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说深渊下面一定就是黑暗深渊入口 网易

第三方登录
电影《小时代》里的经典台词 我们都是小小的星辰
1、我们活在浩瀚的宇宙里,漫天漂浮的宇宙尘埃和星河光尘,我们是比这些还要渺小的存在。你并不知道生活在什么时候突然改变方向,陷入墨水一般浓稠的黑暗里去。你被失望拖进深渊,你被疾病拉近坟墓,你被挫折践踏的体无完肤,你被嘲笑、被讽刺、被讨厌、被怨恨、被放弃。但是我们却总在内心里保留着希望保留着不甘心放弃跳动的心。我们依然在大大的绝望里小小的努力着。这种不想放弃的心情,它们变成无边黑暗的小小星辰。我们都是小小的星辰。 2、没有物质的只是虚弱的幌子,被风一吹,甚至不用风吹,缓慢走动几步就是一盘散沙。
3、她像美国总统一样,无论发生什么样的事情,哪怕是世贸双子被炸平了,她也依然是镇定而冷静的,她不会悲伤春秋,只会思考如果控制损失。 4、如果现在你是以上帝的角度或者高度在俯瞰我们的大学,那么你就会看到正在上演一场精彩的猫与鼠之间的追逐大战。
5、我们的生命存在于这样的小小的、拥挤的、温暖的时代之中庞大的背景音乐,悠扬地回荡在整个上海,为这个繁华的时代点缀着金边。还有更多我们并不知道的时间,我们未曾看见的场所,这个时代并未停止转动。它用一种最冷酷和理智的方式,让每一个人的生命平行前进。 6、但是生活永远不是连续剧。它不会再应该浪漫的时候,响起煽情的音乐;它不会再男主角深情告白的时候,就让女主角浓烈的回应;它不会再这样需要温柔和甜蜜的时刻,就打翻一杯浓浓的蜂蜜。
用微信扫描二维码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跟贴热词:
文明上网,登录发贴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易立场。
目前没有跟贴,欢迎你发表观点
正在加载..
正在加载..
举报与反馈
图片,文字等缺失或错误
色情,暴力等非法内容
广告,重复文章等垃圾内容
我有话要说暗黑3开发者日志:2.4.1补丁传奇宝石更新的思路-网易吕梁&nbsp吕梁重点新闻门户
十天内免登录
暗黑3开发者日志:2.4.1补丁传奇宝石更新的思路
暗黑3开发者日志:2.4.1补丁传奇宝石更新的思路
暗黑3开发者日志:2.4.1补丁传奇宝石更新的思路
09:53:53 作者: Agency 来源: 凯恩之角 有57人参与
爱玩App订阅
今日暗黑3官网发布了一篇全新博文,针对
2.4.1补丁中玩家们关心的传奇宝石改动列举了一下它们最新的效果与其背后的设计理念。从2.1补丁推出的传奇宝石到目前发生了比较严重的同质化现象,为了解决这个问题,多数的传奇宝石在2.4.1补丁中会进行改动。比如侍从宝石,除增伤改为独立类型的增伤外,25级特效把宠物的减伤效果提升到了
90%,虽然没有免疫伤害,但90%的减伤让宠物不会再发生猝死的情况了,这对于宠物流来说是一大利好,其他宝石的改动也有其想法在其中。
2.1.0版本加入的传奇宝石,给玩家提供了一条通过不懈努力就能大幅强化角色的新途径。这些蕴含强大力量的宝石由大秘境守卫掉落,你的奈非天每次克服更严酷的考验时,这些宝石也会变得更加强大。
在2.4.1版本中,我们将对不少传奇宝石进行较大改动。在谈及这些改动以及改动理由之前,我们想先详细谈一谈传奇宝石背后的设计思路。
宝石及其用途
有些宝石用途相较其他宝石而言更加广泛。例如转煞秘石或火牛羚砂囊用来强化你的防御能力。这些宝石也许达到的目的相同,但方式却不同。重叠并不总是坏事,因为我们想让玩家根据不同需要自由地做出选择。
另一些宝石的用途就相对更加明确。侍从宝石、波亚斯基的芯片或贼神的复仇之石的特点就非常鲜明。如果你想以某种特定的风格进行游戏,那这些宝石是你的首选。若想玩荆棘伤害流,那必然要用波亚斯基的芯片。如果想放怪物风筝,那贼神的复仇之石能让你事半功倍。每一套技能与装备组合都应该拥有一些可靠的宝石选择,以强化其整体游戏性。
有些宝石不是很注重强化角色的整体强度,而是更侧重强化其他方面的游戏体验。比如说囤宝者的恩惠和自在宝石,分别用来提升金币获取与角色升级的效率。尽管在冲击高层大秘境的配装中不太可能看到这两种宝石,但的确有它们派的上用场的时候。
我们也设计了好几种多用途宝石。这些宝石通常针对具体属性提供多种收益,只不过比起专门提升伤害或防御的宝石来,这些宝石提供的收益在数值上也许略低一些。过去,这类宝石的定位没有我们预期的那么明确,因此在
2.4.1 版本中,我们将制作更多这类宝石,并让它们多用途的特点更加明显。
最后,还有些宝石也许无法归入上述提到的类别中。这些宝石往往是新手或是不想花太多心思琢磨如何选择宝石的玩家爱用的百搭型宝石。强者之灾和闪电华冠就是典型的例子。因为它们简单粗暴、效果实在,在一切技能与装备组合中都能发挥作用。
2.4.1版本改动
刚才说到有些宝石很归为上述提到的类别中,就算分进了某一类,其作用也不如预期的理想。尽管我们并未对所有传奇宝石都做改动(未来我们或许会回过头来看看这次未改动的宝石),我们确实注意到有不少宝石或是需要更明确的定位,或是需要稍加打磨,以适应不断演变的庇护之地。
以下为一部分传奇宝石改动及其改动思路。
我们将对侍从宝石做以下改动:
提高宠物的伤害减免量
伤害加成现在能与其他类似的加成相乘(例如塔斯克与西奥)
我们除了提升宠物流伤害外,还想强化宠物的整体生存能力。这颗宝石应该是玩宠物流玩家的首选,但之前的收益有些鸡肋。现在这些玩家应该会毫不犹豫地选择它了。
大家可能在琢磨为什么不把25级效果改为让宠物不会受到伤害。我们经常看到玩家给我们提这样的建议,不过不可预见性应永远是《暗黑破坏神》游戏体验的组成部分,我们想看到玩家在危急关头随机应变。宠物永久死亡永远存活这样的极端情况会让游戏的趣味性大打折扣,玩家应该时刻关注宠物的生命值,并在危急关头重新召唤它们。
我们将对迅捷勾玉做以下改动:
现在每次攻击都可使你获得一层迅捷效果
每层迅捷效果也提升躲闪几率
躲闪几率随着宝石等级提升
我们最初设计迅捷勾玉的理念,是让玩家不断的获得与失去宝石提供的加成。我们的目标是让玩家获得更强大的潜能,但这份潜能时有时无。最后,我们还是决定放弃这个理念,而是改为让迅捷效果常驻,对收益的值进行调整。这样能更有利于我们把控和调整数字。
迅捷勾玉提供十分明确的增益效果,属于多用途宝石。不过,以前它在多用途方面略显不足,因此我们让其能提升角色的躲闪几率,进而强化角色的坚韧。这样一来,想提升攻击速度或缩短冷却时间(或两者都想要)的玩家就更有可能选择迅捷勾玉,因为现在这颗宝石还能提升他们的坚韧。
银河,织星者之泪
我们将对银河,织星者之泪(以下简称银河)做以下改动:
重击伤害提高
每升一级的伤害加成提高
25 级后自动重击的频率提高
重击每次击中敌人都能为你恢复生命值上限一定百分比的生命值
银河和迅捷勾玉类似,已经稍稍偏离了我们当初的设计理念。我们的想法是让这颗宝石为侧重范围效果攻击但对单体目标(例如秘境守卫)伤害略显不足的技能与装备搭配提供单体伤害加成。受罚者之灾亮相后,银河就无人问津了,我们得做一些改动,使其重获生机。将它改为能使玩家重获生机似乎是个很棒的主意。
我们最后决定不让银河与受罚者之灾争个高下(并给玩家出数学难题),而是让这颗宝石能以提供治疗的形式强化角色的防御,给玩家创造选择此宝石的新理由。如此改动后,这颗宝石更倾向于多用途类型,向需要强化恢复以及单体伤害能力的技能与装备组合提供有趣的新选择。
我们将对至简之力做以下改动:
伤害加成现在能与其他类似的加成相乘(例如深渊挖掘裤)
25 级效果提供的治疗量提高
和侍从宝石的改动类似,至简之力应该成为以主要技能为核心的技能装备组合的首选。这也是我们一开始的设计理念。只需要稍作调整就能确保它能发挥其应有的作用。
我们将对太极石做以下改动:
已完全重新设计
只有消耗主要能量使用引导型技能时才会获得叠加效果
现在最多只能叠加 10 层
叠加效果持续时间缩短
基础伤害加成提高
每级伤害加成提高
25 级时基础护甲值加成提高
我们曾经提到过,不管使用何种技能和装备组合,太极石出场的频率高得有些过头。它过去没有明确的定位或角色,为了获得最大收益,用起来十分机械死板。我们从一开始就想让太极石成为以引导型技能为核心的技能装备组合的首选,我们并不想鼓励玩家为了维持增益效果而对着空气使用多重射击或先祖之锤。
尽管如此,我们也承认如此改动后,不少职业会觉得突然少了些什么;正因如此,我们改动了很多其他宝石,使其获得了与以前大受欢迎的太极石类似的特性。我们的目标不仅是让太极石的定位更加明确,还要让各种技能和装备搭配获得更多样化且侧重各异的宝石选择方案。
精雕细琢,至臻完美
希望大家喜欢我们本次带来的 2.4.1
版本设计理念漫谈。还有一些改动过的传奇宝石并未在本文中提及。社区里的玩家对新宝石的意见对我们至关重要。就我们而言,得到玩家的反馈比掉什么装备都高兴,我们很期待听到大家的心声!
本文来源:网易游戏
责任编辑:ll-liangyan
相关新闻阅读
48小时评论排行
文明上网,登录发贴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易立场。
用微信扫描二维码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吕梁新闻推荐
网易吕梁评论
&select name="site" class="left"&
&option value="网易" selected="selected"&新闻&/option&
&option value=""&网页&/option&来自子话题:
做UWP的心情是十分复杂的。云音乐非单纯的浏览类资讯型应用,还带有很强的工具类应用的操作属性。这种类型的应用,就像office软件一样,针对PC鼠标和平板触控的界面理应是从架构到内在都截然不同的,用响应式解决通用平台体验实在有些牵强。&br&&br&比如用鼠标的时候直觉是双击播放歌曲,用平板的时候直觉则是单击播放歌曲。类似很多交互问题,不是谁对谁错,就是不同平台的用户习惯早已养成了。于是写两套?然后代码就double了。不对,这样好像也不符合UWP的初衷。&br&&br&在各种评论里看到很多关于响应式的问题。这次还有很多响应式没做,一方面是工作量的问题,另一方面是对UWP的理念还存在质疑。比如为啥在PC上拉到最小要变成手机?&br&&br&在设计理念方面,一个清晰、完善的理念是值得设计师去遵守和追随的,像ios和Android设计模式通常套用起来感觉非常顺畅。但是想支持UWP的心境则是纠结的,有各种卡壳、套上去不爽、于是产生质疑的心态。&br&&br&在设计理念方面,觉得微软还需要考虑得更多,才能让广大的设计师有信心去追随。
做UWP的心情是十分复杂的。云音乐非单纯的浏览类资讯型应用,还带有很强的工具类应用的操作属性。这种类型的应用,就像office软件一样,针对PC鼠标和平板触控的界面理应是从架构到内在都截然不同的,用响应式解决通用平台体验实在有些牵强。比如用鼠标的时…
&img src=&/2e137f0de4f0b3e3e923c66b4d5fe444_b.jpg& data-rawwidth=&1683& data-rawheight=&830&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1683& data-original=&/2e137f0de4f0b3e3e923c66b4d5fe444_r.jpg&&网易没有满足CCTV的这些要求而已
网易没有满足CCTV的这些要求而已
来自子话题:
题主的想法我估计很多人都有。&br&&br&1&br&&br&北京地铁在几年前还可以两块钱随便坐。近年北京地铁终究还是提价了,分段计价,起价三元。&br&&br&十年前盗版碟到处都是,美国电影可以轻松地在网上下载或者在线观看。&br&&br&二十年前,写歌的人地位不如长得帅的明星,但好歹还过得去。如今写歌的人早就没有地位了,很多人甚至觉得编曲是一文不值的事情。&br&&br&2&br&&br&我们身边有无数事情,是借由规则的漏洞而产生的“寄生”产物。&br&&br&美国电影工业成熟,美国人为电影制作掏腰包,而我们可以坐享其成。然而当上百万上千万的中国人都想搭便车的时候,美国不会乐意。&br&&br&写歌的人为自己成名,为养家糊口,写出歌来。然后明星们买下版权,自己来唱。娱乐公司觉得写歌的人不值得包装,还是光鲜亮丽的明星值得包装。然而终有一天,写歌的人发现如果自己不再工作,唱歌的人和娱乐公司都没有钱赚。于是他们也不乐意了。&br&&br&搭便车行为,在市场的幼年期,会无处不在。人们通过盗版,轻松便宜地获取有价值的资源。然而这并不是正常行为,如果宿主死了,寄生者也一样无所依存。&br&&br&我们想听好歌,就得付出代价。&br&&br&3&br&&br&那么问题来了,就没有一家公司能整合所有资源,让我们一次满足吗?&br&&br&很遗憾。这种模式,我们称之为“垄断”。&br&&br&也就是说,如果全世界的音乐版权都网易云手里,那么我完全可以给每首歌标价50元,或者卖一月300元的VIP。虾米和qq音乐现在一首歌都听不了,你想听歌,必须给我网易付账。&br&&br&唱片公司的版权方能拿到更多钱,他们也愿意一同合谋。唯有消费者一边骂着网易云黑心,一边掏钱。&br&&br&4&br&&br&对啦,题主你也知道这种情况不合理。现实生活中也不存在这种情况。&br&&br&因为,假设网易云拥有了所有版权,那么虾米就可以私下联系一批小音乐人。来啊,陈粒,李志,你们俩创作的歌曲给我,我放到虾米上卖,一首5元。&br&&br&李志和陈粒的粉丝沸腾了。网易云卖50而虾米卖5元!&br&&br&虾米凭借两个民谣音乐人赚到了一笔收益。但是这不是最重要的,最重要的是,宋冬野也发现,和网易云合谋卖高价版权似乎没什么意思。虾米卖5元一首,会有更多人买账。&br&&br&于是更多音乐人把版权给虾米,接下来网易云也不得不降价。降到30元一首。&br&&br&而qq音乐在这时候入场,买断了30位歌手的版权,一首1元往外卖。&br&&br&音乐软件越来越多,价格也越来越便宜。网易云最终不得不接受这一事实: 要么降价,要么血本无归。&br&&br&5&br&&br&题主可能觉得这种模式很陌生对吧。然而实际上,这才是唱片业真实的发展历史。&br&&br&最初没有音乐软件,只有唱片公司。20世纪的唱片公司先有五大(EMI
SONY 华纳之类),后来又不断合并。而这几家唱片公司无法定出天价,是因为独立唱片公司(摩城
island等)的存在。&br&&br&他们的发展史大概就是刚刚的模式,经历了自由竞争——垄断——寡头——不完全竞争的模式。如今的唱片工业已经成为一个错综复杂的市场,难以一言以蔽之。&br&&br&6&br&&br&为什么这么多人想要一家整合?这件事其实有人做过,就是十年前的苹果。但是那是在音乐软件单曲售卖模式刚刚诞生之际。&br&&br&itunes的音乐商店,给每首单曲标价0.99美元。那时候人们刚刚开始接触数字音乐,专辑模式受到了这样的冲击,瞬间垮了半壁江山。从此,榜单成为了单曲的时代。&br&&br&而那时候,虾米刚刚诞生,中国最火的听歌渠道是百度MP3(原&a href=&///?target=http%3A//& class=& external& target=&_blank& rel=&nofollow noreferrer&&&span class=&invisible&&http://&/span&&span class=&visible&&&/span&&span class=&invisible&&&/span&&i class=&icon-external&&&/i&&/a&),所有音乐,全是盗版的。百度认为自己全部的搜索结果来源于外链,所以不用承担责任。&br&&br&之后,虾米诞生,标榜自己是小众的音乐社区。虾米的所有音乐来源于网友上传和外链共享。但虾米那时候并不火爆,最火爆的是酷狗和酷我——因为他们做出了漂亮的UI,拥有巨大的(盗版)曲库。&br&&br&再往后,才是qq音乐的出现。qq音乐率先引领了音乐软件对于版权的诉求。虽说自己也就半桶水,但是坚持要说自己支持版权。&br&&br&本来qq音乐是无力冲破盗版环境的,但是突然他们发现国内的文化产权被有关部门进行了强调——隔壁电影都开始杜绝盗版了。这门生意似乎有钱赚了。&br&&br&正好,微信在2015年业已成为国内的全民应用,所有人的生活离不开微信了。就在这一年,腾讯断绝了微信除qq音乐外几乎所有主流音乐app的外链共享许可。&br&&br&后来发生的事情,你们也知道了。&br&&br&7&br&&br&市场的进步是什么?是便利,是便宜,是服务质量的整体提升?还是商家赚到更多的钱?&br&&br&都不是。&br&&br&市场的进步,是整个产业链的综合良性提升。顾客得到实惠,商家赚到应得的钱。如果顾客得到实惠,商家却赚不到钱了,这不能叫做市场的进步,这是单方面的损人利己。&br&&br&中国的数字音乐市场就进行了十多年损人利己的发展。如今终于有走向正轨的趋势。&br&&br&然而这一趋势必然带来痛楚。虽然在我看来,我们从十年前还趴在电脑前一首首地下载音乐和lrc歌词的时代,到现在随手一点就能试听、下载的时代,这才是真正巨大的进步。然而对于善于遗忘的人们来讲,他们只记得去年用一个app就能听所有的盗版音乐。&br&&br&更不用提关注整个唱片市场,以及活在视线之外的音乐人的生活。&br&&br&8&br&&br&还有一个问题: 究竟有没有一个app最终能买到所有音乐?&br&&br&坦白说,这一天也许不会很远。&br&&br&虾米要活下去,网易云也是,qq音乐也是。三家都必须为生存而在版权上展开对垒,打出价格战。&br&&br&是不是很眼熟?对啦!&br&&br&国美,苏宁,京东的电器。&br&&br&滴滴,快的。&br&&br&美团,糯米,大众点评。&br&&br&优酷,土豆。&br&&br&。。。。&br&&br&这样的事情,每天都在我们身边发生。互联网企业的恶性价格竞争已经成为近几年接连不断的主题。&br&&br&没办法,一块新的蛋糕,谁都想要独占一点。&br&&br&最后结果呢?基本上也只有两个:&br&一,留下一个,剩下全部死光。&br&二,留下一个,剩下的全部被他兼并。&br&&br&网易云和qq音乐之间已经妥协了。下一步也不远了。
题主的想法我估计很多人都有。1北京地铁在几年前还可以两块钱随便坐。近年北京地铁终究还是提价了,分段计价,起价三元。十年前盗版碟到处都是,美国电影可以轻松地在网上下载或者在线观看。二十年前,写歌的人地位不如长得帅的明星,但好歹还过得去。如今…
在考拉上买了一个所谓人体工程学鼠标,上面标价499,打完折后149,加运费159.当时也没在意就买了。两个星期后到货,发现鼠标底部有很多灰像是被使用过了。搜驱动的时候发现美亚上才卖13.99$,官网也不过15.99$.我很想知道它的499是怎么来的.简直就是价格欺诈.这样的购物体验,我不想再有第二次了。谁叫我眼瞎,居然就这么相信了他们呢。&br&&br&----更新----&br&下面有人说上面答案都是水军,介于我的回答被顶上来了,那我就上上图证明一下我自己,起码我不是水军,我只是想给大家提个醒多留个心眼。&br&&img src=&/b4d13d70aa89df4d1bdeeb0_b.png& data-rawwidth=&932& data-rawheight=&163&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932& data-original=&/b4d13d70aa89df4d1bdeeb0_r.png&&&img src=&/33bdb4fdd381dda46f7ce94b7cd896f9_b.png& data-rawwidth=&675& data-rawheight=&177&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675& data-original=&/33bdb4fdd381dda46f7ce94b7cd896f9_r.png&&&img src=&/07db54a46fa8dfe5cbcc0_b.png& data-rawwidth=&1226& data-rawheight=&791&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1226& data-original=&/07db54a46fa8dfe5cbcc0_r.png&&亚马逊上已经不卖了,看不到价格,所以就不贴了,感兴趣的自己去查。&br&&br&ps:我今天又瞄了眼考拉下面的评论,依然没看到我发的那条差评,呵呵,你们高兴就好。&br&&br&&br&呵呵,骂我是水军的,你们开心就好,bye
在考拉上买了一个所谓人体工程学鼠标,上面标价499,打完折后149,加运费159.当时也没在意就买了。两个星期后到货,发现鼠标底部有很多灰像是被使用过了。搜驱动的时候发现美亚上才卖13.99$,官网也不过15.99$.我很想知道它的499是怎么来的.简直就是价格欺诈…
&p&哪里有那么多内幕。企业之间选谁不选谁固然有很多讲究,但也不要老是那么多阴谋论,大早上的邀请我答这个……&/p&&p&随便说几句,反正chinajoy要来了,有的是内幕在后面,去上海肯定能多打听到一些,但我不去。&/p&&p&Raven是上半年在韩国很热的游戏,画面非常精美,收费点也很靠近中国用户的设置,一直在韩国和《全民奇迹》争夺app和安卓榜第一的位置。总体来看是Raven占了上风,连续4个月霸榜,中间还有过谷歌畅销榜、人气榜和苹果畅销榜三榜通杀夺冠的记录。看上去很热。&/p&&br&&p&&img src=&/a07f70c81ea81494ffcf9_b.jpg& data-rawwidth=&375& data-rawheight=&667& class=&content_image& width=&375&&随便在网上搜的,这游戏关注度很高,昨天也放了新闻。&/p&&br&&p&但这么一款大热的游戏,看上去断不可放弃的明星产品,对于腾讯来说,却未必势在必得。对于网易来说,却是相当好的选择。这是基于腾讯和网易在产品和发行渠道领域不同的策略决定的。&/p&&p&现在这个市场上,腾讯的优势很大,但这半年以来的手游市场已经发生了很大变化,腾讯那么大一条船,现在很小心。比如最近在排行榜上火到爆的《花千骨》,腾讯当初很有机会拿下,但犹豫了太久,错过了。据说现在挺窝火,毕竟这是从晋江出去的ip,而腾讯花那么大代价拿下盛大,成立阅文,就是为了ip改编。不过腾讯也不会太在乎一款ip,毕竟摊子大得很。&/p&&p&之前是轻度游戏时代,腾讯依靠强大的资金实力和手Q、微信的渠道资源,依靠产品线的规模冲击,几乎拿走了手游市场接近一半的收益。但这种打法,试错的成本很高,轻度游戏时代成本低,更新快,大家都在拼轻度游戏的类型创新,传播创意,社交黏性,腾讯在资金和社交上的优势几乎是压倒性的,无往不利。&/p&&p&2014年开始,手游市场开始转重度,卡牌类、三消类产品都开始走下坡路,动作类开始上位。然后就是IP大战,各个公司疯狂的抢IP,掩盖产品开发上无力的本质。这个成本就逐渐拉起来了,即使是腾讯,也不能那么肆无忌惮的试错,在研发上越来越保守,试错的勇气越来越不如从前。最明显的迹象就是囤了一批热门IP,尤其以动漫为主,比如拳皇、火影,拿过来之后做的游戏却并没有大作相,都是很严谨保守的传统套路。手Q和微信的渠道资源,也正在变得越来越保守,估计是KPI的压力很大。重度手游对社交资源的依赖比较轻,投入很大资源推广,最后不见效,渠道也很烦。轻度游戏时代社交渠道助力很大,重度游戏时代,腾讯的这个优势没那么突出,它的优势还是适合轻度游戏,快速迭代。&/p&&p&上半年以来,中国手游市场的流行倾向又从重度变成了超重度,《梦幻西游》、《天龙八部》的成功就是典型。超重度游戏很吃研发和运营实力,所以传统老牌端游大厂有这个底气,照搬端游设计和运营模式,目前看来很有效。虽然不敢说超重度手游在这种模式下一定能流行起来,但这个模式竞争门槛很高,投入大,做好了就爆款,畅游、网易这样的企业敢拼,腾讯未必,因为在端游时代,腾讯并不是王者,不够自信。近期腾讯力推的《全民超神》、《九龙战》都是MOBA模式的游戏,走的还是短平快的路线,这类的产品目前有《乱斗西游》、《自由之战》,从画面、操作和收费设计来看,腾讯的设计思路和资源投入依旧是以往的保守策略。&/p&&p&最重要的是,腾讯在手游领域,追求的是对产品的绝对控制,游戏有多红并不重要,重要的是游戏要听话,什么时候该冲,什么时候该让,多久更新版本,运营活动怎么规避竞争,都有比较多的讲究。腾讯目前在畅销榜上有好几款产品,这些产品形成矩阵,相互是要有配合的,必须听从整体的安排。&/p&&p&那么,问题就来了,Raven的韩国研发商Netmarble不是能被腾讯随意摆布的厂商,Raven这么火,放到腾讯那里,就是他们产品线上一个大一些的螺丝钉,腾讯手游很难投入太大的资源给Raven,也不可能把资源都赌在这么一款“大作”上。当初端游《斗战神》给腾讯的教训可不小。手游领域,腾讯要的是话语权,可持续发展,而非简单的爆款。腾讯的综合实力在那里摆着,太强势,代理过来的产品再牛逼,放它这里也要低头,否则Netmarble凭借产品火起来,腾讯失去了话语权,被人卸磨杀驴,这是不能容忍的事情。暴雪和九城的例子在那里摆着,中国游戏行业谁都不会忘。除了暴雪和九城的往事,盛大和actoz的例子也在那里摆着,店大欺客,客大欺店,两边谁都不敢让对方拿走太多的主动权,怕将来由着对方摆布。不把鸡蛋放到一个大篮子里,如今这是行业常识。这时候,腾讯对于Netmarble来说,就不合适了。&/p&&p&所以,Netmarble选择了网易,这是个比较折中而保险的选择。网易手上有没有重度产品?有,《梦幻西游》在那里摆着,至今在app排行榜上高居不下。如今基本就是腾讯、网易和其他公司在打,腾讯略占优势,但轻度产品居多,天天、全民系列都是。九龙战是MOBA。&/p&&p&网易运营的实力在那里摆着,端游的魔兽、大话、梦幻,手游的梦幻、乱斗,都在那里,拿得出手。但网易的产品线摊子没有腾讯那么大,动不动就想app榜恨不得垄断下来。只要有几款明星产品长红,证明产品和运营实力,丁三石就可以扬眉吐气了。Raven这样的热门,在腾讯是个大螺丝钉,在网易则一定会当做重点产品来推,至少会比腾讯的力度大很多。Raven作为一个可靠的备选项,可以有效分散网易产品线风险。这样对于Netmarble来说,网易显然更合适。网易容得下暴雪这么强势的合作商,也能容下Netmarble。行业内都知道,腾讯腿太粗,抱上有时候是挺爽,但脸太难看,经常被训的和三孙子似的。&/p&&img src=&/daacd5f12ccc1_b.jpg& data-rawwidth=&430& data-rawheight=&331&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430& data-original=&/daacd5f12ccc1_r.jpg&&&p&看看这张Raven的游戏画面截图,典型的韩式游戏画风,精美细致性感,不能忍的大胸细腰长腿……所以,其实我奇怪的不是腾讯为何没拿到Raven,而是为何完美、畅游、中手游、触控这些手游实力大厂没拿到。腾讯在谈判中的话语权太大,手上产品热门,希望能多保留话语权的企业都不太敢和腾讯合作,这个可以理解。不过其他这几家企业应该还是有能力、有资源吃下Raven这款产品的。尤其是畅游,毕竟是我前东家,我知道他们对Raven这种韩式精美画风的产品非常偏爱,手游资源也舍得投,上半年天龙手游也给了他们信心,或许是因为领导换人了,思路有变?还是竞争力度不如网易,没拼过?网易现在这么强了么?&/p&&p&超重度手游应该是下半年的行业热点,这类游戏开发周期长,收益惊人,算是行业的金字塔尖,能否运营好这类游戏,可以说是检验运营实力的一个重要手段,不知网易能做到什么地步。韩国游戏在中国这两年风头并不如从前,手游更是被压的挺厉害。不过韩国游戏的用户基础在那里摆着,他们的技术实力还是很强的,或许Raven是韩国手游卷土重来的一个机会。&/p&&br&&p&卧槽随手就写了这么多……就到这里吧。&/p&
哪里有那么多内幕。企业之间选谁不选谁固然有很多讲究,但也不要老是那么多阴谋论,大早上的邀请我答这个……随便说几句,反正chinajoy要来了,有的是内幕在后面,去上海肯定能多打听到一些,但我不去。Raven是上半年在韩国很热的游戏,画面非常精美,收费…
基于自我阉割的原因,编辑掉了。
基于自我阉割的原因,编辑掉了。
如果一个国家,允许它的居民在任何新闻下面随意跟帖,我不敢想象,这个国家会有多混乱。&br&&br&如果一个媒体,其新闻下充斥着满是负能量的评论,我们有理由怀疑,这是一家失去了良心的企业。&br&&br&而网易,正是一家这样的无良企业。&br&&br&众所周知,没有无条件的自由,也没有绝对的民主,如果一国之居民想要享有稳定的生活与可观的收入,就必定要放弃一些虚幻的自由。&b&既然人民有选择自由的自由,那也有选择不自由的自由,有选择不民主的民主的自由。&/b&&br&&br&&b&你所在的中国,就是你的中国。&/b&如果一个国家的居民,其每日所见所闻都是像网易新闻的评论一样充满了怨天尤人的煽动与愤懑,我们又怎能期待这个国家能够成功崛起,能够走向复兴呢?!&br&&br&国是人民的国,有国才有家,有了稳定的国,才能有幸福的家。如果身在家中能理解家人的为难,为何身在国中就不能理解政府的难处呢?&br&&br&&br&&b&你若光明,中国便不会黑暗。&/b&说得多么好啊,面对我们不理解的政府决策时,我们能不能先让自己光明起来,而非阴暗下作地进行毫无根据的揣测呢?就算我们无法理解政府的所作所为,我们是否可以至少做到不肆意辱骂挑拨呢?难道我们会比政府的行业专家更能理解决策的背景与意义吗,难道我们就不能坚持独立思考,而非被下作的阴谋论裹挟利用吗?&br&&br&&b&21世纪是中国的世纪,是你我的世纪,只要你我心中光明,中华崛起便不是梦境,大国复兴也必不遥远。&/b&&br&&br&&br&&b&弘扬正能量,抵制混乱评论,从你我做起!&/b&
如果一个国家,允许它的居民在任何新闻下面随意跟帖,我不敢想象,这个国家会有多混乱。如果一个媒体,其新闻下充斥着满是负能量的评论,我们有理由怀疑,这是一家失去了良心的企业。而网易,正是一家这样的无良企业。众所周知,没有无条件的自由,也没有绝…
来自子话题:
说明微软用户很多啊,那些不认真开发公司,早晚会亡。群众的记性好着呢。
说明微软用户很多啊,那些不认真开发公司,早晚会亡。群众的记性好着呢。
来自子话题:
信息不对称才是商业社会的核心——何宽同学的签名真是一语中的,而且他们的表现说明他们确实深喑此道。&br&&br&何宽同学讲的审美咱不懂,只说自己能理解的部分。另外我一直喜欢就事论事,但是这个话题似乎必须扯远一点才能讲清楚,所以勿怪。&br&&br&如果说ICON用红色+大字就是抄袭网易新闻客户端,那么估计所有设计师都要颤抖着求网易给条活路了,这一点不讨论了。&br&&br&如果指的是界面,我看了一下百度客户端的主页和内页,主页的界面确实和网易新闻客户端类似,内页的交互就谈不上类似了,所以网易似乎有资格指责百度新闻客户端抄袭主页界面——那么问题来了,这种界面标杆,如果是网易新闻客户端首创的话,那么他们自然有资格嘲笑百度抄袭他们的界面,但是可惜的是似乎情况不是这样。下图是美国媒体USA TODAY 2008年推出时的版本界面,熟悉么?2008年哦。&br&&br&&img data-rawheight=&480& data-rawwidth=&320& src=&/d80ff929a3104051fcc87b_b.jpg& class=&content_image& width=&320&&&br&&img data-rawheight=&600& data-rawwidth=&720& src=&/e7925dfca1ca7a088aad3ac2bfa922c8_b.jpg&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720& data-original=&/e7925dfca1ca7a088aad3ac2bfa922c8_r.jpg&&&br&喔,什么你说网易有个头条设计跟他们不一样。Good Job,让我们来看CNN在2009年推出的App&br&&br&&img data-rawheight=&378& data-rawwidth=&858& src=&/dbf0ca08baba_b.jpg&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858& data-original=&/dbf0ca08baba_r.jpg&&&br&熟悉的感觉是不是又涌上心头?2009年哦。&br&&br&USA Today的客户端推出以来,其iPhone版和iPad版从三年多前就一直被国内几大门户的产品人员研究(他们的网站交互也很棒),而且被几家“借鉴”了很多,所以上次网易新闻客户端谴责腾讯新闻客户端抄袭的时候,就有很多同行跳出来说这件事情。但是那次确实能看出来腾讯的借鉴版本是网易,所以腾讯的行为确实很不堪,但是网易在指责别人的时候,真的那么心安理得吗?你让CNN怎么看你?你让USA Today怎么看你?&br&&br&当然这不是网易第一次做这种事情了。比如今年3月的时候,网易娱乐在微博上指责360和新华网抄袭他们的聚合阅读娱乐版,我立刻就震惊了。&br&&br&&img data-rawheight=&481& data-rawwidth=&547& src=&/fe6cca5bbf056_b.jpg&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547& data-original=&/fe6cca5bbf056_r.jpg&&&br&我毫不怀疑360和新华网是抄袭网易的,但是我不理解的是,网易真的好意思站出来指责别人抄袭吗?他们2012年11月上线的这个版本,真的就像是谷歌2008年前后推出的&a class=& wrap external& href=&///?target=http%3A//newsmap.jp/& target=&_blank& rel=&nofollow noreferrer&&Newsmap&i class=&icon-external&&&/i&&/a& 的中文版(请戳Newsmap的链接欣赏)。因为我借鉴的是国外的产品,多数人不知道,我就可以心安理得地站在道德制高点指责那些抄袭我的产品,然后借机给自己的产品做宣传,这个逻辑似乎没那么高尚吧?&br&&br&&img data-rawheight=&408& data-rawwidth=&613& src=&/49bf059ec6cdd701a98a2b_b.jpg&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613& data-original=&/49bf059ec6cdd701a98a2b_r.jpg&&&br&但是很多看客不了解这些,网易的用户不了解这些,他们跟在网易的后面,一起高声声讨抄袭者,即便你说出这个事实,但是因为你人微言轻,所以多数人也不会看见——这是一个成功者霸占话语权的世界。是的,那些抄袭网易产品的行为着实不堪,但是网易这样的行为,道德上又高出哪些呢?&br&&br&最后,信息不对称才是商业社会的核心,各家学着点。&br&&br&PS:百度的那个回应,说明公关人员的智商确实比网易的低很多。我承认网易的公关人员很高明,但也仅限于此了。
信息不对称才是商业社会的核心——何宽同学的签名真是一语中的,而且他们的表现说明他们确实深喑此道。何宽同学讲的审美咱不懂,只说自己能理解的部分。另外我一直喜欢就事论事,但是这个话题似乎必须扯远一点才能讲清楚,所以勿怪。如果说ICON用红色+大字…
这个问题很难回答,因为不同的公司不同的业务构成是不一样的,比如百度的搜索技术肯定高于腾讯的搜索技术,百度的即时通信技术肯定不如腾讯。&br&&br&而如果你是要问从整体上看,究竟哪家的技术积累更多,那我这里有一个参考答案,我的名次如下:&br&&br&&ol&&li&腾讯:资历老,业务线复杂,很早就拥有了海量用户,将这些业务整合在一块,复杂程度难以想象,腾讯也是相对于其他几家巨头工程师比例最多的公司。&/li&&li&百度:搜索技术的门槛很高,要做到业界第一还是需要有相当高的技术积累。&/li&&li&阿里:同样拥有海量用户的公司,但是比腾讯积累的晚一点,电商和金融方面产品对实时性和安全性的要求都非常高,所以阿里也同样很强。&/li&&li&网易:丁老板本身就是工程师,对技术抓的很早。网易也有自己的游戏引擎,有道和杭研就相当于其他公司工程院与研究院,技术储备还是很好的。&/li&&/ol&
这个问题很难回答,因为不同的公司不同的业务构成是不一样的,比如百度的搜索技术肯定高于腾讯的搜索技术,百度的即时通信技术肯定不如腾讯。而如果你是要问从整体上看,究竟哪家的技术积累更多,那我这里有一个参考答案,我的名次如下:腾讯:资历老,业务…
神逻辑,前半句和后半句搭吗?
神逻辑,前半句和后半句搭吗?
网易公开课是属于OCWC(Open Course Ware Consortium 开放课件联盟) &blockquote&&a href=&///?target=http%3A//www.ocwconsortium.org/& class=& external& target=&_blank& rel=&nofollow noreferrer&&&span class=&invisible&&http://www.&/span&&span class=&visible&&ocwconsortium.org/&/span&&span class=&invisible&&&/span&&i class=&icon-external&&&/i&&/a&&/blockquote&OCWC是由MIT发起的, 非盈利目的的公益组织, 遵守CC协议. 目的就是为了知识传播, OCWC本身没有商业模式, 也没有这方面的计划. 新浪应该还没有加入OCWC, 是遵守CC协议进行的再次传播.&br&国内公开课的CC协议方面, 使用的是 署名, 相同方式共享, 非商业使用. &br&&br&对于这类公开课, 大公司本身不求在上面获得直接的经济回报. 一方面确实是功德无量, 加速了知识的传播速度和广度, 另一方面也是公司自身塑造自己企业形象, 做公关的方法, 或者带动相关产品. 这种做法做的越多越好, 是公司和用户双赢的好事. (网易的企业形象, 包括一些技术产品的形象, 在我印象里面都是最好的)
&br&&br&国内自己的公开课, 一部分网易会去推动和高校合作, 比如复旦等. &blockquote&&a href=&///?target=http%3A///special/fudan/& class=& external& target=&_blank& rel=&nofollow noreferrer&&&span class=&invisible&&http://&/span&&span class=&visible&&/special/fudan&/span&&span class=&invisible&&/&/span&&span class=&ellipsis&&&/span&&i class=&icon-external&&&/i&&/a&&/blockquote&另一方面, 国内还有另一个先于网易加入OCWC的组织CORE(中国开放教育资源联合体), 也在做这方面的事情. 这些都是非盈利目的的. &blockquote&&a href=&///?target=http%3A//www./cn/coredes.html& class=& external& target=&_blank& rel=&nofollow noreferrer&&&span class=&invisible&&http://www.&/span&&span class=&visible&&/cn/coredes.&/span&&span class=&invisible&&html&/span&&span class=&ellipsis&&&/span&&i class=&icon-external&&&/i&&/a&&/blockquote&
网易公开课是属于OCWC(Open Course Ware Consortium 开放课件联盟) OCWC是由MIT发起的, 非盈利目的的公益组织, 遵守CC协议. 目的就是为了知识传播, OCWC本身没有商业模式, 也没有这方面的计划. 新浪应该还没有加入OCWC, 是遵守CC协议进…
来自子话题:
首先要更正一点:滚石的曲库授权主要是给了虾米&br&至于原因,段钟潭老板表示:&br&目前的音乐APP平台进入了版权的争夺战中,大家听歌一般都需要2-3个APP&br&腾讯已经抢先拿下了索尼和华纳等大公司的独家版权&br&在他看来,音乐APP如果形成一家独大的局面,对于整个音乐市场(尤其是内容公司)是危险的&br&比如这世界上只有QQ音乐这一个平台了,那么他们就可以利用自己的垄断地位对音乐内容进行残酷的压价,或者干脆用更高的利益把唱片公司的艺人直接挖角。&br&所以作为一支在版权上尚可算作战略级重要力量的唱片公司,滚石会愿意站到相对弱势的平台上去&br&至于我是怎么知道的,请看:&img data-rawwidth=&960& data-rawheight=&1280& src=&/11ecf7fd641b1eb5c096a6f5c5c4b575_b.jpeg&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960& data-original=&/11ecf7fd641b1eb5c096a6f5c5c4b575_r.jpeg&&因为他是我老板…&br&&br&&br&目前音乐付费还只是平台和唱片公司之间的行为,是建立在各音乐平台拥有腾讯、阿里和网易这样的大财团支持基础上。由于网络音乐收费低廉,暂时还不能依靠音乐消费自我造血。&br&&br&但是目前,由于盗版音乐下载的封禁已经做得越来越好,一部分消费者已经因为觉得寻找免费音源太麻烦而开始尝试在音乐平台上付费收听音乐。(反正也很便宜)&br&一旦这样的消费者占到大多数,那么音乐平台可能就会提升价格和销售模式,来真正从音乐消费中获取利润。而对于内容提供者来说,这样的发展才是可持续的。&br&&br&如果未来这个行业能够健康发展,将会是数个好的音乐平台共存,消费者愿意为音乐花钱,传统唱片公司能够从平台方得到持续的收入,独立音乐人可以更多地被唱片公司或音乐平台直接签下,能够在有获利的前提下生产更多好内容。&br&&br&只靠大资本运作,这一切都会是短暂的虚假繁荣,事情的关键只在于你能够意识到:&br&“从我自己开始,听音乐要付钱。”&br&这不是什么商业社会,享受别人的劳动成果要付钱只是一个人基本的品德。
首先要更正一点:滚石的曲库授权主要是给了虾米至于原因,段钟潭老板表示:目前的音乐APP平台进入了版权的争夺战中,大家听歌一般都需要2-3个APP腾讯已经抢先拿下了索尼和华纳等大公司的独家版权在他看来,音乐APP如果形成一家独大的局面,对于整个音乐市场…
来自子话题:
Cy~&br&&br&这次合作谈不上特别大的双赢,我更倾向是「战略妥协」。&br&&br&Apple入华是直接构成这次网易腾讯合作的主要原因,虽然目前还看不出增量规模,但是一旦有了规模,什么网易云什么QQ音乐,基本上国内的音乐平台会流失一部分具备消费能力的用户。&br&&br&注意我的用词:是「流失一部分&b&具备消费能力&/b&」的用户&br&&br&&b&「补充」&/b&:有知友反驳说,这次合作促成早在7月就开始了,说跟Apple入华没直接关系。那我想反问一句,你们是如何知道这些腾讯网易巨头级别的音乐平台,不会提前得到苹果入华的消息呢?&br&&br&&b&有人说我怎么知道的,麻烦你们就算不知道,也好歹自己查一下坊间消息好么?&/b&&b&真的懒得打脸&/b&:&br&&blockquote&&a href=&///?target=http%3A///thread--1.html& class=& wrap external& target=&_blank& rel=&nofollow noreferrer&&Apple Music要入华?版权局要求网络音乐服务商7月31日前下线未授权音乐作品&i class=&icon-external&&&/i&&/a&&img src=&/a50ea5fd08b0ec1d506bf2c_b.jpg& data-rawwidth=&573& data-rawheight=&196&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573& data-original=&/a50ea5fd08b0ec1d506bf2c_r.jpg&&&/blockquote&&br&&b&7月份连坊间都知道的消息,巨头们会不知道?玩数字音乐的商业巨头难道不知道这些消息?&/b&&br&&br&这对依靠版权吃增值饭的QQ音乐,以及希望仰仗高逼格有态度去引领用户忠诚的网易云音乐,都是一个不可忽视的敌人。因为有些用户习惯,一旦形成,是势不可挡的。&b&&u&而网易云音乐绝对会在这次合作后发布新版本,以支持万众期待的「分享朋友圈」功能&/u&&/b&。&br&&br&&b&「补充」&/b&:&u&我发现我写东西总有人读不懂:有人说是腾讯微信的错才导致网易balabala,那怎么应该是网易发布新版本呢?很简单啊,之前微信关闭分享后,网易那边为了可以让用户分享,就做出了一些分享方式的变化,比如「切图分享」或「纯链接分享」,这是“勉为其难的分享”,所以我说是网易云音乐要发布新版本,这样就可以恢复正常的微信朋友圈分享方式了&/u&。&br&&br&开头说了,我倾向是战略妥协,而非什么媒体上说的合作啊双赢,其实谈不上双赢,大家都是为了那块蛋糕,谁不想一个人吃?但问题是不这样又不行,如果不合作就意味着继续厮杀,撕来撕去网易那边没版权还是没版权,于情于理站不住脚。而腾讯那边虽然有版权,但是没用户忠诚度。&br&&br&这次版权合作,更多是为了防御。网易那边可以扩充自己的正版曲库,腾讯这边也可以展开授权分发售卖的业务,这样对腾讯来说只损失了一些「独家」,但却可以借此转身为供血角色,同时依旧可以借助自家的平台发展音乐业务,实际上是两不误不冲突。网易云音乐与QQ音乐会通过合作完善彼此的曲库,提高平台的曲库质量,并通过合作这件事本身进行音乐文化版权的正面推动。&br&&br&整体上看是好事一桩,也是势不可挡的趋势,音乐平台想一家独大是不可能的,今后像类似58赶集美团点评滴滴快的这样的例子会越来越多,哪怕不是并购仅仅是握手,都可以看出巨头的微妙变化。&br&&br&&b&最后&/b&:个人认为这次版权合作不用想得太深,毕竟勾心斗角的戏份谁会摆上桌面呢?
Cy~这次合作谈不上特别大的双赢,我更倾向是「战略妥协」。Apple入华是直接构成这次网易腾讯合作的主要原因,虽然目前还看不出增量规模,但是一旦有了规模,什么网易云什么QQ音乐,基本上国内的音乐平台会流失一部分具备消费能力的用户。注意我的用词:是「…
学校用的是网易的企业邮箱,IT群里给了这样一条非正式通知:&br&“杭州的bgp出故障,正在找运营商处理中”。&br&&br&既然是bgp问题,那么获取可以通过现成工具获取一些故障信息。&br&&a href=&///?target=http%3A//zh.wikipedia.org/wiki/%25E8%25BE%25B9%25E7%E7%25BD%%%25E5%258D%258F%25E8%25AE%25AE& class=& wrap external& target=&_blank& rel=&nofollow noreferrer&&边界网关协议&i class=&icon-external&&&/i&&/a&
# wikipedia&br&&a href=&///?target=http%3A//zh.wikipedia.org/wiki/%25E8%2587%25AA%25E6%25B2%25BB%25E7%25B3%25BB%25E7%25BB%259F& class=& wrap external& target=&_blank& rel=&nofollow noreferrer&&自治系统&i class=&icon-external&&&/i&&/a& # wikipedia&br&&a href=&///?target=http%3A///jczyfw/ipas/assq/40.htm& class=& wrap external& target=&_blank& rel=&nofollow noreferrer&&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i class=&icon-external&&&/i&&/a& # AS号分配暂行管理规定&br&&a href=&///?target=http%3A///jczyfw/ipas/ipasyhfaq/56.htm& class=& wrap external& target=&_blank& rel=&nofollow noreferrer&&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i class=&icon-external&&&/i&&/a& # IP/AS常见问题及解答&br&&br&&a href=&///?target=http%3A//asnumbers.net/& class=& wrap external& target=&_blank& rel=&nofollow noreferrer&&ASNumbers.net&i class=&icon-external&&&/i&&/a& 查询 netease ,得到网易的 AS number &br&&div class=&highlight&&&pre&&code class=&language-text&&AS45062 Guangzhou NetEase Computer System Co., Ltd.
&/code&&/pre&&/div&只有一条,具体分配原则参考上面的CNNIC,即就是说,需要与多个出口连接。&br&&a href=&///?target=http%3A//bgp.he.net/AS45062& class=& wrap external& target=&_blank& rel=&nofollow noreferrer&&AS45062 Guangzhou NetEase Computer System Co., Ltd.&i class=&icon-external&&&/i&&/a& 直接进 he.net 查看 AS 详情。&br&Graph v4 一栏可以看到简单结构,它的上游是 AS58461(信息是中国电信杭州IDC)和AS4837(信息是中国网通169/联通干线)。&br&主要查看“Prefixes v4”一栏,表示该AS广播的IP v4 地址前缀,看起来一切正常。&br&&img src=&/07dd5ecfa00c0_b.jpg& data-rawwidth=&1680& data-rawheight=&832&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1680& data-original=&/07dd5ecfa00c0_r.jpg&&&br&不科学,于是换一个实时度比较高的bgp信息查询。找到了这个:&br&&a href=&///?target=https%3A//www.dan.me.uk/bgplookup%3Fasn%3D45062& class=& external& target=&_blank& rel=&nofollow noreferrer&&&span class=&invisible&&https://www.&/span&&span class=&visible&&dan.me.uk/bgplookup?&/span&&span class=&invisible&&asn=45062&/span&&span class=&ellipsis&&&/span&&i class=&icon-external&&&/i&&/a&&br&&img src=&/fd6da5a5bfecc0ae709b_b.jpg& data-rawwidth=&1074& data-rawheight=&582&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1074& data-original=&/fd6da5a5bfecc0ae709b_r.jpg&&23333。&br&空了。&br&&br&可能问题来源:&br&自己bgp路由坏掉了&br&坑货 AS4837 坏掉了(AS58461 占比比较小,应该问题不大)&br&&br&UPDATE: 写回答的过程中,微博也有不少同学提到了 AS 的问题。梯子: &a href=&///?target=http%3A////ChoaOCrBt& class=& wrap external& target=&_blank& rel=&nofollow noreferrer&&Sina Visitor System&i class=&icon-external&&&/i&&/a&
学校用的是网易的企业邮箱,IT群里给了这样一条非正式通知:“杭州的bgp出故障,正在找运营商处理中”。既然是bgp问题,那么获取可以通过现成工具获取一些故障信息。 # wikipedia # wikipedia # AS号分配暂行管理…
当我们看一个产品时,看到的是什么?从一个产品的本质开始,由内至外:战略、用户群定位、用户需求、用户目标和任务、功能、信息架构、交互流程、UI Pattern、布局/颜色/文字使用等等...&br&&br&完全独创性的产品是少之又少的,大部分产品都站在巨人的肩膀上,或者在前人已经探索出的道路上继续前进。Google 不是第一个做搜索的,Facebook 也不是第一个做实名SNS的... 当他们做这些产品时,借鉴的(无论是直接还是潜移默化)都是现有产品的精华部分:战略-&用户群定位-&用户需求-&用户目标和任务-&功能 .... 这算是抄袭么?完全不是!创新管理里将创新分成几种,改进式册创新也是其中一部分。&br&&br&因此尽管大家动辄就骂腾讯抄袭,但是公平的说,腾讯做的很多产品算不上是“抄”,你能出个搜索,我也能出个搜索,你做微博我也做微博...
大家不爽的是,腾讯凭借现有用户群体和企业能力所构筑的垄断力量,这在长期会影响互联网和移动互联网领域的公平竞争,压制创新,从而影响用户和社会长远的福祉。站在腾讯的角度,很多行为其实也合理,如果不扩张或者至少是防御性的扩张,很可能就会出现非常具有威胁性的竞争对手(例如安全和社交这两个领域)。但是一直这样下去,腾讯这种规模的企业,会遇到当年微软遇到的反垄断问题。&br&&br&但是就这次的新闻客户端,性质和腾讯别的产品完全不同。&br&&br&如果一直“借鉴”到最外圈,从信息架构、交互流程、UI Pattern、布局等等,都 Copy 过来,改改颜色,这就是问题了。特别是布局、交互流程都不变... 即使是开卷考试,也不能照着旁边同学的卷子直接抄吧?其实不同的信息架构、不同的交互流程、UI Pattern,可能的组合和解空间是非常多的,绝对不是只有一两个套路。Sparrow iPhone 版的交互用了和 Path 一样的左右滑动方式,没人会觉得是抄袭,只是采用新的 Pattern 而已。但是如果你照着 Path 的界面完全做一个,这个就“不好说了”。&br&&br&对于这次的腾讯新闻客户端,比较一下,是不是抄袭已经很明显了。&br&&br&很悲哀的是,每每这种事情发生的时候,很多人都会说,不就是 UI 么,做好产品就行了... 我们的核心不是 UI... 或者“抄”是很正常的,业内不都在抄么... 在外企做产品,每个版本发布前都要和律师过一下界面,除了可能的专利侵权外,即使是图标和竞争对手的很像,也需要和律师解释一下,只有行业通用的才可以,竞争对手独特的点,肯定是不能直接 Copy 的。而咱们圈内的企业,根本不把这当回事,甚至很多以抄为荣,讲究速度。做实体产品时,人家做个豆浆机,你也做一个,也不是问题,但如果和人家做的一模一样,你就是在“山寨”。&br&&br&为什么这么多公司热衷于抄袭?归根结底,抄袭的人都获得了利益,很少有收到损失的,大不了就是“有本事告我”,反正谁也奈何不了。这样的风气对国内的创新环境绝对是负面的影响,即使技术上(法律上)他们的确是合法的。好在这个行业在成长、社会舆论也在成熟,做坏事就是要有成本,即使不是在法律上、也可以在道德上舆论上。这样才能真正为中国营造创新的土壤,让我们有一天不用再跟着硅谷屁股后面跑。上世纪五六十年代,日本货在西方就是仿冒品和廉价货的代名词,日本用了几十年的时间改变了这种状况,于是有了索尼、有了松下、东芝... 在现在这个时代,在咱们从事的互联网和移动互联网这个领域,中国也有一次这样的机会,咱们C2C的事还要干多久呢?&br&&br&呼吁腾讯负责任地道歉,为国内企业做个表率!能力越大责任就越大,让这个行业的人都知道,“抄”是有代价的,也在入职时就教育每个PM、设计师,让大家知道企业品牌形象和省点脑力两者之间孰轻孰重。&br&&br&共勉。
当我们看一个产品时,看到的是什么?从一个产品的本质开始,由内至外:战略、用户群定位、用户需求、用户目标和任务、功能、信息架构、交互流程、UI Pattern、布局/颜色/文字使用等等...完全独创性的产品是少之又少的,大部分产品都站在巨人的肩膀上,或者…
关于这个问题,说一下自己的看法。&br&一、从商业角度来看&br&&ol&&li&网易考拉海购是基于跨境电商而推出的电商购物平台,它背后的时代背景,社会背景以及商品背景与淘宝时代的电商是不一样的。网购在中国发展超过十年,如今的中国市场已经开始逐渐出现了一批中产阶层,他们对于网购的理解和需求,已经上升到一个更高的层次,当“淘宝爆款”成为一种low货代名词的时候,他们在海淘市场上,找到了自己的归属,这也是跨境电商的机会。&br&&/li&&li&网易为什么会做网易考拉海购,为什么会做跨境电商?从网易创始人丁磊角度的分析,我下部分再说,这里先说从网易公司层面的。游戏这些年一直是网易营收的主要占比,但任何公司都希望自身的营收构成是多元化的,是更具有想象空间和可持续化的。游戏这个领域是比较稳健的,但是达到“惊人式”爆发,还是得看电商这个层面。百度曾提出在移动端再造一个百度,但后来不了了之,反而重金砸入O2O市场,道理相似,借助互联网方式的“衣食住行”是未来中国可预见的爆发点。&br&&/li&&li&网易为什么敢做?这里说到敢不敢,是因为国内的电商平台已经非常多了,竞争特别激烈,所以会设定一个疑问,为什么这个时候网易还要进军电商?我个人看,有两点,首先是政策。这点很重要,国家的方向政策,对于跨境电商的发展很重要,这个是硬性条件。另外据传四月会执行海淘新政策,对网易考拉又是利好(这里暂不赘述)。其次就是我们理解的“电商”和“跨境电商”实际上是有很大区别的,海淘实际上是在满足一部分从传统电商中“晋升”出来的用户的“晋升需求”,相比传统电商的“红海”,海淘市场甚至可以称之为“蓝海”(只是相对蓝海,海淘市场竞争依然激烈)。另外网易有一个比较大的软性的和核心优势就是,作为国内知名的大互联网企业之一,它的企业口碑最好。除了游戏之外,网易云音乐、有道系产品、网易公开课、网易云课堂,不温不火但逼格依旧的LOFTER等,这些产品都透露着网易企业的气质。腾讯曾想做过电商,百度曾想做过电商,都是死了几次都未成功,时机是重要一点,另外还有一点就是企业气质。我不说,但是大家估计对百度、阿里、腾讯都会有自己的第一认知,会给这些企业打上标签,这些标签对于企业的产品非常重要,尤其是信任问题突出的电商产品。&/li&&/ol&二、从人的角度&br&丁磊是个怎样的人?相比其他互联网大佬,丁磊对外的采访和报道不多,也很少公开做一些讲话和演讲。知乎上随便搜一下,会有很多关于他或真或假的段子,看完之后多数人会路转粉。&br&1.丁磊本人对商品本身特别着迷,特别是工艺类以及能凸显品质类的商品,他崇尚于“有思想”的人。这里的有思想,可以这样理解:在某些方面有独特造诣和艺术产出的人。个人觉得他的“工匠精神”不是停在嘴上的,他愿意实际做一些事,并且不那么在乎别人的看法。譬如养猪这件事,细想其实这是个对社会有积极意义的事情(要形成规模才能够对社会产生实际的积极作用,这里说的积极意义建立在思想和影响层面),这是很多年前的事,并一直成为娱乐他的话题。可是网易的猪还是养出来了,据说今年上半年就会走向市场。一个身家几百亿的人,觉得食品安全是个问题,提倡并发起绿色养猪,然后被这个社会当成是笑话,这个现象其实有点可悲。&br&2.丁磊爱惜网易的招牌。之前我们说到了网易多年下来形成了自己的企业口碑。这如果不是多年持续的坚持,是不可能养成的。丁磊当然一定会知道电商是个烧企业口碑的事情,所以丁磊一定会对产品的正品和性价比上非常关注。这点也是丁磊对网易考拉海购的信心源之一,就是一定卖真货,买高性价比产品,因为目前外界的混乱局面,真是网易考拉海购最大的机会。电商发展超过十年,但如今信任问题仍是最大的问题之一。这点,当然也丁磊所看到的。这也是他在去年在接受一家采访时所提到的“商”和“道”的论述基础。&br&&br&三、关于商品&br&我不相信网易考拉上有任何假货。&br&原因如下,目前网易拿出经营20年的企业口碑,丁磊几次为网易考拉站台,以及在竞争激烈的电商环境下,网易推出网易考拉海购之后卖假货?这无论如何也说不通。&br&&br&对于网易考拉,现在网易追求的是市场(销售额),而不是利润。网易最新的季度财报中也可以得出这样的结论,电商业务的净营收暴涨百分之三百多,但是毛利润却没有与之匹配增长,这正是网易考拉放弃利润追求销售额的结果。在未把利润当成主要考核标准的当下,网易考拉也是没有理由卖假货来获得利润的。&br&&br&四、关于产品&br&目前网易考拉的竞争力来自于商品的性价比,在产品本身的优势上,体现的并不明显。其实即便做了十年多的淘宝,在产品本身上也没有建立更多的优势,所谓的大数据和个性化定制,目前在电商领域中,应用还处于初级阶段,达不到核心竞争力的程度。&br&&br&五、关于信任问题&br&并不是所有人都能感知网易的“品牌态度”,以及为此买单。在社媒体爆发的当下,在人人都可发声的当下,任何电商平台都不会被逃脱被吐槽商品正品与否的漩涡。这条问题的下面有几条回答是再不会去网易考拉买东西了,缘由不全是但涵盖以下这种类型的:小朋友用了尿不湿,屁股红了,假货;化妆品涂在脸上不舒服了,假货;感觉包装不是很专业,假货;保健品粉末状或是粘稠状的状态感觉不对,假货;在论证真假的事情上,最好能够刨除个人主观色彩,我们有时候扭曲了“顾客就是上帝”所赋予我们的权利价值,产品可能会出现依据个人有不适情况,但以此判定真假有待商妥。另外有个背景,很多人会和自己之前(可能半年,可能一年)在国外代购回来的商品对比,以此判断假货。之前有次去日本,按照朋友的图片在药妆店找感冒药,找了半天没找见,后来问了销售人员,才只能厂家产品早升级了,而且在半年内已经升级了两次,我照片上商品,早已经停产了。&br&&br&六、那有没有可能买到有问题的商品呢?&br&有。但我们要确定“问题商品”和“假货”是有本质却别的,官方生产的产品也会出现有问题的商品,即不达标的商品,当然这个概率是很低的,但是是存在的。另外国外的货品进入到中国,中间毕竟还是有些环节需要过,所以有可能出现供应商供货有问题,但这不是平台方能够左右的,理论上所有平台方均有这个风险。&br&&br&七、关于我们消费者本身&br&我是消费者!&br&我是上帝啊!&br&我想买你怎么能缺货!&br&我不管,你就是假货!&br&我要发微博@你!我要发朋友圈举报你!我要维权!&br&正确的行驶权利值得尊敬和重视,但披着正义的外衣,肆意呼喊,并不是件光彩的事。&br&&br&八、利益声明&br&我是水军吗?&br&我不是水军,我是炮兵。&br&我是在粉饰吗?&br&我觉得我在说的是道理,粉色不是我们原有的色彩。&br&我有在考拉上买过东西吗?&br&挺多,应该有超过一万了。&br&我为什么替考拉说话?&br&我希望能让有道德立场的产品获得应有的评价。&br&&br&九、关于slogan&br&花更少的钱,过更好的生活。&br&花更少的钱,不一定要买更差的产品,过更好的生活,不一定要花更多的钱。我们通常在既定的价值观里寻找能平衡自己心里的现象,却不太愿意成为一些现象的倡导者。生活品质不是个虚拟的概念词,或许某天之间,你才能恍惚感受到。
关于这个问题,说一下自己的看法。一、从商业角度来看网易考拉海购是基于跨境电商而推出的电商购物平台,它背后的时代背景,社会背景以及商品背景与淘宝时代的电商是不一样的。网购在中国发展超过十年,如今的中国市场已经开始逐渐出现了一批中产阶层,他们…
来自子话题:
&b&更新【基于QQ音乐5.0】&/b&&br&&b&【下方分析多图预警】&/b&&br&现在网易云音乐(下面简称网易)有种现象是一个不好发展,身边和网友喜欢网易的很多自认为逼格满满,其实我想说的是网易没有那么高大上,QQ音乐(下面简称QQ)也没那么LOW。&br&&br&网易的出现我总结为:时代的需要。&br&&br&千篇一律的音乐软件,大家希望看到突破,网易做到了这点,时尚简约的风格、迎合时代的社交元素,最重要的是对QQ有一定的冲击力,以前如果是QQ大摆一统天下的架势,至少现在网易站出来反抗了,这是用户希望看到的,也是寄托了情感的。&br&&br&比较赞同一位网友所说的:QQ适合知道自己喜欢听什么的,网易适合不知道自己喜欢听什么的。&br&&br&我的理解是QQ更适合固定的风格的用户,网易更适合海纳百川的社交达人。&br&&br&下面仅从个人观点比较两款产品的各个方面。&br&&br&&b&正规性上:&/b&&br&我的解释为网易也是有版权的,QQ也不是都有版权的,我不会因为QQ买了我最喜欢的周杰伦版权我就偏袒它,QQ侵权的音乐数不胜数。从明星授权比较而言:QQ的明星效应更加浓厚点,相对的音乐活动(比如演唱会)更注重些,因此而举办演唱会并请到很多大腕的应该只有QQ了吧。&br&&br&&img data-rawheight=&1136& data-rawwidth=&640& src=&/20f8a0bfbfbcb256c178c867f195b104_b.jpg&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640& data-original=&/20f8a0bfbfbcb256c178c867f195b104_r.jpg&&&br&&b&用户体验上:&/b&&br&我用的是iPhone(暂时先不评价Android),iPhone上的两个客户端我只能说各有千秋,网易的唱片机风格的界面挺独树一帜的,QQ也侧面“借鉴”网易的风格在最新的5.0版本更改为类唱片的视觉风格。&br&&img data-rawheight=&1136& data-rawwidth=&640& src=&/e43dfec6a8b022b4bad37_b.jpg&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640& data-original=&/e43dfec6a8b022b4bad37_r.jpg&&QQ最新的5.0版本界面:&br&&img data-rawheight=&1136& data-rawwidth=&640& src=&/1b8e1aaf86f58a3cd70abe933bd2af29_b.jpg&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640& data-original=&/1b8e1aaf86f58a3cd70abe933bd2af29_r.jpg&&&br&●切歌方面,qq5.0在这方面做了优化,体验尚优。&br&&br&&img data-rawheight=&1136& data-rawwidth=&640& src=&/2e2aa38b73ec4c47923ef8_b.jpg&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640& data-original=&/2e2aa38b73ec4c47923ef8_r.jpg&&&br&●社交方面,我想说网易做的不错。每首歌都有网友评论,有好有坏,好的就是给我们一个歌曲方面的参考;坏的一面就是评价片面、同质化严重,抹杀了部分独特风格的小众歌曲。&br&&img data-rawheight=&1136& data-rawwidth=&640& src=&/dd5ae4b0a0fce02d714e_b.jpg&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640& data-original=&/dd5ae4b0a0fce02d714e_r.jpg&&&br&&br&另外翻唱方面两者各有不同。网易直接内置客户端,QQ则集成了自家的“全民K歌”。个人觉得QQ的集成能直接快速地查看喜欢歌曲的翻唱。&br&&img data-rawheight=&1136& data-rawwidth=&640& src=&/ec795f2e9a79f74e7ad286_b.jpg&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640& data-original=&/ec795f2e9a79f74e7ad286_r.jpg&&QQ集成了“全民K歌”但有的歌曲未设置跳转按钮但“全民K歌”里有,如下图:&br&&img data-rawheight=&1136& data-rawwidth=&640& src=&/73f23c0deb_b.jpg&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640& data-original=&/73f23c0deb_r.jpg&&&br&&br&&img data-rawheight=&1136& data-rawwidth=&640& src=&/4b9b08ac0e607172ae2fd_b.jpg&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640& data-original=&/4b9b08ac0e607172ae2fd_r.jpg&&&br&●歌单方面,我觉得网易更细。&img data-rawheight=&1136& data-rawwidth=&640& src=&/eeaa4adc39e_b.jpg&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640& data-original=&/eeaa4adc39e_r.jpg&&&img data-rawheight=&1136& data-rawwidth=&640& src=&/2a72adeb149c7_b.jpg&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640& data-original=&/2a72adeb149c7_r.jpg&&&br&●歌词方面,我想说QQ做的不错,QQ错误的地方,网易也是错误的,QQ的人工能力强大,很多都是自己编辑的,但是QQ的反馈系统形同虚设,《快乐崇拜》这个歌词3处错误,反馈也无济于事,相比较网易反馈做的亲民;翻译方面,网易中,类似eminem的lose yourself的Rap等复杂难度高的歌词大多没没有翻译,QQ则较完善,另外QQ有粤语音译这个特色,好不好就英雄所见略同了。&br&&img data-rawheight=&1136& data-rawwidth=&640& src=&/871b1c7376279bbde89a6fed2a6e40cc_b.jpg&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640& data-original=&/871b1c7376279bbde89a6fed2a6e40cc_r.jpg&&网易很多歌曲有歌词没滚动,个人觉得这首不太算冷门的歌曲竟然不能自动滚动。&br&&img data-rawheight=&1136& data-rawwidth=&640& src=&/d09fa4aa2fab4c76bf1e94_b.jpg&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640& data-original=&/d09fa4aa2fab4c76bf1e94_r.jpg&&&br&●歌曲下载方面,网易能免费下载超高品质(不是无损)的音乐是对QQ一个很大的冲击,这也是很多歌友支持网易的一个重要因素。但是对于原生iPhone耳机的用户来说意义不大,区别很小,除了“逼格”,找不到其他优点。&br&〖题外话:这样的做法想过盈利没有?之前酷狗的做法就是打免费旗号,最后出现一个问题,盈利不足导致用户体验跟不上,最终被其他音乐软件替代〗&br&&img data-rawheight=&1136& data-rawwidth=&640& src=&/f0ca94af31ead3aa3594943_b.jpg&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640& data-original=&/f0ca94af31ead3aa3594943_r.jpg&&&br&&br&●其他方面,我想吐槽网易的进度条太大太短,精确度低。对于我这种经常学歌,尤其是Rap的人来说,拖动歌词根本不精确,还是拖进度条记时间精确。&br&&b&音乐行业贡献上:&/b&&br&可能因为我是周粉的缘故,所以对于《哎呦,不错哦》这个专辑QQ的版权购买和普及,我是很认同和赞成的,数字专辑的普及,我觉得QQ做了很大的贡献,至少在我看来。并且我比较反感“音乐本来就不应该花钱”这种索取思想的,好作品都是应该支持的,最主观的支持就是“买”。&br&&br&&b&曲库含量上:&/b&&br&我觉得各有偏重。QQ偏重正式、热门,网易偏重个性。打个比方,周董的新专辑我要听,网易没有版权,能因此说网易曲库比QQ小吗?最近较火的fareoh的《run away》,QQ没有(大概5天左右更新了),网易及时更新,能说QQ曲库小吗?所以我觉得网易比QQ更活泼。&br&下面展示两者的搜索信息,哪个好大家怎么判断:&br&&img data-rawheight=&1136& data-rawwidth=&640& src=&/815d27f41de03dec4abb25f21f62c346_b.jpg&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640& data-original=&/815d27f41de03dec4abb25f21f62c346_r.jpg&&&br&&br&&img data-rawheight=&1136& data-rawwidth=&640& src=&/838aa77ae7fb1a4c5b33e_b.jpg&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640& data-original=&/838aa77ae7fb1a4c5b33e_r.jpg&&&br&&br&总结:如果网易买了周董新专辑的版权可能我会卸了QQ,但是我的目的性太强,大量周杰伦的歌曲网易都没有版权。对于听歌目的性不强的新青年用户来说,网易或许是你最好的选择。&br&&br&&br&写在最后:腾讯自家的音乐方面下了很多功夫,我们不得不承认腾讯在音乐版权上做的努力,也对多华语乐坛做了很多推广作用。这些我觉得比网易大卖情怀、只动嘴不做事来的让人信服。我怕网易的音乐走游戏的老路,10年前网易大唱创新,叫板腾讯,赢得了很多人的支持的鼓励,10年后,我们这些追随他的粉丝发现网易的抄袭不比腾讯少,网易的圈钱行为已经比肩国产其他厂商。作为用户,我们希望的是“百家争鸣”,而不是单纯的“群雄割据一方”。
更新【基于QQ音乐5.0】【下方分析多图预警】现在网易云音乐(下面简称网易)有种现象是一个不好发展,身边和网友喜欢网易的很多自认为逼格满满,其实我想说的是网易没有那么高大上,QQ音乐(下面简称QQ)也没那么LOW。网易的出现我总结为:时代的…
网易这家渣公司。&br&我从未见过如此厚颜无耻之公司。&br&&br&&b&1. 发现密码被泄露之后想要修改密码:&/b&&br&&img src=&/63a85ae86eaacb4d351d39c6f22c172e_b.png& data-rawwidth=&501& data-rawheight=&276&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501& data-original=&/63a85ae86eaacb4d351d39c6f22c172e_r.png&&发现之前手贱绑定了什么东西。。。&br&&br&&b&2. 想要解绑这个奇怪的东西:&/b&&img src=&/aa4f39d838f5e2e4e9f3b4a83d33ff94_b.png& data-rawwidth=&673& data-rawheight=&224&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673& data-original=&/aa4f39d838f5e2e4e9f3b4a83d33ff94_r.png&&然而他说我们这个产品已经挂了。。。呵呵哒。。。&br&&br&&b&3. 好的于是我想换手机号&/b&&br&&img src=&/60fcaa2ccc_b.png& data-rawwidth=&539& data-rawheight=&383&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539& data-original=&/60fcaa2ccc_r.png&&但是因为原来的手机号已经换了。。。&br&&br&&b&4.于是他们让我申诉&/b&&img src=&/1bcb7e8f8a5ec646ba00d_b.png& data-rawwidth=&730& data-rawheight=&491&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730& data-original=&/1bcb7e8f8a5ec646ba00d_r.png&&申诉过程经过了5个小时,之间还让我补充了材料,还上传了身份证,我还提供了100%之前用过的密码,并且我小时候还玩过梦幻西游,里面应该有防沉迷实名验证信息,我强调了这一点,并提交了点卡信息。&b&无效,申诉失败&/b&。&br&&br&&b&5. 准备撕逼&/b&&br&&img src=&/362aafc1f1_b.png& data-rawwidth=&1013& data-rawheight=&713&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1013& data-original=&/362aafc1f1_r.png&&然而网易真是高明,任何一个客服电话都&b&只有电脑&/b&,&b&只有电脑&/b&,&b&只有电脑&/b&!完全没有【&b&高效人工&/b&】。在电话里按照提示进入最里面就会提示【亲爱的用户,请访问我们的网站】。踢皮球的功力真是高到不知道哪里去了。&br&&br&&b&无处撕逼&/b&&br&&br&最后打猪场广州的总机,&b&完全没有反应&/b&,&b&完全没有反应&/b&,&b&完全没有反应&/b&。&br&&br&&b&我从未见过如此厚颜无耻之公司。&br&&/b&&br&&b&我从未见过如此厚颜无耻之公司。&br&&/b&&br&&b&我从未见过如此厚颜无耻之公司。&/b&&br&&br&最后。。。我的账号好像进入了一个谁也改不了密码的阶段。。。哪位黑客大神能帮改。。。
网易这家渣公司。我从未见过如此厚颜无耻之公司。1. 发现密码被泄露之后想要修改密码:发现之前手贱绑定了什么东西。。。2. 想要解绑这个奇怪的东西:然而他说我们这个产品已经挂了。。。呵呵哒。。。3. 好的于是我想换手机号但是因为原来的手机号已经换了…
来自子话题:
本文从游戏UI设计,游戏玩法系统,经济系统与盈利模式,游戏平衡性,玩家体验这五方面对梦幻西游这款游戏进行了简单分析与提出个人建议。本人才疏学浅,经验不足,文章纯属个人观点,若有不正确之处望指正。&br&1.UI设计简洁有效&br&用简洁有效形容梦幻的UI设计,个人觉得比较的贴切。&br&首先新手教学系统贴当。&br&作为当年被拦在长安城外的人,我也算是手游梦幻西游的新玩家。手游首发当天安装完试完了一下,感觉新手指引还是很到位的,跟着新手剧情和界面提示,属性加点,战斗提示,自动寻路,挂机作战,任务进程,及时的信息反馈,系统简单了解,很快就上手了。跟很多游戏一样,伴随着各种新手奖励,初期等级快速升级,这斯金纳箱我是很快地欣然接受了。&br&其次,用户界面简洁。&br&在主界面中,除了背景外,大致可分为4个板块快:左上角的活动、商城、指引奖励,左下角的聊天系统,再到右上角的人物(宠物)及当前任务,右下角的玩法系统,这些图标并没有完全的铺满界面四周,而是采用了折叠式放置,先得简洁,且玩家能快速找到相应功能与信息。新增的语音聊天系统,更使得玩家间的交互也变得方便,这也是网易为了增强玩家互动所做的措施吧。至于动画式的萌画风,明快靓丽的风景,轻快的背景音乐等等这些从端游移植下来的东西,这里就不做展开了。&br&2.关卡玩法系统特色&br&总的来说,该游戏关卡玩法多样化,可满足不同玩家需求。日常活动中,除了主线任务外,还有可供挂机的挂机场合,捉鬼任务,适合懒于操作,只为挂机升级打怪的玩家(这也不奇怪外什么游戏初期很多玩家组队通宵捉鬼了);有讲究策略的前尘旧梦,混世魔王等副本,这些任务需要注意团队配合及杀怪顺序,适合注重策略的玩家,这也避免的梦幻成为重复点点屏幕的机器游戏,这吸引着喜欢新意的玩家;有大量银币奖励的运镖任务,每日必做的师门任务,加强社区交互的帮派任务……&br&三界奇缘与科举考试这些限时活动,简单而奖励丰厚,激励着部分玩家坚持每天定时登陆。而竞技场和PK这些PVP活动,更能满足RMB和高玩的“自我实现”的需求。&br&除此外,还有烹饪,打造等门派技能,玩家与玩家之间的摆摊交易,照顾了很多非RMB玩家的感受。想想在游戏了除了战斗,还能烹饪,做个小商家交易货品,这无疑是一个吸引人的点。因为这意味着经济的自主与另一层面的“自我实现”。&br&这些活动设计是有一定巧妙性的,如机的经验比较少,而策略类任务经验等奖励更丰厚,这也激励这玩家能较多的手动投入游戏中去,且和其他玩家有了一定的交互。(如在前尘任务中,当有玩家挂机时,其他队员会告诉其不能挂机,并告诉他攻击特定的怪物,这达到了玩家与玩家间交互的目的)。&br&随着等级的提升,同时也意味着玩家各方面数值的积累,任务难度分流,玩家也在不知不觉中像猴子一样在吊线吊着的香蕉(等级提升、签到奖励、任务奖励,时间成本的投入等)的吸引下慢慢的爬山时,且越爬越高。&br&3.经济系统与盈利模&br&与以前端游时间收费制不同,手游是增值服务收费制,也就是说游戏平台免费,道具收费。免费游戏平台俨然成为我国手游的一个趋势,也与史玉柱提到的“挣有钱人的钱,让没钱的人撑人气”的理念相符合。&br&游戏中,采用三轨货币制,从低到高分别有银币,金币和仙玉。银币用于基础装备的购买,金币用于玩家与玩家之间交易,而玉则用于商城中。三者中仙玉可兑换金币、银币,金币可兑换银币,反过来则无法兑换。&br&银币的主要来源是日常的任务奖励,装备出卖(卖给NPC),这一激励符合着斯金纳箱原理,是玩家不断做任务的动力之一。金币来源除了日常活动外,还有玩家间的货品摆摊交易,如烹饪物品的交易。这一设置使得玩家有了一定的“经济自主权”,玩家享受到了自己赚钱的乐趣,增加了玩家的粘性。至于仙玉,则只能通过点券充值获得,这是游戏的盈利来源。&br&当升到55级,玩家会发现装备的提升会愈来愈额困难,花费的时间成本会越来越多,于是会激励着一部分的玩家通过充值获得装备上的优势。这一部分的玩家包括时间成本相对大的白领,部分工薪阶级,本身有充值习惯的学生等。充值后既可以购买商城的装备,也可以购买摆摊上玩家的装备,而且对于那些充值了一次的玩家来说,这种状况会不断重复,因为他会体现到充值相对于花费长时间去打怪积累是值得的。而这种状况不会过分的影响到其他非RMB玩家,因为该游戏除了PK,由于充值而引起的装备差距并不会过分的体现出来。此外,该游戏的多样化玩法也使这种影响降到最低。&br&4.游戏平衡性&br&手游梦幻里有物理爆发点杀型的大唐,物理群攻型狮驼,魔法群攻型龙宫,封印封杀型方寸山,治疗辅助型普陀山,治疗持续输出型地府。各门派有各自的特色,游戏平衡性总体还是很均衡的。&br&然而总有美中不足的。就拿我自己玩的地府来讲,在抓鬼和部分副本时总会被一堆的大唐和龙宫嫌弃,被踢出组队也不是一次两次了。单体技爆发低,群体技没输出,在抓鬼效率上,必然比不上大唐这种高爆发,龙宫狮驼这种群体高伤的门派了。当然,为了照顾游戏平衡性,游戏设置了抓鬼时,队伍中存在地府,方寸,普陀这三门派的队员时,变异鬼会逃跑的机制,以弥补他们抓鬼效率不高的尴尬。但这起到的作用似乎没预期中的好。&br&而在PVP中,会看到大唐是亲儿子,带双辅助妈妈,封印系是亲爹的阵容,而龙宫和狮驼也只能是冷板凳了。&br&为了完善游戏的平衡性,我们可以看到网易的努力,在很多剧情的设置上会照顾队伍的多样性,例如我们会看到聊天屏上总会有人喊出:青玄任务来一地府,来一奶妈的请求。而在一些平时被踢“受气”的地府也在此时做出反击:“不是很喜欢替我们吗?现在你们大唐自己过呀!需要就叫,不需要就踢,当我们备胎哪。”&br&这无疑时门派间的不平衡造成的。另外从聊天公平经常冒出的对于普陀地府人物的需求也正说明的该门派的稀缺性,原因当然就是:该门派在各门派中处于劣势。这是该游戏需要继续完善的地方。例如是否可以在组队时队伍的多样性会时队伍得到额外奖励?额外的队形攻击性与队形防御力?又例如在门派的PK中不同门派的组合会有不同的额外效果(不同组合的相生相克)以激励玩家尝试不同的组合,而不一味地几大唐暴力秒。当然这种措施需要进一步考虑该改变对其他任务的影响。&br&5.是否太重度?&br&手游从端游移植过来时,已经经过了玩法上的简化,使得操作变得更为简便,以适应手机用户习惯。如抓鬼简化、技能升级简化、大量的操作简化和流程简化。&br&虽然做了很多轻度化处理,但作为一款手游,还是觉得它太过重度了。要把日常任务刷完,或者把活跃刷到100,起码花费3个钟的时间,这就意味着这3个钟里手机只能在这个界面煮鸡蛋。特别是随着等级的提升,想要继续进阶,重复的任务次数越来越多,花费的时间成本也越来越大,手机提留在这种“煮鸡蛋”状态的时间越来越长,这无疑会影响玩家的体验和对该游戏的粘性。不难发现,在刚开始我们上梦幻西游时都需要排队几分钟的,然而过了一段时间后,“排队西游”现象也就消失了,这和该游戏的重度有一定的关系。(当然,前期的火爆和就玩家的梦幻情节,网易的给力宣传有很大关系。)每天不断重复的日常任务,长时间的在线,必然会造成部分玩家对游戏的粘性降低。那是否可以在等级升高之后实现更加明显的任务分流,通过高风险高回报减少玩家不断地重复每天相似的任务,让玩家每天投入较短的游戏时间,不断地进入新的玩法。&br&当然也有人认为这种重度化是对手游行业的一种新创,对于这种观点,作为一个新人我不敢有过多的批判。而梦幻西游的将来走向,在保留自己的看法同时,也持观望态度。总的而言,这是一款很成功的手游,利用斯金纳箱原理吸引玩家同时,照顾了玩家的游戏体验,但仍有改进的地方。&br&
(补充下:之前自己对于门派间平衡性的看法确实有失偏颇了现在发现了很多5龙宫对,5狮驼飞机队这些在帮战中也是非常的勇猛的,玩法上还是很多的,而且也有玩家不断开发新的玩法;剧情上不同门派间的组合也呈现了门派的多样性。额,从这款游戏身上是学到了很多的==还在玩,不过停69挺久了,缓缓。)
本文从游戏UI设计,游戏玩法系统,经济系统与盈利模式,游戏平衡性,玩家体验这五方面对梦幻西游这款游戏进行了简单分析与提出个人建议。本人才疏学浅,经验不足,文章纯属个人观点,若有不正确之处望指正。1.UI设计简洁有效用简洁有效形容梦幻的UI设计,个…
来知乎,参与讨论}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黑暗深渊副本入口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