适量方寸玲珑地,饾饤悲欢心系你温凉穆城贮几多?什么意思

钱锺书《槐聚诗存》注译(修订二:1936-39)
我的图书馆
钱锺书《槐聚诗存》注译(修订二:1936-39)
按Esc退出全屏模式2 贡献值401.5K 大小&
发表评论:
喜欢该文的人也喜欢收藏欣赏:古人的君子之交!陈寅恪、钱钟书诗
一、生平简介
  顾贞观(),清代文学家,词人。原名华文,字远平、华峰,亦作华封,号梁汾,生于明崇祯十年丁丑,卒于清康熙五十三年甲午。无锡人。
  贞观的曾祖顾宪成是晚明东林党人的,顾氏家族是无锡之邑的名门望族,有着极好的文化传统,同时又具有高风亮节的门风。
  禀性聪颖,又与同乡数人结「云门社」于家乡无锡惠山,会聚了、汪琬、汤斌等江南诸多名士,在吴中影响甚大。与声望甚隆的吴兆骞齐名并结为生死之交。幼习经史,尤喜古诗词。少时就与江南名士如太仓吴伟业、宜兴、无锡严绳孙、等人交往,并加入他们的慎交社。该社中他年纪最小,却“飞觞赋诗,才气横溢”。他与陈维崧、并称“词家三绝”。
  大约在顺治末年,贞观辞亲远游,到达京师,元年(1662)以「落叶满天声似雨,关卿何事不成眠」之句而受知于尚书龚鼎孳和大学士魏裔介,清康熙三年(1664年),顾贞观任秘书院中书舍人,康熙五年中举,改任国史院典籍,官至内阁中书。次年康熙南巡,他作为扈从随侍左右。在国史院任典籍期间,曾修订其曾祖顾宪成的年谱《顾端文公年谱》,又为其父编定文集《庸庵公日钞》。康熙十年,因受同僚排挤,落职归里。
  康熙十五年(1676)与权相明珠之子相识,成为交契笃深的挚友。二人曾合力营救以「丁酉科场案」而蒙冤被遗戍的好友吴兆骞,轰动大江南北。
  康熙二十年,顾贞观回无锡为母丁忧期间,曾帮助修订《庐州郡志》。又按惠山听松庵竹茶炉旧制,仿造了一只竹茶炉,不少名士题词赋诗以记其事,后由纳兰性德汇成《竹炉新咏》。
  康熙二十三年(1684)、二十四年(1685),兆骞、性德先后病故,令贞观悲痛不已,在性德逝世的第二年即回归故里,在家乡无锡的惠山脚下、祖祠之旁修建了三楹书屋,名之为「积书岩」。从此避世隐逸,,日夜拥读,一改、热衷交游的生活。
  康熙五十三年(1714),贞观卒于故里。临终前将平生之诗选出四十首,授门人谋刻问梓。自称此作皆「味在酸咸外者」。故其著述虽丰而存诗不多。
  所著有《纑塘集》、《弹指词》,编有《唐五代词删》、《宋词删》,又有与纳兰性德合编《今(一作近)词初集》。其中《弹指词》「声传海外,与陈维崧、朱彝尊称词家三绝云」(《清史列传·文苑传》);他又与清初著名词人纳兰性德齐名,举凡清史、文学史、词史无不将二人相提并论,被视为风格近似、主张相同的词坛双璧。
  贞观、性德作词主张「舒写性灵」,其词极情之至、质朴自然、雄于学养而又能创新出变,秦赓彤在《弹指词·序》中说:「先司寇题语有云:『本朝词家,以弹指为最。』窃展卷诵之,惊为自古词家所未有,盖唐宋以来词格,凡几变矣,先生之词,穷其变而会通,而极其至。神明变化,开前人未开之境,洵乎为一代之词宗,而叹先司寇公评骘之当也。
二、惊世友情
  清顺治十五年(1658年),其好友吴兆骞因科场舞弊案被株连而流放宁古塔(今吉林宁安)。顾贞观好友被遣送到黑龙江戍边时,顾贞观为好友蒙受不白之冤感到怨痛,立下“必归季子”的誓言。但这个案件是顺治皇帝所亲定,康熙皇帝并无昭雪之意,当顾贞观接到吴兆骞从戍边寄来一信时,才知吴在戍边的苦况:“塞外苦寒,四时冰雪,鸣镝呼风,哀笳带血,一身飘寄,双鬓渐星。妇复多病,一男两女,藜藿不充,回念老母,茕然在堂,迢递关河,归省无日……”。时顾贞观在北京,作《》词两首赠之,哀怨情深,被称为“千古绝调”。
  顾贞观读信后,凄伤流泪,深知身居绝塞的好友再经不起风霜雨雪的摧残,救友生还已到刻不容缓之时了。顾贞观没有忘记“乌头马角终相救”的许诺,请求纳兰性德在明珠面前为吴说情。当他了解到朝廷中有一些身居要职的官员,如苏州的宋德宜,昆山的徐乾学等,过去与吴都有过交往,因而连日奔走于这些权贵之门,希望他们顾念旧情,能为营救吴兆骞助一臂之力,谁知人情淡薄,世态炎凉,这些已飞黄腾达的士林隽秀根本不愿为人解难,顾贞观一筹莫展,百感交集,于是挥笔写下了《金缕曲》二首,作为给吴兆骞的复信,其中第一首写道:
  “季子平安否?便归来,平生万事,那堪回首?行路悠悠维慰藉,母老家贫子幼;记不起,从前杯酒。魑魅搏人应见惯,总输他,覆雨翻云手,冰与雪,周旋久。泪痕莫滴牛衣透,数天涯,依然骨肉,几家能够?此似红颜多命薄,更不如今还有,只绝塞,苦寒难受。廿载包胥承一诺,盼乌头马角终相救,置此札,兄怀袖。”
  二阕《金缕曲》,对患难之友、“悲之深,慰之至”,丁宁告戒,无一字不从肺腑中流出。这种忠贞生死之谊,至情之作。所以被人传诵为“赎命词”,成为清词中的压卷之作。后吴兆骞被释归来,到明珠府上拜谢,在一间屋内自壁上,见到题字:“顾梁汾为松陵才子吴汉槎屈膝处”,方知顾贞观为他的生还竭尽了心力。
  康熙十五年,大学士明珠慕顾贞观的才名,聘其为子纳兰性德授课。纳兰性德亦为清初著名词人,二人遂成忘年交。康熙十七年清廷开“博学鸿词科”网罗汉族士大夫。著名文人学者朱彝尊、陈维崧、严绳孙、姜宸英等人都被荐至京,会试中式任翰林院检讨等职。顾贞观、纳兰性德与他们经常聚会,吟咏唱和,促进了清初词坛的兴盛。顾贞观在京期间,还为纳兰性德编订了《》集。
三、词篇赏析
  【诗词风格】善填词,重白描,不喜雕琢、用典,以情取胜,真切感人。为清代词坛大家,是纳兰性德的好友,词风亦相近。
   《菩萨蛮》
   山城夜半催金柝①,酒醒孤馆灯花落。窗白一声鸡,枕函②闻马嘶。
  门前乌桕树,霜月迷行处。遥忆独眠人,早寒惊梦频。
  【注释】
  ①金柝:古代军中巡夜所击之器,即刁斗。此指夜间更声。
  ②枕函:即枕头。
  【评解】
  此词描写作者深夜羁旅孤馆,遥忆地下亡人的寂寞、凄凉况味。上片写羁旅山城,思念亲人,辗转不寐的情景。夜半金柝,孤馆灯花,窗外渐白,鸡鸣马嘶,写尽彻夜无眠况味。下片写孤馆凄凉,愁梦频惊,月色朦胧,树影惨淡,使人愈觉伤凄。这首小令,神韵甚佳,颇有情致。
   《步蟾宫》
   闰六月七夕
  玉纤①暗数佳期近。已到也、忽生幽恨。恨无端、添叶与青梧②,倒减却③、黄杨一寸。
  天公定亦怜娇俊④念儿女、经年愁损。早收回、溽暑换清商⑤。翻借作,兰秋重闰⑥。
  【注释】
  ①玉纤:指女子之手。
  ②“添叶”句:梧桐秋日落叶,有“一叶知秋”之说。今遇闰六月,则使梧桐落叶延迟,故云添叶。
  ③“倒减却”句:据《本草纲目》载:“黄杨性难长,岁仅长一寸,遇闰则反退。”
  ④娇俊:指青年男女姣好的容貌。
  ⑤清商:天高气爽的秋季。
  ⑥“翻借作”句:谓闰六月已行秋令,可借作七月,使七月有重闰。
  【评解】
  七月初七,是牛、女二星一年一度相会的日期。时值闰年,因而可以看作有两个七夕,词人便设想,这是天公出于对经年因分离而愁损的儿女的爱怜。构思既巧,词亦隽雅。
  《金缕曲 》
  寄吴汉槎①宁古塔,以词代书。丙辰②冬,寓京师千佛寺,冰雪中作。
  季子③平安否?便归来、平生万事,那堪回首!行路④悠悠谁慰藉,母老家贫子幼。记不起、从前杯酒。魑魅⑤搏人应见惯,总输他、覆雨翻云手⑥。冰与雪,周旋久。
  泪痕莫滴牛衣⑦透。数天涯、依然骨肉,几家能彀⑧?比似红颜多命薄,更不如今还有。只绝塞、苦寒难受。廿载包胥承一诺⑨,盼乌头、马角(10)终相救。置此札,君怀袖。
  【注释】
  ①吴汉槎(ch&):是吴兆骞的字。清顺治十四年,他因江南科场案件牵连,谪戍宁古塔(今黑龙江宁安)。顾贞观与吴是好友,当时顾在纳兰性德家教书,写此词表示对朋友的同情与慰藉。纳兰性德见词泣下,遂求情于其父纳兰明珠(宰相),吴兆骞遂被收回。《金缕曲》共二首,选一首。
  ②丙辰:这里指康熙十五年。
  ③季子:春秋时,吴王寿梦之子季札,有贤名,因封于延陵,遂号称“延陵季子”,后来常用“季子”称呼姓吴的人。
  ④行路:这里指与己无关的路人。
  ⑤魑魅:鬼怪。
  ⑥覆雨翻云手:形容反复无常。
  ⑦牛衣:这里指粗劣的衣服。
  ⑧毅:同“够”。
  ⑨廿载:自吴兆骞坐江南科场案至此,整整二十年。 包胥承一诺:春秋时,伍子胥避害自楚逃吴,对申包胥说:“我必覆楚”。申包胥答:“我必存之”。后伍子胥引吴兵陷楚都郢,申包胥入秦求兵,终复楚国(参看《史记》)。
  (10)乌头马角:战国末,燕太子丹为质于秦,求归。秦王说:“乌头白,马生角,乃许耳!”太子丹仰天长叹,乌头变白,马亦生角(参看《史记》)。
  【评解】
  这首词表达了作者对朋友远谪的深切关怀、同情和慰藉。上片写对友人的问候、同情。“季子平安否”,不是一般寒暄,而是对谪戍远方至友的深切关怀。“冰与雪”,暗喻自己与吴兆骞,都是在清朝严酷的统治下辗转反侧。下片劝慰好友并写自己全力相救的赤诚之心。“置此札,君怀袖”,劝友人以此信为安慰,放宽心,解忧愁。全词表现了朋友之间的真挚情感。在那黑暗的社会里,这种友谊,更觉难能可贵。在艺术手法上,通篇如话家常,宛转反复,心迹如见。一字一句,真挚感人。
   《断序令》
  断红兼雨梦,当归身世,等闲蕉鹿。再枕凉生冰簟滑,石鼎声中幽独。活火泉甘松涛嫩,乳香候,龙团熟。地偏丛桂枝阴,又吐丛菊。花时约过柴桑。白衣寒蚤,体负深杯绿。青镜流光,看逝水银波,漂残落木。瓜蔓连钱,草虫吟细,辛苦惊髀肉。从容乌兔,丝丝短发难续。
  【评解】
  这首《断续令》实为一首藏头词。这首《断续令》又可称为药名词。顾贞观巧将中药名当归、鹿角、滑石、独活、甘松、乳香、熟地、桂枝、菊花、桑白皮、蚤休、绿青、水银、木瓜、连钱草、细辛、肉从容(苁蓉)、菟丝、断续嵌入词中,读来恰到好处。
  尤其是“断续”这味中药名,顾贞观将其分嵌于词的首尾,一般人难以觅见,且读来觉得整首药名词连环复始,回味无穷。
  【总结】
  顾贞观词,以〔金缕曲〕《寄吴汉槎宁古塔,以词代书,丙辰冬寓京师千佛寺冰雪中作》两首最佳,以词代书信,纯用白描,缠绵恳切,感人极深。纳兰性德读后叹为:"河梁生别之诗,山阳死友之传,得此而三。"(词后自注)陈廷焯评他的〔贺新郎〕两阕说:"只如家常说话,而痛快淋漓,宛转反复,两人心迹,一一如见"(《白雨斋词话》)。其余作品,亦幽艳圆朗,以情韵胜。如〔眼儿媚〕《"手□湘帘雨初收"、〔金缕曲〕《秋暮登雨花台》、〔百字令〕《荆溪雨泊》,用史梅溪韵留别陈其年、史蝶庵诸同学》、〔石州慢〕《御河为漕艘所阻》等首皆是。杜诏为他的词作序,把他和陈维崧、朱彝尊等相提并论,可见其受人推重。
同姓之牵:顾太清
顾太清(后),名春,字梅仙,姓西林觉罗氏,满洲镶蓝旗人,入嫁为乾隆第五子荣纯亲王永琪之孙,荣恪郡王绵亿之子——贝勒奕绘的侧室福晋,报宗人府为“顾”姓。婚后夫妇唱和,伉俪情深,又因奕绘字子章,号太素,为与之匹配,遂字子春,号太清,自署太清春、西林春,故以顾太清名世。
  太清多才多艺,且一生写作不辍,她的文学创作涉及诗、词、小说、绘画,尤以词名重士林。她做诗词全凭才气,不摆“唐模宋轨”的架子。倒也潇洒自如,平添一种风流态度。著有词集《东海阁集》和诗集《天游阁集》。前人曰:“八旗论词,有男中成容若,女中太清春之语。”足见她在诗词上的成就。
  太清晚年还自署“云槎外史”之名,著作小说《红楼梦影》,成为中国小说史上第一位女性小说家。其文采见识,非同凡响。
  顾春所著《天游阁集》五卷,有宣统二年(1910)神州国光社排印本,刊入《风雨楼丛书》;《东海渔歌》四卷,有1914年西泠印社活字本,但缺第二卷。三十年代,词学家龙榆生曾辑顾春佚词若干充为第二卷,刊于《词学季刊》。日本铃木虎雄所见钞本比国内刻本多一百四十七阕,可见太清词在国内亦不全,却被日本人所珍藏喜爱。
早春怨·春夜 ----顾太清
  杨柳风斜,黄昏人静,睡稳栖鸦。短烛烧残,长更坐尽,小篆添些。
红楼不闭窗纱。被一缕、春痕暗遮。淡淡轻烟,溶溶院落,月在梨花。
  词中的“短烛烧残,长更坐尽,小篆添些。”有人说是:“世间女儿,夜书小篆,不闭窗纱者,不过一寄书笺,二盼归人也。”亦有人说这里的小篆,应该是另外一种意思,小篆放在短烛烧残之后,应该是形容蜡烛熄灭的时候冒出来的那股烟,此烟之飘动,如同小篆一样,曲折蜿蜒。自古篆书之高手,笔笔中锋,挺拔如梅枝竹干,流动似细泉烟缕,转折类苍劲古藤。
  类似的用法很多如清代有民间对联:“香烟篆就平安字,幸福开成富贵花”。《西厢记》里有:“篆烟微,花香细,散满东风帘幕”。李之仪的词《玉蝴蝶》里有:“篆烟萦素,空转雕盘。”
  而此处如此写,意在说明主人公之无聊与无奈,如此漫长的春夜,杨柳、他人、寒鸦都安然将息,而伊人独坐,直看得红烛烧尽,清烟飘散。本是无聊之场景,无聊才看着红烛,无聊才看着青烟,何处得来好心情写写小篆之情书?如若是情书,情之所至,一发而不可收,用小篆如何得了?
 “淡淡轻烟,溶溶院落,月在梨花。”到底是坐在床头,还是书桌前看那蜡烛熄灭后的青烟,再到窗外的庭院,再到更远的梨花(月亮在屋子里望出去并不可见,惟有梨花之白而可想见耳)。
陈寅恪先生诗:
追忆游挪威诗 北海舟中
孤怀入海弥难说,水鸟舟人共此游。
束地巨环迎北小,拍天万水尽南流。
斜阳大月中宵见,(Midnight Sun为挪威奇景。)
故国新声一笑休。(舟人共唱波兰新曲。)
忽忆江南黄篾舫,几时归去作遨游。
追忆游挪威诗 易卜生墓
清游十日饱冰霜,来吊词人暖肺肠。
东海何期通寤寐,北欧今始有文章。
疏星冷月全天趣,白雪沧波缀国妆。(挪威女郎多衣绣衣一袭,所谓国妆是也。余取以喻易卜生作品。)
平淡恢奇同一笑,大槌碑下对斜阳。(墓碑上刻有大槌一具。)
乱眼繁枝照梦痕,寻芳西出忆都门。
金犊旧游迷紫陌,玉龙哀曲怨黄昏。
花光坐恼乡关思,烛烬能温儿女魂。
绝代吴姝愁更好,天涯心赏几人存。
春日独游玉泉静明园
犹记红墙出柳根,十年重到亦无存。
园林故国春芜早,景物空山夕照昏。
回首平生终负气,此身未死已销魂。
(徐骑省南唐后主挽词:此身虽未死,寂寞已销魂。)
人间不会孤游意,归去含凄自闭门。
挽王静安先生
敢将私谊哭斯人,文化神州丧一身。
越甲未应公独耻,湘累宁与俗同尘。
吾侪所学关天意,并世相知妒道真。
赢得大清干净水,年年呜咽说灵均。
戊辰中秋夕渤海舟中作
天风吹月到孤舟,哀乐无端托此游。
影底河山频换世,愁中节物易惊秋。
初升紫塞云将合,照彻沧波海不流。
解识阴晴圆缺意,有人雾鬓独登楼。
弦箭文章苦未休,权门奔走喘吴牛。
自由共道文人笔,最是文人不自由。
吴氏园海棠
无风无雨送残春,一角园林独怆神。
读史早知今日事,看花犹是去年人。
梦回锦里愁如海,酒醒黄州雪作尘。
闻道通明同换劫,绿章谁省泪沾襟。
无端来此送残春,一角湖楼独怆神。
读史早知今日事,对花犹忆去年人。
过江愍度饥难救,弃世君平俗更亲。
解识蛮山留我意,赤榴如火绿榕新。
家亡国破此身留,客馆春寒却似秋。
雨里苦愁花事尽,窗前犹噪雀声啾。
群心已惯经离乱,孤注方看博死休。
袖手沉吟待天意,可堪空白五分头。
我昔来时春水荒,我今去时秋草长。
来去匆匆数月耳,湖山一角已沧桑。
壬午元旦对盆花感赋
寂寞盆花也自开,移根犹忆手亲栽。
云昏雾湿春仍好,金蹶元兴梦未回。
乞米至今馀断帖,埋名从古是奇才。
劫灰满眼堪愁绝,坐守寒灰更可哀。
甲戌人日谒杜工部祠
新祠故宅总伤情,沧海能来奠一觥。
千古文章孤愤在,初春节物万愁生。
风骚薄命呼真宰,离乱馀年望太平。
归倚小车心似醉,晚烟哀角满江城。
甲申除夕病榻作时目疾颇剧离香港又三年矣
雨雪霏霏早闭门,荒园数亩似山村。
携家未识家何置,归国惟欣国尚存。
四海兵戈迷病眼,九年忧患蚀精魂。
扶床稚女闻欢笑,依约承平旧梦痕。
浅草平场广陌通,小渠高柳思无穷。
雷奔乍过浮香雾,电笑微闻送晚风。
酒困不妨胡舞乱,花娇弥觉汉妆浓。
谁知万国同欢地,却在山河破碎中。
渺渺钟声出远方,依依林影万鸦藏。
一生负气成今日,四海无人对夕阳。
破碎山河迎胜利,残馀岁月送凄凉。
松门松菊何年梦,且认他乡作故乡。
五十六岁生日三绝
去年病目实已死,虽号为人与鬼同。
可笑家人作生日,宛如设祭奠亡翁。
鬼乡人世两伤情,万古书虫有叹声。
泪眼已枯心已碎,莫将文字误他生。
女痴妻病自堪怜,况更流离历岁年。
愿得时清目复朗,扶携同泛峡江船。
夏日听读报&
掉海鲸鱼蹙浪空,蟠霄雕鹫喷烟红。
独怜卧疾陈居士,消受长廊一角风。
十年诗用听水斋韵&
金谷繁华四散空,但闻啼鸟怨东风。
楼台基坏丛生棘,花木根虚久穴虫。
蝶使几番飞不断,蚁宫何日战方终。
十年孤负春光好,叹息园林旧主翁。
报载某至重庆距西安事变将十年矣
铁骑飞空京洛收,会盟赞普散边愁。
十年一觉长安梦,不识何人是楚囚。
乙酉秋赴英疗治目疾自印度乘水上飞机至伦敦
眼暗犹思得复明,强扶衰病试飞行。
还家魂梦穿云断,去国衣装入海轻。
异域岂能医异疾,前游真已隔前生。
三洲四日匆匆过,多少伤今念昔情。
金粉南朝是旧游,徐妃半面足风流。
苍天已死三千岁,青骨成神二十秋。
去国欲枯双目泪,浮家虚说五湖舟。
英伦灯火高楼夜,伤别伤春更白头。
丙戌春游英归国舟中作
百尺楼船海气寒,凭阑人病怯衣单。
远游空负求医意,归死人嗟行路难。
蚕食光阴春黯澹,龙吟风雨夜迷漫。
人生终古长无谓,干尽瀛波泪未干。
丁亥元夕用东坡韵
万里烽烟惨淡天,照人明月为谁妍。
观兵已抉城门目,求药空回海国船。
阶上鱼龙迷戏舞,词中梅柳泣华年。
(光绪庚子元夕,先母授以姜白石词“柳悭梅小未教知”之句。)旧京节物承平梦,未忍匆匆过上元。
丁亥春日清华园作
葱葱佳气古幽州,隔世重来泪不收。
桃观已非前度树,藁街长是最高楼。
名园北监仍多士,老父东城有独忧。
惆怅念年眠食地,一春残梦上心头。
无题 咏张群内阁
舟中怅望梦难寻,绣被焚香夜夜心。
武帝弘规金屋众,文君幽恨凤弦深。
催妆青女羞还却,隔雨红楼冷不禁。
写尽相思千万纸,东墙消息费沉吟。
丁亥除夕作
杀人盈野复盈城,谁挽天河洗甲兵。
至德收京回纥马,宣和浮海女真盟。
兴亡总入连宵梦,衰废难胜饯岁觥。
五十八年流涕尽,可能留命见升平。
丙戌春旅居英伦疗治目疾无效取海道东归戊子
又附楼船到海涯,东归短梦不胜嗟。
求医未获三年艾,避地难希五月花。
形貌久供儿女笑,文章羞向世人夸。
毁车杀马平生志,太息维摩尚有家。
无风无雨送残春,一角园林独怆神。
烛照已非前夕影,枝空犹想去年人。
辽西梦恨中宵断,江左妆夸半面新。
最是芳时弹指尽,蝶蜂飞懒倍沾襟。
己丑广州七夕
岭树高楼影动摇,天风吹海海初潮。
金瓯已缺今宵月,银汉犹填旧日桥。
帘外新凉惊节换,夜阑离绪总魂销。
人间尽误佳期了,更有佳期莫恨遥。
报载某会中有梅兰芳之名戏题一绝
蜂户蚁(音娥)封一聚尘,可怜犹梦故都春。
曹蜍李志名虽众,只识香南绝代人。
纯阳观梅花
我来只及见残梅,叹息今年特早开。
花事已随浮世改,苔根犹是旧时栽。
名山讲席无儒士,胜地仙家有劫灰。
游览总嫌天宇窄,更揩病眼上高台。
岭梅人日已无花,独对空枝感岁华。
黄鹞鲁连羞有国,白头摩诘尚馀家。
催归北客心终怯,久味南烹意可嗟。
闭户寻诗亦多事,不如闭眼送生涯。
庚寅元夕用东坡韵
过岭南来便隔天,一冬无雪有花妍。
山河已入宜春槛,身世真同失水船。
明月满床思旧节,惊雷破柱报新年。(是夕有空袭。)
鱼龙寂寞江城暗,知否姮娥换纪元。
辛卯广州端午
菖蒲似剑还生绿,艾叶如旗不闪红。
唯有沉湘哀郢泪,弥天梅雨却相同。
一九五一年六月
乞巧楼头雁阵横,秦时月照古边城。
已凉秋夜帘深掩,难暖罗衾梦未成。
天上又闻伤短别,人间虚说誓长生。
今宵独抱绵绵恨,不是唐皇汉帝情。
壬辰春日作
细雨残花昼掩门,结庐人境似荒村。
简斋作客三春过,裴淑知诗一笑温。
南渡饱看新世局,北归难觅旧巢痕。
芳时已被冬郎误,何地能招自古魂。
晓莹生日赋一诗为寿
园林五月晚微凉,兼味盘飧共举觞。
理鬓未愁临镜影,画眉应问入时妆。
几回客里逢兹日,何处寰中似故乡。
记否凤城初见夕,榴花如火白莲香。
客南归述所闻戏作一绝
青史埋名愿已如,青山埋骨愿犹虚。
可怜鴂舌空相问,不识何方有鉴湖。
甲午元旦题曾农髯丈所画齐眉绥福红梅图
花枝含笑画犹存,偕老浑忘岁月奔。
红烛高烧人并照,绿云低覆镜回温。
新妆几换孤山面,浅笔终留倩女魂。
珍重玳梁香雪影,他生同认旧巢痕。
甲午春朱叟自杭州寄示观新排长生殿传奇诗因
一抹红墙隔死生,皕年悲恨总难平。
我近负得盲翁鼓,说尽人间未了情。
钱受之东山诗集末附甲申元日诗云“衰残敢负”
兴亡江左自伤情,远志终惭小草名。
谁为谢公转一语,东山妓即是苍生。
绮罗高价等珠玑,白叠虽廉限敢违。
幸有阿婆花布被,挑灯裁作入时衣。
钱钟书诗:
余童时从先伯父与先君读书,经、史、"古文"而外,有"唐诗三百首",心焉好之。独索冥行,渐解声律对偶,又发家藏清代各家诗集泛览焉。及毕业中学,居然自信成章实则如鹦鹉猩猩之学人语,所谓"不离鸟兽"者也。本寡交游,而牵率酬应,仍所不免。且多俳谐嘲戏之篇,几於谑虐。代人捉刀,亦复时有。此类先后篇什,概从削弃。自录一本,绛恐遭劫火,手写三册,分别藏隐,幸免灰烬。去年余大病,绛亦积劳成疾,衰弊馀生,而或欲以余流传篇什印为一书牟薄利者。绛谓余曰:"与君皆如风烛草露,宜自定诗集,俾免欲本传讹。"因助余选定推敲,并力疾手写。余笑谓:他年必有搜集弃馀,矜诩创获,且凿空索隐,发为弘文,则拙集於若辈冷淡生活,亦不无小补云尔。 
一九九四年一月 钱钟书
昏黄落日恋孤城,嘈杂啼鸦乱市声。
乍别暂归情味似,一般如梦欠分明。
盘餐随例且充肠,不羡侯鲭入馔尝。
知为鲈鱼归亦得,底须远作水曹郎。
谈坡诗因戏作
浅梦深帷人未醒,街声呼彻睡忪惺。
高腔低韵天会籁,也当晨窗唤起听。
深浅枫如被酒红,杉松偃蹇翠浮空。
残秋景物秾春色,烘染丹青见化工。
索笑来寻记几回,装成七宝炫楼台。
譬如禁体文章例,排比铺张未是才。
【注释】:
未花梅树不多山,廊榭沉沉黯旧殷。
匹似才人增阅历,少年客气半除删。
未甘闾里竟浮沉,湖海飘姚有夙心。
一首移文惭列壑,故山如此负登临。
玉泉山同绛
欲息人天籁,都沉车马音。
风铃呶忽语,午塔闲无阴。
久坐槛生暖,忘言意转深。
明朝即长路,惜取此时心。
当步出夏门行
天上何所见,为君试一陈。
云深难觅处,河浅亦迷津。
鸡犬仙同举,真灵位久沦。
广寒居不易,都愿降红尘。
薄暮车出大西路
点缀秋光野景妍,侵寻暝色莽无边。
犹看矮屋衔残照,渐送疏林没晚烟。
眺远浑疑天拍地,追欢端欲日如年。
义山此意吾能会,不适驱车一惘然。
【注释】:
宋史洪皓传载悟室语曰、但恨不能天地相拍耳
连朝浓雾如铺絮,已识严冬酿雪心。
积气入浑天未剖,垂云作海陆全沉。
日高微辨楼台影,人静遥闻鸡犬音。
病眼更无花恣赏,待飞六出付行吟。
沪西村居闻晓角
造哀一角出荒墟,幽咽穿云作卷舒。
潜气经时闻隐隐,飘风底处散徐徐。
乍惊梦断胶难续,渐引愁来剪莫除。
充耳筝琶容洗听,鸡声不恶较何如。
【注释】:
以上一九三四年
非古非今即事诗,杜陵语直道当时。
云闲天澹凭君看,六代兴亡枉费词。
评量抹淡与妆浓,点缀风光策首功。
除却夭桃红数树,一团夫色有无中。
【注释】:
寓园桃始华
鬓毛未改语音存,憔悴京华拙叩门。
怪底十觞浑不醉,寒灰心事酒难温。
方艺生来共饮酒家
栖栖南北感劳生,邱陇田园系客情。
两岁两京作寒食,明年何处度清明。
【注释】:
去岁清明予在北平
虚传水软与山温,莽莽风沙不见春。
京洛名都夸后起,略同北相贵南人。
风鉴书谓南人北相者贵
山似论文法可师,故都氯象此难追。
只如婢学夫人字,宜写唐临晋帖诗。
中年哀乐托无题,想少情多近玉溪。
一笑升天鸡犬事,甘随黄九堕泥犁。
【注释】:
吴雨僧师寄示忏情诗
桃李冰霜怜颊涡,知穷绝塞走明驼。
归来抖擞泥沙障,与我京尘较孰多。
绛书来言春游塞外
伦敦晤文武二弟
见我自乡至,欣如汝返乡。
看频疑梦寐,语杂问家常。
既及尊亲辈,不遗婢仆行。
青春堪结伴,归计未须忙。
牛津公园感秋
弥望萧萧木落稀,等闲零乱掠人衣。
此心浪说沾泥似,更逐风前败叶飞。
牛津公园感秋
绿水疏林影静涵,秋容秀野似江南。
乡愁触拨干何事,忽向风前皱一潭。
牛津公园感秋
一角遥空泼墨深,难将晴雨揣天心。
族云恰与幽怀契,商略风前作昼阴。
牛津公园感秋
无主游丝袅夕阳,撩人一缕故悠扬。
回肠九曲心重结,输与风前自在长。
【注释】:
以上一九三五年
新岁感怀适闻故都寇氛
海国新年雾雨凄,茫茫愁绝失端倪。
直须今昨分生死,自有悲欢异笑啼。
无恙别来春似旧,其亡归去梦都迷。
萦青积翠西山道,与汝何时得共携。
卷袖围裙为口忙,朝朝洗手作羹汤。
忧卿烟火熏颜色,欲觅仙人辟谷方。
伤春伤别昔曾经,木石吴儿渐忏情。
七孔塞茅且浑沌,三星钩月不分明。
闻吹夜笛魂犹警,看动风幡意自平。
漫说此中难测地,好凭心画验心声。
息念无如撄物何,一波才动引千波。
试量方寸玲珑地,饾饤悲欢贮几多。
梦食饥人梦赦囚,睡难重觅醒难留。
枕中槐下栖栖甚,身息心还未许休。
欲调无筝,欲抚无琴。赤口白舌,何以写心。
咏歌不足,丝竹胜肉。渐近自然,难传衷曲。
如春在花,如盐在水。如无却有,悒悒莫解。
茧中有肾,化蛾能飞。心中有物,即之忽希。
不见花须柳眼,未闻语燕啼莺。
开户蒙蒙细雨,故园何日清明。
微阴未必成雨,闲日殊宜踏春。
风和小出衣减,时复轻寒中人。
关窗推出明月,入幕想无东风。
一夜春来底处,胆瓶杏蕊舒红。
晦雨无鸡叫旦,朝晴有鸟喧春。
熙熙想有同乐,百啭难觅解人。
何必冶长解语,不须师旷知音。
入耳忻然有喜,即犹已会於心。
别犹相忆睡全忘,目语心声两渺茫。
情最生疏形最密,与君异梦却同床。
睡乡分境隔山川,枕坼槐安各一天。
那得五丁开路手,为余凿梦两通连。
【注释】:
白行简三梦记云有两相通梦者
巴黎咖啡馆有见
评泊包弹一任人,明灯围里坐愔愔。
绝怜浅笑轻颦态,难忖残羹冷炙心。
开镜凝装劳屡整,停觞薄酒惜馀斟。
角张今夜星辰是,且道宵深怨与深。
清音河河上小桥晚眺
万点灯光夺月光,一弓云畔挂昏黄。
不消露洗风磨皎,免我低头念故乡。
清音河河上小桥晚眺
电光撩眼烂生寒,撒米攒星有是观。
但得灯浓任月淡,中天尽好付谁看。
莱蒙湖边即目
瀑边淅沥风头湿,雪外嶙峋石骨斑。
夜半不须持挟去,神州自有好湖山。
返牛津瑙伦园(Norham Gardens)旧赁寓
缁衣抖擞两京埃,又着庵钟唤梦回。
聊以为家归亦寄,仍容作主客重来。
当门夏木阴阴合,绕屋秋花缓缓开。
借取小园充小隐,兰成词赋谢无才。
【注释】:
以上一九三六年
石遗先生挽诗
几副卿谋泪,悬河决溜时。
百身难命赎,一老不天遗。
竹垞弘通学,桐江瘦淡诗。
重因风雅惜,匪特痛吾私。
先生续诗话、评余二十岁时诗、以汤卿谋黄仲则为戒、卿谋湘中草卷六闲馀笔话云、人生不可不储三副痛泪。先生甚赏放翁祭朱子文倾长河注东海之泪云云、余按此说本杨说顾长康自道哭桓公语、一作悬河决溜。先生尝语余其生平似竹垞者若干事、集中有诗言之、论清初学人亦最推朱、盖其博综略类、垞即宅字、古读入声、翁叔平瓶庐诗稿卷四重九前一日用壁间韵、通识岂无朱竹垞、微言况有顾亭林、自注道此。先生诗学诗格皆近方虚谷、时人不和有桐江集、徒以其撰诗话、遂拟之随园耳
石遗先生挽诗
八闽耆旧传,近世故殊伦。
蚝荔间三绝,严高后一人。
坏梁逢丧乱,撼树出交亲。
未敢门墙列,酬知只怆神。
王弇州赠闽人佘翔宗汉诗云十八娘生红荔技、蚝房舌嫩比西施、更教何处夸三绝、为有佘郎七字诗、先生集中七绝尤胜於五古。宋严仪卿之诗话、明高廷礼之品汇、
皆闽贤挹扬风雅改易耳目者、先生影响差仿佛之
Edward Fitzgerald英译波斯酃醅雅(Rub ai?
浪仙瘦句,和靖梅妻。病俗堪疗,避俗可携。
叶浓数树,水寒一溪。临流茵草,乐无与齐。
箪食瓢饮,餐菊采薇。饭颗苦瘦,胡不肉糜。
党家故事,折衷最宜。勿求酒美,愿得羊肥。
拚梦踏菜,莫醉烂泥。不癯不俗,吾与坡兮。
原题:Edward Fitzgerald英译波斯酃醅雅(Rub aiy
at)、颂酒之名篇也、第十二章云坐树荫下、得少面包、酒一瓯、诗一卷、有美一人如卿者为侣(and thou)、虽旷野 乎、可作天堂观、
为世传诵、比有波斯人A G E Tessam-Zadeh译此雅为法语、颇
称信达、初无英译本尔许语、一章云、倘得少酒、一清歌妙舞者、一女便娟、席草临流、便作极乐园主想、不畏地狱诸苦恼耳、又一章云、有面包一方、羊一肩、酒
一瓯、更得美姝偕焉、即处荒烟蔓草而南面王不与易也(Vaux mieux que dun empire etre le
Souverain)、乃知英译剪裁二章为一、反胜原作、因忆拉丁诗人 Lucretius咏物性(De natura
rerum)卷二谓哲人寡嗜欲、荫树临溪、藉草以息、乐其中、命意仿佛、微恨其於食色天性度外置之、则又如司马谈论墨家、所谓俭而难遵矣、余周妻何肉、免俗未能、於酒则窃学东坡短处、愿以羊易之、戏赋一首
何处南山许傍边,茫茫欲问亦无天。
输渠托命长镵者,犹有桑麻杜曲田。
漫将填壑怨儒冠,无事残年得饱餐。
饿死万方今一概,杖藜何处过苏端。
【注释】:
以上一九三七年
白骨堆山满白城,败亡鬼哭亦吞声。
熟知重死胜轻死,纵卜他生惜此生。
身即化灰尚赍恨,天为积气本无情。
艾芝玉石归同尽,哀望江南赋不成。
冯敬通说阴就书曰赍恨入冥
将归远客已三年,难学王尼到处便。
染血真忧成赤县,返魂空与阙黄泉。
蜉蝣身世桑田变,蝼蚁朝廷槐国全。
闻道舆图新换稿,向人青只旧时天。
结束箱书叠箧衣,浮桴妻女幸相依。
家无阳羡笼鹅寄,客似辽东化鹤归。
可畏从来知夏日,难酬终古是春晖。
田园劫后将何去,欲起渊明叩昨日。
【注释】:
将於夏杪买舟赴海上、母妹等时避难流寓於沪
置家枉夺买书钱,明发沧波望渺然。
背羡蜗牛移舍易,腹输袋鼠契儿便。
相传复楚能三户,倘及平吴不廿年。
拈出江南何物句,梅村心事有同怜。
亚历山大港花园见落叶冒叔子[景璠]有诗即和
绿上枝头事已非,江湖摇落欲安归。
诗人揣世秋来叶,祝取风前一处飞。
亚历山大港花园见落叶冒叔子[景璠]有诗即和
斓斑颜色染秋痕,剧似春花殒后魂。
试问随风归底处,江南黄叶已无村。
重过锡兰访A Kuriyan博士
褦襶甘蒙热客讥,昔游坊巷认依稀。
不殊风景人偏老,有几华年昨已非。
潭影偶留俄雁过,雪痕终化况鸿飞。
难期后会忍轻别,芥饭椰浆坐落晖。
篇什周旋角两雄,狂言顿觉九州空。
一官未必贫能疗,三命何尝诗解穷。
试问浮沉群僚底,争如歌啸乱书中。
后山嘱望飞腾速,此意硁硁敢苟同。
【注释】:
时见君尊人所著后山诗笺、后山赠少年动曰飞腾飞扬、又每用敢字作不敢解
卑无高论却成奇,出处吾心了不疑。
未保群飞天可刺,且容独立世如遗。
书供枕葄痴何害,诗托呻吟病固宜。
今日朱颜两年少,宋王官职恐虚期。
渔洋寄漫堂绝句云当日朱颜两年少王杨州与宋黄州
谢章行严先生书赠横披[代家君]
活国吾犹仰,探囊智有馀。
名家坚白论,能事硬黄书。
传市方成虎,临渊倘羡鱼。
未应闲此手,磨墨墨磨渠。
陈式圭郭晴湖徐燕谋熙载诸君招集有怀张挺生
苍生化冢海扬尘,尚喜樽前聚故人。
暂借群居慰孤愤,犹依破国得全身。
解忧醇酒难为力,遭乱文章倘有神。
张俭望门憔悴甚,并无锥卓是真贫。
卿谋几副蓄平生,对此茫茫不自禁。
试溯渊源枯见血,教尝滋味苦连心。
意常如墨湔难净,情倘为田灌未深。
欲哭还无方痛绝,漫言洗面与沾襟。
【注释】:
原题注:西昆酬唱集卷上有此题六首、戏反其体
题叔子夫人贺翘华女士画册
绝世人从绝域还,丹青妙手肯长闲。
江南劫后无堪画,一片伤心写剩山。
画多在莫斯科所作
题叔子夫人贺翘华女士画册
杨陆前游迹未孤,凭偿宿债与江湖。
他年滇蜀归来日,骑象骑驴索两图。
谓放翁升庵
昆明舍馆作
万念如虫竞蚀心,一身如影欲依形。
十年离味从头记,尔许凄凉总未经。
昆明舍馆作
屋小檐深昼不明,板床支凳兀难平。
萧然四壁埃尘绣,百遍思君绕室行。
昆明舍馆作
苦忆君家好巷坊,无多岁月已沧桑。
绿槐恰在朱栏外,应有浓阴覆旧房。
【注释】:
绛苏州宅乱后他人入室矣
昆明舍馆作
未谷芸台此宦游,升庵后有质园留。
狂言我愧桑民怿,欲与宗元夺柳州。
桂馥阮元杨慎商盘皆入滇之名胜也
往事成尘欲作堆,直堪墟墓认灵台。
旧游昔梦都陈迹,拉杂心中瘗葬来。
坐看暝色没元垠,襟抱凄寒不可温。
影事上心坟鬼语,憧憧齐出趁黄昏。
【注释】:
以上一九三八年
已投稿到:
以上网友发言只代表其个人观点,不代表新浪网的观点或立场。}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悲欢离合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