几号聊城 斗虎屯 来历集我想去赶集

黄河路批发市场的集老哥们知道几号赶吗,这两天想去赶集【山科小市场吧】_百度贴吧
&&&&&&&&&&&&&&&&&&&&&&&&&&&&&&&签到排名:今日本吧第个签到,本吧因你更精彩,明天继续来努力!
本吧签到人数:0可签7级以上的吧50个
本月漏签0次!成为超级会员,赠送8张补签卡连续签到:天&&累计签到:天超级会员单次开通12个月以上,赠送连续签到卡3张
关注:8,486贴子:
黄河路批发市场的集老哥们知道几号赶吗,这两天想去赶集
黄河路批发市场的集老哥们知道几号赶吗,这两天想去赶集
今天就是,刚回来
初一,初六,十一,十六,廿一,廿六
三五八十 是辛安大集的西集,如果 某月阴历没有30那初一那天也是大集 一六那是南泥集 辛安这边集挺多的 四九抬头 二七 港头陈
贴吧热议榜
使用签名档&&
保存至快速回贴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当前位置: &
2005人阅读 2人回复
微信扫一扫看帖、分享更快捷
在线时间707 小时最后登录精华0UID1158308性别保密帖子积分13867阅读权限80注册时间
大学四年级, 积分 13867, 距离下一级还需 6133 积分
UID1158308性别保密帖子阅读权限80注册时间
想到农村集市买些新鲜的土特产,哪位大侠知道新站五十头,肥东白龙镇、费集乡集市赶集大小集是几号?
请登录后再回复!
在线时间707 小时最后登录精华0UID1158308性别保密帖子积分13867阅读权限80注册时间
大学四年级, 积分 13867, 距离下一级还需 6133 积分
UID1158308性别保密帖子阅读权限80注册时间
有肥东的朋友吗?
在线时间597 小时最后登录精华1UID2348801帖子积分17015阅读权限0注册时间
UID2348801帖子阅读权限0注册时间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名邦家具-同等质量-全市最低价 安徽家具网购第一店 所有产品工厂直销 批发与批发兼营,欢迎朋友来店咨询。
——韩式田园 法式 松木 沙发 皮床等
网址:http://w
精彩看台热门推荐:
家居网铜牌认证商家
家居网铜牌认证商家
鼓励积极发帖的网友,合论的精彩需要你们来创造!
积极其他网友们互动,使主题帖和版面更加活跃,以资鼓励!嘉定三屠 嘉定三屠死了多少人,嘉定三屠发生在现在哪里 - 神仙奇谈 - 非主流文章网
您的当前位置:
嘉定三屠 嘉定三屠死了多少人,嘉定三屠发生在现在哪里
嘉定三屠 嘉定三屠死了多少人,嘉定三屠发生在现在哪里
嘉定三屠嘉定三屠死了多少人 嘉定三屠发生在现在哪里嘉定三屠(一)
嘉定三屠死了多少人?嘉定三屠是1645年清军攻破嘉定后,清军将领李成栋三次下令对城中平民进行大屠杀的事件。清军颁布剃发令,嘉定百姓拒不从命。乡绅侯峒曾带领嘉定绅民起义反清,清吴淞总兵李成栋立即领兵五千来攻。
  侯峒曾,字豫瞻。原任南明弘光朝通政司左通政,南京沦陷后,避难于老家嘉定。黄淳耀,字蕴生。乃崇祯年间进士,与其弟黄渊耀均世居于嘉定城。在侯峒曾和黄氏兄弟的指挥下,城中民众不分男女老幼,纷纷投入了抗满行列。  为鼓舞士气,侯峒曾下令在嘉定城楼上悬挂一面&嘉定恢剿义师&的大旗。同时在城楼上&集众公议&,决定&划地分守&嘉定城:由南明诸生张锡眉率众守南门,秀水县教师龚用圆佐之;南明国子监太学生朱长祚守北门,乡绅唐咨佐之;黄淳耀兄弟守西门;侯 峒曾亲自守东门,诸生龚孙炫佐之。此外,由诸生马元调(时年七十岁)与唐昌全,夏云蛟等负责后勤供给。  集议已定,各头领率众在城上日夜巡逻。&嘉人士争相执刃以从,人情颇觉鼓舞。&为阻止满洲军进犯,侯峒曾又下令将城外各桥毁坏,&东,北二门俱用大石垒断街路,西,南二门用圆木乱石横塞道途。&天亮时分,凶残的清军击败了城外各村镇的乡兵后,便将嘉定城四面包围。  随即李成栋下令,集中火炮齐轰东,西二门。&清兵攻城甚急,多缚软梯至城下,城上砖石如雨。&守城民众虽&亡失甚众&,但仍顽强不屈。若有某断城墙被炮火轰塌,城内民众便及时用木料和充土布袋堵塞之。&守城者若有伤亡,乃立即补充。&或曰:中国有两个社会,上浮夸而下粗扑;上游戏而下献身。诚信斯言哉!黄昏时分,突然暴雨如注,狂风骤起。守城民众仍毫不畏惧,冒雨抵抗。是时,因&城中遂不能张灯,(李)成栋令兵丁潜伏城下之穴城,而守者弗觉也。&  翌日破晓时分,暴风骤雨仍然不止。时城上民众已连续守城三昼夜,遍体淋湿,加之饮食已绝,故人人身疲力竭。李成栋遂令士兵&置灯于地穴中,炮发震城。&火炮声&终日震撼,地裂天崩,炮硝铅屑落城中屋上,簌簌如雨,婴儿妇女,狼奔鼠窜。&  在这腥风血雨之中,灾难终于降临。随着城墙一隅在炮声中轰然倒塌,清军乘机登城,蜂拥而入。清兵&悉从屋上奔驰,通行无阻。城内难民因街上砖石阻塞,不得逃生,皆纷纷投河死,水为之不流。&此刻,侯峒曾正在东门城楼上。[图文]曾国藩幕僚准确预言满清50年后灭亡嘉定三屠(二)
曾国藩清军因明亡于李闯而吴三桂红颜一怒大开城门而入关,所以“创业太易”。入关后为震慑人数远远多于自己的汉人而大开杀戒,如“扬州十日”、“嘉定三屠”,所以“诛戮太重”。这两点决定了清王朝统治缺乏“合法性”。 如果不是曾国藩回乡组织湘军拼死镇压太平军,不是他开启引进西方“坚船利炮”的洋务运动,晚清不可能出现所谓的“同治中兴”,清王朝可能更早就寿终正寝了。然而,尽管曾国藩对清王朝忠心耿耿,但与机要幕客赵烈文的一次小小论辩,看得出他开始忧虑清王朝究竟还能支撑多久、其寿命到底还有多长。 同治六年六月二十日,即公历日,时任两江总督的曾国藩与赵烈文聊天时忧心忡忡地对赵说:京中来人云:“都门气象甚恶,明火执仗之案时出......民穷财尽,恐有异变,奈何?” 赵烈文回答说:天下治安一统久矣,势必驯至分剖。然主威素重,风气未开,若非抽心一烂,则土崩瓦解之局不成。以烈度之,异日之祸,必先根本颠仆,而后方州无主,人自为政,殆不出五十年矣。 就是说,现在天下统一已经很久了,势必会渐渐分裂,不过由于皇上一直很有权威,而且中央政府没有先烂掉,所以现在不会出现分崩离析的局面。但据他估计,今后的大祸是中央政府会先垮台,然后出现各自为政、割据分裂的局面;他进一步判断,大概不出五十年就会发生这种灾祸。 赵烈文真的是富有洞见,不仅对历史大势看得透彻,而且作为一个远离权力中心、根本无法近观恭亲王、慈禧的幕客,对此二人的判断却准确异常,以后的历史也证明了这一点。恭亲王确是朝廷中少有的开明权贵,晚清的一些革新措施大都与他有关,因此当时有视野开阔、思想开明之誉;但1898年维新运动兴起时,他却坚决反对,证明赵在1867年对他作的仅“小智耳”的论断不虚。慈禧确实“威断”,但大清王朝以后不断为其“威断”所蔽所误已是众所周知,无须再赘。赵的眼光,确实老辣。 不过,曾对赵的论断仍无法或不愿完全相信,总感到清王朝还有一线生机;尤其是不久之后,朝廷下谕,依总理衙门奏请,令督、抚、将军对外交问题开诚布公畅所欲言时,曾国藩兴奋异常,认为这是当政者将振衰起弊之兆,清王朝振兴有望,最起码可以像东晋、南宋那样长期偏安。 同治七年七月下旬(1868年9月中旬),曾国藩被任命为直隶总督。此时,曾国藩第一次见到慈禧太后、同治帝、恭亲王及文祥、宝鋆等高官,并在几天之内四次受到慈禧太后的召见。直隶总督的职位不仅使他能近距离观察清王朝的最高层领导,而且使他能对形势有更多了解。这时他才知道,国家的颓败远远超过自己原来的预料,而朝中根本没有可以力挽狂澜之人。同治八年五月二十八日(日)晚上,曾国藩对刚刚来到保定直隶总督府的赵烈文坦承自己对时局、朝政的失望,对清王朝最高统治者的人品、见识、能力、优点与弱点逐一分析点评了一番,分析点评的结果是他们皆非能担当王朝中兴重任之人。曾国藩不禁哀叹清王朝的未来“甚可忧耳”。这种局面,正是一个衰朽政权用人制度“逆淘汰”的结果,但反过来,这种“逆淘汰”又会加速这个政权的衰败。最终,他不得不同意赵烈文两年前的论断:清王朝已经病入膏肓,难以救药。 历史惊人准确地应验了赵烈文的预言,清王朝终于在1911年土崩瓦解,距赵1867年预言它不出五十年就垮台正好44年;而且,接踵而来的也是赵所预言的“方州无主,人自为政”即军阀割据的混乱局面。当然,曾、赵已分别于年去世。[图文]满族世家子弟回忆祖辈讲过的范文程、洪承畴故事嘉定三屠(三)
我祖上为满洲世家,亦曾显赫。家中人丁兴旺,且多长寿,通常四世同堂。我小时候,经常听老奶奶和奶奶、还有老奶奶和奶奶的姐妹妯娌、七大姑八大姨等等老辈人讲故事。多为老姐妹们茶余饭后在一起聊天,我在旁静听,没人理我,我更不敢玩闹打扰讨人嫌,旗人的家规甚严,小孩子也不例外。有时候则是老奶奶或奶奶或一群奶奶中的一位,老人家兴致上来,对我这“瘦眉窄骨的”、“少言寡语的”、“将来一准有出息”的小辈人挥洒一通。甚至有时是哪位奶奶的自言自语,“九斤老太”式的感叹,这其中亦含有大量的鲜为人知的来自尘封历史的信息。奶奶们讲的,说是故事,其实应该叫故实。故事可以虚构,故实却都有意义和出处。奶奶们讲的满洲故实,有相当一部分是史书上没有的或语焉不详的,从那饱经沧桑的面容上,参透世故的神态中,甚至看破红尘的语气里,这些故实浸渗了我的心灵,以至于半个世纪后,已逾耳顺之年的我,还能复述如初。关于张一化一次老奶奶对我说:“你个小人儿不懂呀,早知今日,进关干什么?张仙人误了老祖宗!”后来这句话所指的故实经过不断地填充和扩展,我才知道,我那“勇猛有余,才智不足”满洲祖先,若没贤人相助,天知道在关外待多长时间。老奶奶尊号“张仙人”的这位贤人,就是被称为“满洲第一圣人”的张一化。张一化,直隶大名府元城人氏,明嘉靖年间举人。那时大名府煊赫中原,领一州十县,据直鲁豫三省交界之政治、经济、文化中心,书院峰立,商贾如云。嘉靖皇帝选元城儒学生员陈万言长女,册立皇后。一人得道,鸡犬升天,陈万言父以女贵,横行乡里,妄兴土木,强占民居,而官绅无一言。张一化仗义执言,上书嘉靖,告发皇戚弄威,规劝皇帝自敛。嘉靖非但不听,反而迁怒张一化,传旨捉拿。张一化闻风携全家出逃,途中失散,张一化夫妇跑到关外建州老河口安身。以打鱼为生,隔几日到斗虎屯赶集,卖了鱼虾,买一些生活用品,顺便打听老家消息。这一天张一化夫妇从集上返回,快到家目睹一奇异景观:上百条黑鱼打着挺,翻着白沫,聚成一团,顶着一个平躺着的男孩,从上游哗哗啦啦地飘滚下来。张一化看得瞠目结舌,更让他吃惊的是:这团黑影白浪滚到眼前,鱼群一齐躬起身体,往岸边齐力猛地一弹,生将孩子送到张一化脚下。张一化慌忙抱起孩子,只见群鱼“刷”地潜入水底,再也不现踪影。“这孩子不简单。”张一化夫妇一面嘟念着,一面将孩子抱回家。只见这孩子背着桦皮挎袋,一手还攥着把乌拉草,已无一点鼻息。张一化吩咐夫人将大锅翻过来,脱掉孩子的上衣,让其爬在锅底上,便揉动后背,拍打后心,孩子“哇哇”地吐出几口脏水,苏醒过来。“孩子,怎么掉到水里?”“我小娘让我挖人参,挖不着不给饭吃。我又累又饿,爬坡时拽了一把草就滚了下来。以后就什么也不知道了。”“你住在哪?我送你回去!”“我小娘纳刺,就知道让我干活,住棚子,还打我……大爷、大娘,我亲娘故去,你们救了我,你们就是我努尔哈赤的亲娘!”孩子说着给张一化夫妇磕了3个头。张一化家三屋室,一间卧室,一间厨房,一间堆满了书。努尔哈赤住在书房里,但他目不识丁。张一化笑了笑说:“你别急,字慢慢教你,寂寞了我讲故事给你听。”白天张一化夫妇驾舟打鱼,努尔哈赤很快复康了,打草修缮房屋,沿林边开荒,种土豆、高粱、倭瓜、豆角,还抓了几只狼崽子圈起来。晚上爷儿俩坐在河边大石头上,一边赏月,一边讲华夏故事。张一化讲满汉本是一家,同是黄土高原繁衍下来的,但凡成气候的都是在磨难中长大。秦始皇早年流离邯郸;汉高祖原本农人,厌耕耘而习武,以不入流亭长率十名勇夫、醉斩白蟒夺天下;明太祖皇帝朱元璋曾为皇觉寺小和尚。他们成大事都善用其人,刘邦身边有萧何、张良、韩信,朱元璋身边有徐达、汤和、吴桢,常遇春。当今皇帝不御朝政,税赋如毛,克扣百姓、敲骨吸髓……努尔哈赤生性聪睿,不到半年能阅读《水浒传》、《三国演义》,又在三间草房后,用又粗又大的松木叠造木房,像堡垒一样坚固,房子当中一个火炉,正对河三间窗户,地板铺着狼皮。躺在狼皮上,做自已的梦。张一化给他讲的都是帝王故事,难道凡人也能成帝王?晚上他问起张一化。“大爷,你教我这么多字,可我一辈子也读完不了你的书。我想成事,得把它们全读完吗?”“人皆可为舜尧。不在你读多少书,而在于你有无远大志向,我见你大难不死,定非凡人。”“大爷,我怎么做呢?”“择天下之士,使称其职;居天下之人,使安其业。天下没有无用之才,成其大器,百业待兴,生之皆有用武之地。做天下事,用天下人。”努尔哈赤不断颔首,似乎听懂了。老河口的狭小天地,充实着努尔哈赤的头脑,他就像羽翼出齐的一只小鸟。这一天张一化从抚顺卖鱼归来,见庭院打扫干净,连他脱下的长衫也洗晒在围墙上。张一化明白,忙让老伴将桌子搬到院里,摆上从集市买来的猪蹄子、花生,招呼努尔哈赤坐。“孩子,你要走吧,我不留你。”“大爷,大娘,你是我的黄石公,只要成大事,我一定接二老与我共谋。”“孩子,我看你天纹开,帝气来,走吧!我等你。”说着从身上摘下玉佩蓝田板桃,套在努尔哈赤脖子上。努尔哈赤跪下,像来时那样磕了3个响头,直接用爹娘称谓:“阿玛!额娘!我忘不了你们!”这段故实在《满洲实录》是这样记载的:“汗十岁时丧母。继母妒之,父惑于继母言,遂分居,年已十九矣,家产所予独薄。”“张仙人”的故实,老奶奶记得真,她说张一化确实是满洲的第一圣人,他教授大汗做人、治国、平天下。13年后,万历十一年,努尔哈赤父、祖被明军误杀;明廷敕书30道,马30匹复给都督敕书。努尔哈努率兵携桃玉赴老河口,接65岁的张一化, 谋计平女真各部。在董鄂河口,张一化出策,堵住涛涛江水,施关云长水淹七军之计,灭了阿海巴颜。张一化讲关东类东周七国,努尔哈赤的建州为秦,余分之;秦之胜,乃用张仪联横之策,远交近伐。努尔哈赤依张一化之计,将妹妹下嫁嘉木湖寨主噶哈善,联湖寨灭了尼堪外兰、浑河部。张一化又建文字、立法规,一直帮助努尔哈赤拿下抚顺,才驾鹤西去。关于范文程万历四十六年(1618)四月十三日,建州至抚顺的大道上,螺号嘹亮,角声响起,努尔哈赤周身披挂,护心镜金光闪闪,头盔雉翎随着马蹄颤动; 四大贝勒代善、阿敏、莽古尔泰和皇太极率八旗,旌旗蔽日;萨满顶着斗大的怪兽头,甩着牛尾,唱着用“七大恨”为词的转调,誓报明朝杀祖、杀父之愁。两万多族人杀气腾腾地要掠洗抚顺关。突然一白衣秀士横于马前抱拳疾呼:“求见汗王!”代善勒住缰绳,章京举起红旗,大军停下。那白衣秀士单腿跪下。代善挥马鞭一指:“什么人?”“将军莫问名姓,只求速速引见!”代善见来者坚定果敢,言行不俗,便有了三分钦佩。努尔哈赤宿营扎帐,召见拦马者。见那白衣秀士,六尺身材,清秀白皙,神色中透着不凡的气概。“你是何人,可知罪?”“回汗王。在下乃明朝秀才,姓范名文程,字宪斗,祖籍苏州吴县人氏。”“哦?我闻得中原宋朝,有个范文正公,名叫仲淹,是否秀才的远祖?”“正是。我曾祖范璁,正德年供事兵部,嘉靖三年大同五堡兵变,乱军引鞑靼游骑至居庸关, 璁急奏皇上。宰相严嵩怪我曾祖父多事,辩告曾祖义疏呈欺君,肴乱国事,罚三年俸禄。曾祖父伴此昏君如履薄冰,遣族人四散。家父来沈。昨我等学子游学辽阳,闻大汗起兵,故投之。”“哼!我们不是女真野人吗?比你们大明怎么样呀?” “汗王读过先祖《岳阳楼记》,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天下乃天下人天下。建州居者,耕有其田,屋有其住,劳役均摊。更惊讶我曾见旗杆上绑一人腿,问才知伊兰奇牛录的工匠茂海,因奸污编户汉人妇女,命将其碎尸八段,分立于八旗旗杆之上示众。汗王乃天下王也!”努尔哈赤听到范文程这番话,神态缓和许多,下令赐座。“先生拦我大军何意?”“汗王,我知汗王趁抚顺大马集,攻取城关,难免一场血战。然攻大明,非同于部落。大明百足之虫,死而不僵,城高难攀,给养充足。其将领中精忠报国者、委曲求全者、离经叛道者皆有之。‘必因人之情,故易为功;必因时之势,放易为力’。”“先生讲是宋东坡先生的‘策别’吧!依先生之见,取抚顺何时?”“大汗,抚顺游击李永芳,祖籍于此,三代经营珠宝,家大业大,其舍得乎?若保其利,可纳降。”“好!”努尔哈赤拍案称善。第一仗怎么打,努尔哈赤也费尽心思。张一化老人再三嘱咐,少杀生得人心。抚顺城高丈六,前有护城河,易守难次,若纳降何乐而不为!“先生,时事烦请代劳如何?”范文程回答得很痛快:“大汗入主中原乃国人大幸!当今宦官当权,哪有我等席地?以汗王之志,定为圣主……”李永芳知建州发兵,立即求救辽东巡抚李维翰。李是万历皇帝李贵妃的侄子,秀才出身,仗着权势当了巡抚,见告急,立命总兵张承荫出兵。张承荫言拖欠军饷两年,兵器不足,少盔甲,无战马,这仗怎么打?抚顺城外大军压境,支援杳渺,只好对建州劝降唯命是从。翌晨城门大开,李永芳跪在城下,恭递降册, 千担军粮,上千兵马,几万两白银,都成了努尔哈赤囊中之物。努尔哈赤令全军勿扰百姓,封李永芳为抚顺总兵,并按明朝旧制,设置官吏。城内1000多户汉民,配给耕牛1000头,母猪两头,犬4只,其他食物,尽量给予满足。扎住营角后,努尔哈赤大开宴席,为范文程、李永芳庆功,努尔哈赤给降将们敬酒:“满汉一家,咱们都是周天子的臣民……”各位皇子纷纷敬酒。范文程不喝酒,豪饮者李永芳。李十几大碗下肚,毫无醉意,不仅来者不拒,还主动出击。满族习惯,家居格格赛娘娘,姑娘们不受约束,公开场合出入自由,一个个跑过去,欣赏大明笫一降将,七皇子阿马泰的女儿哈迷拉凑得最近。李永芳一见毫无粉脂红白分明的满族姑娘,旧习复发,腿一软,哈迷拉扶住他“咯咯 ”大笑起来。宴后努尔哈赤请出范文程。“先生,我有意将哈儿嫁于永芳,如何?”“大汗,永芳乃降将之首,大明战将上千,为我所有为上策。此事,我愿做月下之人。”李永芳一听范文程冰人之语,惊喜异常。洞房花烛夜,久旱逢甘霖,自是人生最得意事情。李永芳想,我一小小游击,一下变为大汗驸马,凭什么?从此视努尔哈赤为再生父母。努尔哈赤对李永芳优厚待遇,给明朝军廷显示了姿态,不少汉兵,汉将主动向后金投降,如佟养真、佟养性、石廷柱、李思忠、全永和、尚可喜等。范文程自命做天下事,自认“大明骨、大清肉”,协助努尔哈赤定夺辽东。1627年皇太极称帝,1636年易国号大清,定都盛京(今沈阳)。 1644年,李自成攻入北京,立国大顺,明朝灭亡。范文程急返盛京,面见睿亲王多尔衮道:“崇祯帝自缢,闯之过也,借吊伐罪,明臣民必望风归附,思宗帝勤君也,现已归天,无惧天下。” 此时太宗皇太极逝,多尔衮摄政,意谋皇权,对此事踌躇不决,无心出征,道:“入关岂一说?年年受灾,银饷不足,慢慢再议吧。”范文程回府急疏上奏:此时南进,是大清兴亡紧要关头,是千载难逢的大好时机,成大功建一统江山,失时而遗恨将来。大清的敌人,已不再是明朝,是农民军。满汉八旗聚其力无坚不摧。速战速取,避开重镇山海关,直趋燕京……范文程又游说太后及各位亲王。于是众臣达成共识。范文程于顺治元年四月四日上疏,四月十三日多尔衮率满、汉、蒙八旗 12万大军迅速出动。恰逢这时,大顺军猛攻山海关,吴三桂四月十五日晨5时,遣副总兵携书求见南下多尔衮,书云:“大王,山西流贼犯围京城,三月攻陷,皇帝与后妃自缢,国事至时,已无可为。贼锋东指,列郡瓦解,唯有山海关独存,而力弱兵单,势难抵挡。今闻大王业已出兵,若及时促兵来救,当开山海关以迎大王……”民谚曰:“朱家面,李家磨,做好大馍镆,送给对门赵大哥。”“朱家”指明,“赵大哥”指清,究其原委,清朝满人亦有姓氏表,首位“爱新觉罗”,类汉人《百家姓》首位“赵”。辛亥革命后满人纷纷改为汉姓,不少姓爱新觉罗者改为赵姓,亦当此意。顺治定鼎北京。劫后京城满目狼藉,紫禁城大殿被焚,四合院住的官、商被抢,京民恐慌,弃家逃匿。多尔衮召范文程。“先生之策,助我大清数十载。现京事如麻,何以对?”“王爷,百废待举,安民为重。灭闯贼当为义师,绝不可伤民。其一宣布各衙门官员俱照就录用,月银不减,免其虑。官来归者复官,民来者复业。”“盛京等人,何以去?”意思是说咱老家那些人、那些事怎么安排料理。“关外少理事,轻变律,虚缺待位。其二,圣上乃国人之主,太祖、太宗明臣也,代京师灭大顺也。现崇祯帝草掩于昌平州田贵妃坟内,百花山有祖陵,应备帝祀具葬。其三,速组织工匠,修缮紫禁城迎驾。”多尔衮完全按范文程所奏从事,民心遂安。范文程从太祖天命三年(1618)至康熙五年(1666),辅佐努尔哈赤、皇太极、顺治、康熙4朝,为清朝开创立下不朽之功。关于洪承畴我母亲在我父亲的鼓励下,走出家门,在沈阳铁西红星里大院教夜校。那时我尚幼小,每晚都是老奶奶哄着我入睡,“大金额父蒙古娘”是我小时听的最多的话之一。女真族即后来的满族,与蒙古族习惯相同,历来通婚;当然上层更多的是政治因素。“蒙古娘”中的太上老君太皇太后,当属科尔沁贝勒斋桑之女博尔济吉特氏。此人是清朝前期极为重要的人物,甚至被称为“女中尧舜”。1642年暮春,沈阳三官庙偏殿,绝食已经三日的大明薊辽总督洪承畴,依然闭目危坐。晨光映满窗棂,几只麻雀叫喳喳,洪承畴不由想起远在南方千里的地安门的花园。轻轻一声门开了,走进一女子,轻轻地扶起他走出屋,跟先前几次“放风”一样,只不过换了陪伴或者说监视的人。他因势站起,只见这女子髻雲高拥,粉面含情,华丽尊贵,煞为抢眼。但此时洪承畴顾不上多看了,他已然饿得眼冒金星,心慌腿软。阳光下温暖静谧,绿荫中花香沁脾。女子柔声问道:“将军流落客乡,高堂知否?”洪承畴五内如烹,两滴浊泪淌下。“将军,彩吉可似下人?”彩吉是洪承畴的爱妾,他并没有交代这些。看来对方将他了解得很透。他不由得长叹一声,又涌出两滴浊泪。那女子在上下台阶时便轻轻搀扶洪承畴一下,纤纤玉手,柔若无骨,洪承畴感到那触觉隔着衣服就到了心里。二人来到一处小亭,石桌上已经备好了盖碗。那女子扶洪承畴坐在石凳上,从腋下抽出丝巾将盖碗略略揩拭,端至洪承畴面前。一股异香扑入洪承畴鼻中,他神使鬼差地、情不自禁地伸出三天没伸出的手, 接过来一口气喝完。女子微微一笑,又倒了一碗送上,洪承畴亦前度刘郎。盖碗中不是茶水,而是浓浓的人参汤。这女子就是当时皇太极的庄妃,后来顺治皇帝的母亲孝庄太后,再后来康熙皇帝的祖母孝庄太皇太后。笫二天皇太极亲临三官庙,洪承畴立而不跪。皇太极问:“将军,君子为国,正其纲纪,治其法度,我大清若不抵明治,可别我而去。”洪承畴抖动一下,皇太极见其衣服单薄,当即脱下自己身上貂裘,披在洪承畴身上。洪承畴瞠视之。皇太极说:“将军,我已令范文程彷将军体上奏朝廷,将军做大明内应。暂卧辽东,这样可保将军家人平安。”洪承畴叹道:“真命世人主也。”乃叩头请降。 原来皇太极夜宿永福宫,庄妃见其闷闷不乐,便问:“皇上,松锦大捷,臣妾恭喜。”说着抬手曲膝。“洪老匹夫,不肯降,受儒学影响太深。”“范先生也没办法?”“老匹夫,大明兵部尚书,世受皇恩,范先生仅是个秀才,难以沟通呀。”庄妃漂亮的眼睛转了装,对皇太极说了自己的想法。皇太极将信将疑地点了点头。第二天皇太极早朝,庄妃则前去三官庙。洪承畴,福建南安县人氏,就读泉州城北学馆,23岁考中举人,赴京会试,丙辰科殿试二甲笫十四赐进士。外放江西、浙江、陕西、河南任佥事、巡抚、三边总督,后入朝为兵部尚书。1636年皇太极东征朝鲜使之臣服,西讨蒙古察哈尔部使之俯首听命,继而决定南征。辽东在袁崇焕任总兵时,为抵御金人建锦州、宁远两座城堡,城墙底部用大块石条砌成,为防挖攻,墙基入地深达5尺,墙高3丈2尺,雉高6尺,顶部2丈4尺。每10尺置一葡萄牙加能炮,坚不可催。此次依范文程之计,以义州为基地,屯兵蓄粮。洪承畴率前锋总兵祖大寿、山海关总兵马科,密云总兵唐通、大同总兵王朴、宣化总兵杨国柱、团练总兵吴三桂等13万人,解锦州之围。明七镇精锐步兵,携弓箭、枪炮分别从松山乳头峰下,分东西两翼向山上进攻。清兵居高临下,明军受阻。世代镇辽英雄祖大寿手持牛皮盾牌,率军兵冲在最前,喊着:“兄弟们跟我上!”抢占近台高处,放炮张旗,喊声震天。清兵守防不成,便用牛车推运红衣大炮30门,从东西两侧向明军轰击。明炮兵营居高山险要处与之对射,配合步兵进攻。埋伏山下的清骑兵自西石门冲出七八千。居左翼的吴三桂从靴筒内抽出10支竹签,命10名领骑官各率千骑迎上,清兵退却。洪承畴登上乳峰,见山北牛车、马队、驴驮、人流,鱼贯而进,四色旗分列齐整。再看山南,零落无序,旗敝军疲。洪承畴曾请奏朝廷:“大敌在前,兵凶战危,督运粮车军械,半月之内纾锦州之急。”依洪承畴之策,面对强敌,应且战且守,稳扎稳打。但主管军事的兵部尚书陈新甲,以旷日持久、糜费粮饷为由,力主速战速决。陈还极力说服崇祯皇帝支持他的战略,令洪承畴“刻期进兵”,并派5员兵部郎中“出关赞画” 军事,督促洪与清兵速战决战。清军认定明兵乃疲惫之师,即在宁远、松山之间挖壕掘堤断明军退路,将明军置于全歼的绝境。决战中,明军高级将领仅吴三桂靠家丁护卫、大同总兵王朴奋战冲回宁远外,其余悉数被俘。洪承畴被俘,朝廷报阵亡,崇祯悔听兵部之言,亲自撰文祭奠。洪承畴降后,皇太极恐其二心,表面上对他恩礼有加,实际上并未放松对他的防范,命隶镶黄旗汉军,使其在家,不得任意出入。洪承畴亦感内疚,不愿与旧属相见,直至崇祯皇帝自缢,明朝灭亡,多尔衮才起用洪承畴。清军南下,峰火四起。明朝初建时,朱元璋搞分封制,有山东鲁王、南阳唐王、南京福王、抚州永宁王等等,此时均率故臣继太明,旗号多多,史称“ 南明小朝廷”。清军豫亲王多铎、英亲王阿济格、肃亲王豪格均屠夫也,凡抵抗不降者杀无赦。扬州总兵史可法抗击7日陷落,多铎发泄于民,屠10日。明吴淞总兵李成栋降清后,为虎作伥,围攻嘉定,守军侯、黄二将率死士巷战,城破后李令屠城3日。这就是历史上有名的“扬州十日”、“嘉定三屠”。江阴10万军民誓死守城,全部战死。大好江南如啃不动的铁,只因孤军奋战而被各个击破,然清军伤亡也很严重,多尔衮不得不召回英、豫二王。此时洪承畴任顺治帝太子太保、兵部尚书,多尔衮命他督理南方军务以扭战局。洪承畴采取以抚为主、以剿为辅的策略,所到之处先祭思宗皇帝服丧,言大明乃大顺所灭,大清诛天下之共愤也。洪承畴以大学士名义,通告乡里, 即日仍以明八股科目,行乡试、州试,殿试不分满汉,以榜录官,使读书人看到希望。孔尚任名剧《桃花扇》描写江南才子,从报效大明转归大清,就是当时社会真实写照。洪承畴在明朝为臣守三关时,曾多次与农民起义军激战,闯王总是围而不灭,是得民心之故,民心就是民间唱的“迎闯王、盼闯王、闯王来了不纳粮 ”。而大明年年征战税赋沉重,得民心必减民赋。洪承畴上疏清廷:“辽东已安,所征辽饷可免。”辽饷系当时大明为守山海关抗击努尔哈赤而设,多尔衮准奏。随着大军南进又废除剿饷、练饷等,全国累积免除1600万两税赋,许多农民纷纷归田。又以“降者,原官留任加俸,不念明故”,招抚了宁国、徽州、九江南昌、袁州、南康、吉安、广信等府郡。清朝统治者对洪承畴倒是用人不疑,洪承畴也效尽犬马之劳,干到眼睛都快瞎了还“不用扬鞭自奋蹄“。顺治十六年(1659),洪承畴奉旨察看边关,从贵阳赴昆明,山川险峻,道路艰难,到昆明赶上吴三桂征服昭通未归,复又去大理、腾冲,见明风依旧。白族、傣族如昨日风采,留发汉人触目皆是,热烈的唢呐声伴着二胡、箫、锣鼓,奏得是“百鸟朝凤”,一队迎亲人马皆着明朝宫廷装束,方冠上插两支雉翎,新郎着七品朝服,戴纱帽翅,在马上一颤一颤的。洪承畴遣人一打听,都是明正统年间屯田移兵的后代,令他感慨不已。吴三桂见到老师,亦是“劳思复劳望,相见不相知”。“恩师,云贵缺银少粮,孰不可忍!”“京城富豪,乐乎?”“恩师之意……”“以明防前,以智虑后,云贵乃天堂也!”吴三桂遵从洪承畴教诲,上疏:“云贵远徼重地,久遭寇乱,三桂志镇御敌,卫大清一统……”顺治帝准奏,从此吴三桂当上云贵王。洪承畴离开昆明时,吴三桂送至辖界,洪承畴意味深长地告诉他:“王稳,边疆不可使之一日无事。”吴三桂将此话视为座右铭。然几间年肃清农民军,苗、瑶、壮等少数民族,称臣纳贡,复发兵缅甸擒拿“南明小朝廷”之永历帝,云南太平享荣华,无所事事。后吴三桂叛清称帝,自取灭亡,当为后话。康熙四年(1665),洪承畴因心疾病故,清以大学士礼葬。洪承畴墓在北京海淀区车道沟,我上大学时墓还在,陵园十余亩,满目苍柏,墓园拱顶2.5米高,直径8米,墓前有石条案、香炉等,墓碑前立双龙盘顶功德碑,还有石马、石人、石狮等等。40多年过去了,我已从一青年学子变成花甲老人,人犹如此,物何以堪?清朝统一全国 清朝统一中国的影响嘉定三屠(四)
1635年,皇太极废除旧有族名“诸申”(女真),定族名为“满洲”。1636年,降服漠南蒙古。同年皇太极称帝且改国号“金”为“大清”,正式建立清朝,改年号为崇德。1637年,降服李氏朝鲜。
  1635年,皇太极废除旧有族名&诸申&(女真),定族名为&满洲&。1636年,降服漠南蒙古。同年皇太极称帝且改国号&金&为&大清&,正式建立清朝,改年号为崇德。1637年,降服李氏朝鲜。  1640年,明清松锦之战爆发,1642年洪承畴在松山被俘,祖大寿在锦州投降。松锦之战标志着明朝在辽东防御体系的完全崩溃,在关外只剩下宁远一座孤城。1643年皇太极病死,第九子福临继位,是为顺治帝,由其叔多尔衮摄政。  1644年,李自成率领的大顺军攻陷北京,崇祯帝在景山自杀殉国。驻守山海关的明将吴三桂降清。多尔衮指挥八旗兵,兼程入关,以吴三桂为前导,击败大顺军,进占北京。同年顺治帝迁都北京,祭告天地祖宗,表示是全中国的君主。  接着,清军南下剿灭农民军,北方的地主、官僚纷纷勾结清军,镇压农民军。与此同时,在南方的一些明朝遗臣相继拥立皇族建立政权,史称南明。此外还有李自成的大顺政权、张献忠的大西政权。  李自成死后,大顺军余部与南明湖广总督何腾蛟、湖北巡抚堵胤锡联明抗清。1647年大败清军于全州,次年几乎收复湖南全境。江西金声桓和在广州李成栋先后反正,出现了第一次抗清斗争的高潮。但永历政权不能团结对敌,给了清军以喘息之机。年,何腾蛟、瞿式耜先后牺牲。1652年,李定国率军8万东出广西,下桂林。又攻入湖南、广东,&两蹶名王,天下震动&。刘文秀亦出击四川,克复川南。东南沿海的张煌言等的抗清军队也发动攻势,抗清斗争再次出现高潮。这时孙可望同李定国之间矛盾爆发,破坏了大好形势。孙可望投清后,云贵虚实尽为清军所知。由于华南反清势力较大,清帝册封吴三桂、耿仲明与尚可喜为王以镇守云南、贵州、广东与福建等地,史称三藩。1658年,吴三桂率清军攻入云南,1662年永历帝被杀,南明灭亡。  清军进军江南的过程中,烧杀抢掠,激起江南人民的强烈反抗,特别是剃发令强制执行,各地燃起抗清的熊熊烈火。清廷残酷镇压,在扬州、嘉定、江阴等地进行了大肆屠城,史称&扬州十日,嘉定三屠&。此后清军各地&剃发易服&,清军采取多次屠杀以镇压之,造成人口骤减,发生西南地区民生萧条、万里无人的景象,史称甲申国难。1659年,清军占领西南地区。并迁移湖广人口填川,以补充劳动力的不足,视为历史上的第二次&湖广填四川&。清廷制定的圈地和投充政策使人民放弃土地,增加更多流民。为此又制定严禁奴仆逃亡的逃人法,激化京畿地区的民族矛盾。后来清廷下令停止这些政策,并实行奖励垦荒、减免捐税的政策。并且正式开科取士,追尊崇祯帝与明朝忠臣。  延平王郑成功在1661年收复了当时为荷兰殖民地的台湾。永历帝被害后,郑成功之子郑经继续使用南明永历年号,礼待南明宁靖王朱术桂,但未再拥立明朝宗室称帝和监国。1683年,清朝攻克台湾,明郑结束,1684年设立台湾府。清军入关后历经20多年的战争,基本占领中国大陆。自此,清朝统一全国。[图文]煤山孤魂:明朝覆亡真相(4)嘉定三屠(五)
农民军的胜利引起了明廷朝野上下的极度震惊,崇祯帝身着素色布袍,亲自到太庙告祭祖宗之灵,下罪己之诏。   同时,展开了对农民军更大规模的镇压,崇祯帝筹措白银百万两充作军费,调洪承畴的陕西兵出关,与中原各省的军兵会合,限期六个月消灭农民军。为配合行动,崇祯帝又任命杨嗣昌为兵部尚书,统筹全国军务。杨嗣昌认为,“安内方可攘外”,主张先全力剿灭农民军,再全力对付关外的满清贵族。为此,他提出了镇压农民军的“四正六隅十张网”的军事部署。具体而言,就是以陕西、河南、陕西和凤阳等四个农民军活动主要区域为“四正”,责成地方巡抚专责防守,以剿为主,以防为辅;延绥、山西、山东、应天、江西、四川等六个地区为“六隅”,设六个巡抚,以防止起义军进入各自的管辖地区,必要时参加联合协剿。“四正”和“六隅”结成“十张网”,犹如布下的天罗地网,企图一举全歼农民军。为配合这一宏大计划,他提出增兵增饷建议,加派“剿饷”,计280余万两。此举无异于饮鸩止渴,虽然杨嗣昌的剿杀计划在短时间内确实发挥了“强心剂”的作用,农民军严重受挫,一部分军队在高压之下主动投降明军。李自成军队的人数锐减,生存极其困难,而张献忠、罗汝才等也只得接受明廷的“招抚”。然而,复杂的社会矛盾不仅没有解决,而且越来越尖锐,大批灾民补充到农民军队伍里去。他们英勇无畏,抱着赴死的决心,掩埋好同伴的尸体,又继续战斗了。崇祯十四年新年刚过,李自成义军就攻克了洛阳、杀死福王。将没收的福王府大量的粮食与钱物分给贫困的百姓,并提出了“不当差,不纳粮”的口号,受到饥民的热烈欢迎。此后的一段时间,李自成农民军又多次攻打河南省城开封,转战于河南各地,基本消灭了明王朝在河南的抵抗力量。与此同时,张献忠也在湖广谷城重举义旗,转战豫皖,进军湖广、江西等地,在崇祯十六年五月占领武昌后,正式建立了大西政权。   面对风起云涌的农民革命浪潮,明廷上下束手无策,崇祯帝内心早已方寸大乱,众大臣也深知现在的农民军已经难以消灭,没有人愿意担当统帅三军的重任。大家犹如热锅上的蚂蚁,难度时艰。兵部尚书杨嗣昌畏罪自杀,明朝再无“中兴大将”可用。崇祯帝哀叹说,“嗣昌死后,再也没有堪任的督师了”。崇祯十六年,崇祯帝钦点吴督师,前去镇压农民军,吴却提出种种苛刻的条件。崇祯帝大怒,下令将吴充军,改由孙传庭督师。孙传庭率领明王朝仅有的兵军进入陕西,旋即被李自成消灭。此后,崇祯手里基本上没有可以调动的军队了。   随着李自成农民军队伍的日益壮大,其革命目标也日渐明确。崇祯十五年冬,他们开始向各地派遣地方官,为建立对全国的统治做准备。崇祯十六年初,起义军在攻下襄阳后,改名为襄京,建立中央机构,并在政治、军事和经济上制定了一系列的措施。次年新年第一天,李自成在西安建国,号大顺,改元永昌。接着,李自成开始部署进攻北京的计划。崇祯十七年初,李自成的大军所向披靡,几乎兵不血刃,就攻打到北京城下。3月15日,大顺军抵达居庸关。17日,东路军抵达京郊高碑店,西路军抵达西直门外。北京城里只剩下五、六万羸弱不堪的军兵和数千太监“净军”,他们也无心恋战,或向城外空中放炮,或四散逃逸。中午时分,农民军发起了攻打彰义门、西直门的总攻。18日,农民军提出如果崇祯帝“逊位”,可以保他一条活命。崇祯帝企图通过谈判拖延时间,以等待各地勤王兵的到来,农民将领看穿了他的意图,于当天深夜发动总攻。崇祯帝慌乱中安排三个儿子乔装打扮成普遍百姓的样子,希望他们混出京城,去联络南方明朝官军,卷土重来。绝望中的他回到后宫,把袁妃和周皇后招集过来,让宦官给他倒酒,一口气喝了几十杯,猛地挥剑砍向袁妃,将她刺死。周皇后转身回到宫内,自缢身亡。然后,他提剑四顾,歇斯底里地在后宫四处奔走,看到了长平公主在一旁哭哭啼啼,他悲愤地说:“你为什么要生在我的家里?”挥剑就刺。长平公平下意识挥臂遮挡,右臂被刺中,昏倒在地,血流不止。接着,他又刺伤或刺杀了几个小宫女和嫔妃。最后,他发疯似地亲自到前殿敲钟,企图召集百官上朝商量对策,百官早已做好了投降的准备,无人前来。19日凌晨,太监王相尧在宣德门投降,刘宗敏率领农民军浩浩荡荡由此开进北京城。在正阳门的兵部尚书张缙彦、在朝阳门的朱纯臣相继打开城门投降,农民军旋即控制了北京城。彻底绝望的朱由检,与宦官王承恩登上煤山万寿皇亭,赤足轻衣,自缢而死。在他的衣襟上写着:“逆贼直逼京师,皆诸臣误朕。朕死无面目见祖宗,自去冠冕,以发覆面。任贼分裂,无伤百姓。”真是可悲可叹!一天后,人们在煤山一角发现了这位明朝末代皇帝的尸体,早已变得又冷又僵。农民军把他和周皇后的棺材移出宫廷,停在东华门外示众。4月初,又派人将他的尸体草草掩埋于昌平县的田贵妃墓中,这也就是明十三陵中的思陵。   明朝的灭亡,对于明朝的末代皇帝崇祯帝而言,是一场悲剧。崇祯皇帝在位的17年,是他本人度日如年的17年,也是大明帝国多灾多难的17年。此时的明朝内忧外患严重,如风中之烛,随时都有覆灭的危险,而又不得不开辟了两个战场,同时与农民军和清军作战。依据明朝当时的实际情况,几无成功的可能。与后金争锋,兵饷不足,只能加紧勒逼民众,民众愈加不满,反抗愈烈。事实上,明王朝的崩溃就是国内矛盾完全激化的结果。试想,一个巨人,当他的内部只剩下空架子时,外部即使轻轻地吹来一阵微风,也会让他轰然倒地。而崇祯又非雄才大略的皇帝,他目光短浅、刚愎自用、心胸狭窄、贪财如命。他功利性过强、驭臣无术,最后只落个无将无兵的困地,加速了大明王朝的全面崩溃。崇祯帝在历史上,是一个存在颇多争议的帝王。他诛杀阉党、整理朝纲,气象为之一新,却又惟内臣是信、肆意杀戮文武将官,最后直落个孤家寡人的悲惨结局;面对烽烟四起的破碎河山,他殚精竭虑,调兵遣将,用尽浑身解数,仍无法扶正将倾之大厦;面对空馈的国库,他肆意加派,搜括粮钱,仍然无法支付官军俸禄。他又是一个生活节俭的“守财奴”,宁丧江山,不愿舍弃内帑赀财。作为丧国之君,他自知无颜面对列祖列宗,以巾掩面,自绝于世,其死亡之悲壮,令人扼腕。因此,在此后的200年间,他一直倍受人们的怜悯。明朝的灭亡、清朝的建立,留给人们无限的遐想。明清易代,本是中国王朝数次更替中之一环。但它的特殊之处在于此时已处于传统社会的末世,中国在世界上由先进转为落后大致发生在明中期至清中期这300年间。清军入关时的口号是“为崇祯帝复仇”和“吊民伐罪”,入关之初也采取了安抚社会的积极政策。然而初定天下的清统治者却推行“圈地”、“投充”和“逃人法”等所谓“以夷变华”的五大恶政,并制造“扬州十日”和“嘉定三屠”等惨绝人寰的暴行。清朝的专制与歧视政策带来社会经济的极大混乱,也引起了全国性的“反清复明”的巨大浪潮。同时,清朝继承了明朝初年的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对晚明出现的“近代化”思想实行严酷地控制,其保守性、封闭性、反动性更加突出。到乾隆朝所谓的“文治达到了极盛”时,思想禁锢也发展到了最高峰。清代建国六、七十年后,才迎来了所谓的“康乾盛世”。然而,“正是当中国处于这种‘盛世’的100多年里,同西方社会发展水平的距离拉得越来越大。‘盛世’过后不到50年,爆发了中英鸦片战争,随之而来的是一幕幕丧权辱国的悲剧,使大清帝国的腐朽落后暴露无遗。”不能不令人扼腕三叹!
扩展阅读文章
推荐阅读文章
神仙奇谈推荐文章
神仙奇谈热门文章}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斗虎屯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