀抱一猫,有童子祝寿意。童子头大身小,憨态可掬,为宋代典型玉作。    白玉击鼓童子  宋  高5.5厘米  估 价:RMB 4  圆雕一盘坐童子,以槌击鼓。神情憨实可爱,活灵活现。白玉舞人白玉抱猫童子白玉击鼓童子
  白玉飞天  辽  5.6×0.5厘米  估 价:RMB 30000  成交价:RMB 71500  飞天双手执莲,身披飘带,风格已有别于唐飞天。    玉飞天  金  长5.5厘米  估 价:RMB   成交价:RMB 8800  雕琢飞天侧影,手持莲花,呈飞翔之态。    青玉托塔胡人  元  1.5×1×5厘米  估 价:RMB 10000  玉料为青玉。胡人圆眼高鼻,单膝跪地,双手托塔,器身中部有圆形穿孔。作品构思奇特,刀法遒劲,具有金元时期的工艺特色。白玉飞天玉飞天青玉托塔胡人
  附:玉飞天的鉴别    玉飞天为唐代首创并盛行的一种纹饰。飞天原为印度佛教诸神之一,东汉末年随着佛教传入中国而被中国人接受。玉飞天多雕一横身女子,手持花枝,身披飘带,体态轻盈,面目慈祥,飞翔在云中。总体来看:一,唐代玉飞天整体较小,一般为3至5厘米,多作侧面飞天,脸正面的较少;飞天人物的脸型丰满,发都盘在头顶,耳朵周围去地,中间凸出一竖道;上身多为裸体,体态轻盈,好似天仙一般,在空中飞翔。宋代玉飞天整体上则比唐代的大些,一般为6厘米以上。这时期几乎见不到侧面脸型的飞天,全是以正面脸出现,五官清晰,与宋代童子开脸近似。宋代玉飞天不如唐代的姿态美,显得呆板一些。到了元代以后,所雕的飞天就没有章法了,其没有轻盈飞翔的姿态,而呈静止状,体态肥硕,没有仙女般的秀美。二、唐代服装给人以纱的感觉,穿在身上随风飘扬,衣裙紧贴在身上,衣纹清晰、线条流畅;宋代服饰早期还有唐代遗风,晚期的衣纹线条不流畅,显不出秀美的身段来;元代以后就更差了。三、唐代飞天下面大多有云纹衬托,这时期的云纹为短角云纹,顶端向两侧分卷,中间有一凸起的花蕊,花蕊多呈扇面形,有数道小短阴刻线;宋代的云纹是多枝云,像树枝一样,一个云头连一个云头,在云头的边缘有的有锯齿状纹,宋代云纹很少见到有花蕊的,仅北宋时期有带花蕊的云纹;元代以后的飞天几乎不雕出云朵做装饰,只有飘带伴随,有的是变形云纹,好似绸子系的花结一样。
  附:鹿母莲花生子    传说很久以前,在波罗奈国有一座大山,名叫仙山,仙人梵志居住在山上。他经常往山石上大小便,有一只雌鹿舐食了他的便溺而怀胎,生下一女。梵志将这女孩养大成人,梵志国王知道后,娶了这个女子,立为第二夫人。后来,这个女子怀了孩子,月份满时生下了一朵千叶莲花,大夫人蒙住了她的眼睛,不让她看,把莲花放在篮子里,扔到河里任其漂流。这时乌耆延王正带领徒弟等众人在下游活动,看见篮子后便捞上来,打开一看,千叶莲花的每一片叶子都是一个小儿,他}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用圆规画出来的图形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