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一学校体育问题研究的会计学论文题目目 blogs.blog.com

选题与开题:研究设计之一
教育研究方法
&&&&&&&&&&&&&&&&&&&&&&&&&&
第一单元& 研究设计... 5
第1章& 选题与开题... 5
第1节& 选题的三个来源.... 7
一、有争议的理论问题.... 7
二、亟待解决的实践问题.... 8
三、在写作中生成选题.... 9
第2节 文献检索.... 11
一、文献检索的途径.... 12
二、文献检索的技巧.... 14
三、文献阅读与名著阅读.... 19
第3节& 如何撰写开题报告与文献综述.... 23
一、开题报告的结构.... 23
二、文献综述的结构.... 24
三、撰写文献综述的技巧及容易出现的问题.... 26
第2章& 研究方法的类型... 29
第1节& 哲学研究及其困难.... 30
一、价值研究.... 30
二、本质研究.... 32
三、对策研究.... 32
第2节& 走向实证研究.... 34
一、实验研究.... 35
二、调查研究.... 35
三、历史研究.... 37
第3节& 实践研究或实践的行动研究.... 38
一、教育改革或问题解决.... 39
二、经验总结或教育反思.... 39
三、教育理想或方案设计.... 40
第3章& 研究视角的类型... 44
第1节& 理论视角.... 45
一、学科视角.... 45
二、学理视角或学派视角.... 46
三、新概念视角.... 48
第2节& 思维视角.... 48
一、异同关系.... 49
二、因果关系.... 52
三、对立统一关系.... 53
第3节& 时空视角.... 55
一、作为新观点的视角.... 55
二、作为新材料的视角.... 56
三、作为新方法的视角.... 56
拿起这本书,你将在书中会遇到一群走在你前面的人。这本书告诉你,那些走在你前面的人是如何做研究的?他们当年的选题、研究方法和研究视角是什么?他们的论文在什么意义上是出色的?或者,他们的论文出现了哪些不规范的现象?他们是否有抄袭或剽窃行为?
你在研究的过程中会遇到一些困惑或问题。你所关心的问题,在本书的某个章节中也许可以找到答案。
一、本书的追求
教育研究方法的书不好写,也不好教。教育领域的经典名著,很少直接以“教育研究方法”为主题。教育经典名著的作者,也很少给学生直接开设“教育研究方法”的课程。
为什么?原因就在于,教育研究方法原本就“不可说”,也“不可教”。方法只能在使用中显示出来或在案例中隐隐约约透露出来。好的方法总是隐含在好的作品中。任何一部教育名著都隐含了值得你借鉴和模仿的研究方法。
正因为如此,本书的重点并非条分缕析地教你如何做研究。本书只是给你推荐一些案例,提示这些案例在什么意义上是好的或坏的。你可以从这些案例中领会相关的研究方法。本书给你引荐一些形形色色的走在你前面的人,你可以从中选择值得你敬畏和仰望的前行者。你的身边已经有一些导师,你身边的导师是重要的。但是,你最好避开门户之见,去拜访某个遥远的精神导师。教育研究方法虽然不可以教、不可以说,但它可以学,而且,有效的学习只能通过“师徒制”的方式实现出来。你最好让自己拥有两个导师,一个在你的身边,另一个在远方。
这正是本书的出发的地方。本书从大量的案例中筛选了部分典型的案例。本书尤其重视那些出色的硕士或博士学位论文。虽然只是提供了这些论文的简介或片段,但完整的论文或相关的专著唾手可得,你可以直接在网站下载。
你会发现,案例才是本书真正的重点。案例的背后是一群遥远的精神导师。
二、本书的特色
你可以在本书中找到你困惑不解的问题以及相关的回应。
你可能会问,究竟可以研究什么问题?从哪里才能找到可研究的主题?有了大致的研究意向之后,有哪些网站可以帮助你找到有用的资料?在开题报告或正式的研究报告中如何呈现自己的“研究设计”?“研究方法”和“研究视角”是什么关系?什么样的文献综述才算是一份好的文献综述?文献综述容易出现哪些错误?为什么有些主题看似容易而实际上却那么艰难?有些主题看似困难而实际上却相对容易?价值研究、本质研究和对策研究等哲学研究的路子为什么会导致“笑着跑进去,哭着爬出来”?实践研究或实践的行动研究为什么不能作为学位论文的研究方法?研究视角为什么那么重要?究竟有哪些可采用的研究视角?以上这些问题及其回应,构成了本书的第一单元。第一单元主要讨论“研究设计”。
你可能会问,撰写实证研究报告有哪些规范的格式?为什么实证研究报告必须保持语言表述上的价值中立?一种既价值关涉又价值中立的研究何以是可能的?在论文撰写的过程中如何实现“目录自动编排”?如何实现“参考文献自动编排”?如何做“插图”?撰写哲学研究论文有哪些基本结构?如何撰写论文的标题、开头和结尾、摘要和关键词?何谓“零修辞写作”?如果撰写哲学研究论文遇到困难,如何由哲学研究转向实证研究?何谓学术规范和学术失范、学术不端?究竟什么算是明目张胆的抄袭什么算是严重的“暗袭”?调查研究或实验研究中容易出现哪些不道德的问题?以上这些问题及其回应,构成了本书的第二单元。第二单元主要讨论“怎样写作”。
你可能会问,究竟如何采用历史研究或调查研究、实验研究的方式收集资料?历史研究有哪些具体的操作策略?调查研究有哪些具体的操作策略?究竟如何做教育实验研究和教育行动研究?以上这些问题及其回应,构成了本书的第三单元。第三单元主要讨论“如何收集资料”。
在所有哲学研究和实证研究中,本书重点推荐实证研究。而在各种实证研究之中,本书重点推荐历史研究和解释研究。
你会发现,本书真正推荐的研究方法既不是纯粹的哲学研究,也不是纯粹的实证研究,而是有理论视角的实证研究。
三、如何阅读本书
本书虽然按照研究设计、如何写作和如何收集资料的顺序展开,但是,每一章相对独立。你可以从任何一章开始阅读。如果你采用本书作为“教育研究方法”的教材,你可以从任何一章开始你的教学之旅。
每一章的前面提示了“学习目标”和“本章内容导引”,后面设计了“讨论与探究”的话题和“进一步阅读的文献与网站”。你不必等待完整阅读某一章之后再来关注后面的“讨论与探究”的话题和“进一步阅读的文献与网站”。比较可取的办法是:阅读某章某节之后,你可以去这一章的后面去寻找相关的“讨论与探究”的话题和“进一步阅读的文献与网站”。如果你采用本书作为教材,你可以在当天的教学活动之前,从每章后面的“讨论与探究”的话题和“进一步阅读的文献与网站”中提取相关的内容,作为课外阅读、讨论和探究的主题。
本书每章提供三个典型案例。大部分案例是硕士或博士学位论文。这些案例的完整文本几乎都可以在“中国知网”下载。某些硕士或博士学位论文已经修改成书稿公开出版,可以在“读秀”或“爱问”网站那里获取相关文献。如果你采用本书作为教材,你可以按图索骥,阅读的完整的案例。
建议你关注本书特别安排的一些隐微符号,比如数字、加括弧、加引号、加脚注,等等。你也许能够从这些特别的数字、括弧、引号、脚注中获得更多有意义的信息。加括弧或加脚注并不仅仅为了提供“补充说明”,相反,括弧里面的话比括弧外面的话可能更重要;脚注里面的话可能比正文中的话更重要。加引号也并不仅仅为了提示它是一个专门术语,相反,引号是为了使日常词语陌生化。本书大量地使用3和8这两个数字而几乎不使用其它数字。3这个数字之所以重要,是因为它隐含了“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的对立统一甚至否定之否定的先验原理;8这个数字之所以重要,是因为它隐含了“八项注意”。它提醒初学者容易在这个八个方面出现错误或失误。
第一单元& 研究设计
第1章& 选题与开题
好的选题一般有三个特点:第一,有争议。有争议的问题才有进一步研究的空间。选题的过程类似孕育过程。它需要有类似阴与阳的对立与统一。第二,有方法。研究者采用了适合研究该问题的“研究方法”。第三,有视角。要么有理论视角,要么有思维视角或批判视角。
选题一般来自有争议的理论问题和实践问题。该问题是否有争议以及在多大程度上引起争议,需要做相关的文献研究。研究者有了大致的选题意向之后,就需要通过文献研究(literature
research)来进一步确认该选题是否值得研究。文献研究的主要目的是为了探察他人的研究成果,查看他人在这个研究领域已经做了哪些研究以及这些研究已经获得多大的进展,以便查明还有哪些地方值得进一步探索并由此引出自己打算研究的问题和假设。文献研究可以帮助研究者进一步确定选题或放弃选题。
通过本章的学习,你将能够
●了解好选题的几个标准;
●了解选题的三个来源;
●了解文献检索的基本途径;
●了解文献的类型;
●学会运用文献检索的基本技巧;
●理解关键文献的标准;
●了解阅读文献以及阅读“经典名著”的基本方法;
●掌握以写带读的技巧;
●掌握撰写文献综述的基本技巧;
●学会撰写完整的开题报告。
本章内容导引
●选题的三个来源
一、有争议的理论问题
(一)在期刊论文、学位论文和专著三者之间穿梭
(二)留意不同作者之间的分歧或冲突
(三)留意同一作者的自相矛盾的说法
二、亟待解决的实践问题
(一)以“调查研究”或“实验研究”的方式直接关注实践问题
(二)以“历史研究”的方式间接关注实践问题
(三)从某个“理论视角”分析实践问题
三、在写作中生成选题
(一)在写作中调整、更换选题
(二)如何调整选题:先大题小做,后小题大做
(三)从“仿写”或“重复验证”开始
●文献检索
一、文献检索的途径
(一)中外文数据库
(二)特色资源库
(三)搜索引擎
二、文献检索的技巧
(一)文献的类型
(二)文献检索的步骤
(三)何时可停止文献检索
三、文献阅读与“名著阅读”
(一)有视角的阅读
(二)读不懂时,不要硬读:请教遥远的精神导师
(三)以写带读:做阅读笔记并引用
●如何撰写开题报告和文献综述
一、开题报告的结构
二、文献综述的结构
三、撰写文献综述的技巧以及容易出现的问题
第1节& 选题的三个来源
选题大致有三个来源:要么来自有争议的理论问题;要么来自亟待解决的实践问题;要么来自写作中的经验积累或意外发现。此外,好选题也可能来自某个重要他人的建议,比如来自某个教师的讲座(或学术讲座录像)或谈话、某个同行或同伴的建议。初学者最好关注导师的研究课题和研究方向。比较便捷的途径是将导师正在研究的某个课题或“子课题”作为自己的学位论文的选题。将自己的选题纳入导师的课题可能带来“双赢”的合作。不过,这样做的前提是,该课题所隐含的研究路径最好是实证研究而不是哲学研究(诸如本质研究、价值研究或对策研究)。某个导师也许习惯于从事哲学研究,此类研究有时也可以成功申请立项或获得资助。但是,一般而言,哲学研究并不适合初学者。
一、有争议的理论问题
在有争议的理论问题中寻找选题首先意味着阅读相关的理论文献。这些理论文献主要包括期刊、专著和学位论文。
(一)在期刊论文、学位论文和专著三者之间穿梭
在选题和后续的研究过程中,研究者需要有基本的文献阅读。文献阅读主要指“读书”和“读论文”。后者包括公开发表的期刊论文和尚未公开发表的硕士或博士学位论文。
在“读书”和“读论文”之间,“读论文”比“读书”更重要,由此也可以说,有效的选题不是“多读书”而是“少读书”(这样说的前提是“多读文章”)。对于那些习惯于做调查研究或实验研究的研究者而言,他们甚至“不读书”(只读“论文”)。不过,与期刊论文相比,专著仍然有自己的优势:专著或教材往往可以为研究者提供本学科的常识和比较系统的相关研究成果。
与公开发表的论文相比,那些尚未公开发表而又与自己的选题相关的硕士或博士学位论文显得更加重要。学位论文不见得最权威最全面,但是,它往往显示出学术研究的前沿性和学术写作的规范性。一般而言,研究生学位论文的选题往往比一般论文和专著的选题显得更慎重更有学术感。它不仅可以提示本领域的前沿课题,而且可以提供本领域的写作规范。更重要的是,学位论文往往提供了有关该研究领域的比较详细和全面的文献综述,读者可以藉此而迅速了解该领域的相关文献并提高后续的文献检索的效率。
也可以将阅读的范围扩展到“读图”和“读人”。前者指观看学术讲座录像或相关的纪录片;后者指听课或接受老师、同伴的建议。
(二)留意不同作者之间的分歧或冲突
好的选题往往隐含了某种教育冲突或矛盾。它既显示为不同观点的对立和冲突,也显示为不同观点的相反相成、重新组合。
因此,在阅读期刊和专著时,研究者尤其需要留意不同论证之间的争议和冲突。凡有争议的地方,就隐含了进一步研究的价值。当代学者研究的课题很可能在历史中曾经发生过激烈的争论。整个学术史就是一个意见纷争、众说纷纭的论坛。所谓选题,就是在意见纷争之中,选择某个有争议的问题并形成自己的假设或立场。
除了留意不同论者之间的争议之外,还需要留意同一论者所坚持的某个意见的对岸或反面。如果某个研究者极力反对某个观点,那么,那个被反对的观点就值得关注,最好追查该观点的原始出处,并考虑该观点是否隐含了“片面的真理”,以及,这个观点是否被他人严重地误解。也许,这个被反对被误解的观点恰恰是有意义的、正确的观点。而澄清该观点被误解的过程以及该观点的真实意图,就成为有价值的选题。
更重要的是,如果某个教育制度改革或教育思想长期被主流意见忽略、反对、压制或歧视,那么,它就有可能恰恰是有待重新发现、重新评价的选题。比如,究竟如何看待某些大逆不道的“不道德”或“反道德”现象?[1]究竟如何看待疯人院的“疯子”?[2]究竟如何看待“自闭儿童”?[3]这些特殊群体究竟应该接受治疗还是应该获得理解?这就是有待研究的问题。
(三)留意同一作者的自相矛盾的说法
如果在阅读的过程中发现同一作者似乎出现了自相矛盾的观点,那么,就需要放慢阅读的速度,慎重考虑该作者的观点为何显得前后不一或自相矛盾。
同一作者若出现某些看起来似乎自相矛盾的说法,一般有两种可能:一是该作者的思想在其发展的过程中出现了断裂。二是该作者的观点貌似前后断裂,其实是“一以贯之”的。
某个作者的思想出现前后断裂是可能的。这种断裂往往显示为青年时期不成熟和晚年的“痛改前非”,形成“晚年定论”。比如,阿里斯托芬(Aristophanes,约公元前446~385)笔下的苏格拉底和色诺芬笔下的苏格拉底就完全不同。[4]前者代表了少不更事的青年苏格拉底,后者代表大彻大悟的成年苏格拉底。又如,王阳明就认为朱熹晚年“大悟旧说之非”,意识到自己中年所做的集注“误己误人”,乃“未定之论”。[5]若某个作者的确出现了思想的断裂,那么,这种思想的断裂本身就是值得研究的课题。
但是,也有另一种可能。该作者在不同时期提出的观点看似前后不一,实际上却是一致的。比如,柏拉图在《理想国》中所谈论的观点与他在《法律篇》中提出的观点明显出现分歧。
也就是说,经典名著中貌似自相矛盾的地方不只是显示了作者在两种对立的观点之间的徘徊或思想发生过程中的自我否定,更可能暗示了作者试图以第三条道路超越两种对立观点的方向。初学者比较容易犯的错误就在于:人云亦云或沾沾自喜地认定某个哲人的说法是自相矛盾的。
二、亟待解决的实践问题
学术研究并非一定要关注现实问题。而且,即便关注现实问题,也不必期望学术研究直接能够影响和改进教育实践。相反,如果研究者热衷于“跟风”、“赶时髦”,那么,该研究者就会显得浅薄、浮躁、媚俗甚至不学无术。
但是,不“跟风”、不“赶时髦”也并不意味着教育研究就应该远离教育实践。相反,关注并影响教育现实,这原本是教育研究内在的责任和使命。问题在于,研究者以何种姿态、何种方式去关注和影响教育实践。或者说,研究者在研究实践问题时以何种方式显示自己的学术品位或学术修养。
在实践中发现选题可能导致该研究直接呈现为经验总结、对策研究或方案设计等“实践研究”,但是,在实践中发现选题依然可以将实践问题转化为理论研究或实证研究。这种转化大致有三个方向:一是直接面向实践问题展开实证研究;二是有理论视角的实践问题研究。三是以“纯理论研究”或哲学研究回应某个或某些实践问题。
(一)以调查研究或实验研究的方式直接关注实践问题
直接面向教育实践问题的研究往往显示为教育调查研究或教育实验研究。而在调查研究和实验研究之间,研究者一般不具备实验研究的条件,因此,直接关注实践问题的研究大量地显示为调查研究,包括教育问卷调查、教育访谈研究或教育观察研究。
(二)以历史研究的方式间接关注实践问题
调查研究和实验研究往往能够直接回应或影响实践,而历史研究只能间接地回应或映射实践问题。
面向实践问题的历史研究看起来与纯粹的历史研究没有太大的差异。但是,纯粹的历史研究并不针对任何现实问题,也并不追求研究的现实意义。而面向实践问题的历史研究往往在研究报告中呈现与教育现实相关的“启示”。即便研究者不提供与教育现实相关的“启示”,这种面向实践问题的历史研究往往能够让读者感受到它对教育现实问题的间接回应或影射。
(三)从某个理论视角分析实践问题
从某个“理论视角”分析实践问题往往显示为某种思辨研究(或哲学研究)。一般而言,教育实践中的任何问题都牵涉某个教育基本理论。也因此,研究者在面对教育实践问题时,他完全可以选择某个理论视角去分析和解释教育实践问题。这样的研究思路往往显示为“从……看……”。
“从……看……”既可以直接显示为研究的主题,也可以不呈现为主题而隐含在研究的思路、研究的过程和研究的结论之中。
三、在写作中生成选题
选题的过程并不是一个简单的从阅读到写作的线性运动。无论是从阅读中寻找选题还是从实践中寻找选题,如果迟迟不动手写作,选题就一直处于悬而未决的虚无之中。选题并不需要长期的深思熟虑,相反,选题需要一次或多次的尝试错误:一旦有了大致的研究意向,就可以尝试开始形成研究的框架和思路。更重要的是,在形成大致的思路和研究框架之后,研究者需要开始尝试进入写作状态并在尝试写作的过程中逐步调整选题。
(一)在写作中调整、更换选题
初学者为了确定自己的选题,他们往往愿意勤奋地阅读,希望在阅读中惊喜地找到自己可以研究的课题。可是,大量阅读之后,他们遗憾地发现,在浩瀚的他人的研究成果中,很少有自己感兴趣的课题。或者,他确定了一个研究意向之后,又发现他人对这个问题早已经做了深入的研究。
为了尽快确定研究的选题,可取的办法是:经过一段时间的阅读、听课和思考,尽快形成一个大致的“研究意向”(初步选题),并尽快围绕这个研究意向进入写作状态。若在写作的过程中感觉这个研究意向是可行的,则迅速投入写作,一气呵成。若在写作的过程中遇到了资料不足的困难或感觉乏味,则可以考虑放弃“初选”的课题,进行第二次选题或第三次选题。但是,每一次更换主题时,最好有一段时间的热情求知和写作的过程,通过尝试写作的方式使自己对该选题的研究达到一定的深度。否则,如果频繁更换选题,就可能因为频繁的浅尝辄止而导致选题上的“习惯性流产”。
相反,如果研究者尽快进入写作状态,每次更换选题之前都对某个选题有了比较深入的研究,那么,研究者就会发现写作的路子越写越宽阔。即使更换了新的主题,这个新的主题也并非完全另起炉灶,而更可能是由此及彼、旁逸斜出、节外生枝、顺藤摸瓜或者获得意外的发现。初学者有时会因为时间的紧迫而不敢贸然确定选题,不敢贸然写作。可是,若长期不进入写作状态,研究者就越心浮气躁、心神不宁。可取的办法是:先试探写作,让自己安静下来,并在写作中逐步调整或更换选题。更换选题绝非浪费时间,因为,满意的选题恰恰就在调整、更换选题的过程中“生成”、“诞生”。
(二)如何调整选题:先大题小做,后小题大做
为了避免泛泛而谈,选题最好聚焦于某个具体的问题。宁可“小题大做”,也不要好大喜功、大而化之。
但是,选题也并非越小越好。在“小题大做”之前,最好先对自己所研究的领域有整体的了解,然后逐步缩小研究的范围,先“大题小做”,再“小题大做”。“大题小做”不仅意味着研究者对自己所研究的领域有整体的了解,更重要的是,研究者需要理解自己所研究的领域有哪些比较紧迫的“大问题”(或危机)。研究者虽然不一定有能力、有条件直接研究那些紧迫的“大问题”,但是,研究者至少可以保证自己将要研究的某个具体的“小问题”与那些比较紧迫的“大问题”是有关联的,或者,研究者所研究的小问题是解决大问题的一个步骤或一个方面。
也就是说,研究者最好先确定本研究领域有哪些比较紧迫的大问题,选择一个大致的方向。然后,开始寻找相关的文献,再逐步缩小研究的范围。有人把这个思路称为漏斗:“你引导读者沿着漏斗往下走到你的观点,在那里研究的需要就明朗了。需要做什么就成了你具体研究的精确目标。”[6]
(三)从“仿写”或“重复验证”开始
如果研究者完全不知道如何选题,可以考虑从“仿写”或“重复验证”开始。“重复验证”原本特指采用调查或实验研究的方法验证他人已经取得的某些结论。这里借用“重复验证”的概念,泛指所有借鉴他人的研究方法和研究思路进行“模仿写作”(简称为“仿写”)。
有意义的仿写可能并不局限于教育学写作的圈子内部的模仿,而更多地显示为从哲学研究报告到教育学研究报告的仿写、从心理学研究到教育学研究报告的仿写,从社会学研究到教育学研究的仿写、从文艺评论到教育评论的仿写,等等。
“模仿写作”甚至可以理解为对他人的选题和写作框架和研究思路的“借鉴”。如果“借鉴”而不加说明或不完整说明,就有抄袭、剽窃的嫌疑。但,如果“借鉴”且在引文和注释有明确的说明,则在学术规则允许的范围之内。此类“借鉴”虽然使自己的研究报告没有那么多的“原创性”,但,并非所有的学术研究都必须有闪闪发亮的原创性。借鉴他人的研究框架和研究思路且以引文和注释的方式明确说明了对他人的借鉴,可能依然是诚实而且有知识贡献的学术研究。
以“借鉴”的方式从事学术研究的现象并不限于年轻的初学者。某些比较著名的研究者在自己的研究中也可能随时向他人学习,甘愿成为一个虚心的初学者。如果发现他人的某个研究无论在选题还是在研究的框架、研究的思路、核心观点和关键概念上都显示出有魅力的学术光芒,那么,某些比较著名的学者可能依然会主动选择“重复验证”或“模仿写作”。[7]比如,《道德理想国的覆灭——从卢梭到罗伯斯庇尔》借鉴了《卢梭与道德共和国》[8]和《姊妹革命:美国革命与法国革命启示录》[9]的标题、关键概念、研究框架和核心观点。但,该书依然显示了它的学术贡献。
案例1-1:道德理想国的覆灭[10]
卢梭为罗伯斯庇尔提供了极权主义的政治理论资源。罗伯斯庇尔的悲剧在于,在从思想到实践的过程中,突破了道德理想主义的边界限,跨越了道德理想主义者只能论政不能执政的界限,因而进入了一个直接执政和最高执政的危险状态。法国革命不同于美国革命。美国革命是典型的政治革命,强调政教分离。政治归政治,文化归文化。法国革命以及后来的俄国革命、中国革命既是政治革命,更是“文化革命”。它以革命的手段恢复中世纪的“政教合一”。
只是,在“借鉴”的同时,需要显示规范的“引文”和“注释”。如果大量借鉴了某个理论视角或研究框架,则需要指出该理论视角和研究框架的来源。
第2节 文献检索
文献研究包含文献检索(literature retrieval,literature
search)、文献阅读(literature read)和文献综述(literature review)三个要素。
搜索文献既可能发生在确定选题之后,也可能发生在确定选题之前,甚至可能发生在研究过程之中。选题确定之前的文献检索是临时性的、尝试性的、预备性的检索。研究者通过宽泛的尝试性的检索和初步阅读,进一步缩小选题的范围或确定选题。选题确定之后的文献检索是正式的、系统的检索。研究者通过选题所隐含的关键词尽可能全面检索和阅读相关文献,以便从已有的研究中汲取进一步研究的经验和思路。写作过程中的文献检索是生发性的、动态生成性的、补充性的检索。总会有一些新观点和新问题在具体的研究和写作过程中涌现和生长出来。研究者需要围绕这些新观点或新问题搜索和阅读相关的文献。
一、文献检索的途径
传统的文献检索一般采用手工的方式。随着电脑和网络普及,文献检索主要借助网络搜索引擎、数据库和网上图书馆。
(一)中外文数据库
常用的中文期刊全文数据库有三个:一是中国知网(CNKI);二是维普(维普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三是万方(万方数字化期刊)。此外,“读秀”、“龙源”()等也可以提供相关文献的搜索。中国知网(CNKI)是中国知识资源总库()的简称。目前CNKI已建成的数据库有“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JFD)、“中国优秀博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CDMD)、“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CPCD)、“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CHKD),等等。其中,“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是目前世界上最大的大型中文期刊全文数据库之一。一般高校都购买了使用权限,校内上网可以免费查阅。不过,与“知网”相比,“维普”和“万方”也有自己的特色和优势。在“知网”中找不到或找不全所需文献时,可以尝试到“维普”和“万方”数据库中查找。[11]
搜索外文期刊论文一般采用JSTOR()。JSTOR是数字化的期刊。全名为Journal
Storage,一般翻译为“期刊存储”。该数据库以人文及社会科学方面的期刊为主,从创刊号到最近三至五年前的过刊可阅览全文,但最新一两年的期刊只能提供主题、摘要、参考文献等信息。有些过刊的回溯年代早至1665年。国内的大学图书馆一般都参与了JSTOR系统,可以在该系统免费访问和阅读。比如,研究者如果想查找Stenhouse的一篇文章What
Counts as Research,那么,可以在JSTOR的搜索框中直接输入What Counts as
Research,然后搜索。为了提高搜索的“命中率”,最好把文章名和期刊名一起输入“搜索框”。将文章名和期刊名分别加括弧,中间用and连接:在搜索框中输入(What
Counts as Research) AND(British Journal of Educational
Studies),然后搜索。当然,也可以首先在搜索框中先输入What Counts as
Research,然后选择“在结果中搜索”(Search within these results)。在搜索框中输入British
Journal of Educational Studies。然后再搜索。此时,搜索框中会自动跳出(What Counts as
Research) AND(British Journal of Educational
Studies)。JSTOR()除了用来检索论文之外,也可以用来研究某份或某几份具体的教育杂志,以此做相关的“内容分析”。研究者可以打开任何一份教育杂志展开相关的内容分析。可选择的教育杂志如《教育研究评论》(Review
of Educational Research)、《美国教育研究杂志》(American Educational Research
Journal)、《学习科学杂志》(The Journal of the Learning
Sciences),等等。不过,也有部分有影响的教育杂志尚未列入其中。
此外,搜索有关教育的外文文献也可采用EBSCO数据库、Web of
Knowledge平台、PQDD硕士和博士学位论文数据库。
EBSCO数据库中的ERIC(Educational Resource Information
Center的简称)提供2200多个文摘和来自与1000多种教育学以及与教育有关的期刊的索引和摘要。国内大多数图书馆都购买了该数据库的使用权限。
Web of Knowledge平台包括Web of
Science、CSCD等数据库(CSCD为“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以及ISI Essential Science
Indicators和Journal Citation Reports等“分析工具”。研究者可以通过ISI Essential
Science Indicators了解一些著名作者、研究机构(或大学)和学术期刊的影响。其中Highly cited
papers基于最近十年的数据滚动统计,hot papers基于最近两年的数据滚动统计。Journal Citation
Reports(JCR)期刊引文分析报告包括JCR(Web Science Edition)和JCR(Web Social
Science Edition),教育研究一般选择后者。研究者可以通过JCR迅速了解某期刊杂志的“影响因子”。
PQDD硕士和博士学位论文数据库()由
ProQuest公司开发。ProQuest公司号称“世界上最早及最大的博硕士论文收藏和供应商”,该公司的学位论文文摘数据库(ProQuest
Dissertation,简称PQDD文摘库)收集了比较完整的国外高校博硕士论文的文摘索引。国内大学一般购买了该数据库的使用权。此外,也可以到一些国内外图书馆下载国外的硕士博士学位论文。
(二)图书馆和特色资源库
在搜索文献时,研究者往往首选本校的图书馆,因为本校图书馆不仅可以提供图书借阅服务,而且还可能购买了相关数据库的使用权限。除了本校图书馆,教育研究者可以在读秀和Google图书中找相关的外文图书或中文图书。此外,也可以在国家图书馆、爱问、百度文库、超星数字图书馆等资源库中搜索相关文献,甚至可以免费阅读或下载相关文献。某些大学或研究机构的图书馆也提供免费搜索和在线阅读服务。
其中,“读秀”和Google图书是两个比较有用的资料库。“读秀”()主要提供中文图书的全文或部分信息。Google图书()主要用来提供外文图书的全文或部分信息。如果研究者想引用相关章节的内容,就可以找到具体的出版信息和页码。虽然并不是每一本书都能在读秀或Google图书这里找到可以阅读的页面,但是这里可以满足基本的需要。
国家图书馆()提供了比较完整的“图书”、“期刊”、“报纸”、“博士学位论文”、“古籍”、“音乐”、“影视”等电子资源。其中“博士学位论文”资源库()比较全面地收集了中国博士学位论文的相关信息(含主题、作者、导师、中英摘要)。
超星数字图书馆()。主要包括“超星读书”()、“超星学术视频”()和“超星文献”(
)三个部分。如果研究者所在的大学图书馆已经购买了相关的权限,则可以在超星数字图书馆自由阅读或下载。
“爱问”和“百度文库”是互动式的开放平台,研究者如果临时想阅读某一本书,而图书馆或书店又暂时无法找到这本书,则可以尝试在“爱问”()或“百度文库”()中搜索。类似“爱问”的互动平台虽然可能出现“侵权”问题(因为上传者可能会上传自己没有权限的资源),但这个问题可以通过相关的技术得到控制。
(三)搜索引擎
虽然文献检索的主要途径是“中国知网”和JSTOR、PQDD、EBSCO等数据库,但是,在正式搜索这些数据库之前,最好先借助“搜索引擎”(搜索引擎其实也是数据库)了解大致的情报。常用的搜索引擎有Google,百度和维基。就目前的情形来看,Google和Baidu互有优势。Google更适合搜索英文文献,Baidu更适合搜索中文文献。维基的搜索功能显得较弱。
Google的网址是。为了避免出现大量非学术的搜索结果,
Google特别开发了“Google学术搜索”引擎:。比如,日在中搜索“教育现象学”时,结果显示:找到约228万条结果;而在中搜索“教育现象学”时,结果显示:“找到约12万条结果”。
百度的网址是。百度曾被称为“中国的Google”。其中的“百度百科”为某些重要人物或其他关键词提供相关的解释。这些词条虽然不能直接作为可信的、可引用的权威文献,但可以作为有待考证的背景材料。鉴于百度与Google各有优势,后来出现了整合百度和Google
的“百Google度”()。该搜索引擎便于研究者对google和baidu的搜索结果进行比较和选择。
维基()可以视为一部用不同语言写成的网络“百科全书”。维基百科与百度百科虽有交叉的地方,但各有优势。百度百科的优势是汉语词条比较丰富,维基百科的优势是外语词条比较丰富。
二、文献检索的技巧
从发表的载体来看,文献可分为期刊论文、专著(或教材)和学位论文。但是,一般依据文献的发表形式以及加工层次的不同,将文献分为三个等级:零次文献、一次文献、二次文献和索引文献。
(一)文献的类型
零次文献也称为“非正式出版文献”(zero literature,non-printed sources,zero
document)。它主要包括两个方面的内容:一是形成一次文献以前的知识信息,即未经记录,未形成文字、口耳相传的材料;二是未公开发表的原始文献,或没正式出版的各种书刊资料,如书信、手稿、记录、笔记和包括一些内部使用通过公开正式的订购途径所不能获得的书刊资料。[12]
一次文献也称为“一级文献”(primary literature,primary source,primary
document)。一次文献主要指发表在期刊上的论文、学位论文和出版的专著或教材。
二次文献也称“二级文献”(secondary literature,secondary source,secondary
document)。它是对已有研究的综述或述评。研究者可以借此了解某个或某些专题研究的进展和动态。这些述评既可能是一些发表在教育期刊上的论文,也可能是某种百科全书或研究手册。在教育研究领域,影响较大的百科全书有两本:一是《教育研究百科全书》(Encyclopedia
of Educational research,美国教育研究协会主编,1992第6版);二是国际教育百科全书(The
International Encyclopedia of Education,T. Husen和T.
Postlethwaite主编,1994第2版)。
索引文献(preliminary
source)是对一次文献的整理、提炼并按照一定的逻辑顺序进行编排,使之便于检索。汉语界比较常用的索引文献是《全国报刊索引》和《报刊资料索引》。英语界比较常用的索引文献是《教育资源信息中心》(Educational
Resources Information Center,ERIC),该中心出版两种教育索引文献:一是《教育资源》(Resources
in Education,RIE);二是《教育期刊常用索引》(Current Index to Journals in
Education,CIJE),等等。
也有人将“索引文献”(preliminary source)称为二次文献(secondary
source),而将综述、述评式的文献视为“三级文献”(tertiary
document)。[13]为了便于理解,这里将综述、述评式的文献称为“二次文献”。而将《全国报刊索引》、《教育资源》、《教育期刊常用索引》等文献称为“索引文献”。[14]
对于初学者来说,重要的是三种文献:一是未公开发表的原始材料(零次文献);二是公开发表的原始材料(一次文献);三是综述、述评式的二次文献。
从文献的学术价值来看,公开发表的一次文献最重要,零次文献次之,二次文献再次之。但是,从检索的顺序来看,二次文献最重要,零次文献次之,一次文献再次之。
如果研究者已经知晓某一篇重要的论文标题或专著名,可能会直接搜索完整的主题或相关的作者。但是,文献检索主要是关键词(或主题词)的搜索。
(二)文献检索的步骤
研究者有了大致的研究意向之后,就应该进一步明确和锁定1至3个相关的关键词(含中英文关键词)。如果没有提出自己的研究课题及其关键词,就无法进入文献检索。但这个次序也并不绝对。当研究者尚未确定自己的选题及其关键词时,也可以先翻阅某些文献,在文献中逐步形成自己的选题及其关键词。选题和关键词确定之后,再借助选题及其关键词进行更系统的文献检索。
1.从二次文献开始
在文献检索的过程中,最好先关注综述性、述评性的二次文献并从中大致了解本专题研究的关键作者和核心文献。通过初步的阅读,了解这些关键作者和核心文献的基本信息。然后,根据这些关键作者和核心文献再去“跟踪索引”。
值得跟踪的文献一般出现在三个地方:一是综述或述评报告中提示的关键作者和核心文献。二是学位论文的“文献综述”中列举的关键作者和核心文献。三是某些一次文献的脚注或尾注中频繁出现的文献。
2.当找不到相关文献时,可转换关键词
在关键词检索的过程中,如果某个检索词(关键词)尚处于不定型的状态,不是稳定的、常用的词语,那么,就需要搜索与之相关的关键词。比如,在2013年前后,“校本教学研究”或“校本研究”尚不是一个稳定的、常用的学术词语,如果在2013年搜索有关“校本教学研究”或“校本研究”的文献,就可以同时搜索与之相关的词语,比如“同伴互助”(peer
coaching)、“校本教师发展”(school-based teacher
development)、“校本行动研究”(school-based action
research),等等。研究者可以从“同伴互助”、“校本教师发展”、“校本行动研究”的文献(尤其是英语文献)中领会有关“校本教学研究”的意义和策略。
在搜索英文关键词时,应注意中文关键词与英文关键词的匹配。比如,最好以project-based
learning作为关键词去搜索有关“研究性学习”的英文文献。如果以research-learning或research-based
learning去搜索有关研究性学习的文献,就会导致检索失败。
在必要的时候,可扩大或缩小关键词的范围。若关键词过于狭窄,会导致文献检索的结果太少或归零。若关键词的过于宽大,会导致文献搜索的结果多而杂乱。前者的解决办法是去掉或减少检索词中的隐性或显性的“定语”。比如,如果以“小学语文教师专业发展”为关键词,检索的结果显示很少或归零,那么,可考虑将其变换为“语文教师专业发展”或“教师专业发展”。后者的解决办法是给检索词(关键词)加上某个“定语”或某个“视角”。比如,如果以“有效教学”、“素质教育”作为关键词,检索的结果太多,则说明该研究的主题需要进一步聚焦。
3.建立一个专门的文件夹
建立文献搜索档案的传统方法是做卡片和复印资料、借阅或购买相关图书。电脑和网络普及之后,建档的方法转换为以电子文件夹为主,辅之以借阅或购买相关图书和少量的复印件。
建立文献检索的电子文件夹的具体办法是:第一,建立一个新的文件夹,最好命名为“学位论文”或“……学位论文”。[15]第二,在总文件夹内再建立一个命名为“文献检索”的子文件夹。将搜索到的所有文献全部纳入一个“文献检索”的子文件夹之内。最好给比较关键的文献编码,在保存这些关键文献时,在其文件名前面加上阿拉伯数字1或2、3……。这个编码可以随时调整,若在后续的文献检索中发现了更重要的文献,则可重新编码。这样做的好处是:每次打开“文献检索”文件夹,就可以看到排在前面的关键文献,便于随意阅读。第三,如果出现了一个或几个重要作者,则可以在“文献检索”的文件夹内再建立二级文件夹。以重要作者的姓名作为每一个二级文件夹的名称,比如“柏拉图文献”、“杜威文献”、“刘小枫文献”、“赵汀阳文献”、“金生鈜文献”,等等。第四,一边检索,一边阅读,一边写作,三者同步进行。做阅读笔记时,随时将重要观点“摘引”到正在撰写的论文中。在“摘引”的地方加上引号,并以标准格式做“脚注”。不必做专门的“阅读笔记”的文件夹。最好直接将阅读笔记插入到正在撰写的论文正文的合宜的地方。这意味着从启动文献检索的那一刻甚至在文献检索之前,就应该有一个正式的“学位论文1”的word文件。随时将阅读笔记插入到这个“学位论文1”的“word文档”之中。也就是说,所谓“学位论文”,最初只是一个大致的框架和读书笔记。如果感觉论文写作需要做比较大的调整,则将“学位论文1”的word文档另存为“学位论文2”。这样的结果是,“学位论文”总文件夹内有一个“文献检索”的子文件夹,而在这个“文献检索”子文件夹的身边,有“学位论文1”、“学位论文2”、“学位论文3”……等一系列word文档。
(三)何时可停止文献检索
文献检索并非越多越好。只要研究者感觉文献搜索已经接近“文献饱和”状态,就可以停止文献搜索。而且,如果研究者在检索过程中遇到了比较重要的综述式的、述评式的文献,则可暂停文献搜索而临时阅读,阅读之后再继续搜索。
文献检索是否接近“饱和”,取决于以下几个任务是否实现:第一,是否已经找到本领域的频繁为其他研究者所引用的“三”份关键文献或“三”个“重要作者”(“三”为虚数,下同)?这些关键文献或重要作者除了来自中文文献之外,最好有相关的外文文献。第二,所找到的文献是否已经显示出“三”个不同的意见和立场,是否已经找到正方和反方以及具有综述研究性质的关键文献?同样,这些不同观点除了来自中文文献之外,最好有相关的外文文献。第三,所找到的文献是否已经显示出“三”个不同的研究阶段,后面的阶段在哪些方面超过了前面的研究?
1.已找到关键文献及其主要观点
关键文献意味着某个文献比较频繁地被其它研究者引用。“当你看到一篇论文或一个研究报告结尾的参考文献列表,并且发现你对列表中的参考文献都比较熟悉的时候,就可以终止文献综述工作,因为你几乎已经读了所有的相关文献。当这种情况发生了两三次的时候,你就可以感觉到,即使不能对所有的,也能够对绝大多数的相关文献做出解释。这是一个饱和点。”[16]
如果某一份或几份文献频繁为他人引用,那么,必有某些话语已经成为该研究领域被频繁引用的“经典名言”或“经典口号”。
关键文献包括两种:一是提出某个“主流意见”的文献,它代表文献中的正方;二是“持不同意见”的文献,它代表文献中的反方。文献解读的关键就在于研究者是否已经侦察出已有的文献中“主流意见”和“持不同意见者”。
文献研究实际上是对隐藏在文献中的正方和反方两种不同意见的侦察和窥探。若所找到的文献在研究者看来没有任何争执和异议,则说明研究者尚未进入文献的内部,尚未领会文献的意义。如果研究者所找到的文献大规模地显示出“一团和气”的状态,这种状态要么暗示研究者的“文献不足”,要么暗示研究者的理解尚停留在“文献假相”的表层。若属文献不足,则研究者不得不重新寻找文献。若属“文献假相”,则文献研究需要关注那些隐含在文献之中的“差异”和“暗流”。一旦找到文献的差异与暗流,一旦捕获意见的分歧与纷争,研究者就可以将这些不同意见整理为“三”类不同的意见:一是正方的立场,二是反方的立场,三是综合的立场或者超越前两者的第三方立场。
文献研究比较容易犯的错误是将所有观点并列,看不出这些观点之间的联系和差别。如果能够将所接触到的文献进行“分类”,那么,就说明研究者已经领会了文献的观点并为后续的“文献综述”提供了清晰的思路。
2.已经知晓重要作者
研究者一旦找到了关键文献及其主要观点,他就同时掌握了该研究领域的重要作者。也就是说,研究者一旦找到了关键文献和主要观点,文献搜索就达到了饱和状态,研究者就可以停止文献检索。这里将“已经知晓重要作者”作为停止文献检索的一个标准,实际上只是为“已经找到关键文献和主要观点”这个标准提供一个补充解释。
在一个“由来已久”的研究领域,往往有一个已经成为该研究领域的“教父”式的人物。这个“教父”式的人物会拥有一些追随者或护教者。但是,无论教父式的人物多么“位高权重”,迟早会出现一个或几个“持不同意见”的造反英雄。而且,当造反英雄反叛成功之后,又有新的造反英雄突然发出声音并摇旗呐喊。学术研究领域总是一再上演“螳螂捕蝉黄雀在后”的悲剧或戏剧。这些“教父”式的人物与后来的“造反英雄”一起构成了该研究领域的重要作者。
这些重要作者的观点已经构成正方或反方的基本立场。除了关注正方和反方的重要作者之外,文献检索时最好留意另外三类的重要作者:第一,他既非教父式的人物,也非造反英雄,他是该研究领域的早期的开拓者或晚期的集大成者。第二,某位作者虽然没有在该研究领域被广泛谈论,也算不上早期的开拓者或集大成者,但他的观点具有某种原创性、批判性,他是一个“被埋没”的重要人物。第三,他既不代表正方的观点,也不代表反方的观点,他只是从他所信奉的某个学派或学科对某个教育思想或教育制度提出特立独行的洞见。
文献研究表面上是寻找重要文献,实际上是寻找“重要作者”。每个研究者在文献检索的过程中以及文献检索之后,都可以询问自己:我是否已经找到“三”(此处的“三”是虚数)位重要作者?研究者是否熟悉某个研究领域的“重要作者”,这是判断该研究者在该研究领域是否已经入门的重要标识。如果研究者已经找到本领域的“重要作者”,那么,只需要尽量详细、完整地搜索这几位“重要作者”的相关论著而不必再去大量地搜索其它“次要作者”的论著,就基本可以展开自己的研究。这些标准并不绝对,不同的研究者可以用自己的标准去寻找自己的“重要作者”。但,一般而言,如果某个研究者在做了大量的文献检索之后,仍然不熟悉本领域的“三”份关键文献或“三”个重要作者,则意味着该研究者还属门外汉,尚未“入门”。
3.已经了解重要阶段
与“已经知晓重要作者”类似,“已经了解重要阶段”同样只是为“已经找到关键文献和主要观点”这个标准提供一个补充解释。因为,研究者一旦找到了关键文献和主要观点,他就同时掌握了该研究领域的重要阶段。
研究领域的某个“新时代”或“重要阶段”其实由“重要作者”及其“主要观点”所引发。当某个观点在某个时期内获得同行的普遍认可之后,就意味着它开创了某个“时代”或“阶段”。任何研究总会在某个阶段停留徘徊。人们在这个阶段大量地引用相同的文献、讨论相同的话题、使用相同的词语、出发大致相同声音。在这个停留徘徊的阶段,研究者的专业背景甚至相似或趋同。在相关的年会或研讨会中,总是能够就某些问题“达成共识”,大家“一致同意”某些观点,几乎没有另类观点的冒险。那些研究者共同体一般也不允许另类观点公开发表。
但是,随着时间的推移,总会突然冒出一些不同的意见。这些不同意见最初只是显示出它的另类,甚至被视为“哗众取宠”。这些“另类”意见最初往往会招来主流观点的鄙视、不屑一顾或压制。叔本华曾经感叹:“学术界一如其它的领域,在这里,人们喜欢那些谦逊、木讷、不会刻意要显得比别人聪明的人。对那些古怪、偏执和构成某种威胁的人,人们是一致联合起来共同对付——在这方面,他们可真的是人多势众啊!”[17]叔本华所不愿意看到的学术现象在不同的地方、不同的时代总会以不同的方式遗传下来。但是,任何研究领域总会有一个或几个“持不同意见者”(或称之为“持不同政见者”)诞生并加入到圈子内部。在某个平静的研究领域,“持不同意见者”总是忽然涌现出来。学术研究总是一代人有一代人的新话题和新词语。这些新话题和新词语将导致大量的“不同意见”。在这种传统的学术圈子里,所谓研究的“重要阶段”,往往发生在“不同意见”涌现的时代。
不过,当原有的主流意见越来越不能压制新观点,而新观点越来越显示出它在解释和理解上的优势时,那个曾经被视为另类的新观点提出的某年某月,就可以被追认为另一个“时代”或“阶段”的开始。以此类推,学术研究中的下一个“时代”或和“阶段”也会以类似的方式出现。阶段和阶段之间的转换,既可能显示为新知识、新概念(新话语)的出现,也可能显示为研究方法的突破,或者两者兼而有之。不同的阶段显示“学术史”并非一往无前的连续,而是在某个时机忽然出现裂痕或断裂。这种裂痕或断裂表面上可能呈现为话语的转换,实际上却可能来自研究方法的更新。
在文献检索和文献阅读过程中,了解重要作者和重要阶段都是重要的。但是,这并不意味着在后续的文献综述中必须陈述重要作者和重要阶段。相反,文献综述只需要陈述“关键文献”和“主要观点”即可,使文献综述显得“就事论事”、“对事不对人”。“主要观点”之间的分歧与冲突就可以顺便暗示出“重要作者”和“重要阶段”。有关文献综述的撰写规范,后文将有更详细的讨论。
总之,研究者如果了解该研究领域的关键文献和重要作者并因此而发现某些文献以及某几个词语、句子、观点被频繁引用,那么,就说明研究者可以终止文献检索。而研究者是否能够发现这些关键文献和重要作者,取决于研究者在文献检索的同时是否已经展开必要的文献阅读。
也就是说,文献检索和文献阅读并没有严格的时间顺序。虽然文献检索大体上发生在文献阅读之前,但是,两者实际上是相互交叉、此起彼伏的关系。文献检索过程的“阅读时刻”意味着:第一,每检索到一份文献,都需要有粗略的阅读并对该文献的重要性作出大致的评估。第二,如果初步感觉某一份文献是关键文献,那么,就需要暂停文献检索而通读该文献。但不必逐行精细阅读,只需要大致了解该文献的核心观点即可。因为,在后续的文献检索中可能会发现先前找到的关键文献其实并不关键。第三,如果后续的文献检索越来越显示某一份或几份文献是关键文献,那么,就可以暂时停止文献检索,对关键文献展开深入阅读。
文献检索和文献阅读的禁忌是:(1)只有文献检索,而没有为检索到的文献建档。这容易导致检索到的文献残缺不全或被丢失、被遗忘。(2)只有文献检索而没有基本的文献阅读,这样做的后果是:平均对待所有文献,找不到关键文献,或者,关键文献淹没在平庸的文献之中。(3)为检索而检索,染上了“检索癖”。一旦发现某份文献暂时无法找到,就立刻兴奋,浑身是胆,愿意投入大量的时间和精力去追查这份文献,而不管这份文献本身是否重要。(4)根据检索的结果购买了大量的书或复印了大量的资料,后来发现这些书和复印资料都是无意义的废纸。(5)在纸张上做了大量的阅读笔记,而后来发现这些阅读笔记几乎派不上用场。(6)尽管在电脑上做了阅读笔记,但笔记不规范,要么引用不完整,要么没有及时做规范的注释。其后果是,在正式的写作中引用这些阅读笔记时,无法找到准确的出处。或者,费时费力地找到文献的准确出处后,写作的感觉和文脉已经被破坏。(7)只有文献检索和读书笔记,而迟迟未动笔开始论文写作。总感觉无从下手,甚至迟迟不能确定选题。(8)论文写作中不断修改和调整,没有采用“另存为”的方式保存原始文件。这样做的后果是,在后续的写作中发现原来被删除的部分是有价值的,但已经无法恢复被删除的写作。
三、文献阅读与名著阅读
文献阅读一般在检索文献之后,但是,在文献检索的过程中,如果与某一份特别重要的文献相遇,就可以暂时搁置检索,迅速进入阅读状态。通过检索促进阅读,反过来又通过阅读促进检索。
文献阅读首先需要留意有争议的观点。是以自己的视角去审视文献。如果在文献研究中发现自己所研究的问题与某一本经典名著相关,则需要掌握阅读经典名著的基本路径。
阅读名著时,可考虑三个步骤:一是直接面向名著本身;二是读不懂时,借助权威解读(最好不要直接请教身边的老师),然后带着新的视角再返回经典名著本身;三是一边阅读一边做批注,并将重要的观点引用到自己的写作中,以写带读。
(一)有视角的阅读
如果已经具备了一定的阅读名著的能力,就可以直接面对名著本身。直接面对经典本身,这是读书人所拥有的最浪漫最骄傲的事。也因此,学界前辈往往会对学生提示:尽早学会阅读经典名著的习惯和能力。对于初学者来说,直接阅读原著可能显得比较顺利,也可能感觉力不从心。当阅读名著感觉困难时,可以通过一些阅读技巧克服障碍。比如,可以反复阅读原著的目录、前言、后记、译后记(或译者前言),以此获得对原著的整体理解。可以通过重点阅读经典名著中的任何一个章节来重点突破。然后,再由部分返回整体,使部分阅读与整体阅读保持流畅的循环。
除了保持部分与整体的循环之外,研究者在文献阅读之前最好先有自己的问题和假设,然后,带着自己的问题和假设去阅读相关文献。如果研究者事先没有自己的问题和假设,则需要在文献阅读的过程中处处留意,随时提出自己的问题和假设。一旦研究者带着问题和假设去阅读文献,研究者就不会陷入斤斤计较的文献阅读的琐碎与混乱之中。
带着自己的问题和假设去面对文献也许会因为“先入为主”而误解文本。但是,任何阅读都不可避免地带有读者自己的偏见(或前见)。而且,阅读中最值得警惕的倒不是“先入为主”,而恰恰是“六神无主”。如果研究者头脑空空、呆头呆脑、一贫如洗地面对文本,那么,文本就会变得讳莫如深或索然无味。有效的阅读总是研究者带着自己的提问或假设去逼迫文本显露它的意义,而不是让研究者像个小学生那样怯生生地面对某个经典文本或像个没心没肺的莽汉那样贸然闯入文本的陌生地带。前者是现象学式的阅读,后者是实证主义式的阅读。一般意义上的实证研究强调“不带偏见”地面对事实本身,但与针锋相对的现象学方法却恰恰强调研究者要带着自己的“偏见”或“前见”上路。如果选择了现象学的方法,就意味着无论阅读一本书还是做一个实地调查,研究者都必须事先建立自己的研究假设或研究前见,为自己选择某个研究的视角。这条道路类似康德的“哥白尼式的革命”或尼采的视角主义。传统的实证研究是研究者围绕研究对象转,而现象学方法则鼓励研究者“先立其大者”并由此而让对象围绕研究者转。如果研究者事先没有自己的研究假设,那么,研究对象就一团漆黑或一团乱麻。研究者没有自己的意向性,就意味着研究者没有研究的眼光。没有眼光的研究则类似“夜间观牛,其色皆黑”,没有眼光的研究也类似没有光源的“柏拉图的洞穴”。
不过,所谓让研究对象围着研究者转而不能让研究者围着研究对象转,这只是形象的说法,现象学方法强调研究者带着自己的主见、前见或偏见去解读一本书或展开实地调查,并不意味着研究者固执己见而完全不顾事实,更不意味着研究者歪曲或曲解研究对象甚至捏造数据。如果研究者经过艰苦的研究而发现自己的研究假设与事实不符,那么,研究者当然需要调整自己的假设而使自己“顺应”事实。让研究对象围着研究者转而不能让研究者围着研究对象转仅仅意味着:研究者一旦建立了自己的研究假设或研究视角,则尽可能用自己的主见、前见或偏见去“同化”研究对象,不可轻易放弃自己的假设或视角,尤其当自己的研究假设与研究对象暂时不合时,不可轻易跟着对象跑,不可随波逐流。
(二)读不懂时,不要硬读:寻找遥远的精神导师
虽然理想的阅读方式是直接面对名著本身,但是,对于一般人而言,名著是读不懂的。虽然偶尔有浅显易懂的名著,但多数名著是晦涩的。或者,某些名著表面上看浅显易懂,实际上却隐含了作者的“微言大义”甚至“暗藏杀机”。不少古典名著甚至刻意区分了写作对象,采用了“隐微写作”的艺术。比如,洛克的《教育漫话》看似浅显易懂,实际上却隐含了马基雅维利式的微言教诲。[18]
案例1-2:洛克的微言大义
在洛克那里,绅士须有四德:有德行、有智慧、有教养和有学问。“练达人情”或深知“世态人情”的智慧最重要,学问倒是次要的。洛克感兴趣的是管治人的艺术。洛克尤其强调导师(家庭教师)必须深知“世态人情”。洛克重视对导师的选择和对导师形象的要求,类似选民对统治者的选择和对统治者形象的要求。“请导师决不可凭借友谊.”[19]与重视导师相反,洛克特别警惕仆人,常以鄙夷不屑的口气谈论仆人。洛克心中的导师,如同马基雅维利所讨论的“帝王师”;而洛克心中的仆人,类似马基雅维利和尼采的“杂众”或大众。洛克强调培养孩子“诚实”的品质,但洛克并不认为“诚实”也是家长和导师的美德。相反,洛克鼓励家长和导师对孩子使用马基雅维利式的欺诈或“权谋”。[20]有人认为洛克属于马基雅维利派的哲人。他收藏马基雅维利的著作且在自己的著作中不露痕迹地取材于马基雅维利的著作。[21]
就此而言,如果一本书随便什么人都能够读懂,它就不是名著,至少算不上古典名著。叔本华说,“没有什么比阅读古典名著更能使我们神清气爽的了。只要随便拿起任何一部这样的经典作品,读上哪怕是半个小时,整个人马上就会感觉耳目一新,身心放松、舒畅,精神也得到了纯净、升华和加强,感觉如饮山泉。”[22]但是,并非所有名著都会让读者“马上就感觉耳目一新”,也并非所有人都有叔本华的灵气和才情。因此,阅读名著的可取姿态是:可以直接面对名著本身,但不要期望真的就能够读懂。读不懂时,不要硬读。最好为自己寻找一个有品位的遥远的精神导师,跟随这个遥远的精神导师去理解名著背后的“隐微教诲”。经典名著是矗立在你面前的一个巨人。初学者需要对经典名著式的巨人有必要的敬畏感。不要轻易想象自己可以“站在巨人的肩膀上”。巨人那么高大,侏儒那么矮,岂是轻易能爬得上去的?
精神导师的作用就是为你提供一架楼梯。他帮助你建立阅读的视角,帮助你形成阅读的前见或主见。但是,并非所有自称为老师的人,都是好的精神导师。好的精神导师可能并不在你的身边,而在远方。
阅读某个有影响、有品位的文本解读或注疏,相当于拜师学艺、寻求大师的指点。[23]事实上,几乎所有的古典名著都有与之相应的经典解读。经典名著的作者是大师,为经典名著提供经典解读的人也是大师。前者属于原创型大师,后者属于解释学大师。
可见,虽然可以直接面对经典名著本身,虽然可以将“把书读薄”作为一个追求,但是,初学者阅读名著时往往需要借助他人的解读和解构,需要先“把书读厚”。
阅读大师的解读虽然是重要的,但是,阅读了大师的经典解读之后,最好不要急于开始写作并在写作中“转引”名著的“名言”。大师对经典名著的解读并不能代替对经典名著本身的阅读。大师的解读指向名著,但并非名著本身。“以手指月,指并非月”:不要看我的手指,我的手指指向月亮。皎洁的月亮悬挂在皎洁的空中。[24]如果只满足于大师的解读并急于“转引”而不直接面对经典名著本身,这种“投机取巧”的后果是:虽有引用,但并没有对原著获得整体的理解。如果“二手资料”的引文原本就有错误,引用二手资料就会重复“二手资料”的错误,重复二手资料中的漏字、错字或页码混乱。比如,柏拉图在《斐德罗篇》中用“灵魂马车”的比喻来解释理性、激情和欲望三者之间的关系。[25]但是,相关的引用却出现错误。不仅脚注中标注的页码是错误的,而且引文本身也是错误的。[26]更遗憾的是,有关柏拉图的“灵魂马车”的这个引用错误出现连锁反应,相互抄袭,一起出错。
可取的路径是,获得了经典解读的帮助之后,立刻带着“偏见”上路,直接阅读原著本身。带着“偏见”(可称之为“前见”或“阅读假设”)去阅读经典名著,是为了让后续的阅读成为对“阅读假设”的验证。寻找权威的解释或注释只是让自己找到阅读的线索和整体感,一旦获得对原著的整体了解,就立即掉头,直接阅读原著。
(三)以写带读:做阅读笔记并引用
阅读原著时,可以在书的前面的空白页做读书笔记,摘录书中重要的观点或记录相关的阅读感想。同时,注明相应的页码,形成自己的“摘要编码”。摘要编码浓缩了该书的重要观点,它使任何一本厚书变成薄薄的几页,也使任何一本厚书有了“新目录”。原始目录是整本书的所有主题的目录,“新目录”是书中重要观点的目录。
编制新目录实际上是为了便于“引用”。文献阅读本身不是目的,文献阅读的目的是为了理解、借鉴和引用。文献阅读表面上是读者与作者的相遇,其实,它是一个作者(文献研究者)与另一个作者(文本的作者)的约见。当研究者从单纯的阅读转换为引用时,当研究者从被动阅读的读者角色转换为主动引用的作者身份时,他的文献阅读才实现其真实的价值和意义。
这样看来,有效的阅读乃是“以写带读”。有效的阅读不仅留意有争议的观点,而且“引用”文献中的某个或某些观点,通过写作来带动阅读。
“以写带读”与“休闲阅读”是两种不同的阅读状态。“休闲阅读”虽然有修身养性或学术积累的效果,但那样的阅读很难帮助初学者找到满意的“选题”。而且,如果过度陷入文献阅读而丢失了自己的研究目标(或写作目标),这种文献阅读就会使研究者失之迷惘。相反,以写带读意味着研究者遇到了某个困惑或问题,他带着自己的困惑或问题去阅读相关文献。正因为他带着自己的困惑或问题,他在阅读相关的书或文章时,就会满怀期望、集中注意。一旦遇到精彩的句子,就会“砰然心动”甚至“满怀感激”。
就此而言,阅读的最后一个步骤是引用而不是做阅读笔记。某一份文献的重要观点或重要句子一旦被引用,这份文献就被激活而显示出友好的对话状态。这样看来,出色的阅读并非面向文本本身,而是读者与文本及其作者的互动:既欣赏、理解文本,同时也对文本提问,并将文本中的重要观点、重要句子或词语引用到自己正在撰写的书稿或论文中。一旦研究者已经开启了相关主题的研究和写作,那么,阅读的过程就是引用的过程。引用反过来又会促进相关文献的阅读。文献阅读容易出现的问题是:只有阅读,没有引用;与之相关的另一个问题是:有引用,但没有注明出处。或者,注明了出处,但不完整不准确,导致后来不得不费时费力回头重新查找原文,甚至根本找不到原文。
第3节& 如何撰写开题报告与文献综述
研究者大致确定了选题并做了相关的文献检索之后,就可以形成一个比较成型的研究计划或研究方案。学位论文的研究计划和研究方案一般称为开题报告。撰写和提交开题报告的目的有两个:一是整理自己的研究思路,让研究者本人进一步明确自己的选题和研究思路。二是向导师和同行请教,便于他人对该选题和研究思路提出修改意见。
一、开题报告的结构
开题报告也称为“研究计划”或“研究方案”。开题报告并没有完全固定的程式或结构,不同的学校不同的导师对开题报告的格式和内容有不同的要求。
(一)开题报告的要素
一般而言,完整的开题报告主要包括9个要素:(1)研究的主题;(2)研究的问题;(3)文献综述;(4)研究的假设;(5)概念的界定;(6)研究设计(含研究方法及其研究视角、研究工具与研究思路);(7)研究提纲(类似正式的论文或研究报告的目录);(8)研究的时间计划;(9)参考文献。
在调查研究或实验研究的开题报告中,除了以上9个要素之外,最好提供有关研究的效度与信度、研究的伦理道德等方面的说明。
(二)实证研究与哲学研究开题报告的差异
实证研究的开题报告(或研究计划)的核心内容有三个部分。一是研究的主题及其问题和假设;二是研究设计及其研究方法、研究视角和研究工具;三是文献综述。在调查研究或实验研究等实证研究的开题报告中,研究提纲一般呈现为研究的问题与假设、研究设计与过程、研究的结果与讨论等三个部分。这三个部分几乎成为固定的套路,没有太多创新的空间。
而哲学研究的开题报告中,研究设计及其研究方法、研究思路并没有太多的解释空间,其研究方法和研究思路主要通过“研究视角”和“研究提纲”显示出来。哲学研究的开题报告的核心内容是:(1)研究的主题及其问题和视角;(2)文献综述;(3)研究提纲。
历史研究的开题报既可能接近调查研究或实验研究的开题报告,也可能类似哲学研究的开题报告。当某项历史研究重点关注有关历史事实的考证或因果关系的说明时,其研究思路和开题报告与调查研究或实验研究的开题报告类似;当某项历史研究重点关注某个思想或观点的理解和解释时,其研究思路和开题报告与哲学研究的开题报告类似。
(三)开题报告中常见的问题或错误
提交一份完整而规范的开题报告(研究计划书)是对一个研究者的学术素养的考验。
第一,开题报告残缺不全。开题报告也许可以没有“研究的时间计划”、“研究的效度与信度”、“研究的伦理道德”等方面的说明,但至少要具备“研究的主题”以及“研究的问题”、“文献综述”、“研究设计”(含研究方法及其研究视角、研究工具与研究思路)等核心内容。实证研究的开题报告也许可以不呈现“研究提纲”,但历史研究和哲学研究的开题报告必须呈现“研究提纲”。
第二,研究的“标题”(或主题)的表述不规范。
第三,对容易引起歧义或含义模糊的关键概念缺乏界定。
第四,没有“问题意识”或没有“提出问题”。
第五,仅仅提出某个“研究方法”的概念,或者,引用某些有关“教育研究方法”的教材来界定或解释自己所选择的某个研究方法的概念,而没有详细解释如何用这个方法去收集资料或分析资料。
第六,没有适切的“研究视角”或“研究假设”。
第七,文献综述不完整。
第八,参考文献排序混乱或残缺不全。[27]
二、文献综述的结构
在文献检索和文献阅读过程中,研究者需要全面了解关键文献及其主要观点,同时也需要了解重要作者和重要阶段。但是,这并不意味着在文献综述中必须陈述重要作者和重要阶段。文献综述只需要陈述“关键文献”和“主要观点”即可,尽可能使文献综述显得就事论事、对事不对人。可以通过叙述“主要观点”之间的分歧与冲突来暗示“重要作者”和“重要阶段”。
文献综述一般包括三个部分。一是关键文献及其主要观点;二是对文献综述的小结;三是由文献综述的小结引出“有待进一步研究的问题”或“本研究重点关注的问题”。
一般按照时间顺序呈现各种不同的观点,并对各种观点进行分类。如果国内的相关研究和国外的相关研究差异较大,可以分国内学者的相关研究和国外学者的相关研究。
文献综述的小结是为了让读者一目了然地把握国内外已有的相关研究。同时,文献综述的小结还有一个重要目的是引出“本研究的假设”或“有待进一步研究的问题”、“本研究重点关注的问题”。
案例1-3:色诺芬的政治教育:文献综述[28]
1.国内相关研究
甘阳为《居鲁士的教育》中译本所写的序文《从色诺芬到马基雅维利》分析了色诺芬的居鲁士:他的外在形象与他的内在本质,并通过色诺芬与马基雅维利这两个典型透视了西方古典政治哲学与西方现代政治哲学的根本差异。[29]刘小枫的《苏格拉底谈自由与辛劳——读〈回忆苏格拉底〉卷二第一章》细致入微地解读了《回忆苏格拉底》第二卷第一章。刘小枫对《回忆苏格拉底》的整体评价是“这部薄薄的四卷书的谋篇不仅非常精致,还相当复杂;至于笔法,则看起来平易、简洁,其实内涵非常丰满”[30]。
2.国外相关研究
国外有关色诺芬的研究主要分为两派:一派是对色诺芬哲学思想的怀疑与否认。罗素在其《西方哲学史》中对色诺芬表达了不屑。他不相信色诺芬的智力,不信任色诺芬的诚实,他简直不敢想象色诺芬也能谈哲学。[31]对色诺芬最刻薄、最激烈、也最有水平的批评当来自存在主义大师克尔凯郭尔。克尔凯郭尔在其博士学位论文《论反讽概念》中,对色诺芬极尽挖苦讽刺。[32]另一派是施特劳斯和他的学生对色诺芬作为“政治教育家”的重新发现。施特劳斯本人发表了解读色诺芬作品的系列著作。
3.文献综述小结及有待进一步研究的问题
从以上对国内外文献的梳理可以看出,虽然色诺芬的政治教育思想曾遭受忽视和轻视,但后来被重新发现并受到重视。不足之处在于:关于色诺芬的政治教育思想的研究大多是“分而治之”,缺乏统摄全局的综合研究,难观色诺芬政治教育的全貌。本研究试图为学术界提供一个色诺芬政治教育思想的整体思路。
文献综述可能出现在三种不同的文本中:一是开题报告(或研究计划书)中的文献综述;二是正式学位论文中的文献综述;三是公开发表的论文或研究报告中的文献综述。在不同的文本中,文献综述往往占据不同的位置。
第一,文献综述的有无问题。开题报告必须有规范的文献综述;而学位论文和公开发表的论文有两种可能。一是调查研究或实验研究报告往往有简要的文献综述,而哲学研究论文既可能提供简要文献综述,也可能不呈现任何文献综述。
第二,文献综述的详略问题。开题报告中的文献综述需要对已有的相关研究展开详细、完整、系统的梳理和陈述。文献综述在开题报告或研究计划书中占据重要的位置。学位论文的文献综述则有两种可能:一是完整复制开题报告中的文献综述,并以专门的章节呈现出来;二是在“前言”或“引言”中简要叙述已有的相关研究而不呈现完整的“文献综述”。公开发表的论文的文献综述也有两种可能。一是调查研究或实验研究报告往往只在“前言”或“引言”中提示已有的相关研究及其有待进一步研究的问题。二是哲学研究论文既可能简要陈述文献综述,也可能不呈现任何文献综述。
第三,文献综述的前后问题。在公开发表的论文或研究报告中,文献综述的陈述往往呈现在“研究问题”之后和“研究假设”之前,由文献综述带出研究假设。其顺序为:研究的问题——文献综述——研究假设。开题报告和学位论文虽然同样可以遵循“研究的问题——文献综述——研究假设”的陈述顺序,但是,开题报告(或研究计划书)和学位论文也可以由研究问题直接带出研究的假设,然后再呈现文献综述:“研究的问题——研究的假设——文献综述”。
三、撰写文献综述的技巧及容易出现的问题
在撰写 “文献综述”时,可考虑以下几个技巧和相关的原则,避免出现遗漏或错误。
第一,保持文献综述的结构完整。完整的文献综述至少包括三个部分:一是关键文献及其主要观点;二是对文献综述的小结;三是由文献综述的小结引出“有待进一步研究的问题”或“本研究重点关注的问题”。比较容易出现的问题在于:只提示了关键文献及其主要观点,却没有“文献综述的小结”或“研究的假设”。
第二,不遗漏关键文献。不遗漏的标准是:既考虑了该研究领域早期的关键文献,也触及了该研究领域最新的研究进展。容易出现的问题是:只反映了最新的研究进展而遗漏了早期的研究,或者,只有陈述了早期研究而没有考虑最新的研究进展;只有中国学者的相关研究而没有外国学者的相关研究。一般而言,如果某份文献综述完全没有出现最近10年的文献,没有出现外文文献,或者,只涉及某些专著而较少呈现相关的期刊论文、学位论文,那么,则说明该文献综述可能遗漏了相关信息。
第三,只陈述关键文献而并不需要呈现所有检索到的文献。判断某个文献是否属于关键文献的标准是:该文献的作者是否较早地提出了自己的观点(贡献了知识)。这样的文件往往频繁为后来的研究者引用(包括赞成或反对)。如果某份文献属于重复性研究,并没有提出新的结论,则不必纳入文献综述。但是,如果某一份重复性验证的实证研究报告采用了相同的研究方法却更换了研究对象,则可以纳入文献综述。容易出现的问题是:没有选择和鉴别,事无巨细,将所有检索到的文献并列呈现。
第四,呈现一定的层次和顺序。在层次上,既呈现代表正面的、主流观点的文献,也呈现反面的、批判性意见的文献。在顺序上,最好按照时间顺序呈现关键文献及其主要观点。如果出现正反两种不同意见的关键文献时,可打破时间顺序,由代表正方观点的文献带出代表反方观点的文献。如果国内学者和国外学者都对某个研究主题发表了相关的论述,同样按照时间顺序(兼顾正反不同观点)叙述国内学者和国外学者发表的文献及其主要观点。如果国内的相关研究和国外的相关完全呈现为不同的话语和不同的时间,可分别叙述“国外学者的相关研究”和“国内学者的相关研究”。容易出现的问题是:没有层次感和秩序感。简单列举各种不同的观点,没有呈现一定的层次。没有区分正反两个方面观点。各种文献顺序混乱,既不按照时间先后顺序呈现各种观点,也没有呈现为“倒叙”。
第五,如果研究涉及多个变量或多个假设,则需要分别为之提供文献综述。容易出现的问题是:研究涉及多个变量或多个假设,却只提供了其中某个变量的文献综述。
第六,呈现关键文献及其主要观点时,为每一个观点提供完整而规范的出处(脚注或APA格式)。[33]为了保证出处的完整和准确,引用时需考察文献的版本,尽量采用公认的可信的版本而不引用非权威的版本。如果引用非权威的版本,最好说明引用该版本的理由(比如该版本有哪些优点)。在引用和注释中,尽量采用一次文献(或一级文献)及其主要观点。不到万不得已,不采用二次文献(或二级文献、二手资料)。若采用二次文献(或二级文献、二手资料)及其主要观点,必须注明二次文献的完整出处而不是撇开二次文献而直接注明一次文献(造成研究者已经亲自阅读了该一次文献的假相)。同时,最好说明经过了哪些努力之后仍然找不到相关的一次文献的理由。容易出现的问题是:暗中“转引”了某个二手资料(二次文献)的文献却标明自己引用的是原始文献(一次文献)。或者,某个外文文献已经有了比较权威的中译本,暗中采用了该中译本却直接标引外文文献。当然,如果研究者认为该中译本的翻译质量有问题,可以说明不采用该中译本的理由,比如该中译本有哪些翻译的缺憾以致本人不得不放弃该译本而宁愿直接面对外文。这样做的目的是为了尽量避免表面上直接引用外文原著而暗中大量引用中译本(这种行为其实属于抄袭)。
第七,随时审查自己所做的文献综述与研究的问题是否有实质性的关联。容易出现的问题是:所做的文献综述与研究的问题没有实质性的关联。
第八,避免豪言壮语,不轻易使用类似“没有相关的研究”或称自己的研究“开了先河”、“填补了空白”、“有极其重要的意义”的说法。学术研究以知识创新为第一目标(或唯一目标),但知识创新并不意味着研究者完全不理会他人已有的研究成果而追求标新立异、横空出世、与众不同。[34]学术研究更多地显示为在他人已有的研究成果的基础上提出有待进一步研究的问题。“言有易,言无难”。[35]若借用赵元任的说法,学术研究重要的是说“有”而不是说“无”。[36]类似“开了先河”、“填补了空白”之类的说法应完全避免,而类似“有极其重要的意义”的说法也最好少说。因为,是否填补空白、是否有重要意义,应该由读者去判断而不必由研究者本人自夸。如果在文献检索中的确没有找到相关研究,也应避免类似“没有相关的研究”的说法,因为“没有相关的研究”可能暗示没有找到准确的关键词(检索词)。
文献检索& 文献阅读&
名著阅读& 数据库& 搜索引擎&
讨论与探究
1.讨论:文献检索有哪些基本途径,能否提出某个你认为特别有用的文献检索的途径,让大家分享?
2.讨论:如何做到一边检索,一边阅读,一边写作,三者同步进行?
3.讨论:如何阅读经典名著?以及,如何做“读书笔记”?
4.讨论:撰写“开题报告”时容易出现哪些错误?
5.讨论:撰写“文献综述”时有哪些技巧和原则?
6.你认为一份完整的“开题报告”应包含哪些要素,你觉得开题报告是否应该陈述研究的效度与信度、研究的推论、研究的伦理道德问题?
7.案例1-1是一篇博士学位论文的简介。该论文已经出版:朱学勤.道德理想国的覆灭——从卢梭到罗伯斯庇尔[M].上海:三联书店,2003.分析这篇论文的研究视角以及相关的学术规范问题。
8.案例1-2是塔科夫的《为了自由:洛克教育思想》的简介,这本书是解读洛克的《教育漫话》的比较有影响的文献。请在“爱问”上搜索这本书并完整阅读,体会其解读名著的视角以及相关的阅读技巧。
9.案例1-3是一篇硕士学位论文的文献综述。请在网上搜索这篇论文的完整版本,分析这篇论文的文献综述的优点和缺憾。
10.尝试确定一个选题的大致意向,并经过文献搜索和文献阅读,写一份格式完整的开题报告。
进一步阅读的文献/网站
1.J. 高尔,M. 高尔,W.
博格.教育研究方法:实用指南(第5版)[M].曲书杰,郭书彩,胡秀国,译.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7.重点阅读该书第二部分“教育研究文献”。
2.马景娣.实用信息检索教程[M].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2004.重点阅读该书第一章“信息检索基础知识”。
3.侯杰泰,邱炳武,常建芳.心理与教育论文写作[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3.重点阅读该书第7章“文献综述”和第8章“研究方法”。
4.网站1:中国知网()。搜索本章推荐的相关案例,重点阅读“《爱弥儿》如何论教育”。理解该论文所采用的独特的研究视角以及叙事技巧。
5.网站2:JSTOR(),搜索一篇英文论文:L.
Stenhouse. What Counts as Research? British of Journal of
Educational Studies 1981(2).
6.网站3:爱问共享资料网(),重点搜索和下载本章提示的相关专著。
第2章& 研究方法的类型
不同的研究方法和研究视角将导致不同的选题方向。表面上看,研究者遇到的首要问题是“我可以研究什么问题”。实际上,研究者首先需要考虑的问题只是“我将采用何种研究方法和研究视角”。对研究方法和研究视角的不同选择,将决定研究者走上不同的研究道路。或者说,研究的方法决定选题的方向。
教育研究方法有多种分类。不同的视角呈现出不同的分类。有人分为质的研究和量的研究。[37]也有人分为理论研究和实证研究。[38]这里选取德国学者布列钦卡(W.
Brezinka,1928~)的分类。布列钦卡将“教育学”(Educology)划分为三种:一是教育哲学(哲学的教育理论);二是教育科学(科学的教育理论);三是实践教育学(实践的教育理论)。[39]按照布列钦卡的思路,教育研究方法可分为三类:一是哲学研究或思辨研究(与之对应的学科是“教育哲学”)[40];二是实证研究或叙事研究(与之对应的学科是“教育科学”);三是实践研究或实践的行动研究(与之对应的学科是实践教育学)。
哲学研究、实证研究和实践研究在论证方式上显示出不同的风格和不同的方向。实证研究主要关注“是什么”(be)或“有什么”(there
be),重点考察A和B“是什么关系”或在某个时某地“有”某物或某事。实践研究主要关注“要什么”(ought to
be)或“怎么办”(how to
do),偶尔也关注“是什么”或“有什么”。[41]哲学研究(这里指本质研究)主要关注“是什么”,偶尔也关注“有什么”和“怎么办”。
实证研究包括质的研究和量的研究。虽然两者可以混合运用,但它们具有相对的独立性。质的研究主要采用文字叙述的方式提交研究报告;而量的研究主要采用数字和量度来提交研究报告。质的研究往往采用观察法、访谈法和历史研究法(尽管也存在量化的历史研究)。而量的研究往往采用实验研究、问卷法和测量法。
通过本章的学习,你将能够
●理解哲学研究、实证研究与实践研究的差异;
●理解哲学研究的困难以及本质研究、价值研究和对策研究等哲学研究中容易出现的问题;
●理解历史研究中的“述评”容易出现的问题;
●了解实践研究或实践的行动研究不宜作为提交学位论文的研究方法的理由;
●了解行动研究、个案研究、叙事研究、人类学研究、现象学研究不是独立的研究方法的理由;
本章内容导引
●哲学研究及其困难
一、价值研究
二、本质研究
三、实践研究
●走向实证研究
一、实验研究
二、调查研究
三、历史研究
& (一)思想史、制度史与学术史
& (二)考证、解释与述评
& (三)如何看待历史研究中的“述评”现象
●实践研究或实践的行动研究
一、教育改革或问题解决
二、经验总结或教育反思
三、教育理想或方案设计
第1节& 哲学研究及其困难
哲学研究也称为思辨研究或理论研究。在有关“教育研究方法”的讨论中,已有不少学者将“理论研究”作为独立的研究方法单列出来。[42]从研究的主题来看,哲学研究常用的方法有:本质研究、价值研究和对策研究。也就是说,完整的哲学研究包括三个部分:一是“是什么”。它显示为“本质研究”;二是“为什么”。它显示为“价值研究”;三是“怎么办”。它显示为“对策研究”。但是,其中每一个部分都具有相对的独立性,可以独立成篇。
学术研究更多地显示为实证研究而不是哲学研究。虽然哲学研究和实证研究都是可选择的学术研究的道路,但是,哲学研究显得更艰难且更容易让研究者落入本质研究、价值研究和对策研究三个险境或陷阱之中。这并不意味着研究者不可以做本质研究、价值研究或对策研究,而是说,这三种研究看似容易,其实却艰难。如果既没有逻辑的说服力又没有经验证据的说服力,哲学研究就面临“徒托空言”、“空言义理”的风险。
一、价值研究
价值研究的主题一般表述为“论……的价值”,与之类似的主题还有“论……的意义”、“论……的作用”、“论……的地位”、“论……的意义和作用”。比如,“论知识的价值”、“论体育的意义”、“论教师的地位和作用”、“论惩罚的教育价值”,等等。与之相关的另一种表述方式为“……最有价值”、“……有什么用”。比如,“什么知识最有价值”、“读书有什么用”,等等。
此类价值研究直接讨论某事或某物的价值,此类研究似乎理所当然是有意义(有价值)的。但是,某些研究虽然有实践意义(或实践价值),却并没有理论意义(或学术价值)。某项研究是否有理论意义(或学术价值),主要取决于研究者是否提供了有说服力的理论辩护。即便研究者提出了一个值得研究的问题或提出了某个“立场鲜明”的观点,如果研究者没有为之提供有说服力的逻辑论证或事实论证,这种研究就几乎没有理论意义(或学术价值)。比如,有人模仿斯宾塞的“什么知识最有价值”[43],讨论“什么知识最有力量”。这样的主题似乎提出了一个有意义的问题,但它从一开始就隐含了某种困难:此类价值研究需要有必要论证技术或技巧,若没有熟练的论证技术或技巧,这种研究就容易显得夸夸其谈而“论证不充分”或“缺乏说服力”。
案例2-1:什么知识最有力量[44]
培根说,知识就是力量。这话我信。但若说所有知识都是有力量的,我不信。我相信“丰富”的知识比单调的知识更有力量;我相信“有用”的知识比无用的知识更有力量;我相信“有趣”的知识比无趣的知识更有力量。我对这三个知识假设比较有信心。这三个假设合起来,就形成另外一个结论:若知识是丰富的、有用的、有趣的,那么,“知识就是力量”。
一、丰富的知识比单调的知识更有力量
良好的教育首先显示为课程资源(包括知识资源)“丰富”。丰富的知识总是引起学生的好奇心,激发学生求知的冲动。丰富的知识对学生是一种馈赠。
二、有用的知识比无用的知识更有力量
只有当知识转化为解决问题的策略时,知识才显示出它的力量。诸葛亮舌战群儒时嘲弄孙权帐下的一群书呆子:“若夫小人之儒,惟务雕虫,专工翰墨,青春作赋,皓首穷经;笔下虽有千言,胸中实无一策。”如果所有的知识都是有力量的,何以有人会“笔下虽有千言,胸中实无一策”?
三、有趣的知识比无趣的知识更有力量
如果人的知识学习一直出于艰苦努力而不是因为觉得有趣,而这学习又要花费人生的近一半的时光,这即使不是一悲剧,至少也是在为悲剧做准备。有人建议说:“千万不要在你没兴趣的领域追求成功,因为你得跟那些真有兴趣的人竞争。没有兴趣,你怎么争得过人家?”
价值研究往往呈现为“有立场的研究”或“强立场的研究”,甚至显示为强烈的价值判断的研究。有立场的价值研究意味着作者在相互冲突的价值观之间坚守自己的立场,为自己的立场进行辩护,并对“异己”的价值观提出批判。价值研究主要包括评价研究和批判研究。其中,批判研究是价值研究的核心方法或核心精神。
教育研究领域的评价研究往往呈现为“述评”。“述评”意味着对某个教育现象或作品进行叙述并作出评价。由于述评研究直接针对某种教育现象或作品,这使它接近实证研究(尤其接近调查研究或历史研究中的解释研究),也使人们有时很难区分某个研究是“述评研究”(思辨研究)还是实证研究(历史的解释研究)。思辨研究中的述评和实证研究中的述评的差别在于:前者更多地显示为“评”。“评”的篇幅远远大于“述”;而后者更多地显示为“述”。“述”的篇幅远远大于“评”(甚至很少评价而显得“述而不作”)。比较简单的“述评”研究是各类广告式的“书评”。比较有学术深度的述评研究显示为严谨的思辨研究(或实证研究)。有学术感的述评研究是在坚实的解释或调查的基础上作出相关的评价。
二、本质研究
本质研究的主题一般表述为“论……的本质”,与之类似的主题还有“论……的特征”、“论……的}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论文题目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