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ebVR 和“刀剑神域vr计划”还相差多远

WebVR 和“刀剑神域”还相差多远? - 推酷
WebVR 和“刀剑神域”还相差多远?
日本IBM今日IBM日本官方推特今天公布了一条相当惊人的消息,那就是知名二次元作品《刀剑神域》(SAO)中的“虚拟现实MMO/VRMMO”已实现,将与《刀剑神域》进行联动,推出虚拟现实企划“刀剑神域:The Beginning”。
日本IBM也于2月23日上午10时(北京时间9时)正式对外宣布现时的体验报告,同时表示也欢迎更多玩家能够参与这个测试项目,预计会招募208个人在3月18日到3月20日进行测试。
这一消息也让我们觉得VR游戏发展迅猛。
VR(Virtual Reality,即虚拟现实,简称VR)
过去的2015年,我们看到VR催生出了太多匪夷所思的故事或者说传奇。
而WebVR就是通过HTML5将虚拟现实场景嵌入到网页,目前已受到谷歌、Facebook等巨头的拥护。
其实WebVR并不是一个新事物,人们讨论使用WebGL在浏览器呈现互动3D图形已经超过5年,目前已经拥有各种实现方法。然而,新的可用开源库可以让即使是新手开发者也能在很短的时间内构建虚拟现实体验。
Web扩展了VR的使用范围,很多生活化的内容纳入了VR的创作之中,如实景旅游,新闻报道、虚拟购物等,其内容展示、交互都可以由HTML5引擎轻松创建出来。
简单的说就是:
WebVR让VR从贵族走向大众化。
去年12月白鹭与暴风魔镜,合作成立国内首个WebVR实验室,也是希望用HTML5来打造低成本、快捷、低门槛的VR游戏、影音体验。
WebVR游戏:依照HTML5标准制作而成的左/右格式3D游戏,运行在Web上让玩家进行体验。
将WebVR游戏拆解一下,便得到:
WebVR游戏 = HTML5游戏 + VR。
没错,就国内行情而言,一个是被神经猫和生孩子强行植入概念,为各大厂商观望质疑,各种吐槽不靠谱的HTML5游戏。
而另一个则是不停烧钱而盈利并不明朗,鼓吹忽悠各种概念,宣传视频高大上实际游戏尚不靠谱的VR游戏。
俩不靠谱加一起——我去,简直屌爆了!然而越是这种难得有人一碰的东西,越值得拿出来探究一番。
使用WebGL(可理解为Web上的OpenGL)就可以制作3D游戏内容。如果不想自己一点一滴从底层做起,那么可以使用老外的一些开源框架比如Three.js,Babylon.js等。
Web游戏和App游戏本质区别还是免去了一个“安装”的步骤。
两类游戏都要下载,只是下载的时机与下载的位置不同。
App是将游戏资源放入一个“包”中,而Web游戏则要将资源放到“离线存储”(不是我们常说的缓存哦)中。这样,Web游戏与App游戏一样,只需下载一次之后就可以畅玩了。
WebVR与App都存在盈利模式不明的问题。但我们都坚信Valve与Sony这样的巨头一定会在电脑与家用机平台将VR游戏推动起来,带着大家赚钱。
而移动平台的App游戏,至今还未在盈利方面看见什么前景,一些付费下载游戏的收益量级与传统手游相比还相差甚远。
WebVR实际上跟移动端更为贴合,奈何还没有什么实际进展。但有一条路可以先走起铺垫一下——外包——现在不少找外包的广告人居然都谈论起WebGL炫酷特效这类高大上的词汇了,“WebVR游戏”这种吸引眼球的概念产品还会远么?
只有技术才能驱动创新和未来,虚拟现实VR不仅是一个非常有前景的领域,也是当下最前沿的技术,相信基于Web的VR会进一步发展,迎来更多更大的市场机会
已发表评论数()
已收藏到推刊!
请填写推刊名
描述不能大于100个字符!
权限设置: 公开
仅自己可见
正文不准确
标题不准确
排版有问题
没有分页内容
图片无法显示
视频无法显示
与原文不一致>>演义堂:究竟《刀剑神域》中的VR游戏距离实现还有多远?
演义堂:究竟《刀剑神域》中的VR游戏距离实现还有多远?
今年兴起的VR设备成为了MWC展会的瞩目焦点,而昨天日本IBM宣布将会把《刀剑神域》改编为VR网游时,也激起了网友的热烈讨论,究竟完全浸入式的VRMMORPG游戏距离实现还有多远?
  当出现在三星的MWC2016新闻发布会时,大家都大吃一惊。这个世界最年轻首富的出现并非是为了配合推广三星的新手机,而是和大家分享了个人对于虚拟现实未来发展潜力的预期,以及在未来,同时透露了Facebook将把动态流媒体技术运用到Gear VR的360&视频上来。
  备注:2016世界移动通信大会,是两年一度的行业大会,由移动通信亚洲大会发起,已经成为全球最具影响力的移动通信领域的展览会,由全球移动通信系统协会主办,也是当今科技圈最重要的大会之一。&
小扎意外现身MWC三星发布会
  自然而然,今年兴起的VR设备成为了MWC展会的瞩目焦点,而昨天日本IBM宣布将会把《刀剑神域》改编为VR网游时,也激起了网友的热烈讨论
究竟完全浸入式的VRMMORPG游戏距离实现还有多远?
  首先我们得弄清楚《刀剑神域》里的体验究竟什么定义,动漫中我们知道主角们都是NERvGear的VR设备,进入了SAO的游戏中,主角们不仅仅是通过设备操作游戏,而是整个灵魂都进入了游戏中,甚至于在游戏中死亡的话,现实中的身体也会变为植物人。
3月的志愿者招募确实让不少玩家兴奋不已
  游戏中NERvGear的目的是用虚拟的感官信号替换或在强度上压制人体本身感官产生的神经信号,技术是将VR产生的虚拟感官信息通过非侵入式脑机接口投射到人大脑的相应控制区域形成生物信号,与此同时收集并处理大脑发出的运动控制信号,还要抑制脊髓上的部分神经兴奋。据现在报道,目前的科技水平已经能够实现简单脑机接口,主要用于科研和医疗方面,那么脑机接口(BCI)的原理是什么,达到NERvGear的技术水平还需要攻克哪些困难?
脑机接口(BCI)的技术难题
  首先是脑机接口的技术问题解决,我们要通过人脑控制游戏中的操作,那么必须让设备,按照插电级的深入程度,BCI可以分为侵入式(invasive)、半侵入式(semi-invasive)和非侵入式(non-invasive)三大类。非侵入式也就是不开颅的话,就隔着头骨检测脑电或脑磁信号,信号质量和强度都会差很多。半侵入式就是开颅之后把一层电极膜覆盖在大脑皮层表面,因为没有颅骨的阻隔所以信号质量好很多。侵入式就是开颅手术后把电极插到脑组织内,这一种信号质量最好,但成本和风险也高得多,目前只敢在动物和重症病人身上做实验。按照脑信号输入输出的关系分类,BCI可分为单向BCI和双向BCI,前者仅仅从大脑接收信号,后者能向大脑输入信号。
然而现在大多数接受脑电波的设备还停留在非侵入式
  而在动物和重症病人身上现在成功实现了一些&简单&应用,但如果把《刀剑神域》里的那种效果比作互联网时代的话,现在BCI领域就好比处于旧石器时代到新石器时代之间。非侵入式BCI目前最前沿的大众化应用成果,可以参照2014年巴西世界杯的那个脑控外骨骼,那个实用化程度已经很高了,但它成本极高而且受用面很窄所以不大可能推向市场。而如果说要实现NERvGear,这都只能算小儿科。
  想要用非侵入式方法达到这个控制游戏的精度效果,基本上在长时间内不太可能达到,所以只能通过侵入式实现。尽管现在的非侵入式脑控轮椅、外骨骼、机械臂等都已经实现,但这些实验本质上都是通过把整个大脑视为黑箱,仅通过检测到的脑电波信号作为输入,用机器学习的方法根据数据训练出模型后再在线预判以控制外围设备的。
《黑客帝国》的脑后插头可视为侵入式BCI
  而且关键是,若要达到动漫中描述的效果,即从大脑读取神经信号并输入也就是双向信息传递,就不可能再把大脑视作黑箱。诸如感官体验是怎么产生的、思维的本质是什么、意识是如何产生的等等都是必须解决的问题,否则无法做到向大脑准确无害地输入感官信号。很遗憾,脑科学、神经科学还是很年轻的学科,目前人类还远远没到解决这个问题的程度。
  这个技术问题取决于人脑研究的进度,人类对人脑的运行原理至今还非常浅显!
现有VR技术能否实现类似体验?
  竟然脑机接口这个难题无法解决,那么我们能不能通过现有VR设备体验到《刀剑神域》里面的设想呢?
  配套主机价格高昂
  根据日本IBM的描述,他们是想借助先进体感技术+头戴式VR设备来实现多人在线游戏。但事实上即使仅仅是视觉设备,就已经有很大问题了,那就是支持运行VR的主机配置。
盛大投资的虚拟乐园The Void中游客得身背10公斤重的高配电脑主机,10公斤啊!
  从最近各大巨头公布的VR设备来看,如果要流畅运行头戴式VR设备,诸如HTC VIVE、V社的Oculus Rift、索尼的Oculus Rift(这三款产品是最成熟靠谱的了,但是售价惊人,最低价600美元左右),虽然只是一个显示器,但是毕竟力图解决浸入式视觉效果的难题,但让玩家尴尬的是支持VR设备的电脑配置。
  以Oculus Rift为例,配置如下:
  单单显卡+CPU就需要4000+RMB,可能有些玩家认为总价1W的VR设备并没有想象中的骇人听闻,接下来我们看看官方配置的体验效果。
  视觉效果差强人意
  还是以Oculus Rift为例,设备配套了有三套镜片,标明了A B C,高度依次为23.5mm 21.5mm 17.0mm,镜片直径基本相同,为35.2-35.4mm(由数字百分尺测得),主要目的就是为了配合用户的视力差异,按照官方说法,B镜为视力正常用户使用,A C分别对应近视和远视用户。
  在选择了适当的镜片之后,通过侧面的调节旋钮,选择适合的视觉焦距,从而达到最清晰的视觉效果(现时面罩还未能完全覆盖眼部,所以漏光问题因人而异),所以近视的玩家并不用太过担心。但是问题也在镜片和设备显示屏中,从镜片图就可以知道,最长2厘米的镜片距离,而整机的大小从下图就可以直观感受,你的眼睛到屏幕最多4厘米。
Oculus Rift DK2配备了5.7英寸、单个镜头分辨率为像素
  距离屏幕约3-4cm的中倍率透镜和距离透镜不到1cm的眼睛,在这个距离普通人的视力可以清晰地看到果蝇眼睛的颜色了,但Oculus Rift的分辨率为单个像素的OLED屏幕、综合分辨率为像素,以5.7寸来算,那么PPI(像素密度)是454(大概略低于2000元安卓手机的分辨率)。加上极短的观看距离,大概的感官体验就如下图:
VR设备显示晶格问题是个很严重的缺点
  那么什么分辨率才能达到理想情况呢&个人的答案是得达到或者接近SonyHMZ T1/T2的那块屏幕的技术并增大面积(Sony黑科技,2098ppi),至少不低于1000ppi,恐怕才能完全消除晶格问题,然后解析度要达到至少1440p甚至1600p,才能在显示面积除2再折损的情况下接近实际的720P像素效果。
SonyHMZ T2,索尼第三代IMAX头戴影院,2片分辨率0.7寸镜片
  然而毫无疑问,即使这些条件能达到,我们可以看到真正的单眼1080p,成本也会有巨大幅度的提升。同时你的输出设备也需要跟着上一个台阶&&同一块显卡,我玩D3的时候用24寸1080P就流畅自如,用27寸1440P显示器就非常吃力了,我不太敢想我这块前年的中高端显卡输出1600p还能有几帧。
  操作上的反人类
  如果说显示效果还能发展得更好,那么VR游戏的操作就足够蛋疼了,因为起码有生之年侵入式的脑机接口没有希望,所以我们现在也只能依靠外设来操作游戏了。
  对于传统的游戏,我们依然可以借助手柄。例如现时主机的绝大部分游戏。
不过万一玩得太激动,扔掉了手柄就尴尬了
  当然用手柄这么凹凸的方法怎么能配得上高大上VR游戏!肯定要有更牛逼的配套操作外设的,就例如:
双手环出动
强力传感手套
原地踏板+外设枪
自带灯泡的PS MOVE体感手柄
  等等诸如此类的操作外设,但是不知道大伙儿能不能想象到,头戴着半公斤重的眼镜,再小心翼翼地在家里闪挪腾移以免打坏东西,再手拿着不怎么灵敏的体感外设,简直是噩梦!除非更加方面快捷的外设能够替代手柄,不然我们依然只能在画面特效上做文章。
最后小结:
  《刀剑神域》启发了我们对未来游戏的想象,无论怎么说,随着更高科技的来临,游戏的体验方式可能会翻天覆地,但是我们追求游戏的乐趣却不会改变,虽然借助于VR设备的游戏有着这样那样的问题,但完全不同于以往的震撼体验是公认的,这种体验便是科技变革的根本所在。
      
关注多玩微信公众号、官方微博
关注多玩微信公众号
关注多玩官方微博刀剑神域web版ex07月之摇篮还更么,最后一次更新是什么时候?还是说川原已经弃了?_百度知道
刀剑神域web版ex07月之摇篮还更么,最后一次更新是什么时候?还是说川原已经弃了?
提问者采纳
估计现在就是川原想起这个坑,也没有时间去填,还有加速世界的坑要填。目前不清楚川原到底会不会接着写,第13节,除了刀剑神域,但是现在川原还是很忙的,之外还有SAOP这个系列一直都没有更新,最后一次更新是在日
来自团队:
其他类似问题
为您推荐:
刀剑神域的相关知识
等待您来回答
下载知道APP
随时随地咨询
出门在外也不愁}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刀剑神域vr计划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