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C HiFi 已有Benchmark DAC2 HGCusb外置声卡有必要吗再入声卡么

PC音频升级之不折腾解码器方案不完全指南 篇一:伪烧友对于不同档次升级方案不负责介绍_购物攻略_什么值得买
PC音频升级之不折腾解码器方案不完全指南 篇一:伪烧友对于不同档次升级方案不负责介绍
按:在本文的开始,本胖子希望先论述以下HIFI与技术指标的关系,从而说明PC-HIFI才是未来的发展方向,诸位看官如果不喜直接跳过即可。&& & 人类的科学技术都是基于可量化的逻辑推导而得来的,音响技术作为技术的一种,也需要量化的指标才有评价的标准。一般来说,指标的提升会带来听感的改进。& & 但是,指标的提升是怎么得来的呢?& & ——正是靠着芯片的升级,才使得指标的提升日新月异。& & 70年代时,人类需要用大量的元件分立堆砌才能达到失真为千分之一(这也是High-Fidelity的初始标准),可是现在,仅需一个价值两块的运放就能达到这个指标甚至比此指标要好得多。所以说,当今一个手机的回放音质,放在50年前恐怕都可能是不可思议的Hi-end之声。& & 抛去解码/放大的电子元器件不谈,即使是音频的储存介质,也在电子工业的影响下发生着快速且深远的变化——在CD标准提出的1980年,一个高端的温彻斯特硬盘容量上20M就算顶天了;而在30多年后的今天,某人有20T的硬盘(大姐姐你们好)也不会太过引起惊愕罢——以前限于磁盘空间,音频只能以光盘的方式储存,现在这些已经完全不是限制因素了,这样一来,以光盘/磁带为物理记录载体存在的传播方式的消失也是应有之义——现在已经有很多国外网站在线销售而不是以光盘为载体销售的高采样率的数字母带文件了。& & 上述两项的变革使更高位深的音乐回放成为了可能。一般来说,1bit位深能回放相差6db的声音。那么,通常CD的16bit代表着其动态为96db。而理论上人耳的能承受的最大动态为140db,这样来看,至少要24bit位深的音乐才能与人耳的动态承受力达到一致(这也是USB2.0协议输出的物理上限,现在USB输出的32bit解码器都是经过升频的)。& & 也正是基于这些原因,PC-HIFI的发展之势不可阻挡。犹记得10年前我开始关心HIFI领域时,传统HIFI还占据了绝大部分市场,PC-HIFI只能依靠9632和各路中低端台机辛苦斡旋;但10年后的今天,任何一个想进入HIFI领域的玩家的第一选择恐怕都不再是传统HIFI了。我相信,再过不长的时间,恐怕传统HIFI将会被PC-HIFI赶尽杀绝。&& & & & & & & & &(请原谅,本胖子又一次三纸无驴了……)&& & 由于上面的原因,PC音频升级指南是个巨大的话题,它涵盖了所有领域的HIFI产品,也鉴于此,我决定主要写一下各个档次的解码器——个人认为耳放/前级/后级都应该是与耳机/音响共同存在作为发声系统的,而解码器才是PC音频升级的关键所在。& & 然而即使写解码器,相信一篇帖子是很难把它描述清楚的(所以我打算写两篇来仔(pian)细(dian)阐(jin)述(bi)),因此本胖子的描述定有相当多的遗漏之处,并且由于高端器材的体验都来源于蹭听,所以引发的口水一定不少……& &(我想起我的耳机经验几乎被喷成翔,不由得悲从中来,不过为了值(jin)友(bi),还是得打掉牙齿和血吞,光膀子再上啊……&)& & 所以,诸位看官姑且把本篇经验当做个索引吧——本胖子打算在这一篇帖子中先介绍一个不同档次升级的不折腾思路(如果真要折腾的话那么谁的经验也不用看,直接把钱甩出去就好了,什么贵就买什么......),在下一篇经验中,会比较一下3000以下的便宜货(相对于高级器材而言)的音质,为广大囊中羞涩的同胞们提供一点帮助。& & 在开始之前,需要提纲挈领地给出升级器材的次序,窃以为应当是耳机-解码器/声卡-耳放这个次序——解码器/声卡可以带来显著的提升,而放大器则是属于锦上添花的部分,如果预算紧的话可以留待日后再说,如果预算不充足且样样都不想落下,往往会花冤枉钱。& & 虽然大部分解码器还是只采用晶体管进行放大,但是托近年来耳机低阻化的福,解码器的耳机接口已经能把相当部分的中端耳机/高端耳塞驱动得还算不错了。对于不折腾的用户来说,此时的PC-HIFI只要一个解码器连接电脑就能得到还不错的声音,这个性价比就比较高了。& & 基于上面的原因,本经验的绝大部分篇幅都在说解码器/声卡——无他,窃以为放大器应该更与耳机贴近,算是耳机的配套设施,与PC音频的升级关系不大——君不见传统HIFI领域耳放也搞得热火朝天。&& & 另外再说说PC-HIFI的玩法,它应该有两种思路针对两类需求不同的人群,第一是对于空间不足或是经常出差的盆友,升级方案应该是以轻巧为主——此时便携式解码器就是个好选择,往往这种方案代价较低,也比较适合初烧者;第二是空间充足并且志在深度发烧的盆友,那么就不必考虑解码器和放大器的体积了,甚至于耳机都不必考虑,上书架箱乃至落地箱都是不错的选择。& & 而第一种思路和第二种思路对于解码器的要求也是不同的——对于第一种情况的用户来说,通常是使用耳机系统乃至耳塞系统,对于解码器的需求偏弱(对放大器的要求就更弱了),反而是要求体积尽量小,如果上个1U尺寸的专业领域运用的解码器,恐怕其他东西都放不下了;对于第二种情况的用户,由于高档耳机和书架箱乃至落地箱的要求,解码器的要求相对比较高,对于这种用户,万元解码器恐怕也只是入门而已——也确实,相对于价格动辄上万的高档耳机系统或是普通音箱系统,解码器的投入真的不算贵并且具有立竿见影的效果。&& & 另外,本经验给出的是基于PC系统的升级方案,没有讨论数字转盘的问题——窃以为数字转盘只不过是PC-HIFI的变种,不过本胖子实在不怎么了解,就请其他大大们再来讲述罢。& & 最后,本经验给出的价格大部分是二手品的价格——解码器属于耐用品,轻易不会损坏,这样一来,购买二手无疑是更经济且风险更小的选择。当然,如果您是壕非要买全新品的话就当我没说罢。1. 预算3000元以内& & 其实预算足够高的话是基本不会再考虑声卡的,不过预算3000的话,声卡也是PC音频升级方案之一——1.1 声卡& & 在各路电脑解码器滥觞之前,PC-HIFI的大旗完全依靠声卡的支持。而若说到最早的名声显著的音频硬件,RME9632()应该是排在第一位的。9632作为PCI声卡,其音质可以说达到了发烧的要求——尽管此声卡完全不是为了欣赏音乐而设计的。不过其音质还是得到了大家的认可——在电脑音频解码方兴未艾的21世纪初,9632被认为是PC-HIFI届的标杆。即使在第一代可以连接电脑的解码器出现之际,由于火线连接的不普及和USB连接的种种坑爹,还有许多人选择用9632或者价格更高的AES16来作为纯数字卡向解码器输出音频数据。&RME&9632&独自抗PC-HIFI的大旗好多年& & 在此之后,各路外置火线声卡也是风靡一时,比如TC-K8()甚至FF400()这种,由于其还算过得去的音质和可接笔记本的方便性也成为一时之选。&TC&K8&如果不是录音有需要我看就不用上这个档次的火线音频接口了&&FF400&算是RME专业卡领域的低端货色&不过价格还是挺坚挺的& & 因此,假设你银根比较紧,那么上声卡也是有效提升音质的选项,此时又有两种可能:第一是对于台式机的用户,9632是当仁不让的第一选择,无论从历史的传奇性还是音质的HIFI性,都是无可挑剔的,特别是现在9632的价格也不算太高,性价比还是不错的;第二是对于笔记本的用户,恐怕就得上外置音频接口了——一般来说,这类接口在ff400乃至以上才够的上HIFI,但ff400的价格实在是……,所以不到3000价位,只好选择TC-K8了。& & 接下来,我们说句题外话——早期的解码器与电脑连接为什么非要通过声卡/数字界面不可呢?& & 这是因为对于一定档次的解码器而言,最为影响性能的不是D/A部分,而是时基误差(JITTER),USB和音频的转换会造成额外的JITTER,这也是上述采用数字声卡自带的高精度时钟来输出数字信号的原因。& & 你看,第一代PC-HIFI需要声卡+解码器+放大器+耳机/音箱,成本可比传统HIFI高多了——这也是2010年以前PC-HIFI占不到优势的原因。& & 但是现在,越来越多的厂家使用了USB异步传输来解决这个问题——在五年前,USB造成的JITTER还是一个大问题,不过在今天,只要达到一定档次的解码器,就无须担心这个问题了——在此不得不感叹PC-HIFI领域的日新月异,要是按传统HIFI届的尿性,五年的时间未必够厂家出一代新产品。1.2 解码器& & 其实开始的时候我有个根深蒂固的概念:3000以内的解码器其实是没有什么好选择的,起码这个价位的国产货有点不求行,本胖子是有点不敢买的。& & 不过前一段时间我有机会听到了主站推荐的AQ的Dragonfly(不过是二代产品而非一代),我对这种小尺寸的解码器的恶感减少了不少——它的声音虽然有种种缺陷,但是考虑到它与U盘近似的体积,还是让人颇有惊艳之感。也无怪乎What-Hifi给了它这么高的评价。&AQ&Dragonfly&这玩意声音喝它的尺寸比起来不可思议的好&| 值18 评论10 收藏62&& & 此外,本价格区间还有一个值得推荐的就是壮哉我大索尼推出的PHA-2。对,你没有看错,不是PHA-1,而是PHA-2。虽然它与1代采用了同样的运放电路,但是它引入了XMOS公司的技术(恐怕是除了DIY机以外最廉价的采用XMOS的解码器了吧?),这使得它在接电脑的时候比1代给力多了,尤其是高频部分,故本胖子强烈推荐。个人感觉,PHA-2的声音与当年的标杆三小强差距已经相当小了,所以尽管PHA-2的设计上有各种尼玛,但确实是这个价位合适的甚至是超值的选择。本站最大神秘人物之一林妹妹曾经晒过此物,本胖子不敢苟同她的听感——我认为是她没接电脑听的缘故罢。&偷林妹妹一张图&估计她不会怪我的&| 赞152 评论234 收藏514&& & 请允许本胖子再次嗟叹技术的魅力——这种音质这种尺寸,五年前简直是不能想象(不管是PHA-2还是Dragonfly 2,都给人太深的印象鸟)……不过这个级别的东西,输出输出一般都少得可怜,大家就克服一下吧......& &&这部分请原谅本胖子不能说的太细,否则下篇经验木有办法骗金币了……&&&&& & 请容本胖子总结一下此部分,3000以下的预算,如果有足够的耐心,最好的方案是收更高一级的二手解码器,以前的ARK MX(带加号的应该二手还在5000左右)应该已经在这个价格区间了-——电脑声卡的声音虽然尚可,但是数字音频进步神速,恐怕它们已经有点跟不上时代了。当然,如果有录音的爱好,那么声卡就是必须的选择了。2. 预算元& & 提到解码器,三小强是绕不开的话题。而现今8000的档次,足够能够买到三小强并且使其能和电脑连接了(事实上,带U或者火线的三小强价格估计也就在6000左右,如果自己搞数字界面+三小强成本可能会更高一点)。说到底,其实这个档次就是五年前的高级PC-HIFI方案(当年的售价应该在1W+吧?)。& & 所谓的三小强是Benchmark的DAC-1,Apogee的miniDAC和Larvy的DA-10。通常认为DAC-1的声音最中性,DA-10的声音最具音乐性,miniDAC的音色则是居于前二者之间(据说潜力还最大)。&&阿婆鸡的miniDAC&被认为是三小强里声音最具潜力的&&&三小强のDAC-1&现在来看声音已经算不得出色了&&下面的是LARVY&DA10&(此图乃小白拍摄)&& & 需要注意的是,必须根据自己的耳机/耳塞来选择解码器。如果从HIFI性上来说,DAC-1是最好的,但是也相应的不耐听——如果搭配冷声耳机,估计就更差了;DA-10的音色比较温和,如果再搭配个甜软的耳机,我想也不怎么好听罢。& &(请允许本胖子说句心里话——三小强已经是过去的辉煌,如果真心想高烧的话,与其在这个档次逡巡,不如再咬咬牙攒点钱上个QB-9什么的罢,至少也得来个ARK MX+——而三小强的二手价格甚至要高于ARK MX+,这样就不怎么划算了。如果实在要出于非洋不入的心态买,公认有潜力的是阿婆鸡的miniDAC,就收它的二手罢)& & 这个档次的国产解码器也有些值得推荐——它就是名声赫赫的声韵ARK MX+()。尽管不少人说标价太高,但是二手价格现在到了5000这个档次还算是颇具性价比的。有资深玩家认为此解码器的声音强于三小强一档,在10000这个级别;也有人说此解码器对电源太过敏感,劣质电源会使声音劣化。不管别人怎么说,此解码器二手交易的繁荣使得本胖子颇有些惴惴不安。ARK&MX+&窃以为外观还有升级的空间&& & 此外,还有艾诗MDAC5A(Arce 艾诗 MDAC5A 高级PC解码耳放一体机)&。&据说声音和ARK MX+各有胜负。但此款解码器属于新货上市,二手还没有出现,另外也缺乏足够大的样本进行听感的汇总,所以只好不负责任推荐一下了(主要是安润代理的产品小白做的测评,肯定是有点水分的,具体怎么样还得留待时间来证明了)。不过如果出现二手交易,我相信其价格会落到3000以下的档次去,这样的话,似乎就值得购买了。&个人感觉艾诗的解码器顶部没有那些字母就显得高级多了& & 最后说说这个级别的上限——北极星的DAC32(),在当年万元解码器的市场上也是叱咤风云的狠角色,应该说是比三小强更高一级的声音。不过现今来看,8000元还是有机会收到二手的。基本上,它作为QB-9的对手,声音和后者是各有千秋的。但是二手价格能差2000左右,所以DAC32就成了更有性价比的选择。&North&Star&DAC32&也算是万元解码的标杆之一& & 此外,这个级别的解码器都有平衡输出,如果诸位耳机能改平衡线的话,最好用平衡来听,提升是显著的。3. 预算元& & 在五年以前,此级别的主流还是声卡+解码器的路子,比如FF400+miniDAC。不过现在,市场上有一大波自带USB但丝毫不影响声音的解码器,所以本胖子是不会再推荐声卡+解码器了,这个级别的解码器,只要不是太老,其声音应该是不受传输方式影响的。& & 此级别正是在国外售价2000刀的级别,已经算得上专业入门级的档次了。对于大部分耳机玩家来说,此档次足矣。而各个HIFI的老厂新厂也正是在这个价位推出各自的主力机型。此档次的产品太多,因此本胖子只能推荐几个典型产品了。& & 第一个要推荐的就是Ayre的QB-9()。作为一个五年前的产品,却只有USB输入的非典型解码器,它是破釜沉舟志在PC-HIFI的代表(回想艺雅也真是够有勇气的,5年前USB的异步传输可能才解决不久,它就敢推出产品了)。而QB-9的声音也不负众望,算得上为USB接口的PC-HIFI扬眉吐气了。& & 现在QB-9的二手价格在10000左右,如果按声音来说,尽管大家对QB-9的声音的正面评价比较多,而且此解码器也经历了时间的考验。但相比上一部分推荐的北极星DAC32和包砍头(Bel Canto)的DAC3(),性价比还是差了一些。QB-9&一代标准的定制者&算是有传奇地位的解码器吧 永湿小狗大大对此物应该深有感触包砍头的DAC3&评价还算不错& & 接下来还要说说专业器材厂商的跨界产品罢——Prism Sound的Lyra 1/2()和Lynx的Hilo(Lynx Hilo 顶级解码器)。&&尽管这两种东西一个的真正用途是数字声卡而另一个则是AD/DA数模转换器,但其用作HIFI的话,窃以为给传统HIFI厂商吹响了丧钟。须知,一代代PC-HIFI领域硬件的更新,都是电脑音频大厂而非传统HIFI企业推动的。& & 要特别强调一下Lyra 1的耳机口。它很有特色,属于推高阻耳机很强但推低阻耳机乏善可陈的类型。如果你手头有HD650这种耳机,不妨上此款解码器——据说直推效果非常好,连耳放都不用了,堪称是最具性价比的HD650解决方案了。Lyra不同产品声音的统一度很高,其声音热情澎湃,十分鲜活,被广大烧友一致认为是良心产品,就我不多的蹭听感而言,我觉得它和GRADO有点像。&Lyra的外观总是显得很不专业的样子&无论1&2&都是如此& & Hilo的声音比之Lyra来说要冷静一些,不过底子还是我喜欢的美国声。我想如果希望搞到耐听解码器的盆友,应该会选择Hilo吧。Lynx这个厂家我还是比较信赖,从当初的AES16开始,其声音就在烧友之中备受赞誉。& & 如果让我选择,我会选Hilo。此款产品抛去声音不谈,即使那个触摸屏幕,就很带感——所以说专业音频厂商和传统HIFI厂商完全不同,更注重技术在产品上的应用。&&Hilo&外观和声音一样骚你看上一张的电平表&此时可以转化为别的图像 触摸屏就是这点好 界面简洁功能也足够强大& & 再说说WEISS DAC2()吧,此解码器二手购买价应该低于15000了,恰好是这个档次的上限。诸多烧友的评论是DAC2的声音全方位的压制住了10000档次的一众解码器——毕竟WEISS做音响出身并且积累深厚(而且牌子够骚),在相同的硬件下能做出更出色的声音也是应有之义。不过对比来势汹汹的各路新一代解码器,已经有几年历史的DAC2未必能全身而退,(个人认为现在其二手价值居高不下有不少是品牌的溢价)所以本胖子还是不推荐了罢。DAC2&虽然声音不错&但是外观暴丑&唉&& & 总结这个级别的解码器,可以说都达到了比较高级的声音。但是个人的推荐是看看专业厂商(而非传统HIFI厂商)的新产品比较好。4. &预算30000+&& & 这个档次是为了旗舰耳机的保有者准备的。其实这个档次中也有低档和高档之分。& & 低档的方案,可以以D7100/ED10之类的低阻耳机为例。由于这些耳机阻抗较小,因此高档次解码器的耳机口就能推得不错了——因此,如果有30000级别的解码器直推低阻耳机,想必就已经足够完善了。& & (个人不推荐15000解码器+15000放大器的配置——将来想要升级的话,恐怕是二者都要升级,会带来额外损失,不如一步到位上好的,反而省钱省时间)& & 如果是高档的方案,不妨以HD800举例。想要推好HD800,除了解码器,还需要个耳放才行——显然,对于HD800这种顶级货色来说,用A1这种肯定是不求行的,用RKV2或者更强的RP030这种放大器推才算是不辜负HD800的高素质;如果再加个DAC202之类的解码器,那么价格就得5W+了。不过相比30W的大奥来说,我感觉这个5W的组合还是更现实一点的选择罢。(据有人说推HD800要10W,还有说建17W系统的,你说这笔钱够在东莞徜徉多少个五光十色的夜晚啊……)&大名鼎鼎的RP030&不一定是最高级的耳放&但肯定是之一&&RKV&II&德国耳放&最近高级耳放中来自欧洲的明显增多了&&这是顶级货DAC202&比DAC2好看多了&不过一般人可买不起......& & 个人感觉如果预算在这个档次,除了耳机外,还可以考虑解码器+有源音箱这种方案——比如一个DAC2加上一个BM6A级别的近场监听箱更好一点——这种搭配素质足够,而且价格方面(20000多点)也不会太离谱。&丹拿的BM6A&个人感觉大部分音乐此书架箱就够了 一对价格也不比HD800这种贵多少& & 此档次本胖子就不详写了吧,都没怎么听过,越写越伤心&,要是本胖子是壕就好了……& & 总结一下各个档次的推荐方案,窃以为特别是这几年专业音频厂商向HIFI届(或者说PC-HIFI届)的渗透,使得现在的器材也出现了如同电子产品一样买新不买旧的特性(回想10年前,老一代乐哈哈CD机还频频达到价格高点,真是让人唏嘘不已)。而且专业音频厂商的东西往往性价比还很高,所以我建议大家多关注大音频企业的产品——虽然你不一定能听到更好的声音(与视频领域的技术革新速度相比,音频委实要算慢的),但你一定可以花更少的钱。& & 本胖子的下一篇帖子主要会写3000元以下档次的PC音频升级方案(露出了本胖子没钱的屌丝本色&),还请各位荷包不宽裕的盆友届时多多捧场。
推荐关注:
鼠标移到标签上方,
尝试关注标签~
相关热门原创
作者其他原创(25)
70迈 Midrive M02 智能后视镜青春版
日立 R18DA 锂电池充电吸尘器
极蜂天文望远镜
Nokia 诺基亚 X5 全面屏 AI拍照手机
JBL UA TRAIN 联名款头戴式无线蓝牙运动耳机
贝瓦pvc双面防滑地垫(爬行垫+围栏)
赞252评论93
赞126评论95
赞156评论62
赞1798评论625
赞687评论505
赞474评论308
赞385评论102
赞429评论262
扫一下,分享更方便,购买更轻松
用户名/邮箱
两周内免登录PC HiFi 已有Benchmark DAC2 HGC有必要再入声卡么_百度知道
PC HiFi 已有Benchmark DAC2 HGC有必要再入声卡么
答题抽奖
首次认真答题后
即可获得3次抽奖机会,100%中奖。
电脑类认证行家
电脑类行家
采纳数:56679
获赞数:35747
今年入校,就读汽车专业。
按信噪比和频响看,创新没有HIFI级别的声卡。信噪比不上100DB,是不能称之为HIFI的。若考虑外接DAC,如果没有可以考虑乐之邦02US,坦克,小夜曲,如果有DAC建议用CM6631从同轴到DAC去,因为异步传输可以解决时钟的问题
为你推荐:
其他类似问题
个人、企业类
违法有害信息,请在下方选择后提交
色情、暴力
我们会通过消息、邮箱等方式尽快将举报结果通知您。82 条评论分享收藏感谢收起赞同 44 条评论分享收藏感谢收起PC HiFi 已有Benchmark DAC2 HGC有必要再入声卡么_百度知道
PC HiFi 已有Benchmark DAC2 HGC有必要再入声卡么
答题抽奖
首次认真答题后
即可获得3次抽奖机会,100%中奖。
来自知道合伙人认证行家
电脑类行家
采纳数:56679
获赞数:35747
今年入校,就读汽车专业。
按信噪比和频响看,创新没有HIFI级别的声卡。信噪比不上100DB,是不能称之为HIFI的。若考虑外接DAC,如果没有可以考虑乐之邦02US,坦克,小夜曲,如果有DAC建议用CM6631从同轴到DAC去,因为异步传输可以解决时钟的问题
来自娱乐休闲类芝麻团
采纳数:24860
获赞数:1306827
参与团队:
用Foobar2000 就好了, 把ASIO插件安装上,比什么都好,这大家公认了。至于其它两过,J.River还可以,不过表示english,设置什么的有压力,AIMP就是另外一个千千静听咯。
本回答被提问者采纳
你做什么工作用?
为你推荐:
其他类似问题
个人、企业类
违法有害信息,请在下方选择后提交
色情、暴力
我们会通过消息、邮箱等方式尽快将举报结果通知您。如何使电脑中的音乐在HIFI 系统中播放_百度知道
如何使电脑中的音乐在HIFI 系统中播放
CDDVD的没有相应接口,不想浪费资源。...
CD DVD的没有相应接口,不想浪费资源。
答题抽奖
首次认真答题后
即可获得3次抽奖机会,100%中奖。
songxingruo
songxingruo
采纳数:40
获赞数:130
没有十分理解您的问题,不知道您是不是已经有了音响系统?如果您的音响系统有AUX输入,以下几种方式供您选择:1、电脑声卡输出直接连音响AUX输入,通过一根耳机转莲花(也叫RCA)线连接,优点是便宜,缺点一是受位置限制,二是电脑的机械噪音(如风扇)会影响到音乐欣赏,三是电脑内置声卡偏差,音质可能不会很理想;2、使用外置声卡或所谓DAC,声卡常见的比如创新的SB-0270、百灵达的UCA-202等等,价格大约300左右,音质会有比较大的提升,但仍无法摆脱线的束缚;3、使用无线传输,如购买度高网络CD播霸WDAC2这种,价位1000左右,完全实现电脑与音响系统的无线传输。音质、灵活性都不错,就是价位高一些。供您参考。
擅长:暂未定制
买一个USB DAC就可以解决了,我现在就是这样用的。
为你推荐:
其他类似问题
您可能关注的内容
个人、企业类
违法有害信息,请在下方选择后提交
色情、暴力
我们会通过消息、邮箱等方式尽快将举报结果通知您。}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PC直播用什么外置声卡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