寰椎 肿消失变异是为什么

寰椎椎弓螺钉在寰枢椎不稳中的临床应用--《中国修复重建外科杂志》2013年10期
寰椎椎弓螺钉在寰枢椎不稳中的临床应用
【摘要】:目的探讨寰椎椎弓螺钉内固定技术在寰枢椎不稳中应用的技巧与临床疗效。方法 2007年3月-2009年8月,32例因寰枢椎不稳行后路寰枢椎椎弓根螺钉固定融合的患者中,7例因骨折类型、解剖变异及术中原因改行单侧或双侧寰椎椎弓螺钉固定,共植入9枚寰椎椎弓螺钉。男5例,女2例;年龄35~69岁,平均48.2岁。致伤原因:交通事故伤4例,高处坠落伤2例,重物砸伤1例。单纯齿状突骨折2例(AndersonⅡ型);合并寰椎侧块骨折2例,寰枢关节前脱位1例,Hangman骨折2例。受伤至手术时间4~9 d,平均6 d。术前日本骨科协会(JOA)评分为(8.29±1.60)分。结果术后复查颈椎侧位及张口位X线片示螺钉位置满意。手术切口均Ⅰ期愈合;无脊髓和椎动脉损伤发生。7例均获随访,随访时间9~26个月,平均14个月。术后X线片示植骨块均获骨性融合,融合时间6~11个月,平均8个月。无螺钉松动、移位、断裂和寰枢椎再移位、失稳现象发生,寰椎椎管和脊髓未见侵犯。术后6个月JOA评分为(15.29±1.38)分,与术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32.078,P=0.000)。结论寰椎椎弓螺钉内固定技术固定牢固,操作简便、安全,可作为寰椎椎弓根或侧块螺钉固定失败的补救方案。
【作者单位】:
【分类号】:R687.3【正文快照】:
寰枢椎经椎弓根螺钉及侧块螺钉固定是近年来开展的新技术,可对寰枢椎不稳提供坚强、有效的固定[1-3]。但寰枢椎不稳合并侧块骨折或前弓骨折时不宜选用寰椎椎弓根螺钉及侧块螺钉;同时寰椎解剖结构复杂,暴露分离时易损伤C1、C2之间静脉窦,术中一旦损伤静脉窦,再行寰椎椎弓根螺
欢迎:、、)
支持CAJ、PDF文件格式,仅支持PDF格式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谭明生;蒋欣;;[J];中国脊柱脊髓杂志;2012年02期
何帆;尹庆水;马向阳;;[J];中国临床解剖学杂志;2006年03期
覃炜;权正学;欧云生;蒋电明;刘洋;唐可;;[J];中国修复重建外科杂志;2010年02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刘庆军;郭林新;丁真奇;蔡弢艺;;[J];中国骨与关节损伤杂志;2007年09期
林勇;历强;赵永生;彭国栋;;[J];中国骨与关节损伤杂志;2011年05期
汪康;李胜华;徐宏光;;[J];国际骨科学杂志;2011年04期
林达强;李俊峰;陈兴爱;谭显春;李鑫;严吉平;王清;;[J];华西医学;2009年04期
尹庆水;夏虹;王建华;;[J];脊柱外科杂志;2011年03期
张骏;金正帅;;[J];南京医科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9年07期
贺宝荣;许正伟;郝定均;姜永宏;郭华;刘团江;王晓东;郑永宏;;[J];陕西医学杂志;2011年06期
刘志斌;郭龙;刘延雄;;[J];陕西医学杂志;2011年11期
臧全金;历强;林勇;贺西京;李浩鹏;;[J];陕西医学杂志;2011年12期
魏海峰;滕红林;卞建;李海俊;陈春茂;;[J];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12年04期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周风金;[D];第二军医大学;2011年
胡希恒;[D];中南大学;2012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覃炜;[D];重庆医科大学;2011年
朱红鹤;[D];郑州大学;2011年
王长远;[D];中国医科大学;2010年
韩春;[D];安徽医科大学;2010年
方勤;[D];南京医科大学;2012年
谢文贵;[D];山东大学;2013年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杨建东;王静成;冯新民;蒋百川;贾连顺;陶玉平;胡翰生;;[J];中国骨与关节损伤杂志;2007年06期
瞿东滨,金大地,欧阳均,赵卫东,钟世镇;[J];医用生物力学;1999年04期
马向阳;[J];中国矫形外科杂志;2003年02期
傅一山,陈正形;[J];中国脊柱脊髓杂志;2001年01期
谭明生,张光铂,李子荣,王慧敏,移平,韦竤宇,杨峰,梁立;[J];中国脊柱脊髓杂志;2002年01期
马向阳,钟世镇,刘景发,尹庆水,徐达传,赵卫东,黄文华;[J];中国脊柱脊髓杂志;2003年12期
校佰平,徐荣明;[J];中国脊柱脊髓杂志;2005年11期
谭明生;蒋欣;移平;韦竑宇;杨峰;梁立;邹海波;;[J];中国脊柱脊髓杂志;2007年02期
谭明生;张光铂;王文军;谭远超;邹海波;移平;蒋欣;韦竑宇;杨峰;;[J];中国脊柱脊髓杂志;2007年02期
马向阳,钟世镇,刘景发,尹庆水,徐达传,夏虹,吴增晖,丁自海;[J];中国临床解剖学杂志;2003年06期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刘伟;宋滇文;严望军;马君;贾连顺;;[J];中国骨与关节损伤杂志;2009年06期
袁峰;杨惠林;张志明;王以进;郭开今;龚维成;施伟;;[J];徐州医学院学报;2006年03期
蔡小军;何斌;韩建华;李代君;;[J];第三军医大学学报;2009年19期
马维虎;徐荣明;孙韶华;;[J];中国临床康复;2005年38期
校佰平,徐荣明;[J];中国脊柱脊髓杂志;2005年11期
袁峰;杨惠林;郭开今;张志明;龚维成;;[J];徐州医学院学报;2008年06期
王守国;徐用亿;谢跃;费昊东;季峰;赵庆华;田纪伟;;[J];中国矫形外科杂志;2011年16期
覃炜;权正学;欧云生;蒋电明;刘洋;唐可;;[J];中国修复重建外科杂志;2010年02期
王麓山;王文军;王程;朱一平;刘海兵;欧阳智华;;[J];中国脊柱脊髓杂志;2011年06期
王爽;王欢;;[J];医学综述;2011年12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马维虎;刘观燚;徐荣明;孙韶华;黄雷;应江伟;蒋伟宇;;[A];第二届华东地区骨科学术大会暨山东省第九次骨科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07年
王永清;徐占敏;郭科民;杨志强;战颖;熊超;白宾;陈洪卫;王京生;;[A];2009“泰山杯”全国骨科青年科技创新论坛暨优秀论文评选论文选集[C];2009年
吕国华;王冰;;[A];第八届全国脊柱脊髓损伤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07年
吕军;张喆;吴健;吴向阳;顾晓晖;;[A];浙江省中西医结合学会骨伤科专业委员会第十四次学术年会暨省级继续教育学习班论文汇编[C];2008年
詹新宇;詹振宇;杨海定;周根欣;丁小丰;;[A];中华中医药学会骨伤分会第四届第三次学术年会暨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十一五”重点专科(专病)建设骨伤协作组经验交流会论文汇编[C];2008年
吴金平;;[A];2009第十七届全国中西医结合骨伤科学术研讨会论文汇编[C];2009年
毕大卫;费骏;许超;刘耀升;郑琦;汤志刚;;[A];第三届中西医结合脊柱及相关疾病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9年
宋红浦;徐华梓;池永龙;;[A];全国中西医结合学会骨伤科专业委员会第十二次学术年会浙江省中西医结合学会骨伤科专业委员会第十次学术年会论文汇编[C];2004年
滕红林;陈雷;杨胜武;叶澄宇;王以进;;[A];全国中西医结合学会骨伤科专业委员会第十二次学术年会浙江省中西医结合学会骨伤科专业委员会第十次学术年会论文汇编[C];2004年
费自威;周富根;曹武;邵君;;[A];2007年浙江省医学会骨科学学术会议暨浙江省抗癌协会骨软肿瘤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07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石家庄市第三医院骨科 黎宁;[N];卫生与生活报;2009年
闻多;[N];医药养生保健报;2007年
朱奎;[N];健康报;2004年
胡德荣;[N];中国医药报;2004年
冯琳;[N];中国医药报;2004年
周光明;[N];宜兴日报;2005年
崔玉艳;[N];卫生与生活报;2008年
康庆林;[N];卫生与生活报;2010年
胡文华;[N];中国医药报;2008年
刘宁春 杨丽佳;[N];健康报;2005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蔡斌;[D];第二军医大学;2004年
王庆贤;[D];河北医科大学;2003年
贾长青;[D];中国医科大学;2003年
王先泉;[D];山东大学;2005年
许树柴;[D];广州中医药大学;2008年
刘景堂;[D];苏州大学;2004年
陈前芬;[D];南方医科大学;2009年
宋文慧;[D];中国人民解放军军医进修学院;2007年
陈永福;[D];第二军医大学;2003年
袁峰;[D];苏州大学;2006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王振宇;[D];中国医科大学;2005年
黄家生;[D];江西医学院;2005年
张强;[D];大连医科大学;2008年
石锐;[D];四川大学;2004年
蒋毅;[D];吉林大学;2004年
侯喜君;[D];第一军医大学;2004年
张洪涛;[D];吉林大学;2006年
冯育旻;[D];山西医科大学;2005年
郭锐;[D];河北医科大学;2005年
戴世友;[D];延边大学;2005年
&快捷付款方式
&订购知网充值卡
400-819-9993先天性颅颈交界区畸形的三维可视化解剖形态学研究--《中国人民解放军军医进修学院》2007年博士论文
先天性颅颈交界区畸形的三维可视化解剖形态学研究
【摘要】:
目的:研究先天性颅颈交界区畸形的解剖与形态学变化,了解不同个体骨性畸形的特征、寰枕融合时椎动脉的走行变化、寰枕融合时侧块关节的形态生物力学变化,以及颈椎2-3融合时螺钉内固定的适用性。
方法:41例先天性颅颈交界区畸形患者,经螺旋CT扫描后,图像序列导入Amira影像工作站,构建枕骨-寰椎-枢椎的三维模型,通过对三维模型选择性显示、切割以及多角度旋转观察局部的解剖与形态特征,并完成相关解剖学测量。
结果:先天性颅颈交界区畸形包含了复杂的枕骨、寰椎和枢椎的畸形。本组病例中以扁平颅底、颅底陷入、寰枕融合和颈椎2-3融合最为常见,部分病例也合并了一些特殊的畸形如单侧寰椎侧块过度肥大、枢椎椎板裂、枕骨髁旁突等。对骨性畸形的解剖观察显示,斜坡、枕骨髁、寰椎侧块、寰椎后弓的畸形伴有不同程度的发育不全,部分病例寰枕融合表现为明显的旋转性错位融合。三维可视化同步对比观察23例寰枕融合的局部骨性畸形与椎动脉的走行,提示寰椎和枕骨大孔周边结构不同程度的融合和发育不全,造成了椎动脉在该区域的走行发生多种变异。对35例寰枕融合畸形的寰椎下关节面的三维形态学观察显示,寰椎下关节面的前倾角和外倾角具有广泛的个体间差异,不同程度对称或不对称的下关节面前倾与不同形式的寰枢椎脱位具有一定相关性。对17例颈2-3融合畸形的枢椎关节间部和颈3椎弓根进行的局部解剖学测量显示,因关节间部和颈3椎弓根双侧狭窄而不适于3.5mm螺钉置入者分别见于1例和3例,因单侧狭窄不适于螺钉置入者分别见于4例和7例。
结论:1.先天性颅颈交界区畸形的基本特征是枕骨、寰椎、枢椎在不同程度的发育不全基础上发生了不同程度和方式的畸形融合,因而不同个体存在各自的形态差异。寰枕融合时,椎动脉入颅方式存在多种变异,这些变异与骨性畸形有一定关系。外科医生需要对骨性畸形以及椎动脉的走行变异有
足够的认识,以免手术中出现意外损伤。2.寰枕融合时寰枢椎之间承重关节常呈现不同程度的前倾和不对称,这种几何形态变化所导致的关节生物力学变化可能是寰枢椎脱位的重要原因。3.尽管先天性颈2-3融合解剖形态与正常颈2-3结构相异甚大,多数病例应用螺钉内固定技术仍然可行。
【学位授予单位】:中国人民解放军军医进修学院【学位级别】:博士【学位授予年份】:2007【分类号】:R682;R322
欢迎:、、)
支持CAJ、PDF文件格式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宋跃明,黄思庆,龚全,李涛;[J];中华骨科杂志;1999年10期
周海涛,党耕町,王超;[J];中华骨科杂志;2001年04期
周定标,张远征,余新光,薛怀安,程东源,许百男,朱儒远,张纪,段国升;[J];中华神经外科杂志;2000年05期
李青,贾连顺,陈雄生,钮心刚,丁祖泉,杨国标;[J];中国临床解剖学杂志;2002年06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于泽生,陈仲强,党耕町;[J];北京医科大学学报;1997年06期
刘策;周定标;余新光;;[J];中华神经医学杂志;2006年12期
姜宏志,杨玉明,袁庆国,谢红雯,沙成;[J];大连医科大学学报;2001年04期
何富乔,宁宁;[J];护士进修杂志;2000年09期
郭兵,崔建华,顾玉林;[J];中国法医学杂志;2004年04期
陆斌;李广琪;李建武;李乐涛;谢延;白国玺;;[J];中国骨与关节损伤杂志;2008年11期
康辉;蔡贤华;徐峰;黄勇;;[J];中国骨与关节损伤杂志;2012年05期
游辉;陈荣春;郭来洲;;[J];赣南医学院学报;2005年06期
赵亚伟,杨卫山,王琳;[J];河北医学;2001年10期
任键玮,闫光,李建军;[J];河南外科学杂志;2003年02期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曹正霖;[D];第一军医大学;2001年
缪国专;[D];中国人民解放军军医进修学院;2004年
蔡斌;[D];第二军医大学;2004年
袁峰;[D];苏州大学;2006年
张朝跃;[D];中南大学;2007年
段光明;[D];中国人民解放军军医进修学院;2008年
王鹏;[D];中国人民解放军军医进修学院;2008年
胡鹏;[D];中国协和医科大学;2008年
郭翔;[D];第二军医大学;2009年
陈前芬;[D];南方医科大学;2009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李云朋;[D];郑州大学;2010年
李超;[D];昆明医学院;2011年
张谦生;[D];郑州大学;2011年
甘浩;[D];长春中医药大学;2011年
陈现红;[D];第三军医大学;2003年
龚民;[D];四川大学;2006年
黄涛;[D];中南大学;2007年
柴尔青;[D];兰州大学;2007年
江斌;[D];南方医科大学;2009年
黄威;[D];湖北中医药大学;2013年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王超,党耕町,刘忠军;[J];中华骨科杂志;1999年08期
贾连顺,侯铁胜,袁文,朱海波,倪斌,陈雄生,张光霁;[J];中华骨科杂志;1996年07期
周定标,段国升,张纪,刘树山;[J];中华神经外科杂志;1990年03期
贾连顺,李青;[J];中国矫形外科杂志;1997年05期
宋跃明,饶书城,代禧祚,胡云洲,石道原,李志铭;[J];中国脊柱脊髓杂志;1995年03期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肖海凤;马玉芬;张占杰;霍晓鹏;史晓艳;;[J];现代护理;2006年07期
方捷,杨立,张爱莲,缪国专,李功杰;[J];中国医学影像学杂志;2004年04期
刘玉蕊;姚静;王兰英;;[J];中国康复理论与实践;2008年09期
崔继芳;;[J];护理研究(中旬版);2006年02期
刘菲;;[J];医学检验与临床;2008年01期
余新光;尹一恒;;[J];中国现代神经疾病杂志;2012年04期
周春霞;;[J];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2011年15期
宋洁富;;[J];健康向导;2011年02期
雷艳,崔继芳,闫凤;[J];实用神经疾病杂志;2005年01期
孙彩红;袁昌琼;王丹;;[J];中国误诊学杂志;2010年36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余新光;周定标;;[A];中国医师协会神经外科医师分会第四届全国代表大会论文汇编[C];2009年
余新光;;[A];中华医学会神经外科学分会第九次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10年
余新光;周定标;;[A];中国医师协会神经外科医师分会成立大会资料汇编[C];2004年
余新光;刘策;;[A];中国医师协会神经外科医师分会首届全国代表大会论文汇编[C];2005年
高方友;王曲;刘窗溪;韩国强;熊云彪;尹浩;王俊;姚倍金;杨承勇;王超;马骏;杨恒;张勇;;[A];2013年贵州省神经外科年会论文集[C];2013年
乔广宇;张远征;余新光;周定标;王鹏;;[A];中国医师协会神经外科医师分会第四届全国代表大会论文汇编[C];2009年
余新光;;[A];中国医师协会神经外科医师分会第六届全国代表大会论文汇编[C];2011年
朱伟杰;袁绍纪;卢培刚;张荣伟;刘子生;孙希炎;熊晖;吕学明;于峰;钟启胜;王同力;王小刚;颜飞;;[A];2011中华医学会神经外科学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11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李连峰;[D];中国人民解放军军医进修学院;2011年
刘策;[D];中国人民解放军军医进修学院;2007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马远;[D];郑州大学;2012年
张威;[D];郑州大学;2012年
张谦生;[D];郑州大学;2011年
&快捷付款方式
&订购知网充值卡
400-819-9993颈椎的解剖结构及变异_百度文库
两大类热门资源免费畅读
续费一年阅读会员,立省24元!
颈椎的解剖结构及变异
阅读已结束,下载文档到电脑
想免费下载本文?
定制HR最喜欢的简历
你可能喜欢您所在位置: &
&nbsp&&nbsp&nbsp&&nbsp
颈椎的解剖结构及变异.pdf 2页
本文档一共被下载:
次 ,您可全文免费在线阅读后下载本文档。
下载提示
1.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2.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三)归上传者、原创者。
3.登录后可充值,立即自动返金币,充值渠道很便利
需要金币:50 &&
你可能关注的文档:
··········
··········
四川解剖 学 杂志 2005年第 l3卷
颈椎的解剖结构及变异
张 慧 蔡文丽
(河南大学体育学院,河南 开封 475001)
【中图分类号】 R323.1
【文献标识码】 A
颈段脊柱 由7个颈椎、6个椎间盘(第 1、第2颈
带相连结。颈椎的韧带多数由胶原纤维组成,承担颈
椎间无椎间盘)和所属韧带构成。上连颅骨,下接第
椎的大部分张力负荷。除黄韧带外,其余大部分韧带
1胸椎,周围为颈部肌、血管、神经和皮肤等组织包
延展性低,是颈椎内在稳定的重要因素。韧带的弹
绕。从侧方观察,颈椎排列呈前凸弧度。虽然颈椎在
性,一方面保持颈椎生理范围内的活动;一方面又有
脊椎椎骨中体积最小,但它的活动度和活动频率最
效地维持各节段的平衡。黄韧带在颈椎后伸运动时
大,而且解剖结构、生理功能复杂,所以容易引起劳损
缩短、变厚,屈曲时延伸、变薄。年轻人的黄韧带在压
和外伤,导致颈椎病。本文对颈椎的正常解剖结构以
应力作用下缩短、增厚,不易突入椎管,但随年龄增
及变异情况作一综述。
长,黄韧带弹性降低,则易折曲而不缩短,突入椎管产
1 正常颈椎的解剖结构
生脊髓压迫。椎问盘的生理功能除了连接相邻颈椎
颈椎除第 1、第 2椎骨结构有所特殊外,其余颈
外,更重要的是减轻和缓冲外力对脊柱、头颅的震荡,
椎与胸、腰段椎骨大致相似,均 由椎体、椎弓、突起(包
保持一定的稳定性,参与颈椎的活动,并可增加运动
括横突、上下关节突和棘突)等基本结构组成。椎体
上面周缘的两侧偏向后方,有脊状突起,称为钩突。
颈部椎间盘的总高度约为颈部脊柱高度的I/5
钩突与相邻的上一椎体下缘侧方的斜坡对合,构成钩
一 I/4,颈椎间盘的前部较后部高,从而使颈部脊柱具
椎关节(亦称椎体半关节——Iuschka关节)。此关
有前凸曲度。纤维环位于椎间盘的周缘部,由纤维软
节能防止椎间盘向侧后方突出,但当因退变而发生骨
骨构成。纤维环前、后部的浅层纤维与前、后纵韧带
质增生时,增生的骨刺则可能影响位于其侧方的椎动
分别融合在一起。纤维环的前部较后部厚。髓核的
脉血液循环,并可压迫位于其后方的神经根。钩椎关
位置偏于后方,临近窄而薄弱的后纵韧带,这是椎间
节退变可较早出现。由于该关节位于椎间边缘部,在
盘容易向后突出的因素。在扭曲和压缩力作用时,颈
颈椎作旋转等运动时,局部的活动度较大,两侧的钩
椎间盘可因纤维环破裂而突出。颈椎间盘发生变性
状突起呈倾斜面,局部椎间隙较窄,颈椎活动所产生
突出或椎体后缘骨质增生,均可直接压迫脊髓,产生
的压力和剪力常集中于此。椎 弓根上、下缘的上、下
下肢麻木(后中央突出可致两侧下肢麻木)、头重脚
切迹相对形成椎间孔,有颈脊神经根和伴行血管通
轻,甚至肢体瘫痪等症状。
过。通常颈脊神经仅占椎间孔的一半,在骨质增生或
寰椎位于侧块两端的形似三角形的横突上,有肌
韧带肥厚时,孔隙变小、变形,神经根就会受到刺激和
与韧带附着,对头颈部的旋转起平衡作用;横突孔位
压迫.产生上肢疼痛、手指麻木等症状。颈椎的横突
于其基底部偏外,较大,有椎动脉和椎静脉从中穿行;
较短,其中间部有横突孔,除第7颈椎横突孔较小外, 后弓上方偏前各有一斜行深
正在加载中,请稍后...变异型Jefferson骨折——一种尚未认识的颈椎损伤--《中华医学信息导报》1995年24期
变异型Jefferson骨折——一种尚未认识的颈椎损伤
【摘要】:正 据《中华外科杂志》1995年33卷第12期报道寰椎环四处断裂的典型Jefferson骨折极少见。因该部位X线平片较难观察,又常伴其它部位损伤,且很少并发较为严重的神经损伤,故极易误诊和漏诊。1989年以来,苏州医学院附属第一医院骨科杨
【分类号】:R683.2【正文快照】:
据《中华外科杂志》1995年33卷第12期报道寰椎环四处断裂的典型JefferS“n骨折极少见。因亥部位x线平片较难观察,又常伴其它部位损伤,且很少并发较为严重的神经损伤,故极易误诊和清诊。1989年以来,苏州医学院附属第一医院骨科场惠林等采用非手术方法,对9例不稳定性Jeffer“。
欢迎:、、)
支持CAJ、PDF文件格式,仅支持PDF格式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杨震龙;马梦昆;解京明;;[J];中国骨与关节损伤杂志;2011年01期
,罗朝阳;[J];中国医师杂志;2002年03期
刘淑恒,孙炳卫,龚维明,张涛;[J];临床骨科杂志;2004年02期
沈成华,蒋华富,房晓彬,王亚平;[J];中国脊柱脊髓杂志;1997年06期
栗景峰,赵杰,侯铁胜;[J];第二军医大学学报;2001年10期
沈成华,蒋华富,房晓彬,王亚平;[J];中国骨伤;1999年03期
杨惠林,唐天驷,费仕相,倪才方,许立,洪天禄,朱国良;[J];中华外科杂志;1995年12期
战其民;[J];国际神经病学神经外科学杂志;1977年05期
何涛,段建忠;[J];包头医学;1997年02期
高珑华;;[J];西部医学;2007年02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陈建明;许天明;张成程;文景;李勇;周艳;;[A];第六届西部骨科论坛暨贵州省骨科年会论文汇编[C];2010年
柳春明;赵振民;侯敏;马骁;梁立民;高全文;王瑞晨;;[A];中华医学会整形外科学分会第十一次全国会议、中国人民解放军整形外科学专业委员会学术交流会、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医学美容专业委员会全国会议论文集[C];2011年
韩扬;王军臣;符雪莲;卢婉平;华燕菲;;[A];中华医学会病理学分会2009年学术年会论文汇编[C];2009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沈淼达;[D];浙江大学;2012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焦云龙;[D];南方医科大学;2009年
赵燕仪;[D];天津医科大学;2007年
黄伟炜;[D];福建医科大学;2005年
马金平;[D];青岛大学;2011年
&快捷付款方式
&订购知网充值卡
400-819-9993}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寰椎骨折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