唉,这个现实的世界,除了现实,失去了爱我还剩下什么么?

热门搜索:
除了苍老,最后还剩下什么
发布时间: 日 阅读:
友情提示:双击空白处可滚动文章内容。
    》》》》草夏说:你是唯一,不管以后。
  》》》》苏说:我是你的影子,无关终结。
  【One.夏天,没有以后】
  暗淡的天空,血红色的夕阳在泛白中突兀的漂浮着。
  我站在如水行云的街头,回首。看见那单薄消瘦的身影,走上前轻拍了一下他的肩膀:嗨,伊生。我找到你了。
  如果有一天我在人群里看见你,请记得告诉我。这是你说的,我始终都记得。
  郑州的夏天始终都是干燥的,早晨单薄的空气侵袭着人的皮肤,冷生生的疼。走出网吧门口,浮肿的眼眶,漂浮的脚步。连着几个夜市,精神早已透支,可还是乐此不彼的每天晚上往网吧里跑。
  苏总是在我回到宿舍准时的为我开门,然后说:你***.的,下次死在外面得了。可她在第二天就忘记了之前说过的话。
  并不是苏忘记了。生活是无奈的,空气中漂浮的动荡分子,连寂寞都被传染了。
  躺在床上,插上耳机。是朱紫娆的《我爱你很多》,这是我与辰在一起之后手机里唯一的一首歌。他说你每天的单曲循环就是我对你的爱的单曲循环。
  想起几天前我们之间,我在电话这头哭的像个孩子,我说:辰,咱们分手吧。电话那头辰良久的沉默,然后说:好。
  闭上眼睛,直到手机终结它的生命。我沉沉睡去。
  有许多隐藏的暗悔。我不知道的,苏在我睡着之后心疼的抚摸我苍白的脸庞。
  梦境中一日既往的存在某个男子,我知道那是辰,看着他决绝的背影,我撕心裂肺的声音。都逐渐消散在雾里。
  没有以后,这对苏这样说着。
  【Two.想念是会呼吸的痛】
  想念是会呼吸的痛。与辰分手后,我想念他。
  如身体的盅一点一点的侵入我的肌肤,血管,直至左边的心脏。一呼一吸之间都是生生的疼痛感。
  那些青春年华的记忆,就像泛黄的胶卷放在影像机里一遍一遍的播放。
  坐在阳台的窗前风口处,曲起腿环抱着自己。眼睛静静地瞟向窗外一点一点的看着天空陷入无边无际的黑暗,黎明前让人绝望的黑。
  手指上明灭的烟头刺痛了我的眼眸,闭上眼睛眼泪还是流了下来。
  拿出手机上网,看着他们的故事,总幻想着自己是故事里的主角。幻想始终是幻想,是无法如复制一样粘贴在自己身上的。事实上我也是那个时候认识草夏的。看着他的隐忍,我心就无法抑制的疼了,为他也为自己。
  想起我的弟弟徐,临走前的绝望挣扎。明知他离开她会离开还是一如既往的走了。这是我们无法左右的无奈。走之前他去学校看了我,我带着他在学校媒体室看过了时的爱情电影。
  他告诉我:有些事过去了,就只剩下回忆了。我清晰的感觉到他说这句话时的隐忍。
  暮光中的影像像极了那些年一幕一幕的画卷。辰牵过我的手走过一季又一季,看着花开花又落。只是,已成过眼烟云。
  晚上我们在学校附近的网吧开了夜市,人很多。找了几家网吧。碰见苏与她男友就在隔壁。苏笑着打趣我:小样,这是你男朋友?昏黄的灯光下我脸红了一下,只是别人未看见。我听见自己铮铮的声音:不是,这是我弟弟。
  徐当兵走了,带着那个女孩的怨恨。偶尔他会给我打电话报平安,说着部队里的无聊。却再也未听说他提起那个女孩的事情。
  我想徐也是无可奈何的吧。他爱她,一如我爱辰一样。
  【Three.我是你的影子,无关终结】
  我们生活在同一片温暖的水域,也许偶尔会被水草缠绕,但因为彼此温暖的呼吸,相信都不会是死结。
  如果我说我爱你,一直都爱你,你会不会相信?我一直相信这个世界上有一个与我的命运相似的人,我可以在她身上看到自己命运的参照。
  然而我找到了,苏你就是那个与我相似的人,那个继辰之后我最爱的人。
  苏说:我是你的影子,无关终结。
  我亦是你的一切。身体,动作,包括灵魂。我是这样回答苏的。
  第一次见到苏我就有种熟悉的感觉,就像看我自己一样。后来我知道了苏亦与我有同样的熟悉感。
  我与苏顺理成章的成为好朋友,不只我们住在同一个宿舍,还有我们是如此相似的一个人。也许我是她,她亦是我。
  我们都是任性的小女人,期望着每一段爱情的开始,以及美好的终结。然而成长就是这样的,痛苦并快乐。你得接受这个世界所带给你的伤害,然后无所畏惧的长大。
  在苏爱上他男友的那天,争吵亦随之而来。苏的痛苦,苏的筋疲力尽。却仍苦苦挣扎。我在你身上看到了我所没有的执着与坚韧。我站在阳台上深深的吸了一口十渠,看着对面做着同样动作的苏这样说。苏自嘲的笑,安心我们是一体的。你的隐忍让我心疼。
  安心是我离开辰之后苏这样喊我的。她说:我喊一次,你就会忘记他一次。
  苏安静的站着,眼底是深邃的空洞。那是一种荒凉的寂静。
  忽然空间中只剩下安静,我听着她的呼吸,有一种绝望从心底最深处蔓延开来,占据着我的心。说不出的孤寂和害怕。仿佛周围空洞了所有,只剩下我一个。慌乱中我紧紧的抓着她的衣袖,手指骨节乏白的弯曲着。苏被我惊醒,她伸出手把我环抱在怀里,我莫名的安心。
  她说:你就想一片无主的树叶,孤零零的。让我怎么放心才好。
  【Four.重生&忘却】
  很久之后,我把音乐改为《情书》,清雅淡然的声音。想起小王子。
  我与苏在某个温和的午后,躺在草坪上。头枕着手臂仰望天空。苏眯着眼睛说:我可以不用喊你安心了。
  我没有回答。小王子说:真正重要的东西是肉眼看不见的。其实有时候,忘却是最美好的。
  忽然想起一句话,我把心都交给了你,就不要再还给我,好么?
  苏还是走了。那天下午,灰白色的天空看起来像古老的城墙,分隔成一片天,只是那边的黑暗与这边的惨败成了刺目的影像。我再回宿舍的路上,还在想苏今天请假我要不要给她带饭上去。
  周围乱糟糟的,我不明所以。只听见有人说:有个女生想不开跳楼自杀了。
  抬头看着那些惨白,我有种不好的预感。今天苏特意打扮了自己,平时苏是不注重这些外表的。她告诉我,今天她决定重生。
  入眼是刺目的血红,如那天的夕阳。
  我抱着苏已经冰凉的身体,颤抖着手扶上那如罂栗般的妖媚的面孔。眼泪就大颗大颗的滴落下来。
  苏忘记了我们的约定。她选择离开。连带着我的心一起。苏,我爱你胜过一切。
  苏的葬礼那天,天空如以往的惨白,我看见苏的男友,一脸的悲伤绝望。
  这刻,我对苏说:你看见了么?你的傻气,他的痴情。
  【Five.你是唯一,不管以后】
  苏离开后,我也离开了。高原是最接近天边的草原,苏的梦想之地。
  坐在火车上,邂逅了凉。他说他想带着苏的梦想一起去流浪。原来原谅一个人只在一瞬间。
  我与凉一起走遍了整个高原,站在离天边最近的地方,我大声的喊:苏,你看到了么?他是爱你的。
  草夏对朵拉说:你是唯一,不管以后。
  从现实到网络。草夏演示了我从不相信的网恋。浮光中的落影,渐渐清晰起来。
  爱情什么。一如草夏和朵拉对彼此的执着与痴情,苏与她男友的歇斯底里,还是我与辰的相忘于江湖?
  后来我固执的认为,爱情就是一把双刃刀,我站在刀尖上舞蹈,沉重也罢,轻盈也罢。从脚底到心里,终究是蔓延的疼痛。
  我在辰的圈子里为他画地为牢。直到朵拉说草夏你最终会明白的,正如你叫伊生一样。
  苏懂我的隐忍,安心最终会成为过往的。
  因为你叫苏伊。她说。
  【Six.我想要安静了】
  低头看着杯中的巧克力奶茶,我与苏的最爱。
  对面的男人,有很好看的侧脸,给人温暖干净的感觉。怪不得苏会喜欢他。
  他说他叫凉,我说我叫苏伊。
  从高原回来之后,我去找了凉。苏在信中说让我好好帮她照顾凉。
  她并没有消失,消失的只是时间。苏永远活在我们心里。我这样对凉说。
  我遵守了对苏的诺言,要好好照顾他。
  与凉在一起很平淡,无关争吵,无关浪漫。很安静的做爱。这是我要的生活。
  嫁给凉的那天,我穿着婚纱站在苏的墓前。苏,我很幸福。
  与凉在一起的是苏伊。不是安心。
  【Seven.落幕】
  记忆开在半点,倘若与爱情无关。
  我与辰,我与苏,我与凉。终将会落幕。
  (责任编辑:终点)
请自觉遵守互联网相关的政策法规,严禁发布色情、暴力、反动的言论。
情感文章推荐
文章相关阅读柏拉图认为,现实的可感世界与理念的真实世界有着实质性的不同,这句话是对是错?
柏拉图最著名的两本书,一个是政治思想上的《理想国》,另一个是哲学思想上的《对话录》.他的政治理论跟孔子类似,都是教条主义与权威主义,通过严格的阶级制度来统治人民,忽略了人的自由与活性.他的哲学思想,是理性主义与唯心主义,鼓吹伦理道德,将善恶、对错绝对对立起来,夸大理性与意识的作用,并将其当做本原,忽略了人的天性与本能.人类行为最初的动机就是天性与本能,人生而自由,柏拉图只是以自己的思想与标准去衡量别人,根本不可能意识到这一点.柏拉图一生最大的贡献既不是政治理论,也不是哲学理论,而是数学理论与教育理论.在他的哲学思想中他太过强调理性主义与人的意识作用,而忽视了自然规律与人的活性.他没有像老师苏格拉底那样尊重自然、天性.我说说我的看法.物质是什么?意识是什么?物质即存在.意识如果存在,那必然是物质性的,所以意识与物质是统一的.意识是对存在的一种反应,首先得存在,才能反应吧.意识的产生,是大脑内生物化学反应引起电信号、化学信号,而形成复杂的神经反射活动.人类几乎所有的行为都是由大脑控制,而不是意识所控制的,意识只是察觉到信号并变相的影响了信号的传递.人类行为的本质上应当是来自于本能,而不是意识,意识不论在人的心理活动还是行为活动都只占较小的部分.而感情是激素作用下的比较激烈的生物化学反应.人的行为最初的动机都是来自于本能,人应当顺从天性、自由.柏拉图的理念论,认为理念的世界是真实的存在,永恒不变,而人类感官所接触到的这个现实的世界,只不过是理念世界的微弱的影子,由现象所组成,而每种现象是因时空等因素而表现出暂时变动等特征.由此出发,柏拉图提出了一种理念论和回忆说的认识论,并将它作为其教学理论的哲学基础.本末倒置,根本是谬论.他认为人的思想、行为应当具有类似数学的绝对性与理性,完全违背了自然规律与人的天性.哪有什么东西是绝对性的啊?所谓善恶,对错不过是看问题的角度立场不同而已.柏拉图是个诡辩的人,他总结自己所认识的世界,并寻找各种理由来支持自己的理论,不过那只是在自我矛盾中找个借口.受柏拉图的影响,有不少哲学家都出现了极其矛盾的心理.他们试图将精神活动与现实生活分开对待.于是,在生活中出现近乎人格分裂的情况.比如爱情,很哲学家都只是在精神世界幻想所谓的完美爱情,他们把爱情当做信仰,却很少接近所爱的人.他们觉得真爱只存在于精神世界,永恒、神圣.而现实中的一切事物都是短暂、有缺憾的,所以人无法在现实中得到真爱,即便得到了也会失去.他们有个诡辩理论:一切事物都处在变化之中,存在的就会渐渐消失,生长的就会渐渐凋零,流动的就会渐渐流走.在现实中,不存在就不会消失,不开始就不会结束,不接近就不会远离.人与人相处,之间的感情会不断变化,初见的人与熟识的人感情必然不同.爱情也只是其中变化的一部分,所以现实中不存在永恒的感情,也不存在永恒的事物.那些人中,有的出于社会习惯,将感情转移到“不爱”的人身上,填补心灵的空虚.除了柏拉图以外,其他的人也都认可了人有动物的一面.那些人,被女人所吸引,却不认为那是爱,而是认为那是出于同动物一样的需要,所以那不是真正的感情.听起来荒诞,但在当时的希腊确实普遍存在这种现象,不论是否赞同柏拉图,但还是有多哲学家赞美whore.人虽然自称高等生物,毕竟还是生物.那些人虽然思想像柏拉图那样神圣,但有些行为不还是跟动物一样,来自本能的内驱力.人类行为最初的动机就是天性与本能,人生而自由,柏拉图只是以自己的思想与标准去衡量别人,根本不可能意识到这一点.
为您推荐:
其他类似问题
扫描下载二维码社会上的很多人他们能力欠缺,但是在他们所处的环境中,这种状态不会突出的很明显。如果有一天他们来到了一个新的环境,因为能力不足而受到了伤害,他们会感到没有面子,不愿意接受现实,继而选择逃避,逃到他们被认可的环境中。因为逃避,他们的世界将只是很小的地方。这样的人生是悲哀的,但愿他们意识不到。比之电影里的树先生,他们至少在那个环境里是被认可的,而树先生在那环境里都得不到认可,当然他也选择了逃避,可是处在最底层的他现实世界已经没有地方可去了,最后只能逃到自己的想象中,在自己的幻想里得到认可,那幻想就是他的世界。电影描述的就是这样一个真是存在的,十分悲哀的社会群体。
&img data-rawwidth=&1238& data-rawheight=&1767& src=&/3e3ba39fc59_b.jpeg&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1238& data-original=&/3e3ba39fc59_r.jpeg&&&br&&br&冲着王宝强看的树先生,还以为会是一部喜剧片,当时年幼看完只是觉得心里不是滋味,想不到更多。最近想起来,才大致明白了那么一点。&br&
另:知乎上的几个回答,我觉得是难以说通的,太过随意的。以下是我百度上看的,觉得最贴近电影本身的一个影评。觉得很好,贴上来分享给喜欢树先生的知友们。&br&(本人第二次答题,不知道怎么转载,以下内容是复制过来的,如果涉及到版权问题,原文为 囚你于无期 在答于百度。)&br&…………………………………………分割线………&br&许多观众在看玩影片之后,普片的反应是看不懂,对剧情搞不明白。剧中的树哥疯疯傻傻,使得观众也一头雾水,不知所云,下面我就为大家对剧情做下解析: &br&显然剧中存在两个树哥,一个是树哥臆想出来的,一个是真实的树哥。 &br&(一)真实的树哥 &br&1. 树哥确实精神失常。 &br&树哥一开始是在修车铺修车,但自从意外灼伤了眼睛后,就被辞退了。没有了工作树哥像丢了魂儿似的,整天无所事事,到处瞎转悠。或是到三楞的面包车上抽烟唠嗑,或是去小庄那喝酒,要不就在村子前的山坡上望风景,但更多的时候就是在压马路。碰到的熟人都会调笑的叫他“树哥”。有一次树哥在街上转悠的时候被儿时的伙伴高朋拉进去喝酒。但这些人并不是真因为哥们儿情意才叫他去喝酒的,把他叫去完全是为了助兴,就像在筵席上看小丑表演一样。此时的树哥就是他们的一道下酒菜,供他们肆意的取乐。这跟后来在高朋的婚礼上让他当新郎的发言人一样,并不是他有多尊贵,只是大家都觉得树哥是一个可笑的人,让他发言,可以烘托一下气氛而以。没有人看的起树哥,连街上的小孩都可以侮辱他,自己的亲弟弟也不把他放在眼里。唯一没有看不起他的人是跟他一样卑微一样受人欺负的小庄,所以树哥老觉得小庄像他死去的哥哥。也因此树哥才会经常去小庄那儿喝酒,也许只有在那里,树哥才能感觉到一点点人世间的温暖和一种作为人的尊严。 &br&白天的时候我们的树哥尚能到处转悠,在别人眼里他是个整天傻呵呵不知烦恼的无业单身汉。可一到晚上一个真实的树哥便展现在我们的面前。他并非是我们白天看到的那个“无忧无虑”的树哥,反而是一个备受煎熬、夜不能寐、心事重重的树哥。他常常一个人,在漆黑死寂的夜里,倚着屋前的大柳树,痴痴的望着远方。他仿佛又一次看到了他的父亲,披着大衣正在火化着他哥哥的尸体。这自然是他的幻觉,因为他的哥哥早在十几年前就死了,而杀死他的是父亲。十几年前,哥哥就被父亲失手吊死在这颗老柳树上。这无疑在树哥内心深处留下了巨大的阴影。树哥不仅一次的“看”到了哥哥,并且每次哥哥都是高兴快乐的出现,在树哥眼里哥哥是活泼快乐前卫的,对哥哥树哥是既崇拜又敬爱的。而这样一个哥哥,却死在了父亲手里!这就是为什么树哥每次“看”到的父亲都是威严的,让人不寒而栗,以至后来幻想自己亲手掐死了父亲。 &br&树哥一次又一次的出现幻听幻觉,这在医学上被看做是精神分裂症的前兆,这在剧中也有相应的暗示,如开面包车的三楞经常说树哥“人格不稳定”。但这时的树哥还不太严重,分得清自我。但精神已经出现异常。 &br&1. 树哥是一个极度敏感与自尊的男人。 &br&树哥并非是一个不知廉耻不讲尊严不明事理的半脑勺儿,尽管别人就是这么看他的,但他自己知道,他不是!这从以下几处可以看出: &br&1 同样是喝酒,小庄简单一句“到我家里去喝酒吧”,树哥二话不说就跟着去了,而高朋是连拉带拽他才肯去,这说明树哥心里清楚谁真正对自己好,谁只是为了拿自己取乐。别人叫他树哥,吹捧他,表面上看树哥很高性的样子,但其实他非常清醒,他知道他们是什么心思。 &br&2 树哥眼睛受伤住院时。老板的到来一开始让树哥兴奋不已,原以为老板是来看望自己的,但当得知老板“另找了人”,笑容瞬间凝固,树哥失落的地下了头。此时的树哥丢掉的不仅仅是一份工作,还有一份做人的尊严。以前的树哥虽被人瞧不起,但至少还有一份工作,可现在眼睛不好,丢了工作,他还剩下什么?他只会更加的被人瞧不起!原本就少得可怜的自尊,又被狠狠的咬了一口。自尊心受到伤害的树哥转而调戏起了女护士,就像当年阿 Q 一样——在被别人欺负了之后转而去欺负尼姑。历史从未改变! &br&3 在高朋的婚宴上被逼下跪。在婚礼上树哥无意中踩了二猪一脚,二猪怀恨在心。在酒桌上故意叼难树哥,逼树哥喝酒,已经喝醉的树哥退无可退,借着酒劲儿骂了二猪一句。这便给了二猪发飙的理由,逼着树哥给他跪下(从这一点也可以看出,树哥所谓的朋友根本就没有把他当做人看过)。自知惹不起的树哥,最后还是选择屈辱的跪下。但树哥并不是在外面下跪,而是选择人相对较少的屋里下跪。在喝醉的情况下还能如此清醒的尽可能的维护自己那可怜的尊严。我们怎能说他是一个不自尊的人吗?但毕竟他还是跪了!所有人都看不起他,没有人帮他,在面对处处欺凌自己的人时,他只能选择屈辱的下跪!此时的他是多么的无力呀!他不能选择尊严的活着 ! 他根本就没有尊严 ! 唯一他能选择的是在屋外被更多的人羞辱还是在屋里被少数人羞辱。就像只能当奴隶的人一样,只能选择努力当上一个上等的奴隶。无奈啊,一个男人的尊严就这样被践踏!树哥脸上那一道泪痕,深深的刺激了我,他哭了!对,就是他!一个在别人眼里整天傻笑的傻子竟然哭了!(这是剧中他唯一的一次哭)你可以说他懦弱,但我却不得不为此而动容。放眼当今社会谁又不是这样的呢? &br&4 短信。剧中有树哥发短信的情节(尽管这只是树哥幻想的,后面会提到)。在我看来短信写的是很好的,不管这是树哥自己写的还是他在哪抄来的,但都能说明树哥是有心的,是懂得浪漫的。这样的树哥你相信他是傻子吗? &br&以上几点足以说明树哥不是傻子,腌臜的外表,傻傻的表情与动作后面是一颗敏感而自尊的心。 &br&&br&(二)。臆想中的树哥 1. 树哥并没有娶小梅。 树哥并没有娶小梅,这只是树哥的臆想。 没有人看得起树哥,当然也包括女人。树哥在剧中与女人有个正面接触的场景有两处。一处是在医院调 戏女护士,另一处就是树哥与小梅的相亲。当然在这两处里的树哥还是我们真实的树哥,并非是他的臆想。前一处自不必说,后一处可以看出小梅对树哥印象并不好,但这还不足以说明后来小梅就没有嫁给树哥。且让我慢慢说来: 前面我们说到,婚礼上的那一跪彻底击碎了树哥作为人的尊严。以至让他觉得“活着没啥意思”。这时剧中的树哥带着耻辱的泪痕,像是睡去了似的……紧接着的一个镜头是一群人在田间追逐着新娘新郎其中也包括树哥,树哥还问了“陈艺馨哪儿去了”。 也许就是这之后的第二天,我们的树哥出现在了村子前的山坡上,还是像以前一样,痴痴的看着眼前苍茫一片,死寂的村庄、光秃的山头儿。没有吹烟,也没有一丝声音。一辆拖着家具的小货车从村庄前缓缓驶过(按照中国人的习俗,搬家一般是在清早,是谓越搬越明)。这在剧中是 32 分 20 秒左右,而同样的场景在剧中第 75 分 40 秒的时候再次出现,这绝不是两个相似的场景,而是同一个场景,因为你可以清楚的看出在这两个镜头中的小货车是一模一样的。这就说明在这两个镜头中间发生的一切都是树哥臆想出来的!而之后的诸多细节都可以印证这种说法; 我们从第 32 分 20 秒后开始说起。在这之后的镜头是树哥去长春找陈艺馨。但这只是树哥的臆想,他之所以出现这种臆想,前面也有过提示的——高朋的婚礼后他问过陈艺馨哪去了。所以他才会臆想自己去找陈艺馨。但他为何会把陈艺馨想象成一个坏人呢?因为我们敏感的树哥从在高朋婚礼上与陈艺馨的交谈中感觉出陈艺馨是看不起他的(在车上陈艺馨提醒他注意烟灰;还有树哥问他要不要人时,陈艺馨不知可否的回答可以看出),出如对他的报复以及对他的嫉妒(陈艺馨是校长),才把他想像成是一个搞外遇的斯文败类。对于像陈艺馨那样有几个女人的男人,树哥是嫉妒的,因为我们的树哥至今还是一个无人问津的单身汉。而作为一个男人,谁没有对于性与爱的渴望呢?可在现实里,这两样对于我们的树哥来说,是多么的遥不可及!除了偶然一次调戏女护士,树哥对于女性的渴望再也无处释放。现实的无法实现,逼迫着树哥不得不逃入臆想的空间。在这个空间里,他幻想与小梅浪漫的“短信恋爱”,并最终娶了小梅。而许多网友并不赞同此种说法,认为小梅真的嫁给了树哥,甚至怀疑小梅还是个“失足妇女”。对于网友的这种看法本人实在不敢苟同,与小梅结婚确确实实是树哥幻想出来的!剧中有一处可以说明:树哥与小梅结婚的头天,被弟弟打傻了,意识不清。于是结婚当晚出现小梅强行洞房的场景。从剧中小梅痛苦的表情来看,这应该是她的“第一次”。试问一个“失足妇女”怎可能还是处女之身?所以这一场婚礼根本就是树哥臆想出来的,是不存在的。而在树哥的臆想之中,他的老婆自然是处女的。现实中实现不了的事情,在幻想中实现。这在早前就被鲁迅下过定义,是谓“精神胜利法”,这种方法阿 q 曾经用过,现在树哥也在用,当然我也用过,你用过吗? 1.
树哥为什么幻想自己变傻? 树哥之所以幻想自己变傻,只是为了使自己获得一种超能力。 我们的树哥在现实中是一个不折不扣的弱者。他想获得爱情,却没有一个女孩子愿意垂青他;他想获得亲情,但连自己的亲弟弟都瞧不起他;他也想有一份事业,却连一份修车的工作都丢掉了;他渴望获得尊重,二猪却偏偏要让他跪下。这真是一个彻头彻尾的失败者!还能渴求什么呢?社会还能给他什么!现实啊,你还能更残酷一点吗?但人不是生来就要被打败的。现实可以不可怜树哥,但树哥不可以不同情自己。“遍体鳞伤”的树哥,自然的就选择了精神的自我慰藉。他再一次的把精神胜利法运用的淋漓尽致。他开始疯狂的幻想。他要在幻想中得到在现实中得不到的一切。而要获得这一切,幻想中的树哥就必然要获得某种超能力,否则的话,像现实中树哥一样,只能是另一个悲催的弱者。因此,树哥才幻想自己成为了村里的“半仙儿”。只有这样了,才会成为人人敬仰的“大师”,才可以让二猪在自己面前乖乖跪下,才能去瑞阳矿场剪彩。而人是不可能无缘无故就成为半仙儿的,所以他幻想自己被弟弟打得疯疯癫癫,这样他成为“疯半仙儿”就有了根据。 树哥臆想中自己成了“半仙儿”,不再是树哥了,而是人人尊重敬畏的“大师”。就像阿 q 突然有一天成为了革命党以后,立刻就由阿 q 变成了老 q 一样。他还应邀去给瑞阳矿业剪彩。在剪彩仪式上,我们的树哥诡异的大笑,这笑声一直延续到下一场景——“死寂的村庄、光秃的山头儿。没有吹烟,也没有一丝声音。一辆拖着家具的小货车从村庄前缓缓驶过”。你也许对这一场景十分眼熟。不错,在影片第 32 分 20 秒的时候出现过完全一模一样的场景。而这一次出现是影片第 75 分 40 秒。这说明树哥一直都站在原地,中间发生的一切都只存在于他的脑海里。 &br&(三) . 树哥真的疯了 , 而真的树哥“死了” &br&我们不防再对故事情节做个梳理:树哥因为哥哥的死,心里留下了阴影。导致“人格不太稳定”,经常产生幻听幻觉。生活中处处不如意,而在高朋的婚礼上被二猪羞辱,成为压死他的最受一根稻草,致使他精神彻底崩溃,以至产生了“活着没意思”的想法。在之后的某一天清晨,当村庄还在沉睡当中时,无眠的树哥独自一人来到村前的山坡上,呆望着对面的村庄,陷入了疯狂的臆想。他幻想自己娶了小梅、成了半仙儿、让二猪下跪、给瑞阳矿业剪彩…… &br&但这一切都只是幻想,仅仅是幻想。在影片第 75 分 40 秒的时候,树哥短暂的回到了现实。但随即又陷入了幻想中,他幻想小梅回来了,还怀了他的孩子,还竟然开口说话了。而这中间还有一个画面是树哥进入了一片诡秘的红色中。这一画面当然不是真的,但也不是树哥的臆想,而是树哥的内心世界,导演用画面的形式表现了出来。画面中所有的人都向同一个方向跑去,满脸亢奋。只有我们的树哥,茫然不知所往,在这一片诡秘的红色中,他孤独迷茫恐惧,唯一可以依靠的是那棵大柳树,那棵曾经吊死过他哥哥的大柳树。就像当年他哥哥被吊在树上一样,他紧紧的抓着它,紧紧的、紧紧的…… &br&大树啊,你现在是树哥唯一的依靠了!与让人窒息的现实相比,臆想世界是多么美好啊!那里有小梅,有孩子,有尊严…… &br&至此,树哥才真的疯了,而真的树哥再也不存在了,树哥“死了”。现实与幻想,树哥选择了后者。所以影片的最后一个画面是,树哥在山坡上走着,脸上带着笑,伸着手。公路上的三楞看到了树哥,大声喊他“ Hello 啊,树哥”,。但我们的树哥没有一点反应,此时的树哥是真的疯了。他此时正在幻想着自己正拉着小梅的手像向新家走去。但与前面的幻想不同,这一次我们的树哥已完完全全把自己当成了幻想中的树哥了,再也走不出来了。在那个世界里有女人,有孩子,有家…… &br&真的树哥“死了”,而对于这个村子,唯一的变化是多了一个疯子……
冲着王宝强看的树先生,还以为会是一部喜剧片,当时年幼看完只是觉得心里不是滋味,想不到更多。最近想起来,才大致明白了那么一点。 另:知乎上的几个回答,我觉得是难以说通的,太过随意的。以下是我百度上看的,觉得最贴近电影本身的一个影评。觉得很好…
农村出来的娃儿:这就是现实,每个村子里至少有一个树先生!
农村出来的娃儿:这就是现实,每个村子里至少有一个树先生!
已有帐号?
无法登录?
社交帐号登录}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离开以后还剩下什么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