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信给王查理cut

“如果你喜欢一个人,请一定要告诉ta,不是为了要ta报答你的喜欢,而是让ta在以后的日子里,否定自己的时候,想起这世上还有人爱ta,自己并非一无是处。”&br&&br&这段话是微博看到的,深以为然。&br&&br&一个人只能陪伴另一个人一段时间,这段时间有长有短。如果喜欢一个人,不论会不会走到最后,一定要告诉ta,一定要试一试。因为保留下来的那段美好记忆,在以后也许漫长的孤独岁月,在异国他乡陌生的公路,在自我否定的漆黑夜里,会让人,不至于活得那么痛苦。&br&&br&这道理我在看到这个问题九个月之后才想通。
“如果你喜欢一个人,请一定要告诉ta,不是为了要ta报答你的喜欢,而是让ta在以后的日子里,否定自己的时候,想起这世上还有人爱ta,自己并非一无是处。” 这段话是微博看到的,深以为然。 一个人只能陪伴另一个人一段时间,这段时间有长有短。如果喜欢一个…
&p&篮球场上有很多身体冲撞。&/p&&p&有无意的。比如2009年季后赛,科比和姚明的膝盖撞在一起,姚明膝盖受伤退场。当时我喷了科比,但冷静下来想想,科比实在不可能冒着自己膝盖报废的风险去故意撞姚明。&/p&&p&有故意的。马龙和罗德曼的著名抱摔。阿泰肘击哈登,虽然像是在庆祝,但扬起这一肘不知道是什么庆祝动作。马龙肘击皮蓬,皮蓬脑袋上肿了个鸡蛋。这类带有私人恩怨冲撞、报复性冲撞、原因不明的冲撞,在NBA比赛里很多很多。&/p&&p&还有恶意的。这种不光是故意,而且是冲着打伤打残的目的去的。比如阿里扎晾衣架式犯规,是我本人看直播见过的最凶残的犯规,中招的费尔南德斯是躺在担架上带着颈托被抬走的。还有传说中的马龙肘击微笑刺客,托马斯因此缝了40针。以及2004年鲍文垫脚卡特,早在四年前他就因为类似的动作被卡特追着打(写错了,2000年卡特崴脚,追打是2005年)。2000年总决赛杰伦罗斯垫脚科比,自己事后承认是故意的。&/p&&br&&br&&p&篮球场下也有很多球迷。&/p&&p&有的球迷只粉一支队,不离不弃,哪怕这个队经历了长期低谷。惭愧的是,我不算这种球迷,我喜欢球队没落了,优秀球员走了,我也就关注其他队去。&/p&&p&但2007年的时候,我在一个论坛看到一位凯尔特人的球迷写的文章,分析了那几年凯尔特人选秀、交易、战术等方面的成功失败。我当时挺奇怪,怎么还有人关注这个球队?电视都不转播他们的比赛。好在凯尔特人没让这个球迷失望,2008年组成三巨头夺冠。&/p&&p&有的球迷一段时间粉一支队,我属于这种,估计这一类球迷数量不少。姚明在NBA的时候,我无脑支持火箭。姚明退役了,球队重组,老球员退役的退役,交易的交易。我于是开始粉马刺,毕竟在我粉火箭的时候,马刺是个大魔王,是一座跨不过去的山。&/p&&p&有的球迷平时不关注NBA,季后赛才看看,也没有特别支持的队,就想看点激烈的比赛。世界杯举办的时候,可能还要关注一段时间足球。年级大的球迷,很多这样的,工作的时候没有时间看比赛,也没了年轻时候的激情。&/p&&p&有的球迷也可能比较讨厌某一个球员,哪只球队能干掉这个球员,就粉那支球队。&/p&&p&有的球迷刚开始关注篮球。如果没有特别喜欢的球员,那么这种球迷很有可能喜欢上当下最厉害的球员和球队。&/p&&br&&br&&p&不管是哪种球迷,喜欢喷人的,我就很反感。&/p&&p&尤其是喷得莫名其妙的时候。&/p&&p&大学的时候,校内有个3v3比赛。有一场比赛,别的两个队打,我旁观。在最后关键的时刻,一个人要上篮的时候,被对方一把拉下来了。毕竟对于业余爱好者,罚球命中率比上篮可差远了。场上球员并没觉得怎么样,但被犯规者的女朋友在场下开始向犯规者发飙。场面很尴尬,尽管他男朋友跟她解释说没关系,她依旧不依不饶。&/p&&p&不得不说,这样的人在场边,很煞风景。因为这种程度的犯规,在球场上真不罕见。只要不是故意把人搞伤,打球的人通常不会在乎这些冲撞。&/p&&br&&br&&p&去年总决赛,我支持勇士。因为我喜欢的马刺已经出局了,我又不是很喜欢詹姆斯。虽然最终勇士没能卫冕,詹姆斯跨人外加打小报告的行为又恶心了我,但已成事实,也就过去了。&/p&&p&令我反感的是,后来出现一个视频:&a href=&http://link.zhihu.com/?target=http%3A//weibo.com/tv/v/En1X372vJ%3Ffid%3D1034%3Adfff8fee6eff0d& class=& wrap external& target=&_blank& rel=&nofollow noreferrer&&Sina Visitor System&/a&&/p&&p&里面是总决赛期间詹姆斯对库里的“恶意犯规”。&/p&&p&我惊讶于当时看比赛的时候竟然没发现这么多“恶意犯规”,于是仔细看了视频。以下是我对每颗球的看法。&/p&&p&第一个:詹姆斯滑铲。詹姆斯是滑倒的,不滑倒有可能完成一次抢断快攻。&/p&&p&第二个:不明白为什么有人觉得詹姆斯会故意这样绊库里,如果库里不变向的话,詹姆斯等于把自己的脸送给库里的膝盖了。&/p&&p&第三个:詹姆斯落地重心不稳,踩到了库里的脚。不觉得这里面有什么问题。&/p&&p&第四个:在没希望赢球的情况下,心态失衡,发泄式犯规。我看球的时候就因为这个球鄙视了一把詹姆斯。&/p&&p&第五个:说詹姆斯跨步肘击?难道都没注意,是两人的腿撞到一起,詹姆斯腿被撞开,做了个“劈叉”动作。这个手部动作更像是“劈叉”造成的。总不可能一个运动员连肘击都击不中吧。&/p&&br&&br&&p&做这个视频的外国球迷,就像前面说的那个“女朋友”。&/p&&p&要知道,比赛场上摔成一团,撞在一处,真的是很常见的事情。即便是詹姆斯那个故意犯规,我也懒得在赛后喷他。因为这种犯规,连凶狠都算不上。&/p&&p&我真的不明白这些球迷为什么要因为这种动作就喷球员,喜欢库里可以,但球员在场上就要经历这些。如果这种程度的冲撞和犯规也要抱怨,那恐怕没法看NBA的比赛了。&/p&&p&我相信看球多的球迷知道我在说什么。看了这么久比赛,真的很少看到投手、小个球员因为在跑位的时候被拉扯和推搡而抱怨。你觉得库里被故意针对了吗?看看艾弗森,博伊金斯,雷阿伦,小飞鼠斯塔德迈尔以前的比赛吧。看看当年的米勒和乔丹的录像吧。&/p&&p&我真想说,这两年投手的待遇,真的比以前好多了。一方面规则越来越保护外线球员,另一方面对掩护的吹罚也放松了。&/p&&br&&br&&br&&p&(下面关于曾不才和潘志立的内容都有错。潘志立在NBA话题下第一场的回答中没有评论垫脚,但在他自己的专栏文章里评论了。我当时没看他的专栏,不知道。曾不才一直都没有评论帕楚里亚和阿德,只是批评了带节奏的人。已经写的内容懒得改了,前面声明一下。反正主要是写张佳玮的。)&/p&&p&最后,终于要说到张佳玮被喷。&/p&&p&帕楚里亚垫脚是故意的吗?这种程度的侵犯落地空间,绝对没安好心。&/p&&p&知道2000年鲍文为什么被卡特追着打吗,不是垫上了脚,而是侵占下落空间。鲍文把腿斜着伸到卡特的落地点,卡特小腿绊到鲍文腿上,失去重心摔倒。鲍文是个中大师,都不用迈两步,一步到位。&/p&&p&帕楚里亚这个动作同理,莱昂纳德是躲不开这一劫的,就算脚没踩上,小腿也得绊上。篮球场上最怕这种阴招,踩中了崴脚,踩不中绊上了,摔倒时手扶会扭伤手腕,落地还容易拉伤后背,失去重心容易闪了腰。&/p&&p&阿德呢?阿德这个动作,杜兰特在三分线外起跳,身体前飘,落进了三分线内踩了阿德的脚。&/p&&p&很简单,阿德也没安好心。打球这么久,判断对方球员的落点不是一件多难的事情。别说跳投时候往前跳了一点,就是上篮的时候,防守球员不给落地空间,照样是没安好心。&/p&&br&&br&&p&先说清楚这两个动作,再说回来,张佳玮被喷得很冤。&/p&&p&知乎上的几个大v,&a href=&http://www.zhihu.com/people/f9de5a09af78bfe4d1da5& data-hash=&f9de5a09af78bfe4d1da5& class=&member_mention& data-hovercard=&p$b$f9de5a09af78bfe4d1da5& data-editable=&true& data-title=&@张佳玮&&@张佳玮&/a& ,&a href=&http://www.zhihu.com/people/c4e4bbcbc1& data-hash=&c4e4bbcbc1& class=&member_mention& data-title=&@曾不才& data-hovercard=&p$b$c4e4bbcbc1& data-editable=&true&&@曾不才&/a& ,&a href=&http://www.zhihu.com/people/2335fbee0caf582176aef& data-hash=&2335fbee0caf582176aef& class=&member_mention& data-hovercard=&p$b$2335fbee0caf582176aef& data-editable=&true& data-title=&@潘志立&&@潘志立&/a& 。后两位都选择在阿德垫脚之后才说这个事情,各打五十大板。只有张佳玮在阿德垫脚前就批评了帕楚里亚,阿德垫脚后又批评了阿德。
&/p&&p&大v是靠读者吃饭的,不敢得罪勇士球迷这样庞大的群体,无论如何都要显得中立客观。&/p&&p&张佳玮先批评了帕楚里亚,显得似乎不中立,被喷了。&/p&&br&&p&但我换个角度看这个事情,甲和乙两个人说着话,甲毫无来由地给了乙一拳,乙一生气,还了一拳。&/p&&p&曾不才,潘志立两位,在甲打人之后,不说话。等乙还了手,说:你们两个怎么打人呢,都不是好东西。&/p&&p&张佳玮呢,在甲打人后就说:你凭什么打人,不是好东西。乙还手后又说:你怎么跟他学,也不怎么样。&/p&&p&我想问问,谁中立客观?&/p&&p&如果你真的反感垫脚这事情,第一个人垫脚的时候你就开口了。后面又有人垫脚,一块骂。&/p&&p&第一个人你提都不提,第二个人出来才各打五十大板,这是正常的反应吗?&/p&&p&曾不才,潘志立是怕掉粉也好,本身就粉勇士也好,你们这种态度我理解,起码不会颠倒黑白。&/p&&p&但有的人,甲打完人,不但不谴责,还帮他找借口,说:甲打乙,是因为十年前乙打了丙,报应。&/p&&p&这不是强行找借口?甲和丙都不认识啊。&/p&&p&要说报应,太阳有个拉加贝尔你知道吗?巴蒂尔把韦德的肩膀扭脱臼过你知道吗(讲道理不是故意的,不过巴蒂尔当时也被年轻的韦德骂打球脏了)?拜纳姆肘击华莱士你知道吗?&/p&&p&这样数一遍,全联盟的球队都不干净,那就互相垫脚玩好了,全是报应。&/p&&p&这是你们的逻辑?&/p&&br&&br&&p&某些球迷把加索尔,吉诺比利拉出来,说他们先垫脚的。让张佳玮评价他们两个。&/p&&p&这就和上面那个视频半斤八两。&/p&&p&加索尔扑防后落地,是跳过去的,而且两人落地时间也很接近。如果库里先落地,就是加索尔踩上库里的脚,会有人冒着自己崴脚的风险去垫脚吗?我完全不能理解把这个补防说成垫脚的人事什么心态,要知道全联盟补防投手都是这个动作,意思所有人都是垫脚了?&/p&&p&吉诺比利那个更搞笑,打过篮球的应该知道,垫脚最容易的就是抢篮板的时候。对方跳起来,落点很好判断。这时候一伸腿,像鲍文一样,要么对方踩脚扭伤,要么绊倒,总之没有好下场。那么吉诺比利有这么蠢吗,这么简单的下脚,两次都没垫准,连绊都没绊倒。&/p&&p&说真的,如果这两颗球也算垫脚,那球场上没有不垫脚的球了吧?&/p&&p&这是我最讨厌的一类球迷,强行找借口喷。&/p&
篮球场上有很多身体冲撞。有无意的。比如2009年季后赛,科比和姚明的膝盖撞在一起,姚明膝盖受伤退场。当时我喷了科比,但冷静下来想想,科比实在不可能冒着自己膝盖报废的风险去故意撞姚明。有故意的。马龙和罗德曼的著名抱摔。阿泰肘击哈登,虽然像是在庆…
&figure&&img src=&https://pic2.zhimg.com/v2-3a0fc8b92f67bc6e72593_b.jpg& data-rawwidth=&808& data-rawheight=&600&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808& data-original=&https://pic2.zhimg.com/v2-3a0fc8b92f67bc6e72593_r.jpg&&&/figure&&p&早些时候在刘柯的建议下开通了这个专栏,却迟迟没有动笔,除了太忙,还觉得,专栏第一篇文章,总是要慎重一些。可思来想去,反而越拖越久了。&/p&&p&&i&(本文首发于微信公众号「张德芬空间」,禁止转载)&/i&&/p&&p&---&/p&&p&有的人认为在感情中,过度的依赖会失去自我;&/p&&p&有的人认为在感情中,要保持适度的独立;&/p&&p&其实爱与独立并非是一件对立的事情,适度的距离和爱的程度,会为彼此留下更多发展的空间。但一旦依赖与独立过度,那反而会使彼此越来越远。&/p&&p&我们总是认为,在爱情中,迷失自我是一件很可怕的事:会不由自主地过度依赖对方,会不自知地忍让、牺牲和奉献,总希望在两个人的小世界里依偎着,等到错过外面美丽的风景、失去爱情的那一刻,才惊觉自己已经一无所有。&/p&&p&保持独立在当下日新月异的时代的确很实用,独立解决问题的意识和能力是现代人所必需的;但我们在强调独立的时候,却不自觉地矫枉过正:我要独立,所以我不需要Ta的帮助;我是独立的人,不应该这样依赖Ta;我们都是独立的,没必要太考虑Ta的感受……&/p&&p&---&/p&&p&&b&在爱情中,过分的「独立」真的好吗?&/b&&/p&&figure&&img src=&https://pic4.zhimg.com/v2-de0ae14b871da360eaeaf_b.jpg& data-rawwidth=&640& data-rawheight=&360&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640& data-original=&https://pic4.zhimg.com/v2-de0ae14b871da360eaeaf_r.jpg&&&/figure&&p&&i&《成为简奥斯汀》&/i&&/p&&p&独立,似乎是精致优雅生活的象征之一,辞典告诉我们,它指的是关系上不依附、不隶属,依靠自己的力量去做某事。但如果过于迷信独立的力量,只剩下依靠自己,习惯性地拒绝别人甚至伴侣的好意,「独立」就异化成了个人主义。&/p&&p&综合心理学中现有的定义:&/p&&ul&&li&个人主义的核心特征是选择自由,尊重他人的完善和自我实现,&br&&/li&&li&个人主义的人信奉自主和自控,更倾向于满足自我的需求,而忽略他人的需求。&br&&/li&&/ul&&br&&p&作为个人主义的重要特征,自我实现是指人开发自身潜能、展现自身才华的需要。自我实现程度高的人,感情生活应该更加饱满吧?&/p&&p&事实恰恰相反,K.L.Dion等人的研究表明,自我实现程度高的人在爱情体验的质量、深度、给予伴侣的关怀等方面都较为逊色,甚至单身比例更高。&/p&&p&同时研究表明,越是个人主义,对伴侣的关怀、需要和信任就越少;而对于婚姻的态度,个人主义者更加消极,更希望推迟结婚的时间。&/p&&p&在一项以手工业者、企业家和学生为对象的研究中,心理学家Goodwin发现,企业家整体更倾向于个人主义,而当涉及爱、性等私密话题时,企业家相比学生和手工业者显得更难以启齿,他们很少与伴侣谈及此类话题。&/p&&p&亲密关系中,自我暴露是很有必要的,而个人主义的人对此并不擅长,很难想象他们的爱情能从中获益。&/p&&p&在心理学家眼中,一段独立的爱情更像是一场欲言又止的长谈,未尽的,满是遗憾。个人主义者的爱情好像是一杯温水,虽然也能解渴,但少了咖啡牛奶的浓郁与醇香。&/p&&p&---&/p&&p&&b&在爱情中,为什么「独立」是不利的?&/b&&/p&&figure&&img src=&https://pic3.zhimg.com/v2-ca01254cdb38fa12405a_b.jpg& data-rawwidth=&640& data-rawheight=&340&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640& data-original=&https://pic3.zhimg.com/v2-ca01254cdb38fa12405a_r.jpg&&&/figure&&p&&i&《卡罗尔》&/i&&/p&&p&爱与独立都需要适度,而当独立超越了界限,成为了感情中完全的独立者,那么这段关系就会经受着不小的挑战。&/p&&p&&b&首先&/b&,在「独立者」眼中,自主是第一位的,对实现自我价值和自我照顾的需要总是优于其他。他们敏于自我满足,却讷于花时间用心体会伴侣的感受。&/p&&ul&&li&Ta在电话那头抱怨生活的无聊,你却在发愁今晚本该用于背单词的半个小时又没了;&br&&/li&&li&Ta想找你出去玩,你还在对着电脑屏幕激战;&br&&/li&&li&Ta想拽着你一起上自习,你却眉头一皱,「怎么这么粘人啊,什么都要我陪?难道就不能彼此独立吗?」&br&&/li&&/ul&&br&&p&Ta流下了委屈的泪水。你不知道的是,Ta并不在乎去哪里玩、学什么东西,只想得到你的关心与陪伴。&/p&&br&&p&「独立者」的短板就在于此:既然不想花时间用心体会对方的感受,又怎么会意识到对方需要什么?又怎么能在对方最需要的时候,提供力所能及的关心和照顾呢?&/p&&p&&b&其次&/b&,「独立者」对自我价值和自我照顾的重视,不仅会更少地关注对方,也会拒绝对方的帮助。所谓「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正是如此。&/p&&br&&p&「独立者」不希望对方「烦」自己,更不希望自己「烦」对方,什么事情都想自己面对、自己解决,生怕自己请求帮助时变成对方的累赘。而这种思维,会导致关系的进一步减弱。&/p&&p&&b&最后&/b&,「独立者」的自尊往往是他们的阿喀琉斯之踵。无论在什么关系中,他们都期望保持独立性,这样才能确信「自我」还是存在的、值得信赖的,而在一段感情中,关系过密意味着承认对对方依赖的增长,这是「独立者」不能接受的。&/p&&p&结果就是,对「自我」的执念会把对方推开,在本来亲密的关系中制造距离。此刻距离产生的不是美,而是渐行渐远。&/p&&p&---&/p&&p&&b&改善关系的4个秘诀&/b&&/p&&figure&&img src=&https://pic2.zhimg.com/v2-0a861a67ecafcc88875d1bbee5feec49_b.jpg& data-rawwidth=&640& data-rawheight=&319&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640& data-original=&https://pic2.zhimg.com/v2-0a861a67ecafcc88875d1bbee5feec49_r.jpg&&&/figure&&p&&i&《裁缝》&/i&&/p&&br&&p&「独立者」的爱情,似乎陷入一个怪圈:本来希望在各自独立的状态里享受爱情,他们的爱情却总是走向枯萎。如何走出「独立者」的爱情怪圈?&/p&&p&&b&1. 沟通是关系中最好的连接&/b&&/p&&br&&p&「比不知道更可怕的,是意识不到自己不知道。」这就是「独立者」们的困境。也许他们很想把伴侣照顾得很好,但他们的行为方式让他们很难意识到自己对伴侣的关注太少了。&/p&&p&此时沟通无疑是一剂良药,通过主动的沟通,实现从「无意识」到「有意识」的转变,从而给予伴侣更多的关注,这有助于找到并解决对方在感情生活中的「痛点」。&/p&&p&&b&2. 尝试多表达内心的想法&/b&&/p&&p&多向伴侣表达自己的需求也有助于加深亲密关系。无论是爱情还是友情,都是在互相「麻烦」中提升的。&/p&&p&被伴侣需求也是一种自我价值的体现,对方非但不会认为这是拖累,相反,ta会很乐意效劳,在不断的互相需求中,你们之间的卷入程度也越来越深,亲密关系也就随之加深了。&/p&&p&&b&3. 依赖与爱可以并存&/b&&/p&&br&&p&「自我」的存在不需要靠拒绝依赖来证明。&/p&&p&在亲密关系中,依赖自己的伴侣并不意味着个体价值的减弱;相反,我们每个人都有自己的软肋,也有自己的盲区。&/p&&p&正是因为依赖着彼此,我们才得以在富有挑战的生活中更具战斗力,从而更好地发挥「自我」的价值。从这个角度来说,爱情中的双方就好比单翼天使,只有互相拥抱,才能一起飞翔。&/p&&p&&b&4. 将爱情寓于自我实现之中,畅想属于你们的未来&/b&&/p&&p&我们都希望成为更好的自己,也希望拥有美好的爱情,如果我们不能同时在两个方面付出大量的时间,为什么不把它们结合起来呢?——去找一个属于你们的目标吧!&/p&&ul&&li&一起完成环游中国的梦想;&br&&/li&&li&一起开一个属于你们的小店;&br&&/li&&li&一起完成健身计划……&br&&/li&&/ul&&br&&p&在奋斗的路上彼此依偎着前进,在爱情的浸润中,成为更好的自己,也成就更好的对方。&/p&&p&在你缺乏动力的时候,有来自对方的关怀,也有未来愿景的鼓舞。在失去动力时,不妨和伴侣一起畅想美好的未来,这种积极的预期想象不仅有助于提升爱情的质量,也会使爱情更加长久。&/p&&p&---&/p&&p&我们以为的独立,也许有助于我们成为更好的自己,但对你的伴侣来说,这不是一个好主意。各自独立的亲密关系会让彼此渐行渐远,而真正美好的爱情是这样的:&/p&&p&「我们分担寒潮、风雷、霹雳,&/p&&p&我们共享雾霭、流岚、虹霓;&/p&&p&仿佛永远分离,&/p&&p&却又终身相依。」&/p&
早些时候在刘柯的建议下开通了这个专栏,却迟迟没有动笔,除了太忙,还觉得,专栏第一篇文章,总是要慎重一些。可思来想去,反而越拖越久了。(本文首发于微信公众号「张德芬空间」,禁止转载)---有的人认为在感情中,过度的依赖会失去自我;有的人认为在…
&figure&&img src=&https://pic3.zhimg.com/v2-ead1f4e995_b.jpg& data-rawwidth=&515& data-rawheight=&299&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515& data-original=&https://pic3.zhimg.com/v2-ead1f4e995_r.jpg&&&/figure&&p&为什么蝌蚪状的&strong&“鲁珀特之泪”(Prince Rupert's drops)&/strong&如此坚硬?这个问题自 17 世纪初以来,就一直困扰着科学家,如今终于得到解答。&/p&&br&&figure&&img src=&https://pic2.zhimg.com/v2-ead1f4e995_b.jpg& data-rawwidth=&515& data-rawheight=&299&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515& data-original=&https://pic2.zhimg.com/v2-ead1f4e995_r.jpg&&&/figure&&p&图 |
“鲁珀特之泪”&/p&&br&&p&在 17 世纪,德国的鲁珀特亲王送给英国国王查理二世一些蝌蚪状的玻璃泪滴。这些玻璃物体有着奇妙的特性:&strong&泪滴头部可以经受锤子的敲砸,但如果抓住泪滴尾部,稍微施力整颗玻璃泪滴就会立刻碎成粉末。&/strong&&/p&&br&&figure&&img src=&https://pic4.zhimg.com/v2-414d331da160b791be010bc_b.jpg& data-rawwidth=&320& data-rawheight=&240& data-thumbnail=&https://pic1.zhimg.com/v2-414d331da160b791be010bc_b.jpg& class=&content_image& width=&320&&&/figure&&p&将融化的玻璃依靠重力自然滴入水中,就会形成“鲁珀特之泪”。多年来,研究人员一直试图解开“鲁珀特之泪”的奥秘,&strong&但直到最近,科学家才在现代科技的帮助下得到答案。&/strong&&/p&&br&&p&1994 年,普渡大学的S·钱德拉塞克兰和剑桥大学的M·M·乔杜里&strong&用高速摄影技术观察了泪滴的碎裂过程。&/strong&他们通过实验得出结论:&strong&玻璃泪滴表面具有很很强的压应力,而内部具有很强的拉应力,&/strong&所以,泪滴处于不稳定的平衡态,尾部则是“鲁珀特之泪”的七寸。&/p&&br&&figure&&img src=&https://pic4.zhimg.com/v2-e2d3bda554f_b.jpg& data-rawwidth=&320& data-rawheight=&240& data-thumbnail=&https://pic4.zhimg.com/v2-e2d3bda554f_b.jpg& class=&content_image& width=&320&&&/figure&&br&&p&一个悬而未决的问题是,&strong&“鲁珀特之泪”内的这些应力是如何分布的。&/strong&理解了应力分布就能充分解释泪滴头部为何如此坚硬。&/p&&br&&p&为此,钱德拉塞克兰和乔杜里开始和塔林理工大学(Tallinn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教授希勒·阿边(Hillar Aben)合作。阿边是研究透明物体三维残留应力的专家。&/p&&figure&&img src=&https://pic1.zhimg.com/v2-fed7c73bdbe9bca7d9c3ec3095cde56c_b.jpg& data-rawwidth=&640& data-rawheight=&384&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640& data-original=&https://pic1.zhimg.com/v2-fed7c73bdbe9bca7d9c3ec3095cde56c_r.jpg&&&/figure&&p&图 |
“鲁珀特之泪”的残留应力通过彩色条纹显示从来&br&&/p&&br&&p&阿边他们用透射偏光显微镜分析了“鲁珀特之泪”应力分布,并将研究结果发表在《Applied Physics Letters》上。&/p&&br&&p&透射偏光显微镜可以测量轴对称透明物体的双折射。&strong&在实验中,研究人员将“鲁珀特之泪”悬浮在透明液体中,然后用红色LED照亮玻璃泪滴。&/strong&他们借助偏光显微镜测量到光通过玻璃滴的光延迟,并用这些数据构建了整个玻璃滴的应力分布。&/p&&br&&p&结果表明,玻璃滴头部表明的压应力&strong&高达 700 兆帕,近乎大气压的 7000 倍&/strong&——这要比之前的预期高得多。&strong&而这些压应力的分布却很薄,约占玻璃滴直径的10%。&/strong&&br&&/p&&br&&p&表面压应力让“鲁珀特之泪”拥有很高的结构强度。要使“鲁珀特之泪”破碎,必须在玻璃滴内部拉伸区形成裂纹,而表面裂纹只会沿着玻璃滴表面发展,不会深入内部拉伸区。&strong&但尾部却是“鲁珀特之泪”的阿喀琉斯之踵,因为尾部碎裂会使裂纹传入玻璃滴拉伸区,并迅速从内部土崩瓦解。&/strong&&/p&&br&&figure&&img src=&https://pic4.zhimg.com/v2-f97e1d88fa581dea8244e_b.jpg& data-rawwidth=&378& data-rawheight=&279& data-thumbnail=&https://pic3.zhimg.com/v2-f97e1d88fa581dea8244e_b.jpg& class=&content_image& width=&378&&&/figure&&p&至此,“鲁珀特之泪”的硬度问题终于得到解答。&br&&/p&&br&&p&“我们的研究成分解释了玻璃滴头部硬度为何如此之大”,乔杜里说。“我们已经解决了‘鲁珀特之泪’的主要谜团,&strong&但或许还会有出乎意料的是新问题出现。”&/strong&&/p&
为什么蝌蚪状的“鲁珀特之泪”(Prince Rupert's drops)如此坚硬?这个问题自 17 世纪初以来,就一直困扰着科学家,如今终于得到解答。 图 | “鲁珀特之泪” 在 17 世纪,德国的鲁珀特亲王送给英国国王查理二世一些蝌蚪状的玻璃泪滴。这些玻璃物体有着奇妙…
&figure&&img src=&https://pic3.zhimg.com/50/v2-efac1624ccc35edcfb81125_b.jpg& data-rawwidth=&800& data-rawheight=&600&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800& data-original=&https://pic3.zhimg.com/50/v2-efac1624ccc35edcfb81125_r.jpg&&&/figure&&br&漂洋过海来看你,重温被你深爱的感觉。&br&&br&2011年,一只被海上泄漏的石油呛得奄奄一息的小企鹅,漂流到巴西里约热内卢附近的一处海岛渔村,被71岁的老渔民Joao花了一周时间清洗,活了下来。&br&在确定企鹅完全康复后,将它放归大海。然而无论怎样,企鹅都不走。&br&
两个老伙计相处了11个月之久,企鹅突然不见了。可到第二年6月,它却回来了,用带着海腥味的嘴亲吻老人,黏着老人,蹭鱼吃。&br&
此后5年,企鹅每年6月来,次年2月离开,到阿根廷、智利附近海域繁殖,周而复始。&br&生物学家做过精确计算:麦哲伦企鹅的聚居地位于南美洲南端,从距离上估算,它每次游至少5000英里(约8000千米)。&br&一路上,它要克服疲惫和疾病,躲过海豹、鲸鱼等天敌,只为与它生命中的恩人相聚。&br&&br&
生命如此短暂,有的人争名夺利,斤斤计较,而老人与企鹅,却比谁都明白要抓紧时间去爱。&br&&br&
或许会有那么一天:老人没有等到企鹅;企鹅游回来没看到老人。&br&但心中有爱,曾经深深期待和信任过,拥有过美好生命时光,此生足矣。
漂洋过海来看你,重温被你深爱的感觉。 2011年,一只被海上泄漏的石油呛得奄奄一息的小企鹅,漂流到巴西里约热内卢附近的一处海岛渔村,被71岁的老渔民Joao花了一周时间清洗,活了下来。 在确定企鹅完全康复后,将它放归大海。然而无论怎样,企鹅都不走。 …
&figure&&img src=&https://pic3.zhimg.com/v2-bbf65e9ec97_b.jpg& data-rawwidth=&1147& data-rawheight=&1080&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1147& data-original=&https://pic3.zhimg.com/v2-bbf65e9ec97_r.jpg&&&/figure&&p&&i&原载于网易爱玩网:&a href=&https://link.zhihu.com/?target=http%3A//play.163.com/17/0511/16/CK5V7LS.html%3Ffrom%3Diplay2index& class=& wrap external& target=&_blank& rel=&nofollow noreferrer&&继《人渣》之后,我终于等到一部&纯洁&的恋爱番_爱玩网&/a&&/i&&/p&&p&&i&笔者对原文有所修改,截至文章完稿,《月色真美》正播到第5话。&/i&&/p&&p&&br&&/p&&p&漫画家冈本伦曾说过不会轻易在自己作品中画移动电话,是为了避免作品被这种容易更新换代的科技产物烙上时代印记,如果一部当今的漫画几十年后还会被阅读,那么代表了当年科技程度的手机便会让人很出戏,于是他在自己的作品选择模糊时代背景。&/p&&p&&br&&/p&&p&这种想法笔者认为见仁见智。有许多作品则反过来,利用人的交流工具来展现某个时代发生的事情,以时代局限性延伸普世共鸣的意义。在最近热播的新番动画中,《月色真美》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p&&p&&br&&/p&&figure&&img src=&https://pic4.zhimg.com/v2-f0f7f81dae83d41be41b86b_b.jpg& data-caption=&& data-size=&normal& data-rawwidth=&713& data-rawheight=&907&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713& data-original=&https://pic4.zhimg.com/v2-f0f7f81dae83d41be41b86b_r.jpg&&&/figure&&p&&br&&/p&&p&实际上这一类作品更多只是关于一些小圈子的故事,仅展现当代某个时间段,也仅定位了故事背景在空间上狭小。《月色真美》是一部关于初中生爱情的动画,讲述的是男主角安昙小太郎和女主角西野茜初三时第一次被分到同班,安昙出生在一个传统的日本家庭之中,个性细腻而又温厚的他自幼喜欢读书,十分喜爱太宰治,希望长大后成为一名作家,但是他也因内向而在班里并非起眼。小茜是田径部的种子选手,个性开朗活泼全身上下散发着积极的光芒,虽然有时会表现胆小。两个性格迥异的人,却在命运的牵引下,在即将迎来初中生活结束的一年里联系到了一起。&/p&&p&&br&&/p&&p&本身不谙世事的学生在社会中本身社交圈狭小,每天上放学也只是两点一线的路线。再加上主创班底特意把年龄层选在初中阶段,他们认为中考之后,高中成了一个过滤器,学习能力基本相同的孩子聚集在一个高中,因此初中最能反映差异性,其中学生们组成的交友圈也甚是有趣。但也恰恰是这样狭小的学生圈子描写让这部动画在不分国界的观众中获得共鸣。其中,本片也有意无意地突出了日本最常用的移动社交网络软件之一“Line”(中文名:连我),这款如同国内的微信一样的app在本片中承担不少推进剧情的作用。&/p&&p&&br&&/p&&figure&&img src=&https://pic3.zhimg.com/v2-f377f07992e4ccad93d2b7edb5077816_b.jpg& data-caption=&& data-size=&normal& data-rawwidth=&1920& data-rawheight=&1080&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1920& data-original=&https://pic3.zhimg.com/v2-f377f07992e4ccad93d2b7edb5077816_r.jpg&&&/figure&&p&&br&&/p&&p&&i&左边的手机屏幕便是Line的聊天界面&/i&&/p&&p&&br&&/p&&p&移动社交网络对于当下的学生尤为重要。学生几乎在每天两点一线的范围中交流,这也注定了他们在现实社会中获取信息的大部分时间就限制在上学的这个活动里,他们需要获取更多的信息只能通过其他渠道,比如网络。·但是因为社交圈的范围限制了他们更多的去接触社会,因此在网络上,学生更多关注的不是什么新闻时事,而是周围的朋友、偶像明星轶事或与自己爱好有关的内容。尤其是如今移动社交网络的发展,网络不仅是在家里能享用,在外随时随地能隔空进行社交活动,大家可以随时随地在移动社交网络分享自己的动态,而关注自己朋友的即时动态何尝不是学生们经常看手机的原因之一呢?在《月色真美》中,安昙与小茜在第一集就已经互相有好感,虽然自己仍未察觉。而西野茜是最早开始主动的一方,她想要更多的了解安昙小太郎,因此她需要更多关于对方的信息,而这个信息来源正是移动社交网络。因此她借准备运动会的名义来获得了安昙的Line帐号,也由这个契机,他们开始打破隔阂互相交流。交流,便是一种获得对方的信息的渠道。&/p&&p&&br&&/p&&figure&&img src=&https://pic1.zhimg.com/v2-74b0f04bfb471f483d713c77b939f5b1_b.jpg& data-caption=&& data-size=&normal& data-rawwidth=&834& data-rawheight=&469&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834& data-original=&https://pic1.zhimg.com/v2-74b0f04bfb471f483d713c77b939f5b1_r.jpg&&&/figure&&p&&br&&/p&&p&安昙小太郎的人物设定可以说内有玄乎。他出生在传统家庭,更是一个有着古朴内心想法的文学少年,加上他性格内向,所以他很少用Line这样的即时交流app。他甚至不知道自己班级为了准备运动会在Line里建了个聊天群,直到小茜想要了解他的时候主动把他拉进群里。这些人物设定都有着对比性,安昙和外向的小茜对比,不懂流行事物的安昙和随时随地在Line畅谈的同学对比。安昙开始频繁使用手机便是在他对小茜有好感、并获得对方的Line帐号之后,他开始变得和现在手机不离手的青少年几乎无异,也“跟上了时代”,这一切都源于他开始学会与人多多交流。&/p&&p&&br&&/p&&p&但是此时阻碍他们交流的是青春期的青涩、纯情。 在这里,初中生的设定再次发挥作用,在这个年龄段是初恋高发年龄。因为第一次恋爱,所以没有积累恋爱经验,即使对朋友的“恋爱经验”道听途说,也因为交友圈中大多数人都处于情窦初开的年龄,也不足以构成恋爱方面的经验。总的来说,关于恋爱方面的信息对他们来说实在太少了。因此在第五集中,男女主都在向网络社区求助以获得更多的恋爱信息(这里也再次突出网络对当下年轻人的重要性)。因为没经验,所以青涩;因为青涩,所以浪漫。&/p&&p&&br&&/p&&figure&&img src=&https://pic4.zhimg.com/v2-05ae208f5bdff94e4a3087f2ccbbbb4f_b.jpg& data-caption=&& data-size=&normal& data-rawwidth=&1280& data-rawheight=&720&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1280& data-original=&https://pic4.zhimg.com/v2-05ae208f5bdff94e4a3087f2ccbbbb4f_r.jpg&&&/figure&&p&&br&&/p&&p&实际上,关于如何营造所谓“浪漫”,关键也在“信息”这两个字上。&/p&&p&&br&&/p&&p&不知大家有没有看过望月智充在吉卜力导演的《听到涛声》?该动画原作小说的德间文库版书末中,日本电影批评家宫台真司写了一篇评论。他说到,浪漫主义的成立需要差异,但是这个差异却在渐渐失去;作为浪漫主义的成立条件,获取情报的不完全性非常重要。&/p&&p&&br&&/p&&p&在《听到涛声》中,来自大都市东京的女主角和生活在乡下的男主角便有着认知上的差异。男主角不了解东京大都会的人,女主角因为刚来到乡下,同样也不习惯在这里生活,两人对对方来说便会充满神秘。除此之外,该作采用了男孩子的视角。青少年的情感生活中,女孩子的无疑比男孩子的要丰富,这是因为她们在这方面受到外界的影响更多——她们也喜爱去接触这方面的知识。加上女主角来自大都会,大都会因为复杂的人际关系,每个人获得的情报是比乡下的要多得多的。所以相反,女生对男生来说的情报便不完全。这也是差异性的存在。因此,女主角的神秘引起了男主角的注意,浪漫故事也就成立了。&/p&&p&&br&&/p&&p&真要说的话,宫台真司用上“浪漫主义”这个词是不负责任的表现。浪漫主义这个词包含内容实在太大,并非定义在这么窄的范围。如此轻易用上这个词只是为了寻求一言蔽之的便利。这种“浪漫”,其实来自于情报缺失、信息的不对称让人对未知的内心世界感到憧憬,相反,情报丰富和详细的世界让人觉得无趣。&/p&&p&&br&&/p&&figure&&img src=&https://pic4.zhimg.com/v2-14cb4fe1cddde_b.jpg& data-caption=&& data-size=&normal& data-rawwidth=&1920& data-rawheight=&1200&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1920& data-original=&https://pic4.zhimg.com/v2-14cb4fe1cddde_r.jpg&&&/figure&&p&&i&听到涛声&/i&&/p&&p&&br&&/p&&p&回到《月色真美》。我们说到《月色真美》中,移动社交网络在剧情上占据重要位置,实际上,可能主创们也没有注意到的一点是,移动社交网络会让角色获得更多的情报而增加制造暧昧感的难度。如果说,诞生于九十年代的《听到涛声》中,东京大都市的复杂人际关系在网络没有普及的时代中充当了网络的作用,都市人便通过都市人际关系获得更多有利于自己的情报的话,那么时间设定在当下的《月色真美》中,社交网络便增强了获得情报的效率,也让该作的浪漫元素会有所削弱。但是,解决方法也很简单,就是把他们设置成初中生,正如前文所说的,初中生的青涩,本来就构成了情报的不完全化了。&/p&&p&&br&&/p&&p&《月色真美》这个标题我想许多人都知道,这是典故自夏目漱石的表白名言。因为日语中“月亮”(tsuki)和“喜欢”(suki)是谐音,这也让“月色真美”这句话赋予了另一番意味,这是日本人用东方式的含蓄来表达英文里的“I love you”。即使到了如今文化全球化趋势越来越猛进的今天,这句话对暧昧的日本人依旧受用。以此话为标题,也非常形象地把初中生那青涩朦胧的恋爱感觉勾勒出来,他们就像这句话一样,不敢直言“我喜欢你”。这种暧昧在哪一个年代都受用,这句古典的表白名言就像是和充满着完全情报的社交网络相得益彰,浪漫不分时代。在第四集结尾中,西野茜对安昙小太郎的告白便是“我想多和你说说话”,“我想和你交往”之意呼之欲出。&/p&&p&&br&&/p&&figure&&img src=&https://pic2.zhimg.com/v2-c5ccfa164fdffd07426e8_b.jpg& data-caption=&& data-size=&normal& data-rawwidth=&837& data-rawheight=&469&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837& data-original=&https://pic2.zhimg.com/v2-c5ccfa164fdffd07426e8_r.jpg&&&/figure&&p&&i&在动画《编舟记》中,男主角对女主角一见钟情的场景,女主角背后一轮明月也展现了同样的意境&/i&&/p&&p&&br&&/p&&p&除此之外,移动社交网络时代和短信、邮件的时代也是有着细微区别的。就国内来说,微信的出现是为了代替短信功能的不方便,同样,日本的Line也代替了人们用手机邮件交流的习惯,即时性的交流让交流效率加快。网络也更能展现人在现实生活中不会表露出来的一面——相当于第二种人格,虽然在本片中,这并不是重点,但是不多不少还是有所展现。比如说,女主角小茜有时会在Line对男主说一些在面对面时不好意思说的事情——这是因为在网络中用文字交流,对方不会看到自己害羞的表情,因此自己会更大胆;比如说,小茜用和她形象有所反差的表情包,无疑也丰富了安昙心中对小茜的形象:原来她也有这么滑稽的一面!无意间,这些细节也增加了安昙对小茜的情报,增加对方的情报即增进了解。&/p&&p&&br&&/p&&figure&&img src=&https://pic4.zhimg.com/v2-7f4eab53bbc_b.jpg& data-caption=&& data-size=&normal& data-rawwidth=&1920& data-rawheight=&1080&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1920& data-original=&https://pic4.zhimg.com/v2-7f4eab53bbc_r.jpg&&&/figure&&p&&i&小茜用的表情包,来自演员渥美清的代表作《寅次郎的故事》&/i&&/p&&p&&br&&/p&&p&移动社交网络改善交流的效率对恋爱题材的作品也有着至关重要的变化。笔者用两个比较喜欢的作品举个例子:《白色相簿》(第一部)和《I”s》。前者是著名的Galgame,笔者看的是2009年播出的改编动画;后者是漫画家桂正和的代表作漫画。前者年代设置在1986年,后者年代设置在90年代中期。&/p&&p&&br&&/p&&p&先说前者吧,为什么把年代设置在1986年呢?因为1985年开始,日本进入经济泡沫,在这之后的1987年到1991年之间,日本更是进入“消失的二十年”之前夕的最后狂欢。在这之前,70年代成了日本的乌托邦,在此基础下,消费主义诞生,偶像文化也应运而生,80年代,偶像文化更是发展到了顶峰。《白色相簿》讲述的便是男主角和两个人气偶像之间发展的多角恋。顺便说下,两个女主角,一个叫森川由绮,其原型便是如今大名鼎鼎的实力派演员齐藤由贵,在80年代她是万人迷少女偶像;另一个女主角叫绪方理奈,其原型便是2005年早逝的本田美奈子,相信不少动画迷都熟悉她演唱《全职猎人》著名的一曲《风のうた》(风之歌)。&/p&&p&&br&&/p&&figure&&img src=&https://pic4.zhimg.com/v2-82f8b43c0e273e48e577542ebaeb28ee_b.jpg& data-caption=&& data-size=&normal& data-rawwidth=&1013& data-rawheight=&1174&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1013& data-original=&https://pic4.zhimg.com/v2-82f8b43c0e273e48e577542ebaeb28ee_r.jpg&&&/figure&&p&&i&《白色相簿》动画BD第一卷封面,绪方理奈(左)和森川由绮(右)&/i&&/p&&p&&br&&/p&&p&而本作的原作游戏最早发行于1998年,动画版相当于为2010年的重制版造势。这也就是说,故事早在90年代就已成型。相比游戏原作把背景设置在90年代,动画中的80年代中期的背景,偶像文化大伙大热,更适合展开偶像与普通人之间的恋爱故事;还有就是90年代大哥大才开始在日本普及开来,故意设置在80年代的故事背景,也是为了让角色们在互动上不便利。可以说,《白色相簿》的各种感情纠葛都来自于因联络的不便利而产生的误会。比如说,当男主角不在家时,他可能就错过了某个女角色给他家里座机打的电话,当某个女角色和打给男主角占线时,另一个女角色也就无法联系到男主角等等,这种“狗血”的要素也推进了角色们之间的感情变化,从而以小小的一个电话推动整个故事的发展。但是不可质疑的是,这就是那个时代的恋爱故事,这种联系上的不便利就是那个时代的印记。笔者喜爱《白色相簿》更胜于以2007年为背景的《白色相簿2》,也是出于对自己从未经历过的20世纪80年代的向往。&/p&&p&&br&&/p&&figure&&img src=&https://pic2.zhimg.com/v2-3e62d79a3bc7a45f32c41ddb46d11dc4_b.jpg& data-caption=&& data-size=&normal& data-rawwidth=&780& data-rawheight=&1056&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780& data-original=&https://pic2.zhimg.com/v2-3e62d79a3bc7a45f32c41ddb46d11dc4_r.jpg&&&/figure&&p&&i&本田美奈子&/i&&/p&&p&&br&&/p&&figure&&img src=&https://pic2.zhimg.com/v2-38ce3acd6cf64ba0c04cfcb5a6e57ff4_b.jpg& data-caption=&& data-size=&normal& data-rawwidth=&2452& data-rawheight=&2476&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2452& data-original=&https://pic2.zhimg.com/v2-38ce3acd6cf64ba0c04cfcb5a6e57ff4_r.jpg&&&/figure&&p&&i&齐藤由贵&/i&&/p&&p&&br&&/p&&p&《I&s》同样是以男性视角张开的高中生青春恋爱物语,并且非常大胆地展现青春期男生对于异性的性幻想与性冲动心理。即使该作的背景是九十年代,但是大哥大因其价格并未在学生之间流行开来,能随时随地联系对于学生来说依旧是奢侈的事。除此之外,在未普及网络的时代下,因为情报的不完全也让《I&s》里的角色,在现在看来,对比之下是如此“纯朴”(请原谅笔者词穷,想来想去只想到这个词语)。女主角伊织就是那种只存在在90年代的清纯完美女孩,别说在90年代就已经读到这部作品的读者会把她当做女神般的存在,就连当下的读者也会感叹这种人物的美好只属于那个年代。&/p&&p&&br&&/p&&figure&&img src=&https://pic3.zhimg.com/v2-5a05f4ea45c14285aeb3_b.jpg& data-caption=&& data-size=&normal& data-rawwidth=&1279& data-rawheight=&1128&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1279& data-original=&https://pic3.zhimg.com/v2-5a05f4ea45c14285aeb3_r.jpg&&&/figure&&p&&i&《I&s》漫画单行本第12卷封面&/i&&/p&&p&&br&&/p&&p&《月色真美》因为联络的不便而产生误会的可能性也小了——虽然第四集中,安昙被老师没收了手机也不多不少让小茜误会,反而推动了恋情的发展——也更不可能出现所谓90年代式的角色,这是一个描写当下的作品,它展现的纯洁是属于当下的,是一个全新的故事。&/p&&p&&br&&/p&&p&恋爱故事桓古不变的是对爱慕之人未知的憧憬,或者说,求知欲,社会和时代不管怎么发展,永远都会出现那个时代特有的信息和情报不完全状况,浪漫感产生的核心永远不会变。正因如此,浪漫故事才会一直存在。还记得第四集中,由东山奈央翻唱的插曲《初恋》吗?这首是歌手村下孝蔵80年代的名曲,后来被不少人翻唱过,就连莫文蔚翻唱的粤语版也在她主演的《食神》中作为插曲出现。可知,时光可变,世界可变,初恋的味道都不会变迁。即使在二十一世纪的移动社交网络时代下,“月色真美”这样的暧昧在每个时代都会有所共鸣。&/p&&p&&br&&/p&&p&&u&&b&欢迎关注微信公众号“幻想现动研”,微信号gsgdk912。&/b&&/u&&/p&
原载于网易爱玩网:笔者对原文有所修改,截至文章完稿,《月色真美》正播到第5话。 漫画家冈本伦曾说过不会轻易在自己作品中画移动电话,是为了避免作品被这种容易更新换代的科技产物烙上时代印记,如…
&figure&&img src=&https://pic3.zhimg.com/50/dff3b3f15240e2ebc00d4e4_b.jpg& data-caption=&& data-size=&normal& data-rawwidth=&424& data-rawheight=&600&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424& data-original=&https://pic3.zhimg.com/50/dff3b3f15240e2ebc00d4e4_r.jpg&&&/figure&&p&&br&&/p&&p&&br&&/p&&p&说起今年日本的热门话题,《你的名字。》绝对是排在首位。这部由新海诚执导的动画电影,也是他本人继《言叶之庭》后时隔3年再次推出的动画作品。日在日本全国上映,目前票房已经突破194亿日元,排入历代日本电影本土电影票房前3位(目前是第3位),仅次于宫崎骏的《千与千寻》、《哈尔的移动城堡》。意料之外又情理之中。这部新作在上映后立即引爆全面hit,瞬间在各大社交平台上引发了热议,成为绝对热门的话题作。一部动画电影成为现象级的社会作品,究竟有着什么样的魅力?&/p&&p&&br&&/p&&p&&br&&/p&&p&在新海诚以往的作品中呈现出来以下一些特色:&b&①堪比实物极致的美景;②男女(少年少女)之间“心的距离”的细腻描绘;③擅长心里独白的刻画。&/b&他非常擅长用文学的手法来讲述电影故事,这也是国文系出身的新海诚绝对的优势,一直被赋予“小清新”、“文艺”等代名词也跟他小说式的叙述展开方式有极大的关系。&/p&&p&&br&&/p&&p&&br&&/p&&figure&&img src=&https://pic4.zhimg.com/50/v2-46b90fcfbeb4fd_b.jpg& data-caption=&& data-size=&normal& data-rawwidth=&752& data-rawheight=&486&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752& data-original=&https://pic4.zhimg.com/50/v2-46b90fcfbeb4fd_r.jpg&&&/figure&&p&&br&&/p&&p&&br&&/p&&p&此前,新海诚拥有众多狂热的支持者,同时他也一直作为有望齐名宫崎骏的人选之一而名声大噪,但他的名气更多还是在动画粉丝的圈子内。比起宫崎骏、细田守那样的国民动画大家,他是那种能获得少数人疯狂支持的类型的作家。在前作《言叶之庭》上映时,曾在接受采访时他曾说过:&b&我一直希望那些说“不看动画”的朋友们能怀着共鸣来看我的作品。我也一直都是怀着传达给更多人的想法去制作的&/b&。&/p&&p&&br&&/p&&p&&br&&/p&&p&《你的名字。》中汇集了新海诚过去作品的众多精华。本作的主人公,泷与三叶在梦中相互替换,而不直接相见,联络方式只有留在手机里的记录。仅靠手机联系的高中男女生这一想法,在新海诚独自制作完成的短篇电影《星之声》中就使用过。而在梦中替换,体验另一种现实的想法也可以看做是对《云之彼端、约定之处》的沿袭。《云之彼端》中出现了人物在梦中见到另一个世界(平行世界)的片段,主人公浩纪看到了女主角佐由理的梦,因为那个梦比现实还要真实,遂成了男主寻找下落不明的佐由理的线索。新海诚说,本作的舞台是东京与日本的山间乡村,而这个乡下少女与城市少年的情节,也是以新海诚亲自制作的Z会CM《十字路口》为基础。&/p&&p&&br&&/p&&p&&br&&/p&&p&新海诚在《秒速5厘米》与《言叶之庭》中,描绘了东京市中心的美。而这次东京的光线画法更加精炼,使其美丽更上一层楼,发现似曾相识构图的粉丝一定会会心一笑吧。比如,预告片中,俯视樱花飘舞的东京的最后一镜一定会让一些人想起《秒速5厘米》的标题镜头。最后一镜前,三叶仰望彗星的镜头也与《秒速5厘米》第2话《宇航员》中仰望火箭发射的主人公们的构图相似。&/p&&p&&br&&/p&&p&&br&&/p&&p&新海诚作品中的雨、樱花、电车、车站、天空飞翔的小鸟、纵伸的太阳光等不可欠缺的要素,作为“表达感情”的背景描写也依然在。虽然《星之声》之外的作品新海诚都没有亲自作画,但他参与了很多美术/摄影工作。《言叶之庭》等作尤为显著,新海诚采用了很多通过背景描写来表达人物心情的手法。例如,《言叶之庭》中没有说出心声的两人心情,通过雨的缓急绝妙地表现了出来。《云之彼端、约定之处》中人物感到孤独时画面只有一只小鸟在飞,而内心贴近时则数鸟齐飞。本作中也可以看到很多这样的描写。&/p&&p&&br&&/p&&p&&br&&/p&&figure&&img src=&https://pic3.zhimg.com/50/v2-df8bc0392defbadc5f966eba_b.jpg& data-caption=&& data-size=&normal& data-rawwidth=&600& data-rawheight=&337&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600& data-original=&https://pic3.zhimg.com/50/v2-df8bc0392defbadc5f966eba_r.jpg&&&/figure&&p&&br&&/p&&figure&&img src=&https://pic4.zhimg.com/50/v2-5a530c5db7d_b.jpg& data-caption=&& data-size=&normal& data-rawwidth=&600& data-rawheight=&337&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600& data-original=&https://pic4.zhimg.com/50/v2-5a530c5db7d_r.jpg&&&/figure&&p&&br&&/p&&figure&&img src=&https://pic4.zhimg.com/50/v2-3184feed25549da5abd7ecbe91bc6781_b.jpg& data-caption=&& data-size=&normal& data-rawwidth=&600& data-rawheight=&337&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600& data-original=&https://pic4.zhimg.com/50/v2-3184feed25549da5abd7ecbe91bc6781_r.jpg&&&/figure&&p&&br&&/p&&p&&br&&/p&&p&虽然极富新海诚个人特色,&b&但为其注入全新活力的角色设计师田中将贺与作画监督安藤雅司的贡献也不可忽视&/b&。的确,本作与新海诚的旧作相比,角色表情变得极为丰富。擅长在安静的表演中以背景衬托情感是新海诚的特色,加上田中设计的兼具核心与大众风格、表情丰富的角色,使得表现力大幅增强。&/p&&p&&br&&/p&&p&&br&&/p&&p&而担任本次作画监督的安藤雅司(《千与千寻》、《红辣椒》的作画监督)的贡献也非常大。安藤雅司曾担任过《幽灵公主》和《千与千寻》的作画监督,冲浦启之评价他的画是“在真实感中也能感受到温柔”(而且冲浦启之也参加了本作的制作),这与新海诚长年感受到的日本动画的特征相重合。&/p&&p&&br&&/p&&p&&br&&/p&&figure&&img src=&https://pic2.zhimg.com/50/v2-ac872a24ed_b.jpg& data-caption=&& data-size=&normal& data-rawwidth=&616& data-rawheight=&345&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616& data-original=&https://pic2.zhimg.com/50/v2-ac872a24ed_r.jpg&&&/figure&&p&&br&&/p&&p&&br&&/p&&p&新海诚之前的作品虽然以现代为舞台,但都没有向生活在同时代的观众传递明确的信息。&b&但本作则是明确面向现代社会而制作的,对于活在2010年代的日本人来说,可以切实地感受到某种触动&/b&。能够表达这种强有力的主题也让我们感受到了新海诚作为作家的巨大成长。&/p&&p&这毋庸置疑是新海诚的最高杰作。&/p&&p&&br&&/p&&p&&br&&/p&&p&&b&日本名人是如何评价这部电影的呢?&/b&&/p&&p&&br&&/p&&p&&b&秋元康(作词家):&/b&&/p&&p&震撼心灵。就像风摇动着万木一般,心灵的最深处在簌簌作响。无论是谁都在寻找着某一个人。无论是谁也都在等待着某一个人。命运时时刻刻都在捉弄着我们。新海诚所描绘的是“即便如此”依然充满着希望的世界。&/p&&p&&br&&/p&&p&&b&铃木敏夫(吉卜力制作人):&/b&&/p&&p&人类在最后患上的是一种名为“希望”的疾病。看着这部电影,圣·埃克苏佩里(《小王子》作者)的这句名言无数次在脑海中闪现。&/p&&p&&br&&/p&&p&&b&岩井俊二(电影导演):&/b&&/p&&p&新海诚的作品就像是马格利特(比利时画家)《比利牛斯山之城》。大胆无畏、有着不朽的说服力。想称《你的名字。》为他的集大成之作。不过我认为他的“比利牛斯山之城”还能达到更高更高的位置。&/p&&p&&br&&/p&&p&&b&秦基博(歌手兼词曲家):&/b&&/p&&p&《你的名字。》这部作品究竟缠绕了几层思绪才能构筑起这样一个故事,想到这里不禁颤抖。&/p&&p&这便是感动和畏怖的交织,怎样都无法好好用语言表达出来的复杂感情。观赏完电影之后,我片刻之间失去了语言。这份纯净感、现实感以及电影的规模之大,太过于有压倒性的气势。&/p&&p&&br&&/p&&p&&br&&/p&&figure&&img src=&https://pic3.zhimg.com/50/v2-41fa48bfbda17aeb4759e74_b.jpg& data-caption=&& data-size=&normal& data-rawwidth=&754& data-rawheight=&426&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754& data-original=&https://pic3.zhimg.com/50/v2-41fa48bfbda17aeb4759e74_r.jpg&&&/figure&&p&&br&&/p&&p&&br&&/p&&p&&b&日本观众是如何评价的呢?&/b&&/p&&p&&br&&/p&&p&&b&21歳/女性/高知県:&/b&&/p&&p&这部电影有搞笑的地方,有感动的地方,有怦然心动的地方,在看完电影回家的路上,觉得所见不同了,想和喜欢的人见面。&/p&&p&&br&&/p&&p&&b&23歳/男性/長崎県:&/b&&/p&&p&我感觉到联结人和人之间羁绊的线真的拥有改变命运的力量。&/p&&p&&br&&/p&&p&&b&29歳/女性/東京都:&/b&&/p&&p&壮大的世界观在一片片故事拼图汇成一副画时呈现出来,一个个音符重叠成曲的管弦乐,十分沉稳,是一部能让人心情沉浸于其中的精彩电影。&/p&&p&&br&&/p&&p&&b&17歳/女性/神奈川県:&/b&&/p&&p&画面很漂亮,色彩很美丽,声音很好听,曲子很动听,谁都会觉得是目前日本电影最高的水准了吧。在看完电影之后有一种心灵像受到了洗礼,世界的颜色好像变得透明了起来的感觉,第一次有这样的感觉。这绝对是我会向周围朋友推荐的电影。&/p&&p&&br&&/p&&p&&br&&/p&&figure&&img src=&https://pic1.zhimg.com/50/v2-fa2e6cd2ca1_b.jpg& data-caption=&& data-size=&normal& data-rawwidth=&754& data-rawheight=&419&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754& data-original=&https://pic1.zhimg.com/50/v2-fa2e6cd2ca1_r.jpg&&&/figure&&p&&br&&/p&&figure&&img src=&https://pic2.zhimg.com/50/v2-c3be479d9e6c31ae98a34b_b.jpg& data-caption=&& data-size=&normal& data-rawwidth=&600& data-rawheight=&337&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600& data-original=&https://pic2.zhimg.com/50/v2-c3be479d9e6c31ae98a34b_r.jpg&&&/figure&&p&&br&&/p&&p&&br&&/p&&p&下面说一点沪江君自己的感受。《你的名字。》这部电影是非常典型的“日本”电影,在电影中描绘的场景、心理、生活状态日式风味十足,包括神社、巫女这样的元素符号也是日本文化爱好者们最为熟知的场景。但是在看的过程中沪江君的直观体验最可能让中国观众发生理解“分歧”的点也正是这部电影的魂——「結び」。关于灵魂、隐世、命运、缘、结这种虚拟“概念”的理解,观看这部电影,最好贮备一定日本文化的知识以及打开想象的空间。&/p&&p&&br&&/p&&p&&br&&/p&&p&本作包含些许的“科幻”色彩。身体(灵魂)交换、时空穿越、时间线的交叠……还有在关于“fantastic”和“现实”的界限描述上,可能会对理解有一定的影响。如果你在看的过程中异常执着逻辑和主人公行为本身的联系的话,可能会陷入一个一直在发问的状态。比较建议第一次看的时候轻松观看故事本身,待研究所有细节后再看一遍。&/p&&p&&br&&/p&&p&&br&&/p&&figure&&img src=&https://pic1.zhimg.com/50/v2-eb897e9877a_b.jpg& data-caption=&& data-size=&normal& data-rawwidth=&756& data-rawheight=&421&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756& data-original=&https://pic1.zhimg.com/50/v2-eb897e9877a_r.jpg&&&/figure&&p&&br&&/p&&p&&br&&/p&&p&这部让无数人泪流不止的电影,很多情侣是非常有感触的。关于“相遇”、“重逢”这样的主题的确会引发不少共鸣。当然,个人认为如果仅仅把它当作一部青春爱情电影来看,未免就有些可惜了。&/p&&p&&br&&/p&&p&最后补充一点,纯属沪江君个人观感。整部电影在看的过程中并没有想象中的泪腺崩坏和情不自禁,全程都很冷静。看完整个故事,唯一的泪点却是在《なんでもないや》唱到这里的时候:&/p&&p&&br&&/p&&p&僕らタイムフライヤー 時を駆け上がるクライマー&/p&&p&(我们是时间旅行者 追逐时光的攀缘者)&/p&&p&&br&&/p&&p&時のかくれんぼ はぐれっこはもういやなんだ&/p&&p&(厌倦了与时间的躲猫猫 逃避时间的流逝)&/p&&p&&br&&/p&&p&嬉しくて泣くのは 悲しくて笑うのは&/p&&p&(喜极而泣 抑或是含泪欢笑)&/p&&p&&br&&/p&&p&君の心が 君を追い越したんだよ&/p&&p&(都是因为你听从了内心的声音啊)&/p&&p&&br&&/p&&p&&br&&/p&&p&无论外界的评价如何,只要能触动到你内心的电影,就是好电影。&/p&&p&&br&&/p&&p&电影引进不易,请好好地欣赏它。&/p&&p&&br&&/p&&p&&b&想看更多日语学习、有趣好玩的日本文化介绍,欢迎关注:&/b&&/p&&p&沪江日语官方微信:&b&沪江日语(hujiangjp)&/b&&/p&&p&沪江日语官方微博:&b&&a href=&//link.zhihu.com/?target=https%3A//weibo.com/p/8353/home%3Ffrom%3Dpage_mod%3DTAB%26is_all%3D1%23place& class=& wrap external& target=&_blank& rel=&nofollow noreferrer&&@沪江日语&/a&&/b&&/p&
说起今年日本的热门话题,《你的名字。》绝对是排在首位。这部由新海诚执导的动画电影,也是他本人继《言叶之庭》后时隔3年再次推出的动画作品。日在日本全国上映,目前票房已经突破194亿日元,排入历代日本电影本土电影票房前3位(目前是第3位…
&p&07年我上高中,懵懂的年纪遇到了一个女孩,默默喜欢了三年,她很漂亮。很喜欢一个人安静的看书。她文科棒,我理科强,我们关系很好。她也喜欢我,也知道我喜欢她,我们心知肚明却从不点破。&br&&/p&&p&&br&&/p&&p&每次体育课回来,我的座位都会有一壶晾温的热水。有时候忘记带杯子,她会笑着把她的杯子递给我,我也很自然的接过来,却从不用嘴碰杯口。&/p&&p&下课去食堂吃饭,总会在楼梯的拐角处相遇,或者她等我,或者我等她,默默一路基本不说话,吃完总能接到她的纸巾,擦擦嘴回教室。&/p&&p&她知道我周日下午大扫除的时候会回宿舍洗头,又懒得打热水,每次都会打好让我拎回去。&/p&&p&她物理特别差,尤其是电磁学,左右手定则一直搞混,我就晃着自己的一双手,天天给她比划,后来上自习做题,突然回过头来拉了我的手看了一下说:还是看你的手才能分清那个定律。&/p&&p&08年,我们高二,我理她文,我去了楼上的23班,她去了楼下的14班,一东一西。&/p&&p&5.12汶川地震,整个楼在晃,人们惊恐尖叫着往操场跑,我随着人流拥挤着下楼,跑下一层,转身奋力的扒开逆流的人潮,朝她的教室狂奔。但她的教室已经空无一人。&/p&&p&所幸,楼只是晃了晃,没有意外。&/p&&p&后来,一起吃饭的时候,她偶然提起来:那天,地震来的好突然,所有人拼命往楼下跑,我也跟着跑,跑了一段路,我就开始往回跑,我去了你的教室,我知道大地震跑不了,小地震不用跑。我那时候胆子突然好大,我就想,如果真的是大地震来了,我就不跑出去了,和你死在一起吧,这样我也就不害怕了。&/p&&p&说完,她傻呵呵的自己笑了。&/p&&p&我说:我也去你的教室找你了,不过你们跑的好快,我去的时候一个人都没了。&/p&&p&她说:我知道呀,你肯定会来找我,不过我就是等不及,于是我就跑去找你啦。&/p&&p&那年,我十七岁,第一次渴望天长地久。&/p&&p&我又何尝不是呢,死就死了吧,跟她在一起,死亡好像也没有那么可怕了。那一年的我,也是这么想的。&/p&&p&高考之后分隔两地,时间终于冲淡了这段感情,虽然没能走到最后,但跟她渡过的每一天,我都很开心。去年,她嫁人了,我从学校请假参加了她的婚礼,很真诚的给她送上了我的祝福。&/p&&p&分别之后的许多年,遇到了形形色色的人和林林总总的事,眼见了很多很多的的鲜花,吉他,蜡烛,气球,包包,跑车,各种各样的表白追求,也出现了各种各样的社交软件。&/p&&p&感情,被他们演绎的太过用力,太过刻意,那些夹杂了各种技巧的喜欢,不过是成了他们后来酒后饭余的谈资。&/p&&p&没人会在意那些真正能触碰到内心最柔软的事情,没人会有耐心去心甘情愿的陪伴。&/p&&p&你们所谓的追女孩,泡马子,撩男生,不过是想用省心省力的技巧去做一件需要真心真意才能获得结果的事。&/p&&p&因为,我们都失去了用真心守护一个人的能力。&/p&&p&如果,我们心里都有一个想要守护的人,那有谁是容易追的呢,如果,我们都早已忘记心里最深处曾经被触动过的温柔,又有谁是不好追的呢?&/p&&p&卸下你绷紧的力,扔掉你学来的刻意,遇见一个人,平平淡淡,心甘情愿的陪伴守候,不是很美好的事情吗?&/p&&p&我早已忘记和她第一次的遇见,也不记得什么时候开始喜欢上她,甚至她当年的样子都已经模糊了,可我却永远不会忘记十七岁那年她在我心底泛起的阵阵涟漪。&/p&&p&&br&&/p&&p&.........................................................&/p&&p&&br&&/p&&p&&br&&/p&&p&&br&&/p&&p&&br&&/p&&p&新建了一个公众号:庭前闲笔&/p&&p&写点日常事,喜欢就关注一下吧。&/p&&p&我个人随性随意的随笔。&/p&&p&缺乏逻辑,立意不深。&/p&&p&多插科打诨,多嬉笑怒骂。不&/p&&p&媚俗不美雅,&/p&&p&偶有小黄文乐呵乐呵,&/p&&p&偶尔敦敦伟大友谊。&/p&&p&且看我笔起波澜!&/p&
07年我上高中,懵懂的年纪遇到了一个女孩,默默喜欢了三年,她很漂亮。很喜欢一个人安静的看书。她文科棒,我理科强,我们关系很好。她也喜欢我,也知道我喜欢她,我们心知肚明却从不点破。 每次体育课回来,我的座位都会有一壶晾温的热水。有时候忘记带杯…
&p&谢邀。&/p&&p&题主问,“明知不可能有结果,比如距离太远,一方要出国,家庭原因等等……互相喜欢的人还要在一起吗?”&/p&&p&我曾经看过这样一句话:&/p&&p&&b&“距离对于爱情而言,就像风之于火。它吹熄那些微弱的,但助长那些强烈的。”&/b&&/p&&p&在那些具备着“有结果”条件的、每天面对着对方的关系里,每个人可能都曾经至少在一个瞬间,怀疑过这是不是传说中那种“强烈的真爱”。而当距离把我们分开,我强烈感受到思念带来的不适、感受到自己对于有对方参与的想象。那时,仿佛人们才更甘心对自己承认——我爱这个人。所以也有人说,&b&我只有在你不在我身边的时候才最爱你&/b&——爱和距离/阻碍,可能注定是一对这样纠结的关系。&/p&&p&如题主所说,这种距离当然不仅仅指地理位置上的距离,出身的差异、错过的时间……所有让我们感受到“遥远”这种主观体验的东西,都可能给“爱”带来两种极端不同的影响。这种遥远让我们对对方保有一种“美化”了的幻想,&b&日常生活“去神秘化”的作用不太容易在这样两个人之间发生。&/b&&/p&&p&所以,要回答这个问题,还是先带大家一起重温一个老故事吧,这个故事或许可以提醒我们,每个人都曾有过的关于爱的理想。&/p&&p&---&/p&&p&故事的开始发生在养老院里,一位老先生给一位老太太打开笔记本,为她讲起了一个发生在夏天的爱情故事:&/p&&h2&&b&家境的距离永远是第一个难题&/b&&/h2&&p&&b&诺亚·卡尔霍恩&/b&(Ryan Gosling 饰)是镇上的一家木材厂的工人,工作很辛苦,工资不多,来自当地的普通家庭。&b&艾丽·汉密尔顿&/b&(Rachel McAdams 饰)是来自富贵人家的千金小姐,在夏天和家人一起来到小镇度假。&/p&&p&两个人身份相差悬殊,但在游乐场中,诺亚第一次看到艾丽时,就被她强烈地吸引了。他主动过去搭讪,邀情她和自己跳舞,但惨遭对方直接的拒绝。&/p&&figure&&img src=&https://pic4.zhimg.com/50/v2-f3be3eebf31f_b.jpg& data-rawwidth=&800& data-rawheight=&336&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800& data-original=&https://pic4.zhimg.com/50/v2-f3be3eebf31f_r.jpg&&&/figure&&br&&figure&&img src=&https://pic1.zhimg.com/50/v2-fd6bd4adbb20d_b.jpg& data-rawwidth=&800& data-rawheight=&381&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800& data-original=&https://pic1.zhimg.com/50/v2-fd6bd4adbb20d_r.jpg&&&/figure&&p&但诺亚还不死心——随后,当艾丽与另一个男子一起坐摩天轮时,诺亚突然冲进他们之中,主动介绍自己,邀请她一起出去。艾丽仍旧不答应,他便挂在摩天轮上以死相逼。&/p&&figure&&img src=&https://pic3.zhimg.com/50/v2-ddde73b38d4c5df2ce24f_b.jpg& data-rawwidth=&800& data-rawheight=&336&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800& data-original=&https://pic3.zhimg.com/50/v2-ddde73b38d4c5df2ce24f_r.jpg&&&/figure&&p&面对艾丽的嘲弄,诺亚没有放弃。一天,诺亚在下班路上又遇见艾丽,他再次主动上前搭讪,表达对她的一见钟情,他说,为了能得到艾丽的爱,他可以做一切事。艾丽仍然不以为然,认为他只是花言巧语。&/p&&br&&figure&&img src=&https://pic4.zhimg.com/50/v2-acb8fdec6af_b.jpg& data-rawwidth=&800& data-rawheight=&336&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800& data-original=&https://pic4.zhimg.com/50/v2-acb8fdec6af_r.jpg&&&/figure&&br&&figure&&img src=&https://pic2.zhimg.com/50/v2-33f5f10af200eb9c8f6f40_b.jpg& data-rawwidth=&800& data-rawheight=&443&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800& data-original=&https://pic2.zhimg.com/50/v2-33f5f10af200eb9c8f6f40_r.jpg&&&/figure&&br&&figure&&img src=&https://pic2.zhimg.com/50/v2-e42b3f131a1eec4f55f559_b.jpg& data-rawwidth=&800& data-rawheight=&469&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800& data-original=&https://pic2.zhimg.com/50/v2-e42b3f131a1eec4f55f559_r.jpg&&&/figure&&p&但诺亚的情感还是渐渐感动了艾丽,在好友费和他的女朋友的帮助下,诺亚和艾丽一起看了一场电影,散场后,两人在街上散步,聊起彼此的生活。艾丽谈到,自己的人生几乎被她的父母全部安排好了,她要学习各种课程,每天都有固定的时间表,现在正和父母商量申请读哪所大学,一切都沿着固定的路线,迈向成功的未来。&/p&&p&诺亚觉得她并不自由,便询问:你真正的爱好是什么?艾丽竟一时答不上来。但也许就在这一刻,她被触动了。&/p&&figure&&img src=&https://pic1.zhimg.com/50/v2-9d41e9cf2afbd_b.jpg& data-rawwidth=&800& data-rawheight=&531&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800& data-original=&https://pic1.zhimg.com/50/v2-9d41e9cf2afbd_r.jpg&&&/figure&&p&随后,诺亚邀请艾丽一起躺在马路中间,看着路灯的颜色不断跳动,艾丽说起了自己对画画的喜爱。这时,突然来了一辆车,他们跑到路边,一起大笑,诺亚还邀请艾丽一起到马路上跳起舞来。&/p&&p&两个身份悬殊的年轻人,就这样相爱了。&/p&&figure&&img src=&https://pic2.zhimg.com/50/v2-d49b66de85efabf2bd6a39d_b.jpg& data-rawwidth=&800& data-rawheight=&336&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800& data-original=&https://pic2.zhimg.com/50/v2-d49b66de85efabf2bd6a39d_r.jpg&&&/figure&&br&&figure&&img src=&https://pic3.zhimg.com/50/v2-ab5fab53d4_b.jpg& data-rawwidth=&1024& data-rawheight=&679&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1024& data-original=&https://pic3.zhimg.com/50/v2-ab5fab53d4_r.jpg&&&/figure&&p&他们开始形影不离,海边、树林中都留下了他们的回忆。虽然他们也经常吵架,但这并没有让彼此的爱有所减少。&/p&&figure&&img src=&https://pic3.zhimg.com/50/v2-11f2d546f59d99ea6d6b004ccf555acc_b.jpg& data-rawwidth=&800& data-rawheight=&336&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800& data-original=&https://pic3.zhimg.com/50/v2-11f2d546f59d99ea6d6b004ccf555acc_r.jpg&&&/figure&&p&但艾丽的父母开始察觉到这段跨越了身份的恋爱,便邀请诺亚来参加聚会。结果,到场的都是和艾丽同样处于上层社会的人,当他们询问诺亚的工作和收入时,现场的气氛变得异常尴尬。&/p&&br&&figure&&img src=&https://pic2.zhimg.com/50/v2-92b6b1e5a31f402c7bc5d_b.jpg& data-rawwidth=&800& data-rawheight=&466&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800& data-original=&https://pic2.zhimg.com/50/v2-92b6b1e5a31f402c7bc5d_r.jpg&&&/figure&&br&&figure&&img src=&https://pic4.zhimg.com/50/v2-eefcb151de9d1c3bd4131_b.jpg& data-rawwidth=&800& data-rawheight=&336&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800& data-original=&https://pic4.zhimg.com/50/v2-eefcb151de9d1c3bd4131_r.jpg&&&/figure&&p&不久后,艾丽也收到了录取通知书,之后要去纽约上大学。艾丽的母亲便想借此机会来阻挡他们。&/p&&figure&&img src=&https://pic4.zhimg.com/50/v2-3eda21ca351e5_b.jpg& data-rawwidth=&800& data-rawheight=&365&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800& data-original=&https://pic4.zhimg.com/50/v2-3eda21ca351e5_r.jpg&&&/figure&&p&但两个年轻人并不认为,距离会让他们分别&b&。当天晚上,诺亚将艾丽带到一间老房子中,畅想以后将它买下进行翻修,&/b&艾丽也一同畅想起新房子的模样和两人的幸福生活:&b&一幢白色的房子,挂着蓝色的百叶窗,可以看到整条河流……她在里面画画,一起看着日出日落。&/b&&/p&&p&诺亚向她保证,一定会实现她的梦想。&/p&&figure&&img src=&https://pic4.zhimg.com/50/v2-4dbbd7e2d336d72c077e92_b.jpg& data-rawwidth=&800& data-rawheight=&399&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800& data-original=&https://pic4.zhimg.com/50/v2-4dbbd7e2d336d72c077e92_r.jpg&&&/figure&&br&&figure&&img src=&https://pic2.zhimg.com/50/v2-cbcdd112a176c614a5a1f6_b.jpg& data-rawwidth=&800& data-rawheight=&336&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800& data-original=&https://pic2.zhimg.com/50/v2-cbcdd112a176c614a5a1f6_r.jpg&&&/figure&&p&然而,当他们在房子中准备做爱时,诺亚的好友费闯进来,说艾丽的父母正在让警察到处寻找她。于是,他们一起回到家中。&/p&&p&艾丽的母亲称呼诺亚为“垃圾”,让她不要再与诺亚见面,还重伤诺亚,两人为此大吵起来。&/p&&figure&&img src=&https://pic1.zhimg.com/50/v2-70bf67f5c2cdc9e352abb_b.jpg& data-rawwidth=&800& data-rawheight=&380&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800& data-original=&https://pic1.zhimg.com/50/v2-70bf67f5c2cdc9e352abb_r.jpg&&&/figure&&p&当艾丽出去找诺亚时,他正打算离开。面对如此大的感情冲击,两个人情绪波动很大,也说了一番伤害彼此的话,诺亚开车离开了。&/p&&p&但第二天,艾丽的父母便决定结束度假,离开小镇。艾丽到木材厂找诺亚告别,但却没有找到他,只好让费转告,然后不得不离开。当诺亚知道后,开车来到艾丽的家中,却发现早已人去楼空。&/p&&figure&&img src=&https://pic1.zhimg.com/50/v2-b1f1b3ae27321fdcc1d264_b.jpg& data-rawwidth=&800& data-rawheight=&336&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800& data-original=&https://pic1.zhimg.com/50/v2-b1f1b3ae27321fdcc1d264_r.jpg&&&/figure&&p&花火、夏夜、青春的爱情,究竟哪一个更短?&/p&&p&对于被迫分开的二人来说,这段感情会就此终结吗?&/p&&h2&&b&爱能否跨越时空的距离?&/b&&/h2&&p&分开后,诺亚每天都给艾丽写一封信,说对她很抱歉,他依然深爱着她。但这些信都石沉大海,没有收到任何回复。原因在于,艾丽的母亲偷偷将信件藏了起来,切断他们的联系。&/p&&figure&&img src=&https://pic4.zhimg.com/50/v2-56ecaab600bccd8f5e291f3_b.jpg& data-rawwidth=&800& data-rawheight=&412&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800& data-original=&https://pic4.zhimg.com/50/v2-56ecaab600bccd8f5e291f3_r.jpg&&&/figure&&p&经过一年毫无结果的漫长等待,诺亚给艾丽写了一封告别信,开始了新生活。他和费一起到亚特兰大打工,随后,二战爆发,他们一起参军到北非前线。&/p&&p&而另一边,艾丽由于没有收到诺亚的任何消息,也感到心灰意冷。大三时,她志愿做了护士,去照顾伤兵。其中有一位伤兵隆·哈蒙注意到艾丽没有戴婚戒,便提出想和她约会。随后,他开始热烈地追求艾丽。&/p&&figure&&img src=&https://pic2.zhimg.com/50/v2-1d9e188c66efadccf47a34_b.jpg& data-rawwidth=&800& data-rawheight=&336&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800& data-original=&https://pic2.zhimg.com/50/v2-1d9e188c66efadccf47a34_r.jpg&&&/figure&&p&隆来自南方的富裕家族,帅气、聪明又成熟。艾丽被他的魅力吸引,很快他们就相爱了,男方的家庭和身份背景也令艾丽的父母非常满意。不久后,隆在一家高档餐厅当着众人的面,向艾丽热烈地求婚了。&/p&&p&艾丽答应了,但在那一刻,她的脑海中却突然浮现出了诺亚的面容。&/p&&figure&&img src=&https://pic3.zhimg.com/50/v2-ea3b08f3a_b.jpg& data-rawwidth=&800& data-rawheight=&385&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800& data-original=&https://pic3.zhimg.com/50/v2-ea3b08f3a_r.jpg&&&/figure&&br&&figure&&img src=&https://pic4.zhimg.com/50/v2-8d77b345ce645f1be52c9bf_b.jpg& data-rawwidth=&800& data-rawheight=&381&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800& data-original=&https://pic4.zhimg.com/50/v2-8d77b345ce645f1be52c9bf_r.jpg&&&/figure&&p&而诺亚战后退伍回家,他的父亲将自己的房子卖了,&b&又贷款买下了当初诺亚梦想的老房子。&/b&他站在老房子面前,想起的便是艾丽。然而,当他到城里申请批准建造计划的时候,他看见了艾丽和隆在一起的恩爱场景。&/p&&p&诺亚大受打击,但他仍然决定,努力将当初二人梦想中的房子修好,仿佛如果能够预期完成,艾丽就能回到他的身边。他开始疯狂地、没日没夜地造房子。&b&当那座漂亮的白房子终于完成——和艾丽梦想中的一样,当地的记者还特地为他拍了照片。&/b&后来,很多人想买下它,但诺亚最终没有答应。&/p&&figure&&img src=&https://pic4.zhimg.com/50/v2-4cbd7ecbaef_b.jpg& data-rawwidth=&800& data-rawheight=&336&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800& data-original=&https://pic4.zhimg.com/50/v2-4cbd7ecbaef_r.jpg&&&/figure&&p&巧合的是,即将结婚的艾丽被日报选为社交之星。当她看着报纸,正好看到了报纸上诺亚和白房子的照片,一下子晕了过去。&/p&&figure&&img src=&https://pic3.zhimg.com/50/v2-192d226b58e886dfeec96_b.jpg& data-rawwidth=&800& data-rawheight=&342&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800& data-original=&https://pic3.zhimg.com/50/v2-192d226b58e886dfeec96_r.jpg&&&/figure&&br&&figure&&img src=&https://pic2.zhimg.com/50/v2-f201e3afeb3bdbb06e401f7_b.jpg& data-rawwidth=&800& data-rawheight=&336&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800& data-original=&https://pic2.zhimg.com/50/v2-f201e3afeb3bdbb06e401f7_r.jpg&&&/figure&&p&艾丽经过深思,决定在婚前去见一见诺亚。于是,她告诉隆自己有事要处理,开车前往那座白房子。当二人再次相见时,诺亚一时说不出话来,激动的艾丽想要离开,竟然开车撞在栅栏上。&/p&&p&他们谈论起彼此的近况,谈论起这所房子,吃过晚饭后,艾丽回到了家。第二天,他们又一起到房子旁边的湖中泛舟,树木参天,白色的候鸟环绕着,艾丽觉得一切都像做梦一样,&b&这几年的距离、失联仿佛都没有发生,他们还是往日的模样。&/b&&/p&&p&突然间,大雨倾盆,两人被全身淋湿。当从湖中返回时,艾丽再也难以压抑内心,她痛斥诺亚没有给她写信,这时,他们才知道那被拦下的356封信的真相。当诺亚告诉她实情时,爱的烈焰再次燃起。&/p&&p&艾丽的母亲得知二人的复合,便来到这里,企图说服她回去,两人又为信的事情吵起来。母亲带着她来到一处工地,讲述了自己当年也曾和一位工人疯狂地相爱、私奔的往事,试图让艾丽理解自己,并慎重地做出选择。&/p&&figure&&img src=&https://pic4.zhimg.com/50/v2-d138d6d5cc52f779df6d_b.jpg& data-rawwidth=&800& data-rawheight=&372&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800& data-original=&https://pic4.zhimg.com/50/v2-d138d6d5cc52f779df6d_r.jpg&&&/figure&&p&艾丽和诺亚又因此吵起来。诺亚的思维总是简单而直接,他觉得,人只要明确自己想要的东西,然后据此做出选择就好了,不要去被别人的想法所影响。但艾丽觉得,相爱并不是这么简单。&/p&&figure&&img src=&https://pic2.zhimg.com/50/v2-e890e5c4afaca35ab68991_b.jpg& data-rawwidth=&800& data-rawheight=&384&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800& data-original=&https://pic2.zhimg.com/50/v2-e890e5c4afaca35ab68991_r.jpg&&&/figure&&p&在两人争吵后,艾丽神思飘忽地开车离开,在路上差些发生车祸。她停下车,又读起诺亚写的信:“真正的爱,能够唤醒我们的灵魂,在我们心中留下火种,让我们获得内心的平静。而这些就是你所给我的,也是我希望能够一辈子给你的”。这些信中的话在艾丽的头脑中挥之不去。&/p&&figure&&img src=&https://pic1.zhimg.com/50/v2-bc0ba49c35e12de_b.jpg& data-rawwidth=&800& data-rawheight=&478&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800& data-original=&https://pic1.zhimg.com/50/v2-bc0ba49c35e12de_r.jpg&&&/figure&&p&当她走进旅馆,看见隆等待着她。&b&两份情感都是真挚的&/b&,她面临着一个艰难的选择,她感到,自己和隆和诺亚相处的状态是截然不同的,就像是分裂成了两个不同的人。和隆在一起的时候,他们相敬如宾;而和诺亚在一起的时候,用他们自己的话说,感情是激烈的,但“99%的时间都在吵”。&/p&&figure&&img src=&https://pic1.zhimg.com/50/v2-c291e0ac6e9b5cd0d8af37_b.jpg& data-rawwidth=&800& data-rawheight=&383&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800& data-original=&https://pic1.zhimg.com/50/v2-c291e0ac6e9b5cd0d8af37_r.jpg&&&/figure&&h2&&b&世界上最遥远的距离是遗忘&/b&&/h2&&p&故事讲到这里,这位老先生以一句经典的话结束了这个故事:从此,他们幸福地生活在一起了。&b&老太太听得津津有味,追问艾丽究竟和谁在一起了?&/b&&/p&&p&就在这一刻,她突然醒悟过来:原来他们两人自己,就是故事里的男女主人公。&/p&&figure&&img src=&https://pic4.zhimg.com/50/v2-e41cfbaae20c11b_b.jpg& data-rawwidth=&800& data-rawheight=&336&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800& data-original=&https://pic4.zhimg.com/50/v2-e41cfbaae20c11b_r.jpg&&&/figure&&br&&figure&&img src=&https://pic3.zhimg.com/50/v2-e4f706bd45c3f0fc19ff964_b.jpg& data-rawwidth=&800& data-rawheight=&407&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800& data-original=&https://pic3.zhimg.com/50/v2-e4f706bd45c3f0fc19ff964_r.jpg&&&/figure&&p&没错,这位手拿笔记本讲故事的老先生就是诺亚,而听故事的老太太就是艾丽。不过,随着年龄的增长,艾丽患了老年痴呆症,全然记不得从前的事情。而诺亚陪她读书、讲述故事,就是为了唤回她的记忆。&/p&&p&这件事听上去异想天开,年轻的医生在为诺亚检查身体时,也从医学角度向他解释过几乎没多大希望,因为当记忆的退化到达一个临界点,就无法回到曾经的状态。但诺亚不为所动,仍旧坚信着信仰能够使得奇迹发生,“当科学搞不定的时候,就靠上帝吧”。&/p&&figure&&img src=&https://pic4.zhimg.com/50/v2-84b8db8c7bcd88f8d2e14fefba2e4793_b.jpg& data-rawwidth=&800& data-rawheight=&458&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800& data-original=&https://pic4.zhimg.com/50/v2-84b8db8c7bcd88f8d2e14fefba2e4793_r.jpg&&&/figure&&br&&figure&&img src=&https://pic1.zhimg.com/50/v2-e1f8ee67e5e5d9cbb18180_b.jpg& data-rawwidth=&800& data-rawheight=&336&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800& data-original=&https://pic1.zhimg.com/50/v2-e1f8ee67e5e5d9cbb18180_r.jpg&&&/figure&&p&当诺亚和艾丽的儿孙们来到养老院看望时,艾丽也根本认不得他们,只是像和陌生人初次见面那样打招呼。&/p&&p&艾丽回房间后,儿女们劝说诺亚回去和他们住在一起,因为妈妈已经根本不认识诺亚了,而他们会定期来照顾妈妈。但诺亚拒绝了,他觉得自己应该和他爱的人在一起,艾丽所在的地方就是他的家。&/p&&figure&&img src=&https://pic2.zhimg.com/50/v2-fcd3bae6c96e_b.jpg& data-rawwidth=&800& data-rawheight=&449&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800& data-original=&https://pic2.zhimg.com/50/v2-fcd3bae6c96e_r.jpg&&&/figure&&br&&figure&&img src=&https://pic4.zhimg.com/50/v2-4b776f5fd9bcefa92533b_b.jpg& data-rawwidth=&800& data-rawheight=&399&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800& data-original=&https://pic4.zhimg.com/50/v2-4b776f5fd9bcefa92533b_r.jpg&&&/figure&&p&诺亚不知道为艾丽讲了多少遍他们自己的故事,期待她能够认识自己,他努力用爱情来弥合遗忘的距离。有时他会成功。&/p&&p&艾丽真的认出了诺亚。诺亚放起他们年轻时跳舞的歌曲,两个人缓步跳起舞来,还说起了孩子们。&/p&&p&可惜的是,爱也许没有诺亚期望中那样强大的力量,它或许能够强行弥合失忆的距离,却也只能是一瞬间。几分钟后,艾丽又记不得诺亚是谁了,当诺亚走向她时,她惊慌地大喊“我不认识你”,引来了护士们,打了镇定剂后,艾丽才平静下来。&/p&&figure&&img src=&https://pic4.zhimg.com/50/v2-565b51d0afccc50fa1bfb3_b.jpg& data-rawwidth=&800& data-rawheight=&385&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800& data-original=&https://pic4.zhimg.com/50/v2-565b51d0afccc50fa1bfb3_r.jpg&&&/figure&&p&当晚,诺亚又翻看着他们的老照片,打开那本笔记本。原来,这本笔记本是艾丽写下的,她将两人的故事写给诺亚,上面还写下:“&b&将这些读给我听,我会回到你身边。&/b&}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查理士王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