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演义中诸葛亮的故事火烧新野性格特点(火烧新野)

  很多人建议孩子从小就阅读名著,这固然是好事情,但是少有阅历的孩子读名著也多是读得热闹、崇拜得简单、恨得浅薄,若能在成年之后重新拾起曾经读过的那些名著,我相信岁月的积淀一定会让阅读有更多、面目一新的收获。  诸葛亮,在中国耳熟能详,小说、民间传说、影视作品,更是将诸葛亮“神化”了,孩童时代的我是多么崇拜那神一般的诸葛亮啊!等过了不惑之年,认真阅读完罗贯中的《三国演义》、吕思勉的《三国史话》、陈寿的《三国志》、《易中天品三国》之后,我才真切地感受到那个曾经的“神”已经幻灭,眼前的只是一位普通的历史人物,有他的智慧,也有他的缺点,甚至因为他的缺点而造成了一系列的历史悲剧。  我不是学历史的,我学的是物理,我认为:分析历史人物和历史事件,重要的不是纠结史书、小说中的情节和事件的真实性,而应当从众多的事件中找出其必然的逻辑联系。毕竟“历史是任人打扮的小姑娘”,毕竟历史有太多无法记载的内容,后人总可以根据自己的喜好和想象去描述、修饰、改写已经成为历史的人物和事件,即便是事件经历者,也很难客观、全面地讲述事件和评价人物,更何况是后人呢?但庆幸的是,再华丽的描述、修饰和改写也改变不了事件的基本逻辑,在这些逻辑中所表现出来的人物,或许更加真实可信。  下面,就简单地剖析下诸葛亮,看看这个“神”一般的存在,是怎样走下了“神坛”,重返人间的!  《三国志》中是这样叙述诸葛亮的身世:“诸葛亮字孔明,琅邪阳都人也。汉司隶校尉诸葛丰后也。父圭,字君贡,汉末为太山都丞。亮早孤,从父玄为袁术所署豫章太守,玄将亮及亮弟均之官。会汉朝更选朱皓代玄。玄素与荆州牧刘表有旧,往依之。玄卒,亮躬耕陇亩,好为《梁父吟》。身高八尺,每自比于管仲、乐毅,时人莫之许也。惟博陵崔州平、颍川徐庶元直与亮友善,谓之信然。”  显然,诸葛亮的家庭属于士人阶层,简单点说,士人阶层在当时是以做官为目的的阶层。因而处于这个阶层的人对所谓天下大势基本都有自己的认识和看法。鲁肃当年给孙权的东吴版隆中对,如果抛开出发点来看,其实和诸葛亮的隆中对是极其相似的。这说明,持有类似认识的人,肯定不是一个两个,只是诸葛亮和鲁肃有机会完整地表达出来并得到执行而已。从这个角度上讲,隆中对与MBA课程一样,会讲的人很多,而教课的老师却不一定能实际管理好企业。这一点,在诸葛亮后来管理蜀国的过程中,得到了充分的印证,后面慢慢讲。  至于诸葛亮为何投奔刘备,众所周知,那是因为诸葛亮认为刘备乃“帝室之胄,信义著于四海,总揽英雄,思贤若渴”,概括一下就是“四有”:有出身,有名望,有队伍,有理想!其实诸葛亮还看重刘备的“三无”: 无谋士,无地盘,无战略!因为刘备的“三无”正式诸葛亮可以去补充的。要知道,有的因素是先天的,有的因素是后天,有的因素需要时间的积累,有的因素可以通过努力快速达成。相比之下,曹操的父亲是常侍曹腾的养子:出身不好,“挟天子以令诸侯”:名声不好,当时属于,是“汉贼”,这些劣势是无法改变的,而自恃甚高的诸葛亮,怎么可能给出身不好、名声不好的曹操效力呢?况且曹操手下谋士如云,与贾诩、郭嘉、程昱这样牛逼的谋士在一起,真的很难出头。虽然孙权仅仅是出身不如刘备,但那边有诸葛亮的哥哥诸葛瑾,更重要的是有像周瑜这样的人物,让诸葛亮辅佐孙权,也肯定有心理障碍。而刘表、刘璋,虽然有出身,但却没有理想,周星驰有句名言:“做人如果没有理想,跟咸鱼有什么区别?”,诸葛亮不想跟着咸鱼混。所以说,刘备对诸葛亮而言是最佳的选择,无论是因为刘备缺少得力的谋士,还是刘备在“三顾茅庐”时表现出来的敬意,都说明刘备必然会很看重诸葛亮,而诸葛亮的隆中则形成了刘备的战略思想。就是说,诸葛亮可以帮助刘备解决的“三无”问题!可惜的是,刘备既得了卧龙诸葛亮,后来也得了凤雏庞统,依旧没能得天下。看来,真正的管理人才必须从实践中来,理论上的高手往往在实战中的成绩不好看。  诸葛亮的出身不错,自身能力也确实不错,还“容貌甚伟”,对当前局势有相当的认识,因而养成自命不凡、清高、孤傲的性格就很正常了(正如《三国志》的描述“每自比于管仲、乐毅,时人莫之许也”),而这样的人,如果有点真本事并做成了点可以说道的事情,那么就会更加固执己见,难以容得他人的不同意见。清高、孤傲有本事的人,一般做事多少有“洁癖”:要么不做事情,要做就会尽力做到极致,不容有一点差错,而这种极致,是不可能通过信任他人、授权他人来完成的,他只相信自己的能力,因而只有“事必躬亲”。要知道,如果一个人“事必躬亲”,那么几乎就可以断定此人难有大的作为,小事都不能放手,大事还有精力做吗?并且,因为“事必躬亲”,导致愿意与其共事的人,大多水平有限、唯唯诺诺。事实上,诸葛亮的一生,基本就是这样的。  《三国演义》和史书中都能找到不少事例可以证明诸葛亮的清高、孤傲,很多桥段说的人太多了,这里只举一个在刘备访诸葛亮的过程中发生的小插曲:刘备二访诸葛亮不遇,给诸葛亮留下一封信后准备返回,巧遇诸葛亮的岳父黄承彦骑着驴带一小童冒风雪而来,“玄德曰;‘曾见令婿否?’承彦曰:‘便是老夫也来看他。’”言语中,黄承彦虽喜爱女婿的才气,但对其作派实在也是无可奈何。诸葛亮对求他出山相助的刘备端端架子也就罢了,原来平日里对待自己的岳父也是此种态度,清高得有点过分了。  《三国演义》里,给诸葛亮创作了不少战例:火烧博望、火烧新野、草船借箭、借东风、智算华容道、空城计等等,但是史学家证明这些都不是诸葛亮所为。其中,值得一说的是,《三国演义》第七回,就描写了孙坚战黄祖时用船“借箭”十数万的战例,应该就是小说中“草船借箭”的原型了。如此一来,诸葛亮能拿得出手的战例还有什么?  说到隆中对战略的执行上,表面上看似乎执行不错,只是意外颇多,但实际上,这些意外大多是诸葛亮在执行过程中,由于性格上的缺点导致的,蜀国最后的败亡,诸葛亮应负主要责任。为什么这么说呢?原因主要有以下几个:
楼主发言:117次 发图:0张 | 更多
  第一, 对关羽之死和荆州之失负主要责任  按隆中对的设计,益州和荆州互为犄角,缺一不可。刘备入川时的安排是“吾与庞士元、黄忠、魏延前往西川,军师可与关云长、张翼德、赵子龙守荆州”,这个安排是非常妥帖的,也足以证明对荆州的重视程度。但是,当庞统在西川意外身亡后,刘备招诸葛亮入川,诸葛亮却将张飞、赵云一并带走,留给关羽的只有“文官马良、伊籍、向朗、麋竺,武将麋芳、廖化、关平、周仓一班儿”,看似人多,但无一人能担负辅佐关羽的重任,更无一人可以独当一面。荆州的人员配备上严重不足,这直接造成了后来关羽攻樊城时,顾前不顾后的困局,才让吕蒙趁机“白衣渡江”,不但失了荆州,而且让关羽丢了性命。  难道是诸葛亮不明白荆州的重要性吗?如果不知道,恐怕提不出隆中对。因而,诸葛亮是很清楚的,荆州很重要,但是他为什么要让关羽独守荆州?小说里没讲,史书里没讲,易中天也没讲。其实,道理很简单:诸葛亮不待见关羽,想看到关羽遭受适当的挫败!  关羽“刚而自矜”,诸葛亮又是个清高孤傲的人,当年刘备得了诸葛亮,“以师礼待之,关、张二人不悦”,在刘备的解释下,“关、张见说,不言而退”。毕竟诸葛亮和刘关张三人不同,刘关张三人是股东,诸葛亮是职业经理人,情感上的隔膜是不容否认的。再加上诸葛亮和关羽都是那种自视甚高的人(只因听说马超武艺过人,关羽就想入川与马超比武),那么两人能惺惺相惜的可能性就太小了。但应该来说关羽还是比较尊敬诸葛亮的,从关羽向众人展示诸葛亮赞美他的书信一事可见一斑。但以诸葛亮“事必躬亲”的行事风格,恐怕是不怎么待见关羽的。于是,借口庞统之死、刘备召自己入川,将张飞和赵云一并带走,而将荆州留给关羽一个人。要知道,荆州直接面临曹操和孙权的夹击,且无险可守,纵使关羽盖世英雄,也双拳难敌四手,没有得力的帮手,丢命、丢荆州都是可以预见的。  有人会说,诸葛亮如果和关羽的关系不好,也不会写信赞美关羽了。这里先看看这封信的内容:“亮闻将军欲与孟起分别高下,以亮度之,孟起虽雄烈过人,亦乃黥布、彭越之徒耳,当与翼德并驱争先,犹未及美髯公之绝伦超群也。今公受任守荆州,不为不重,倘一入川,若荆州有失,罪莫大焉。唯冀明照。”诸葛亮很清楚荆州的重要性,他更清楚荆州不可一日无关羽,在这种情况下,作为军师的诸葛亮不好好敲打下关羽的骄傲思想,反而继续给关羽灌迷汤,难道诸葛亮不知道“骄兵必败”的道理吗?再者说了,既然荆州不可一日无关羽,那么万一关羽有个日常闪失呢?俗话说“饱带干粮,暖带衣裳”,重要文件还讲究备份呢,为何这么重要的荆州,这么重要的关羽,却不考虑助手和后备方案?这是常识啊!从刘备开始的人员安排方案与诸葛亮带人入川后的人员安排方案相比,差距是巨大的,因此我估计刘备和诸葛亮在方案上有过不同意见,但是在诸葛亮坚持下并虚夸关羽的能力后,刘备也就没有坚持。诸葛亮是希望看到关羽遭受适当的挫败,但是没想到这个失败太大了,不但直接丢了荆州,还搭上了关羽的性命,这出乎了诸葛亮的设想。  有人会说,当时带张飞和赵云入川,是因为庞统意外身亡,而刘备在西川战事吃紧,诸葛亮这么做无可厚非。但是要知道,刘备入川后即发生了“赵云截江夺阿斗”,此事件基本宣告了孙刘联盟的破裂;从诸葛亮入川到关羽进攻樊城,中间间隔了5-6年,这期间关羽还有一次涉险的“单刀赴会”。作为军师的诸葛亮不但对实际已经破裂的孙刘联盟寄予了不切实际的幻想,而且自己入川后5-6年都无视荆州在人员配置方面的巨大缺陷,这已经不能用西川战事吃紧来解释了。不幸的是,这一缺陷,被吕蒙和陆逊抓住了,而且结果是致命的。  也有人会说,也可能是关羽要求诸葛亮将张飞和赵云等都带走,一个人留守荆州,因为关羽觉得自己一个人就能胜任了。这种说法基本不可能。前面说了,刘备入川前已经做出了人员安排,当作为刘备身边军师的庞统身亡后,刘备只是请诸葛亮入川相助,而诸葛亮带走张飞和赵云,事实上已经全面推翻了刘备的人员安排。以关羽的性格,是不会违背刘备的安排的,更不会主动提出与刘备安排相悖的建议。那么只有一种可能了,就是诸葛亮假托刘备的意思,最终达成自己的意图,这样关羽就没有反对的理由了。其实在《三国演义》第六十三回中,已经说得很委婉了,并且诸葛亮临走前,关羽心里是没有把握的,但没把握也得撑住—--这是关羽的性格。  有一点是必须说明的,那就是关羽是必须留在荆州的,主要原因是只有关羽会带水军,这也是有人质疑为啥不单独留张飞或赵云的答案。只是这种质疑忽略了在孙刘联盟破裂、诸葛亮入川后,荆州在人员配备长期严重不足的事实。自此,荆州自保都成问题,如何能与益州互为犄角?  所以说,关羽之死、荆州之失,主要责任在诸葛亮是不容置疑的。  说到这里,肯定少不了人要说了:这只是一个单独事件,并不能说明诸葛亮就是不待见关羽。但是想举出其他事件为佐证也太容易了。一个就是流传甚广的“诸葛亮三气周瑜”以及“徐庶进曹营”。有的专家认为“诸葛亮三气周瑜”是虚构的,理由是:以周瑜的软硬件条件,周瑜怎么可能生诸葛亮的气?但是这种说法只对了一半,因为忽略了事情的另一面:诸葛亮自认为气到周瑜了!所以,我倒认为这个故事是可信的。其实“诸葛亮三气周瑜”这个故事说来说去也只能证明诸葛亮心胸狭窄、不顾大局。在刘备拼命想拉孙权下水共同抗击曹操的危急时刻,诸葛亮还念念不忘在孙权的大都督周瑜面前显摆,至于吗?这是能促进双方团结友爱的大局呢,还是在耍小聪明而可能坏大事?这种只顾耍性子、不顾大局的作派和对待关羽的方式是那么惊人的相似。另外,“徐庶进曹营”也间接地说明了诸葛亮的性格和为人。首先,徐庶跟诸葛亮是好朋友,其次,徐庶是真心想帮刘备。只因为徐庶是个大孝子,当他母亲被曹操“请”过去后,被逼无奈只好投了曹操。徐庶在告别刘备后又折返,这时候才告诉刘备,让刘备去找诸葛亮,显然是经过思想斗争了再斗争之后的决定,为什么要思想斗争?因为徐庶作为诸葛亮的好朋友,他很清楚诸葛亮的性格和为人,把诸葛亮推荐给刘备吧,诸葛亮肯定难容比他强的人,不推荐诸葛亮给刘备吧,刘备身边连个像样的谋士都没有。纠结的徐庶,在最后的当口,两害相权,还是决定折返将诸葛亮推荐给刘备。然而,当徐庶在曹操那边见了母亲,他母亲将徐庶痛骂一顿后自缢身亡了。按说曹操是徐庶的杀母仇人,没有了顾虑的徐庶为什么不离开仇人曹操而再次投奔刘备?为什么宁愿在仇人阵营里“终身不设一谋”,也不愿意跟诸葛亮在同一阵营里为母报仇?那只有一个原因,就是徐庶很明白:诸葛亮根本就容不下自己!徐庶是个聪明人,宁愿一身本事付流水,宁愿背负骂名,也不愿与诸葛亮为伍。  说起来也是奇怪,凤雏庞统在诸葛亮之后跟了刘备,还没建功立业就死了,死时三十六岁,法正帮刘备取了西川,也很快就死了,死时四十五岁。在《三国志》中,陈寿是将庞统与法正并列立的传。
  第二, 未能竭力阻止刘备发动夷陵之战,导致国力大损  关羽之死,荆州之失,是刘备发兵攻打东吴的主要原因。而这一战的失败导致了蜀国国力大损。  因为关羽的死,作为兄弟的张飞,脾气更加暴躁,出征前被末将范疆、张达所害,还携张飞的头颅投了东吴。这让刘备征伐东吴的决心更加坚定。  刘备欲起兵伐吴,赵云就面谏:“汉贼之仇公也,兄弟之仇私也。愿以天下为重!”学士秦宓面谏:“陛下舍万乘之躯,而徇小义,古人所不取‘也。”诸葛亮为了救秦宓而上了一表劝刘备放弃伐吴,“苦谏数次”后再次率百官在校场谏阻。为什么刘备听不进去?当诸葛亮送刘备大军出征后,回到了成都,诸葛亮才对众人说:“法孝直若在,必能止主上东行也。”为什么诸葛亮就知道如果法正还活着的话就可以说服刘备?是刘备更加信任法正,还是诸葛亮也认为法正的才能在自己之上呢?按说诸葛亮的资历和威望要胜过法正,并且以诸葛亮的性格是不可能承认有人强过自己?但为何在这件事情上,诸葛亮却只敢“苦谏”,而不是就给关羽报仇提出更好的方案?要知道,诸葛亮不仅是丞相,更是军师将军,劝阻刘备并出谋划策他责无旁贷!其实,原因也很简单,哪是因为诸葛亮很清楚:因为在荆州人员配置上最后依了诸葛亮的方案,而不是刘备之前确定的方案,因而造成的荆州之失、关羽之死,刘备心中有怨,诸葛亮心中有愧。在刘备心中对诸葛亮的怨恨消除之前,诸葛亮关于荆州和关羽的任何建议,刘备是听不进去的。在事关国家大事的关口,诸葛亮必须尽全力劝阻刘备,哪怕放下自己所谓的面子。如果诸葛亮能诚恳地向刘备承认自己的失误,并谋划更合适的报仇方案,刘备怎么可能听不进去呢?毕竟从关羽身亡到刘备发动夷陵之战,中间隔了两年时间,毕竟刘备非常清楚兴复汉室比给关羽报仇更重要。在这两年里,诸葛亮除了上表和苦谏之外,还做了什么呢?还有什么事情比阻止刘备此次伐吴更重要的呢?  此次刘备伐吴,《三国演义》中说起兵七十五万,川将数百员,这个数字,应该是将后勤人员一并算入的,否则涉及的人数更为庞大。这个数字是什么概念呢?要知道后来刘禅投降邓艾时所交的户籍簿中,整个蜀国只有“共户二十八万,男女九十四万,带甲将士十万二千,官吏四万”。两者一对比,就应该很清楚这一战所动用的人力物力之巨了。这一战的重要性,难道诸葛亮不清楚吗?既然清楚,为何不竭力阻止?为何在未能阻止的情况下不采取措施以确保此次战役顺利完成?  伐吴之初,老将黄忠中埋伏而死,年七十五岁。若按《三国演义》的“五虎上将”算,五已去其三,若按史实的“四虎上将”算(赵云不在其列),四已去其三,可独挡一面的战将仅存马超、赵云和魏延。而夷陵之战的惨败,不但将蜀国的军事家底几乎败光,而且还搭上了刘备的性命。战将折损、国力大损是后来历年伐魏均无功而返的重要原因。  刘备白帝城托孤,估计也是因为深感无力回天,忧病而亡。在这种情况下,刘备没有选择,也只有托孤于诸葛亮,在老班底里,也只有诸葛亮可以托付了,毕竟他是蜀国既定战略的制定者、执行者,并且忠心无二、做事认真。  诸葛亮心里很明白,刘关张的死自己有责任,夷陵之战的惨败自己也有责任,在愧疚的心态下接受了刘备的托孤重任。这种愧疚一直如同山一样压在诸葛亮的心头,他只有殚精竭虑、事无巨细地治理蜀国,并且不断伐魏用以表明心迹、以减轻内心愧疚。但是,这种愧疚终究还是将诸葛亮压垮了,六出祁山,星落五丈原。
  第三, 诸葛亮在治理蜀国时并无长远规划。  陈寿的《三国志》对诸葛亮治理的蜀国大加赞赏,但是却无法掩盖诸葛亮在管理国家中的致命缺陷。  《三国志》中提到:“及备殂没,嗣子幼弱,事无巨细,亮皆专之。于是外连东吴,内平南越,立法施度,整理戎旅,工械技巧,物究其极,科教严明,赏罚必信,无恶不显,至于吏不容奸,人怀自厉,道不拾遗,疆不侵弱,风化肃然也。”《三国志》中评价诸葛亮:“然亮才,于治戎为长,奇谋为短,理民之干,优于将略。”  说到诸葛亮治国“赏罚必信,无恶不显,至于吏不容奸,人怀自厉”,其实并不尽然。《三国志》中曾提到法正“一餐之德,睚眦之怨,无不报复,擅杀毁伤己者数人。”有人告诉了诸葛亮,建议诸葛亮报告给刘备进行约束,但诸葛亮却以法正辅佐刘备立了大功而不做处理,还反问:“如何禁止法正使不得行其意邪?”《三国志》亦点评法正:“法正著见成败,有奇画策算,然不以德著称也。”可见诸葛亮施行的是人治而非法治。  蜀国遭受夷陵之败,国力受到了巨大冲击,并且折损了关羽、张飞、黄忠三元大将,如何尽快恢复国力、如何挖掘并培养人才应是重中之重,可诸葛亮的性格缺陷却让他自己“事无巨细”、“皆专之”。没有充分的信任和授权,没有建立良好的制度去管理国家,仅凭一己之力想扭转乾坤,即使达到了《三国志》中所描述的状况,也不过是人治而已,人在治在,人亡治消。更重要的是,在这种人治之下,只有办事人员,没有才能之士,因为凡有才能者必有个性,但是在诸葛亮的治下,是不可能允许个性存在的。他需要的,仅仅是执行,而且是要不折不扣地执行。试想,这样的管理方式,能培养人才吗,不但有才能的人不愿意受过多的制约和唯唯诺诺,而且人才的主观能动性被消磨殆尽。试想,一个对上级唯唯诺诺的执行者,他有能力、有习惯去质疑甚至改进他所接到的指令、任务吗?后果之一,就是在诸葛亮伐魏不再朝中的时候,朝中基本上处于空转的状态,造成宦官传播流言、搬弄是非,数次生事而朝中几乎无人阻止,而诸葛亮能做的仅仅是将生事的宦官处理掉而未能加以制度上的约束。  刘备死后两年,诸葛亮平定南方,再两年上出师表进驻汉中,第二年即发动第一次北伐。从时间的概算上看,诸葛亮仅仅是在准备物资,而非恢复、储备国力,更非等待机会了。其后几次北伐几乎是连年发动,说诸葛亮“穷兵黩武”,还是有一定事实基础的。其实这是与隆中对相违背的,隆中对中的策略是“天下有变,则命一上将将荆州之军以向宛、洛,将军身率益州之众出于秦川”,其中的“天下有变”指的是合适出兵的机会,而诸葛亮在已失荆州的前提下,连年出兵,是他忘了之前的战略规划吗?显然不是,是因为诸葛亮急于摆脱心理上的沉重压力,在这种心理作用下,他不仅严以律己“不使内有余帛,外有赢财”,更是急于求战,根本不顾发动战争的时机,以致连连失败也在情理之中。  有人说了,诸葛亮并不是没有培养人才,前有马谡,后有姜维啊!没错,这是事实,但是就在管理国家无长远规划,特别是人才培养机制的缺失上,诸葛亮是难辞其咎。因为没有一套成熟的用人机制,在诸葛亮去世时,手下居然要一一问明一代一代的继任者,问题是,所谓的继任者,做到极致也不过是守成而已,但是唯唯诺诺的办事员,没有自己头脑的执行者,连对错、方向都不能明辨的应声虫,哪里有能力真正做好继任?  治国没有长远规划,没有国力储备,没有人才储备,连年征战,蜀国的人民幸福吗?
  第四, 诸葛亮用人存在重大问题。  前面提到,关羽失荆州,原因是诸葛亮不待见关羽,因为关羽做事的风格可能不让诸葛亮满意。或者说,只要与诸葛亮的想法不同的人,诸葛亮都不会喜欢,诸葛亮只需要执行者,不需要有头脑的属下。  第一次伐魏,魏延曾提出“子午谷奇谋”,显然,这出乎诸葛亮的意料。更重要的是魏延是在公开场合献策,而不是私下商讨,更不是诸葛亮主动询问,那么以诸葛亮的性格,不采纳是正常的。但是要知道,第一次伐魏属于出其不意,打的就是魏国的防备不充分。况且魏延在夷陵之战时就镇守汉中,对汉中周边的情况应十分了解,在此基础上提出的“子午谷奇谋”,按说有相当的胜算,而且魏延的要求并不高,“愿得五千精兵”。诸葛亮拒绝的理由十分牵强:“此非万全之计也!汝欺中原无好人物。倘有人进言,于山僻中以兵截杀,非唯五千人受害,亦大伤锐气,决不可用!”。诸葛亮究竟是已有万全之计呢,还是魏延当众献良策伤了他的面子?反观由诸葛亮主导的六次伐魏,哪一次是万全的呢?易中天解释说诸葛亮认为魏延的想法太过简单了,但退一万步说,即便是魏延的想法简单了,但这五千精兵仅仅作为主力的策应用来牵制魏军也是相当不错的。诸葛亮为何在没有与魏延进一步商讨之前就武断地否定呢?毕竟魏延在镇守汉中长达五年以上啊!或许是魏延太有自己的想法了,并且当众伤了他的面子,诸葛亮才不喜欢他,而这种对他人的好恶肯定在日常多少有所表露,作为诸葛亮身边的长史杨仪怎么可能不明白?这就为诸葛亮死后杨仪和魏延互指谋反、内斗埋下了导火索。  后来司马懿说:“诸葛亮平生谨慎,未敢造次行事。若使吾用兵,先从子午谷径取长安,早得多时矣!”这和魏延的“子午谷奇谋”是一致的。这说明,连诸葛亮最忌惮的敌人----司马懿认可了魏延的方案,也认可了魏延的军事才能。可诸葛亮却扼杀了魏延的才能,也失去了多么难得的机会。  在马谡的使用上,同样暴露出诸葛亮用人的问题。马谡是马良的弟弟,诸葛亮很喜欢。平定孟获时,马谡的意见起了很重要的作用,诸葛亮也一直将马谡带在身边,马谡也发挥了很好的参谋作用,但是马谡并没有单独领军作战的经验。在第一次北伐时,诸葛亮竟然用马谡为主将去守街亭要地,并且诱导马谡立下军令状,这也太不合适了。守街亭只要稳、谨慎,让王平为主将,马谡辅之岂不更好?究竟是马谡太轻敌,还是诸葛亮识人不足、用人不当?丢了街亭,马谡被斩得太冤了,这事儿要是放在曹操身上,估计曹操会将失败的责任一概揽下。对一名已经体会到自身缺陷的人才,诸葛亮非但不去保护、教导,反而将整个战役的失败归罪到他的头上,并把他杀了,试问今后还有谁肯献策、卖命?战争的经验本身就都是血的教训,况且蜀国人才凋零,要知道,北伐之初,仅存的“四虎上将”马超也去世了,蜀国急需有实战经验、特别是能独当一面的大将,马谡难道不就是这样一个好苗子吗?可惜被诸葛亮扼杀了。杀了马谡,诸葛亮得到了执法如山的名声。  剩下一个姜维,直到诸葛亮死,都没有让他在实战中好好锻练,没有培养与之相配合的副手,更没有批量培养、量才适用的想法,以至于后来姜维屡屡伐魏也均无建树。  身为丞相,在内政都没有理顺的情况下,连年征战而无果,不但国内人民的生活堪忧,而且带了很坏的头。后来的姜维也是有样学样,连年征战而无果,以至于后来吴使薛珝自蜀中归吴后评价蜀国:“近日中常侍黄皓用事,公卿多阿附之,入其朝不闻直言,经其野民有菜色,所谓燕雀处堂,不知大厦之将倾也。”任用没有主见的人,所以他死后,朝堂之上怎么会有直言?经年征战,百姓怎么会幸福,怎么没有怨言?夷陵之战,蜀国尚可动员七十五万军队,而到了刘禅投降的时候,整个蜀国也只有九十四万人。可以想见,所谓的人治,不过是严刑峻法之下的屈服而已。以至于后来邓艾出奇兵绕开关口攻进蜀国,汉军望风而降,估计当时的蜀国人盼望魏军跟盼望解放军一样。即便是刘禅,也是赶紧让谯周作降书赶到雒城投降,国家已经离心离德如斯,让人叹息。刘禅当时的心情其实是可以理解的。刘禅这个人,从小说和史书中,并看不出有任何倾向,反而从种种细节上可以看出刘禅是个极聪明、平和的人。  俗话说“用人不疑,疑人不用”,那么以诸葛亮的性格缺陷,导致他“用人也疑,疑人不用”,手下人要么窝火,要么窝囊。以致诸葛亮第四次北伐被流言所诬时,竟然只有蒋琬一人质疑流言,因而诸葛亮还是被刘禅召回,使得第四次北伐夭折。诸葛亮回成都,虽然将妄奏的宦官诛戮,但对直言的蒋琬不但不予感谢、鼓励和褒奖,而且“深责蒋琬、费祎等不能觉察奸邪,规谏天子”,二人只有“唯唯服罪”。这与后来“入朝不闻直言”之间存在一定的因果关系。  所谓“兵熊熊一个,将熊熊一窝”,任小说和史书将诸葛亮吹得神乎其神,但是他的能力是由身边和身后人的能力来证明的,从这个角度来讲,诸葛亮很“熊”,相比之下曹操则是真正的英豪,即便是刘备和孙权也很不错。能接纳比自己能力强的人,能放手锻炼新人,能勇于承认自身不足,能积极反思总结,善于倾听他人的不同意见等等,在这些方面,都是准备干一番大事业的人所应该具备的能力和素质。
  第五, 诸葛亮做事,不是谨慎,而是自负。  单独把这个方面拿出来,是很有必要的。前面讲过了,诸葛亮自命不凡、清高、孤傲。做事有“洁癖”,事必躬亲是针对他能掌控的事情而言,比如内政等等,但是这种特点放在他不能掌控的事情上,则变成了弱点。或许,这正是《三国志》中给诸葛亮的评价:“然亮才,于治戎为长,奇谋为短,理民之干,优于将略。”的原因。  很少有人提到诸葛亮第二次伐魏的失败原因,实在太低级了:司马懿早就料到诸葛亮欲效韩信暗渡陈仓之计,而举荐郝昭在陈仓道口筑城把守,城中只有三千守军。诸葛亮出兵之前,竟然没有做任何侦查,直接出兵陈仓道,到了跟前才发现魏军已经筑城把守,无奈之下强攻陈仓城,“二十余日,无计可破”,随后魏军后援赶到,诸葛亮粮尽而退兵。按说修筑陈仓城不可能是一夜之间的事情,可是诸葛亮竟然在出兵之前未做最基本的侦查!所以说,那些认为诸葛亮做事谨慎的人,可以洗洗睡了,事实上,诸葛亮并非谨慎,而是自负,自以为关起门来可以料定天下事,却不曾想世事皆变化,不但隆中对的执行需要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整,哪怕是一次战役,不去做好侦查工作也是致命的。类似的例子不少,只不过很多被掩饰过去了。  民间总是传说诸葛亮如何如何戏弄司马懿,可实际情况是司马懿对诸葛亮研究深入,诸葛亮屡屡败于司马懿之手,而诸葛亮对司马懿的认识仅限于“司马懿深有谋略”。《孙子兵法》有云:“知彼知己,百战不殆;不知彼而知己,一胜一负;不知彼,不知己,每战必殆。”诸葛亮不把心思用在研究敌人、研究战况、,而是“夙兴夜寐,罚二十以上皆亲览焉”,与处理内政时的“事无巨细,亮皆专之”一样,这样的主帅,怎么可能制定出料敌制胜的作战方案?诸葛亮六出祁山而无功,客观地分析,每次失败都是必然的、很正常的。  谨慎和自负是根本不同的,谨慎建立在尽可能全面了解事物的基础上,而自负是建立在自认为无所不能的基础上。基础不同,结果也不同,最重要的是,出现失误后的处理方式也不同。  或许有人会用诸葛亮的名声为诸葛亮的政绩做背书,但是,《三国志》中写诸葛亮儿子诸葛瞻的一句话,能提醒点什么:“每朝廷有一善政佳事,虽非瞻所建倡,百姓皆传相告曰:‘葛侯之所为也。’是以美声溢誉,有过其实。”很多时候,民间的美誉与事实相去甚远,甚至完全相反,历史上是这样,在当今社会中类似的事情也比比皆是。所以,所谓的民间名声当闲话扯扯可以,不可当真。  谈这么多,只是想让一个被神化的历史人物回归一点他本来的面貌,虽然我们无法穿越回去确认解读的正确性,但是可以肯定的是:神化历史人物并不是一种负责的态度。就历史事件客观地分析历史人物的缺点和失误,与客观地分析他的优点和功绩一样重要。以史为鉴方能知兴衰,以人为鉴才能明得失,从一位虚假的历史人物身上我们能收获什么呢?运动历史上有,现在也有,难道非得用神化人物的方式树立榜样吗?我认为,一个真实、可信的人比一个虚假的神人更值得我们尊敬和学习。
  既说人被神话,又不允许人犯错。既然不是仙,肯定就会犯错。不对吗?  我觉得作为最弱的蜀国,在关羽失荆州,刘备伐东吴大败后,家当都要折腾光。白帝托孤把个烂摊子丢给诸葛,在魏吴两国虎视眈眈下,不但能稳固了蜀国,还主动出击,打得司马懿闭门不出,蜀国兵力并不比魏国强,综合实力更不是对手。非常不错了,要是托付错人,估计早被吞并了。  近代想写诸葛好的已经无从下笔,只好找着噱头自己在家编史。  都是换汤不换药,诸葛决对没有演义里那么神,但是纵观其一生,应该是9有所风骨的人,虽然后主时有点大权独揽的味道。  
  事实上司马确实打不过诸葛,一个主守一个主攻。而守的实力却比攻的强,魏还损了大将张颌。  不过呢,司马最后是大赢家……  
  研究可以,标题有点别扭,我觉得蜀国不是一生谨慎的诸葛,估计刘备死后不久就降魏了……  不过还是加油。  
  我也深以为是诸葛亮的错误导致蜀国灭亡。主要是在选拔人才上,诸葛总是疑心别人不似他那样忠心,或者某人有这样,那样的品格上的瑕疵等等。诺大蜀国居然找不到几个堪负大任的人才。反观三个国家各个阶段,凡是人才辈出,济济一堂时候,也是国家最强盛的时候,也是整篇书最精彩的时候。
  什么人也敢评三国伟人,尽信书不如无书,三国志是曹魏官方版的,对吴与汉都有贬低,没有诸葛亮就没有后来的蜀国,就这足够了
  @永恒的只有变化
01:52:27  研究可以,标题有点别扭,我觉得蜀国不是一生谨慎的诸葛,估计刘备死后不久就降魏了……  不过还是加油。  -----------------------------  研究历史,至少要了解历史,如果只凭只言片语、甚至民间传说就评价一个历史人物,是荒唐的。  另外,提醒下:诸葛亮死后,蜀国仍延续了将近30年。
  @永恒的只有变化
01:42:10  既说人被神话,又不允许人犯错。既然不是仙,肯定就会犯错。不对吗?  我觉得作为最弱的蜀国,在关羽失荆州,刘备伐东吴大败后,家当都要折腾光。白帝托孤把个烂摊子丢给诸葛,在魏吴两国虎视眈眈下,不但能稳固了蜀国,还主动出击,打得司马懿闭门不出,蜀国兵力并不比魏国强,综合实力更不是对手。非常不错了,要是托付错人,估计早被吞并了。  近代想写诸葛好的已经无从下笔,只好找着噱头自己在家编史。  都是......  -----------------------------  其实诸葛亮选择的战略本身就有问题。国力大概是魏国四分之一的情况下,应该积极防御,不应该打对攻战跟魏国拼国力消耗。主动进攻魏国,攻得越猛亡国越快,哪怕是一次胜利接着一次胜利。五丈原就是个寓言故事。对耗的结局是不言自明的。
  @日笱听雨三年
07:54:39  什么人也敢评三国伟人,尽信书不如无书,三国志是曹魏官方版的,对吴与汉都有贬低,没有诸葛亮就没有后来的蜀国,就这足够了  -----------------------------  你读过《三国志》吗?从你想当然的说法来看,你根本就没读过。
  @永恒的只有变化
01:42:10  既说人被神话,又不允许人犯错。既然不是仙,肯定就会犯错。不对吗?  我觉得作为最弱的蜀国,在关羽失荆州,刘备伐东吴大败后,家当都要折腾光。白帝托孤把个烂摊子丢给诸葛,在魏吴两国虎视眈眈下,不但能稳固了蜀国,还主动出击,打得司马懿闭门不出,蜀国兵力并不比魏国强,综合实力更不是对手。非常不错了,要是托付错人,估计早被吞并了。  近代想写诸葛好的已经无从下笔,只好找着噱头自己在家编史。  都是......  -----------------------------  @lb-03 08:49:29  其实诸葛亮选择的战略本身就有问题。国力大概是魏国四分之一的情况下,应该积极防御,不应该打对攻战跟魏国拼国力消耗。主动进攻魏国,攻得越猛亡国越快,哪怕是一次胜利接着一次胜利。五丈原就是个寓言故事。对耗的结局是不言自明的。  -----------------------------  不是不能主动进攻。  要探讨这个问题,就得先认真剖析诸葛亮的六次北伐,相信认真剖析过的,才会明白。
  @王川江-03 02:59:57  我也深以为是诸葛亮的错误导致蜀国灭亡。主要是在选拔人才上,诸葛总是疑心别人不似他那样忠心,或者某人有这样,那样的品格上的瑕疵等等。诺大蜀国居然找不到几个堪负大任的人才。反观三个国家各个阶段,凡是人才辈出,济济一堂时候,也是国家最强盛的时候,也是整篇书最精彩的时候。  -----------------------------  不是找不到,而是有本事的人不愿出来。
  @王川江-03 02:59:57  我也深以为是诸葛亮的错误导致蜀国灭亡。主要是在选拔人才上,诸葛总是疑心别人不似他那样忠心,或者某人有这样,那样的品格上的瑕疵等等。诺大蜀国居然找不到几个堪负大任的人才。反观三个国家各个阶段,凡是人才辈出,济济一堂时候,也是国家最强盛的时候,也是整篇书最精彩的时候。  -----------------------------  没有一个好的用人机制,怎么可能选拔到优秀的人才?优秀的人才怎么会积极“冒尖”?
  @永恒的只有变化
01:42:10  既说人被神话,又不允许人犯错。既然不是仙,肯定就会犯错。不对吗?  我觉得作为最弱的蜀国,在关羽失荆州,刘备伐东吴大败后,家当都要折腾光。白帝托孤把个烂摊子丢给诸葛,在魏吴两国虎视眈眈下,不但能稳固了蜀国,还主动出击,打得司马懿闭门不出,蜀国兵力并不比魏国强,综合实力更不是对手。非常不错了,要是托付错人,估计早被吞并了。  近代想写诸葛好的已经无从下笔,只好找着噱头自己在家编史。  都是......  -----------------------------  @lb0326
08:49:29  其实诸葛亮选择的战略本身就有问题。国力大概是魏国四分之一的情况下,应该积极防御,不应该打对攻战跟魏国拼国力消耗。主动进攻魏国,攻得越猛亡国越快,哪怕是一次胜利接着一次胜利。五丈原就是个寓言故事。对耗的结局是不言自明的。  -----------------------------  @事业无忧
09:20:08  不是不能主动进攻。  要探讨这个问题,就得先认真剖析诸葛亮的六次北伐,相信认真剖析过的,才会明白。  -----------------------------  其实诸葛亮北伐说白了就是后勤战。结合川北、陕南秦岭地理状况和魏、蜀两国人口比例,拼后勤蜀国根本没有任何胜算。中间险峻的山地阻隔,离大本营越远运输成本越高昂,山地会极其高昂,蜀汉就是这样一步一步被耗死的。姜维(专守屯田)、魏延(希望速战速决)都看清楚了这一点,唯独诸葛亮总想凭借稳固后勤线路行军下的军事侥幸来实现战略目标,这本身就非常荒谬。司马懿正是看穿了这一点,堵死秦岭出口,拼后勤耗死了蜀汉。
  不愧是学物理的,刘备建立的政权号是“汉”,陈寿写时因环境问题需维护晋的正统地位,著史时称“蜀”不称“汉”。但后世将刘备的这个政权简称“蜀”是不妥的,即使要和两“汉”区分至少应称为“蜀汉”才行。
  @lb-03 09:28:53  其实诸葛亮北伐说白了就是后勤战。结合川北、陕南秦岭地理状况和魏、蜀两国人口比例,拼后勤蜀国根本没有任何胜算。中间险峻的山地阻隔,离大本营越远运输成本越高昂,山地会极其高昂,蜀汉就是这样一步一步被耗死的。姜维(专守屯田)、魏延(希望速战速决)都看清楚了这一点,唯独诸葛亮总想凭借稳固后勤线路行军下的军事侥幸来实现战略目标,这本身就非常荒谬。司马懿正是看穿了这一点,堵死秦岭出口,拼后勤耗死了蜀汉。  -----------------------------  这个说法有一定的道理。  诸葛亮的问题,在于总想毕其功于一役,同时根本不想待机而动。从六次北伐来分析,其实每次都没有完善侦查、推演,多寄希望临机应变。这对实力本就处于弱势的蜀国而言,就是碰运气。
  LZ说的到底是三国演义还是三国志?一个是小说一个是历史,两码事。你要说任何一个都可以,但两个混在一起,在小说和历史间来回穿越,最后自己都不知道踏在哪条船上,那就不知所云了
09:43:03  LZ说的到底是三国演义还是三国志?一个是小说一个是
,两码事。你要说任何一个都可以,但两个混在一起,在小说和
间来回穿越,最后自己都不知道踏在哪条船上,那就不知所云了  -----------------------------  朋友,建议你读读《三国志》和《三国演义》后再来谈。
09:43:03  LZ说的到底是三国演义还是三国志?一个是小说一个是
,两码事。你要说任何一个都可以,但两个混在一起,在小说和
间来回穿越,最后自己都不知道踏在哪条船上,那就不知所云了  -----------------------------  @事业无忧
09:54:21  朋友,建议你读读《三国志》和《三国演义》后再来谈。  -----------------------------  就问你一声,你讲的是三国演义还是三国志,很难回答吗?这和我读没读过有设么关系
  “历史是任人打扮的小姑娘”,不知有多少人明白这句话的含义?  在我看来,我们称为“史书”的,只是其可信性高于“演义”和“小说”而已,并不能因为是“史书”而认定其百分之百正确、百分之百就是事实。毕竟是人记录的文字,存在主观的偏向和实际的局限,甚至是后人编写前人之史。哪怕就是你身边的一件事情,由不同的人来描述,都极可能有不同的展现,更何况是历史?
  就问你一声,你讲的是三国演义还是三国志,很难回答吗?这和我读没读过有设么关系  -----------------------------  这和你读没读过,很有关系。  读过的人,知道《三国演义》和《三国志》之间的关系,而没读过的人,会纠结这个问题。
  你学物理的理性都学到狗身上去了么?丞相234年就走了,季汉263年才败亡,这也能怪到丞相头上?
  @夜哥yameath
10:15:34  你学物理的理性都学到狗身上去了么?丞相234年就走了,季汉263年才败亡,这也能怪到丞相头上?  -----------------------------  是的,学到你身上去了。
  从你的字里行间,你肯定觉得自己谈的是历史,根据是三国志,与演义是不一样的,但你不自觉地采用了很多只有演义里才有的情节作为你分析的材料,你不知道吗?所以我才说你没有把演义和三国志分清楚,比如:1、你多次讲诸葛亮六次北伐,这就是演义的讲法,当然演义的名称是六出祁山,你改为六次北伐似乎客观点了,但其实历史上诸葛亮的北伐也不是六次,诸葛亮南征后与曹魏的作战有七次,但有一次是防守,又一次是别人带兵,诸葛亮没有亲自出马,所以俞樾认为北伐是五次,当然,你也可以认为是六次,毕竟无论几次都是后人的统计,根据不同的标准有不同的结果也正常。2、黄忠是怎么死的?“蜀国遭受夷陵之败,国力受到了巨大冲击,并且折损了关羽、张飞、黄忠三元大将”“伐吴之初,老将黄忠中埋伏而死,年七十五岁。”从这些表述可见,你也认为黄忠是夷陵之战中中埋伏而死,这是演义的说法,而且深入人心。但实际是黄忠在夷陵之战前一年就病死了,根本与夷陵之战无关,这你知道吗?3、夷陵之战的兵力,“夷陵之战,蜀国尚可动员七十五万军队”这也是演义的说法,而实际上当然不可能这么多,真正按史书而不是演义来统计,蜀汉人马几路加起来应该在10万左右,与演义相差很大。以上只是随便说说,可能还有遗漏
  @事业无忧
10:04:06  “
是任人打扮的小姑娘”,不知有多少人明白这句话的含义?  在我看来,我们称为“史书”的,只是其可信性高于“演义”和“小说”而已,并不能因为是“史书”而认定其百分之百正确、百分之百就是事实。毕竟是人记录的文字,存在主观的偏向和实际的局限,甚至是后人编写前人之史。哪怕就是你身边的一件事情,由不同的人来描述,都极可能有不同的展现,更何况是
?  -----------------------------  “历史是任人打扮的小姑娘”你可以这么认为,但毕竟你也承认史书比演义可行性更高对不对,至于百分之百正确、百分之百就是事实,那基本不可能,因为即使是当事人的回忆都不敢这么说,何况撰史的多半不是当事人。但是,80%正确和40%正确就一样吗,就可以混为一谈?既然你认为即使史书也有不真不确之处,那就要尽可能的搞懂至少哪些是可靠的,然后以此来分析,而不是因为“历史是任人打扮的小姑娘”,索性就没必要知道小姑娘的真面目了,这样的分析不是空对空吗
  就问你一声,你讲的是三国演义还是三国志,很难回答吗?这和我读没读过有设么关系  -----------------------------  @事业无忧
10:08:02  这和你读没读过,很有关系。  读过的人,知道《三国演义》和《三国志》之间的关系,而没读过的人,会纠结这个问题。  -----------------------------  那你这个读过的说说两者是什么关系,研究三国历史应该根据哪个?还是哪个都行?还是把两个揉在一起?先声明,我认为应该根据三国志,毕竟比演义要靠谱一点,如果材料来源都不一样,当然是鸡同鸭讲了
10:21:24  从你的字里行间,你肯定觉得自己谈的是
,根据是三国志,与演义是不一样的,但你不自觉地采用了很多只有演义里才有的情节作为你分析的材料,你不知道吗?所以我才说你没有把演义和三国志分清楚,比如:1、你多次讲诸葛亮六次北伐,这就是演义的讲法,当然演义的名称是六出祁山,你改为六次北伐似乎客观点了,但其实
上诸葛亮的北伐也不是六次,诸葛亮南征后与曹魏的作战有七次,但有一次是防守,又一......  -----------------------------  嗯,这是比较认真的评论,先谢一声。  其实在我的文字开始,基本表达的观点是:史书、演义都不可尽信,特别是其中的勾连,原因就不用累述了。所以,究竟是六次还是五次,是出祁山还是北伐等等并无特别实质的区别。黄忠的死,是在关羽之后、夷陵之战之前,我采用了演义中的死法,于文中论点无本质冲突。至于“夷陵之战,蜀国尚可动员七十五万军队”,文中也说了,这个数字应该包含有后勤人员,如果按一半的战斗人员计算,大约有三十万士兵,考虑到刘备报仇心切,举全国之力而发动此次战争,这个数字是可信的。至于史书记载的数字,和演义一样,都只是一个参考。就上世纪的朝鲜战争和中越战争而言,各方的统计数据尚有大的出入,何况后汉?
  “另外,“徐庶进曹营”也间接地说明了诸葛亮的性格和为人。首先,徐庶跟诸葛亮是好朋友,其次,徐庶是真心想帮刘备。只因为徐庶是个大孝子,当他母亲被曹操“请”过去后,被逼无奈只好投了曹操。徐庶在告别刘备后又折返,这时候才告诉刘备,让刘备去找诸葛亮,显然是经过思想斗争了再斗争之后的决定,为什么要思想斗争?因为徐庶作为诸葛亮的好朋友,他很清楚诸葛亮的性格和为人,把诸葛亮推荐给刘备吧,诸葛亮肯定难容比他强的人,不推荐诸葛亮给刘备吧,刘备身边连个像样的谋士都没有。纠结的徐庶,在最后的当口,两害相权,还是决定折返将诸葛亮推荐给刘备。然而,当徐庶在曹操那边见了母亲,他母亲将徐庶痛骂一顿后自缢身亡了。按说曹操是徐庶的杀母仇人,没有了顾虑的徐庶为什么不离开仇人曹操而再次投奔刘备?为什么宁愿在仇人阵营里“终身不设一谋”,也不愿意跟诸葛亮在同一阵营里为母报仇?那只有一个原因,就是徐庶很明白:诸葛亮根本就容不下自己!徐庶是个聪明人,宁愿一身本事付流水,宁愿背负骂名,也不愿与诸葛亮为伍。"  还有这段,完全就是演义的内容,但在史书中则有很大的不同:推荐诸葛亮不是在离开刘备之际,更没有戏剧化的半路折返,推荐是207年,然后刘备请出诸葛后两人就是同事,曹军南下因为家属被俘而徐庶被迫离开刘备投奔曹操是208年,也就是说两人至少有一年也可能不到一年的共事,而且徐庶显然不会预先知道他和诸葛的共事是不长的,因此你的分析什么“徐庶作为诸葛亮的好朋友,他很清楚诸葛亮的性格和为人,把诸葛亮推荐给刘备吧,诸葛亮肯定难容比他强的人,不推荐诸葛亮给刘备吧,刘备身边连个像样的谋士都没有。”就是无中生有了,当然,你也许会认为这一段演义比史书更真实,那我就只能无语了
10:30:01  “
是任人打扮的小姑娘”你可以这么认为,但毕竟你也承认史书比演义可行性更高对不对,至于百分之百正确、百分之百就是事实,那基本不可能,因为即使是当事人的回忆都不敢这么说,何况撰史的多半不是当事人。但是,80%正确和40%正确就一样吗,就可以混为一谈?既然你认为即使史书也有不真不确之处,那就要尽可能的搞懂至少哪些是可靠的,然后以此来分析,而不是因为“
是任人打扮的小姑娘”,索性就......  -----------------------------  严格而言,80%正确和40%正确,其衡量标准都是概略性的,因为没有人知道哪些是100%错误,所以,并不能说80%正确书中的某个说法就一定比40%正确书中的要更正确。这也是我文字的出发点,不纠结历史的考证,只关注只要事件的勾连和逻辑。
  @夜哥yameath
10:15:34  你学物理的理性都学到狗身上去了么?丞相234年就走了,季汉263年才败亡,这也能怪到丞相头上?  -----------------------------  @事业无忧
10:18:11  是的,学到你身上去了。  -----------------------------  不用理他
10:30:01  “
是任人打扮的小姑娘”你可以这么认为,但毕竟你也承认史书比演义可行性更高对不对,至于百分之百正确、百分之百就是事实,那基本不可能,因为即使是当事人的回忆都不敢这么说,何况撰史的多半不是当事人。但是,80%正确和40%正确就一样吗,就可以混为一谈?既然你认为即使史书也有不真不确之处,那就要尽可能的搞懂至少哪些是可靠的,然后以此来分析,而不是因为“
是任人打扮的小姑娘”,索性就......  -----------------------------  @事业无忧
10:47:34  严格而言,80%正确和40%正确,其衡量标准都是概略性的,因为没有人知道哪些是100%错误,所以,并不能说80%正确书中的某个说法就一定比40%正确书中的要更正确。这也是我文字的出发点,不纠结
的考证,只关注只要事件的勾连和逻辑。  -----------------------------  连事情到底是怎么样的都不知道,没有事实做底子的逻辑和议论除了自娱自乐又有什么意义
10:47:16  “另外,“徐庶进曹营”也间接地说明了诸葛亮的性格和为人。首先,徐庶跟诸葛亮是好朋友,其次,徐庶是真心想帮刘备。只因为徐庶是个大孝子,当他母亲被曹操“请”过去后,被逼无奈只好投了曹操。徐庶在告别刘备后又折返,这时候才告诉刘备,让刘备去找诸葛亮,显然是经过思想斗争了再斗争之后的决定,为什么要思想斗争?因为徐庶作为诸葛亮的好朋友,他很清楚诸葛亮的性格和为人,把诸葛亮推荐给刘备吧,诸葛亮肯定难容比他......  -----------------------------  这一点,确实说得不错。  至于徐庶和诸葛亮之间是否共事,其实从你采纳的内容而言,也不能得出这个结论。史书中没有明确交待,
10:47:16  “另外,“徐庶进曹营”也间接地说明了诸葛亮的性格和为人。首先,徐庶跟诸葛亮是好朋友,其次,徐庶是真心想帮刘备。只因为徐庶是个大孝子,当他母亲被曹操“请”过去后,被逼无奈只好投了曹操。徐庶在告别刘备后又折返,这时候才告诉刘备,让刘备去找诸葛亮,显然是经过思想斗争了再斗争之后的决定,为什么要思想斗争?因为徐庶作为诸葛亮的好朋友,他很清楚诸葛亮的性格和为人,把诸葛亮推荐给刘备吧,诸葛亮肯定难容比他......  -----------------------------  @事业无忧
10:53:59  这一点,确实说得不错。  至于徐庶和诸葛亮之间是否共事,其实从你采纳的内容而言,也不能得出这个结论。史书中没有明确交待,  -----------------------------  怎么没有明确交代?徐庶推荐诸葛亮和刘备请出诸葛亮都是在207年,曹军南下,刘表病死刘琮投降都是在208年,随后刘备南逃,诸葛亮徐庶都是随行,途中发生了徐庶家属被俘,被迫离开刘备的情节,所以我说两人同事了大约一年,而且徐庶显然不可能事先预测到后来的变故,因此你的分析什么“徐庶作为诸葛亮的好朋友,他很清楚诸葛亮的性格和为人,把诸葛亮推荐给刘备吧,诸葛亮肯定难容比他强的人,”又从何而来?
10:53:56  连事情到底是怎么样的都不知道,没有事实做底子的逻辑和议论除了自娱自乐又有什么意义  -----------------------------  哦,这一点,实在不敢苟同。  首先,我需要强调:我确实不是学历史的!但是我也很明白,所谓史书中的,也不是历史,只是如《罗生门》中其中一个叙述者而已。
11:00:20  怎么没有明确交代?徐庶推荐诸葛亮和刘备请出诸葛亮都是在207年,曹军南下,刘表病死刘琮投降都是在208年,随后刘备南逃,诸葛亮徐庶都是随行,途中发生了徐庶家属被俘,被迫离开刘备的情节,所以我说两人同事了大约一年,而且徐庶显然不可能事先预测到后来的变故,因此你的分析什么“徐庶作为诸葛亮的好朋友,他很清楚诸葛亮的性格和为人,把诸葛亮推荐给刘备吧,诸葛亮肯定难容比他强的人,”又从何而来?  -----------------------------  确实,《三国志》里这句话,我疏漏了。
  逻辑不对吧?!带张飞、赵云入川也有错?难道孔明只身入川和玄德并身作战一举打败刘璋?!!不如叫希特勒自己带兵供苏让古德里安曼斯坦因再找回隆美尔一起守柏林绝对无虞。。。。。。。。。。。。。。。。
  演义当小说读就够了,不能当历史看的。
11:21:55  逻辑不对吧?!带张飞、赵云入川也有错?难道孔明只身入川和玄德并身作战一举打败刘璋?!!不如叫希特勒自己带兵供苏让古德里安曼斯坦因再找回隆美尔一起守柏林绝对无虞。。。。。。。。。。。。。。。。  -----------------------------  请看清楚再谈,好吗?
  “有的专家认为“诸葛亮三气周瑜”是虚构的,理由是:以周瑜的软硬件条件,周瑜怎么可能生诸葛亮的气?但是这种说法只对了一半,因为忽略了事情的另一面:诸葛亮自认为气到周瑜了!所以,我倒认为这个故事是可信的。其实“诸葛亮三气周瑜”这个故事说来说去也只能证明诸葛亮心胸狭窄、不顾大局。在刘备拼命想拉孙权下水共同抗击曹操的危急时刻,诸葛亮还念念不忘在孙权的大都督周瑜面前显摆,至于吗?这是能促进双方团结友爱的大局呢,还是在耍小聪明而可能坏大事?”  还有这段,真是无语了,三气周瑜明明是小说家言,史书中没有一个字,还一本正经的以此分析什么诸葛亮心胸狭窄、不顾大局。这就不是根据史实作分析,而是为了观点造史实了。关于周瑜,刘备的评价是“公瑾文武筹略,万人之英,顾其器量广大,恐不久为人臣耳。”专门指出其器量广大,陆机的评价是“饬法修师,则威德翕赫。宾礼名贤,而张公为之雄;交御豪俊,而周瑜为之杰。彼二君子皆弘敏而多奇,雅达而聪哲,故同方者以类附,等契者以气集,江东盖多士矣。”可见,也和心胸狭窄挨不上,因此,怎么可能被气死?
11:41:33  “有的专家认为“诸葛亮三气周瑜”是虚构的,理由是:以周瑜的软硬件条件,周瑜怎么可能生诸葛亮的气?但是这种说法只对了一半,因为忽略了事情的另一面:诸葛亮自认为气到周瑜了!所以,我倒认为这个故事是可信的。其实“诸葛亮三气周瑜”这个故事说来说去也只能证明诸葛亮心胸狭窄、不顾大局。在刘备拼命想拉孙权下水共同抗击曹操的危急时刻,诸葛亮还念念不忘在孙权的大都督周瑜面前显摆,至于吗?这是能促进双方团结友爱......  -----------------------------  这个,恐怕是你阅读文字有疏漏,敬请再看看拙文。  另外,你引用刘备和陆机评价周瑜的文字,正是证明了“以周瑜的软硬件条件,周瑜怎么可能生诸葛亮的气?”,不能证明“诸葛亮自认为气到周瑜了。”史书更不可能记载诸葛亮认为他气到周瑜了,所以,我只是说:“我倒认为这个故事是可信的。”这种可信,是站在诸葛亮的角度来看的。
  相对于地大物博的魏来讲,闭塞的蜀人才在哪里?请点几个出来…  
11:41:33  “有的专家认为“诸葛亮三气周瑜”是虚构的,理由是:以周瑜的软硬件条件,周瑜怎么可能生诸葛亮的气?但是这种说法只对了一半,因为忽略了事情的另一面:诸葛亮自认为气到周瑜了!所以,我倒认为这个故事是可信的。其实“诸葛亮三气周瑜”这个故事说来说去也只能证明诸葛亮心胸狭窄、不顾大局。在刘备拼命想拉孙权下水共同抗击曹操的危急时刻,诸葛亮还念念不忘在孙权的大都督周瑜面前显摆,至于吗?这是能促进双方团结友爱......  -----------------------------  @事业无忧
12:14:45  这个,恐怕是你阅读文字有疏漏,敬请再看看拙文。  另外,你引用刘备和陆机评价周瑜的文字,正是证明了“以周瑜的软硬件条件,周瑜怎么可能生诸葛亮的气?”,不能证明“诸葛亮自认为气到周瑜了。”史书更不可能记载诸葛亮认为他气到周瑜了,所以,我只是说:“我倒认为这个故事是可信的。”这种可信,是站在诸葛亮的角度来看的。  -----------------------------  既然史书中没有,你的“诸葛亮自认为气到周瑜了”又是哪来的呢?你的灵光一闪?还是就根据演义?
  另外,史书中不仅没有周瑜是被诸葛亮气死的,也没有诸葛亮气周瑜的这些桥段,这都是小说的艺术创作,所以根据史书,根本不能讲诸葛亮曾经气过周瑜,又何来“诸葛亮自认为气到周瑜了”呢?更何来你以此对诸葛亮的那些评判呢
  还有,你的第一和第二点,即认为关羽之死和没有阻止夷陵之战诸葛亮要付主要责任也是值得商榷的。你完全是根据演义才得出了这样的结论,因为按照演义,诸葛亮出山以后在刘备那儿就是第一位的,言听计从,甚至可以说诸葛亮在代替刘备做主,还可以越俎代庖自行其是而把老板刘备撇在一边,不止一次让刘备急个半死,而直到最后诸葛亮才亮出谜底,当然小说这么设计是可以的,戏剧效果也更好。但是按照史书,根本不是这样,刘备对诸葛亮的重视是一回事,但是否达到演义的程度是另一回事,按照史书,诸葛亮在刘备心中分量当然是重要的,但不见得就在关张之上,更不可能做刘备的主,刘备可以听也可以不听,在法正投奔刘备后,其地位至少和诸葛亮相当,所以小说无疑是把诸葛亮的地位和才智都夸大了,诸葛亮就相当于曹操身边的郭嘉程昱等人,是重要谋士,深得重用,但并不能决定一切,因此关羽之死和夷陵之战最大的责任应该是刘备自己,就如同赤壁之战的责任无疑是曹操自己,而不能主要怪程昱荀攸等人一样
  “在马谡的使用上,同样暴露出诸葛亮用人的问题。马谡是马良的弟弟,诸葛亮很喜欢。平定孟获时,马谡的意见起了很重要的作用,诸葛亮也一直将马谡带在身边,马谡也发挥了很好的参谋作用,但是马谡并没有单独领军作战的经验。在第一次北伐时,诸葛亮竟然用马谡为主将去守街亭要地,并且诱导马谡立下军令状,这也太不合适了。守街亭只要稳、谨慎,让王平为主将,马谡辅之岂不更好?究竟是马谡太轻敌,还是诸葛亮识人不足、用人不当?丢了街亭,马谡被斩得太冤了,”  还有这段,也是演义的说法,你就简单的拿来主义了并以此来评论。但史书也不是如此,街亭之战是有的,也是马谡被张郃打败并导致第一次北伐的失败,这都没问题,但不是诸葛亮命马谡守街亭,而是以马谡为先锋,统军向魏军进攻,结果在街亭被击败,所以马谡其实是攻方。至少也是两军相向而行在街亭相遇,至于什么军令状,就纯粹是增加戏剧性的小说家言了,既然自认为评论的是历史,就没必要把这些桥段还端出来,你可以认为史书也有不是之处但何以见得军令状的情节就很真实呢?所以我一上来就问你,到底说的是历史还是小说,还是两者就不分?“让王平为主将,马谡辅之岂不更好?”这就更是想当然了,按史书,当时王平地位还很低,他是这一仗后才受重用的,所以当时根本不存在这种可能性,诸葛亮用马谡为先锋已经是破格了,又怎么可能让王平为主将?
  @日笱听雨三年
07:54:39  什么人也敢评三国伟人,尽信书不如无书,三国志是曹魏官方版的,对吴与汉都有贬低,没有诸葛亮就没有后来的蜀国,就这足够了  -----------------------------  @事业无忧
09:17:21  你读过《三国志》吗?从你想当然的说法来看,你根本就没读过。  -----------------------------  我怎么就想当然了,三国志是尊曹贬刘孙的,这是民国一大家说的,任何史书都不能全信,都是为统治者服务的,都美化自己丑化敌人,司马光都不能客观,不要说陈寿了,研究三国光看三国志就是看唐编的隋史清修得明史,一个近代史你看国共教科书一样么?
13:52:05  既然史书中没有,你的“诸葛亮自认为气到周瑜了”又是哪来的呢?你的灵光一闪?还是就根据演义?  -----------------------------  首先,这个问题没有必要灵光一闪。仅仅就故事本身,做两方面的解读,强调“我倒认为这个故事是可信的”,这是我的观点,史书中没有,演义中也没有。  其次,你是否承认,史书的记载并非是完全的历史,这其中包含着完备性和真实性两方面的非完全;并且有官史和野史,哪怕是作为历史学家,真正要研究某个历史问题,也得面临权衡选择采信谁的问题,也得从逻辑分析取得偏向。我不是历史学家,我只从事情的逻辑性进行分析。  对于第二点,是我立论的基础,在文字的开始就已言明:“分析历史人物和历史事件,重要的不是纠结史书、小说中的情节和事件的真实性,而应当从众多的事件中找出其必然的逻辑联系。毕竟“历史是任人打扮的小姑娘”,毕竟历史有太多无法记载的内容,后人总可以根据自己的喜好和想象去描述、修饰、改写已经成为历史的人物和事件,即便是事件经历者,也很难客观、全面地讲述事件和评价人物,更何况是后人呢?但庆幸的是,再华丽的描述、修饰和改写也改变不了事件的基本逻辑,在这些逻辑中所表现出来的人物,或许更加真实可信。”
  都是跟上易中天瞎炒作,否定、颠覆是用来吸引眼球的,偏远小地的人才怎么与中原大地比,知道魏国人口是蜀国的几倍么?历史上割据的四川政权哪个不是被中原统一了?诸葛亮在能保证蜀国的安全已经很不错了
13:54:53  另外,史书中不仅没有周瑜是被诸葛亮气死的,也没有诸葛亮气周瑜的这些桥段,这都是小说的艺术创作,所以根据史书,根本不能讲诸葛亮曾经气过周瑜,又何来“诸葛亮自认为气到周瑜了”呢?更何来你以此对诸葛亮的那些评判呢  -----------------------------  不敢苟同你的逻辑。  辩驳了这么多,你的核心逻辑不过是:史书中没有记载的,就是没有发生的。可实际情况是,史书中记载了历史的百分之多少呢?  我的逻辑是:如果演义和史书冲突的,我采信史书,如果史书中未记载而演义或野史有的,选择性采信。选择采信的标准:演义或野史中正面人物的负面事件可信性较高,而反面人物的正面事件可信性较高,是否采信,还需多方衡量。
13:54:53  另外,史书中不仅没有周瑜是被诸葛亮气死的,也没有诸葛亮气周瑜的这些桥段,这都是小说的艺术创作,所以根据史书,根本不能讲诸葛亮曾经气过周瑜,又何来“诸葛亮自认为气到周瑜了”呢?更何来你以此对诸葛亮的那些评判呢  -----------------------------  @事业无忧
15:58:39  不敢苟同你的逻辑。  辩驳了这么多,你的核心逻辑不过是:史书中没有记载的,就是没有发生的。可实际情况是,史书中记载了
的百分之多少呢?  我的逻辑是:如果演义和史书冲突的,我采信史书,如果史书中未记载而演义或野史有的,选择性采信。选择采信的标准:演义或野史中正面人物的负面事件可信性较高,而反面人物的正面事件可信性较高,是否采信,还需多方衡量。  -----------------------------  那么诸葛亮气周瑜的这些桥段,或者你说的“显摆”,史书中肯定是没有的,演义中有,按你的说法是选择性采信,那么你选择信的理由是什么呢,仅仅是正面人物的负面事件吗?
14:25:34  还有,你的第一和第二点,即认为关羽之死和没有阻止夷陵之战诸葛亮要付主要责任也是值得商榷的。你完全是根据演义才得出了这样的结论,因为按照演义,诸葛亮出山以后在刘备那儿就是第一位的,言听计从,甚至可以说诸葛亮在代替刘备做主,还可以越俎代庖自行其是而把老板刘备撇在一边,不止一次让刘备急个半死,而直到最后诸葛亮才亮出谜底,当然小说这么设计是可以的,戏剧效果也更好。但是按照史书,根本不是这样,刘备对诸......  -----------------------------  这个,却是你想当然了,为了反驳而反驳。  诸葛亮的隆中对一出,基本就被刘备确立为基本战略,这在史书和演义中是一致的;而作为基本战略的制定者诸葛亮在刘备集团中的地位是明确的,当然,我在文中也提到了,这种地位和刘关张的关系不同。无论在荆州时诸葛亮为军师中郎将,还是后来刘备平了成都被封为军师将军等等,都证明这一点,没有必要质疑。  至于你提到的演义中诸葛亮的那许多作派,哪一条是我文中认可的呢?  有的事情,你辩驳得在理,但是为了辩驳而辩驳,将本文所没有的东西也拿来当炮弹,就不妥了。
13:52:05  既然史书中没有,你的“诸葛亮自认为气到周瑜了”又是哪来的呢?你的灵光一闪?还是就根据演义?  -----------------------------  @事业无忧
15:50:52  首先,这个问题没有必要灵光一闪。仅仅就故事本身,做两方面的解读,强调“我倒认为这个故事是可信的”,这是我的观点,史书中没有,演义中也没有。  其次,你是否承认,史书的记载并非是完全的
,这其中包含着完备性和真实性两方面的非完全;并且有官史和野史,哪怕是作为
学家,真正要研究某个
问题,也得面临权衡选择采信谁的问题,也得从逻辑分析取得偏向。我不是
学......  -----------------------------  你讲的是逻辑,逻辑怎么来,不得根据事实吗?没有事实,或者事实不清的逻辑有什么意思?
14:25:34  还有,你的第一和第二点,即认为关羽之死和没有阻止夷陵之战诸葛亮要付主要责任也是值得商榷的。你完全是根据演义才得出了这样的结论,因为按照演义,诸葛亮出山以后在刘备那儿就是第一位的,言听计从,甚至可以说诸葛亮在代替刘备做主,还可以越俎代庖自行其是而把老板刘备撇在一边,不止一次让刘备急个半死,而直到最后诸葛亮才亮出谜底,当然小说这么设计是可以的,戏剧效果也更好。但是按照史书,根本不是这样,刘备对诸......  -----------------------------  @事业无忧
16:10:13  这个,却是你想当然了,为了反驳而反驳。  诸葛亮的隆中对一出,基本就被刘备确立为基本战略,这在史书和演义中是一致的;而作为基本战略的制定者诸葛亮在刘备集团中的地位是明确的,当然,我在文中也提到了,这种地位和刘关张的关系不同。无论在荆州时诸葛亮为军师中郎将,还是后来刘备平了成都被封为军师将军等等,都证明这一点,没有必要质疑。  至于你提到的演义中诸葛亮的那许多作派,哪一条是我文中认可的呢......  -----------------------------  请你看清楚我的话,我不否认诸葛亮的重要地位,但和演义还是不一样,而你依据的是演义,关于诸葛亮的地位并非如演义那样不是我的发明,早就有了
14:47:50  “在马谡的使用上,同样暴露出诸葛亮用人的问题。马谡是马良的弟弟,诸葛亮很喜欢。平定孟获时,马谡的意见起了很重要的作用,诸葛亮也一直将马谡带在身边,马谡也发挥了很好的参谋作用,但是马谡并没有单独领军作战的经验。在第一次北伐时,诸葛亮竟然用马谡为主将去守街亭要地,并且诱导马谡立下军令状,这也太不合适了。守街亭只要稳、谨慎,让王平为主将,马谡辅之岂不更好?究竟是马谡太轻敌,还是诸葛亮识人不足、用人......  -----------------------------  这个桥段,演义和史书并没有冲突,不过是描述方式有别而已。同一事件,不同的立场,不同的参与者所看到的,都是不同的。至于我说的让王平当主将去守街亭,不过是一种最次的假设,如果按《三国志》而言,选派魏延或者吴壹更佳。即使是做先锋,吃了败仗就下狱至死(《三国志》中未交待怎么死的),曹操那边有这种案例吗?  前面说了,如果演义和史书相冲突,选择采信史书,既然没有冲突,这种争论没有意义。  史书和演义之间的冲突,我们视为演义不真实,可以理解;那么史书和史书之间的冲突,做何解呢?这似乎不是什么稀奇事情。
16:07:50  那么诸葛亮气周瑜的这些桥段,或者你说的“显摆”,史书中肯定是没有的,演义中有,按你的说法是选择性采信,那么你选择信的理由是什么呢,仅仅是正面人物的负面事件吗?  -----------------------------  就桥段谈自己的看法而已,既然史书中没有涉及,你也没有理由说没有。
16:10:26  你讲的是逻辑,逻辑怎么来,不得根据事实吗?没有事实,或者事实不清的逻辑有什么意思?  -----------------------------  仅就一桥段谈自己的观点,史书中没有,野史中有,没有冲突,你也不能证伪,为什么不能谈?
  @事业无忧
20:22:34  第五, 诸葛亮做事,不是谨慎,而是自负。  单独把这个方面拿出来,是很有必要的。前面讲过了,诸葛亮自命不凡、清高、孤傲。做事有“洁癖”,事必躬亲是针对他能掌控的事情而言,比如内政等等,但是这种特点放在他不能掌控的事情上,则变成了弱点。或许,这正是《三国志》中给诸葛亮的评价:“然亮才,于治戎为长,奇谋为短,理民之干,优于将略。”的原因。  很少有人提到诸葛亮第二次伐魏的失败原因,实在太低级......  -----------------------------楼主请用历史的眼光看待历史,而不要用个人的好恶来评论历史人物。徐庶走马荐诸葛和刘备三顾茅庐请诸葛,虽然是小说家言,但是刘备一生对诸葛的信任是无疑的。诸葛也用鞠躬尽瘁死而后已作出了回报,蜀汉之亡,绝非亡于诸葛,在下不才,愿与楼主浅讨。荆州之失,看似偶然,实属必然,刘备212年开始入川,215年占领成都,219年5月得汉中,然后回成都,留魏延守汉中,7月关羽出兵攻曹仁。刘备在军事上的接连得手得益于同时期孙权与曹操在合肥的对峙,当曹孙都不愿刘备做大时,结束对峙,同年年孙权偷袭荆州得手。这个是利益与实力所决定的结果,和有无赵云,张飞坐镇荆州关系不大。
  一会用三国志做论据,一会又用三国演义来举例,自己都搞不清自己想说什么
16:15:33  请你看清楚我的话,我不否认诸葛亮的重要地位,但和演义还是不一样,而你依据的是演义,关于诸葛亮的地位并非如演义那样不是我的发明,早就有了  -----------------------------  抛开所有细节,史书和演义中一致的事情有:  1、刘备入川时的人员安排;  2、庞统死后,刘备并未明言让诸葛亮带张飞及赵云入川;  3、平成都后,诸葛亮为军师将军,署左将军府事。  4、诸葛亮入川后,5-6年内,荆州只有关羽一人把守(末将不算)。  仅仅这三条就够了,这也在文中反复强调,军事部署的重大失误,难道不由诸葛亮承担吗?
16:15:33  请你看清楚我的话,我不否认诸葛亮的重要地位,但和演义还是不一样,而你依据的是演义,关于诸葛亮的地位并非如演义那样不是我的发明,早就有了  -----------------------------  @事业无忧
16:54:22  抛开所有细节,史书和演义中一致的事情有:  1、刘备入川时的人员安排;  2、庞统死后,刘备并未明言让诸葛亮带张飞及赵云入川;  3、平成都后,诸葛亮为军师将军,署左将军府事。  4、诸葛亮入川后,5-6年内,荆州只有关羽一人把守(末将不算)。  仅仅这三条就够了,这也在文中反复强调,军事部署的重大失误,难道不由诸葛亮承担吗?  -----------------------------  写错了,是四条。
  @ahlaodai
16:44:29  楼主请用
的眼光看待
,而不要用个人的好恶来评论
人物。徐庶走马荐诸葛和刘备三顾茅庐请诸葛,虽然是小说家言,但是刘备一生对诸葛的信任是无疑的。诸葛也用鞠躬尽瘁死而后已作出了回报,蜀汉之亡,绝非亡于诸葛,在下不才,愿与楼主浅讨。荆州之失,看似偶然,实属必然,刘备212年开始入川,215年占领成都,219年5月得汉中,然后回成都,留魏延守汉中,7月关羽出兵攻曹仁。刘备在军事上的接......  -----------------------------  标题归标题啊!这个标题确实容易招人攻击。  关于荆州之失,我还是建议你再看看我的观点再探讨。
  @事业无忧
20:22:34  第五, 诸葛亮做事,不是谨慎,而是自负。  单独把这个方面拿出来,是很有必要的。前面讲过了,诸葛亮自命不凡、清高、孤傲。做事有“洁癖”,事必躬亲是针对他能掌控的事情而言,比如内政等等,但是这种特点放在他不能掌控的事情上,则变成了弱点。或许,这正是《三国志》中给诸葛亮的评价:“然亮才,于治戎为长,奇谋为短,理民之干,优于将略。”的原因。  很少有人提到诸葛亮第二次伐魏的失败原因,实在太低级......  -----------------------------夷陵之战发生在221年七月,离关羽失荆州被杀已近2年时间,刘备以举国之兵攻吴,222年8月败于夷陵。三国之中蜀汉一直是最弱的,在博弈论中,最弱的丙方如想生存,只有设法增强自己的实力,变成稍弱的乙方,增强自己的实力,无非是联合乙方攻击最强的甲方以从甲方获取利益,或者以攻击乙方来从乙方获得利益。从战略层面讲,当曹孙媾和时,单独攻击甲方曹操是找死,胜则乙方得利,败则甲乙双方得利,胜败都是速死。唯有攻击乙方,且可小胜,可小败,只要不惨胜不惨败都可接受。可惜在战术上却惨败,令蜀国实力大降。
  @作家大仲马
16:53:52  一会用三国志做论据,一会又用三国演义来举例,自己都搞不清自己想说什么  -----------------------------  哦,建议你也先搞清楚三国志和三国演义的关系;特别要搞清楚史书是不是历史的全部,同时也要知道,有官史和野史,也得明白史书和史书之间也常常冲突。
  @ahlaodai
17:00:10  夷陵之战发生在221年七月,离关羽失荆州被杀已近2年时间,刘备以举国之兵攻吴,222年8月败于夷陵。三国之中蜀汉一直是最弱的,在博弈论中,最弱的丙方如想生存,只有设法增强自己的实力,变成稍弱的乙方,增强自己的实力,无非是联合乙方攻击最强的甲方以从甲方获取利益,或者以攻击乙方来从乙方获得利益。从战略层面讲,当曹孙媾和时,单独攻击甲方曹操是找死,胜则乙方得利,败则甲乙双方得利,胜败都是速死。唯有攻击乙方,且......  -----------------------------  你说的没错。  从刘备称帝到刘禅投降,共四十多年时间 ,蜀国的实力不是增强了,而是不断衰弱,何也?
  我知道楼主是胡说八道,进来只是想看看楼主的脸皮究竟能够厚到什么程度!
  在文字的开始,就表明了探讨了根本,这里再用其他方式概括下:  1、史书不是历史的全部,也更不代表历史的真相,虽然它可能更接近真相。  2、史书和史书也会冲突,说明史书不可尽信。  3、有官史和野史,官史中没有的,并不说明野史不可信。  4、同一历史事件,不同的角度会有不同的展现。  要谈历史,还是先琢磨琢磨《罗生门》吧。
  @事业无忧
20:22:34  第五, 诸葛亮做事,不是谨慎,而是自负。  单独把这个方面拿出来,是很有必要的。前面讲过了,诸葛亮自命不凡、清高、孤傲。做事有“洁癖”,事必躬亲是针对他能掌控的事情而言,比如内政等等,但是这种特点放在他不能掌控的事情上,则变成了弱点。或许,这正是《三国志》中给诸葛亮的评价:“然亮才,于治戎为长,奇谋为短,理民之干,优于将略。”的原因。  很少有人提到诸葛亮第二次伐魏的失败原因,实在太低级......  -----------------------------刘备托孤之后,蜀国实力最弱,在当时的环境下,掌权者首先考虑的不是恢复汉室,而是如何生存。弱者生存之道一是主动进攻,二是完善防御。南北朝时东西两魏对峙,西魏弱于东魏,国力对比大约如秦对六国之和,唯一优势在于得有地利。西魏没有依靠地利死守,而是主动出击,虽然几次合战双方平分秋色,但是战场主要在东魏的领地,实际东魏吃了大亏。诸葛几次北伐,实为骚扰,不采纳奇谋取长安也是不能取,弱者想变强,唯有蚕食,难以鲸吞,所以诸葛每次进攻的目的地都不是曹魏的重要地区,而是凉州这样的边防薄弱之处,真取了长安,如何守住?如以倾国之力守住长安,如何应对孙吴的暗算?所以诸葛只能以进攻消弱曹魏的实力,如想休养生息,曹魏何尝不也在增加实力?所以北伐虽损自身实力,也不可不为。
  @法势在必行
17:15:11  我知道楼主是胡说八道,进来只是想看看楼主的脸皮究竟能够厚到什么程度!  -----------------------------  脸皮不够厚,还真不好意思谈历史。
  @ahlaodai
17:16:05  刘备托孤之后,蜀国实力最弱,在当时的环境下,掌权者首先考虑的不是恢复汉室,而是如何生存。弱者生存之道一是主动进攻,二是完善防御。南北朝时东西两魏对峙,西魏弱于东魏,国力对比大约如秦对六国之和,唯一优势在于得有地利。西魏没有依靠地利死守,而是主动出击,虽然几次合战双方平分秋色,但是战场主要在东魏的领地,实际东魏吃了大亏。诸葛几次北伐,实为骚扰,不采纳奇谋取长安也是不能取,弱者想变强,唯有蚕食,难以......  -----------------------------  消耗对手实力的方式很多,没有必要伤敌一千自损八百。即便是消耗对手,也要讲究方式、方法和时机。说只能通过进攻来削弱对手实力的说法是靠不住的。
  徐庶推荐诸葛亮,  庶曰:“此人可就见,不可屈致也。将军宜枉驾顾之。”  是很诚意的,很服气的,明显很尊重诸葛亮,怎么居然有人跟帖说徐庶不回刘备那是因为有诸葛亮不能容人所以不回,哪里来的依据......诸葛亮这个时候官又不高,徐庶如果回来又不会在诸葛亮下面.
  @cixinxiaoyao
17:32:52  徐庶推荐诸葛亮,  庶曰:“此人可就见,不可屈致也。将军宜枉驾顾之。”  是很诚意的,很服气的,明显很尊重诸葛亮,怎么居然有人跟帖说徐庶不回刘备那是因为有诸葛亮不能容人所以不回,哪里来的依据......诸葛亮这个时候官又不高,徐庶如果回来又不会在诸葛亮下面.  -----------------------------  尊敬和共事是两回事情。如此,请解释徐庶为何不回?  另外,前面有朋友指出徐庶推荐诸葛亮的时机,是我漏了《三国志》中的表述。
  @事业无忧
20:22:34  第五, 诸葛亮做事,不是谨慎,而是自负。  单独把这个方面拿出来,是很有必要的。前面讲过了,诸葛亮自命不凡、清高、孤傲。做事有“洁癖”,事必躬亲是针对他能掌控的事情而言,比如内政等等,但是这种特点放在他不能掌控的事情上,则变成了弱点。或许,这正是《三国志》中给诸葛亮的评价:“然亮才,于治戎为长,奇谋为短,理民之干,优于将略。”的原因。  很少有人提到诸葛亮第二次伐魏的失败原因,实在太低级......  -----------------------------  @ahlaodai
17:16:05  刘备托孤之后,蜀国实力最弱,在当时的环境下,掌权者首先考虑的不是恢复汉室,而是如何生存。弱者生存之道一是主动进攻,二是完善防御。南北朝时东西两魏对峙,西魏弱于东魏,国力对比大约如秦对六国之和,唯一优势在于得有地利。西魏没有依靠地利死守,而是主动出击,虽然几次合战双方平分秋色,但是战场主要在东魏的领地,实际东魏吃了大亏。诸葛几次北伐,实为骚扰,不采纳奇谋取长安也是不能取,弱者想变强,唯有蚕食,难以......  -----------------------------  你的观点第一句完全正确并赞成。第二句往后基本错了。蜀国魏国人口数量那比例1:4,经济差距大概也是这样;地形地势上蜀国仰攻,魏国扼守孔道;蜀国没有大骑兵集团;后勤运输无论运输线长度、地形地势、运输工具蜀国处于绝对不利地位。每次战斗人员物资1:5的交换比才能算打平。这种情况下,选择进攻,诸葛亮绝对是战略错误。战略错误的情况下,战术层面怎么弥补都无济于事。
16:15:33  请你看清楚我的话,我不否认诸葛亮的重要地位,但和演义还是不一样,而你依据的是演义,关于诸葛亮的地位并非如演义那样不是我的发明,早就有了  -----------------------------  @事业无忧
16:54:22  抛开所有细节,史书和演义中一致的事情有:  1、刘备入川时的人员安排;  2、庞统死后,刘备并未明言让诸葛亮带张飞及赵云入川;  3、平成都后,诸葛亮为军师将军,署左将军府事。  4、诸葛亮入川后,5-6年内,荆州只有关羽一人把守(末将不算)。  仅仅这三条就够了,这也在文中反复强调,军事部署的重大失误,难道不由诸葛亮承担吗?  -----------------------------  为什么一定是诸葛亮,而不是刘备本人或其他人?按照演义,诸葛亮在刘备集团是一人之下万人之上,一言九鼎,言听计从,于是你认为应该有诸葛亮承担,但史实并非如此,诸葛亮固然是刘备手下第一流的谋士,但第一流与第一位还是不一样的,上面我说了,诸葛亮的地位就相当于曹操那儿的程昱郭嘉,至少关张,法正和后来投奔刘备的马超和诸葛是平起平坐的,那么,赤壁之战的责任该谁承担?是曹操自己还是程昱贾诩?
16:10:26  你讲的是逻辑,逻辑怎么来,不得根据事实吗?没有事实,或者事实不清的逻辑有什么意思?  -----------------------------  @事业无忧
16:43:03  仅就一桥段谈自己的观点,史书中没有,野史中有,没有冲突,你也不能证伪,为什么不能谈?  -----------------------------  诸葛亮三气周瑜,不仅史书没有,野史也没有,只是演义有,野史和演义还是不一样,野史某种程度可以补正史的不足,当然要鉴别,但拿着演义当历史的,我也是醉了。当然,如果你意识到是在谈小说,那一点问题也没有
14:47:50  “在马谡的使用上,同样暴露出诸葛亮用人的问题。马谡是马良的弟弟,诸葛亮很喜欢。平定孟获时,马谡的意见起了很重要的作用,诸葛亮也一直将马谡带在身边,马谡也发挥了很好的参谋作用,但是马谡并没有单独领军作战的经验。在第一次北伐时,诸葛亮竟然用马谡为主将去守街亭要地,并且诱导马谡立下军令状,这也太不合适了。守街亭只要稳、谨慎,让王平为主将,马谡辅之岂不更好?究竟是马谡太轻敌,还是诸葛亮识人不足、用人......  -----------------------------  @事业无忧
16:28:33  这个桥段,演义和史书并没有冲突,不过是描述方式有别而已。同一事件,不同的立场,不同的参与者所看到的,都是不同的。至于我说的让王平当主将去守街亭,不过是一种最次的假设,如果按《三国志》而言,选派魏延或者吴壹更佳。即使是做先锋,吃了败仗就下狱至死(《三国志》中未交待怎么死的),曹操那边有这种案例吗?  前面说了,如果演义和史书相冲突,选择采信史书,既然没有冲突,这种争论没有意义。  史书和......  -----------------------------  但问题是,你知道史书和演义的描述不同吗?在你的表述中,史书和演义冲突的可不是一点半点,前面我已经举出不少了,比如:徐庶是什么时候推荐的诸葛,黄忠是怎么死的,夷陵之战的兵力,诸葛亮有没有气周瑜,这些史书和演义都冲突,但你信守了你的原则吗?你不是清一色都采用了演义的说法?另外,街亭之战,你认为这不叫冲突,这叫描述有别,我也只能呵呵了,既然有别,按照你的原则,不应该是史书优先吗?但你又是怎么做的?难道必须史书和演义截然相反才叫冲突,才采信史书,否则就无所谓?
  @cixinxiaoyao
17:32:52  徐庶推荐诸葛亮,  庶曰:“此人可就见,不可屈致也。将军宜枉驾顾之。”  是很诚意的,很服气的,明显很尊重诸葛亮,怎么居然有人跟帖说徐庶不回刘备那是因为有诸葛亮不能容人所以不回,哪里来的依据......诸葛亮这个时候官又不高,徐庶如果回来又不会在诸葛亮下面.  -----------------------------  @事业无忧
17:45:49  尊敬和共事是两回事情。如此,请解释徐庶为何不回?  另外,前面有朋友指出徐庶推荐诸葛亮的时机,是我漏了《三国志》中的表述。  -----------------------------  你又在拿着演义当历史,徐庶为什么不回这个问题只是演义中存在,史书中是没有的,前面其实我已经说了,但你只注意到了他推荐诸葛亮的时间和演义不一样,但是别忘了,所谓徐母自杀的桥段史书中也是没有的,还有徐庶进曹营一言不发的桥段史书中也没有,另外徐母如何被曹操扣留演义和史书的描述也不同,史书中只是说曹军南下,刘琮投降,刘备只能南逃,徐庶和诸葛亮都紧紧跟随,结果在乱军中徐庶的家属被曹军俘获,于是徐庶只能离开刘备投奔曹操,后面就没什么了。因此,既然没有徐母自尽,又何来徐庶为什么不回来?
  只能说楼主看到些摸黑诸葛的文章,以为自己找到真相,说什么都是诸葛的问题了。其实对诸葛的评价,陈寿做三国志就能说明问题了,陈寿与诸葛是有旧怨的,但还是单独列传,绕不开的,最后评价也还积极正面。
  法正是否比诸葛官职高不说,但确定的是法正是谋主。武将不论,许靖糜竺这些文官肯定比诸葛位置高。丢荆州最痛心的是诸葛,自己的抱负,大略眼看夭折,怎么可能是为害关羽把荆州填进去,太儿戏了吧。荆州之失我认为责任就在关羽,当时刘备刚据益州,自顾不暇,关羽未联吴却主动出击魏,腹背受敌。前期大胜,后被偷袭,又没电话飞机什么的,刘备怎么能反应过来救荆州
  @事业无忧
17:15:29  在文字的开始,就表明了探讨了根本,这里再用其他方式概括下:  1、史书不是
的全部,也更不代表
的真相,虽然它可能更接近真相。  2、史书和史书也会冲突,说明史书不可尽信。  3、有官史和野史,官史中没有的,并不说明野史不可信。  4、同一
事件,不同的角度会有不同的展现。  要谈
,还是先琢磨琢磨《罗生门》吧。  -----------------------------  1、既然你知道史书更接近真相,谈历史就要根据史书,至少史书有记载的要根据史书,对不对?  2、史书也会冲突,确实,那就要鉴别,这在史学是有规矩的,比如:孤证不立,当事人的优先于转述者的,时间离事件较近的优于较远的,有旁证的优于无旁证的等等,而不是简单的以为史书也不可尽信,那不是天马行空了?  3、但演义连野史都算不上,那是小说,当然,小说中有些情节就来源于历史,但还是小说,这一点要搞清楚,而不能混为一谈  4、没错,但如果这不同的展现一个是史书一个是演义,你认为该用哪一个?
  @cixinxiaoyao
08:59:37  只能说楼主看到些摸黑诸葛的文章,以为自己找到真相,说什么都是诸葛的问题了。其实对诸葛的评价,陈寿做三国志就能}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三国演义中的诸葛亮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