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戏大国崛起之老子是军阀里的充电器干什么用的

《大国崛起》(附视频、解说词)
我的图书馆
《大国崛起》(附视频、解说词)
《大国崛起》
 12集大型电视纪录片《大国崛起》日至24日在央视二套播出以来,引发了少见的收视热潮,学界也对这部长达600分钟的电视片给予强烈关注。著名经济学家厉以宁说,《大国崛起》用电视这一媒体的直观方式让更多的人了解世界历史上强国崛起的故事,非常好。
&&& 该片是央视第一部以世界大国强国史为题材并跨国摄制的大型电视纪录系列片,从筹备到制作完成历时近三年。七个摄制组分赴九个竞相登上世界舞台的世界大国,进行实地拍摄和深度采访,分别介绍15世纪后陆续兴起的葡萄牙、西班牙、荷兰、英国、法国、德国、日本、俄罗斯、美国的崛起过程,用影像和声音诠释了各个大国500年的兴起史。
&&& 这里谨向各位推荐此片各集的文字解说及视频(部分),希望大家喜欢。
征服是从被征服开始的。从公元前11世纪到公元11世纪的两千多年中,在伊比利亚半岛……[]
&&&&&&&&&&
大海总是在最平静的地方掀起波涛。历史像大海,总是在最让人意想不到的地方创造奇迹……[]
&&&&&&&&&&
日,大西洋的海流与此前任何一个夏季一样,波涛汹涌。这一天……[]
&&&&&&&&&&
这里是英国西北部的一座滨海小城,它的名字叫格里诺克,1736年,詹姆斯·瓦特先生就出生在这里……[]
&&&&&&&&&&
法国国家档案馆成立于1790年,这里收藏着法国自7世纪以来的珍贵文物和档案资料……[]
&&&&&&&&&&
日,德国国庆日。柏林市没有举行大型的庆典,市民们聚拢在勃兰登堡门前……[]
&&&&&&&&&&
大约在150年前,位于太平洋西岸的岛国日本,在西方殖民者坚船利炮的胁迫下……[]
&&&&&&&&&&
从每年的10月起,俄罗斯开始进入了长达六个月的漫长冬季。1698年10月,莫斯科弥漫着……[]
&&&&&&&&&&
冬天是莫斯科最具风情的季节。日,漫天的风雪席卷着这座城市的大街小巷……[]
&&&&&&&&&&
1620年,五月花号载着一百多名英国清教徒来到北美大陆。遵照登陆前签订的《五月花号公约》……[]
&&&&&&&&&&
自由竞争,使得美国迎来了19世纪末20世纪初的黄金年代。一大批垄断性的大公司、大财团等相继出现……[]
&&&&&&&&&&
回顾500年来各个世界大国发展历程,讨论大国崛起的关键性因素。单一的因素是错误的……[]
&&&&&&&&&&&&&&&&&&&&&&&&&&&&&&&&&&&&&&&&&&&&&&&&&&&&&&
&&&&&&&&&&&&&&&
&&&&&&&&&&&&&&& &&&&&&&&
&&&&&&&&&&&&&& &&&&&&&&&
&&&&&&&&&&&&&&& &&&&&&&&
&&&&&&&&&&&&&&& &&&&&&&&
&&&&&&&&&&&&&&& &&&&&&&&
&&&&&&&&&&&&&&&&&&&&&&&
&&&&&&&&&&&&&&& &&&&&&&&
&&&&&&&&&&&&&&& &&&&&&&&
&&&&&&&&&&&&&&& &&&&&&&&
1460400045
15199205265
45010801700015219518
15021660186002001683
1570250026590013090%
10002500200
171500010000
17178001500
17&&&&&&&&&&&&&
8000246000
1580470016.3
,,,,,,,,,,,,
1773,,,,,,:&
1616171815
18141830185122130006
18515125155
1789714798
18041223572569
1804.102,97
187019134.68.1
&&&&&&&&&&&&&&&&
1910101010
1845616.51339
18511900202
191319141939
&&& 186727
&&& 186811
&&& 12600186815
&&& 1868415
&&& 186811
&&& 1871492
&&& 1870131318
&&& &&&& &
&&& 187333
&& &1878 5
&&& 1910 95%90% 10004
&&& 188918901890
&&& &&& 1937
&&& &&& 1941128
&&& 19458&&&
&&& 1945815&
&&& 194592&&&&
&& &1006000
&&& 195519649%1965197010%
&&& 18721964
&&& 19681419
101698101000
1767730564200
1917117940
1700192919332500
73019326800
1935922110210%200
1941622100
100073%2000
1620112166102
1763177317741765
1860116186184
192250151928157.25
1865190064
1894118400400118
1985%765%60%2%
1924T800290
19291024300
192910401932580
1937193920
2006年深秋,一部十二集的大型电视纪录片在央视与观众见面了,同期,一部共八册的系列丛书与也读者见面了。它们拥有一个共同的名字:《大国崛起》。这是我和我的团队用三年时间完成的一个巨大工程。很多事情都要有了一定的距离才能看得更清楚,所以,我不敢对我们刚刚交出的这份答卷做任何品评。在即将告别这个倾注了我太多热情、投入了我太多精力的项目时,我更愿意回味创作过程带给我的感悟,那是我三年来最重要的记忆。
2003年11月底的一个清晨,我在上班途中听到收音机里播报了一条新闻:中央政治局集体学习“15世纪以来世界主要国家的发展历史”。九大国,五百年,在北京噪杂拥堵的三环路上,突然之间听到来自遥远浩瀚的历史的声音,一个念头让我激动不已。我想,这是历史的召唤。
从15世纪开始,大国的兴衰,不再是封闭舞台上自我演绎的故事,全球范围里的相互注视、融合和冲突,影响着世界大舞台上的剧情走向。
五百年的时间里,葡萄牙、西班牙、荷兰、英国、法国、德国、日本、俄罗斯、美国,这九个世界性大国先后成为不同时代的主角,创造了属于自己的辉煌。它们多以经济贸易起家,也以思想文化影响世界;它们以军事力量维系霸主地位,也因为战争而备受重创。五百年后,较早的一代大国已相对衰落,但其多数仍属强国,具有较强的政治经济实力,其中几个仍对世界有很强的影响力。
而在中华民族五千年的历史中,一直存有“天朝大国”的观念。在我们先人的眼中,中国就是天下,世界就是中华,我们的历史只是一部“浪花淘尽英雄”的王朝更替史,历史的和现实的危机,只不过是一个个王朝的危机。
这种认知以及由此而来的荣耀到1840年时遭到了真正的挑战。很遗憾,我们是从西方列强坚船利炮的森森寒光中开始认识世界的,中国被迫卷入到一个全新的世界体系中,天朝大国的傲慢与自信被一次次无情地击碎。在历史的挑战面前,中国人开始睁眼打量这个有些陌生的世界,也由此开始探寻民族复兴之路。
探寻是艰难的,这一任务最终历史性地落在中国共产党人肩上。历经半个多世纪的努力,尤其是近二十八年来的改革开放,中国的崛起已经成为举世瞩目的不争现实。作为处在社会转型期的中国电视人,我们有幸赶上了这样一个大时代。《大国崛起》一片,是中国电视人第一次用影像梳理五百年世界现代历史,也是中国人第一次透过大众传媒观看五百年世界大国风云变幻。她的诞生,是正在崛起的中国从容自信的存照。我们力图用十二集电视片构建一个窗口,通过它发现世界的坐标,寻看坐标中的大国并思考自身在其中的位置。为此,我们开始了近三年的艰苦跋涉。
&&& 2004年春节后,电视纪录片《大国崛起》正式立项。七月,北京大学历史学系的教授们按照我们的要求,完成了对九国崛起历史的整理;九月,电视节目内容大纲完成;年底,电视脚本的初稿基本成型。至此,我们完成了对电视片主体内容和主题的确认。
这一年是我的第三个本命年。在这一年里,浩渺无边的历史让我感到茫然,千头万绪的事件、人物、时间、地点,众说纷纭的因果、巧合、偶然、必然。尽管经过了近一年的走访、研讨,尽管跑遍北京的大书店买来了几百册历史书,尽管数易其稿做了大量案头准备,但是,面对一个时间和空间的跨度如此之大、多少人毕其一生都无法穷尽的命题,无论多么细致周到的准备都是挂一漏万的。
此后,我一次次发现:最难的考验总在“下一次”。
第一轮的难题是创作一个可以指导境外拍摄的脚本。日,全部电视脚本终于通过了中央电视台领导的审看。
第二轮的难题是完成七个摄制组前往九个国家的出国手续和拍摄联络。日,第一个摄制组终于出发了。
第三轮的难题是境外拍摄和采访。日,最后一个摄制组顺利回来了。
……
在面对浩淼历史的时候,我以为最难的是删繁就简,清晰表达。
在形成电视语言的时候,我以为最难的是深入浅出,情理兼顾。
在七个摄制组准备出发的时候,我以为最难的是在一个陌生的国度找到要找的人,拍到要拍的场景。
在六台编辑机摆在面前的时候,我以为最难的是从几百盘带子里挑出合适的画面,构建易于解读的场景,让观众在影像中与历史重逢。
其实都不是。每一座山的后面都还屹立着一座山。幸好,我们不是一支电视创作的孤军。
三个365日的风雨兼程,对帮助我翻越每一座高山的师长和朋友,我心怀感动:
早在《大国崛起》项目提出之时,虽仅有只言片语的方案,却得到了时任央视广告经济信息中心主任的袁正明先生的首肯,随后一路绿灯——不仅在立项时获得了中央电视台编委会成员的一致肯定,而且在整个创作过程中都得到了台长赵化勇先生的亲切关怀,得到了分管副台长罗明先生、副总编辑袁正明先生的具体指导,得到了总编室主任程宏先生(时任)、副主任罗琴女士的支持。在随后的几百个工作日里,我得到了所在节目中心的倾力支持:时任广告经济信息中心主任的梁晓涛先生参加了早期的策划和剧组的筹建;现任中心主任郭振玺先生给予了我最坚定的信任和无条件的创作保障。对于一个历经三年的大型项目来说,这一切是极为宝贵的!在广经中心这个大家庭中,给予我无私支持的还有韩建群先生、郑健女士和张政女士等。
著名文化学者麦天枢先生参与了本片的前期策划、脚本梳理等工作,无私地奉献了他那令人难以企及的思想智慧。
作为中央政治局集体学习大国兴衰史的主讲者,著名世界史学家钱乘旦教授,不仅在最早给我们指点了世界大国历史的框架,而且在整个创作过程中都不吝赐教,帮助我们穿越重重历史迷雾。
感谢高岱先生及北京大学历史学系的教授们,感谢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史所的研究员和在国别史研究领域里各有建树的全国各高校的专家们,感谢所有接受剧组采访的各国学者。三年来给予我们帮助的学者,我无法一一历数,正是海内外学者多年研究的学术成果和高度负责的精神,共同铸建了《大国崛起》一片的学术根基。在这里,我还想特别感谢陈乐民、资中筠夫妇、吴建民先生、王缉思先生,在他们身上,有着令人尊敬的大家风范。
境外拍摄是这部纪录片遇到的一座大山。我们有幸得到了国家广电总局和中央电视台负责外事工作的马旭明先生、曹寅先生和李晓明先生、张永富先生的鼎力支持;同时也得到了葡萄牙、西班牙、荷兰、英国、法国、德国、日本、俄罗斯、美国等九国驻华大使馆和中国驻上述九国大使馆的支持;还有中国国际航空公司的贺利先生,为剧组出行提供了最优惠的出访行李定价。没有他们,我们就无法用镜头触摸这段历史。
请允许我不厌其烦地一一介绍我特别出色的电视创作团队,并通过这种方式对他们和他们的家人在创作期间的超常付出表达我最诚挚的敬意!他们是我多年合作的同事和朋友:
万剑英,一位聪慧美丽而敬业的女导演,她带领助手包润峰完成了第七集《百年维新》;石世仑,一位以思维缜密和执行力见长的导演,他与合作者高隽完成了第五集《激情岁月》和第六集《帝国春秋》;毕岳昆,一位富有创作激情的导演,他完成了第八集《寻道图强》和第九集《新途风云》的前期拍摄以及部分后期工作,后因父亲病危而不得不中途遗憾退出;李成才,一位喜爱思考和善于表达的导演,他与合作者刘颖女士,一位极具责任心的年轻女导演,完成了第十集《新国新梦》和第十一集《危局新政》的摄制。特别要提及的是,刘颖女士不仅在美国组做了大量具体而细致的工作,从而确保了该组创作任务的完成,同时作为最早进入剧组的导演之一,承担了剧组部分资料、联络工作和后期全片的合成工作。还有在剧组创作攻坚时加入团队的黄蔚导演,她的专业能力和专注投入令人感佩。
下面是令我屡屡动容的、来自北京三多堂影视广告公司的创作团队,这支活跃在纪录片创作前沿的队伍,近年来创作了一系列电视佳作,如《20年,20人》、《唐之韵》、《晋商》等等。这一次,他们不仅凭借丰富的电视创作经验和优秀的职业精神,出色地完成了十二集中的六集(《海洋时代》、《小国大业》、《走向现代》、《工业先声》和《寻道图强》、《新途风云》的后期部分)创作,而且承担了全片的音乐编辑、境内拍摄和部分特技制作。
在这里,我想向这个团队中的高晓蒙、刘军卫、段骏、李宁、程乐平、苏全军等人表示我特别的谢意。尤其是高晓蒙先生,作为公司的掌门人,他亲自操刀,创作了本片第三集《走向现代》和第四集《工业先声》。
中央文献研究室的陈晋先生,用他敏锐的政治判断力和丰富的电视片写作经验,为本片提供了内容、主题及文字表述上的把握;中国纪录片界的大师康健宁先生,以他纯熟的影像驾驭能力和极为丰富的创作经验,为本片的后期制作提供了最强大的支撑;
感谢中央音乐学院的叶小纲先生为本片创作主题音乐,感谢山西电视台的孙占山先生精益求精地完成了本片的解说;
周艳,本片的执行总导演,这项浩大工程的最早参与者和付出最多的人:她撰写了最早的电视脚本中的八集并完成了全部十二集脚本统稿;她负责实施了本片的动画特技、音乐、节目包装等的洽谈、方案设计及创作跟进工作;她具体创作了本片的结篇:第十二集《大道行思》;她参与策划了本套丛书的总架构,并组织了丛书的撰稿和审稿工作。我为能有她这样的伙伴感到荣幸。
《大国崛起》项目的承制方中视传媒,为我们提供了优秀的国际制片人员,高小平先生和谭湘江先生为项目的顺利推进做了大量卓有成效的工作;水晶石动画制作公司在剧组聘请的特技导演刘华的带领下,为本片提供了非常专业的特技制作服务,滕杰、田园及他们的团队在合作过程中表现出了良好的职业素养。
在纪录片的创作过程中,还得到了很多专业人士的关心和支持,他们是:高峰先生、孙玉胜先生、杨晓民先生、崔文华先生、汪恒先生、胡劲草女士、哈学胜先生、曲向东先生、曹真先生。
同时,齐世荣、雷颐、夏洪波、何海明、陈伟、赵赫、闫维毅、张晓阳、许文广、吴晓娟、高先民、陈红兵、陈建忠、李永强、李勇、徐立军、张丽娜等人士,他们或在历史知识、或在观念梳理、或在广告经营、或在设备与资料提供、或在人员支持等方面为本片做出的贡献,我将铭记于心。
感谢赵维萌先生和他的北京九华国际会议中心为剧组提供的良好服务。
美国历史学家海登·怀特1988年提出了“影视史学”的概念,他对此的定义是:“以视觉影像和电影话语来表现历史和我们对历史的见解”。在视觉传播占据优势的时代,电视已经成为强势媒体。影视史学借助当代最强有力的大众传播工具,承担起了向公众普及历史知识的任务。
大型电视纪录片《大国崛起》,可以说是对影视史学理论的一次实践。为了使我们的探索更具史学价值,在剧组成立之时,我们就对出版一部大型图书作了综合考虑。每一位导演在出国拍摄之前,都与剧组签订了撰写导演手记和拍摄相关图片的协议;同时,剧组要求各组在采访各国学者时,尽可能地就世界五百年的大历史做有深度的访谈。于是,在一群电视人手上,诞生了一套关于世界大国历史的丛书。
这是中国电视工作者从未有过的尝试。这无疑又是一座难以逾越的高山。
在翻越这座高山的路上,我要特别感谢章晓宇先生的卓越才干和敬业精神,他在纪录片《大国崛起》的脚本撰稿中崭露头角,随后又负责丛书的组稿工作,并且撰写了其中四册。在此,也要一一感谢丛书的各位作者和审读专家:
《葡萄牙西班牙》:撰稿孙岷;审读 王加丰
《荷 兰》:撰稿孙岷;审读 陈勇
《英 国》:撰稿常仕本;审读:钱乘旦
《法 国》:撰稿王凌峰 章晓宇;审读:沈坚
《德 国》:撰稿章晓宇;审读:李工真
《日 本》:撰稿孙岷;审读:汤重南
《俄罗斯》:撰稿章晓宇;审读:徐天新
《美 国》:撰稿章晓宇;审读:李剑鸣
今天,这部丛书能与读者见面,必须要感谢的一个人是:全国人大民主法制出版社的杨瑞雪社长。作为对电视艺术有着独到见解的文化工作者,她参与了纪录片《大国崛起》的早期策划;后蒙她慧眼,与出版社总编辑郭林茂先生一起带领他们的团队前来商谈,将《大国崛起》以不同于以往电视片出书的方式结集出版,并始终在一线指挥书稿的编印工作。
在领导、专家、同事、朋友们的关心和支持下,三年的艰难跋涉终于有了一个结果。但这三年中发生的事和经历的人间悲喜剧,却不是一部电视片和一部系列丛书所能全部记录的。
在此我要特别感谢上天的眷顾,使人到中年的我平安度过了一场过早到来的家人健康危机;感谢各界朋友们和我的团队的支持,使处于最困难时的我没有放弃努力;感谢央视的领导和我在珠海金湾区挂职的领导及同事们,他们给予的特别关心令独处粤地的我在面对家庭重大困难的情况下,顺利完成了挂职任务和《大国崛起》项目;最后,特别感谢我的家人,尤其是我坚强的妻子在患病期间给予我的理解和支持!那段匆匆自南国飞回北京,白天侍候在病榻,夜晚苦熬在剧组的情景,连同创作中的感悟,一起成为我永远的记忆——
再次谢谢你们,所有给予我关心和帮助的人们,正是你们的爱,使我笃定于《大国崛起》这项工程。尽管留下了很多遗憾,但是,我终于可以无愧地和这三年告别了。
让历史照亮未来的行程
中央电视台台长 赵化勇
  今天的世界,是一个既充满希望,又遍布危机的世界。
  一方面,人类的力量日益强大,目光已投向浩翰的宇宙;另一方面,人类自身却似乎日益脆弱,面对环境恶化、恐怖主义等种种危机显得有些无措。
  一方面,全球化进程将世界更加紧密地联系在一起,国与国的相互依存度越来越强;另一方面,不同文明间的冲突却未见消减,战火和鲜血弥漫的场面仍在局部地区上演。
  这一切,铸就了一个合作与竞争并存、进步与落后共生的大舞台,大小强弱的国家都在这个舞台上扮演着自己的角色,而曾经、正在和仍将继续左右剧情发展的举足轻重的力量,却始终来自于大国。大国的兴衰消长,始终是世界舞台上最受人瞩目的大戏。在历史进入21世纪的时候:
  美国仍然领先,没有迹象表明它将在短时间内被超越;
  欧洲各国前所未有地联合起来,集团优势日渐彰显;
  保有全球第二经济大国位置的日本,一直在谋求政治大国地位;
  一度落后的俄罗斯,已重新吹响复兴的号角并显露峥嵘;
  印度,巴西,正竭力向前,试图改写现有的世界大国格局。
  那么,中国呢?
  这个古老而生机盎然的国度,这条历经劫波而豪情不灭的巨龙,这列用速度吸引世界眼球的经济快车。今天,没有哪个国家会忽视中国的存在。
  中国人是理性的,我们看到了自己目前作为一个发展中国家面临的困难;中国人也是感性的,我们的心中有个梦,一个大国的梦。也许,更准确地说,中国从来就是一个大国,中国人从来不乏大国心态:铁骨铮铮而又雍容大度的大汉气质,浪漫开放而又胸襟豪迈的盛唐气象,纵横七海却“厚往薄来”的大明舰队,已在中华民族的血脉里酝酿出了山高水长的大国之风。
  大国之风是什么?老子说:“大国以下小国,则取小国”,意思是:大国只有对小国谦下,才能得到小国的信任;司马穰苴说:“国虽大,好战必亡,天下虽安,忘战必危”;郑和率领当时天下第一的舰队七下西洋,执行的外交政策是:“以德睦邻”。大国之大,在于有容乃大,有德乃大,有信乃大,有为乃大,这就是中国人传统的大国观。
  大国是历史,是中国人心中的中国应有的存在方式;大国是文化,是为人类文明的殿堂奉上的华美篇章;大国是追求,是“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的自信与执着。
  正是这样的情怀,让中国人在近代饱受屈辱后重新奋发。160多年的追赶,让世界再次听到了中国的声音;新中国成立之后,尤其是改革开放近30年来的巨变,使我们能够更自信和从容地立足于世界去探索自己的强国之路。
  有着广袤土地、众多人口和悠久历史的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无疑是人类历史上的重大事件。今时今日,国家要发展,人民要进步,中国要为世界的和谐发展担负起更大的责任,那么,接下来,中国要走的将是怎样的一条发展道路?
  日,中共中央政治局组织了一次集体学习,内容是“15世纪以来世界主要国家发展历史”。这次学习在社会上引起了广泛关注,人们在想,斯时斯地,打开尘封已久的历史,所为何来?
  盛唐的奠基人李世民说:“以史为鉴,可以知兴替”。前事不忘,后事之师,历史是文明的记录,是民族的基石;它山之石,可以攻玉,历史不是记忆的负担,它蕴含着可以照亮未来行程的智慧之光。
  新中国的几代领导人反复强调:我们的发展,要吸收和借鉴全人类的文明成果。这些曾经在近现代历史上引导世界潮流的大国,在历史上或多或少都对其他国家和民族造成过伤害,包括中国。今天,在中华民族重新崛起的进程中,我们应该以什么样的胸怀和态度看待它们?中国的和平发展可以从中借鉴什么样的经验和教训?
  用历史眼光和全球视野为中国的发展寻找世界性坐标,这既是一个具有相当的现实意义的选题,也是中央电视台“传承文明,开拓创新”理念的具体实践。
  为国家的发展、民族的振兴、人民的福祉而思考和求索,这是国家电视台这一特殊的媒体角色赋予我们的一份责任。沉下心来、拒绝浮躁、认认真真思考、踏踏实实做事,这是中央电视台的从业者应有的价值判断。
  正是因为如此,有了12集大型电视纪录片《大国崛起》。
  《大国崛起》是电视工作者试图凭借时空拉开的距离获得景深,用影像和声音诠释各大国成败的一次尝试;也是电视工作者用自己的视角辨析大国兴衰,对当前中国在世界格局中的位置和面临的任务进行思考后的一次表达。
  毫无疑问,这是一个极其庞大而艰巨的工程。它要求对波谲云诡的历史本身进行有效的梳理,对历史脉络进行手术刀般精准的分析,对历史走向进行独到的思辨。如何获得最精准的史实?如何在众说纷纭中最真实而客观地解读“这一个”?如何在批判中学习,在学习中批判?一系列沉重的问题酿造了这次思想的长征,过程是痛苦而艰难的。经济频道的数位同仁三年磨一剑,付出了难以估量的艰辛,读书行路,从现实的表面一点点走入历史的深处。
  《大国崛起》一片为讨论国家发展问题提供了可资借鉴的历史资源和文明资源。全片以15世纪后陆续崛起的葡萄牙、西班牙、荷兰、英国、法国、德国、日本、俄罗斯、美国九个国家作为解读的对象,展现它们通过不同方式、在不同时期内完成的强国历程,既体现出各自鲜明的不可重复的时代特征和民族个性,同时也探讨了某些相通的规律。这是《大国崛起》的主旨所在。
  《大国崛起》一片将五百年来世界大国的历史立体地、直观地呈现给了观众。这并不是一部以挖掘历史细节或揭秘历史真相为目的的纪录片,它更注重历史带给现实的思考。以此为宗旨,深入九国探访实拍,借助电视媒体的独特传播方式和丰富的表现手段,完成一部影像化的五百年大国兴起史,在国内尚属首次。这是《大国崛起》的独特所在。
  《大国崛起》一片是中国的电视工作者和中外学术界鼎力合作的成果。国内外一百多位来自历史学、政治学、经济学、社会学、法学、国际政治、国际关系等不同研究领域的顶尖学者给于创作者的大力支持,使本片得以反映出各国专家对于本国崛起相关问题的思考和现阶段对世界历史与现实的认知程度。这是《大国崛起》的价值所在。
  经过近三年的努力,12集电视纪录片《大国崛起》终于和观众见面了。与此同时,在电视片基础上产生的八册系列图书也问世了。对于世界大国历史这样一个重大的课题,一部纪录片和一套图书所能承载的,可能只是冰山一角,可能还不乏可商榷之处。
  无论观众和读者是赞同还是批评,对于《大国崛起》一片,我们最为期待的是:它用影像进行的思想表达,能够引起人们对一些问题的关注并提供深入思考的基础;对于《大国崛起》系列图书,我们最为期待的是:它展示的历史细节和专家观点,能够为人们提供一条通往浩淼历史和繁杂现实的路径。
  因为,前车辙是后来者行动的参考,老人是孩童成长的依据,旧知是新知的注脚。在中国持续快速发展的时代背景下,懂得聆听历史,更是一种深远的智慧。
  而我们在今天所做的一切,也终将成为历史。
电视人也在铸史
中央电视台副台长 罗明&
  文字作品与影像作品的创作过程和艺术气质殊异,两者的联姻由来已久。对于时代精神的孜孜探寻,对于人类心灵的不倦探析,对于共同情感的深刻表达,在这些基本点上,文字与影像殊途同归。
  因此,电视作品出版成书,早已不是什么新鲜事。不过,现在呈现在读者面前的这套《大国崛起》系列丛书却有特别之处:虽然它是中央电视台12集大型电视纪录片《大国崛起》的同名、同步出版物,但它并不是电视纪录片的简单翻录,也不是视觉语言的生硬平面化,而是电视人编写的一套历史书。
  和电视片一样,这套丛书也从15世纪启航。
  15世纪是一个崭新而别样的世纪,更是一个影响力直达今天的世纪,世界的大变局由此开始。自那时起,世界各国的交往日益勃兴。侵略与开拓相联系,贸易与搏杀相混淆,经济与军事相纠缠,崛起与争霸相伴随。
  这是创造了难以计量的财富与进步的五百年,也是浸染了无法计量的鲜血与恐惧的五百年。所有一切都与大国的崛起与衰落紧密相连。
  五百年来,世界舞台上演出了一幕幕王雄称霸的正剧,你方唱罢,我又登场:葡萄牙、西班牙、荷兰、英国、法国、德国、日本、俄罗斯、美国,这九个国家江山代代,各领风骚,在不同历史时期创造了属于自己的大国辉煌,同时也给其他国家和民族带来过不同程度的伤痛。而今天,实力和信心日增的中国,选择了以更加广阔的胸襟和真正开放的心态去看待历史和现实。
  五百年风云激荡。电视纪录片《大国崛起》以九个大国在崛起过程中最关键的阶段和点位来进行跳跃式的叙述,力求凝练;系列图书《大国崛起》则想要在此基础上实现一次再传播,力求丰富。让两种不同介质的媒体承担不同的目标,对同一主体进行不同层次的立体传播,创意大胆且新奇。
  如果说,纪录片寻找的是巨人一跃而起之前最得力的那一点,那么丛书寻找的是巨人从慢跑到跃起的整个过程,有时甚至包含它的陨落:
  葡萄牙、西班牙,这两个国家拉开了真正世界意义上的大国之旅的序幕。是什么让它们在16世纪初迅速强大又迅速衰落?为什么大国之争一开始就是争夺海权?海洋,是大国崛起的决定性因素吗?
  荷兰,一个面积只相当于今天两个半北京大的小国,一个时常面对海潮威胁的国度,为什么能在17世纪成为世界的中心并以自己的名字标识整个世纪?它如何缔造一个称霸全球的商业帝国?它又怎样对世界施加影响?
  英国,有人称它为“小店主”国家,但它称自己为“日不落帝国”,这一矛盾背后暗藏了什么样的玄机?是偶然发现现代之路?是无意间打开神秘的崛起之门?它在18、19世纪称雄世界近两百年的基础到底在哪里?
  法国,欧洲大陆一支不可忽视的力量,但为什么在18、19世纪的大国竞争中,它总是力争第一,却常常屈居第二?这个充满激情与浪漫的国度,又凭借什么始终能够引领世界风潮?独特的法兰西精神究竟源自哪里?
  德国,1871年方才立国,这个欧洲大陆民族国家中的姗姗来者却在极短的时间爆发出巨大的能量,一举站在巨人的行列中,原因何在?统一与分裂,这个痛苦的命题,又对这个国家的命运产生了怎样的影响?
  日本,这个曾在欧美列强的逼迫下打开国门的小小岛国,是怎样迅速摆脱被奴役的地位的?它为什么在崛起的同时渐行渐远,踏入迷途?它又如何在战后发展成经济大国?
  俄罗斯,一个常常在灾难之后变得强大、又在顶峰重重跌下的大国。15世纪之后,已没有人能够用武力使它屈服,为什么它却经常从内部崩溃?它为什么总是集强大与羸弱于一身?它为什么被称为泥足巨人?
  美国,一个国民来自全世界的移民国家,它的立国之本是什么?一个仅有二百余年历史的新国家,凭什么执牛耳近一个世纪,迄今仍无衰退的迹象?它的发展是一路坦途吗?
  在12集电视纪录片涉及的这些重要的问题,也是《大国崛起》系列丛书的主体内容。为了使读者和观众对这些国家的发展历程有更清楚的了解,剧组组织专人撰写了与各国崛起相关的历史内容,在电视片的基础上补充了大量历史细节和背景资料,并请研究各国历史的专家进行审读。电视工作者与学者的共同努力,使这部分内容具有较强的可读性和知识性。
  “独家访谈”,出自《大国崛起》剧组在上述九国的采访。电视摄制组在九个国家共采访了近百位相关领域的知名学者,时长所限,专家的精彩谈话未能尽收于片中。谈话内容既有对历史细节的追述,也有独家观点的阐释,思想的精华如珍珠闪耀其间。与九国学术大家面对面,这在中国之前的纪录片创作中还从未有过,所以不敢独专其美。这些访谈经整理后分主题收入丛书中,其史料价值和学术价值读者可自品之。
  “导演手记”,是导演对摄制组在各国采访和拍摄历程的记录。岁月流逝,但很多历史都还“活着”:活在一栋古老的建筑上、一段残破的遗址间,一个偏僻的博物馆里,或者活在当地人的衣食住行中、活在源远流长的典礼仪式上、活在专家学者的考据里。导演的拍摄手记,就是一个将人们从“活着”的现实引往悠远历史的向导,纪录片工作者直感的片段,其实是给回望历史提供了一个独特的视角。
  12集电视纪录片的解说词分别附在各册书中。有心人不难看出电视工作者在做这样一部纪录片时的认真和谨慎:从历史的故纸堆,到足迹踏遍欧、亚、美的实拍,到遍访名家深入交流,最后才形成电视屏幕上的一集纪录片。
  这样一套特殊的丛书,从电视片的创作初期已列入总体规划并开始筹备,图书的编撰与电视片的制作一直在同步进行。纪录片《大国崛起》电视脚本的撰稿者成为丛书的主要编著者,他们游刃于历史与现实、影像与文字、理性与激情之间;他们试图在风云四起的历史变迁和此消彼长的大国更替中,寻找世界发展的轨迹;他们力求保持理性的叙述立场,同时尽力使思想自然而开放地流淌。
  今天,这套由电视人编著的历史丛书终于和大家见面了。
  历史的本相复杂而难辨,一切试图完整再现的想法可能是自寻烦恼。正如我们知道的:所有的历史都是当代史。没有人能够真正还原历史的岁月,著史和读史的人都免不了当下的情怀与眼光。
因此,无论是纪录片还是系列丛书,《大国崛起》对历史的解读,都代表着今天的审美眼光和认知高度。我们期待着批评指正,也期待着后来者对历史的新的感悟。
  我们也许永远无法获知完全的历史真实,我们也许永远无法停止争论和怀疑。正如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需要漫长的过程一样,现在的一切,包括对历史和未来的探究,都只是一个开始。我们不一定能够等到看见辉煌地平线的那一天,但我们至少知道,我们在前行,我们可以执着地上下求索,无限接近。
麦天枢,作家、学者。八十年代曾是《中国青年报》著名记者,是当时报告文学代表性作家之一。其主要作品有《土地与土皇帝》、《西部在移民》、《爱河横流》、《天荒》等。九十年代主要从事近代史和中国农民的研究活动,主要著述有《昨天——中英鸦片战争》、《中国农民——关于九亿人的现场笔记》、《天国猜想——认识中国的一条新路径》等。
陈晋,生于1958年10月。籍贯四川简阳市。1982年毕业于武汉大学中文系,1986年毕业于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获文学硕士学位。中国作家协会会员,有中国毛泽东诗词研究会副会长等社会兼职。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室务委员、研究员,目前为第一编研室副主任。1980年代主要从事文艺理论研究和当代文艺评论。1990年代后主要从事毛泽东和中共文献党史,当代史研究,领袖传记写作和电视撰稿。
&& 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主要从事中国共产党党史和毛泽东研究、领袖传记写作和电视片撰稿工作。其担任总撰稿的主要电视文献片有《毛译东》(1993)、《邓小平》(1997)、《周恩来》(1998)、《新中国》(1999)、《使命》(2001)、《世纪宣言》(2002)、《走进新时代》(2002)、《独领风骚》(2003)、《世纪小平》(2004)以及电影纪录片《走近毛泽东》(2003)、《小平您好》(2004)等十余部。
馆藏&35983
TA的推荐TA的最新馆藏
喜欢该文的人也喜欢}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红警之大国崛起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