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拉伯玄石戒酒翻译。是在哪一年有的

阿拉伯国家每周的休息时间是哪几天 - 节日礼仪 -
福步外贸论坛(FOB Business Forum) |中国第一外贸论坛
(外贸中人)
UID 1273378
阅读权限 60
来自 南极洲
阿拉伯国家每周的休息时间是哪几天
最近听说有个阿拉伯国家的客户说,他们的休息日不是周末,并且他们阿拉伯国家之间还不太一样。
有的是周四周五, 有的是周五周六, 还有的只有周五,周五这一天是他们阿拉伯世界都休息的一天,想知道哪些国家休哪几天,感觉他们好乱啊。
不知道有没有哪位高人能帮我分清啊,在这谢谢了,
UID 1113509
阅读权限 40
周五和周六,周五必修。周五就是中国周日是的,都放假。周六政府机关放假,私企不放
Less is more. Keep moving
(外贸中人)
UID 1273378
阅读权限 60
来自 南极洲
回复 #2 raywood 的帖子
呵呵,谢谢啊,有休周四的吗,听客户说,有的阿拉伯国家休周四,但是他没跟我具体说。不过你解释的也很好了
当前时区 GMT+8, 现在时间是
Powered by D1scuz! && 2001-您所在位置: &
&nbsp&&nbsp&nbsp&&nbsp
阿拉伯人历史.doc 32页
本文档一共被下载:
次 ,您可全文免费在线阅读后下载本文档。
下载提示
1.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2.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三)归上传者、原创者。
3.登录后可充值,立即自动返金币,充值渠道很便利
需要金币:50 &&
你可能关注的文档:
··········
··········
阿拉伯人历史 一、简述 ????阿拉伯半岛,是闪族的摇篮,闪族在这个地方成长之后,迁移到肥沃的新月地区(包括伊拉克、叙利亚、黎巴嫩、巴勒斯坦和约旦),后来就成为历史上的巴比伦人、亚述人、腓尼基人、希伯来人。所以犹太教和基督教的基本要素,以及后来发展成为闪族性格的各种特质,必须在这个半岛的沙土中寻求其根源。在中世纪时代,阿拉比亚产生了一个民族,曾征服当时大部分的文明世界;阿拉比亚还产生了一个宗教---伊斯兰教,是继犹太教和基督教之后的第三种一神教,也是最后的一种一神教;除拉丁字母外,阿拉伯字母是世界上应用最广的一套字母,使用这套字母的语言,有波斯语、阿富汗语、乌尔都语和一部分突厥语、柏柏尔语、马来语。 阿拉伯帝国版图之大,胜过极盛时代的罗马帝国,阿拉伯人在教义上、语言上、血统上所同化了的异族人,比他们之前或之后的任何民族所同化的还要多,希腊人、罗马人、盎格鲁撒克逊人、俄罗斯人都赶不上他们。 阿拉伯人所建立的,不仅是一个帝国,而且是一种文化。他们继承了在幼发拉底河-底格里斯河流域、尼罗河流域、地中海东岸上盛极一时的古代文明,又吸收而且同化了希腊-罗马文化的主要特征。后来,他们把其中许多文化影响传到中世纪的欧洲,使欧洲走上了文艺复兴的道路。 在阿拉伯人的土壤里,蕴藏着世界上最大的液体能量,即1932年初次发现的石油。 由于犹太人散居于欧美两洲的缘故,闪族这个名词,在欧美向来是指犹太人的。所谓闪族的相貌,连凸出的鼻子在内,全然不是闪族的特征。这种相貌,恰恰是使犹太人的脸型与闪族的脸型有所不同的特征;这些特征,显然是喜特-胡列安人(Hittite-Hurrians)与希伯来人早期通婚的结果。??阿拉比亚的阿拉伯人最能代表闪族,一则由于他们在地理上与世界隔绝,再则由于他们过的是一种单调的、划一的沙漠生活。人种上的单纯,是中部阿拉比亚那样最乏味、最与外界隔绝的环境所给予的报酬。阿拉伯半岛东西南三面临海,北面是沙漠,几乎是一个绝无仅有的关于居民与土地之间保持不变关系的例证。 撒拉逊这个名字最初适用于从叙利亚到沙特这一区域的沙漠游牧民族,在更广泛的用法上,它是指生活在中世纪的所有阿拉伯人。撒拉逊人从阿拉伯半岛开始自己的对外征服行动,在鼎盛时期,撒拉逊人帝国从西班牙向南向东穿越北非,横跨埃及、中东、小亚细亚、整个中亚地区,一直达到印度和中国的边界。?? 撒拉逊人的精神首都是阿拉伯半岛上的麦加城。公元七世纪,伊斯兰教运动分裂成为两个相互对立的派别----什叶派和逊尼派。什叶派控制了哈里法政权,并把统治中心迁移到了巴格达。 公元634年,穆罕默德的追随者们(撒拉逊人)开始了讨伐异教徒的运动,即圣战。在短短五年时间内,进行圣战的撒拉逊人就征服了埃及、巴勒斯坦、叙利亚。撒拉逊人对犹太教徒和基督教徒的宽容,使他们对被征服地区的统治变得容易了许多,因为这些人一直承受着拜占庭帝国统治者对他们所进行的迫害。在接下来的60多年时间中,西面的北非和东面的波斯都落入撒拉逊人手中。 公元八世纪初期,来自丹吉尔的撒拉逊人侵入西班牙,征服了罗马陷落之后在这儿建立起来的西哥特王国。这些撒拉逊人还占领了西西里岛并侵入意大利,虽然他们在意大利境内并没有待多长时间。在亚洲,撒拉逊人从拜占庭帝国手中夺取了小亚细亚,并试图通过水陆两路夹击攻占君士坦丁堡。但是,君士坦丁堡周围坚固的高大城墙挫败了撒拉逊人的陆上进攻,从海上进攻的撒拉逊人舰队则被拜占庭帝国军队的秘密武器——希腊火所击败。在西面,撒拉逊人对今天法国地区的入侵行动在公元732年被法兰克王国的查尔斯-马特尔在图卢兹附近阻止。 在对西方的入侵行动惨遭失败之后,撒拉逊人把注意力转向了东方。公元750年,他们打到了印度河,并向北越过印度侵入中亚地区,一直到达中国边界。?? 撒拉逊人的军队主要由轻装步兵以及驾驭马匹和骆驼的轻装骑兵组成。他们的主要武器是弓箭、标枪、半月形弯刀。穆罕默德死后,撒拉逊人马上处于哈里法(意思是”先知的代表”)的统治之下。公元656年,内战在什叶派和逊尼派两个教派中展开。什叶派要求穆罕默德家族的一个成员担任哈里法一职,而逊尼派则则希望选举任何一位有能力的穆斯林担任哈里法一职。另外,两个教派在《可兰经》是否需要更多的解释方面也存在着严重的分歧。这场持续时间长达60年的内战使伊斯兰教国家四分五裂,一些地区由逊尼派统治(西班牙),另外一些地区则由什叶派统治(埃及和今天的伊拉克)。从此以后,新成立的伊斯兰教国家都保持独立的地位。?? 在中世纪初期,穆斯林统治下的西班牙发展成为欧洲地区最强大的一个国家。穆斯林、犹太教徒、基督教徒共同融洽地生活在一起,创造出灿烂的文化。但是,在公元1000年左右,穆斯林统治下的西班牙分裂成为相互敌对的不同派系。内战使西班牙弱小的基督教势力得以慢慢地重新夺回西班牙的控制权,到了公元1252年
正在加载中,请稍后...阿拉伯简史 (全书)
我的图书馆
阿拉伯简史 (全书)
确实,真主和他的天使们都在赞颂圣人。信士们啊!你们应当为他祝福,应当祝他平安!〖古兰33:56〗【】
《阿拉伯简史》全本上传
本帖最后由 擱浅 于
16:29 编辑 关于出版《阿拉伯简史》一书的意义当前,随着人类文明的不断进步,科学技术日新月异,近二百年来的大量考古发掘工作和历史文献研究成果,以及考古技术的发展,使我们对人类几千年来的文明发展史有了一个更为真实的了解。史学界多年来争论的问题,将有望逐一得到圆满的解答。如史学界多年争论的人类文明发源地问题,将随着阿拉伯地区两河流域库尔德山脉—古兰土敦遗址出土的7000多年前的原始人类的陶器,进一步证明了人类文明的起源已从尼罗河流域转移到幼发拉底河和底格里斯河。两河流域大量的出土文物和历史文献研究成果,证明了阿拉伯地区是人类文明的发源地。此书将阿拉伯的文明史和人类文明发展史的研究成果有机的结合起来,弥补了阿拉伯地区文明史的空白,阿拉伯地区文明史的充实与发展,将对进一步了解人类文明史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阿拉伯简史一书,翔实地补充了当前教历史书籍的空白。是非常古老的,它是自有人类以来就有的宗教。因此伊斯兰教对人类文明发展始终都应占有着非常重要的位置。当前人类文明史的研究已经有了突破性的进展,如何将伊斯兰教历史的研究工作与人类文明史的研究成果相结合已成为当前的一个重要的课题。《阿拉伯简史》一书将伊斯兰教的历史和人类文明发展史的研究成果有机地结合起来,翔实地论述了人类从原始初期陶器时代到红铜、青铜器时代,以及到铁器时代文明发展的真实历程。同时也论述了伊斯兰教的起源和发展过程,以及对历史发展的重要影响(包括人类文明史的发展和宗教的产生和发展)。本书使广大读者对阿拉伯的历史和伊斯兰教的历史有一个明确认识,让世界更加了解伊斯兰教的悠久历史和它博大友爱的精神,为世界和平作出贡献。相信本书将会对推动伊斯兰教历史的研究和补充伊斯兰教历史的空白起到一定的作用;同时将读者带进科学地理解宗教,理解未来的美好前景。作者 伊斯梅尔2003年函于 目录 前&&言& &&&2页第一篇 史前文化的阿拉伯半岛& && && && &4页第一章 阿拉伯半岛的地理形式及物产& && &4页第二章 阿拉伯部族的产生与发展& && && & 6页第二篇 伊斯兰教以前的阿拉伯半岛& && & 29页第一章 半岛部族概况& && && && && && &&&29页春秋中文第二章 半岛古代国家和地区& && && && &&&32页第三篇 伊斯兰教的兴起和世界几大宗教和国家的概况& && && && && && & 50页第一章 穆罕默德与伊斯兰政权的建立& && &57页春秋中文社区第二章 犹太教概况& && && && && && && & 63页第三章 基督教概况& && && && && && && & 87页第四章 希腊、罗马及印度的概况& && && & 103页春秋中文社区第四篇 伊斯兰帝国的建立与兴衰& && && & 121页第一章 伊斯兰帝国的建立与发展& && && &&&121页第二章 伊斯兰教文化& && && && && && &&&147页春秋中文社区第三章 阿拉伯人的历史给我们带来的思考&&152页书后附图表1—图表8前&&言&&& & 阿拉伯半岛地处亚欧非三大洲的战略要冲,自古以来就是连接世界贸易和人类文明发展的重要通道。阿拉伯国家在世界这个大舞台上,无论是过去还是现在都占有着一个重要的位置。& & 当今世界,无论是发达国家还是发展家,都把目光聚焦在阿拉伯地区,这是为什麽?难道仅仅是因为阿拉伯地区的战略地位和它在1932年所发现的大量的黑色液体----石油?& & 近两个世纪以来,欧美考古学家和历史学家,对阿拉伯地区的考古研究成果和历史文献研究成果表明:人类文明的起源、宗教的起源、民族的产生,都是与阿拉伯的历史分不开的。& & 如何以现代科技研究的成果,重新解读阿拉伯的历史和以前的立论已成为一个新的课题,这个课题将有助于解决以下几个问题:1 世界文明的起源将有望得到解答2 远古时期人类的信仰及宗教概况3 世界上几大宗教产生的原因及信仰的主要分歧春秋中文社区4 宗教派别产生的原因(两伊战争)春秋中文社区5 世界战争与宗教信仰的关系本书将以现代的观点着重论述阿拉伯部族的产生和伊斯兰教产生的渊源,以及各宗教产生的原因,简单介绍阿拉伯地区的人文文化。以简明清晰的手法论述阿拉伯民族的兴衰及阿拉伯国家民族独立的过程与发展。& &本书着重为初学者了解阿拉伯历史提供服务,有些资料和立论可供研究者参考,由于笔者学识有限、时间仓促,有些立论的考古证据和文献资料还显不足,望有识之士不惜赐教给予指正,在这里将一并感谢。
确实,真主和他的天使们都在赞颂圣人。信士们啊!你们应当为他祝福,应当祝他平安!〖古兰33:56〗【】
第一篇& &史前文化的阿拉伯半岛第一章&&阿拉伯半岛的地理形势及物产阿拉伯半岛是伊斯兰教的发源地,是阿拉伯帝国的摇篮。了解阿拉伯的历史应先了解古代阿拉伯半岛的地理形势、种族的产生与分布及古代的政治、社会、宗教及重要的传说与神话。阿拉伯半岛是世界上最大的半岛,也是亚洲西南的一个半岛,这个半岛地域辽阔,面积为三百万平方公里,约等于欧洲的四分之一,美国的三分之一。阿拉伯半岛位于亚洲的西南部,北界叙利亚沙漠,南滨印度洋,东接波斯湾和阿曼海,西临红海。阿拉伯半岛西高东低,从西向东部波斯湾和美索不达米亚低地倾斜,这个半岛的脊骨是一条自北至南走向的山脉,与半岛西海岸线相平行,山脉的北端在米甸,海拔九千英尺,南端在也门,海拔在一万四千英尺,半岛的东西南三面,海滨低地的背后,都有高度不同的山脉,东海岸上的阿曼地方,有一座山名叫绿山,最高峰海拔九千九百英尺。除了山脉和高地外,半岛上主要土地以沙漠和草原为主。草原是各沙丘中间的园形的平原,下面蕴藏着大量的水脉。半岛北部的叙利亚旷野和美索不达米亚旷野,大半是辽阔的草原,叙利亚沙漠的南部俗称哈马德。美索不达米亚的南部通称为伊拉克旷野或称萨马瓦露天地。半岛沙漠地区有三种不同的区域:一、& &在半岛的北部称为内夫得沙漠(也称天谷)沙漠南北140英里,东西180英里,没有河流仅有水井与泉源,沙为流沙,细软飘流。内夫得沙漠冬季多雨,生长有沙漠植物,开各种小花,居民多为游牧人,夏季干燥炎热,游牧人由内地转移到边地生活,到了冬季,又回到故乡。这样的自然环境造就了部族的生活方式,培养了他们游牧人的性格豪放的特征。春秋中文社区二、& &西部的鲁卜哈利沙漠,沙为红沙,北自内夫得沙漠,南至鲁卜哈利沙漠,迤逦六百英里。三、& &熔岩地区沙漠也称黑石沙漠,是由火山爆发出的岩浆形成的从哈瓦兰以东直到麦地那。麦地那便是介于两块黑石沙漠之间的一块绿洲。请参阅图(三)& &&&阿拉伯半岛是一个沙漠半岛,但也有若干肥沃地区,有村落、有城镇,几千年前就有人从事耕种。肥沃的地区几乎全在沿海,如半岛西南的也门,古代称为“幸福地区”、“绿茵地带”,并产生过高度文化。南岸的哈达拉毛是出产香料的著名区域,东岸的哈萨,土地肥沃、物产丰盛,西岸的沿红海一带,虽然贫瘠,却有丰饶的草原,以优美的牧场见称。这个地区就是“汉志”(希贾兹),“汉志”意为“间隔”,因为那里有数山脉,分开了红海沿岸的低凹地带——提哈马和东部的高原地带——内几德。汉志贫瘠多山,虽然雨水不多也有少数地方如塔伊夫等地,气候较为温和。由汉志向东,至巴林沙漠所经过的高原叫内志,内志所经也门之间的地方叫叶玛迈。春秋中文社区麦加是汉志的首府,南北长二英里,东西长约一英里,缺乏饮水。麦地那适于耕种,北有武候德山,多枣林,是先知穆罕默德和古莱氏族的多神教徒交战的古战场。半岛的主要物产是:希贾兹盛产椰枣,也门和一些绿洲出产小麦。大麦是种来喂马的,谷子出产于某些地区。而阿曼和哈萨盛产稻米,在早期的商业贸易中乳香是半岛南部著名的商品。在与南海岸平行的山地中,特别是在麦海赖地方乳香树仍然很茂盛。阿拉伯树胶是阿拉伯的半岛的重要物产之一,咖啡是也门著名的物产,而它原产于埃塞俄比亚,十四世纪时才传入南部阿拉伯半岛。阿拉伯的纳季德的马、哈萨的驴、阿曼的驼都是世界著名的,但是随着1933年阿拉伯半岛开采石油以来,与石油业有关的各种广泛的活动已成为最大的收入来源。石油的大量发现与开采使阿拉伯半岛自古以来再一次成为世界注视的焦点。在我们展望21世纪阿拉伯半岛的前景之前,还是让我们先了解一下史前文化的阿拉伯民族的产生与发展以及它对后来产生的人文、宗教及神话的影响
第二章&&阿拉伯部族的产生与发展春秋中文社区阿拉伯人在世界历史上具有极大的意义和重要性。这是因为历史学家和考古学家在完成研究和分析了世界四大文明古国——埃及、古巴比伦、印度和中国之后,而把焦点再一次投向二河流域的古巴比伦,二百年来科学家们所研究的主要的参考资料是用阿拉伯语写的伊斯兰教的文献、最著名的史诗及文化传说、如在阿拉伯地区广为传颂的《天方大化历史》,其次是分散在各处的希腊语和拉丁语的记载、再其次是为数不多的象形文字的埃及帝王史和楔形文字写作的亚述史巴比伦帝王史、近年辨认出来的玛雅文化和希木叶尔铭文、现代游历家和探险家的报告、以及考古学家和历史学家的研究成果可以作为补充资料。历史学家和考古学家对以上资料的研究成果,使我们进一步了解了阿拉伯地区的人文地理、部落的产生与发展以及他们对世界宗教产生的影响。科学研究成果证明:人类文明的产生与发展以及各种宗教的朔源,都与阿拉伯地区有着密切的关系。中世纪时代阿拉伯产生的民族曾征服过当时的世界——伊斯兰教在阿拉伯地区的延续和发展从人类远古时期一神论的根深蒂固的民间习俗来看,也是人类宗教信仰发展的必然趋势,穆罕默德继承和发展了这种趋势,目前全世界每4个人中就有一个是穆斯林。阿拉伯人所建立的不仅是一个帝国,而且是一种文化,他们不仅继承了远古时期人类“一神论”的信仰,同时继承了在幼发拉底河、底格里斯两河流域,尼罗河流域,地中海东岸上盛极一时的古代文明,又吸收而且同化了希腊——罗马文化的主要特征,后来他们把文化影响又传到中世纪的欧洲,遂唤醒了西方世界,从而使欧洲走上了近代文艺复兴的道路。阿拉伯人的宗教从历史上说是人类宗教的根源,也是人类文明的摇篮。世界上说阿拉伯语的人达九千万,在中世纪时期的好几百年期间,阿拉伯语曾是整个文明世界学术文化和进步思想界所使用的语言,在9-12世纪之间用阿拉伯语写成的著作包括:哲学、医学、历史、宗教、天文、地理等方面的各种著作,比较用其他任何语言写成的还要多些。西欧的语言中有许多借用词是受阿拉伯语的影响,阿拉伯字母也是世界上应用最广的一套字母之一,使用这套字母的语言有波斯语、阿富汗语、乌尔都语和一部分突厥语、柏柏尔语和马来语。巴比伦人、迦勒底人、喜特人、腓尼基人已成为历史上的民族,现在已不存在了。阿拉伯人和说阿拉伯语的人,历史上存在过,现在也还存在,过去和现在他们都占了一个战略上最重要的地理位置,跨在世界商业最大动脉中的一条动脉上,在古代他们把握着古代商道的咽喉,影响着欧亚非三大洲的经济命脉,同时也推动着世界文明的进程。在现代、他们的国际地位在东西方冷战的竞争中,通常成为重要的中间力量,他们的土壤里蕴藏着世界上最大的液体能量,即1932年初次发现的石油。我们分析一下西亚语言分布图就会发现:目前居住在叙利亚、巴勒斯坦、阿拉比亚东部和伊拉克的人都是说阿拉伯语的民族。阿拉伯的古代史告诉我们公元前3500年前后巴比伦人(最初叫阿卡德人,因首都阿卡德而得名)亚述人、迦勒底人先后占据了底格里斯河与幼发拉底河流域,公元前2500年后阿摩尔人和迦南人——包括腓尼基人——居住于叙利亚。而公元前1500年前后阿拉马人定居于叙利亚、希伯来人定居于巴勒斯坦。在十九世纪中叶楔形文字的奥妙破译之前人们是不知道以上这些民族之间是有着密切的亲属关系的。春秋中文社区把亚述语、巴比伦语、希伯来语、阿拉马语、阿拉伯语和埃塞俄比亚语加以比较研究才知道,这些语言之间有显著的类似之点,因此是同源的语言,这些语言中的每一种语言其动词的主干都是三个主音,论时态只有两个形式,一个是过去时,一个是现在时,动词的变化是依照同样格式的。词汇的要素几乎是相同的,只要把说这些语言的各民族的社会制度和宗教信仰考察一下,再把他们的相貌比较一下,就可以发现他们之间有极相似的地方。语言的同源,只不过是他们在类型上具有显著的一般共同性的一种表现,这一类型的特征是深厚的宗教本能、活泼的想象、显著的个性和异常的彪悍。由此可见,这些不同的民族——巴比伦人、亚述人、迦勒底人、阿摩尔人、阿拉马人、腓尼基人、希伯来人、阿拉比亚人和阿比西尼亚人——他们的祖先,在演变成不同的民族前,在某个时期,必然居住在同一地方构成一个民族。这个民族原来的故乡究竟在哪里呢?这就构成了一个世界文明起源的问题。一般学者对于这个问题曾作出各种不同的假说,有些学者注意到闪族与含族之间人种上一般的关系,认为在非洲是这个民族原来的故乡,有的学者主张美索不达米亚是这个民族的发源地,但也有人认为阿拉伯半岛是这个民族的故乡。现代科学研究成果使我们对这一问题有了较新的认识:翻开阿拉伯的古代史,我们发现地球上最早的那些城市是建立在伊拉克南部的低地平原和沼泽的。那个地区古代的名字叫作舒美伦,现在则被称作苏美尔,阿拉伯的历史阶段将从公元前6000年跨越到公元前2000年,考古学上称之为新石器时代、红铜时代、早青铜和中青铜时代。在阿拉伯幼发拉底和底格里斯两河流域地区进行发掘工作的考古学家们,已经挖出了我们从《古兰经》、《讨拉特》(旧约)、《引支勒》(新约)和其他古典文献中知道的那些大城市的遗迹,如埃利都、乌鲁克和乌尔等,其他一些不太有名的古代苏美尔人的聚集点也纷纷在考古学家们的锹下被找到,如舒路帕克、拉格什尼普尔和基什等,所有这些都反映出阿拉伯地区古代部落的形成与发展及苏美尔文明的兴旺和富于创造性的景象。春秋中文社区阿拉伯古代部族也是最早的聪明的建筑师,地球上人类第一个城市——埃利都的建立周长达9.5公里以上,人口估计约为5万,考古学家们鉴于这个有美丽神庙的城市的奇观,这个最早形成“城市化革命”的时代被命名为“乌鲁克时期”乌鲁克已成为阿拉伯地区古代史中的一个重要的一部分。考古学家们在美索不达米亚到处都发现了苏美尔人时期宏伟华丽的石像和浮雕,苏美尔人在其悠久历史潮流的某一阶段,创造了图案精美的陶器和他们迅速发展的熔炼金属的技术。从而开辟了学者们所说的“青铜时代”,苏美尔人的文化遗产在美索不达米亚历史上一直流传下来,纵贯巴比伦、亚述和波斯时期,他们的一神论的原始信仰也始终保持在各民族中。早期的苏美尔文字资料根本找不到有政治事件的记载,有关人和事的记载,只是在苏美尔历史晚期才出现的,而且记载的只是一些史诗的传奇故事和神话。这给历史学家解释考古发现造成了困难。但是,我们绝不能认为传说都是“异想天开”或“荒诞无稽”,故而不能作为资料使用。我们不能指望古人像我们要求现代历史学家写第一次世界大战的起源那样,撰写确凿的历史。当我们想要了解阿拉伯地区远古发生的事情时,不能用我们20世纪人的眼光去衡量古代讲故事的人。他们的古代史是围绕神和神化的英雄的行为展开的,是一个充满大蛇和鬼怪的世界,是一个奇迹和神话纵横的时代,学者们将这种资料称为“史诗文学”,是用来将这些传奇与当时的档案和碑区别开来的,后者本质上应该是可靠性更强的史料。而阿拉伯地区“大洪水”的传说和诺亚方舟的传说以及印度“大洪水”的传说和中国“大禹治水”的传说都在一定程度上说明了古代流传下来的“传说”都有着相对的可靠的史料意义。在我们和读者共同进入阿拉伯的古代历史前,我们将和读者共同了解一下与之相关的几个概念:一、文化与文明& && &&&二、神话与传说一、文化与文明:春秋中文社区1 文化—从广义上讲是指人类通过体力和智力劳动所创造的一切社会成果的总和(它包括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其主要内容有:人类的知识、信仰、道德、艺术、风俗、习惯、法律等。从狭义上讲文化是指以精神文化的内容为主。2 文明—是指人类在社会历史发展的过程中所创造的所有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从某种意义上来讲,文明包容于文化之内,它只是文化的一部分。二、神话与传说:神话—它源于希腊语的“MUTHOS”意为“寓言”,而在《简明牛津英语词典》中对“神话”的定义是:一般有超自然的人物、行为和事件,又体现一些对于自然及历史现象的通俗解释的纯粹虚构的故事。2 传说—LEGEND一词源于中世纪拉丁文& && &&&LEGEND—意思是“读物”而在英语中被定义为:先前流传下来的、真实性未得到确定的通俗故事,也就是说:“传说”并非虚构—它是通过口述或笔录流传下来的、尚未经科学和考古发现证实的历史。讲故事的人相信,它所描绘的事件的核心内容,基本上是真实的故事,是远古时期真实的遗留。春秋中文社区从以上“神话”与“传说”两个概念的定义中读者可以发现这两个概念是有着巨大差异的。以前在阿拉伯地区那些脍炙人口的传说实际上绝不是神话,在诗情洋溢的面纱遮掩下的古代说书人的故事,比我们以前所认识的要真实的多。近二百年来考古学家和历史学家通过对地层学、考古发掘及历史文献的研究已经能够描绘出一幅美索不达米亚平原文化发展的全景图了,也为我们了解古代阿拉伯部族的产生与发展以及他们当时的宗教信仰和生产力发展的状况提供了可靠的依据。流行于阿拉伯世界的文化传说及史诗文学,使我们对伊斯兰文化的历史有了一个更为深层真实的了解:阿拉伯地区广为传诵的《天方大化历史》一书,将读者带进了阿拉伯地区从神话到传说又从传说到历史的真实历程:《天方大化历史》一书原名《白达义而辛胡勒》,它是阿拉伯历史学家木海默第采集阿拉伯地区、各名家所著的伊斯兰宗教典籍中的精华部分编撰而成。1919年由中国著名回族学者李延相译成汉文,将此书介绍到中国,书名中的“天方”原意指麦加,后泛指阿拉伯地区。“大化”的意思按照我国清代伊斯兰学者的见解:指真主安拉化生万物、化育万世、不断推动宇宙万物包括人类世界的演化。《天方大化历史》一书起于原有无始、永有无终、大能全能真主将造万物,先造万物之福禄、善恶、寿夭、为之前定;然后造化天地、万物生、天仙鬼神各受性命,由化而出;后造化阿丹为人始祖逐渐繁衍于天下,于是化育流行,品类咸备,其中善恶、顺逆、吉凶、杂然相搏、治乱环生、将见天经屡降、圣人迭兴、代代相传、斑斑可考。从阿丹到至圣穆罕默德,世界将近末世;世界始则起于先世,终则至于后世;这正是大化历史有始有终也。伊斯兰教的历史应包括两部分:在真主造化天地生成后,阿丹降临地球前,地球上已经存有“神世时代”;阿丹降临地球后所形成“人世时代”。
淡泊宁静& && && && &悠然自得
确实,真主和他的天使们都在赞颂圣人。信士们啊!你们应当为他祝福,应当祝他平安!〖古兰33:56〗【】
一、& &神世时代:始自真主造化天地、万物全备,然后造化1“震霓”神世时代2“哎勒班”神世时代3“礼霓”神世时代4“三札则来”神同天仙同世时代,距今几万年至几十万年,甚至更长时期。二、& &在经历了以上四个神世代后,真主方造化阿丹以成人世时代,从此传圣五十世,直至至圣穆罕默德时,世界将近末日。(人世时代)阿丹距今约8000年左右,约有12万4千余圣人传经50部。人类从原始一神教逐渐演化成对祖先的崇拜;对多神的崇拜;随着时间的变迁,演变成多神教;对天体的崇拜:如太阳神、月亮神、地母神等;波斯的二元论形成的所罗亚斯德教、及后来演变的密特拉教,犹太教,基督教,和印度的佛教等。人类7500年来所接受的经典主要有50部:阿丹时期的21卷& && && && && &&&7584年以德雷斯时期(七世)30部努海时期& & (十世)& && && && &5100年穆撒时期 旧约《讨拉特》& && && &3200年春秋中文社区尔撒时期 新约《引支勒》& && && &2000年穆罕默德时期 《古兰经》& && && &1400年伊斯兰教古老的神话与传说,以及大量的史诗文学和历史文献,为世界历史学家、考古学家提供了研究人类文明发展的重要依据。学者们根据世界上第一座城市埃利都附近欧贝德发掘的早期古人类陶器年代(约公元前5000—前4800)的测定,定为:1.& &埃利都/欧贝德第一期以下类推为:2.& &哈吉.穆罕默德/欧贝德第二期(约前4800-前4500年)3.& &欧贝德第三和第四期(约前4500—前4000年)4.& &乌鲁克(约前4000—前3200年)到了欧贝德四期时代陶器已开始盛行,并已不再成为珍贵物品或身份的象征,而是日常用品了,并且陶轮的使用首次得到证实,这标志着已过渡到了“乌鲁克时期”。5.& &捷姆迭特耶色(约前3200—前2900年)6.& &早期第一王朝(约前2900—前2700年)7.& &早期第二王朝(约前2700—前2600年)8.& &早期第三王朝(约前2600—前2340年)春秋中文社区9.& &阿卡得王国&&(约前2340—前2159年)10. 古蒂时期& & (约前3200—前2900年)春秋中文社区11. 乌尔第三王朝(约前2112—前2004年)12. 埃兰人的征服(约前2004年)伊新—拉萨尔时期(约前2025—前1763年)14. 古巴比伦王国(约前1894—前1595年)让我们再了解一下传统的两河流域历史年表:公元前3550—前2117年乌鲁克文化晚期& &(前3500年)捷姆迭特那色文化& &(前3200年)早期第一王朝& &(前2900年)早期第二王朝& &(前2700年)早期第三王朝前期& &(前2600年)早期第三王朝后期& &(前2500年)春秋中文社区前2340& &阿卡得王国& &萨尔贡一世前2208后& &古蒂& &尼利都皮齐& &伊鲁鲁友什& &提里甘前2117年& &陶器是历史发展进程的非常有效的见证物,而陶器的故事是随着伊拉克南部湿润的平原上最早的开拓者而开始的。陶轮新技术的出现标志一个迅速发展的时代的到来。从某种意义上来说阿拉伯地区到达乌鲁克时期时,就已经离开了史前时代,而进入了有史时代。更早的陶器式样产于山中的部族。真正的历史的确是从有文字开始的,文字看来是乌鲁克及其同时代的美索不达米亚南部城市的人们发明的,最早的文字首先是在乌鲁克第四王朝时期被发现的,文书是用削尖的芦杆刻划在小泥板上的,其内容主要是向独一神献祭的牲畜头数。古代人向神献祭牲畜是古人宗教信仰的重要表达形式之一。到了早期王朝时期文书才采用了我们定义的书面形式,有了完整的语法和词汇。最早的苏美尔口述史诗才被文字记载下来,它们包括对乌鲁克和基什伟大的英雄国王所统治时期的事件的传奇叙述。这种史诗文学非常受欢迎,很快被翻译成阿卡得语并在此后漫长的岁月中代代相传,它们的版本是在尼尼微亚述国王亚述巴尼拔的图书馆遗迹中发现的。它们包括被称做《吉加美士史诗》的12块泥版,其中有讲述苏美尔大洪水的著名故事,还有关于基什的伊塔纳,乌鲁克第一王朝的恩麦卡尔和卢加尔班达的传奇故事。春秋中文社区至此我们已经根据学者们的研究成果,基本理顺了阿拉伯地区两河流域古代文化的产生与发展状况的时期是从公元前6000年到前3000年的简单概况。早期王朝正处在公元前2900年左右时期,这一时期即公元前3000年前后,也是人类历史上的一个重要分水岭的时期,多年来学者们所精心探讨的“大洪水”之谜及其产生时间决定着人类史前文化的分水岭,阿拉伯古代部族的产生都和这一时期有着密切的关系。玛雅文字的破译和德国考古学家“大洪水”坑的发现(见书后表五)为现代人确定世界性的“大洪水”确有其事,并在玛雅文献中确定了“大洪水”的爆发时间是公元前3113年(多年来世界学者估算“大洪水”时期为公元前4000—前3000年之间)。“大洪水”毁灭了史前文化没有给历史学家留下多少有价值的资料,而考古发掘成果印证了史前的文化传说。阿拉伯地区部族的产生与发展是与人类的发展与产生的渊源相关的,多少年来学者们都有各自的观点。近两百年来的考古研究与历史文献研究成果学者们将以各自不同的崭新观点来解读阿拉伯地区的人文历史,进一步了解阿拉伯地区的人文历史部族的产生与发展将对了解人类文明及人类信仰的渊源将有着重要的作用。阿拉伯地区的考古发现和有关历史文献研究成果向我们表明:阿丹及阿丹族人从活动的拉胡尼山发展到扎格罗斯山和伊甸园等地,留下了古人类活动的遗址,从古兰土墩遗址到埃利都,从古兰土墩到雅默的两条路线出土的陶器式样的研究以及对苏美尔史诗及其他历史文献的研究,使我们进一步了解和明确了以下几个问题:&&两河流域山区是美索不达米亚平原的政治和历史的发源地。春秋中文社区2.& &苏美尔起源于山中或者说库尔德山脉的山里人播种了地球上最早的人类文明。3.& &苏美尔的乌鲁克平原王国与山中伊甸地区的阿拉塔王国有着密切的文化联系。4.& &苏美尔人是从扎格罗斯山区迁到苏美尔平原的。5.& &阿丹的后代是从山区迁到埃利都的。两个世纪以来的考古研究成果为我们提供了真实可靠的历史资料。我们通过研究这一地区陶器产生的时间顺序和比较不同土墩遗址的陶器类型,从而能了解阿丹族人从山区迁往平原的路线及时间(附陶器路线图)。阿丹族人历经了石器时代后逐渐学会了烧制陶器,进入了陶器时代,大约在距今6800年—7100年左右。阿丹族人带着他们的陶器从山区迁往平原进入了埃利都。从附图②中可以看出阿丹族人是分两条路线从山区迁往两河流域平原的,经北到雅默的路线,后来发展成为古代的亚述古国及巴比伦古国(见历史年表)。往南到埃利都的路线,后来发展成为埃利都古国和乌鲁克古国。以上两条路线的山区古人部族是阿拉伯半岛产生诸多部族的渊源,根据陶器的发现及产生时间可以了解到阿丹族人在公元前5000年左右在迁经埃利都后,学会了制造可以航海的芦苇船(这一点已被现代科学家以模仿形式造的芦苇船通过实际航海操作、能够到达目的地所证实)史前古人类从波斯湾海沿阿拉伯半岛向右转,可以到达非洲的红海,从而进入非洲及地中海,向左转可以到达印度的梅路哈,从而进入亚洲通过白令海峡到达北美洲。从人类到达埃利都发明了芦苇船(公元前5000年)直到公元前4000年左右的1000年时间内,人类已从阿拉伯地区扩展到世界各地,并通过航海技术的发展,将他们的贸易需求及生活用品陶器和红铜、青铜制品带到了世界各地。在世界性“大洪水”之前(距今5113年之前),全世界几大洲几乎都有人类存在,这一点也已被考古研究和历史文化研究所证实。我们从陶器出土的路线图可以看出,波斯湾两岸的陶器式样以及非洲和印度大陆的两岸陶器式样都与埃利都陶器后期式样相同。而埃利都陶器式样又与古兰土墩遗址陶器的后期式样相同,考古研究证明古兰土墩遗址的陶器是目前世界上最早的古人类陶器,距今达(7000年左右,在埃利都土墩发现了6800年前的彩陶)。阿拉伯地区部族的产生是和人类生产力的发展紧密地联系在一起的,从两河流域出土的大量陶器、红铜器、青铜、铁器可以了解人类发展的历程表:公元前5000年左右发明了陶器公元前4800年左右发明了彩陶公元前5000年—前3000年发明了红铜公元前3150年—前2300年&&早青铜时代公元前1150年—前600年& &铁器时代春秋中文社区而传统的苏美尔年表告诉我们,阿丹族古人类从山区迁入两河流域平原建立世界上第一个城市——埃利都欧贝德第一期(公元前5000年—前4800年)可以得到证实,到欧贝德第四期时(公元前4000年)人类进入了乌鲁克时期(公元前年)人类已经形成诸多部落。捷母迭特那色(约公元前3200—前2900年)史前文化分水岭时期为公元前3113年春秋中文社区早期第一王朝(约公元前2900年—前2700年)阿卡得王朝&&(约公元前2340年—前2159年)古蒂时期& & (约公元前2208年—前2117年)乌尔第三王朝(约公元前2212年—前2004年)古巴比伦王朝(约公元前1894年—前1595年)近亚述帝国&&(约前911年—前744年)波斯帝国& & (约前559年—前)苏美尔国王表实际上是古人对当代英雄们事迹的记录,具体时间应从“大洪水”后开始的即公元前3113年。能够反映阿拉伯地区历史记载的主要依据是《讨拉特》(旧约)、《引支勒》(新约)、《古兰经》、《苏美尔史诗》、阿拉伯地区广为流传的《天方大化历史》、《苏美尔国王表》、《传统的美索不达米亚历史年表》。近二百年来的考古研究成果使我们对以上资料其中的一些传说与神话应报有一种开明的态度。我们中大部分人都记得《古兰经》中有关情节的故事:
淡泊宁静& && && && &悠然自得
确实,真主和他的天使们都在赞颂圣人。信士们啊!你们应当为他祝福,应当祝他平安!〖古兰33:56〗【】
一、我们都知道阿丹与好娲的故事以及致人类堕落,代表世界魔鬼之首离卜里斯的故事。(《古兰经》第二章第35—第38节)二、阿丹两个儿子的故事,哥哥杀了他的弟弟变成了亏折的人,成为人类历史上第一个杀人的人。(《古兰经》第五章第27—第30节)三、努海时代的“大洪水”毁灭了世界,一个虔诚的人努海和他的家庭因受启示而造了一只方舟而得救,这只方舟最终停靠在朱地山。(《古兰经》第十一章第44节)四、努海子孙回到了平原开创了自阿丹以后的新的人类的文明。(《古兰经》第十一章第48节)&&玛雅文字近期的破译,使我们对决定史前文化分水岭的世界性“大洪水”的时间有了一个确切的结果。玛雅民族虽然只有不到3000年的历史,但这个民族是世界上最优秀的档案保管员,在玛雅文化的历史文献中有世界上唯一记载世界性大洪水的确切时间,即公元前3113年。努海时代以前的诸民族是以山区古人类的一个群体为基数的发展结果。大洪水灭绝了人类的史前文化,我们考证史前人类第一个部族的产生,只有依靠史前的考古发现和神话与传说的互相印证。传说中各种主要神灵都在史前文化的考古发掘中得到了印证,如伊南娜女神、埃利都神庙、欧贝德的陶器(彩陶)等。春秋中文社区历史文献和陶器传播路线告诉我们,人类的最古的历史摇篮是从阿拉伯的库尔德山脉的古兰土墩,向平原扩展的。出土文物告诉我们,他们从一神论的古代信仰演变成努海时代之前的多神信仰。因“大洪水”而遭到毁灭性的打击,留给人类的只有考古发现和神话与传说作为历史的考证。而阿拉伯地区各民族的信仰与生活习俗正是从史前文化中的“一神论”的信仰中流传下来的。人类的信仰,从远古时期(约8000年)的一个民族的“一神论”信仰(以祭献方式崇拜),发展到诸多个民族的多种神灵的信仰(以祭祖和佛像方式崇拜),以及犹太教和基督教的“三位一体论”的信仰,但纵观人类历史发展的长河中,“一神论”的宗旨始终占据着主导地位,这也是为什么穆罕默德能在短短的23年中的时间里,将一盘散沙的阿拉伯诸民族归统到“一神论”为宗旨的伊斯兰教中来,也就不足为奇了。“一神论”的根基是自古以来就有的,考古学家历史学家在研究中发现,人类文明发展的兴衰是与人类一神论的信仰有着密切的关系。从公元前6000年到公元前3113年大洪水的产生从公元前3113年到公元0年,近3100年的时间,人类徘徊在多神论的信仰模糊状态,而从基督始至距今1400年穆罕默德诞生前的600年间“三位一体论”使人类的信仰更加模糊,人类的文化陷入了空前混暗时期,难怪欧美历史学家称这段时期为人类历史文化黑暗时期,也就不足为怪了。近两个世纪以来的考古研究成果印证了一部分阿拉伯地区民间传说的真实性,如许多民间传说都提到了第七世英雄的名字以及他的才能及他升天国的传说故事,传统的一神论称之为以德雷斯圣人(圣经中称为以诺)。我们从第七世圣人以德雷斯建造的世界上第一个城市埃利都出土的,位于城市地下中心部位的供奉神像的庙宇神坛遗坛(距今有6000多年),可以看出人类的初级阶段就已经从“一神论”发展成为对祖先的崇拜。第一世英雄的名字阿丹和他的妻子好娲的故事,是阿拉伯地区传诵最早最为广泛的民间传说。真正的阿拉伯人谁也不会怀疑阿丹的后代形成了阿丹族人,后来称为苏美尔人的出土的陶器证明他们是世界是最早的原始部落,因为目前世界上还没有哪一个地区出土的陶器的年代可以和库尔德山脉的古兰土墩遗址出土的6800年前的陶器相左。每一个阿拉伯人都相信是阿丹族人的后代(苏美尔人),先后从畜牧业、农业、运河水利、原始陶器到6800年的彩陶,从红铜器到青铜器的制造,他们毫不怀疑世界上最早的文字是苏美尔人创造的,这些传说以远古的唯一神论为信仰基础,虽然唯一神的称呼有所不同,但其宗旨是一样的(他们都只相信宇宙中有一个主宰——真主)。阿丹族人的后代在“大洪水”前就已经在世界各地形成了诸多原始部族。阿拉伯地区传统的苏美尔年表告诉我们,阿丹族古人类在形成较大规模的部族后,他们本能地从山区迁往平原,他们迁入两河流域建立了世界上第一个城市埃利都,公元前3000年苏美尔地区已出现了12个独立的城市国家这一点已被出土的城市遗迹所证实,如埃利都、乌鲁克、乌尔、舒布帕克等,其中乌鲁克占地1100亩、人口达5万人、各个城市国家争雄称霸相互征战,并于公元前4000年至前3200年建立了乌鲁克王朝。部族的分化和新王朝产生,使原始的语言产生了分化与演变。至此我们已经顺清了阿拉伯半岛各民族语言分化演变的渊源。努海之前形成的原始部族有汉志地区、阿曼半岛南部苏丹埃及叙利亚、土尔其等地,后来形成了较大的部族。综上所述,我们已经理顺了阿拉伯部族的产生是根据两个世纪以来,考古学家和历史学家的研究成果,古代部族的陶器测定的时间及陶器的传播路线图,传说的苏美尔王国表以及西亚语言分布图和阿拉伯古代史,综合分析和研究证明:库尔德山区的部族(阿丹族人),通过他们的发展壮大、迁移逐渐演化成乌鲁克文化——(约公元前4000年——前3200年)。& &我们从古人类陶器传播路线图,可以看出公元前5000年前古人类从库尔德山脉的拉胡尼山发展到古兰土墩,由古兰土墩分两条路线向平原发展,一条是向南到埃利都在波斯湾附近建立了世界上第一个城市——埃利都,并通过埃利都的芦苇船,向世界传播发展,奠定世界各部落的基础。另一条路线是由古兰土墩向北方向的雅默地区发展并最终形成了古巴比伦和亚述王国。(一)& &在公元前5000年左右的历史时期,从原始社会发展起来的部族为了寻找立足点,在他们当时所能认知的土地上划定自己的疆域,标志着人类向定居时代过度。(二)& &如果说在公元前5000年左右人类进入了从山区迁往大平原的大规模定居时代,那么到了埃尔——欧贝德时期(即公元前4300—前3500年期间)在两河流域考古学家已经挖掘出传说中的人类在地球上的第一个城市——埃利都。并出现了陶器及彩陶。这时的人类既有小的居民点,也有面积达七千平方米以上的大一些的居民点。还发现了1000座墓和许多神庙,有的庙中央有殿堂,有装饰威严的大门和高高的祭坛,反映出那时期人类的信仰已从单纯的《独一神》的崇拜向诸多种神灵崇拜的过度阶段。(三)到了乌鲁克时期即(公元前3500年—3100年)考古发掘表明,此时的乌鲁克城面积约有81公顷,其中有1/3的面积为神庙和公共建筑区,显示出人类自古以来所固有的宗教信仰的根深蒂固的文化习俗。发掘中还发现了能够转动的陶轮及彩陶,还有装饰性雕刻的石制器皿、印章及金属加工的珠宝、写在泥版上的图画文字、地方名称等。所有以上发掘表明:人类到乌鲁克时期就已经进入了一个辉煌的文明时代。从考古发掘的大量的神庙来看,此时期人类的文化习俗已从单纯的独一神的信仰进入到崇拜多种神灵的时期,根据近期玛雅文字的破译人类社会发展到公元前3113年时,发生了世界性的大洪水,“大洪水”毁灭了人类的史前辉煌的文明,给历史学家和考古学家研究人类社会造成了极大的困难。近二百年来欧美历史学家和考古学家对两河流域的历史文献研究和考古发掘工作进行了长期不懈的努力,使以前许多不解之谜能够得以解答,为此能够以新的科学研究成果来解读两河流域的古代文明也成为当前重要的课题。(四)詹木迭特——那色(Jemdet.Nast)时期公元前3100——前2700年出现了青铜制品、小舟和车的绘画和粘土模型。人类已经进入了青铜时代。(五)阿卡德时代和乌尔第三王朝时代& && &公元前2700年——前2000年这一时期的文明表现是:王家铭文,这是以国王的名义写成的铭文,主要有:敕令、书信、建筑铭文、国际性条约、法典、献神的铭文等,值得一提的是王表,现在所知两河流域最早的王表为《苏美尔王表》它编于乌尔第三朝时期,它的记载起自“君王自天而降”王表列举了“洪水前”连续统治了埃利都、西帕尔和苏路帕克等国的8-10个国王的名字,尔后列举了从基什第一王朝国王开始的“洪水后”王朝的国王。学者们认为《王表》具有很大的历史意义,是研究两河流域早期的重要文献。该王表写在一个粘土制成的柱子上,现藏于英国牛津阿什摩棱博物馆。(六)古巴比伦王国时期古巴比伦王国和喀西特巴比伦时期,大约是在公元前2000年代,这时期的主要表现资料是基本上是用苏美尔语和阿卡德语写成的楔形文字,而最终阿卡德语变成了通用语言。(七)亚述王国时期&&公元前2000年——前609年亚述战争史和考古发掘告诉我们,在乌鲁克以北的山那边的乌拉尔图,曾发生一次地理大迁移,从最初的政治中心乌尔米耶湖以南向西北迁往凡湖一带,后来的亚述人将早期的八个关系密切的部落或国家之一叫做乌拉尔特里或乌拉尔图,而乌拉尔图绝不是一个部落的名称,而是属于一块更古老的叫做阿拉塔的土地,这块土地的中心就是紧邻乌尔米耶湖南部的地区。亚述学家证实,阿拉塔王国是乌鲁克人迁往苏美尔平原的故土。从阿拉塔到埃利都,从埃利都到乌鲁克文化的建立的同时,在两河流域的北部苏萨地区也建立了诸多部族和王国,后来发展成为巴比伦和亚述王国。考古发掘表明,苏萨的历史在公元前3000年之前,还存在过一个前埃兰文明或称苏斯亚纳文化,这里的人不同于苏美尔人或阿卡得人或亚摩利人,苏萨地区的人的身份不明,我们对他们实际上还一无所知,他们有原始的书和文字,至今尚未破译,但考古学家告诉我们:苏斯亚纳早期的居民也与伊朗高原有着密切的关系。如前所述,他们的陶器与古兰土墩遗址的陶器证明是一样的,苏萨是通往山区的重要战略门户。由埃兰文化发展为阿卡得、古巴比伦和亚述王国,阿卡得语后来成为阿拉伯地区的通用语言。综上所述,史前(即公元前3000年前)阿拉伯地区古代部族的产生与文明的建立是与苏萨地区的埃兰文化和南部地区的乌鲁克文化的发展分不开的。两河流域的文化带动了世界各地原始部落的产生与文化的发展。他们说着同样的语言,信仰着同一个神——独一神,虽然后来的各部族对独一神的叫法有所不同,但都是指独一神的意思,他们有着共同的文化习俗。古人类在后期发展中在信仰上产生变化,由古代单纯的《独一神》发展成为诸多神灵与佛像。如女神伊南娜、风神、雨神、太阳神、月亮神等,同时也产生了许多传说与神话。直到公元前3113年“大洪水”毁灭了史前文明,一个叫做努海的人因受到启示而造了一条方舟而得救,这只方舟最终终停靠在朱地山。努海的子孙回到了平原,在乌鲁克之地重新安家,他们重建了被洪水摧毁的城市,直到这时天下的口音语言都是一样的。努海的孙子麦斯基亚加舍是在阿拉伯地区广为流传的英雄,也是被古代苏美尔人特别铭记的伟大首领之一。苏美尔的国王表告诉我们麦斯基亚加舍曾从南边的海上扬帆远航,到一处山地登陆,他从埃利都(波斯湾)航行到迪尔曼圣岛(巴林),这是史前阿丹族人的后代来往于苏美尔和马甘之间的水手们的中途港,然后他的船队驶进了浩瀚的大洋,沿着阿拉伯半岛的南岸来到红海口的非洲海岸。他们在一处山地登陆,那地方我们今天称作埃塞俄比亚,而古时却叫做库施。他们在红海的南大门建起了一个港口,在好几个世纪中成为非洲的阿拉伯半岛珍奇商品的集散地,他们从波斯湾经红海进入地中海。然后又开始向地中海的西部挺进,甚至到了大西洋沿岸。麦斯基亚加舍的一个弟弟麦西最终统一了埃及,成为埃及历史上第一个国王——何露斯,只过了寥寥数代,他的后人何霞斯的追随者们,便开创了一个可与世界上任何文明相媲美的文明——埃及文明。
淡泊宁静& && && && &悠然自得
确实,真主和他的天使们都在赞颂圣人。信士们啊!你们应当为他祝福,应当祝他平安!〖古兰33:56〗【】
考古和艺术方面的证据表明,在涅加达第二期考古地层有外人移入尼罗河谷的迹象,这些人起初是作为贸易者而来的,但是当他们认识到埃及的自然资源开发利用的潜在价值后,很快便又作为入侵者返回。他们征服了当地居民,并对战败者建立了统治。经过好几代人,直到提恩/提斯时期,他们的何露斯王纳尔迈和阿哈的领导下,上埃及强大的勇士们最终征服了下埃及王国并在孟斐斯建立了新都,由此开始了漫涅托所划分的第一王朝,从而揭开了埃及法老时代的序幕,因而最早的法老实际上是来自美索不达米亚外来先进者——努海的后代的。努海长子撒姆(闪)的后代——以色列人、埃兰人、亚述人和阿拉姆人。次子哈姆(含)的后代——腓尼基人、非利士人、亚摩利人和巴比伦人。幼子亚伏羲(雅弗)的后代——米提亚人、波斯人、希腊人、塞浦路斯人和所有东地中海岛屿上的人。学者们根据语言间的联系大致将他们分成三类:闪族语系哈姆族语系印欧语系从《苏美尔王表》可以看出“大洪水”后努海的后代所建立了世界上第一个国家。早期王朝时,埃及还没有进入法老时期,直到统一了上下埃及后于公元前2900年时才建立了第一世埃及法老王朝。怒海是美索不达米亚平原“大洪水”后的英雄。他有许多传说和名字及绰号,努海的名字在《圣经》中叫诺亚,而在两河流域最早的神话中他是与苏美尔的城市舒路帕克(现叫法拉)紧密相连的。苏美尔人将他们自己的洪水英雄称为朱苏德拉,这个名字或绰号的意思是“长寿”(或永生不死)这个名字是出现在大约公元前1700年尼普尔的契形字文书上的。而在更早的阿卡德语文书中他的绰号则是阿特拉西斯,意为“极为聪明” ;也有的学者认为可以译作“极其虔诚”,这正是努海的品行之一,后来到了关于吉加美士的伟大史诗有了阿卡德语抄本的时代,两河流域的洪水英雄又被称做乌特纳普什蒂姆,意思是“他得到了永生”。春秋中文社区苏美尔人有关洪水英雄的神化是迄今发现的苏美尔文学作品为《古兰经》提供的素材中最密切最惊人的部分,这也是《古兰经》与它之外的作品间最为著名的文学联系。部族的分化和新王朝的产生,使原始的语言产生了分化与演变。努海之前形成的原始部族逐步向汉志地区、阿曼半岛南部、苏丹、埃及、叙利亚、土尔其等地扩展,后来逐渐形成了较大的部族。公元前3500年左右的巴比伦人(最初叫阿卡德人,因首都阿卡德而得名)约公元前2500年的阿摩尔人和迦南人,腓尼基人居住在叙利亚春秋中文社区约公元前1894年—前1595年的古巴比伦人春秋中文社区约公元前1500年阿拉马人定居于叙利亚、希伯来人定居于巴勒斯坦约公元前911年—前744年的亚述人约公元前559年的波斯人、以及东非的的埃塞俄比亚人、后来形成叙利亚人、巴勒斯坦人、阿拉比亚人、伊拉克人努海的后代继续谱写了以下的历史:早期王朝 前2900年—前2500年阿卡德王朝 前2340年(阿卡德语)古蒂王朝 前2208年乌尔第一王朝 前2100年古巴比伦王朝 前1894年—前1595年亚述帝国 前911年—前744年新巴比伦 前612年春秋中文社区波斯帝国 前559年综上所述,我们已经理顺了阿拉伯部族产生的渊源。古代部族的陶器测定的时间及淘器的传播路线图、苏美尔王国表、西亚语言分布图及阿拉伯古代史。综合分析和研究证明,库尔德山区的古代部族的发展壮大,逐渐向平原迁移和演化最终建立了乌鲁克文化—(约公元前4000年—前3200年)。努海三个儿子的后代形成了无数个小部落并建立了许多国家(其中包括上面提到的埃及第一世法老)。综上分析可以看出阿拉伯半岛的居民和半岛四邻的居民是同出一源的。他们都是古人类,阿丹族人从库尔德山区向世界各地扩展的结果。史前文化虽然遭到了“大洪水”的灭顶之灾,但留给古人的依然是史前文化中根深蒂固的[独一神]的信仰和生活习俗,这一点已被大量的出土文物和历史文献所证实,我们的历史也将从史前时代进入了伊斯兰教以前的时代
第二篇 伊斯兰教以前的阿拉伯的半岛第一章& &半岛的部族概况如前所述,史前阿拉伯半岛古代部族的产生与文明的建立,带动了世界各地原始部落的产生与文明的传播。如果说两河流域出现的文明是在约公元前4000年,那麽世界上其他地区出现的文明年代应分别是:埃及文明起于约公元前3000年印度河流域的文明起于约公元前2500年中国黄河流域文明起于约公元前2070年—前1600年注①中美洲和秘鲁的文明起于约公元前500年半岛北部即两河流域虽然已是文化灿烂,而被包围在高山大海中的半岛上的民族,依然过着游牧的生活。阿拉伯半岛虽然有较为进步的区域如也门等地,但是游牧生活遍及全岛。阿拉伯半岛的地理状况和气候的变化,造就了阿拉伯半岛部族人(民族)的性格和生活习性。阿拉伯半岛的游牧人分为若干部落:每一部落便是一个基本单位,各有其社会组织,各部落间带有纷争,为了抗御外来的侵袭或别种原因,便与另一个部落或许多部落结成联盟以增加自己的力量,若干年后那些由许多小部落合并而成了若干个大部落。历史学家考证阿拉伯各部落的宗系及分支情况后认为,目前为阿拉伯半岛各部族所公认的世袭宗谱,,是从阿丹到穆罕默德的五十世宗谱。见图(二)。其他各个部落及宗教,如犹太教及基督教都认为自己的祖先是同属于这一宗谱的。如犹太人认为这一宗谱中的第20位先人—伊布拉欣(亚伯拉罕)是他们的家长;而基督教认为和犹太教是同源的。一些宗谱学家认为半岛北部的阿拉伯人是伊布拉欣之子—伊斯玛仪(以实马利)的后裔,而南部是叶葛唐(又名葛哈唐)的后裔,所以习惯上便称南部的人为“也门人”或“葛哈唐人” ;称北部的人为“阿德南人”或“尼萨里人”或“木阿底人”。这种论断正确与否有待研究。总之,南部的人多定居,北部的人多游牧,自古以来南北各部族都有着密切的往来。在伊斯兰教帝国建立之前,也门人迁移到汉志地区的非常多,是由于马里卜地方堤坝坍塌,致使居民流离失所流迁到半岛各方;而北方人南迁的原因,认为是人口繁殖过多的原因。南北两族居民由于地理和文化上的差异,自古就结下冤仇,较为明显的例子就是麦地纳人和麦加人之间的世仇(根据宗谱学家的说法,麦地纳的奥斯人和海兹勒支人乃是属于也门人,麦加人属于阿德南人)。每一部族都认为自己是最光荣的宗系,而也门人认为自己优于北部历史悠久的游牧部族。伊斯兰教兴起后,穆罕默德是阿德南族人,而穆圣的继承者古来仪氏族的哈里发也是阿德南族人,于是阿德南族人在各族间便占了优越地位。也门人也不甘落后,采取种种方法企图恢复固有的尊荣,他们渲染自己有着光荣的古代历史,说也门人原是先知胡德之子葛哈唐的嫡系;或者自己承认和阿德南族同宗系,都是阿拉伯人之始祖伊斯玛仪的后裔;或把阿拉伯人分为三部分,说也门人才是土著的阿拉伯人,阿德南族及其他各族都不过是“新阿拉伯人”或“准阿拉伯人”而已。而有一些宗谱学家至今主张也门人的始祖是葛哈唐。& & 伊斯兰教兴起时,葛哈唐阿拉伯王国早已灭亡,比较著名的部落如萨巴、克黑兰、加萨尼等都迁到了北方。阿拉伯半岛目前的部族主要有两个部分:一、葛哈唐人,追源于始祖葛哈唐定居于也门,所以葛哈坦人也以“也门”人而著称,或称“也门阿拉伯人”或称“土著阿拉伯人”。二、 阿德南人追源始祖阿德南,据说阿德南是亚伯拉罕(伊卜拉欣)之子易实马利(易司马仪)之后人,所以阿德南人也以易司马仪人而著称。他们定居于汉志(希贾兹),因此又以汉志诸部落或汉志阿拉伯人和内几德(纳季德)的阿拉伯人或外来的阿拉伯人而闻名于世。阿德南人除古莱氏族外全是流动的贝杜因人(游牧人),古莱氏族是定居的部族一部分居在麦加和塔伊夫,绝大部分居住在半岛北方的阿德南部落属于麦阿迪族。注解1夏、商、周断代工程中国古代文明史的研究课题,在1995年列入中国《九五》国家建设计划之中,2000年底公布初步研究成果报告;根据这份报告我国专家学者将夏朝定在公元前2070年—前1600年,商朝前期定在公元前1600年—前1300年,武王伐纣定在公元前1046年,西周定在公元前1046年—前771年。媒体据此将中国历史是纪年向前推进了1200年。&断代&工程研究原因:1外国学者质疑中国是否存在夏朝中国还没有获得国际承认的《中国历史年表》国家技术委员会主任宋健有一次到埃及博物馆访问,发现国外古文明的历史陈述,都有一份国际公认的年表,但中国则无。1995年9月他回到北京之后,提出运用科技整合的方式,做一个年代学研究的计划。于是1996年春成立专家组由政府提供经费、共二百多位学者、专家参与研究,课题正式列入《九五》 计划
淡泊宁静& && && && &悠然自得
确实,真主和他的天使们都在赞颂圣人。信士们啊!你们应当为他祝福,应当祝他平安!〖古兰33:56〗【】
本帖最后由 擱浅 于
16:37 编辑 第二章& && && & 半岛的古代国家& & 前面已经谈到阿拉伯半岛的自然环境和地理位置,造就了半岛上各部族人的特点。茫茫的沙漠把半岛分为南北两部分,居住的这块土地上的人民,也就分为南方人和北方人。半岛北部的阿拉伯人,大半是游牧民族以“毛屋”为家,他们原始的故乡当然是两河流域的大平原,而有历史记载的故乡,则是偏于半岛中部的希贾兹和纳季德。半岛南部的阿拉伯人大半是定居的。以现在的观点来看,他们的故乡是也门、哈达拉毛和沿海一带,他们使用的语言是赛伯伊语和希木叶尔语与非洲的埃塞俄比亚语很类似。而北部阿拉伯人所使用的语言则是非常优美的《古兰经》的语言,即是通用的阿拉伯语。春秋中文社区北部阿拉伯人所创造的文明是世界人类最早的文明,这是近两个世纪以来,由大量的考古发掘和历史文献研究成果为世人所证实。,但南方的阿拉伯人他们曾创造了自己的文化,发展了自己的文明,在历史上有过辉煌的成绩,他们比北方的阿拉伯人先于著名于世的,而北方的阿拉伯人直到中世纪时代才走上了国际舞台。阿拉伯的古代史向我们展示了,半岛北部原始民族自有人类以来所建立的一系列的原始部族、地区和国家。春秋中文社区半岛的古代国家从什麽时代说起呢?如何以现代的考古发掘和历史文献研究成果,来重新释读阿拉伯半岛的文明史已成为一个新的课题。中国历史学家在撰写中国五千年以前的历史时,感到非常困难,因为那时的记载充满了神话与传说。如中国第一朝代夏朝之前——尧舜禹的传说,大禹治水三次路过家而不入的传说也是家喻户晓,了解中国5000年以前的历史是很困难的。同样现代的研究成果也使我们将一度认为,人类文明的摇篮是从埃及的尼罗河流域转移到了幼发拉底河和底格里斯河两河流域。现在学者们较为一致的看法是:人类最早的文明中心是阿拉伯半岛的苏美尔。苏美尔以前称为美索不达米亚—大致相当于现在的伊拉克共和国的南部,南临波斯湾。如前所述苏美尔国王表已将“大洪水”前(公元前3113年)苏美尔地区五个先后强盛的城邦(国家)的国王名字列出。&&1.&&埃利都—由阿鲁利姆和阿拉尔卡统治2& &巴蒂比拉—由恩曼鲁安纳、恩曼加兰纳和杜木兹神统治& && && &&&3.&&拉拉克—由恩西帕兹亚纳统治& && && &&&4.&&希帕尔—由恩曼杜兰纳统治& && && &&&5.&&舒路帕克—由乌巴图图国王统治舒路帕克的国王乌巴图图的统治就在“大洪水”爆发的前一朝代(即距今5113年)随后是基什城邦在国王前加驳尔(意为耙)统治下的霸权时代。国王表列出了基什王朝的统治者。洪水后公元前3100年&&自伊塔纳国王始公元前3000年& && &&&乌鲁克第一王朝& &国王:麦斯基亚加舍公元前2900年& && && && && && && && & 国王:恩麦卡尔公元前2800年& && && && && && && && & 国王:卢加尔班达公元前2588年& && && && && && && && & 国王:杜木兹春秋中文社区公元前2487年& && && && && && && && & 国王:吉加美士公元前2348年& && && && && && && && & 国王:乌鲁加尔公元前2211年& && &&&乌鲁克第二王朝& &国王:恩萨库什安纳公元前2100年& && &&&乌鲁克第三王朝& &国王:卢加尔扎吉西& && && && && && && &阿卡德王朝& && & 国王:萨尔贡一世春秋中文社区公元前2100年& && && && && && && && & 国王:黑木什& && && && && && && && && && && && &&&国王:纳拉姆·辛& && && && && && && && && && && && &&&国王:沙尔·卡& && && && && && && && && && && && &&&国王:黑沙·里公元前1959年& && & 空白期& && && && && && && && && && && && &&&国王:舒杜鲁公元前1900年& && & 乌尔第三王朝& && &国王:乌尔纳木公元前1889年& && && && && && && && & 国王:舒尔吉公元前1835年& && && && && && && && & 国王:舒辛公元前1793年& && & 乌尔第三王朝& && &国王:伊比新公元前1667年& && & 古巴比伦第一王朝&&国王:苏姆阿布公元前1569年& && && && && && && && & 国王:辛木巴里特& && && && && && && && && && && && && &国王:汉漠拉比公元前911年—前744年&&亚述帝国公元前559年—前& && &&&波斯帝国传统的美索不达米亚历史年表向我们表明:公元前911年& && && &&&近亚述帝国& && &国王:阿达德尼拉黑二世& && && && && && && && && && && && && &国王:亚述纳齐& && && && && && && && && && && && && && &&&尔帕二世& && && && && && && && && && && && &国王:萨玛那萨尔三世公元前744年& && &&&新亚述帝国& && &国王:提革拉·帕拉萨三世& && && && && && && && && && && && &国王:辛纳赫里布& && && && && && && && && && && && &国王:亚述巴尼拔公元前612年& && &&&新巴比伦王国& & 国王:尼布甲尼撒& && && && && && && && && && && && &国王:那波尼达公元前559年& && &&&波斯帝国& && &&&国王:居鲁士二世& && && && && && && && && && && && &国王:大流士一世& &&&近两个世纪的考古研究和历史文献研究成果,已将阿拉伯半岛的传统的历史年表和新年表呈现给读者。& &&&前面已经谈到,公元前3500年左右苏美尔地区已出现12个独立的国家,类似于我国的春秋战国时期。人类初期的经济文化繁荣发展,但战争连绵不断,经过多年的战争割据后,终于由阿卡德人于公元前2371年统一了全苏美尔地区,萨尔贡一世(约公元前2371年—前2316年在位)建立的阿卡德王朝首次统一了巴比伦尼亚地区。这位自称“四方之王”的君主建立了上古时代的强盛帝国,基本上灭亡了苏美尔地区的各王国。但一百年后又为来自东北山区的库提人所灭亡,同样在一百年后,原来苏美尔的乌尔王朝的国王乌尔纳姆的领导下取代了库提人的统治,于公元前2113年统一了两河流域南部,这就是苏美尔的复兴时期,史称乌尔蒂尔王朝(公元前2113年—前2006年)。又经过了百年后乌尔蒂尔王朝被来自伊朗高原西南部的埃兰人所征服,但不久他们又被阿摩利人所统一。从此以后两河流域平原地区随着历史的延续先建立了三个著名王国:古巴比伦王国、亚述王国和新巴比伦王国。公元前1894年阿摩利以幼发拉底河畔的巴比伦城为首都,建立了阿摩利王国,它的崛起与扩张使人们把美索不达米亚称巴比伦尼亚,这一王国的空前强大,使得两河流域的历史进入了“巴比伦时代”(约公元前1894年—前1595年)。巴比伦第一王朝的第六位国王汉漠拉比在位四十多年时期,使巴比伦在美索不达米亚地区的疆域和经济文化都达到了顶峰状态,这也是巴比伦最为兴旺的时期。在汉漠拉比统治的第八、九、二十四、三十三这四个年头中成为集中开渠兴建水利的年代。发达的灌溉网络覆盖了尼普尔、埃利都、乌尔、拉尔萨、乌鲁克和伊新等地,这样使分散的苏美尔和阿卡德重新联系起来,两河流域的水利工程已成为古代最为发达的地区。如果说提及巴比伦王国必述汉漠拉比的话,那麽《汉漠拉比法典》是可能被忽视的,虽然这部名扬后世的法典象后来的亚述、新巴比伦的成文法典一样都是建立在苏美尔的法典基础之上的,但《汉漠拉比法典》是一部最为突出的法典。其众多的内容明确调整和确定了当时社会的各阶层社会关系和义务,给后人奠定了基础。在位四十三年的汉漠拉比死后,巴比伦王国随即衰落下去,公元前1650年来自东北部的卡西特人推翻了古巴比伦王国,这一民族的出现使得这一地区进入了600年的倒退时期。这一时期另一支闪米特族部落亚述人建立的王朝,保存和发展了被卡西特人几乎毁灭的美索不达米亚文化遗产。彪悍的亚述人在三大历史时期的征战、称雄美索不达米亚平原及其他广大地区,标志着西亚进入了另一个文化高度发展的阶段。一、& &古亚述时期:(公元前3000年—前1700年)其势力曾远达地中海东岸,但不久即衰落,被伊朗高原西北部的胡里特人所控制。胡里特人在两河流域北部所建立的米丹尼王国使亚述处于独立状态,为此古亚述告一段落。从公元前1500年—前1300年米丹尼王国遭到了强悍的赫梯人的沉重打击后,亚述王国重新独立并灭掉米丹尼王国,从而进入了中期亚述时期。新亚述时期始于(公元前1000年—前700年)新亚述时期到了第三位强有力的帝王阿述巴尼帕(公元前668年—前627年)使得亚述帝国达到了极盛,不仅美索不达米亚地区、而且中东地区包括叙利亚、以色列王国(不包括犹太王国)、埃及都相继成为亚述帝国征服下的牺牲品。& & 公元前626年迦勒底人复兴强大起来,占领了巴比伦城建立了迦勒底王国—又称新巴比伦王国(公元前626年——前538年)。不久它与伊朗高原西部的新兴强国米底结盟共同反对亚述,并于公元前612年同盟军一举攻陷尼尼徽,7年后在卡尔赫米什战役中彻底毁灭了亚述军队,强悍多时的亚述帝国最终灰飞烟灭。亚述帝国灭亡后,新巴比伦王国与来底王国成为西亚两强。新巴比伦国王纳波帕拉萨尔之子尼布甲尼撒二世(公元前605年—前562年),象汉漠拉比一样在位43年成为强大的国王。他与来底王国的公主结婚巩固了原有的联盟,并开始大举西征,于公元前586年攻陷耶路撒冷,灭亡了仅存的希伯来人的国家—犹太王国,制造了史无前例的又影响后世的“巴比伦之囚”这一壮观的历史事件。& & 公元前587年,尼布甲尼撒二世第二次出兵巴勒斯坦,迫使埃及放弃了对这一地区的企望。尼布甲尼撒围住耶路撒冷达15年之久,犹太国王齐德启亚突围失败被俘,挖去双眼后送到巴比伦尼亚,耶城被毁。尼布甲尼撒按照亚述人的传统,将犹太国大部分居民包括贵族和手工业者均逐往巴比伦定居,是为历史上的“巴比伦之四”时代(公元前586—公元前538年),犹太人很快习惯了繁荣的巴比伦文化与经济生活,几十年后,当倍受犹太人欢迎并视之为救星的波斯帝王居鲁士二世于公元前538年攻陷巴比伦城并解放囚禁于巴比伦的犹太人之时,大部分人已习惯了新的生活,不愿返回家园了,只有部分人(约4万人)回到耶路撒冷,重建耶城神庙。公元前539年波斯帝国侵入巴比伦尼亚,并于第二年灭亡了不足百年的新巴比伦王国,从而整个巴比伦王国时代也划了句号。& & 波斯帝国:伊朗西南部法尔斯地区的波斯人本来是臣服于米底王朝统治的。长期以来,波斯人有6个农业部落和4个游牧部落,其中最有势力的一个贵族是公元前7世纪的阿黑万尼德,他开始联络其他部落伺机攻打米底王朝,公元前6世纪米底在与新巴比伦的冲突中发生内乱,阿黑万尼德的孙子居鲁士起兵于公元前550年灭掉米底建立了阿黑万尼德王朝即波斯帝国。波斯帝国崛起后先后粉碎了吕底亚国王克罗苏斯组织的国际同盟(包括吕底亚、迦勒底、埃及和斯巴达)。在联军集中之前迅速吞灭了各个地区。公元前546年,居鲁士攻陷了吕底亚首都萨底斯俘虏其国王克罗苏斯,随后占领了小亚细亚西南部沿海希腊各城邦;又征服叙利亚和巴勒斯坦,最终攻下了巴比伦城。居鲁士虽然在平定后后防之战中死亡,但他的儿子冈比西斯完成了父业,于公元前525年他在腓尼基人舰队的护送下终于征服了古老的埃及王朝。冈比西斯在内乱中死亡,阿黑万尼族人大流士平定了内乱,内乱的历程被这位英明的帝王用波斯文、埃兰文和巴比伦(阿卡德)文三种文字刻于爱克巴坦那一离地面150米高的险峻的悬崖上,,这就是著名的“贝希斯敦铭文”,它为后人译解了其中的波斯文。通过它与巴比伦文对照又先后读通了亚述文和巴比伦的契形文字,为考古学和历史研究作出了重大贡献。大流士平定内乱后又继续扩张,把东部世界扩张到印度河流域西北部后,再次用兵平定了埃及的独立。公元前513年大流士率军渡过博斯普鲁斯海峡后,征讨多瑙河下游及黑海北岸的西徐臣人,失败后在撤退中趁势占领了色雷斯等地,从而背后威胁了希腊城邦,埋下了与希腊人大战的种子,至此,波斯帝国成为包括亚非欧三大洲的空前大帝国。从大流士一世开始,波斯帝国的首都有4个:前埃兰古都苏萨;原米底王朝首都爱克巴坦那;巴比伦城和新建的东都波斯波利斯。此后波斯帝国由于希波战争的失败内乱又起,最终于公元前330年被马其顿亚历山大大帝率领大军灭亡了这个煊赫一时的古代大帝国。波斯帝国虽然灭亡了,但它给阿拉伯半岛的文化发展带来了巨大国际影响。波斯时代的文化将半岛文化和周遍国家的文化融为一体,构成了具有国际意义的文化。它将米底文化因素、小亚细亚(吕底亚)文化因素、中东巴勒斯坦和叙利亚文化因素、埃及因素还有印度和希腊文化因素等等构成了新时代的内容。如同半岛以前的和以后的征服者一样,波斯人不仅会破坏,也同样很善于吸收被征服地区的优秀文化。他们平时穿着米底人的衣服,而战争时又穿上埃及人的铠甲。波斯人在它300多年的征服与发展史上,是第一个统治亚非欧三大洲的庞大帝国,因此在300多年的帝国史上吸收、总结、发展和创造新的文化是完全可能的。从公元前4000年至公元前539年的3000多年的时间里,波斯人是首次以一个新的人种,即古代印欧语系部族取代闪米特人种几千年来在半岛的广大地区的优势;并建立了波斯人种的数百年统治。波斯帝国虽然在公元前330年退出了半岛地区,但波斯王朝的势力足可以在公元240年左右波斯国王萨浦尔时,波斯人在幼发拉底河畔建立了希拉王国的阿莱尔.阿定为国王。春秋中文社区希拉王国臣属于波斯,国王由波斯王任命希拉族中的一人为国王,希拉人担任保卫波斯边疆的责任,波斯人则免去希拉人每年的贡税。希拉的阿拉伯人因为是定居的,又毗邻文化水平很高的波斯,彼此间有着密切的关系,所以他们是阿拉伯人中文化水平最高的。波斯政府在胡尔木兹第一位国王时曾以东罗的俘虏建立殖民地,这些东罗人中有些曾受过希腊文化熏陶,有些在艺术、医学方面胜过波斯人,波斯人很重用他们。这些俘虏有不少定居于希拉王国,这也可能就是希拉的基督教的来源,并加剧了阿拉伯半岛原有的古老的一神论与多神论的矛盾。爱萨西奈王国和波斯王国一样,东罗马帝国为扩充在阿拉伯半岛势力于公元529年任命哈利恩.查白拉为叙利亚的阿拉伯各部落的首领,并赠他一等封号,这种封号仅次于皇帝,他是信雅各教派的基督教徒,也是雅各教派教堂的保护者。公元613年—公元614年波斯人进攻东罗马后,占领了耶路撒冷及大马士革,从此爱萨西奈便渐渐地衰落下去,当伊斯兰教人征服了叙利亚后,爱萨西奈的最后一位国王查白拉.艾伊罕投降并信奉了伊斯兰教,随后赴麦加朝圣地,并受到了热烈的欢迎。当我们将半岛古代的北部国家叙述到此时,我们将回顾一下半岛南部的古代国家。前面几章已经谈到,人类文明的发源地虽然是半岛北部的苏美尔地区,但是首先闻名于世的却是南方的古代国家,如:赛伯伊.麦因、哈达拉毛和盖特班。从历史的时间顺序来讲,半岛南部的的马因王国可能是也门最古老的国家出现在公元前1200年至公元前630年。在阿拉伯的历史文献中找不到它的记载,甚至在马因所在的地区纳季兰和哈达拉毛之间也没有找到有关史料。马因的名字是在希腊和罗马的文献中提到过(见1874发现的石铭)马因国王位于也门哈达拉毛和奈芝兰之间的大草原上,首都盖尔诺,马因从事商业控制着半岛的南北商道。他们的政治势力远达北方的汉志地区,公元一世纪上半期半岛与西亚的商业掌握在马因和萨巴人手中,这两个国家同出一族,但长期不和睦不仅互相争夺也门地区的霸权,同时也争夺对半岛南北的控制。半岛南部的古代国家主要有:赛伯伊王国、米奈王国、盖特班王国和哈达拉毛王国。赛伯伊王朝:赛伯伊王朝的年代大约是公元前750年—公元前115年左右。赛伯伊人是南海的腓尼基人,也是南阿拉比亚家族中最卓越的一个支派,他们最初的故乡赛伯伊是位于也门地区纳季兰的南面。前几章已经谈到远古时期古人从波斯湾乘芦苇船南下,远洋到半岛南部地区及世界各地,形成了半岛南部地区的许多原始部族,腓尼基人是其后裔家族中最卓越的一个支派。他们了解南海的路线、暗礁和港口,熟悉南海难以捉摸的季风,早在公元前1250年间他们就已经独占南海的贸易,并开辟了从也门到半岛北方叙利亚的三条陆路商道。即沿半岛西岸北行经过麦加和皮特拉,在陆路的北端分为三条支路:一条到埃及;一条到叙利亚;一条到美索不达米亚。到叙利亚去的支路可以直达地中海的港口加沙。赛伯伊王朝的全盛时代是把霸权扩展到整个南部半岛,米奈王朝也变成了其附属国,首都西尔瓦哈位于马里卜的西面。米奈王朝:米奈王朝大约自公元前700年继续到公元前300年,米奈王国位于也门的焦夫一带,昌盛时期包括了南阿拉比亚的最大部分,它的首都盖尔诺(现今的麦因)。在焦夫的南面萨那的东北,宗教的首府是叶西勒(现今的伯拉基什)也在焦夫的南面在马里卜的西北。除米奈王国和赛伯伊王国外,在这个地区还兴起了另外两个王国:盖特班王国和哈达拉毛王国。盖特班王国位于亚丁的东面,定都于台木奈尔(现今的库哈兰)建国约自公元前400年至浅50年。哈达拉毛王国位于现今的哈达拉毛地区,定都于沙卜瓦,古文献里的赛波台建国于公元前500年—前100年末,这些王国往往在赛伯伊王国和米奈王国的霸权下生活,它们的铭文在北阿拉比亚和埃塞俄比亚出土,它们的历史很少为史学家们所了解。自公元前115年以后,整个半岛南部已归附于从西南高地来的西木叶尔人。这个时期的文明也被称为西木叶尔文明,西木叶尔的国运从公元前115年—公元300年建都于乎法尔,乎法尔曾取代了赛伯伊人的马里卜和米奈认得盖尔诺。西木叶尔的国王是克里伯.伊勒.瓦塔尔。西亚奈伯特王国:早在公元前600年,奈伯特部落即已经定居于巴勒斯坦和叙利亚南部,后来发展成为一个强大的阿拉伯王国。奈伯特首都皮特拉位于干燥的高原,海拔3000英尺,到了公元前400年末皮特拉城已经发展成为也门、埃及和伊拉克之间的骆驼商队的中心,控制西亚商队达400年之久,奈伯特人因而致富。奈伯特王国灭亡后,西亚出现了台德木尔王国,建都于巴尔米拉城邦。巴尔米拉城位于大马士革东北150英里的的霍姆斯附近,在大马士革与幼发拉底河之间,是沟通伊拉克和叙利亚的贸易通道。按照阿拉伯人的说法,台德木尔本是阿拉伯城,被罗马人统治400年后才被阿拉伯著名大将哈立德收复回到阿拉伯人的手中。伊斯兰教以前的希贾兹希贾兹地区位于南方的也门与北方的奈伯特之间,在公元前先后属于也门的马因、萨巴和西木叶尔诸王国的的势力范围,同时北方的奈伯特人也曾将自己的势力从皮特拉扩张到希贾兹地区,希贾兹也深受奈伯特的宗教和语言上的影响。希贾兹又介于东方的纳季德高原和西方的帖哈麦低地之间是一个不毛之地。其中三个城市是值得夸耀的:麦加、麦地纳和塔伊夫。麦加位于希贾兹南部的帖哈麦,与红海相距48英里,在一个狭长的山谷之中。麦加在古代就早已经成为一个宗教中心了。麦加城内有一座神庙称为“立方体”,旧译为“天方”据传说:“克尔白”是阿丹依照天上的原型而建筑的。“大洪水”后的4000年前伊布拉欣(亚伯拉罕)和其子易司马仪重建一次,相传在易司马仪重建“克尔白”的时候,天神迦伯利把玄石递给他,那块玄石现在仍然潜在“克尔白”的东南隅上。在朝觐的典礼中人们都要抚摩它,“克尔白”建成后的管理权原来是在易司马仪的子孙中,随着时间的变迁,后来骄傲的祝尔胡木人和崇拜偶像的胡扎人,把克尔白据为己有。后来发展成为阿拉伯全体部落的神庙。阿拉伯半岛共有360个部落,每一个部落都把本族的神灵供奉在“克尔白”神庙里,其中有人像、还有兀鹰、树干、石块等。伊斯兰教兴起后,先知穆罕默德光复麦加后,将“克尔白”神庙的偶像全部捣毁,保存了黑石,从此“克尔白”成为全世界穆斯林崇拜的圣地。古来氏人在麦加接续了古代的易司马仪世系,虽然多神教和拜物教在麦加等地占有一席之地,但作为阿拉伯半岛一神教信仰中心的麦加,在阿拉伯各部族的心中是根深蒂固的。一神教和多神教及拜物教交融在半岛之中,安拉(ALLAH&&ALILAH&&上帝)虽然是麦加的首要神灵,但不是唯一的神灵,这个名称是从古代演变而来的,安拉即是旧约书中耶和华,又是美索不达米亚闪米特部落所崇拜的亚神,也是古老的苏美尔人所崇拜的恩奇之神。两河流域的“独一神” “亚”或 “恩奇”传到了叙利亚,在叙利亚的温木只马勒地方,发现的阿拉伯语铭文里上帝的名称也是HALLAH,这个铭文是基督徒在公元600年时所刻的。而在南方乌拉发现的米奈铭文和赛伯伊铭文里也都有这个名称,而在公元前500年所发现的列哈彦的铭文里,这个名称屡次出现,写法是:HLH,而列哈彦显然是从叙利亚获得这个神灵。列哈彦曾经是阿拉比亚信仰中心,从以上铭文分析中得知,安拉这个独一神灵的信仰自古以来就在阿拉伯半岛根深蒂固地传接着。尽管在不同的时代、不同的地区、不同的民族有着不同的叫法,但它们都是指同一个意思即独一神 “安拉”。希贾兹地区的麦加和麦地纳等,后来成为以独一神为宗旨的伊斯兰教圣地也就不足为奇了。麦地纳:在麦加以北300英里,气候和土质都胜过麦加,位于也门到叙利亚古商道之间。这个城市以农业为中心,是以两个犹太化的安拉比亚部族和阿拉马部族为中心,以及阿拉伯人组成的城市。这里有伊斯兰历史上第一座清真寺—库巴清真寺。塔伊夫:在麦加东南70英里,海拔6000英尺,是麦加到也门的必经之地。有平原、高地和森林,气候温和,土壤肥沃,水源丰富,以农作物为主供应麦加等城市的需要。塔伊夫全城都是果园,故称为“一小块叙利亚土地”,过去和现在都是麦加的贵族避暑的胜地。塔伊夫居民塞基夫族,也可以统称为北方的盖斯族,有来自也门的西木叶尔人以及来自麦加的古来氏人,古来氏贵族在塔伊夫占有不少田庄和园林,有着较为频繁的财务与贸易上的交往。希贾兹地区三城市麦加、麦地纳、塔伊夫的概况,使我们对希贾兹有了这样一个大概的认识:在伊斯兰教之前希贾兹在文化上、宗教上以及物质上都受到了许多方面的影响。来自波斯、叙利亚、阿比西尼亚以及拜占庭等国,通过加萨尼、莱赫米、也门三个途径而传入的。远古时期的两河流域的“一神论”的影响在希贾兹各部族中已是根深蒂固了。这一点已从4000年前伊布拉欣父子重修麦加神庙—克尔白,及独一神安拉是麦加地区各部族所崇拜的主要神灵可以得到证实。虽然基督教在纳季兰找到一个立足点,犹太教也在希贾兹和也门有一定的势力,但这两个宗教对于阿拉伯人民的传统信仰(即信仰和崇拜独一神安拉)似乎没有什麽影响,然而半岛上的陈腐的拜物教有所抬头,但它们又不能满足人民的精神上的需求。在穆罕默德履行使命之前的一百年期间,阿拉伯半岛传统的一神教如何适用当时文明的发展,以及满足人民精神上的需求已成为当务之急。一个排在世界前100位名人之首的穆罕默德,陆续传达了安拉颁降的旨谕《古兰经》,凭借这部天经穆罕默德开创了中世纪震惊世界的伊斯兰帝国。从而奠定了伊斯兰教发展的基础,推动了欧洲文明的进程,从而也推动了世界文明的发展。
第三篇& &伊斯兰教的兴起及世界几大宗教和国家的概况在我们和读者共同进入伊斯兰教的兴起及世界宗教概况之前,让我们和读者共同了解一下有关人类宗教的概况:宗教& &&&伊斯兰教& &&&穆斯林 一 宗教:宗教一词来源于拉丁文RELIGARE,英文为RELI—GION,最初意为:捆绑在一起。& && &&&近代宗教的意思是“人们对灵性存在的感悟”。人们在崇拜时他们的感悟是:左侧是地狱,右侧是天堂。因此,近代宗教一词的意义是:人在神灵前颇感惊恐与敬畏。& && & 宗教有两层含义:1宗教可成为“敏拉(MILLAT)”含义是信条和礼仪2宗教也可称为“迪尼(DEEN)”& && && && && && && && & 含义是生活方式春秋中文社区& && & 现代人理解的宗教含义往往是某一宗教的信条和礼仪,如信仰什麽神、礼仪中规定的各种形式等。& && & 阿拉伯两河流域地区的考古发掘和历史文献的研究成果,证明了史前人类宗教信仰的含义是:以“迪尼(DEEN)”即生活方式为主的,古人的宗教信仰已成为他们的主要生活方式之一。阿拉伯地区的考古发掘中,堪称世界上最早的文字记载—乌鲁克第四王朝时期被发现的文书。文书是用削尖的芦杆刻划在水泥板上的,其内容主要是向独一神献祭牲畜的头数,证明了古代人向神献祭牲畜是古人宗教信仰的重要表达形式之一;也代表了他们的重要生活方式(因为古时人类还没较大的活动范围)。& && && &&&随着人类文明的不断发展,人类的宗教信仰也产生了分歧,同时对宗教的理解和信仰也有所不同。有的宗教只注重其信条和礼仪,而忽略了人类社会在生活中对宗教的需求。伊斯兰教在穆斯林的生活中,已成为重要的生活方式,《古兰经》的指导已融汇在穆斯林生活中的各个方面。宗教在生活中的体现,对人们的信仰起着重要的作用。& && && &&&在全世界60亿人口中,有48亿人信仰宗教,占总人口的4/5,可见人们对宗教信仰的需要是非常重要的。& && && &&&伊斯兰教是自有人类以来对独一神信仰的继续和发展,作为“一神论”宗教的名称—伊斯兰:是人类在“一神论”宗教信仰的宗旨下,经过了近6000年文明的发展后于公元6世纪(距今1400年左右),由穆罕默德先知在传达真主的旨意《古兰经》中最后一章确定其名称的。伊斯兰是真主赐予的名称,《古兰经》在第5章第3节指出:“今天我以为你们成全你们的宗教,我已完成我所赐予你们的恩典,并选择伊斯兰作为你们的宗教。”伊斯兰教是普世性的宗教,分布于世界的各个角落,有穆斯林人口的国家共有120个,穆斯林人口占多数的国家有57个,而有的国家有为数不少的穆斯林,如前苏联有五千万穆斯林;印度有八千万穆斯林;中国则有两千万穆斯林。& && && & 伊斯兰教的普世性为伊斯兰教在全世界的发展打下了雄厚的基础。春秋中文社区二 伊斯兰& &伊斯兰有两层含义:1是“色兰(SALAM)”指安宁& && && && && && && &2是顺从的意思& &伊斯兰的意思就是:通过顺从真主的旨意和格守着真主的戒律而获得内心的安宁和社会和平,伊斯兰教就是无条件地顺从真主的宗教。三 穆斯林& &穆斯林是自愿顺从真主旨意的人,在顺从安拉旨意这层意义上讲,任何信仰独一神安拉并行善的人都是穆斯林。& &穆斯林信仰伊斯兰并非信仰一种新的宗教,因为所有的先知如从阿丹、努海、穆萨、尔萨到穆罕默德等先知都宣讲的是伊斯兰。至圣穆罕默德传达了真主颁降给人类的最后一部经典---《古兰经》是人类一切活动的指南,也是真主给人类的最大恩惠。穆罕默德至圣身体力行的完成了真}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玄石图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