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民飞机大战下载3100分的正比是多少

全民飞机大战每日一题今日答案|全民飞机大战每日一题答案大全 - 统一手机站
当前位置:& >
> 全民飞机大战每日一题答案大全
全民飞机大战每日一题答案大全
编辑:怪蜀黍 更新:
扫描二维码随时看1.在手机上浏览2.分享给你的微信好友或朋友圈
猜你感兴趣
【上一篇】
【下一篇】
看完这篇文章有何感觉?
(您的评论需要经过审核才能显示,请文明发言!)&&剩余字数:
点击图片更换《看懂世界格局的第一本书》
&&&&&&&&&&&&&&&&&&&&&&&&&&&&&&&&&&&&
原著:王伟
[(第1章 美国崛起(1))]
第一部分:摘自原书第二章《美国崛起》(P15页)
美国的崛起一方面得益于其先天的地理上的优势以及历史机遇,另一方面这也是美国历代政治精英决策与意志的结果,特别是她的决策层在南北战争时期及大萧条时期先后完成了两次国家内部的大调整,由此最终为美国登上"宇宙之巅"铺平了道路。
美国的崛起过程对今天的中国具有极强的参考价值,中美两国拥有着相似的地缘环境,因此两个国家在发展过程中必然会存在某些相通之处,只不过,"现在"的中国并不等于是"现在"的美国,中国现在所面临的许多问题其实都能在19世纪到20世纪初的美国身上找到可供对照的影子。
背叛不列颠
北美独立战争的起因,简单来说,就是英国的殖民地经济政策严重损害了当地利益集团的利益。
和在亚非地区的殖民地不一样,美洲远离亚欧大陆,在16世纪大航海时代来临前夕,中美洲文明还处于城邦混战的阶段,也就相当于苏美尔文明或殷商早期的水平。南美洲稍微好一点,在西班牙人到来之前刚刚形成了第一个松散的帝国--玛雅帝国,文明程度比牧野之战时的中国商朝或许能强一点。北美干脆还处于原始部族社会,连轮子都还没被发明出来。在殖民者的火枪和传染病的双重进攻下,当地人的数量很快减少到了欧洲人到来前的五分之一。后来的"美洲居民",基本就是从欧洲过去的移民。北美地区的英国殖民地情况自然也不例外,对移民者来说,英国应该被称为"母国"而非"宗主国"。所以把北美独立战争看成是民族解放战争有点勉强,这更像是一场政治分离运动。
虽说是"自己人",但"母国"在剥削的时候可是一点没有手软过。根据英国政府制定的《航海和贸易条例》规定,殖民地的某些商品只能销往英国。这个"某些"包括什么呢?在独立战争前,只有一样东西不在这个"某些"范围之内--咸鱼,剩下的统统只能销售给英国一个国家。而对于从殖民地过来的棉花、烟草、皮毛之类的初级产品,英国又制定了一套极其严格的标准以及分级制度,这和现在发达国家给发展中国家出口产品设高门槛是一个道理,并不是对消费者有多强的责任心,而是为了最大限度地压价。好不容易把东西卖出去以后,事情还没完,在关税以外,你的商品还得再向英国派驻的殖民政府缴纳一遍"出口税"。
与此同时,英国的工业品大肆倾销到了殖民地,这其实就是后来我们常说的"剪刀差"。而英国又不容许当地铸币,这就进一步加剧了北美殖民地的资本流失。为了进一步保证工业品的垄断地位,英国政府还严格限制本国的技术人员(工匠)进入殖民地,同时通过立法,限制殖民地发展自己的工业--除了磨面、酿酒、制蜡,其他任何制造业都不许涉足。
[(第2章 美国崛起(2))]
1763年,英国最终赢得了七年战争的胜利。但政府之前筹措军费所发行的公债,还本付息需有1.3亿英镑。战后法国被迫割让了加拿大,可接管新殖民需要大量的政府人员和军队,这笔费用只能英国人自己出,这又需要一大笔钱。为了解决钱的问题,英国政府针对北美殖民地颁布了《糖税法》和《印花税法》,再之后又以更加严苛的《汤森法案》取代了《印花税法》,希望以此来增加税收,填补政府财政的漏洞。至此,原本严重的剥削最终超过了北美移民的忍受极限,于是便发生了诸如波士顿倾茶事件之类的抗英事件,反叛者们开始秘密囤积枪支、火药,而亲英势力也纷纷北上,去投靠加拿大的英军。到了1775年,以来克星顿村英军和北美民兵发生交火为标志,北美殖民地对母国的反抗演化成了一场独立战争。
这后面的历史和我们在科教书上学到的历史可能有所出入,事实上北美大陆军在和英军的对抗中并没有占到很大的便宜,甚至在整个战争中所起的作用也并非是决定性的。原因很简单,北美地区十三个州人口共计不到300万--这里面还包括近半数"吃里爬外"的亲英派,工业基础薄弱,财力匮乏,完全没有海上力量。而英国当时仅本土人口就六七百万,算上殖民地人口则超过3000万,国家财力雄厚,已经开始进行工业革命,并且拥有世界上最强大的海军,对北美十三州掌握着绝对的制海权。这种悬殊的实力差距单靠一句"正义必胜"是抵消不了的,更何况当时大陆军的士兵是靠高额军饷才募集来的,人家当兵是为了吃粮,这和后来中国老百姓打日本鬼子完全是两个心态--上面说过,这不能算是民族解放战争。1776年以后,受财力的限制,大陆兵力逐年递减,从最高峰的4万多人一直减少到最后的1.3万多人。
当时的北美"独立派"用现在的话说是"蓄谋已久"的,战争初期是大陆军有心,英军无心。由于情况完全超出了英国政府的预计,战争爆发时英国在北美十三个州总兵力不过6000多人,正是在这种局部劣势下,英军在邦克山战役中惨败收场。不过"美独势力"的好运气也就到此为止了,这之后大陆军北上进攻加拿大的英军则以失败告终,1776年回过味的英国人开始向北美增兵,在纽约击溃了华盛顿率领的1.8万多大陆军,大陆军撤至特拉华河畔时,华盛顿带出来的士兵不过4000余人。
需要说明的是,大陆会议推选年轻的华盛顿为大陆军总司令,其实和其个人威望没有什么关系,而是因为华盛顿是独立派高层里唯一一个有军事素养的成员。而且这个位置在"系统内部"也不是很受欢迎--当时大伙都知道输的可能性比赢的可能性要大得多,而一旦事败,"总司令"必然是要上英国人的绞刑架的。
[(第3章 美国崛起(3))]
好在天无绝人之路,同样是在1776年,英国人的老对手--法国和西班牙开始向美国提供财政上的支持,原因很简单,"凡是敌人反对的,我们就要支持"。来自欧洲的金币使得大陆军在当年从2.7万余人扩编到了4.6万多人,之后荷兰和俄国也加入到了援助美国的行列,荷兰向美国提供了700万英镑的金币,而叶卡捷琳娜二世则派遣俄国舰队为来往于美国与欧洲之间的"中立国"商船护航。他们的目的很简单,都是要打击英国,扩大自己的地盘。
回过头来看这段历史,"北美独立战争"中真正的主角应该是英国和法国。对法国而言,北美独立战争其实是其同时期在全球范围进行的英法战争的一部分。法国仅直接在北美十三州参战的地面军事力量就超过1.65万人(1000名军官和1.5万名士兵)。法国皇家海军参战人数则达7.5万人(7.25万名水手和2500名军官),其中仅直接参加约克镇战役的法国海军官兵就超过了1.5万人,这个数字已经超过了同时期北美大陆军的总兵力。除此之外,在同一时期,法军和英军在西印度群岛也正打作一团,英军这才终于设法向北美增兵。到了1778年,西班牙海军也加入了北美战场,至此英军在北美已经处于劣势地位。
独立战争情形其实非常像20世纪50年代的朝鲜战争,法国在其中扮演了中国加苏联的角色。当然,法国人的目的并非是为了"保家卫国",他们是为了和英国人争夺殖民地,至少不能让英国人得到它。独立战争的最后一个大战役,约克镇战役结束后,在受降书上签字的三个人里两个是法国人--法国陆军中将罗尚博伯爵、海军中将德格拉斯伯爵,剩下一位是华盛顿。而独立战争最终结束的标志,则是1783年美英在法国巴黎签署的《巴黎条约》。
当然,之所以写这些并非是要在历史问题上去揭谁的短,事实上美国人自己并不避讳这段历史,独立战争中法国所起的作用我们可以从美国的许多历史文献中看到。一个国家的自豪感说到底是来自于它的现状而非历史。
[(第4章 法兰西革命(1))]
法兰西革命
历时八年的独立战争,最大的受益者自然是美国。它基本摆脱了英国的控制,成了美洲首个独立国家,之所以说基本,是因为美国当时还处于欧洲的阴影之下,时常会被英国和法国粗暴地"干涉内政"。在战争结束后,英国在美国的领土上仍旧占领着不少据点。此外,英国还在加拿大设立基地,训练和武装印第安人,不断对美国西部的白人定居点进行"恐怖袭击"。这个方法后来被美国人学去了,1979年苏军兵进阿富汗以后,美国也同样是以巴基斯坦为基地,培植"基地组织"通过同样的方式来袭扰苏联人。
英国自然是输家,不但失去了北美十三州的殖民地,受北美战争的拖累,在西印度群岛以及斯里兰卡地区和法国人的战争中,英国人也吃了败仗。
而法国最终的结局也同样不妙。虽然使英国失去了北美十三州的殖民地,但疲弱的法国已经无力吞下这个战利品,只能成全了美国。由于直接参与包括北美战争在内的一系列大战,并且给予美国大量的援助,原本在七年战争后已经一团糟的法国财政至此彻底宣告破产,并最终导致了1789年法国大革命的爆发。革命的最初缘起与17世纪的英国资产阶级革命如出一辙,由于天灾而导致法国出现大面积饥荒,而国王和贵族对饥民们不闻不问,于是老百姓揭竿而起,资本家们也就跟着趁势而起了。
大革命中,路易十六被资本家们推上了断头台,前文提到的罗尚博伯爵在雅阁宾派执政期间被丢进了监狱,所幸最后捡了条命,活到了拿破仑时期得以善终,而德格拉斯伯爵则丢了性命。持续的高强度革命也让法国错过了工业革命的先机,在后来与英国的竞争中,经济上始终慢了半拍。
关于华盛顿,在很多文章中都有类似这样的描述:在独立战争胜利后,华盛顿没有利用自己的权力和威望摇身一变为"华盛顿一世",而是在连任了两届总统后,恬淡心安地回到弗吉尼亚的佛农山庄,在平静中走完一生……如此这般。
不过问题恐怕没有这么简单,一位生活在两百多年前的古人的心思,笔者自然是没有办法去揣测的,但仅就当时的政治态势来看,换做任何一个人,恐怕都没法把自己变成"&&一世"。美国自身并没有主导独立战争的胜负,因此没有哪一支政治力量通过战争建立起了属于自己的绝对权威,更遑论出现单个的强势政治人物。而更重要的是,在美国政治群龙无首的背后,是美国经济存在明显的"二元制"。
战后(独立战争)美国国内的政治派系主要有两支:由亚当斯和汉密尔顿领导的联邦党,和杰弗逊领导的民主共和党。联邦党人非常喜欢英国的王室体制,曾主张建立君主制,不过他们考虑的人选并非是华盛顿,而是从欧洲找一位根红苗正的"蓝血贵族"来做国王。最后因为联邦党缺乏权威性,没法"统一意见"所以搞不起来,于是退而求其次,主张建立强势中央政府,搞精英政治。民主共和党人恰恰相反,他们反对中央集权,主张强化地方政府,最好搞邦联制才好。华盛顿自称自己是"中立派",不过在具体行事上他更倾向于联邦党一些。美国独立伊始,中央的权力主要掌握在联邦党手里。这是因为汉密尔顿当时身为联邦的财政部长,手里有2000多个位置可以作为回报送给选民(当时有选举权的只是有钱的白人中的男性,所以选民数量其实没多少),而民主党的党首杰弗逊是国务卿,他管理的国务院没什么油水,提供不了多少有吸引力的职位,所以也就吸引不了选民。联邦党主张中央集权,民主共和党主张强化地方权力,根源恐怕就在这里--任何一件事情出来了,对于其初衷,从不同角度我们可以解释出很多种"道理"来,但对于身在其中的当事者而言,他们做某种选择,主观上往往不会有太多的所谓"深谋远虑",他们肯定得先着眼于眼前的问题。对政治人物来说,"眼前的问题"肯定就是如何强化自己手里的权力,联邦党人主导着联邦政府,自然要强化中央集权,相应的,民主共和党肯定就要搞强枝(民主共和党)弱干(联邦党),以保证自己的权力。
[(第5章 法兰西革命(2))]
而这两党的政治斗争背后,则是美国南北经济模式之争。联邦党的支持者主要是北方新英格兰地区的工商业资本家,当地气候寒冷,不适宜搞农业种植,所以只能搞工商业,对他们而言,加强中央集权有助于统一国内市场,政府有能力通过关税壁垒和财政补贴来扶持资本家搞工业。而搞精英政治则可以在话语权问题上把南边的土包子们排除出去,同时他们还希望国家建立强大的军队,为"资本主义事业保驾护航";民主共和党的支持者则是来自于南部的农场主,人家大老远从欧洲移民到北美,追求的就是"桃花源"式(对他们来讲可能说"乌托邦"更合适)的田园生活,自然不会欢迎一个什么都管的强势政府,他们也不希望建立庞大的军队,特别是"烧钱"的海军,因为对他们而言这只意味着高赋税。
外交方面,联邦党比较"亲英"一些。原因很简单,虽然独立了,但工商业的主要贸易对象还是英国。这一点和现在很多第三世界国家的情况是一个道理,虽然政治上独立了,无奈经济上和过去宗主国的联系断不了,所以还得在政治上靠向原来的宗主国。美国工商业集团在当时的处境就是这样。民主共和党则比较"反英",原因一样很简单,对政客们而言,"敌人支持的,我们就要反对",对他们背后的农场主而言,在独立战争期间英国人为了打击美国经济,以"正义"的名义,解放了不少南方农场的黑奴,农场主们因此损失惨重--这一招后来在南北战争中又被北方资本家给学去了,继续用在南方的黑奴们身上。除此之外,前面提到的印第安"游击队"袭扰,吃亏的主要也是南部的农场主。
在这种政治态势下,无论是谁,真要是头脑发热做了"&&一世",他的下场恐怕只会比中国的袁世凯更糟糕。拿破仑之所以可以在资产阶级革命后成为法兰西皇帝,一是由于他通过战争积累了军队力量和权威;二则是因为法国经济是以工商业为主的一元制经济,国内不存在两种诉求完全相反、力量对比又相差不大的政治力量。
[(第6章 赢者通吃)]
如果站在美国国家利益的角度来看,笔者会更倾向于当时北方的主张,拿现在的话来说,它代表了先进生产力的发展方向。北方的政治主张,归结起来就是要搞工业,建立独立的经济体系,如果不这样,光搞种地之类的"低端产业",那么美国经济只能一直依附于英国或是别的欧洲列强,继续给别人做原料产地和产品销售市场,说到底还是别人的"经济殖民地",日后甚至在政治上被人家翻盘也未可知。美国能在内部松散的情况下维持统一和独立,完全得益于欧洲各国正打作一团,在这种情况下如果不去加强中央集权,那么日后一旦欧洲局势安定下来,以农业为主的美国就是一块没被瓜分的蛋糕,各国必然纷纷要向美国伸手,届时缺乏权力核心的美国只怕比中国的晚清时期还要惨,国家陷入分裂几乎就是必然的事情。
现在美国的政治体制根源,便始于其独立初期的政治态势。比如,其联邦制,就是主张中央集权和主张地方为大的两派协商之后妥协的产物。但是总有一些问题是没法妥协的,用今天的话说,这些问题关系到两边的核心利益。自立国起,美国政治体制里最重要的一条基本原则就由此而来--这里说的不是三权分立,那只是一个组织形式。这条基本原则是:几派政治力量在一个大伙认可的原则之下,搞"费厄泼赖"式的竞争,赢者可以光明正大地利用国家机器全心全意为自己的小集团牟利,但同时赢者必须保证其他在野的集团也有利可图。如果你的手段超过了大伙认可的范围--比如"水门事件"里的尼克松背后的共和党,或者你干得不好,让台上台下没有得到足够的利益--比如卡特背后的民主党,你就得下台,直到大伙忘了这段不愉快的回忆,然后接着"费厄泼赖"。
独立战争之后不久,美国就迎来了长达60年的疆土扩张。先是不断向西部开拓,掠夺印第安人的土地:1803年美国以1125万美元从法国手里买到了自密西西比河到落基山脉的整个地区,其中包括现在的路易斯安那。1845年,吞并了原属于墨西哥的得克萨斯州,而后1846年向墨西哥宣战,在1848年打败了墨西哥,战利品就是现在美国西海岸的各州,面积大概相当于那时墨西哥全境的三分之一。接着以"和平的方式"从英国手里获得了俄勒冈地区,到1849年基本上完成了美国本土的扩张。新扩张的领土多数成为新的农场,南方种植业利益集团因为不断有新的土地进账,也就在某些政治议题上和北方少了许多争吵。
[(第7章 美国领土扩张(1))]
美国领土扩张
现在很多国家和地区,都接受甚至是原样照搬了美国的政治模式,不过他们非但没走上像美国那样国富民强的康庄大道,反倒内乱不断,有些干脆到了见血的程度--比如菲律宾,又比如吉尔吉斯斯坦。这并非是因为什么南橘北枳,而是因为这些国家没有像美国那样的利益扩张空间--他们本身就是别人的"扩张空间"。这些国家的经济运行只能在本国范围内进行,而这根本就是一个封闭体系,利益没什么扩张余地,你多占一分必然就意味着别人多损失一分。在这种情况下大伙斗得死去活来本身就是一件很正常的事情,这和中间的过程是否"费厄泼赖"没有任何关系。
简单来说,美国的这套政治体制能够良好运行的前提是能不断实现利益扩张:获得足够的利益--各个集团都有得分--各利益集团的胃口都被撑大了--进一步的利益扩张……其实还是前面提到的"资本兔子"定律。不过和英国不同的是,美国存在经济二元制的问题,所以国内问题更容易爆发,一旦利益扩张的速度慢下来了,等不到工人们起来反抗,南北两个南辕北辙的利益集团之间就要先打起来了。
1790年,南北两派达成了妥协。南方派将支持北方主导的联邦政府,但作为交换,南部各州必须由南方派掌控,首都则要从费城搬到波多马克河畔,也就是今天的华盛顿。因为那里处于马里兰和弗吉尼亚两个蓄奴州之间,属于南方派系的地盘。如此,美国国内搞起了"一国两制"。
1794年,联邦政府和英国政府达成了一份协议,双方对独立战争以后的一系列遗留问题做出了妥协。在此之前,南方农场主一直要求英国政府赔偿在战争中"解放黑奴"给他们造成的损失。联邦党人出于工商业集团的利益考虑,为了尽快和英国关系正常化以便继续做生意,在协议中并没有提及这件事。这件事让很多南方农场主和联邦政府翻了脸。而同一年,联邦政府又要开征酒税,南北的矛盾便进一步激化了,宾夕法尼亚的农场主们暴动了,华盛顿毫不含糊地颁布了《国家紧急状态法》,调集了1.3万多名联邦军对叛乱进行了镇压,这个数目已经赶上独立战争后期时的兵员总数了。
在相对平静了一段时间以后,由于领土扩张导致南方种植业经济规模越来越大(在当时的条件下,土地面积增加对种植业更有意义,所以北方派对开疆扩土没什么兴趣,甚至有些抵触),南方经济实力得到了加强,对北方派的政治压力也随即加大了。到了1801年,民主共和党的杰弗逊以59票对57票赢得了大选,出任美利坚第三任总统,一部分联邦党人随即准备让北方各州独立,成立新的联邦。这次政治分离运动最后由于汉密尔顿的反对而没有付诸实施,但代价是高昂的--由于这件事导致汉密尔顿和其副手布尔的关系急剧恶化,两个人决定用决斗来解决问题。在决斗中,汉密尔顿被自己的副手给干掉了,加之之前华盛顿已经过世,北方派至此没有了领军人物。
而与此同时,英国感觉到不断发展的美国在日后可能威胁到自己的霸权,同时英国人也一直惦记着再次夺回失去的殖民地,于是开始在海上对美国进行封锁,而美国为了继续扩大国土,也盘算着从英国人手里拿下加拿大等殖民地。到了1812年,美英之间终于爆发了"第二次独立战争"。战争历时三年,期间英国人曾打到华盛顿,一把火烧了白宫,但最后战局还是陷于胶着,双方不得已只能罢兵言和,谁都没有如愿。不过这场战争还是彻底打消了英国人夺回北美殖民地的想法,美国国内的民族主义也在战争中空前高涨,美国现在的国歌《星条旗永不落》就是在那时被创作出来的。在这样的氛围下,联邦党由于一贯的亲英立场,被打成了"美奸"、叛徒、投降派,彻底宣告出局。美国由此出现了民主共和党一党独大的局面,民主共和党人杰弗逊由于战争中积累的威望,成为美国第七任总统。在没有了英国这个后顾之忧后,民主共和党主导下的美国开始集中精力向西部和南部以及西班牙占据的佛罗里达地区扩张,以获得更多的土地来支持南方种植业经济。
[(第8章 美国领土扩张(2))]
然而民主共和党在失去对手以后,很快也陷入了内部分裂,美国现在的民主党,就是在这个背景下产生的。至于北方派,虽然联邦党彻底垮台了,但归根到底那只是一个政治上的代理人,北方的工商业集团还在继续发展。
北方工商业最初的发展模式,用一个词就能说清楚--"山寨"。虽然英国政府严加控制,但在发大财的诱惑下,大批英国的技术工人还是通过各种渠道来到了北美洲。当时美国平均每年进来30万移民,大部分选择留在东北部搞制造业。那时的主要工业--棉纺业,开始在美国迅速发展壮大。就这样,通过"侵犯知识产权",美国算是搭上了第一次工业革命的末班车,北方派的经济实力借着这股"东风"大幅提升,开始在势头上压过南方派。政治上的话语权自然也要跟上去,到了1854年,现今的共和党成立了,它在当时所代表的就是北方工商业集团。
在北方工商业集团实力不断壮大的同时,美国在1849年以后的领土扩张也基本到头了(夏威夷和阿拉斯加都是以后的事情,而且这两块领土距本土太远,对国内政治影响可以忽略不计)。换句话说,再想通过抢别人而把自己内部的利益分配问题混过去,这条路算是行不通了。用教科书里的话说,就是南北两边的"矛盾到了不可调和的地步"。在此期间,南北两派进行了几次妥协,1860年时终于"妥协"不下去了,共和党赢得了那年的大选,林肯就任美国第十六任总统,于是1801年的一幕又上演了,只不过主角换成了南方派,而且他们做得更绝,在林肯正式就职前,就已经有7个州宣布独立。最终南方15个州中的11个州宣布独立,剩下4个也处于观望状态。
这个"矛盾"具体地说,主要是两条:其一,新并入的州算是蓄奴州还是自由州?也就是最后一块蛋糕该放到谁的盘子里的问题;其二是关税问题,要实现工业化,要搞产业升级,这些光靠资本家搞"山寨"是不够的,政府必须提高关税,避免欧洲的廉价产品通过"自由贸易"冲击本国正在起步中的制造业。而这正是南方种植业集团所极力反对的,因为高关税会导致工业品价格提高,会增加他们的成本。同时,南方的棉花等作物大部分是作为工业原料销往欧洲的,如果对方用高关税回敬美国,那么板子自然是要落在南方派的屁股上。
从这里我们可以发现这样一个问题:由低端产业向高端产业升级,并不是像一个孩子一步步长成大人那样"自然而然"。一个经济体要改变经济结构,做产业升级,最大的阻力不是来自外部的技术封锁或是别的什么干扰,而恰恰是来自其内部。搞低端产业和搞高端产业,对经济政策乃至社会构成等方面的要求都是不一样的,甚至可以说是南辕北辙的。如果低端产业已经做大,那么相关的利益集团的诉求和国家整体利益必然会产生相悖的地方,这些问题是不可能通过所谓"市场手段"来解决的,只能由外力强行调整。举个例子,一个国家要调整经济结构,从低端的出口加工升级到高端制造业,在关税政策上就会遇到前面提到的问题。除此之外,在社会分配方面也会产生不同的诉求--搞高端制造业首先必须有一个稳定的技术工人群体,而要想让大伙能静下心钻研技术,必须要先保障工人的权益,待遇也只能高不能低,更要进一步让工人获得较高的政治地位,不能让人觉得工人是弱势群体;而搞出口加工,获利大小主要取决于人力成本的高低,对工人素质要求不高。从获利的角度考虑,自然是社会上到处是穷人,一个工资1000元的工作能让人抢破头才好,反正加工行业主要是面向出口市场,所以也不用指望国内能有多少消费能力。这样两种完全相悖的诉求如何调和?归根到底只能通过行政手段压一个扶一个。
[(第9章 美国领土扩张(3))]
在当时,美国解决这个矛盾的方法是战争,也就是后来所说的南北战争。战争的具体过程这里不再多言,我们只说结果。四年内战,美国总共死了62万人--1860年美国人口总共不过3100万,这个数字超过后来美国历次战争的总和。论杀美国人的效率,后来的德国人、日本人恐怕都望尘莫及。北方的战略目标非常明确,就是要彻底打垮南方的经济基础,解决经济二元制的问题。谢尔曼将军对南方干脆采取了"三光政策",他领导下的联邦军队,从佐治亚、北卡莱罗纳到南卡莱罗纳一路烧杀劫掠,把所到之处统统变成一片焦土。最后南方的白人青壮年在战争中损失了四分之一,家畜损失五分之二,农业机械、工厂、铁路损坏一半,财产损失近三分之二--总计约50亿美元,南方派就此彻底一蹶不振。一直到现在,南方的几个州仍旧是比较落后的地方。
这种解决方式非常残酷,但也非常有效。早在建国伊始,汉密尔顿等人就提出了搞工业化的设想,但在南北双方的反复"折腾"下,美国的整体工业化被拖延了近70年。1863年以后,美国工业化的障碍最终被彻底清除掉了,旋即通过关税壁垒增加国家补贴--这也是后来各国搞产业升级的标准战术,国家的工业化建设迅速地展开了,美国就此迎来了一个长达25年的快速发展期。在以蒸汽机为标志的第一次工业革命中,美国算是赶上了一个尾巴。但在1870年以后开始的第二次工业革命,美国则是领跑者的角色,我们身边常用到的技术产品,除了互联网以外,大多数都是在那个时代被发明出来的,汽车、飞机、电灯、电报和电话等等,伴随着技术革命,美国的铁路建设和煤炭、石油及铁矿开采也进入到一个大跃进的时代。美国的经济水平和英国达到了同一量级--不单单是说经济总量,而是两个国家"造东西"的能力。事实上到20世纪初期,美国的制造业规模以及技术水平都已经完全超过了英国,这才是名副其实的G2[1]。
[1]"G2"概念原是指由中、美两国组成一个Group 来代替旧有的八国集团,以携手合作解决世界经济问题。G2
这个概念是由美国著名经济学家弗雷德·伯格斯滕提出来的,此处为借代。
[(第10章 美西战争(1))]
在美国搞工业化大跃进的年代,所奉行的原则就是天大、地大,市场最大,资本家最大,政府对国内而言就是一个大号维持会。对这种模式,现在有一个词非常形象,叫做"市场经济原教旨主义"。在当时,资本的趋利性在这种"原教旨主义"的环境下被最大限度地释放了出来。那个时候,有许多像爱迪生、莱特兄弟这样的发明家成天在捣鼓着各式各样的"新发明",其中大部分东西在发明出来以后,其实没什么实用价值,但少部分仍旧是有价值的。一旦这"少部分"可以赚钱的项目出来了,大伙就一窝蜂地从银行贷款或是自行发债券,然后以最快的速度把钱扔进去,一个产业就这样发展壮大了。再往后,随着砸钱进来的人越来越多,产品的价格就会不断被拉低,高技术也就变成"成熟技术"了,于是众人又开始四下寻找新的项目……总之,当时的工业化就是资本家们在利润的指引下,大踏步进行资本主义建设。现在美国的众多大财团,如洛克菲勒、福特、摩根等等,都是在那个时代发家致富的。而由律师、工程师等所组成的"中产阶级"也是在这一时期开始形成的。
这是从正面来说,那么从负面说呢?我们前面说过,英国的发展过程,其内核和美国是一样的,这里面自然也包括前面提到的"资本兔子"定律。美国的"资本兔子"同样也是从"窝边草"吃起的,也就是剥削本国工人,方式依旧是压低工资、延长劳动时间--当时美国工人的平均劳动时间是14到16个小时,最长的甚至达到18个小时,热狗、汉堡之类的东西之所以会在美国大行于世,就是因为在当时这些东西吃起来省事,可以最大限度地压缩工人的用餐时间。要想进一步对当时工人的境遇有个感性的认识,您不妨参考一下日本电影《啊,野麦岭》或者我们中学课本上的《包身工》,再或者是最近关于某企业"N连跳"的相关报道。同样,"这里"有压迫,"这里"自然也就会有反抗。当初英国工人不堪忍受剥削,掀起了宪章运动,美国工人同样在1886年掀起了芝加哥工人大罢工,这次大罢工留给后世的遗产,就是8小时工作制以及每年的"五一"国际劳动节。
一方面,贫富差距急剧拉大,工人在剥削之下消费能力严重不足;一方面则是私人资本无序投资造成产能严重过剩,也就是我们最近常能听到的投资过热。19世纪末,随着工业化进程的加快,美国的采矿业随之开始兴盛,作为配套工程的铁路成为了当时最赚钱的"朝阳产业"。一夜之间大量的铁路公司冒了出来,1885年到1892年,美国境内一共修了7.5万多公里的铁路,差一点占了同期全世界总里程的三分之一,他们所提供的运能远远超过了当时的需求。为了争夺一条线路的控制权,几家公司在老板的带领下常常会动刀动枪,打得血流成河,那架势和黑社会抢地盘没什么两样。在铁路沿线,中产阶级们购置了大批维多利亚风格的大房子,形成了新的城镇。
大批同类型企业跟风上马,其结局是可想而知的。最终大批铁路公司宣告倒闭,铁路沿线新兴的城镇由此变成了人烟稀少的"鬼镇",最初给他们贷款的银行一下子多出了一大笔错账。银行的错账进一步引起了储户们的恐慌,于是大伙纷纷到银行挤兑,银行随之倒闭,进而引起更大的恐慌……由此,美国1890年经济危机宣告爆发了。到了1893年,1月到8月工业股票平均市值下跌近一半,一年内有600多家银行和信用机构破产,各类破产事件超过1.5万起。换句话说,美国"资本兔子"的窝边草已经不够吃了,它需要找一块"远处的草地"。
和美国差不多同时起步的德国和日本,在这个时候也遇到了同样的问题。为了拓展自己的"草地",德国人狂殴法国,日本则在1894年向满清统治下的中国发动了甲午战争,之后又向俄国动手,发动了日俄战争。在这个过程中,德、日有一个共同之处,就是都或明或暗地受到英国的压制--此时亚欧大陆的战略格局是由英国所主宰的,任何新兴势力都自然要受到它的压制。
[(第11章 美西战争(2))]
美国就要走运得多,它孤悬于亚欧大陆之外,而在它旁边,正挂着一个饱满多汁的软柿子--西班牙统治下的南美洲。此时的西班牙早已不复往昔的光荣,就连本土都曾几次被法国人占领,这使它成为美国的最佳目标。在这以后,专拣软柿子捏就成了美国对外战争一以贯之的原则。在此以后的美国历次外战中,没有哪一场谈得上是在赌国运的,包括第二次世界大战,打输了的最坏结果也就是退守美洲大陆。这么说并没有什么贬损之意,其实恰恰是这种稳健的战略,成就了美国现今的霸主地位。
1897年,美国经济在危机之后开始复苏,但通胀的兆头也随之出现了。1898年,以"缅因"号战列舰被炸为借口,美国向西班牙开战。美西战争中的详情这里不再赘述,仅说结果:美国人从西班牙手里得到了古巴、波多黎各、关岛、夏威夷和菲律宾。1923年门罗总统的《门罗宣言》,在1898年之后真正成为现实--美洲成为美国人的美洲,南美洲成为美国人的后院,美国可以独享这里的资源和市场。而获得夏威夷、关岛和菲律宾,其战略价值则相当于战国时期秦国获得函谷关。进,这些岛屿是美国兵进亚欧大陆(中原)的战略跳板;退,这些岛屿又构成屏护美洲本土(关中)的战略屏障。这样一来,对于亚欧大陆这一文明中心,美国就可以做到进退自如,多受其利,而不受其害。
以菲律宾为跳板,美国最先介入的就是亚洲事务。1900年列强瓜分中国,美国依托它的地缘优势,提出来"(中国)门户开放,(列强)利益均沾"。就是说,不管谁从中国身上割下了好处,大伙都要人人有份。再直白一点,就是不管谁在中国获得了好处,都要有我美国的一份。这以后,在各列强的地盘上,美国人奉行的都是这种"利益均沾"的政策,也就是不去触及任何"地头蛇"的统治地位,只求分一杯羹。这样一来,在获得实利的同时,美国人无意间也在世界各地布下了众多"闲棋冷子",在半个世纪以后,这个布局最终演化成了美国主导的经济全球化。
[(第12章 体制创新)]
从西班牙那里接手南美洲以后,美国并没有像过去那样,把这些地方作为新的州并入自己版图,也没有像欧洲列强那样,在被征服地区搞殖民统治,而是搞起了"体制创新"--通过软(拉拢)硬(武力)两手,在中、南美洲国家扶植亲美政权。
从中、短期来看,单纯扩大国土面积,对工商业发展的促进作用并不明显。相反,给新并入的落后地区搞基建,会占用大笔资金,延缓工商业特别是高端制造业的发展,而新增加的人口又会增加国内的就业压力,搞不好,这些以种植业为主的地区甚至可能把美国好不容易消除的经济二元制又给弄回来。在两德统一以后,德国其实就一直被这个问题所困扰,相对落后的东德地区拖了整个德国经济的后腿。
搞殖民统治,因为待在殖民地的不算是"自己人",不用太负责任,所以成本能低一些,但还是要派驻军队和搭建殖民政府,来维持当地社会的正常运转。如果当地爆出饥荒之类的事情,为了维系统治宗主国终归也还是要管的,除此之外还要面对当地居民的反抗--就像当初美国人抵抗英国人那样。一旦经营不好,这些殖民地就会砸在手里,成为不良资产,不但不会带来赢利,还会从宗主国身上"倒吸血"。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英法等国的衰落,在一定程度上便是被手里的殖民地"倒吸血"拖垮的。
通过亲美政权,美国的资本家可以很顺畅地在当地进行资本扩张,不一定是完全排他的,但最起码肯定能给予美国资本最高的优先级别。而亲美政权本身及其背后的利益集团在美国的资本扩张中也是有利可图的,这就保证了双方"合作关系"的牢固性,后来把持中国政经大权的四大家族就属于这个性质的集团。与此同时,当地社会的运转、治安维持以及基础设施建设等等,大部分时候都不需要美国人操什么心,这些是由亲美政权来负责打理的,只有这些国家内部出现不利于美国的权力更迭时,美国才需要加以干涉。而一旦这些国家内部出现重大变故,情况到了无法挽回的地步,美国人也可以相对从容地抽身退出,比如1949年退出中国内地,只要它主观上不想纠缠,就很难被拖住出现"倒吸血"的状况。总结一下,还是上一节的那句话:多受其利,而不受其害。
美国的这种"软控制"模式对比英国式的殖民地模式,运行的成本和风险都要低得多。同时,对比英国人粗暴的殖民统治,美国的这种间接控制,在道义上的压力的确也小了很多,至少看上去要"文明"了许多。这样一种"文明"的模式,再通过"民主自由"、"费厄泼赖"、"人权"之类的概念加以包装,就使得殖民地的上层"精英"以及知识分子们很容易会对美国人产生好感,在主观上愿意拉美国人进来取代欧洲人,而这些精英阶层的人往往又会成为建立亲美政权的人选,如此在"利"和"义"上都和美国人达成了一致,后面自然是大家合作愉快,皆大欢喜了。
在推行自己"新体制"的同时,对于某些战略要地,美国依旧采取了直接控制--"软控制"的成本低,但却难以做到如臂使指,对战略要冲,在没有十足把握之前还是直接控制最保险。1903年,美国策动巴拿马脱离哥伦比亚,宣告独立。之后美国从巴拿马政府手中取得了巴拿马地峡的运河开凿权,1914年1月巴拿马运河竣工,除了经济上的好处之外,通过运河,美国海军的舰队可以快速地穿梭于两大洋之间,而无须分兵驻守两洋,这就等于是让美国海军的数量翻了一番。在运河竣工当年,美国立刻在运河区常驻重兵,先后建立了14座军事基地或要塞,并成立了"加勒比海司令部",后来又扩大为"南方司令部",巴拿马成为了美国的"保护国"。为了进一步强化对运河的控制,1915年美军又占领了海地,紧接着在第二年攻占了多米尼加,因为这两个国家都处于伊斯帕尼奥拉岛上,这个岛和古巴之间的向风海峡恰好是美国东海岸通往巴拿马运河东口的必经之地。
[(第13章 美国的超级大生意(1))]
美国的超级大生意
在美国人凭借美洲大陆丰富的资源和市场搞工业化大跃进的同一时期,处于欧洲的德国和奥匈帝国的发展已经触到了"瓶颈"。他们的"资本兔子"也在不断长大,但他们是后来者,可以"喂兔子"的草地(殖民地),这个时候已经被先崛起的欧洲列强们瓜分光了。这就是一场零和游戏,你的盈利必然是别人的损失,要解决这个问题,对资本家而言只有战争一个途径,于是在1914年,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了。英、法、俄和德、意、奥在欧洲大陆杀得血流成河,双方的工业基础都遭到了不同程度的破坏,受战争影响,正常的生产也搞不下去了,而物资消耗却在与日俱增。
而在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前夕,美国的经济总量已经达到了世界第一。截至1914年,全美共有工厂27.5万家,产业工人700万人,年工业产值240亿美元,其中钢产量占到了全球产量的一半。在欧洲杀得积骨成山的时候,美国依旧选择了保持中立,不去介入欧洲冲突,它暂时还没有必要为了亚欧大陆的那几块殖民地和欧洲的列强们对立。
其实美国人在开战以后恐慌了几周,但这没什么,普通人对战争的恐惧本来也不需要什么理由,股市因此下跌也属正常。然而接下来,美国的资本家们很快就被来自欧洲的各种订单给"淹没"了--物资匮乏的欧洲国家只能向美国买东西了。1913年时,美国出口总额是38亿美元,国内有100多万人找不着工作,而到了1916年,美国的出口总额竟飙升到了55亿美元,你想从大街上招个人来打工已经成了一件非常困难的事。
为了满足战争的需要,英法两国政府大批大批地从美国采购物资,从武器弹药、药品一直到钢铁、被服、粮食等等,这其中大部分都是用黄金直接支付的,少量才会用到美国自己发行的国债支付--欧洲发行的纸币美国人这个时候是不认的。要是一时实在支付不起也没关系,可以先欠着,到了1916年,英国政府欠美国12.5亿美元,法国政府欠6.4亿美元,俄国和德国也都在向美国人借钱,整个战争期间美国的私人资本对外贷款达到了30亿美元。前面提英国崛起的时候,我们说英国是拿着大半个欧洲的钱和别人打仗,而现在则是大半个欧洲借着美国人的钱互相打仗。在政府大举向美国借债的同时,大批的欧洲资本则出于对战争的恐慌,纷纷流入了美国。
在战争开始的头三年里,美国就这样一面保持中立,一面大赚特赚。到了1917年,欧洲战场的胶着状态开始要被打破了,特别是11月7日俄国爆发了十月革命,新生的苏维埃政府受内外压力所迫,不久之后不得不在1918年3月与德国签订了《布列斯特和约》。这样一来,德国不但从苏联获得了一大片领土,还得以将在东线作战的德军主力调往西欧方向,战场上的天平于是开始向德国倾斜。而此时英法两国正欠着美国资本家60亿美元的贷款,如果它们战败了,这笔钱就只能打水漂了。因此,美国也就有了足够的理由加入战争并站在英法一边--保证资本家的贷款能被偿还。当然,原因不止于此,美国在参战前还从英法两国那里得到了大量政治、经济方面的承诺。参战之前,美国是在做生意,而参战本身,其实也是投资,是一笔大生意。这之后美国所发动的历次对外战争,基本上走的都是这样一个路数--打仗是在投资,投资就要讲低风险高回报,所以就要"专拣软柿子捏"。细想一下我们就会发现,美国人其实很少会在硬仗恶仗中占到什么便宜,真正让它得着好处的战争,都是在"捏软柿子"或者是等"硬柿子变软"以后再去捏。
[(第14章 美国的超级大生意(2))]
在美军宣布参战19个月以后,德国于1918年11月签署了停战协议,第一次世界大战就此宣告结束。从战术角度看,这里面找不出太多出彩的战役,也说不上哪一方的士兵更神勇,不过就是两边在拼国力。打个不恰当的比方,就是两伙人呆站着不动,互相丢鸡蛋。在1917年时两边的鸡蛋都已经扔得差不多了,德国原本因为结束了两线作战,情况能稍好一点。而由于美国这个超级母鸡的加入,战场的天平急剧失衡,德国人在鸡蛋扔尽以后,不得不挂着满身的蛋液宣布投降了。
在此次战争中,美国共耗资370亿美元,阵亡11.6万余人,伤24.45万多人,相比欧洲各国动辄上百万的伤亡数字,这点消耗可以说是微乎其微的。与这一"低投入"形成鲜明对比的是,美国的高收益。在1914年开战之前,美国长、短期债务共计37亿美元,是纯债务国,到1919年战后,美国成了最大的债主,拥有40亿美元债权。在战争带来的旺盛需求的拉动下,美国的制造业开始了又一轮大发展,其规模和速度都超过了之前被称为"镀金时代"的工业化大跃进时期,美国由此来到了一个空前的繁荣时期。汽车和电器从这段时期开始在美国人的生活中普及,四通八达的高速公路和州际公路开始遍布美国的国土,美国人"汽车轮子上的"生活方式,便是由此而来。
在政治上,原本由以英国为首的欧洲集团所主导的世界格局,开始逐步变成欧美"双核驱动"。在第一次世界大战后著名的分赃会议--巴黎和会中,起核心作用的是美国总统威尔逊。当然,在那时"孤立主义"依旧主导着美国的对外政策,最典型的事例就是美国退出了由自己发起组建的国联。不去细究其中的细节,仅从美国的国家利益上讲,这种选择是绝对正确的,因为在当时美国还只是取得了发言权,还谈不上起主导作用,这个时候如果过分介入亚欧大陆的事务,会让自己"责"大而"利"小。如果刻意追求类似于"G2"之类的头衔,那就成了慕虚名而处实祸。
[(第15章 国家意志(1))]
如果把现代国家看成是一个生命体的话,那么它们的自我意志应该有两种类型--资本意志和国家意志。这里所说的"自我意志",简单来说就是做事情的根本出发点。所谓资本意志,即做事情所考虑的是如何赚钱,其他的都只能算是工具和手段;所谓国家意志,即做事情所考虑的是如何维系现政权的稳定,有一点理想的则会考虑如何富国强兵,如何开疆扩土,搞经济赚钱只是实现这些目标的手段之一。上面提到的搞国家资本主义的苏联就是纯粹的国家意志,欧美资本主义国家的决策体系里则是资本意志占主导,但也存在国家意志的"成分",最终的决策往往是两种意志"中和"后的产物。
20世纪20年代的美国,它的自我意志是几乎纯粹的资本意志。当时的总统胡佛是商务部长出身,国内奉行的是"原教旨主义"或者说是自由主义市场经济模式,政府的屁股完全坐在资本家一边,扮演着大号维持会的角色。
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后,由于各种大规模生产技术的普及,工人单位时间的劳动生产率提高了40%还多。大量的商品被生产出来了,那么消费者的购买力也需要跟着提高,也就是说,要给老百姓涨工资。但是在20世纪20年代,工人的收入并没有随着生产力的提高而相应增加。1929年,布鲁金斯研究所的经济学家曾经计算过:一个家庭要获得最低限度的生活必需品,每年需要2000美元的收入才行,但当时60%以上的美国家庭收入都达不到这个标准。需求和供应间的缺口越来越大,就形成了一个经济上的"堰塞湖"。与此同时,商人们则通过各种方式怂恿那些手头并不宽裕的顾客靠延期过长的赊账乱买东西,这就进一步增加了经济运行的风险,其实和2008年爆发的次贷危机是一个道理。
1929年时,德国正被巨额的战争赔款和债务压得喘不过气来,当年有一笔高达4亿美元的赔款已经到期,而德国却无力兑付。美国的银行在此前给德国和英法提供了大量的贷款,这个消息引发了美国银行业的大地震,由于恐慌而造成的挤兑让美国的各家银行损失了17亿美元,总统胡佛和财长梅隆受到了极大的震动,为了让银行业不再乱贷款,政府赶紧开始采取货币紧缩政策。原本高速扩张的实体经济因此开始面临资金不足的问题,到10月股市出现"黑色星期四","堰塞湖"最终形成了滔天洪水。
在股灾中的投资者,割了抄底,抄了再割,最终血流成河,拖累了银行,银行收紧贷款又拖累企业,企业裁员,市场消费能力进一步下降,反过来又进一步拖累银行……由此美国经济进入了著名的"大萧条"时期。在这期间,美国的经济规模整整缩小了三分之一,共有5500多家银行倒闭,8.6万家商铺停业,美元在部分州已经无法流通,人们通过以物易物来进行交易。在中西部农业地区则干脆爆发了暴动,老百姓们学习中国的陈胜、吴广,揭竿而起,占领了州政府大楼。
在一片萧瑟中,美国第三十二任总统富兰克林·德拉诺·罗斯福登台了,用他的话说,他要么将成为美国历史上最伟大的总统,要么将是美国最后一任总统。后面的历史正如我们所熟知的那样,他很幸运地做到了前一条。
通常我们都习惯于把"罗斯福新政"和"凯恩斯主义"联系在一起,甚至将二者混为一谈。而事实上,当时凯恩斯和罗斯福总统的会谈并不愉快,基本上就是鸡同鸭讲,在会面后不久凯恩斯就离开了美国。真正忠实奉行凯恩斯主义的其实是希特勒统治下的德国,只不过德国政府的投资项目不是修桥铺路搞基础建设,而是大规模扩军。纳粹给资本家们创造出了有效需求,于是经济循环得以重启,德国因此率先"摆脱"了经济危机的困扰。现在许多知名的德国品牌,都是在那时被保住的,梅赛德斯那时造的是战斗机,而保时捷当时最著名的产品是坦克和自行火炮。
[(第16章 国家意志(2))]
同时期的美国政府确实也搞了不少以工代赈的项目,但这绝不是罗斯福新政的全部,充其量只能说是应对眼前问题的一些技术手段,如果单凭这个说罗斯福是美国历史上最伟大的总统,那就有些太名不副实了。罗斯福新政对美国历史最为深远的影响在于它造就了美国庞大的中产阶级,通过提高工人权益和福利保障把社会的收入结构从"金字塔"状变成了"枣核"状。从这点上看,罗斯福新政的提出,倒是可能在一定程度上受到了之苏联模式成功的影响--当时美国的保守派在抨击新政时,就曾指责罗斯福总统搞的是"社会主义"。
第一次世界大战以后,美国多出了两万多个百万富翁(那时的百万富翁相当于今天的亿万富翁),老百姓的收入并没有增加,贫富差距不断拉大,国家的经济总量在扩大,可消费能力实际上是在不断下降。打个比方说,一个家产十万的中产阶级会买一辆汽车,但一个家产百万的富翁不可能"按着比例"去买十辆汽车,创造消费的主力应该是这些家产十万的人,而不是那些百万富翁。
而罗斯福推行新政的具体手段,则是强化政府权力,跳过议会和最高法院,直接以行政方式来推动,用当时美国人的话说,就是"独裁"。注意,在当时独裁并不是一个贬义词,那时意大利的墨索里尼也在搞独裁,在他的治理下,意大利的经济状况非常不错,因此还受到了丘吉尔的热捧。美国作家,最有影响的广播媒体人物托马斯就多次公开建言:要罗斯福敢于承担重任,做美国的墨索里尼--当时的美国公众同样也非常推崇墨索里尼,不过他们非常反感其盟友希特勒,因为后者和美国的银行家走得很近,所以被"恨"屋及乌了。
如果用现在的人物来类比,和罗斯福当时的形象最接近的可能就是俄罗斯的普京。只不过现在的俄罗斯尚处于衰落期,而当时的美国国势正处于上升阶段。普京在接管俄罗斯以后,对国内的寡头施以重拳,而罗斯福上任,对美国的财阀同样采取了打压政策。具体来说,受到压制的包括金融界的摩根财团、米隆财团、大通财团,企业界的杜邦、通用汽车、通用食品、美国钢铁、标准石油、高露洁、海因茨,等等。当时政府要推行社会安全计划,同时要对大企业的未分配利润进行征税。一时间众多学者教授纷纷对政府进行抨击,资本家则通过减少投资来和政府叫板,政府则通过媒体对资本家们还以颜色。1932年密歇根州福特汽车厂的工人举行大罢工,联邦政府派来的军队干脆和前来镇压的州警以枪口相向,搞起了武装对峙。不仅如此,当时罗斯福在全美还掀起了"打黑"运动,通过联邦调查局和由退伍军人组成的民间组织狠狠地打击了美国的黑手党,社会治安由此有了大幅的改观。
[(第17章 国家意志(3))]
这二位之所以能如此强硬,也都不单是源于个人的性格。普京是克格勃出身,背后是俄罗斯强力机关的支持。罗斯福的根基则更为深厚,罗斯福家族除了大小罗斯福叔侄两位总统外,第六任总统亚当斯、第八任布伦、第十二任泰勒、第十三任费尔摩、第十四任皮尔斯、第十八任格兰特、第十九任海耶斯、第二十二及二十四任克里夫兰共计八位总统也都和罗斯福家族有血亲关系。和普京一样,罗斯福也非常倚重于强力机关,联邦调查局(Federal
Investigation,FBI)就是在他手里被推上了权力的巅峰--副作用是联邦调查局和它的局长胡佛在后来由于权力过大变得尾大不掉,杜鲁门任时组建中央情报局,很大程度上就是为了以分权的方式制衡联邦调查局。
而就当时的短期形势而言,其实罗斯福和普京的成绩也差不多--都只是遏止了情况急转直下的势头。对比德国和意大利,美国当时的经济情况其实并不好,经济指标只是恢复到了1929年的水平--这里面还不包括就业率。到了1937年,美国又经历了一次不大不小的衰退,当年工业产出跌落了40%,回到了1934年的水平。对比德意两国的"凯恩斯模式",罗斯福新政更像是一剂中药--药效来得慢,但更有效。到了1939年,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美国迎来了一个和第一次世界大战一模一样的机会,而这个时候美国的社会结构已经发生了深刻的变化,即将涌入的财富将不再是只让资本家们再发一笔横财,而是将造就一个新的霸主。
[(第18章 他山之玉(1))]
之所以要花这么大的篇幅写美国的崛起,是因为美国现在的很多体制以及决策中的思维方式,都是在这个阶段形成的,而这些东西又通过美国的霸主地位,影响着现在的世界格局。
除此之外,美国的崛起过程对今天的中国具有极强的参考价值。由于美国一直以来对外的种种恶行,我们年轻的一代人中,很多人对"学习美国"都抱着一种不以为然的态度。某些学者刻意贬低、丑化中国,抬高、美化美国,以及要求照搬美国现行体制言论,更是激起年轻一代对"向美国学习"的反感情绪。这种情绪是可以理解的,不过,从"硬件"上来说,中美两国的确有着许多相似之处:都有着幅员辽阔的国土和众多的人口;地缘上也都比较封闭--美国孤悬于亚欧大陆之外,中国虽然地处亚欧大陆,但核心区域的东面是太平洋,西面则被青藏高原和天山山脉所包围。相似的地缘环境,必然会使得两个国家在发展过程中存在某些相通之处,只不过,"现在"的中国并不等于是"现在"的美国,中国现在所面临的许多问题其实都可以在19世纪到20世纪初的美国身上找到。
我们再次简单来梳理一下美国崛起中的几个关键性要素。先说客观上的:
地缘上孤悬于亚欧大陆之外,且由于历史原因,美国周围最初都是欧洲国家的殖民地,没什么像样的国家,所以在国土安全方面一直没什么压力。
国土面积大,对经济活动的承载能力强。资源丰富,从农、林业资源到工业所依赖的各种矿产资源,没有明显的短板--拿石油来说,现在的新闻里几乎天天都可以看到美国在中东兴风作浪,可它本身其实就是继沙特和俄罗斯之后,世界第三大产油国(论储量则排世界第十一位)。
最初的美国人都是因为在欧洲实在混不下去了,迫于生计才移民到新大陆来的。从个人性格上说,这样的人一般都会具有吃苦耐劳和敢于冒险的品性,这一点从新中国成立前闯关东、走西口的老百姓身上就能看出来;从更大的方面来说,因为所有的人都是初来乍到,社会上也就不存在太多业已成型的等级、框架,各阶层之间的流动性很强,每个人至少在理论上都有出人头地的机会,所以人的积极性就高,社会上容易形成良性竞争,让真正的精英脱颖而出,整个国家的精神是蓬勃向上的。这一点是同时期的欧洲所不具备的,在那边几个大家族的历史动辄就是几百年,社会上的各种资源都被这些根基深厚的精英集团垄断了,不同阶层之间很难流动。精英阶层没有新鲜血液补充,血统和智慧都是在近亲繁殖,不断退化,普通老百姓因为"玻璃天花板"的存在,脑子里琢磨的基本都是如何维持而不是奋斗,上上下下都笼罩着一层暮气。
自近代以来,欧洲各国之间彼此打得昏天黑地,谁也没法分出太多精力去打美国的主意,相反屡屡为美国人做嫁衣:美国独立本身就是英法争霸的产物;后来法国人向美国卖路易斯安那,沙俄卖阿拉斯加,都是为了给英国人搅局;美国能打赢美西战争,得到南美和菲律宾,也是因为西班牙在欧洲的混战中已经被打残了;后来能够搞"利益均沾",也是因为欧洲列强之间的分歧给美国人提供了活动空间;而两次世界大战则最终成就了美国的霸主地位。
这几条是美国自身所没法主导的,可以说是凭运气,但剩下的几件事则完全是凭借其决策和意志完成的:
完成了自身内部的两次大调整。一次是南北战争,除了避免国家分裂以外,更重要的是解决了经济二元化的问题,为工商业发展扫清了道路。另一次是借经济危机,推行了罗斯福新政,让资本家们的贪婪有所收敛,分出部分利益使中产阶级得以壮大,优化了财富的分配结构,大大缓解了资本主义周期律的影响。两次调整,一次是通过内战,一次是通过独裁政治,都是靠强制力完成的,和美国人现在所鼓吹的"新自由主义精神"完全是南辕北辙。这是美国崛起最根本的因素。
[(第19章 他山之玉(2))]
在国家发展的初期,经济和政治上都保持了一定的封闭性。经济上通过关税壁垒,避免处于强势地位的欧洲资本对本国工商业形成冲击;政治上奉行孤立主义,不参与欧洲各国的纷争,不"选边站",甚至退出国联。总之那时的美国经常是做"不负责任"的大国。
创新。落后者向领先者学习这种模式根本就不是竞争的常态。我们常说的所谓"后发优势",也就是把领先者早就玩明白了的东西拿来玩,其实只是在自己特别落后的阶段才有效,比如美国最初"山寨"英国工业革命的成果,等到了"不太落后"的阶段,就只剩下面对人家"先发优势"的份儿了--就像德国面对英国。这里所说的创新,一个是指美国所引导的第二次技术革命;另一个是指在对待亚非拉国家时,美国"软控制"取代传统的殖民统治。
对外战争中基本上都只"捏软柿子",从不去赌国运。这其实也可以说是稳扎稳打,步步为营。美国的对外战争其实是在做生意,这种稳妥的战略保证了它在历史上多数的"投资"都做到了低风险、高回报,最不济最后也能全身而退,保证"低风险"。
取得了夏威夷、关岛、菲律宾等一系列太平洋上的岛屿,同时开凿了巴拿马运河,使得美国通过海洋影响亚欧大陆事务时,获得了地缘优势,可以做到进退自如。
[(第20章 月革命与第三种选择(1))]
十月革命与"第三种选择"
从单个事件的规模上说,第一次世界大战确实是一场空前(但不绝后)的浩劫--战争涉及亚、欧、非三大洲,波及15亿人,总共死了1000多万人。不过就历史影响而言,它只能算是一个标志性事件,历史的改变不是在这4年里完成的,而是在这之前"积蓄、发酵"了好几十年。
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之前,19世纪到20世纪初这段时间里,战争其实就从来没有断过,而且密度越来越大。前面我们几次提到资本主义存在一个死结,即一方面资本家们生产的东西越来越多;另一方面由于资本家的存在,也就是剥削的存在,老百姓的购买力增长赶不上产品增加的速度。等需求和供给之间的缺口大到一定程度以后,经济循环也就搞不下去了,这就意味着经济危机来了。在当时,国家解决问题只有两种方法:要么冲内,去抢穷人,方式很多,最常用的就是通胀;要么冲外,通过打仗去抢别人,具体到19世纪到20世纪初,就是去抢殖民地,这自然就是要打仗。在这段时间里,人类先后搞了两次工业革命,生产效率大大地提高了,而与此同时,各国的资本家都在搞"原教旨主义"市场经济。所以在当时,生产效率提高的速度远高于工人待遇提高的速度,需求和供给之间缺口拉大的速度因此大大加快。于是我们看见,资本主义国家一个个都在高歌猛进,经济总量越来越高,工业化程度和技术水平越来越高,而贫富差距也越来越大,经济危机出现频率越来越高,自然战争出现的频率也越来越高,规模越来越大。第一次世界大战就是这一系列战争中的超级版本,是矛盾累积到最后的产物。
俄国的十月革命也是在这样的背景下爆发的--在资本主义的框架下,俄国两种方法都走不通:抢穷人,穷人已经被压榨到极限了;抢别人,还打不过人家。两条路都走不通,最后就只能是系统崩溃了。新的系统是由列宁领导的布尔什维克党人来建立的,具体过程我们这里同样不加赘述。需要注意的是,对苏联而言,共产主义其实还只是思想上的信仰,就经济运行模式而言,苏联经济其实应该算是国家资本主义模式。具体一点说,苏联工人的劳动也是存在剩余价值的,但这个剩余价值不归哪个资本家,而是由苏维埃政权来统一调配的,通过行政指令的形式,这些剩余价值被用于公共事务或是投入到扩大生产中去,一切都是有序和可控的,所以资本主义周期律在这里也就不起作用了。而在国与国之间的经济运转中,搞国家资本主义的苏联和其他资本主义国家其实没有什么不同,不考虑政治因素的话,彼此要做生意没什么体制上的障碍。对比搞资本主义的国家,苏联的这套体制最大限度地保证了人与人之间,财富和权力分配的公平性,用现在的话说,就是苏联人民"活得更有尊严",这又调动起了人民劳动的积极性--所谓"要公平还是要效率"原本就是一个伪命题,这两样东西本来就不是相斥的。到后面搞战时共产主义也好,新经济政策也好,政治上列宁的民主也好,斯大林的集中也好,这些其实都是技术层面的问题,苏联经济的实质是国家资本主义,这一点从未变过。
那么苏联领导集体打算如何让国家经济从国家资本主义模式过渡到共产主义模式呢?他们恐怕没有考虑过,准确地说是没有在国家的框架下考虑过。在列宁这批领导人对未来的构想中,资本主义在几十年以后就该入土为安了,届时全世界进入共产主义时代是水到渠成的事情,到时候也就不存在什么国家的概念了。对布尔什维克党人来说,苏联作为一个国家,只是一个过渡性的工具,或者说,他们是为了共产主义而选择了苏联。这一点和我们老一辈的革命者是不同的,他们当初是为了中国而选择了共产主义。
上面这种说法放到今天听起来恐怕会让人感觉非常不靠谱,但放在1916年前后这绝不是一句空话。就像所有的既得利益阶层一样,资本家们对哪怕只是轻微有损于自己利益的措施都是无法容忍的,资本扩张只能前进不许后退,而且还是用最原始的方式。在那个年头,随着技术的发展,打仗的成本越来越高,像无畏舰、重炮、坦克之类的东西实在太贵了,资本家要是不联合起来变成垄断资本,养科研机构、养军队、养政府,保证自己的存活和扩张,那只能等着被别人吞掉。几百万人口的小国在高昂的成本下已经打不起仗了,世界上能继续抢别人的也只有那么四五个国家,而当时全世界的领土,已经被这四五个国家瓜分得不多了,资本扩张到头了。也就是说,用不了多久,资本主义国家就都会如沙俄一样走向"系统崩溃"。
[(第21章 月革命与第三种选择(2))]
当然,后面的历史没有按照列宁等人的预想去发展,他们所没料到的是,在这之后的几十年里,世界上又出现了两次技术革命,资本扩张的空间又增大了。另一个让人始料未及的问题是,恰恰是因为苏联这个社会主义大国的诞生,后面资本主义世界的游戏规则改变了。
由于出现了这么一个颠覆自己制度的模板,几个大国间的关系开始缓和了--大伙互殴说到底是求财,可共产党是要命的。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以后,列强们能坐到一起搞一个国联出来,首要原因就是由于俄国十月革命。
不仅如此,随着苏联模式的成功,欧美国家内部在意识形态领域所面临的压力也开始骤增。1933年,美国共产党领导人威廉·福斯特参加总统竞选,获得了美共有史以来的最高选票。德国共产党主席台尔曼在1932年的德国总统选举中排名第三。1933年,美苏复交谈判中,苏联外交人民委员李维诺夫多次向美方承诺:遵守互不干涉内政的原则,互相保证不支持旨在反对对方政治制度的一切活动--简单来说就是承诺不对美国搞和平演变。
在这种压力下,各个资本主义国家都慢慢开始在本国搞起了福利社会,可以说就是在资本主义里加入了一定比例的"社会主义成分"。到现在已经不存在纯粹的资本主义了,如今很多人都羡慕欧美国家的社会福利制度,羡慕的其实是人家体制中的社会主义成分。
加些题外话:所谓"福利社会",用现在一句常提的话来说,就是财富的二次分配。说白了就是通过税收等渠道,从富人身上刮那么一点儿财富下来,通过社会福利体系,转给不富裕的人。在这说"一点儿"可能不恰当,现在欧美国家的福利搞得的确很好,不过这是基于其庞大的经济总量,按比例说,你肯定不能说他们是在搞社会主义。而能让穷人得到利益,说到底靠的不是富人们的良心,也不是靠法律,最根本的原因还是这些"福利国家"的经济体系都不是封闭的,所以穷人和穷人之间不完全是零和游戏。发达国家一直在通过"剪刀差"来从发展中国家压榨财富--其实还是没跑出"资本兔子定律"去,只不过这套体系做了优化,把本国的老百姓拉进来一起参与分赃。到后来苏联开始走向衰落并最终解体,欧美等国意识形态方面的压力开始减弱,这种上层对下层的利益转让也就跟着逐步终止了,贫富差距再次开始拉大,这也就是20世纪80年代至90年代,世界各国政治路线总体往右转的背景,这些是后话。
[(第22章 话说凯恩斯主义)]
话说凯恩斯主义
如果有一个普通人生活在1939年以前,而他又对共产主义不感兴趣的话,那他眼中最成功的领导人恐怕不是罗斯福,而很可能是希特勒或者是墨索里尼。在当时一片萧条的环境下,唯独这哥俩统治下的地盘被搞得有声有色,工人们有活干,有面包吃。正文里提到过,当时德国的经济政策非常符合"凯恩斯主义"的主张--简单来说,就是国家采用扩张性的经济政策,通过增加需求促进经济增长,即扩大政府开支,实行财政赤字,以刺激经济,维持繁荣。再直白一些说,在老百姓买不起东西的时候,由政府代替老百姓来买资本家的东西。
经济危机的成因,已经很明显:资本家们生产的东西越来越多,而资本家的剥削使得老百姓的购买力增长肯定赶不上产品增加的速度。为什么说是"肯定"呢?这里列一个简单的等式看一下:产品价格=利润+成本,工人的工资包括在成本里面,也就是说,任何一个时刻,社会上的购买力都是小于当时的产品数的。一个社会,实现完全就业的话,有能力生产100个单位的东西,但是可能只能消费80个单位的商品。剩下20个单位的商品卖不出去,企业就要控制工人数量,就不能实现完全就业,相应的就要有人非自愿失业。
一方面是由于利润的存在,需求必然不足--要是考虑贫富差距拉大的问题,情况就更严重了。另一方面,由于资本的扩张性,生产规模在不断地扩大,等供需之间的缺口大到一定程度以后,比如生产200个只能消费掉100个,经济循环也就彻底搞不下去了,这就意味着经济危机来了。
乍一看的话,既然有政府来买富裕出来的东西,那么需求和供给之间的缺口自然就被填上了,经济也就该正常运转了。但如果把政府人格化,会发现他所扮演的其实就是一个消费能力超强的消费者角色。工人的收入是工资,政府的收入是税收,都是记在"成本"里面的。所以前面提到的供需缺口不断拉大的问题其实并没有得到解决,唯一不同的一点是政府的信誉远强于一般老百姓,所以可以大量欠账来消费,也就是所谓的财政赤字。而随着供需缺口的不断拉大,政府的财政赤字也要跟着增加。
但政府的信誉也不是能长期透支的(美国政府在一定程度上是一个特例,这一点后面的章节会提到),赤字堆积到一定程度,政府信誉也会破产,可如果政府开始降低财政赤字,就意味着它减少消费了,靠财政赤字掩盖下去的供需缺口就会又冒出来……简单来说,凯恩斯主义其实就是把问题延后了,但在延后的同时,小问题不断堆积,最终就是一个大麻烦。轴心国们搞凯恩斯主义,最后便搞出了第二次世界大战。
美国的罗斯福新政,解决的是贫富差距拉大的问题,虽然供需缺口的问题依旧存在,但确实缓解了许多。苏联搞国家资本主义干得更绝,直接向"利润"下手,所以供需缺口的问题彻底给弄没了。说到底,在20世纪早期,美苏解决的都是社会分配的问题,而后来恰恰是这两家取代了腐朽的西欧,成为国际格局新的主导力量。不去解决社会分配问题,单纯靠政府投资来拉动发展经济,解决失业问题,是缘木求鱼,甚至可以说是抱薪救火--经济发展越快,财富越集中,产能与消费能力的缺口越大,社会问题就越严重。
[(第23章 朝鲜战争(1))]
第二部分:摘自原书第四章《朝鲜战争》(P93页)
"二战"结束后,旧有的国际格局被彻底击碎,随之终结的还包括西欧的殖民地经济模式,美苏忙着接收西欧的势力范围,一个新的国际大格局慢慢地成形了。
而在这个过程中,中国共产党在短短三年内击败国民党,并在1949年成立了新中国,这彻底打破了美苏对远东格局的最初设想。由此构成了朝鲜战争爆发的大背景,而在"三八线"上朝鲜南北两边的交战,则更像是历史上的一些偶然因素。
朝鲜战争始于美苏的"出人意料",而其结局对它们而言同样是"出人意料"的。中国人民和中国共产党在朝鲜半岛的胜利,不只是改变了远东地区的格局,整个世界的格局也随之改变了,同时世人们也由此知道了,后面的历史将不再仅仅是由美苏两个超级大国来书写的。
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一直到20世纪50年代,世界的主题是破旧立新。旧有的国际格局被彻底击碎,随之终结的还包括西欧的殖民地经济模式。美苏忙着接收西欧的势力范围,亚非拉地区"民族解放运动风起云涌"。一个新的国际大格局慢慢成型了。
从这个角度去说,第二次世界大战中一个国家实际上的胜败不能仅仅去看它分属哪个阵营。德、日在战场上彻底失败了,它们的国家工业体系也遭到彻底破坏,更重要的是,它们在战后受到了新国际关系结构的约束,本土又有战胜国驻军,德国连国土都被一分为二,国家的政治、外交、国防、经济受限制,说它们失败是很好理解的。而英、法两国,虽然在战争中免于亡国,国家主权得到了基本的保障,但是在新的国际格局中,原来以欧洲为中心,围绕殖民地的利益分配体系被美国、苏联所各自主导的新体系所取代,无论是靠向美国的西欧国家还是靠向苏联的东欧国家,在新的体系中都仅仅是居于从属位置,过去由英、法所控制的中东、印支等地区全部成为了美、苏的势力范围,从这层考虑来说,说英、法是战胜国是比较勉强的。
以此来推而广之,按道理说中国也绝不可能是"战胜国",而且要比英、法两国更惨。当时国民政府在经济、国防和国际政治上全都受制于美国,以中国海关来说,"中国"二字不过代表一个地理意义而已,实际控制权掌握在美国人手中,不但如此,如军警宪特这类强力部门,也都在政府这条线之外,和美国人保持着直接联系,仅从此说那时中国大部分地区就可以视为美国的势力范围;东北地区则由苏军占领[1],新疆地区同样处于苏联的影响之下,那时迪化(现在的乌鲁木齐)的学校教材都是苏联的,提到"首都"这个概念,孩子们想到的是莫斯科而不是南京;内蒙受外蒙古的影响,未来的走向同样飘忽不定;除此之外,英国人不光控制着香港地区,西藏地区也处于它的影响之下。即便是南京国民政府多多少少能够施加影响的区域,譬如蒋介石集团的江浙地区,李宗仁集团的两广地区,实力稍差些的阎锡山控制的山西等等,各个地区的地方势力也都与美国人保
[(第24章 朝鲜战争(2))]
[1]1945年之后,国民党政府看似废除了众多之前与列强签署的不平等条约,然而如前所述,"二战"结束初期的历史在很大程度上就是一段美苏接手西欧国家势力范围的历史,这一点在当时的中国同样也不例外。当时的中国空顶着一个"联合国五大常任理事国"的名头,而实际又是什么样的呢?此处先来说中苏之间。1945年8月,国民党政府与苏联签署了《中苏友好同盟条约》及其《关于中国长春铁路之协定》、《关于大连之协定》、《关于旅顺口之协定》、《关于中苏此次共同对日作战苏联军队进入东三省后苏联军总司令与中国行政当局关系之协定》附件。
在《中苏友好同盟条约》中的"兹因外蒙古人民一再表示其独立之愿望,中国政府声明于日本战败后,如外蒙古之公民投票证实此项愿望,中国政府当承认外蒙古之独立,即以其现在之边界为边界"承认了外蒙古的独立。
不仅如此,《关于中国长春铁路之协定》中包含如下条款:"一、满洲里至绥芬河由哈尔滨至大连旅顺之干线合并成为一铁路定名为中国长春铁路,应归'中华民国'及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联邦共同所有,并共同经营。……十、上开铁路仅得于对日本作战时期供运输苏联军队之用,苏联政府有权在上开铁路用加封车辆运输过境之军需品,免除海关查验……十一、经上开铁路由一苏联车站至另一苏联车站过境运输,以及由苏联领土至大连旅顺二港口往返直运之货物,应免中国关税或其他任何捐税……十七、本协议期限为三十年……"在《关于大连之协定》中包含如下条款:"……为保证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联邦对大连为其货物进出口之利益获得保障起见,'中华民国'同意:……三、大连之行政权属于中国。港口主任由中国长春铁路局局长在苏籍人员中遴选于征得大连市长同意后派充之,港口副主任应照上开手续在华籍人员中遴选派充之。……五、由国外进入该自由港经中国长春铁路直运苏联领土之货物,与由苏联领土经上开铁路运经该自由港出口之货物或由苏联运入为该港港口设备所需之器材,均免除关税。以上货物均应用加封车辆运输。……六、本协议期限定为三十年……"
在《关于旅顺口之协定》中包含如下条款:"一、为加强中苏两国之安全以防止日本再事侵略起见,'中华民国'政府同意两缔约国共同使用旅顺口为海军根据地。……五、该区域内之民事行政属于中国。中国政府,对于主要民政人员之委派,将顾及苏联在该区域内之利益。旅顺市主要民事行政人员之任免,由中国政府征得苏联军事指挥当局之同意为之。在该区域内之苏联军事指挥当局为保障安全与防卫起见向中国行政当局所作之建议,该行政当局予以实行;如有争议,则此类事件应提请中苏军事委员会审议决定之。……六、苏联政府在第二条所述之地区内,有权驻扎陆海空军,并决定其驻扎地点。……九、本协议期限定为三十年……"
[(第25章 朝鲜战争(3))]
仅这三个附件,就意味着"中华民国"政府如果继续存在下去就将白送给苏联一条铁路一个军港,外带一个旅顺市,而且一送就是三十年,而三十年之后早已形成既定事实,届时的结局也就不难想象了。持着直接的联系。蒋介石能做"总统"无非是因为江浙派系的经济实力最强而已,那时中国国内地域间的经济壁垒比之如今的欧洲国家之间有过之而无不及--试问现在谁会把欧盟看成一个独立的国家?而这种事实上的分裂局面是除中国人民外,所有当事者都乐于见到的,美国人在蒋介石和李宗仁之间打平衡牌让他们相互牵制的历史就是例证。如此发展下去,未来中国的领土主权会不会像德国、朝鲜那样出现法理上的分裂都是一件不好说的事情。
再进一步从经济角度来看那时中国的境遇。众所周知,甲午战争战败之后,日本向中国勒索巨额的"战争赔款"。这个赔款数额是当时的清廷根本拿不出的,怎么办呢?只能向列强们"贷款"[1]。从那以后中国的民脂民膏就被清廷以税收的形式搜刮一空,然后作为"战争赔款"的债务的本利每月在上海汇丰银行交割分配到列强手中,中国工业化资本积累的途径由此完全被掐断了。这种贷款其实和民间俗称的"驴打滚"账别无二致,你根本不可能还清,中国成了列强的一台提款机。资本不断外流,无法在国内积累起来,中国民族资产阶级革命和中国工业化现代化道路就都被堵死了。后来清朝被推翻了,可北洋政府继承旧债;北洋政府被推翻了,蒋介石政府接着继承--这是列强承认你的先决条件,所以中国工业化也就遥遥无期了。
然而最终的结果却出乎这些人的意料,中国共产党仅用了三年的时间
1895年俄法与清廷签订第一个甲午赔款贷款,为期36年的4亿金法郎贷款,同时附带俄国在东北铁路路权和法国在云南的铁路路权。日英德与清廷签订第二笔甲午战争赔款贷款,1600万英镑,以清朝关税做抵押,其中850万英镑为日军驻扎威海卫的军费。1897年第三笔甲午赔款贷款由德法俄比提供,1600万英镑,用盐税和厘金抵押,但是俄国要求东北权益太多,法国要中国缅甸铁路权益,列强无法妥协,拖至1898年,由英德提供贷款,为期45年,这个贷款条件是德国占领胶州湾,法国占领湛江,俄国租借辽东半岛,英国租借香港新界99年。三笔甲午赔款贷款总值4300万英镑(加上几年后的庚子赔款则总值达6750万英镑),盐税、厘金、关税统统都被抵押上去了,清廷实际等于是在替洋人收税,这直接导致了后来的义和团运动。袁世凯上台后的"民国二年大借款"实际就是把前清铁路贷款的旧债重组由新政权继承了下来,于是这个新政权就得到了西方国家的承认。后来北洋政府参战第一次世界大战,俄国十月革命后放弃了沙俄的债权,德国战败后协约国看在中国派劳工参加欧洲战争的面上,免除了部分庚子赔款,但是,免除部分不由中国支配,而是由列强支配用于中国,建立了清华大学和香港大学--用于培植亲西方的知识分子。就取得了全国政权,之后又解放了新疆和西藏,大大小小的土皇帝一个个都被轰了出去。更"可气"的是,毛泽东竟然宣布"赖账"了,美苏等国既定的战略构想都因为一个新棋手的加入而被彻底打乱了。由此开始,中国内地的事务只有中国人说了才算。正是解放战争,才真正确立了中国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新格局中的战胜国地位。中国的民族解放战争应该是八年抗战加三年解放战争。中国的胜利不在于战争期间赢得了多少财富;相反,十几年的战争极大地破坏了国民经济的基础,并付出了数以千万计的生命,中国最大的胜利在于赢得了真正意义上的独立自主,为日后的发展开辟了一个最大限度的、不受限制的发展空间。
[(第26章 东北亚的国演义(1))]
东北亚的"三国演义"
而在此之前的1945年,美苏两国在朝鲜半岛的南北两侧分别接受日军投降,以"三八线"为界,划分了各种控制区域。这之后所发生的事情几乎就是两德分裂的东方翻版,美国人从上海把李承晚势力弄到了美占区;1948年4月在南朝鲜宣布建立"大韩民国",苏联作为应对,给北朝鲜松绑,在同年9月建立了"朝鲜民主主义共和国"。自韩国、朝鲜建国之后,两边就都宣称自己才是朝鲜的"正统",而对方仅仅是"窃取"了国家名器的"伪政府",与自己不共戴天。"三八线"上,双方你来我往,摩擦、冲突不断。两国政府都忙着整军备战,以图统一朝鲜半岛。而苏美两国,则基本算是安于现状,因此韩朝两方虽然天天都在摩拳擦掌但都很难真有什么作为。
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彻底改变了远东的战略格局。美国在中国内地的势力被彻底驱逐了出去--美国政府提出承认新中国的先决条件是,人民政府必须承认美国在华的特权,并且要替南京国民政府还欠美国人的债[1]。
[1]抗战结束后,除了与苏联签署了极不平等的《中苏友好同盟条约》之外,日,国民党政府"外交部长"王世杰与美国驻华大使司徒雷登在南京签署了后果更加严重的《中美友好通商航海条约》。《中美友好通商航海条约》共计三十条,六十八款。这里仅摘录其中两条:"三、缔约此方对缔约彼方之任何种植物、出产物或制造品之输入、销售、分配或使用,或对输往缔约彼方领土之任何物品之输出,不得加以任何禁止或限制;但对一切第三国之同样种植物、出产物或制造品之输入、销售、分配或使用,或对输往一切第三国之同样物品之输出,亦同样加以禁止或限制者,不在此限。"这一条看似平等,然而中美生产力在当时存在天壤之别,这就相当于让刘翔和一个幼儿园小班的孩子同场"公平竞技",最终的结局必然是美国货充斥市场民族工业荡然无存。这显然是不能接受的,于是对司徒雷登就只能说"别了"。某些人一直说新中国没有"法制"正是始于这里--毛泽东"赖账"是违反"国际法"的。
这之后在日,毛泽东亲赴莫斯科,中苏由此开始就东北主权展开了拉锯战。中方利用英国、印度等英联邦国家将和中国建交的消息向苏联施压,同时在外蒙古问题上予以一定的让步(必须指出的是,自沙俄时代起,俄国就在开始经营外蒙古,之后苏联一方步步为营,而中国则一直处于内忧外患之中,自1945年蒋氏政府承认外蒙古独立以后,外蒙古问题已无可挽回,原因无他,国力使然),最终中苏在1950年废除原《中苏友好同盟条约》并订立新条约,新条约--《中苏友好同盟互助条约》规定"不迟于1952年底,苏联军队撤出旅顺海军基地",由此恢复了中国政府在东北地区的主权。然而这一条约还是留了一个尾巴:苏联同意提前归还长春铁路,不过"在苏联的远东地区受到战争威胁的情况下",苏联仍
[(第27章 东北亚的国演义(2))]
再来看这一条:"五、倘缔约此方之船舶,由于气候恶劣或出任何其他危难,被迫避入缔约彼方对外国商务或航业不开放之任何口岸、地方或领水时,此项船舶应获得友好之待遇及协助,以及必需与现有之供应品及修理器材。本款于军舰及渔船以及第二十一条第二款所规定之船舶亦适用之。"这和上面一条道理一样,中美实力严重不平衡的情况下把两者放在一条起跑线上--美国军舰及民船在中国海港可以想来就来想走就走,你'中华民国'海军拿什么漂洋过海到美国去?更严重的是,旅顺大连驻扎着苏军,青岛驻扎着美军,而美苏争霸的局面业已形成,未来如果美苏开战则日俄战争期间旅顺大连的惨剧将在整个中国重演,即便美苏是冷战,哪个商人又敢在这样一个火药桶上投资呢?届时不要说外商,本国资本家也会尽可能把产业转移到更为安全的国外去。
上面这些条款好歹还是在玩弄文字游戏,到了《中美青岛海军基地秘密协定》干脆明说"中华民国"修建的青岛海军基地,没有美军允许他国任何船只不得随意停靠。除此以外,国民党政府在1945
年11 月21 日签署《美国在华空中摄影协定》,1946 年9 月是《中美三十年船坞秘密协定》,10 月8
日《中美警宪联合勤务议定书》,12 月20 日《中美空中运输协定》,1947 年1 月《中美青岛海军基地秘密协定》,9 月3
日《中美同意美军驻华换文》,12 月8
日《中美海军协定》。对比"一战"结束后山东主权从德国人手里转到日本人手里,不客气地说,南京国民政府对比之前的北洋政府并没有什么区别,而后者好歹还依靠"华盛顿九国公约"收回了青岛和山东的主权。
除《中美友好通商航海条约》等条约之外,国民政府尚需偿还1942年向美国借贷的贷款5亿美元,按购买力约合现在500亿美元以上,而1945年国民党政府全部的黄金储备也就约合5亿美元,直到1952年中国国民生产总值也才刚刚到50亿美元。除了旧债以外,国民党政府还曾在美国发行过不少国债,募集大量资金用来打内战。这两笔债加在一起中国是还不起的,按照西方国家惯常的手段,还不起账它们必然就会让你借新账还旧账,结果就是越还越多,越多越还不起……这笔"驴打滚"的债务将使得中国再次由于资本流失导致无法完成资本积累,无法实现国家工业化。然可以"借中国长春铁路调动部队"。斯大林的潜台词是:"我已经'让给'了你巨额的利益,放弃了我'应有'的权利,你如果连一条铁路上的调兵权都不肯答应,那就别做梦了。"自清末起百余年留下的窟窿,朝夕之间想填上,谈何容易啊。
中苏新条约的签署彻底改变了苏联的对朝政策:一直到1949年苏联还在反对金日成以军事手段统一朝鲜半岛。而到了1950年1月《中苏友好同盟互助条约》签订之后,斯大林首次表态"可以和金日成同志谈谈"并表示"准备帮助他"。斯大林的考虑是:如果朝鲜胜利,则苏联在中国"丢失"的利益从朝鲜半岛找回来--仁川和釜山可以替代大连和旅顺港,且苏联可以通过朝鲜半岛,继续影响东北;而如果朝鲜失败,届时鉴于东北亚的紧张局势,中国将不得不请求苏联军队留驻旅顺港和大连,而长春铁路根据条约实际上亦"失而复得"。不仅如此,从地缘上说朝鲜半岛是日本和亚洲大陆之间的跳板,中间不过一个对马海峡而已,假如朝鲜真能拿下朝鲜半岛,苏联就有了进一步向日本伸手的机会,倘若那样,日本就不再由美国一家独占。而且,朝鲜的战事还可以牵制美国人在欧洲咄咄逼人的势头--北约刚刚在1949年成立。除了利益上的判断之外,此前国务卿艾奇逊关于朝鲜半岛不在美国防御范围之内的讲话,也使得苏联对美国的反应产生了误判。
[(第28章 东北亚的国演义(3))]
于是,朝鲜在事先未通知中国政府的情况下于日凌晨向南发起进攻--中方是通过国外报纸才获得此消息的。朝鲜军队越过"三八线"后一路攻城掠地,韩国李承晚的军队节节败退。而在9月15日至28日,也就是美军仁川登陆成功后,形势开始急转直下,人民军在腹背受敌的情况下很快被瓦解,开始向北溃退,朝鲜政府不得不下令征召全国所有16~45岁的男性投入战争。
迫于局势,朝方开始向外界求助。从本意上说,朝鲜更希望由苏联出手相助--朝鲜在历史上长期是中国的藩属国,从维护自身民族独立性的角度说,朝鲜对中国自然始终有所顾忌。但苏联却先由大使什特科夫"婉言拒绝"了朝鲜方面的请求,而后10月1
日,斯大林一纸回电,"请找中国同志相商"。当晚深夜,朝鲜方面与中国使馆联络,请求出兵相助。
原本一心一意准备解放台湾地区的中国政府,因美军于日进入中国台湾海峡,不得不将目光转投到朝鲜半岛[1]。中国政府的底线是:美军不能越过"三八线"。这背后的道理是:若美国一味相逼,朝鲜军队最后必然要撤到中国东北境内--斯大林和周恩来会谈时曾提出,"战事若继续恶化,朝鲜同志不妨将武器、物资等有组织、有计划地撤到东北,以便于重新进入朝鲜。最糟糕不过,金日成同志可到东北组织流亡政府"。如果此时苏联再出兵东北,则之前中国辛苦谈判取得的成果将要毁于一旦,在外蒙古问题上的让步变得毫无意义,东北主权极可能得而复失。
最终,在苏联未派遣空军提供掩护的情况下,中国人民志愿军仍旧在10月19日入朝参战--朝鲜战争对中国而言,首先是保卫东北主权之战。
再来看看同时期的美国。日,朝鲜人民军越过"三八线"。美国的第一反应不是向朝鲜宣战(6月30日),而是由杜鲁门抛出"台湾地位未定"的宣言;同时美第七舰队入侵台湾海峡(6月27日),阻止中国政府解放台湾地区。
美国政府同样有着自己的盘算,参与朝鲜战争首先是要保证对日本的控制,其次则是要顺势打垮中国内地的新生政权,使中国重新陷入分裂和混乱中,以恢复自己的在华利益--这也就是为什么国民党蒋介石集团在得知朝鲜战争爆发的消息后会如打了鸡血般兴奋。除此之外,中国是一个拥有近五亿人口的大国--这就是它的"原罪",不管它选择什么样的道路,只要它保持了统一,就有可能走向强大。也就意味着美国(同时也包括苏联)多了一个潜在的对手,会在未来和自己争夺资源。
麦克阿瑟曾宣称,要利用强大的海、空力量封锁共产中国,"摧毁它
[(第29章 东北亚的国演义(4))]
[1]美国日入侵台海当日,毛泽东发表讲话,表示抗议;6月28日,周恩来再次发表声明;6月29日,《人民日报》发表社论,抗议美国干涉侵犯中国主权;9月30日,也就是仁川登陆十五天之后,周恩来又发表了一次严重警告……如果去查阅1950年6月底和7月15日的《人民日报》,会发现中国一直在抗议的都是中国台湾事宜,而在"朝鲜"问题上并未表示要与美方为敌--如果中国真是主动要和美国交恶的话,那应该是在战争初期就出兵朝鲜,如果那样的话,麦克阿瑟根本不会有在仁川登陆扭转战局的机会。'在一代人物时间内'进行武装侵略的潜力"(见《李奇微回忆录》)。这并非麦克阿瑟一个人的意思,而是美国政府中鹰派的观点。杜鲁门与麦克阿瑟的分歧仅仅在于力度而不在于方向,不过是一个比较谨慎,一个比较疯狂而已。后来麦克阿瑟被解职,主要也是因为指挥战事不利,而并非是因为他对华的激进主张。由此,中国参与朝鲜战争就有了一个更大的目标--保卫新生的人民政权。一旦朝鲜有失,那么不但东北的主权将受到威胁,偏居于台湾地区的国民党在此刺激下也必然要在美国的支持下卷土重来,而中国的境遇将重新回到1945年战后的状态。
[(第30章 资本意志)]
在前文中,我们曾经提到过美国政治决策中的一条基本原则:"赢者通吃,在野者亦有利可图。"这条原则再进一步,就是国家要做一件事情,各个集团必须都有利可图,底线是不能有谁利益受损。在国家意志与资本意志之间,亦是如此。如果从几个方面判断,一件事情都有利可图,上下一心,这件事就可以推行下去;反之,则很难--大萧条时期罗斯福总统能以国家意志压制资本意}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全民飞机大战直播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