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吉思汗后代汗国视频的哪个后代在乌拉斯台

五月十四日新疆乌拉斯台游记
&&& 俗话说5月的天孩子的脸说变就变,5月13日还是阴雨连绵,到了14早晨天空上的乌云渐渐散去,温暖的阳光重新照耀着大地,我担忧天气不好会影响出游的心情也随之放松下来,因为今天要去参加绿野仙踪组织的乌拉斯台。这是我第一次参加徒步旅行,所以,心情自然是新奇兴奋紧张,为了参加这次旅行,特意按照徒步旅行的行规起了一个山名叫沧海桑田,之所以起这个名字,是因为我觉得徒步旅行,就是到大自然中去欣赏美丽的风景,见证大自然沧海变桑田的鬼斧神工之力,更何况我们亿万年前还是一片汪洋的大海,在后来的地质运动中海底逐渐隆起,海水退去沧海变桑田,形成了我们今天见到的天山山脉;准葛尔盆地和塔里木盆地,以及一望无际的茫茫戈壁和遍布天北的万亩良田。
&&& 中午13点我怀着新奇兴奋紧张的心情,背着一整套徒步旅行的装备行囊来到绿野仙踪户外店,一进店里首先就碰上了久闻大名未见其人的老驴天亮了,她是这次活动的组织者兼财务大臣和党代表,天亮了果然名不虚传,无愧于独山子的漂亮旅行家这一光荣称号。天亮了热情地招呼着我们这些新驴,帮着检查装备是否齐全,并反复强调要穿两双袜子,在她的鼓动下我当场又买了一双加厚棉袜套在脚上。资深老驴骑兵还帮我重新打包装备行囊,并不厌其烦得传授如何打包如何如何省力,虽然旅行还没开始,我已感受到了这是一个温暖的团结互助的大家庭。
&&& 一会儿队长民工从外面进来,这个人和我想象中有很大差别,原以为民工应该是一位五大三粗满脸尘土,右肩扛着一袋水泥左手拿着一把瓦刀,嘴里哼着小调的建筑工人。但今天一见其本人,原来是位中等个头,戴着一副高档的树脂眼镜,面带自信慈祥的笑容,话不多只是向我们这些新驴频频招手并点头致意,一看就是一位教授级的高级知识分子。
&&& 中午14点的7位乘车到达,加上独山子的15位驴友共计21人,在民工;天亮了的招呼下大家上了车,车外有很多前来送行的资深老驴,因为我是新来的大多数人都不认识,只是听车上的老驴和他们告别时,高喊其山名时依稀记得几个人的名字好像是骑兵;风;一意孤行等。放飞心情感慨的说:“今天来送行的驴比出游的驴还多,这真是史无前例呀”。
&&& 中午14点10分准备发车时,车外传来温柔的呼喊声:“等等我”,一看原来是临时决定参加的相见不如怀念,相见不如怀念把行囊放在我们车上,上了另一辆越野车我们正式出发。汽车沿着国防公路向南行驶着,也许是大家都不太熟悉的缘故,车里的人都比较沉默,这时候天亮了站起来说:“我们大家自我介绍一下好吗”,然后她首先自我介绍说:“我叫天亮了”,这时有人诙谐的喊到天黑了,车内响起善意的哄笑声。不过我首先想到的是著名的网络小说《天亮了就分手》,所以,我也和大家一起笑起来。紧接着民工依旧是面带自信慈祥的笑容,频频招手并点头致意的自我介绍到“我叫民工”。接下来是依次自我介绍的是:靓丽的放飞心情;调皮的可心;文静的新月;天真无邪的翎子;稳重的芨芨草;老当益壮的虹姐和迷雾森林;爱喝补酒的战士;心事重重的我心飞扬;故作深沉的安逸;爱说话的黑子,还有脸蛋红润的牧羊女以及一起来的7位乌鲁木齐驴友。轮到我自我介绍时我说:“我叫沧海桑田这是我第一次。。。。。。。。”后面参加徒步四个字还没说完,就被善意的哄笑声打断,没能让我说出参加徒步四个字。
&&& 就这样在欢笑中汽车驶过了卡子,向东进入了天山山脉,新鲜的山风吹进车里,感觉到了一丝丝的凉意。汽车在崎岖的山路上行驶着,首先映入眼帘的是一座座黄土山。随着一股股清新的草香飘进车里,眼前的景色由苍凉的黄色变为心旷神怡的绿色,远处是长满松树的高隼山峰,山坡上羊群悠闲的吃着草,山谷里还有哈萨克牧民在犁地,那图案让我想到了天外来客留下的痕迹。由于汽车功率太小,所以,汽车像蜗牛一样向前爬行着,外面的景色虽美,还是有点昏昏欲睡的感觉。“看那里多像一座雕像”放飞心情开心地说,我们朝她指的方向望去,果然不远处的山峰上,有一座很像狮身人面像的岩石,它静静地望着远方,好像在思考着述说什么。
&&& 汽车驶入了地势较为平坦的草原,天亮了给大家介绍到:“南面那一座座圆土包据说是古代蒙古骑士的墓地”,我望着长满青草的蒙古骑士的墓地,思绪飞向了遥远的古代,想象着当年成吉思汗西征时,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的气势。想象着大汉大唐时期,我们中华民族在西域势如破竹所向无敌的抵御外敌开疆拓土的盛景。远古战场的硝烟已经散去,青山依旧苍翠,只是当年征战牺牲的勇士已经与大地融为一体,歌声笑声代替了战马的嘶鸣和勇士的喊杀声,只有知道战争的残酷,才会珍惜今天来之不易的和平。但是,没有强大的综合国力和奋发向上的民族精神,和平只能是空中的海市蜃楼。
&&& 汽车经过长达3小时的缓慢爬行,终于在下午17点30分到达乌拉斯台大桥,驴友们像放出鸟笼的小鸟,下车活动已经僵硬的筋骨。大家相互帮助着背好行囊,走下大桥沿着河谷向目的地乌拉斯台大草甸挺进。河水声响彻整个河谷,脚下是凌乱的碎石,河谷两侧是险峻的峭壁,远处是白雪皑皑的雪峰,像一座灯塔指引着我们。河的两岸的峭壁上岩石形态各异,从这里可以看到当年海底岩石的痕迹,有的地方好像还是冰川时期留下的痕迹,这里的景象让我再一次体验了什么叫沧海变桑田。循着震耳欲聋的水声望去,一条像玉带一样的瀑布出现在我们西面的峭壁上,我不由得想起了李白的诗:香炉生紫烟,遥看瀑布挂前川,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
&&& 民工的确是位合格队长,一路上总是默默无闻的带头探路遇河架桥,天亮了不断给大家鼓劲,安逸除了行囊之外还为大家背了一个大西瓜,同时还非常负责的走在最后面,耐心照顾那些掉队的驴友。我们大家相互帮助着走过了凹凸不平的碎石滩,走过了崎岖不平的羊肠小道,走过了有惊无险的独木桥,终于来到了大草甸下。天亮了说翻过这个山坡就到达大草甸了,我就和天亮了在这里等后面的驴友上来,顺便也给自己找个理由休息,等后面的驴友都走完了,其他驴友已经爬过山坡。大概休息了10几分钟,我重新背起行囊和天亮了;安逸;新月;相见不如怀念一起开始爬坡,爬到一半时突然感觉体力有点透支,两条腿像灌了铅一样,不像开始那样轻松的一直走在队伍最前面。这时落在后面的只有我和新月;相见不如怀念,新月给我总结经验说:“爬山不能长时间休息,休息时间长了就会觉得走不动”。这时候我甚至想起了小学写作文时经常用到的伟人名言:世上无难事;只要肯登攀。坚持到底就是胜利。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五岭逶迤腾细浪,乌蒙磅礴走泥丸。1
武功山位于中国江西省中西部,属罗霄山脉北支,地理坐标介于东经114° 10′ -114° 17′ 和北纬27 °25′ -27° 35′ 之间,山体呈东北——西南走向,自江西萍乡市芦溪县、吉安市安福县,宜春市袁州区,绵延120余千米,总面积约970平方千米。
五指山市位于海南岛中南部腹地,是海南岛中部地区的中心城市和交通枢纽,也是海南省中部少数民族的聚居地。
船底顶位于广东省韶关市曲江区罗坑镇的船底顶山海拨1586米,是曲江的最高峰。船底顶山有草地,石坡,溪谷,湿地,悬崖,丛林,山脊等等,风光特别。
十八重溪在距福建省福州约20公里的闽侯县南通镇境内,发源于县南古崖山尾东麓,为大樟溪下游
十八重溪溪水
十八重溪溪水
南岸支流。流域面积约62平方公里,其间水平长度500米以上的溪流有24条,取名“十八”,形容其多。
口碑排行榜到唐布拉要穿过乌拉斯台
风吹过唐布拉的上空。
到唐布拉要穿过乌拉斯台(短篇美文)
唐布拉在我心中一直是一个飞翔的梦。因为它是伊犁有名的&百里画卷&,这里雪峰云杉交相辉映,高山白云相依相伴,芳草萋萋,流水滔滔,似人间仙境,绵延百里。夏秋季节,许多游客前来这里感受奇异的草原风光,在白云碧草间放逐自己的心灵。
而唐布拉与我则是一个梦中向往多年的圣地。冬末时节,终于有机会踏上奔向唐布拉的旅程。此时的尼勒克县城就像一个婴儿卧在遥远的群山中,静默地等待我的到来。
冬雪还未完全融化,薄薄的残雪坚韧地覆盖着层层叠叠的山峦,就像夕阳守候着大地不肯离去,但却又是那么的无奈。朝阳的山坡上呈现出一片一片的土黄色,枯黄的干草在瑟瑟的风中摇曳,向阳光诉说着一冬的寂寞。喀什河温婉地环绕着群山,蜿蜒流向大山深处,一块又一块冰凌随着汹涌的波涛流向远方,在阳光的抚慰下渐渐融化,直到彻底融入水中,与大河共舞。
到唐布拉要穿过乌拉斯台。这个意为&白杨沟&的蒙古语地名包含了许多神秘。有人说车过乌拉斯台时会有150多个弯,我们不信,于是坐在车上认真地一个个数。车子驶上第一个弯,紧接着就一连串过了十多个急转弯。时间就在这认真中悄悄滑过。当我们盘旋着到达山顶时,恰数到第50个弯。就像在亿万年前的海底世界穿行,我们在一个又一个略微有些晕眩中绕过了一个又一个弯,出山口到达乌拉斯台乡政府时恰巧是150个弯。
乌拉斯台,蒙古语意为&白杨沟&,据说是当年成吉思汗率大军经过时起的名字。虽然现在少见白杨,但数百年前成吉思汗的铁蹄踏在这片黑土地上发出的隆隆蹄音仿佛仍然萦绕于耳畔。出山的路上,三三两两等车的哈萨克族或蒙古族牧民衣着光鲜,他们望着阳光那端的路,金色的阳光洒在他们充满期盼的眼中。
穿过雪山沟,往前不远就是唐布拉。还带着冬意的唐布拉没有盛夏的喧闹和缤纷的色彩,就像一个素静的女孩,有些瘦削又有些忧郁,唱着一首忧伤的情歌。
一片片的雪,就躺在偌大的唐布拉怀中,轻轻地一下一下地撕着时间的纸片,金色的阳光泼洒在雪和草的身上,带着铜的气息。此时的草原是寂静的,没有马的呼吸。突然感觉冬日的唐布拉也是一个天堂,一个没有人抵达的天堂,它静静地沉睡在世界的末端,遥远得没有人能够抵达,草原上纯净的雪和风就是天堂的舞者,风中穿行的是哈萨克歌手略带忧伤但却深情的旋律。歌和舞都在穿越千年时空,歌和舞都在演绎动人传说。也许,我的梦就在不经意间落在了唐布拉。
傍晚的风是冷的,炉火映红了哈萨克牧民被寒风吹红的脸颊上。我醉倒在冬不拉优美的旋律中,一曲《故乡》从心底流出的呼唤,&谁不热爱自己的故乡和母亲,总会思念,心情越来越惆怅&&&歌声来自草原深处,带着山谷的回音,歌声里有青青的山峦、青青的草原、盛开的鲜花、潺潺的流水&&草原的气息深入哈萨克牧人的血液之中,草原即是母亲,母亲即是草原。
哈萨克族的谚语说:歌和马是哈萨克人的两支翅膀。这两支翅膀让藏在深山绝密之处的唐布拉飞翔起来。雪落之前,一群群来自世界各个角落的游人乘着风走了,带走了五彩的唐布拉,留下哈萨克的歌声和冬不拉忧郁的琴声。
雪来了,铺天盖地,世界静寂无声。
风吹过唐布拉的上空。
我看见一棵草睁开了惺松的眼睛说:春天来了。
------分隔线----------------------------
版权声明:本站登载的部分信息来自网络转载、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会员转载请在转载时注明出处;如果您发现有任何侵犯您权益的情况,请立即和我们联系, 联系邮箱 ,我们及时作相关处理,其它不到之处,敬请谅解,谢谢!新浪广告共享计划>
广告共享计划
棉田中的蒲昌城&&新疆的古吐蕃语、藏语地名
★↑图:尉犁县喀尔曲尕乡的罗布人后裔&&&&
&<img NAME="image_operate_33312" src="/blog7style/images/common/sg_trans.gif" real_src ="/middle/792b039fc&690"
ALT="棉田中的蒲昌城&&新疆的古吐蕃语、藏语地名"
TITLE="棉田中的蒲昌城&&新疆的古吐蕃语、藏语地名" />
棉田中的蒲昌城
今年春节,我去了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第二师34团团部铁干里克(镇),随后专程去了位于5连一个叫蒲昌城的地方。
“蒲昌城”又名“都拉里”、“都讷里”、“都纳里”,位于G218线尉犁县境的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第二师34团5连南700米处,距尉犁县尉犁镇173千米。因蒲昌城临近汉蒲昌海而得名,“蒲昌”即“蒲菖”,为一种沙生植物即“马莲草”。一说“都拉里”为蒙古语,人名;在《尉犁地名图志》里“都拉里”译为维吾尔语“驿站”;一说“都拉里”即“图拉里克”,“图拉”为罗布语“老爷”,“里克”为“X地”。蒲昌城原名“都尔海斯”。
史载,1885年(光绪十一年)蒙古人都纳里曾屯垦于此,其地名遂有“都纳里”,后,此地为库尔勒至婼羌间的驿站。光绪年间,清政府在塔里木河下游开发,于1890年(光绪十六年)专门设立抚辑招徕局(时在英格可力[今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第二师31团团部英库勒(镇)])总理这里的屯垦、开发(因此地形势扼要,地土尤为平衍,且“河流环绕),1892年(光绪十八年)修驻蒲昌城,后抚辑招徕局(抚辑招徕善后局或抚辑善后局)移驻蒲昌城。
今蒲昌城仅剩四面环围的城墙,城墙保存较好,平面坐西朝东呈长方形,东西长297米,南北长328米,周长1251米,占地约1万平方米,墙基为夯土建筑,隔层夹铺红柳枝或芨芨草,城墙高6米,上宽约6米,厚为6.9米,四边有4个炮楼,炮楼三面有射击窗和瞭望孔,城角有马面建筑,城墙(女儿墙)、马面、角楼以土块砌筑,墙体、马面、角楼有了望哨位和射击孔,城内平坦。斯文?赫定、普尔热瓦尔斯基、斯坦因先后到此。
1889年(光绪十五年),塔里木河和孔雀河下游为一片蛮荒地,没有一个能称为村镇、村庄的地方,仅有的几户居民也是渔民和牧羊人。光绪初年,清收复新疆,来此讨生活的流民增多,清于1890年(光绪十六年)在英格可力设抚辑局,招徕、安顿流民、管理塔里木河下游的屯垦开发,时招有维吾尔人1200户和津、陕、甘商民200户在此屯田。
这年,一位按班来到英格可力,发现这里像他想象的一样,“土地肥沃、水源充足、水草丰美”,于是便使当地渔、牧人在塔里木河畔的兴修水渠、开垦土地。为得到一份土地,来自吐鲁番、库尔勒、库车等地的人蜂拥而至,一年后,这里有了2000人的规模并有了巴扎。多年后,这里的土地盐碱化了。1890年(光绪十六年)清护抚臣魏光焘派人在都拉里修建蒲昌城,抚辑招徕局迁此,并置游击,1892年(光绪十八年)天津商民出资修建蒲昌城,再招民垦荒,在清消灭了阿古柏匪帮叛乱后,在此设善后局,约1400人(其中有从青海柴达木盆地一带迁来的40余户河湟回民起义中反清的回民起义军投降后辗转的托茂人)、从吐鲁番(今吐鲁番市)、鲁克沁(今鄯善县鲁克沁镇)来的维吾尔族农民定居、种田,但因盐碱化严重,农作物歉收,蒲昌城一带渐衰败,1897年(光绪二十三年)后荒民开始溃散入铁干里克、焉耆一带。为弥补损失,按班请求政府从千余千米外的西宁调2000多回族(含40余户托茂人[今回族])在此垦荒、定居,当年清设新平县(今尉犁县)、卡克里克县(今若羌县)后的1897年(光绪二十二年)抚辑招徕局裁撤,在蒲昌城设游击,驻步队1旗,驻兵60人。时蒲昌城一带仍有荒民在此垦殖。多年后,因蒲昌城一带水质盐碱大使土地很快变得颗粒无收,垦殖人不得不在1900年(光绪二十六年)向北迁移到了孔雀河岸的喀拉库木(今塔里木河下游一无人居民点),喀拉库木的居民随即增加到5000余人,但却因土地盐碱化而最终也废弃了,贫穷的居民于1903年(光绪二十九年)分散到了铁干里克(今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第二师34团团部铁干里克[镇])、马场台(今焉耆回族自治县焉耆镇开都河南岸一清官办养马草场,后名“抚回庄”[今焉耆回族自治县永宁镇]),1905年(光绪三十一年)蒲昌营裁撤,1917年(民国六年)后蒲昌城废弃,当年,谢彬到塔里木河下游考察时见蒲昌城已无军民居住,“今日所存败瓦颓垣,惟旧游击衙署三间尚完好”。
从1906年(光绪三十二年)一直到新中国成立前,与蒲昌城仅十余千米的铁干里克始终只是居有少量回、维吾尔农户和以养羊为生的牧民,他们的生活艰苦到了极点、只能说是在维持生计。1954年,中国人民解放军渤海教导旅改编的步兵第6师建制为中国人民解放军新疆军区生产建设兵团农二师,开始在从库尔勒、尉犁县到若羌县长达500千米的塔里木河下游屯垦。1960年农二师塔里木第一农场(后为尉犁农场)看到居住在铁干里克的回、维吾尔人的艰辛生活,在王震将军奏请中央批准的情况下将已开垦出的尉犁垦区与居住在他们新开垦的铁干里克垦区的维吾尔人相互调换,开进了铁干里克,于是,铁干里克再次恢复了绿色生机,1969年塔里木一场更名为34团。
<img NAME="image_operate_33312" src="/blog7style/images/common/sg_trans.gif" real_src ="/middle/792b039fc&690"
ALT="棉田中的蒲昌城&&新疆的古吐蕃语、藏语地名"
TITLE="棉田中的蒲昌城&&新疆的古吐蕃语、藏语地名" />
“喀什噶尔”、“喀什”、“伽师”与“克什米尔”
“喀什(噶尔)”、“伽师”与“克什(米尔)”音近似,实为一词,但为突厥语还是古粟特语今已无法考证。
一,喀什噶尔
今喀什地区一带在明朝前一直称“疏勒”,后改称“喀什噶尔”,1929年(民国十八年)改称“喀什”。
“喀什噶尔”最早见于唐《慧超往五天竺国传》的“Kashgiri”(“伽师祗离国”),后人记“Kashgri”为“迦师舍黎”,《新唐书》、《旧唐书》中记疏勒国“王居伽师城”,《洛阳伽蓝记》、《高僧传》记为“沙勒”,《一切经音义》记为“迦师佶黎”,公元10世纪喀喇汗王朝建立后称“喀什噶尔”,此后史书即沿用“喀什噶尔”名,元时称“乞思合尔”、“可失哈里”、“乞失哈里”,《元史.世祖本纪》、《元史?西北地附录》记为“可失哈耳”,“合失合儿”,明时称“哈实哈尔”、“哈失哈”,《明史.西域传》记为“哈失哈尔”,清《嘉庆重修大清一统志》记为“喀什噶尔”。至新中国成立前,“喀什噶尔”一直指今疏勒、疏附县和喀什市一带。国外史地学界变读“喀什噶尔”为“喀什噶利亚”,其实为一地理界限名称,泛指天山以南的新疆各地。
“喀什噶尔”一词在突厥语里为“玉石的集散地”(“喀什”为“玉石”,“噶尔”为“集散地”),因在其东边的于阗(今和田地区)一直出产举世的昆仑玉,而喀什噶尔正是中亚商业贸易城,于是玉石就被商贩贩运到喀什噶尔及更遥远的西方或东方。
《西域水道记》载“喀什噶尔”为“回语谓‘各色’为‘喀什’,‘砖屋’为‘噶尔’,地富庶多砖也”,也有释“噶尔”为“地区”、“邦国”之意。《西域同文志》载“喀什,谓各色;噶尔,谓砖房。其地富庶,多砖房,故名”。古于阗塞语释其为“玉石之城(地)”,古吐蕃语释其为“玉石集散地”,瓦罕语释其为“玉市”或“玉山”,古波斯语释其为“农夫”,突厥语另释其为“四方形”、“十字路口”。今喀什市有“恰萨”(巷、街道办事处,也作“恰斯”),疑“恰萨”(“恰斯”)为“十字路口”之延意。
今喀什地区有喀什噶尔河。
二,喀什(市)
今喀什市为喀什地区行政公署驻地。其境在西汉为西域三十六国之疏勒国,隶西域都护府,后属匈奴,东汉仍为疏勒国,后并莎车、于阗国,北魏为柔然疏勒国,隋为西突厥疏勒国,公元675年(上元二年)为佉沙都督府、疏勒都督府(隶安西都护府)地(辖有军事上的疏勒镇),宋初为疏勒国,公元10世纪为喀喇汗王朝陪都,始名“喀什噶尔”,公元1288年(至元二十五年)元置达鲁花赤,隶阿姆河行尚书省哈实和儿地,后为察合台汗国宗王封地,明为东察合台汗国重镇,清初为准噶尔部,公元1759年(乾隆二十四年)设喀什噶尔参赞大臣、办事大臣,公元1883年(光绪九年)设喀什噶尔道,下设疏附县,1929年(民国十八年)改称喀什行政长公署、新疆第三督察专署,1943年(民国三十二年)改为喀什督察专区,1950年先后设南疆行政区、喀什专区,1952年在疏勒、疏附县部分地区基础上析置喀什市。
三,伽师(县)
“伽师”即今伽师县。
“伽师”一名出自《新唐书.西域传》所记的“迦师”,得名于迦师河(今伽师河)。“伽师”为唐疏勒国都城、疏勒镇驻地,而“迦师”、“伽师”又源于“喀什噶尔”,意为“玉石”。
今维吾尔族称伽师县城巴仁镇为“排孜阿瓦提”,意为“热闹的地方”,《西域图志》记为“牌祖阿巴特”,《西域同文志》释“牌祖,天赐之谓;阿巴特,欣幸之词”。又名“洋阿巴特”。清时为阿克苏(今阿克苏市)至喀什噶尔(今喀什市)间的驿站,1906年(光绪三十二年)县城由开旦木(今巴仁镇开旦木村)迁至于此,设有“排素巴特驿”,1903年(光绪二十九年)为伽师县治所,1950年为伽师县城。
四,克什米尔
“克什米尔”为突厥语,“克什”为“玉石”,“米尔”为“X地”。
印度查谟和克什米尔地区在《汉书.西域传》、法显《佛国记》里记为“罽宾”,唐代称为“麻域”,《大唐西域记》为“加湿弥罗”,《西使记》为“乞失迷而”,《元史?宪宗本记》记为“怯失米尔”,《明史?西域传》记为“克失迷儿”,明代民间称“卡契”,清称“拉达克”,文化主要受中国西藏的影响,自公元13世纪起分别被穆斯林政权、西藏政权和印度控制,至今主权仍有争议,居民几乎全为藏族。
“克什米尔”是“查谟和克什米尔”的简称,位于印度、巴基斯坦、中国、阿富汗之间的青藏高原西部和南亚北部的交界处,面积约为19万平方千米,人口600万人。
历史上“克什米尔”一词原指喜马拉雅山脉最西端的一处峡谷,现被用来泛指包括克什米尔谷地、查谟、蓬奇、吉尔吉特(今巴基斯坦克什米尔地区吉尔吉特市,其境的吉尔吉特河在《新唐书?高仙芝传》、《大小勃律传》中记为“娑夷水”、“弱水”)、俾路支斯坦和拉达克的广大地区。
我的爱心满满,但我不溢......
记得2-3年前,中央电视台新闻报道说,南京一老太在公交车站候车,因自己原因而摔倒在路边,旁边一年轻人见此,扶她起来并送至医院,医院诊断说老太住院治疗要花7万元左右,这时,老太忆说,她是被年轻人撞倒的,老太的儿子遂赖上年轻人,后,法院判决年轻人赔付老太住院费7万元。
人民网日报道,四川达州一70岁老太摔倒,其子诬陷是由3个小孩推倒的。事实是:3个小孩在楼下玩耍,看见一老太摔倒便上前扶,不料老太起身后却说是3个小孩打闹将自己撞倒的,赖上3个小孩的家长,各赔偿2500元。后,公安局介入调查后认定,老太、其子的行为属敲诈勒索,根据《治安管理处罚法》,达州市公安局对老太处以行政拘留7日的处罚(因老太已年满70岁,依法决定不予执行),同时对其子给予行政拘留10日、并处罚款500元的处罚。
日,浙江金华市一老人在非机动车道上一个踉跄摔倒在地,路边行人谁也不敢上前扶起他,后有人拨打了120。看着远去的120,大家散去,就听有人说:“真心是不敢去扶啊……”
早在2-3年前南京老太事件后就叫我惊醒了-事事、处处远离老头、老太:
1,在公交车站等车,我一定站在离老头、老太有距离的地方;
2,在公交车上,我基本不坐座位,老头、老太上车后见有空座而坐与不坐与我1厘钱关系没有;若其站的离我较近,我会挪步站在离他们约2米远处,以免有任何事牵连到我;
3,如公交车上有座位,我100%是坐在左面最后一个位置--这样,即使有老头、老太上来,车前面的“雷锋”会让给他(她)座位的。
这社会,不是我没了爱心,是我怕在我献出爱心后没有好报、甚至有“恶”报--就像上面几例。
我的良心是揣在心里的,不是在哪里都可以献出的--在公交车站、公交车上、商场的电梯上--凡是有老人的地方,我永远不献爱心,因为,献了爱心,我怕招来无端的麻烦。
现在这社会,世界的确需要热心肠,你、他、她--甚至它--会献出的,但,他们献,与我无关,我的心肠已凉了--是南京、达州、金华这三件事使我凉的--我真心是不敢去耍热心肠。
我的爱心已满,但我不溢……
&&&<img NAME="image_operate_33312" src="/blog7style/images/common/sg_trans.gif" real_src ="/middle/792b039fc&690"
ALT="棉田中的蒲昌城&&新疆的古吐蕃语、藏语地名"
TITLE="棉田中的蒲昌城&&新疆的古吐蕃语、藏语地名" />
“伊犁”与“伊宁”
一,“伊犁”
“伊犁”地名最早见于《汉书·陈汤传》载,在2000多年前的汉代西域已有“伊利”一词,《汉西域图考》云:“此即伊犁转音”;《西突厥史料》载有“……至弓月(突厥语,突厥之一部落名)城,过思浑川……渡伊丽河,一名帝帝河,即今之伊犁河”,后,史书载有“伊列”、“伊丽”、“伊里”,“益离”,也有称“伊江”(《北使记》载“……至回纥国之益离城”),后有“亦力”、“亦烈”,耶律楚材《西游录》“……既出阴山,有阿里马城……又西有大河日亦烈”,《耶律希亮神道碑》中提到“公单骑从行二百余里,至出布儿城,九十里至亦烈河,河南之城曰也里虔)”(“也里”即“伊犁”,“虔”为波斯语“城市”,《元史·曷思麦里传》也有亦八里城的记载;公元1418年(永乐十六年)察合台后王歪思汗在伊犁河流域建牙帐,立首府于亦力把里(“把里”为蒙古语“城市”),《明史》称其国号为“亦力把里”(蒙古语,“亦力”即“伊犁”,“把里”为“城市”)”;小亚美尼亚王海屯一世《纪行书》载“……过色特阔尔海(Sutko)译言乳海也,又至阿罗阿里次至亦刺八里(‘亦刺’即‘伊犁’),次渡伊犁苏(‘苏’为突厥语‘水’)”;至公元1757年(乾隆二十二年)“国家平定准噶尔之地,测量星野,考稽古典,易其名曰伊犁”(椿园七十一《西域闻见录》),这是“伊犁”定名的大概渊源。
《西域同文志》释“伊犁”为回语(今维吾尔语),取义为“犁庭扫闾”,意即将庭院犁平整用来种地,把里巷扫荡成废墟,寓意平定准噶尔叛乱功盖千秋,西陲从此永保安宁。
“伊犁”一名得于汉代,见诸汉文典籍的有:自西汉至唐的“伊列”、唐之“伊丽”、西辽之“益离”、元之“亦刺八里”、明时的“亦力把里”、清代以来的“伊犁”。这些称谓都是汉语对“伊犁”一词本来发音的不同译写,其本质无差异。而“伊列”很可能是伊犁最早的原住居民、操印欧语系伊朗语族的塞人形成的对伊犁河、伊犁河流域、“伊列”政权的称呼。
至今,对“伊犁”最有代表性的解释有:
1,《突厥语大词典》载:“Ila:伊丽水,一条河的名称。”
但只见其有条目记载而对“Ila”本身无解;2,《钦定西域同文志》“伊犁”条释:“伊犁,准语。伊犁,即伊勒,光明显达之谓也。”
因其首先对“伊犁”二字做出明确解释,又因其“钦定”的权威性,因而成为至今对“伊犁”地名的解释的重要的资料;3,《新疆伊犁地区地名中多民族杂居的语言积淀》一文阐释:“伊犁”在现代维吾尔、哈萨克语中读为‘Ile’,意为“蜿蜒奔流的(河)”。
今说对“伊犁”的歧义解释有《犁庭扫穴话“伊犁”》一书,其说,“保和殿大学士傅恒等受命编撰《西域同文志》时,便谐诸多古称之音,正式将她规范为‘伊犁’,取义于‘犁庭扫穴’,寓意平定准噶尔功盖千秋,西陲从此永保安宁”
(出于东汉班固的《汉书·匈奴传下》)。但有人提出异议,《清朝文献所见“伊犁”之称》认为:这一说无明确根据,乾隆决定平定准噶尔叛乱是在公元1754年(乾隆十九年),“与使用‘伊犁’之称的乾隆二年(公元1737年)相隔17个年头,可见乾隆初改‘伊里’为‘伊犁’,与‘犁庭扫穴’的说法没有关系”,即在“伊犁”地名形成时尚无“犁庭扫穴”之事,“乾隆帝抱着‘犁庭扫穴’的政治目的而改‘伊里’为‘伊犁’,似乎有些牵强。”
有人对“犁庭扫穴”持异议,认为“犁庭扫穴”为一被普遍使用的词汇,并不具特殊含义。“犁庭扫穴”指“犁平敌人的大本营、扫荡他的巢穴,比喻彻底摧毁敌方”,清前期经历了许多重要军事行动,取得了重大胜利,君臣在描述这些事件时曾多次使用该词,该词为表彰康乾盛世武功常用词汇,不具特别政治含义;其次,用“犁庭扫穴”来解释“伊犁”不符合历史事实。清在规范命名伊犁河流域过程中选用“伊犁”二字,首先不是出于政治目的而是出于文化继承,《西域图志》云,“伊犁实伊丽之流”,《水道提纲》载,“伊犁河,亦曰伊里河,即古伊列、伊丽之转声也。”《西域水道记》释:“《旧唐书·突厥传》或作‘伊列’,或作‘伊丽’,列、丽与犁,盖音转轻重。”可见,清时是从音韵角度来释“伊犁”的,从未以“犁庭扫穴”的政治含义来阐释。
“犁庭扫穴”有硬套汉语意。有人说,“伊犁”“是出自古代已经消失了的民族语言,是不必硬套汉语语义的。”
今说“伊犁”一名得于伊犁河,汉语意为“光明显达”,形容伊犁河水在太阳照耀下碧波粼粼;一说为突厥语“宽阔、舒适”(指伊犁河)。&
二、伊宁县
公元1888年(光绪十四年)5月设宁远县,1914年(民国三年)改为伊宁县。
伊宁县旧称“宁远”,为汉语,意为“边远安宁”,1914年(民国三年)改为“伊宁”,取“伊犁”与“宁远”二字首字,意“伊犁安宁”,后更名为伊宁县。
三,伊宁市
1952年5月由伊宁县划出5个区析置伊宁市,1953年7月为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直辖市,1955年7月为伊犁哈萨克自治州直辖市,1975年归伊犁地区,1979年撤伊犁地区后归伊犁哈萨克自治州辖,1985年1月为恢复的伊犁地区辖,2001年4月撤伊犁地区后归伊犁哈萨克自治州直辖。
伊宁市被称为“花城”。“花城”的来源意为:
《新唐书·地理志》曰:“自庭州(今吉木萨尔县北庭镇)西六十里有沙钵城守捉(今吉木萨尔县三台镇双岔河古城)……又经黄草泊(今精河县茫丁乡安阜城遗址)、大漠、小碛、渡石漆河(今精河)、逾车岭(今伊宁县科古尔琴达坂),至弓月城(今伊宁县吐鲁番圩孜乡弓月城遗址)。过思浑川蛰失密城,渡伊丽河(今伊犁河),一名帝帝河,至碎叶界。”由此知,“思浑川”、“蛰失蜜”即今伊宁市的古名,而“蛰失蜜”原意为“茉莉花”。
伊宁市原名“固勒札”,《伊犁府志注释》认为其应拼写为“Gulzar”,为突厥语“花园”意,这可能是准噶尔人来此之前的原有的突厥语地名,后“花园”讹变为“盘羊”。伊宁市的维吾尔族说他们家乡(今南疆)有一种李子叫“Toghash”(希腊文作“Tavyaqt”,拉丁文为“Taugast”),即《突厥语大词典》所释的“Tovghaq”,为“一种树名”,又指中原宋王朝--桃花石(鲍尔汉《维汉俄词典》释“Tovghaq”为“红桃”)。
1962年版的《我国果树历史的研究》中有“耶悉茗”,“耶悉茗”即“蛰失蜜”,其为古波斯语“Yasmin”,阿拉伯语读音与此相同,英语读“Jasmine”,维吾尔语读“Yasmin”,均为“茉莉”。“茉莉”在汉、唐时传入我国,被称“耶悉茗”、“耶悉弭”或“野悉蜜”。
美国学者劳费尔在《中国伊朗篇》中引我国古代《南方草木状》、《酉阳杂俎》、《北户录》介绍有“茉莉”,认为“Yasmin”为古波斯语,《酉阳杂俎》、《本草纲目》曰为“耶悉茗”的原产地为波斯,今“Yasmin”虽可译为“茉莉”,但在《南方草木状》、《酉阳杂俎》、《北户录》中“茉莉”和“耶悉茗”为两种不同的香花,《南方草木状》曰“耶悉茗花、茉莉花,皆胡人自西国移植于南海。南人怜其芳香,竞植之”,而“茉莉”一词来自古梵语“Mallika”,阿拉伯和西方均不称“Mallika”而称“Yasmin”,我国把“Yasmin”(耶悉茗)称为“素馨”。素馨的叶与花极似茉莉,香味极浓,但素馨花比茉莉大,故俗称“大花茉莉”。素馨与茉莉同属木犀科--素馨属,西方、波斯、阿拉伯和新疆突厥语族的民族将“素馨”和“茉莉”均称“Yasmin”,但在汉语分类中却把“素馨”作为属名而“茉莉”只为一个种名。
西域伊犁河畔有遍植“耶悉茗”的蛰失蜜城--素馨花城--即今伊宁市,也即“茉莉花城”。据《酉阳杂俎》载,“西域人常采其花,压以为油,甚香滑”。伊犁河畔的居民多种植“耶悉茗”作为宗教“花供”并将其花压为油作为香料、药材,而四大宗教里有香文化,当时尤以佛教香文化对西域、唐朝的影响最大,而敬佛的素馨花随佛教淡出西域是历史的必然。千年后的今天,伊宁市的茉莉花消失了,其原因有气候、生态、生活方式、宗教信仰的变迁等。
“Yasmin”花没能在西域扎根,而“蛰失蜜城”名却留下踪影,今“蛰失蜜城”名虽消失了,但“Yasmin”的名字留了西域的民族语言中。据《西域图志·回部·百谷草木》载,“千日红名古里雅苏曼”,今伊犁的维吾尔族把“千日红花”叫作“古丽雅斯蜜”,把“茉莉花”和“素馨花”叫“雅斯蜜古丽”。今伊宁市的古名为“古丽扎”,别名为“古丽斯坦”(维吾尔语“有花的地方”),这也许与“蛰失蜜城-茉莉花城-素馨花城”有同一根源,其演变轨迹或是:“蛰失蜜城(茉莉花城)-古丽扎城(花园城)-固勒札城(盘羊城)”。由此,把伊宁市称为“花城”(古丽斯坦)、“茉莉花城”便延续下来。
&&&&<img NAME="image_operate_33312" src="/blog7style/images/common/sg_trans.gif" real_src ="/middle/792b039fc&690"
ALT="棉田中的蒲昌城&&新疆的古吐蕃语、藏语地名"
TITLE="棉田中的蒲昌城&&新疆的古吐蕃语、藏语地名" />
突厥语的“阿克赛钦”与
今维吾尔语的“其尼”、“恰依”
1,“钦”、“青”
(1)突厥语的“阿克赛钦”
“阿克赛钦”为突厥语,“阿克”为“白色的”,“赛”为“戈壁滩”,“钦”即“秦”的译音,指我国的秦王朝,“阿克赛钦”的全意是“秦(中国)的白石头滩”。
我国史书中多有关于“秦”的来历记载。秦统六国后,其名声远扬西亚、欧洲,伊朗史书就将于阗(今和田地区、市、县)称为“秦”、“马秦”(Chir-and-Machin),公元10世纪回鹘人建立的喀喇汗王朝记于阗为“秦”或“马秦”,成书于公元11世纪的《突厥语大词典》中记于阗为“桃花石,‘马秦’是该国的名称”,其后的波斯史书《契丹国传》、意大利史书《奉使波斯记》都记载有“秦”和“马秦”。以“秦”和“马秦”记载中国是西亚和欧洲人对居住在遥远的东方的汉人的称呼,“马秦”为“大秦”之意,“大秦”的地域不只包括中原一地,还包括有西域各民族居住的地区。
阿克赛钦地区位于今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南部的羌塘高原西北、昆仑山西南、G219国道铁隆滩东,地有阿克赛钦河、阿克赛钦湖、阿克赛钦塔格山。阿克赛钦湖由发源于昆仑山的阿克赛钦河汇入,湖南有阿克赛钦塔格山(“阿克赛钦塔格”为维吾尔语,“阿克”为“白色的”,“赛”为“戈壁滩”,“钦”为“中国”,“塔格”为“山”)。
(2)突厥语的“库勒钦”
“库勒钦”为维吾尔语,“库勒”为“海子”,“钦””为“中国”。
“库勒钦”为一河名,位于塔什库尔干塔吉克自治县达布达尔乡境,旧译“克勒青河”。
(3)塔吉克语中的“青”、“琴”
塔什库尔干塔吉克自治县科克亚尔柯尔克孜民族乡有克孜尔库尔琴自然村,“克孜尔库尔琴”为塔吉克语,“克孜尔”为“红色的”,“库勒”为“海子”,“琴”为“中国”。
2,今维吾尔语的“其尼”
今维吾尔语有“其尼”(“秦尼”)一词,其今意为“洁净、干净”,而原意为“秦”(“中国”)。
最早记载“中国”的文书是从古希腊文和拉丁文开始的,有“赛里斯国”、“桃花石国”、“秦尼斯坦”等记载。西汉时,西域就有汉人活动,这里的汉人指中原人,其当时不叫“汉族”,称为“汉人”或“中原人”,汉人是西域古老的民族之一,先秦称“秦人”,而“秦”这个词在今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尚留有遗迹可寻,如今喀什市有其尼瓦克宾馆,“其尼”实为“秦”(China)之音。
“其尼瓦克”为维吾尔语,为一中西合璧词语,意为“秦(中国)花园”:“其尼”即“China”(“中国”),“瓦克”即“花园”。在许多旧时书籍中,人们也有称“其尼瓦克”为“秦尼巴克”。
3,今维吾尔语的“恰依”
“恰依”为维吾尔语“茶叶”,其来源于古天竺(今印度)语(即“钦”、“秦”),原意为“中国”。
英文中的“China”(“中国”)一词最早源于公元前10世纪的天竺史诗《摩诃婆罗多》和《罗摩衍那》中出现的“Cina”一词,在公元前4世纪的天竺乔胝厘耶的《政事论》中也曾提到“Cina”,公元前5-4世纪的波斯赞美弗尔瓦丁神的诗中也曾出现过“Cina”,《旧约全书》中有关于“Sinoa”的记述。而“Cina”一词在古天竺梵文中出现的最迟时间在公元前5世纪。
今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与印度接壤,喀喇昆仑山紧邻印度(古天竺),这里居住有被英国探险家斯坦因称为“帕赫甫山人”的人(今为维吾尔族),“帕赫甫山人”将天竺的“恰依”带入新疆,新疆遂有了“恰依”。
新疆带有“恰依”(即“茶叶”)的地名有:伽师县玉代克里克乡、夏普吐勒乡有恰依拉村(“恰依”为“茶叶”,“拉”为“多”)、莎车县古勒巴格乡有恰依哈纳村(“恰依”为“茶叶”,“哈纳”为“土房”)。而在维吾尔语里有借用汉语的“茶叶”作地名的,如伊宁县巴依托海乡茶依其温村,“茶”为汉语“茶叶”,“依其”为维吾尔语“三”,“温”为“十户”。
在维吾尔人家、饭馆里多有一种“药茶”即“恰依达拉”。在维吾尔语中,“恰依”是“茶叶”,“达拉”是“药”,“恰依达拉”即“药茶”。
“恰依达拉”是这样的:先放几只海碗在桌上,再往碗里丢一撮“恰依达拉”,然后提了大茶壶往碗里倒出开水后,“恰依达拉”浓香味就飘了出来。
“恰依达拉”有性热、祛寒、开胃、化食、除油腻、提精神的作用,既可消暑、解渴又能增加热量、御寒,还有生津、活血等功效,可治胃病、食欲不振、胃寒等。在今维吾尔医里有“恰依达拉”药(属中药)。
&&&&<img NAME="image_operate_33312" src="/blog7style/images/common/sg_trans.gif" real_src ="/middle/792b039fc&690"
ALT="棉田中的蒲昌城&&新疆的古吐蕃语、藏语地名"
TITLE="棉田中的蒲昌城&&新疆的古吐蕃语、藏语地名" />
新疆的11个陆路口岸&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是我国最大的省、市、自治区,四周有18个陆路口岸,至今我已游玩11个。
老爷庙口岸在巴里坤哈萨克自治县境内,对方为蒙古国戈壁阿尔泰省,对方口岸布尔嘎斯台口岸。老爷庙口岸距巴里坤哈萨克自治县巴里坤镇172公里。
老爷庙口岸位于巴里坤哈萨克自治县三塘湖乡境的中蒙边界354号界标附近,1991年被国务院批准为国家一类双边季节性开放口岸,1992年3月正式开放,开放时间为每年2、4、6、8、10、12月的11-30日。
“老爷庙”为汉语,旧有中原通西域的蒙古寺庙而得名。
& <img src="/blog7style/images/common/sg_trans.gif" real_src ="/mw690/55504e19gdd79fac"
ALT="棉田中的蒲昌城&&新疆的古吐蕃语、藏语地名"
TITLE="棉田中的蒲昌城&&新疆的古吐蕃语、藏语地名" />
&#9733;↑图:林间&&&&&&&
2,乌拉斯台
乌拉斯台口岸在奇台县境内,对方为蒙古国科布多省布尔干县,对方口岸北塔格口岸。乌拉斯台口岸距奇台县奇台镇248公里。
乌拉斯台口岸位于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第六师北塔山牧场境内,1991年6月被国务院批准为国家一类双边季节性开放口岸,开放时间为每年3、6、9、12月的1-20日。
“乌拉斯台”为蒙古语,“乌拉斯”为“白杨树”,“台”为“地方”。&
&&&&&&&&&&&&&&&&&&&&&#9733;↑图:乌拉斯台口岸值勤的边防军人&&&
3,塔克什肯
塔克什肯口岸在青河县境内,对方为蒙古国科布多省布尔干县,对方口岸布尔干口岸。塔克什肯口岸距青河县青河镇90公里。
塔克什肯口岸位于青河县塔克什肯镇,1989年7月被国务院批准为国家一类双边季节性开放口岸,开放时间为每年3、6、9、12月的1-20日。
“塔克什肯”为哈萨克族人名,有两种说法,一位哈萨克族解放军边防连长执行任务时牺牲,为纪念之,以其名塔克什肯为地名;二是说一匹小马在布尔根河发洪水时过了河,有“小马过河”之意。
&&&&&&&&&&&&&&&&&&&&&#9733;↑图:塔克什肯口岸&&&
4,阿黑吐别克
阿黑吐别克口岸在哈巴河县境内,对方为哈萨克斯坦东哈州,对方口岸为阿连谢夫卡口岸。阿黑吐别克口岸距哈巴河县阿克齐镇117公里。
阿黑吐别克口岸位于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第十师185团境内,1992年8月被国务院批准为开放口岸(目前尚未正式开通)。
“阿黑吐别克”为哈萨克语,“阿黑”为“白色的”,“吐别克”为“河湾”。
&&&&&&&&&&&&&&&&&&&&&#9733;↑图:中哈界河&&&
吉木乃口岸在吉木乃县境内,对方为哈萨克斯坦东哈州,对方口岸为迈布奇盖口岸。吉木乃口岸距吉木乃县托普铁热克镇24公里。
吉木乃口岸位于吉木乃县吉木乃镇。吉木乃口岸历为新疆通商口岸,史料载:1917年(民国六年)沙皇倒台、苏共执政,中华民国在吉木乃与苏联开关贸易,1923年(民国十二年)苏联正式开展口岸贸易,1931年(民国二十年)10月两国开放吉木乃通商口岸,1962年后中断贸易、人员往来,口岸关闭,1991年口岸开通临时过货,1992年8月允许中国、哈萨克斯坦两国人员、货物和交通工具通行,1994年3月国务院批准对外开放,1997年11月正式开放,2002年1月,中哈两国同意向第三国人员、货物和交通工具开放。
“吉木乃”为突厥语,原为氏族名,是乌古斯汗国九姓氏族之一“吉别乃”的音译演变。
&&&&&&&&&&&&&&&&&&&&&#9733;↑图:吉木乃口岸&&&
巴克图口岸在塔城市境内,对方为哈萨克斯坦东哈州,对方口岸为巴克图口岸。巴克图口岸距塔城市12公里。
巴克图口岸位于塔城市境内,已有200余年通商历史,为中国西部通往中亚、欧洲的交通要道,早在18世纪末中国、沙俄双方边民就在此有贸易往来,公元1851年(咸丰元年)清政府与沙俄政府签定《中俄伊犁塔尔巴哈台通商章程》,塔城对俄官方贸易开通,公元1907年(光绪三十三年)已有俄商(号、行)291户、3840人,20世纪60年代中国、苏联中断贸易、人员往来,1990年10月重新临时开通,1992年正式开放,1994年3月被国家批准为一类口岸,1995年7月对第三国开放。
“巴克图”为蒙古语,“巴克”为“花园”,“图”为“城”。
7,阿拉山口
阿拉山口口岸在阿拉山口市境内,对方为哈萨克斯坦阿拉木图州,对方口岸为德鲁日巴口岸。
阿拉山口口岸为中国西部唯一铁路、公路并举国家一类口岸,阿拉山口铁路口岸建于1990年7月,同月开办临时货运,1972年12月向第三国开放,1995年6月正式开办客货运输,阿拉山口公路口岸于1992年5月临时开通,1995年12月正式开通。
“阿拉山口”为蒙古、汉语合词,“阿拉”为蒙古语,一种(可治骆驼病的)草名,“山口”为汉语。
8,霍尔果斯
霍尔果斯口岸在霍城县境内,对方为哈萨克斯坦雅尔肯特市,对方口岸为霍尔果斯口岸。霍尔果斯口岸距霍城县水定镇50公里。
霍尔果斯口岸为西北地区最大陆路一类口岸,位于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第四师62团境内,距霍城县水定镇50公里,为G312国道西终端。
早在盛唐时期,霍尔果斯口岸地就是丝路北道一个驿站,清初伊犁索伦营驻防的6座卡伦之一,同治年间中俄划界后成为边境哨卡(称“尼堪卡”,《新疆图志》载“尼堪卡伦,在河之东岸,驻稽查委员一,镇守哨弁一。西岸属俄,有俄卡”)。霍尔果斯口岸地历为伊犁传统自由贸易区,中俄贸易品主要为中国茶和俄国棉、毛、皮革及金属制品等,鼓1851年(咸丰元年)中国、沙俄两国《伊犁塔尔巴哈台通商章程》,正式开放伊犁、塔城两个口岸,霍尔果斯被指定为中俄通商通道之一,公元1881年(光绪七年)《中俄改订伊犁条约》规定两国边界百里之内的贸易概不纳税,通商贸易扩展到新疆及内地,十月革命后,新疆与苏联的商务关系一度中断,1921年(民国十年)塔什干苏维埃政府向新疆当局提出临时恢复两国贸易的要求,新疆省政府同苏签订《伊犁临时局部通商条件》,双方分别在伊宁和阿拉木图互设商务交涉机关,同时规定所有进出口货物均走尼堪卡(即今霍尔果斯口岸),尼堪卡成为当时新疆最为重要的对外贸易通道,新中国成立后尼堪卡正式改称霍尔果斯口岸,双方对外贸易国有化,霍尔果斯口岸成为中苏贸易的西部最大口岸,1962年后中苏关系紧张,1967年霍尔果斯口岸基本呈关闭状态,1983年开通霍尔果斯口岸,1989年对第三国开放。
“霍尔果斯”为蒙古语“圆粪蛋”。
都拉塔口岸在察布查尔锡伯自治县境内,对方为哈萨克斯坦阿拉木图市,对方口岸为科里扎特口岸。都拉塔口岸距察布查尔锡伯自治县察布查尔镇63公里,为国家一类口岸。
“都拉塔”为蒙古语“驿站”,又做“多兰图”。
10,木扎尔特
木扎尔特口岸在昭苏县境内,对方为哈萨克斯坦阿拉木图市,对方口岸为纳林果勒口岸。木扎尔特口岸距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第四师74团团部坡马(镇)9公里。
木扎尔特口岸在1953年以前曾作为中国、苏联两国临时过货点,一度为边民易货贸易的进出口集散地,因历史的原因关闭30多年,1992年8月中国、哈萨克斯坦两国开放该口岸,允许两国人员、交通工具和货物通行,1994年3月经国务院批准对外开放。
“木扎尔特”为突厥语,“木扎尔”为“冰”,“特”为“山口”。
&&&&&&&&&&&&&&&&&&&&&#9733;↑图:天山小路&&&
11,红其拉甫
红其拉甫口岸在塔什库尔干塔吉克自治县境内,对方为巴基斯坦古尔吉特,对方口岸为苏斯特口岸。红其拉甫口岸距塔什库尔干塔吉克自治县塔什库尔干镇130公里。
红其拉甫口岸历史上就是古丝绸之路前往印度、中亚、西亚直至欧洲的咽喉要道,也是我国与西南亚及欧洲经济、文化交流的重要通道,1981年9月中国、巴基斯坦两国政府同意开放,1982年8月正式开放,1986年5月向第三国开放,夏季正常开关期间实行24小时通关。
“红其拉甫”为古波斯语,“红其拉”为“要命的”,“甫”为“(水)沟”,现代塔吉克语意为“沸腾”。&
&&&&<img NAME="image_operate_33312" src="/blog7style/images/common/sg_trans.gif" real_src ="/middle/792b039fc&690"
ALT="棉田中的蒲昌城&&新疆的古吐蕃语、藏语地名"
TITLE="棉田中的蒲昌城&&新疆的古吐蕃语、藏语地名" />
千里沙海,大漠通途
--新疆的三条沙漠公路&
一,沙漠公路
(一)塔里木沙漠公路
塔里木沙漠公路北起轮南油田公路网与G314线相接,南抵民丰县恰安,全长552千米,其中:流动沙漠段北起肖塘,南至恰安,全长446千米。
塔里木沙漠公路是目前世界上在流动沙漠中修建的最长的公路,总投资20亿元,于1993年3月动工兴建,1995年9月竣工。
&&&&&&&&&&&&&&&&&&&&&#9733;↑图:塔里木沙漠公路&&&
塔里木沙漠公路路基宽10米,黑色路面为7米,采用强基薄面路面结构,沙基振动干压实和土工布加固沙基施工及芦苇防栏和芦苇方格防沙体系,路面平整,汽车时速一般在100千米以上,最高可达150-180千米。
塔里木沙漠公路全线通车后,中国石油又对肖塘至民丰436公里沙漠路段实施了公路防护绿化工程,种植各类耐盐性较强的柽柳、梭梭、沙拐枣等防风固沙灌木2000余万株,成活后将逐步替代原来的防风固沙草方格和草栅栏,同时也绿化、美化了环境。
(二)阿和沙漠公路
阿和沙漠公路(G217线阿拉尔-和田段)穿越塔克拉玛干沙漠,全长424千米,其中沙漠路段长407千米,二级路面,于2005年6月开工建设,2007年11月建成通车,总投资10.5亿元。
&&&&&&&&&&&&&&&&&&&&&#9733;↑图:第二条沙漠公路&&&
二,沙漠高速公路--G216线五-大沙漠高速公路
G216线五-大沙漠高速公路(G216线五彩湾火烧山立交处-吐乌大高速公路枢纽立交接G216线匝道起点大黄山幸福路口立交)穿越古尔班通古特沙漠,全长96.305千米。
G216线五-大段为我国第一条沙漠高速公路,日通车。
G216线五-大沙漠高速公路是新疆公路网规划的“三横两纵两环八通道”主骨架网“纵二”的重要组成部分,双向四车道,设计车速120千米/小时,总投资27.6亿元,有分离式立交6座、互通式立交5处、通道桥22座、涵洞113道、服务区1处、停车区1处。
由于G216线五-大沙漠高速公路部分路段处卡拉麦里有蹄类动物自然保护区,考虑到这一区域野马、羚羊等国家保护动物需穿越高速公路迁徙和寻找水源等,项目设计预留有20座动物通道,施工时在保护区线路设置9道宽达8米的涵洞,以保证动物的生存环境不受大的影响。
&&&&&&&&&&&&&&&&&&&&&#9733;↑图:G216线卡拉麦里段&&&
作为新疆第一条沙漠高速公路,该项目建设完工对完善新疆“三横两纵两环八通道”具有重要意义,尤其对缓解准东经济开发区周边的交通压力、加快准东五彩湾地区石油、煤电煤化工、矿产资源的开发,促进产业结构调整,拉动产业集群,推动地区经济发展将发挥重要作用。
&&&&<img NAME="image_operate_33312" src="/blog7style/images/common/sg_trans.gif" real_src ="/middle/792b039fc&690"
ALT="棉田中的蒲昌城&&新疆的古吐蕃语、藏语地名"
TITLE="棉田中的蒲昌城&&新疆的古吐蕃语、藏语地名" />
塔里木河尾闾段的
大西海子水库
一,大西海子水库、恰拉水库
20世纪50、60年代,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的军垦战士在塔里木河下游开荒造田以开辟塔里木垦区,建设有今第二师31、32、33、34、35团,并建起大西海子水库和恰拉水库,以保障垦区灌溉需要,大西海子水库为34、35团供水,恰拉水库为31、32、33团供水。
自1960年建成以来,大西海子水库一直处于一种窘迫样,每年的蓄水量从未能满足34、35团的农业灌溉需要。
由于大西海子水库位于塔克拉玛干沙漠腹地,干旱少雨,蒸发强烈,虽蓄水面积为68平方公里,但有水时水深只有2-3米,总库容只有1.68亿立方米,且每年蒸发量达9200多万立方米,多年来平均利用率仅30-40%。
由于塔里木河上中游大规模开发耕地,用水急剧增加,下游来水锐减,大西海子水库时常无水可蓄。据恰拉水文观测站观测,塔里木河水已由20世纪50年代的13.53亿立方米减为90年代的2.99亿立方米,当初完全由塔里木河供水的恰拉水库80年代中期改为由孔雀河供水,而大西海子水库蓄水量在80年代中期多年蓄不到设计水位,无法满足当地灌溉需要。从1991年起,大西海子水库连续4年因来水甚少而干涸,第二师多次调孔雀河水通过塔里木河注入大西海子水库以救急农业、生活用水。
因来水少,大西海子农业灌区耕地面积已由25万亩缩减到15万亩。
因大西海子水库水量剧少,塔里木河下游自英苏以下河道从1972年完全断流,生态环境因长期缺水发生灾难性恶化。塔里木河下游断流30年来,下游河道被沙漠恣意湮埋,2160万亩草场退化、沙化,胡杨林面积锐减,塔克拉玛干沙漠和库鲁克沙漠多处合拢,已严重威胁到下游绿色通道的安全。尽快将大西海子水库退出农业灌溉系统并对下游河道进行恢复和整治是塔里木河下游治理的关键。
专家多次指出,大西海子水库是塔里木河下游断流的罪魁祸首,应完全废除,但经几次放水实践,在没有水库调节的情况下,天然来水难以顺利流到下游318公里外的台特玛湖,国家、自治区最终选择保留了大西海子水库,保留后的水库面积将从68平方公里缩小到51平方公里。
今天,大西海子水库是我国第一座专门用于生态供水的水库。
2004年,塔里木河下游运行了30多年的大西海子水库退出了农业灌溉系统,接替这一“空缺”的是恰拉水库和恰铁干渠。
二,几个地名释
1,塔克拉玛干(沙漠):原意为“(沙漠)底下的家园”,另一意为“(埋在)沙漠里的城堡”,歧义为“进去出不来”、“死亡之海”。唐时称塔克拉玛干沙漠为“图伦碛”。
塔克拉玛干沙漠位于塔里木盆地中央、东西长约1070千米,南北宽约410千米,面积33.76万平方千米,仅次于非洲撒哈拉大沙漠,为世界第二大沙漠、我国第一大沙漠,占我国沙漠面积的47.4%,包括塔克拉玛干沙漠主体、库鲁克塔格沙漠(罗布泊西-塔里木河下游东)、雅克塔格沙漠(且末河南)和托克拉克沙漠(喀什河三角洲),海拔840-1200米。塔克拉玛干沙漠极为干旱,风沙活动频繁,年有风沙日100天,有沙暴日30天,除沙漠中、边的河流沿岸和西部的麻扎塔格、乔喀塔格山和北民丰突起带外全部为沙丘覆盖,沙丘高度约为100-200米,最高为300米,边缘地区年降水量60-80毫米。
2,塔里木(盆地、河):突厥语,意为“可耕种的土地”;一说为“河流汇集”。
我国史书称“塔里木(盆地、河)”为“计戍水”、“葱岭河”、“徙多河”,《汉书·西域传》所称“南北有山,中央有河”就是指的塔里木河。
“塔里木”一词最早见于成书于公元11世纪70年代的《突厥语大词典》,据说其最早为回鹘可汗子女的尊号,其意为“农田”、“农业”,另一意为“随意流动、奔跑”,引申意为“脱缰的野马”的意思,元称“塔林”。“塔里木”一名见于《清史稿》,意为“无缰之马”和“田地、种田”之意。“塔里木”一词在突厥语中还有“(注入湖泊、沙漠的)河流的支流”、“河流汇集”的意思。
塔里木盆地为我国特大型内陆盆地,位于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南部,北为天山山脉、西为帕米尔高原和昆仑山西段、南为昆仑山、喀喇昆仑山、阿尔金山,东为库木塔格沙漠,大体呈菱形,海拔1000米左右,西部海拔1000米以上,东部的罗布泊地区降到780米,东西长1400千米、南北宽约520千米,面积53万平方千米,中部内里为塔克拉玛干沙漠,其边缘为山麓、戈壁和绿洲(冲积平原)。塔里木盆地有来自天山、帕米尔、昆仑山、喀喇昆仑山、阿尔金山的山地河流在边缘形成多个三角洲,克里雅河、和田河、叶尔羌河、克孜勒苏河、阿克苏河、渭干河、开都河、孔雀河形成众多冲击平原,盆地中心为世界第一大流动性沙漠--塔克拉玛干沙漠,面积33.76平方千米。塔里木盆地内矿产资源丰富,石油、天然气资源储量尤为丰富。
3,大西海子(水库):“大西海子”为维吾尔、汉语合词,“大西”为“聚水地”,“海子”为汉语。
大西海子水库原属大西海子水管处,今为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第二师塔里木垦区水利管理处大西海子水管站。
4,恰拉(水库、水文观测站):维吾尔语,“大的”。
恰拉水库原属恰拉水管处,今为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第二师塔里木垦区水利管理处恰拉水管站。
5,孔雀(河),维吾尔语,“皮匠”。
孔雀河发源于天山山脉,流经博斯滕湖后流向罗布荒漠。
6,英苏(若羌县铁干里克乡属自然村),维吾尔语,“英”为“新的”,“苏”为“水”。
7,库鲁克塔格(沙漠),维吾尔语,“库鲁克”为“干燥的”,“塔格”为“山”。
库鲁克塔格沙漠为塔克拉玛干沙漠一部分,位于罗布泊西-塔里木河下游东。
8,台特玛(湖),突厥语,“吞吐”。
台特玛湖原为车尔臣河的尾闾,今为一干涸湖,在人工输水后为有水湖。
9,恰铁(干渠),维吾尔语,“灌木林”。
恰铁干渠位于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第二师31、32团境。&
&&&&<img NAME="image_operate_33312" src="/blog7style/images/common/sg_trans.gif" real_src ="/middle/792b039fc&690"
ALT="棉田中的蒲昌城&&新疆的古吐蕃语、藏语地名"
TITLE="棉田中的蒲昌城&&新疆的古吐蕃语、藏语地名" />
“仰吉八里”与“昌吉”
“昌吉”今有昌吉回族自治州、昌吉市称。
在公元11世纪的《突厥语大词典》里,“昌吉”一词记作“彰巴勒克”,《元史·地理志·西北地附录》记作“彰八里”,邱处机《西游记》记作“昌八剌”,《耶律希亮传》记作“昌八里”,明、清后多记作“仰吉八里”,《清史稿》记为“昌都剌”,还有“掺八里”等称,以上称谓均为蒙古语,其“仰吉”(“Yanl”、“Yani”)为“场圃”,“八里”(“Balik”)为“城”之意,合意为“游牧与种植的园地之城”;一说“仰吉八里”为蒙古语,《西域水道记》释“仰吉”为“场圃”,指农家菜地、果园,因本地头屯河、三屯河岸多有耕种人家的院落,“八里”为蒙古语“城”,《新疆图志》载“侍行纪云,《元地志附录》有仰吉八里……按,仰吉与昌吉音近,蒙语”。
不同时期史料对“昌吉”一地名有着不同的记载。
较早见于史书的《新唐书·地理志》记唐代有张堡城守捉,属庭州(北庭大都护府)辖。《新唐书·地理志》载,“自(俱六城守捉,在今阜康市区)又百里至轮台县(今乌鲁木齐市南郊轮台古城),又百五十里有张堡城守捉”,张堡城守捉即今昌吉市北宁边古城(一说张堡城守捉在玛纳斯县包家店镇阳巴勒噶逊城遗址)。北宋时昌吉一地属西州回鹘,维吾尔族学者马赫默德·喀什噶里的《突厥语大辞典》载公元950年(保大八年)前回鹘国有五座城市,其中一座即彰八里(Qanbalik),“这个国家有五座城市。当地居民是最凶恶的异教徒,也是最高明的射手。这五座城市是S&lmi-唆里米,这个城市是祖勒凯乃因所建。Koqu-高昌,Qanblik-彰八里,Bexblik-别失八里,Yaηibalik-仰吉八里”,这是记载“彰八里”最早的文献。公元13世纪初,漠北蒙古崛起,成吉思汗率军西征,占据新疆地后,把别失八里作为屯戊西域的重要军镇,《元史.耶律希亮传》记:“是冬(即公元1260年[景定元年])涉雪逾天山,至北庭都护府(今吉木萨尔县),二年至昌八里城”。公元1229年(宝庆五年),元在别失八里建行尚书省统辖天山南北,公元1278年(至元十五年)在漳八里设军台,“彰八里,授尕鲁知(人名)金符掌彰八里军站事。”亚美尼亚人乞剌可思.刚扎克赛在其《海屯行纪》里记他在公元1254年曾到过彰八里(Janbalex),《长春真人西游记》记载了昌八剌,“九月二日西行,四日宿轮台之东,迭屑头目(景教长老)来迎……又历二城,重九日至回纥昌八剌城。其王畏午尔与镇海有旧,率众部族及回纥僧,皆远迎。既入,斋于台上,洎其夫人劝葡萄酒,且献西瓜,其重及秤,甘瓜如枕许,其香味盖中国未有也。
今学者对“昌八剌”的解释为“昌八剌亦作彰八里、昌八里等,在今昌吉县境内”,蒙元时期的游记、地理志等多有“昌八刺”、“昌八里”、“彰八里”、“掺八里”等记载,均为今昌吉市的同地异名。
公元1409年(永乐七年),蒙古四卫拉特台吉马哈木被明庭封为顺宁王,其后他逐渐兼并其他各部、自立为汗。公元17世纪初,四部之一的和硕特部游牧地北自额尔齐斯河中上游,南到塔拉斯、楚河一带(今吉尔吉斯斯坦托克马克市附近),东与哈密为邻,而今乌鲁木齐、昌吉一带为其统辖地。公元1697年(康熙三十六年),策妄阿拉布坦为准噶尔汗,此时因土尔扈特部西迁伏尔加河(今俄罗斯伏尔加河),和硕特部南下青海,后,噶尔藏多尔济台吉牧地在乌鲁木齐、昌吉、罗克伦(今昌吉市东南角头屯河畔)、玛纳斯一带,他们称此地为“昌吉郭勒”(“郭勒”为卫拉特蒙古语“河流”)。公元1757年(乾隆二十二年)春,清征服准噶尔汗国后,在昌吉郭勒西设昌吉堡,公元1773年(乾隆三十八年)昌吉设县(隶迪化府)--这是“昌吉”定名的初始。《清朝文献通考》载:“至是努三奏言,臣率道员萨瀚等勘得,自巴里坤(今巴里坤哈萨克自治县巴里坤镇)至穆垒(今木垒哈萨克自治县木垒镇),不堪屯种。自穆垒至乌鲁木齐有噶勒藏多尔济游牧之昌吉、罗克伦等处可耕地亩十六处,视其地土肥瘠、水泉多寡、以定耕作。仍令屯兵等轮替耕种,以息地方,方为有益”。清志书《大清一统志》载,乾隆年间,迪化(今乌鲁木齐市)所属卡伦、营塘均有“昌吉”一名,《清实录》、《西域水道记》等史书也记载有“昌吉”一名。
关于“昌吉”一名,今解释有:
1,“昌吉”为“仰吉”之转音,在玛赫穆德.喀什噶里的《突厥语大词典》、《元史.地理志》里记载有“仰吉八里”一名。突厥语“仰吉八里”谓“新城”,故今人认为“昌吉”由“仰吉八里”、“昌都剌”或“昌八里”等演变而来。
2,《西域同文志》、《天山北路地名》释:“昌吉,准语‘场圃’也,汉蒲类后国地,汉移支国也。”徐松《西域水道记》也认为“昌吉”一名系准噶尔语,是“场圃”的音译,以河名而得,冯承钧《西域地名》认为,“Janbaligh是《新唐书.地理志》之张堡城守捉,《西游记》之昌八剌,《元史.西北地附录》之彰八里,《耶律希亮传》之昌八里,《李进传》之掺八里,皆一地之异称,此城在别失八里之西,天山北麓,往伊犁之大道间,位于今呼图壁之东,故当今新疆之昌吉,或在此附近。而仰吉八里是新城之意”。《西域地名》曰:“其地疑即《西域图志》之阳巴勒噶逊,阳为仰吉音转,巴勒噶逊,城也,在今新疆玛纳斯县治东三十里(即今玛纳斯县包家店镇)”,“阳巴勒噶逊,当即元代之仰吉八里,蒙语义为‘城’,与突厥语八里‘城’同义”。有人认为:“‘仰吉八里’史称‘阳巴勒噶逊’,为准噶尔语,意为向阳城,它和彰八里完全是不同之地。”
有学者认为,“昌吉”为卫拉特蒙古语“察阿昂基伊”的音译,清准噶尔蒙古把打麦子的场地称为“场”,汉语引申为“场圃”,因在昌吉河流域(今头屯河),有人种麦子、打场,故名。徐松说,“河滨(指场圃)筑此,故名。后遂因水以名县”,而突厥语“彰八里”在卫拉特蒙古语里为“彰巴勒噶逊”,意为“彰城”,“彰”发音同“张”,而“张”源于唐代的张堡城;其次,“仰吉八里”与“昌八里”不为同一词,据《西域同文志》释:“阳巴勒噶逊,阳,汉人语,巴勒噶逊,准语,城也,地向阳,有城基,故名。”公元13世纪中叶,在窝阔台汗国首都哈拉和林有大量的基督教徒,其中就有亚美尼亚人,有些亚美尼亚国王就到过西域,以拜谒可汗,其中乞剌可思.刚扎克赛将其所见所闻记录下来,回国后著有《海屯行纪》,其中记:他们(指亚美尼亚国王海屯一行)从该地到达阿儿里黑(Arlex,今阜康市柏杨河)、曲鲁格(K’ulleug,今阜康市)、英格黑(Enggax,驿站名,在阜康市)、彰八里(Janbalex,今昌吉市)、古塔巴(Xut’apay,今呼图壁县呼图壁镇,“《西域水道记》认为是呼图克拜,蒙古语吉祥也”)、仰吉八里(Angibalex,今玛纳斯县阳巴勒噶逊城遗址)。
《新疆古代道路交通史》中的“元代新疆道路交通示意图”中标记“仰吉八里”与“彰八里”为紧挨的两个驿站,但不为一个地方,而“仰吉八里”与“阳巴勒噶逊”为同一个地方,前者为突厥语,后者为蒙古语。
新中国成立后,人们根据“昌吉”二字在汉语里的字意,赋予“昌盛吉祥”意。&
&&&&<img NAME="image_operate_33312" src="/blog7style/images/common/sg_trans.gif" real_src ="/middle/792b039fc&690"
ALT="棉田中的蒲昌城&&新疆的古吐蕃语、藏语地名"
TITLE="棉田中的蒲昌城&&新疆的古吐蕃语、藏语地名" />
带“将军”的新疆地名
“将军”为中国古代官名。今军队里有将军军衔,为准将、少将、中将、上将、大将等将级军官之统称。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从西汉起就多有征战,因此遗留有带军事的地名如“将军”等。
1,将军戈壁、将军庙
“将军戈壁”为汉、蒙古语合词,“将军”为汉语,“戈壁”为蒙古语,蒙古人将地表无水、植物稀少(或草木不能生长)、不同于沙漠、由细小卵石和沙砾组成的地质地貌称为“戈壁”。“将军庙”为汉语。
“将军戈壁”、“将军庙”在奇台县北。
“将军戈壁”、“将军庙”地名来源有两说:
一说此戈壁上旧有为纪念战功卓著的唐将军杨袭古而建将军庙而得名。据说唐时西突厥攻占北庭都护府,杨将军和500余名士兵败退于大漠戈壁,因难复王命,为不失义节,杨将军遂求大唐之婿颉干迦斯杀己于盐泉镇(即特罗堡,今奇台县唐朝墩古城)并建祠志念,后人称该祠为“将军庙”,称此地为“将军戈壁”;
一说唐代有军队在将军戈壁击溃敌军后迷失方向,陷入无水绝境,在万般无奈之际,不知哪位将士蓦然发现前方有一潭碧水,青湛瓦蓝,波光粼粼,湖边杨柳摇曳,屋舍连片,他遂带兵和士兵不约而同向碧水处狂奔,但人进水退,湖水隐遁于前方赤烈的戈壁大漠间,他们永远也无法接近湖水,众将士正在沮丧时,前方突然又出现海市蜃楼,其中的湖水引将士们再度向前狂奔,最终全军将士干渴俱殁,后人在将军捐躯处修有一庙,以纪念将军和勇敢的士兵,取名“将军庙”,这一戈壁荒滩遂有“将军戈壁”的称呼。
将军庙今为新建,在S228线上,旧庙已不复存在,仅剩一些残石断瓦。
2,将军郭勒
“将军郭勒”为汉、蒙古语合词,“将军”为汉语,“郭勒”为蒙古语“河”。
“将军郭勒”为乌苏市西大沟镇一村名,为元时遗留至今的地名,因曾有一将军停留。
“将军山”为汉语,在阿勒泰市内,其为东西走向,长10千米,主峰海拔1360米。
将军山名来源有二,一为清代有一将军在阿勒泰视察时曾登临此山,二为山上曾有大炮,而大炮在旧时称“将军”。
4,将军布拉克
“将军布拉克”为汉、哈萨克语合词,“将军”为汉语,“布拉克”为哈萨克语“泉”。
“将军布拉克”为阿勒泰市拉斯特乡一自然村名,为元时遗留至今的地名,因曾有一将军停留。
“将军沟”为汉语。
“将军沟”在尼勒克县泽库河一带,“泽库”为今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第四师79团团部。泽库一带旧称“将军沟”,清代为伊犁将军所属十二围场的第五围场,因则库一地为天山山脉博罗科努山里的一条沟,公元1762年(乾隆二十七年)-1917年(民国六年)历任伊犁将军常来此沟避暑、围猎,后人即称“将军沟”,《旧刊新疆舆图》做“哲库布董”,“哲库”为蒙古语“(气候)温暖”,“布董”为哈萨克语“沟”。
&&&&<img NAME="image_operate_33312" src="/blog7style/images/common/sg_trans.gif" real_src ="/middle/792b039fc&690"
ALT="棉田中的蒲昌城&&新疆的古吐蕃语、藏语地名"
TITLE="棉田中的蒲昌城&&新疆的古吐蕃语、藏语地名" />
吴郎海吉尔-乌梁海人居住的丘陵地
夏季的8月,我到位于阿勒泰地区布尔津县禾木喀纳斯蒙古民族乡一个叫“吴郎海吉尔”的自然村去旅行。去这里有两个目的,一是“吴郎海吉尔”的“吴郎海”是否与“乌梁海”有关,二是有次遇见在我家附近的新疆蒙古师范学校一个蒙古族图瓦学生和我聊到了“吴郎海吉尔”--了解“吴郎海吉尔”便在我的记忆了扎了根。
去吴郎海吉尔自然村的路不是很难走:从布尔津县城布尔津镇行上去往喀纳斯湖的山间公路,在过了冲呼尔镇、苏吾克巴斯陶后进到阿尔泰山脉里约60公里就到了吴郎海吉尔自然村。
吴郎海吉尔为禾木喀纳斯蒙古民族乡一自然村,几户蒙古牧人家散居在山间。
8月末的阿尔泰山里的白桦树已呈黄色,牧人的羊只散牧在青、黄的牧草间,几座牧圈宁静地矗在草地上。
吴郎海吉尔不像喀纳斯湖那样游人众多,似乎就我一人来到。两位休闲的老牧人看到我,有点奇怪为什么会有人“旅行”到这几无游客的牧村。他们坐在牧圈前吸着烟静看着我。
我走近他们,用汉语和他们打了招呼,然后,和他们一同坐在牧圈前一根倒地的枯松上聊了起来--老人们很愿意和我聊,因为,我觉得,山里的人喜欢和陌生人招呼--不像在城市里,人与人之间少了很多很多的沟通。
关于“乌梁海”,这是一个很复杂的话题。
“乌梁海”在我国史书上称“乌力杨海”、“兀良孩”、“乌良海”、“兀良罕”等,意为“高原”、“山林”。今天的乌梁海人主要分布在今蒙古国科布多省杜特、蒙和海尔汗、布尔干和巴彦乌列盖省阿尔泰、布彦等苏木及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的阿勒泰市汗德尕特蒙古民族乡、青河县、布尔津县禾木哈纳斯蒙古民族乡、哈巴河县铁列克提乡白哈巴村等地。
“乌梁海”一名出现于清朝,早先为我国所称的“良改”、“斡良改”、“都播”、“都”、“秃巴思”、“秃八”,后译写为“图巴”。乌梁海部为古老的蒙古部落之一,原生活在蒙古布尔罕山地区,后一部分南迁、融合到东蒙古部落中,另一部分西迁到阿尔泰山一带,与讲突厥语的图瓦部特棱古特人的属地连成一片,后来,卫拉特人征服了他们,他们就成了卫拉特的属民,公元1754年(乾隆十九年)他们又被清征服。由于乌梁海人与图瓦人、特棱古特人生活方式相同(即狩猎),都居住在阿尔泰山、唐努山山林中,且因都是准噶尔属民,信奉喇嘛教,所以清时将他们称为“乌梁海人”。
清征服他们后,命和托辉特郡王青滚扎布管理,后来,青滚扎布也参加了阿睦尔撒纳反清的战争,这样,阿尔泰山地区和外蒙古西部地区一度成为主战场,乌梁海、图瓦、特棱古特人都参加了战争。清灭准噶尔汗国后,阿尔泰山南就留下了很多户不同属的部众,其中有准噶尔、乌梁海、辉特等部人,也有图瓦、特棱古特人,无疑,乌梁海部中原乌梁海人占绝大多数,归清后,清把这两部分人混编为阿尔泰乌梁海七旗,这样,阿勒泰乌梁海人中就有了讲蒙古语和讲图瓦语的两部分人,阿勒泰乌梁海被安置在乌兰固木(今蒙古乌兰固木地区)及科布多一带,公元1758年(乾隆二十三年)在他们的请求下,清将他们安置在今阿勒泰地区。今天的乌梁海人主要居住在布尔津县的布尔津河、禾木河一带,讲图瓦语,是现布尔津县禾木喀纳斯蒙古民族乡的蒙古族图瓦人的主要组成部分,属阿勒泰乌梁海左翼哈喇索颜旗。
我不懂得人种学,所以,我不知道他们与图瓦人有什么联系和区别。因为我与老人们有语言隔阂,我无法了解更多乌梁海、图瓦的信息。
据说,喀纳斯湖畔是我国唯一的图瓦人的聚集地,约有2000多人居住在禾木喀纳斯蒙古民族乡,这样,我就觉得,吴郎海吉尔这个自然村里的图瓦人的祖先绝对是图瓦人。
有人说,喀纳斯湖畔的图瓦人是成吉思汗当年西征时遗留下来的士兵繁衍的后代。有学者认为,成吉思汗统一蒙古各部落后曾3次西征,每次都要翻越阿尔泰山,在也儿的石河(即今额尔齐斯河)畔休整,也儿的石河的支流有布尔津河、喀纳斯河。图瓦人为成吉思汗西征时遗留的部分老弱病残士兵逐渐繁衍至今,而喀纳斯湖畔的图瓦长者说他们的祖先是500年前从西伯利亚迁来的,与今俄罗斯图瓦共和国的图瓦人属同一民族。
问起老人“吴郎海吉尔”和汉语意思,几个老人用图瓦语叨咕了一阵子,然后告诉我,“吴郎海”就是为“乌梁海”(即《隋书·铁勒传》中记载的厄鲁特乌梁海部),“吉尔”就是“丘陵地”。
知道了“吴郎海吉尔”的意思,我的心一下子就轻松了很多,因为,我的“旅行”实际上是一种“地名旅行”--没有了解地名的旅行,我就觉得很枯燥--这一次“旅行”的收获是我了解了“吴郎海吉尔”这个在新疆地图上找不到的“吴郎海吉尔”的意思。
&图:去往吴郎海吉尔自然村的路&&
摄影:风沙星空
<img NAME="image_operate_33312" src="/blog7style/images/common/sg_trans.gif" real_src ="/middle/792b039fc&690"
ALT="棉田中的蒲昌城&&新疆的古吐蕃语、藏语地名"
TITLE="棉田中的蒲昌城&&新疆的古吐蕃语、藏语地名" />
& 维吾尔族的“赛乃姆”、“刀朗”、“萨玛”、“击石”舞
一,赛乃姆舞
“赛乃姆舞”是维吾尔族最普遍的一种民间舞蹈,广泛流传于天山南北的城镇、乡村。
“赛乃姆舞”发源于从事农业生产、民族聚居的南疆各绿洲,是维吾尔人日常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在喜庆佳节及举行婚礼、亲友欢聚时都要举行麦西来甫晚会、跳赛乃姆。
麦西来甫晚会每次由村里一家做东道主,同村男女老少一起参加,晚会的主要活动就是跳赛乃姆,穿插有传送碗花、酒杯、腰带等游戏,有时也演唱木卡姆、猜谜语、吟诗等。
“赛乃姆舞”自由活泼,无固定程式,舞者即兴表演,合上音乐节奏一人独舞或两人对舞或三五人同舞,舞蹈时一般由中速逐渐转快,当歌舞进入高潮后大家用热情的声音呼喊“凯--那!”(“加油啊”意),这时,人声、鼓乐声欢腾喧闹,所有参加者激动、兴奋。
新疆地域辽阔,赛乃姆有不同的地方风格。喀什赛乃姆明快活泼、深情优美、步伐轻快灵巧,身体各部分运用较为细致,尤其是手腕和舞姿变化丰富;伊犁赛乃姆吸收了一些其它民族的舞蹈成分,动作潇洒豪放,轻快利落,不时出现戛然静止和幽默风趣的小动作;哈密赛乃姆音乐较缓慢,节奏中保留有不常见的节拍,舞蹈动作稳重,手腕变化不大,基本是半握拳式,在头上左右摆动,单步较多等,还有若羌赛乃姆等。
赛乃姆的音乐是在各地区民间音乐基础上形成的歌舞音乐,曲调优美、深情,节奏鲜明。赛乃姆的伴奏乐器一般有弹拨尔、热瓦甫、都它尔、沙塔尔、达甫(即手鼓)等。手鼓在赛乃姆中起着重要作用,既掌握速度又以响亮流畅的鼓声渲染气氛,鼓舞人心。
二,刀朗舞
“刀朗舞”为维吾尔族历史悠久、形式完整、动作粗犷矫健的一种民间舞蹈,盛行于叶尔羌河畔的麦盖提、巴楚、莎车、阿瓦提县等地。
“刀朗”为古代居住在塔里木盆地叶尔羌河一带的人的自称,他们勇敢骠悍,勤劳朴实,用集体智慧和力量在塔克拉玛干沙漠边缘开出绿洲,直今,麦盖提、巴楚、阿瓦提等地有许多人仍自称为“刀朗人”,并把他们居住地称“刀朗”。
刀朗人在劳动、生活中创作了动作骠悍、具有劳动气息的刀朗舞。刀朗舞表现的是狩猎的整个过程:开始的散板是号召人们参加狩猎,接着是举着火把找寻野兽、勇敢与野兽搏斗、奋起追逐野兽直至围歼和胜利后的喜悦。
刀朗舞基本上为两人一组的对舞形式,现保存下来的有四组动作,最后是竞技性的旋转。在农事丰收后的麦西来甫中,人们兴致勃勃地来参加晚会,围成圆圈席地而坐,婉转的琴声奏起散板,几个歌手唱起高亢、嘹亮的序歌,手鼓敲起浑厚有力的节奏,大家纷纷起来邀请善舞的对手双双起舞(多为男女分别而舞),之后鼓声转快,舞蹈也由平稳转为激烈,两人忽而用肩靠紧,忽而骤然散开,节拍急促,两人再对转,变成分散的竞技性旋转,最后只留一人在场中央,左旋右转快疾如风……旁人为他的高超技艺热烈鼓掌并伸出大拇指称他为“乌斯塔”(意“能手”),刀朗舞在激奋欢快的高潮中结束。
刀朗舞的伴奏音乐叫“刀朗木卡姆”或“刀朗赛乃姆”,它与十二木卡姆不同,为另一种类型的歌舞组曲,曲调朴实,演唱宽广豪迈,保有浓郁的地方风格和劳动气息。今“刀朗木卡姆”或“刀朗赛乃姆”保留下来有九套,每套有不同名称,多以“比亚万”(意为“戈壁草滩”)等富有地区特色的名称作为曲调标题,每套木卡姆由不同节奏的五个段落(散序[或木卡姆]、奇克提麦、赛乃姆、赛乃克斯[又称“赛赫乃开提米”]、赛勒玛)组成,段落间衔接和谐自然,由慢到快逐渐过渡到高潮。刀朗木卡姆的歌词主要表现刀朗人的劳动和生活及他们对美好未来的向往,伴奏乐器一般为卡龙琴、刀朗热瓦甫、刀朗艾捷克和小手鼓等。
刀朗舞进入高潮时,鼓手情绪激昂,常把小手鼓高举头上用全掌猛击,使鼓点更加响亮铿锵,给舞者以强烈的鼓舞。
三,萨玛舞
“萨玛舞”为维吾尔族劳动人民在年节时集体欢跳的一种民间舞蹈,流行在南疆喀什、莎车一带。
“萨玛”为一原始宗教名,古代维吾尔人曾信仰过此教。当时因生产力落后,人们在专职的司祭者--“萨玛”的组织下用歌、鼓、舞的形式向自然界的多种神灵祈求狩猎和农业丰收,后随生产力发展和经济生活的改变逐渐从祭祀礼仪演变为年节时的集体娱乐活动,再发展为独特的民间舞蹈。除年节外,一般欢庆场合有时也跳萨玛舞。萨玛舞蹈和音乐被吸收在十二木卡姆的第三部分麦西来甫中的开头部分。
伊斯兰教传入新疆后,统治者利用“萨玛”这一民间舞蹈形式进行宗教活动,如,把两手高举的动作解释为“胡大(上帝)在天上”,一手扶胸的动作解释为“胡大在心里”……虽跳萨玛时有唢呐吹奏,铁鼓敲打,但不准欢笑,舞者的情绪和舞蹈的气氛肃穆庄严;在寺院内举行的萨玛舞没有音乐,人们随阿訇的祷告词边舞边喊有节奏的“哦呜、哦呜”声,而在古尔邦节的清晨、民间娱乐场合跳的萨玛舞则充满欢快气氛、雄健有力,观者和舞者相互呼应,情绪高涨,最后在欢腾的齐舞中萨玛舞结束。
跳萨玛舞的大都是男性,有时也有妇女参加,但为妇女自己在一起跳。
四,击石舞
“击石”是维吾尔族的一种民间打击乐器,操者双手各持两片天然石头(现已改为钢、铝片)随手指的弯直和手腕的抖动发出清脆响亮的声音,双手碰击石面而舞的民间舞蹈称为“击石舞”(又叫“塔什”舞)。击石舞产生、流传于阿克苏、喀什、莎车、和田一带,为男性舞蹈。
击石舞多采用赛乃姆的基本动作,为边打击石头片、边舞蹈的形式,击石多为起打击乐伴奏作用,随音乐情绪、节拍变化而变化打法,其节奏复杂多变,富有特色。&
<img NAME="image_operate_33312" src="/blog7style/images/common/sg_trans.gif" real_src ="/middle/792b039fc&690"
ALT="棉田中的蒲昌城&&新疆的古吐蕃语、藏语地名"
TITLE="棉田中的蒲昌城&&新疆的古吐蕃语、藏语地名" />
新疆:今地名中带“X族”的地名
一,维吾尔族
(一)维吾尔
1,维吾尔把力(哈密市花园乡辖游牧点),蒙古语,“维吾尔”即维吾尔族,“把力”为“花园”。旧称“畏吾儿把力”。
2,维吾尔夏热(哈密市天山乡的旧名,今为一游牧点),蒙古语,“维吾尔”即维吾尔族,“夏热”为“金色的”。
3,维吾尔玉其温(伊宁县辖乡,维吾尔玉其温乡辖村),维吾尔语,“维吾尔”即维吾尔族,“玉其”为“三”,“温”为十户”。
4,维吾尔布力开(伊宁县温亚尔乡辖村),维吾尔语,“维吾尔”即维吾尔族,“布力开”为“孤独的”。
5,阿依赛克维族(阿瓦提县乌鲁却勒镇辖村),维吾尔语,“阿依”为“月亮”,“赛克”为“X地”,“维族”即维吾尔族。
6,维族巴斯夏玛(乌什县奥特贝希乡辖自然村),维吾尔语,“维族”即维吾尔族,“巴斯”为“头”,“夏玛”为“风”。
7,维乌尔(莎车县伊力库力乡一电站名),维吾尔语,即维吾尔族。
8,海努克回屯(察布查尔锡伯自治县扎格斯台乡的旧称),蒙古、汉语合词,“海努克”为蒙古语“牛扁 牛”,“回”即“维吾尔族”,“屯”为汉语。
9,喀什回子(尼勒克县喀拉苏乡一古城遗址名),维吾尔语,“喀什”为“眉毛”,“回子”即维吾尔族。
10,托玛回庄(即今新和县依其艾日克乡托玛村),维吾尔、汉语合词,“托玛”为维吾尔语“水闸”,“回”即维吾尔族,“庄”为汉语。
(二)罗布人。“罗布”为一人种,今有广义、狭义之分,广义的罗布人指定居于整个罗布荒原的土著,狭义的罗布人指塔里木河终端湖罗布泊或喀拉库顺湖的一部分人。清时,维吾尔族中有罗布人,称“罗布里克人”,因居于罗布泊地区而被划分为“罗布人”,今已无此划分。罗布人最早的居住地为罗布泊沿岸,1921年(民国十年)后罗布泊北移,罗布人的渔村为荒漠淹没,他们即迁于今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第二师36团团部米兰(镇)。
1,罗布泊(若羌县辖镇),罗布、汉语合词,“罗布”为罗布语“聚水之地”、“汇入多水(之湖)”之意,“泊”为汉语。
2,罗布泊(位于若羌县一干湖),罗布、汉语合词,“罗布”为罗布语“聚水之地”、“汇入多水(之湖)”之意,“泊”为汉语。
3,贺卜诺尔(即若羌县境罗布泊),蒙古语,“贺卜”即“罗布”,意“众水汇流(之处)”,“诺尔”为“湖”。
4,罗布庄(即洛浦庄,位于若羌县铁木里克乡一无人点),罗布、汉语合词,“罗布”为罗布语“聚水之地”、“汇入多水(之湖)”之意,“庄”为汉语。清称“罗布”。
5,洛浦(若羌县铁木里克乡一无人点),罗布语,即“罗布”。&
6,洛浦(洛浦县洛浦镇),维吾尔语,有说“洛浦”即“罗布”,据称,公元18世纪初居住在恰克勒克(今若羌县若羌镇)境内罗布泊的罗布人因湖水退缩干涸而沿车尔臣河向西迁居玉龙喀什河东岸并形成村落,伊里齐人(今和田市伊里齐乡人)称其为“罗布(人)”,后演变为“洛浦”。
(三)多浪、多兰人
1,多浪(伊宁县温亚尔乡辖村),维吾尔语,即维吾尔族刀浪人。
2,多浪(伊宁县阿热吾斯塘乡辖农场),维吾尔语,即维吾尔族刀浪人。
3,多浪圩孜(伊宁县阿热吾斯塘乡辖村),维吾尔语,“多浪”即维吾尔族刀浪人,“圩孜”为“百户长”。
4,多浪(阿瓦提县辖乡),维吾尔语,维吾尔族刀浪人。
5,多浪(阿瓦提县乌鲁却勒镇辖自然村),维吾尔语,即维吾尔族刀浪人。&
6,玉斯屯克多浪(阿瓦提县乌鲁却勒镇辖村),维吾尔语,“玉斯屯克”为“上首的”,“多浪”即刀朗人。
7,多浪买里(乌什县亚科瑞克乡辖自然村),维吾尔语,“多浪”即维吾尔族刀郎人,“买里”为“村”。
8,多兰买里斯(伽师县玉代克里克乡辖村),维吾尔语,“多兰”即维吾尔族刀浪人,“买里斯”为“村庄”。
9,多兰沟渠(巴楚县巴楚镇有多兰沟渠),维吾尔、汉语合词,“多浪”即维吾尔族刀浪人,“沟”、“渠”为汉语。
10,多兰买里(皮山县科克铁热克乡辖村),维吾尔语,“多兰”即维吾尔族刀郎人,“买里”为“村”。
11,道南巴扎(轮台县轮台镇旧名),维吾尔、阿拉伯语合词,“道南”为维吾尔语,即刀郎人,“巴扎”为阿拉伯语“集市”。“道南巴扎”后称“大道南”。
12,大都郎(轮台县草湖乡辖自然村),汉、维吾尔语合词,“大”为汉语,“都郎”即维吾尔语刀郎人。
13,都兰铁米(疏勒县疏勒镇辖村),维吾尔语,“都兰”即即维吾尔族刀浪人,“铁米”为“铁”。
(四)塔兰奇。“塔兰奇”为准噶尔蒙古语,“塔兰”为“种地”,“奇”表示从事此行业的人;今维吾尔人说“塔兰奇”最早出现在公元11世纪的《突厥语大辞典》中,“塔兰”为“耕地”、“田地”,“奇”为“者”,后被准噶尔人借用。旧称“塔兰奇人”为塔兰奇族、萨尔特-塔兰奇、塔里雅沁人,而他们自认是多浪人。公元1866年(同治四年)伊犁建有存仅半年的塔兰奇苏丹国地方割据政权,民国时塔兰奇人被作为一个民族,在盛世才统治时期的1935年(民国二十四年)被确立为塔兰奇族,与维吾尔族等并列为新疆14个主要民族之一,新中国成立后经民族识别将其并入维吾尔族中,“塔兰奇”这一名称从此废止不用。
索然其喀拉尕什(霍城县惠远镇辖村),哈萨克语,“索然其”即“塔兰奇”,“喀拉”为“大的”,“尕什”为“木头”。
(五)阿布达里人,“阿布达里”为一人种,今融入维吾尔族。《维吾尔语详解辞典》中释“卡兰达尔,乞丐,要饭的”,阿布达里”来源于古波斯语,意为“挡水者”。1906年(光绪三十年)来南疆的芬兰探险家马达汉说,阿布达里人为约1300年前从土耳其库法城(今伊拉克库法市)迁移来的。
哈布达(若羌县铁干里克乡英苏牧业村一地名),维吾尔语,即“阿布达里(人)”。
(六)帕合甫(叶城县西合休乡辖村,又名“克孜勒库鲁克”),“帕合甫”为古旁遮普语,一人种名,今已融入维吾尔族。叶城县有帕赫甫河。
1,汗都夏(鄯善县连木沁镇辖村),维吾尔语,“汗”为“汉人”,“都”为维吾尔语“土丘”,“夏”为“城”。连木沁镇有汗都夏烽燧。
2,汗都坎(鄯善县连木沁镇辖村),维吾尔语,“汗”为“汉人”,“都”为维吾尔语“土丘”,“坎”即坎儿井。
3,艾斯力汗都(鄯善县连木沁镇辖村),维吾尔语,“艾斯力”为人名,“汗”即“汉人”,“都”为“土丘”。
4,汉族萨依(木垒哈萨克自治县下涝坝乡辖村),哈萨克语,“汉族”即汉族,“萨依”为“戈壁”。
5,汉族也斯克(福海县阿尔达乡辖村),哈萨克语,“汉族”即汉族,“也斯克”为“路口”。
6,汉人街(位于伊宁市艾兰木巴格街道办事处一贸易市场名),汉语。&
7,汉宾(伊宁市一乡名),汉语,“汉”即汉族,“宾”为“宾、客”。
8,阿依赛克汉族(阿瓦提县乌鲁却勒镇辖村),维吾尔语,“阿依”为“月亮”,“赛克”为“X地”,“汉族”即汉族。
9,汗都(乌什县依麻木乡辖村),维吾尔语,“汗”为“汉族”,“都”为“高坡”。
10,汉族队(和田县巴格其镇辖村),汉语。&
11,汉族村(和田县吾宗肖乡辖村),汉语。
12,汉人库勒(轮台县策大雅乡一汉时屯田城堡),维吾尔语,“汉人”即汉族,“库勒”为“海子”,又名“黑太克尔”(“黑太”为“汉人”,“克尔”为“坎”)、“黑太沁”(“黑太”为“汉人”,“沁”为“城”)。
13,奇台(新疆维吾尔自治区辖县),汉语,一说“奇台”为“契丹”的转音和异写,意“汉人”。
14,老奇台(奇台县辖镇),汉语,一说“奇台”为“契丹”的转音和异写,意“汉人”。&
15,克塔依勒克(轮台县策大雅乡一地名),维吾尔语,“克塔依”即“汉族”,“勒克”为“X地”。
16,柯塔依(库车县塔里木乡境一古城),维吾尔语“汉人”。&
17,赫探(新疆维吾尔自治区辖有的和田[阗]县、和田[阗]市、于田[阗]县),即和田县、和田市、于田县,古契丹语,“镔铁”、“刀剑”意}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余姓是成吉思汗后代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