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州又排全国第一了高大塔

武汉楼市成交量有望蝉联全国第一 - 长江商报官方网站
商机 无处不在
长江商报新媒体广告热线:027-
当前位置: > 武汉楼市成交量有望蝉联全国第一
武汉楼市成交量有望蝉联全国第一
长江商报消息 前三季度,湖北商品房销售面积同比增14.1%,创近21个月新高
□本报记者 杨玲玲
继去年成交量跃居全国第一后,今年武汉楼市已将火爆之势变为常态。城建利好、降息降首付、改善性需求释放等,造就了武汉楼市的供需两旺。武汉正成为“白银时代”全国品牌房企的最佳掘金地。
湖北省统计局数据显示,前三季度,湖北房地产开发完成投资2950.50亿元,增长4.1%;商品房销售面积和销售额全面回升,商品房销售面积3880.12万平方米,增长14.1%,创21个月新高;商品房销售额2221.93亿元,增长17.6%。
另据中指院华中分院最新统计数据,今年前三季度,武汉新建住房成交近14.8万套,距离万套纪录差3.1万套,再创新高几无悬念,有望蝉联全国成交量第一名。
“金九银十”成色十足
在南昌工作的武汉人小曼,打算买一套房子作新房。小曼告诉长江商报记者,今年以来她一直很关注武汉的楼盘、房价和购房政策。
“房价平稳上升,买房的各项优惠政策也在不断加码。公积金异地互贷、普通住房标准调整、银行降准降息、首付比例下降等政策的先后落地,无疑加速了我的购房速度。”小曼提到,不久前在南湖片区看中一套房,签了购房合同,预计明年年尾交房入住。
亿房网相关研究报告显示,受近年来大规模土地出让和年末返乡置业潮的影响,市场供应仍居高峰,今年1月商品房和商品住宅供应量创下历史同期新高。2月春节长假,主城区商品住宅销量出现下滑。不过,进入传统销售旺季“金三银四”,在限购限贷松绑的大红利下,楼市迅速回暖,成交量大幅增加,再度刷新同期销量纪录。红5月更是迎风而上,万元盘的销售持续火爆,15000元/平方米以上的高端项目,也是处于稳步增加的状态。
下半年以来,淡季不淡,传统的销售旺季“金九银十”更是成色十足。9月,武汉新建住房成交1.97万套,超越8月的1.91万套,刷新了武汉单月成交第三高纪录,前9个月武汉新建住房成交14.82万套,较去年同期增长24.2%,平均月成交1.64万套。而国庆7天武汉新建住房成交约3600套,较去年国庆的2670套增长34.8%,日均成交破500套,成为武汉有史以来最火爆的“楼市黄金周”。
记者在走访中发现,前三季度,白沙洲的万科金色城市、南湖的保利公园九里等销售数量均很可观。业内人士告诉记者,与以往远城区项目占据武汉住宅成交套数排行榜榜首不同的是,随着改善性需求的全面释放,主城区中高端项目受到热捧。
10月28日,记者走访了解到,9月19日融科天域开盘,合计推出房源632套,上午9点30分开始选房,截止到下午1点30分,去化506套,去化率达80%。而东原晴天见更是创造了两次开盘日光的纪录。“临近规划中的地铁7号线,项目容积率4.37,总建筑面积13万平方米。8月22日一期开盘推出270套,开盘3个小时即售罄。10月6日,二期开盘推出195套房源,2小时被抢购一空。”售楼部营销人员说道。
标杆房企逐鹿大武汉
2014年武汉GDP已突破万亿大关,随着每年通车一条地铁的“武汉速度”,越来越多的全国百强企业进入武汉。外来资本抢驻武汉市场,已经成为武汉楼市不断向上的推动力量。
中国指数研究院华中分院研究总监李国政告诉长江商报记者,2015年前三季度,武汉市场占有率20强中,相比于万科、保利、金地、福星惠誉的多盘联动,华侨城、泛海、万达实现了标杆性项目的突破。此外,中建、越秀首次跻身前十。
从2009年起,武汉每年投入上千亿实施“城建攻坚”,推动城市价值提升,目前城中村改造接近尾声,旧城改造拉开序幕,特别是汉口、武昌核心地段,外来房企看好其成为今后的土地市场热点。另外,武汉的城建利好仍在推向新高度,目前9条地铁在建,明年要达到同时开工14条,对房地产市场的刺激不言而喻。
日益繁荣的武汉房地产市场,也引起了企业间的商业比拼。群雄逐鹿,武汉产业地产、商业地产亦颇受外来资本青睐。9月12日,湖北省2015年长三角文化产业招商洽谈会上,复地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执行总裁王基平宣布,复地集团与长江出版传媒股份有限公司拟共同投资32亿元,在东湖高新区建设长江数字文化产业园。
此外,武汉恒隆广场规划方案近日公示,项目总投资130亿元,建成后将包括3栋公寓式酒店、1栋6层商业广场以及1栋高达320.7米的61层办公楼,总建筑面积达71.4万方。
9月25日,第十届中国(武汉)国际园林博览会开幕。昔日张公堤旁的金口垃圾场,变身为园博园。从圈定大汉口格局的防洪长堤,到今天中国最大的城市绿道公园群,张公堤向世界讲述城市复兴中的生态回归故事。
房地产企业在促进武汉房地产业的发展,推进旧城、棚户区改造,改善城市环境面貌、改善人民群众的居住条件、促进房地产业发展等方面都做出了突出贡献。
住宅成交量催热土地市场
前三季度,在出让面积减少的情况下,武汉土地出让金涨幅达25%,全市单价地王、区域地王不断刷新。
“随着长江中游城市群规划的颁布,武汉作为华中腹地龙头城市,城市发展空间将更为宽广,有实力的外来开发商在汉拿地意愿强烈。”戴德梁行武汉及长沙公司总经理黄广平提到。
2015年前三季度,武汉土地招拍挂成交共280宗地块,(包括工业、住宅、商办等)合计成交用地规划建筑面积3170万平方米,较去年减少12.3%,土地出让金达466亿元,较去年同期上涨25%。
“随着武汉大规模城中村旧城改造的结束,土地供应特别是大宗优质地块逐渐减少,而旧城改造步伐相对较慢,价格却不断创出新高,预计今年土地出让金有望与去年持平。”李国政提出,其中,住宅用地(含综合用地)平均楼面地价3620元/平方米,较去年同期上涨74.6%。
他分析称,楼面地价出现大幅上涨,与几宗热点地块的成交有关。二七滨江地块成交40.05亿元,并以13388元/平方米创出武汉单价新地王。此外,电建地产、华润等品牌房企联合体,拿下关山长动两宗地块,总成交103.25亿元,并创出8831元/平方米的武昌单价地王。而首都机场地产集团在后湖区域也以13.53亿元总价,创出5996元/平方米的单价地王。
主城“高价”商住综合用地的出现,推高了市场整体价格。如国资房企联投置业10月27日拿下徐东“万吨冷库”地块,商服比例占6成以上,虽是底价34.7亿元拿下,楼面价依然高达6848元/平方米。
中指院华中分院相关研究人士提到,从2009年起,武汉每年投入上千亿实施“城建攻坚”,同时有9条地铁在建,推动城市价值提升。特别是目前城中村改造接近尾声,但旧城改造拉开序幕,汉口、武昌的核心地段,外来房企依然看好,有望成为今后的土地市场热点。
今年8月,融创通过与美联合作形式进入武汉市场,而绿城、龙湖等众多房企都在择机入市。最近几年,除了在汉投资的百强企业外,来自珠三角、长三角、环渤海的中小房企也在不断登陆武汉,如越秀、旭辉、朗诗、珠海华发、北辰、当代置业等。
2015年成为武汉又一个“地王年”,这也是继年、2013年之后,武汉土地市场的第三波热潮。湖北中原研究中心经理杨丽宇告诉记者,“基于对武汉城市发展的长期看好,未来武汉土地市场仍将保持供销两旺的势头。”
武汉楼市再创新高无悬念
省统计局数据显示,前三季度,湖北房地产开发完成投资2950.50亿元,增长4.1%,增幅比上半年加快1.8个百分点。
同时,商品房销售面积和销售额全面回升,全省商品房销售面积3880.12万平方米,增长14.1%,增幅比上半年提高7.8个百分点,创21个月新高。商品房销售额2221.93亿元,增长17.6%,增幅比上半年提高7.4个百分点。
另据中指院华中分院最新统计数据,今年前三季度,武汉新建住房成交近 14.8万套,距离万套纪录仅差3.1万套,今年再创历史新高已无悬念,并有望再度蝉联全国成交第一宝座。
针对武汉市房地产市场的繁荣局面,湖北省房地产经济学会会长、省社科院经济研究所所长叶学平分析称,国家经济发展实现由沿海城市向内陆城市发展的转变。武汉作为内陆城市的代表,在政策的辅助下经济发展速度快于一线城市,提前进入到万亿俱乐部,而经济的繁荣则促进了房地产的发展。其次,武汉市在招商引资方面做出了很多的努力,例如在行政审批、问责制度和各项服务上都为开发商提供了便利。
10月武汉商品房成交量连续上升。中国指数研究院数据显示,武汉新建商品房9月最后一周成交4381套,10月第一周成交5474套,10月第二周成交5902套,10月第三周成交6662套,一直保持增长的走势。
10月24日,央行宣布一年期贷款基准利率下调0.25个百分点至4.35%;一年期存款基准利率下调0.25个百分点至1.5%。这是今年以来第五次降息、第五次降准、第三次“双降”,再加上国庆节前出台的首套房商业贷款最低首付下调至25%政策。李国政预计,到今年年底,武汉楼市都会继续保持火爆。
此外,全面放开二胎的政策终于在10月29日落锤定音,十八届五中全会决定,全面实施一对夫妇可生育两个孩子政策。
对此,李国政提到,人口是决定地产发展的核心要素之一。“武汉刚需购房为主,大学生等外来群体落户多,二胎惠及人群广,增加换房改善需求,今年中高端大户型需求大增,便与单独二胎放开有一定关系。降息、降首付、二胎等政策刺激不断,楼市再创新高已无悬念,房地产复苏拉动投资。投资兴,则经济稳。”当前位置 & &
& 全国第一罚单!奔驰23次占应急道:138分6.9...
全国第一罚单!奔驰23次占应急道:138分6.9万
22:12:37&&出处:&&
编辑:上方文Q &&)
让小伙伴们也看看:
阅读更多:
好文共享:
文章观点支持
当前平均分:0(0 次打分)
[10-13][10-12][10-12][10-11][10-10][10-10][10-10][10-10][10-10][10-10]
登录驱动之家
没有帐号?
用合作网站帐户直接登录武汉提前一年跻身万亿俱乐部 经济总量重返全国第一方阵
  本报讯(记者康鹏)昨日,江夏金港,通用武汉工厂,机器手臂在流水线上来回挥舞,上料、焊装、喷漆、总装……每隔60秒,就有一辆崭新的英朗汽车下线。
  时间回到5年前,这里还是长江边的一片空地。2011年底,武汉才在这里规划了一片新开发区。而今,地平线上已出现了一片现代化工厂,公路、铁路、码头……各种配套设施齐备。
  “十二五”期间,江边千年古镇金港的变化,是武汉经济快速崛起的一个缩影。
  在这5年中,武汉经济总量从亿元的基础上起跳,每年上一个千亿台阶,2014年进入“万亿俱乐部”,比“十二五”目标提前了一年。
  “这是武汉复兴的历史性突破,凝聚城市的光荣与梦想,从千亿量级,跃升到万亿量级,武汉的话语权和影响力将大为提升。”专家评价。
  自上世纪90年代初期起,武汉的经济总量落在全国城市十名开外,直到2012年,才首次回到前十,2014年排名全国第八,15个副省级城市中居第3位,重返全国城市第一方阵。
  GDP这一抽象数字的背后,是武汉生产和消费的高度活跃。每一天,在武汉就有3081辆汽车、4.7吨钢材、9.2万芯千米光纤、4.48万台显示器被生产出来。在武汉的各大商场里,每天有12.7亿元的交易在进行。
  武汉不断地吸引着外来的资本和产业,今年前三季度,就已经引资3705亿元,目前已有219家世界500强落户武汉。经过这几年的“工业倍增”,去年武汉工业总产值已是2011年的1.5倍以上。
  本月,韩国最大的财团――浦项在武汉开发区落户了汽车配件工厂,该公司海外投资中国区域总裁权锡哲表示,武汉正在成为中国的生产中心和消费中心,公司落子是希望分享武汉的发展机遇。
  经济增长与企业成长密不可分。日前,武汉发布了“企业100强”名单,在规模上,今年的“100强”营收总额为1.8万亿元,是2010年的2.1倍,资产总额为2.4万亿元,是2010年的2.3倍,企业与城市同步崛起。
  2010年底,汽车产业成为武汉首个千亿产业,那年生产汽车66万辆,经过几年的“工业倍增”,目前,武汉千亿产业已达5个,包括汽车及零部件,电子信息,装备制造,食品烟草,能源环保。其中,汽车产业突破2000亿元,产量突破100万辆。“十二五”期间,武汉引入了上海通用、联想、80万吨乙烯等一批重大工业项目,已成为武汉经济新发动机。
  一批明星企业成长起来。东风汽车5年营业收入增长了1000多亿,九州通营收从2010年的212亿,增长至去年的410亿,接近翻番。人福医药从2011年的营收25亿,发展到去年的70亿,人福医药董事长王学海表示,未来几年将是企业发展的机遇期。
  今年是“十二五”收官之年,武汉经济增势仍然迅猛。日前,市统计局发布的数据显示,2015年前三季度武汉经济增速达到8.8%,高于全国水平1.9个百分点,增长有力。
  “十三五”即将开局,专家表示,在全面创新改革试验区、长江经济带等国家战略的叠加之下,武汉发展将面临前所未有的机遇。
  百亿企业达到29家
  2015年“武汉企业100强”中,百亿企业达到29家,总营收占到百强的82.4%。而2011年,武汉只有17家百亿企业。
  名列第一的东风汽车,营收从2010年的3688亿,增长至2014年的4866亿,不到5年,增长了1000多亿。
  民营企业发展同样迅猛,九州通营收从2010年的212亿,增长至去年的410亿,接近翻番。去年,武汉民企创造了4280亿元财富,在GDP中占比超过四成。
  汽车产量过百万辆
  2014年,武汉汽车产量历史性地突破100万辆大关,达到112.46万辆,占全国的4.71%。汽车业产值达2300多亿元,成为武汉毫无疑问的第一大产业。
  今年前三季度,武汉汽车产量已达96.4万辆,与去年同期相比增长16.1%,在全国负增长的情况下,比全国平均水平高出16.9个百分点。
  整车产辆突破百万辆以后,规模效应凸显,相关配套厂纷纷落户,完善了产业链。目前,武汉已有汽车零部件企业300多家,涵盖了发动机、变速箱、底盘、动力总成、内外饰件、车载系统、汽车电子、安全系统等。
  中国300米以上高楼 七成由中建三局建造
  “十二五”期间,武汉建筑业发展突飞猛进,2008年产值为1492亿元,2010年为2344亿元,2011年为3031亿元,2014年,全市建筑业企业完成建筑业总产值5840.50亿元,预计2015年产值突破6000亿。
  日前我市表彰的“100强”企业中,建筑业企业有28家。中建三局、中铁十一局等武汉“建筑军团”享誉全国。有数据称,中国300米以上高楼七成由中建三局建造,而中铁大桥局、中交二航局等建桥企业,则在国内外的江河湖海上建筑一座又一座桥梁。
  五大千亿产业群
  2014年,武汉市实现地区生产总值(GDP)10069.48亿元,提前一年完成“十二五”规划,这里,五大千亿产业群的形成功不可没。
  2011年底,钢铁、汽车、电子信息、装备制造4个产业迈入千亿元产业集群。到2013年,汽车及零部件、装备制造、电子信息、食品烟草、能源环保五大产业产值过千亿元。
  2014年武汉GDP全国排名第8名,2015年上半年中国城市经济增速排名武汉列第9,其中五大千亿元产业将占武汉GDP的70%以上。
  搭伙理财
  创始人余宙:
  “十二五”创立2家 公司估值数亿美元
  85后余宙有张娃娃脸,穿件普通T恤走在街上,没有人会认为他是一位“老板”。在“十二五”的5年间,他参与创立了2家公司,估值超过10亿美元。
  2010年的那个初冬,余宙和杨永智等一帮年轻人,在华中科技大学校园里租了间民房,捣鼓着当时大部分人都搞不明白的安卓系统。
  “那个时候智能手机刚刚出来,连微信都没有诞生,全球的安卓应用只有2000多款。谁也不知道日后移动互联网会如此强大。”余宙回忆。
  当时一起创业的“华科男”,都是从微软、百度等大公司辞职回汉的。余宙也是一位技术大牛,曾受邀参加微软“MVP”全球峰会,与比尔?盖茨共进晚餐,在海豚担任产品负责人,长期在武汉、北京、硅谷之间奔忙。
  经过几年努力,海豚在欧美、俄罗斯、土耳其等世界130多个国家拥有了2亿用户,成为武汉移动互联网行业的标杆企业之一,如今估值已达数亿美元。团队从最早的七八个人增长到500多人。在北京、武汉、成都、旧金山、东京均设有办公室。
  今年,余宙从海豚浏览器的日常工作中抽身出来,带领一帮人马二度创业,创立了搭伙理财。目前,已获得千万级天使投资。最近,他刚刚上线了“搭伙”APP,要在武汉做社交金融领域的“微信”。“社交金融在国内还很新。互联网金融在经历了P2P等几波潮流之后,政策法律正在完善明朗,我们希望能在武汉先行先试,率先把规则跑出来。”余宙介绍。
  余宙表示,产业发展与城市创新环境密不可分,未来5年是武汉发展互联网金融等新兴业态的黄金时期,他希望,武汉能继续吸引资本、人才,保持宽容的创新环境,未来在这些行业异军突起。 (记者康鹏)
  永旺(湖北)商业有限公司董事总经理椎名孝夫:
  以年均1家店的速度在汉发展
  作为武汉“十二五”期间引进的重点外资企业,永旺计划在武汉以每年1-2家拓店速度加速战略推进。
  去年金银潭店开业,今年布局汉阳,12月经开店即将开业,石桥店也在依照计划向前推进,伴随着武汉城市三环线的拓展,市民身边的永旺店将会越来越多。
  武汉在历史上直逼京沪,现在也是国内重要的贸易集散地,对比上海、武汉两地数据,永旺认为再过几年时间,武汉将很快追赶上上海的发展速度。以2013年为例,武汉市人均可支配收入29821元,这个数字和上海2010年人均可支配收入处于同等水平。上海去年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速7.5%、武汉11.4%,武汉用一年时间完成上海两年增长,富裕人群对生活品质也有了更高要求。
  2010年至2014年间,武汉市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从2523.2亿元增长至突破4000亿元;今年前三季度社零额达到3502.07亿元,外资企业看到的是武汉零售业市场的巨大潜力。
  2010年至2015年,外资零售企业加速进入武汉,永旺判断这个趋势今后还会继续并加速。我们将灵活运用在日本以及中国其他地区所培养起来的知识和技术,谋求与竞争企业形成差别化。
  永旺集团旗下进驻武汉的公司除了综合百货超市业态,还有从事商业地产开发实业的永旺梦乐城、儿童娱乐实业的永旺幻想、以及从事物业管理和后方支持的小竹物业,实现了各领域的全面进入。目前武汉市民每5人拥有一台车,对应城市汽车的快速普及和汽车产业的发展,永旺将建造更多区域性购物中心,让更多顾客享受驾车消费的乐趣。 (记者张隽玮)
  宁美国度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王洪涛:
  个性化定制“搅局”组装机行业
  人们习惯把组装机和水货联系在一起,百度词汇已经把PC分为DIY组装机和品牌机两个类型。DIY是英文Do it yourself的缩写,就是装配一台适合自己需要的电脑。宁美国度就成功地完成了DIY从线下到线上的转变。
  宁美国度科技有限公司,今年1至9月DIY组装机销售额18亿,预计今年超过24亿,是整个广埠屯所有电脑商户的几十倍,成为中国组装电脑的“老大”。
  这个带头人,就是王洪涛,今年33岁。在一个原本已经走下坡路的行业里,王洪涛走出了另一片蓝天。2007年,他
  和其他两个创始人在做起了组装机生意,20人的团队依靠社区、学校贴小广告的“草根”形式,勉强维持公司的运营。
  2010年4月,是王洪涛人生的分水岭。王洪涛看到互联网的商机,把组装机从线下搬到了线上,在天猫、京东、苏宁易购等多个平台创建“DIY电脑”类目,将传统组装机打造成为全新的“集成电脑”,成为这个行业“搅局者”。
  “每个人买电脑的需求不同,电脑配置也大不一样。比如普通消费者‘傻瓜’配置就可以满足,喜欢打游戏和看视频的会比较看重显卡和CPU。”王洪涛在淘宝网上推出个性化定制,“你们需要什么配置,我就装什么配置”,将主板、硬盘、CPU、内存等电脑八大件分开订制,然后在沌口的工厂组装后,快递给消费者。通过数量规模优势去掉中间利润环节和新销售管理模式,进一步降低DIY电脑成本,最终把最高性价比的电脑卖给终端用户。
  就这样,从0到1,而后一发不可收拾,宁美国度的DIY组装机为越来越多的年轻网购群体追捧,2014年销售60万台,销售额达到15亿元。
  王洪涛在北京时间特别多,有人建议他搬到中关村,但他说“只要能上网,哪里都是中关村”,武汉是他起家宝地,他要在武汉生根下去。 (记者汪文汉)
  5年引进世界500强企业69家
  “十二五”期间,世界500强企业加速聚集武汉,5年内共引进69家,累计达到219家。2015年引进外资增幅18%、规模73亿美元,均居15个副省级城市前三。
  按照规划,期内实际利用外资年均增幅需达到12%,2015年达到58亿美元。从完成情况看,2010年实际利用外资32.93亿美元,预计2015年达到73.15亿美元,完成规划目标的约1.2倍。工业招商成效显著,包括通用、雷诺、华星光电、天马、联想、周大福等一大批知名企业落户武汉。
  购物中心总量位居全国第四
  据不完全统计,“十二五”期间,武汉各类型购物中心数量较2010年翻了一番,人均商业面积更超过香港,购物中心总量位居全国第四。
  市商务局提供的数据显示,从2010年的2523亿元增长到今年的5072亿元(预计),全市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年均增长15%,圆满完成“十二五”规划目标。其中,武汉大型零售商企从事网上销售的达到38家,网上商品零售额同比增长78.5%;商业综合体大力发展,沃尔玛、武汉天地会、永旺梦乐城等国内外知名商贸企业在汉开店经营;家政服务、便民服务等以两位数增速发展。
  (记者康鹏、汪文汉、张隽玮)
  留下许多美好回忆
  决定在武汉扎根
  网友互动
  “十二五”即将结束,这五年你过得好不好?欢迎通过长江日报官方微信后台分享“这五年”你的经历、变化、感悟以及故事。参与方式:关注长江日报官方微信(ID:whcjrb),编发“#这五年#+想要说的话,同时留下姓名、联系电话等,发送给长江日报官方微信后台,我们将精选部分留言予以刊登。
  从陌生到熟悉到深爱
  @张旎:这五年里,小家富裕了,国家强盛了,离实现中国梦越来越近了。
  @肖思思:毕业已经五年多了,艰难北漂1年后选择回到武汉工作。短短五年感受了无奈和艰辛,同时也收获了许多成长。而最大的感慨是生活不易,我们要脚踏实地,一步一步向前走,用自己的勤劳和智慧创造美好的将来!
  @枫子:来到武汉这座城市已经有六年了!从陌生到慢慢熟悉、从不喜欢到深爱!这座城市给我留下来许多美好回忆!那些我爱的人和留恋的记忆让我决定在武汉扎根!
  武汉正在被大家认可
  @Favorite媛子:这五年,我们生活的大武汉被评为全国文明城市,每个人的素质和修养都得到了很大的提高!这五年,我们大武汉也相继举办了各种活动,来武汉游玩的外地游客越来越多,我们武汉正在被大家认可!
  @黄泰昌:五年前我住青山,去一趟光谷要两三个小时,玩一趟路上都要耗费半天。现在有了地铁4号线、2号线,一路坐到光谷,时间不到一个小时,轻松又愉快。武汉交通越来越便利,以后出行将更便捷、更舒适。
  @江豚:武汉这五年的变化是巨大的,也是世人有目共睹的!武汉光谷成为中国光谷、地铁网络初具规模、两江四岸美景如画!激动之余,特赋诗一首“光谷车都阳逻港,交通流通互联网,江城五年有巨变,武汉每天不一样!”
  武汉的发展日新月异
  @溪客:这五年,最大的感触就是互联网的飞速发展。现在通过互联网+城市,足不出户就能办理日常缴费。未来五年,希望网络环境更健康更规范更文明更有秩序,为未来的生活提供更多的便利。
  @iufang:这五年的购物方式更加多元,以前是商场和超市有什么买什么,现在有各式各样的购物网站,来自全球吃穿用玩的物品想买就买,好东西和“尖板眼”让生活品质节节高!
  @fay:这五年武汉的发展日新月异,一方面加快对原有工业基础的转型和升级,另一方面着力发展高新技术产业。武汉变美啦,武汉变新啦,武汉是我家!(记者张维纳 整理)
(作者:&&编辑:王媛)
更多资讯,欢迎扫描下方二维码关注荆楚网(cnhubeigw)、最武汉(zuiwuhan01)官方微信。}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苏州房价涨幅全国第一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