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1z1什么网上最火的棋牌游戏这么火

《H1Z1》能够火爆流行的原因到底源于何处?
时间: 16:37阅读:1187评论:0来源:未知
  在今年1月之前,总部位于美国的游戏公司Daybreak无论如何也无法想象,一次偶然的病毒性传播和中国社交媒体对内容的饥渴能让自己的游戏《H1Z1:
King of the Kill》在3个月的时间内增加了100万以上的中国用户。  在2017年1月之前,根据Steam第三方数据监测网站Steamspy显示,发售近一年的《H1Z1: King of the
Kill》的拥有者数量约为300万人,而在3个月后,Steamspy显示的该数据为500万人。根据《H1Z1: King of the
Kill》正式发售后的拥有者数量变化曲线,在2016年后半年,该游戏每个月新增的拥有着数量约在10万人左右,而在此之间游戏本身几乎没有什么大型的内容更新和降价促销活动。    由此可以推断,在近3个月的时间里,中国市场上《H1Z1: King of the
Kill》的新增用户约在150万人左右,即便考虑steamspy的数据拥有一定的误差,至少也有100万中国玩家成为了《H1Z1: King of the
Kill》的游戏玩家——而这款游戏甚至一直封锁着来自中国地区的IP。在2月官方因为涌入了大量中国玩家而解禁中国ip之后,因为网络延迟等原因大部分的玩家依然不得不借助加速器才能顺利进行游戏,于是在两个多月的时间里,游戏加速器产品的销量也在中国激增。  注:为行文方便,以下文章中的H1Z1专指《H1Z1: King of the Kill》,如提及生存模式的版本《H1Z1: Just
Survive》会单独说明。  “重新”火爆的H1Z1  在发售一年后,《H1Z1》逐渐成为Steam排名仅次于《Dota2》和《CS:GO》的最具人气的游戏,甚至超过了刚发售后的巅峰时期:  根据Steam官方的在线玩家统计,《H1Z1》的最高同时在线已超过《GTA5》,仅次于《Dota2》和《CS:GO》,位列第三。在3月中旬,游戏的最高同时在线达到了12.4万,而在1月10日之前最高同时在线只有3.5万人。  steam官方在线数据(北京时间日下午)  在最近3个月月的时间,根据Steam每周公布的销售榜top
10,正式发售已一年的H1Z1每周都高居前列。而在Steam中国区每天的畅销榜单上,H1Z1几乎一直处于第一的位置,直到最近两周被同类型的《绝地求生:大逃杀》超越。  在百度贴吧,H1Z1的贴吧关注数在2个多月的时间内从12万增长到了33万,发帖量和活跃度也直线上升,远远超过了其他同一时期的沙盒生存类游戏。  而在颇能代表国内用户网络习惯的百度指数数据中,H1Z1这个关键词在1月10日起从3000多攀升至近10万,巅峰时的日搜索超过15万,之后搜索量趋于平稳,约在6万左右。对比时下火热的《阴阳师》、《英雄联盟》等游戏,其相关百度指数除一些热门活动外,稳定的低点也基本在这个数值左右。  《H1Z1》百度指数半年数据,可以看到1月10号之后的巨大变化趋势  根据Steam第三方数据网站Steamspy的数据,根据Steam第三方数据网站Steamspy的数据,《H1Z1》目前的500万拥有者中,来自中国地区的玩家比例位居第二,近期玩家数则以31.88%的比例高居第一,估算约在100万人左右。  steamspy上的《H1Z1: King of the
Kill》玩家国别分布数据  这款游戏到底是怎样在中国火爆起来的?契机自然源自3个月之前,也就是1月10日。在那一天里,一篇微信公众号上的文章引爆了中国互联网——这篇名为《全世界的喷子都在这个脏游戏里了,老外不会说中文“草你吗”简直就没法活》的文章所呈现的游戏内容和玩家环境让人大开眼界,在微博和微信等平台获得了广泛的传播。  很多此前未接触到这类游戏的玩家仿佛发现新大陆一样,纷纷涌入这款游戏,让开发商Daybreak和各路VPN厂商笑得合不拢嘴——这款游戏在之前一年多的时间里,因为各种原因一直封禁着中国大陆地区的IP,中国大陆的玩家想要顺利玩到这款游戏都需要付出额外的成本购买VPN加速器,也因此在Steam上被中国玩家留下了大量的差评。  《H1Z1》在steam上目前好评率只有60%  与此同时,微信、微博等各种平台上的新媒体们、直播平台上的主播们也纷纷置身其间,从中挖掘和制造内容来为自己增加粉丝,一时之间你方唱罢我登场。在不经意之间,这款原本在国内只在数量并不大的生存类游戏玩家中盛行的游戏,成为了2017年初最流行的一款游戏。  沙盒生存游戏的历史和反用户体验  也许你未必听过《H1Z1》的开发和运营团队Daybreak Game
Company的名字,但是如果提到它的前身,相信熟悉欧美网游的玩家都不会陌生。那就是索尼的网游业务子公司SOE(索尼在线娱乐),它同时也是欧美著名的网络游戏《无尽的任务》(EQ)、《行星边际》系列的开发商,在2015年被索尼出售后改名为Daybreak。  Daybreak的前身为索尼网游业务子公司  SOE在被出售前不到1个月,SOE发布了《H1Z1》。这款游戏具有Steam平台上近年来非常流行的一些标签:开放世界、生存,而这一类型的奠基者则是沙盒生存类游戏鼻祖的《DayZ》,《H1Z1》的模式最开始也是仿照《DayZ》而设计的。《DayZ》是沙盒生存类游戏初期最有影响的作品  《DayZ》原本只是新西兰开发者Dean
Hall为著名的拟真军事游戏《武装突袭2》所设计的一个mod,其灵感则源于其在军队服役期间在文莱的丛林中经历的残酷生存训练。玩家置身于一个虚拟的后苏联国家黑俄罗斯(Chernarus),一个神秘的瘟疫感染了大多数人口,把人们变成暴力僵尸,而玩家作为一个幸存者需要努力挣扎求生,努力获得维持生存的食物、饮水,同时获取武器和装备来武装自己,在这个过程中也要保证自己不被僵尸和其他玩家所杀,否则随时可能会Game
Over。  《DayZ》提供了一个对多数人而言都非常不友好的游戏体验,玩家可能在游戏的过程中遭遇各种死亡,包括缺乏食物或饮水而死、被僵尸袭击感染或失血过多而死,或是遭遇其他玩家的袭击等等,玩家彷佛亲身置身在美剧《行尸走肉》般的末日世界中。你可能会在一开始就不幸死亡,也可能在历经一段时间的挣扎求存后被其他人杀死。  《DayZ》的制作人Dean Hal  但这种体验反而是近年来越来越“优化用户体验”的游戏不具备的,Dean
Hall将其称之为“anti-game”,即这种设计是违反固有的游戏设计经验的。  但是这种反游戏体验却在玩家中流行开来,在开发者中也备受赞誉,一如近年来流行的《黑暗之魂》系列那样。也许对一些习惯了游戏开发者提供的温柔乡的玩家而言,这种提供了重重挑战的游戏反而具有格外的魅力。  在DayZ的mod发布后,3个月的时间内共有100万玩家下载了这个mod,并且很多慕名而来的非《武装突袭2》玩家也带动了游戏本体销量的提升——这款在当时已经发售了2年多的游戏重新登上Steam畅销榜的前列,连续数月期间都是Steam周销量榜的第一名,七周间的销量增加了30万——当时的时间还是2012年。  ARMA
2是以拟真度知名的军事射击游戏,它的两个mod引领了沙盒生存游戏的潮流  由此看来,欧美玩家在第一次遇到这种沙盒生存游戏的时候,和近3个月涌入《H1Z1》的中国玩家并没有太大的区别。之后,DayZ从《武装突袭2》中独立出来成为了一款单独的游戏,在日正式发布抢先体验版,引发了新一轮的流行。不过DayZ直到今天还没有发布正式版本,游戏后续内容的优化和更新也被玩家颇多吐槽,甚至被称为“陈年老屎”(语出我社上周一篇DayZ文章的评论),这就是后话了。  DayZ的流行也给了很多开发团队启示,模仿的风潮随之汹涌而来,一时之间沙盒类的生存游戏在Steam上颇为流行,新游戏的数量也蔚然壮观。在这些游戏中,比较知名的有《方舟:生存进化》《7
Days to Die》《Rust》《The Long Dark》《The Culling》等,每款游戏也算各有特色,各自拥有不同规模的玩家。其中除《The
Long Dark》等少数游戏外,多数游戏主打的都是联机模式——《H1Z1》自然也是其中的一员。  《H1Z1》和“大逃杀”模式  在2年多前的沙盒生存游戏的市场上,《H1Z1》只能算是一款中规中矩的游戏,与当时还十分流行的沙盒生存游戏鼻祖《DayZ》以及模仿者们《方舟:生存进化》《Rust》等相比并没有太大的优势可言。不过在2017年2月,H1Z1正式分成了两个版本,即《H1Z1:Just
Survive》和《H1Z1: King of the Kill》。  这两个版本中,前者专注于打造传统的开放世界僵尸生存体验,而后者的主要区别也就是大逃杀模式——如果你看过北野武、藤原龙也等主演的著名电影《大逃杀》或者詹妮弗·劳伦斯主演的《饥饿游戏》,那么应该很容易理解这一模式。  深作欣二导演的电影《大逃杀》大表姐的《饥饿游戏》三部曲  和《DayZ》开启的生存模式一样,大逃杀模式也是由《武装突袭2》的一款Mod而来。这个Mod是近半月来Steam上流行的另外一款与《H1Z1》十分相似的沙盒生存游戏《绝地求生:大逃杀》的制作人Brendan
Greene为《武装突袭2》开发的“Battle Royale”
Mod。在注意到这个Mod的流行之后,Daybreak将他招进了公司,由其作为创意总监协助Daybreak的团队开发了一款《H1Z1》专属的“大逃杀”版本,也就是《H1Z1:
King of the Kill》。爱尔兰籍游戏设计师Brendan Greene是《H1Z1: King of the Kill》和《绝地求生:大逃杀》的主要缔造者  在《H1Z1: King of the
Kill》这款游戏中,每场参与游戏的150名玩家会被随机空投到地图的各个角落,玩家着陆后可以通过搜刮附近地图上的资源获取装备、武器、补给和载具,而在最初的这个过程中一些玩家就可能遭遇攻击。  而随着时间的推移,系统会从空中投放资源和发动空袭,地图上也会释放毒气来逼迫玩家向安全区移动,每个人的生存范围都会逐渐缩小,这样势必会和其他玩家相遇——这个时候你可以选择杀掉其他人获取他们的装备或补给,或是选择暂时的合作,但是最终只有一个人能成为最后的赢家。  在游戏的过程中,遭遇、对抗和冲突随时可能发生。有的玩家会选择做一名独行侠,也有的玩家会选择和他人暂时联合以在短期内获取更大的生存机会,人性的复杂性在游戏的过程中也得到了淋漓尽致的呈现,一些玩家也深陷其中。  与单机的体验相比,《DayZ》等传统生存类游戏已经足以让人感叹人性的复杂,而《H1Z1: King of the
Kill》的模式则使其得到了更加赤裸裸的体现。  一手创造了DayZ模式的Dean
Hall希望这种对人性赤裸裸地揭露能让人们更加珍惜人性之善,他说自己喜欢《行尸走肉》的原因就是里面的一个重要人物戴尔(Dale)曾经说过:“虽然文明世界消亡了,但是并不意味着我们必须失去人性,这也是一种选择”。    当然秉承这个理念的好人戴尔在《行尸走肉》还是死了,多数选择沙盒生存游戏的玩家也并不会这么想。为了获得生存的机会,很多人会把现实生活中很难轻易表露的利己性甚至“人性之恶”表现得淋漓尽致。也许你在伸出援手帮助一个落难者之后会被他恩将仇报地杀掉,也许你会为了仅有的生存机会杀掉之前还在并肩作战的战友,最终导致在游戏进行的过程中人人自危。  也许在游戏结束之后,你会为在游戏中的行为感到后怕,但是多数情况下也许只是安慰自己:只是一款游戏而已。  H1Z1引领的新媒体和直播狂热  在2016年2月分裂为两个版本之后,他们分别以各自的特性吸引了一部分的玩家,多数用户更青睐《H1Z1: King of the
Kill》这个版本,但是整体用户规模上与其他沙盒生存游戏相比也没有太大的差距,直到2017年1月的到来。  日,一篇名为《全世界的喷子都在这个脏游戏里了,老外不会说中文“草你吗”简直就没法活》的文章在整个中文互联网流行开来,让《H1Z1》这款游戏进入了大量中国网民的视野。    这篇文章所截取的是《H1Z1》游戏中的一个别样景致:国外玩家用中国国骂“sao
nima”与中国玩家对骂。实际上这一生态在《H1Z1》中并不那么主流,但是这篇文章因为带有一定的民族性和一些低俗元素而迅速吸引了网民们的眼球,并在微博、微信的传播优势推动下成为当周网络上最热门的话题。  实际上,在这篇文章之前,这篇文章中的几部视频和《模仿7国口音玩H1Z1》《H1Z1红蓝大军对决》等视频就已经在B站、优酷等视频网站有了很高的播放量,但是只局限在游戏玩家领域。  这篇文章则将《H1Z1》推向了大众层面——对于很多没有接触过这类沙盒生存游戏的网民来说,文章所呈现出的国人抱团的生态、在游戏中随意杀人的“乐趣”和老外用国骂骂人的“文化输出”无疑引爆了一些人的荷尔蒙,随后大量新玩家涌入《H1Z1》。  在B站上,1月之后也诞生了大量以《H1Z1》为主题的视频  在看到《H1Z1》本身在大众层面引起的巨大关注后,游戏媒体、各种新媒体平台、视频up主、直播平台的主播也纷纷投身其间,紧贴这一时下的热点制作了大量的内容,间接上也帮助这款游戏进行了很大力度的传播——对于国内很多并没有多少玩法可言的游戏而言,这种“宣传力度”可能是斥重金也无法获得的。  比如暴走漫画很快推出了一期关于《H1Z1》的视频并在微博、B站获得了极大的传播;斗鱼观众数最多的主播之一、前《英雄联盟》职业选手“五五开”等人也在直播中玩了《H1Z1》;还有以组织红衣军团闻名的主播恶魔qq的直播间也吸引了很多慕名而来的观众。与此同时,一些发生在游戏中的事件如《日本玩家趁中国玩家过年团灭中国玩家基地》也多次将游戏推到公众的视野,这些都让游戏获得了非常多的曝光,慕名而来的玩家数量也日渐增长。    这种大范围的曝光持续了3个月,直到今天依然有很多主播在各个直播平台直播《H1Z1》,各种新媒体平台也在流传着关于《H1Z1》的段子、视频,只是热度相比之前相对有所下降。  胜利者们  如果我们按照100万套的销量计算,按照国区68元的售价,《H1Z1》的开发商Daybreak在没有任何市场投入的情况下,仅依靠游戏本体的销售就轻易在中国市场获得了6800万元的收入(),再加上游戏内的钥匙等道具收入,Daybreak无疑是年初这场新媒体平台掀起的全民狂欢背后最大的赢家。当然在此同时,大量体验上的问题和锁IP的黑历史也让Daybreak的口碑在新玩家中十分不佳,《H1Z1》的Steam页面上充斥着大量中国玩家的差评。  从降落开始,《H1Z1》就可能遭遇bug,游戏中武器的弹道和命中也被颇多吐槽  《H1Z1》的流行也让同类型的沙盒生存游戏尤其是大逃杀类的游戏在国内受到了更多的关注,间接上也带动了一些游戏的销量。而在3月下旬,大逃杀模式的开创者Brendan
Greene的新游戏《绝地求生:大逃杀》上线之后,也吸引了很多原本《H1Z1》的玩家进入,游戏在发售不到16天后就达到了100万的销量。根据Steamspy的数据,《绝地求生:大逃杀》中国区玩家的数量仅次于美国,约有8万人。  《绝地求生:大逃杀》steamspy国家分布数据  作为注重联机体验的游戏来讲,国内玩家连接《H1Z1》《绝地求生:大逃杀》等游戏的速度普遍很差,因此海外游戏加速器一时之间需求暴增,玩家在steam购买了游戏之后,一般还要每月花费25元左右的价格购买加速器的海外游戏加速服务。各类游戏加速器厂商在此期间也争相购买百度竞价广告,或在游戏贴吧、直播平台以及和主播、up主合作,对自己的产品进行推广。某游戏加速器产品近半年的百度指数,可以看出在1月之后有明显的增长  大量的自媒体、主播、up主依靠《H1Z1》的热度所做的内容为他们吸引了更多的粉丝,而1月10号那个引爆了流行的微信公众号自然也获得了大量的传播,粉丝数也急剧增长。两个多月后,他们又故技重施,帮助一款由国内厂商代理的海外游戏进行内容推广,虽然未能复制《H1Z1》那篇文章的传奇,但是给游戏带来的传播依然不容小觑。  对于很多游戏企业的市场人员和传统的游戏媒体来说,《H1Z1》这三个月因为各种新媒体平台的内容所带来的玩家数量增长也无疑给所有人都上了深深一课,更为可怕的是这并非是游戏厂商刻意为之的结果——也许这款游戏能够流行的原因正在于此:  为什么这样一款在玩家之中好评率并不算高的游戏却能在国内市场流行?而当一款游戏不需要厂商的推广就能占领巨大的用户群的时候,游戏所依靠的又是什么呢?这也许值得每一个想要有所作为的游戏开发团队思考。  而对于玩家而言,《H1Z1》中国区玩家的巨大比例也昭示了中国市场的巨大潜力,100多万的新增玩家也为Steam的用户数带来了更多的增长,也许今后更重视中国市场,更注重中文本地化的游戏企业也会越来越多吧?而这,也许是每一名游戏玩家都希望看到的。
YXECG微信公众号
友情链接:H1Z1_爱玩游戏库_爱玩网
H1Z1热度值:1634
《H1Z1》是一个末世求生的沙盒类网游,由Daybreak Game Company(前索尼在线娱乐)开发,于日登陆Steam开始抢先体验。2016年2月,Daybreak宣布将原本的《H1Z1》将分拆为两个游戏《H1Z1:生死挣扎》(H1Z1:Just Survive)和《H1Z1:杀戮之王》(H1Z1:King of the Kill)。
欧美抢先体验
类型:角色扮演
特征:科幻
配置要求:
CPU:AMD Athlon II X4 605e
显卡:GeForce GTX 275 Radeon HD 4850 X2
内存:4 GB
硬盘:20 GB
全部视频(11)
--人参与评分
还没有人评分,抢沙发!
暂时没有印象
资料贡献榜
共获得积分:34你知道为什么h1z1没有绝地求生火?原因你想不到!|游戏|绝地求生|H1Z1_新浪网
你知道为什么h1z1没有绝地求生火?原因你想不到!
你知道为什么h1z1没有绝地求生火?原因你想不到!
《绝地求生:大逃杀》在steam上同时在线人数超越《DOTA2》登顶了!《绝地求生》虽然作为一款抢先体验版的付费游戏,还并未正式发行,但是它已经成为了全球最为火爆的游戏之一。而《H1Z1》作为《绝地求生》的前辈,在两者的竞争中本应该占据更有利的地位,但发展至今,《H1Z1》的游戏在线人数和火爆程度都远远不及《绝地求生》。在《绝地求生》打破记录当天,《H1Z1》的同时在线人数只有对手的十分之一。近日,《H1Z1》还进入了直播平台禁播内容当中,这无疑让这款游戏的前景变得更加严峻。两款同类型同风格的游戏,“吃鸡”能风靡全球,《H1Z1》却日渐衰落、黯淡无光,或许从以下几个方面能找到具体原因。一、“吃鸡”被看作升级版,游戏内容更加丰富精致当《绝地求生》横空出世的时候,很多不知情的玩家认为该游戏抄袭了《H1Z1》。但当大家知道两款游戏都出自Brendan Greene之手时,更多的人则把《绝地求生》看作是H1Z1的升级版。《H1Z1》和《绝地求生》虽然都属于沙盒游戏,但是后者在地图和装备上相比于前者,有了很大的优化和进步。在玩法上,《绝地求生》也更加的写实。《H1Z1》游戏画面《绝地求生》游戏画面不管什么类型的游戏,画面都是让玩家对游戏产生强烈的代入感最关键的因素。两款游戏相比,《H1Z1》的画面颜色更为鲜亮,外加上人物各种各样的独特模型衣服和枪支花色,都让这个游戏缺乏真实感。但《绝地求生》的画面总体就没有那么鲜亮,服装颜色等设定也相对低调,真实性会强很多。在玩法上,不管是地图内容还是枪支种类,《绝地求生》都在《H1Z1》的基础上进行了丰富优化。地图内容方面,除了两款游戏都有的军事基地,教堂,医院这样的场景,《绝地求生》还塑造出了学校,机场,防空洞,核电站等一系列带有鲜明特色的场景,让玩家拥有了更大的生存空间。在武器装备方面,《H1Z1》的武器大多是直接通过拾起,装备相应的子弹就能够直接使用。而在《绝地求生》中,玩家可以在地图中拾取瞄准镜、消音器等各种枪支配件,来让枪支的射击效果达到最优化。《绝地求生》地图的多样化和武器装备的多元化,都让玩家有了更为丰富的游戏体验。二、《H1Z1》外挂太多,导致玩家转战“吃鸡”不得不承认2015年由黎明(Daybreak)公司开发的《H1Z1》问世之初,同样引起了巨大反响,玩家对该款游戏都是一致好评。但随着游戏越来越火,游戏中的外挂也是越来越多。外挂广告占领《H1Z1》榜单在《绝地求生》发布之前,虽然《H1Z1》玩家对于游戏环境越来越失望,但凭借着对这款游戏的热爱,还是一直在这种恶劣的环境下求生存。但是当一款类型风格都极其相似的《绝地求生》出现时,《H1Z1》的大部分玩家仿佛看到了新的希望,纷纷转移战地。鉴于《H1Z1》外挂横行的情况,后来居上的《绝地求生》对于反外挂则相当的重视。开发商Bluehole在不久前的更新中推出了反作弊补丁,可以准确的检测到外挂使用者而让他们无法移动和射击。《绝地求生》对于外挂的重视,给玩家提供了更好的游戏环境。三、《H1Z1》对国人不公正对待,自我封锁抛开游戏品质方面,《H1Z1》开发商的态度也使得该游戏失去了广大的中国市场。据了解,此前中国玩家在《H1Z1》游戏中采取抱团的形式一致对外,这让《H1Z1》的游戏商很是头疼。便直接以“中国玩家破坏了游戏环境”等理由封锁了中国的IP,玩家在steam上能买但不能玩,这种举动彻底激怒了国内的玩家,开始强烈抵制《H1Z1》。《绝地求生》和《H1Z1》虽然出自同一制作人之手,但是《绝地求生》开发商对于中国玩家的态度就显得友好很多了。专门设置的亚洲服务器,全中文语言系统,都看出了这款游戏对中国玩家的重视和诚意。市场推广方面,更是选择和中国直播平台进行合作,大力打造在中国的游戏市场。其实在生存游戏中,不管玩家是选择“独狼”还是采取抱团的形式,都并没有违背游戏的规则。在没有使用外挂的前提下,不管用什么手段“活到最后”才是玩家最终的目的。《H1ZI》 对中国玩家的消极态度,实际上是在进行自我封锁,把自身的游戏资源拱手让给了《绝地求生》。四、“吃鸡”符合直播文化,平台大力推广近几年,随着熊猫、斗鱼、战旗等一系列直播平台的出现,国内的直播文化开始飞速发展,并且在游戏文化传播上发挥着重要的作用。熊猫TV作为目前国内最为火爆的直播平台之一,《绝地求生》与其进行合作,看中的就是直播平台所具备的广泛的信息传播效果。随着《绝地求生》在平台上的热播,“吃鸡”也成为了该游戏的专属名词。当玩家在游戏中生存到最后,电脑屏幕上会出现“大吉大利,晚上吃鸡”,“吃鸡”这个词也开始被玩家广泛流传。“吃鸡”二字本身就足够吸引观众的好奇心,符合传播的特性,再加上游戏“生存模式”的设定和pdd、2009等主播的明星效应,让游戏在直播时具备了较强的观赏性,并且使“吃鸡”文化深入人心。反观《H1Z1》, 由于游戏本身没有特别符合直播文化的特色,仅仅靠着“国骂”火了一段时间。但是“骂脏话、垃圾话”本身就是一种低俗不文雅的行为,直播作为一个文化传播的平台是不允许这种现象长期存在的。随着“吃鸡”更为和谐的游戏环境出现,《H1Z1》的直播也开始迅速萎靡,甚至到最后直接被“吃鸡”给彻底取代。五、趁热打铁,线下线上同时进行推广《绝地求生》在凭借着熊猫、Twitch等网络直播打下的粉丝玩家基础的前提下,迅速展开线下赛事将游戏热度炒向高潮。在刚刚结束的德国科隆《绝地求生》首届全球邀请赛中,《绝地求生》官网邀请了熊猫TV旗下的主播Obang、Tovelo和前DOTA2职业选手Mu、前CS职业选手小荣117四人组成的中国“吃鸡”战队“功夫熊猫”前去参赛,这也是唯一一直受邀参加此次邀请赛的中国队伍。熊猫TV对赛事进行全程直播,最高直播人数高达400万以上。凭借着线上和线下的推广,《绝地逃生》成功超越DOTA2问鼎steam同时在线人数榜首,成为了当前最火爆的游戏之一。相信在开发商正确的市场推广下,“吃鸡”的热潮还将持续很长一段时间。
特别声明:以上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不代表新浪看点观点或立场。如有关于作品内容、版权或其它问题请于作品发表后的30日内与新浪看点联系。《H1Z1》成免费游戏,已购玩家可获得“感谢包” - H1Z1 - IT之家极客微软苹果资源内容字号:段落设置:字体设置:搜索精准搜索请尝试:《H1Z1》成免费游戏,已购玩家可获得“感谢包”来源:作者:容承责编:容承3月9日消息&《H1Z1》游戏制作组宣布,本作将在今天凌晨2点开始变为一款免费游戏。当然,已购买的玩家会获得官方会送出“H1Z1感谢包”,其中包含了:“Gasrunner Hoodie”,“Bloom Survivor T-Shirt”,“Splinter Camo ARV”,“10 Victory Crates”和“1万Skulls”。3月1日,《H1Z1》官方在Steam上更新了开发日志,宣布游戏结束了抢先体验阶段,正式在Steam平台发布。这时距离15年发布已过去三年。相关阅读:《》《》分享:相关文章:|||||||软媒旗下软件:|||||||||||||||IT之家,软媒旗下科技门户网站 - 爱科技,爱这里。Copyright (C), All Rights Reserved.版权所有人们已经在电脑上玩了很多年的MOBA,FPS游戏,主流的游戏公司也乐忠于开发这种类型的游戏。无论是最初的魔兽,CS,还是现在的Dota,守望先锋,都是换汤不换药。MOBA,FPS游戏都有一个共同点,就是画面尽可能的简单,有3d视觉却不真实。人们已经习惯在看起来并不真实的3d环境里玩这些游戏,因为即时对战类游戏的画面不可能做得像GTA那般真实,人们要的更多是打击的快感,对画面没有那么多要求。
画质:最初看到H1Z1时,很难想象这是一款即时对战游戏。因为它的画面是按照真实世界建模,大小,比例,材质无一不透露出这是一款3A大型游戏,但是这确实是一款多人在线即时对战游戏。而后发布的绝地求生,画质相对于H1Z1更是上了一个档次,玩家可以完全沉浸在真实世界之中,这是在之前所有的即时对战类游戏中所没有的。
玩法:H1Z1和绝地求生都是逃生类游戏,这是最近新兴的一个游戏模式,玩家要在一个恶劣环境里生存下去,和人类自相残杀,看谁活到最后。扩散的毒气也会让玩家逐渐聚到一起,最终拼个你死我活。以“跳伞”为开始,以“送快递”为结束,这种游戏摆脱了以往需要团队合作才能赢得固定游戏模式,除非开黑,不然你没有队友,成败与否全靠你你一个人,那些打游戏输了就骂队友菜的人可以放心了。并且这种游戏拥有排位系统,鼓励玩家们向更高的水平冲刺。
发展:MOBA和FPS游戏已经霸占对人在线即时对战类游戏太久了,确实很多玩家发现玩来玩去还是那一套,就算是守望先锋也是FPS的小改革,多数玩家已经疲惫。现在很多玩家热衷于在steam玩各种高画质大作,但很多3A大作还是自嗨型,线上模式也没有即时对战类爽快,更没有排位系统彰显自己的实力。那么像H1Z1,绝地求生这种高画质,即时对战,排位系统的游戏,今后自然是越来越吃香。特别声明:本文为网易自媒体平台“网易号”作者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观点。网易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
一键安装官方客户端
重大事件及时推送 阅读更流畅
http://dingyue.nosdn.127.net/ce2OIaz00rBJe=m6juPfoZOcAma3muIZj=GAUfzh9vc0U1.jpeg}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h1z1还火吗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