朴永善寇绍涵牧师讲犹大书的书在那可以卖到

与“小孔”牧师的一席话
中国的兄弟姐妹,也让圣灵的火点燃他们的生命,为主而活,完全地豁出去,把自己奉献给主。
他后来对我说,范老师,你管我叫小孔吧。好哇,你这么年轻,的确比我小多了。那你应该称呼我老范。他没答应,还是一口一个范老师。我觉得我吃亏吃大发了。
小孔的中文说得字正腔圆,有板有眼,标准的普通话,让我这个平卷舌不分的北方人听起来都惭愧。一眼看去,他是一个地道的白面书生,江南才子,个子不高,消瘦英俊,说话彬彬有礼。但那一身笔挺的西服,又从他身上透出几丝洋气,他的领带一直都系得不折不扣,特绅士。
别人告诉我,说他是韩国人。我大吃一惊。问他?真的吗?他说,是真的。又问,你中文讲得怎这么好啊?他说,我是学中文。还到中国留学过。就这样,我在韩国认识了一个韩国牧师,他自称小孔,用中文和我交谈。
十月一日中午仁川的太阳很好,我们坐下来喝咖啡,窗外的菊花黄了。我问小孔,你是怎么信耶稣的,为什么去中国?他说,我母亲姓孔,是孔子的后代,我的一个笔名就是孔亚伯拉罕。
天哪,孔亚伯拉罕,够牛。
孔亚伯拉罕说,小时候,我们家就住在教堂旁边,每天都能听到教堂的钟声,当教堂钟声响起来时,咚咚,咚咚,有一种说不出来的韵味,似乎是一种召唤。
每年到了圣诞节和复活节,教堂都举行庆祝活动。虽然我父母不是基督徒,但我还是跑到教堂里,大人们也欢迎我,还给我们小孩子发礼物,传统的韩国打糕,五颜六色的糖果。我家住在光州的乡下,附近就是美国空军基地,那些美国大兵给我们发巧克力。
哇,那是七十年代,我在心里想,那时我都十六七岁了,还不知道世界上有一种糖果叫巧克力。
小孔说,上高中时,我的师兄邀请我去教会,他说,我给你介绍一个漂亮的女孩。哈哈,漂亮女孩,很吸引年轻的小伙子啊。
我说是啊,你这样的帅哥,肯定也招来不少女孩的目光。
小孔说,我跟我的师兄一起学跆拳道学了好几年,他的水平是馆里最高的。我们韩国人很敬重学长,他是一个好基督徒。就这样,他带我进了教会。
我问他到教会后有没有挣扎。他说,没有。过了一段时间,就信耶稣了。他解释说,范老师,你知道,在韩国文化中,有基督教文化的底蕴,一百多年了,自从五旬节运动以来,基督教强烈地影响了韩国,并且与韩国的民族气节结合起来。
他说,我们韩国有一位文化大师,被称为“东亚文化巨人”,名字叫李御宁,
他曾担任韩国文化部部长,现在八十多岁了,他说,韩国的民族特性就像热锅里的滚汤。热得直冒气,滚烫。
我说,这个比喻说的太形象了。我也一直感觉韩国人是一个有血性的民族,比如,抗议日本扭曲历史,他们肯砍断自己的手指头,而我们大陆的毛粉,打老人的嘴巴子,烧自己同胞的车。
小孔说,我们信了主之后,心里被圣灵的火燃烧了。或者说,我受到了圣灵的火。豁出来了。所以,我们坚决地执行主吩咐给我们的大使命,热心向海外传教,上帝拣选了我们这个民族,向世界人传福音,为此,我们豁出来了。
你用到了“豁出来”这三个字,你的中文把握得真准确。我赞叹。
小孔说,我从小就喜欢读中文,读四书五经,连《菜根谭》我都一再读。你问我最喜欢读哪几本书?第一本当然是《论语》啦,孔子啊,我生命中有孔子的血统啊。“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修身是根本。
基督徒的“本”就是耶稣,我说,修身,就是变得更像耶稣。
小孔牧师说,这是一个过程。
我说,我对韩国人了解得不多。就是感觉韩国人很有冲劲,特有民族自尊心,很抱团。但这种自尊有时又过于敏感,有些脆弱。
小孔牧师说,是啊,我们的国家小,历史上经常受欺负,为了生存,必须拼。但有的时候,很讲面子,比中国人还讲面子,讲外表,你一看韩剧就知道了。我们韩国人那么热衷整容,就因为我们要面子。这也是受儒家思想的影响,接受它的好东西了,也接受了它的弊端。儒家传入韩国后变成了“儒教”,韩国一般说儒教,不说儒家,正因为这样,韩国首尔的儒教寺庙作为“宗庙”正式地列入为世界文化遗产之一。
那天,我没有问小孔牧师是怎么到中国的,呆了多久,只是问你们是如何培训中国的兄弟姐妹的。他说,我们最重视门徒培训。让圣灵的火点燃他们的生命,为主而活,完全地豁出去,把自己奉献给主。
他说了一个故事,他们带领一群北大清华的大学生,到西北去传福音,一开始,村民不理他们。但他们默默为当地人服务,连割草的活都干。村里人和他们聊天了,得知他们是北大清华的,非常感动,说,你们这些天之骄子,居然来服侍我们乡下人。于是,许多的人信了耶稣。这就是福音啊。
我问他,你在中国呆了那么多年,你觉得中国人特别是知识分子信耶稣的主要障碍是什么?
他说,一个是与传统文化相抵触,尤其是鸦片战争带来的民族耻辱感;还有就是这些年来培养出来的实用主义态度,不管白猫黑苗。政府抓得紧,也影响蛮大的,唯物主义,社会主义本来在世界上已经成为老古董了,但在中国还被当成宝贝,这也有很大的影响。
我离开仁川前,小孔牧师送给了我一本书,是韩国的朴永善牧师写的,书名叫《神的& 热心》,小孔牧师很喜欢朴牧师,我看了几页,很有意思。朴永善说:“要坦诚地承认大家的盼望需要不断长进的过程,这就是谦卑。。。我们的希望具有一个阶段一个阶段逐渐长大的持续性。”(第29页)
“信主时要谨慎的是:当我们受挫折,失败和蒙羞时,可能就是蒙祝福的开始。即使我们处于无法挽回的最卑微的情况,神也照样使我们蒙福。对每个信徒而言,最大的恩典就是在神面前犯错而无脸面对时,他的责备反而成为我们的祝福。”(第48页)
已投稿到:
以上网友发言只代表其个人观点,不代表新浪网的观点或立场。[转载]与“小孔”牧师的一席话
中国的兄弟姐妹,也让圣灵的火点燃他们的生命,为主而活,完全地豁出去,把自己奉献给主。
他后来对我说,范老师,你管我叫小孔吧。好哇,你这么年轻,的确比我小多了。那你应该称呼我老范。他没答应,还是一口一个范老师。我觉得我吃亏吃大发了。
小孔的中文说得字正腔圆,有板有眼,标准的普通话,让我这个平卷舌不分的北方人听起来都惭愧。一眼看去,他是一个地道的白面书生,江南才子,个子不高,消瘦英俊,说话彬彬有礼。但那一身笔挺的西服,又从他身上透出几丝洋气,他的领带一直都系得不折不扣,特绅士。
别人告诉我,说他是韩国人。我大吃一惊。问他?真的吗?他说,是真的。又问,你中文讲得怎这么好啊?他说,我是学中文。还到中国留学过。就这样,我在韩国认识了一个韩国牧师,他自称小孔,用中文和我交谈。
十月一日中午仁川的太阳很好,我们坐下来喝咖啡,窗外的菊花黄了。我问小孔,你是怎么信耶稣的,为什么去中国?他说,我母亲姓孔,是孔子的后代,我的一个笔名就是孔亚伯拉罕。
天哪,孔亚伯拉罕,够牛。
孔亚伯拉罕说,小时候,我们家就住在教堂旁边,每天都能听到教堂的钟声,当教堂钟声响起来时,咚咚,咚咚,有一种说不出来的韵味,似乎是一种召唤。
每年到了圣诞节和复活节,教堂都举行庆祝活动。虽然我父母不是基督徒,但我还是跑到教堂里,大人们也欢迎我,还给我们小孩子发礼物,传统的韩国打糕,五颜六色的糖果。我家住在光州的乡下,附近就是美国空军基地,那些美国大兵给我们发巧克力。
哇,那是七十年代,我在心里想,那时我都十六七岁了,还不知道世界上有一种糖果叫巧克力。
小孔说,上高中时,我的师兄邀请我去教会,他说,我给你介绍一个漂亮的女孩。哈哈,漂亮女孩,很吸引年轻的小伙子啊。
我说是啊,你这样的帅哥,肯定也招来不少女孩的目光。
小孔说,我跟我的师兄一起学跆拳道学了好几年,他的水平是馆里最高的。我们韩国人很敬重学长,他是一个好基督徒。就这样,他带我进了教会。
我问他到教会后有没有挣扎。他说,没有。过了一段时间,就信耶稣了。他解释说,范老师,你知道,在韩国文化中,有基督教文化的底蕴,一百多年了,自从五旬节运动以来,基督教强烈地影响了韩国,并且与韩国的民族气节结合起来。
他说,我们韩国有一位文化大师,被称为“东亚文化巨人”,名字叫李御宁,
他曾担任韩国文化部部长,现在八十多岁了,他说,韩国的民族特性就像热锅里的滚汤。热得直冒气,滚烫。
我说,这个比喻说的太形象了。我也一直感觉韩国人是一个有血性的民族,比如,抗议日本扭曲历史,他们肯砍断自己的手指头,而我们大陆的毛粉,打老人的嘴巴子,烧自己同胞的车。
小孔说,我们信了主之后,心里被圣灵的火燃烧了。或者说,我受到了圣灵的火。豁出来了。所以,我们坚决地执行主吩咐给我们的大使命,热心向海外传教,上帝拣选了我们这个民族,向世界人传福音,为此,我们豁出来了。
你用到了“豁出来”这三个字,你的中文把握得真准确。我赞叹。
小孔说,我从小就喜欢读中文,读四书五经,连《菜根谭》我都一再读。你问我最喜欢读哪几本书?第一本当然是《论语》啦,孔子啊,我生命中有孔子的血统啊。“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修身是根本。
基督徒的“本”就是耶稣,我说,修身,就是变得更像耶稣。
小孔牧师说,这是一个过程。
我说,我对韩国人了解得不多。就是感觉韩国人很有冲劲,特有民族自尊心,很抱团。但这种自尊有时又过于敏感,有些脆弱。
小孔牧师说,是啊,我们的国家小,历史上经常受欺负,为了生存,必须拼。但有的时候,很讲面子,比中国人还讲面子,讲外表,你一看韩剧就知道了。我们韩国人那么热衷整容,就因为我们要面子。这也是受儒家思想的影响,接受它的好东西了,也接受了它的弊端。儒家传入韩国后变成了“儒教”,韩国一般说儒教,不说儒家,正因为这样,韩国首尔的儒教寺庙作为“宗庙”正式地列入为世界文化遗产之一。
那天,我没有问小孔牧师是怎么到中国的,呆了多久,只是问你们是如何培训中国的兄弟姐妹的。他说,我们最重视门徒培训。让圣灵的火点燃他们的生命,为主而活,完全地豁出去,把自己奉献给主。
他说了一个故事,他们带领一群北大清华的大学生,到西北去传福音,一开始,村民不理他们。但他们默默为当地人服务,连割草的活都干。村里人和他们聊天了,得知他们是北大清华的,非常感动,说,你们这些天之骄子,居然来服侍我们乡下人。于是,许多的人信了耶稣。这就是福音啊。
我问他,你在中国呆了那么多年,你觉得中国人特别是知识分子信耶稣的主要障碍是什么?
他说,一个是与传统文化相抵触,尤其是鸦片战争带来的民族耻辱感;还有就是这些年来培养出来的实用主义态度,不管白猫黑苗。政府抓得紧,也影响蛮大的,唯物主义,社会主义本来在世界上已经成为老古董了,但在中国还被当成宝贝,这也有很大的影响。
我离开仁川前,小孔牧师送给了我一本书,是韩国的朴永善牧师写的,书名叫《神的& 热心》,小孔牧师很喜欢朴牧师,我看了几页,很有意思。朴永善说:“要坦诚地承认大家的盼望需要不断长进的过程,这就是谦卑。。。我们的希望具有一个阶段一个阶段逐渐长大的持续性。”(第29页)
“信主时要谨慎的是:当我们受挫折,失败和蒙羞时,可能就是蒙祝福的开始。即使我们处于无法挽回的最卑微的情况,神也照样使我们蒙福。对每个信徒而言,最大的恩典就是在神面前犯错而无脸面对时,他的责备反而成为我们的祝福。”(第48页)
以上网友发言只代表其个人观点,不代表新浪网的观点或立场。关注:0 粉丝:2
恩典在线 中国浙江[转载]与“小孔”牧师的一席话
中国的兄弟姐妹,也让圣灵的火点燃他们的生命,为主而活,完全地豁出去,把自己奉献给主。
他后来对我说,范老师,你管我叫小孔吧。好哇,你这么年轻,的确比我小多了。那你应该称呼我老范。他没答应,还是一口一个范老师。我觉得我吃亏吃大发了。
小孔的中文说得字正腔圆,有板有眼,标准的普通话,让我这个平卷舌不分的北方人听起来都惭愧。一眼看去,他是一个地道的白面书生,江南才子,个子不高,消瘦英俊,说话彬彬有礼。但那一身笔挺的西服,又从他身上透出几丝洋气,他的领带一直都系得不折不扣,特绅士。
别人告诉我,说他是韩国人。我大吃一惊。问他?真的吗?他说,是真的。又问,你中文讲得怎这么好啊?他说,我是学中文。还到中国留学过。就这样,我在韩国认识了一个韩国牧师,他自称小孔,用中文和我交谈。
十月一日中午仁川的太阳很好,我们坐下来喝咖啡,窗外的菊花黄了。我问小孔,你是怎么信耶稣的,为什么去中国?他说,我母亲姓孔,是孔子的后代,我的一个笔名就是孔亚伯拉罕。
天哪,孔亚伯拉罕,够牛。
孔亚伯拉罕说,小时候,我们家就住在教堂旁边,每天都能听到教堂的钟声,当教堂钟声响起来时,咚咚,咚咚,有一种说不出来的韵味,似乎是一种召唤。
每年到了圣诞节和复活节,教堂都举行庆祝活动。虽然我父母不是基督徒,但我还是跑到教堂里,大人们也欢迎我,还给我们小孩子发礼物,传统的韩国打糕,五颜六色的糖果。我家住在光州的乡下,附近就是美国空军基地,那些美国大兵给我们发巧克力。
哇,那是七十年代,我在心里想,那时我都十六七岁了,还不知道世界上有一种糖果叫巧克力。
小孔说,上高中时,我的师兄邀请我去教会,他说,我给你介绍一个漂亮的女孩。哈哈,漂亮女孩,很吸引年轻的小伙子啊。
我说是啊,你这样的帅哥,肯定也招来不少女孩的目光。
小孔说,我跟我的师兄一起学跆拳道学了好几年,他的水平是馆里最高的。我们韩国人很敬重学长,他是一个好基督徒。就这样,他带我进了教会。
我问他到教会后有没有挣扎。他说,没有。过了一段时间,就信耶稣了。他解释说,范老师,你知道,在韩国文化中,有基督教文化的底蕴,一百多年了,自从五旬节运动以来,基督教强烈地影响了韩国,并且与韩国的民族气节结合起来。
他说,我们韩国有一位文化大师,被称为“东亚文化巨人”,名字叫李御宁,
他曾担任韩国文化部部长,现在八十多岁了,他说,韩国的民族特性就像热锅里的滚汤。热得直冒气,滚烫。
我说,这个比喻说的太形象了。我也一直感觉韩国人是一个有血性的民族,比如,抗议日本扭曲历史,他们肯砍断自己的手指头,而我们大陆的毛粉,打老人的嘴巴子,烧自己同胞的车。
小孔说,我们信了主之后,心里被圣灵的火燃烧了。或者说,我受到了圣灵的火。豁出来了。所以,我们坚决地执行主吩咐给我们的大使命,热心向海外传教,上帝拣选了我们这个民族,向世界人传福音,为此,我们豁出来了。
你用到了“豁出来”这三个字,你的中文把握得真准确。我赞叹。
小孔说,我从小就喜欢读中文,读四书五经,连《菜根谭》我都一再读。你问我最喜欢读哪几本书?第一本当然是《论语》啦,孔子啊,我生命中有孔子的血统啊。“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修身是根本。
基督徒的“本”就是耶稣,我说,修身,就是变得更像耶稣。
小孔牧师说,这是一个过程。
我说,我对韩国人了解得不多。就是感觉韩国人很有冲劲,特有民族自尊心,很抱团。但这种自尊有时又过于敏感,有些脆弱。
小孔牧师说,是啊,我们的国家小,历史上经常受欺负,为了生存,必须拼。但有的时候,很讲面子,比中国人还讲面子,讲外表,你一看韩剧就知道了。我们韩国人那么热衷整容,就因为我们要面子。这也是受儒家思想的影响,接受它的好东西了,也接受了它的弊端。儒家传入韩国后变成了“儒教”,韩国一般说儒教,不说儒家,正因为这样,韩国首尔的儒教寺庙作为“宗庙”正式地列入为世界文化遗产之一。
那天,我没有问小孔牧师是怎么到中国的,呆了多久,只是问你们是如何培训中国的兄弟姐妹的。他说,我们最重视门徒培训。让圣灵的火点燃他们的生命,为主而活,完全地豁出去,把自己奉献给主。
他说了一个故事,他们带领一群北大清华的大学生,到西北去传福音,一开始,村民不理他们。但他们默默为当地人服务,连割草的活都干。村里人和他们聊天了,得知他们是北大清华的,非常感动,说,你们这些天之骄子,居然来服侍我们乡下人。于是,许多的人信了耶稣。这就是福音啊。
我问他,你在中国呆了那么多年,你觉得中国人特别是知识分子信耶稣的主要障碍是什么?
他说,一个是与传统文化相抵触,尤其是鸦片战争带来的民族耻辱感;还有就是这些年来培养出来的实用主义态度,不管白猫黑苗。政府抓得紧,也影响蛮大的,唯物主义,社会主义本来在世界上已经成为老古董了,但在中国还被当成宝贝,这也有很大的影响。
我离开仁川前,小孔牧师送给了我一本书,是韩国的朴永善牧师写的,书名叫《神的& 热心》,小孔牧师很喜欢朴牧师,我看了几页,很有意思。朴永善说:“要坦诚地承认大家的盼望需要不断长进的过程,这就是谦卑。。。我们的希望具有一个阶段一个阶段逐渐长大的持续性。”(第29页)
“信主时要谨慎的是:当我们受挫折,失败和蒙羞时,可能就是蒙祝福的开始。即使我们处于无法挽回的最卑微的情况,神也照样使我们蒙福。对每个信徒而言,最大的恩典就是在神面前犯错而无脸面对时,他的责备反而成为我们的祝福。”(第48页)
以上网友发言只代表其个人观点,不代表新浪网的观点或立场。}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寇绍涵牧师讲犹大书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