蒙古国电影成吉思汗汗建立蒙古的意义有哪三条

查看: 1564|回复: 12
你的美由内而外
塔塔尔、翁吉剌、蔑儿乞、斡变剌、克烈、乃蛮、汪古诸部
塔塔尔部,1196年,居住在贝尔湖一带的塔塔尔部酋长篾古真·薛兀勒图背叛金国。金国利用蒙古各部的矛盾,采取“以夷制夷”的政策,派丞相完颜襄王京约客烈部的脱斡里勒汗出兵共同攻打塔塔尔。铁木真为了报仇,也参加了这次战争。结果塔塔尔人被打败,蔑古真·薛兀勒图被杀死。塔塔尔的百姓、牲畜和财产全为脱斡里勒汗和铁木真掠获。金国为此次胜利及以后更好地利用他们,封脱斡里勒汗为王,即史籍所称的王罕。封铁木真为“扎兀惕忽里”意为“前锋司令官”。铁木真由于受到了金朝的封号,并报了俺巴孩汗被害以来的世仇,他在各部中的政治地位和威信更高了。
  1202年秋天,打败了扎木合的联军,消灭了泰亦赤乌部,铁木真的军事力量更加强大。他开始力图成为全蒙古的首领。为了免去统一蒙古草原的后顾之忧和在呼伦湖、贝尔湖一带建立一个新的根据地,铁木真决定将塔塔尔残部肃清。铁木真率大军直捣哈拉哈河、贝尔湖、呼伦湖一带塔塔尔部的驻地。经过激战,将察阿安塔塔尔、阿勒赤塔塔尔、都塔兀惕塔塔尔、阿鲁孩塔塔尔等部打败,追击到兀勒灰失鲁格勒只惕地方,将塔塔尔人完全消灭,尽掳其牲畜和部众,报了世仇。
呼伦贝尔大草原额尔古纳河、呼伦湖、贝尔湖一带,曾经生活着草原游牧民族部落 弘吉剌部,这是一个聪明能干,高雅富贵的部落,以盛产美女而闻名,蒙古部落的男子都以娶到弘吉剌部落的美女为荣。
蔑儿乞惕部很早出现,六世纪时,拜占庭史家提出中国边
成吉思汗长妻孛儿帖旭真
境有一个木乞里(靺鞨部),柔然汗国被突厥消灭,大批柔然人逃亡此部,人极好战。与图瓦,弥列哥并称木马突厥。也有人说他们是原西伯利亚人(楚科奇人)与通古斯人。他们的名有人说是墨尔根,即是神射手。
斡亦剌部。又译外剌、猥剌。它是一个古老的森林部落,居地在谦河(今叶尼塞河上游)。据《史集》记载,斡亦剌人向来有国王和首领,自古以来人数众多,并分为若干支,每支都有自己的名称。他们的语言是蒙古语。斡亦剌首领忽都合别乞归附成吉思汗时,共有四千户,这些千户可能就是原来的四部落组成的。
克烈,辽、金时代蒙古高原的强大部族。居地在土拉河、鄂尔浑河上游一带。或译作克列夷、怯烈、怯里亦、客列亦惕、凯烈等。《辽史》称为“阻卜”或“北阻卜”,亦作“达旦”。[1] 据《史集》记载:古昔此部之王生有八子,皆皮肤黝黑,因被称为“克烈”,后来诸子之裔各成部落,自立姓氏,唯继承王统的一支以克烈为名,其馀诸部都服属于克烈之王。克烈分部见于记载者有:只儿斤、董合亦惕(或作斡栾?董合亦惕,斡栾意为多)、撒合亦惕、秃别干(或作土满土伯夷,土满意为万)、阿勒巴惕。
乃曼 古代突厥部落,又名粘八葛,于11世纪开始居住在蒙古高原西部。牧地在阿尔泰山之阳,北接斡亦剌惕,西界回鹘,操突厥语族语言,使用畏兀儿文字。又译乃马、乃满、乃蛮、奈曼、奈蛮、耐满、粘拔恩、粘八噶等。他们有一突厥名sakiz oghuz,八姓乌古斯人。乃蛮故地(今阿尔泰山以南及以稍偏西的一些土地)在1225年被成吉思汗封给其子窝阔台,1309年窝阔台汗国被察合台汗国及元朝瓜分。
《辽史》称“粘八葛”,《金史》称“粘拔恩”。讲突厥语·是蒙古高原西部势力最强大的游牧部落。
汪古(瓦克) 金元时期阴山以北部族或译雍古王孤、瓮古、旺古、汪骨、汪古惕。拉施都丁《史集》解释说:金朝皇帝为了防御蒙古、克烈、乃蛮等部,修筑了一道大墙,蒙古语叫unkuh,交给该部守卫,因此得名汪古。
当时成吉思汗所处的部落属于乞颜部(即蒙古部,蒙古部只是当时蒙古高原上的一部),当时与乞颜部并存于蒙古高原上的较大的部落有塔塔儿部,蔑儿乞部,斡亦剌部,乃蛮部,汪古部,克烈部和汪古部。这些部落日后一一都被成吉思汗吞并统一为一个整
蒙古草原六部蒙古只是其中一部好来统一了就都叫蒙古
成吉思汗的部落属于乞颜部(即蒙古部,蒙古部只是当时蒙古高原上的一部),当时与乞颜部并存于蒙古高原上的较大的部落有塔塔儿部,蔑儿乞部,斡亦剌部,乃蛮部,汪古部,克烈部和汪古部。这些部落日后一一被成吉思汗吞并统一为一个整体,形成了
乞颜部传说是蒙古先祖母阿兰,在丈夫死后,与金甲月光神所生的三个儿子的后裔,也就是广义的黄金家族;乞颜部发展为三个家族分支:孛儿只斤,主尔乞,泰赤乌,狭义的黄金家族只有孛儿只斤氏。札答阑部是成吉思汗十世祖,抢来女人的遗腹子的后裔
天地鹰飞跆拳道
原文来自:蒙古族是中国古代的一个游牧民族。12世纪时,在蒙古高原上散居着蒙古族的大大小小上百个部落。他们有的以打猎为生,有的以放牧为生,也有的开始经营农业。后来,由于生产力的发展,氏族制“没有主子,不分尊卑好坏和上下”的情况改变了,
明天会更美丽
统一蒙古高原 推动蒙古民族的形成 提高了蒙古社会生产力 提高了蒙古文化
成吉思汗 成吉思汗,名铁木真,姓孛儿只斤,乞颜氏,蒙古人。元代追上庙号太祖。成吉思汗生于蒙古贵族世家。成吉思汗统一蒙古各部,在历史上起了进步作用。攻金灭夏,为元朝的建立奠定了基矗他军事才能卓越,战略上重视联远攻近,力避树敌过多。
第一,族属关系的统一。 成吉思汗以前的蒙古高原上,部落林立,冲突不断,文化发展、经济发展都不均衡。成吉思汗统一后,不再隶属各自原来的部落,而是统一归属各万户、千户等管理层,打破原来的部落界限,形成了独立的蒙古人。 第二,语言和文已有天涯账号?
这里是所提的问题,您需要登录才能参与回答。
"天涯问答"是天涯社区旗下的问题分享平台。在这里您可以提问,回答感兴趣的问题,分享知识和经历,无论您在何时何地上线都可以访问,此平台完全免费,而且注册非常简单。
马可波罗随成吉思汗西征了吗
马可波罗随成吉思汗西征了吗
09-04-19 &匿名提问 发布
成吉思汗统一蒙古是中国历史上具有重要意义的一页。 蒙古族是中国古代的一个游牧民族。12世纪时,在蒙古高原上散居着蒙古族的大大 小小上百个部落。他们有的以打猎为生,有的以放牧为生,也有的开始经营农业。后来, 由于生产力的发展,氏族制“没有主子,不分尊卑好坏和上下”的情况改变了,形成阶 级对立的社会。 当时,金朝对蒙古族野蛮地统治着。金世宗每3年派兵向北大杀一阵,给蒙古人民 造成深重的灾难。蒙古族的统一和安定成为客观要求。 成吉思汗,原名钦木真,是蒙古部落集团内孛儿只斤部的贵族,生于1162年。他从 小习武,成年时已是一个能征善战的贵族青年了。他率众打败前来侵袭的部落,壮大了 自己的势力,不少蒙古贵族投奔他。铁木真被推戴为“合罕”。他先是争取到札答刺部 首领札木合和克烈部首领王罕的支持,打败了塔塔儿、蔑儿乞等部;又与王罕合兵击败 札木合。接着,他与王罕决裂,在1203年攻灭了克烈部。1204年征服了乃蛮部。1206年, 蒙古各部实现了统一,在东起兴安岭,西至阿尔泰山,南至大沙漠,北达贝加尔湖的广 大地区,建立起蒙古历史上第一个军事奴隶制国家,铁木真被各部落首领推举为全蒙古 的大汗,尊称“成吉思汗”(“成吉思”是“强大”的意思)。 成吉思汗建立了蒙古国家。他把护卫军扩充到1万人,成为一支主力部队。他实行 了领户分封制度,把居民按十户、百户、千户和万户划分,按等级赐给开国功臣,分别 做万户那颜、千户那颜、百户那颜、十户那颜。形成行政与军事合一的统治机构。他成 立了司法部门,颁行了法典“大札撒”,即《蒙古习惯法》。他又命令留居乃蛮部的维 吾尔人塔塔统阿用维吾尔字母拼成蒙古国书,从此蒙古有了通行的文字。蒙古国家制度 也完善起来。 13世纪的蒙古贵族,发动了连续不断的征服战争。在欧亚大陆先后形成四大汗国, 就是金帐汗国、察合台汗国、窝阔台汗国和伊儿汗国。 在中国境内,成吉思汗在年,发动三次对西夏的进攻,扫除了对金朝作 战的牵制力量。 公元1211年,成吉思汗亲率大军向金朝进攻。他的骑兵从紫荆关、居庸关两路突进 华北地区,会师于中部(北京)城外。前军伸入黄河北岸,一路焚掠90余城。1214年, 金朝统治者以献金帛、童男童女和马匹为条件,向蒙古贵族求和。蒙古军队退出居庸关。 第二年,成吉思汗以金朝首都由燕京迁到汴京(开封)是缺乏和议诚意为借口,又 发兵南下,蒙古军队很快攻占中都和华北其他地区。 1218年至1223年间,进行了第一次西征,占领了中亚细亚和南俄罗斯草原,建立了 一个以和林(今蒙古人民共和国乌兰巴托西南)为中心,横跨欧、亚的大汗国。 1227年,成吉思汗在灭西夏政权前夕,病死于宁夏六盘山下的清水县行宫。 公元1229年,成吉思汗的三子窝阔台即汗位。他率蒙古军队从南宋的统治区内通过, 绕过金朝的军事重镇潼关,一举攻占了汴京。1234年,南宋和蒙古联军攻破蔡州,金朝 灭亡。蒙古贵族占领了黄河流域,金灭亡后,蒙宋战争揭开了序幕。1251年,窝阔台汗 死,他的侄子蒙哥继承汗位。后来,蒙哥汗在钓鱼城战役中流矢而死。1260年,忽必烈 取得了汗位。1271年,忽必烈改国号为元。1279年,南宋灭亡。忽必烈统治了中国,史 称元世祖。 成吉思汗所领导的统一蒙古各部的战争,结束了草原上长期分裂混战的局面,使复 杂、众多的部落联合成统一的蒙古民族。他建立了蒙古历史上第一个奴隶制国家,规定 了它的一套制度。这些,对于蒙古民族的发展,蒙古社会经济的进步,都有极其重要的 意义。对金朝的战争,也具有反抗民族压迫的正义性质。成吉思汗是蒙古族的民族英雄, 同时也是中国历史上有贡献的著名帝王成吉思汗名叫铁木真,出身于蒙古奴隶主贵族家庭。那时候,蒙古高原的许多游牧部落处在金国统治者的欺压之下。金统治者强迫蒙古各部落贡献财物,还经常派兵攻打蒙古人。蒙古各个部落之间,也混战不休。草原上常常得不到安宁。铁木真童年的时候,父亲在部落之间的仇杀中被人毒死。铁木真从此过上了困苦生活,受尽其他部落的欺凌虐待。有一次他被一个部落的人抓起来,戴上木枷示众。一天,铁木真乘这个部落举行宴会,他把看守他的人用木枷打倒,逃了出来。这些经历,在铁木真思想上产生了巨大的影响,使他决心统一蒙古高原,改变草原长期混战的局面。铁木真建立了一支强大的骑兵队伍。他要求军队严格服从命令。铁木真规定士兵作战不许后退,即使在失利的情况下,也得奋勇战斗。铁木真带领这支队伍,打败了四周的部落,统一了蒙古。1206年,蒙古各部落首领在斡维河源召开大会,建立了蒙古政权,大家推举铁木真做“成吉思汗”。意思是“拥有四海的首领”。蒙古汗国的建立,结束了蒙古高原长期混战的局面,蒙古牧民过上了安定的生活。但是,蒙古汗国的迅速强大,助长了蒙古贵族向外扩张的野心。成吉思汗亲自率军进攻金国,迫使金国把都城迁到汴京。1215半,蒙古军队洗劫金的中都。成吉思汗在出征中看到金兵使用的火炮和石笋,就掠走汉族工匠,强迫他们做为奴隶,为蒙古军队制造攻城武器。成吉思汗发兵西侵中亚细亚,直到了印度西北境内。另一支蒙古军队绕过里海南岸,越过高加索山,闯进南部俄罗斯草原。1225年,成吉思汗回到蒙古,第二年,他又率兵南下,计划征服西夏和金。1227年,蒙古军灭西夏。西夏灭亡前夕,成吉思汗病死在六盘山。后来,他的孙子忽必烈做了蒙古大汗,迁都燕京,1271年定国号为 在13世纪,成吉思汗的蒙古大军先后发动数次大规模的西征。仅仅凭借着人数较少的军队,以及漫长的后勤供应线,几乎战无不胜(1260年在对穆斯林的爱因加鲁特战役失利除外)。成吉思汗所部蒙古大军的西征史,不仅改变了整个亚欧的历史,而且也促进了欧洲和近东的军事革命。在这几次西征中,蒙古军队数量通常较少,总数最多不过20万人(在欧洲战场从未超过15万),在单次战役中的人数则更少,没有再现昔日蒙古大军在金国钧州一战中“层层叠叠,厚20里”的列阵。然而却屡战屡胜,其中有哪些原因呢?欧洲军队装甲坚固但行动笨拙其实,东西方的文化和思维方式的差别,很早就在双方作战时的战术体现出来了。在东方(以中国和阿拉伯文化为代表的范围内)的战争史上,从来没有出现过西方那种队形极其严密,排成密集方阵,步、骑、弓箭、投枪诸兵种密切协同的军队。这是西方人思维严谨、讲究科学分工、善于组织大的系统工程的表现。而在中国,无论是战国时代的车阵、还是明朝戚继光专门攻打倭寇的鸳鸯阵,或者是与鞑靼决战时的车、骑协同战阵,都是无法与之相比的。东方军队在作战时,虽然队形并不严整,但讲究的是部队作战的机动性和战术的灵活性,由于受《孙子兵法》的影响,比较讲究“诡道”,而不太讲究堂堂正正的交战。正是在这种战术意识的支配下,从而使军队的单位攻击力和防护力显得较弱。面对罗马帝国和马其顿帝国的密集步兵方阵,如果采用正面作战的方式,几乎就没有取胜的可能。以罗马和马其顿的步兵方阵为例,这种步兵方阵通常由贵族和平民排成20排以上密集的队伍,全部身着厚厚的重甲、手握长枪,而且越往后排,长枪就会越长,以至架在前排士兵的肩膀上。在方阵的正面,就真正形成了如林的丛枪。在方阵的后面,有时会有标枪手不停地往敌方投掷标枪。而部队的后勤和护理工作,通常是由奴隶担当的。在方阵的两翼,则由骑兵游弋,担任保护两翼不受冲击的任务。虽然这种战术的冲击力非常强大,使东方军队根本无法抵挡。但是,它的弱点也非常突出:一是队伍移动不便,二是必须时刻注意保持队形的严整。进入铁器时代后,随着马鞍的发展,使得骑兵在军队兵种中的地位显得越来越重要了。在骑兵的战术运用上,东西方也存在着巨大的差异。东方的骑兵一般很少穿戴较重的装甲,在兵器的配置上,骑兵既能用马刀、长枪,也可用弓箭。为了军队的机动能力和正面的冲击力,骑兵部队可以在很大范围内作战。而西方自发展成威力强大的重装甲骑兵后,穿着厚厚锁子甲的士兵,可以有效地抵挡刀枪和弓箭的杀伤,骑兵主要使用长枪和长剑,杀伤力较大。与东方不同的是,在骑兵战术的运用上,仍和古罗马时代的步兵方阵相同,过于讲究队形和正面的杀伤力和防护力,从而几乎失去了战术的机动能力,使作战范围只能在很小的区域内进行。由于地理原因,虽然欧洲军队曾与中东地区的军队发生过大规模的战争,但从未与万里之外的以中国为中心的东方军队打过照面。曾经有过的惟一的机会,那就是亚历山大在攻克印度后准备东进时,却因病逝而告终,从而使这一可能没有最终实现。蒙古战术机动灵活远高于欧洲人自成吉思汗统一蒙古各部落后,立即展开了对中国北方各国的大规模攻击。和其他的游牧民族军队一样,最初,没有步兵攻坚力量的协同,蒙古军队完全依赖骑兵的机动性和攻击力。尽管他们在野战中所向无敌,但是在中原那些高大坚固的城墙面前,强大的骑兵部队便显得无能为力。聪明的蒙古人很快便从辽、金、西夏的军队中学到了步兵攻坚的本领,一改以往单纯依赖骑兵的战术,并且学会了运用汉族新近发明的火药和抛石武器。在战术的运用上,蒙古人特别强调的就是部队的机动性,以远距离的包抄迂回、分进合击为主要战术特征,从而使蒙古人的远距离机动达到了历史上空前未有的程度。他们常常可以进行上百里大规模的机动,使敌人很难预料和防范。而且在战斗中,他们亦很少依赖单纯的正面冲击,通常采用的办法是,让一小部分骑兵不停地骚扰敌军,一旦受到攻击后便撤退。待追击而来的敌军队形开始散乱、人员显得疲惫时,早已形成四面包抄的蒙古骑兵便会在一阵密集的弓箭射击后蜂拥而上。在以往与匈奴、汉族、契丹、女真人的战斗中,这种战术屡试屡胜。但像蒙古人以往利用四处的游骑作为间谍,让大规模的骑兵军队可以随时远距离攻击的情形却没有出现过。由于蒙古人不仅将大量的汉族和其他北方少数民族编到军队之中,而且还使用汉族先进的攻坚器材,作为攻城的主要武器,在东方大地,无论是野地浪战,还是摧城拔寨,蒙古大军几乎所向披靡、攻无不克。事实上,无论什么时候,在一对一的决战中,蒙古大军都无法战胜欧洲的重装甲骑兵。这不仅是因为欧洲重装甲骑兵的长矛和重剑杀伤力,远远强于蒙古骑兵手中的马刀、长矛或狼牙棒,而且欧洲马也远比蒙古马高大。但是,蒙古骑兵的战略战术,则是欧洲人所远远不及的。欧洲军队的战斗,无论多大规模的军队,都是在很小的战场内进行的。而且,他们有着惯常的骑士之风,崇信正面一对一堂堂正正的战斗。当他们遇见可以把百里方圆作为战场,且习惯迂回的蒙古军队时,的确是碰上了无法想象的战争场面。  通常蒙古军队的骑兵只要一两次这样的冲击,就会让敌军军心动摇、队形混乱。而这种攻击,蒙古兵可以不论白天黑夜地进行,由于队伍相距较远,且不需要太严整,蒙古兵的队形很容易在远离敌军后重新排列整齐。一旦发觉敌军队形混乱、军心动摇,开始后撤的时候,宽大的蒙古骑兵队形就会迅速变成包抄队形,对敌军进行近距离的砍杀。蒙古军队在骑兵快速大纵深地前进时,遇敌坚固的城堡,通常只留少数部队监视,以待后续的攻坚工兵,而大部队仍继续高速前进,使后方的敌人根本无法作出战争准备。另外,蒙古军队常常利用冬季大河结冰时发起战争。以少胜多的佩斯城战役历史上著名的佩斯城战役,就是上述蒙古大军战胜欧洲军队的典型战例。1241年,蒙古苏布台和拔都分率大军进攻东欧,强行越过喀尔巴阡山脉,准备在匈牙利平原会师。在两支部队遥远的侧翼,还有两支小规模的骑兵部队,沿途横扫波兰、西里西亚和东普鲁士,掩护着主力部队的战略意图。在蒙古军队进抵佩斯城前,匈牙利国王贝拉判明了蒙古军的意图,立即组织10万人的军队,寻找与蒙古军队决战的机会。而蒙古近6万人的主力则稍稍后撤,以避匈军的攻击。4月,当双方最终在绍约河畔对峙时,匈牙利以为对岸便是蒙古的主力,迅速地抢占了1个巨大的桥头堡,并在河西岸以大量的马车连成了坚固的兵营,等待着蒙古军队的攻击。当后续的工兵到达后,在黎明时刻,蒙古军立即用威力巨大的抛石车和火箭,向守卫桥头堡的匈牙利军队射击。在前所未见的猛烈攻击下,守备部队瞬间溃败,蒙古骑兵迅速穿桥而过,向刚刚醒来的匈牙利军队主力发起总攻。当匈牙利人满怀信心列队杀向数量处于绝对劣势的蒙古大军时,却发现这支部队并不是蒙古军队的主力!此时,约3万人的蒙古大军主力,在近百里远的南方早已趁夜渡过冰冷的河水。当蒙古主力从背后杀向匈牙利军队时,队形混乱的匈牙利军队立即撤回坚固的兵营死守。蒙古人的工兵遂向兵营里发射了密集的巨石、火箭、毒箭(史料记载,蒙古人的毒箭含有砒霜、巴豆,产生强烈的毒烟)和燃烧油。这些攻击武器,大多是西方军队首次见到的,其内心的恐慌可以想见。蒙古人采用了“围城必阙”的战术,使匈牙利人迅速崩溃从缺口逃亡。然而,身着轻装的蒙古军队在速度和耐力上,远远高于逃跑者,他们可以不停顿地换马四处截杀。在绍约河战役中,匈牙利军队阵亡七万余人。正是凭借着高度的机动性和灵活性,蒙古大军在欧洲消灭了大量装甲坚固但行动笨拙的欧洲军队。由于欧洲军队在速度上的劣势,使得在战场上逃回来的人极少。以至很久以来,欧洲人还始终认为是蒙古军队的数量极为庞大。欧洲军队主要依赖近距离的格斗杀伤,使得蒙古军队在运用机动作战时,只有少量的伤亡。现代的欧洲军事史学专家认为,欧洲军队和蒙古军队在战争中的伤亡比例,也许是冷兵器时代最为悬殊的。蒙古人特殊的装备蒙古马如果用现代人的眼光看,蒙古马应该算作是世界上最劣等的马。这种马不仅身材矮小,跑速慢,而且越障碍的能力也远远不及欧洲的高头大马。但是,蒙古马是世界上忍耐力最强的马,对环境和食物的要求也是最低的。无论是在亚洲的高寒荒漠,还是在欧洲的辽阔平原,蒙古马都可以随时找到食物。可以说,蒙古马具有最强的适应能力。它们可以长距离不停顿地奔跑,无论严寒酷暑都可以在野外生存。同时,蒙古马可以随时胜任骑乘和拉车载重的任务,这也是中国传统的好马最终全部被蒙古马取代的原因。除了作为骑乘工具外,蒙古马还发挥着更大的作用:作为食物来源的一种——蒙古骑兵使用大量的母马,可以提供马奶,这也减少了蒙古军队对后勤的要求。并且,蒙古骑兵通常备有不止一匹的战马。蒙古马的这种特殊优势,使得蒙古军队具有了在当时任何军队都难以比拟的速度和机动能力。比如,在1241年冬季,当苏布台的主力骑兵从鲁斯卡山口越过喀尔巴阡山脉,突然出现在多瑙河流域的格兰城下时,仅仅只用了3天的时间,而在布满积雪的两地之间的距离竟有三百多公里之遥,且多是无路的山地。来自中原的新式武器蒙古人所使用的抛石车、火箭等中原新式武器,原是中原各国在守备坚固的城防时,用于抵御蒙古军队的武器。蒙古军队掌握了这些武器后,迅速用于对高大城防的攻击。火药和火箭类武器出现在冷兵器时代,其威力自然是惊人的,另外,对于从未见过它们的敌人来说,也有巨大的心理震撼作用。在欧洲战场上,很多时候都是在火药类武器对城墙尚未造成完全破坏时,守军便会失去战斗的意志,开始弃城逃亡。蒙古军人的特殊社会组织和中国北方的游牧民族一样,蒙古人从小就是一名斗士。在马背上长大,小时候的玩具就是弓箭,成年后就早可以算成是职业军人。由于在严寒和艰苦的环境中长大,具有极为坚韧耐劳的性格,对物质条件的待遇几乎从不讲究,将爬冰卧雪视为常事,至于远距离跋涉,更是习以为常。对物质条件的不太讲究,使蒙古军队的后勤负担显得很轻。由于蒙古军人拥有东西方各定居的农耕民族素无的连续作战的意志和能力,从而使西方一些平时养尊处优的贵族骑兵们永远难望其项背。和所有的敌人相比,蒙古人虽然都在文化和物质上处于落后地位,但是,大规模地攻占掠夺,却始终是激励其保持旺盛战斗力的原因和动力。对财富的渴望以及杀人带来的刺激,使得蒙古人几乎没有停止对外发动战争。放手让士兵进行任意屠杀的政策,在心理上可以让杀人的血涌刺激军人的好战情绪和原始勇气,使蒙古军人成为极其勇敢也极其野蛮的战士。而肆意的掠夺,则部分解决了蒙古军队后勤供应问题。
请登录后再发表评论!  
当前位置: >
>成吉思汗传记---建立蒙古帝国、创制蒙古文字
成吉思汗传记---建立蒙古帝国、创制蒙古文字
13:48&&&&国家旅游地理网
1206年(南宋开禧二年),成吉思汗四十四岁,全体蒙古在斡难河畔举行了盛大的忽里勒台(会议、大聚会),建立蒙古帝国,公推成吉思汗为全体蒙古的大汗。据《蒙古秘史》记载:&成吉思汗既将众部落百姓收捕了,至是虎儿年,于斡难河源头,建九脚白旄&&&& 做皇帝(大汗)&&整治达达百姓。除驸马外,复授同开国有功者九十五人为千户。&蒙古帝国是一个强大的军事、行政的联合体,在这个封建的游牧社会国家中,半宗法半封建关系还占着优势。成吉思汗建国伊始,授予他的子弟、母亲等近亲&分地&(封地)。在全蒙古中间划分为万户(土绵)、千户(明安)、百户(札温)及十户(阿儿班)。成吉思汗委任归顺他的氏族部落首领及他的亲信部属为万户长、千户长及百户长,十户长由十户(十人)中选拔之。万户长、千户长及百户长的职位是世袭继承的,他们在当时都被称为那颜,如万户那颜,千户那颜,百户那颜。整个蒙古帝国就按分地和千户制划分成若干个行政区域,这种行政区域的划分是与古代蒙古的军事组织密切关联的。千户制的建立,标志着新的封建制度的产生和确立,以往的众多部落及氏族制的彻底瓦解。成吉思汗为了加强军事组织,在原来的&千户&军制的基础上重新整编了全体蒙古军队,将军队分为十户、百户、千户和万户(即十夫、百夫、千夫和万夫)。在组织管理上&合十夫(户)长九人共建于百夫长一人;九百夫长属一千夫长;九千夫长属一万夫长。君主之命令由其传令之军校达于诸万夫长,复由万夫长按次以达十夫长。&蒙古成年男丁,都有服兵役的义务并被编入这个庞大的军事组织中。成吉思汗又把蒙古军队分为三个方面军,任命纳牙阿做中军(&士卜&或&豁勒&)万户,孛斡儿出做右翼(巴刺温&合儿,意为西面)万户,本华黎为左翼(沼温&合儿,意为东面)万户。右翼万户的管区,西边直至阿勒台山(今阿尔泰山),左翼万户的管区,东边直至合刺温山(今兴安岭)。成吉思汗特别注意建立自己的护卫军,他亲自加以指导和训练,希望他不但成为一支护卫大汗帐殿的精锐部队,而且还能成为全体蒙古军队的骨干力量。因此,他在即位以后,将原来的护卫士五百五十人扩充至一万人。护卫军由宿卫(客卜帖兀勒)队、侍卫(秃兀合黑,即散班)队及箭筒士队组成,各队由队长率领,隶属于怯薛长(护卫长)。护卫军驻扎在成吉思汗的大斡耳朵周围,分作四班,由成吉思汗的亲信伴当四人任四怯薛长,每三日轮流值班。成吉思汗亲征时,护卫军由中军万户纳牙阿率领,因此又称为大中军(也客&豁勒).护卫军的职责是:宿卫士在夜间警戒汗的帐殿内外,侍卫士及箭筒士则在日间轮番卫护帐殿并执行杂役。护卫军只在成吉思汗亲征时方参加战斗,《蒙古秘史》载到,成吉思汗说:&我不出征,宿卫的亦不出征。若有违者,起军的头目(统兵将领)有罪。&护卫军士不只从干练的蒙古青年贵族和千户长、万户长的子弟中拣选,而且也从广大的牧民中挑选,挑选的标准首先是强壮、敏捷、勇敢和绝对忠诚。护卫军因扈从成吉思汗,在各方面受到优待,并有成吉思汗授予了内臣般的许多特权,护卫士犯罪也由成吉思汗亲自判决。成吉思汗对护卫士极为宠信,常向他们说:&你们宿卫的,于大雨雪的夜里,或晴明的夜里,或敌人纷拢厮杀的夜里,在我帐房周围宿卫,使我身心皆安。凡有紧急事不曾怠慢,以此我得到大位里坐了&。&久后我子孙将这护卫的想着,如我遗念一般,好生抬举,休教忧怨,福神般看待着。&护卫军是成吉思汗出征时和对蒙古帝国实行统治的有了支柱。成吉思汗在实行军事改革和行政区划的同时,对内政的整顿,帐殿的经营,狩猎的组织,马匹、牲畜的管理,军需的供应,也十分重视,采取了必要的措施。成吉思汗还专门成立了司法机构,任命失吉忽秃忽为大断事官(也可&扎鲁花刺,就是最高法官),并规定他的职权道:&&&如有盗贼诈伪的事,你惩戒着,可杀的杀,可罚的罚。百姓每分家财的事,你科断(审判)着,凡断了的事,写在青册上,事后不许诸人更改&&.&从失吉忽秃忽开始记录蒙古习惯法&&札撒,把成吉思汗在各种场合所发表的谈话和命令编成&毕力克&(训言),蒙古社会开始依据&札撒&和&训言&来治理国家。为了管理宗教事务,成吉思汗委任兀孙老人做撒满教的最高僧侣&&别乞,成为国家的专职神巫。&如今达达体例里,以别乞官为重&&做别乞时,骑白马,着白衣,坐在众人上面&。别乞在蒙古社会中地位极高,备受尊重。蒙古社会原无文字,祖先的历史和文化千百年来仅以口碑传承而延续,1204年成吉思汗征服乃蛮部后,从俘虏的乃蛮部掌印官畏兀儿人塔塔统阿处了解到文字的作用和重要性,于是成吉思汗命塔塔统阿创制蒙古文字,塔塔统阿依据畏兀儿字母来拼写蒙古语,产生了最早的蒙古文字&&畏兀儿体蒙文。成吉思汗命令所有蒙古贵族子弟学习蒙古文字,并由塔塔统阿亲自教习。遗憾的是成吉思汗虽然重视蒙文,但他本人因年事已高,事务繁忙,一生未能学习自己亲自命令创制的蒙古文字。蒙古文字的创制,改变了一个民族的观念和意识,开创了一个文化的新纪元。从此,蒙古的历史被记录下来,载入史册,首先成为蒙古族历史经典著作的就是记录成吉思汗黄金家族编年史的《蒙古秘史》,它成书于成吉思汗继承人窝阔台汗时期,是我们今天研究和了解蒙古史的珍贵资料。(文/杨勇、图/刘刚)摘自《成吉思汗传记》(人民政协报 -27)&东联艺术团表演《一代天骄》&
& 作者:网络整理&
尚未注册畅言帐号,请到后台注册
相关文章导读
最新评论新闻
将国家旅游地理网设为首页|
All rights}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蒙古族成吉思汗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