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6号上午有孤岛惊魂2序列号去河口的车吗

仙河-孤岛-河口联运公司招聘招聘仙河-孤岛-河口客车售票员30名·工作365网
& & 仙河-孤岛-河口联运公司&招聘仙河-孤岛-河口客车售票员
招聘仙河-孤岛-河口客车售票员 1千-2千
招聘职位:其它行业
招聘人数:30人
工作年限:
学历要求:
招聘区域:大连市 沙河口区
工作地址:河口山东省东营市河口区仙河镇
主要负责售票工作 仙河镇内优先考虑 18-45岁
男女均可 有意者请打电话联系
食宿福利:
社保福利:
住房公积金
其他福利:
本公司志立于黄河三角洲,是一家营运公司 公司由大型车队组成 ,本着热情、安全、温馨的服务态度为每一位乘客保驾护航
联系人员:请先登录&&(联系我时请说是在工作365上看到的)
联系电话:请先登录
联系地址:大连市 沙河口区河口山东省东营市河口区仙河镇
此职位已承诺不收费
雇主信息卡
公司名称:
公司规模:0
公司行业:
类似雇主推荐
关键词查询明天早上八点左右有孤岛去河口的车么,求捎带付费非诚勿扰。九点之前要到河口。_河口吧_百度贴吧
&&&&&&&&&&&&&&&&&&&&&&&&&&&&&&&签到排名:今日本吧第个签到,本吧因你更精彩,明天继续来努力!
本吧签到人数:0成为超级会员,使用一键签到本月漏签0次!成为超级会员,赠送8张补签卡连续签到:天&&累计签到:天超级会员单次开通12个月以上,赠送连续签到卡3张
关注:266,518贴子:
明天早上八点左右有孤岛去河口的收藏
明天早上八点左右有孤岛去河口的车么,求捎带付费非诚勿扰。九点之前要到河口。
成田机场至东京23区.乘坐京成skyliner,享受快捷,舒适的东京之旅.
登录百度帐号推荐应用河口至孤岛、仙河公交车3月31日试运营
3月31日,河口至孤岛、仙河的公交车投入试运营。
河口汽车站及孤岛、仙河车站站早发车时间为6:00,晚收车时间为5:40,计划各地间发车频次每20分钟一班,上班高峰期,每15分钟一班。
河口区委区政府和交通管理部门高度重视公交民生工程建设,该线路由农村客运班线改变为公交化运营模式,公交模式运营使河口至孤岛票价由原来的10元降低为5元,降低50%。该公交车线路由东营交通运输集团有限公司和利津津盛公交有限公司共同出资经营,投入中通牌纯电动汽车54台,节能环保。& &
已投稿到:
以上网友发言只代表其个人观点,不代表新浪网的观点或立场。河口孤岛汽车站可通达下列城镇/景区(不包括途径城镇)
河口孤岛汽车站的长途汽车时刻表
始发站/终点站
孤岛汽车站
*-过路-中级车型
孤岛汽车站
依维柯-普通-中级车型
05:00-18:00
孤岛汽车站
依维柯-流水-中级车型
垦利;每隔20分钟发一斑
孤岛汽车站
舒驰-过路-中级车型
孤岛汽车站
金龙-普通-中级车型
孤岛汽车站
金龙-普通-中级车型
孤岛汽车站
大宇-普通-高级车型
孤岛汽车站
*-过路-中级车型
孤岛汽车站
大宇-过路-高级车型
06:30-16:30
孤岛汽车站
宇通-流水-中级车型
陈庄,利津;每隔30分钟发一斑
06:00-18:00
孤岛汽车站
金旅-流水-中级车型
护林,永安;每隔40分钟发一斑
孤岛汽车站
宇通-普通-高级车型
孤岛汽车站
北方奔驰-过路-中级车型
孤岛汽车站
大宇-普通-高级车型
孤岛汽车站
金龙-普通-中级车型
孤岛汽车站
卧铺-过路-中级车型
孤岛汽车站
大宇-过路-高级车型
孤岛汽车站
中通-普通-普通车型
孤岛汽车站
金龙-普通-中级车型
孤岛汽车站
中通-普通-中级车型
孤岛汽车站
中通-普通-中级车型
孤岛汽车站
中通-普通-中级车型
孤岛汽车站
*-普通-普通车型
孤岛汽车站
*-普通-普通车型
孤岛汽车站
*-过路-普通车型
孤岛汽车站
中通-普通-普通车型
孤岛汽车站
依维柯-普通-中级车型
孤岛汽车站
中通-普通-普通车型
本站信息仅供参考,请以当地车站公布的信息为准【】
出行百宝箱
孤岛汽车站电话:
孤岛汽车站地址: 东营市河口区孤岛镇共青团路84号孤岛镇_百度百科
声明:百科词条人人可编辑,词条创建和修改均免费,绝不存在官方及代理商付费代编,请勿上当受骗。
属管辖。位于东营市东北部,南离东营市政府驻地65公里,北距东营海港35公里,东(东营)—港(东营海港)高速贯穿全境。地理坐标为东经118°39'-119°8',北纬37°47′-37°84′,总面积159.46平方公里,东北临渤海,与胶东半岛隔海相望。 该镇地下石油资源丰富,地上土质肥沃,水源充足,适宜种植、小麦、、大豆等农作物,种植桃、等水果,放养牛、羊、鹅等。特产主要有:、、、、、等。
孤岛镇简介
孤岛镇位于东部,距区政府驻地30公里,面积159.46平方公里。辖2个村委会,农村总人口252户、774人,其中女384人,非农业人口774人,人口自然增长率为0.56‰。2005年,国内生产总值实现1.85亿元(现价,下同),比2004年增长22%,其中一、二、三产业增加值分别实现496万元、7282万元和10743万元,分别比2004年增长10.6%、30.2%和
孤岛镇地理位置
16.7%;工业总产值1.7亿元,实现利税1893万元;农林牧渔业总产值896万元;产值160万元。全年造林533公顷,达19.2%;林果总产10000吨,产值220万元;大存栏696头,存栏0.05万头,存栏5641只,存栏7万只,总产值320万元;总量8000吨,总产值196万元;有3座,总蓄水能力2350万立方米;农业机械总动力达4700千瓦;农村用电量18万千瓦时;乡镇企业总产值1.9亿元,利税2130万元,其中个体产值1.9亿元、利税2130万元;财政收入290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6850元,比2004年增收200元;有中学2处,小学5处,在校学生共4000余人,适龄儿童入学率100%;医院2处;电话普及率达到每百人85部;小康水平指数达到80%,有2个村达到小康水平。先后被评为省级中心镇、国家重点镇、国家卫生镇、全国环境优美镇等荣誉称号。
城镇布局合理,基础设施完善。镇区统一划分为住宅区、办公区、工业区、商贸区等不同功能分区。现已建成朝阳1-7村、协作1-2村、西苑1-2村、丰收、芙蓉村绿苑等14个标准化居住小区,1处工业园区,日处理污水5000立方米生活污水处理厂和日处理垃圾30立方米的生活垃圾处理厂各1处,自来水厂2座,净化站1处,生活用变电站15处,供水、排污、供电、供暖等基础设施全面配套。镇区交通干道南北走向主要有滨海路、永安路、共青团路、
镇区现有综合及专门商业小区5个,胜大超市、金岛超市、浩晨大楼、鑫海商厦等大型综合商场4处,蔬菜批发市场、海产批发市场、电器批发市场、建材批发市场等专业市场5处,开放型水陆公园和植物园各1处,客运中转站1处,电影院1处,三星级宾馆1所,1所;、、和配套,发展环境优良。先后被山东省命名为“山东省中心镇”、“省级卫生镇”、“全省环境优美镇”、“山东省最具发展潜力乡镇”,被国家命名为“”、“”和“全国优美乡镇”等荣誉称号。
孤岛镇历史沿革
孤岛镇建制于日,是地区新崛起的石油工业重镇,1963年中国人民
朝阳五村一隅
解放军总后勤部投资成立军马场,进行农业开发,1970年胜利油田在此进行石油勘探开发,1979年垦利县在此设立孤岛办事处,1983年成立东营市孤岛办事处,划属管辖,撤办事处成立。
孤岛镇地理位置
孤岛镇属山东省东营市河口区管辖。位于黄河入海口北侧,东经118°39’-119°8’,北纬37°47′-37°84′,总面积159.46平方公里,东北临,与隔海相望。
孤岛镇自然环境
孤岛镇属于半干旱暖东亚,大陆性气候。年平均气温为12.1°C,最高年12.9°C,最低年10.9°C,年降水量347-813.2毫米,年光照小时,地下资源丰富。地上土质肥沃,水源充足,适宜种植、、、等农作物,种植、等水果,放养、、等。主要有:、、、、、等。
孤岛镇人口与民族
截止到2006年,该镇总人口37369人。其中非农业人口32884人,占总人口的88%,农业人口4485人,占12%,多为汉族,回、满、苗等少数民族50多人,还有来自全国十几个省市、省内二十几个县市的流动人口近5000人。
孤岛镇气候条件
该镇属于半干旱东亚季风区,大陆性气候。年平均气温为12.1°C,最高年12.9°C,最低年10.9°C ,年降水量347-813.2毫米,年光照小时。
孤岛镇交通条件
该镇水陆交通十分发达,东营港连接、、、。内部公路纵横成网,孤河公路向西延伸与北京相连,每日有开往、、、、、、、、滨洲等地的客运班车40余班次。
孤岛镇市政建设及规划
截止到2006年,
该镇行政辖朝阳1-7村、协作村、生产基地等12个居住小区。城镇规划面积46平方公里,驻有和黄河三角洲生产基地两个大型国营企业。
该镇城区有主要道路96条,总长度13公里,有生产生活用变电站15座,居民生活用天燃气服务机构1个,油田通讯站和地方电信管理部门各1处,自动电话15000门,城区绿化面积83.3平方公里。
镇区交通干道南北走向主要有滨海路、永安路、共青团路、罗孤路,东西走向主要有滨孤路、永兴路、永乐路、光明路,形成“四纵四横”的框架基础;商贸设施齐全,服务业发达。
孤岛镇经济状况
该镇石油资源丰富, 驻有最大的采油厂胜利油田孤岛采油厂及等5个二级半以上油田独立单位和军区生产基地。 2006 年镇区原油产量突破 470 万吨,实现地方生产总值 2.3 亿元 ( 不含油田主产 136 亿元 ) 。镇区达到规模以上企业 21 家,实现工业总产值 3.1 亿(不含油田 680 亿元)。
孤岛镇文教卫生
截止到2006年,该镇有中学2所,职业学校2所,小学3所,在校教职工560余人,在校学生5000多人。孤岛医院、医院等标准化医院2处,提供床位320余张。大型体育馆和图书馆各1处,大型会场2处,文化活动中心10余处,无线、各1处。镇区建筑新颖,街道整洁,绿地广阔,环境优美,绿化总面积127万平方米,绿化覆盖率达到36.2% 。
孤岛镇姊妹城
在黄河入海口的北侧,有一条清清流淌着的小河,叫。静静的神仙沟,绣着蓝天白云,穿过
孤岛采油厂
繁花似锦的草原,隐入茫茫林海之中。就在这片如诗如画的神奇土地上,诞生了两座瑰丽的小城--孤岛镇和。
孤岛、仙河的落地,伴随着一个美丽动人的传说。相传,很久很久以前,有一位老渔人进海捕鱼,忽遇急风恶浪,小船眼看就要支离破碎。恰在这时,天外送来一股神秘力量把小船推进了一条风平浪静的小河,老人幸免于难。这就是神仙沟的来历,有关神仙沟里住着神仙的传说,也在民间流传开来。
神仙究竟在哪里?谁也没见过,一代代人见到的只是芦苇丛生、荆棘遍地、野兽出没的荒滩和泥洼。然而,就在这个貌似贫瘠的地方,地下却埋藏着数千万吨的油流。是胜利油田的开发唤醒了这片沉睡的土地,千军万马云集此地,展开了轰轰烈烈的石油大会战。伴随着石油的涌动,代之以井架林立,高楼叠起,槐林成荫,稻花飘香。石油工人谱写出开拓者的响亮乐章,建设起美丽富饶的家园。
该镇柏油马路平直畅阔,路两旁花树成行,红楼绿瓦点缀在绿荫丛中,分外别致迷人。、、、街心公园、水上公园、槐林公园、滨海公园,一应俱全,生活服务设施齐全配套。来到孤岛,洞天别地,赏心悦目。孤岛成了名副其实的宝岛。
平缓地淌过繁华的孤岛镇,倾注入仙河镇敞开的胸怀。仙河镇被裹拥在槐林之中,清新洁净,鹤鸣雁舞,恰似陶渊明笔下的桃花源。仙河镇既有世界名城的特色,又富有传统的民族风情,城市建筑因循自然,巧夺天工,被喻为中国小城镇中的典范。暮春时节来到仙河镇,槐花似雪、垂柳依风,荷花吐艳,竹影婆娑。绿树花丛中,喷泉舞银,蝶飞蜂闹,好一个醉人的去处。
海市蜃楼般奇丽的孤岛镇与仙河镇相依相衬,珠联壁合,恰如两颗明珠镶嵌在黄河尾闾渤海之滨。
孤岛镇孤岛万亩槐林
2013(中国·东营河口)湿地槐花节由、济南军区生产基地、河口区主办,主会场设在孤岛,将在5月10日开幕 ,本届槐花节以“黄河湿地,槐花飘香”为主题,积极倡导生态文明理念,全面展示河口区特色文化旅游资源,聚集较高人气,让游人在游玩过程中领略河口神韵,实现文化与生态、旅游和经济的有机结合。
据介绍,本届槐花节除了在开幕式上演一台精彩的文艺表演外,还将组织一系列丰富多彩的旅游、文体、经贸活动(如:拍遍齐鲁"湿地槐花节 美丽孤岛行"大型摄影采风暨篝火露营大会; 走进孤岛相约槐林诗词(楹联)大赛 ;帐篷节等一系列活动)充分挖掘湿地、槐林的资源优势,让市民在融融春光里尽享槐花美景,并全面展示河口区孤岛镇的良好的发展环境和旅游资源优势!
孤岛镇社会治安
综合治理油地双方联合开展了“创建全国文明油区”、“创建安全文明社区”等一系列重要活动,以“三五”普法为契机,在全镇范围内开展了创建安全文明单位、村活动,人民群众的法律素质和法制观念显著提高。加强犯罪预防工作,油区、城区、农村各重点单位“三防”措施覆盖率达90%以上,人民群众对社会治安状况满意率普遍提高。99年被市综治委授予“安全
文明乡镇”称号。
孤岛镇获得荣誉
截止到2006年,该镇先后被山东省命名为“山东省中心镇”、“省级卫生镇”、“全省环境优美镇”、“山东省最具发展潜力乡镇”,被国家命名为“”、“”和“全国环境优美乡镇”等荣誉称号。99年被东营市授予“安全文明乡镇”称号。
孤岛镇下辖村
孤岛镇下辖村概况
镇苑村党支部书记左洪才。2006年底全村共有97户,人口343人,占地面积145亩。该村以建筑安装、房地产开发、商贸流通、饮食服务等产业为主导,2006年农民人均纯收入7513元。
西韩村村党支部书记兼村委会主任韩继文。2006年底全村共有1
29户,人口448人,耕地800亩。该村以公路运输、劳务输出、建筑安装等产业为主导,2006年农民人均收入7517元。
孤岛镇特色农产品
孤岛镇人口数据
(第五次人口普查数据)
家庭户户数
家庭户总人口(总)
0-14岁(总)
15-64岁(总)
65岁及以上(总)
65岁及以上男
65岁及以上女
户口本地住在本地
孤岛镇名俗风情
孤岛镇历史陋习
在旧社会,河口地区女孩6~7岁开始缠足。用4~6厘米宽的白布条把脚一层层裹起来,除脚拇指外,其余4指均缠断,压于脚底下面,将脚裹成锥形。女子缠足后,成终身残疾。行路比常人艰苦。民国时期,禁止缠足。此陋习早已绝迹。
清代,男子15岁始蓄发,到青年时期便长辫披于身后。辛亥革命推翻清帝制,男子蓄发始禁止。民国时期,河口地区男子蓄发已绝迹。
占卜旧时,群众多相信命运“八字”,认为富贵贫贱是命中注定。算命、占卜之风盛行。婴儿出生、男女订婚、结婚、因事出门、生病、盖房、迁坟等,都要占卜、问卦、查日子。占卜的形式五花八门,有六爻八卦(俗称“爻卦”)、抽贴、看相、测字、看风水等。建国后,破除封建迷信,公开占卜活动大为减少,至60年代后期已基本停止。80年代后占卜活动又有所抬头,“算卦先生”走村串户,有的在城市或集镇设摊为人占卜,还有的利用计算机为人算命。
求神过去,群众生活负担沉重,文化落后,科学不发达,遇困难则求神。一旦生病,尤其是疑难杂症,有的不求医问药,而是求神灵,请巫婆,喝神水,吃“神药”,找“替身”,以此来消灾避难。妇女久婚不育,不辨病因,或到奶奶庙里求神“拴娃娃”,或到名山拜神求子。天久旱不雨,禾苗枯萎,则求老天赐雨(俗称祈雨、行雨)。主事者联合几个村,乃至几十个村,聚众数千人,抬神象,拉大旗,戴柳编凉帽,光臂赤足,锣鼓喧天,捧香串街游行。各村老人、妇女备茶水、瓜果迎接,一同叩拜祈雨。“神驾”进村后,满街泼水,出村时村众捧香伴送。若恰逢下雨,则被视为祈雨成功,组织群众捐资唱3天大戏,曰“谢雨还愿”。建国后,科学日益普及,求神陋俗渐少,但民间仍少量存在求神“祛病”、“求子”者。
蓄婢纳妄旧社会,地主官绅收买贫家女子养为丫环(奴婢),定卖身契,终身为奴。婢女成年后,有的被主人纳妾,有的被指配他人为妻,或陪小姐为佣人,还有赠送或卖给别人的,处境异常凄苦。旧社会允许一夫多妻,有钱的男人可一娶再娶,妻妾成群。解放后,实行一夫一妻制,蓄婢纳妾恶习彻底根除。
冥婚俗称“娶阴亲”。旧时,末成婚的青年死后都要找一死配偶,否则谓之“孤坟”,认为会招致家中的不平静。“娶阴亲”模仿活人结婚仪式,但一切从简。将亡女迁葬,与亡男合葬一墓。此俗在农村至今仍偶有出现。
旧社会,在民间和官场赌博之风盛行。赌的方式有打麻将、推牌九、掷骰子、押宝、颠钵等。在春节前后、庙会期间赌风最盛。官府明禁暗纵,城乡广设赌场,有的以此为业,坐收其利。赌者多以金银、财物为赌注。有的一夜倾家荡产,沦为乞丐,妻离子散;有的成为盗贼,危害社会。解放后,政府明令禁赌,赌风渐绝。80年代后,又有暗赌现象出现,赌博方式也更为隐蔽多样,主要有打麻将、推牌九、打扑克、打台球、打游戏机等,一直属政府治安打击之列。
卖淫嫖娼解放前,境内有卖淫嫖娼的社会丑恶现象存在,以城镇暗娼为主。解放后,人民政府严加禁止,卖淫、嫖娼者迅速绝迹。80年代始,这一现象又有所抬头。在城镇流动人口较多之处及交通干线附近的路边店中,存在卖淫嫖娼现象,是公安部门严厉打击的对象。
清末及民国时期,境内有吸食鸦片(、)、种植者。吸毒者先以城镇富商、为主,后蔓及农村。解放后,人民政府严厉查禁吸毒和非法种植罂粟,吸毒现象很快绝迹。近几年来,城市又有吸毒现象发生,是公安部门严厉查禁的对象。
禁忌旧时,人们祈神赐福,凡事都图个吉利,沿袭形成了种种禁忌。如:盖屋忌破日动工,大门忌朝西南;忌前邻的房子高于后邻;女子婚后,忌在娘家过春节、元宵节、填仓日、腊八日,尤其是辞灶;年轻女子忌抓盐过门槛;孕妇忌在娘家分娩,忌进产房、新房、灵房,忌过驴套,忌吃兔子肉、驴肉和螃蟹;产妇房内忌开箱柜,产妇忌看泥墙,忌不出月子上井台打水:打井时忌妇女提椭圆形的筐篮观看;女子结婚选送客、伴娘忌用孕妇、“二婚”(回头)、寡妇;忌家人未归辞灶;年三十夜里忌说不吉利的话;过年下水饺忌说“破”,而说“挣”;正月初一到初三忌到井上挑水;从年初一到正月十五不得空锅;有舅者正月里不剃头;家里死了人第一年忌贴对联、拜年和放鞭炮;父母去世,孝子一月内不能为人贺喜;忌穿白鞋,扎白腿带、白腰带等;借桶送还时,忌提空桶;给人倒茶忌壶嘴朝客人,茶要斟浅,酒要斟满;忌说“四十一”和“百岁”,百岁曰“九十九”;腊月三十和正月初一忌发丧出殡;忌送药锅;忌下午探望病人;门前不栽桑,屋后不种柳,院内忌种桃树和松树;小孩掉牙忌往低处扔;忌从窗户口递饭吃;小孩生斑疹忌生人进屋。建国后,提倡移风易俗,以上禁忌,有的在人们(尤其是年青人)的观念中渐趋淡漠,有的则作为民间礼俗仍在流行。
孤岛镇礼仪习俗
解放前,男婚女嫁,皆父母之命,媒妁之言,无法定年龄。信奉早结婚早生子,多子多福,十几岁的小夫妻较多。境内农民大多贫穷,一夫一妻,男女同耕,一夫多妻者极少。女向男家或男向女家求婚,均经媒人提亲撮合,男女订婚讲究门当户对,“属相”相合,年龄相当,双方父母包办。初次见面,男方父母给女方看钱,此后,凡大节要事,“亲家”皆走动。其实订婚不是法定手续,儿女长大后也可退婚。旧时流行“因亲结亲”、“亲上保亲”,因此,姨表作亲、姑表作亲、订娃娃亲之风较重。但忌姑女给舅子作媳妇。贫苦人家的男孩难成亲,万般无奈将自己的女儿许作对方儿媳,换取对方女儿为儿媳,俗称“换亲”。有的三家各有年龄相仿儿女,甲方女许给乙方子,乙方女许给丙方子,丙方女许给甲方子为媳,称为“转亲”。有的买一外地逃荒女子抚养,到结婚年龄便与子成婚,此谓“童养媳”,抚养期间叫“团圆着”。旧时婚配极讲究“缘分”,认为既成婚配,就是命中注定,必须顺天从命。女人“嫁鸡随鸡、嫁狗随狗”、“活是男家人,死是男家鬼”。男可休妻,但若没有正当理由休妻,世人会认为不道德。
解放后,政府严令禁止近亲结婚,加之人们的科学知识日见丰富,“亲上保亲”逐渐减少,现已绝迹。
河口地区居民因来源不同,结婚礼仪习俗也各不相同,主要分为三种类型。
利津沾化型旧时儿女订婚时先下柬帖,男女双方把姓名、年龄、生辰,写在柬上,经媒人交换,叫“换号”,男女双方把家长的姓名、年龄、生辰写在红纸上,经媒人交换,叫“换柬”,送柬时,男方要送订婚彩礼(衣料、首饰、钱财什物)。结婚时女方曰“出门子”。男方下“婚帖”,俗称“送日子”。帖上写明迎娶时间,还送“联盟帖”,写明开脸时间、梳妆、上下轿方向及送嫁女客“属相”。
大吉日前一、二日(必须是双日),男方派人将衣箱被褥送至女方曰“送圆方”。女方设酒饭招待“送圆方”人等并发赏钱。不论春夏秋冬,男方必须给女方一套上轿棉衣,若夏日,则将棉衣置轿内做坐垫。婚前一日,男方家中贴喜联,吹鼓手在大门前广场上奏乐,称作“响门”。晚上,吹鼓手伴奏,新郎由司仪带领到全族长辈家叩头,称“拜门”。
第二日吉时,新郎披红插花乘坐红轿,带着绿轿,鼓乐伴奏,旗、锣、伞、扇开道。轿前“挑轿炉子”的儿童缓缓而行,“驾毡”的左右紧随,并一路抛撒红纸花或金花,去女方迎亲。若女方居住较远,为不影响拜天地时辰,女方可提前搬至男方村中,暂借房屋居住,就近成婚,称为“借公馆”,又叫“搬娶”。路途不甚远者,男方早去迎亲叫“长娶”。女方长辈亲迎新郎入席(连同“驾毡”者)谓之“接女婿”,鼓乐队及执锣、旗、伞、扇者一律有赏钱。席毕,新娘身穿红衣,头蒙红巾曰“蒙头红”,足不履地(冬天也不准穿靴),由哥哥背到椅子上,稍停,椅子前早备两块石头曰“踏脚石”,新娘稍站,即由两位伴娘(又称女送客)搀至轿中,其他送客有男2人(一般是新娘兄长)、压车压轿(称挡轿门)儿童2人、赶车拉陪送嫁妆的数人。花轿往返不得同路。鼓乐齐奏至男家门口,为等吉时,当路横一木凳,吹鼓手使出浑身技艺吹奏乐曲,也有清唱跳舞的,中间有赏钱。待时辰一到,新郎先下轿进屋中坐等,送客均由男方两男两女接入迎宾房,寒暄一番便入宴。新娘由女宾扶持下轿,越马鞍、步红毡至庭院公堂前,与新郎同拜天地、拜公婆后入洞房,此时房上红砖放平,燃放爆竹,抛撒火烧、花生、红枣。吃“下轿饺子”即为“合卺”。晚上,夫妻同饮“交杯酒”,小叔子和晚辈人都来“殃媳妇”、“要火烧”,有的长辈(远房)和大岁数人也来凑趣,谓“三日无大小”。此后,女方的眷属频频来男家给新娘送饭,称“送小饭”,娘家送“宽心面”。男方亲友皆至庆贺,人来客往,笑语喧哗。如此宴宾三、四日方毕。新娘第三日回娘家叫“圆三”,第四日由新娘的嫡亲送新娘去婆家,叫“回四”,合称“圆三回四”。至此,大礼告成。
如女方属第二回结婚,一切从简,一不用花轿,二不用迎亲,仅以马车迎接,曰“拉回头”。有的女方男殁且有子女,在夫家招婿,叫“坐山招夫”,男到女家。有女无子者,找一养老送终女婿,称“养老婿”。招“养老婿”必须请村中有威望者立文书(实际是合同),男子不到万般无奈一般不走此途。女年轻殁,且有子女,有姐或妹再嫁姐夫或妹夫者叫“填房”。此皆旧时陋习,解放后均革除。男到女家,国家提倡,也为新风,叫“女娶男”。
旧时还流行冥婚。未成婚的男子,死后均要找一死配偶,俗称“找阴亲”。“娶阴亲”虽模仿活人结婚仪式,但一切从简,男女家长虽喜实悲。建国后,政府禁止“娶阴亲”,但在农村仍未绝迹。
型旧时男娶女嫁均为父母之命,媒妁之言,家长包办。订婚先写“小喜”(俗称换帖),男方帖上写一个“允”字,下写主婚×××拜。女方写一“许”字,下注主婚人拜。至换“大喜”(又称龙凤柬)时,男方邀请女方长辈去赴宴见面(称会亲家)。女方长辈须带两只鸡、五斤酒。婚前,男方给女方下婚柬(称送日子),写明要求何时结婚。如女方同意,则如期成婚。女方陪嫁有柜、橱、桌、椅等用具。大吉日男方用一牛车去迎新娘,牛车两侧挂两个大红纱灯笼。新郎坐车前,并带一礼盒,内装一刀肉(一般8~12斤不等),俗称“离娘肉”,并带一只公鸡。女方留下礼品后回敬面条(叫宽心面)与一只母鸡。车回到男家门前,先由两个儿童举燃着的火把绕车一周,互换火把后离去,俗称“燎车”(即驱邪赶魔之意),由女嫁娘将新娘扶下车,红毡铺地,再用椅子把新娘抬进院,拜天地,拜公婆,拜亲属,鞭炮齐鸣,屋顶平放红砖,房上有人抛撒红枣、喜糖、花生、火烧。伴娘扶新娘入洞房坐帐,然后“吃下轿饺子”,喝“交心酒”。翌日,新娘的哥哥或叔叔去男方看望,男方盛情招待,酒饭毕,去新娘公婆房中作礼节性看望,寒暄毕,询问何日来接新娘。一般过完七天方回娘家。俗语曰“先住七,后住八,发了婆家发娘家”。
益(都)寿(光)临(淄)广(饶)型礼仪大致与沾化、利津同,唯亲朋好友不送钱财,一律以大馒头(一般一个用1斤多面粉做成)为礼。新娘子穿绿裤红袄,肥肥大大。婚前最后一个双日,女方向男方送嫁妆,一般有桌、椅、箱、橱、衣服、被褥等。数量视家庭经济状况而定。
建国后,提倡男女婚姻自由,自由恋爱。订婚时男女双方互送长辈名号,俗谓“送号”或“换号”。男方一般购置6~8件衣料作为订婚礼物。婚前到当地民政部门登记,领取结婚证。大吉日乘坐马车或拖拉机、自行车,由男女送客陪送到男家。第二天回娘家,第三天回婆家(这也叫圆三回四)。20世纪70年代流行的是三大件(自行车、手表、缝纫机)。进入80年代,农村经济条件好转,订婚彩礼日趋升级,一般要求三、四千元及四间砖瓦房,另外还有新三大件(电视机、洗衣机、电冰箱)等,男方一般耗资上万元。娘家陪送嫁妆一般是桌、椅、箱、橱,有的户陪送三轮车(动力)或十二马力拖拉机。
80年代后,河口城区男女青年结婚又是另一种类型。男女青年确定关系后,双方选一较熟悉的人作名誉媒人(叫“邀媒人”),告知双方家长,订婚一般彩礼是“三金”(金项链、金耳环和金戒指)加一千零一元(称千里挑一)。结婚前到妇幼保健站体检,然后带体检证明去民政部门登记。吉日时,男方准备轿车四辆,多者六辆,多是前后各配白色小车,叫“白头偕老”,也有一色红车或全是黑车,车上披红挂花,去女方迎娶。男伴郎、录相师一同前往。女方有伴娘2人陪新娘上车,一同到早已订好的酒店,男女双方亲朋好友济济一堂,司仪指挥新郎新娘拜高堂,证婚人宣读结婚证,来宾代表致贺辞,一应完毕,宴会开始。此种仪式,一日全毕。河口近郊村庄安排男女青年结婚亦出现一日婚期。进入90年代,大力提倡移风易俗,喜事新办,不少单位举行集体婚礼,十几对、几十对新婚男女欢聚礼堂,领导主婚,同事庆贺,一日完婚。但随礼之风日盛,数量逐年上升,80年代初期,随礼一般为十元、二十元,后升至五、六十元,90年代以后,上升为一、二百元。随礼数额油田比地方高。
旧时,有人亡故,往往木棺、土葬,重仪,“入土为安,厚葬为孝”,也有“穷不可厚葬,富不可穷埋”的说法。无论厚葬薄葬,殡葬礼仪都复杂繁琐。人在弥留期间,即备好寿衣寿棺。寿棺视家境而定,一般户做一具3~4料板的柳木棺材,也有7~8料上好木质的,贫穷者,凑付一副薄皮匣子(俗称“狗碰”);有的使布棺,即用木棍作架罩白布绷成棺材型;也有的席卷土埋。葬穴(坟),穷人挖土穴,又叫“土窝”,死者掩埋直接用土盖,人们叫金裹银盖,富家用砖石砌坟,叫“打坟”。河口地区丧葬习俗大致分以下几种类型。
型老人“倒头”(即死亡)后,晚辈立即到房顶上“叫魂”,而向西南哀叫“爹家来呀!”(或娘家来呀!),连叫3遍。意在唤回死者灵魂,又有讣告本族及乡里之意。先安柜屋(即操办丧事临时场所),安排给老人净面、擦身、理发、修面、洗脚、换衣(父由子,母由女料理),不论季节皆棉衣(很薄),不系钮扣,白纸盖脸(旧时,谦虚称:无脸见先人),然后,停于冷床上,床前设供桌,烧香,点常明灯。子女穿白孝服,丧主家门上贴白纸。由长子站于门外凳上,面向西南为死者“指路”,高呼三声“爹(或娘)向西南大路去”,全家人嚎啕大哭。然后,柜屋组织人员置办丧葬一应用品和告知所有亲友,俗称“报丧”。报丧有两种形式,多为丧主派人向亲友口头讣告死者去世和入殓、出殡时间,儿女亲家中的正祭,必须书写柬帖,红纸黑字,写明出殡时间,邀为正祭。如母丧则由长子头戴孝巾去外祖家报丧。然后柜屋安排风水先生或村中稍懂此行的人士选好坟址。有老坟的可循先人安排而定。于院中扎画灵棚。晚上,子侄结队去土地庙告庙,又叫“赦老”,回归时,早安排人在灵棚前燃堆火,孝子火前跪拜磕头,然后回灵棚。第二天晚上,儿女侄男媳妇结队去土地庙送盘缠,烧车马(纸糊),洒浆水,告慰死者,然后入殓。
“少亡”当日殡葬,不入老坟;老丧殡期一般三、五、七日不等。河口境内一般是三日丧,排五较少,排七尤稀。殡丧期间,在院中扎画灵棚,灵前设供桌,上摆时鲜水果菜肴,燃香点烛。棚前左右排女婿所赠“敬亭”,又叫“金亭”,皆红布金字。灵前竹帘上贴白纸一张,黑字写清死者生辰年月,享寿年华,殁时年月日,孝子门上贴白纸,意为“守孝”。从坟墓挖好垒成至殡葬期间,夜间由外甥轮流守墓,并扎棚居住。殡丧有当日丧(即第三天或第五天……上午开丧下午入葬),二日丧(即第二日或第四日……)均下午开丧,由柜屋书写并到灵前宣读“开丧文”。然后孝子、孝妇到坟上打扫墓穴,支锅、点火“煎糕”称“熏坟”又叫“温炕”。夜间,由吹鼓手奏哀乐,由红白帽子(治丧司仪)三献五唱(既献酒、献菜、献食物水果,鼓乐班子大奏哀乐至凌晨)。早饭后,大门外设桌叫“公仪祭”,白纸大帐,记人名和祭礼款数,丧毕一并交丧主。公仪祭仅对庄乡,亲朋则到柜屋送交祭礼,祭礼多寡视亲戚远近自定。鼓乐班子奏哀乐,孝子孝妇各进灵棚中专设位置,孝帘遮面,唯哭泣而已。丧主近门近支亲戚来客纷纷吊唁。吊唁又分官吊、哀吊,平辈官吊,晚辈哀吊。灵棚中右设一坐,为丧主陪吊者位(与死者平辈),凡来吊唁者,官吊时陪吊者一一回礼;哀吊时陪吊者可端坐不动;如外甥、表侄哀吊则送与白帽(实是三角型白布折起)。女客给孝妇钱(叫收头钱)和烧纸,孝妇下跪磕头,以示感谢。儿孙辈已订婚者,岳父或公婆来长辈数人,皆列大宾宴请作陪,并三跪九拜于灵前哀悼,司仪长喝短哼,肃穆宁静,大宾宴上来吊唁者,一一遵照口喻跪拜揖首。岳父或公婆一方,大宾祭仪必丰,且给未过门的女婿或媳妇布料、帽子、花,女婿或媳妇磕头致谢,对方给“磕头钱”,此仪叫“爱抚女婿”,“爱抚媳妇”。此支销量大,往往成为亲戚中经济上一大负担,河口境域南部此风较重。午后二、三点左右“起灵”,即起棺,孝子跪于灵前默哀,孝妇孝女于灵后大哭,起棺于“灵辇”(俗称龙头架子)前,孝子摔瓦(后演变为黑碗)。灵辇经寨门或十字路口,均停步但不落辇,进行“迎门祭”、“路祭”、“出庄祭”,皆行三跪九叩大礼。若二老有一人健在,孝妇、孝女至庄边路口,司仪(白、红帽子)长喊“脱花孝”,孝妇、孝女脱去头上所罩白布返原路回家。灵舆到坟地,至近亲戚拜“顶灵祭”,外甥拜下葬祭。如二老均殁,娘家人拜“合葬祭”。尔后,落棺下地掩埋。孝子循原路回家。翌日黎明前,孝子沿街呼“谢--了”,以谢众庄乡资助、扶持。第三日早,孝子孝妇哭于坟上,填土筑坟,焚纸祭奠。以后逢七日即祭奠一次,称“三七”、“五七”等等。
鲁西南型老人故去(谓倒头),孝子孝妇大哭,再烧倒头纸。一般礼仪与利津沾化大同小异。唯庄乡送“公仪祭”,不送钱币送烧纸。司仪,利津沾化叫红、白帽子,鲁西南称“礼向”。治丧人员,利津沾化叫内柜、外柜,鲁西南叫“大总理”。老人倒头,在坟上扎一芦棚,俟老人入土为安后,孝子守芦棚以尽孝,仪式与利津、沾化籍传统大同小异。
寿光型礼仪及治丧时间,基本与利津、沾化一致,唯服色别于利津、沾化风俗。老人殁后,孝子孝女孝妇皆白衣白裤白鞋,男孝子帽子上缝白布,女孝子发束白布,孝重成风。
建国后,取缔了棚业、纸草业、行人业、吹打业和封建阴阳先生,逐步树立了殡葬新风尚。服期自动缩短,一般子女不超过一年,侄孙不超半年。如今,村村成立红白理事会,先辈故去,子女亲属表白鞋,戴黑纱,扶灵柩安葬,丧事礼仪有所简化。实行丧葬改革,推行火化后,多数丧主将骨灰盒按土葬仪式埋葬。敬送花圈者渐渐兴起。为省地省钱,很多村镇又有新改革,有的村统一设坟地立公墓;有的村不准使用吹鼓手,提倡文明、节俭办丧事。
随礼又叫贺喜。男女成婚,亲友均备礼品祝贺,因关系亲疏厚薄而礼分轻重。礼品有喜幛、床单、被面、衣服、首饰等,如今送钱者居多。
过生日旧俗老人到60岁生辰,子女亲朋前往祝寿,称“庆寿”。礼物必备面条、面桃,谓“寿面”、“寿桃”,其它不拘。排摆宴席,尽兴畅饮。20世纪90年代后,兴用“大寿蛋糕”和“福寿酒”,燃鞭炮,摆宴致贺。许多家庭到酒楼设宴,为老人祝寿。有的子女在电视或电台节目中点歌祝贺。如今过生日之风发展到儿童和中青年人,尤其给儿童过生日,日渐普遍。
乔迁旧俗村镇居民迁入新房,亲友均带着礼物前来祝贺迁居之喜。礼品多以炊具为主,谓之“温锅”。主人备酒菜,邀新邻好友欢聚,祝愿家庭幸福,邻里和睦。近年此俗盛行。
份子酒旧时,有朋友自远方来,荒洼之中购物较难,几十里外的集市也是五天一市,在此环境下,知己好友闻讯,各取家中野味、海鲜、陈酒、蔬菜,聚于一处,宴请宾朋。
求子旧时,妇女婚后多年无子,公婆会求神拜佛,盼生贵子,有的去庙里抱个泥娃娃,称“拴儿”。
坐月子婴儿出生称“添喜”,重男轻女之家称生男为“大喜”,生女为“小喜”。生男孩者在产房门口屋檐上扎一系红绸的弓箭,生女孩者只挂一红布,忌外人打扰、惊吓,兼以避邪,并可表明婴儿的性别。当日向娘家报喜。产后第三、五、八、十二日,外婆、姑母、姨母来送鸡蛋、面条、米、面、红糖、面片儿、布料和婴儿穿的小祆、小裤、枕头、半褥子等。平素有往来的邻里朋友也都送礼祝贺,主家皆回敬煮熟的红鸡蛋。最隆重的是第12天,俗称“十二晌”或“十二日”,产妇娘家人前往给婴儿圆耳朵,用圈盆盛99个水饺,希冀小孩长命百岁。
满月亦称“出月子”。届时娘家接母子去住一段时间,谓“住满月”,为婴儿剪胎毛(有的是在十二晌后由婴儿的祖母剪),带红线(挂一块猪耳骨,用以压惊)、手镯、项圈和长命锁等。
百晌婴儿出生百日(也有103天的)曰“过百晌”或“过百日”,亲朋好友前来庆贺,送布料、衣裤、面条、平安钱等礼物,外婆家送百晌馍馍。中午主家设宴款待宾朋,吃长寿面。
命名婴儿出生后,由长辈为其起一个乳名,俗称“小名”。学前再按辈份起大名,俗称“大号”。旧时,女孩无大号,婚后在姓前冠以夫姓,称“某某氏”。建国后,此俗废。按辈份起名者渐少。
周岁婴儿出生1年后的生日,要举行家宴庆祝,亲友来贺,十分热闹、隆重。
辫锁子迷信的人为保孩子长命百岁,由算命先生为婴儿算命,若命中有锁子,则要找属相合适、儿女双全的中、老年妇女认作干娘,用1色、3色或5色线按一岁一对铜制钱辫成锁子,挂在小孩颈上。周年后开锁(有的开锁时间依算命结果而定)。
过继旧时,无儿的夫妇过继亲兄弟或堂兄弟之子为自己的儿子,养老送终,继承家业。过继时要举行仪式,要有族长、家长参加,要定立文书。建国后,此俗渐废。
垒七旧俗老人死后第七天清早,举家祭奠致哀,称“垒七”。此后每七天一次,一般“五七”而毕,也有垒到“七七”的,但极少。此俗仅农村沿袭。
家祭旧时农村农历除夕,家家正房中设祭,供祖谱挂主子,叫“请家堂”,又叫“请主子”。年初二午饭后,焚纸送行。此俗今不多见。
忌日老人死后,每到周年,子女备供祭品到坟上祭奠,俗称“上忌日坟”。
四季祭旧俗,每年的几个节令均上坟祭祖。春季清明节;夏季麦熟后,六月初六以前(称为新麦子坟);秋季七月十四;冬季十月一日。如今清明节上坟的习俗较普遍。
祭碾磨旧俗,夜,除祭奠天地外,并在井台、碾台、磨台、粮囤、车辕前摆供祭奠,意在酬劳它们一年的辛苦。建国后,此俗渐消,只在上面贴对联。
清代,行跪拜、作揖之礼。时禁行跪拜礼,改行鞠躬礼。建国后,人们一般的交往礼节是握手、点头致意和鞠躬等。农村遇春节、吊唁、祭祀等特殊场合行跪拜礼。亲友之间馈赠礼品或招待宴请,必在一定时节回敬。亲朋、同仁久别重逢,亲切握手,互相问好。分别时道声“再见”并招手致意。有客至,让客人先行,主人随后。待客时,请客人左首坐,备餐敬酒,让菜劝饭。客去时,主人送到门外,握手或招手告别。
孤岛镇各村委会
西韩村村民委员会
东营市河口区孤岛镇村民委员会[1]
孤岛镇家电下乡供应商
孤岛赛格电脑
东营市信诚网络工程有限责任公司
孤岛诚信电脑经营部
胜利油田金色河口科贸中心
河口富都家电城
河口区仙河沾化家电经营部
河口华宇通讯器材店分店
仙河胜利通讯器材销售部
河口中心路营业厅
仙河营业厅
东营区飞马通讯器材经营部
太平营业厅
河口国美家电城
河口区仙河海涛电脑店
东营市河口区孤岛三星家电部
东营市马帅工贸有限公司
东营润正商贸有限公司
胜利油田金色河口科贸中心
孤岛马场营业厅
河口日新空调商场
东营市金信商贸有限公司
河口嘉诚手机维修中心
河口凌技电脑商行
河口区仙河沾化家电经营部
东营申杰工贸有限公司
河口区供合家电商场[2]
.金农网[引用日期]
.金农网[引用日期]}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河口孤岛汽车站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