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英雄于连课文是个什么样的人。

小英雄于连
500多年前的一天晚上,比利时首都布鲁塞尔的中心广场上闪烁着五光十色的灯火,全城的人都跑出来唱歌跳舞,欢庆自己打败了外国侵略者。钟声、礼炮声和人们的欢呼声交织成雄壮的乐曲,在首都的上空回荡。就在人们欢庆胜利的时候,残敌悄悄溜进了市政厅的地下室。地下室里放着许多火药,只要一颗火星溅到火药上,就会引起爆炸,城市将毁于一旦。残敌堆好炸药,用一条导火线接上,一直伸到外面的院子里,点上火后慌忙溜走了。着了火的导火线,正“咝咝”地向地下室延烧进去,谁也没发现这危险的火花。一场巨大的灾难即将降临!正在危急关头,偏巧有个叫于连的小男孩到小院里玩耍,他在墙角边发现了闪着火花的导火线,燃烧的导火线正在一寸寸变短。他知道地下室里有火药,并且在战争中懂得了导火线在火光中变短是怎么一回事。他想去用水扑灭,可这里没有水,到远处去打水已经来不及了,就是跑出去喊大人来,恐怕也已救之不及。正在危急时刻,小于连忽然想出了一个办法:他跑到墙角边,朝导火线上撒了一泡尿。真灵,这泡尿竟把导火线浇灭了。一场灾难消失了,布鲁塞尔城在顷刻间化险为夷。
在比利时的首都布鲁塞尔,有一个家喻户晓的小英雄,他的名字叫于连。
于连实际上只是一个传说中的人物。传说他是一个有产阶级的独子,在一次欢庆的人群中走失。几天以后,当他被找到时,正在做着他每天都做的事,撒尿。
也有另一种更为人们乐于接受的说法,小于连在十五世纪外国入侵者点燃炸药引线,准备炸毁布鲁塞尔时,他在黑夜出来撒尿把导火线浇灭。挽救了布鲁塞尔,使它免遭毁灭。
这个传说中的小英雄被后人感激、敬佩,在1619年他们铸造了一座铜像,纪念这位布鲁塞尔市人们心中的英雄。
在布鲁塞尔市中心的大广场旁,有一条古老的砖石铺路的小巷,在巷子的中间地段,有一座高约50公分的小男孩铜像,它就是小于连。这个享有布鲁塞尔第一公民美誉的小于连,头发卷曲蓬松,胖胖的小脸上鼻子略向上翘,嘴上挂着调皮的微笑,一丝不挂,旁若无人地站在那里撒尿。
他的脚下是当时供布鲁塞尔市民取水的泉眼。
到了布鲁塞尔的游人,除了必去看望小于连外,还一定要去参观他的服装展览馆。
从1696年荷兰总督为他制作了第一套服装开始,世界各地到此参观游览的人送给小于连的服装多的不计其数。他大概可以称得上是世界上拥有服装最多、款式最全的人了。看看那一件件、一套套的精工细做的漂亮服装,你会赞叹不已。精美的服装是小于连的个人财产,也是服装设计师的艺术杰作啊!
不仅如此,这个小英雄还每逢节日,便着盛装。遇有外国国庆时,他定会穿上该国的民族服装。在1979年布鲁塞尔建城一千周年的庆典时,北京市白介夫副市长还赠送了他一套中国的民族服装。
在漫长的岁月里,小于连的铜像曾多次被盗,但历经周折还是回到了布鲁塞尔市。他几乎成了布鲁塞尔的象征和守护神!
在比利时首都布鲁塞尔中心广场附近的“埃杜弗”街口,有一座引人注目的
“撒尿小童”(Manneken Pis)铜雕像[1]。这个小孩蓬松的头发,翘翘的鼻子,光着身子,笑眯眯地站在一个约2米高的大理石雕花台座上,旁若无人地在撒尿。他的“尿”像涓涓细流,长年不息地浇注在下面的水池里,他那天真活泼的姿态,栩栩如生的神采,十分逼真,惹人喜爱!这就是被比利时人民称誉为“布鲁塞尔第一市民”的小于连(Juliaant)。据传说,14世纪时外国侵略军准备炸毁布鲁塞尔这座城市,小于连急中生智,用一泡尿浇灭了正在燃烧的导火线,从而挽救了布鲁塞尔古城,使全城百姓幸免于难。比利时人民将小于廉引为自豪,盛赞他那勇敢机智、不怕牺牲的崇高精神。   另一个传说中他是布莱邦特(Brabant)公爵高德福莱德二世(Godfried II)。1142年,这个两岁领主的部队与格利姆伯根(Grimbergen)领主博施奥茨(Berthouts)的部队作战。他的部队把这个婴儿领主放在篮子里吊在一棵树上以激励己方战士。在这个篮子中,小领主向着敌人撒尿。战斗以敌军的失败告终。
据今五百多年前,有一次,比利时布鲁塞尔的百姓们与入侵的敌人进行了殊死搏斗,战胜了侵略者。
就在人们欢庆民族战争伟大胜利的时候,没想到,一个潜藏着的敌人趁大伙儿麻痹,悄悄潜入市政厅地下室试图搞破坏。当时,市政厅地下室正好堆满了武器炸药。他见四处无人,便放好炸药包,点燃导火线跑掉了。
他刚走,一个叫于连的小孩子便来到地下室玩,他很快看见了燃着的导火线。情况万分火急,找人已经来不及了,他急中生智,赶紧撒尿淋湿了导火线,扑灭了火花。
布鲁塞尔人民后来知道了,特地请艺术家为他塑了一尊裸体撒尿铜像,以表彰和纪念这位拯救城市和人民的民族小英雄。300多年来,小于连收到人们赠送的服装已有800多套了。1979年布鲁塞尔建成1000周年之际,北京市向于连赠送了一套汉族对襟小褂;2006年,为欢迎中国航天员费俊龙一行到访,于连穿上了印有五星红旗的“中国航天服”。
日,小于连又穿上了由中国浙江省海宁市赠送的皮质中国传统服装。这款点缀着“五福托寿”图案的“中国红”真皮唐装是于连接受的第819件服装。代表布鲁塞尔市政府接受唐装的“比利时小尿童之友协会”主席范登豪特表示,这件带有浓郁“中国红”特色的唐装是于连所收到的最漂亮的服装之一,它是中比友谊的最好象征。
专程从上海赶到布鲁塞尔出席赠衣仪式的比利时驻上海副总领事米思诺认为,在中欧合作进一步广泛和深入之时,这件中国唐装的到来具有特殊意义。
已投稿到:
以上网友发言只代表其个人观点,不代表新浪网的观点或立场。【图文】24.小英雄于连_百度文库
两大类热门资源免费畅读
续费一年阅读会员,立省24元!
评价文档:
24.小英雄于连
上传于||暂无简介
大小:923.00KB
登录百度文库,专享文档复制特权,财富值每天免费拿!
你可能喜欢二年级语文上册《小英雄于连》中人物的特点是什么_百度知道
二年级语文上册《小英雄于连》中人物的特点是什么
  比利首都布鲁塞尔条街竖立着座男孩铜像男孩卷发翘起鼻显调皮光着身撒尿呢
来自团队:
其他类似问题
为您推荐:
等待您来回答
下载知道APP
随时随地咨询
出门在外也不愁小学三年级下册湘教版《小英雄于连》教案_小学语文教学资源博_天涯博客
有关小学语文教育教学的论题,以及工作内的教育教学经验。欢迎大家的光临!--湖南耒阳:周长福本人现提供小学语文S版各册教案,需要的同仁请联系QQ:
今日访问:[$DayVisitCount$]
总访问量:1117279
开博时间:
博客排名:1421
(615)(49)(74)(118)(103)(67)(101)(1)(5)(6)(6)(9)(6)(1)(15)(14)(0)(4)(1)(1)(3)(8)(1)
(3)(76)(7)(6)(12)(6)(6)(12)(17)(5)(10)(8)(12)(1)(6)(8)(9)(16)(10)(10)(6)(12)(9)(38)(9)(23)(40)(31)(25)(6)(14)(28)(18)(28)(18)(14)(12)(29)(1)(7)(16)
    教案一:     教学目标:     1、会认16个生字,会写8个字,自主积累词语。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通过学习课文,了解小于连的英雄行为,学习他那种勇敢机智热爱祖国热爱人民的美好品质。    教学重点:     1、会认6个生字,会写8个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了解小于连的英雄行为。    教学难点:      掌握本课8个会写字。    教学准备:     生字卡片,词语卡片,课文朗读录音,课文插图。    教学时数:     2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理解课文内容,明白"为什么称于连为小英雄"这个问题,并产生向他学习的感情。     学会讲这个故事。     朗读课文。    教学重点难点:     了解故事内容,知道为什么称于连为小英雄。     理解故事内容,学习小英雄于连聪明机智,遇事果断的品质。    教具准备:     教学挂图或课件。    教学过程:      (一)看图导入,引出课题。    1、导语激趣:在比利时的首都布鲁塞尔,有一位最老资格的长寿市民,被当地的市民称为"第一市民"。小朋友们,你们猜一猜他有多大年纪他在布鲁塞尔的市中心站了五百多年,却依然是个只有两英尺高的小孩,你们想认识他吗    2、出示课文插图,引导学生观察。    你能用自己的话,描述一下图中的小男孩是什么样子的吗    (这个小男孩有一头卷发,一个翘起的鼻子,显得很调皮。他光着身子,正在那儿撒尿呢。)    教师补充(这是一座小男孩的铜像,有着可爱笑容的小男孩叉腰挺肚,旁若无人地撒尿,只不过撒出的可是洁净的自来水,还有每年狂欢节中的一天,撒出的不是水,而是最上等的啤酒,大家在这一天都会争先恐后地争饮小童撒出的啤酒。为了怕这个活泼可爱的小男孩在冬天着凉,还有世界各国致赠的精美服装,现在都保存在当地博物馆当中。这个孩子叫于连,是比利时人。在比利时,人们都称他为小英雄。)    板书课题:小英雄于连    3、齐读课题。    (二)质疑    读了课题,你有什么问题吗    归纳学生的疑问,老师课件演示。    小英雄于连什么样    为什么称于连为小英雄    (三)初读课文,了解大意    自己出声读课文,注意把字音读准确,遇到不会的字,查看生字表的读音。    标出课文的自然段。(五个)    指名读课文,纠正字音。    全班齐读,检查字音。    说一说,通过初读课文,你了解了哪些问题    (两个问题:于连的样子和人们为什么要造这座铜像。)    (四)深入了解,解决疑问    学习第一自然段。    自己读第一自然段,把描写小男孩于连样子的语句用"——"画出来。    汇报。    电脑演示图片。    指导朗读。(读出小男孩调皮的感觉。)    学习第二至第四自然段。    过渡:人们为什么要造这座铜像呢我们接着学习。    指名接龙读这个故事,把描写当时情况很紧急的句子找出来或自己总结出来。    介绍比利时布鲁塞尔这个城市的大概情况和当时的历史背景。    这时,于连看到了,有什么想法,又是怎样做的请用"~~~"画出来。    讨论:比较前两种方法,为什么说于连的撒尿办法最好从中你觉得于连是个怎样的孩子    指导朗读。(读出表现于连品质的语气。)(课件演示,在一些重点词语下加重音符号。    学习第五自然段。    齐读。    提问:人们为什么要感谢于连为什么要称他为小英雄    (因为是他的机智,勇敢保住了城市,救了全城的人,救了整个布鲁塞尔,所以人们感谢他,称他为小英雄。)    两人一组,互相讲讲这个故事。    (抓住要点:当时的情况——敌人点燃——于连发现——想办法——得救。)    总结    质疑。    这两个问题解决了吗    总结。    你应该向小英雄学习什么(学习他机智,勇敢,果断的品质)    3,你还知道哪些小英雄的名字或关于他们的故事(王二小草原小姐妹)    五,板书设计    8 小英雄于连                    第二课时    一、教学目标:      学会本课生字。      指导学生在田字格里正确,规范地书写生字。    二、教学重点难点:      学会本课生字新词。    三、教具准备:      生字,新词卡片。    教学过程:      检查复习    请学生讲这个故事,注意语言流利,通顺,神态大方,自然。其他学生注意礼貌,认真听。    出示生字,新词卡片,指名认读后全班齐读。    英雄竖立塑造男孩欢声雷动    自主识字    用自己喜欢的识字方法识记生字。    同桌两人互相说说记字的方法。    全班汇报交流。    巩固训练。    看拼音选字。    qìng zhù------庆祝    tóng xiàng------铜像    juǎn huā-----卷花    (2)反义词。    胜-------败    在田字格里书写生字,老师巡视指导。    扩词练习    造:创造制造造就    胜:胜利引人入胜胜出    感:感动感人情感      板书设计:    都 像 尿 造 败 胜 感 谢        教案二:    教学准备:     1、课件:生字词、布鲁塞尔风光图、于连铜像。     2、关于于连的相关资料。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创设情景,揭题导入。    世界上有许多美丽的城市,那里有许多名胜古迹吸引着各地的游客,今天我们到一个美丽的城市布鲁塞尔去游览一下。    (课件出示布鲁塞尔风光图片,最后定格于于连铜像。)    看到这个撒尿的小孩儿,你有什么想说的话、想问的问题吗?(学生畅所欲言)    我们今天先来了解一下这个铜像的来历。    板书课题:小英雄于连    二、初读课文,认读生字。    1、自由读课文,遇到不认识的字或词语做个记号,可以向你的学习伙伴请教,也可以向字典求助。    2、课件出示带有生字的词语,学生在小组内学习,说说自己是怎样记住这些生字的。    词语:打败 残暴 聚集 忽然 导火线 欢庆胜利    燃烧 炸药 浇灭 表彰 来不及 急中生智    3、指名认读词语,说说自己记字的方法。    齐读、开火车读。    4、说说都有哪些词语还弄不懂意思,其他同学帮忙,共同解决困难,实在弄不懂的,留下来理解课文时再解决。    三、指导书写生字。    “败、如”都是左右结构的字,在田字格中各占一半。“忽、然、导、灭”虽然都是上下结构的字,但在田字格中的位置大不相同,写时注意位置。“及”的第一笔是撇。    四、把生字在生字本上各写三遍。                      第二课时    一、回顾课文内容。    轻声读课文,想想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试着说一说。    二、品味课文,感悟课文。    1、出示课件:于连铜像。    你读完课文后知道他是谁吗?请你再读读课文,找出描写这座铜像的句子来。    2、指名读有关句子。    理解“栩栩如生”。出示课件,说说你看到这座铜像后的感觉。把铜像塑造的像真的一样,用书上的一个词叫——?(栩栩如生)再读,品味词句。    3、这座铜像是什么时候塑造的?为什么塑造它?请小组成员一起读课文,读后交流。    4、集体交流。    (1)时间:五百多年前。    (2)塑造的原因:    于连是在什么情况下发现燃烧的导火线的?采取什么办法解决的问题?    除了这种办法,当时有没有更好的办法?于连都想了哪些办法?为什么不用这些办法?    (3)仔细品读写于连心理过程的这一段话,深入了解于连的内心世界,明白于连是个反应很快的孩子。    (4)再读这一段,读后你觉得于连是个什么样的孩子?哪几句话最能体现他的这种品质?有感情地朗读这几句话。    (5)齐读最后一段,说说“表彰”是什么意思?把它换成“表扬”行不行?为什么?    看课件,联系课文内容,读课文最后一句,体会它的意思。    三、拓展延伸,训练口语交际能力。    1、美丽的布鲁塞尔市迎来了四面八方的游客,现在你就是这里的小导游,请你给客人们介绍一下于连铜像的来历,你准备怎么说?    自己练习练习,可以列个提纲,先说什么,后说什么。(老师提供于连的相关资料。)    2、组内练习说,推选优秀。    3、请小代表在班内说,评选优秀小导游。    四、作业。    将于连的故事讲给爸爸、妈妈或其他朋友听。        教案三:    一、揭题    1、如果有人为了人民利益做出了巨大的贡献,人们会敬佩他,并尊称他为--“英雄”(板:英雄)。在众多的英雄人物中,还有一些小英雄(板:小)。他们年龄虽小,但其品质和行为同样让人敬佩。我们所熟知的有冒死把日本鬼子带到八路军包围圈里的--(王二小),有为了保守党的机密而牺牲在敌人铡刀之下的--刘胡兰。    2、今天,我们要认识一位来自于比利时的小英雄,他就是第20课《一座铜像》中的小主人公--于连。(板:于连)    二、自学,检查    1、课前,大家都预习了课文,我请几位同学分读课文的几个小节,看是否读准字音,读通句子。其他同学边听边思考:连十岁也不到的小于连到底做了什么事,能成为人民心目中的英雄呢?你能找出课文中的一句句子来概括一下吗?    2、点评朗读情况    3、小于连做了什么事,从而成为了英雄?    4、是啊。小于连急中生智,(板:急中生智)用自己的小便浇灭了导火线上的火花,保住了布鲁塞尔城和全城老百姓的性命。    三、第三节    1、“急”就是危急的意思。而在文中,小于连到底发现了什么危险的情况?(板:发现险情)请同学自读第三节,把写小于连发现险情的句子用“--”划下来。    2、交流:出示第三节3--5句。    3、小于连到底发现了什么险情?他闻到了什么?(板:闻到)发现了什么?(板:发现)看见了什么呢?(板:只见)最后又发现了什么?(板:发现)    交流,板:浓烈的火药味    夺目的迸跳着的火星    又长又粗的燃烧着的导火线    导火线连着大火药库    4、小于连是凭什么判断出当时的情况十分紧急?请你先读一读这几句句子,然后以四人小组的形式找到其中的一些关键词,来说一说情况危险在哪儿。    浓烈--火药味重,说明导火线已经燃烧了很久,快要引燃炸药了。请你带读。    夺目--耀眼,说明导火线很粗。请你带读。    又长又粗--说明所连接的火药一定非常多。一旦爆炸,杀伤力极大。请你带读。    设想一下,如果小于连没有及时发现并采取措施,大火药库一旦被引爆?请你带读。    5、这可是千钧一发的危急时刻啊!谁能读出3--5句紧张而又焦急的语气?(指、齐)(关投影)    6、就在这紧急关头,于连想出了好办法。“智”就是好办法的意思。于连到底想出了什么好办法排除了险情呢?(板:排除险情)--(板:用小便浇)    其实,在此之前,于连还想了几个办法。分别是哪几个办法?为什么行不通呢?(板:下沟踩用水浇    喊人)(喊人为什么来不及呢?人都在哪里呢?你从哪句句子中可以看出?)    “用小便浇”这个办法是最好的:和下沟比,它不用下沟(擦),和用水浇比,它不用去别处打水(擦),和喊人比,它节约了时间(擦),而且,小便这样东西“随身携带,随时使用”,真是一个方便的好办法。    让我们配合读于连想办法排除险情的句子。这可怎么办呢?沟又窄又深--用谁浇灭导火线上的火花吧--喊人吧--小于连急中生智--布鲁塞尔城--全城老百姓--    7、相信小于连那机智、勇敢的举动给同学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你们也一定想把于连的故事说给身边的朋友们听。下面我们就根据板书把于连挽救城市的全过程讲一讲。先请同学自己准备一下。(指名复述)    四、第一节    1、于连以自己的机智和勇敢拯救了全城老百姓的命,比利时人民感谢小于连,为了纪念他,就把于连急中生智,用小便浇灭导火线上火花的瞬间用塑像的形式保留了下来。(出示于连图)    2、课文第一节就介绍了于连的形象。请你在第一节中,把写于连形象的句子用“~~~”划出来,并读一读。    你确实读出了于连调皮可爱的样子。让我们学着他的样子一起来读好这句句子。    五、第四节    1、可爱的于连像不仅受到比利时本国人民的喜爱,而且吸引着到比利时游览的人们,大家都想亲眼目睹这位富有传奇色彩的小英雄。也让我们带着喜爱和崇敬之情齐读最后一节。    六、课外引申    1、你们知道吗?五百多年来,各国人民都用自己不同的方式表达着对于连这位小英雄的喜爱之情。你们还了解到哪些有关于于连塑像的资料?    2、如果你作为游客到比利时的布鲁塞尔,你会给小于连带去什么礼物呢?交流。                            小英雄于连                           急中生智                    发现险情        排除险情                闻到 浓烈的火药味       用小便浇                发现 夺目的迸跳着的火星                只见 又长又粗的燃烧着的导火线                发现 导火线连着大火药库      教案四:    教学目标     1、认识14个字,以及两个多音字,会写8个字。自主积累词语。     2、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了解课文内容。     3、熟读课文,练习讲故事。    教学重点:     1、认识14个字,会写8个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教学难点:     讲故事。    教学时数:     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      你知道哪些小英雄的故事?      今天我们又来认识一位外国的小英雄,他的名字叫于连。      揭示课题:8 小英雄于连      学生读课题。    二、初读课文,认识生字。     1、学生自由读文,注意不认识字的读音。     2、小组合作,快速识字。       分组做“生字妈妈找宝宝”的游戏。看哪个小组最快。     3、教师抽读生字卡片,开火车认读,说一说识字方法。     4、学生读一读带有生字的句子。     5、指名分段读课文,大家评价。     6、想想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     7、指名说说。    三、感悟课文。     1、创设情景,学习第一自然段。      (1)世界上有许多美丽的城市,那里有许多名胜古迹吸引着各地的游客,今天我们到一个美丽的城市布鲁塞尔去游览观光。      (2)出示图片。         看到这个撒尿的小男孩,你有什么话想说,有什么想问的吗?         学生自主发言。      (3)请大家默读课文第一自然段,你知道这个孩子是谁吗?找出描写这个铜像的句子?         指名读句子。      (4)知道朗读。     2、学习课文2—4自然段      (1)自由朗读。      (2)你读懂了什么?有什么问题?      (3)学生质疑解难,教师讲解,指导朗读。     3、读最后一段,联系全文,体会意思。                       第二课时    一、复习。     1、抽读生字词语。     2、读课文。    二、语文实践。     请你当小导游,向游客介绍于连的铜像。      1、自由练习。      2、分组说。      3、全班反馈。    三、总结。      你从于连身上学到了什么?    四、指导写字。     1、出示会写字,读一读。     2、同桌说一说识字方法,给生字交朋友。     3、观察生字的位置。     4、教师范写。     5、学生练写,教师个别指导。    作业:     1、写字。     2、把故事讲给家里人听。    板书设计:  分类: |请在这里输入关键词:
科目:小学语文
来源:语文教研室
阅读理解。
小英雄于连
  欧洲有个国家叫比利时,比利时的首都是布鲁塞尔。在布鲁塞尔的一条小街上,高高立着一座铜像,塑了个光屁股的孩子在撒尿。在街头上,当着大家的面,“哗哗”地撒尿,多难为情啊!准是一个顽皮的孩子。可是,你猜错了,他是布鲁塞尔的第一个公民,还是个小英雄呢!他叫于连。
  原来,在五百多年前,布鲁塞尔人民打败了侵略者,一天夜里,人们正在唱歌跳舞,兴高采烈地庆祝胜利。不提防,一个坏蛋溜进了市政厅的地下室搞破坏。这地下室里堆放着许多火药,碰到火花就会爆炸,会把整个市政厅和附近的房屋都炸坍,欢乐的人群也都会被炸死。这个坏蛋埋好炸药,用一条导火线伸到外面小院子里,一点火,就逃跑了。
  这着火的导火线,“咝咝”地向地下室延烧。正在那里游戏的小于连,发现了这危险的火花。啊呀,这多么可怕呀!于连想,得赶紧用水把火扑灭,可是到老远的地方打水已经来不及了。怎么办?
  急中生智,聪明的于连朝着导火线撒了一泡尿,火花被浇灭了,布鲁塞尔人民免去了一场灾难。人们多么感激小于连呀!为了永远纪念他,人们请艺术家给他塑了这座铜像。
1.在括号内填上适当的词语。
(  )的孩子(  )的人群
(  )的于连(  )的灾难
(  )的火花(  )的导火线
2.从文中找出下列词语的近义词。
调皮(  )载歌载舞(  )
机智(  )兴致勃勃(  )
3.照样子,在引号里加上表示声音的词。
例:导火线“咝咝”地向地下室延烧。
(1)妹妹被猫吓得“______”直哭。
(2)森林里,花喜鹊正“______”地叫着。
(3)大风“______”地刮着,树叶被风吹得“______”下响。
4.人们为什么要纪念于连?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科目:小学语文
来源:语文教研室
阅读短文,完成练习。
我心目中的鲁迅
在我开始学习“鲁”字的时候,我所知道的姓鲁的只有三个。一个是倒拔垂杨柳的梁山好汉鲁智深,再一个是“班门弄斧”中说的那个古代有名的巧匠鲁班。我还模模糊糊地记得有个叫鲁迅的!写了些我不懂的文字,是伟大的文学家、思想家、革命家。他到底是个老成持重、洞察一切的睿智老者,还是一个刚劲敏捷、热血沸腾的勇士,我说不清楚,但这三个“家”,在我幼小的心目中,叠成一座高大的形象,他一定比鲁智深还英勇,比鲁班还聪明,是个大大的英雄。
自从我学习了鲁迅的文章后才知道:他原不姓鲁,而姓周,叫周树人,字豫才,浙江绍兴人,出身于封建破落家庭。早年,只身到南京江南水师学堂就读,受西方科学的熏陶,留日学医。但不久,几个“电影镜头”改变了他的人生道理,他以笔作剑,划破那黑暗,挑出些许亮光,这就是我最初认识的鲁迅。
随着年龄的增长,我对鲁迅的文章产生了极大兴趣,阿Q的愚昧、孔乙己的可笑、祥林嫂的可怜……鲁迅的杂文,蕴含着无尽的能量,在过去足以掀开所谓“正人君子”的外衣,使人颤栗;现在却常常吸引我伏案于灯下,啃那些使我血液沸腾的一段段、一行行……
他是直爽的。他敢说,说出对于左翼作家的意见;他敢笑,笑那“二丑艺术”;他敢骂,骂那“聪明人”和奴才;他敢打,痛打“资本家的走狗”;鲁迅逝世是半个世纪前的悲哀。我真替他惋惜,他劳累了一生,却没能留下一部长篇巨作。他说:“也有人劝我不要作这样的短评。那好意,我是很感激的。然而,要做那样东西的时候,恐怕也要做这样的东西。”——鲁迅的一生是战斗的一生。
鲁迅的精神时刻激励着一代代青少年,同样也激励着我。当我沉于睡梦中,鲁迅他那深深的目光便投向我,他那铿锵的话语回荡在我的耳旁:浪费自己的生命等于慢性自杀。我顿时清醒多了。
在我心灵深处,默默地树起一座丰碑,洁白的小花围绕其间,上面点着鲜红的血。
1.根据意思写出合适的词语。
(1)形容成熟、老练、办事稳妥。
(2)受到周围环境的陶冶、影响。
(3)英明而有远见。
(4)形容声音响亮而有节奏。
(1)鲁迅是伟大的(&&&
)、(&&& )、(&&& )。
(2)从“(&&& )、(&&&
)、(&&& )、(&&&
)”四个词语中可以看出鲁迅是直爽的。
3.鲁迅为什么没能留下一部长篇巨作?在文中画出相应答案。
4.找出文章的中心句。
5.鲁迅说过:浪费自己的生命等于慢性自杀。对此,你是如何理解的?你又将如何去珍惜生命?
科目:小学语文
阅读短文,完成练习。
我心目中的鲁迅
在我开始学习“鲁”字的时候,我所知道的姓鲁的只有三个。一个是倒拔垂杨柳的梁山好汉鲁智深,再一个是“班门弄斧”中说的那个古代有名的巧匠鲁班。我还模模糊糊地记得有个叫鲁迅的!写了些我不懂的文字,是伟大的文学家、思想家、革命家。他到底是个老成持重、洞察一切的睿智老者,还是一个刚劲敏捷、热血沸腾的勇士,我说不清楚,但这三个“家”,在我幼小的心目中,叠成一座高大的形象,他一定比鲁智深还英勇,比鲁班还聪明,是个大大的英雄。
自从我学习了鲁迅的文章后才知道:他原不姓鲁,而姓周,叫周树人,字豫才,浙江绍兴人,出身于封建破落家庭。早年,只身到南京江南水师学堂就读,受西方科学的熏陶,留日学医。但不久,几个“电影镜头”改变了他的人生道理,他以笔作剑,划破那黑暗,挑出些许亮光,这就是我最初认识的鲁迅。
随着年龄的增长,我对鲁迅的文章产生了极大兴趣,阿Q的愚昧、孔乙己的可笑、祥林嫂的可怜……鲁迅的杂文,蕴含着无尽的能量,在过去足以掀开所谓“正人君子”的外衣,使人颤栗;现在却常常吸引我伏案于灯下,啃那些使我血液沸腾的一段段、一行行……
他是直爽的。他敢说,说出对于左翼作家的意见;他敢笑,笑那“二丑艺术”;他敢骂,骂那“聪明人”和奴才;他敢打,痛打“资本家的走狗”;鲁迅逝世是半个世纪前的悲哀。我真替他惋惜,他劳累了一生,却没能留下一部长篇巨作。他说:“也有人劝我不要作这样的短评。那好意,我是很感激的。然而,要做那样东西的时候,恐怕也要做这样的东西。”——鲁迅的一生是战斗的一生。
鲁迅的精神时刻激励着一代代青少年,同样也激励着我。当我沉于睡梦中,鲁迅他那深深的目光便投向我,他那铿锵的话语回荡在我的耳旁:浪费自己的生命等于慢性自杀。我顿时清醒多了。
在我心灵深处,默默地树起一座丰碑,洁白的小花围绕其间,上面点着鲜红的血。
1.根据意思写出合适的词语。
(1)形容成熟、老练、办事稳妥。
(2)受到周围环境的陶冶、影响。
(3)英明而有远见。
(4)形容声音响亮而有节奏。
(1)鲁迅是伟大的(&&&
)、(&&& )、(&&& )。
(2)从“(&&& )、(&&&
)、(&&& )、(&&&
)”四个词语中可以看出鲁迅是直爽的。
3.鲁迅为什么没能留下一部长篇巨作?在文中画出相应答案。
4.找出文章的中心句。
5.鲁迅说过:浪费自己的生命等于慢性自杀。对此,你是如何理解的?你又将如何去珍惜生命?}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比利时小英雄于连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