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山陵免票和国民党主席拜谒中山陵有关吗

“所见毁坏,岿然独存”——风雨中山陵(下)
全文共6155字 | 阅读需12分钟
本文系中国国家历史原创文章,转载请联系小编微信号zggjls01,欢迎转发到朋友圈!
南京沦陷后,日本当局扶植汪精卫在南京建立伪“中央政府”,对外多次惺惺作态,企图打着孙中山的旗号以掩盖其侵华战争的本质,但最终只能成为历史的笑柄。
孙中山临终“欲葬紫金山”
想不到事隔十多年之后,在孙中山先生弥留之际,他仍想到了南京。那是在1925年3月上旬的一天,故都北京城还未透露一丝春意。在城北铁狮子胡同一所古老宽大的宅院里,正在这里养疾的中国国民党总理、广东革命政府陆海军大元帅孙中山先生已处于生命的垂危状态。孙中山先生的家人宋庆龄、孙科,以及汪精卫、张静江、何香凝等国民党领导人看到孙中山似乎又要昏睡过去,就转到房间一角议论起孙中山的后事来。当谈起孙中山逝世后的归葬之地时,宋庆龄泣不成声。汪精卫深信风水之说,振振有词地讲起来:“人们都说孙总理是明朝崇祯皇帝的后身,一旦山陵崩,似宜葬北京景山为妙。”这景山就是位于北京城中间、故宫北侧的皇家园林,是北京城中地势最高的地方,明末崇祯皇帝于国破时在这里上吊自尽。没想到这话被昏睡中的孙中山听到了,他说:“否!否!我欲葬紫金山也。”在场的人一时感到十分愕然,尤其对紫金山位于何处都感到茫然,但为了安慰孙中山,都连连答应。
日上午9时30分,孙中山逝世。在北京的国民党上层人士聚会讨论孙中山的归葬之地。汪精卫就将孙中山的临终遗言告诉大家,说:“孙总理欲葬紫金山,但不稔山在何处耳。”于是大家纷纷议论起来,有的说在广西,有的说在广东,等等。这引起了当时在场的国民党元老陈去病的关注与深思。陈去病是饱学的文史专家,对南京的历史名胜尤为熟悉。他见众人争执不下,遂站起来说:“总理欲葬的紫金山,就是南京明孝陵所在的钟山是也!”他向大家介绍了南京紫金山的历史地理情况与孙中山先生在南京任临时大总统时表现的对南京山水的热爱。这一说,大家顿时醒悟过来。汪精卫说:“对!对!你快写一篇文章考证一下。”于是陈去病写了一篇《紫金山考》,送到各家报刊发表。孙中山的葬地也就随之定了下来。
但在孙中山于日在北京逝世后,其灵柩并没有立即送到南京营葬,而是先将遗体移往北京中央公园(今中山公园)让民众瞻仰遗容,举行治丧活动;后于4月2日,将灵柩暂放在北京西山碧云寺石塔中。
日,中国国民党中央执行委员会推定张人杰、汪精卫、林森、于右任、戴传贤、杨庶堪、邵力子、宋子文、孔祥熙、叶楚伧、林叶明、陈去病12人为委员,组成“孙中山先生葬事筹备委员会”,决定将孙中山遗体暂厝西山碧云寺,待南京陵园建成后再正式安葬。“葬事筹备委员会”即着手到南京兴建中山陵。4月18日,在上海正式成立“孙中山先生葬事筹备处”,指定杨杏佛为主任干事,孙科为家属代表,办理孙中山遗体营葬的具体事宜。
1925 年 4 月,宋庆龄(右六)等人亲自到南京紫金山勘察孙中山墓址
1925年4月中,宋庆龄、孙科与“葬事筹备委员会”的陈去病等人亲到南京东郊紫金山下踏堪。他们看到有一山峰隆然在紫霞洞左,气象雄伟,视景开阔,高兴地说:“是佳城也。”墓穴遂选定于紫金山中部小茅山南坡,就是今天的南京中山陵所在地。
不久,“葬事筹备处”就在全国征求陵墓图案。在众多的应征者中,著名的建筑师吕彦直设计的自由钟式陵墓图案获首奖。筹备处即聘吕彦直为陵墓设计建筑师,主持计划、建筑及监工事务。又登报征求陵墓工程建筑承包商,以姚新记获选。
建造中山陵从 1926年1月开始兴工,3月12日孙中山逝世一周年之日,举行奠基典礼。奠基石上刻有“中华民国十五年三月十二日中国国民党为总理孙先生陵墓行奠基礼”大字。当时南京还处于北洋军阀孙传芳的统治下,但由于孙中山的崇高威望与中国各界人民的热烈拥护,以及世界许多著名人士的支持,中山陵的建造还比较顺利。1927年4月国民政府定都南京、统一全国后,中山陵的建造更得到前所未有的重视。前后历时三年多,至1929年年初,中山陵的陵墓主体工程次第落成。
日,北京,国民党领袖在西山碧云寺孙中山陵寝安置处举行孙中山的祭祀典礼
日,中国国民党中央执行委员会改推胡汉民、汪精卫、蒋介石、张人杰、谭延闿、蔡元培、林森、于右任、戴传贤、邵力子、宋子文、孔祥熙、叶楚伧、杨铨等19人为委员,组成新的“孙中山先生葬事筹备委员会”。
孙中山灵柩抵达南京
南京国民政府为了将孙中山的灵柩从北京碧云寺运到南京安葬,紧张地进行各项筹备工作。其中最重要的,就是在1928年8月,由国民政府与南京特别市政府专门成立“首都道路工程处”,由南京市长刘纪文兼任处长,在南京市内修建迎榇大道,又名中山大道,从下关长江边新建的中山码头起,经海陵门、山西路广场、鼓楼广场、新街口广场,向东出朝阳门,直到中山陵。道路全长约12公里,路宽为40米,一律以柏油铺路。这是南京的第一条柏油马路,也是当时全国质量较高的城市道路杰作。国民政府下令迎榇大道及其连接的码头、桥梁、城门等,均冠以中山之名:城内的迎榇大道分段取名中山北路、中山路、中山东路,中山门外的迎榇大道称作陵园路;道路经过的城北海陵门改称挹江门,原单孔券门改建成三孔多跨连拱的复式券门,城门拓宽到4.5米;城东朝阳门改称中山门,也改筑成三孔多跨连拱的复式券门。因整个工程浩大,直至1929年5月才基本完工,故不得不呈请将奉安大典日期推后。
运送孙中山灵柩的“威胜号”军舰)
日奉安大典,孙中山长眠中山陵
在日,中国国民党专门成立了“总理奉安委员会”,委员有蒋介石、胡汉民、张人杰、谭延闿、戴传贤、王宠惠、蔡元培、林森、于右任、张继、冯玉祥、张学良、孙科、何应钦、宋子文、孔祥熙、刘纪文等28人,主任委员由担任国民政府主席的蒋介石亲自担任,奉安总指挥先是何应钦,后改为朱培德,办公处总干事为孔祥熙。
日凌晨1时,在北平西山碧云寺,举行孙中山灵榇奉移典礼。下午4时35分,载有孙中山灵榇的九组专列火车,由孙中山的家属宋庆龄、孙科和迎榇专员林森等人护送,从北平启程,开往南京。在九组专列中,第六列为灵榇专用的灵车列车,共挂15节车厢;第六节是特地改制的专用车厢,承载孙中山灵榇——装殓孙中山遗体的美国产紫铜棺材;它前面的第五节车厢属宋庆龄专用;第七节车厢属孙科夫妇、戴恩赛夫妇、孙科子女专用;此外还有迎榇专员林森等人的办公车厢、送殡来宾车厢、卫士和杠夫车厢等。在这趟列车上,还专门配备了无线电台。
国民政府规定,从5月26日到6月1日,为全国哀悼日。
日凌晨3时40分,灵车抵达安徽蚌埠车站,蒋介石、宋美龄、宋子文等赶来恭迎。是日上午10时整,专列到达南京浦口车站。参加仪式的中国海军“通济”“楚有”“豫章”等舰艇均在江面列队拱卫,包括参列的日、英、法等外国舰船,一律降半旗致哀,并鸣放礼炮。灵车过江后,在中山码头登岸,然后沿新修成的迎榇大道缓缓而行。这辆加长的550灵车是特地向美国纳喜车行定做的。下午3时15分,灵车抵达湖南路的国民党中央党部,仍由北京杠夫将灵榇移入祭堂——中央党部礼堂。从5月28日起,由国民党中央委员、各特任官轮流在祭部守灵,三人为一班,每班四小时,第一班由蒋介石、谭延闿、胡汉民守灵,共22班,直至6月1日奉安日为止。5月29日至31日为公祭日。
孙中山与夫人宋庆龄合影
三天公祭结束后,5月31日下午6时,举行封棺典礼,由蒋介石主持,席楚霖任宣赞。参加封棺典礼的有宋庆龄、孙科、陈淑英、孙治平、孙治强、孙穗英、孙穗华、孙琬、戴恩赛、陈少白、林焕廷、何香凝、宋霭龄、宋美龄、宋子良、郑洪年、胡汉民、谭延闿等人。众人鞠躬默哀后,由蒋介石率领,依次至灵前,瞻仰孙中山遗容,然后封棺。
蒋介石、孙科、孔祥熙率领孙中山生前卫士黄惠龙、马湘、陈兴汉、刘钺、肖芹将铜棺安盖。蒋介石、孙科、孔祥熙亲自涂殡。7时,奏哀乐,行三鞠躬礼,然后依次退出,封棺典礼结束。
孙中山灵柩移至紫金山中山陵墓
日,南京国民政府举行隆重、盛大的奉安大典。凌晨2时,奉安委员会特备的汽车已停在中央党部二门前院内。奉安总指挥朱培德、总干事孔祥熙以及各组正副主任都已到场,指挥各干事分别做好准备。3时20分,宋庆龄、孙科夫妇及子女、蒋介石夫妇、宋子文夫妇、宋霭龄、杨道仪 ( 朱执信夫人 )、唐绍仪、陈少白、张继、叶恭绰,日本友人头山满、犬养毅、梅屋庄吉、宫崎龙介,以及全体国民党中央委员、国府委员、葬事筹备委员、迎榇专员、各国专使代表等,陆续到达中央党部。移灵原定于上午5时,因恐不能按时到达陵墓,临时由奉安委员会决定,改于上午4时起灵。这时,孙中山家属亲故与各党国要人进入灵堂,依次排列,各国专使则退至前院肃立恭候。典礼由立法院院长胡汉民主祭,然后,由孙中山家属、亲故及各党国要人恭候灵榇,总干事孔祥熙执旗前导。4时15分,狮子山炮台开始鸣礼炮101响,灵榇移出大门,由杠夫抬上汽车。汽车的四周遍扎白彩球,上覆中国国民党党旗、中华民国国旗。4时25分,号兵吹起启行号,灵车启动。二百余名军校学生任护灵团,全副武装,分列两侧,随行护卫。铁甲车及骑兵连在前面开道,由一名骑兵长官骑黑马,手执开道旗。送殡各机关团体共分十行列,在事先指定的地点依次加入,队伍长达五六里,朱培德任总指挥,姚琮、谷正伦、张治中分任各有关行列指挥。
迎榇大道沿途搭起松柏牌楼、青白布牌楼及救护棚等51座。瞻仰送殡的民众达 50万人,从凌晨2时起,挤满中山路两旁。航空署派飞机五架回翔空中致敬。灵车经过,万众脱帽致哀。罗家伦新作《奉安歌》:“大道兮填填,哀吹兮极天,肃奉安兮国父,灵车兮计迁……”甚为悲恸。
这时,在中山陵的奉安人员已预先将灵舆安置于中山陵墓石级前的广场上。灵舆为亭子式,用蓝绸裹扎,四周悬白绸彩球。杠夫108人分别肃立在灵舆两侧等候。 9时20分,灵车缓缓开到中山陵广场,停在灵舆前。9时30分,由孔祥熙、吴铁城、郑洪年等率领杠夫10人,将灵榇从灵车上降下,移上灵舆。9时45分起杠,步石级而上。国民政府乐队40名乐师奏哀乐前导,宋庆龄率领众亲属等女眷在布幔内步行送殡,执绋人员在两侧恭扶前进。
10时零8分,灵舆抵达祭堂前平台,杠夫换用小杠,执绋人员恭扶灵榇入灵堂,停于中央。肃静片刻后,举行奉安典礼。奏哀乐后,全体人员行三鞠躬礼,然后献花圈,读诔文,蒋介石主祭,谭延闿、胡汉民、王宠惠、戴季陶、蔡元培陪祭。
典礼完毕后,孔祥熙率领杠夫将灵榇移入墓室,孙中山亲属、中央代表蒋介石、故旧代表犬养毅、各国专使代表欧登科等,随同进入墓室,杠夫将孙中山灵榇奉安于圹内,在孙中山卧像的下面五米处。墓穴四周,有钢筋水泥隔墙。紫铜棺材的四周由八条钢索固定,紫铜棺材悬正中,没有跟四周进行接触,即所谓“入土不沾土”。
这时,狮子山炮台响起101响礼炮,全国民众停止工作,默哀三分钟。
12时正,奉安完毕。在祭堂内参加大典的人员依次进墓门瞻仰,然后回到祭堂,全体集合,再行鞠躬礼,奏哀乐。最后,由夫人宋庆龄率领孙科夫妇、戴恩赛夫妇等将墓门关闭,奉安大典告成。从此,孙中山先生就长眠在南京紫金山。
中山陵成为连接海峡两岸与世界各地炎黄子孙的纽带
日,中国人民的抗日战争取得伟大胜利。1946 年4月30日,中华民国政府在重庆发布“还都令”,宣布 5月5日在南京举行“还都大典”。
“还都大典”的日期,由国民政府主席蒋介石选定。因为日孙中山在广州就任非常大总统。蒋介石将“还都大典”的日期选定为5月5日,含有纪念孙中山、继承孙中山遗愿的意义。
日上午11时,国民政府主席蒋介石与其夫人宋美龄从武汉飞抵南京。下午,中国共产党的代表周恩来、邓颖超、陆定一、廖承志及随员45人等乘马歇尔的专机,从武汉飞抵南京。
日,国民政府在南京举行隆重的“还都大典”,南京城里处处张灯结彩,旌旗招展,一派节日景象。上午9时整,蒋介石率五千多名军政官员到中山陵举行“纪念孙中山先生建立广州革命政府25周年典礼”,进行谒陵、献花、默哀等活动,告慰九泉之下的中山先生,中国人民与中国政府已洗刷民族耻辱,取得了抗日战争的伟大胜利。
周恩来在南京梅园新村30号办公
以周恩来为首的中共代表团到南京后,与国民政府当局举行国共“和谈”。在此期间,他们曾多次晋谒中山陵。在日,在和谈失败离开南京前夕,周恩来及中共代表团共三十多人,特地又一次集体前往中山陵谒陵。他们沿途亲手采集了鲜花,扎制成花圈,敬献在孙中山灵前。献完花圈后,周恩来发现身后一直跟着个人,就问:“你是什么人,做什么的 ?”身后的人回答:“我是看护中山陵的,叫范良。” 周恩来微笑着和范良握手并亲切交谈,先掏出名片给范良,接着又拿出40万纸币交给范良说:“你把这40万分到每一个守护中山陵的战士手中,让他们尽职尽责地保护好中山陵。”周恩来的这个举动感动了许多人。
随着国共内战形势的发展,日,蒋介石被迫辞总统职,第三次下野。蒋介石在离开南京前夕,在儿子蒋经国陪同下,最后一次拜谒了中山陵。他走到陵墓前,恭恭敬敬地向孙中山白色雕像三鞠躬,然后带着一种惜别的神情回到车里,投去最后一瞥。
1949年4月初,在中共军队即将渡江前夕,担任国民政府立法院院长的孙中山独子孙科在离开南京前,对担任总理陵墓代理拱卫长的范良说:“毛泽东、周恩来对孙中山总理是很尊敬的,你们不要跑开,他们是不会为难你们的,枪可以交掉。”
果然,在日解放军渡过长江时,第三野战军司令员陈毅给先头部队写下了“保护中山陵”的手令,并派人送到中山陵。中山陵守陵人员把这条手令用镜框装起来,放置在陵堂里。日清晨,解放军的一个营来到中山陵,和平接收;原陵园的卫队和解放军一起站岗护陵。中共南京市第一任市长刘伯承特地派人从湖南、贵州等地调来两万多株梧桐树、杉树的树苗,亲自带领军队官兵种植在中山陵园四周。中共领导人毛泽东、刘少奇、周恩来、朱德、邓小平等人,都先后来南京谒陵瞻仰。
1953年2月,毛泽东来到中山陵谒陵。有关方面从安全保卫的角度考虑,为毛泽东拟定了一条秘密谒陵路线,从旁边开辟一条小路进入陵门。毛泽东听后说:“堂堂的中央人民政府主席祭奠革命先辈,走小道成何体统嘛,我就要走大道!”随之,毛泽东在众人的簇拥下,大步走向陵园正门大道,登上中山陵。
1953 年 2 月毛泽东主席敬谒中山陵(前排右二)
1961年,中山陵被列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在“文化大革命” 动乱的岁月里,周恩来以他的威望和才智,全力保护了中山陵园。
吴伯雄主持孙中山奉安 80 年“纪念大典”
在邓小平、胡耀邦领导的改革开放岁月里,中山陵焕发了青春,走向阳光明媚,每天都会迎来来自世界各地的炎黄子孙与中外游客。日是孙中山诞辰120周年,11月7日,港澳各界人士中山陵参谒团一百三十多人来到中山陵举行谒陵仪式,由时任香港中华总商会会长的霍英东任团长。日,中国国民党主席连战率领国民党大陆访问团抵达南京中山陵,举行拜谒仪式。这是自1949年两岸分隔56年来,中国国民党领导人首次来到中山陵谒陵。日,国民党主席吴伯雄率团由台湾飞抵南京,主持国民党自1949年后在大陆首次操办的孙中山奉安80年“纪念大典”。
如今,海外各地的炎黄子孙到南京,必然要到中山陵,甚至到大陆其他城市,也会绕道来南京看望中山先生。这里安息着一位伟大的中国民主革命先行者的不朽灵魂,铭刻着海峡两岸与世界各地无数炎黄子孙的乡愁。“和平奋斗救中国!”孙中山的崇高愿望与中山陵一道,成为连接海峡两岸与世界各地炎黄子孙的血浓于水的纽带。
本文原载于《中国国家历史·玖》
责任编辑: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中国国家历史》订阅开始了,欢迎各位读者到微店购买中国国家历史系列丛书!
读者可以到邮局订阅《中国国家历史》,邮发代号:28-474
今日搜狐热点中国第一军事门户网站 | &>&&>&
台湾政要都有“中山陵情结”
  台海网(微博)2月13日讯 (海峡导报特派记者 刘强 林连金)2005年3月,时任中国国民党副主席的江丙坤率团访问大陆,参访团拜谒南京中山陵,是自1949年来,中国国民党首次
  台海网(微博)2月13日讯 (海峡导报特派记者 刘强 林连金)2005年3月,时任中国国民党副主席的江丙坤率团访问大陆,参访团拜谒南京中山陵,是自1949年来,中国国民党首次以党的名义委派代表团拜谒。紧接着,于同年4月“登陆”展开“和平之旅”的中国国民党主席连战,其行程首站即拜谒南京中山陵,这是自1949年两岸分隔56年来,中国国民党主席首次亲临谒陵。 来 自 西 陆 军 事 http://www.xilu.com  随后,亲民党主席宋楚瑜2005年“搭桥之旅”大陆行;2008年、2009年时任中国国民党主席吴伯雄,连续两次“登陆”,都拜谒了中山陵。2012年12月,台湾海基会董事长林中森也来南京谒陵。   资料   中山陵   中山陵占地8万多平方米,于1926年1月开始兴建,1929年春建成祭堂等主要建筑,当年6月1日国民党在南京举行了奉安大典,将孙中山的遗体由北平迁葬于南京钟山。陵墓全部工程至1931年完成,主要景观均为建筑名家之杰作,具有极高的艺术价值,被誉为“中国近代建筑史上第一陵”。从空中往下看,中山陵就像一座平卧的“自由钟”。  责任编辑:燕子  (原标题:台湾政要都有“中山陵情结”)
标签:台湾政要都有“中山陵情结”
本栏目最新文章
纤纤玉手轻托下巴,深刻的颧骨,拉出一张鹅蛋尖下巴脸...
热门关键词中国国民党主席洪秀柱抵达南京中山陵拜谒(组图)_网易新闻
中国国民党主席洪秀柱抵达南京中山陵拜谒(组图)
用微信扫码二维码
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原标题:中国国民党主席洪秀柱抵达南京中山陵拜谒(组图))
  据&央视新闻&微博报道,10月31日早上9时20分左右,绵绵秋雨中,中国国民党主席洪秀柱率领中国国民党大陆访问团抵达南京中山陵拜谒,向孙中山先生致敬。(央视记者赵晶)
  标签:洪秀柱访大陆  10月31日早上9时20分左右,绵绵秋雨中,中国国民党主席洪秀柱率领中国国民党大陆访问团抵达南京中山陵拜谒,向孙中山先生致敬。(央视记者赵晶)
  标签:洪秀柱访大陆
  作者:赵晶
本文来源:国际在线
责任编辑:王晓易_NE0011
用微信扫码二维码
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加载更多新闻
热门产品:   
:        
:         
热门影院:
阅读下一篇
用微信扫描二维码
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国民党官员妙解中山陵392级台阶:“三民主义、九二共识”
国民党文传会副主委王鸿薇(右)
  【环球网综合报道】香港中评社11月1日报道,10月31日上午,以国民党主席洪秀柱为首的国民党访问团一行人爬上中山陵的392层台阶。从博爱坊到祭堂的392级石阶,象征着当时全的3亿9千200万人民。&在快要登上祭殿时,记者听到国民党文传会副主委王鸿薇与身边工作人员表示其实392这个数字很好记忆,其中3代表孙中山先生倡议的三民主义,92代表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的政治基础&九二共识&。王对392的妙解既融合了历史与现代,也让大多数人能够迅速记忆清楚。
  由于阴雨连绵,且现场民众的热情过于高涨,造成拥堵。使得原本就不轻松的392层台阶更不好走,爬上祭殿要花费不少力气。当记者在王鸿薇短暂停留休息时提出为她拍照,她也面带微笑欣然答应。在爬上顶端的祭殿一层,看到庄严肃穆的祭殿后,王鸿薇也很快重新恢复轻松状态。&
  中评社记者向王鸿薇问道,此次跟随柱柱姐来中山陵有何不同感受,王鸿薇表示,这并不是第一次来中山陵拜谒,但此次与洪主席来到中山陵有特别感受。&在王鸿薇进入祭殿后不久,洪秀柱一行随后进入祭殿献花并发表祭文,祭文由王鸿薇念诵。
责编:赵衍龙
版权作品,未经环球网Huanqiu.com书面授权,严禁转载,违者将被追究法律责任。
环球时报系产品
扫描关注环球网官方微信
扫描关注 这里是美国微信公众号
扫描关注更多环球微信公众号国民党主席拜谒中山陵:南京市民高呼“中国万岁”![图]
导读:  中评社香港5月27日电/中国国民党主席吴伯雄率领中国国民党大陆访问团,27日上午拜谒了南京中山陵。
  新华网报道,薄雾笼罩的中山陵庄严肃穆。1925年,中国民主革命的伟大先行者孙中山在北京逝世,1929年葬于中山陵。这里,是海内外中华儿女景仰的地方。
  上午8时20分许,吴伯雄一行在中共中央台办常务副主任郑立中、中共江苏省委副书记王国生陪同下抵达中山陵博爱广场,随后穿过上刻孙中山手书&博爱&二字的牌坊,缓缓踏上墓道,来到陵墓的正门。仰视着门楣上孙中山&天下为公&的墨迹,吴
中评社香港5月27日电/中国国民党主席吴伯雄率领中国国民党大陆访问团,27日上午拜谒了南京中山陵。新华网报道,薄雾笼罩的中山陵庄严肃穆。1925年,中国民主革命的伟大先行者孙中山在北京逝世,1929年葬于中山陵。这里,是海内外中华儿女景仰的地方。上午8时20分许,吴伯雄一行在中共中央台办常务副主任郑立中、中共江苏省委副书记王国生陪同下抵达中山陵博爱广场,随后穿过上刻孙中山手书"博爱"二字的牌坊,缓缓踏上墓道,来到陵墓的正门。仰视着门楣上孙中山"天下为公"的墨迹,吴伯雄神情凝重。穿过陵门,到了碑亭。吴伯雄在刻有"中国国民党葬总理孙先生于此"的大石碑后稍作停留,神情肃穆地仰望不远处的祭堂。"伯雄你好"、"中国万岁"......沿途不断有热情的南京市民向吴伯雄一行欢呼致意,吴伯雄也不时向人们微笑、挥手。从碑亭继续拾级而上,吴伯雄一行来到祭堂。面对孙中山石刻坐像,吴伯雄和访问团全体成员肃然而立。祭祀典礼开始后,吴伯雄向孙中山坐像敬献黄色花环。献花毕,司仪宣读了祭文,访问团成员默念一分钟。祭祀完毕后,吴伯雄挥毫题字"天下为公 人民最大"。回到博爱坊前,吴伯雄发表了简短的讲话。他说,两岸同属中华民族,血缘相连,这是任何人都不能抹煞的。汶川地震后,国民党中央第一时间致电表达关切和慰问,台湾民间也自动、自发支援灾区,这种感情发自自然、令人感动。吴伯雄说,明年是中山先生安葬中山陵80周年,中国国民党届时将组织更大的代表团来这里参加纪念活动。相信那时已实现直飞,来这里会更加方便。面对自发来到现场的众多南京市民,吴伯雄表示:"我们邀请南京市民多到台湾来观光旅游,我们一定会热情招待。"66岁的南京市民武子凌晨6点就赶到中山陵,就为了向远道而来的中国国民党客人表示欢迎。他已过世的父亲曾是参加过辛亥革命的老国民党党员,因此武子一向关注台海局势和两岸关系。他告诉记者,今天特意赶来向吴伯雄主席表示欢迎,为他们加油。有亲属在台湾的市民汪成美不停地高喊"中华民族大团结万岁",他还特意准备了好多表达心愿的小纸条,上面写着"国共携手合作,共同开创新时代,振兴大中华!"在热情群众的欢呼和掌声中,吴伯雄一行于9时30分许离开中山陵。5月27日,吴伯雄拜谒中山陵后发表讲话。当日上午,中国国民党主席吴伯雄率中国国民党大陆访问团在南京拜谒中山陵。 新华社吴伯雄在完成拜谒中山陵仪式后,挥毫题词"天下为公 人民最大"。
点击加载更多
更多精彩内容
24小时热文}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中山陵国民党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