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海鑫集团董事长谁?

嫩牛五方: 海鑫钢铁成李兆会游戏提款机:负债百亿沦为空壳 来源:南方都市报 山西海鑫钢铁集团董事长李兆会与前妻车晓 山西最年轻首富30亿债务缠身:曾迎娶演员车晓(图) 李兆会往事... - 雪球&来自雪球海鑫钢铁成李兆会游戏提款机:负债百亿沦为空壳来源:南方都市报山西海鑫钢铁集团董事长李兆会与前妻车晓    山西最年轻首富30亿债务缠身:曾迎娶演员车晓(图)  李兆会往事:年少接班后削权五叔 与成龙是多年好友  资本市场的巨大诱惑,让李兆会这个学金融的富二代迷恋不已。而海鑫钢铁则成为李兆会“驰骋”资本市场的提款机。  李兆会在接手海鑫钢铁之后的前几年走得顺风顺水。年,经济基本面很不错,钢铁产业利润很高;又赶上了年A股的大牛市。但2008年之后,实体经济和资本市场都快速向下,李兆会才发现自己在裸泳。  海鑫钢铁这家山西最大的民营钢铁企业,也是山西最大的民营企业,如今不得不面临全线停车,债主“围城”的绝境;海鑫钢铁董事长李兆会,十年来醉心于资本市场的快进快出,对钢铁主业几乎不闻不问,如今面对海鑫这个烂摊子依然是一躲了之。  十年间,海鑫钢铁成了李兆会游戏资本市场的提款机。李兆会不断从海鑫钢铁抽血输向资本市场,然后很多资金消失于无形。坊间传闻海鑫钢铁的负债超百亿元,早已资不抵债,沦为空壳。天文数字的负债,难以计数的债主,上万工人的生计,都需要李兆会出面担当。只有将抽出去的血输回海鑫,海鑫或许有救。但关键时刻李兆会的失联,让外界深感恐慌。  富二代如何接管家族企业?地方政府与民营企业之间应保持怎样的平衡?银行与民营企业如何共舞?干实业与玩资本该如何把握?……海鑫钢铁事件是一面镜子,将上述诸多问题一一折射出来,足以引发各界的思考。  海鑫钢铁的倒塌  4月初的山西运城,早已春意融融。然而,在运城市闻喜县东镇,却很难感受到生机勃勃的气息。  听说南都记者要去海鑫钢铁,出租车司机发问:“是去海鑫要账?”在得到否定的答案后,司机又猜测:“那是去海鑫采访?现在去海鑫的,就是这两类人。”说起海鑫,出租车司机的话匣子就被打开了,“好端端的一家企业,硬是让李兆会这个小孩给玩完了,现在全县都在为海鑫受累。海鑫出事,闻喜各行各业都要受影响,出租车的生意都要差不少。”  出租车司机的说法并非夸张,在闻喜有个说法,“海鑫钢铁打个喷嚏,整个闻喜都要感冒”。海鑫解决当地近万人就业,贡献了闻喜县近一半的财政收入。特别是在海鑫所在的东镇,全镇约6万人口,其中有近万人在海鑫工作,有80%的人靠海鑫吃饭。  海鑫钢铁是由李兆会的父亲李海仓一手打造,是山西省第二大钢铁企业,李海仓因为经营海鑫钢铁有方,被称为“山西钢铁大王”,并顺利当选全国工商联副主席。对于海鑫钢铁所在地的闻喜县来说,海鑫更是该县的经济支柱。早在2004年,海鑫钢铁的年产值就达70亿元,实现利税12亿元,被评为纳税全国民企第一。2005年至2007年,海鑫钢铁连续三年蝉联山西百强民企第一名。而海鑫钢铁的掌门人李兆会则在年连续两年跻身胡润百富榜,成为山西最年轻的首富。2010年,李兆会高调迎娶女星车晓,更是让李兆会成为娱乐新闻的主角。  然而,表面光鲜的背后,暗疮丛生。  “其实,从去年底开始,海鑫钢铁的生产就开始出问题了,到今年春节后,工厂的6座高炉开始陆续停产,到3月下旬,海鑫全面停产。这是海鑫建厂以来第二次出现全面停产的状况(上一次是在2008年金融危机之后,当时海鑫停产了半年时间)。”在海鑫干了十多年的一位老员工老赵,在经过记者多次联系之后,答应接受记者采访。在海鑫工厂对面小饭馆的饭桌上,老赵告诉南都记者,“以前生产正常的时候,仓库堆得满满的都是铁矿石。现在仓库里都是空的。你再看看那些烟囱,已经很多天没有冒烟了。”  海鑫老员工的说法,得到了闻喜县经贸委相关负责人的证实。该负责人告诉南都记者,海鑫去年进口了近6亿美元的铁矿石,但今年前两个月都没有一单进口,主要靠库存的铁矿石维持生产。“进入3月份,铁矿石用完了,海鑫也就全面停产了。”  南都记者在闻喜县采访的几天,多次听到海鑫要恢复生产的传闻,但直到记者离开,海鑫依然丝毫没有复产的迹象。“一个高炉要重新点火,起码需要几千万元,再加上原材料的准备、配套设备的运行,启动资金就要上亿,6台高炉要全部或者部分恢复生产,没有几个亿乃至上十亿资金,根本不可能。”“我的钢铁”研究中心副主任曾节胜告诉南都记者。  窥斑见豹,其实,海鑫钢铁的处境,是整个钢铁业不景气的一面镜子。此前的3月中旬,中钢协副会长刘振江在接受南都记者采访时就透露,钢铁业月份行业效益比前两年更差,1月份重点统计单位又出现亏损,亏损金额达10亿元,企业亏损面达43%,创历史新高,2月份的情况也不好。“钢铁业现在才开始真正进入冬天。”  债主围攻  海鑫钢铁生产不正常的消息一经传出,立即触及到各方神经,而反应最为强烈的,自然是海鑫钢铁的债主们。  其实,早在去年年底,当地银行监管部门就曾发出警示,要求各银行不要向已经从多家银行借款的钢厂放贷,该报告特别提到海鑫钢铁。显然,这一点名海鑫钢铁是有的放矢。有媒体报道称,海鑫钢铁出现了30亿元人民币贷款逾期的情况;更有说法称海鑫钢铁仅欠民生银行的贷款就高达58亿-70亿之多,其中20亿左右是无担保贷款,海鑫实际债务规模高达100亿以上,已经资不抵债。对于外界的传言,民生银行曾专门发公告予以澄清称:目前,海鑫钢铁在民生银行授信敞口19 .5亿元,全部是抵押担保贷款。对于海鑫集团的债务规模,南都记者分别致电当地银监局和统计局希望得到答案,但采访要求均被婉拒。当地统计局的一位工作人员告诉南都记者,海鑫的事现在是闻喜的头等大事,上上下下都很关注,这个时候谁也不敢乱说话。  记者通过多个途径了解到,今年3月初,工行闻喜县支行行长李海瑜曾亲自带队去过海鑫讨债,被银行行长逼债这在海鑫历史上还是头一遭,也足以说明海鑫债务问题的严重性;3月7日,市场传出“山西某钢厂因资金链断裂而停产,江苏钢厂收到银行口头通知称信贷将缩减20%”的传言,导致当天铁矿石、煤炭和焦炭期货三大品种齐齐跌停,而该传闻中的“山西某钢厂”指的就是位于山西运城的海鑫钢厂;紧接着的3月18日,海鑫的6座高炉全部停产,海鑫危机全面爆发。从3月下旬开始,海鑫钢铁的各路债主纷纷赶至闻喜县,围堵海鑫钢铁总部大楼,希望能抢在海鑫破产前拿到部分欠款。  记者在采访期间,多次路过海鑫钢铁总部门前,总能看到五六个人坐在公司大门口,满脸都是焦虑之色。“堵门的基本上都是小债主,债务规模在几百万到几千万。大债主都是银行。他们不用堵门,他们有专门的渠道与海鑫高层沟通。”在海鑫门口堵门已经半个多月自称姓王的讨债人告诉南都记者。王先生是海鑫钢铁的代理商,每次进货都要给海鑫先打款。“合作了六七年都很正常,去年底打了一笔款之后,一直都没有收到货,到3月份才知道海鑫出事了,赶紧赶过来看看究竟。3月底的时候讨债的人更多,不少人在这里等了几天,海鑫方面只是派出了一个中层干部与债主周旋,并不能给债主一个明确的答复。海鑫的高层则一直不露面。不少债主讨债毫无进展,就回去了,我是会一直等下去,直到海鑫给我一个明确的说法。”  除了债主堵门,让海鑫和当地政府揪心的还包括海鑫的近万名工人。从春节后以来,随着海鑫高炉陆续歇火,海鑫的工人也逐步“失业”。“尽管每天依然要求上班,但上班基本上都无事可干,且已经几个月没有发工资了,工人们的情绪越来越低落。不少工人都在自谋出路,但又担心拿不到前几个月的工资。纠结!”几杯酒下肚,老赵向记者大倒苦水。  记者注意到,海鑫总部门口还停了一辆警车,几个警察坐在车里警惕地观察着四周。“主要是担心出现突发事件,并非针对具体的人。”一位中年警察简单地回答了记者的问题后就拒绝再说下去。  失联的“董事长”  工厂停产,债主堵门,工人“失业”,三大难题压身,都需要企业掌舵人出面来化解危机。然而,作为海鑫钢铁的董事长,李兆会却在关键时刻“失联”,不但中小债主、工人、媒体记者们见不到他,就是海鑫的中层干部、当地政府相关职能部门的人,也无法联系到他。李兆会的“失联”,进一步加剧了海鑫钢铁的债务危机。  2003年初,海鑫钢铁创始人李海仓意外身亡,尚在海外留学的李兆会不得不遵从家族的意愿,中断学业回国接掌海鑫钢铁,成为海鑫钢铁的董事长。在接手海鑫钢铁之后的前几年,由于钢铁市场一片红火,海鑫钢铁可谓顺风顺水。2004年,海鑫钢铁的年产值就达70亿元,实现利税12亿元。此后几年,海鑫钢铁连续蝉联山西民企第一名,海鑫钢铁的发展达到了顶峰。  在海鑫钢铁走向辉煌的同时,李兆会在资本市场开辟的第二战场,也是颇有斩获。  日,海鑫钢铁旗下的海鑫实业以近6亿元的价格,受让中色股份所持民生银行1 .6亿股,成为民生银行第十大股东。在2007年上半年的牛市高点,海鑫实业抛售了手中民生银行近1亿股,套现超过10亿元。民生银行的投资成为李兆会在资本市场上最成功的投资。此后,李兆会还先后投资了光大银行、兴业证券、山西证券等公司,在这些公司上市后就套现走人。此外,在二级市场上,李兆会还分别投资了中国铝业、益民商业、兴业银行、鲁能泰山等上市公司。相对于在民生银行上的巨大斩获,李兆会后来在资本市场上的运作,并没有取得像样的业绩。但资本市场的巨大诱惑,让李兆会这个学金融的富二代迷恋不已。而海鑫钢铁则成为李兆会“驰骋”资本市场的提款机。  “闻喜人都知道,李兆会根本就对钢铁业务不感兴趣,一年中的绝大部分时间都在北京、上海、太原等地,很少回闻喜。即使是回闻喜,都是坐私人飞机回来,外人根本就不知道。海鑫钢铁的中高层一年都难得见到李兆会一面,供应商、闻喜县政府领导更是对李兆会的行踪毫不了解。董事长对海鑫钢铁不闻不问,不断从海鑫钢铁身上抽血,加上钢铁业这几年十分不景气,海鑫钢铁能不出事吗?”闻喜县经贸委一位中层干部在说到李兆会时感慨道。  在中国人民大学经济学院教授张海洋看来,李兆会在接手海鑫钢铁之后的前几年走得顺风顺水,更多是幸运,而非李兆会本身有太大的能量。“年,经济基本面很不错,钢铁产业产能得到充分释放,利润很高;而李兆会能够入股民生银行,更多是得益于其父亲李海仓的荫庇,又赶上了年A股的大牛市。2008年之后,实体经济和资本市场都快速向下,李兆会才发现自己在裸泳。”  在海鑫债务危机爆发、海鑫钢铁完全停产之后,作为董事长的李兆会依然“神龙见首不见尾”。尽管有传闻称李兆会在3月底秘密回到闻喜处理海鑫问题,并与公司高层开了一个小型的闭门会议,参会的还有数位县政府人士。但直到目前为止,李兆会也没有公开露面,也没有回应各方面的质疑,海鑫钢铁方面和闻喜县政府也没有就如何化解海鑫当前的困局给出解决方案。  家族恩怨里的弃儿?  如果不是一步步被抛弃,海鑫钢铁很有可能发展成为国内民营钢铁的龙头,但海鑫最终的结局,却是走向了反面。  李海仓遇害之后,李海仓的父亲李春元力挺李兆会接班,而海鑫钢铁的另一位创业元老,时任海鑫集团总经理的李天虎(李兆会的五叔),却被剥夺了总经理的职务,成为海鑫集团下属一家水泥厂的负责人。此前,李兆会还将创业元老、海鑫集团副董事长兼党委书记辛存海调离权力核心。李天虎在海鑫钢铁很有威望,以实干著称,本来是海鑫钢铁最适合的接班人,却被扫地出门。海鑫钢铁今日之败局,其实在那时已经埋下伏笔。  在将创业元老先后排挤出海鑫钢铁之后,李兆会巩固了自己在海鑫钢铁的地位。随后,李兆会让自小与自己关系最近的六叔李文杰掌舵海鑫钢铁,自己则将主要精力放到了资本市场上。2009年之后,李文杰逐渐从海鑫的管理层消失,接掌海鑫钢铁大权的,则是李兆会的妹妹李兆霞。但李兆霞只是控制公司的财务大权,对具体的经营既不懂也不关注,海鑫钢铁实质上已经沦落为一个“弃儿”:公司员工、合作方常年见不到真正的管理层,就是闻喜县政府的各个职能部门,也很难联系到海鑫高层,海鑫钢铁陷入了群龙无首的局面,完全靠惯性维持运转。  “2008年之后,钢铁市场越来越不景气。其他钢铁企业拼命在维系,而海鑫钢铁却出现了管理层集体不作为的怪现象。这时候的海鑫钢铁,正是需要输入资金应对困难局面的时候,李兆会却继续从海鑫钢铁抽血投向资本市场,导致海鑫钢铁的债务窟窿越来越大,以至于发展到目前的失控局面。”一位长期与海鑫钢铁有业务往来的钢铁贸易商告诉南都记者,“抛弃海鑫的,不是市场,而是李兆会自己。”同时转发到我的首页发布分享到微信扫一扫李兆会(山西海鑫钢铁集团董事长)——仓促继位的年轻首富
楼主正文显示宽度
跟帖显示为
本帖只代表的个人观点,不代表人民网观点。 如将本文用于其他媒体出版, 请与联系。举报
微信扫一扫分享本帖到朋友圈
微信扫一扫分享本帖到朋友圈
图文编辑模式
08:17:57&)
2978字(26325/30)
( 10:13:31)
508字(625/0)
( 10:11:46)
191字(514/0)
( 10:12:11)
1428字(286/0)
( 10:10:35)
1469字(341/0)
( 10:08:31)
359字(2177/0)
( 09:59:48)
1435字(216/0)
( 09:57:23)
1471字(356/0)
( 09:56:47)
191字(82/0)
( 09:56:13)
1550字(163/0)
( 09:57:14)
1459字(221/0)
( 09:53:43)
393字(15009/1)
( 09:24:19)
325字(99/0)
( 09:52:51)
1539字(327/0)
( 09:52:13)
400字(179/0)
( 09:53:46)
1451字(214/0)
( 09:50:48)
1452字(113/0)
( 09:50:04)
1490字(1199/0)
( 09:49:30)
1492字(338/0)
( 09:48:32)
1564字(332/0)
( 09:47:43)
1555字(153/0)
( 09:48:36)
1481字(266/0)
( 09:47:58)
191字(106/0)
( 09:46:00)
1485字(934/0)
( 09:47:35)
1439字(138/0)
( 09:46:58)
1461字(201/0)
( 09:46:15)
1501字(112/0)
( 09:43:14)
1444字(180/0)
( 09:42:34)
191字(170/0)
( 09:44:28)
1487字(113/0)
( 09:42:10)
399字(390/0)
请登录后继续操作....
强国社区-人民网市场及媒体合作屠晶晶010 09.cn
山西首富就这么倒下了!海鑫集团破产9大原因
摘要转折点起始于日,当时年仅48岁的海鑫集团掌舵人李海仓在自己的集团办公室遇刺身亡。28天后,李海仓之子——不满22岁的李兆会被迫从国外中断学业,回国接管了资产规模逾40亿元的海鑫集团。
  位于山西运城闻喜县的山西海鑫集团号称“万亩钢厂”,其曾是山西第二大钢铁企业,也是山西规模最大的民企。1987年,海鑫集团创始人李海仓以集资的40万元资金,经过艰苦创业,几乎是以一年办一个新厂的速度不断扩张速度,形成了占地3.6平方公里的大型钢铁集团,逐步建立起一个多元化的“钢铁帝国”。
  转折点起始于日,当时年仅48岁的海鑫集团掌舵人李海仓在自己的集团办公室遇刺身亡。28天后,李海仓之子——不满22岁的李兆会被迫从国外中断学业,回国接管了资产规模逾40亿元的海鑫集团。
  “李兆会那么年轻就执掌海鑫集团,完全是他爷爷做的主。”一位当地企业界人士称。李家兄弟6人,李海仓排名老三,是李海仓的父亲李春元一锤定音,理由是“子承父业”,庞大的企业交到了李兆会手上。
  然而多年之后,曾经兴盛一时的海鑫钢铁在李兆会手中从繁盛走向了破产。海鑫钢铁曾贡献闻喜县过半的财政收入,在遭遇困境后,当地政府曾对其提供援助,但最终难挽其颓势。
  因为儿子和父亲有很大的不同,最后管理企业的结局和命运也不一样。一起解密山西曾经最大的民营企业,海鑫集团倒闭的九大原因,其掌舵者也曾是山西首富。
  第一,李兆会太年轻,接班时自称压力太大。
  李兆会曾在接班时说,“公司是我父亲的,不能让它败在我手里。”十年后终于还是败在了他的手里。正如李兆会自己说:“现在财富对我来说是种压力,我明白海鑫有9000多人等我开饭,我一个决策失误,会砸掉许多人饭碗。这个压力对我太大了。”
  第二,良好的政商关系也在李兆会手里中断了。
  据在海鑫集团工作多年的人士介绍,集团创始人李海仓精明能干,眼光长远,又善于和各种人交往。在世期间,李海仓和当地官员经常来往,把政商关系处理得头头是道,为地方政府税收、就业、政府面子工程出力、出汗、出钱。而接班人李兆会,海外留学背景,含金钥匙出生,经常看不起地方政府官员,当地的政府官员想见他都找不到人。
  第三,李兆会这个不满22岁的小伙子具有“留学”背景,虽然执掌海鑫集团却似乎并不喜欢实业,但是不擅长管理企业,导致企业管理一片混乱。
  有当地海鑫集团的工人表示,李兆会成为董事长后,鲜见他到工厂巡视,倒是李海仓的五弟李天虎显示出企业管理的才干。在叔侄俩发生矛盾之后,李天虎被赶走,海鑫的局面更加每况愈下。
  第四,在这钢铁行业由“香饽饽”走向“白菜”的十年里,李兆会远离钢铁主业,频频活跃于资本市场。“抛弃钢铁玩投资”让他饱受争议。
  2004年11月,海鑫旗下的山西海鑫实业股份有限公司以5.9亿元的价格,受让中色股份所持1.6亿股,并在2007年上半年的牛市高点抛售,套现超过10亿元。此举将李兆会推上了当年胡润百富榜第78位,成为最年轻的山西首富。
  在这之后,李兆会先后在资本市场买入、证券、银华基金、、、鲁能等多家上市公司股票,均无法再现当初的成功。
  第五,亲友们忙着自己赚钱欢,而置企业的生死存亡于不顾,海鑫倒闭的命运无可避免。
  在停工前的最后一年多,李兆会已经不再信任他的叔叔们,而是安排他的妹妹李兆霞管理海鑫集团。有人士称,实际上,在海鑫走下坡路期间,很多“亲近”的人都在忙着为自己赚钱,没有人再顾及企业利益,而这种情况在李海仓和李天虎执掌时是不可想象的。
  最终海鑫集团倒下了,成为家族企业传承失败的一个典型案例。当地不少企业界人士感叹,如果当初海鑫集团传给李海仓的兄弟而不是涉世不深的儿子,企业命运也许会被改写。
  第六,除了海鑫钢铁家族式管理的原因外,钢铁行业经济环境的恶化也成为加速海鑫集团倒闭的原因。
  2014年钢铁行业就已经进入寒冬,2015年依旧如此。据中钢协统计,1月至4月,会员钢铁企业实现销售收入下降15.76%,企业遭遇大面积亏损,甚至一些民营钢企都难以为继。陷入经营困境的海鑫集团也不例外。
  第七,在行情不好的情况下,银行还要抽贷,这简直就是雪上加霜了。
  据业内分析师称海鑫倒下也有银行抽贷的原因,银行正因为钢铁行业吸收资金过猛,最先开始从钢铁贸抽贷,后来又对生产商抽贷。
  自海鑫集团全面停产后,资金漏洞再难以东挪西补。海鑫债权人超过4000户,这些债权人一方面是金融机构,包括平安银行南京分行、上海分行、江苏银行上海分行、杭州银行上海分行等。另一方面是与海鑫有工程合作的大大小小的建筑队、工程公司、供货商等。面对海鑫兵败如山倒的债务压力,银行不抽贷才怪。
  第八, 据从税务、工商等部门获取的会计报表等资料显示,海鑫集团涉嫌造假账、偷逃税款以及向关联公司输送利益转移资产。
  其中“造假账”的指控依据来自两份山西海鑫国际线材有限公司会计报表,各项数据存在巨大差异。以2013年4月为例,海鑫国际线材公司会计报表上的高线平均售价为每吨2934元,而其市场报价为3550元到3620元之间;会计报表上的棒材平均售价为3097元,但其市场报价(大同地区)在3550元-3580元之间。
  海鑫的破产现在不能排除人为故意的嫌疑,它长期以低于成本价的价格销售产品给自己的关联公司,涉嫌偷逃税款,转移资产,最终难以为继。这债务问题还恐怕只是冰山一角。
  第九,负债累累成为压垮海鑫集团的最后一根稻草。
  对于海鑫钢铁的真实负债,新华社引用公开数据称,海鑫钢铁现有负债及对外担保数字约为104.59亿元,而整个集团的账面资产仅100.68亿元,这意味着其负债率超过100%。
  事实上,作为资金密集型行业,因2014年初一笔30亿元的逾期贷款未能及时归还,“潘多拉的盒子”悄然揭开,海鑫钢铁的6座高炉,终于被迫全部熄火。
  这个曾拥有9000多名员工、纳税额占全县60%的“万亩钢厂”。目前凄凉一片,集团门外的墙上密密地贴着法院的多份公告,集团大楼里则空空荡荡,敞开着的办公室里随处可见各种关于海鑫破产的文件、报告。而与集团大楼隔路相对的万亩钢厂,更是一片死寂。海鑫集团在停产后,也曾几番尝试复产,但终究无果。
  曾经的繁华已经如落花流水一去不复返了,一声长叹,留给我们更多的是思考。
9908゜1864゜2749゜3708゜4574゜5501゜6448゜7391゜8368゜9
11163゜19908゜28374゜36603゜45741゜55350゜65091゜74566゜83964゜93885゜10
在国内除了腾讯云、百度云、阿里云之外各大企业都在布局中,比如京东云、乐视云、网易云 、金山云等等根据自...
“联想现在面临着在PC端的危机感,在日新月异的社会变化中,如果联想在商业模式上不能...
大强子不光训练核心,要减脂,有氧得跟上啊,跑步机上。普金拥有柔道八段、跆拳道九段的亮丽光环。奥巴马每周...}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山西海鑫钢铁集团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