贺龙的草帽计 剧本妙在哪里

【图文】四年级下册第五单元《草帽计》_百度文库
两大类热门资源免费畅读
续费一年阅读会员,立省24元!
评价文档:
四年级下册第五单元《草帽计》
上传于||暂无简介
大小:2.29MB
登录百度文库,专享文档复制特权,财富值每天免费拿!
你可能喜欢下载作业帮安装包
扫二维码下载作业帮
1.75亿学生的选择
贺龙同志的草帽计
小天才GF80S
课文讲述的是贺龙在革命战争时期,用智谋指挥部队,迷惑敌军,不发一枪一弹,让敌军自相残杀,取得战斗胜利的故事.1934年夏天,贺龙带领红军队伍由湘西向贵州进发.途中,蒋介石的陆空两支部队紧紧追赶,形势十分严峻.在这紧要关头,贺龙同志选择了有利地形,让战士们将草帽全部丢在了路边.晒得人困马乏的白军戴上这些草帽后,竟然被自己的飞机误当作了红军,炸得血肉横飞.这个故事赞扬了贺龙同志临危不乱、随机应变的聪明智慧.全文按照事情发展先后顺序,可以分为三部分.第一部分(第1自然段)交代了故事发生的时间、地点、人物,以及当时的危机情况.重点讲了红军部队所处的危险局势.从两个方面来写的:一是写地上白军“死死盯住不放”,说明蒋介石的白军在陆地穷追不舍;二是写天上“飞机在天上跟踪轰炸、扫射”,说明情况十分危急,稍有闪失,不是和追兵拼个你死我活,就是被飞机发现.说明蒋介石已经布下了天罗地网,一定要将红军消灭干净.可见这是危机的时刻.第二部分(第2―4自然段)写贺龙巧用“草帽计”,消灭了敌人的追兵.分别从我军和敌军两方面情况来写的:第2自然段主要写我军的情况.介绍了红军部队进发的情形以及贺龙同志指挥的机敏和冷静.首先直接描写天气炎热.“那时,正是炎夏,天气酷热,地上的草木都被晒得枯焦了.”然后通过对战士们的外貌描写,进一步说明了天气炎热.“指战员们虽然人人头上戴了一顶草帽,仍然热得汗流浃背”.这些描写,为后边被晒得人困马乏的白军部队捡草帽、戴草帽,以致后来被自己的飞机轰炸做了伏笔.接着,从天上和地上描写了敌军的猛烈进攻.天上,敌机来势汹汹,“嗡嗡嗡”地飞着,多亏战士们全部躲到了隐蔽的地方,所以“敌机飞了一圈,没有发现可疑迹象,摇头摆尾地走了.”然而,一波未平,一波又起.地面上又出现了危机.“后面有一个团的白军赶上来了”.真叫人心惊胆寒啊!最后,描写了贺龙同志在这千钧一发之时的沉着机敏和高超的指挥策略.贺龙同志只是“点了点头”,命令部队继续前进”.当红军部队来到了“平坦的场地”时,贺龙同志“要全体指战员把草帽摘下丢在路边”.这一违反常规举动,立刻使战士们“面面相觑,莫名其妙”.而贺龙同志的举止却和战士们形成了对比,他看着“漫山遍野都是红军的草帽”后,却“哈哈一笑”,马上命令部队迅速转移”.可见,贺龙同志早已运筹帷幄,胸有成竹,充分体现了他的聪明智慧和乐观精神.第3、4自然段主要描写了白军中“草帽计”的经过.先描写了“在酷热的太阳下,早已晒得人困马乏,眼冒金星”的白军,看见了“遍地都是红军丢下的草帽”的三个反应:一是白军“顿觉喜从天降,一窝蜂似地往前抢草帽”;二是匪军官“得意忘形”,以为“红军是丢盔弃甲、狼狈而逃”;三是“这支白军戴上红军扔下的草帽后,个个眉开眼笑”.从这三方面中,充分暴露了白军官兵头脑的简单和愚蠢.然后,写了白军被自己的飞机轰炸的惨状.分三个步骤来写的:先写了地上的白军看见飞机“毫不在意”,因为他们知道这是自己的飞机“配合他们追赶红军的”;接着写了飞机驾驶员看见“地上的军队都带着草帽,草帽上都印有红五星,顿觉喜出望外.”因为这些天,他们“天天飞呀飞呀,到处寻找红军,连一点红军的影子都没有看到”,“没少挨长官骂”,这种劳累和受气似乎终于解脱的心理使得飞机上的白军根本不去仔细辨别敌伪.最后写了白军被自己的飞机轰炸下的惨状.“几架飞机像饿鹰抓小鸡一样俯冲下来”,轰隆隆一阵狂轰滥炸,机枪扫着,直打得这一团白军官兵血肉横飞,叫苦连天,死的死,伤的伤,逃的逃.”生动地再现了有勇无谋者的惨象.
为您推荐:
其他类似问题
扫描下载二维码查看: 5242|回复: 2
北师大版六年级上册语文《草帽计》公开课教案及教学反思
一、教学设计学科名称:北师大版小学五年级语文上册《草帽计》
二、所在班级情况,学生特点分析:我校是一所农村六年制小学,五年级有40名学生,学生来自农村,在语文学习中优、中、差学生各占三分之一,特别优秀的学生极少。小学高年级学生已经养成了良好的学习习惯。能够自觉地进行课前预习,如:查阅资料,熟读课文,作批注,写自学笔记;课堂上愿意提问,敢于提问,善于提问,对有价值的问题能够合作交流,从中找到学习的快乐。但有个别学生在阅读理解、语言表达和习作上稍有困难,需进行更多的指导。
三、教学内容分析:《草帽计》是“智谋”单元的一篇主体课文。本文讲述的是在长征途中,贺龙同志在上有敌机的轰炸,后有追兵的情况下,设下计策,迷惑敌军,不发一枪一弹,让敌军自相残杀,取得战斗胜利的故事。这篇课文脉络清楚,对事情过程描写得生动形象。全文运用了很多成语,增强了语言的吸引力和表达效果。
四、教学目标:
1.学习课文,理解课文,从贺龙想出的办法中体会他的聪明才智,思考草帽计成功的几个重要因素。
2.通过对成语的理解,体会敌人麻痹大意、丑态百出的愚蠢。
3.学习用尽量少的文字概述草帽计。
4.认识生字8个,能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五、教学难点分析:
1、体会文章的语言特点,学习通过语言、动作等描写来了解人物的性格与品质。
2、让学生从他们处理事情的方法、态度上,懂得智慧的作用,从小养成在学习、生活中认真观察、勤于动脑的习惯,丰富自己的知识,自觉地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发挥聪明才智。
六、教学课时:2课时
七、教学过程:
一、谈话引入新课。
1、同学们,1934年至1936年,中国工农红军以血肉之躯谱写了人类历史上无与伦比的英雄史诗:二万五千里长征。贺龙同志率领一支队伍,由湘西向贵州进发,这期间发生的一个故事——《草帽计》。
2、揭题、读题《草帽计》。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通过课前准备,你们了解故事发生的背景吗?(介绍、交流课前搜集到的长征、贺龙、蒋介石等相关资料。)
2、 请大家把课文快速读一遍,想一想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情。是按什么顺序来写的?找出故事发生的时间、地点、人物、起因、经过、结果六要素。(边读、边找、边画) 然后与同学交流。
3、用比较精练的语言概括课文的主要内容。(先自言自语说,组织好语言;再与同桌交流,互相学习;最后指名发言,受到启发,修改、完善自己概括的主要内容。)
三、整体进入。
1、自由朗读课文,谈谈你觉得草帽计这个计策怎么样?
2、课文中也有一句话写了草帽计怎么样,请你用直线画下来,并读好它。
3、出示贺龙的草帽计真神。请学生查字典解释“神”。(不平凡的,特别高超的)
4、课文中从哪些语句中看出贺龙的草帽计真神?请学生从书上找找圈圈画画,分小组讨论交流。
贺龙1)仔细观察地形,命令全体指战员扔掉草帽。(2)笑了笑指挥部队迅速转移。
红军:(1)虽然戴着草帽,仍然汗流浃背。(2)战士们感到奇怪,全体指战员把草帽摘下丢在路边。
敌机:(1)走着,走着,忽然敌机来了。(2)敌机发现了戴着红五星草帽的部队,立刻一阵狂轰滥炸,白军叫苦连天。
白军:人困马乏,发现草帽争先恐后地捡起往头上戴。
四、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一、复习导入。
  指名朗读课文,回顾上节内容。想想课文写了一件什么事。
二、体会贺龙草帽计神机妙算。   
1、贺龙神机妙算,“神”体现在哪儿?“妙”又表现在何处?认真读读课2至4自然段。
2、出示合作学习提示。
(1)读。课文2至4自然段。
(2)找。贺龙如何用计、敌军如何中计。
(3)议。找到的相关语句,在组内交流、讨论。
(4)说。贺龙看到(& && && & ),心想(& && && && &)。
白军看到(& && && && &),心想(& && && && && & )。
3、学生读文,合作学习并质疑。
(1)听了白军快赶上来了的报告,贺龙为什么命令部队继续前进?
(2)哪些句子体现了当时天气炎热?(指名读——齐读)
(3)哪些句子体现了当时情况紧急?为什么要选择在平坦的场地丢草帽?
(4)听到丢草帽的命令,战士们什么表现?怎样做的?从中你可体会到什么?
(5)白军为什么会被自己的飞机轰炸?(男生读课文第4段)
5、 齐读课文第5自然段,红军战士听到白军自相残杀的消息后,肯定有许多话想对贺龙说,会说些什么呢?(体会贺龙的神机妙算)
三、学习概述课文。
1、朗读课文,用尽可能少的文字概述草帽计的过程。
2、概述课文提要:
(1)熟读课文;(2)归纳要点;(3)概述课文。
四、全文总结,拓展延伸。
1、讲历史上的金蝉脱壳计。
2、阅读《三十六计》。
八、课堂练习:
找出课文中的成语,说说哪些成语讽刺了白军的丑态。(人困马乏、得意忘形、丢盔弃甲、叫苦连天、血肉横飞。)
九、作业安排: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将自己概述的草帽计写下来。
十、教学资料及资源:
中国无产阶级革命家、军事家,中国人民解放军的创建人和主要领导者之一(日—日)
原名贺文常,字云卿,中国湖南桑植县人,有白族血统。1955年授予元帅军衔。是第一、二、三届国防委员会副主席,中国共产党第七届中央委员,第八届中央政治局委员。
日,贺龙出生在湖南省桑植县洪家关一户贫苦农民家庭。由于家境贫寒,念私塾五年,便辍学务家。少年的贺龙以愤世嫉俗,仗义疏财,敢于同恶势力相抗争而闻名乡里。在辛亥革命的影响下,
  1914年参加了孙中山领导的中华革命党,在桑植、石门、沅陵等县从事反帝反封建的武装斗争。曾三度入狱,威武不屈。
  1916年,他以两把菜刀闹革命,夺取了反动派的武器,组织起一支农民革命武装。这支武装在军阀林立的旧社会,屡遭失败,几经起落,在贺龙的坚强领导下,逐渐发展壮大,在讨袁护国和护法战争中屡建战功。
国内革命战争时期:
  1924年至1927年中国第一次国内革命战争期间,贺龙积极拥护孙中山先生“联俄、联共、扶助农工”的三大政策,高举打倒列强、打倒军阀的旗帜,率部参加北伐战争。1926年夏,他担任国民革命军第九军第一师师长时,已成为北伐军中著名的左派将领。
  1927年06月,由于战功卓著,升任国民革命军第二十军军长。他不断追求真理,在北伐战争中,逐渐由信仰三民主义转变为信仰共产主义。1927年“四一二政变&后,革命转入低潮,贺龙无所畏惧,坚定地站在共产党和工农大众一边,率部参加并参与领导了南昌起义,担任起义军总指挥。在起义部队南下途中,经周逸群、谭平山介绍,加入中国共产党。
  南昌起义后,贺龙根据党中央的指示,于1928年初由上海回到湘鄂西,领导发动荆江两岸年关暴动和湘西起义,与周逸群、段德昌等创建了红二军团和湘鄂西革命根据地。他反对党内“左”倾机会主义路线所搞的肃反扩大化。
1934年10月,率部与任弼时、萧克、王震等带领的红六军团在黔川边境会师,由他和任弼时统一指挥,发起湘西攻势,在十万坪、浯溪河重创敌军,兵围常德,有力地策应了红一方面军突围长征。
  1935年02月至8月,他和任弼时指挥红二、六军团反“围剿”,在陈家河、桃子溪、忠堡、板栗园连获大捷,歼灭了整师整旅的敌人,粉碎了十万国民党军队的“围剿”,开辟了湘鄂川黔边革命根据地。
  1935年11月,贺龙、任弼时领导红二、六军团开始长征。他们突破国民党军队的重重围追堵截,转战湘鄂川黔滇康青甘。
  1936年07月,根据中共中央指示,红二、六军团在甘孜组成红二方面军,贺龙任总指挥。与朱德、刘伯承、任弼时、关向应等对张国焘分裂党、分裂红军的阴谋进行了坚决的斗争,维护了党的团结,促进了红军三大主力胜利会师。
抗日战争时期:
  红军改编为国民革命军第八路军,贺龙任八路军第120师师长。
  1937年09月,率师主力东渡黄河,挺进敌后,配合国民党军队对日军发起忻口战役,取得了雁门伏击战等胜利。后转入晋西北管涔山区,率部粉碎日军对晋西北的进攻,接连收复岢岚、五寨等七座县城,开辟了晋西北抗日根据地。
  1938年底奉命率部挺进冀中,任冀中军政委员会书记,指挥第120师和八路军第三纵队转战冀中平原,先后在大曹村、曹家庄、邢家庄、黑马张庄,四战四捷。他指挥的河间齐会战斗,是抗日战争中平原歼灭战的范例。在这次战斗中,他身中毒气,仍坚持指挥,为部队作出表率。
  1939年09月,在晋察冀边区指挥了著名的陈庄战斗。
  1940年率部返回晋西北,担任晋西北军政委员会书记和晋西北军区司令员,领导晋西北军民粉碎了日军多次“扫荡”,指挥晋绥军民“把敌人挤出去”,创造了许多光辉战例。他领导晋绥人民进行政权建设和经济建设,使晋绥根据地不断扩大和巩固。
  1942年06月,他担任陕甘宁和晋绥联防军司令员,为陕甘宁和晋绥两个根据地的建设作出了杰出贡献。在党的第七次全国代表大会上,他当选为中共中央委员。
解放战争时期:
贺龙率领晋绥部队主力挥师北上,解放了晋中广大地区,并与聂荣臻指挥的晋察冀部队一起进行了集宁战役、绥远战役、晋北战役,协同晋冀鲁豫部队发起了吕梁、汾孝战役,打退了国民党军队向解放区的进攻,歼灭了敌人的有生力量。解放战争开始后,贺龙奉命协助彭德怀组织指挥西北战场部队,并主持后方根据地的建设,负责陕甘宁和晋绥的财经工作。他积极领导根据地人民进行土地改革,集中边区的人力、物力、财力支援前线部队作战,为西北解放战争的胜利作出了重要贡献。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
& && &1949年12月,贺龙率华北野战军第十八兵团等部,由陕入川,配合刘伯承、邓小平指挥的第二野战军,歼敌数十万人于成都地区。西南各省解放后,贺龙任西南军政委员会副主席和西南军区司令员、中共西南局第三书记。他与邓小平、刘伯承一起领导了清剿土匪,恢复生产,建设边疆,以及改造起义投诚的原国民党部队等工作,为和平解放西藏,解放大西南,建设大西南,作出了卓越的贡献。
  1954年调中央工作后,一直担任国务院副总理和中央军委副主席等重要职务。
  1956年中共八届一中全会上,被选为中央政治局委员。长期以来,他积极参与领导中国社会主义经济建设和国防建设。
  1959年底,任国防工业委员会主任,同罗瑞卿等领导了我国的国防工作建设。
  1964年初,主持军委日常工作,与叶剑英、罗瑞卿等组织全军群众性的大练兵运动,有力地推动了人民军队的革命化、现代化、正规化建设。从建国初期开始,他一直兼任国家体委主任,是中国社会主义体育事业的开拓者和奠基人。在国际事务中,他协助周恩来工作,多次出访欧亚各国,为增进中国人民同世界各国人民间的友谊,进行了不懈的努力。
十一、自我问答:从这篇课文中我们学到了什么?从这篇课文学习中我懂得了智慧的重要性,贺龙临危不惧、随机应变是聪明的智慧。生活中养成认真观察,勤于动脑运用自己所学知识解决问题,发挥聪明才智好习惯。
北师大五年级语文上册:《草帽计》教学设计
学情分析:
& && &学生已经养成了良好的学习习惯。能够自觉地进行课前预习,如:查阅资料,熟读课文,作批注,写自学笔记;课堂上愿意提问,敢于提问,善于提问,对有价值的问题能够合作交流,深入理解;课后能够认真修改、整理、完善自学笔记,根据自己的学习情况设计作业,弥补不足,巩固提高。
教材分析:
&&《草帽计》是“智谋”单元的一篇主体课文。本文讲述的是在长征途中,贺龙同志在上有敌机的轰炸,后有追兵的情况下,设下计策,迷惑敌军,不发一枪一弹,让敌军自相残杀,取得战斗胜利的故事。这篇课文脉络清楚,对事情过程描写得生动形象。全文运用了很多成语,增强了语言的吸引力和表达效果。
设计理念:
  阅读教学必须深入文本,进入到文本的语言中去,进入到文本深处。教学要注重学习过程,渗透学习方法,扎根于语言文字,从关键词中提取最有价值的信息,使学生在阅读中展开丰富的想像,走进文本情境,获取真实感受。通过对比阅读,解决教学重点,体会人物的神机妙算⒋找出文中的成语感悟、积累,增加知识储备。
教学目的:
   1. 指导学生通过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从贺龙想出的办法中体会他的聪明才智;通过比较红军扔草帽和白军抢草帽的场面,体会红军战士虽然面对贺龙的命令莫名其妙,仍然一切行动听从指挥的严明军纪和敌人面对红军扔掉的草帽,麻痹大意,丑态百出的愚蠢;通过比较红军扔草帽前后的想法,感受贺龙同志丰富的斗争经验和卓越的军事才能。
   2.深入研究课文内容,思考草帽计成功的几个必要因素,用尽量少的文字概述草帽计的过程,使学生明白根据具体的情况巧用智谋,可以帮助我们解决困难。
   3.找出文中的成语感悟、积累,增加知识储备。
教学重难点:
   通过对课文的前后比较,了解贺龙实施草帽计具体原因及过程,感悟贺龙的神机妙算。 
教学时数:两课时
教学过程:
   1.由单元主题导入新课
     板书“计”字。师:“计”什么意思?你能用“计”组词吗?你知道我国历史上有哪些特别善于运用“计”的人?历史上有许多关于智谋的故事,形成很多有趣的典故和成语。你能举几个例子吗?
   2.质疑激趣
     板书:草帽。师:我们今天来学习《草帽计》。看到课题大家都知道这是一个与草帽有关的计谋。你一定想知道什么是草帽计?首先让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下故事的历史背景
   3、教师叙述,使学生了解故事当时的历史背景
     师:同学们,1934年至1936年,中国工农红军以血肉之躯谱写了人类历史上无与伦比的英雄史诗:二万五千里长征。贺龙同志率领一支队伍,由湘西向贵州进发,这期间发生的一个故事——《草帽计》。
 二、整体感知,了解梗概
   1、学生自由阅读课文
     师:课文围绕草帽写了一个什么计策呢?请同学们小声、快速地阅读课文。,读准字音,遇到不认识的字自己想办法解决。想想还有什么不明白的字词和问题,准备质疑(教师巡视学生读书情况)
   2、集体正音:
   面面相觑汗流浃背山场山土坊里一窝蜂似的
   在正音的过程中,帮助学生理解“山场”的意思:就是山上比较平坦的、比较大的空地。
 三、精读课文,分析课文内涵
   1、贺龙设计
    (1)自读课文1、2自然段,思考:
      红军所面临的危险局势是什么?
      哪些句子体现了当时天气炎热?(指名读——齐读)
      哪些句子体现了当时情况紧急?为什么要选择在平坦的场地丢草帽?
      听到丢草帽的命令,战士们什么表现?怎样做的?从中你可体会到什么? [战士们感到很奇怪,但还是服从命令,把草帽丢在路边。一是红军训练有素,纪律严明。二是对自己的指挥员绝对得信任,按照命令去做定会胜利。]
     天气酷热,虽然戴着草帽,仍然汗流浃背,可就在大家炎热难熬的时候却接到命令:全体指战员把草帽摘下丢在路边!假如你现在是一名红军战士,你怎么想?
      贺龙根据哪些情况设下草帽计的?用“贺龙看到_________ ,心想_________ 。”的句式说一说。
      引导学生理解当时具体情况:①当时是炎夏、天气酷热;②红军上有飞机的轰炸,后有追兵;③贺龙选择了一块山场(根据学生的理解,适时板画当时的情况)       [学生在自读、思考的基础上,找出答案,进行小组交流,然后全班交流。]
   面对天气的炎热,面对敌人的上下夹击,贺龙不仅没有慌张,反而运筹帷幄,利用地形特点和敌人的心理想出了草帽计。
  (二)敌人中计
   1、过渡:敌人真的会像贺龙预计的那样中计吗?请带着下面的问题读课文三、四自然段
   敌军发现草帽后的反应是什么?说明了什么?
     白匪先是晒得眼冒金花,后来是得意忘形,那么我们在朗读时应该注意什么?(指名读——评议——齐读)
  白军为什么会被自己的飞机轰炸?(男生读课文第4段)
& &&&敌人怎么会这么轻易的中计?
帮助学生梳理:①天热——敌人抢草帽;②飞机驾驶员急于立功的心理;③选择了有利地形,保证草帽计的成功实施(板书:天气、心理、地形)
 白军最后的结局怎样?
 文中哪些成语讽刺了白军的丑态?
 2. 齐读课文第5自然段,红军战士听到白军自相残杀的消息后,肯定有许多话想对贺龙说,会说些什么呢?(体会贺龙的神机妙算)
 小结:贺龙在上有敌机、下有追兵的情况下,沉着冷静、及时应变的聪明智慧真值得我们学习。
小结:贺龙同志正是利用天气、地形以及敌人的心理,巧妙地设下草帽计,请君入瓮、以敌克敌,使红军化险为夷,继续长征。
  四、、拓展延伸
1、你知道贺龙用的计属于历史上“三十六计”中的哪一计吗?
2、讲历史上的“金蝉脱壳计”。
五、作业:你能用尽量少的文字来概述一下草帽计吗?
  板书设计:
             草帽计
      红军  扔草帽 前:面面相觑 莫名其妙 猜不透  听指挥
              后:拍手称快 称赞贺龙 神机妙算
      白军  抢草帽 前:喜从天降 得意忘形 眉开眼笑
              后:血肉横飞 叫苦连天
资源来源:自备教案
如何突出教材的重难点?
& && &本课教学重点是通过文章的字里行间体会贺龙的神机妙算。因此,我围绕这一重点进行教学。设计读、找、议、说四步进行教学。这四步中,既有读的内容,又有思考、说话的成分,学生在不断学习讨论中获取相关信息,使问题的答案逐渐明朗,同时也突出了重点,突破了的难点,从而推动语文学习的不断深入。
这课的教学,我力求由传统的知识的传授者角色转变成为学生活动的组织者、引导者角色。具体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 & 一、鼓励学生质疑。
& & 教学一开始,教师不是让学生被动学习,而是让学生根据课题质疑,鼓励学生把心中的疑问大胆的提出来,充分的调动了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然后,在第二课时,教师又引导学生针对自己提出的问题进行阅读,交流,从而解决问题。在这质疑、释疑的过程中,学生始终处于主体地位,教师只是组织者。
& &&&二、适时点拨,拓展学生思维。
& & 教师不仅是学生学习活动的组织者,还应当是引导者,适时的点拨不仅能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更能引导学生主动参加,积极思考。当学生在了解了我军情况之后,教师引导学生揣摩贺龙当时的思考,是这样点拨的:“贺龙看到这些情况,心里是怎么想的?用‘贺龙看到 _________ ,心想 _______。’的句式说一说。”还有在学生学完课文之后,教师又引导学生想想说说“红军战士听到白军自相残杀的消息后,肯定有许多话想对贺龙说,会说些什么呢?”这些地方的点拨不仅拓展了学生的思维,而且还培养了学生良好的思维品质。
绿色免费PPT课件试卷教案作文资源日期:体会他的沉着、冷静和足智多谋的品格。
1 、学会本课的生字,理解积累&隐蔽&、&凌乱&等词的意思。
2 、理解课文内容,体会贺龙草帽计的神机妙算,学习贺龙同志临危不乱、随机应变的聪明智慧。
3 、引导学生学习对比阅读的方法。
教学重难点
要揣摩文章重点词句,找出草帽计成功的几个必要因素,从中体会贺龙同志的神机妙算。
一、谈话导入,就题质疑
1 、教师板书DD智谋。
我国的智谋文化是中华宝库中最精华的财富,其源远流长,价值宝贵无比。学习谋略故...体会贺龙草帽计的神机妙算的相关内容日期:[文学趣事] 贺龙妙联老先生 1934年10月,贺龙率领红二军团来到湖南省兹利县杨家溪。村里有位叫楚狄知的教书先生,胆小怕事,轻信国民党的谣言,随着一些人躲进了深山老林。因他年逾花甲身体虚弱,经受不住饥饿劳累,便又偷偷下山探听动静,红军哨兵见他行踪可疑把他捉?K?日期:我用KB220与KB320体会 KB320与220好象是双胞胎,相比之下只是320多了张记忆卡差不多要多一千块了.320的公司报价是2950RMB220的报价是2100RMB 这l两款琴都是中文面板,还有8个音库每个可以储存4个音色.具备移调功能MIDI功能振音使用即使没有说明书也一样可以运用的很好/.节奏和日期:幼儿园双语教学的体会 儿童语言发展各方面研究表明,3~6岁是语言学习的最佳时期。幼儿从出生起便开始主动积极地学习语言,并且可以同时接受几种语言信号。结合在幼儿园进行的双语教学活动,我发现幼儿在能够熟练运用母语表达的同时,可以学会自如地运用第二门语言。(以英语日期:“六一”儿童节让孩子体会更多的关爱 亲子同乐 家庭休闲 人们常说, 玩 是孩子的天性。其实无论对于孩子还是成人, 玩 都是很有吸引力的。人们不仅能在玩的过程中体会快乐,而且还能从中获得许多启发和感悟。 亲子游戏 为家庭提供了一种新的...日期:关于吸气深度压音动作要领的一点体会 关于如何把吸气压音压到位(特别是第二第三孔),bluesbird,harpboy等已经给了很多切身的经验.在jimmychan及台湾黄石那里也有很多说明. 对照练习后,我能基本掌握了.但第二孔、第三孔压最低音时,总感觉压不到位。bluesharp建议我把动作做日期:练习超吹和超吸的一点体会 谈谈练超吹(overblow)和超吸(overdraw)的感受。我用的是黄和通宝的c调琴。 目前在黄上一到六孔可以超吹出来。一到三孔的超吹比较费劲,只是做到能吹出音而已,更不用说在演奏中有实际用处;四到六孔经过把簧片间隙调小后可以吹得比较稳定,音色也日期:口琴曲的&五步练习法&(心得体会篇) 1.熟读乐谱: 根据自己的程度选择一首口琴曲,建议从考级曲中选.因这本名为考级曲的书,实际是一本难得的好教材,所选曲目由低到高十分规范,编配严谨合理,淳朴自然...
&最新内容- - - - - - - - - - - -
&&热点推荐
精品专题-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英语学习- -  -  - -  -  - -  -  - - -  -  - -  -  - -  -  - - -  -  -
数学学习-  - - -
 - - - - - - - -}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草帽计 剧本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