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是我阵地 我生下来就是为了攻克你这做城池营垒

douba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北京豆网科技有限公司世界历史有一套 (原名麻辣世界史—地球村邻里八卦)
文章类别:
共计7684回复/77页
内容不完整?:
查看原贴:
  东罗马(拜占庭)之十八  君七怎么死的呢?传说是毒死的,被他儿媳妇毒死的。君七的继承人罗曼努斯二世也是个不喜欢治国的。他没有他父亲的文化修养,所以注定成为一事无成的昏君。君七是大知识分子,对儿子的婚姻,是不太干涉的,罗二的老婆是自由恋爱来的,一个收税官的女儿,狄奥法诺。  这是个冶艳放浪的女人,拥有不可抗拒的美貌,她跟罗二还挺般配,罗二也是个著名帅哥。罗二这个帅哥没有狄奥法诺这个美女有用,这女人是个御姐型老婆,一结婚就把持了罗二所有的事,其中包括,毒死君七,让老公早登大宝;登基后放逐太后,防止她干预朝政;皇帝的5个姐妹全部送进修道院,防止她们结党影响老公的政权。  罗二一天也很忙,赛车、打网球、打猎,这些活动让他无暇分身,他很高兴有个贤内助帮自己解决一切。  但要说罗二任内一点好事没干,也冤枉,至少,他提拔了一代名将,为帝国重新扩张贡献了自己的力量。  这位名将就是罗二任命的东部战区司令长官,尼基福鲁斯.福卡斯。地主们不认识,阿拉伯人绝对不敢说不认识,因为这家伙,人送外号“阿拉伯死神”!  尼基福鲁斯在东部第一重要的工作就是收复克里特岛。这个岛屿被阿拉伯海盗占领已经一个半世纪。克里特岛出现在本书的第一篇,它是希腊文化的发源地,而地理位置上,只好卡在爱琴海和地中海交界处,对拜占庭海军来说,这个据点太重要了。  这次拜占庭海军出动了77000多人,排山倒海的登陆作战,阿拉伯的海盗也没想到人家这么隆重,只好把克里特岛还给原主。一收回,政府赶紧在当地成立军区,教廷第一时间赶过去传教,让克里特岛重回了拜占庭的怀抱。  尼基福鲁斯因为收复克里特岛成了拜占庭最红的统帅,首都为他举行好久没办过的凯旋式,称他为“明日之星”。他随后又以最快的速度扑向帝国东线,抗击陆地上的阿拉伯人。大家看地图,现在叙利亚塔尔图斯这个位置,当年是一个阿拉伯的小国,尼基横扫其全境,直接攻入了叙利亚,占领了北部的皇城阿勒颇。拜占庭军团抓走10000万青年男子为俘虏,剩下的男人全部杀掉,并大劫10日,走的时候,这座中亚名城已是废墟。  如果说收复克里特岛是清理了东地中海,摧毁阿勒颇就是占领了中亚的中心,从此拜占庭向东部的扩张就是一片坦途了。  毋庸置疑,凯旋的尼基是拜占庭最有权势的男人。不对!难道最有权势的男人不是皇帝?不是,因为他死了。  963年,坐了4年大位的罗二突然死掉了,据说又是中毒死的。如果当时有法医学鉴定,可能可以发现,罗二死于跟他父亲同一种毒药,如果君七是被媳妇下毒,那么罗二就是死于老婆下毒。看来狄奥法诺很可能是五毒教出身的(这不出奇,康熙朝的太后就是神龙教的)。  狄奥法诺野心勃勃,她大约是想杀掉老公,自己以太后的身份摄政,因为大儿子巴西尔也只有5岁。不过她的算盘落空了,朝野上下几乎没有人支持她,她感觉到周围的敌视,非常聪明地选择,再次成为皇后。她主动要求嫁给尼基,并让尼基上位成为新皇帝。狄奥法诺的安排非常严密审慎,一点都不担心尼基因此改朝换代,因为这位老鳏夫50岁了,应该是生不出儿子来了。  尼基天生战将,并不适合管理国事,他是个基督教的狂热分子,对来说,打击穆斯林也是圣战。他心中只有打仗,为了维持军队,他不得不对老百姓课以重税,引发民众对他的极大不满,加上中间还爆发了一次饥荒,所以,虽然尼基在战场上几乎是全胜,但是在国内,喜欢他的人越来越少。  尽管尼基一鼓作气征服了西里西亚和塞浦路斯岛,但有两件事,他却给后世留下了麻烦的祸端。  根据924年老罗皇帝跟保加利亚的西蒙皇帝谈判内容,拜占庭应该是每年向保加利亚交年贡的。保加利亚的彼得皇帝比较封闭,不了解时事,以拜占庭如今的军威,还会老实上贡吗?于是保加利亚按老规矩预备开战。  对尼基来说,打穆斯林才过瘾,他实在不愿在保加尔人身上浪费功夫,拜占庭的传统外交手段又派上了用场。尼基派人送一千五百磅黄金给罗斯公国的大公斯维亚托斯拉夫(这名字真长),让基辅罗斯出兵收拾保加尔人。这个长名字的大公跟尼基一样,那是相当喜欢打架(详见俄罗斯篇),现在有人送钱给他打架,他非常配合地冲进了保加利亚。罗斯和保加利亚打了几年,罗斯在多瑙河流域站稳了脚跟,甚至还罢黜了当时的保加利亚沙皇,扶持新沙皇控制了整个国家。  尼基这时候发现不对了,完了,养虎为患还引狼入室,罗斯大公向拜占庭透出了狞笑,他要感谢拜占庭帮他发展壮大,感谢的办法是,他顺带着把拜占庭吃下肚子!  拜占庭如今要面对自己一手培养的敌人,而这个敌人可能比历史上别的敌人都要强大,可是尼基没有办法改正他的错误了。  老爷子性格火爆,除了周围传统的敌人,尼基任内还跟德国皇帝奥托大帝发生了纠纷。  奥托大帝几乎可以说是当时欧洲乃至世界最嚣张最牛叉的人了,他不仅获得加冕为神圣罗马帝国的皇帝,还攻入意大利,帮着教廷换了个教皇,而且规定,以后教皇要效忠皇帝!  奥托大帝既然想做罗马皇帝,全取亚平宁半岛是必须的。所以他就跟拜占庭商量,让拜占庭将公主嫁给他儿子,拜占庭在意大利南部的领土就权当作是嫁妆。  他派个说客过来跟尼基提亲,尼基大怒,当场发飙,将这个使者骂得一头狗血,大意是:“回去告诉奥托这个鳖犊子玩意,不要以为带上帽子他就像个人了,他就算天天洗澡,我也能闻到他身上的日耳曼蛮夷马粪味。想娶罗马公主,等癞蛤蟆会飞了再来吧!”  奥托大帝一辈子也没被这么侮辱过,他一气之下,发兵攻打南意大利,预备让尼基看看癞蛤蟆是怎么飞的。意大利的这个麻烦尼基也没来的及解决。  尼基征战多年,麾下培养了大量优秀将领,其中最出名最惹眼的,就是尼基的外甥约翰.基米斯基。这位新出炉的军队红人虽然个子不高,但是模样相当英俊,关键是年轻啊,这就吸引了皇后狄奥法诺的注意。一个会毒杀老公的女人一定会通奸,这个毋庸置疑。尼基又老又丑,给了其他年轻将领很多机会。  969年冬天,戎马一生的尼基皇帝在深宫中熟睡,常年的军旅生涯让他习惯了睡在地上的熊皮上。半夜,一群刺客神秘出现在大内寝宫,乱剑捅死了皇帝。  尼基一生战功显赫,可死的时候,君士坦丁堡几乎没有人为他伤心。当时的大教长虽然严厉谴责这种谋杀行为,但是也觉得实在没必要追究责任人。尼基死了,马其顿王朝的嫡系皇子也还没成年,最适合登基的就是约翰了。教长给约翰开了个登基条件,那就是绝对不能娶狄奥法诺,这女人都快混成职业杀手了。  狄奥法诺精通下毒,尼基被谋杀的方式如此刀光血影,肯定是约翰的手法,所以这小子才是主谋。可是约翰跟皇后混,第一考虑自然是政治前途,难道还真有爱情?教长要求的是很容易,约翰马上与狄奥法诺切割,并且说,这个女人是杀死舅舅的凶手,一定要将其流放!狄奥法诺以为自己有机会做第三任皇后,没想到,男人要毒起来,比女人毒多了。  为了让自己名正言顺,约翰迎娶了君七的公主,她是两位小皇子的姑姑,约翰并不介意她是个孤僻的老姑娘。  不管约翰登基的过程有多少丑陋和无情,他用他后来的帝王生涯平息了这些批评,虽然不是马其顿王朝的嫡系皇帝,但他为帝国争取来的东西,足以让拜占庭的后人为他自豪。  约翰一上班,先要解决前任遗留的问题啊,一边是罗斯公国的挑衅,一边是奥托一世的暴怒, 审时度势,觉得罗斯人必须教训,而德皇那边,还是以和为贵。  此时罗斯军团已经吃掉了保加利亚大部分地区,扶持新的保加利亚沙皇,两家联手眼看就要抵达拜占庭的防线。  拜占庭军团调4万大军北上迎敌,攻入了首都,并找到了被罗斯大公罢黜的前沙皇。约翰宣布他才是真正的沙皇,吸引了大量保加尔人的支持,这些保加尔人倒戈加入了拜占庭大军。  约翰是天生的帅才,他的天赋在这一仗表露无疑,罗斯军队跟拜占庭大军正面碰撞了两次后,觉得还是退却比较理智。约翰一路追击,将罗斯军队围在多瑙河畔的重镇—德里斯特拉堡垒。  这座城堡竟然也固若金汤的,约翰调来了几百艘战舰,进入多瑙河,用希腊火对该堡垒发功攻击,居然都没有奏效。好在约翰也不急,他知道这个堡垒虽然结实,但是长不出粮食来,只要围死了,时间长了,自然可以不战而胜。  整整围了65天,城里饿死人了,罗斯大公也终于同意,跟约翰陛下好好谈谈。对于罗斯公国的处理,反应出约翰绝对不是一个单纯的武夫,他有很高的外交智慧。经过这一轮跟罗斯公国的战争,他发现这帮来自寒冷世界的莽人是非常彪悍的,如果逼的太紧,对方孤注一掷,后果还不好估计。罗斯大公一诅咒发誓放弃敌意,撤兵回家,约翰马上给罗斯士兵发粮食,还答应之前所有跟罗斯公国的贸易条款都照旧,仿佛这场误会就没有发生过。然后,约翰带着一个军人的敬意,让军团闪开一条道路,目送罗斯军团回家。罗斯公国有幸在约翰手下得了条生路,不幸别的敌人没放过他,这位名字贼长的大公在第聂伯河上被袭击身亡,这一趟远征,没有归期。  至于奥托大帝,貌似他在南部意大利没占到什么便宜,也觉得打下去没意义。况且,不管他多嚣张,有个心理障碍总是过不去,那就是,没有东罗马帝国的承认,他这个神圣罗马帝国的皇帝,总是有点发虚。  约翰很大度地表示,奥托大帝英明神武,绝对配的上西罗马大帝这个头衔,拜占庭承认他的身份。而且,约翰将自己的亲侄女嫁给奥托的儿子,虽然不是嫡系,也算金枝玉叶,不辱没奥托家的门庭。奥托也是聪明人,既然主要目的达到了,也没必要再树敌。于是,一场欧洲东西两大帝国的风波,就这样平息了。  收拾了前任的烂摊子,约翰还要继续前任的伟大事业啊,继续向阿拉伯进军!  约翰的远征收复了阿拉伯的古都大马士革,将名城安条克(现在土耳其的安塔基亚)收回到拜占庭的版图,并且,大军已经攻到耶路撒冷城下。  约翰比较谨慎,怕自己长途行军,后路被抄,差不多的时候便调头北上,将之前大致占领的区域再仔细蹂躏了一遍,强力清扫阿拉伯的残余。这一次拜占庭的征伐,基本搞定了幼发拉底河左岸地区,这条带着神秘的中东名河已经好久没看到过罗马人了,现在,他们的队伍又来饮马了。  皇帝班师的想法是,抢来的东西先送回家,让臣民们高兴一下,军团回家休整,再出发时,他将会一鼓作气收复圣城。我们可以相信,如果上帝再给约翰6年时间,他会荡平巴勒斯坦地区,让这里再次沐浴基督的光芒,遗憾的是,他没有另外的6年。  凯旋的途中,约翰感染了伤寒,回到皇宫便一病不起,不久就溘然而去,又是位壮志未酬的英雄。  
  东罗马(拜占庭)之十九  好久没扯闲话了啊,大家先从拜占庭这些刀光剑影的故事里出来冒个泡,透口气吧。这一篇,我们开讲地质学。  有一种火山岩,灰色或者紫红色带着斑点,最早产自埃及地区,我们叫他斑岩。地主们又懵了,其实不算啥神秘材质,这种岩石半风化那种粗质的颗粒,经常被用来做保健品,中国名称叫麦饭石。  这种石料颜色特殊,在希腊语里,斑岩和紫色是一个词,就象中国和瓷器在英文中是一个词一样。拜占庭时代,这种斑岩被用来建筑皇宫,因为拜占庭皇族的标准色是紫色,所以这种石材就显得非常契合。尤其是皇后的寝宫,产子的地方,整个房间都是这种斑岩构成,是一种神秘高贵的紫红色风格,于是拜占庭的皇子公主,正宗的就被称作是“生于紫色寝宫的”(拜占庭的大部分皇帝来路很野,能生在紫色寝宫并不容易)。  比起古罗马帝国,拜占庭这半壁江山肯定是有点落魄,加上还被各种蛮夷或者异族欺负。但是,血统就是血统,不论什么样的敌人,对这支穿紫袍的皇室都是带着敬畏的,而拜占庭人自持身份,他家的皇室跟人结亲也非常讲究,比如前面介绍过的保加利亚沙皇西蒙,想让君七娶自己的女儿,未遂;德皇想让儿子迎娶拜占庭的公主,结果是娶了约翰的侄女,这两次提亲都不惜引发战争的,可见“生于紫色寝宫”是何等的金尊玉贵。  闲事扯完了,又扎进拜占庭那些宫闱风波吧。  约翰又死了。拜占庭皇帝没有正常死的,好死赖死都跟阴谋有关,这一次,大家怀疑是个宦官毒杀了他(宦官跟女人一样,喜欢用毒)。  这场疑似毒杀事件我们回头再说,国不可一日无君啊,约翰都死了,轮到谁了?!  非马其顿血统的皇帝已经传了两代了,人家马其顿家族的正统血脉也该长大了吧。大皇子巴西尔已经18岁了,再不让他登基说不过去了啊,他就是巴希尔二世了。  这样把巴二请出来,肯定是过于平淡了,梢懂历史的都知道,巴二绝对算得上是马其顿王朝最巅峰的君主,而且放在整个拜占庭的历史上,他的地位估计也就是仅次于查士丁尼大帝。  如此重要的角色,之前成长的过程老杨怎么一句不提呢?没法提啊,这孩子隐藏得太深了。大家想啊,君七被毒死,罗二被毒死,尼基被砍死,约翰被病死,这些皇宫餐具一幕幕伴随着巴西尔的成长,这娃娃没有被整成变态已经很不容易了,那些叔叔大爷们哪个是好惹的,能保住小命,等到登基算是非常走运了。  巴西尔第一次出镜,是在他妈妈被放逐的时候。狄奥法诺知道自己被约翰利用然后出卖,当时就气炸了,在皇宫里撒泼骂街。当时巴西尔和弟弟都在现场,看着哪个疯狂的母亲为自己做无谓的抗争,一言不发。狄奥法诺以为当时已经11岁的儿子会替自己说话,结果,她看到的是巴西尔冷谈漠然的目光。狄奥法诺显然是气昏头了,她当时跟所有人说,这个小兔崽子是个私生子,不配拥有继承权等等。唉,我怀疑希腊文里就没有母贤子孝这样的词语。  约翰登基后,常年在外征战,宫中大小事务,包括两个皇子的照顾,就托付给宫中的宦官,也叫巴西尔,为了和太子爷区别,我们叫这个公公为瓦西里吧。  瓦西里公公最早是侍候皇子就寝的,大家可以想象,两个相当于孤儿的皇子在打雷下雨做噩梦的夜晚,哭着醒来,看到最温暖的面孔,就是这位瓦西里公公啊。  公公在约翰出征时把握了朝政,阴谋派的历史学家认为,约翰一场伤寒就丢了性命,很可能是瓦西里下毒。原因是,朝野都在传说,约翰大军抢来的财富,很多都被瓦西里搞到自己口袋里去了,约翰班师回国时,曾扬言要彻查此事,瓦西里为自保,索性就先下手了。  不管怎么说,瓦西里看起来是帮了太子的忙,否则约翰皇帝的年纪,等他有空生儿子的时候,巴西尔还能不能登基就是未知数了。  巴二终于登基了,我们终于又看到一位“生于紫色寝宫”的皇帝了。巴二的一生真是要好好整理一下,他忙死了,恐怕历史上还没有哪位君主,可以先平复了国内起义,又进行农业改革,还可以在跨越千里的范围内,四个方向跟不同的敌人作战,还都取得胜利。让我们按时间的顺序讲述这些精彩的故事吧。人物众多,地名繁琐,地主们注意安全用脑。  第一件事,贵族造反。因为先帝希拉克略的改革大业,拜占庭国内权势熏天的大贵族越来越多了,拜占庭的贵族特点就是,不仅有钱有地,还手握重兵,所以这帮人动辄篡位造反。  巴二登基时18岁,真看不出特殊才能。那些曾经抢了他家王权的异姓王乐于看到两个“生于紫色寝宫”的王子,只知道吃喝玩乐毫无野心。巴二这个皇帝是一个准庸君的形象登基的,瓦西里公公很高兴地可以大胆摄政。  瓦西里公公涉嫌毒杀了约翰,在约翰的旧部看来,这个事铁证如山。约翰留下的人马中,在内阁有一定权力的就是原来的副官巴尔达斯.斯克莱鲁,为了简化,我们就叫他小鲁啊。小鲁同志挺忠的,他还真没想过要造反,他一门心思预备辅佐巴二,但是他不放过瓦西里公公,他要给旧主报仇。瓦西里再次先下手为强,将他调往东部军区,以为可以让他远离权力中心。  军队还是约翰的军队,小鲁一到东部,附近的军区就拥他为帝了!君士坦丁堡还没反应过来,小鲁的军队已经攻占了帝国在亚洲的大部分地区!  瓦西里公公怕了,手边没人御敌平乱啊。正好,他想到,小鲁是有个仇家的。几年前啊,尼基皇帝被毒死后,有个大贵族叫巴尔达斯.福卡斯,为了区别,这个叫小福啊,当时起兵预备争夺皇帝位,后来就是被约翰派出的小鲁干掉了,小福回家后郁闷不得志,一直深恨小鲁,听到瓦西里公公的召唤,马上重新披挂,找老仇家算账去了。  福卡斯家族虽然根基深厚,实力强大,但小福初战却非常不利,打了几个回合后,重新统筹了一下老福家的资源,再次出击才获得了胜利。小鲁战败,逃到巴格达休整。  巴二上台,内战是主旋律,有教育意义,让他快速成长。而瓦西里镇压叛乱的过程中,也让巴二学到了不少执政技巧。这是一个拜占庭版的康熙和鳌拜的故事,985年,巴二正式登基9年后,觉得应给可以胜任皇帝这个职务了,就突然袭击,以叛逆罪逮捕了瓦西里,没收财产,放逐他乡。  小王子终于长大了,没有保姆了,所有的事情他要自己解决了。上帝没有给他平静过渡的机会,一亲政,面临的就是大敌当前。  问题出在保加利亚。大家想,保加利亚不是被征服了吗?连沙皇都被抓到君士坦丁堡来了。没错,拜占庭踏平了东部保加利亚,西边马其顿那部分,还有大量的保加尔人呢。前面说过,7世纪左右,拜占庭打败保加尔人,将一部分人迁到马其顿一带,让他们帮着防御北方,这里的保加尔人天天想着就是光复他们的国家。约翰皇帝死去的那年,马其顿地区的保加尔人起义了,带头的是当地总督的第四个儿子,名字叫沙穆埃尔。  沙皇鲍里斯二世和他弟弟正被关在君士坦丁堡一座监牢里,听说保加利亚起义的消息,心中无比激动,想尽办法越狱成功,赶紧往回跑,想着还能回去召集旧部,领导大业。拜占庭和保加利亚的边境是森林,鲍里斯兄弟俩逃的匆忙,忘记了自己穿的是拜占庭的服装。一进入保加利亚岗哨的视线,鲍里斯国王就被忠于职守的哨兵一箭射死。王弟倒是顺利地逃回去了,不过他在君士坦丁堡被净身了,失去了做领导人的条件,这个由马其顿崛起的新的保加利亚王国就只好由沙穆埃尔统治了。  这一轮起义发生在拜占庭内战期间,所以沙穆埃尔的征伐显得很有效率。待到拜占庭人不得不关注保加利亚局势的时候,沙穆埃尔的势力已经覆盖了黑海到亚得里亚海,塞尔维亚到希腊北部这样广大的一个区域,赫然已经是个不小的国家了,而被约翰取消的教会也得到了恢复,不仅如此,沙穆埃尔的行动还获得了德皇和罗马教宗的支持。  巴二开始反击时,沙穆埃尔刚刚占领了希腊中部的拉里萨。巴二的出山第一战并不顺利,在希腊,皇帝遭遇了人生第一场挫败,幸好跑得快,而保加利亚人对一些城市久攻不下,也想休息一下。  保加利亚此时万众一心,热火朝天,拜占庭可不一样,听说巴二去希腊打仗了,还打了败仗,造反的又跳出来!小鲁在巴格达休息够了,又回来争取江山了。巴二仓促间,赶紧又把小福找回来,让他继续对小鲁作战。  这次小福可没这么好商量,哦,有人造反你就想到我了,没事的时候就把我凉在一边,老子明明是火锅,你非要给我凉成蒜泥白肉。于是,一带兵出征,小福也宣布称帝!  好家伙,一个人造反就够头痛了,同时有两个人造反称帝,欺负巴二是个青瓜蛋子,没有经验啊。小鲁和小福现在都沦为忤逆,居然开始惺惺相惜了,两个人商量好,联手把巴二赶下台,帝国的领土,两人一人一半,小鲁占有亚洲部分,小福拥有欧洲部分。  好在这两人的联合是没有什么基础的,小福因为家族的关系,有大量的贵族支持,明显势力大些。他觉得小鲁已经没啥使用价值,于是就找个机会把小鲁抓起来,整合了他的人马。这样,叛军就只剩一支了,实力更强的一支,他们水陆并进,眼看就要杀到君士坦丁堡城下。  巴二深知福卡斯家族的厉害,他知道,如果没有一支奇兵过来拯救,他就要步几位先帝的后尘了。巴二在周围看了一圈,发现他可以倚重利用的,就只有罗斯公国了。  此时的罗斯公国是弗拉基米尔大公,也就是被约翰打败那位长名字大公的儿子(这娃名字也不短)。巴二跟他商量,说是愿意将自己的亲妹子安娜嫁给他。大家注意,这可是件大事,安娜公主是出生在紫色寝宫的,之前不论是保加利亚沙皇还是德国皇帝都够不到的正统。  这简直是从天而降的尊崇,罗斯这个后起的斯拉夫国家,还带着些乡下人的诚惶诚恐,天哪,这样一个天使来到罗斯公国,应该放在哪里供起来啊。大公兴奋的鼻子都红了,巴二拿自己的妹子去和番还是有点心有不忍,所以跟大公商量,你皈依东正教吧,有个信仰上点档次,要不然一天到晚就是个匪帮,蛮夷。  弗拉基米尔大公现在是,但有所命,莫敢不从。况且,他早就有在他国内统一一下意识形态宗教信仰的要求,其实在心里,拜占庭的东正教一直是他的首选。于是,俄罗斯历史上最壮观的一幕就出现了,皇帝和全体百姓跳进第聂伯河受洗,成为东正教徒。大家要知道,俄国人信仰东正教,影响了后来地球上的很多大事。  洗完了,亲订了,发兵吧。大公发来6000精锐,这支军队后来就留在拜占庭成为常备雇佣军,也就是非常出名的瓦兰吉亚兵团。  巴二接受了这支带着寒风的异族军队,信心大涨,加上小鲁被捕后,部分不愿意跟小福合作的军队,皇帝的武装也空前壮大。在金角湾登陆,巴二的进攻非常顺利。叛臣小福和主子在沙场对阵,结果中箭身亡,军队缴械投降。另一位叛臣小鲁被带到巴二跟前,满头乱发,脚步踉跄,要多狼狈又多狼狈。巴二看着他说:“这么多年让我寝食难安的家伙就这熊样?”随后就下令处死。皇帝长出了一口气,终于解决了!  991年,皇帝放弃了去希腊直接阻挡沙穆埃尔的南征,而是开进了马其顿,并驻扎下来预备骚扰敌人的后方和大本营。刚站稳脚,巴二就收到一个坏消息。先帝约翰刚刚收复的安条克遭受攻击,阿勒颇被围困。谁干的?来自埃及的阿拉伯法蒂玛王朝。  巴二知道,保加利亚的问题对帝国来说更加严重,但他也不愿坐视阿拉伯人的侵袭,于是,他决定两边都不放弃,来回跑,两线作战。  在没有汽车没有飞机的时代,这个决定太疯狂了,然而巴二做到了。995年,他出现在阿勒颇城下,解决了围城的阿拉伯人,还趁机占领了附近的几个城池。  沙穆埃尔最喜欢看他两边跑,趁他去叙利亚的时间,开进了希腊南部的科林斯,占有了整个希腊半岛。随即便挥师色雷斯,预备攻打拜占庭的第二大城市,现在希腊北部的塞萨洛尼基。巴二一听到这个情况,又赶回了希腊战场,在塞萨洛尼基大败保加利亚,然后掉头又回到叙利亚,继续对付法蒂玛王朝。  看着眼睛都花了,哪有人能这么折腾啊,好在拜占庭在希腊的守军是不错的,沙穆埃尔一直攻击到伯罗奔尼撒半岛,预备班师回家的时候,遭到伏击,沙穆埃尔受重伤,要不是手下拼死保护,他就当场翘辫子了。这一次保加尔人受创,帮巴二赢得了一点时间,要不然他真是会跑出心脏病来。  回到叙利亚,安条克总督再次被法蒂玛击败,幸好巴二行军迅速,援救及时,中止了帝国的损失。999年,平息了叙利亚的局势,法蒂玛王朝答应10年之内不启衅闹事。巴二留下军队继续向着巴勒斯坦挺进,他自己趁这功夫,又跑到高加索地区,视察亚美尼亚的防务,后来他还发兵吞并了这里几个小国,建起了新的防线,算起来,这是巴二的第三条战线。伊比利亚王国(现在的格鲁吉亚)最后还归顺了拜占庭。  1001年,上一个千禧年,沙穆埃尔养好了伤,也没呆在家里傻等巴二,他把周围的小国部落都收编了。再次出现在巴尔干战场的巴二已经甩掉了身后的很多包袱,现在没有人再象钓鱼一样让他来回奔波了,他卷起袖子,脑门上绑了根白布条,预备最终了结沙穆埃尔。  原来说过,拜占庭大军心无旁骛专心打仗,几乎是无敌的,就怕他们内乱,或者后院起火。此时的巴二心态很放松,罗马帝国千年沉淀的打架经验,加上先进的战术和武器,这一切都不是沙穆埃尔这种起义武装可以比的。所以拜占庭一动真格的,保加利亚马上就露出了劣势。  巴二第一步就攻击萨尔迪卡(现在的保加利亚首都索菲亚),切断了沙穆埃尔的军队与大本营的联系,而趁着人家大军在外,巴二逐步将保加利亚东部收回囊中。  最精彩的战役出现在保加利亚西北部的重镇维丁,巴二亲临战场指挥作战。沙穆埃尔知道北上帮维丁解围是做不到了,于是干脆袭击君士坦丁堡的重要门户,亚得里亚堡(现在土耳其的埃迪尔内),这一计叫做围魏救赵。巴二不懂36计,但是他有一个统帅超级稳定的心理素质,他居然没有任何回师解围的动作,而是坚定得守在维丁城下,把这里围得水泄不通,8个月后,终于将这个要塞攻克。而亚得里亚堡那边,沙穆埃尔的进攻并没有占到一丝便宜,于是大军向马其顿首都斯科普里撤退。  巴二占领了维丁毫不停歇地南下,也进入了马其顿,在现在的首都斯科普里附近,两军遭遇。沙穆埃尔这一路抢了不少东西,行李辎重不少;巴二也可以抢,不过他心想,这片土地早晚是我的,我何必抢呢,所以并没有累赘,专心干仗。境界上就赢了一筹,结果也没有意外。沙穆埃尔战败逃进了山区,从君士坦丁堡越狱的前沙皇之子再次投降。  拜占庭一边攻陷了斯科普里,一边攻陷了沃德纳城,两点一线封锁,保加利亚的领土被分成了两半。  拜占庭的优势地位已经全完确立了,巴二好整以暇地整饬军队,预备最后的总攻。  自从沙穆埃尔进山打游击,拜占庭就每年夏天进山剿匪,对沙穆埃尔的动静,还是颇为了解。决胜局出现在1014年,拜占庭大军在山谷设伏,成功地将保加利亚军队主力引进了包围圈。这一战,有14000名保加尔人被俘,只是又让匪首沙穆埃尔跑了。对这些战俘,巴二想出的处理办法是,每一百人留下一人,其他99人全部剜去双眼,然后这个没瞎的人,就带着99个瞎子去找沙穆埃尔。画面真是不堪想象啊,漫山遍野的瞎子绵延数里,满脸鲜血哀号声声,这样一支队伍出现在沙穆埃尔面前时,身心俱疲的沙穆埃尔彻底崩溃了,他大喊一声,脑血管崩裂而死。  又花了几年清理保加利亚的残余抵抗,大约在1018年全取了保加利亚。巴二不需要保加利亚成为拜占庭的附属国,他要将这块土地彻底收回,于是他在当地成立了军区,正式消化了这个存在了337年的国家。  被称为第一保加利亚的国家创造了很多奇迹,比如他们是第一个在拜占庭版图内立国的蛮族,他们曾经征服了整个巴尔干半岛,他们跟拜占庭帝国前后大战了5次让拜占庭非常狼狈,面对这样一个对手,巴二实在不敢手下留情,因为对这个国家的血腥征服,巴二得到一个绰号,被叫做“保加利亚人的屠夫”。  保加利亚被收复,周边被他征服过的小国也就被释放了,塞尔维亚、克罗地亚、甚至是匈牙利都匍匐在拜占庭脚下,成为附庸或者同盟。自从日耳曼人西迁导致斯拉夫人南下,几百年了,东罗马总算又将巴尔干岛控制在自己手里。  胜利后的巴二专门去雅典旅游,在那里举行了盛大的凯旋式,并将著名的用来供奉雅典娜的帕特农神殿改名为“圣母教堂”。  要说武功,巴二是承继了前两任君主的辉煌,如果不是这两个人打下良好的基础,巴二也不会这样一帆风顺。忍不住要纳闷啊,上两任也挺好,就是因为在外征战过度无暇顾及国内安全以致被中途扳倒,这个巴二打了30多年,只是开头那几年镇压了造反,怎么后来反贼就绝迹了呢?  这就要说到巴二最著名的土改行动了。这件事源于995年,他从叙利亚战场返回途中。这伙计心理素质好啊,这正是他两头跑的那段岁月,巴尔干那边还等他回去救火,他居然好整以暇地跑到东部防线去巡视。当地大贵族尤斯塔休斯当然是要非常客气地迎接圣驾。  他这一客气,巴二惊出了一身冷汗。为啥呢?出生在紫色寝宫的巴二算是什么世面都见过了吧,但他必须承认,他君士坦丁堡皇宫的生活质量比尤斯家差多了,尤斯带着巴二参观他的田地、农庄、果园、湖泊,大得望不到边,最惊人的是,他豢养的奴隶和侍卫足够组建一个军队!行走在尤斯家的田野里,那些奴隶们对尤斯毕恭毕敬,彷佛不把巴二这个君王放在眼里。  住在尤斯家的这几天,巴二一边毫不客气地胡吃海塞,一边分析问题,他现在终于知道,为何两位先帝会在那样的赫赫军功下中道崩殂,这个隐患就在于,大地主大贵族势力太大了,只要他们想,就可以搅动江湖风雨,引起政权动荡,甚至更换君主!巴二心想:幸亏朕及时发现问题,要不然不知道什么时候,这帮尾大不掉的东西就对朕下手了!  回到君士坦丁堡,巴二就开始打土豪分田地。一个人倒霉蛋就是尤斯塔休斯。巴二非常客气地邀请尤斯到君士坦丁堡做客,说是上次叨扰了他,要在皇宫做东表示感谢。皇帝请客,尤斯自然是会赏面的,谁知一进京,就被软禁,家产全数充公。这个尤斯郁闷啊,到底啥事得罪皇上了,肯定是在我家吃多了,消化不良拉肚子了,迁怒主人家,伴君如伴虎啊。  很快,皇帝就要求这些大贵族出示他们合法的土地文书,以证明大片土地的来历。要命了,这谁有啊,这些土地不都是把农民赶走巧取豪夺来的,哪个农民也不会写下主动赠送土地的文书啊。巴二下令,只要拿不出文书的土地,要么充公,要么跟谁拿的就还给谁,物归原主。巴二的整套改革的宗旨就是分化大地主保障小农,所以公布的这套土地新法案叫“小农法”。为了进一步限制贵族,扶持小农,后来巴二强行推进了一次税务改革,提高贵族的税率,减免小农的税赋;还规定,大贵族有替附近贫困者交税的义务,比如你邻居穷人破产了,田地荒芜了,但他的税还是要交,离他最近的贵族替他交税。用这个办法,国库税收有了明显的保障和增加,而大贵族的势力也因此受到了严重削弱,解除了巴二身在前线的后顾之忧,要知道,巴二任内,进行了60年的内战外战,可就是这样大规模的动武,巴二还是在死后留下一个巨富的国库,这一点之前的拜占庭皇帝想都不敢想。  自从巴二镇压了国内两个贵族的起义,性情就变得很乖张,谁也不信,对谁也没好脸。没有朋友,也没有爱人,终身未婚,传说这伙计后来几乎是禁欲和苦修的。甲胄不离身,铠甲里面穿的是僧侣的衣服,过着简朴的生活。拜占庭宫廷里优雅而繁琐的礼仪让他很烦,对知识分子也不待见,最喜欢就是在军队,住在军营,跟士兵们同吃同住,甚至留下遗言希望死后葬在骑兵训练场附近。  巴二一生,在东跟高加索一带的小国作战,在北与保加利亚作战,在南与阿拉伯作战,这三条战线已经让我们很晕了,巴二一点不晕,他还开出了第四条战线,那就是在意大利南部的战斗。巴二闲不住,晚年时,他想的是,他要去把阿拉伯占领的西西里岛拿回来!  1025年,67岁的巴二再批战袍,跨海远征。老人家实在不适合这样折腾啊,还没靠岸,舰队就不得不返航了,因为皇帝发急病驾崩了!  巴二时期的拜占庭是帝国的巅峰,统治着南到幼发拉底河北到多瑙河,东达亚美尼亚山脉,西至亚得里亚海的辽阔疆域。在当时,这个几乎已经是拜占庭的极限了,再打出去既危险,也没有必要。不过埃及、北非和西西里岛和圣城还没有收复,恐怕是这位拜占庭战神最大的遗憾了。  这一轮的征服,也许土地上的收益是有限的,可它带给周围甚至极远处国家的影响是巨大的,不论是人文还是政治还是宗教,即使后来拜占庭帝国消亡在尘烟里,他留在这些国家的痕迹还是在延续在闪耀……  
  东罗马(拜占庭)之二十  巴二一生最遭人诟病的事,就是他对子嗣的不负责任。他要是个普通百姓,愿意禁欲支持计划生育挺好,你就算挥刀自宫也充分自由。可你是皇帝啊,对皇帝来说,不管哪种文化,哪个国家都要遵循“不孝有三,无后为大”这个原则。巴二不结婚不生子,他也不安排以后接班的事,然后就毫不负责地死掉了,他并不是不知道,他弟弟君士坦丁是个败家子。  君士坦丁一直是哥哥的共治君主,这哥俩执政的格局就是,巴二想法挣钱养家,开疆辟土,君士坦丁在家里花天酒地,游戏人间。巴二给他弟弟安排的最大的工作就是专心生孩子,结果君士坦丁连这个唯一的工作他还没做好,他是钱没少花,妞没少泡,儿子一个也看不到,就生了三个丫头片子。  不能说皇帝没有努力啊,反正是君八登基的时候,身体已经大大地坏掉了。他每天病歪歪看着三个闺女那个闹心啊。  根据21世纪的标准啊,到年龄嫁不出去就是剩女,25--27岁还没嫁人的叫“圣斗士”;28--31岁为“必胜客”;32--36岁为“斗战胜佛”;到了36岁往上,可尊为“齐天大圣”。  君八杯具了,他生了一堆猴子,三个齐天大圣!这三个闺女年近半百,谁也不找对象结婚!长公主生过天花,是个麻子,于是自惭形秽去修道院出家了,三公主塞奥多拉不知道受了什么刺激,反正是早就宣布绝对不嫁人。二公主邹依貌似还有点社交活动,从她后来的表现看也不象是清纯玉女,至于为啥不结婚,老杨就真找不到资料了。  君八是个病秧子,在位三年就觉得差不多了,他要替王朝安排未来啊。继续包办婚姻吧,找个人,把皇位送给他,顺便把50岁的老姑娘,二公主邹依打包嫁出去,君八早在一千年前就知道捆绑销售是可以处理积压商品的了。  整个拜占庭国内的贵族分两派,一派是官僚贵族,也就是在政府部门各重要职能部门担任领导;另一种当然是更牛的军事贵族,军区司令之类的。  官僚贵族这个体系内,最有势力,最有实权的应该是君士坦丁堡的市长。当时的首都市长是罗马努斯.阿尔吉鲁斯,又是一名老罗。这个伙计不但正好单身,还是拜占庭一个非常显赫的家族的成员,虽然年近花甲,还是风度翩翩,谈吐雍容,堪配王室,于是,被选为驸马。  可惜老杨找不到邹依公主的照片,我就纳闷了,一个“生于紫色寝宫”的拜占庭公主怎么这么难嫁呢。话说老罗听说自己当选驸马时也60好几了,当时就吓呆了。也就是说,地球上最强大的王国作为陪嫁,公主还是没人要。老罗可怜啊,他被这家人讹上了,君八给了市长三个未来选项:一,挖眼珠子;二,直接处死;三,入赘登基。老罗没想到自己一世悠闲,临老会死于逼婚。越老越怕死,算了,从了吧!  君八安排了婚事就找他哥哥去了,三天后,罗三就登基了。  皇帝罗三有点不知如何自处,他总要找点事做吧,要不然每天在后宫对着50岁的邹依公主,而且她的年龄又生不出儿子了。  前几任帝王都有扩张领土的功勋,罗三决定,出去打仗,显示自己老骥伏枥,老当益壮。打谁呢?他也知道找容易打的,比如叙利亚的阿勒颇。  前面多次提到名城阿勒颇,这里是世界上最早有人类居住的地区了,公元前2000年就是东西商贸的中心。上篇说到巴二不断从巴尔干赶回叙利亚,就是要保证对这里的征服。征服是征服了,没有完全占领,这里成为独立的阿勒颇酋长国,承认拜占庭保护国的地位。  罗三突发奇想,要把这里占领,正式纳入拜占庭的地图。他肯定是认为这里可以手到擒来的,要不然,他干嘛不继承巴二的遗志去攻打西西里岛呢。  1030年最热的那几天,罗三出征了。兵分两路,挺象那么回事的。这场大战的结果是,拜占庭军队大败,罗三带着亲随溃逃!好在第二年,他手下的名将乔治.马尼亚科斯帮他报了仇,于是阿勒颇酋长国又同意承认拜占庭保护国的地位了。  这罗三就是拿着公款去中亚玩了一次打仗游戏。打仗不行,国政上下点功夫吧。这个事关系到他和他的家族切身利益,所以他做起来分外用心。他撤销了巴二之前对小农的保护!贵族要替周边贫困者交税这一条自然是首当其冲,国家税收急剧减少,而大地主大贵族又可以肆无忌惮地鲸吞小农的土地了。  罗三和邹依的婚事是被迫的,谈不上什么感情。罗三不愿意见到邹依,邹依当然自己找乐子。当时宫廷里有个大太监约翰,这位公公还兼任国家孤儿院院长,我估计是因为他自己生不出孩子,就给他一群孩子让他照看,非常有爱的安排。  约翰公公看到皇后寂寥,就找了自己的弟弟米哈伊尔过来伺候。这是个英俊的年轻人,约翰非常善解人意地将他安排在寝宫上班,我们相信他所做的工作应该不仅仅是叠被子倒马桶这些,因为皇后几乎离不开他了。  米哈伊尔知道他进宫的目的是为了帮他的兄弟实现他不能实现的理想,他来自商人家庭,出身寒微,没有罗三那么多臭讲究,有机会做皇帝,管它付出什么代价呢。  1034年4月的一天,罗三暴死在浴室里(不管是西罗马还是东罗马,浴室是最受欢迎的凶杀现场)。罗三早上死掉,当天晚上邹依和米哈伊尔就成了亲,并让他登基成为米四。  约翰高兴啊,米四登基和约翰亲自登基唯一区别就是,约翰不用跟老邹依皇后上床,他现在就相当于一个隐形的摄政王。约翰是个公公,太监得势,第一个表现就是对财富的疯狂追求,大把敛财,让自己的家人过上奢华的日子,让邻居街坊不会因为这家出了个太监而轻视他们。约翰也是这种,他的执政特点就是横征暴敛,帝国万税。  保加利亚臣服后,当时巴二知道当地战乱伤害一时难以恢复,就非常体贴地同意那个地区可以用实物纳税。约翰把这条改了,保加利亚必须以现金缴税,那些土豆茄子啥的,不能再往国库里送了!保加利亚人哪来的钱啊,太监太邪恶了,起义吧。刚平静的保加利亚又打起来了。好在这片可怜的土地一时根本不能恢复,所以起义很快被镇压,避免了再一次生灵涂炭。  为了彰显自己不光只会搞钱和闯祸,约翰派了名将乔治去攻打西西里岛,如果能收复,太监的摄政生涯将十分光彩。  乔治真是名将,高手,可惜没生在好时候,落在这些个猥琐无能的帝王手里非常悲情。他帮助罗三在叙利亚找回了面子,可那场仗打得毫无道理,现在又要替一个太监去争取功名。  这一趟出兵,有一个重要的历史背景要介绍一下。还记得拜占庭在意大利南部的领土吧,巴掌大的地方,被很多人眼红,德皇、教皇、穆斯林都想吃一口。最近这段时间,更有料的人物出现了,那就是诺曼人(请参看英国卷)!  此时的诺曼人已经在塞纳河下游找到了落脚点,911年,法王割让塞纳河口给大海盗罗洛,让他们成立了诺曼公国。有了据点,就吸引海盗们来得越来越多。人多地方少,怎么办呢,找地方扩张吧。其中最宏大的扩张活动就是诺曼征服,威廉成为英伦之主。而有一部分诺曼人,就看中了意大利,想到那里去争取一个新的诺曼底。后来通过自己的努力,帮着意大利某个贵族打架有功,果真在意大利获得了一小片定居点。就是现在意大利的阿韦尔萨城。  诺曼人来到欧洲,生活的主要内容是找房子找工作。诺曼人有技术,比较容易就业的,他们是海战专家,还彪悍威猛,特别适合做雇佣兵。乔治这次率领拜占庭军队攻打西西里岛,一到当地,就雇佣了大批诺曼人,跟穆斯林开战。仗打的很顺利,诺曼人尽忠职守,他们一直是作为先锋部队使用的,骁勇异常,帮着拜占庭一口气攻克10几座城池,甚至成功地将叙古拉城收复。  打仗就有战利品,我估计乔治一开始并没想到诺曼人这么好用,有些分红方案事后就不愿意兑现了。诺曼人是北方人,实诚,看不得这算计小气的老板,一气之下辞职走人。这帮雇佣兵带着对拜占庭的诸多怨恨,投奔了阿韦尔萨城的老乡,老乡很同情他们的遭遇,商量了一下,不能白被欺负了,政府规定不准拖欠农民工工资,找拜占庭打架去把钱要回来,或者是把他家在意大利南部的地方霸占过来我们住下。就这样,拜占庭稀里糊涂的就得罪了诺曼人,结下了梁子。  而约翰公公在家听到战报,他心里打鼓了。乔治这样攻城拔寨,非常顺利啊,现在乔治人不在首都,首都到处是他的传说。这事不好,功高震主,回头他攻陷了西西里岛,有钱有势有人气,他肯定会来抢班夺权。趁他的大功还没告成,赶紧召回来吧。乔治一到家,就被控叛国罪,被抓住关起来。  就这样,西西里岛眼看要回家了,现在又离开拜占庭而去了,乔治一走,他之前收复的土地又被阿拉伯人收回,乔治又打了一场莫名其妙的仗,还加一场从天而降的牢狱之灾。  却说米四熬到登基,不用伺候老太太了。约翰为防止皇后串通其他人让历史重演,几乎是软禁了邹依,还天天派人盯梢皇后的所有行动。约翰是安排得挺严密的,可米四不是最佳人选啊,他虽然年轻,却是个癫痫病人!出去镇压了保加利亚的起义后,回来就不行了。  约翰赶紧准备下一茬人选。他说服邹依接受了他的侄子,也叫米哈伊尔,约翰等不得米四死掉了,提前让他退位,给米五腾地方。  米五外号“卡拉法特斯”,意思就是船舶修理工,没办法,约翰的家族没什么档次,抓来接班的都是蓝领。维修工听说自己居然是下届皇上,登基时拉着邹依太后的手泪流满面:“干妈,您老放心,啥时候我也不会忘了你的大恩大德!”  大家正寻思这娃真有良心呢,他就以极快的速度将叔叔约翰公公流放他乡,拿回了朝政大权。约翰公公树敌无数,形象恶劣,这个娃娃大义灭亲替国除害,拜占庭的全国上下都拍手叫好。  米五现在是错误理解了这个信号,他以为百姓的支持是对于他本人的,他顿时自我感觉奇好,他决定再走一步。登基第二年,他把邹依太后流放送到了修道院!  这个错误犯大了。马其顿王朝统治拜占庭快200年了,全国人民从生下来就知道,皇位应该在马其顿家族的子嗣中传递,就算是他家的女婿或者是养子,也不过是暂时替他家上班的。人家让你上班你就好好上班,千万别想取而代之的事。一个修船的,你居然敢把马其顿家族的继承人流放罢黜,到底是吃了什么这么大胆子啊。  愤怒的民众冲向皇宫,包围了三天三夜,让米五把太后交出来。米五只好放出了皇后,暴怒的民众觉得邹依公主也是个不着调的,给马其顿家族丢脸,算了,把三公主塞奥多拉一起接出来,共同坐上朝堂吧。米五被赶下台,还被挖了眼珠子。  米五这一年也不是什么好事都没做啊,他将乔治将军放出来,派他去南意大利抵抗被他得罪的诺曼人。  邹依姐妹俩只好暂领朝纲,这两老太太懂什么啊,唯一会做的事就是互相倾轧。邹依为了对她妹子占上风,决定再结一次婚,让自己再次成为皇后!  这女人50岁之前单身,50岁以后结三次婚,真是女人中的神话啊。64岁再批婚纱的邹依淡定地说:“别迷恋姐,姐会让你们吐血。”  这次登基的是君九,拜占庭资深议员,家族背景深厚。他本人40岁,风流倜傥,生活优雅,喜欢文学艺术。所以很快,皇帝身边就围了大量的学者,君九因此在君士坦丁堡建了新的大学。  君九挺招人喜欢的,邹依是他第三任老婆了,而他登基后,还跟前妻的侄女保持关系(拜占庭的老男人都对自己的侄女有想法)。邹依此时已经非常通达了,64岁的她能阻挡40岁的老公找小三吗?纵容归纵容,她可大度得过了。君九觉得应该给小三一个名份,拜占庭的皇宫没有贵妃、昭仪这类职位配置啊,怎么办呢,给点实际的。于是,百官上朝发现了骇人的一幕,君九坐在王座中间,旁边是邹依和塞奥多拉,这两位公主的身后,赫然坐着君九的小三!百官纳闷了,又开麻将了?干嘛四个人一起坐上来啊。但是既然两位公主貌似也不说什么,群臣的非议也就被无视了。  君九这样的文学青年一般是不食人间烟火的,他们不懂建设,只懂消费。经过巴二死后“小农法”被终止,大地主大贵族又以最快的速度壮大了。君九不敢得罪这帮人,又想让自己位子安全点,所以就经常拿库里的钱出来封赏。说起治国能力,君九还比不上几个不着调的前任,可他花钱的本事却是比他们强多了。他非常痛快地让国库空空如也。  此时的拜占庭,养着人数众多的军队,军饷成为国家最大的负担。君九任内,大规模的军事行动几乎没有,于是他就开始大胆裁军,让帝国东北边境亚美尼亚军区5万守军全部退役!这个傻皇帝,在群敌环伺下让国土敞开一扇大门,为帝国带来了巨大灾难。  这样的昏君还能不给人造反吗?在意大利作战的乔治又受到了来自皇帝的猜忌,君九又在他攻击正酣时召他回国。乔治终于爆发了,自立为帝,然后帅舰队返航,预备攻打首都,不再让别人主宰自己的命运。可惜在一场战役中乔治受重伤不治,否则他取得王位,可能会让后面的拜占庭历史清净一点。  君九任内还有一件大事,那就是东西两个教会正式分裂了。前面说过,早就不和了,两边在教义方面的分歧,和对教廷势力范围的争夺上,摩擦已经非常多,经常互相打嘴仗。1054年这一次,是真正翻脸了。而这个翻脸事件的导火索,是一块饼。  
  东罗马(拜占庭)之二十一  老杨一直是对各种宗教都怀有敬畏之心的,每遇到宗教话题,总是不敢做深入的阐述,生怕什么地方搞错了,引起有信仰的地主不快。但是写历史,宗教问题总是不能回避的,所以老杨试着以外行人谨慎记述,如有纰漏,谢绝跨省。  这篇从基督教的故事开始。以色列人离开了流着奶和蜜的迦南地(耶路撒冷),迁往埃及定居,结果遭到埃及人的欺凌和迫害。上帝选择了摩西,让他带领以色列人回到迦南。以色列人是埃及的主要劳力,所以埃及法老不许他们离开。上帝对埃及降下十大灾难,最后一个灾难是,耶和华要杀死埃及人家里所有的长子。摩西跟以色列人说,让他们当晚杀掉家里的羊羔,将血涂在门框上。上帝看到门框上有羊血的房屋就会越过,不加伤害。当晚全埃及人的长子都死了。法老终于答应让以色列人离开,摩西分开了红海,带着以色列人开始了新生活。  为了纪念这个事件,犹太人有个非常重要的节日就是逾越节。根据圣经旧约,逾越节应该食用烤羊羔肉、无酵饼和苦菜。这个故事我们注意一个重点,他们吃的是不发酵的饼,不仅不能用酵母,家里的酵母在当天还要拿出来丢掉。  公元33年,这一年的逾越节是基督教史上最有名的逾越节了。因为这一天,耶稣被钉上了十字架。逾越节前夜,耶稣跟十二门徒吃了最后的晚餐,在餐桌上,耶稣表明他已经知道被门徒出卖,而且他预备坦然地接受这个出卖。他将一块饼分给门徒们,告诉他们,这就是他的身体,他会为信徒们舍弃;随后又将葡萄酒分给门徒,说这是他的血,是为信徒们而流。  后来基督教会成立后,圣餐礼就成为一个非常神圣重要的宗教仪式。受洗的信徒如果觉得自己没有做亵渎信仰的事,就可以去教堂领一小块饼和一小杯葡萄汁,经过这个仪式,信徒们再次承认他们对主的信仰,承认耶稣是他们的救主,庄重立誓一生顺服耶稣至上的命令。    故事讲完了,又要回到拜占庭,上一篇我们说到,基督教的东西教会正式决裂了,事情的起因,就是关于逾越节的饼。当时的罗马教廷圣餐礼使用是没有发酵的死面饼,而君士坦丁堡教廷坚持不应该按犹太人的规矩过节,应该使用发酵的面饼。就这事,两边又开始吵架。  两边教廷的各种争议,有点象美国两个党派竞选前的辩论,基本是对民众公开的,要吸引民众的注意,希望用自己立场吸引尽量多的教众,有点象拉票。如果执着于一些晦涩难懂的教义,民众对两边的吵架是提不起兴趣的,于是先在这些礼仪规矩比较浅显的事上争个是非曲直。  1054年,罗马教廷九世派了个钦差,到君士坦丁堡来传旨,要让君士坦丁堡的教廷懂点规矩,不要乱来。谁知君士坦丁堡的教廷根本就不承认罗马教廷有发圣旨的资格,自然更不能接受对方的观点。也巧,罗马的教宗利奥九世和君士坦丁堡的大教长斯鲁拉里乌斯都是强硬派,都有点倔脾气,谁也不愿意妥协。罗马教廷先发飙,宣布开除君士坦丁堡教长的教籍;君士坦丁堡也不示弱,马上宣布开除罗马代表团所有人的教籍。君九皇帝当时还身患重病,坚持着在两边调解,什么效果也没有。本来大家都以为这是个跟以前一样的普通吵架事件,遇到共同利益时,还是一家人。但没想到,这次来真的了,君士坦丁堡号称自己是正教,从此以东正教这个名字与天主教正式决裂,越来越远,甚至引发彼此的仇恨和战争。    1050年,邹依皇后死去,4年后,君九也病死了。再过一年,塞奥多拉也死了,就这样,马其顿血统就彻底断绝了。邹依第一次结婚到塞奥多拉驾崩这一段,历史上称之为“邹依之夫”的时代,虽然只有短短的28年,对帝国造成的危害是不可想象的。但是马其顿王朝当之无愧成为拜占庭最辉煌最华丽的王朝,巴二及其之前的那些帝王们,几乎再造了罗马帝国尊荣。  塞奥多拉驾崩那年,她指定了一个退休的官员继承王位。理由是这位老哥人缘好,朝中主流对他都不排斥。这位米哈伊尔六世皇帝是军需官出身,他跟君九混,最善长的就是省钱抠门。米六是官僚贵族的代表,他要省钱,肯定是拿军队来克扣。他突然说要解散驻守阿纳托利亚的军团。这下军队就炸锅了,经过君九的时代,军人们已经很委屈了,那个是马其顿家的女婿,他们给了面子没闹,这个米六什么都不是,一个糟老头,居然也敢跟军爷们叫板。  不用说,接下来的事谁都能猜到了。1057年,米六提前下课,阿纳托利亚军区的将军伊沙克.科穆宁按着剑登上了王位,科穆宁王朝这就开始了。  大家注意到,军事贵族成为皇帝可是久违了,前几任异姓皇帝都来自官僚集团。这说明什么呢,说明大军事贵族再次崛起了,如今又是他们拿王位当战利品的时代了。  军爷想事情,大部分都挺单纯的。伊沙克打心眼里觉得首都这帮官僚没什么了不起的。他一上台先用自己配着刀剑非常英武的胸像发行了新的货币,告诉所有人,朕带着剑呢,你们最好老实一点。  他坐在皇位上分析,拜占庭国家出什么事了:军队衰退,国库虚空,大地主贵族势力过大。而这些问题归结到底的原因是君九在位时,限制军队,而用大把国库的钱封赏官僚贵族以及教会。至少伊沙克是这样认为的。他觉得改正错误反向操作就行了,把发到官僚贵族教会手上的钱和地收回来,用于军队建设,所有的问题迎刃而解。  伊沙克觉得自己有军队,有家伙,对付几个文官教士还是有优势,可他错了,他不知道,马其顿王朝这200年下来,就是夯实了这些官僚贵族的基础,他们的重量绝对超过伊沙克的能力。  没收产业,甚至是教会的产业,皇帝的动作让自己在首都成了最不受欢迎的人。一手主持了跟罗马教廷决裂的斯鲁拉里乌斯教长更是觉得皇帝是在挑衅,他对付的办法是,有一天突然穿上紫色的靴子去见皇帝,紫色是帝王专用的,教长的意思很明白,你小子再跟我横,我就踢你下来,自己坐上去。这位爆脾气的大教长有天离开君士坦丁堡下乡办事时,被皇帝趁机抓住,罢免了他。  伊沙克以为自己扳倒了最大的障碍,没想到,下台的教长比他在台上还可怕,有些原来不参与皇帝和教长纠纷的人都觉的教长是个弱势群体受害者,皇帝仗剑欺人。教会和官僚联合起来,要求伊沙克下台。在君士坦丁堡,这两股势力让你上天入地都做得到,有兵也不能在首都开打吧。2年皇帝做下来,伊沙克心力交瘁,主动退位,去修道院读过晚年。  官僚和教会联手又放倒一位皇上,他们觉得找继承人一定要慎重,有位老兄在教会和朝廷人缘都很好,是当时的教长和首相的铁哥们,还迎娶了先帝米六的侄女。  这时君士坦丁堡的首相一定要介绍一下,他叫普塞罗斯。如果研究拜占庭的文化,这个伙计是不能回避的人物。神童出身,据说14岁就已经研究大学课程了。在文化领域,他是拜占庭头号的大哲学家和人文学者,几乎是拜占庭文化的代表,其学术成就让后人高山仰止,以至于后来欧洲文艺复兴,他依然是巨多人的偶像。不过这伙计的人品就不好说了。他在学术方面的成就已经够牛的了,可他玩政治的能力还在他的学术能力之上,在君士坦丁堡从马其顿王朝到科穆宁王朝过渡,这么纷繁复杂的态势下,他作为一个权臣足足服务了6朝君主,岿然不倒。  仗义每多屠狗辈,负心多是读书人。这句话是中国人的古训,我觉得用在普斯罗斯身上正好。总结老普一生,虽然权倾朝野,总感觉对国家有实际贡献并不多,他老人家最喜欢就是废皇帝立皇帝,全无忠诚。而废立间,大多数时候,都是将他本人的利益放在第一考虑。  政治太肮脏,不适合读书人,玩不好容易被政治玩死,后人还说他书呆子气,死得活该;玩得太好呢,就把自己玩得比狗屎还臭,后人会说他侮辱斯文,丢知识分子的脸。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身前身后名,这样的境界,有几人能做到?  普塞罗斯先是君九的顾问,后来又做米六的顾问,伊沙克时期他成为重要朝臣,后来还成为首相。不过这三个皇帝都是他放倒的,他还导演了一幕好戏:伊沙克退位后,普塞罗斯拎着一双紫靴子,在一个老干部老领导都在的场合,放在他好朋友君士坦丁.杜卡斯脚底下,于是君十就被大家认可了。老普经常看报纸看新闻,他肯定知道东方那个大宋帝国的开国皇帝就是这样上位的,这一招纯属剽窃!  君十成为皇帝,跟老普亲自登基没区别,据他自己的博客爆料,君十将他奉若神明!而且君十的儿子是老普的学生,太子少保,也就是说,他还有机会服务下一任帝王!现在知道老普选皇帝的标准了吧。    
      老杨现在葫芦岛,这地方还真冷啊!
      发不出去?!
  东罗马(拜占庭)之二十二  进入科穆宁王朝这段乱糟糟的岁月里,拜占庭历史这幕大戏,又出现了新的演员,还都不是普通的龙套,这一篇,我们先介绍他们。  先出场的是突厥人。突厥人不陌生,先前已经出来参演过几场戏,戏份不重,但是让人印象深刻。现在既然是主要演员了,我们就要仔细了解背景了。  大约5世纪左右,突厥人就在准葛尔盆地北部放牧了,凭叶尼赛河而居,应该是阿尔泰山的一支,跟匈奴、蒙古、女真之类咱们的熟人都有点远亲。前面说过,他们被柔然征服,成为“锻奴”,后来起义独立,成了了突厥可汗国。当时的突厥分成东西两部分,而我们这篇的演员来自西突厥,他们的中心大概是现在乌兹别克塔什干北部。  西突厥落脚的第一场大战就是联合波斯干掉了白匈奴,瓜分了他家的地盘。以阿姆河为界,西突厥跟波斯人成了邻居。不过他们的位置更好,他们把持着丝绸之路的中段,地位已经相当于一级批发商了。拜占庭因为跟波斯人干仗,只能通过突厥人搞华夏中原产的高档物质。所以西突厥虽然是个游牧民族,但是进入了商业领域显得还挺有天赋的。  前面我们说到,拜占庭曾经找西突厥联手对付波斯人。这个地区的政治,诡僪难测,敌人和朋友变化迅疾。  从贞观年间开始,西突厥就贱兮兮的总是骚扰华夏西北,长期先动手,等一开打又不是对手,又宣布臣服,过几年看人家不注意他了,又跳出来讨打。他们原来是怕唐太宗,后来听说太宗死了,赶紧出来以为能占到便宜。不久,西突厥遭遇了华夏历史上最神气的老公,就是高宗李治嘛(全中国上下几千年只有他老婆做过皇帝,所以他是最神气的老公)。  突厥此时的首领是沙玻罗(杀菠萝?),这个杀菠萝最嚣张,居然进袭到了新疆温泉一带。高宗派去征讨的大将就是苏定方。看过《隋唐英雄传》的地主都认识这个人,都说著名的帅哥罗成就是被他干掉的,好多人打心眼里恨他。这种虚构非常缺德,苏定方实在是民族英雄一类的人物。他先是随同李靖奇袭东突厥,生擒可汗,灭东突厥;又在659年,顶风冒雪征西,生擒杀菠萝,让西突厥灭亡。  西突厥国没有了,西突厥人没死绝啊。他们在伏尔加河以东,额尔齐斯河以西这一片继续放骆驼,跟邻居的穆斯林做些易物的贸易。  8世纪时,巴格达的哈里发觉得自己周围住着这样一支蛮族挺闹心,一边防御,一边就开始传道,向突厥人推广伊斯兰教。突厥人本来是信萨满教的,但是随着贸易的发展,对先进文化有了渴望,在宗教信仰上也就想与时俱进了。伊斯兰教的教义朴素易懂,突厥人长期跟穆斯林打交道,看着这帮人发展壮大,挺不错的。而且啊,他们号召“圣战”,这和突厥人骨子里喜欢找人干仗的秉性相合,时间长了,突厥人就成了穆斯林了。我常常想,如果当时拜占庭眼界宽一点,经常去关照一下突厥人,让他们信了东正教,历史应该是什么样的。  11世纪,吉尔吉斯草原上一个突厥人的部族预备迁徙了,他们的首领叫做塞尔柱,所以这一支就是塞尔柱突厥。当时的阿拉伯世界已经分裂,独立王国林立。而正宗的阿巴斯王朝的政府被局限在巴格达及周边地区。  塞尔柱先是在萨曼王朝打工,给人家当边防军,并皈依了伊斯兰教,是逊尼派成员。后来萨曼王朝的一个突厥将军造反,又成立了一个伊斯兰小国,叫做伽色尼王朝,就在现在的阿富汗东南加兹尼这个位置。伽色尼王朝的独立让突厥人看到了新的生活方向,所以趁王朝到处扩张之际,塞尔柱突厥就把伽色尼干掉了,现在这个位置是塞尔柱帝国。  1055年,塞尔柱的孙子图格鲁勒带兵进入巴格达,从此这里成为了塞尔柱帝国的中心、首府。巴格达这下热闹了,就象现在这么热闹,市里有两套班子在上班,一个是塞尔柱帝国,一个是阿拉伯帝国。不过突厥人掌握了大全,哈拔斯王朝的哈里发就管点宗教事务,算个宗教领袖了。哈里发授予图格鲁勒“苏丹”的称号,还称他为“东方与西方之王”!进入巴格达的塞尔柱帝国,慢慢走向极盛。  塞尔柱突厥在南面成了气候,北面也有一群突厥人建立了自己的国家,也就是匈牙利。大家还记得,我们之前说过“上帝之鞭”阿提拉,他建立了匈奴帝国。解体后,日耳曼部落接手了这里。然后是出自柔然的阿瓦尔人,然后斯拉夫人又来了,这个匈奴帝国的旧地,换了几手主人,民族大融合。其实整个中欧都是这样不断换房客,如果中欧的国家说他们血统纯正,全世界人都笑死了。后来马扎儿人总算永久占有下来了。马扎尔人据说是来自一支突厥的贵族,慢慢的,以马扎尔人为主要族群的国家就逐渐建立发展起来了。975年,匈牙利皈依了天主教,1000年,伊斯特万一世获教皇加冕,成为匈牙利第一人国王,这个应该是匈牙利王国的正式确立。  早年一起养骆驼到处流浪的突厥人,上面讲述的这两股算是成了大器了,建立了自己的帝国,拥有了非常可观的地盘。其他的突厥部落,虽然没有他们混得好,但是也吃喝不愁,有房有车。他们如果做正当职业呢,就帮人打架,学坏了的就打家劫舍,日子也挺惬意的。这其中包括居住在顿河和多瑙河下游的佩切涅格人、库曼人、乌格斯人(这一支跟突厥混在一起,但并不是突厥人)。地主们不要晕啊,这几个都是即将出场的主要演员。    什么戏啊,演员表这么长,《建国大业》?!比那明星还多呢,还没讲完啊。让我们转向意大利。  上篇说到,诺曼人到拜占庭的军队打工,因为待遇问题两边结下了梁子。到南部意大利打工的诺曼人,最有名的是奥特维尔家族的兄弟们,共有12个。人多力量大,加上还很能打,他们渐渐成为诺曼人在南意大利的主心骨。  1053年,教宗利奥九世觉得应该出手规范一下诺曼人在意大利的行为,他向法王和拜占庭都提出要求,让他们派兵帮着跟诺曼人打一场,法王和拜占庭的君九都答应了,可等真要动手的时候,拜占庭打突厥无力分兵,法王也不舍得送兵马给教宗送死。教宗利奥是个犟脾气,你们不帮忙,老夫自己上。他带着他自己手下的散兵游勇就打过去了。人家诺曼人跟正常战士作战可以一当十,跟教宗养的废物作战几乎可以一当百,结果可想而知。教宗利奥提着袍子拼命跑啊,诺曼人在后面使劲追,总算追上了,利奥以为大势已去要去面见主了。没想到诺曼人扑将上来,跪在教宗面前,亲吻他的脚!他们痛哭流涕表达了自己对教宗作战的无奈,希望得到他老人家的宽恕、谅解、最重要的是祝福。这帮诺曼人入乡随俗,在欧洲混了几年就忘记了他们本身的宗教信仰,皈依了天主教,看到教宗,他们激动啊。  还有什么比蛮夷的降服归顺更让利奥高兴呢,尤其是这一轮从悲到喜,从死到生。这帮孩子既然知道好歹,教廷也不亏着他们!教宗宣布,诺曼人在南意大利的动作合法,诺曼人占领的地方,不管原来是谁家的,他们住了就是他们的,谁也不能强拆或者强迁。为了感念教宗的恩德,诺曼人觉得应该为教宗圣战,于是将目光投向了西西里岛的阿拉伯人,预备带兵出征的是奥特维尔家族的第六子,罗伯特.圭斯卡德。  罗伯特在诺曼战史的地位是很高的,如果他还信奉北欧宗教,我相信他一定会成为奥丁最值得自豪的战士。这伙计外型高大威猛,长发长须,相当有气场。模样虽然粗犷,心思却缜密,“圭斯卡德”这个名字实际上是个绰号,意思是说这小子鬼精,智商高,反应快。历史书将他与特洛伊战争的第一号英雄阿喀琉斯并论,可见其江湖地位。    西罗马帝国遭蛮族蹂躏时我们说过,威尼斯城的建立。7世纪中期,这里成了共和国,隶属拜占庭帝国。因为善于航海和贸易,非常富裕。9世纪,他们获得了自治。意大利半岛上还有三个象威尼斯一样的航海共和国,比萨、热那亚和阿玛尓菲,江湖人称海上F4.    行了,大部分重要的新演员都交代了,我们回到拜占庭,重新出发吧。    
  东罗马(拜占庭)之二十三  溜达得太远了,再回来的时候,发现君十居然死掉了。死就死了呗,反正他活着也不好用。他有三个儿子,随便抓一个上来接班。太子少保老普升级了,米哈伊尔七世是他的亲传弟子,他现在是帝师了。  君十临终,太子年幼,太后当然是要摄政的。君十担心自己死后,老婆改嫁,儿子的地位受到影响,于是逼着尤多西亚发了个毒誓,白纸黑字写下来,资深议员公证,交给大教长保管,君十觉得自己深谋远虑,心无挂碍地死掉了。  君十这么患得患失的,到底他给他儿子留下了什么呢?  先是塞尔柱帝国在东部开始行动了。这个事开始于君九,大家还记得吧,君九撤销了亚美尼亚的军区,将帝国东部开放旅游,塞尔柱的突厥骑兵无心看风景,进门之后,就飞沙走石地攻城拔寨向帝国的腹地直插,君十死的时候,塞尔柱正在攻打地中海东岸,也就是说,他们横扫小亚细亚半岛,几乎已经全取了拜占庭帝国的亚洲部分!  北部,巴二的远征将帝国边境推进到了多瑙河岸,跟佩切涅格人做了邻居,这也是突厥,他们能不骚扰边吗?因为拿他们没办法,所以巴二之后的君主干脆同意他们在帝国北边找地方住下,帮着防御北疆,可这帮人天生喜欢当匪帮,不受招安,在帝国的土地上烧杀抢掠无所不为。  匈牙利看到帝国混乱,也觉得这便宜不占白不占,出兵占领了多瑙河的要塞,预备南下揩油。随后是库曼人、乌格斯人一轮轮,一群群,要么旅行团,要么自由行,在巴尔干半岛闹翻天了。  意大利的南部,诺曼人罗伯特已经拿下了不少属于拜占庭的城池,而且他已经得到教皇的支持,所有南部意大利的领土,他只要吃得下去,全是他的,包括西西里岛!  君十就是留了这么个烂摊子给儿子,他还以为留了个宝贝,他还不许她老婆找人帮忙。他死了是安全了,他老婆还要活着受煎熬啊,尤多西亚非常清楚,这个局面,如果没有强悍的军事统帅出来帮忙,她和儿子别说保住王位,能不能保住性命都是未知数呢。  太后很早就为自己选择了卡帕多西亚的将军,罗马努斯.迪奥格尼斯。30多岁,年富力强,在北方战场成名。这家伙曾经策动政变,要推翻君十,戴罪之身,正预备判刑呢。太后给他送去了秋波,告诉他,想做皇帝不用陪上性命。  君士坦丁堡现在最有权的人是老普和君十的弟弟,这两人当然不愿意太后再嫁。尤多西亚也不是普通的良家女子。她跟罗曼努斯先发展地下情,然后派人去大教长那里将她发的毒誓偷出来。大教长本来预备跳出来找麻烦,但他很快收到一个消息,说是太后看中的,是他兄弟。君士坦丁堡的高层都是自私鬼,一听说这事对自己有利,大教长说,如果涉及国家安全,所有的誓言都可以不考虑。尤多西亚得到教长的支持,赶紧将地下情人拉倒台前,共偕连理。看到新皇帝居然不是自己兄弟,大教长肠子都悔青了,可他说过的话也不能反悔啊,就这样,罗曼努斯四世在所有人惊愕的目光中登基了。  罗四是个战士,一接下孤儿寡母的嘱托,就毫不犹豫地出征对付帝国的敌人。如今塞尔柱帝国之患最是要紧。  虽然拜占庭军队好长时间没有正经打过仗,训练也少,但必定人数众多,而且基础甚好。突厥人进入的速度快,还没在征服地形成相应的基础,加上战线拉得很长,所以罗四集中兵力,在几个重要据点全力攻击,还是取得了非常漂亮的胜利,竟然收复了大部分的失地。  最后一仗是在幼发拉底河的曼西喀特城,突厥人几乎已经决定放弃了,不少士兵偷偷逃跑。此时塞尔柱帝国的苏丹是阿尔普.阿斯兰,意思是“威武之狮”,这位算是穆斯林历史上数得着的英雄人物,能征善战,骁勇威烈,而且气度高贵,知书达理。  突厥最厉害的是进退自如,急如闪电的轻骑兵,偷袭很好用,但如果阵地战对攻,就有点不堪一击。而拜占庭兵团秉承罗马军团的传统,有各种战阵,还有全副武装的重装骑兵,冲过来象个小炮弹,所以正面对攻,罗马军团一般能胜。  这一战,罗四率领的拜占庭大军有10万人(根据穆斯林的历史书说是有30万,这个太夸张了),包括各种来路的雇佣兵,诺曼人、法国人、斯拉夫人、还有突厥,看外形整个一个八国联军。而阿斯兰的突厥人只有4万,苏丹本人穿上白袍,撒上香粉,将坐骑的尾巴绑紧,平时的武器也换上了锤子和弯刀。他不是为了阵前表演,他是告诉士兵们,如果战败,他这一身就是寿衣了。  战场的画面一看就是正规军对游击队,但是罗马人的问题是,雇佣兵太多,而且这10万人也是杂烩的,彼此并不团结。大家都知道,既然是布阵打仗,团队意识是多么重要。所以这10万大军很快就有点一盘散沙,而突厥的骑兵鬼魅般地在战阵中穿梭搅合,以致战场越来越乱。拜占庭这么多人干仗,后面的看不到前面的情况,当时有个后卫部队的将领,叫安德罗尼卡告诉拜占庭军队,说是皇帝罗四自己早溜了,把兄弟们留在这里给突厥人练刀子玩。这个消息一传出,那真是山呼海啸地夺路而逃。罗四兀自在阵前拼命,后面的人越来越少他还不知道,一直到他的近卫部队全部被杀光,他才知道自己已经是光杆司令,就这样,落在了突厥人的手里。  这是历史上著名的“曼西喀特”之战。除了苏丹的造型稍微引人注目一点,它出名并不是因为打得好看。这一战,历史学家给与的定位是“拜占庭帝国的第一声丧钟”,也就是说,先占据优势而后惨败,就已经注定了后来拜占庭帝国的灭亡。  罗四被送到苏丹座前,阿斯兰怎么也不相信这个蓬头垢面,污血满身的人就是高贵的拜占庭皇帝。据说他坚持不跪,被好几个突厥人按倒的。阿斯兰走到皇帝面前,亲自扶起了他,给他安排了座位。没有一点胜者的傲慢,非常地彬彬有礼,将罗四待如上宾。罗四在突厥的大帐里好吃好喝住了八天,两人的主要工作就是谈判,谈谈如何处理这么大的一个战俘,因为没有先例,阿斯兰也不太懂得清行情,要多了显得自己农民,要少了又觉得吃亏,所以他问战俘本人。  阿斯兰问:“大哥啊,俺拿你咋办呢?你看这事吧,小弟也是第一次,没啥经验,您老见过识广地,你给教教呗。”(东北口音)  罗四还真是有教无类,还真回答:“你要是报仇出气呢,就把朕劏了;你要是想炒作炫耀呢,就把朕绑在你战车后面游街;你要是追求实际利益呢,就拿朕回去换钱。”  阿斯兰又问:“如果这次干仗是大哥你赢了,俺落你手里头,你咋办?”  罗四显然是修养不够,这时候控制不住情绪了,激动地说:“朕自当亲自用鞭子抽你,抽得你丫皮开肉绽!”  阿斯兰淡淡一笑:“你看,你一个大城市来的人,怎么介么粗鲁腻?俺就不象你,俺放你回家!”  说到做到,苏丹真的是下令放人,除了罗四洗干净换了新衣服,还给带了不少突厥土特产,彷佛罗四是到亚美尼亚走了一趟亲戚。不过带回去的,还有皇上按了手印的合同,拜占庭需要支付突厥100万金币,知道他们这会子拿不出来,允许分期付款,免利息,每年给36万个,阿斯兰这个伙计,真是实诚!  阿斯兰绝对没想到,自从罗四落在他手里那天,就已经严重贬值了。对拜占庭来说,被俘虏的君主,相当于鞋子上沾的狗屎,那是非常让人厌恶的,就想快点甩掉。其实就算罗四不被俘,他也是君士坦丁堡的阴谋对象,不知道有多少人想趁他不在,让他下台。其中最想的一个,就是君十的弟弟,现在跟老普一起管事的约翰,而他恰恰是那个在战场散布假消息,让拜占庭军团溃散的安德罗尼卡的爸爸!所有的事都是有原因的,只是罗四还不知道,他还大大咧咧,带着土特产回君士坦丁堡去阖府团聚!  罗四一进关,就听说他已经被罢黜,皇后被放逐修道院,米哈伊尔七世现在是唯一合法的皇帝。罗四赶紧找到残兵游勇,武装起来想要拿回自己失去的地位,后来被自己的叛将也就是安德罗尼卡打败,再次被俘。拜占庭人对自家的先帝没有阿斯兰那么客气了,罗四被挖掉双眼,后因眼伤过重死亡。  阿斯兰听说自己的金币拿不到了,又恢复了对拜占庭的进攻,不久,帝国在亚洲的土地大部分又被突厥的帐篷布满。而就在曼西喀特战役的同一年,诺曼人攻陷了意大利的巴里,帝国留在意大利的最后希望已经被他们吞噬了。到这一年,我们再不能叫拜占庭是“横跨亚欧非的地中海帝国”了!  
  东罗马(拜占庭)之二十三  溜达得太远了,再回来的时候,发现君十居然死掉了。死就死了呗,反正他活着也不好用。他有三个儿子,随便抓一个上来接班。太子少保老普升级了,米哈伊尔七世是他的亲传弟子,他现在是帝师了。  君十临终,太子年幼,太后当然是要摄政的。君十担心自己死后,老婆改嫁,儿子的地位受到影响,于是逼着尤多西亚发了个毒誓,白纸黑字写下来,资深议员公证,交给大教长保管,君十觉得自己深谋远虑,心无挂碍地死掉了。  君十这么患得患失的,到底他给他儿子留下了什么呢?  先是塞尔柱帝国在东部开始行动了。这个事开始于君九,大家还记得吧,君九撤销了亚美尼亚的军区,将帝国东部开放旅游,塞尔柱的突厥骑兵无心看风景,进门之后,就飞沙走石地攻城拔寨向帝国的腹地直插,君十死的时候,塞尔柱正在攻打地中海东岸,也就是说,他们横扫小亚细亚半岛,几乎已经全取了拜占庭帝国的亚洲部分!  北部,巴二的远征将帝国边境推进到了多瑙河岸,跟佩切涅格人做了邻居,这也是突厥,他们能不骚扰边吗?因为拿他们没办法,所以巴二之后的君主干脆同意他们在帝国北边找地方住下,帮着防御北疆,可这帮人天生喜欢当匪帮,不受招安,在帝国的土地上烧杀抢掠无所不为。  匈牙利看到帝国混乱,也觉得这便宜不占白不占,出兵占领了多瑙河的要塞,预备南下揩油。随后是库曼人、乌格斯人一轮轮,一群群,要么旅行团,要么自由行,在巴尔干半岛闹翻天了。  意大利的南部,诺曼人罗伯特已经拿下了不少属于拜占庭的城池,而且他已经得到教皇的支持,所有南部意大利的领土,他只要吃得下去,全是他的,包括西西里岛!  君十就是留了这么个烂摊子给儿子,他还以为留了个宝贝,他还不许她老婆找人帮忙。他死了是安全了,他老婆还要活着受煎熬啊,尤多西亚非常清楚,这个局面,如果没有强悍的军事统帅出来帮忙,她和儿子别说保住王位,能不能保住性命都是未知数呢。  太后很早就为自己选择了卡帕多西亚的将军,罗马努斯.迪奥格尼斯。30多岁,年富力强,在北方战场成名。这家伙曾经策动政变,要推翻君十,戴罪之身,正预备判刑呢。太后给他送去了秋波,告诉他,想做皇帝不用陪上性命。  君士坦丁堡现在最有权的人是老普和君十的弟弟,这两人当然不愿意太后再嫁。尤多西亚也不是普通的良家女子。她跟罗曼努斯先发展地下情,然后派人去大教长那里将她发的毒誓偷出来。大教长本来预备跳出来找麻烦,但他很快收到一个消息,说是太后看中的,是他兄弟。君士坦丁堡的高层都是自私鬼,一听说这事对自己有利,大教长说,如果涉及国家安全,所有的誓言都可以不考虑。尤多西亚得到教长的支持,赶紧将地下情人拉倒台前,共偕连理。看到新皇帝居然不是自己兄弟,大教长肠子都悔青了,可他说过的话也不能反悔啊,就这样,罗曼努斯四世在所有人惊愕的目光中登基了。  罗四是个战士,一接下孤儿寡母的嘱托,就毫不犹豫地出征对付帝国的敌人。如今塞尔柱帝国之患最是要紧。  虽然拜占庭军队好长时间没有正经打过仗,训练也少,但必定人数众多,而且基础甚好。突厥人进入的速度快,还没在征服地形成相应的基础,加上战线拉得很长,所以罗四集中兵力,在几个重要据点全力攻击,还是取得了非常漂亮的胜利,竟然收复了大部分的失地。  最后一仗是在幼发拉底河的曼西喀特城,突厥人几乎已经决定放弃了,不少士兵偷偷逃跑。此时塞尔柱帝国的苏丹是阿尔普.阿斯兰,意思是“威武之狮”,这位算是穆斯林历史上数得着的英雄人物,能征善战,骁勇威烈,而且气度高贵,知书达理。  突厥最厉害的是进退自如,急如闪电的轻骑兵,偷袭很好用,但如果阵地战对攻,就有点不堪一击。而拜占庭兵团秉承罗马军团的传统,有各种战阵,还有全副武装的重装骑兵,冲过来象个小炮弹,所以正面对攻,罗马军团一般能胜。  这一战,罗四率领的拜占庭大军有10万人(根据穆斯林的历史书说是有30万,这个太夸张了),包括各种来路的雇佣兵,诺曼人、法国人、斯拉夫人、还有突厥,看外形整个一个八国联军。而阿斯兰的突厥人只有4万,苏丹本人穿上白袍,撒上香粉,将坐骑的尾巴绑紧,平时的武器也换上了锤子和弯刀。他不是为了阵前表演,他是告诉士兵们,如果战败,他这一身就是寿衣了。  战场的画面一看就是正规军对游击队,但是罗马人的问题是,雇佣兵太多,而且这10万人也是杂烩的,彼此并不团结。大家都知道,既然是布阵打仗,团队意识是多么重要。所以这10万大军很快就有点一盘散沙,而突厥的骑兵鬼魅般地在战阵中穿梭搅合,以致战场越来越乱。拜占庭这么多人干仗,后面的看不到前面的情况,当时有个后卫部队的将领,叫安德罗尼卡告诉拜占庭军队,说是皇帝罗四自己早溜了,把兄弟们留在这里给突厥人练刀子玩。这个消息一传出,那真是山呼海啸地夺路而逃。罗四兀自在阵前拼命,后面的人越来越少他还不知道,一直到他的近卫部队全部被杀光,他才知道自己已经是光杆司令,就这样,落在了突厥人的手里。  这是历史上著名的“曼西喀特”之战。除了苏丹的造型稍微引人注目一点,它出名并不是因为打得好看。这一战,历史学家给与的定位是“拜占庭帝国的第一声丧钟”,也就是说,先占据优势而后惨败,就已经注定了后来拜占庭帝国的灭亡。  罗四被送到苏丹座前,阿斯兰怎么也不相信这个蓬头垢面,污血满身的人就是高贵的拜占庭皇帝。据说他坚持不跪,被好几个突厥人按倒的。阿斯兰走到皇帝面前,亲自扶起了他,给他安排了座位。没有一点胜者的傲慢,非常地彬彬有礼,将罗四待如上宾。罗四在突厥的大帐里好吃好喝住了八天,两人的主要工作就是谈判,谈谈如何处理这么大的一个战俘,因为没有先例,阿斯兰也不太懂得清行情,要多了显得自己农民,要少了又觉得吃亏,所以他问战俘本人。  阿斯兰问:“大哥啊,俺拿你咋办呢?你看这事吧,小弟也是第一次,没啥经验,您老见过识广地,你给教教呗。”(东北口音)  罗四还真是有教无类,还真回答:“你要是报仇出气呢,就把朕劏了;你要是想炒作炫耀呢,就把朕绑在你战车后面游街;你要是追求实际利益呢,就拿朕回去换钱。”  阿斯兰又问:“如果这次干仗是大哥你赢了,俺落你手里头,你咋办?”  罗四显然是修养不够,这时候控制不住情绪了,激动地说:“朕自当亲自用鞭子抽你,抽得你丫皮开肉绽!”  阿斯兰淡淡一笑:“你看,你一个大城市来的人,怎么介么粗鲁腻?俺就不象你,俺放你回家!”  说到做到,苏丹真的是下令放人,除了罗四洗干净换了新衣服,还给带了不少突厥土特产,彷佛罗四是到亚美尼亚走了一趟亲戚。不过带回去的,还有皇上按了手印的合同,拜占庭需要支付突厥100万金币,知道他们这会子拿不出来,允许分期付款,免利息,每年给36万个,阿斯兰这个伙计,真是实诚!  阿斯兰绝对没想到,自从罗四落在他手里那天,就已经严重贬值了。对拜占庭来说,被俘虏的君主,相当于鞋子上沾的狗屎,那是非常让人厌恶的,就想快点甩掉。其实就算罗四不被俘,他也是君士坦丁堡的阴谋对象,不知道有多少人想趁他不在,让他下台。其中最想的一个,就是君十的弟弟,现在跟老普一起管事的约翰,而他恰恰是那个在战场散布假消息,让拜占庭军团溃散的安德罗尼卡的爸爸!所有的事都是有原因的,只是罗四还不知道,他还大大咧咧,带着土特产回君士坦丁堡去阖府团聚!  罗四一进关,就听说他已经被罢黜,皇后被放逐修道院,米哈伊尔七世现在是唯一合法的皇帝。罗四赶紧找到残兵游勇,武装起来想要拿回自己失去的地位,后来被自己的叛将也就是安德罗尼卡打败,再次被俘。拜占庭人对自家的先帝没有阿斯兰那么客气了,罗四被挖掉双眼,后因眼伤过重死亡。  阿斯兰听说自己的金币拿不到了,又恢复了对拜占庭的进攻,不久,帝国在亚洲的土地大部分又被突厥的帐篷布满。而就在曼西喀特战役的同一年,诺曼人攻陷了意大利的巴里,帝国留在意大利的最后希望已经被他们吞噬了。到这一年,我们再不能叫拜占庭是“横跨亚欧非的地中海帝国”了!  
  东罗马(拜占庭)之二十四  米七登基时20岁,性格非常懦弱。这样的皇帝一般都有奸臣帮忙。米七的老师不是老普吗,罗曼努斯四世的死既然是米七的集团一手策划的,那么老普肯定也是幕后黑手之一。算起来,这是他推倒的第四位皇帝了,没想到在自己的嫡传弟子这里遭报应了。  老师是好老师,学生也是好学生,在学术修养上,米七年纪轻轻就造诣非凡。不过,他不喜欢老师,因为他觉得原来的邮驿大臣更让他感觉舒服,所以不久他就让老师提前退休了。跟其他从云端栽下的拜占庭高层一样,他在修道院渡过了晚年。  米哈的新宠名字很长,我们简称尼基,这家伙最出名的就是贪财。拜占庭国家一直对粮食供应有保障的,比如有专门的储备粮,碰上灾年和战争可以优惠卖给百姓。尼基一上台就垄断了谷物供应,“大斗进小斗出”,标准旧社会地主盘剥百姓的做法。粮食价格象中国的房地产价格一样居高不下,粮食价格上涨,连带着其他物品全都价格飞涨。一直非常坚挺的拜占庭货币“诺米斯马金币”,500年来,第一次出现了大规模的贬值。  真理是:经济危机一定会引发政权危机。历史又重演了,又是欧亚两边两个将领同时造反,而且名字又是一样,都叫尼基福鲁斯!为了区别,欧洲的造反派我们叫他老布,亚洲这个我们叫老伯。这两人同时举事,而老伯优势明显,因为他还拉拢了邻居突厥帝国给他帮忙。找国家的敌人帮手推翻自家的君主,这种事在后来的拜占庭国家就形成传统了。  老伯的军队获得了首都人民的支持,以米七的性格,两边都有人造反他绝对不会硬扛着,所以赶紧主动退位出家,他的宠臣尼基想修行也来不及了,他被君士坦丁堡的老百姓活活打死了。  老伯真是老伯,入城登基时,76岁高龄。他知道拜占庭人对皇室血统还是有点讲究,就想法给自己加个金身,他迎娶了米七的老婆!大家算算啊,米七退位时不到30岁,他老婆比他还小,等于皇后的年龄大约是老伯的三分之一。  皇帝既然顶着压力娶了前皇后,大家猜想,米七留下的儿子就应该是继承人,谁知道不是。  放眼君士坦丁堡的所有贵族家族,科穆宁家很引人注目,伊萨克.科穆宁皇帝下台了,他弟弟约翰生了八个儿女,这八个儿女就是最好的纽带,通过联姻,绑定了君士坦丁堡很多重要的贵族。这八个子女中,公认最优秀,最有前途的就是三公子艾里克修斯。三公子迎娶了杜卡斯家族的小姐,也就是曼西喀特战役的叛徒安德罗尼卡的女儿。这样,三公子成了杜卡斯家族的女婿,米七是杜卡斯家族的皇帝,他的儿子当然也是杜卡斯家族的继承者,现任皇帝居然剥夺了他的继位权,杜卡斯家族岂能答应。  艾里克修斯代表杜卡斯家族进首都要求权益,他自己的科穆宁家族当然也追随,再加上这两家的亲戚,帝国最有权势的人都在这个队伍里了。其实要对付的敌手也都是亲戚,艾里克修斯进攻首都收到的抵抗都来自他的几个姐夫,好在还是小舅子强些。  1081年,24岁却已经做了6年军事长官的艾里克修斯帮助科穆宁家族拿回了王位,距他大伯伊萨克.科穆宁黯然退位22年了,很多历史书,将这一年才当做科穆宁王朝的正式开端。  艾里克修斯一世,简称艾一,在历史上形象非常之好。没办法,历史是人写的,你是谁不重要,重要的是谁写你。艾一有本自己的传记,虽然叫人物传记,其实是一本覆盖面较广,描述比较清晰的历史记录,被认为研究当时历史的经典。这本书对艾一是极尽赞美,加上文笔细腻,辞藻华丽,在所有的历史书籍中,格外别致。一般的历史书尽量理性平和,肃穆端庄(老杨写的不在此列),艾一的传记却带深厚的情感。其他的历史人物羡慕不来啊,因为艾一这本传记是他女儿安娜.科穆宁娜写的。她是艾一最钟爱的女儿,也是欧洲历史上最早出现的女性历史学家。  因为安娜的记录,我们对艾一的生平是比较熟悉的。其实安娜就算不溢美他父亲,我们也知道,艾一如果碰上好时候,绝对是希拉克略或者巴西尔二世那样优秀绝伦的皇帝。可他接手现在的帝国,几乎没有资源让他挽救帝国的颓势。财政和军事的重要基础—小亚细亚半岛已经失去,巴尔干半岛只剩南部,意大利的领土包括西西里岛已经被诺曼人占有,艾一经营的,也不过是博斯普鲁斯海峡及其周边而已。  艾一上台,诺曼人罗伯特已经预备正式向拜占庭下手,现在他想的不是几个城池的得失,他想的是君士坦丁堡的那个王座。所以他集合舰队,越过亚得里亚海,开始进攻对岸,大约是现在阿尔巴尼亚沿岸这个位置。而南边的突厥人呢,他们当然继续征服,曼西喀特战役失败后,塞尔柱帝国在小亚细亚这个地区出现了很多小的王国,依附于塞尔柱存在。在离君士坦丁堡最近的这个位置,现在的土耳其伊兹尼克这个地方,成立了一个叫做罗姆苏丹的国家。  亚洲大部分已经失去了,而那么大面积的国土,一时半会收回来也不现实。艾一想得开,他换了个思路,他决定不再为亚洲的事烦恼了,就让突厥人先住着吧,那种三天打鱼两天晒网的抵抗也没有任何意义了,还不如把所有的军队集合起来,迎击诺曼人,别让欧洲再丢了。  艾一仿效先贤,跟教会借钱,六个月的时间,集结了7万大军,行军500里,杀到了诺曼人的眼前。可惜这一战并不成功,皇帝千辛万苦征集的军队根本不经打,罗伯特带来的,那可是正宗的虎狼之师。  皇帝逃回希腊,怎么办?祖宗的办法总是有用的,找帮手啊。帮手不难找,关键是没钱,如果诺曼人还有别的敌人就好办了。上Google去百度一下,还真找到一个,那就是新兴的航海国家威尼斯。  对威尼斯来说,保持亚得里亚海上的自由空间是最重要,因为这家是生意人,亚得里亚海是他家大门,生意人最忌讳被人挡住大门。诺曼人如果取得了对岸,他们肯定会控制亚得里亚海,到时候,威尼斯的利益就收到影响了。  就算拜占庭不求威尼斯,威尼斯也会想办法遏制诺曼,但是既然拜占庭先开口,竹杠是不能不敲的,威尼斯商人吗,人家无利不起早。  艾一答应,只要威尼斯出手帮忙,以后威尼斯人在拜占庭的贸易没有限制,物品进出口全部免税,君士坦丁堡给、免费给他家预备好仓库和码头,拜占庭每年还给20磅黄金的谢礼。  威尼斯海军很痛快地加入了战团,以他家强大的海军力量,打破了诺曼人对亚得里亚海东岸的封锁。只是海上安全了,陆地上还是打不过他们啊。好在老天照应,罗伯特因为意大利后院起火,他跑回去救火去了,留下他儿子伯赫蒙德。艾一打不过老子,但是欺负儿子还是够了,不久,拜占庭就取得了一定的优势。现在最怕罗伯特再回来。想啥来啥,1085年,罗伯特因为瘟疫死掉了,他一死,意大利就有点乱套,诺曼军团就暂时撤回去处理家务。艾一就这样幸运地解除了帝国在西欧的危机。  战后最得利的就是威尼斯人,他们进出拜占庭满面春风,成为东西方贸易最闪亮的明星。  拜占庭和诺曼人在海边干仗,身后的斯拉夫人可没闲着。按各自需要或者喜好参加不同的阵营帮忙,大部分时间是搅合,反正就是想看鹬蚌相争。而一直在北方蠢}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你是我的城池营垒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