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末清初私人海上贸易造的船可以去海上打鱼吗

当前位置:
南方日报:东莞沙田渔民斥巨资打造钢船续求海上谋生
来源:南方日报
发布日期:
字体大小:
  今年前后,以木质渔船为主的沙田镇先锋村,其数十条渔船到了国家规定的最长使用年限,将要面临拆解的命运。在这个特殊时间点,先锋村的渔民需做出选择:是建造新船继续海洋生活,还是渔船报废后上岸。
  先锋村是东莞市仅有的几条仍在从事渔业生产的渔村之一,男人出海捕鱼,女人在家织网补网甚至一块出海,作为一条具有典型特点的渔村,让其与别的村有着截然不同的生活方式。
  如今,借着政府出台政策对渔民贷款改造渔船实施财政贴息这一利好,先锋村不少老渔民投入巨款,建造钢制渔船,以续求在海上谋求更好的生活。
  然而,面对未知的海洋生活,更多人选择留在岸上,寻找新的谋生方式,经历数代人的渔业生活后,先锋村的渔民后代们正在悄悄发生变化,海上谋生已不是唯一出路,选择留在岸上谋生的人正在逐渐适应告别海洋的生活。
  A 海上谋生是勇敢者的出路
  11月1日早上7时,位于先锋村的临时市场,前来购买海货的车辆占满了道路两侧,经过的车辆需要慢慢的从中小心穿过,而在道路的外侧,停泊在港内的各式渔船,似乎在诉说着渔村过去的情景。
  “鼎盛的时候,有渔船数百艘,回家停泊期间,一眼望去,颇为壮观。”如果从新中国成立算起,56岁的梁东算得上是先锋村的第二代渔民,“90多岁的父辈,从内河小舢板船起步,一生与水打交道,直到身体扛不住海上的风浪,才选择上岸养老”。
  如今,整个先锋村的渔船只有100多艘,其中,部分船只已经无法使用,随着这批购自香港的木船使用年限的到期,更多的船只将要报废,如果不选择添置新船,先锋村的渔船将会变得越来越少。
  “男人生下来就知道,要向海洋讨生活,除了出海打鱼外,不知道自己还能做什么。”有着近40年出海打鱼经验的先锋村渔民梁东说,出海捕捞是属于勇敢者的出路,而先锋村的男丁,几乎都走上了出海打鱼的道路。
  梁东出自渔业世家,1978年,今天的先锋村还是新湾人民公社辖下的先锋渔业大队,梁东就开始随长辈们出海捕鱼,当时他只有18岁,谈起当时的情况,至今记忆犹新。
  “当时读书读完了,又没有其他的技能,就选择与父辈上船,出海打鱼。”梁东说,年轻的时候,胆子大,遇到风浪,也不怎么害怕,自己踏实肯干,很快赢得了船队其他成员的信任。
  在他看来,海上打鱼的生活并不是太艰苦,其面临的最大问题还是来自海上生活的寂寞。梁东说,出海往往是数天,这几天离开海港,船只孤独的漂泊在海上,除了打鱼做些操作外,其余的时间往往很难打发,如果无法忍受这种寂寞,很难在海上坚持。
  回忆这么多年的海上生活,在海上的种种困难面前,梁东认为,最大的危险并不是不可预知的天气,而是来自于与其他船只间的纠纷,在茫茫的海上,一旦发生船只的剐碰,或者带到了对方的渔网,有时会出现不和谐的场面,需要特别谨慎。
  先锋村第三代渔民、34岁的阿斌则更有体会,这个年轻渔民坦言,因为念书成绩不好,自己十几岁就上船干活,已接近20年,他能清晰的记住从东莞出发,前往珠海、阳江等地的所需时间和航道,以及每次心理牵挂家人的纠结。
  “这几年来,在海上打鱼的收获都不错,产量稳定,但是价格有所下降。”阿斌告诉记者,好在柴油价格下降了不少,其从最高峰一吨8000多元,下降到如今只需4000多元一吨,外加政府出台的补政策,渔民的收入还是能够有所保障。
  如同梁东和阿斌一样,先锋村的渔民在当前渔业日渐好转的情形下,生活有所改善。但随着上世纪80年代购买的香港木质渔船的使用年限到期,越来越多的渔民需面临再次选择:是一次性花费数百万元建造一条新船,还是将已有的船报废后再也不出海呢?
  B 贷款打造钢制捕捞渔船
  对于习惯海洋谋生的先锋村村民而言,彻底离开海洋,失去的不仅是延续祖辈生活的路径,而且失去了生活重心。“一些渔民上岸不久,就感觉身体不行,而一旦出海打鱼,则又恢复了原样。”阿斌说,一些将渔船报废的村民,40多岁还愿意在别人船上做工,也许这些人离不开海洋了。
  面对高昂的船只建造费用及孤独的海洋捕捞生活,有些渔民选择到岸上谋生,但仍有许多村民,决定再次搏一搏,向银行贷款,建造新型的钢制渔船,而贷款额度则需几百万元,能否收回成本,则需看未来的海上收成。
  此次换船,除了对未来渔业发展的信心,还得力于政府出台的信贷政策,政府贴息贷款政策给了渔民信心。
  正是基于这一利好政策,梁东成为全市第一个申请贷款并建造钢制捕捞渔船的渔民。
  11月2日,在洪梅镇赤滘口河边的一间船厂,记者见到了梁东和他正在建造中的钢质渔船。据梁东介绍,这艘编号为“粤东莞渔92018”的钢制渔船,总长44.9米,型宽8米,型深4.4米,吃水3.4米,最高航速10节(10海里/小时),总吨位398吨。除了可在近海航行,也可在稳性远海航行。目前渔船的主体已基本成型,准备进行设备安装,预计在12月份将会下水试航。
  船厂负责人告诉记者,该厂虽然设在东莞,还从来没有接到过东莞渔民的订单,之前建造的钢质渔船都是珠海、阳江等外地渔民的,梁东的这条渔船是他们首次接到东莞渔民的订单。
  梁东的上一艘渔船“粤东莞渔03447”是上世纪90年代前期从香港买回来的二手木船,船长24.9米,当时属于较大的渔船。梁东每年都会对渔船做一些修补和改善,设备也不断得到更新,2013年初,还装上了广播电视渔船通。然而,毕竟是一条旧船,开了20多年后,这条木船渐渐不堪大用。
  2014年,梁东得知东莞市对渔船更新改造贷款实施贴息资助后,经过深思熟虑,他决定拆掉手上的旧木船,投资建造钢质渔船。“从去年8月份开始准备申请材料,办理了各项手续后,获得了银行贷款500多万元。今年8月份,钢船在船厂开工建造。”
  “钢制渔船抗风浪能力比木船大得多,安全系数更高。木船只有一个船舱,钢船有三个鱼舱,捕鱼能力也强。”梁东对新船充满希望。
  目前,根据规划,从年,东莞将用3年时间引导全市海洋捕捞渔船更新改造,实现东莞市渔船转型升级。同时,大力鼓励和扶持本市渔民、渔业公司、专业合作社通过渔船指标购置、整合进行渔船更新改造,组建渔业船队,做大做强深远海捕捞作业。
  据统计,目前已受理本市建造的东莞渔船4艘,已签发渔船建造开工批准函4份,办理外市(阳江市)建造的东莞渔船6艘,已发出检验委托书6份,发放船名号13个。
  梁东告诉记者,当前在建的属于先锋村的钢制渔船,已经有4艘。他预计,他的渔船建好后,如果收获不错,会有更多的人投入资金。
  C“趁现在还有力气要搏一搏”
  梁东的经历是先锋村渔业发展的缩影,他经历了先锋村渔业从集体走向个体,从木船时代进入钢船时代。38年的海上捕捞生涯,并没有消磨其对渔业的信心。此次,贷款打造钢制渔船,是其“再次搏一搏”心态真实写照,因为,在木质船时代,他是个成功的先锋村渔民,钢制船时代他也不想缺席。
  1978年,梁东就开始随长辈们出海捕鱼,“那时候的渔船都是集体所有,没有私人的渔船,”踏实肯干的梁东不怕吃苦,敢于拼搏,除了台风和过年,他都生活在船上,漂在海上,渐渐积蓄下一些收入。
  梁东说,随着农村经济体制变革,1983年,隶属于集体的渔业大队解散,渔民各自谋生,1987年,他拥有了一艘自己的小渔船。
  “从出来打鱼到现在,我已经换了四五艘渔船,早年间,我的渔船很小,抗风能力差,所以只能在珠江口附近作业。后来换了大船,就到阳江、湛江等地出海,每次捕捞所得就在当地靠岸出售。”梁东说。
  近年来,近海海洋渔业资源枯竭,油料、人工等捕鱼成本上升,渔业生产面临困境。在这些情况下,梁东依然贷款造新船,他是否担心这些问题?面对记者的疑问,梁东坦言,“打渔虽然是靠天吃饭,但是有条件的话,还是要去拼一下,去做了就有希望,就可能发达;但如果不去做,就什么都没有。”
  “我们家几代人都是渔民,早已习惯了这种出海捕涝的海上生活。我才50多岁,还有力气,还是想去搏一搏,不想这么早就过上在家喝茶的清闲日子。”梁东说,他习惯了奔波、操劳的日子,有事情做的时候,生活才有动力,才感觉日子过得充实。
  第三代渔民阿斌则有着另外的计划,他觉得除了渔业外,很难找到合适的工作,在家中的男人就得再次下海,从事渔业捕捞。
  阿斌举例说,几年前,他的弟弟中专毕业,在一家模具厂上班,几个月的学徒工资不到1000千元,工资还不够养活自己,本以为弟弟与渔民生活告别了,但最终还是回到自己船上帮忙。
  “先锋村村组经济不发达,村里的土地也不多,如今也是东莞的扶贫村。”阿斌说,如果自己不循着这条既有的道路走下去,其很难想象如何面对以后的生活。
  阿斌家也贷款建造钢船,如今,他每日去到位于洪梅镇的船厂,认真的监督造船工人每个步骤,盯着自己渔船的日渐成型,一天来回沙田与洪梅两趟,虽然有些繁琐,但能见到自己的船只快要建好,阿斌仍然感到开心,“自从家里的船报废后,很久没出海了,新船一旦建好,就要出去试试运气,看海上的收成如何?”
  在东莞市贷款贴息政策的激励下,先锋渔民掀起了建造新渔船的浪潮。据先锋村委会相关负责人介绍,目前该村已有20多位渔民提出了淘汰木船、建造钢质渔船的申请,包括梁东的新船在内,有4艘钢制渔船正在建造中,总贷款近2000万元。
  D 渔民稀缺用人成本上升
  渔业好转以及柴油费用的降低,并不能让先锋村的渔民放下心来,日益高企的人工成本,也让船主感受到了压力。
  据先锋村就业服务站工作人员介绍,现在村里渔船请的工人都不是本地人,他们来自广西、四川等地,都是在船上做了很多年的老手。由于先锋村渔船一年出海的时间只有几个月,因此部分工人就跑去为阳江、湛江那边的渔船打工了。
  该工作人员介绍说,现在渔船上工人的工资一般都要达到5000元/月。有的还得加上提成,渔船工人每个月可以拿到近万元。一条中等的渔船除了渔民自家的劳动力外,还需要雇上五六名工人,每个月单付给工人的工资就需要几万元,这让很多渔民难以承受。
  招工难的背后还折射出渔民的“后无来者”现状。随着经济社会发展,企业用工需求量逐渐增加,很多人都选择在岸上上班,而不愿意从事海上打鱼的辛苦工作。
  “虽然岸上的工作工资较低,但出海捕鱼,日日熬风熬浪,比较辛苦,所以有些人都不愿意出海打工了。”先锋村渔民周大叔说,现在村里出海的很多都是上了年纪的人,最年轻的渔民也已经30多岁。
  即使是梁东这样的渔民,他也没有让孩子继承他的打渔事业。他认为,不能让孩子吃“海上的苦”。
  先锋村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当前先锋村渔民老龄化趋势越来越明显,村里的年轻人读完书后,很少到父辈的渔船上去工作,老渔民体力不够,如果雇佣不到人,往往出现“有船无人”的窘境。
  不过,随着越来越多的渔民将渔船转让出去或者报废,空闲下来的渔民成了新的劳动力,这些曾经的船主成为新的渔船劳动力,不过,随着这批四五十岁渔民的老去,渔民将成为稀缺资源,先锋村的渔业发展如何应对,是摆在渔民们面前一个问题。
  梁东驾驶着自家小轿车经过渔港时说,如果不积极转型,也许,东莞再也没有渔村了。
  延伸阅读
  东莞投1亿元财政贴息资助渔民改造渔船
  东莞市去年出台政策,对渔船更新改造贷款实施财政贴息,5年内投入1亿元帮助渔民改造渔船。
  据统计,全市现有335艘渔船,主要在虎门镇新湾社区和沙田镇先锋村,全部是木质渔船。据市海洋与渔业局有关负责人介绍,传统渔业使用木质渔船从事近海捕捞,不仅生产效益低,而且抗风能力弱、安全系数低。
  东莞市按照“政府引导、渔民自愿、银行支持”的原则,通过渔民自筹资金为主,政府贴息补助为辅,银行贷款扶持等途径筹措资金,稳步推进渔船以小改大、以木换钢,推动海洋捕捞渔船更新改造,加快捕捞渔业转型升级。
  《东莞市渔船更新改造贷款贴息资金管理办法》指出,从2015年开始,对年申请更新改造的渔船实行5年贴息贷款,第1—3年由财政全额贴息,第4—5年由财政贴息50%、渔民自行承担50%,财政贴息资金由市镇各承担50%,贴息实施时间跨度为8年。
  根据规划,从年,东莞用3年时间引导全市海洋捕捞渔船更新改造,实现东莞市渔船转型升级。同时,大力鼓励和扶持本市渔民、渔业公司、专业合作社通过渔船指标购置、整合进行渔船更新改造,组建渔业船队,做大做强深远海捕捞作业。
  据统计,目前已受理本市建造的东莞渔船4艘,已签发渔船建造开工批准函4份,办理外市(阳江市)建造的东莞渔船6艘,已发出检验委托书6份,发放船名号13个。
  其中,由沙田渔民梁东贷款500多万元在建的粤东莞渔92018号,是东莞市在建的首艘钢质捕捞渔船,具有吨位大、设备先进等特点,将在今年年底前下水试航。
  据介绍,如全市老旧渔船能顺利升级为全新钢质结构渔船,东莞市渔业发展将进入一个全新阶段,未来可远赴深海外海渔场作业。
版权所有:东莞水乡特色发展经济区管理委员会 备案号:粤ICP备号 技术支持:
-- 省内各政府网站 -- 广东省政府网 佛山市政府网 广州市政府网 深圳市政府网 珠海市政府网 汕头市政府网 韶关市政府网 河源市政府网 梅州市政府网 惠州市政府网 汕尾市政府网 东莞市政府网 中山市政府网 江门市政府网 阳江市政府网 湛江市政府网 茂名市政府网 肇庆市政府网 清远市政府网 潮州市政府网 揭阳市政府网 云浮市政府网
-- 市政府部门 -- 市人民政府办公室 市金融工作局 市档案局(市档案馆) 市人民政府督查室 市人民政府打击走私综合治理办公室 市人民政府地方志办公室 市行政服务管理办公室 市人民政府应急管理办公室 市发展和改革局 市物价局 市经济和信息化局 市中小企业局 市内资经济促进中心 市无线电监测站 市教育局 市科学技术局(市知识产权局) 市科学技术博物馆 市公安局 市民政局 市社会组织管理局 市救助管理站 市社会捐助接收站 市司法局 市财政局 市人民政府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 市人力资源局 市人才管理办公室 市就业管理办公室 市人事考试管理办公室 市社会保障局 市国土资源局 市土地储备中心 市环境保护局 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局 市地震局 市交通运输局 市道路运输管理局 市水务局 市农业局 市农业技术推广管理办公室 市农村集体资产管理办公室 市动物卫生监督所 市海洋与渔业局 市对外贸易经济合作局 市外商投资促进中心 市文化广电新闻出版局 市文化馆 市图书馆 市卫生局 市卫生监督所 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市人口和计划生育局 市审计局 市外事局(市侨务局、市港澳事务局) 市体育局 市统计局 市林业局 市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 市法制局 市城乡规划局 市城市综合管理局 市新莞人服务管理局 市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 市人民政府台湾事务局 市房产管理局 市公路管理局 市城建工程管理局 市旅游局 市供销合作联社 市住房公积金管理中心 市城市管理综合执法局 市人民防空办公室 市人民政府经济协作办公室 市产业合作办公室 市公路桥梁开发建设总公司 中国国际贸易促进委员会东莞市委员会 市口岸局 省渔政总队东莞支队
-- 各镇街政府网站 -- 莞城区 石龙镇 虎门镇 东城区 万江区 南城区 中堂镇 望牛墩镇 麻涌镇 石碣镇 高埗镇 洪梅镇 道滘镇 厚街镇 沙田镇 长安镇 寮步镇 大岭山镇 大朗镇 樟木头镇 凤岗镇 塘厦镇 谢岗镇 清溪镇 常平镇 桥头镇 横沥镇 东坑镇 企石镇 石排镇 茶山镇 松山湖 虎门港 东莞生态园
-- 其他友情链接 -- 东莞时间网东莞阳光网东莞网东莞信息港渔船在中国海上捕鱼危险不?_百度知道
渔船在中国海上捕鱼危险不?
提问者采纳
相信我们祖国。
提问者评价
太给力了,你的回答完美解决了我的问题!
其他类似问题
为您推荐:
捕鱼的相关知识
等待您来回答
下载知道APP
随时随地咨询
出门在外也不愁我一个朋友在海上打鱼,不想干了,家人担心,船上不让回来,怎么办呢_百度知道
我一个朋友在海上打鱼,不想干了,家人担心,船上不让回来,怎么办呢
提问者采纳
。。出海了 应该不能随便回来吧。?只能等这趟回来 就不要去了
可是家里人急疯了。
就算是罚钱,家里人也愿意啊。就是希望孩子能够回来。。。
朋友,能否帮我。
这个我也不清楚,正常都是如果出海了 要跑完这趟 跟船一起回来的。不好意思
提问者评价
太给力了,你的回答完美解决了我的问题!
其他类似问题
为您推荐:
其他1条回答
不会因为一个人不想干了就马上送回来的,出海有长有短的,哪有说走就送你回家的
我都回来了。可他就回不来了。他家里人都急疯了。妈妈都住院了。朋友能否帮我。。
要跟船回的,没有什么生命危险的,有的话国家也会介入,请放心好了。
唉,那个船长说不拿钱,不让回去。我该怎么办。
我现在真的好无助
打鱼的相关知识
等待您来回答
下载知道APP
随时随地咨询
出门在外也不愁海上捕鱼令人大开眼界(图说)
船长老宋闯荡海上近40年。唐僧有幸登上他的渔船一道出海打鱼,体验了一番渔民的生活,很长见识,还意外地捕到一条“美人鱼”……
平生第一次出海打鱼,我兴奋异常,一早便背着行囊上了船。老宋他们忙着往船上搬米油肉菜、冰块等,柴油、淡水事先已储备好。这条渔船载重100多吨,长30多米,宽7米,使用拖网,巡航时速10节,作业时速2节。
出海咯(天下着小雨,寒气袭人)
我充满好奇,老宋一边驾着船一边和我闲聊。今天最低温度只有5度,风力3-4级,可海面上的浪并不大,我便问老宋,俗话说海上无风三尺浪,怎么海面只泛着小浪?老宋解释说所谓的无风三尺浪是指台风刮过之后,虽然海面无风但仍然有很大的浪。
乘风破浪(我在驾驶舱)
老宋不停地侃着,你此趟是好奇解闷,渔民出海既单调又辛苦,但并非每天出海,每年出海打鱼的时间只有3-4个月,其他时间上岸休息。除了每年5月至8月的禁鱼期外,出海与否主要看天气和潮汐,象今天寒冷下雨,本不应该出海,白天鱼很少,可是你来了不能不出。我很感动,因为我曾了解过,他们出一趟海的成本很高,主要是柴油很贵,7000多块一吨,机器工作12个小时就要消耗一吨。
放网咯(拖网位于渔船的两侧,过去我以为是在渔船的后面)
入水咯(通常在鱼网入水后拖行1个半小时左右后收网)
收网咯(网收拢后人再把它拽上来,鱼多拽不动则用滑轮吊上来)
果然,白天撒了两网,收获的鱼只有几十斤,其中好鱼只够我们尝鲜吃的。老宋风趣地告诉我,捕鱼主要是在晚上,鱼和人相反,都是夜猫子,白天睡觉,晚上活跃。事实证明他的话完全正确,后来晚上撒了5网,收获的鱼明显增多,一网远远超过白天的两网。
不合算(白天一网才这么一点鱼)
打边炉(真正的生猛海鲜,从鱼打上来到下锅不到20分钟)
老宋说,你看海面水的流向是和我们船一个方向往前流动,可在海底水流却是相反的。俗话说清水无鱼,今天海水清,打到的鱼肯定少,因为海水清说明水下的潮汐小,冲力就小,鱼沉到海底水冲不上来;而潮汐大则冲力大,把水下的鱼连同淤泥一道冲起来,海水就变得相对浑浊,入网的鱼自然就多。说着话,他拿出一本今年海上的潮汐表给我看,上面详细标注了今年全年每一天、每个时辰涨潮落潮时间和潮汐的高度。打鱼是很讲科学的。
不孤单(附近有几艘船,这艘船用针网捕鱼,船停海上等鱼自己钻进网)
导航仪和海底显示仪
渔船上的设备虽然简陋但却很齐全,卫星定位仪时刻显示船所处的位置经纬度、实时航迹和历史航迹在屏幕上一目了然;海底状况显示仪,可以把海底地形、高度、鱼群情况显示在屏幕上;海上通播系统,可以任意与岸上和其他渔船通联。我从行囊里掏出望远镜,想看看远方,老宋说船上有;我再掏出个指南针想辨别一下东南西北,他说你带的是个破玩意,现在有GPS导航,连罗盘都很少用了。船老大就是船老大,啥都懂,啥都有。确实,老宋日子过得很宽裕,有小轿车,虽然驾驶技术一般,那天来我家途中还把别人的车蹭花了一点,赔了几百块,但他毕竟既会驾船也会开车,这样的人才不多;有几艘自己的运沙船,有两栋楼房一栋自住、一栋出租。他面相稍微粗黑一点,但身体却很棒,深夜海风刺骨寒,睡觉时我穿着羽绒服毛裤,还要盖一床被子;他只穿一件薄毛衣打鱼到凌晨一点,后睡在竹凉席上。第二天我冻得流清鼻涕,喝生姜红糖水,他清早继续打鱼。
唐僧晚上就睡在这里(海水晃动象摇篮一样,睡觉很舒服)
老宋每次出海打鱼会连续在海上呆好几天,打上来的鱼按照不同的种类、大小立即进行分拣,品种好点的鱼放进有冰块的箱里冷藏,大部分不值钱的杂鱼则堆积一旁,卖给养殖场当饲料。第二天早上收购的人会开着小船来收鱼,然后运抵码头批发给鱼贩子或送往养殖场。当天撒了7网,收获的海产包括黄鱼、黄皮鱼、白帆鱼、鲈鱼、白鲳鱼、鲫鱼、海龙、河豚、虾蟹等,估计值近8000块,除掉成本略有盈余。
夜间起网(要用滑轮掉上来)
夜间一网的收获(比白天多几倍)
分拣鱼(按品种、大小挑选)
美人鱼(唐僧说的美人鱼其实是河豚,有上当的感觉吧?谁叫你好色!
它外表漂亮内脏有剧毒,吃它要把内脏、血和眼睛洗干净,唐僧吃了不
少。河豚脾气很大,出水后雪白的肚皮会膨胀,象个圆乎乎的乒乓球。)
老虎蟹(骨瘦如柴的样子,当然划入垃圾鱼行列)
以前我听说出海打鱼的人有许多讲究,比如吃鱼时不能翻面,忌讳
出海翻船;女人上船出海不吉利。老宋豪爽地表示根本不讲究,他船上
就请了一对夫妻,男人打鱼,女人煮饭,我上船时女人回家生孩子去了。
在吃鱼的时候老宋还有意把鱼翻来翻去,被我制止,因为我虽然会游泳,
可海水太冷,落水不会淹死会冻死。
初升的太阳
返航(小弟夫妻开着小船来渔船上收购,唐僧随船返回大陆)
再见了,老宋!祝你好鱼满舱!
鱼从码头送往各菜市场或餐馆(老宋送了不少鱼让我带回家,嘻嘻)
已投稿到:
以上网友发言只代表其个人观点,不代表新浪网的观点或立场。}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海上打鱼危险吗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